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手机成瘾的研究综述

IT圈 admin 37浏览 0评论

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柯良吉)

手机成瘾的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在梳理当前国内外手机成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手机成瘾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给予一些建议。

【关键词】手机成瘾;测量工具;研究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008-02

1.引言

手机集通讯、信息获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各种功能强大的APP只需要轻轻一点就能实现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服务,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实现便捷生活和工作的必备工具。过分地沉溺于手机会对使用者的工作、生活、现实性人际沟通等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也使得一些手机使用者出现了孤独、空虚、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手机成瘾问题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2.手机成瘾的概念

手机成瘾又叫手机依赖、问题性手机使用、无手机焦虑症、手机综合征等,目前学者们都是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手机成瘾问题进行界定,所以关于手机成瘾学者们并没有提出统一的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由屠斌斌等提出:手机成瘾是由重复地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1]。笔者认为手机成瘾属于行为成瘾,是由于手机使用者的间歇性手机使用行为不断强化而形成,同时使手机使用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3.手机成瘾量表

目前关于手机成瘾问题并没有公认的解释理论和统一的概念界定,现存的手机成瘾量表都是学者们从各自的界定标准和研究经验出发编制,下面介绍几个国内广泛应用的手机成瘾量表。

3.1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梁永炽教授编制而成,该量表有17个项目,采用5点李特尔计分标准,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该量表分为四个维度,失控性包含1~7题,戒断性包括8~11题,逃避性包括12、13题,低效性包括14~17题。黄海等学者对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MPAI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4、0.83、0.87和0.81[2]。该量表在国内的手机成瘾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尤其常见于有关手机成瘾的硕士论文研究中。

3.2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由熊婕、周宗奎等编制,该量表共有16个项目,分为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四个维度,戒断症状包含1、4、6、8、10、12题;突显行为包括5、9、13、15题;社交抚慰包括2、7、16题;心境改变包含3、11、14题。MPATS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 83,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4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0、0.64、0.68和0.55[3]。该量表信度可靠,该量表在国内使用比较广泛。

3.3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MPDI)由徐华、吴玄娜等学者参照DSM-IV中行为成瘾的诊断标准,采用个案访谈、专家谈论等方法编制,问卷共有13个项目,分为行为耐受性、行为戒断性、社会功能、生理反应四个维度,这四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52、0.59、0.49和0.52[4]。

4.国内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手机用户大量出现,手机成瘾问题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出发,对手机成瘾问题做出了各自的思考和研究,大量研究文献不断发表于各个期刊,其中关于手机成瘾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最多,主要集中于人口学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

4.1 人口学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性别影响手机成瘾,相对而言,女性和青年群体更容易手机成瘾,如徐华等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被试在手机依赖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女生手机依赖总分远远高于男生[5]。这可能是由于女性对社会交往的依赖性较强,从而把情感投向于手机网络性交流;女性也常常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活动等。在年龄方面,青少年和青年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成瘾行为,青少年和青年学生在心理发育上正处于社会化阶段,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容易沉溺于手机带来的网络虚拟世界中。

4.2 心理因素

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和分析手机成瘾的原因,影响手机成瘾的主要的心理因素有:人格特质、孤独感、自尊、社会支持、社交焦虑、应对方式、冲动性、无聊倾向、心理弹性等等。其中人格特质方面的研究最多,如黄海等研究表明:相比非手机依赖组,依赖组大学生的神经质、开放性得分更高,宜人性与严谨性得分更低[6]。这可能是由于外倾性人格特质的个体比较外向,容易与他人建立关系,这类个体更倾向于用手机在网络上交友和进行各种社交活动;而神经质内心时常感到焦虑和抑郁,在社交中往往较为多疑、敌对,这类人格特质的个体经常借助使用手机来排解内心不适的情绪体验,这类人格特质的群体手机成瘾倾向更为严重。在孤独感与手机成瘾的研究方面,李静等研究显示: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7]。这是由于网络通讯是手机最为主要的功能,当个体感受到孤独时,就会渴望受到他人的关注和他人建立联系,手机通讯可以满足其需要。在自尊方面,崔玉玲、彭美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尊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回归分析显示,自尊对手机依赖有显著的预测作用[8]。低自尊个体对自我存在一些否定和不接纳,低自尊个体在现实性人际交往中显得有些自卑,他们往往担心别人会不接纳自己、不喜欢自己甚至担心自己会说错话,而在手机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低自尊个体可以减少顾虑,更自在地进行人际交流。社会支持方面;韦耀阳研究表明: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即手机依赖程度越强,社会支持程度越弱[9]。社会支持不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孤独、压抑情绪,他们在手机网络世界中追求网络社会支持和排解消极情绪,所以容易产生手机成瘾问题。

