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发(作者:翦凌波)
第23卷第2期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Shanxi College for Youth Administrators V01.23 No.2 2010年6月 Jun.,2010 【青少年研究】 手机上网对青少年的异化及应对措施 吴江华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摘要:目前,以手机上网为平台的“第五媒体”——手机移动互联网正如火如荼。手机网民中,青少年群体占主体。手 机互联网在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对青少年产生了异化影响。培养青少年的信息免疫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 思想教育,构建青少年网络家园,坚持校园网建设“三统一”原则,加强国际合作,是减少或避免手机互联网对青少年产生 不良影响必须做的工作。 关键词:青少年;手机上网;异化;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97(2010)02一OOO9—03 随着3G时代的来临,“第五媒体”——手机互联网逐渐宽带 化、高速化、普及化、智能化,“智慧地球”的社会信息化也不断向纵 深发展,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方式13新月异,各种信息呈爆炸式涌现, 这一切都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哪种媒体发展得最快,它对 社会的威胁也就最大”[“。手机的移动便携性、手机互联网信息内 容的复杂性以及手机互联网交流的隐蔽性等特征,使青少年的异化 问题日渐突出。因此,提出手机上网对青少年的异化对策也就迫在 眉睫。 一嘲、6-11岁砌12-18啻19-24岁 手机上网对青少年的异化 图1青少年手机网民年龄结构比率【21 手机上网就像一柄双刃剑,在提高工作效率、增进人际交往、丰 2010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OO9年中国青少 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O9年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达1.44亿人, 同比增长73.5%。在手机上网的青少年网民中,在校大学生网民使 用手机七网的比例最高,有85.7%的大学生网民使用手机上网。中 学生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69.3%,小学生网民为 36.6%。”[2J。富精神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和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青少年 造成异化影响。由于手机互联网自身的特点,通过手机互联网传播 的各种不良信息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认知、言语行为、思维模式、意 志情感、价值追求等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手机上网的移动隐蔽性容易使青少年道德异化。青少年 在网民总体中,年轻人更喜欢利用手机平台上网,特 别是年龄段在6岁~ 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右栏是青少年手机 网民年龄结构比率图。 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OO9年l2月,在青少年手机网民中年龄6 岁 ll岁的占2.9%,12岁一l8岁的占42.2%,19岁~24岁的占 54.8%。扣l0年1月份以来,社会上“3G手机上网”宣传力度的加 大、各 ̄:T--机运营商竞争的白热化以及“手机互联网”技术的完善和 资费的优惠,进一步扩大了青少年手机上网的规模,青少年手机上 网的人数还在持续攀升。 收稿日期:2010—05—16 道德实践主要通过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两种方式来实现。道德他 律强调的是引导性和被动性即用纪律、制度、规则、法律等外在的力 量来引导和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使之符合道德规范;而道德自律强 调的是自主性和自觉性即“慎独”,“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礼 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 庸》)。青少年因为年龄和心理特点,意志品质较弱,道德自律能力 也就相对较差,然而恰恰“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_3J。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通计算机终端上网的监控技 作者简介:吴江华(1977一),男,江西赣州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科学社会学。 9 术日臻完善,但以手机为平台的手机互联网对传统的网络监控技术 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手胡具有移动性和小巧性的特点,特别是目前 家都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地域风俗、生活习惯、意识形态、政治观点、 宗教信仰,所以在各种文化的背后必然蕴含着与之相应的人生观、 手机实名制还未普及,手机互联网信息传播比普通计算机终端网络 具有更强的隐匿性。在手机互联网上,“身份的隐匿就意味着历史 的褪去,任何历史性的霓裳或褴褛在因特网的入Fl处都将被漂白, 所以因特网是年轻人的天堂,它从本质上是反权威的,道德的约束 性也荡然无存”‘4J。青少年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隐匿真实的身份出 现在缺乏有效监管的电子网络空间,由于他们“挣脱了现实生活的 世界观、民族心理、行为规范和礼仪规则。当多元文化没有被扬弃 而直接横行于世时,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本国传统民族文化就容易受 到影响和冲击,青少年面对不同的价值导向很可能茫然不知所措, 出现“行为失范”的现象。 此外,还要特别警惕手机互联网上国际信息霸权的影响。在 国际上,由于冷战思维以及敌对势力的存在,一些国家在对外政策 束缚”l ,从而会弱化道德他律的作用。而且在“互联网上非学术 信息中有钾%与色情有关。英国的儿童保护组织在因特网上找到 上推行信息霸权主义。罗斯科普夫在美国《外交政策》第107期上 撰文指出:“信息时代外交政策的核 tL,目标应该是取得世界信息流 的儿童色情页面竟然达4 300余个。”L6j青少年道德自律能力较差, 当面对外在的诱惑和内心的欲望时他们很难做到“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甚至可能会肆无忌惮 地做出滥发不良信息、匿名欺诈、盗窃金融密码等违法乱纪的事情。 (二)手机互联网的虚拟化交往方式导致青少年情感的异化。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积极的情感不仅对促进青少年的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也是青少年交往、娱乐、 学习、研究、工作以及道德认知、道德追求等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 相反,消极的情感则对青少年的实践活动产生弱化、阻碍和破坏的 负面作用。正如沙甫兹伯所认为的一样,“凡出自不公正的情感所 作的,就是不义、恶行和过失;如果情感公正、健全、良好,并且情感 的内容有益于社会,而且还是以有益于社会方式施行,或有所感动, 这就必定在任何行动中构成我们所说的公平和正直。” 7J .