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Samsung手机的设计心理学
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蹉新柔)
Samsung手机的设计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而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如今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笔记本电脑的身影,教室、宿舍、图书馆……手机产品就像walkman一样,开始成为大学生的文具,成为寻常百姓家的一件家用产品,其外观造型也由严谨、理性的高科技风格转向更为自由和丰富多彩形式。其中满足适用者的心理要求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为手机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普遍话题,大学生将成为未来的手机购买群体,所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要求成为销售的前提。在校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买手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手机价格都逐渐平民化,现在很多同学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机。由于对手机了解较多,所以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现在手机成为平民商品,因为它的配置逐渐增强,价格平民化,在使用上也优于固定电话。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引领消费时尚的工业产品。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和功能质量的同质化,消费者对手机的差异化要求越来越强烈,对手机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在选购手机时往往更加青睐于符合自己身份和性格特点的机型,而对于那些外观设计平庸或雷同的手机不屑一顾。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和日益挑剔的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重点是消费者,生产者和设计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动机上。①人性化设计是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首要的条件来考虑。②为了在手机的人性化设计中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就需要在手机设计的每个环节中深入系统的调查分析影响消费者需求和消费动机的心理元素,这包括:消费者如何解码设计信息;不同的社会背景的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不同消费者对形态、色彩和材质的不同偏好;以及消费者在决策、购买过程中各种心理元素等,在充分了解消费者的相关心理元素的基础上,准确的把握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和消费市场动向,根据消费者不同的特征细分市场,有的放矢的进行手机设计,从而使设计出来的手机更加人性化,符合市场需求,适销对路,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虽然早就用过手机,但早还想换一部手机,不但可以学习娱乐,而且拥有一个独立的空间,曾经用的手机,出现诸多麻烦,虽然懂得较多知识,但是不断出现的硬件损坏问题常常困扰消费者。周围有很多已经买了和正在预购的同学,他们的购买心理流程和我的基本差不多,首先先定位价钱,再去定位配置,外观,材料。手机的维修现在比较方便,因为现在很多品牌都有几年保,所以出现问题直接找厂商。去年10月份订购一台三星i9300手机,商家运用消费者心理把价格定位2900元,算是很贵的了,我买的流程是首先把需求定在第一位,再选择配置,最后选择品牌和造型。
一,首先来看看手机的价格,这是购买手机的前提,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把价钱定位才能选择。价格是商品本身的内在价值决定的,顾客购买某种商品,其实已有一个心理价位在,如果商品超出其心理价位很高,则交易无法成功,最理想的状态是产品价格高出顾客心理价位10-20%左右。成交机会最高。任何一类产品都有一个“心理价格”,高于“心理价格”也就超出了大多数用户的预算范围,低于“心理价格”会让用户对产品的品质产生疑问。因此,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有助于市场人员为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有助于销售人员达成产品的销售。中国手机市场在整体上呈现诸多鲜明特征:各品牌手机开始普遍降价、各方面价格全面跳水、价格战愈演愈烈、厂商进入这一市场的步伐也明显加快。面对这些状况,消费者和经销商们都有着怎样的看法和选择?
