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闾丘晔)
微专题四
地球运动
微考点4
时差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2021年9月25日晚,在党和人民亲切关怀和坚定支持下,华为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包机于温哥华(49°13’N,123°06’W)当,经北冰洋航线,地时间9月24日16:27从机场起飞(加拿大施行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51许,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下图为孟晚舟此次回国航班路线图。根据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孟晚舟女士此次归国航程约历时多长时间(
)
A.13时24分 B.12时24分 C.14时24分 D.15时24分
2.北极航线相比于太平洋航线(
)
①地面导航设施完善②路程短③沿途局势安全④地磁干扰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孟晚舟归国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华北地区盐碱化进入一年中最严重的时期
C.武汉市秋老虎犹在,早稻收割
【答案】1.C 2.D 3.B
【解析】1.根据温哥华(49°13’N,123°06’W)可计算所在时区123°06’W➗15°=8······3°06’,3°06’<7.5°,所以温哥华位于西八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两地时差为16小时。温哥华夏令时9月24日16:27,相当于实际起飞时间为15:27,温哥华时间较北京时间晚16小时,所以飞机起飞时,东八区时间为9月24日15:27+16小时=9月25日7:27。由于飞机降落B.海口正午物体影长将变长
D.沈阳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北京时间为9月25日21:51,降落时间减去起飞时间就是飞行时间,故此次飞行时间=9月25日21:51-9月25日7:27=14小时24分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可知,北极航线途径北极地区,人类开发少,基础设施不足,地面导航设施不够完善,①错误。北极航线相比于太平洋航线路程长,②错误。北极航线途径国家较少,沿途局势安全,③正确。但北极航线距离北磁极近,地磁干扰强,④正确。综上所述,排除ABC,D正确。故选D。
3.华北地区盐碱化进入一年中最严重的时期是春季,A与题意不符,A错误。孟晚舟归国期间是9月24日到9月2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海口距离直射点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正午物体影长将变长,B正确。北半球各地昼变短,日出时间推迟,D错误。武汉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早稻一般7月下旬收割,C与题意不符,C错误。故选B。
我国北方某中学学生在夏至日这一天,观测、记录并绘制了校园旗杆影子轨迹图(见下图)。图中虚线为旗杆影子端点的轨迹;甲、乙、丙、丁表示不同时刻的影长;甲、丁为一天中的最长影长,甲与乙、乙与丁之间的夹角均为117°30',乙与丙的夹角为4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甲为该地该日(
)
A.日出时的影长
长
5.当旗杆影子位于丙位置时,当地地方时为(
)
A.03时 B.12时 C.15时 D.18时
B.日落时的影长 C.正午时的影长 D.黄昏时的影6.图示日期,该地的日落时间(地方时)大约为(
)
A.17:10 B.18:10 C.19:50 D.20:50
【答案】4.A 5.C 6.C
4.【解析】由“甲、丁为一天中的最长影长,甲与乙、乙与丁之间的夹角均为117°30'”可知,乙为该地该日正午时的影长。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旗杆的影子朝向正北,则乙指向正北,甲指向西南方向,丁指向东南方向。甲、丁为一天中的最长影
长,可知,甲应为日出时的影长,丁为日落时的影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由图可知,乙处为正午时的影长,影子位于乙处时,地方时为12时,丙处与乙处相差45°,即相差3小时,因此影子位于丙位置时,当地地方时为9时或者15时。根据上题结论,甲为日出时的影长,丁为日落时的影长,则当旗杆影子位于丙位置时,为午后,因此当地地方时为15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15°/小时,由“乙与丁之间的夹角均为117°30'”可知,该地正午到日落经历了大约7小时50分钟,故日落时间(地方时)为12时+7小时50分钟,为19:5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家住市的中学生小明周末想去当地新华书店看书,他在骑行去新华书店的途中,看到如下交通指示牌(下图),此时大约为10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书店位于贤士一路与阳明路路口处,小明想走贤士一路,当前他的行进路线应为(
)
A.走贤士二路向西至贤士一路
C.过贤士二路向西至贤士一路后向南
北
8.此刻全球旧的一天与新的一天的范围比约为(
)
A.5/7
【答案】7.D 8.A
【解析】7.本题考查交通指示牌的判读。由图中指向标可知,此时小明正向西骑行,南北走向的贤士一路,位于小明前方,根据交通指示牌可以画出街区平面图(下图)。书店位于小明当前所在位置的西北方向,且小明想贤士一路,因此小明可以选择的路线是过贤士二路继续前行,到下一个路口右转沿贤士一路向北,故选D。
B.7/5 C.5/12 D.7/12
B.走贤士二路向北后沿贤士一路向西
D.过贤士二路继续向前至贤士一路后向