隋感就像 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以及各种实践活动中发挥着 指向、调节、控制和动力的作用。 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传统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人们彼此面对 面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语言、腔调、体态、眼神等途径来实现传递信 息、表达情感、加深了解和增进友谊;在信息时代,手机互联网上的 虚拟化交往方式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交流方式。在手机互 联网上,虚拟化“不但潜伏在原型中,而且还潜伏在你可以与这个原 型不断进行的相互影响中,而原型本身也要不断变化。这是一种可 怕的杂交” 8J。在客观上,手机上网交流确实是信息传递进步的一 场划时代的革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很多青少年摒弃了传统的 交流途径,疏远了亲人,离开了朋友,脱离了集体,在方寸之地长年 累月面对“冰冷”的手机,沉溺在手机互联网的泥淖中。青少年“脱 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l9J,这很容易造成 心灵寂寞、情感冷漠,滋生个人主义,从而引发情感危机。交流不仅 仅需要信息的交流,更重要的还需要情感的交流。“人的文明最精 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感情冷漠就是 tL,灵失明。铁石心肠,冷 酷无情须知这是最危险的品质。”l】 。 (三)手机互联网传播的多元文化导致青少年价值观的异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各国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日益频 繁。由于手机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加快了外来文 化传播的速度,扩大和增强了外来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覆盖面、渗 透力以及冲t ̄-30。目前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渗透,正逐渐 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旋律。从好的方面看,外来的优秀文化有利 于青少年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开阔思路,培养世界意识。但每个国 】0 动战的胜利,主导整个媒体,如英国当年控制海洋一样”L1 。这些 国家利用本国先进的电子、传媒及通讯等信息技术优势,通过各种 途径强行向别国传输本国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并控制国际舆论 的主导方向,从而达到诽谤他国政策、挑拨干群感情、离间种族关系 等。青少年因为涉世不深,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很容易被侵蚀和“忽 悠”,导致一些青少年失去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归属感,甚至价值错 位。 (四)手机互联网的不良信息的侵蚀导致青少年意志异化。“夫 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上》),青少年意志主要指青少年在战 胜困难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决心、信心和恒心。意 志品质具有五个特性:坚决性、坚定性、坚韧性、坚强性和坚毅性。 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做事锲而不舍,遭遇阻力时临危不惧、百 折不挠,始终能以昂扬的斗志、满腔的热忱勇往直前,直到成功。而 意志薄弱者面对困难时常常优柔寡断,甚至是打退堂鼓。心理学家 特尔曼用50年的时间对青少年的成才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时发现, 成功与失败、伟大与平庸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意志品质的差异。.“古 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 论》) 青少年正处于良好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立 志向、树理想的黄金时期。但在手机互联网上,各种形形色色的信 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很多内容与社会上的主流观念相异甚至相 背,很容易干扰青少年的正确认识,动摇他们美好的理想信念。另 外,由于青少年尚处于生长和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学习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待加强。在手机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中“存 在着太多的具有同等价值和威望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显示出其他观 点的相对性,以致不允许我们采取任何一种观点并认为它是牢不可 破的和绝对的”¨2』。当青少年面对大量繁杂的信息时无所适从,很 容易患上手机互联网“信息污染综合症”,出现反应迟钝、思维紊乱、 生理不适、情绪消沉和精神颓废,而意志在本质上又是一个心理过 程,与青少年的生理、情绪和精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这就会对 青少年的意志品质产生弱化影响。 (一)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办好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 ● 的网站,构建青少年自己的网络家因。信息时代,手机上网是获取 信息的重要方式。手机互联网有六大特点:一是信息更新的与时俱 进性;二是信鼠传播的快速性;三是信息内容的全面性;四是信息资 源的共享性;五是信息沟通的交互性;六是信息时空的无界性。通 过办好积极向上、绿色健康的特色网站来吸引青少年访问,是使他 们远离手机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关注青 少年的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态,根据手机互联网的“六大特点”来增加 网站的信息量,完善网站的在线交流功能,密切追踪热点问题,及时 更新信息,以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望,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 困惑。只有这样,才能抢占手机互联网阵地的制高点,才能弘扬正 气,让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对青少年施加积极 的影响。 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具有“高效地获取信息、批判性地评价 信息、实践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合乎道德的行为”[ ]的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对手机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和自律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思想教育方式,提高青少年思想教育 工作的实效性。