手机价格的大幅下降已经对消费者构成极大诱惑,但除了价格外,许多手机的性能相对较弱、DIY方面受限较多仍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
价格分布每个档次,最低100多元就可以,最高配置要达到几千元,这样就给我们消费者很多选择空间,大学校园内价格层次一般在600—2500元之间,当然价位不同,手机本身的配置及外观等方面层次就不相同了,这就要根据自己经济能力而决定了。
当然,谁都想购买物美价廉的,但也不能为了高性能而去购买高价位电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众所周知,手机的配置性能是价格的定位标准,高性能高配置是大学生追求的目标,这是由于攀比等种种心理原因所造成的,智能手机的性能高低,首先取决于CPU的处理能力,尤其是随着英特尔迅驰平台的不断升级,整个手机行业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中快速发展。在10年手机市场里,随着诺基亚塞班3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类大型软件、特别是复杂的游戏软件的应用,以及多任务处理需求的不断提升,手机的性能堪称消费者选择的重中之重。在大多数人眼里,以往具有拍照功能 以及MP3播发器的手机就是“娱乐”的代名词。但伴随着许多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广泛应用之后,在校大学生都将智能手机视为首选,严谨的商务机型也慢慢与独显结合。
三,手机造型对于销售比较重要,人们感知客观事物是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五种感官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视觉大约占大部分,是感知事物最终要的器官,人们最容易通过视觉感知到产品造型的形态、材质工艺和色彩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也最容易唤起人们的心理感受和审美体验。优良的电脑设计,应该通过这三个因素的完美融合使其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后面的产品精神价值,消费者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这种精神价值,与其内心世界的渴望达成共识,从而达到销售质量。外在形态是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第一要素,三星i9300能够激起消费者心理上的购买欲望,同时它也是手机内在功能、配置及品质等因素的外在表现。随着消费者对其功能追求上升为对实现社会、心理功能的追求,更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形态所表现的心理价值、社会地位、文化水准、个人情趣等。对称或矩形能够显示严谨,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心理感受;圆形和椭圆形能够显示包容,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完满、活泼、生动的心理感受;自由曲线能够显示动态、节奏与韵律,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热烈、自然、自由、亲切的心理感受;残缺形态会使消费者心理产生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由于本人喜欢稳重的设计,所以选择的这款三星i9300手机外观采用苹果公司新磨具的矩形外观设计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手机的设计趋向于精巧,这样就不适合于少数人群的操作。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形态设计刺激了消费者的视觉,那么材质设计则刺激了消费者的视觉和触觉,给消费者更丰富的感知体验。
用户操作使用一个产品,他们的心理过程往往要经过六个阶段,分别为意图、计划、动作实施、感知反馈、认知、选择心意图,手机的操作界面一般都是统一的,只是区别于每个按键的设计,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操作界面的设计者要在理解消费者操作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按键位置及触感设计,同时确保界面信息显示符合消费者的知觉习惯和色彩方案,要用简明易理解记忆的图示指导操作。这款手机采用完全不同的操作界面。合理的选用及搭配黑白色彩。十足科技味,充分的体现它的设计特色,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知。形式(审美)与功能设计得到最恰当的平衡,就会拉近人与机器之间的距离。
四,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来讲,品牌在人们心目中代表了使用者具有的那一类身份、地位和个性。三星品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非同一般。 “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公司的名称或一个公司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它能给带来更多的利益。的品牌认知包括对品牌的功能性认识和品牌的象征性意义认识两方面内容。在产品高
度趋于同质化的市场条件下,对品牌象征性意义认识尤为重要。 品牌个性一旦形成,就具有不可模仿性与持续性。
弗罗伊德把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份,则是潜意识。如果利用潜意识来激发被压抑而又不能表达的欲望以达到营销的目的,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苹果公司的产品,感性认识上的科技含量高,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五,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强力推动,手机产业的发展和智能平台技术的不断成熟,导致数字化产品及其设计在不同层次和意义上更加广泛的扩延,为实现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提供了从内核到外层的广泛平台。未来的人性化设计将具有更加全面立体的内涵,它将超越我们过去所局限的人与物的关系认识,向时间、空间、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发展,同时,通过虚拟现实、互联网络等多种数字化的形式而扩延。成功来源与设计,设计来源于人性化的创新。
六, 这款手机有什么缺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无防尘保护,屏幕易被划伤,或弄脏。
2, 长时间使用,电池续航时间短。
3, 触摸板过硬。
4, 手机许多功能需要网络的支持,造成流量巨大的使用代价。
在未来的手机设计中,个性化、时尚化、身份化将成为设计的主题,以消费者心理元素为基础来展开手机设计的每个细节,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从而获得消费者的心理共鸣。以消费者心理元素为基础的人性化设计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对一个产品而言,用户所体验的并不单纯是审美与功能的设计。也附加着文化、社会、历史等多个维度的复合体验。数字化的背景下,人与机器的距离,虽然正在无限趋近,
但是,设计并不要求人与机器零距离。除了满足形式和功能,还能满足深层的心理对“距离”的要求。因而有着更好的用户体验。
