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Pop!_OS - Linux桌面使用体验

常识 admin 208浏览 0评论

Pop!_OS - Linux桌面使用体验

我推的Pop!_OS

Pop!_OS是我目前觉得最棒的linux发行版,虽然它依托于Ubuntu,但它更适合作为个人的桌面开发环境。下文简要介绍了我在使用Pop!_OS时的一些体验。


文章目录

  • 我推的Pop!_OS
    • 界面交互
      • 屏幕适配
      • 中文输入
      • 高度定制
        • 外观定制
        • 功能定制
          • 快捷键
          • 自定义打开方式
          • 开机自动执行命令
    • 高效系统
    • 软件生态
      • 系统兼容
    • 共享服务
        • 共享文件
        • 远程桌面
    • 使用问题
      • 更新系统/驱动时可能会发生令人沮丧的问题
      • 可能对计算机新手不够友好
      • 对触控板的支持不够好

界面交互

屏幕适配

这是Pop!_OS的原生Pop主题,相比于其他很多发行版,它对笔记本小尺寸高分屏的适配做得很好,基本不会出现界面小到看不清的情况。

注:由于Gnome对分数缩放支持不够好,所以使用者一般都会选择100%或者200%缩放,然后利用gnome-tweaks调整字体大小来实现界面大小的适配。但我发现Pop!_OS 22.04上的分数缩放已经不会再发生糊的问题了,不过还偶尔会有软件兼容的问题。

注:由于Nvidia向来对Linux不够友好,所以很多独显电脑上安装Linux时或者升级硬件驱动时间出现黑屏或者花屏的情况比比皆是,不过好在有Nouveau的第三方开源驱动,这个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解决。而且Pop!_OS也已经提供了附带Nvidia支持的版本。如图,这是我在学习OpenGL时编写的一个简单的3D图形库,在这台老二手电脑上运行起来也还是非常流畅。

中文输入

很多人谈起来Linux系统上的中文输入都会紧皱眉头,但实际上,在Ubuntu中,中文输入早就已经实现开盒即用了,而Pop!_OS作为基于Ubuntu的发行版,也是无需配置即可使用。

注:很多人体会过曾经在linux桌面系统上配置输入法的痛苦,所以会想当然的认为linux下中文输入配置难,bug多,且不好用。笔者最开始就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最开始看别人的教程,设置fcitx和搜狗输入,不停地被教唆更改环境配置,导致我十分恐慌,并且在使用时经常出现无法切换到中文输入的问题。但实际上,你可以仅仅通过在设置中启用中文语言支持,然后在输入源中添加中文即可,Ubuntu的ibus输入已经非常强大了,而且你甚至可以一键启用云输入源。比如这篇文章就是在Pop!_OS上编写的。


高度定制

Linux本身只是一个内核,不具备图形交互的能力,所以在此之上,不同的桌面发行版会配置不同的桌面管理系统,常见的有Gnome和KDE Plasma这两种比较完善的桌面环境,和xfce等等注重低系统资源占用的桌面。就笔者自身体验而言,plasma有些过于繁杂,不够直观,而xfce又太过简陋。而Pop!_OS选择的Gnome则兼具美观和实用性。

外观定制

Gnome可以配置不同的主题,我最爱的主题是WhiteSur主题,你也可以在Gnome Look上寻找各种你喜欢的主题和图标壁纸。之前我在使用Ubuntu时,总是发现很多软件的主题和系统并不一致,让强迫症的我很是难受,但是Pop!_OS则不会有这种顾虑,因为Ubuntu强制使用了Snap包,而Snap应用的集成性并不好,所以才会发生主题的不一致。但Pop!_OS拒绝了Snap的强制集成,而是默认支持了更为广泛现代的flatpak包,而这也是我从Ubuntu迁移到Pop!_OS的主要原因。在Pop!_OS中,基本上所有的基于GTK开发/QT开发的软件都具有系统的默认外观,即使是沙箱机制的flatpak也可以使用系统外观。