在信息社会中,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与信息技术相结 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性、参与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 等特征,变革思想教育的形式,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增强思想教育 的生动陛和感染力。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 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品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防止 青少年被手机互联网异化的关键。在2O00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 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就曾经指出:‘ 言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 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 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c“]因此, 在3G手机互联网的信息时代,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革故鼎新,与 时俱进,才能符合新时代的特|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五)加强各国在手机互联网管理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由 (二)校园网建设要坚持“三个统一”原则。建设好校园网,能 有效地减轻青少年对手机互联网的依赖。大部分青少年还在学校 学习生活,随着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很多学校的校园网已成为信息 发布、信息查询、课程学习、同学交流和师生互动的重要平台。建设 好校园网,首先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校园网的信息舆论 方向要坚持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致,不得违反相关的法律、规章和 制度,同时又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氛围。其次是娱 乐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校园网要适当增加娱乐功能,做到“寓教于 乐”,比如健康的在线小游戏、学生心灵驿站、网络杂志阅读、名片放 映影院、生13祝福空问等,避免因单调的形式和枯燥的内容引起青 少年的厌倦心理和排斥情绪。第三是生动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校 于手机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不受时间限制和地域束缚,传播方式具 有灵活性、自由性、隐蔽性和匿名性等特征,这就给不良信息的滋生 和蔓延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使各国给信息传播的有效管理带来 困难。在手机互联网上,很多低级趣味的黄色信息、带计算机病毒 园网在线的教育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生动性而且也要有思想性,这样 才能丰富想象,拓展思维,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才能抵制手机互联 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的信息以及电脑黑客入侵等,都是跨地域甚至跨国界的传播或施加 影响,很多传播不良信息的人常常采用“打—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 战术,或干脆利用某一国对信息管理的法规漏洞以及价值观的区 别,向他国传播不良信息,侵蚀青少年的心灵。尽管各国在政治制 (三)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培养青少年的信息免疫能力。青 少年信息免疫能力,是青少年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指青少年在 处理信息时能以正确的伦理道德为指导,甄别信息的良莠,获取自 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对不良信息有自觉的抵制能力。青少年的心 理天真,个性张扬,思想开放,喜欢追求时尚,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 的诱惑和影响。目前,有关教材中尚未涉及甄别不良信息技能的章 节。因此,一方面要根据手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特点重新修订教 度、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法律传统等方面有一定差异,对不良信息 的定义和界定的标准也不一样,在信息管理的法规和制度方面也有 所区别,但各国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促使青少年健康 成长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各国需要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先扼制 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这是国际上形成的共识),然后在此 基础上进一步增进理解,深化合作。 材,增加相应的内容,充分发挥学校信息技术课的优势;另一方面也 要加大力度拓宽抵制有害信息的社会宣传渠道,多管齐下,切实提 [参考文献】 [1]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M],谢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O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R].北京:2010—4—26,http://www.cnnic.cn/html/Dir/2010/04/23/5814.htm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 [4]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59. 『5]David Bell and BarbaraM.Kennedy.(2000)(ed.):The Cybercaltures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P48. [6]李文涛.遏制网上黄毒[N].光明日报,2000—12—19. [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760. [8]R.舍普,等.技术帝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9:99—100. [9]孙家正.大力推进新时期的文化建设[J].时事报告,2001,(2). [1O]杜殿坤.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观点概述[J].外国教育资料,1980,(1). [11]胡小京.在社区网络建设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J].理论视野,2O04,(1). [12]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0. [13]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12—413. (责任编辑:高春娟)
