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发(作者:翦利)
1、分析海尔取得的成就,关于海尔的管理你了解多少?
海尔公司取得的成就:海尔集团是世界大型家用电器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世界500强企业前50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海尔集团201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其中海尔品牌出口和海外销售额55亿美元。2010年海尔品牌价值已达207.65亿元,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品牌500强》榜首,2011“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于9月9日发布,海尔集团以907.62亿的品牌价值连续十年位居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十大世界级品牌”。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2008年7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五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2008年海尔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四。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2011年12月15日,据世界著名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洲透视(Euromonitor)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7.8%,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海尔同时拥有“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全球冰箱第一品牌、全球冰箱第一制造商、全球洗衣机第一品牌、全球酒柜第一品牌与第一制造商、全球冷柜第一品牌与第一制造商”共8项殊荣。调查显示,海尔旗下产品的全球份额也节节攀升。2011年,海尔冰箱的品牌和制造商零售全球份额分别为13.7%和16.5%,海尔洗衣机的品牌零售量全球份额为10.9%,海尔酒柜品牌和制造商零售全球份额为16.1%,海尔冷柜的品牌与制造商零售全球份额为16.7%和16.8%,上述产品全球份额都较2010年有大幅提升。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海尔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
驱动”型的海尔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9258项,其中发明专利2532项。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1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5项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持或参与了215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其中172项已经发布,并有8项获得了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参与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41项。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的30余个管理案例被世界12所大学写入案例库,其中,“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管理案例被纳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海尔“市场链”管理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2010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五年。海尔将继续发扬“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信息化流程再造,以人单合一的自主经营体为支点,通过“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创新,努力打造满足用户动态需求的体系,一如既往地为用户不断创新,创出中华民族自己的世界名牌!
海尔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44位,品牌价值已达207.65亿元。
海尔的管理:造就海尔冰箱名牌
自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成立至1991年的7年时间里,海尔在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坚持技术进步,通过狠抓产品质量,创立了海尔冰箱名牌。
1.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1984年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是轻工业部最后一批电冰箱定点生产厂家,当时市场上国产冰箱已有100多个牌号,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没有“名牌”冰箱。因此,在海尔刚开始生产冰箱时,就提出了“名牌战略”的口号。“名牌战略”的核心就是产品的高质量。
1985年,海尔从德国利勃海尔集团引进了先进技术,生产出我国乃至亚洲第一代四星级冰箱,领先一步在国内市场形成了质量可靠和技术先进的优势。很快海尔便以高新技术、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2.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强化产品质量管理。要创名牌冰箱,就要从抓质量入手。海尔认为:人是质量中最关键的因素,第一流的产品是第一流的人干出来的,质量实质上是职工整体素质的体现,抓质量应该首先从人抓起。
1985年,集团总裁张瑞敏毅然决定,将76台存在一定质量问题的冰箱,由责任者亲自用大锤砸毁。这次事件在职工中造成极大的震动,职工的质量意识从此有了质的提高。
3.坚持技术进步不停顿。海尔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技术开发,不断否定自己,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始终保持技术上、质量上的发展创新,确保了市场上的技术领先地位。我们在无氟节能冰箱研制上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平,成果曾代表中国和亚洲先后参加了美国“世界地球日”,维也纳“氟利昂及哈龙替代国际学术交流会”,印度新德里“国际无氟成果研讨会”等多个国际学术交流会,引起世界的轰动,被世界环保组织誉为“世界多一个海尔,地球多一份安全”。
2、 海尔成功的原因。
在一般人眼里,很难想象一个企业能从濒临破产的情况下,用短短10几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一个高质量、高标准、多元化生产、国际化经营的跨国大公司。而海尔的成功之路用事实告诉我们,一切并非神话。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领海尔走向成功的呢?
