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IT圈 admin 56浏览 0评论

2024年9月1日发(作者:长孙毅)

高二10月月考(化学)

(考试总分:100 分)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45分)

1.(1.5分)

1.当今世界面临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下列关于能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氢气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资源丰富

B

.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用作燃料

C

.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向

D

.应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

2.(1.5分)

2.电石气是一种常见燃料,

C

2

H

2

(g) + 5/2 O

2

(g)

2CO

2

(g) + H

2

O(l) ΔH

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断裂

1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

kJ

):

O=O

500

C-H

410

,则断裂

1molC≡C

键所需的能量(

kJ

)是

A

840

B

1590

C

900

D

1250

3.(1.5分)

3.

我国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实现

CO

2

H

2

反应得到

CH

4

,部分微粒转化过程如图

(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

*

标注

)

。下列说法不正确

...

A

.过程②吸收热量

B

.过程③涉及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

.结合过程③,过程④的方程式为

*C+2*OH+6H→CH

4

+2H

2

O

D

.整个过程中制得

1molCH

4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6mol

4.(1.5分)

4.已知

:

C(s)+O

2

(g)=CO

2

(g)

ΔH=-393.5 kJ·mol

-1

2H

2

(g)+O

2

(g)=2H

2

O(l)

ΔH=-571.6 kJ·mol

-1

现有

0.2 mol

木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

67.93 kJ

的热量,

则混合物中

C

H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

1

B

1

2

C

2

3

D

3

2

5.(1.5分)

5.

298K

1.01×10

5

Pa

下,将

0.5molCO

2

通入

750mL1mol·L

-1

NaOH

溶液中

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

xkJ

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

1molCO

2

通入

1L2mol·L

-1

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

ykJ

的热量,则

CO

2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HCO

3

的热化学方程

式正确的是(

A

CO

2

(g)

NaOH(aq)=NaHCO

3

(aq) ΔH=-(2y-x)kJ·mol

-1

B

CO

2

(g)

NaOH(aq)=NaHCO

3

(aq) ΔH=-(2x-y)kJ·mol

-1

C

CO

2

(g)

NaOH(aq)=NaHCO

3

(aq) ΔH=-(4x-y)kJ·mol

-1

D

2CO

2

(g)

2NaOH(l)=2NaHCO

3

(l) ΔH=-(8x-2y)kJ·mol

-11

6.(1.5分)

6.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测

定中和反应反应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间的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烧杯的位置

B

.如果没有玻璃搅拌器,酸碱混合后可用温度计轻轻搅拌

C

.完成一次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要使用

2

次,分别用于测混合液的初始

温度和反应最高温度



D

.由

H

aq

OH

aq

=H

2

O

l

ΔH



57.3kJ

mol

1

可知,

0.5 mol

H

2

SO

4

溶液与

1 mol

NaOH

稀溶液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

57.3 kJ

7.(1.5分)

7.

298K

100kPa

时,已知:

①2H

2

O(g)=2H

2

(g)+O

2

(g)

H

1

①H

2

(g)+Cl

2

(g)=2HCl(g)

H

2

①2Cl

2

(g)+2H

2

O(l)=4HCl(g)+O

2

(g)

H

3

①H

2

O(g)=H

2

O(l)

H

4

则△

H

1

、△

H

2

、△

H

3

、△

H

4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H

3

=

H

1

+

H

2

+

H

4

C

.△

H

3

=

H

1

+2

H

2

2

H

4

B

.△

H

3

=

H

1

-2

H

2

2

H

4

D

.△

H

3

=

H

1

—△

H

2

+

H

4

8.(1.5分)

8.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Fe

2

O

3

(s)

3CO(g)= 2Fe(s)

3CO

2

(g) ΔH

1

=-

26.7 kJ·mol

1

①3Fe

2

O

3

(s)

CO(g)= 2Fe

3

O

4

(s)

CO

2

(g) ΔH

2

=-

50.75 kJ·mol

1

①Fe

3

O

4

(s)

CO(g)= 3FeO(s)

CO

2

(g) ΔH

3

=-

36.5 kJ·mol

1

则试通过计算判断,下列有关反应

FeO(s)

CO(g)=Fe(s)

CO

2

(g)

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

的是

A

B

C

D

9.(1.5分)

9.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所有数据均在室温下测得)。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2Br

aq

)—

2e

=2Br

aq

)的

ΔH>ΔH

2

B

ΔH

1

>0

ΔH

3

>0

C

2H

+

aq

+2C1

aq

=H

2

g

+Cl

2

g

)的

ΔH=ΔH

2

+ΔH

3

+ΔH

4

+ΔH

5

+ΔH

6

+ΔH

7

D

.中和热

ΔH=

ΔH

5

10.(1.5分)

10.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反应: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l) ΔH

1

=akJ·mol

-1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 ΔH

2

=bkJ·mol

-1

化学键

C=O O=O

C

H O

H

键能

/(kJ·mol

-1

)

798 x 413 46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96+b

2

A

.表中

x=

B

H

2

O(g)=H

2

O(l) ΔH=(a-b)kJ·mol

-1

C

.当有

4N

A

C

H

键断裂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为

b

kJ

D

a>b

且甲烷燃烧热

ΔH=bkJ·mol

-1

11.(1.5分)

11.已知同温同压下,下列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分别表示为

(1)

2SO

2

g

+O

2

g

(2)

2NO

g

+O

2

g

2SO

3

g

Δ

H

1

=-197kJ/mol

K

1

=a

2NO

2

g

Δ

H

2

=-144kJ/mol

K

2

=b

SO

3

g

+NO

g

Δ

H

3

=mkJ/mol

K

3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NO

2

g

+SO

2

g

2

A

m26.5,c

aa

2

B

m53,c

C . m=-26.5

2c=a-b D

m53,2cab

bb

12.(1.5分)

12.

25

℃,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

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2-

A

2H

+

(aq) +

SO

4

(aq)+Ba

2+

(aq)+2OH

(aq)=BaSO

4

(s)+2H

2

O(l)

ΔH=

57.3 kJ/mol

B

KOH(aq)+

2

H

2

SO

4

(aq)=

2

K

2

SO

4

(aq)+H

2

O(l)

ΔH=

57.3kJ/mol

C

C

8

H

18

(l)+

11

25

O

2

(g)=8CO

2

(g)+ 9H

2

O(g)

ΔH=

5518 kJ/mol

2

D

2C

8

H

18

(g)+25O

2

(g)=16CO

2

(g)+18H

2

O(l)

ΔH=

-11036

kJ/mol

13.(1.5分)

13.