注:由于这篇文稿的编辑过程中我中途切换了主题,所以各个图片展示的主题并不统一,但实际上各个软件的主题是统一的。

如图,我使用Qt开发程序时,也能拥有和系统一致的外观。

功能定制
快捷键

当然,不仅仅是外在可以被定制,它的一切基本上都是可定制的。比如快捷键,你可以修改各种不同的快捷键,还可以自定义快捷键执行命令,再辅以Linux强大的命令行交互,让人直呼爽快。

自定义打开方式

XDG是跨平台的桌面管理协议,因此和其他桌面系统发行版一样,在Pop!_OS上你可以新建.desktop文件,指定其中的Exec字段来选择执行的命令,指定Icon/Name/Comment/NoDisplay来配置桌面图标的显示,指定Terminal来选择是否在终端中打开,指定MimeType来选择默认支持的文件格式。因此你可以通过在/usr/share/applications或者~/.local/share/applications中自己修改文件,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当然了,这些你都可以在GUI应用中进行配置,但我个人更喜欢可以完全掌控的命令行配置。

开机自动执行命令

再比如设置开机执行命令,不仅可以通过命令行配置,同样也可以快捷的以图形化界面进行配置。

高效系统

先展示一下系统的配置,这是一台很旧的老二手笔记本电脑了,购入的价格是一千多元钱。

简单的多任务运行测试:Office全套,Gimp图片编辑,Firefox页面多开,网易云音乐,Thunderbird邮件,系统监视器,Vscode打开项目。

可以看出,这颗Intel8代超低压CPU驾驭起来绰绰有余,只不过内存占用超了一半。实际体验下,切换到任何一个软件也是完全感受不到卡顿,同时因为没有发热,风扇也完全无响应。不得不说,linux系统的进程调度优化、软件资源占用真的非常良心了。

软件生态

可能很多人会经常性讲苹果的Mac系统,说他们的软件生态不行,很多软件不支持。但这仅限于某一些工科和商科软件,其实在有关软件开发的应用上,Mac丝毫不逊色。同样的,Linux的软件生态其实涵盖面极广,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需求,不仅完全开源免费😉,同时也支持专有软件的分发。

展示一下我在Windows上使用的部分软件:

社交:微信有Deepin开发的Linux版本,QQ采用Electron架构本身就能跨平台。

开发:基本上所有软件都能在Linux上找到对应品,并且很多软件在Linux上体验更好。

文档:LibreOffice全家桶,Typora等等。

图形:Gimp,Krita,Inkscape等等,非常充足,不仅免费还没有了Adobe的流氓后台。

娱乐:Steam有Linux版本,并且也可以用Wine无缝运行Windows应用。

注:Pop!_OS作为依托Ubuntu的发行版,不仅可以安装基于debian的.deb应用,同样也可以选择使用flatpak安装几乎无穷无尽的软件,而且flathub在国内也有镜像,比起snap快多了(虽然还是不怎么快🙈)。我觉得这就是Linux的优势,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如果不喜欢就可以立马说不。(Windows,你说是吧?)

注:Deepin作为良心的国内厂商,为很多办公软件提供了Linux版本应用,比如微信、QQ、百度网盘等,你可以在Deepin的软件商城官网上找到并下载它们。

不仅如此,linux上还有很多非常好用的系统工具,比如磁盘占用分析器,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文件的占用情况。

系统兼容

有很多解决方案,这里只讲wine。

Wine Is Not Emulator,因此不要把它当成虚拟机,它只是一个兼容层,负责处理windows应用的系统调用。以往我听说要用wine,就联想起了WSL2上运行GUI应用的痛苦时日,配置麻烦,一点不好用,我才不折腾。但实际体验下来,wine和wsl并不一样。安装wine只需要sudo apt install wine就够了。比如,我想运行exe应用,只用在命令行输入wine 'xxx.exe'就足够了,或者安装msi应用也只用wine 'xxx.msi',而且使用的体验和windows上完全一致,也会在虚拟C盘中相应文件夹中生成配置文件。并且就像之前说的,你可以把ms-dos类型的文件绑定到wine.desktop上,然后双击执行即可!