手机造型设计中的心理元素
随着通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的配置和功能日趋相似,手机的造型款式日益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购买因素,因而从消费者心理活动规律出发进行手机的造型的人性化设计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款成功的造型设计能给企业带来质的飞跃。例如:摩托罗拉针对消费者喜爱超薄机的心理趋势推出的v3系列,以精细的流线型外观设计,近乎完美的制作工艺,时尚考究的色彩搭配,制造了近几年手机业的神话。据调查报告显示,在北美最畅销的5种机型中,摩托罗拉的V3排名第一,这对摩托罗拉在全球的份额增长了七个百分点起了重大贡献。
从心理学的角度,人们感知客观事物是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五种感官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视觉大约占60%,是感知事物最终要的器官,人们最容易通过视觉感知到产品造型的形态、材质工艺和色彩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也最容易唤起人们的心理感受和审美体验。优良的手机设计,应该通过这三个因素的完美融合使手机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后面的产品精神价值,消费者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这种精神价值,与其内心世界的渴望达成共识,从而实现产品的情感价值。手机形态设计中的心理元素
手机形态是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第一要素,它能够激起消费者心理上的购买欲望,同时它也是手机内在功能、配置及品质等因素的外在表现。随着消费者对手机的功能追求上升为对实现社会、心理功能的追求,更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手机形态所表现的心理价值、社会地位、文化水准、个人情趣等。这就需要设计者在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认知、记忆、思维、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在形态设计中针对不同消费者赋予手机不同的尺寸、形状、比例分割、层次关系及细节的刻画等,从而使消费者对不同形态的手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对称或矩形能够显示严谨,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心理感受;圆形和椭圆形能够显示包容,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完满、活泼、生动的心理感受;自由曲线能够显示动态、节奏与韵律,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热烈、自然、自由、亲切的心理感受;而残缺、变异等造型手段能够显示时代、前卫的主题,残缺形态会使消费者心理产生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作为诺基亚旗舰级手机产品7610的外形设计则采用这种手法超脱了传统直板手机设计风格,它外观设计大胆前卫,极具完美品质,将其魅力及内涵演绎到极致,精湛的工艺、圆润的外形更散发无穷灵感,使其一度成为手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
手机材质工艺设计中的心理元素
如果说手机的形态设计刺激了消费者的视觉,那么手机的材质设计则刺激了消
费者的视觉和触觉,给消费者更丰富的感知体验。在手机的人性化设计中合理的选用良好的材质不仅可以用最简约的方式产生艺术感,还可以使手机具有不同的身份、品味的象征意义。因此,面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在选用材质时不仅要考虑材料的质感、加工工艺、耐磨性、强度等因素外,还需充分考虑材料与消费者的情感关系及情感联想。同样形态的手机采用不同的材质,会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金属会使消费者产生冷峻、伶俐、充满现代感等心理感受;塑料会使消费者产生轻便、廉价、时尚等心理感受;木质会使消费者产生温暖、朴素、怀旧等心理感受。新兴的IMD、IML、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等材料与传统材料相结合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如:电镀、丝印、镭雕, 电铸、蚀纹等的处理,必定会给消费者带来丰富多彩的心理感受。这就要求设计者根据消费者不同的心理需求,在对不同材质工艺的性能特征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加以选用,从而设计出具有不同情感价值的手机。例如:诺基亚倾慕7360在的机身上,完美地将塑料,金属,布料仿皮革材质汇聚在一起,加之花草图腾的装饰,令这款手机艺术化成了好像具有生机的植物一般,这款手机已升华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消费者个人风格最忠实和最直接的代言人。
手机色彩设计中的心理元素
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视觉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色彩的感觉,合理的手机配色不仅具有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色彩能够影响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能够寄托消费者的理想,使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具有重要的心理功能。色彩的心理功能是由色彩刺激引发消费者的记忆、联想、想象和顿悟,从而使消费者的内心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对色彩信息进行解码,这些心理反应往往受到消费者年龄、经历、性格、情绪、民族、修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同的色彩会给消费者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黑色容易使消费者产生高贵、优雅、神秘等心理感受;红色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着热烈、喜庆、奔放等心理感受;蓝色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着宁静、深远等心理感受;白色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纯粹、神圣、高雅等心理感受;绿色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和平、安全等心理感受。不同色彩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还受时代、文化、 地域、习俗等方面的影响,例如:黄色在中国是与帝王有关的颜色,然而伊斯兰教认为黄色是死亡的颜色,佛教却用黄色做僧衣,基督教则认为黄色是叛徒衣服的颜色。因此,设计者在手机色彩的人性化设计中,应依据不同社会背景的消费人群的心理特征,合理的选用及搭配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使色彩能够充分的体现手机的设计特色,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知。如索爱阳光橙系列具有运动气息的手机由于给消费者带来了特别的心理感受和体验一度成为畅销产品。