某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气体

A

B

混合于

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

下反应:

A(g)+3B(g) 2C(g)+xD(g)

,经

2min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5mol/L

B

的物

质的量分数为

25%

,以

D

表示的反应速率

(D)=0.25mol/(L∙mi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min

时,

A

的反应速率为

0.25 mol/(L∙min)

B

2min

时,

B

的物质的量为

1.5mol

C

.化学方程式中,

x=1

D

.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1

2

14.(1.5分)

14.

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部分碰撞为有效碰撞

B

.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一定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15.(1.5分)

15.已知化合物

A

H

2

O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

B

HCOO

-

,其反

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

TS

表示过渡态,

I

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

A

H

2

O

之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B

.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

(

活化能

)E

=16.87 kJ·mol

-1

C

.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和反应热

D

.平衡状态时,升温使反应逆向移动

16.(1.5分)

16.在一个绝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g)+nB(g)

pC(g)+qD(s)

,当

m+n=p

时,一定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③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质量

分数不再改变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17.(1.5分)

17.在

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X(g)

Y(g)

,发生反应

X(g)+Y(g)

M(g)+N(g)

起始时物质的量

/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

/mol

温度

实验编号

/

n(X) n(Y) n(M)

700 0.40 0.10 0.090

800 0.10 0.40 0.080

800 0.20 0.30 a

800 0.10 0.15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①中,若

5 min

时测得

n(M)=0.050 mol

,则

0

5 min

时间内,用

N

表示的平均

反应速率

v(N)=1.0×10

-2

mol/(L·min)

B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0

C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

Y

的转化率为

40%

D

.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

b

0.06

18.(1.5分)

18.

T

1

时,在

1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A(g)+B(g) 2C(g)

A

B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40mol·L

-1

0.96mol·L

-1

,起始压强为

p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压强

p

p

17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

15

24

p

A

T

1

时,

A

的平衡转化率为

80%

B

T

1

时,

K=20

K

p

=

C

T

1

达到平衡时,再充入

0.08molC

0.20molB

,则平衡将正向移动

D

T

2

(T

2

T

1

)

,平衡常数为

10

,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9.(1.5分)

19.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

pH

逐渐减小②在铂铑合金催化下缩短

N

2

H

2

合成氨的

时间③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④红棕色的

NO

2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

变浅⑤对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已达平衡的

HI

I

2

H

2

混合气体进行压缩,混合气体颜

色变深⑥打开可乐瓶盖后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⑦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氯气

A

.①②④⑤⑦

B

.①③④⑥⑦

C

.①③④⑤⑥⑦

D

.①④⑤⑥⑦

20.(1.5分)

2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组合是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分别在

20

℃、

30

℃下,

0.1mol·L

-1

KI

溶液,

向其中先加入

0.1mol·L

-1

的硫酸,再加入淀粉溶

液,发生反应

4H

+

+O

2

+4I

-

=2I

2

+2H

2

O

短 度的关系

30

℃下出现蓝色的时间

探究反应速率与温

FeCl

3

KSCN

的混

增大

KCl

的浓度,

② 合溶液中,加入

KCl

血红色溶液变浅

使得平衡逆向移动

两支试管各盛

0.1mol/L4mL

酸性高锰

加入

0.2mol/L

草酸溶液

酸钾溶液,分别加入

0.1mol/L2mL

草酸溶液

褪色更快

0.2mol/L2mL

草酸溶

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

反应速率越快

反应物浓度越大,

把充有

NO

2

N

2

O

4

④ 平衡球装置分别放入热

水和冷水装置中

冷水中颜色更深

其他条件不变时,

温度升高,平衡向

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全部都错

21.(1.5分)

21.下列叙述与图对应的是

A

.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

N

2

(g)+3H

2

(g)

2NH

3

(g)

,图①表示在

t

0

时刻充入了一定量

NH

3

,平衡逆向移动

B

.由图②可知,

P

2

P

1

T

1

T

2

满足反应:

2A(g)+B(g)

2C(g) ΔH

0

C

.图③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

2A=B+3C

D

.对于反应

2X(g)+3Y(g)

3Z(g) ΔH

0

,图④

y

轴可以表示

Y

的百分含量

22.(1.5分)

22.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

(g)

3H

2

(g)

2NH

3

(g)

ΔH=-92.4 kJ· mol

-1

,当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

(

不改变

N

2

H

2

NH

3

的量

)

,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

t

1

时刻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B

.表示平衡混合物中

NH

3

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t

5

t

6

C

.温度为

T

℃时,将

2a mol H

2

a mol N

2

充入

0.5 L

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

N

2

的转

化率为

50%

,则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6

a

2

D

.在

t

2

t

3

时间段,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

N

2

的浓度不变

23.(1.5分)

23.已知:

2A(g)

B(g) ∆H

0

T

1

o

C

T

2

o

C

下,在容积均为

2L

的密闭容

器中,充入相同量的

A

气体,测得

A

的浓度

c(A)

随反应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1

T

2

B

.从反应开始分别至

a

c

两点的平均反应速率大小

a

c

C

v

(A)= v

(B)

时,反应达平衡

o

D

T

1

C

时,若容器容积改为

1L

,反应相同时间,

B

体积分数较原来增大

24.(1.5分)

24.可逆反应

aA(g)+cC(g)bB(s)+dD(g) ΔH

,其他条件不变,

C

的物质

的量分数和温度

(T)

或压强

(P)

关系如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使用催化剂,

C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C

.化学方程式系数

a

c

b

d

D

ΔH

0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K

值增大

25.(1.5分)

25.通过反应Ⅰ:

CO

2

g

3H

2

g

CH

3

OH

g

H

2

O

g

ΔH

1

,可

以实现温室气体资源化利用。该反应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

反应Ⅱ:

CO

2

g

H

2

g

=CO

g

H

2

O

g

ΔH

2



42.5kJ

mol

1

反应Ⅲ:

CO

g

2H

2

g

=CH

3

OH

g

ΔH

3

90.7kJmol

密闭容器中,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

n

H

2

=3

时,在不同条件下

(

分别在温度为

250

n

CO

2

下压强变化和在压强为

510

5

Pa

下温度变化

)

达到平衡时

CH

3

OH

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

c

CH

3

OH

c

CO

2

c

3

H

2

B

.曲线

a

表示

CH

3

OH

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

C

.提高

CO

2

转化为

CH

3

OH

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

D

.在

910

5

Pa

280

℃条件下,平衡时

CH

3

OH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10

26.(1.5分)

26.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必须发生有效碰撞,但有效碰撞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B

