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充凡白)
联想集团发展历程
在经历了几代联想人不懈的努力后,联想品牌逐步实现了从最早的产品名称发展到了今天这样一个价值为200亿元的优秀品牌。从1984年到2003年的十九年当中,联想品牌的发展经历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品牌时期,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所"品牌时期,这一阶段从1984年联想成立,到联想拥有"Legend"这一品牌;第二个阶段是"Legend"时期,从香港联想的成立到2003年4月28日,这是一个漫长、且联想高速发展的品牌历史时期;"lenovo "新标识的发布,揭开了联想新品牌发展的第三个历史时期。
"计算所"时期
联想在创业初期还没有"联想"一这品牌的概念。1984年11月,柳传志带领11名科技人员,以20万元的资金创立联想时,那是个坚苦创业时期,以技术服务作为积累资金的主要手段,而公司的名称"联想"则来自其第一个拳头产品"联想式汉字系统"。
计算所公司通过为电脑用户提供各类服务,以及汉卡的推出,为联想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而"计算所公司"这一品牌在中关村逐渐小有名气。"联想式汉卡"也赢得了用户的信赖。1988年,联想汉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业初期,联想人通过办展会、作平面广告、门牌广告等多种方式对"计算所"品牌进行了塑造,而"诚信"成为当时的联想人所一贯坚持的理念。柳传志常说:"一个好的技术力量、好的适应价格、好的销售服务、去争取和赢得一个好的用户市场,这就是我们信誉的全部内容。"而这一时期"研究员站柜台"、"诚信对客户"等故事成为打造"计算所"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988年4月16日,计算所公司"开创高科技外向型产业动员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之所以选择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则表明了联想人树立自己品牌的坚定信心。
"Legend联想"时期
1988年6月23日,香港联想开业。为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第一次采用"Legend"作为自己的英文品牌标识,这也是联想海外战略第一步,也为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开端。1989年11月联想集团公司成立,对于"联想"品牌建设的积累开始初步尝试。联想新品的不断推出,市场活动和理念在全国的推广成为联想品牌发展的助推力。
第一台联想自有品牌电脑在1990年推出。1992年"联想1+1"、"家用电脑"概念的提出,成为中国家用电脑的创始。1994年2月14日联想股票在香港上市,同年成立联想微机事业部。1996年成为中国电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联想产品连续四次大降价,"万元奔腾"使得联想第一次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在96年以前洋品牌一统天下的时期,国内电脑品牌步履为艰,联想品牌承诺扛起民族产业大旗,让电脑在中国百姓中普及,联想的理念是让中国人用得起电脑,推出了面向家庭用户的联想1+1家用电脑,通过"联想电脑快车"、"1+1"暑期大培训等活动普及电脑知识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使得"联想"这一品牌知名度在中国迅速提升。联想在96年成为国内PC市场第一品牌并保持至今,"legend"的本意"传奇"在联想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最完美的演绎。
1997年、98年国外市场的本土化运作使竞争日趋激烈,应用成为阻碍市场发展的瓶颈,联想的品牌承诺是电脑品质与世界同步,并更加易用,让中国人用得好电脑。在97年与世界同步推出奔腾II电脑,98年推出"天鹤天鹭商博士"等面向消费和企业客户的功能、应用电脑,并通过"着想中国、应用为本"为主题的百城巡礼活动,传播功能和应用的理念,普及电脑的应用。这一时期使得联想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并赋予了功能和应用的内涵。
随着Internet的推广,99年到2000年联想逐步成为用户提供Internet产品和服务,推动Internet在中国普及的企业。尤为让人关注的是1999年推出的具有"一键上网"功能的第一代因特网电脑"天禧",这一电脑体现了联想品牌中的"容易"特性,同时联想PC荣登亚太PC销量的榜首。99年举行的覆盖300多城市的"联想Internet中国行"活动推动了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2000年举行覆盖600多个城市、企业、行业的"联想电子商务中国行"活动,大大推动了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这个关键的两年其中,联想品牌树立了Internet厂商的形象,联想品牌美誉度迅速提升。
进入2001年,已经在国内IT市场占据首席的联想进入了"Legend联想"品牌发展中非常关键的阶段。2001年4月1日联想分拆,联想新一代领导人承担起联想进一步发展的责任,并制定了三年规划,成立了面向四大类客户的6大业务群组,坚决推进向技术转型、向服务转型的企业战略,加大研发力度,以客户为导向,不断推出高技术含量的信息产品、并大力发展服务业务。联想品牌承诺是为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这时的联想品牌被赋予技术和服务的内涵,初步树立"高科技的、服务的、国际化的联想的品牌形象。
"lenovo "时期
