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BT中的磁力链接(转)

常识 admin 73浏览 0评论

BT中的磁力链接(转)

注意:磁力链接不是迅雷的,而是BT网络中的一种协议。

磁力链接与种子文件

磁力链接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02年,相关的标准草稿就已经制定了。但直到2012年海盗湾为规避版权问题删除了站点上的所有Torrent文件停止了下载服务,并将之前所有的种子转换为磁力链接之后,磁力链接技术才真正的飞速发展起来。说起磁力链接,不能不提BT;而说起BT,则不能不提P2P。在很早的网络时代,下载都是简单的集中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支撑成千上万的客户端连接下载,不仅带宽遇到了瓶颈,而且太容易出现单点故障。这时P2P被提出来解决这个问题,P2P也不是一经提出就完美无缺的,在经过了Napster到Gnutella到BitTorrent三代的P2P技术的发展才渐进成熟。(这里有对P2P的科普) 维基百科上对BT做了详细的说明:

根据BitTorrent协议,文件发布者会根据要发布的文件生成提供一个.torrent文件,即种子文件,也简称为“种子”。 种子文件本质上是文本文件,包含Tracker信息和文件信息两部分。Tracker信息主要是BT下载中需要用到的Tracker服务器的地址和针对Tracker服务器的设置,文件信息是根据对目标文件的计算生成的,计算结果根据BitTorrent协议内的Bencode规则进行编码。它的主要原理是需要把提供下载的文件虚拟分成大小相等的块,块大小必须为2k的整数次方(由于是虚拟分块,硬盘上并不产生各个块文件

BT中的磁力链接(转)

注意:磁力链接不是迅雷的,而是BT网络中的一种协议。

磁力链接与种子文件

磁力链接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02年,相关的标准草稿就已经制定了。但直到2012年海盗湾为规避版权问题删除了站点上的所有Torrent文件停止了下载服务,并将之前所有的种子转换为磁力链接之后,磁力链接技术才真正的飞速发展起来。说起磁力链接,不能不提BT;而说起BT,则不能不提P2P。在很早的网络时代,下载都是简单的集中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支撑成千上万的客户端连接下载,不仅带宽遇到了瓶颈,而且太容易出现单点故障。这时P2P被提出来解决这个问题,P2P也不是一经提出就完美无缺的,在经过了Napster到Gnutella到BitTorrent三代的P2P技术的发展才渐进成熟。(这里有对P2P的科普) 维基百科上对BT做了详细的说明:

根据BitTorrent协议,文件发布者会根据要发布的文件生成提供一个.torrent文件,即种子文件,也简称为“种子”。 种子文件本质上是文本文件,包含Tracker信息和文件信息两部分。Tracker信息主要是BT下载中需要用到的Tracker服务器的地址和针对Tracker服务器的设置,文件信息是根据对目标文件的计算生成的,计算结果根据BitTorrent协议内的Bencode规则进行编码。它的主要原理是需要把提供下载的文件虚拟分成大小相等的块,块大小必须为2k的整数次方(由于是虚拟分块,硬盘上并不产生各个块文件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