8.本题考查日期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0时所在的经线,从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为新的一天,其余为旧的一天。此时约为北京时间10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故此时30°W约为0时,从30°W向东到180°范围为新的一天,占210°,则旧的一天占150°,可知此时全球旧的一天与新的一天的范围比约之5/7,故BCD错,A正确,故答案选A。
夏至日前后某一天天气晴好,某学者于北京时间7:40到甲地(约95°E、40°N)考察一处历史文化古迹。下图是40°N二分二至太阳视远动轨迹的俯视图。完成下面小题。
9.此时太阳处于观察者的哪个方位(
)
A.正南 B.东南 C.正东 D.东北
10.此时日出已经约1小时25分钟,如不考虑地形因素,当地日落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9:25
【答案】9.D 10.C
B.19:40 C.21:05 D.21:40
【解析】9.根据材料“夏至日前后某一天天气晴好,某学者于北京时间7:40到甲地(约95°E、40°N)考察一处历史文化古迹”可知,结合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北京时间7:40是120°E的地方时7:40,可求出95°E的地方时6:00。读图可知,地方时6:00时太阳在东北方向,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0.结合上题分析,根据材料“此时日出已经约1小时25分钟”可以计算当地日出地方时为4:35。结合所学,12时-日出时刻=日落时刻-12时,可计算出日落地方时为19:25。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换算出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为21:05,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地气温差是指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测站某年日平均地温、气温和地气温差的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甲、乙、丙分别表示(
)
A.地气温差地表温度大气温度
C.大气温度地气温差地表温度
12.该测站可能位于(
)
A.北京 B.海南 C.甘肃 D.黑龙江
B.地表温度地气温差大气温度
D.地气温差大气温度地表温度
13.推测该市一天中污染物浓度最低的时段为(
)
A.日出前后 B.正午前后 C.傍晚前后 D.午夜前后
【答案】11.A 12.C 13.B
【解析】11.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所以在白天,地表吸收了太阳辐射之后再把热量传输给大气,因此白天地表温度要高于大气温度。地气温差是指地表与大气
之间的温度差,因此地表温度要高于地气温差。读图可知,在10点-18点之间的各时间点,乙温度均高于另外两条曲线,可知,乙为地表温度。由于地面和大气存在比热差异,日落之后,地表温度迅速下降,大气温度降温较慢,因此晚上,大气温度高于地表温度,因此丙代表大气温度。地表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时,甲为正值,地表温度低于大气温度时,甲为负值,可知甲代表地气温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当地地方时约14点左右。该测站气温最高值大约出现在北京时间的16点左右,则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大约晚2个小时,即经度比120°E偏西约30°,即当地的经度可能为90°E附近。结合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和选项内容可知,该测站可能位于甘肃,C正确。北京的经度为116°E,海南的经度约为110°E,黑龙江比北京偏东,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更早,都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13.气温越高,空气对流运动越旺盛,越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选项所给四个时间段中,该市正午前后气温最高,空气对流运动最旺盛,污染物扩散最快,污染物浓度最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暑假期间,家住中国丙地的小丹跟随旅游团乘大巴到丁地观光旅游,旅游大巴日出出发,日落回到出发地。左图为旅游大巴出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为了不被阳光直接照射,小丹(
)
A.去丁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C.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15.丙地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
B.去丁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D.返回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A.杭州(30°N,120°E)
C.哈尔滨(46°N,127°E)
【答案】14.A 15.B
B.武汉(31°N,114°E)
D.成都(31°N,104°E)