.由C(s,石墨)=C(s,金刚石);ΔH = +1.19 kJ· mol

—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

+

(aq)+OH

(aq)= H

2

O(l);ΔH=-57.3 kJ· mol

—1

,若将0.5

mol/L 的H

2

SO

4

溶液与1 mol/L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D

.乙醇的燃烧热ΔH= -1366.8 kJ· mol

—1

,则在25℃、101kPa时,1kg乙醇充分燃烧

后放出2.971×10

4

kJ热量

27.(1.5分)

27.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

mA(g)+nB(g)

和平衡的影响,图象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pC(g)

的速率

A

.由图

a

可知,

T

1

T

2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由图

b

可知,该反应

m+n

p

C

.图

c

是绝热条件下速率和时间的图象,由此说明该反应吸热

D

.图

d

中,曲线

a

一定增加了催化剂

28.(1.5分)

28.在

10 L

密闭容器中,

A

B

C

三种气态物质构成了可逆反应的体系;

当在某一温度时,

A

B

C

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

C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

如图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0

4 min

时,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2 mol·L

1

·min

1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C

.由

T

1

T

2

变化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9.(1.5分)

29.在密闭容器中:按

CO

2

H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3

进行投料,发生反

2CO

2

(

g

)+

6H

2

(

g

)

CH

3

CH

2

OH

(

g

)+

3H

2

O

(

g

)△

H

<

0

,在

5MPa

下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

体系中各种物质的体积分数(

V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表示

CH

3

CH

2

OH

组分的曲线是

IV

B

.图中曲线交点

a

b

对应的上述反应平衡常数

K

a

<

K

b

C

.图中曲线交点

a

对应的

CO

2

转化率为

40

%

D

.若甲、乙两个密闭容器起始时的容积、温度及投料方式均相同,甲:恒温恒压,

乙;恒温恒容,反应达平衡时

CH

3

CH

2

OH

产率:甲<乙

30.(1.5分)

30.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为:

FeO(s)+CO(g)

Fe(s)+CO

2

(g)

H=-11kJ/mol

,将一定量的

FeO

50molCO

置于高炉内,测得反应放出热

110kJ

,则此时

CO

2

CO

的体积比为

A

1

10

B

1

4

C

4

1

D

10

1

二、 综合题 (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43分)

一、

31.(9分)

非选择题(共

55

分)

31.

(分)回答下列问题:

1

)在

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

2

S(g)

3

O

2

(g)=SO

2

(g)

H

2

O(g)

ΔH

1

2

3

S

2

(g)

2H

2

O(g)

ΔH

2

2

2H

2

S(g)

SO

2

(g)=

1

H

2

S(g)

2

O

2

(g)=S(g)

H

2

O(g)

ΔH

3

2S(g)=S

2

(g)

ΔH

4

则用

ΔH

1

ΔH

2

ΔH

3

来表示

ΔH

4

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

2

)已知甲烷能催化还原

NO

2

,得到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且知反应消耗

1.6 g

烷时,放出热量

86.7 kJ

,写出甲烷催化还原

NO

2

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3

)已知:

N

2

(g)+O

2

(g)2NO(g)

H

1

=+180.5kJ·mol

-1

C(s)+O

2

(g) CO

2

(g)

H

2

=-393.5kJ·mol

-1

2C(s)+O

2

(g) 2CO(g)

H

3

=-221.0kJ·mol

-1

c

N

2

c

2

CO

2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2

,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

NO

c

2

CO

______

4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量筒量取

50 mL 0.50 mol·L

−1

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步骤二:用另一量筒量取

50 mL 0.55 mol·L

−1

NaOH

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步骤三:将

NaOH

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

1L1 mol·L

−1

的稀盐酸

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

ΔH

1

ΔH

2

ΔH

3

,则

ΔH

1

ΔH

2

ΔH

3

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

②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

1g·cm

−3

,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 J·g

−1

·

−1

。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起始温度

t

1

/

实验序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终止温度

t

2

/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ΔH=

___________

(

结果保留一位小

)

③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的中和热有误差,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___________

A

.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

.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C

.分多次将

NaOH

溶液倒入小烧杯中

D

.用测量盐酸的温度计直接测定

NaOH

液的温度

32.(10分)

33.

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

NH

4

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

NO

3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

示意如图:

①第一步反应是

___________

(

填“放热”或“吸热”

)

反应,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

1 mol NH

4

(aq)

全部氧化成

NO

3

(aq)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2

)已知:

2CO(g)

O

2

(g)=2CO

2

(g)

ΔH=-566 kJ·mol

-1

Na

2

O

2

(s)

CO

2

(g)=Na

2

CO

3

(s)

2

O

2

(g)

ΔH=-226 kJ·mol

-1

CO(g)

Na

2

O

2

(s)

反应放出

509 kJ

热量时,生成的

O

2

___________

L(

标况

)

3

)有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

21

世纪的主要能源,而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若

1 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

1 mol

气态水放出

241 kJ

的热量,已知

H—O

键能为

463 kJ·mol

-

1

1

O=O

键能为

498 kJ·mol

-1

,计算

H—H

键能为

___________

kJ·mol

-1

4

)氢能的储存是氢能利用的前提,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储氢合金

Mg

2

Ni

,已知:

Mg(s)

H

2

(g)=MgH

2

(s)

ΔH

1

=-74.5 kJ·mol

-1

Mg

2

Ni(s)

2H

2

(g)=Mg

2

NiH

4

(s)

ΔH

2

=-64.4 kJ·mol

-1

Mg

2

Ni(s)

2MgH

2

(s)=2Mg(s)

Mg

2

NiH

4

(s)

ΔH

3

ΔH

3

=

___________

kJ·mol

-1

33.(14分)

34.

①.

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

CO

CO

2

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

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温度

/①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500 800

2H

2

(g)+CO(g)

CH

3

OH(g)

K

1

2.5 0.15

H

2

(g)+CO

2

(g)

H

2

O(g)+CO(g)

K

2

1.0 2.50

3H

2

(g)+CO

2

(g)

CH

3

OH(g)+H

2

O(g)

K

3

1

)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

K

1

K

2

K

3

之间的关系,则

K

3

=

_______

(

K

1

K

2

)

500 ①

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

H

2

(g)

CO

2

(g)

CH

3

OH(g)

H

2

O(g)

的浓度

(mol·L

-1

)

分别为

0.8

0.1

0.3

0.15

,则此时

v

_______

v

(

“>”

“=”

“<”)

2

)在

3L

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

c(CO)—

反应时间

t

变化曲线

如图

所示,若在

t

0

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

变为曲线

和曲线

①当曲线

变为曲线

时,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_

②当曲线

变为曲线

时,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_

①.

