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及有效管理对策研究

IT圈 admin 48浏览 0评论

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塔莹玉)

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及有效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互联网生活的

首选设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职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

新鲜事物的代表群体, 自然成为了手机的主要拥有群体之一,由于中职学生自制

能力薄弱,往往容易出现对手机的不当使用。本文对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现状进行

分析,并从政府、学校、家庭、中职学生个人四个层面提出了有效管理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 手机使用 管理对策

一、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

的必需品,手机的使用也越来越低龄化,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带着手机走进校园,

有的中职学生甚至不止拥有一部手机。笔者通过发放《关于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现

状的调查问卷》以及对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访谈,初步调查出本校学生的手机普

及率为96.3%,其中50.1%的学生表明自己为了打发时间而使用手机,20.3%的学

生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35.2%的学生浏览过色情网页。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因

手机的普及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学生的课外活动往往局限于看书、体育运动、

社团活动等,相对单一。现在基本每个学生都拥有一部手机,学生不仅可以通过

手机购物买到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以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等等,品种多样

且便捷,而且减少了学生外出的时间,学生还可以通用手机访问作业帮、猿辅导、

学而思网校等在线教育平台,快捷、高效的解决学习问题,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大

丰富。但是,手机在给中职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及世

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学业方面,很多中职学生沉迷手机游

戏,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严重影响了个人的生活作息和课堂正常教学秩序,致

使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严重下滑;生活方面,中职学生普遍喜欢网络购物,手机

因其便捷性成为中职学生网络购物的首选。很多网络购物平台推出信用消费,如

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由于中职学生财务意识薄弱,很容易产生过度消费,给

学生和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精神层面,不少中职学生通过手机接触到暴

力、色情、低俗的不良信息,导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严重影响了

身心健康。

二、 手机使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由于智能手机的强大诱惑力,导致中职学生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听歌、看

电影、玩游戏、社交聊天上,无法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对

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加之政府对上网环境的管控措施有限,中职学生很容易通过

手机接触到一些暴力、色情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产生

了不良影响。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针对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大部分学校本着以堵代疏的思想,禁

止手机进入校园,这种做法不但没有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

展,而且加剧了学生对于使用手机的诉求。第二,学校的课程枯燥乏味。目前中

职课堂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加之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对

新鲜事物的吸收能力较弱,教学理念陈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厌学的情况,

进而沉迷于手机。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

零零后中职学生的家长中七零后、八零后占很大比例,他们自己就是低头族,

所以在批评教育孩子沉迷于手机时往往会被反驳,不能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

另一方面,很多中职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为了方便跟学生联系或

者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家长大多让学生把手机带来学校,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

难度。

(四)中职学生的原因

1.中职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

这个阶段中职学生的体形变化较大,身体的各个器官渐渐发育成熟,性特征

也开始显现出来。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开始关注身边的异性,对身边的异性充满

了好奇,不少学生通过手机了解异性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手机在校园里

的使用。

2.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往往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对于老师和家长的管教在

精神层面表现出抗拒和不屑,他们对于事物的价值判定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不

良思想的侵蚀,从而产生对于手机的依赖。这让手机成为学校管理的棘手问题,

如何减少手机对于中职学生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 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的有效管理对策

(一)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网络

第一,德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道德与法律》的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预防违法犯罪”,德育老师可以

利用课堂知识“抵制不良网站,预防网络犯罪”来引导中学生选择安全、健康的

网络环境。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第四单元“参与政治生活”中,老师在讲解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时候也可以借助这一课堂知识来引导学生应该如何来行使参

与网络生活的权利和履行参与网络生活的义务。在《哲学与人生》中,教师可以

积极利用课堂知识来引导学生如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第二,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合理使用手机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身边人、身边

事展示手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用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在主