在技术创新与服务转型战略相继启动后,联想在IT领域多元化的发展也呈现出积极的态势,联想按照"从单一到丰富、从前台到后台、从产品到服务"这三个转变来布局,使业务范围更趋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思索如何进一步发展并清晰联想的品牌内涵,使它更好地与公司战略愿景相结合,成为联想面临的问题之一。
"Legend"创造了中国PC市场上的一个个辉煌,但也面临冲破天花板,开辟新征程的瓶颈,对于一个志存高远,希望能够比肩国际一流企业的中国公司而言,品牌是否能与自身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将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崭新的"lenovo "就这样应时而生。
杨元庆说,"我们不畏艰辛、成功地打造了中国IT产业第一品牌――联想LEGEND,这个标识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美好的记忆和辉煌。今天,新的品牌标识联想lenovo即将启航,它寄托着新老联想人在21世纪的巍巍宏图,它将使我们的定位更明确,我们的公司更具凝聚力,我们的国际化进程更坚实,我们的眼光更长远,我们的心胸更宽广。"联想一位高层这样评述lenovo:"它将是我们做一切的根本,它为我们描绘未来行动的蓝图,它使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从中体会到未来广阔的利益"。
从联想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些因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企业家的抱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柳传志先生非常强调高层领导团队的事业心,用他的话讲,就是将企业当做自己的命来做。也许,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摆脱自我的狭隘,树立起远大的追求,为企业的长远负责;才会具备开阔的视野、坚定的信念;才能以“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勇气和乐观,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这就是企业家精神,一种以企业为平台,追求贡献社会的精神;将企业利益看得至高无上,为了企业长远利益,勇于冒险、牺牲自我的精神。当企业的一把手一旦具备了企业家精神,企业就有了灵魂,企业就有了精神动力和无坚不摧的力量。
二、诚信永远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石
诚信应该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企业最基本的经商之道。但是真正做到诚信,始终如一做到诚信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诚信意味着付出,讲诚信不仅仅需要履行诚信的能力,更需要履行诚信的觉悟和道德。正是因为联想对股东中科院讲诚信,才有中科院对联想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联想对员工诚信,才有了企业骨干团队的稳定性;正是因为对客户和合作伙伴讲诚信,才有了联想的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诚信是企业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利润的源泉,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三、不抱怨,才永远
当年,海淀区物价局以联想产品定价过高为由,给联想开出了巨额罚款。面对这样的无理行为,公司上下可谓是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柳传志先生召开新闻发布会,与物价局公开进行对抗。柳传志先生意味深长的说,“别忘了你是谁?”每当遇见不公正对待,柳先生更是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企业家,永远不能忘了自己是谁。我们就是靠为别人提供服务,谋生、发展的企业。我们就是个普通的商人,抱怨环境有用吗?同庞大的体制对抗,我们不是给自己找麻烦,自讨苦吃吗?没有理想,人就没有斗志,就容易沉沦。但是理想化也不行,如果太多理想化,面对一些不公正的对待,就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心态就容易失去平衡。一味的抱怨,只能让我们失去未来。不抱怨,少抱怨,才永远。
四、管理者的严以律己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差,原因在哪里?企业领导会说是因为中层经理的管理水平差,导致公司很多管理制度没法执行。中层管理者会讲,是因为员工的职业水平差。员工会说,管理是领导的事情,自己只是个执行者,与自己没什么关系。这种相互推诿、相互抱怨的现象在中国企业非常普遍。管理者能否做到严以律己,才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管理者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者,管理者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能否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仅仅站方便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往往是导致管理制度能否被执行,能否发挥效果的重要因素。管理者是制度的制定者,但很多时候,也是制度的破坏者。管理者在执行管理制度时,对自己和员工实行双重标准在很多企业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五、降低内耗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的很多企业往往都不是被对手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被自己的内斗打败的。因为内斗产生的内耗,会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就会不堪一击,最终出局。
