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主题教育—城市5G建设调研报告

IT圈 admin 45浏览 0评论

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盘秉)

主题教育—城市5G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国已进入5G商用元年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具有更大帯宽、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大连接等特性,应用场景由传统的移动互联网拓展到移动物联网,将开启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新时代。5G的核心使命是推动传统行业转型数字经济创新,进而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其最大的爆发点不在3C、4G时代的“消费端”市场,而将是拥有更大变革影响力的“企业端”“行业端”“政府端”市场。

从技术指标看,5G网络峰值速率最高可达20Gbps用户体验速率将达到4G的100倍,可顷刻之间完成一部高清电影的下载;每平方公里可提供多达一百万个连接,是4G网络的500倍,将使更多物联网设备同时实现在线链接;时延可以降低到1毫秒,而且支持高速移动下99.9%的高可靠性连接,将为车联网等行业应用提供可靠支持。正是因为这种增强,5G网络能承载许多4G网络无法承载的智能业务。

5G是通信技术的颠覆式变革,技术革命所引发的产业变革,在全球已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升级竞赛,将深刻改变国际经济格局的实力对比。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点金之手”,5G将加速许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拓展大市场,带来新机遇,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国际标准化组织3CPP定义了5G的三大应用场景。首先是增强移动宽带,可实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高清流媒体视频等业务;其次是海量机器类通信,可快速促进各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大规模的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等;最后是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可实现自动化交通控制和驾驶、触觉互联网、远程医疗等业务。目前,企业界对5G未来的应用场景已形成一定共识,通话、看电影、玩游戏等只是最简单的初步商用,要发挥其新引擎的动力,关键是推进5G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聚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为更多的行业赋能赋智,促进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6月6日,国家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家企业颁发了5G牌照,这意味着我国已正式进人5G商用元年。跳过常规的试商用阶段,直接发放正式牌照,比预期提前了至少半年,这标着着我国正式进入5G网络建设起跑的“卡位期”,提前“开跑”的意义重大。

二、5G商用实施的进展情况

当前,全球5C已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期,全球主流运营商将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网络部署,主要国家2020年左右将陆续实现5G商用,5G全球争夺战已打响。有实力在5C领域一较高低的当属中美日韩欧。美韩两国抢先推出5G商用服务。4月3日,韩国三家电信运营商正式推出5C商用服务,抢在美国数小时之前拔得头筹。美国运营商Verizon也于同日宣布,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的部分地区推出5G移动通信服务。相对于美韩的以“快”制胜日本计划2020年东京奥运会5G直播宣布商用,5G网络至少会覆盖整个东京。欧盟28个国家已经开展了数百个5G试验,几乎包括了所有跨国运营商、本地主流运营商和主要5G设备制造商,但大部分仍属于小范围试点验证阶段。

中国经历了2G空白、3G突破、4G同步之后,在5G时代成为技术、标准、产业、应用的引领者之一,位于全球5G产业第一梯队。自2016年开始,工信部就牵头成立IMT-2020(5G)推进组组织5C技术研发试验。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已经在国内18个试点城市开通了5G业务和应用示范,今年将在至少40个城市部署网络,并在部分城市推出5G服务。据GSMA移动智库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5C连接数量将超过北美和欧洲的总和,位列全球第一。因此,在5G发展上,中国既有技术标准优势,又有市场用户规模优势,还有一大批勇于创新的企业正在不断探索5G应用。全国各省区都在积极布局5G产业,北京、广东、浙江、河南、湖南、江西等省市均已推出5G产业发展行动或规划纲要,先进地区已积极开展商用应用开发实践。比如,《北京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实施“一五五一”工程,到2022年5C产业要实现收入约2000亿元;浙江省已建设5G基站2450个,总覆盖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在多个领域开展融合应用示范项目超过60个:河南省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正在加快部署建设“一网四基地”,目标是把河南建成5G产业发展先行区;湖南省要以“三市两山”为龙头,着力打造5G应用示范区、普及先行区、产业集聚区;江西省由政府主导正依托5G技术搭建政务5G专网推进5G智慧城市全面应用,等等。