2023年12月11日发(作者:翦凌波)
第23卷第2期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Shanxi College for Youth Administrators V01.23 No.2 2010年6月 Jun.,2010 【青少年研究】 手机上网对青少年的异化及应对措施 吴江华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摘要:目前,以手机上网为平台的“第五媒体”——手机移动互联网正如火如荼。手机网民中,青少年群体占主体。手 机互联网在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对青少年产生了异化影响。培养青少年的信息免疫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 思想教育,构建青少年网络家园,坚持校园网建设“三统一”原则,加强国际合作,是减少或避免手机互联网对青少年产生 不良影响必须做的工作。 关键词:青少年;手机上网;异化;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97(2010)02一OOO9—03 随着3G时代的来临,“第五媒体”——手机互联网逐渐宽带 化、高速化、普及化、智能化,“智慧地球”的社会信息化也不断向纵 深发展,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方式13新月异,各种信息呈爆炸式涌现, 这一切都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哪种媒体发展得最快,它对 社会的威胁也就最大”[“。手机的移动便携性、手机互联网信息内 容的复杂性以及手机互联网交流的隐蔽性等特征,使青少年的异化 问题日渐突出。因此,提出手机上网对青少年的异化对策也就迫在 眉睫。 一嘲、6-11岁砌12-18啻19-24岁 手机上网对青少年的异化 图1青少年手机网民年龄结构比率【21 手机上网就像一柄双刃剑,在提高工作效率、增进人际交往、丰 2010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OO9年中国青少 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O9年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达1.44亿人, 同比增长73.5%。在手机上网的青少年网民中,在校大学生网民使 用手机七网的比例最高,有85.7%的大学生网民使用手机上网。中 学生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69.3%,小学生网民为 36.6%。”[2J。富精神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和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青少年 造成异化影响。由于手机互联网自身的特点,通过手机互联网传播 的各种不良信息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认知、言语行为、思维模式、意 志情感、价值追求等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手机上网的移动隐蔽性容易使青少年道德异化。青少年 在网民总体中,年轻人更喜欢利用手机平台上网,特 别是年龄段在6岁~ 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右栏是青少年手机 网民年龄结构比率图。 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OO9年l2月,在青少年手机网民中年龄6 岁 ll岁的占2.9%,12岁一l8岁的占42.2%,19岁~24岁的占 54.8%。扣l0年1月份以来,社会上“3G手机上网”宣传力度的加 大、各 ̄:T--机运营商竞争的白热化以及“手机互联网”技术的完善和 资费的优惠,进一步扩大了青少年手机上网的规模,青少年手机上 网的人数还在持续攀升。 收稿日期:2010—05—16 道德实践主要通过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两种方式来实现。道德他 律强调的是引导性和被动性即用纪律、制度、规则、法律等外在的力 量来引导和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使之符合道德规范;而道德自律强 调的是自主性和自觉性即“慎独”,“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礼 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 庸》)。青少年因为年龄和心理特点,意志品质较弱,道德自律能力 也就相对较差,然而恰恰“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_3J。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通计算机终端上网的监控技 作者简介:吴江华(1977一),男,江西赣州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科学社会学。 9 术日臻完善,但以手机为平台的手机互联网对传统的网络监控技术 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手胡具有移动性和小巧性的特点,特别是目前 家都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地域风俗、生活习惯、意识形态、政治观点、 宗教信仰,所以在各种文化的背后必然蕴含着与之相应的人生观、 手机实名制还未普及,手机互联网信息传播比普通计算机终端网络 具有更强的隐匿性。在手机互联网上,“身份的隐匿就意味着历史 的褪去,任何历史性的霓裳或褴褛在因特网的入Fl处都将被漂白, 所以因特网是年轻人的天堂,它从本质上是反权威的,道德的约束 性也荡然无存”‘4J。青少年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隐匿真实的身份出 现在缺乏有效监管的电子网络空间,由于他们“挣脱了现实生活的 世界观、民族心理、行为规范和礼仪规则。当多元文化没有被扬弃 而直接横行于世时,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本国传统民族文化就容易受 到影响和冲击,青少年面对不同的价值导向很可能茫然不知所措, 出现“行为失范”的现象。 此外,还要特别警惕手机互联网上国际信息霸权的影响。在 国际上,由于冷战思维以及敌对势力的存在,一些国家在对外政策 束缚”l ,从而会弱化道德他律的作用。而且在“互联网上非学术 信息中有钾%与色情有关。英国的儿童保护组织在因特网上找到 上推行信息霸权主义。罗斯科普夫在美国《外交政策》第107期上 撰文指出:“信息时代外交政策的核 tL,目标应该是取得世界信息流 的儿童色情页面竟然达4 300余个。”L6j青少年道德自律能力较差, 当面对外在的诱惑和内心的欲望时他们很难做到“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甚至可能会肆无忌惮 地做出滥发不良信息、匿名欺诈、盗窃金融密码等违法乱纪的事情。 (二)手机互联网的虚拟化交往方式导致青少年情感的异化。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积极的情感不仅对促进青少年的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也是青少年交往、娱乐、 学习、研究、工作以及道德认知、道德追求等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 相反,消极的情感则对青少年的实践活动产生弱化、阻碍和破坏的 负面作用。正如沙甫兹伯所认为的一样,“凡出自不公正的情感所 作的,就是不义、恶行和过失;如果情感公正、健全、良好,并且情感 的内容有益于社会,而且还是以有益于社会方式施行,或有所感动, 这就必定在任何行动中构成我们所说的公平和正直。” 7J .隋感就像 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以及各种实践活动中发挥着 指向、调节、控制和动力的作用。 