利用

CO

H

2

可以合成甲醇,反应原理为

CO(g)+2H

2

(g)

CH

3

OH(g)

。一定条件下,

在容积为

V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a mol CO

2a mol H

2

合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

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3

p

1

_______

p

2

(

“>”

“<”

“=”)

,理由是

_______

4

)该甲醇合成反应在

A

点的平衡常数

K=

_______

(

a

V

表示

)

5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是

CO

_______

H

2

(

“>”

“<”

“=”)

6

)下列措施中能够同时满足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

CO

转化率的是

_______

(

填字母

)

A

.使用高效催化剂

B

.降低反应温度

C

.增大体系压强

D

.不断将

CH

3

OH

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E.

增加等物质的量的

CO

H

2

34.(10分)

35

.为防止氮的氧化物污染空气,可用活性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

已知:

2C(s)+O

2

(g)=2CO(g)ΔH=-221 kJ/mol

C(s)+O

2

(g)=CO

2

(g)ΔH=-393.5 kJ/mol

N

2

(g)+O

2

(g)=2NO(g)ΔH=+181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

消除上述气体污染物可用

CO

NO

反应生成

CO

2

N

2

(1)

请完成热化学方程式:

2CO(g)+2NO(g)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___________

N

2

(g)+2CO

2

(g) ΔH=

___________

kJ/mol

(2)

为提高此反应中

N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___________

(

填字母代号

)

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

C

.使用催化剂

D

.增大

CO

的浓度

.

2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

(

足量

)

2.0 mol NO

,发生反应:

C(s)+2NO(g)=N

2

(g)+CO

2

(g) ΔH=-574.5 kJ/mol

NO

N

2

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T

1

/℃

物质的量浓度

/(

molL

-1

)

0 5min 10min 15min

T

2

/℃

20min 25min 30min

NO

1.0

0.58

0.40

0.40

0.25

0.20

0.20

N

2

0

0.21

0.30

0.30

0.375

0.40

0.40

(1)0~5 min

内,以

CO

2

表示的该反应速率

v

CO

2

=

___________

molL

1

min

1

,该条件

下的平衡常数

K=

___________

(2)

15 min

后,温度调整到

T

2

,则

T

1

___________

T

2

(

填“

>

”“

<

”或“

=

)

(3)

30 min

时,温度保持

T

2

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加入该四种反应混合物各

2.0 mol

,则

此时反应

___________

(

填“正向”“逆向”或“不”

)

移动。

三、 实验题 (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2分)

35.(12分)

32.

.某温度下,向一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

X

Y

Z

三种气体,气体物质

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2)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___

(

填标号

)

a

Y

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

X

Y

的反应速率比为

1:1

C

.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

.生成

1mol Y

的同时消耗

2mol Z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

H

2

C

2

O

4

与酸性

KMnO

4

溶液的反应,探究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参加反应的物质

实验

温度

/K

VmL

溶液

KMnO

4

溶液

(

含硫

H

2

C

2

O

4

溶液

H

2

O

褪色

所需

时间

/s

)

cmolL

-1

VmL

cmolL

-1

VmL

A 293 3 0.2 7 1 0 60

B

T

1

3 0.2 5 1

V

1

80

C 313 3 0.2

V

2

1 2 t

1

查阅资料:

KMnO

4

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H

2

C

2

O

4

,振荡后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5H

2

C

2

O

4

+2MnO

-

+6H

+

=2Mn

2+

+10CO

2

+8H

2

O

4

回答下列问题:

(3)

T

1

=

___________

V

2

=

___________

(4)

若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实验

___________

(

填组别

)

(5)

计算

A

组实验的平均反应速率

v(KMnO

4

)=

___________

(6)

甲同学依据经验绘制出

A

组实验中

V(CO

2

)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

1

所示,乙同学查阅资

料发现实验过程中

V(CO

2

)

随时间

t

的变化趋势如图

2

所示。

小组同学针对这一现象,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影响因素,具体情况见下表。

假设

实验操作

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

1

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

提高

-1

向烧杯中加入

3mL 0.2molLKMnO

4

溶液和

7mL 1molL

-1

H

2

C

2

O

4

溶液,

___________

-1

3mL 0.2molLKMnO

4

溶液加入烧杯中,向其中加

2 ___________

-1

入少量硫酸锰固体,再加入

7mL 1molLH

2

C

2

O

4

溶液

①补全方案

1

中的实验操作:

___________

②方案

2

中的假设为

___________

答案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45分)

1.(1.5分)

1-5B

2.(1.5分)

A

3.(1.5分)

D

4.(1.5分)

A

5.(1.5分)

C

6.(1.5分)

6-10 D

7.(1.5分)

C

8.(1.5分)

B

9.(1.5分)

B

10.(1.5分)

A

11.(1.5分)

11-15 A

12.(1.5分)

B

13.(1.5分)

B

14.(1.5分)

D

15.(1.5分)

D

16.(1.5分)

16-20 B

17.(1.5分)

C

18.(1.5分)

C

19.(1.5分)

B

20.(1.5分)

D

21.(1.5分)

21-25 B

22.(1.5分)

D

23.(1.5分)

C

24.(1.5分)

C

25.(1.5分)

C

26.(1.5分)

26-30 D

27.(1.5分)

D

28.(1.5分)

A

29.(1.5分)

D

30.(1.5分)

B

二、 综合题 (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43分)

一、

31.(9分)

非选择题

31.

1

ΔH

4

=

3

(ΔH

1

ΔH

2

-3ΔH

3

)

2

CH

4

(g)+2NO

2

(g)=N

2

(g)+CO

2

(g)+2H

2

O(g) ∆H=-867kJ/mol

3

2NO(g)+2CO(g)N

2

(g)+2CO

2

(g)

∆H=-746.5kJ/mol

2

4

ΔH

1

=ΔH

2

ΔH

3

−51.8 kJ·mol

−1

B

32.(10分)

33.

1

放热

ΔH

0(

或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1

NH

4

(aq)

2O

2

(g)=NO

3

(aq)

2H(aq)

H

2

O(l)

ΔH=-346 kJ·mol

2

11.2L

3

436

4

)+

84.6

33.(14分)

34.

1

K

1

·K

2

>

2

加入催化剂

将容器的体积

(

快速

)

压缩至

2 L

3

<

甲醇的合成反应是分子数减少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

CO

的转

化率提高

12V

2

4

2

a

5

=

6

C

c(N

2

)c

2

CO

2

9

K=

22

c(CO)c(NO)

AD

0.042

16

>

34.(10分)

35.

747

KJ/mol

正向

三、 实验题 (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2分)

35.(12分)

32.