专家指出,5C商用竞赛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前期投入资金大。保守估计,5G为国内通信市场带来的直接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是4G投资的1.5倍甚至更多,这给运营商带来了投资成本剧增的压力。其次,终端发展滯后和类型稀少。国内首批5G手机上市要等到今年下半年,且价位会高于一般4G手机,没有5G终端的快速普及,5G网络和应用价值将无法快速实现。最后,5G核心应用目前还不明确。应用场景开发是实现5G商用价值的关键环节而5G技术应用尚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形成清晰可行的应用模式和盈利模式。

三、我市5G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电信公司均已在市中心设置了5G展示厅,并开通首个5G基站。今后全市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抓好发展5G产业的推进工作。

一是逐步建成5G目标网络。三大运营商初步规划,总投资**亿元左右,用3至5年时间,逐步建成全市5G目标网络,最终实现全市5G网络全覆盖。到2020年完成首批基站建设,规模在**站左右,实现交通枢纽、高等院校、重点居民区、龙头企业园区试点覆盖;到2021年,完成大规模网络建设,规模在**站左右,实现行政村以上级别广覆盖;到2023年,完成整网补充建设,规模在**站左右,实现热点区域深度覆盖,全市100%覆盖。

二是以5G为引擎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5C+旅游,比如结合**等旅游区相对封闭的路况与优美的自然风光,推出无人驾驶载客汽车体验等。5G+农业,比如依托**产业,基于智能传感、无线传感网、智能处理与智能控制等物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AI+5G赋能,搭建5G时代农业大脑,打造智慧农业等。5G+工业,比如在骨干企业推广5G网络、5G边缘云计算平台、5G高精度定位能力等技术,大幅提升产品质量、精细化率和企业管理水平,利用5G低时延的特性提升装备制造类企业的流程控制水平等;5G+交通,比如在5G技术支持下,快速运动的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实时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将大大加快车联网、智慧公路建设进程,可为公众提供智慧化出行服务,在相对封闭区域内还可实现无人驾驶货车等。5G+创新创业,比如结合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以5G创新园、5G产业园、5G智创园、5G绿色石化园为代表的产业创新创业平建设一批5C交通枢纽5G智慧商圈、5G智能制造、5G智慧港航、5G智慧景区等重点智慧工程。

三是打通5G商用民用政用全链条。5G+政务,比如打通政务内部的数据收集和存储,破除“信息孤岛”,充分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统一安全的政务云平台、数据资源整合和大数据平台、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等。5G+城市,比如聚焦智慧、智慧安防、智整城管政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领域,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升级等。

四、移动通信运营商推网络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5G商用,建网是第一步这是决定各地5G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基础设施,也将直接影响各地营商环境水平。5G基站使用高频电磁波通信,覆盖同一区域需要的基站数量将是4G的45倍,运营商建站成本和电费等运营成本将大幅增长,4G基站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在5G基站建设时将更加凸显。

一是部分通信管道费用过高问题。按照国家《住房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通知》要求,小区内通信管道应由开发商修建,无偿提供给运营商使用。但目前我市部分小区内的通信管道仍由第三方建设,责任主体不明确,管道资源被第三方掌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础网络的建设。另外,过去几年美丽乡村建设期间,市、县区政府委托相关建设单位建设的管道,质量与行业标准仍有一定差距。

二是部分疑难站址长期无法协调问题。一些关键站址用户需求旺盛,但部分企业或小区业主却常以害怕辐射、影响风水等为借口,提出索要高额入场费、特殊号码资源等,导致基站建设困难,如**校区、***等。据铁塔公司统计,我市的场地租赁费在全省同类型各市中最高,超过全省平均值**左右。

三是转供电电价较高问题。部分站址位于大型商超居民小区、办公楼内,受设备安装位置、物业管理要求等因素制约,无法办理直供电。电信运营商需与供电业主签订转供电合同并支付电费,供电业主向电业局缴纳电费的单位为**元/度,但向运营商收取电费高达**元/度,翻了一倍左右,大大加重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据统计,我市通信设施转供电比例高达**,在全省各市中是最高的。

五、抢抓5G产业发展机遇的几点建议

5G对于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新业态、新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必将成为“十四五”期间重大发展领域之一。建议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支持运营商加快网络规划建设,抢抓重大机遇,推动重点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一是健全完善领导协调机制。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办公室和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5G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协调解决5G产业发展中跨部门重大问题。结合部门职能,建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办公室主任由工信局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市通信办主任、工信局分管局长担任。