联想有严格的规定,领导子女不允许进入公司。如果是重要客户和政府领导推荐的人员进入联想,也必需要考试,并且要有三个副总联合签名,以表示该员工并不是哪个领导的关系,而是经过领导班子的共同认可的。联想为什么这么做?目的就是营造一种公平、公正的文化氛围,减少滋生宗派的土壤。
六、家的温暖与商业的残酷并不矛盾
联想在创业过程中,很少裁员。由于战略调整的原因,联想集团新帅杨元庆先生进行了战略性裁员,一篇《联想不是家》的文章在网络广为流传。柳传志先生对该文章也进行了回应,他说,“企业的确不是家,如果确实是因为战略调整原因,而不是员工工作能力问题进行裁员,公司应对员工有愧疚之情。”
柳传志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做企业冷血肯定不行,必需对员工充满感情。”而真情是装不出来的。在公司的一次年度会议上,经理们以为肯定会挨柳总的批评,因为当年由于竞争对手的猛烈进攻,联想没有很好地完成业绩。可以柳先生不但没有批评员工,反而自己讲着讲着就哽咽了,因为医生告诉他,很多员工都因为劳累过度得了病。我想柳传志先生之所以哽咽、流泪,是因为他爱自己的员工。他更知道:员工爱自己的公司,大家工作已经很尽力了,这就足够了。家的温暖与残酷的商业竞争并不矛盾。其实,商业竞争越残酷,越需要家的温暖。
七、让财富的创造者获得财富是永葆创业激情的基本前提
我们羡慕创业者成功后的光鲜,却往往不知创业的心酸,用“创业艰难百战多”来形容创业的艰辛一点都不为多。很多创业者真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企业上了。如果事业成功了,当然自己受益,社会也会跟着受益。可如果事业失败了,承担痛苦的往往是他自己,还有他的家人。这其中的滋味,只有创业者自己能够体会。因此,创业者是承担巨大风险的人,创业成功了,他应获得巨大回报,这种回报不仅仅是对他贡献的奖赏,更是对其敢于承担风险精神的褒奖,对其长期处在高度精神压下的补偿。一个社会需要有一批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承担风险的人,否则社会不会进步。
八、根据地市场的巩固是发展壮大的基础
在联想的发展历程中,根据地市场的作用不言而喻。正是因为拥有代理业务这块根据地市场,柳传志先生才敢于在自由品牌电脑业务上放手一搏。正是因为国内市场的巩固,联想才敢于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大力进攻全球市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大客户纷纷降低IT采购预算的现实,联想能扭亏为盈的关键也在于公司提高了在根据地市场和新兴市场的产品销售。
九、把握竞争的本质,才能把握竞争的主动
杨元庆先生将新产品上市速度、渠道精细化运作能力和供应链管理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以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能力。同时,他继续以渠道业务为主,发展专卖店,为顾客创造品牌价值体验,做强消费产品业务,以适应IT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面对戴尔的冲击,联想站稳了脚跟。
十、多元化投资更需专业化经营
联想的发展是多元化投资与专业化经营有效结合的成功典范。从联想集团最初的事业部制,到联想控股旗下五大子公司的管理架构,都充分地体现了专业化经营的思想,都是立求从组织上来保证专业化经营的成功。因为没有每块业务专业化经营的成功,就意味着企业多元投资的失败。柳传志先生说,“企业进入一个新行业,关键是把握这个行业的基本规律。”其实,能做到真正把握一个行业的基本规律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具有很强的把握事物本质,“一眼看到底”的能力。
十一、核心领导团队的团结与稳定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组织保证
核心领导团队的团结很重要,保持核心领导团队的稳定也很关键。只有保持核心领导团队的稳定性,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的连续性,企业文化的传承性和员工队伍的稳定性。稳定也是效益,连贯也是速度。倘若联想的领军人物像很多企业那样变来变去,联想今天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好。
十二、学习改变一切
一个人的能力和心胸往往与其知识、眼界成正比。柳传志先生在很多公开场合,提到高学习能力对于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性,也是他选择领军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应该得益于他自身的学习体悟。作为中科院的科研人员,联想最初创业者们过去没有任何做业务、从商的经历,更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他们靠什么成就了今天的联想?惟有学习。通过学习,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弥补了自己的不足。这是一个自我蜕变、凤凰涅槃的过程。没有一种对事业的远大追求、坚定的信念,不可能做到持续学习,更不会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