共享服务

共享文件

linux和windows经常需要共享文件,而这很容易就能做到。

在Linux上,安装nautilus-share扩展后,只需要启用共享,然后这个文件夹就是二者共享的了。当然,解决方案不止这一个,但我认为这是最优雅的一种。

远程桌面

只用在设置中启用桌面共享就可以在windows上远程控制Pop!_OS系统了。如图,在windows上使用realvnc控制Pop!_OS。

不仅如此,由于Pop!_OS的图形显示协议是X11,所以ssh到远程的raspi后,可以直接调用raspi的GUI界面,或者你也可以通过远程桌面协议直接访问raspi。

使用问题

更新系统/驱动时可能会发生令人沮丧的问题

比如之前使用的Ubuntu 22.04在某一次系统更新时,我不小心关闭了电脑,随后就无法进入图形界面了🫠。于是又重装了系统,虽然硬盘上的数据并不会丢失,但还是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今天也是一样,在Pop!_OS上又是在不小心进行系统更新时重启设备,然后声音设备就完全识别不出来了,此后屡次重启都没有解决,最后还是在搜索若干网站后才发现解决办法。

可能对计算机新手不够友好

如果发生了某些系统的问题,解决通常很耗时费力,所以新手在使用时很可能摸不着头脑,遑论再看到一堆莫名其妙的命令行工具。不过呢,反过来说,这些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也许就能从问题的不断解决中学到平时学不到的计算机知识(比如现在我对安装系统和数据恢复已经轻车就熟了,悲)。

对触控板的支持不够好

Linux的图形界面管理器有X11和Wayland两种,其中前者对多指触控的支持并不好,且流畅度也不如后者,但是它的兼容性更强。Ubuntu默认选择的是Wayland,而Pop!_OS则选择了X11。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切换到Wayland,不过还是建议选择你所使用的发行版自带的图形管理器。

Q: When will Pop switch to Wayland?

A: Pop will switch to Wayland when the COSMIC Rust DE is finished and fully passing all tests with all graphics vendors. It will not happen with GNOME because the Wayland implementation is still DOA.

Pop!_OS - Linux桌面使用体验

我推的Pop!_OS

Pop!_OS是我目前觉得最棒的linux发行版,虽然它依托于Ubuntu,但它更适合作为个人的桌面开发环境。下文简要介绍了我在使用Pop!_OS时的一些体验。


文章目录

  • 我推的Pop!_OS
    • 界面交互
      • 屏幕适配
      • 中文输入
      • 高度定制
        • 外观定制
        • 功能定制
          • 快捷键
          • 自定义打开方式
          • 开机自动执行命令
    • 高效系统
    • 软件生态
      • 系统兼容
    • 共享服务
        • 共享文件
        • 远程桌面
    • 使用问题
      • 更新系统/驱动时可能会发生令人沮丧的问题
      • 可能对计算机新手不够友好
      • 对触控板的支持不够好

界面交互

屏幕适配

这是Pop!_OS的原生Pop主题,相比于其他很多发行版,它对笔记本小尺寸高分屏的适配做得很好,基本不会出现界面小到看不清的情况。

注:由于Gnome对分数缩放支持不够好,所以使用者一般都会选择100%或者200%缩放,然后利用gnome-tweaks调整字体大小来实现界面大小的适配。但我发现Pop!_OS 22.04上的分数缩放已经不会再发生糊的问题了,不过还偶尔会有软件兼容的问题。

注:由于Nvidia向来对Linux不够友好,所以很多独显电脑上安装Linux时或者升级硬件驱动时间出现黑屏或者花屏的情况比比皆是,不过好在有Nouveau的第三方开源驱动,这个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解决。而且Pop!_OS也已经提供了附带Nvidia支持的版本。如图,这是我在学习OpenGL时编写的一个简单的3D图形库,在这台老二手电脑上运行起来也还是非常流畅。

中文输入

很多人谈起来Linux系统上的中文输入都会紧皱眉头,但实际上,在Ubuntu中,中文输入早就已经实现开盒即用了,而Pop!_OS作为基于Ubuntu的发行版,也是无需配置即可使用。