3X(g)+Y(g)

2Z(g)

ac

293

5

BC

0.001molL

-1

s

-1

测量反应体系温度的变化

反应生成的

Mn

2+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24年9月1日发(作者:长孙毅)

高二10月月考(化学)

(考试总分:100 分)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45分)

1.(1.5分)

1.当今世界面临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下列关于能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氢气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资源丰富

B

.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用作燃料

C

.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向

D

.应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

2.(1.5分)

2.电石气是一种常见燃料,

C

2

H

2

(g) + 5/2 O

2

(g)

2CO

2

(g) + H

2

O(l) ΔH

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断裂

1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

kJ

):

O=O

500

C-H

410

,则断裂

1molC≡C

键所需的能量(

kJ

)是

A

840

B

1590

C

900

D

1250

3.(1.5分)

3.

我国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实现

CO

2

H

2

反应得到

CH

4

,部分微粒转化过程如图

(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

*

标注

)

。下列说法不正确

...

A

.过程②吸收热量

B

.过程③涉及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

.结合过程③,过程④的方程式为

*C+2*OH+6H→CH

4

+2H

2

O

D

.整个过程中制得

1molCH

4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6mol

4.(1.5分)

4.已知

:

C(s)+O

2

(g)=CO

2

(g)

ΔH=-393.5 kJ·mol

-1

2H

2

(g)+O

2

(g)=2H

2

O(l)

ΔH=-571.6 kJ·mol

-1

现有

0.2 mol

木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

67.93 kJ

的热量,

则混合物中

C

H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

1

B

1

2

C

2

3

D

3

2

5.(1.5分)

5.

298K

1.01×10

5

Pa

下,将

0.5molCO

2

通入

750mL1mol·L

-1

NaOH

溶液中

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

xkJ

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

1molCO

2

通入

1L2mol·L

-1

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

ykJ

的热量,则

CO

2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HCO

3

的热化学方程

式正确的是(

A

CO

2

(g)

NaOH(aq)=NaHCO

3

(aq) ΔH=-(2y-x)kJ·mol

-1

B

CO

2

(g)

NaOH(aq)=NaHCO

3

(aq) ΔH=-(2x-y)kJ·mol

-1

C

CO

2

(g)

NaOH(aq)=NaHCO

3

(aq) ΔH=-(4x-y)kJ·mol

-1

D

2CO

2

(g)

2NaOH(l)=2NaHCO

3

(l) ΔH=-(8x-2y)kJ·mol

-11

6.(1.5分)

6.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测

定中和反应反应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间的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烧杯的位置

B

.如果没有玻璃搅拌器,酸碱混合后可用温度计轻轻搅拌

C

.完成一次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要使用

2

次,分别用于测混合液的初始

温度和反应最高温度



D

.由

H

aq

OH

aq

=H

2

O

l

ΔH



57.3kJ

mol

1

可知,

0.5 mol

H

2

SO

4

溶液与

1 mol

NaOH

稀溶液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

57.3 kJ

7.(1.5分)

7.

298K

100kPa

时,已知:

①2H

2

O(g)=2H

2

(g)+O

2

(g)

H

1

①H

2

(g)+Cl

2

(g)=2HCl(g)

H

2

①2Cl

2

(g)+2H

2

O(l)=4HCl(g)+O

2

(g)

H

3

①H

2

O(g)=H

2

O(l)

H

4

则△

H

1

、△

H

2

、△

H

3

、△

H

4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H

3

=

H

1

+

H

2

+

H

4

C

.△

H

3

=

H

1

+2

H

2

2

H

4

B

.△

H

3

=

H

1

-2

H

2

2

H

4

D

.△

H

3

=

H

1

—△

H

2

+

H

4

8.(1.5分)

8.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Fe

2

O

3

(s)

3CO(g)= 2Fe(s)

3CO

2

(g) ΔH

1

=-

26.7 kJ·mol

1

①3Fe

2

O

3

(s)

CO(g)= 2Fe

3

O

4

(s)

CO

2

(g) ΔH

2

=-

50.75 kJ·mol

1

①Fe

3

O

4

(s)

CO(g)= 3FeO(s)

CO

2

(g) ΔH

3

=-

36.5 kJ·mol

1

则试通过计算判断,下列有关反应

FeO(s)

CO(g)=Fe(s)

CO

2

(g)

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

的是

A

B

C

D

9.(1.5分)

9.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所有数据均在室温下测得)。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2Br

aq

)—

2e

=2Br

aq

)的

ΔH>ΔH

2

B

ΔH

1

>0

ΔH

3

>0

C

2H

+

aq

+2C1

aq

=H

2

g

+Cl

2

g

)的

ΔH=ΔH

2

+ΔH

3

+ΔH

4

+ΔH

5

+ΔH

6

+ΔH

7

D

.中和热

ΔH=

ΔH

5

10.(1.5分)

10.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反应: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l) ΔH

1

=akJ·mol

-1

CH

4

(g)+2O

2

(g)=CO

2

(g)+2H

2

O(g) ΔH

2

=bkJ·mol

-1

化学键

C=O O=O

C

H O

H

键能

/(kJ·mol

-1

)

798 x 413 46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96+b

2

A

.表中

x=

B

H

2

O(g)=H

2

O(l) ΔH=(a-b)kJ·mol

-1

C

.当有

4N

A

C

H

键断裂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为

b

kJ

D

a>b

且甲烷燃烧热

ΔH=bkJ·mol

-1

11.(1.5分)

11.已知同温同压下,下列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分别表示为

(1)

2SO

2

g

+O

2

g

(2)

2NO

g

+O

2

g

2SO

3

g

Δ

H

1

=-197kJ/mol

K

1

=a

2NO

2

g

Δ

H

2

=-144kJ/mol

K

2

=b

SO

3

g

+NO

g

Δ

H

3

=mkJ/mol

K

3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NO

2

g

+SO

2

g

2

A

m26.5,c

aa

2

B

m53,c

C . m=-26.5

2c=a-b D

m53,2cab

bb

12.(1.5分)

12.

25

℃,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

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2-

A

2H

+

(aq) +

SO

4

(aq)+Ba

2+

(aq)+2OH

(aq)=BaSO

4

(s)+2H

2

O(l)

ΔH=

57.3 kJ/mol

B

KOH(aq)+

2

H

2

SO

4

(aq)=

2

K

2

SO

4

(aq)+H

2

O(l)

ΔH=

57.3kJ/mol

C

C

8

H

18

(l)+

11

25

O

2

(g)=8CO

2

(g)+ 9H

2

O(g)

ΔH=

5518 kJ/mol

2

D

2C

8

H

18

(g)+25O

2

(g)=16CO

2

(g)+18H

2

O(l)

ΔH=

-11036

kJ/mol

13.(1.5分)

13.