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充凡白)
联想集团发展历程
在经历了几代联想人不懈的努力后,联想品牌逐步实现了从最早的产品名称发展到了今天这样一个价值为200亿元的优秀品牌。从1984年到2003年的十九年当中,联想品牌的发展经历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品牌时期,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所"品牌时期,这一阶段从1984年联想成立,到联想拥有"Legend"这一品牌;第二个阶段是"Legend"时期,从香港联想的成立到2003年4月28日,这是一个漫长、且联想高速发展的品牌历史时期;"lenovo "新标识的发布,揭开了联想新品牌发展的第三个历史时期。
"计算所"时期
联想在创业初期还没有"联想"一这品牌的概念。1984年11月,柳传志带领11名科技人员,以20万元的资金创立联想时,那是个坚苦创业时期,以技术服务作为积累资金的主要手段,而公司的名称"联想"则来自其第一个拳头产品"联想式汉字系统"。
计算所公司通过为电脑用户提供各类服务,以及汉卡的推出,为联想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而"计算所公司"这一品牌在中关村逐渐小有名气。"联想式汉卡"也赢得了用户的信赖。1988年,联想汉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业初期,联想人通过办展会、作平面广告、门牌广告等多种方式对"计算所"品牌进行了塑造,而"诚信"成为当时的联想人所一贯坚持的理念。柳传志常说:"一个好的技术力量、好的适应价格、好的销售服务、去争取和赢得一个好的用户市场,这就是我们信誉的全部内容。"而这一时期"研究员站柜台"、"诚信对客户"等故事成为打造"计算所"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988年4月16日,计算所公司"开创高科技外向型产业动员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之所以选择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则表明了联想人树立自己品牌的坚定信心。
"Legend联想"时期
1988年6月23日,香港联想开业。为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第一次采用"Legend"作为自己的英文品牌标识,这也是联想海外战略第一步,也为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开端。1989年11月联想集团公司成立,对于"联想"品牌建设的积累开始初步尝试。联想新品的不断推出,市场活动和理念在全国的推广成为联想品牌发展的助推力。
第一台联想自有品牌电脑在1990年推出。1992年"联想1+1"、"家用电脑"概念的提出,成为中国家用电脑的创始。1994年2月14日联想股票在香港上市,同年成立联想微机事业部。1996年成为中国电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联想产品连续四次大降价,"万元奔腾"使得联想第一次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在96年以前洋品牌一统天下的时期,国内电脑品牌步履为艰,联想品牌承诺扛起民族产业大旗,让电脑在中国百姓中普及,联想的理念是让中国人用得起电脑,推出了面向家庭用户的联想1+1家用电脑,通过"联想电脑快车"、"1+1"暑期大培训等活动普及电脑知识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使得"联想"这一品牌知名度在中国迅速提升。联想在96年成为国内PC市场第一品牌并保持至今,"legend"的本意"传奇"在联想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最完美的演绎。
1997年、98年国外市场的本土化运作使竞争日趋激烈,应用成为阻碍市场发展的瓶颈,联想的品牌承诺是电脑品质与世界同步,并更加易用,让中国人用得好电脑。在97年与世界同步推出奔腾II电脑,98年推出"天鹤天鹭商博士"等面向消费和企业客户的功能、应用电脑,并通过"着想中国、应用为本"为主题的百城巡礼活动,传播功能和应用的理念,普及电脑的应用。这一时期使得联想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并赋予了功能和应用的内涵。
随着Internet的推广,99年到2000年联想逐步成为用户提供Internet产品和服务,推动Internet在中国普及的企业。尤为让人关注的是1999年推出的具有"一键上网"功能的第一代因特网电脑"天禧",这一电脑体现了联想品牌中的"容易"特性,同时联想PC荣登亚太PC销量的榜首。99年举行的覆盖300多城市的"联想Internet中国行"活动推动了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2000年举行覆盖600多个城市、企业、行业的"联想电子商务中国行"活动,大大推动了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这个关键的两年其中,联想品牌树立了Internet厂商的形象,联想品牌美誉度迅速提升。
进入2001年,已经在国内IT市场占据首席的联想进入了"Legend联想"品牌发展中非常关键的阶段。2001年4月1日联想分拆,联想新一代领导人承担起联想进一步发展的责任,并制定了三年规划,成立了面向四大类客户的6大业务群组,坚决推进向技术转型、向服务转型的企业战略,加大研发力度,以客户为导向,不断推出高技术含量的信息产品、并大力发展服务业务。联想品牌承诺是为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这时的联想品牌被赋予技术和服务的内涵,初步树立"高科技的、服务的、国际化的联想的品牌形象。
"lenovo "时期