海尔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厂,就是在1985年,青岛电冰箱厂还负债147万、甚至连工人的工资也发不下去,企业连照常运作都是问题,更无从谈发展了。像这样一个企业,可以说已经是一个空盒子了,一般人都会望而却步,或者就是有胆大的人来捞上一把走人。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海尔的新任决策者以一个巨人的眼光、胆识和谋略,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贷款200万美圆购买德国冰箱生产线。这无疑是一个冒险而又明智的决择。
有了高标准的生产线并不能解决问题,很快有一个矛盾摆上了桌面,那就是提高质量和加快生产的矛盾。在当时,一方面企业面对债务、贷款和工人工资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对冰箱供不应求的利润诱惑。是抛开质量搞生产,还是先树立质量意识,一般的生产者也许会奋不顾身的投入到生产当中去,至于质量,管它呢,卖出去就好,赚了钱再说。但对此,海尔选择了说“不”,海尔毅然将价值20万元的76台不合格冰箱当众销毁,以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后来的事向我们证实,海尔当时的抉择是明智的,质量提高了,信誉当然也就提高了,于是生产也上去了,利润自然也丰厚了。
海尔之所以成功靠的还不仅仅这些,海尔是一个大集体,海尔的决策是集体智慧和个人抉择的有机统一体,每一个海尔的员工在海尔可以切实地感受到一种创业的激情与成就感。海尔有自己的海尔大学和科技研究中心,可见海尔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良苦用心啊!
有了科技和人才的双重保障,还有全体海尔成员的同心同德,海尔的创新意识得到强化,顾客各类需求得到满足,合作伙伴更为海尔的创新速度和创新力度叹为观止。
海尔在90年代初在国内冰箱生产中已是名列前茅,形势一片大好。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开始确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开始连成一片,海尔也面临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海尔的决策者审时度势,再一次作出果断抉择,走多元化道路,打开国际市场。于是海尔集团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海尔冰箱、海尔洗衣机、海尔电视机、海尔空调、海尔冷柜…海尔走出了一条多元化之路。再下一步,海尔把眼光放到了国际市场,海尔的产品行销海外,在欧洲,在美国,在东亚……海尔的品牌日益为世界所接受,更多人对“中国货”产生信赖。
但尽管如此,海尔和海外的巨头相比,还是显出了势力弱小的一面,在海外发展,
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风险,甚至还有被吃掉的可能,面对国外更加复杂的状况,海尔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将自主发展的经营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使得海尔这一品牌深入人心。
今日的海尔,屹立于世界500强之林,为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海尔20年创牌,突破1000亿元,意味着海尔又站在了与世界级品牌同台竞争的新起点上,开始了新的征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尔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海尔在世界经济之林中占了一席之地,为国人脸上添了光彩。“海尔”,是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的缩影,她同时也为其他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海尔的成功,究其原因,少不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国际意识。说来容易,做来谈何容易,任何一个企业,要想作到其中一点都绝非易事,而要想全作到更始难上加难。在今天的新形势下我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机遇与挑战,的确,今天已不比改革开放之初,一方面企业要发展有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如发达的通讯手段使得市场信息能及时反馈,便利的交通能让物流更加畅通,日新的科技促进了产品更新,完善的体制让竞争更为公平,等等。但在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挑战,对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认清形势,高瞻远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寻求一席之地。
理念的匹配性决定着制度的可执行性
所谓理念的匹配性,是指制度中所依据和植入的理念,与员工愿意接受的理念要能够匹配。或者说,至少员工在理性上,能够认可制度中包含的理念。我们平时说:“先进的制度,不一定是好的制度;适合的制度,才是真正好的制度。”这里“适合”就是指的理念的匹配性。有的企业从大学教授、先进企业或咨询公司那里学到了很先进的制度,但是,使用效果却不理想;有的企业,看制度上去很“土”,却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理念的匹配性问题。
在海尔企业文化中心,有一张已经发黄的稿纸,上面写着13个条款,据说,这是张瑞敏到海尔后颁布的第一个管理制度文件。在这个制度文件中,赫然写着
“不许在车间大小便”。几乎所有参观的人,对这一条无不表露出惊讶、疑惑甚至困惑的神色:堂堂海尔,为什么制度的起点竟然是这样的?