四、手机操作界面设计中心理的元素
手机的操作界面是手机与消费者进行信息交换的部分,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丰
富,手机操作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方便准确的传递信息,设计者必须认真研究消费者操作行动方面的心理特性。用户操作使用一个产品,他们的心理过程往往要经过六个阶段,分别为意图、计划、动作实施、感知反馈、认知、选择心意图。③意图:在使用手机前,消费者心理首先形成操作意图;计划:操作意图确定后,消费者会根据手机操作界面开始计划如何行动;动作实施:按意图和计划开始实施操作过程;感知反馈:消费者在进行每一步操作时,会通过知觉感知手机界面传递的信息;认知:消费者把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解释,理解其与目标意图的差异;选择新意图:消费者根据反馈信息和其行动目的,决定下一步新的意图。为了更好的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目标,手机操作界面的设计者要在理解消费者操作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按键位置及触感设计,同时确保手机界面信息显示符合消费者的知觉习惯和思维方式,要用简明易理解记忆的图示指导操作。
1、您对现在使用的手机满意吗?(单选)( )
A、很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D、难以忍受
2、您现在家人的手机有几个款式?(单选)( )
A、1种 B、2种 C、3种 D、5种以上
3、您的手机品牌? ( )
A、诺基亚 B、三星 C、HTC D、其他
4、您手机的颜色?( )
A、红色 B、黄色 C、黑色 D、其他
5、您手机一般充电管多久? ( )
A、一个星期 B、一天 C、一个月 D、其他
6、您喜欢哪种色系作为手机的主色调?(多选) ( )
A、白色 B、蓝色 C、黄色 D、黑色 E、其他
7、如果有新造型的手机您会接受吗? ( )
A、接受 B、不接受
8、手机价格多少您会比较满意? ( )
A、1000-1500 B、1500-2000 C、2000-2500
9、您的手机换一部? ( )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以上
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蹉新柔)
Samsung手机的设计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而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如今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笔记本电脑的身影,教室、宿舍、图书馆……手机产品就像walkman一样,开始成为大学生的文具,成为寻常百姓家的一件家用产品,其外观造型也由严谨、理性的高科技风格转向更为自由和丰富多彩形式。其中满足适用者的心理要求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为手机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普遍话题,大学生将成为未来的手机购买群体,所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要求成为销售的前提。在校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买手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手机价格都逐渐平民化,现在很多同学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机。由于对手机了解较多,所以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现在手机成为平民商品,因为它的配置逐渐增强,价格平民化,在使用上也优于固定电话。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引领消费时尚的工业产品。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和功能质量的同质化,消费者对手机的差异化要求越来越强烈,对手机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在选购手机时往往更加青睐于符合自己身份和性格特点的机型,而对于那些外观设计平庸或雷同的手机不屑一顾。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和日益挑剔的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重点是消费者,生产者和设计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动机上。①人性化设计是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首要的条件来考虑。②为了在手机的人性化设计中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就需要在手机设计的每个环节中深入系统的调查分析影响消费者需求和消费动机的心理元素,这包括:消费者如何解码设计信息;不同的社会背景的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不同消费者对形态、色彩和材质的不同偏好;以及消费者在决策、购买过程中各种心理元素等,在充分了解消费者的相关心理元素的基础上,准确的把握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和消费市场动向,根据消费者不同的特征细分市场,有的放矢的进行手机设计,从而使设计出来的手机更加人性化,符合市场需求,适销对路,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虽然早就用过手机,但早还想换一部手机,不但可以学习娱乐,而且拥有一个独立的空间,曾经用的手机,出现诸多麻烦,虽然懂得较多知识,但是不断出现的硬件损坏问题常常困扰消费者。周围有很多已经买了和正在预购的同学,他们的购买心理流程和我的基本差不多,首先先定位价钱,再去定位配置,外观,材料。手机的维修现在比较方便,因为现在很多品牌都有几年保,所以出现问题直接找厂商。去年10月份订购一台三星i9300手机,商家运用消费者心理把价格定位2900元,算是很贵的了,我买的流程是首先把需求定在第一位,再选择配置,最后选择品牌和造型。
一,首先来看看手机的价格,这是购买手机的前提,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把价钱定位才能选择。价格是商品本身的内在价值决定的,顾客购买某种商品,其实已有一个心理价位在,如果商品超出其心理价位很高,则交易无法成功,最理想的状态是产品价格高出顾客心理价位10-20%左右。成交机会最高。任何一类产品都有一个“心理价格”,高于“心理价格”也就超出了大多数用户的预算范围,低于“心理价格”会让用户对产品的品质产生疑问。因此,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有助于市场人员为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有助于销售人员达成产品的销售。中国手机市场在整体上呈现诸多鲜明特征:各品牌手机开始普遍降价、各方面价格全面跳水、价格战愈演愈烈、厂商进入这一市场的步伐也明显加快。面对这些状况,消费者和经销商们都有着怎样的看法和选择?