在技术创新与服务转型战略相继启动后,联想在IT领域多元化的发展也呈现出积极的态势,联想按照"从单一到丰富、从前台到后台、从产品到服务"这三个转变来布局,使业务范围更趋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思索如何进一步发展并清晰联想的品牌内涵,使它更好地与公司战略愿景相结合,成为联想面临的问题之一。
"Legend"创造了中国PC市场上的一个个辉煌,但也面临冲破天花板,开辟新征程的瓶颈,对于一个志存高远,希望能够比肩国际一流企业的中国公司而言,品牌是否能与自身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将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崭新的"lenovo "就这样应时而生。
杨元庆说,"我们不畏艰辛、成功地打造了中国IT产业第一品牌――联想LEGEND,这个标识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美好的记忆和辉煌。今天,新的品牌标识联想lenovo即将启航,它寄托着新老联想人在21世纪的巍巍宏图,它将使我们的定位更明确,我们的公司更具凝聚力,我们的国际化进程更坚实,我们的眼光更长远,我们的心胸更宽广。"联想一位高层这样评述lenovo:"它将是我们做一切的根本,它为我们描绘未来行动的蓝图,它使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从中体会到未来广阔的利益"。
从联想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些因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企业家的抱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柳传志先生非常强调高层领导团队的事业心,用他的话讲,就是将企业当做自己的命来做。也许,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摆脱自我的狭隘,树立起远大的追求,为企业的长远负责;才会具备开阔的视野、坚定的信念;才能以“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勇气和乐观,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这就是企业家精神,一种以企业为平台,追求贡献社会的精神;将企业利益看得至高无上,为了企业长远利益,勇于冒险、牺牲自我的精神。当企业的一把手一旦具备了企业家精神,企业就有了灵魂,企业就有了精神动力和无坚不摧的力量。
二、诚信永远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石
诚信应该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企业最基本的经商之道。但是真正做到诚信,始终如一做到诚信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诚信意味着付出,讲诚信不仅仅需要履行诚信的能力,更需要履行诚信的觉悟和道德。正是因为联想对股东中科院讲诚信,才有中科院对联想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联想对员工诚信,才有了企业骨干团队的稳定性;正是因为对客户和合作伙伴讲诚信,才有了联想的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诚信是企业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利润的源泉,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三、不抱怨,才永远
当年,海淀区物价局以联想产品定价过高为由,给联想开出了巨额罚款。面对这样的无理行为,公司上下可谓是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柳传志先生召开新闻发布会,与物价局公开进行对抗。柳传志先生意味深长的说,“别忘了你是谁?”每当遇见不公正对待,柳先生更是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企业家,永远不能忘了自己是谁。我们就是靠为别人提供服务,谋生、发展的企业。我们就是个普通的商人,抱怨环境有用吗?同庞大的体制对抗,我们不是给自己找麻烦,自讨苦吃吗?没有理想,人就没有斗志,就容易沉沦。但是理想化也不行,如果太多理想化,面对一些不公正的对待,就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心态就容易失去平衡。一味的抱怨,只能让我们失去未来。不抱怨,少抱怨,才永远。
四、管理者的严以律己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差,原因在哪里?企业领导会说是因为中层经理的管理水平差,导致公司很多管理制度没法执行。中层管理者会讲,是因为员工的职业水平差。员工会说,管理是领导的事情,自己只是个执行者,与自己没什么关系。这种相互推诿、相互抱怨的现象在中国企业非常普遍。管理者能否做到严以律己,才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管理者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者,管理者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能否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仅仅站方便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往往是导致管理制度能否被执行,能否发挥效果的重要因素。管理者是制度的制定者,但很多时候,也是制度的破坏者。管理者在执行管理制度时,对自己和员工实行双重标准在很多企业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五、降低内耗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的很多企业往往都不是被对手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被自己的内斗打败的。因为内斗产生的内耗,会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就会不堪一击,最终出局。