当我们对海尔13条出台的背景进行研究时,发现其中深藏着管理的玄妙。
1984年,在张瑞敏刚到海尔时,看到的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员工领不到工资,人心涣散,在厂区打架骂人的、随便偷盗公司财产的、在车间随地大小便的现象比比皆是,公司一年换了四任厂长,前三任要么知难而退,要么被员工赶走。怎么办?张瑞敏按照他独特的理念做出了一系列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首先想办法从朋友那里借了几万元钱,为每一个员工发了一个月的工资。此举令所有员工深受感动,也深感意外。正在大家议论纷纷、东猜西想的时候,张瑞敏结合当时的形势、企业的状况和员工急切盼望企业发展的心理,定出了一系列基本的规定:严禁偷盗公司财产、严禁在车间大小便……
第一次出台的制度,一共13条,每一条都不是高不可攀,相反,都紧挨员工的道德底线。任何一条都让员工感觉“不应该”违背,因此,制度本身具有了极强的可执行性。更重要的是,张瑞敏没有让制度停留在这13条上,而是抓住每一个违反制度的典型行为,发动大家讨论,挖掘典型行为的思想根源,上升到理念层次,再以这种理念为依据,制定更加严格的制度……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每执行一次制度,就沉淀一个理念,以理念为依据,再制定更多的制度。结果是,制度越来越健全,越来越严,同时,文化越积越厚重,思想越来越统一。每一个方面都有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同时,每一个方面都有严格的奖惩制度。最终形成了“制度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海尔模式。
其实,这一规律,早在革命时期,毛主席就进行了成功的应用。革命军队刚刚组建时,成分复杂,理念更不统一。结合当时的战士思想水平,毛主席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这11条中,也没有高不可攀的条目,从“一切行动听指挥”、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到“缴获要归公”,都是紧挨战士的道德底线,让战士感觉不难做到,也应该做到。这就保证了制度本身的可执行性。但是,我们对
每一条都严格执行,当战士们因严格执行纪律而迅速得到群众拥护时,我们及时抓住典型行为进行宣传,当战士违背纪律时,我们也抓住典型行为,挖掘思想根源,使更多的战士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通过这种严格执行制度、循序渐进的教育,使战士不断巩固思想理念,提升革命觉悟和思想水平,在此基础上,用更高的理念制定更完善的制度,结果,也形成了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互相作用、互相提升,最后达到高度的统一。H
无论是三大纪律还是海尔十三条,其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当时制定制度时所依据和植入的理念与战士和员工所具有或愿意接受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也就是说,在理性上,员工认可制度所提倡的理念。“愿意接受”,这就是制度得以执行的根本力量。
2023年12月17日发(作者:翦利)
1、分析海尔取得的成就,关于海尔的管理你了解多少?
海尔公司取得的成就:海尔集团是世界大型家用电器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世界500强企业前50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海尔集团201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其中海尔品牌出口和海外销售额55亿美元。2010年海尔品牌价值已达207.65亿元,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品牌500强》榜首,2011“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于9月9日发布,海尔集团以907.62亿的品牌价值连续十年位居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十大世界级品牌”。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2008年7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五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2008年海尔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四。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2011年12月15日,据世界著名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洲透视(Euromonitor)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7.8%,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海尔同时拥有“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全球冰箱第一品牌、全球冰箱第一制造商、全球洗衣机第一品牌、全球酒柜第一品牌与第一制造商、全球冷柜第一品牌与第一制造商”共8项殊荣。调查显示,海尔旗下产品的全球份额也节节攀升。2011年,海尔冰箱的品牌和制造商零售全球份额分别为13.7%和16.5%,海尔洗衣机的品牌零售量全球份额为10.9%,海尔酒柜品牌和制造商零售全球份额为16.1%,海尔冷柜的品牌与制造商零售全球份额为16.7%和16.8%,上述产品全球份额都较2010年有大幅提升。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海尔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
驱动”型的海尔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9258项,其中发明专利2532项。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1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5项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持或参与了215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其中172项已经发布,并有8项获得了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参与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41项。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的30余个管理案例被世界12所大学写入案例库,其中,“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管理案例被纳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海尔“市场链”管理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2010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五年。海尔将继续发扬“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信息化流程再造,以人单合一的自主经营体为支点,通过“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创新,努力打造满足用户动态需求的体系,一如既往地为用户不断创新,创出中华民族自己的世界名牌!