注:很多人体会过曾经在linux桌面系统上配置输入法的痛苦,所以会想当然的认为linux下中文输入配置难,bug多,且不好用。笔者最开始就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最开始看别人的教程,设置fcitx和搜狗输入,不停地被教唆更改环境配置,导致我十分恐慌,并且在使用时经常出现无法切换到中文输入的问题。但实际上,你可以仅仅通过在设置中启用中文语言支持,然后在输入源中添加中文即可,Ubuntu的ibus输入已经非常强大了,而且你甚至可以一键启用云输入源。比如这篇文章就是在Pop!_OS上编写的。


高度定制

Linux本身只是一个内核,不具备图形交互的能力,所以在此之上,不同的桌面发行版会配置不同的桌面管理系统,常见的有Gnome和KDE Plasma这两种比较完善的桌面环境,和xfce等等注重低系统资源占用的桌面。就笔者自身体验而言,plasma有些过于繁杂,不够直观,而xfce又太过简陋。而Pop!_OS选择的Gnome则兼具美观和实用性。

外观定制

Gnome可以配置不同的主题,我最爱的主题是WhiteSur主题,你也可以在Gnome Look上寻找各种你喜欢的主题和图标壁纸。之前我在使用Ubuntu时,总是发现很多软件的主题和系统并不一致,让强迫症的我很是难受,但是Pop!_OS则不会有这种顾虑,因为Ubuntu强制使用了Snap包,而Snap应用的集成性并不好,所以才会发生主题的不一致。但Pop!_OS拒绝了Snap的强制集成,而是默认支持了更为广泛现代的flatpak包,而这也是我从Ubuntu迁移到Pop!_OS的主要原因。在Pop!_OS中,基本上所有的基于GTK开发/QT开发的软件都具有系统的默认外观,即使是沙箱机制的flatpak也可以使用系统外观。

注:由于这篇文稿的编辑过程中我中途切换了主题,所以各个图片展示的主题并不统一,但实际上各个软件的主题是统一的。

如图,我使用Qt开发程序时,也能拥有和系统一致的外观。

功能定制
快捷键

当然,不仅仅是外在可以被定制,它的一切基本上都是可定制的。比如快捷键,你可以修改各种不同的快捷键,还可以自定义快捷键执行命令,再辅以Linux强大的命令行交互,让人直呼爽快。

自定义打开方式

XDG是跨平台的桌面管理协议,因此和其他桌面系统发行版一样,在Pop!_OS上你可以新建.desktop文件,指定其中的Exec字段来选择执行的命令,指定Icon/Name/Comment/NoDisplay来配置桌面图标的显示,指定Terminal来选择是否在终端中打开,指定MimeType来选择默认支持的文件格式。因此你可以通过在/usr/share/applications或者~/.local/share/applications中自己修改文件,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当然了,这些你都可以在GUI应用中进行配置,但我个人更喜欢可以完全掌控的命令行配置。

开机自动执行命令

再比如设置开机执行命令,不仅可以通过命令行配置,同样也可以快捷的以图形化界面进行配置。

高效系统

先展示一下系统的配置,这是一台很旧的老二手笔记本电脑了,购入的价格是一千多元钱。

简单的多任务运行测试:Office全套,Gimp图片编辑,Firefox页面多开,网易云音乐,Thunderbird邮件,系统监视器,Vscode打开项目。

可以看出,这颗Intel8代超低压CPU驾驭起来绰绰有余,只不过内存占用超了一半。实际体验下,切换到任何一个软件也是完全感受不到卡顿,同时因为没有发热,风扇也完全无响应。不得不说,linux系统的进程调度优化、软件资源占用真的非常良心了。

软件生态

可能很多人会经常性讲苹果的Mac系统,说他们的软件生态不行,很多软件不支持。但这仅限于某一些工科和商科软件,其实在有关软件开发的应用上,Mac丝毫不逊色。同样的,Linux的软件生态其实涵盖面极广,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需求,不仅完全开源免费😉,同时也支持专有软件的分发。