某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气体

A

B

混合于

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

下反应:

A(g)+3B(g) 2C(g)+xD(g)

,经

2min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5mol/L

B

的物

质的量分数为

25%

,以

D

表示的反应速率

(D)=0.25mol/(L∙mi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min

时,

A

的反应速率为

0.25 mol/(L∙min)

B

2min

时,

B

的物质的量为

1.5mol

C

.化学方程式中,

x=1

D

.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1

2

14.(1.5分)

14.

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部分碰撞为有效碰撞

B

.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一定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15.(1.5分)

15.已知化合物

A

H

2

O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

B

HCOO

-

,其反

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

TS

表示过渡态,

I

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

A

H

2

O

之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B

.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

(

活化能

)E

=16.87 kJ·mol

-1

C

.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和反应热

D

.平衡状态时,升温使反应逆向移动

16.(1.5分)

16.在一个绝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g)+nB(g)

pC(g)+qD(s)

,当

m+n=p

时,一定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③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质量

分数不再改变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17.(1.5分)

17.在

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X(g)

Y(g)

,发生反应

X(g)+Y(g)

M(g)+N(g)

起始时物质的量

/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

/mol

温度

实验编号

/

n(X) n(Y) n(M)

700 0.40 0.10 0.090

800 0.10 0.40 0.080

800 0.20 0.30 a

800 0.10 0.15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①中,若

5 min

时测得

n(M)=0.050 mol

,则

0

5 min

时间内,用

N

表示的平均

反应速率

v(N)=1.0×10

-2

mol/(L·min)

B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0

C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

Y

的转化率为

40%

D

.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

b

0.06

18.(1.5分)

18.

T

1

时,在

1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A(g)+B(g) 2C(g)

A

B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40mol·L

-1

0.96mol·L

-1

,起始压强为

p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压强

p

p

17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

15

24

p

A

T

1

时,

A

的平衡转化率为

80%

B

T

1

时,

K=20

K

p

=

C

T

1

达到平衡时,再充入

0.08molC

0.20molB

,则平衡将正向移动

D

T

2

(T

2

T

1

)

,平衡常数为

10

,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9.(1.5分)

19.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

pH

逐渐减小②在铂铑合金催化下缩短

N

2

H

2

合成氨的

时间③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④红棕色的

NO

2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

变浅⑤对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已达平衡的

HI

I

2

H

2

混合气体进行压缩,混合气体颜

色变深⑥打开可乐瓶盖后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⑦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氯气

A

.①②④⑤⑦

B

.①③④⑥⑦

C

.①③④⑤⑥⑦

D

.①④⑤⑥⑦

20.(1.5分)

2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组合是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分别在

20

℃、

30

℃下,

0.1mol·L

-1

KI

溶液,

向其中先加入

0.1mol·L

-1

的硫酸,再加入淀粉溶

液,发生反应

4H

+

+O

2

+4I

-

=2I

2

+2H

2

O

短 度的关系

30

℃下出现蓝色的时间

探究反应速率与温

FeCl

3

KSCN

的混

增大

KCl

的浓度,

② 合溶液中,加入

KCl

血红色溶液变浅

使得平衡逆向移动

两支试管各盛

0.1mol/L4mL

酸性高锰

加入

0.2mol/L

草酸溶液

酸钾溶液,分别加入

0.1mol/L2mL

草酸溶液

褪色更快

0.2mol/L2mL

草酸溶

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

反应速率越快

反应物浓度越大,

把充有

NO

2

N

2

O

4

④ 平衡球装置分别放入热

水和冷水装置中

冷水中颜色更深

其他条件不变时,

温度升高,平衡向

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全部都错

21.(1.5分)

21.下列叙述与图对应的是

A

.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

N

2

(g)+3H

2

(g)

2NH

3

(g)

,图①表示在

t

0

时刻充入了一定量

NH

3

,平衡逆向移动

B

.由图②可知,

P

2

P

1

T

1

T

2

满足反应:

2A(g)+B(g)

2C(g) ΔH

0

C

.图③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

2A=B+3C

D

.对于反应

2X(g)+3Y(g)

3Z(g) ΔH

0

,图④

y

轴可以表示

Y

的百分含量

22.(1.5分)

22.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

(g)

3H

2

(g)

2NH

3

(g)

ΔH=-92.4 kJ· mol

-1

,当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

(

不改变

N

2

H

2

NH

3

的量

)

,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

t

1

时刻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B

.表示平衡混合物中

NH

3

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t

5

t

6

C

.温度为

T

℃时,将

2a mol H

2

a mol N

2

充入

0.5 L

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

N

2

的转

化率为

50%

,则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6

a

2

D

.在

t

2

t

3

时间段,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

N

2

的浓度不变

23.(1.5分)

23.已知:

2A(g)

B(g) ∆H

0

T

1

o

C

T

2

o

C

下,在容积均为

2L

的密闭容

器中,充入相同量的

A

气体,测得

A

的浓度

c(A)

随反应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1

T

2

B

.从反应开始分别至

a

c

两点的平均反应速率大小

a

c

C

v

(A)= v

(B)

时,反应达平衡

o

D

T

1

C

时,若容器容积改为

1L

,反应相同时间,

B

体积分数较原来增大

24.(1.5分)

24.可逆反应

aA(g)+cC(g)bB(s)+dD(g) ΔH

,其他条件不变,

C

的物质

的量分数和温度

(T)

或压强

(P)

关系如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使用催化剂,

C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C

.化学方程式系数

a

c

b

d

D

ΔH

0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K

值增大

25.(1.5分)

25.通过反应Ⅰ:

CO

2

g

3H

2

g

CH

3

OH

g

H

2

O

g

ΔH

1

,可

以实现温室气体资源化利用。该反应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

反应Ⅱ:

CO

2

g

H

2

g

=CO

g

H

2

O

g

ΔH

2



42.5kJ

mol

1

反应Ⅲ:

CO

g

2H

2

g

=CH

3

OH

g

ΔH

3

90.7kJmol

密闭容器中,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

n

H

2

=3

时,在不同条件下

(

分别在温度为

250

n

CO

2

下压强变化和在压强为

510

5

Pa

下温度变化

)

达到平衡时

CH

3

OH

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

c

CH

3

OH

c

CO

2

c

3

H

2

B

.曲线

a

表示

CH

3

OH

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

C

.提高

CO

2

转化为

CH

3

OH

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

D

.在

910

5

Pa

280

℃条件下,平衡时

CH

3

OH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10

26.(1.5分)

26.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必须发生有效碰撞,但有效碰撞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B