海尔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44位,品牌价值已达207.65亿元。
海尔的管理:造就海尔冰箱名牌
自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成立至1991年的7年时间里,海尔在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坚持技术进步,通过狠抓产品质量,创立了海尔冰箱名牌。
1.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1984年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是轻工业部最后一批电冰箱定点生产厂家,当时市场上国产冰箱已有100多个牌号,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没有“名牌”冰箱。因此,在海尔刚开始生产冰箱时,就提出了“名牌战略”的口号。“名牌战略”的核心就是产品的高质量。
1985年,海尔从德国利勃海尔集团引进了先进技术,生产出我国乃至亚洲第一代四星级冰箱,领先一步在国内市场形成了质量可靠和技术先进的优势。很快海尔便以高新技术、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2.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强化产品质量管理。要创名牌冰箱,就要从抓质量入手。海尔认为:人是质量中最关键的因素,第一流的产品是第一流的人干出来的,质量实质上是职工整体素质的体现,抓质量应该首先从人抓起。
1985年,集团总裁张瑞敏毅然决定,将76台存在一定质量问题的冰箱,由责任者亲自用大锤砸毁。这次事件在职工中造成极大的震动,职工的质量意识从此有了质的提高。
3.坚持技术进步不停顿。海尔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技术开发,不断否定自己,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始终保持技术上、质量上的发展创新,确保了市场上的技术领先地位。我们在无氟节能冰箱研制上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平,成果曾代表中国和亚洲先后参加了美国“世界地球日”,维也纳“氟利昂及哈龙替代国际学术交流会”,印度新德里“国际无氟成果研讨会”等多个国际学术交流会,引起世界的轰动,被世界环保组织誉为“世界多一个海尔,地球多一份安全”。
2、 海尔成功的原因。
在一般人眼里,很难想象一个企业能从濒临破产的情况下,用短短10几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一个高质量、高标准、多元化生产、国际化经营的跨国大公司。而海尔的成功之路用事实告诉我们,一切并非神话。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领海尔走向成功的呢?
海尔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厂,就是在1985年,青岛电冰箱厂还负债147万、甚至连工人的工资也发不下去,企业连照常运作都是问题,更无从谈发展了。像这样一个企业,可以说已经是一个空盒子了,一般人都会望而却步,或者就是有胆大的人来捞上一把走人。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海尔的新任决策者以一个巨人的眼光、胆识和谋略,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贷款200万美圆购买德国冰箱生产线。这无疑是一个冒险而又明智的决择。
有了高标准的生产线并不能解决问题,很快有一个矛盾摆上了桌面,那就是提高质量和加快生产的矛盾。在当时,一方面企业面对债务、贷款和工人工资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对冰箱供不应求的利润诱惑。是抛开质量搞生产,还是先树立质量意识,一般的生产者也许会奋不顾身的投入到生产当中去,至于质量,管它呢,卖出去就好,赚了钱再说。但对此,海尔选择了说“不”,海尔毅然将价值20万元的76台不合格冰箱当众销毁,以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后来的事向我们证实,海尔当时的抉择是明智的,质量提高了,信誉当然也就提高了,于是生产也上去了,利润自然也丰厚了。
海尔之所以成功靠的还不仅仅这些,海尔是一个大集体,海尔的决策是集体智慧和个人抉择的有机统一体,每一个海尔的员工在海尔可以切实地感受到一种创业的激情与成就感。海尔有自己的海尔大学和科技研究中心,可见海尔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良苦用心啊!