题班会上让每个学生谈谈对于合理使用手机的看法,让他们在主观层面上对于手

机的不良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家校携手,齐抓共管学生手机使用

1.学校采取有效对策,制定手机使用规定

改变以堵代疏的做法,本着宜疏不宜堵的原则,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

引导中职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制度的制定既是规范个人行为的重要举措,也是班

级管理的重要保证。第一,新生入校报到时,班主任告知家长和学生本人在校使

用手机的相关规定, 一旦学生在校期间违反学校手机管理规定,如上课玩手机、

上交模型机、私藏手机、浏览色情网页等,学校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学生做出

处理,表明学校严格管理手机的决心。第二,确立手机上交制度,规范学生手机

使用时间。每个班级配备手机收纳袋或手机箱,实名登记,安排专人负责监督手

机的上交情况。第三,对于能严格遵守学校手机管理规定的学生给予表扬,评优

评先的时候优先考虑。第四,学校积极与电信部门沟通,在校园网络范围内屏蔽

带有暴力、色情等不良影响的网页,减少手机使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2.家庭教育上,老师配合家长加强对子女手机使用的管理

家庭教育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手机管理问题上发挥重要作

用。首先家长要认识到手机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家长们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

多陪伴孩子,和孩子多沟通,引导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充实孩子的课余时间。

另外家长们应适时地与学校及老师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与学校

及老师携手通过合理的方法规范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和习惯。

3.教师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超星 APP 等信息化教学方式和学生进行

互动,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学习。课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作

业帮、猿辅导、学而思网校等在线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引导学

生使用手机短信,促进师生间的学习生活交流。使手机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

让手机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好帮手。

(三)中职学生提高认识,健康使用手机

中职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应保持理性的态度,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合理规划

手机的使用时间。第一,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丰富课余时间,从手机中

走出来,重新找到新的生活重心,发现生活的乐趣。第二,认真学习学校开展《职

业生涯规划》课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白自己首要目的不是升学,而是熟

练地掌握本专业的各项知识和技能,达到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而更好地就业。第

三,中职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习兴趣,发现自我的优势,逐渐消除厌学心

里,更好地树立人生的目标,进而改善对手机的依赖。

手机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利弊完全取决于使用的人。

如果能够自觉、合理使用手机,手机就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利工具;反之,缺乏

自控力而沉迷其中,就会沦为手机的“奴隶”,无法自拔。Ⅲ手机在中职学生中的

普及已成为现实,中职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包括社会、学校、家庭

在内的各方应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帮助中职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措施,使手机成

为中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高强强.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及有效管理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19,18

(8):70-72.

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塔莹玉)

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及有效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互联网生活的

首选设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职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

新鲜事物的代表群体, 自然成为了手机的主要拥有群体之一,由于中职学生自制

能力薄弱,往往容易出现对手机的不当使用。本文对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现状进行

分析,并从政府、学校、家庭、中职学生个人四个层面提出了有效管理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 手机使用 管理对策

一、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

的必需品,手机的使用也越来越低龄化,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带着手机走进校园,

有的中职学生甚至不止拥有一部手机。笔者通过发放《关于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现

状的调查问卷》以及对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访谈,初步调查出本校学生的手机普

及率为96.3%,其中50.1%的学生表明自己为了打发时间而使用手机,20.3%的学

生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35.2%的学生浏览过色情网页。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因

手机的普及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学生的课外活动往往局限于看书、体育运动、

社团活动等,相对单一。现在基本每个学生都拥有一部手机,学生不仅可以通过

手机购物买到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以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等等,品种多样

且便捷,而且减少了学生外出的时间,学生还可以通用手机访问作业帮、猿辅导、

学而思网校等在线教育平台,快捷、高效的解决学习问题,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大

丰富。但是,手机在给中职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及世

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学业方面,很多中职学生沉迷手机游

戏,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严重影响了个人的生活作息和课堂正常教学秩序,致

使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严重下滑;生活方面,中职学生普遍喜欢网络购物,手机

因其便捷性成为中职学生网络购物的首选。很多网络购物平台推出信用消费,如

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由于中职学生财务意识薄弱,很容易产生过度消费,给

学生和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精神层面,不少中职学生通过手机接触到暴

力、色情、低俗的不良信息,导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严重影响了

身心健康。

二、 手机使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由于智能手机的强大诱惑力,导致中职学生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听歌、看

电影、玩游戏、社交聊天上,无法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对

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加之政府对上网环境的管控措施有限,中职学生很容易通过

手机接触到一些暴力、色情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产生

了不良影响。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针对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大部分学校本着以堵代疏的思想,禁