手机价格的大幅下降已经对消费者构成极大诱惑,但除了价格外,许多手机的性能相对较弱、DIY方面受限较多仍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
价格分布每个档次,最低100多元就可以,最高配置要达到几千元,这样就给我们消费者很多选择空间,大学校园内价格层次一般在600—2500元之间,当然价位不同,手机本身的配置及外观等方面层次就不相同了,这就要根据自己经济能力而决定了。
当然,谁都想购买物美价廉的,但也不能为了高性能而去购买高价位电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众所周知,手机的配置性能是价格的定位标准,高性能高配置是大学生追求的目标,这是由于攀比等种种心理原因所造成的,智能手机的性能高低,首先取决于CPU的处理能力,尤其是随着英特尔迅驰平台的不断升级,整个手机行业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中快速发展。在10年手机市场里,随着诺基亚塞班3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类大型软件、特别是复杂的游戏软件的应用,以及多任务处理需求的不断提升,手机的性能堪称消费者选择的重中之重。在大多数人眼里,以往具有拍照功能 以及MP3播发器的手机就是“娱乐”的代名词。但伴随着许多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广泛应用之后,在校大学生都将智能手机视为首选,严谨的商务机型也慢慢与独显结合。
三,手机造型对于销售比较重要,人们感知客观事物是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五种感官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视觉大约占大部分,是感知事物最终要的器官,人们最容易通过视觉感知到产品造型的形态、材质工艺和色彩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也最容易唤起人们的心理感受和审美体验。优良的电脑设计,应该通过这三个因素的完美融合使其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后面的产品精神价值,消费者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这种精神价值,与其内心世界的渴望达成共识,从而达到销售质量。外在形态是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第一要素,三星i9300能够激起消费者心理上的购买欲望,同时它也是手机内在功能、配置及品质等因素的外在表现。随着消费者对其功能追求上升为对实现社会、心理功能的追求,更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形态所表现的心理价值、社会地位、文化水准、个人情趣等。对称或矩形能够显示严谨,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心理感受;圆形和椭圆形能够显示包容,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完满、活泼、生动的心理感受;自由曲线能够显示动态、节奏与韵律,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热烈、自然、自由、亲切的心理感受;残缺形态会使消费者心理产生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由于本人喜欢稳重的设计,所以选择的这款三星i9300手机外观采用苹果公司新磨具的矩形外观设计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手机的设计趋向于精巧,这样就不适合于少数人群的操作。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形态设计刺激了消费者的视觉,那么材质设计则刺激了消费者的视觉和触觉,给消费者更丰富的感知体验。
用户操作使用一个产品,他们的心理过程往往要经过六个阶段,分别为意图、计划、动作实施、感知反馈、认知、选择心意图,手机的操作界面一般都是统一的,只是区别于每个按键的设计,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操作界面的设计者要在理解消费者操作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按键位置及触感设计,同时确保界面信息显示符合消费者的知觉习惯和色彩方案,要用简明易理解记忆的图示指导操作。这款手机采用完全不同的操作界面。合理的选用及搭配黑白色彩。十足科技味,充分的体现它的设计特色,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知。形式(审美)与功能设计得到最恰当的平衡,就会拉近人与机器之间的距离。
四,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来讲,品牌在人们心目中代表了使用者具有的那一类身份、地位和个性。三星品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非同一般。 “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公司的名称或一个公司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它能给带来更多的利益。的品牌认知包括对品牌的功能性认识和品牌的象征性意义认识两方面内容。在产品高
度趋于同质化的市场条件下,对品牌象征性意义认识尤为重要。 品牌个性一旦形成,就具有不可模仿性与持续性。