.由C(s,石墨)=C(s,金刚石);ΔH = +1.19 kJ· mol

—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

+

(aq)+OH

(aq)= H

2

O(l);ΔH=-57.3 kJ· mol

—1

,若将0.5

mol/L 的H

2

SO

4

溶液与1 mol/L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D

.乙醇的燃烧热ΔH= -1366.8 kJ· mol

—1

,则在25℃、101kPa时,1kg乙醇充分燃烧

后放出2.971×10

4

kJ热量

27.(1.5分)

27.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

mA(g)+nB(g)

和平衡的影响,图象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pC(g)

的速率

A

.由图

a

可知,

T

1

T

2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由图

b

可知,该反应

m+n

p

C

.图

c

是绝热条件下速率和时间的图象,由此说明该反应吸热

D

.图

d

中,曲线

a

一定增加了催化剂

28.(1.5分)

28.在

10 L

密闭容器中,

A

B

C

三种气态物质构成了可逆反应的体系;

当在某一温度时,

A

B

C

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

C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

如图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0

4 min

时,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2 mol·L

1

·min

1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C

.由

T

1

T

2

变化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9.(1.5分)

29.在密闭容器中:按

CO

2

H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3

进行投料,发生反

2CO

2

(

g

)+

6H

2

(

g

)

CH

3

CH

2

OH

(

g

)+

3H

2

O

(

g

)△

H

<

0

,在

5MPa

下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

体系中各种物质的体积分数(

V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表示

CH

3

CH

2

OH

组分的曲线是

IV

B

.图中曲线交点

a

b

对应的上述反应平衡常数

K

a

<

K

b

C

.图中曲线交点

a

对应的

CO

2

转化率为

40

%

D

.若甲、乙两个密闭容器起始时的容积、温度及投料方式均相同,甲:恒温恒压,

乙;恒温恒容,反应达平衡时

CH

3

CH

2

OH

产率:甲<乙

30.(1.5分)

30.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为:

FeO(s)+CO(g)

Fe(s)+CO

2

(g)

H=-11kJ/mol

,将一定量的

FeO

50molCO

置于高炉内,测得反应放出热

110kJ

,则此时

CO

2

CO

的体积比为

A

1

10

B

1

4

C

4

1

D

10

1

二、 综合题 (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43分)

一、

31.(9分)

非选择题(共

55

分)

31.

(分)回答下列问题:

1

)在

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

2

S(g)

3

O

2

(g)=SO

2

(g)

H

2

O(g)

ΔH

1

2

3

S

2

(g)

2H

2

O(g)

ΔH

2

2

2H

2

S(g)

SO

2

(g)=

1

H

2

S(g)

2

O

2

(g)=S(g)

H

2

O(g)

ΔH

3

2S(g)=S

2

(g)

ΔH

4

则用

ΔH

1

ΔH

2

ΔH

3

来表示

ΔH

4

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

2

)已知甲烷能催化还原

NO

2

,得到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且知反应消耗

1.6 g

烷时,放出热量

86.7 kJ

,写出甲烷催化还原

NO

2

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3

)已知:

N

2

(g)+O

2

(g)2NO(g)

H

1

=+180.5kJ·mol

-1

C(s)+O

2

(g) CO

2

(g)

H

2

=-393.5kJ·mol

-1

2C(s)+O

2

(g) 2CO(g)

H

3

=-221.0kJ·mol

-1

c

N

2

c

2

CO

2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2

,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

NO

c

2

CO

______

4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量筒量取

50 mL 0.50 mol·L

−1

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步骤二:用另一量筒量取

50 mL 0.55 mol·L

−1

NaOH

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步骤三:将

NaOH

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

1L1 mol·L

−1

的稀盐酸

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

ΔH

1

ΔH

2

ΔH

3

,则

ΔH

1

ΔH

2

ΔH

3

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

②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

1g·cm

−3

,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 J·g

−1

·

−1

。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起始温度

t

1

/

实验序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终止温度

t

2

/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ΔH=

___________

(

结果保留一位小

)

③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的中和热有误差,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___________

A

.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

.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C

.分多次将

NaOH

溶液倒入小烧杯中

D

.用测量盐酸的温度计直接测定

NaOH

液的温度

32.(10分)

33.

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

NH

4

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

NO

3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

示意如图:

①第一步反应是

___________

(

填“放热”或“吸热”

)

反应,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

1 mol NH

4

(aq)

全部氧化成

NO

3

(aq)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2

)已知:

2CO(g)

O

2

(g)=2CO

2

(g)

ΔH=-566 kJ·mol

-1

Na

2

O

2

(s)

CO

2

(g)=Na

2

CO

3

(s)

2

O

2

(g)

ΔH=-226 kJ·mol

-1

CO(g)

Na

2

O

2

(s)

反应放出

509 kJ

热量时,生成的

O

2

___________

L(

标况

)

3

)有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

21

世纪的主要能源,而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若

1 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

1 mol

气态水放出

241 kJ

的热量,已知

H—O

键能为

463 kJ·mol

-

1

1

O=O

键能为

498 kJ·mol

-1

,计算

H—H

键能为

___________

kJ·mol

-1

4

)氢能的储存是氢能利用的前提,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储氢合金

Mg

2

Ni

,已知:

Mg(s)

H

2

(g)=MgH

2

(s)

ΔH

1

=-74.5 kJ·mol

-1

Mg

2

Ni(s)

2H

2

(g)=Mg

2

NiH

4

(s)

ΔH

2

=-64.4 kJ·mol

-1

Mg

2

Ni(s)

2MgH

2

(s)=2Mg(s)

Mg

2

NiH

4

(s)

ΔH

3

ΔH

3

=

___________

kJ·mol

-1

33.(14分)

34.

①.

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

CO

CO

2

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

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温度

/①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500 800

2H

2

(g)+CO(g)

CH

3

OH(g)

K

1

2.5 0.15

H

2

(g)+CO

2

(g)

H

2

O(g)+CO(g)

K

2

1.0 2.50

3H

2

(g)+CO

2

(g)

CH

3

OH(g)+H

2

O(g)

K

3

1

)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

K

1

K

2

K

3

之间的关系,则

K

3

=

_______

(

K

1

K

2

)

500 ①

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

H

2

(g)

CO

2

(g)

CH

3

OH(g)

H

2

O(g)

的浓度

(mol·L

-1

)

分别为

0.8

0.1

0.3

0.15

,则此时

v

_______

v

(

“>”

“=”

“<”)

2

)在

3L

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

c(CO)—

反应时间

t

变化曲线

如图

所示,若在

t

0

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

变为曲线

和曲线

①当曲线

变为曲线

时,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_

②当曲线

变为曲线

时,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_

①.