止手机进入校园,这种做法不但没有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

展,而且加剧了学生对于使用手机的诉求。第二,学校的课程枯燥乏味。目前中

职课堂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加之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对

新鲜事物的吸收能力较弱,教学理念陈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厌学的情况,

进而沉迷于手机。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

零零后中职学生的家长中七零后、八零后占很大比例,他们自己就是低头族,

所以在批评教育孩子沉迷于手机时往往会被反驳,不能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

另一方面,很多中职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为了方便跟学生联系或

者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家长大多让学生把手机带来学校,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

难度。

(四)中职学生的原因

1.中职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

这个阶段中职学生的体形变化较大,身体的各个器官渐渐发育成熟,性特征

也开始显现出来。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开始关注身边的异性,对身边的异性充满

了好奇,不少学生通过手机了解异性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手机在校园里

的使用。

2.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往往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对于老师和家长的管教在

精神层面表现出抗拒和不屑,他们对于事物的价值判定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不

良思想的侵蚀,从而产生对于手机的依赖。这让手机成为学校管理的棘手问题,

如何减少手机对于中职学生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 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的有效管理对策

(一)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网络

第一,德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道德与法律》的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预防违法犯罪”,德育老师可以

利用课堂知识“抵制不良网站,预防网络犯罪”来引导中学生选择安全、健康的

网络环境。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第四单元“参与政治生活”中,老师在讲解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时候也可以借助这一课堂知识来引导学生应该如何来行使参

与网络生活的权利和履行参与网络生活的义务。在《哲学与人生》中,教师可以

积极利用课堂知识来引导学生如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第二,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合理使用手机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身边人、身边

事展示手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用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在主

题班会上让每个学生谈谈对于合理使用手机的看法,让他们在主观层面上对于手

机的不良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家校携手,齐抓共管学生手机使用

1.学校采取有效对策,制定手机使用规定

改变以堵代疏的做法,本着宜疏不宜堵的原则,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

引导中职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制度的制定既是规范个人行为的重要举措,也是班

级管理的重要保证。第一,新生入校报到时,班主任告知家长和学生本人在校使

用手机的相关规定, 一旦学生在校期间违反学校手机管理规定,如上课玩手机、

上交模型机、私藏手机、浏览色情网页等,学校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学生做出

处理,表明学校严格管理手机的决心。第二,确立手机上交制度,规范学生手机

使用时间。每个班级配备手机收纳袋或手机箱,实名登记,安排专人负责监督手

机的上交情况。第三,对于能严格遵守学校手机管理规定的学生给予表扬,评优

评先的时候优先考虑。第四,学校积极与电信部门沟通,在校园网络范围内屏蔽

带有暴力、色情等不良影响的网页,减少手机使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2.家庭教育上,老师配合家长加强对子女手机使用的管理

家庭教育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手机管理问题上发挥重要作

用。首先家长要认识到手机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家长们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

多陪伴孩子,和孩子多沟通,引导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充实孩子的课余时间。

另外家长们应适时地与学校及老师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与学校

及老师携手通过合理的方法规范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和习惯。

3.教师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超星 APP 等信息化教学方式和学生进行

互动,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学习。课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作

业帮、猿辅导、学而思网校等在线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引导学

生使用手机短信,促进师生间的学习生活交流。使手机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

让手机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好帮手。

(三)中职学生提高认识,健康使用手机

中职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应保持理性的态度,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合理规划

手机的使用时间。第一,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丰富课余时间,从手机中

走出来,重新找到新的生活重心,发现生活的乐趣。第二,认真学习学校开展《职

业生涯规划》课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白自己首要目的不是升学,而是熟

练地掌握本专业的各项知识和技能,达到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而更好地就业。第

三,中职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习兴趣,发现自我的优势,逐渐消除厌学心

里,更好地树立人生的目标,进而改善对手机的依赖。

手机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利弊完全取决于使用的人。

如果能够自觉、合理使用手机,手机就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利工具;反之,缺乏

自控力而沉迷其中,就会沦为手机的“奴隶”,无法自拔。Ⅲ手机在中职学生中的

普及已成为现实,中职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包括社会、学校、家庭

在内的各方应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帮助中职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措施,使手机成

为中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高强强.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及有效管理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19,18

(8):70-72.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