二是抓紧制定5G发展建设规划。由领导小组牵头,协调会同三大运营商和铁塔公司,制定全市5G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和路线图,编制《某市5C基础通信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支持政策措施,实现通信基础设施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电力规划等有效衔接,推动站址、管线、机房等配套设施纳入地方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是加大5G基站建设协调推进力度。建议以授于特许经营权等方式,由市政集团牵头抓紧组建通信设施建设专业服务公司,会同三大运营商和铁塔公司,将全市范围内可承载5G基站、管网等通信设施建设的资源统一登记造册、全面管理控制起来,提前储备和形成站址清单,防止流入第三方或其他社会组织,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公共设施及住宅小区的建筑物楼顶、地面、灯杆等公共资源,汽车站、火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公路、铁路、桥梁、公园、绿地、市政路的灯杆、公安监控标、道路指示牌等基础设施资源等等。在此基础上,由该公司面向三大运营商提供租用站址的专业化服务,按成本价合理定价,帮助办理直供电等建设手续,市工信局牵头会同市通信办开展综合协调,帮助解决资源整合和基站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降低基站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四是积极搭建供需对接沟通平台。共同做好5G推广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电视台、报社、电台、网络等媒体,多种方式对市民进行科普宣传,消除部分群众对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疑虑和误解。眼紧5G商用时代新模式、新业态涌现步伐,搭建电信运营商应用开发公司与实体企业的对接交流平台,鼓励实体企业推广采用5G技术。市委、市政府领导出面,带领相关部门,争取三大运营商的省公司加大立项支持力度,争取行业建站资源向我市倾斜,尽早实现5G网络全域覆盖。

五是大力推动5G场景应用示范。借鉴先进地区试点经验,深人挖掘城市和行业需求,深耕5G应用场景研究,重点做好港口、景区无人驾驶项目,中心医院远程医疗项目等适宜先行试点的5G场景应用项目申报。统筹5G三大典型场景,深入挖掘VRAR、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以及“社会治理+5G应用”“民生服务+5C应用”等垂直领域对5应用的需求,打造“5G+”生态系统,使5G真正成为拉动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盘秉)

主题教育—城市5G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国已进入5G商用元年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具有更大帯宽、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大连接等特性,应用场景由传统的移动互联网拓展到移动物联网,将开启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新时代。5G的核心使命是推动传统行业转型数字经济创新,进而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其最大的爆发点不在3C、4G时代的“消费端”市场,而将是拥有更大变革影响力的“企业端”“行业端”“政府端”市场。

从技术指标看,5G网络峰值速率最高可达20Gbps用户体验速率将达到4G的100倍,可顷刻之间完成一部高清电影的下载;每平方公里可提供多达一百万个连接,是4G网络的500倍,将使更多物联网设备同时实现在线链接;时延可以降低到1毫秒,而且支持高速移动下99.9%的高可靠性连接,将为车联网等行业应用提供可靠支持。正是因为这种增强,5G网络能承载许多4G网络无法承载的智能业务。

5G是通信技术的颠覆式变革,技术革命所引发的产业变革,在全球已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升级竞赛,将深刻改变国际经济格局的实力对比。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点金之手”,5G将加速许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拓展大市场,带来新机遇,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国际标准化组织3CPP定义了5G的三大应用场景。首先是增强移动宽带,可实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高清流媒体视频等业务;其次是海量机器类通信,可快速促进各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大规模的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等;最后是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可实现自动化交通控制和驾驶、触觉互联网、远程医疗等业务。目前,企业界对5G未来的应用场景已形成一定共识,通话、看电影、玩游戏等只是最简单的初步商用,要发挥其新引擎的动力,关键是推进5G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聚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为更多的行业赋能赋智,促进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6月6日,国家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家企业颁发了5G牌照,这意味着我国已正式进人5G商用元年。跳过常规的试商用阶段,直接发放正式牌照,比预期提前了至少半年,这标着着我国正式进入5G网络建设起跑的“卡位期”,提前“开跑”的意义重大。