利用

CO

H

2

可以合成甲醇,反应原理为

CO(g)+2H

2

(g)

CH

3

OH(g)

。一定条件下,

在容积为

V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a mol CO

2a mol H

2

合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

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3

p

1

_______

p

2

(

“>”

“<”

“=”)

,理由是

_______

4

)该甲醇合成反应在

A

点的平衡常数

K=

_______

(

a

V

表示

)

5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是

CO

_______

H

2

(

“>”

“<”

“=”)

6

)下列措施中能够同时满足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

CO

转化率的是

_______

(

填字母

)

A

.使用高效催化剂

B

.降低反应温度

C

.增大体系压强

D

.不断将

CH

3

OH

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E.

增加等物质的量的

CO

H

2

34.(10分)

35

.为防止氮的氧化物污染空气,可用活性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

已知:

2C(s)+O

2

(g)=2CO(g)ΔH=-221 kJ/mol

C(s)+O

2

(g)=CO

2

(g)ΔH=-393.5 kJ/mol

N

2

(g)+O

2

(g)=2NO(g)ΔH=+181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

消除上述气体污染物可用

CO

NO

反应生成

CO

2

N

2

(1)

请完成热化学方程式:

2CO(g)+2NO(g)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___________

N

2

(g)+2CO

2

(g) ΔH=

___________

kJ/mol

(2)

为提高此反应中

N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___________

(

填字母代号

)

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

C

.使用催化剂

D

.增大

CO

的浓度

.

2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

(

足量

)

2.0 mol NO

,发生反应:

C(s)+2NO(g)=N

2

(g)+CO

2

(g) ΔH=-574.5 kJ/mol

NO

N

2

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T

1

/℃

物质的量浓度

/(

molL

-1

)

0 5min 10min 15min

T

2

/℃

20min 25min 30min

NO

1.0

0.58

0.40

0.40

0.25

0.20

0.20

N

2

0

0.21

0.30

0.30

0.375

0.40

0.40

(1)0~5 min

内,以

CO

2

表示的该反应速率

v

CO

2

=

___________

molL

1

min

1

,该条件

下的平衡常数

K=

___________

(2)

15 min

后,温度调整到

T

2

,则

T

1

___________

T

2

(

填“

>

”“

<

”或“

=

)

(3)

30 min

时,温度保持

T

2

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加入该四种反应混合物各

2.0 mol

,则

此时反应

___________

(

填“正向”“逆向”或“不”

)

移动。

三、 实验题 (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2分)

35.(12分)

32.

.某温度下,向一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

X

Y

Z

三种气体,气体物质

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2)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___

(

填标号

)

a

Y

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

X

Y

的反应速率比为

1:1

C

.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

.生成

1mol Y

的同时消耗

2mol Z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

H

2

C

2

O

4

与酸性

KMnO

4

溶液的反应,探究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参加反应的物质

实验

温度

/K

VmL

溶液

KMnO

4

溶液

(

含硫

H

2

C

2

O

4

溶液

H

2

O

褪色

所需

时间

/s

)

cmolL

-1

VmL

cmolL

-1

VmL

A 293 3 0.2 7 1 0 60

B

T

1

3 0.2 5 1

V

1

80

C 313 3 0.2

V

2

1 2 t

1

查阅资料:

KMnO

4

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H

2

C

2

O

4

,振荡后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5H

2

C

2

O

4

+2MnO

-

+6H

+

=2Mn

2+

+10CO

2

+8H

2

O

4

回答下列问题:

(3)

T

1

=

___________

V

2

=

___________

(4)

若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实验

___________

(

填组别

)

(5)

计算

A

组实验的平均反应速率

v(KMnO

4

)=

___________

(6)

甲同学依据经验绘制出

A

组实验中

V(CO

2

)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

1

所示,乙同学查阅资

料发现实验过程中

V(CO

2

)

随时间

t

的变化趋势如图

2

所示。

小组同学针对这一现象,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影响因素,具体情况见下表。

假设

实验操作

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

1

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

提高

-1

向烧杯中加入

3mL 0.2molLKMnO

4

溶液和

7mL 1molL

-1

H

2

C

2

O

4

溶液,

___________

-1

3mL 0.2molLKMnO

4

溶液加入烧杯中,向其中加

2 ___________

-1

入少量硫酸锰固体,再加入

7mL 1molLH

2

C

2

O

4

溶液

①补全方案

1

中的实验操作:

___________

②方案

2

中的假设为

___________

答案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45分)

1.(1.5分)

1-5B

2.(1.5分)

A

3.(1.5分)

D

4.(1.5分)

A

5.(1.5分)

C

6.(1.5分)

6-10 D

7.(1.5分)

C

8.(1.5分)

B

9.(1.5分)

B

10.(1.5分)

A

11.(1.5分)

11-15 A

12.(1.5分)

B

13.(1.5分)

B

14.(1.5分)

D

15.(1.5分)

D

16.(1.5分)

16-20 B

17.(1.5分)

C

18.(1.5分)

C

19.(1.5分)

B

20.(1.5分)

D

21.(1.5分)

21-25 B

22.(1.5分)

D

23.(1.5分)

C

24.(1.5分)

C

25.(1.5分)

C

26.(1.5分)

26-30 D

27.(1.5分)

D

28.(1.5分)

A

29.(1.5分)

D

30.(1.5分)

B

二、 综合题 (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43分)

一、

31.(9分)

非选择题

31.

1

ΔH

4

=

3

(ΔH

1

ΔH

2

-3ΔH

3

)

2

CH

4

(g)+2NO

2

(g)=N

2

(g)+CO

2

(g)+2H

2

O(g) ∆H=-867kJ/mol

3

2NO(g)+2CO(g)N

2

(g)+2CO

2

(g)

∆H=-746.5kJ/mol

2

4

ΔH

1

=ΔH

2

ΔH

3

−51.8 kJ·mol

−1

B

32.(10分)

33.

1

放热

ΔH

0(

或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1

NH

4

(aq)

2O

2

(g)=NO

3

(aq)

2H(aq)

H

2

O(l)

ΔH=-346 kJ·mol

2

11.2L

3

436

4

)+

84.6

33.(14分)

34.

1

K

1

·K

2

>

2

加入催化剂

将容器的体积

(

快速

)

压缩至

2 L

3

<

甲醇的合成反应是分子数减少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

CO

的转

化率提高

12V

2

4

2

a

5

=

6

C

c(N

2

)c

2

CO

2

9

K=

22

c(CO)c(NO)

AD

0.042

16

>

34.(10分)

35.

747

KJ/mol

正向

三、 实验题 (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2分)

35.(12分)

32.

3X(g)+Y(g)

2Z(g)

ac

293

5

BC

0.001molL

-1

s

-1

测量反应体系温度的变化

反应生成的

Mn

2+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