【解析】14.根据“暑假”“中国丙地”可推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应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根据“往返途中经过此地时,太阳恰好位于正东、正西方向”这一信息可知,太阳视运动方位变化是东北一正东一东南一正南一西南一正西一西北。因此,从丙地出发到中途点,太阳在东北方向;从中途点至丁地间,太阳在东南方向;从丁地返回至中途点,太阳在西南方向;从中途点至丙地,太阳在西北方向。根据题意,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去丁地途中,小丹位于东侧,全程会被太阳照射到,因此全程要拉上窗帘;返回途中,在东西向的路段时,小丹位于南侧,而太阳在西南方向,因此这一段路小丹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需要拉上窗帘,其他路段小丹在东侧,而太阳在西侧,不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根据题中“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可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5:40、19:10,推算出当地白昼时间为13小时30分钟,根据公式日出时间=12-昼长/2,据此推算出当地日出时的地方时为5:15,再根据已知北京时间(120°E)5:40日出,当地地方时5:15日出,可推出当地所在经度。先算两地间时差为25分钟;再计算经度差为6°15′,约等于6°,当地比北京时间晚,在北京以西,从而推算出当地经度约为114°E。故根据推算出的经度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年谷雨和立夏两天太阳辐射量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曲线②的最高点高于曲线①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高度高
C.空气湿度低
17.据图判断(
)
B.气温高
D.空气杂质含量低
A.谷雨这天上午为晴天,下午为阴天
C.立夏这天上午为阴天,下午为晴天
18.该地最可能位于(
)
A.海南岛 B.横断山区
B.谷雨这天为阴天
D.立夏这天为晴天
C.华北平原 D.舟山群岛
【答案】16.A 17.C 18.B
【解析】16.由于①②两曲线表示的是谷雨和立夏这两天的太阳辐射变化,而立夏距夏至更近,正午太阳高度大于谷雨,②为立夏,①为谷雨,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A正确;气温对太阳辐射没有影响,B错误;空气湿度、空气杂质含量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小,CD错误,故A选项正确。
17.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①曲线表示谷雨,②曲线表示立夏,从图中可以看出,谷雨这天的太阳辐射曲线上午、下午是对称的,说明这天是晴天,而立夏这天上午太阳辐射远低于谷雨,说明上午是阴天,且逐渐转晴,下午为晴天。故C选项正确。
18.太阳辐射应在地方时12时达到最大值,据图判断,该曲线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在13~14时,所以当地的经度位于90°E~105°E,横断山区符合,海南岛在110°E附近,华北平原经度位于110°E以东,舟山群岛位于120°E附近,故B选项正确。
下图示意江西省境内一幢乡村住宅楼某日不同时刻太阳光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日该地日出时刻的地方时约为(
)
A.3:30 B.5:30 C.7:30 D.9:30
20.前阳台正对的方向是(
)
A.东偏北
【答案】19.B 20.D
【解析】19.由图可知,日出太阳光线在正午太阳光线(正南)的东侧105°位置,可得日出太阳光线在东北方位,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太阳日出东北,因此日出太阳光线在正东偏北15°位置,地球自转15°约一个小时,可得太阳光线移动大约15°为1小时,所以当地日出时间约为5点,B最接近,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江西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位,前阳台正对着正午太阳光线向东偏离B.西偏北 C.西偏南 D.南偏东
15°的方向,为南偏东的方向,ABC错误,D正确;故选D。
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04:50立春,当天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串起绚丽的中国影像,向世界展现了惊艳的中国式浪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从北京时间立春时刻算起,距离最近的一次全球日期范围等分,还需要经过大约(
)
A.1小时10分钟
分钟
22.若在图3基础上添加绘制米兰当天的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则需要做出的调整为(
)
A.顶点变低,对称轴左移,开口变小
C.顶点变低,对称轴右移,开口变小
【答案】21.B 22.D
【解析】21.最近的一次全球日期范围等分,即0°经线地方时为0:00,此时东八区是8:00,因此,从北京时间立春时刻04:50算起,还需要经过大约3小时10分钟
,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2.米兰经度为9°10′E,位于巴黎东部,地方时较早,对称轴对应的是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因此,米兰的对称轴会左移;2月4日,太阳直射南半球,米兰的纬度较巴黎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因此,顶点会变高;此日,米兰的昼长较巴黎长,因此,日出时间较早,日落时间较晚,因此,开口会变大,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22年5月4日12时46分左右,在珠峰海拔8830米处,科考队员成功架设一台重达50公斤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并成功传回实时数据。这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也是"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动中架设的最后一个气象站。此次珠峰科考聚焦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应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围绕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B.顶点变高,对称轴右移,开口变大