有了科技和人才的双重保障,还有全体海尔成员的同心同德,海尔的创新意识得到强化,顾客各类需求得到满足,合作伙伴更为海尔的创新速度和创新力度叹为观止。
海尔在90年代初在国内冰箱生产中已是名列前茅,形势一片大好。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开始确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开始连成一片,海尔也面临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海尔的决策者审时度势,再一次作出果断抉择,走多元化道路,打开国际市场。于是海尔集团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海尔冰箱、海尔洗衣机、海尔电视机、海尔空调、海尔冷柜…海尔走出了一条多元化之路。再下一步,海尔把眼光放到了国际市场,海尔的产品行销海外,在欧洲,在美国,在东亚……海尔的品牌日益为世界所接受,更多人对“中国货”产生信赖。
但尽管如此,海尔和海外的巨头相比,还是显出了势力弱小的一面,在海外发展,
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风险,甚至还有被吃掉的可能,面对国外更加复杂的状况,海尔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将自主发展的经营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使得海尔这一品牌深入人心。
今日的海尔,屹立于世界500强之林,为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海尔20年创牌,突破1000亿元,意味着海尔又站在了与世界级品牌同台竞争的新起点上,开始了新的征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尔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海尔在世界经济之林中占了一席之地,为国人脸上添了光彩。“海尔”,是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的缩影,她同时也为其他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海尔的成功,究其原因,少不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国际意识。说来容易,做来谈何容易,任何一个企业,要想作到其中一点都绝非易事,而要想全作到更始难上加难。在今天的新形势下我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机遇与挑战,的确,今天已不比改革开放之初,一方面企业要发展有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如发达的通讯手段使得市场信息能及时反馈,便利的交通能让物流更加畅通,日新的科技促进了产品更新,完善的体制让竞争更为公平,等等。但在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挑战,对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认清形势,高瞻远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寻求一席之地。
理念的匹配性决定着制度的可执行性
所谓理念的匹配性,是指制度中所依据和植入的理念,与员工愿意接受的理念要能够匹配。或者说,至少员工在理性上,能够认可制度中包含的理念。我们平时说:“先进的制度,不一定是好的制度;适合的制度,才是真正好的制度。”这里“适合”就是指的理念的匹配性。有的企业从大学教授、先进企业或咨询公司那里学到了很先进的制度,但是,使用效果却不理想;有的企业,看制度上去很“土”,却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理念的匹配性问题。
在海尔企业文化中心,有一张已经发黄的稿纸,上面写着13个条款,据说,这是张瑞敏到海尔后颁布的第一个管理制度文件。在这个制度文件中,赫然写着
“不许在车间大小便”。几乎所有参观的人,对这一条无不表露出惊讶、疑惑甚至困惑的神色:堂堂海尔,为什么制度的起点竟然是这样的?
当我们对海尔13条出台的背景进行研究时,发现其中深藏着管理的玄妙。
1984年,在张瑞敏刚到海尔时,看到的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员工领不到工资,人心涣散,在厂区打架骂人的、随便偷盗公司财产的、在车间随地大小便的现象比比皆是,公司一年换了四任厂长,前三任要么知难而退,要么被员工赶走。怎么办?张瑞敏按照他独特的理念做出了一系列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首先想办法从朋友那里借了几万元钱,为每一个员工发了一个月的工资。此举令所有员工深受感动,也深感意外。正在大家议论纷纷、东猜西想的时候,张瑞敏结合当时的形势、企业的状况和员工急切盼望企业发展的心理,定出了一系列基本的规定:严禁偷盗公司财产、严禁在车间大小便……
第一次出台的制度,一共13条,每一条都不是高不可攀,相反,都紧挨员工的道德底线。任何一条都让员工感觉“不应该”违背,因此,制度本身具有了极强的可执行性。更重要的是,张瑞敏没有让制度停留在这13条上,而是抓住每一个违反制度的典型行为,发动大家讨论,挖掘典型行为的思想根源,上升到理念层次,再以这种理念为依据,制定更加严格的制度……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每执行一次制度,就沉淀一个理念,以理念为依据,再制定更多的制度。结果是,制度越来越健全,越来越严,同时,文化越积越厚重,思想越来越统一。每一个方面都有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同时,每一个方面都有严格的奖惩制度。最终形成了“制度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海尔模式。
其实,这一规律,早在革命时期,毛主席就进行了成功的应用。革命军队刚刚组建时,成分复杂,理念更不统一。结合当时的战士思想水平,毛主席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这11条中,也没有高不可攀的条目,从“一切行动听指挥”、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到“缴获要归公”,都是紧挨战士的道德底线,让战士感觉不难做到,也应该做到。这就保证了制度本身的可执行性。但是,我们对
每一条都严格执行,当战士们因严格执行纪律而迅速得到群众拥护时,我们及时抓住典型行为进行宣传,当战士违背纪律时,我们也抓住典型行为,挖掘思想根源,使更多的战士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通过这种严格执行制度、循序渐进的教育,使战士不断巩固思想理念,提升革命觉悟和思想水平,在此基础上,用更高的理念制定更完善的制度,结果,也形成了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互相作用、互相提升,最后达到高度的统一。H
无论是三大纪律还是海尔十三条,其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当时制定制度时所依据和植入的理念与战士和员工所具有或愿意接受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也就是说,在理性上,员工认可制度所提倡的理念。“愿意接受”,这就是制度得以执行的根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