联想有严格的规定,领导子女不允许进入公司。如果是重要客户和政府领导推荐的人员进入联想,也必需要考试,并且要有三个副总联合签名,以表示该员工并不是哪个领导的关系,而是经过领导班子的共同认可的。联想为什么这么做?目的就是营造一种公平、公正的文化氛围,减少滋生宗派的土壤。
六、家的温暖与商业的残酷并不矛盾
联想在创业过程中,很少裁员。由于战略调整的原因,联想集团新帅杨元庆先生进行了战略性裁员,一篇《联想不是家》的文章在网络广为流传。柳传志先生对该文章也进行了回应,他说,“企业的确不是家,如果确实是因为战略调整原因,而不是员工工作能力问题进行裁员,公司应对员工有愧疚之情。”
柳传志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做企业冷血肯定不行,必需对员工充满感情。”而真情是装不出来的。在公司的一次年度会议上,经理们以为肯定会挨柳总的批评,因为当年由于竞争对手的猛烈进攻,联想没有很好地完成业绩。可以柳先生不但没有批评员工,反而自己讲着讲着就哽咽了,因为医生告诉他,很多员工都因为劳累过度得了病。我想柳传志先生之所以哽咽、流泪,是因为他爱自己的员工。他更知道:员工爱自己的公司,大家工作已经很尽力了,这就足够了。家的温暖与残酷的商业竞争并不矛盾。其实,商业竞争越残酷,越需要家的温暖。
七、让财富的创造者获得财富是永葆创业激情的基本前提
我们羡慕创业者成功后的光鲜,却往往不知创业的心酸,用“创业艰难百战多”来形容创业的艰辛一点都不为多。很多创业者真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企业上了。如果事业成功了,当然自己受益,社会也会跟着受益。可如果事业失败了,承担痛苦的往往是他自己,还有他的家人。这其中的滋味,只有创业者自己能够体会。因此,创业者是承担巨大风险的人,创业成功了,他应获得巨大回报,这种回报不仅仅是对他贡献的奖赏,更是对其敢于承担风险精神的褒奖,对其长期处在高度精神压下的补偿。一个社会需要有一批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承担风险的人,否则社会不会进步。
八、根据地市场的巩固是发展壮大的基础
在联想的发展历程中,根据地市场的作用不言而喻。正是因为拥有代理业务这块根据地市场,柳传志先生才敢于在自由品牌电脑业务上放手一搏。正是因为国内市场的巩固,联想才敢于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大力进攻全球市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大客户纷纷降低IT采购预算的现实,联想能扭亏为盈的关键也在于公司提高了在根据地市场和新兴市场的产品销售。
九、把握竞争的本质,才能把握竞争的主动
杨元庆先生将新产品上市速度、渠道精细化运作能力和供应链管理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以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能力。同时,他继续以渠道业务为主,发展专卖店,为顾客创造品牌价值体验,做强消费产品业务,以适应IT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面对戴尔的冲击,联想站稳了脚跟。
十、多元化投资更需专业化经营
联想的发展是多元化投资与专业化经营有效结合的成功典范。从联想集团最初的事业部制,到联想控股旗下五大子公司的管理架构,都充分地体现了专业化经营的思想,都是立求从组织上来保证专业化经营的成功。因为没有每块业务专业化经营的成功,就意味着企业多元投资的失败。柳传志先生说,“企业进入一个新行业,关键是把握这个行业的基本规律。”其实,能做到真正把握一个行业的基本规律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具有很强的把握事物本质,“一眼看到底”的能力。
十一、核心领导团队的团结与稳定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组织保证
核心领导团队的团结很重要,保持核心领导团队的稳定也很关键。只有保持核心领导团队的稳定性,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的连续性,企业文化的传承性和员工队伍的稳定性。稳定也是效益,连贯也是速度。倘若联想的领军人物像很多企业那样变来变去,联想今天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好。
十二、学习改变一切
一个人的能力和心胸往往与其知识、眼界成正比。柳传志先生在很多公开场合,提到高学习能力对于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性,也是他选择领军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应该得益于他自身的学习体悟。作为中科院的科研人员,联想最初创业者们过去没有任何做业务、从商的经历,更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他们靠什么成就了今天的联想?惟有学习。通过学习,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弥补了自己的不足。这是一个自我蜕变、凤凰涅槃的过程。没有一种对事业的远大追求、坚定的信念,不可能做到持续学习,更不会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