D.顶点变高,对称轴左移,开口变大
B.3小时10分钟 C.7小时10分钟 D.19小时10
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在珠峰科考最后一个气象站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
A.通讯网络不畅
制
24."巅峰使命2022"科考队登顶后主要任务除了架设自动气象站外,还包括(
)
①建立5G基站②采集冰雪样品③测量冰雪厚度④测量珠峰高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冻土固定艰难 C.紫外线辐射强 D.安装时间限25.5月4日位于28°N的温州夜长为10时42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
A.7∶33以前 B.7∶33-7∶52 C.7∶53~8∶00 D.8∶00以后
【答案】23.D 24.B 25.A
【解析】23.据材料,科考队员是在珠峰海拔8830米处,架设一台重达50公斤的自动气象观测站,该地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科考队员需要克服低温和缺氧的环境,而且由于海拔高,需要靠登山队员运送设备,这个过程耗时很长,故气象站建设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安装时间限制,D项正确;通讯网络不畅、冻土固定艰难以及紫外线辐射强在珠峰地区普遍存在,并不是遇到的最大困难,ABC项错误,本题选D。
24.据材料“此次珠峰科考聚焦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应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围绕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可以推测科考队员需要携带冰川测厚雷达,在测量峰顶区域冰雪厚度的同时,使用手工钻钻取冰芯样品,进而分析极高海拔区气候环境变化特征;故②③说法正确;①建立5G基站,主要是我国三大通讯公司的工作,不是科考队的任务,①错误;④测量珠峰高度,是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合作测量的,且有专门的登山测量团队,材料中的科考队主要是研究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的,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①④错误,ACD项错误,本题选B。
25.据题干5月4日,温州夜长为10时42分可以得知该日昼长为13小时18分钟,可计算温州该日,日出的地方时为12-(13:18/2)=5:21,根据温州(87°E)和北京(120°E)的经度差33度,可以计算出两地时间差2小时12分钟,根据“东加西减”的原理,可以计算出温州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7:33,又因为珠峰海拔比较高,日出时间比7:33要早,A项正确,BCD项错误,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甲、乙两三地同学设计“影子长度”探究学习活动。6月22日,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直立杆(杆长1米)的影子长度。
材料二:下图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影长变化图。
(1)分别写出甲、乙、丙三地的经度。(4分)
(2)判断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并说明理由。(6分)
(3)同日某同学(23°26’N,0)参与该探究学习活动,请写出该日当地日出、正午和日落时的影子朝向,并参考上图绘制当地正午前后4小时内影长变化图。(6分)
【答案】(1)105°E;60°W;45°E
(2)乙、甲、丙;
理由:甲地正午有太阳直射,纬度为23°26′N;乙地正午影长等于杆长,且影子朝南,说明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45°,即在21°34′S;丙地影子朝北,说明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即大于23°26′N。
(3)西南;无影;东南。画图见下图;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
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甲地北京时间13时时没有影子,为太阳直射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3时,可知该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即为120°E以西15°,经度为105°E;乙地是在北京时间0时时,该地日影最短,即北京时间0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12个小时,与120°E经度相差180°,即为60°W;丙地是在北京时间17时时,日影最短,北京时间为17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该地比北京时间晚5个小时,即为120°E以西75°,因此经度为45°E。