5.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手机成瘾的研究国外出现最早,近些年来国外有关手机成瘾的研究大量出现,国外学者在手机成瘾的研究方法上逐渐多元化和深入,国外学者善于把一些先进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用在手机成瘾研究中,如更加注重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实验程序。国外学者在手机成瘾问题上的研究更深入,他们倾向于进一步探析手机成瘾的内在心理机制。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维持人际关系”与手机短信依赖显著正相关,抑郁和手机短信依赖显著正相关,而焦虑和手机短信依赖显著负相关[10]。澳大利亚的学者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和团体规范预测了年轻人的手机使用行为,而且自尊和归属需要也显著预测了青年人的手机使用行为[11]。美国学者研究发现过度的手机使用造成大学生被试睡眠质量下降,学业成绩下降、主观幸福感减少,相比内控性的学生,外空性的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更高[12]。

6.现有研究不足

目前国内关于手机成瘾的研究还处在探讨手机成瘾影响因素的层面,关于手机成瘾的内在心理机制的研究较少,一些研究者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构建了手机成瘾的结构模型和预测模型,但是仍然不能得出公认的手机成瘾解释理论,未来研究可以转变研究思路,从手机成瘾的外在心理症状入手深入剖析手机成瘾的内在成因,进一步分析手机成瘾的心理本质。

【参考文献】

[1]屠斌斌,章俊龙,姜伊素.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4):48-50.

[2]黄海,牛露颖,周春燕.手机依赖指数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5):835-838.

[3]熊婕,周宗奎,陈武.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3):222-225.

[4]徐华,吴玄娜,兰彦婷.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26-27.

[5]徐华,毕鑫强.中学生手机依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研究,2014,7(4):80-85.

[6]黄海,余莉,郭诗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大五人格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4):414-416.

[7]李静,闫国伟,张静平.医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2):1828-1830.

[8]崔玉玲.彭美,韩玉莹,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自尊、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8):1193-1195.

[9]韦耀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8(4):91-93.

[10] Xi Lu,Junko et and mobile phone text-messaging

dependency:Factor structure and correlation with dysphoric mood among Japanese

ers in Human Behavior,27(2011):1702-1709.

[11] Shari ,Katherine . Keeping in constant touch:The predictors

of young Australians’ mobile phone involve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7,

(2011):333-342.

[12] Jian Li,Andrew of control and cell phone use:Implications for

sleep quality,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2,(2015):450-457.

[13] Yu-Kang Lee,Chun-Tuan dark side of smart phone usage:Psychological traits,compulsive behavior and techno ers in Human

Behavior,31,(2014):373-383.

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柯良吉)

手机成瘾的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在梳理当前国内外手机成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手机成瘾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给予一些建议。

【关键词】手机成瘾;测量工具;研究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008-02

1.引言

手机集通讯、信息获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各种功能强大的APP只需要轻轻一点就能实现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服务,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实现便捷生活和工作的必备工具。过分地沉溺于手机会对使用者的工作、生活、现实性人际沟通等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也使得一些手机使用者出现了孤独、空虚、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手机成瘾问题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2.手机成瘾的概念

手机成瘾又叫手机依赖、问题性手机使用、无手机焦虑症、手机综合征等,目前学者们都是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手机成瘾问题进行界定,所以关于手机成瘾学者们并没有提出统一的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由屠斌斌等提出:手机成瘾是由重复地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1]。笔者认为手机成瘾属于行为成瘾,是由于手机使用者的间歇性手机使用行为不断强化而形成,同时使手机使用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3.手机成瘾量表

目前关于手机成瘾问题并没有公认的解释理论和统一的概念界定,现存的手机成瘾量表都是学者们从各自的界定标准和研究经验出发编制,下面介绍几个国内广泛应用的手机成瘾量表。

3.1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梁永炽教授编制而成,该量表有17个项目,采用5点李特尔计分标准,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该量表分为四个维度,失控性包含1~7题,戒断性包括8~11题,逃避性包括12、13题,低效性包括14~17题。黄海等学者对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MPAI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4、0.83、0.87和0.81[2]。该量表在国内的手机成瘾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尤其常见于有关手机成瘾的硕士论文研究中。

3.2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由熊婕、周宗奎等编制,该量表共有16个项目,分为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四个维度,戒断症状包含1、4、6、8、10、12题;突显行为包括5、9、13、15题;社交抚慰包括2、7、16题;心境改变包含3、11、14题。MPATS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 83,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4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0、0.64、0.68和0.55[3]。该量表信度可靠,该量表在国内使用比较广泛。

3.3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MPDI)由徐华、吴玄娜等学者参照DSM-IV中行为成瘾的诊断标准,采用个案访谈、专家谈论等方法编制,问卷共有13个项目,分为行为耐受性、行为戒断性、社会功能、生理反应四个维度,这四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52、0.59、0.49和0.52[4]。

4.国内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手机用户大量出现,手机成瘾问题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出发,对手机成瘾问题做出了各自的思考和研究,大量研究文献不断发表于各个期刊,其中关于手机成瘾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最多,主要集中于人口学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