展示一下我在Windows上使用的部分软件:

社交:微信有Deepin开发的Linux版本,QQ采用Electron架构本身就能跨平台。

开发:基本上所有软件都能在Linux上找到对应品,并且很多软件在Linux上体验更好。

文档:LibreOffice全家桶,Typora等等。

图形:Gimp,Krita,Inkscape等等,非常充足,不仅免费还没有了Adobe的流氓后台。

娱乐:Steam有Linux版本,并且也可以用Wine无缝运行Windows应用。

注:Pop!_OS作为依托Ubuntu的发行版,不仅可以安装基于debian的.deb应用,同样也可以选择使用flatpak安装几乎无穷无尽的软件,而且flathub在国内也有镜像,比起snap快多了(虽然还是不怎么快🙈)。我觉得这就是Linux的优势,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如果不喜欢就可以立马说不。(Windows,你说是吧?)

注:Deepin作为良心的国内厂商,为很多办公软件提供了Linux版本应用,比如微信、QQ、百度网盘等,你可以在Deepin的软件商城官网上找到并下载它们。

不仅如此,linux上还有很多非常好用的系统工具,比如磁盘占用分析器,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文件的占用情况。

系统兼容

有很多解决方案,这里只讲wine。

Wine Is Not Emulator,因此不要把它当成虚拟机,它只是一个兼容层,负责处理windows应用的系统调用。以往我听说要用wine,就联想起了WSL2上运行GUI应用的痛苦时日,配置麻烦,一点不好用,我才不折腾。但实际体验下来,wine和wsl并不一样。安装wine只需要sudo apt install wine就够了。比如,我想运行exe应用,只用在命令行输入wine 'xxx.exe'就足够了,或者安装msi应用也只用wine 'xxx.msi',而且使用的体验和windows上完全一致,也会在虚拟C盘中相应文件夹中生成配置文件。并且就像之前说的,你可以把ms-dos类型的文件绑定到wine.desktop上,然后双击执行即可!

共享服务

共享文件

linux和windows经常需要共享文件,而这很容易就能做到。

在Linux上,安装nautilus-share扩展后,只需要启用共享,然后这个文件夹就是二者共享的了。当然,解决方案不止这一个,但我认为这是最优雅的一种。

远程桌面

只用在设置中启用桌面共享就可以在windows上远程控制Pop!_OS系统了。如图,在windows上使用realvnc控制Pop!_OS。

不仅如此,由于Pop!_OS的图形显示协议是X11,所以ssh到远程的raspi后,可以直接调用raspi的GUI界面,或者你也可以通过远程桌面协议直接访问raspi。

使用问题

更新系统/驱动时可能会发生令人沮丧的问题

比如之前使用的Ubuntu 22.04在某一次系统更新时,我不小心关闭了电脑,随后就无法进入图形界面了🫠。于是又重装了系统,虽然硬盘上的数据并不会丢失,但还是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今天也是一样,在Pop!_OS上又是在不小心进行系统更新时重启设备,然后声音设备就完全识别不出来了,此后屡次重启都没有解决,最后还是在搜索若干网站后才发现解决办法。

可能对计算机新手不够友好

如果发生了某些系统的问题,解决通常很耗时费力,所以新手在使用时很可能摸不着头脑,遑论再看到一堆莫名其妙的命令行工具。不过呢,反过来说,这些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也许就能从问题的不断解决中学到平时学不到的计算机知识(比如现在我对安装系统和数据恢复已经轻车就熟了,悲)。

对触控板的支持不够好

Linux的图形界面管理器有X11和Wayland两种,其中前者对多指触控的支持并不好,且流畅度也不如后者,但是它的兼容性更强。Ubuntu默认选择的是Wayland,而Pop!_OS则选择了X11。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切换到Wayland,不过还是建议选择你所使用的发行版自带的图形管理器。

Q: When will Pop switch to Wayland?

A: Pop will switch to Wayland when the COSMIC Rust DE is finished and fully passing all tests with all graphics vendors. It will not happen with GNOME because the Wayland implementation is still DOA.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