(2)由材料可知,当天是6月22日,正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由图中甲地直立杆正午影子长度为0,可确定甲地太阳直射,纬度为 23°26N;乙正午直立杆影长为1米,竿长1米,则正午太阳高度为 45°,乙影子朝南,说明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45°,乙地位于H=90°-(当地地理纬度S+ 23°26N)=45 °,由此可知当地地理纬度是21°34′S;丙地直立杆影子向北,说明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即纬度值大于23°26′,位于 23°26N以北地区。所以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乙、甲、丙。
(3)该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因此该日当地日出为东北,影子朝向西南;正午时太阳直射,正午没有影子;日落时太阳在西北,影子朝向东南。由当地地理位置(23°26N,0°)可知,正午太阳高度是90°,杆影子长度为0;该点位于北半球,其它时间点的杆影子位于偏北的位置:6月22日,他们在当地0时区的时间10:00—14:00,对应北京时间东八区分别是18时,19时,20时,21时,22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时,北京时间为20时,影长为0;北京时间为18、19点时对应当地时间为10:00和11:00,为上午,影长19时略长,18时再长一些;北京时间为21时和22时,对应当地时间为13:00和14:00,影长分别与19时和18时长度相等。这些时间影子朝北。具体如图: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九月某日,通榆市(44°45'N,122°45'E)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霍林河源头,沿河顺流进行地理考察。
途中,张老师讲解到:大兴安岭是霍林河的源头,在古生代村前是蒙古海槽的一部分:成为山岭后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夏季在暴雨影响下会出现山洪。
同学们考察发现:山前河滩处有体积较大的古生代前海洋生物化石;河流上游修筑了不少水库,山前平原上的洼地有增大增多趋势。下图为霍林河流域图。
(1)考察小组在接近正午的时刻到达了河流源头,他们利用手表、木杆、卷尺和正弦表测量出了当地的经纬度。推测该考察活动的最佳日期,并简要叙述经纬度的测量步骤。(6分)
(2)说明古生代前的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山前河滩处的地质作用过程。(8分)
(3)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水库修筑前后山前平原地貌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1)考察日期:9月23日(前后)
测量经度:记录木杆影子最短的北京时间,计算当地经度。测量纬度:测量木杆影子最短时刻的影长;用正弦表测算出正午太阳高度,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计算当地纬度。
(2)古生代前的海洋生物化石在蒙古海槽沉积。伴随地壳抬升(构造运动),形成大兴安岭。后山体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下出露,并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沉积在河床。山洪发生时,化石随河水冲出山谷,在山前河滩处出现。
(3)当地位于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水库修筑前,以流水堆积为主,形成了冲积扇(冲积平原);水库修筑后,地表水减少,风力作用增强,以风力侵蚀为主,使山前洼地增大增多。
【解析】本题以霍林河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常见气候类型的判读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1)结合所学可知,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便于计算当地经纬度,故考察日期:9月23日(前后)
测量经度:记录木杆影子最短的北京时间,利用两地影子最短的不同时间差,计算当地与北京的经度差,从而计算当地经度。
测量纬度:测量木杆影子最短时刻的影长;用正弦表测算出正午太阳高度,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计算当地纬度。
(2)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山前河滩处,为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材料“大兴安岭是霍林河的源头,在古生代村前是蒙古海槽的一部分。”可知,古生代前的海洋生物化石在蒙古海槽沉积。据材料“成为山岭后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可知伴随地壳抬升(构造运动),形成大兴安岭。后山体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下出露,并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沉积在河床。山洪发生时,化石随河水冲出山谷,在山前河滩处出现。
(3)结合通榆市经纬度位置及材料“大兴安岭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可知,当地位于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夏雨稍多;据图可知,通榆市位于霍林河的下游地区,地形较平坦,水流速度较缓慢,水库修筑前,以流水堆积为主,形成了冲积扇(冲积平原);水库修筑后,地表水减少,河流水位下降,泥沙搬运能力下降,加上该地地形平坦,风力作用增强,以风力侵蚀为主,使山前洼地增大增多。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2019年11月29日,李老师从福州(119°E,26°N)出发,前往新疆乌鲁木齐12月1日到达乌鲁木齐44°N)进行为期1个月的支教。李老师乘坐火车经过48小时,(88°E,时,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而此时福州的学生已经在阳光明媚的教室上第二节课。