4.1 人口学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性别影响手机成瘾,相对而言,女性和青年群体更容易手机成瘾,如徐华等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被试在手机依赖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女生手机依赖总分远远高于男生[5]。这可能是由于女性对社会交往的依赖性较强,从而把情感投向于手机网络性交流;女性也常常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活动等。在年龄方面,青少年和青年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成瘾行为,青少年和青年学生在心理发育上正处于社会化阶段,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容易沉溺于手机带来的网络虚拟世界中。

4.2 心理因素

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和分析手机成瘾的原因,影响手机成瘾的主要的心理因素有:人格特质、孤独感、自尊、社会支持、社交焦虑、应对方式、冲动性、无聊倾向、心理弹性等等。其中人格特质方面的研究最多,如黄海等研究表明:相比非手机依赖组,依赖组大学生的神经质、开放性得分更高,宜人性与严谨性得分更低[6]。这可能是由于外倾性人格特质的个体比较外向,容易与他人建立关系,这类个体更倾向于用手机在网络上交友和进行各种社交活动;而神经质内心时常感到焦虑和抑郁,在社交中往往较为多疑、敌对,这类人格特质的个体经常借助使用手机来排解内心不适的情绪体验,这类人格特质的群体手机成瘾倾向更为严重。在孤独感与手机成瘾的研究方面,李静等研究显示: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7]。这是由于网络通讯是手机最为主要的功能,当个体感受到孤独时,就会渴望受到他人的关注和他人建立联系,手机通讯可以满足其需要。在自尊方面,崔玉玲、彭美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尊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回归分析显示,自尊对手机依赖有显著的预测作用[8]。低自尊个体对自我存在一些否定和不接纳,低自尊个体在现实性人际交往中显得有些自卑,他们往往担心别人会不接纳自己、不喜欢自己甚至担心自己会说错话,而在手机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低自尊个体可以减少顾虑,更自在地进行人际交流。社会支持方面;韦耀阳研究表明: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即手机依赖程度越强,社会支持程度越弱[9]。社会支持不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孤独、压抑情绪,他们在手机网络世界中追求网络社会支持和排解消极情绪,所以容易产生手机成瘾问题。

5.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手机成瘾的研究国外出现最早,近些年来国外有关手机成瘾的研究大量出现,国外学者在手机成瘾的研究方法上逐渐多元化和深入,国外学者善于把一些先进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用在手机成瘾研究中,如更加注重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实验程序。国外学者在手机成瘾问题上的研究更深入,他们倾向于进一步探析手机成瘾的内在心理机制。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维持人际关系”与手机短信依赖显著正相关,抑郁和手机短信依赖显著正相关,而焦虑和手机短信依赖显著负相关[10]。澳大利亚的学者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和团体规范预测了年轻人的手机使用行为,而且自尊和归属需要也显著预测了青年人的手机使用行为[11]。美国学者研究发现过度的手机使用造成大学生被试睡眠质量下降,学业成绩下降、主观幸福感减少,相比内控性的学生,外空性的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更高[12]。

6.现有研究不足

目前国内关于手机成瘾的研究还处在探讨手机成瘾影响因素的层面,关于手机成瘾的内在心理机制的研究较少,一些研究者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构建了手机成瘾的结构模型和预测模型,但是仍然不能得出公认的手机成瘾解释理论,未来研究可以转变研究思路,从手机成瘾的外在心理症状入手深入剖析手机成瘾的内在成因,进一步分析手机成瘾的心理本质。

【参考文献】

[1]屠斌斌,章俊龙,姜伊素.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4):48-50.

[2]黄海,牛露颖,周春燕.手机依赖指数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5):835-838.

[3]熊婕,周宗奎,陈武.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3):222-225.

[4]徐华,吴玄娜,兰彦婷.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26-27.

[5]徐华,毕鑫强.中学生手机依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研究,2014,7(4):80-85.

[6]黄海,余莉,郭诗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大五人格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4):414-416.

[7]李静,闫国伟,张静平.医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2):1828-1830.

[8]崔玉玲.彭美,韩玉莹,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自尊、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8):1193-1195.

[9]韦耀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8(4):91-93.

[10] Xi Lu,Junko et and mobile phone text-messaging

dependency:Factor structure and correlation with dysphoric mood among Japanese

ers in Human Behavior,27(2011):1702-1709.

[11] Shari ,Katherine . Keeping in constant touch:The predictors

of young Australians’ mobile phone involve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7,

(2011):333-342.

[12] Jian Li,Andrew of control and cell phone use:Implications for

sleep quality,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2,(2015):450-457.

[13] Yu-Kang Lee,Chun-Tuan dark side of smart phone usage:Psychological traits,compulsive behavior and techno ers in Human

Behavior,31,(2014):373-383.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