二、5G商用实施的进展情况

当前,全球5C已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期,全球主流运营商将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网络部署,主要国家2020年左右将陆续实现5G商用,5G全球争夺战已打响。有实力在5C领域一较高低的当属中美日韩欧。美韩两国抢先推出5G商用服务。4月3日,韩国三家电信运营商正式推出5C商用服务,抢在美国数小时之前拔得头筹。美国运营商Verizon也于同日宣布,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的部分地区推出5G移动通信服务。相对于美韩的以“快”制胜日本计划2020年东京奥运会5G直播宣布商用,5G网络至少会覆盖整个东京。欧盟28个国家已经开展了数百个5G试验,几乎包括了所有跨国运营商、本地主流运营商和主要5G设备制造商,但大部分仍属于小范围试点验证阶段。

中国经历了2G空白、3G突破、4G同步之后,在5G时代成为技术、标准、产业、应用的引领者之一,位于全球5G产业第一梯队。自2016年开始,工信部就牵头成立IMT-2020(5G)推进组组织5C技术研发试验。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已经在国内18个试点城市开通了5G业务和应用示范,今年将在至少40个城市部署网络,并在部分城市推出5G服务。据GSMA移动智库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5C连接数量将超过北美和欧洲的总和,位列全球第一。因此,在5G发展上,中国既有技术标准优势,又有市场用户规模优势,还有一大批勇于创新的企业正在不断探索5G应用。全国各省区都在积极布局5G产业,北京、广东、浙江、河南、湖南、江西等省市均已推出5G产业发展行动或规划纲要,先进地区已积极开展商用应用开发实践。比如,《北京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实施“一五五一”工程,到2022年5C产业要实现收入约2000亿元;浙江省已建设5G基站2450个,总覆盖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在多个领域开展融合应用示范项目超过60个:河南省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正在加快部署建设“一网四基地”,目标是把河南建成5G产业发展先行区;湖南省要以“三市两山”为龙头,着力打造5G应用示范区、普及先行区、产业集聚区;江西省由政府主导正依托5G技术搭建政务5G专网推进5G智慧城市全面应用,等等。

专家指出,5C商用竞赛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前期投入资金大。保守估计,5G为国内通信市场带来的直接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是4G投资的1.5倍甚至更多,这给运营商带来了投资成本剧增的压力。其次,终端发展滯后和类型稀少。国内首批5G手机上市要等到今年下半年,且价位会高于一般4G手机,没有5G终端的快速普及,5G网络和应用价值将无法快速实现。最后,5G核心应用目前还不明确。应用场景开发是实现5G商用价值的关键环节而5G技术应用尚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形成清晰可行的应用模式和盈利模式。

三、我市5G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电信公司均已在市中心设置了5G展示厅,并开通首个5G基站。今后全市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抓好发展5G产业的推进工作。

一是逐步建成5G目标网络。三大运营商初步规划,总投资**亿元左右,用3至5年时间,逐步建成全市5G目标网络,最终实现全市5G网络全覆盖。到2020年完成首批基站建设,规模在**站左右,实现交通枢纽、高等院校、重点居民区、龙头企业园区试点覆盖;到2021年,完成大规模网络建设,规模在**站左右,实现行政村以上级别广覆盖;到2023年,完成整网补充建设,规模在**站左右,实现热点区域深度覆盖,全市100%覆盖。

二是以5G为引擎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5C+旅游,比如结合**等旅游区相对封闭的路况与优美的自然风光,推出无人驾驶载客汽车体验等。5G+农业,比如依托**产业,基于智能传感、无线传感网、智能处理与智能控制等物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AI+5G赋能,搭建5G时代农业大脑,打造智慧农业等。5G+工业,比如在骨干企业推广5G网络、5G边缘云计算平台、5G高精度定位能力等技术,大幅提升产品质量、精细化率和企业管理水平,利用5G低时延的特性提升装备制造类企业的流程控制水平等;5G+交通,比如在5G技术支持下,快速运动的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实时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将大大加快车联网、智慧公路建设进程,可为公众提供智慧化出行服务,在相对封闭区域内还可实现无人驾驶货车等。5G+创新创业,比如结合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以5G创新园、5G产业园、5G智创园、5G绿色石化园为代表的产业创新创业平建设一批5C交通枢纽5G智慧商圈、5G智能制造、5G智慧港航、5G智慧景区等重点智慧工程。