材料二:李老师在给乌鲁木齐的学生讲到《地球的运动》时,展示了“清华大学的日晷景观图及示意图”(下图)。本校地理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制作了简易的赤道式日晷,如下图所示,用硬纸板折叠一个角度α后分别充当晷面与底座,用细杆垂直穿过晷面中心当作晷针,在晷面上画好全天12个时辰。
材料三:经过为期1个月的支教,李老师于12月30日启程返回福州。下表为“二分二至日前后两地正午太阳高度”。
福州
乌鲁木齐
春分日
64°
46°
夏至日
87°
69°
秋分日
64°
46°
冬至日
41°
23°
(1)请你说出12月1日乌鲁木齐与福州日出时间差异并解释其产生原因。(8分)
(2)简述将制作好的日晷正确放置时的要求。(6分)
【答案】(1)差异:乌鲁木齐比福州日出时间晚。原因:乌鲁木齐位于福州以西,越往西日出时间越晚;乌鲁木齐比福州纬度高,此时为冬季黑夜时间更长,日出更晚。
(2)日晷的晷针为南北方向,上端指向北极星(或正北方向)(必答);放置的地面要水平,阳光照射无遮挡。
【解析】本题以李老师支教的生活实际为背景材料,考查地方时差产生的原因、制作好的日晷正确放置时的要求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本题需要从经纬度的差异进行分析作答。12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相比于福州而言,乌鲁木齐的纬度更高,昼长更短,夜长更长,日出时间更晚;其次,越往西,日出时间越晚,乌鲁木齐和福州两地经度差异较大,乌鲁木齐位置更靠西,日出时间更晚。所以乌鲁木齐比福州日出时间晚。
(2)据材料二读图可知,放置日晷时,日晷的底座平放在地平面;日晷的晷针为南北方向,
上端指向北极星(或正北方向);日晷是利用影子来计时的,所以一定要放在阳光无遮挡的地方。
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闾丘晔)
微专题四
地球运动
微考点4
时差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2021年9月25日晚,在党和人民亲切关怀和坚定支持下,华为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包机于温哥华(49°13’N,123°06’W)当,经北冰洋航线,地时间9月24日16:27从机场起飞(加拿大施行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51许,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下图为孟晚舟此次回国航班路线图。根据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孟晚舟女士此次归国航程约历时多长时间(
)
A.13时24分 B.12时24分 C.14时24分 D.15时24分
2.北极航线相比于太平洋航线(
)
①地面导航设施完善②路程短③沿途局势安全④地磁干扰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孟晚舟归国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华北地区盐碱化进入一年中最严重的时期
C.武汉市秋老虎犹在,早稻收割
【答案】1.C 2.D 3.B
【解析】1.根据温哥华(49°13’N,123°06’W)可计算所在时区123°06’W➗15°=8······3°06’,3°06’<7.5°,所以温哥华位于西八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两地时差为16小时。温哥华夏令时9月24日16:27,相当于实际起飞时间为15:27,温哥华时间较北京时间晚16小时,所以飞机起飞时,东八区时间为9月24日15:27+16小时=9月25日7:27。由于飞机降落B.海口正午物体影长将变长
D.沈阳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北京时间为9月25日21:51,降落时间减去起飞时间就是飞行时间,故此次飞行时间=9月25日21:51-9月25日7:27=14小时24分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可知,北极航线途径北极地区,人类开发少,基础设施不足,地面导航设施不够完善,①错误。北极航线相比于太平洋航线路程长,②错误。北极航线途径国家较少,沿途局势安全,③正确。但北极航线距离北磁极近,地磁干扰强,④正确。综上所述,排除ABC,D正确。故选D。
3.华北地区盐碱化进入一年中最严重的时期是春季,A与题意不符,A错误。孟晚舟归国期间是9月24日到9月2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海口距离直射点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正午物体影长将变长,B正确。北半球各地昼变短,日出时间推迟,D错误。武汉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早稻一般7月下旬收割,C与题意不符,C错误。故选B。
我国北方某中学学生在夏至日这一天,观测、记录并绘制了校园旗杆影子轨迹图(见下图)。图中虚线为旗杆影子端点的轨迹;甲、乙、丙、丁表示不同时刻的影长;甲、丁为一天中的最长影长,甲与乙、乙与丁之间的夹角均为117°30',乙与丙的夹角为4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甲为该地该日(
)
A.日出时的影长
长
5.当旗杆影子位于丙位置时,当地地方时为(
)
A.03时 B.12时 C.15时 D.18时
B.日落时的影长 C.正午时的影长 D.黄昏时的影6.图示日期,该地的日落时间(地方时)大约为(
)
A.17:10 B.18:10 C.19:50 D.20:50
【答案】4.A 5.C 6.C
4.【解析】由“甲、丁为一天中的最长影长,甲与乙、乙与丁之间的夹角均为117°30'”可知,乙为该地该日正午时的影长。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旗杆的影子朝向正北,则乙指向正北,甲指向西南方向,丁指向东南方向。甲、丁为一天中的最长影