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传统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人们彼此面对 面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语言、腔调、体态、眼神等途径来实现传递信 息、表达情感、加深了解和增进友谊;在信息时代,手机互联网上的 虚拟化交往方式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交流方式。在手机互 联网上,虚拟化“不但潜伏在原型中,而且还潜伏在你可以与这个原 型不断进行的相互影响中,而原型本身也要不断变化。这是一种可 怕的杂交” 8J。在客观上,手机上网交流确实是信息传递进步的一 场划时代的革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很多青少年摒弃了传统的 交流途径,疏远了亲人,离开了朋友,脱离了集体,在方寸之地长年 累月面对“冰冷”的手机,沉溺在手机互联网的泥淖中。青少年“脱 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l9J,这很容易造成 心灵寂寞、情感冷漠,滋生个人主义,从而引发情感危机。交流不仅 仅需要信息的交流,更重要的还需要情感的交流。“人的文明最精 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感情冷漠就是 tL,灵失明。铁石心肠,冷 酷无情须知这是最危险的品质。”l】 。 (三)手机互联网传播的多元文化导致青少年价值观的异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各国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日益频 繁。由于手机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加快了外来文 化传播的速度,扩大和增强了外来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覆盖面、渗 透力以及冲t ̄-30。目前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渗透,正逐渐 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旋律。从好的方面看,外来的优秀文化有利 于青少年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开阔思路,培养世界意识。但每个国 】0 动战的胜利,主导整个媒体,如英国当年控制海洋一样”L1 。这些 国家利用本国先进的电子、传媒及通讯等信息技术优势,通过各种 途径强行向别国传输本国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并控制国际舆论 的主导方向,从而达到诽谤他国政策、挑拨干群感情、离间种族关系 等。青少年因为涉世不深,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很容易被侵蚀和“忽 悠”,导致一些青少年失去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归属感,甚至价值错 位。 (四)手机互联网的不良信息的侵蚀导致青少年意志异化。“夫 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上》),青少年意志主要指青少年在战 胜困难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决心、信心和恒心。意 志品质具有五个特性:坚决性、坚定性、坚韧性、坚强性和坚毅性。 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做事锲而不舍,遭遇阻力时临危不惧、百 折不挠,始终能以昂扬的斗志、满腔的热忱勇往直前,直到成功。而 意志薄弱者面对困难时常常优柔寡断,甚至是打退堂鼓。心理学家 特尔曼用50年的时间对青少年的成才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时发现, 成功与失败、伟大与平庸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意志品质的差异。.“古 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 论》) 青少年正处于良好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立 志向、树理想的黄金时期。但在手机互联网上,各种形形色色的信 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很多内容与社会上的主流观念相异甚至相 背,很容易干扰青少年的正确认识,动摇他们美好的理想信念。另 外,由于青少年尚处于生长和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学习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待加强。在手机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中“存 在着太多的具有同等价值和威望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显示出其他观 点的相对性,以致不允许我们采取任何一种观点并认为它是牢不可 破的和绝对的”¨2』。当青少年面对大量繁杂的信息时无所适从,很 容易患上手机互联网“信息污染综合症”,出现反应迟钝、思维紊乱、 生理不适、情绪消沉和精神颓废,而意志在本质上又是一个心理过 程,与青少年的生理、情绪和精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这就会对 青少年的意志品质产生弱化影响。 (一)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办好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 ● 的网站,构建青少年自己的网络家因。信息时代,手机上网是获取 信息的重要方式。手机互联网有六大特点:一是信息更新的与时俱 进性;二是信鼠传播的快速性;三是信息内容的全面性;四是信息资 源的共享性;五是信息沟通的交互性;六是信息时空的无界性。通 过办好积极向上、绿色健康的特色网站来吸引青少年访问,是使他 们远离手机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关注青 少年的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态,根据手机互联网的“六大特点”来增加 网站的信息量,完善网站的在线交流功能,密切追踪热点问题,及时 更新信息,以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望,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 困惑。只有这样,才能抢占手机互联网阵地的制高点,才能弘扬正 气,让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对青少年施加积极 的影响。 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具有“高效地获取信息、批判性地评价 信息、实践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合乎道德的行为”[ ]的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对手机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和自律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思想教育方式,提高青少年思想教育 工作的实效性。