三是打通5G商用民用政用全链条。5G+政务,比如打通政务内部的数据收集和存储,破除“信息孤岛”,充分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统一安全的政务云平台、数据资源整合和大数据平台、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等。5G+城市,比如聚焦智慧、智慧安防、智整城管政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领域,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升级等。

四、移动通信运营商推网络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5G商用,建网是第一步这是决定各地5G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基础设施,也将直接影响各地营商环境水平。5G基站使用高频电磁波通信,覆盖同一区域需要的基站数量将是4G的45倍,运营商建站成本和电费等运营成本将大幅增长,4G基站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在5G基站建设时将更加凸显。

一是部分通信管道费用过高问题。按照国家《住房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通知》要求,小区内通信管道应由开发商修建,无偿提供给运营商使用。但目前我市部分小区内的通信管道仍由第三方建设,责任主体不明确,管道资源被第三方掌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础网络的建设。另外,过去几年美丽乡村建设期间,市、县区政府委托相关建设单位建设的管道,质量与行业标准仍有一定差距。

二是部分疑难站址长期无法协调问题。一些关键站址用户需求旺盛,但部分企业或小区业主却常以害怕辐射、影响风水等为借口,提出索要高额入场费、特殊号码资源等,导致基站建设困难,如**校区、***等。据铁塔公司统计,我市的场地租赁费在全省同类型各市中最高,超过全省平均值**左右。

三是转供电电价较高问题。部分站址位于大型商超居民小区、办公楼内,受设备安装位置、物业管理要求等因素制约,无法办理直供电。电信运营商需与供电业主签订转供电合同并支付电费,供电业主向电业局缴纳电费的单位为**元/度,但向运营商收取电费高达**元/度,翻了一倍左右,大大加重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据统计,我市通信设施转供电比例高达**,在全省各市中是最高的。

五、抢抓5G产业发展机遇的几点建议

5G对于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新业态、新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必将成为“十四五”期间重大发展领域之一。建议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支持运营商加快网络规划建设,抢抓重大机遇,推动重点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一是健全完善领导协调机制。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办公室和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5G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协调解决5G产业发展中跨部门重大问题。结合部门职能,建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办公室主任由工信局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市通信办主任、工信局分管局长担任。

二是抓紧制定5G发展建设规划。由领导小组牵头,协调会同三大运营商和铁塔公司,制定全市5G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和路线图,编制《某市5C基础通信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支持政策措施,实现通信基础设施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电力规划等有效衔接,推动站址、管线、机房等配套设施纳入地方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是加大5G基站建设协调推进力度。建议以授于特许经营权等方式,由市政集团牵头抓紧组建通信设施建设专业服务公司,会同三大运营商和铁塔公司,将全市范围内可承载5G基站、管网等通信设施建设的资源统一登记造册、全面管理控制起来,提前储备和形成站址清单,防止流入第三方或其他社会组织,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公共设施及住宅小区的建筑物楼顶、地面、灯杆等公共资源,汽车站、火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公路、铁路、桥梁、公园、绿地、市政路的灯杆、公安监控标、道路指示牌等基础设施资源等等。在此基础上,由该公司面向三大运营商提供租用站址的专业化服务,按成本价合理定价,帮助办理直供电等建设手续,市工信局牵头会同市通信办开展综合协调,帮助解决资源整合和基站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降低基站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四是积极搭建供需对接沟通平台。共同做好5G推广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电视台、报社、电台、网络等媒体,多种方式对市民进行科普宣传,消除部分群众对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疑虑和误解。眼紧5G商用时代新模式、新业态涌现步伐,搭建电信运营商应用开发公司与实体企业的对接交流平台,鼓励实体企业推广采用5G技术。市委、市政府领导出面,带领相关部门,争取三大运营商的省公司加大立项支持力度,争取行业建站资源向我市倾斜,尽早实现5G网络全域覆盖。

五是大力推动5G场景应用示范。借鉴先进地区试点经验,深人挖掘城市和行业需求,深耕5G应用场景研究,重点做好港口、景区无人驾驶项目,中心医院远程医疗项目等适宜先行试点的5G场景应用项目申报。统筹5G三大典型场景,深入挖掘VRAR、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以及“社会治理+5G应用”“民生服务+5C应用”等垂直领域对5应用的需求,打造“5G+”生态系统,使5G真正成为拉动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