长,可知,甲应为日出时的影长,丁为日落时的影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由图可知,乙处为正午时的影长,影子位于乙处时,地方时为12时,丙处与乙处相差45°,即相差3小时,因此影子位于丙位置时,当地地方时为9时或者15时。根据上题结论,甲为日出时的影长,丁为日落时的影长,则当旗杆影子位于丙位置时,为午后,因此当地地方时为15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15°/小时,由“乙与丁之间的夹角均为117°30'”可知,该地正午到日落经历了大约7小时50分钟,故日落时间(地方时)为12时+7小时50分钟,为19:5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家住市的中学生小明周末想去当地新华书店看书,他在骑行去新华书店的途中,看到如下交通指示牌(下图),此时大约为10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书店位于贤士一路与阳明路路口处,小明想走贤士一路,当前他的行进路线应为(
)
A.走贤士二路向西至贤士一路
C.过贤士二路向西至贤士一路后向南
北
8.此刻全球旧的一天与新的一天的范围比约为(
)
A.5/7
【答案】7.D 8.A
【解析】7.本题考查交通指示牌的判读。由图中指向标可知,此时小明正向西骑行,南北走向的贤士一路,位于小明前方,根据交通指示牌可以画出街区平面图(下图)。书店位于小明当前所在位置的西北方向,且小明想贤士一路,因此小明可以选择的路线是过贤士二路继续前行,到下一个路口右转沿贤士一路向北,故选D。
B.7/5 C.5/12 D.7/12
B.走贤士二路向北后沿贤士一路向西
D.过贤士二路继续向前至贤士一路后向
8.本题考查日期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0时所在的经线,从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为新的一天,其余为旧的一天。此时约为北京时间10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故此时30°W约为0时,从30°W向东到180°范围为新的一天,占210°,则旧的一天占150°,可知此时全球旧的一天与新的一天的范围比约之5/7,故BCD错,A正确,故答案选A。
夏至日前后某一天天气晴好,某学者于北京时间7:40到甲地(约95°E、40°N)考察一处历史文化古迹。下图是40°N二分二至太阳视远动轨迹的俯视图。完成下面小题。
9.此时太阳处于观察者的哪个方位(
)
A.正南 B.东南 C.正东 D.东北
10.此时日出已经约1小时25分钟,如不考虑地形因素,当地日落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9:25
【答案】9.D 10.C
B.19:40 C.21:05 D.21:40
【解析】9.根据材料“夏至日前后某一天天气晴好,某学者于北京时间7:40到甲地(约95°E、40°N)考察一处历史文化古迹”可知,结合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北京时间7:40是120°E的地方时7:40,可求出95°E的地方时6:00。读图可知,地方时6:00时太阳在东北方向,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0.结合上题分析,根据材料“此时日出已经约1小时25分钟”可以计算当地日出地方时为4:35。结合所学,12时-日出时刻=日落时刻-12时,可计算出日落地方时为19:25。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换算出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为21:05,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地气温差是指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测站某年日平均地温、气温和地气温差的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甲、乙、丙分别表示(
)
A.地气温差地表温度大气温度
C.大气温度地气温差地表温度
12.该测站可能位于(
)
A.北京 B.海南 C.甘肃 D.黑龙江
B.地表温度地气温差大气温度
D.地气温差大气温度地表温度
13.推测该市一天中污染物浓度最低的时段为(
)
A.日出前后 B.正午前后 C.傍晚前后 D.午夜前后
【答案】11.A 12.C 13.B
【解析】11.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所以在白天,地表吸收了太阳辐射之后再把热量传输给大气,因此白天地表温度要高于大气温度。地气温差是指地表与大气
之间的温度差,因此地表温度要高于地气温差。读图可知,在10点-18点之间的各时间点,乙温度均高于另外两条曲线,可知,乙为地表温度。由于地面和大气存在比热差异,日落之后,地表温度迅速下降,大气温度降温较慢,因此晚上,大气温度高于地表温度,因此丙代表大气温度。地表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时,甲为正值,地表温度低于大气温度时,甲为负值,可知甲代表地气温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当地地方时约14点左右。该测站气温最高值大约出现在北京时间的16点左右,则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大约晚2个小时,即经度比120°E偏西约30°,即当地的经度可能为90°E附近。结合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和选项内容可知,该测站可能位于甘肃,C正确。北京的经度为116°E,海南的经度约为110°E,黑龙江比北京偏东,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更早,都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13.气温越高,空气对流运动越旺盛,越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选项所给四个时间段中,该市正午前后气温最高,空气对流运动最旺盛,污染物扩散最快,污染物浓度最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暑假期间,家住中国丙地的小丹跟随旅游团乘大巴到丁地观光旅游,旅游大巴日出出发,日落回到出发地。左图为旅游大巴出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为了不被阳光直接照射,小丹(