弗罗伊德把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份,则是潜意识。如果利用潜意识来激发被压抑而又不能表达的欲望以达到营销的目的,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苹果公司的产品,感性认识上的科技含量高,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五,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强力推动,手机产业的发展和智能平台技术的不断成熟,导致数字化产品及其设计在不同层次和意义上更加广泛的扩延,为实现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提供了从内核到外层的广泛平台。未来的人性化设计将具有更加全面立体的内涵,它将超越我们过去所局限的人与物的关系认识,向时间、空间、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发展,同时,通过虚拟现实、互联网络等多种数字化的形式而扩延。成功来源与设计,设计来源于人性化的创新。
六, 这款手机有什么缺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无防尘保护,屏幕易被划伤,或弄脏。
2, 长时间使用,电池续航时间短。
3, 触摸板过硬。
4, 手机许多功能需要网络的支持,造成流量巨大的使用代价。
在未来的手机设计中,个性化、时尚化、身份化将成为设计的主题,以消费者心理元素为基础来展开手机设计的每个细节,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从而获得消费者的心理共鸣。以消费者心理元素为基础的人性化设计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对一个产品而言,用户所体验的并不单纯是审美与功能的设计。也附加着文化、社会、历史等多个维度的复合体验。数字化的背景下,人与机器的距离,虽然正在无限趋近,
但是,设计并不要求人与机器零距离。除了满足形式和功能,还能满足深层的心理对“距离”的要求。因而有着更好的用户体验。
手机造型设计中的心理元素
随着通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的配置和功能日趋相似,手机的造型款式日益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购买因素,因而从消费者心理活动规律出发进行手机的造型的人性化设计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款成功的造型设计能给企业带来质的飞跃。例如:摩托罗拉针对消费者喜爱超薄机的心理趋势推出的v3系列,以精细的流线型外观设计,近乎完美的制作工艺,时尚考究的色彩搭配,制造了近几年手机业的神话。据调查报告显示,在北美最畅销的5种机型中,摩托罗拉的V3排名第一,这对摩托罗拉在全球的份额增长了七个百分点起了重大贡献。
从心理学的角度,人们感知客观事物是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五种感官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视觉大约占60%,是感知事物最终要的器官,人们最容易通过视觉感知到产品造型的形态、材质工艺和色彩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也最容易唤起人们的心理感受和审美体验。优良的手机设计,应该通过这三个因素的完美融合使手机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后面的产品精神价值,消费者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这种精神价值,与其内心世界的渴望达成共识,从而实现产品的情感价值。手机形态设计中的心理元素
手机形态是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第一要素,它能够激起消费者心理上的购买欲望,同时它也是手机内在功能、配置及品质等因素的外在表现。随着消费者对手机的功能追求上升为对实现社会、心理功能的追求,更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手机形态所表现的心理价值、社会地位、文化水准、个人情趣等。这就需要设计者在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认知、记忆、思维、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在形态设计中针对不同消费者赋予手机不同的尺寸、形状、比例分割、层次关系及细节的刻画等,从而使消费者对不同形态的手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对称或矩形能够显示严谨,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心理感受;圆形和椭圆形能够显示包容,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完满、活泼、生动的心理感受;自由曲线能够显示动态、节奏与韵律,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热烈、自然、自由、亲切的心理感受;而残缺、变异等造型手段能够显示时代、前卫的主题,残缺形态会使消费者心理产生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作为诺基亚旗舰级手机产品7610的外形设计则采用这种手法超脱了传统直板手机设计风格,它外观设计大胆前卫,极具完美品质,将其魅力及内涵演绎到极致,精湛的工艺、圆润的外形更散发无穷灵感,使其一度成为手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
手机材质工艺设计中的心理元素
如果说手机的形态设计刺激了消费者的视觉,那么手机的材质设计则刺激了消