在信息社会中,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与信息技术相结 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性、参与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 等特征,变革思想教育的形式,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增强思想教育 的生动陛和感染力。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 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品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防止 青少年被手机互联网异化的关键。在2O00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 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就曾经指出:‘ 言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 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 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c“]因此, 在3G手机互联网的信息时代,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革故鼎新,与 时俱进,才能符合新时代的特|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五)加强各国在手机互联网管理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由 (二)校园网建设要坚持“三个统一”原则。建设好校园网,能 有效地减轻青少年对手机互联网的依赖。大部分青少年还在学校 学习生活,随着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很多学校的校园网已成为信息 发布、信息查询、课程学习、同学交流和师生互动的重要平台。建设 好校园网,首先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校园网的信息舆论 方向要坚持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致,不得违反相关的法律、规章和 制度,同时又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氛围。其次是娱 乐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校园网要适当增加娱乐功能,做到“寓教于 乐”,比如健康的在线小游戏、学生心灵驿站、网络杂志阅读、名片放 映影院、生13祝福空问等,避免因单调的形式和枯燥的内容引起青 少年的厌倦心理和排斥情绪。第三是生动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校 于手机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不受时间限制和地域束缚,传播方式具 有灵活性、自由性、隐蔽性和匿名性等特征,这就给不良信息的滋生 和蔓延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使各国给信息传播的有效管理带来 困难。在手机互联网上,很多低级趣味的黄色信息、带计算机病毒 园网在线的教育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生动性而且也要有思想性,这样 才能丰富想象,拓展思维,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才能抵制手机互联 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的信息以及电脑黑客入侵等,都是跨地域甚至跨国界的传播或施加 影响,很多传播不良信息的人常常采用“打—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 战术,或干脆利用某一国对信息管理的法规漏洞以及价值观的区 别,向他国传播不良信息,侵蚀青少年的心灵。尽管各国在政治制 (三)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培养青少年的信息免疫能力。青 少年信息免疫能力,是青少年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指青少年在 处理信息时能以正确的伦理道德为指导,甄别信息的良莠,获取自 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对不良信息有自觉的抵制能力。青少年的心 理天真,个性张扬,思想开放,喜欢追求时尚,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 的诱惑和影响。目前,有关教材中尚未涉及甄别不良信息技能的章 节。因此,一方面要根据手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特点重新修订教 度、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法律传统等方面有一定差异,对不良信息 的定义和界定的标准也不一样,在信息管理的法规和制度方面也有 所区别,但各国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促使青少年健康 成长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各国需要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先扼制 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这是国际上形成的共识),然后在此 基础上进一步增进理解,深化合作。 材,增加相应的内容,充分发挥学校信息技术课的优势;另一方面也 要加大力度拓宽抵制有害信息的社会宣传渠道,多管齐下,切实提 [参考文献】 [1]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M],谢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O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R].北京:2010—4—26,http://www.cnnic.cn/html/Dir/2010/04/23/5814.htm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 [4]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59. 『5]David Bell and BarbaraM.Kennedy.(2000)(ed.):The Cybercaltures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P48. [6]李文涛.遏制网上黄毒[N].光明日报,2000—12—19. [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760. [8]R.舍普,等.技术帝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9:99—100. [9]孙家正.大力推进新时期的文化建设[J].时事报告,2001,(2). [1O]杜殿坤.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观点概述[J].外国教育资料,1980,(1). [11]胡小京.在社区网络建设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J].理论视野,2O04,(1). [12]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0. [13]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12—413. (责任编辑:高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