费者的视觉和触觉,给消费者更丰富的感知体验。在手机的人性化设计中合理的选用良好的材质不仅可以用最简约的方式产生艺术感,还可以使手机具有不同的身份、品味的象征意义。因此,面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在选用材质时不仅要考虑材料的质感、加工工艺、耐磨性、强度等因素外,还需充分考虑材料与消费者的情感关系及情感联想。同样形态的手机采用不同的材质,会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金属会使消费者产生冷峻、伶俐、充满现代感等心理感受;塑料会使消费者产生轻便、廉价、时尚等心理感受;木质会使消费者产生温暖、朴素、怀旧等心理感受。新兴的IMD、IML、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等材料与传统材料相结合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如:电镀、丝印、镭雕, 电铸、蚀纹等的处理,必定会给消费者带来丰富多彩的心理感受。这就要求设计者根据消费者不同的心理需求,在对不同材质工艺的性能特征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加以选用,从而设计出具有不同情感价值的手机。例如:诺基亚倾慕7360在的机身上,完美地将塑料,金属,布料仿皮革材质汇聚在一起,加之花草图腾的装饰,令这款手机艺术化成了好像具有生机的植物一般,这款手机已升华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消费者个人风格最忠实和最直接的代言人。
手机色彩设计中的心理元素
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视觉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色彩的感觉,合理的手机配色不仅具有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色彩能够影响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能够寄托消费者的理想,使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具有重要的心理功能。色彩的心理功能是由色彩刺激引发消费者的记忆、联想、想象和顿悟,从而使消费者的内心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对色彩信息进行解码,这些心理反应往往受到消费者年龄、经历、性格、情绪、民族、修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同的色彩会给消费者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黑色容易使消费者产生高贵、优雅、神秘等心理感受;红色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着热烈、喜庆、奔放等心理感受;蓝色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着宁静、深远等心理感受;白色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纯粹、神圣、高雅等心理感受;绿色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和平、安全等心理感受。不同色彩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还受时代、文化、 地域、习俗等方面的影响,例如:黄色在中国是与帝王有关的颜色,然而伊斯兰教认为黄色是死亡的颜色,佛教却用黄色做僧衣,基督教则认为黄色是叛徒衣服的颜色。因此,设计者在手机色彩的人性化设计中,应依据不同社会背景的消费人群的心理特征,合理的选用及搭配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使色彩能够充分的体现手机的设计特色,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知。如索爱阳光橙系列具有运动气息的手机由于给消费者带来了特别的心理感受和体验一度成为畅销产品。
四、手机操作界面设计中心理的元素
手机的操作界面是手机与消费者进行信息交换的部分,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丰
富,手机操作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方便准确的传递信息,设计者必须认真研究消费者操作行动方面的心理特性。用户操作使用一个产品,他们的心理过程往往要经过六个阶段,分别为意图、计划、动作实施、感知反馈、认知、选择心意图。③意图:在使用手机前,消费者心理首先形成操作意图;计划:操作意图确定后,消费者会根据手机操作界面开始计划如何行动;动作实施:按意图和计划开始实施操作过程;感知反馈:消费者在进行每一步操作时,会通过知觉感知手机界面传递的信息;认知:消费者把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解释,理解其与目标意图的差异;选择新意图:消费者根据反馈信息和其行动目的,决定下一步新的意图。为了更好的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目标,手机操作界面的设计者要在理解消费者操作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按键位置及触感设计,同时确保手机界面信息显示符合消费者的知觉习惯和思维方式,要用简明易理解记忆的图示指导操作。
1、您对现在使用的手机满意吗?(单选)( )
A、很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D、难以忍受
2、您现在家人的手机有几个款式?(单选)( )
A、1种 B、2种 C、3种 D、5种以上
3、您的手机品牌? ( )
A、诺基亚 B、三星 C、HTC D、其他
4、您手机的颜色?( )
A、红色 B、黄色 C、黑色 D、其他
5、您手机一般充电管多久? ( )
A、一个星期 B、一天 C、一个月 D、其他
6、您喜欢哪种色系作为手机的主色调?(多选) ( )
A、白色 B、蓝色 C、黄色 D、黑色 E、其他
7、如果有新造型的手机您会接受吗? ( )
A、接受 B、不接受
8、手机价格多少您会比较满意? ( )
A、1000-1500 B、1500-2000 C、2000-2500
9、您的手机换一部? ( )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