)
A.去丁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C.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15.丙地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
B.去丁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D.返回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A.杭州(30°N,120°E)
C.哈尔滨(46°N,127°E)
【答案】14.A 15.B
B.武汉(31°N,114°E)
D.成都(31°N,104°E)
【解析】14.根据“暑假”“中国丙地”可推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应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根据“往返途中经过此地时,太阳恰好位于正东、正西方向”这一信息可知,太阳视运动方位变化是东北一正东一东南一正南一西南一正西一西北。因此,从丙地出发到中途点,太阳在东北方向;从中途点至丁地间,太阳在东南方向;从丁地返回至中途点,太阳在西南方向;从中途点至丙地,太阳在西北方向。根据题意,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去丁地途中,小丹位于东侧,全程会被太阳照射到,因此全程要拉上窗帘;返回途中,在东西向的路段时,小丹位于南侧,而太阳在西南方向,因此这一段路小丹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需要拉上窗帘,其他路段小丹在东侧,而太阳在西侧,不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根据题中“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可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5:40、19:10,推算出当地白昼时间为13小时30分钟,根据公式日出时间=12-昼长/2,据此推算出当地日出时的地方时为5:15,再根据已知北京时间(120°E)5:40日出,当地地方时5:15日出,可推出当地所在经度。先算两地间时差为25分钟;再计算经度差为6°15′,约等于6°,当地比北京时间晚,在北京以西,从而推算出当地经度约为114°E。故根据推算出的经度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年谷雨和立夏两天太阳辐射量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曲线②的最高点高于曲线①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高度高
C.空气湿度低
17.据图判断(
)
B.气温高
D.空气杂质含量低
A.谷雨这天上午为晴天,下午为阴天
C.立夏这天上午为阴天,下午为晴天
18.该地最可能位于(
)
A.海南岛 B.横断山区
B.谷雨这天为阴天
D.立夏这天为晴天
C.华北平原 D.舟山群岛
【答案】16.A 17.C 18.B
【解析】16.由于①②两曲线表示的是谷雨和立夏这两天的太阳辐射变化,而立夏距夏至更近,正午太阳高度大于谷雨,②为立夏,①为谷雨,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A正确;气温对太阳辐射没有影响,B错误;空气湿度、空气杂质含量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小,CD错误,故A选项正确。
17.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①曲线表示谷雨,②曲线表示立夏,从图中可以看出,谷雨这天的太阳辐射曲线上午、下午是对称的,说明这天是晴天,而立夏这天上午太阳辐射远低于谷雨,说明上午是阴天,且逐渐转晴,下午为晴天。故C选项正确。
18.太阳辐射应在地方时12时达到最大值,据图判断,该曲线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在13~14时,所以当地的经度位于90°E~105°E,横断山区符合,海南岛在110°E附近,华北平原经度位于110°E以东,舟山群岛位于120°E附近,故B选项正确。
下图示意江西省境内一幢乡村住宅楼某日不同时刻太阳光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日该地日出时刻的地方时约为(
)
A.3:30 B.5:30 C.7:30 D.9:30
20.前阳台正对的方向是(
)
A.东偏北
【答案】19.B 20.D
【解析】19.由图可知,日出太阳光线在正午太阳光线(正南)的东侧105°位置,可得日出太阳光线在东北方位,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太阳日出东北,因此日出太阳光线在正东偏北15°位置,地球自转15°约一个小时,可得太阳光线移动大约15°为1小时,所以当地日出时间约为5点,B最接近,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江西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位,前阳台正对着正午太阳光线向东偏离B.西偏北 C.西偏南 D.南偏东
15°的方向,为南偏东的方向,ABC错误,D正确;故选D。
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04:50立春,当天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串起绚丽的中国影像,向世界展现了惊艳的中国式浪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从北京时间立春时刻算起,距离最近的一次全球日期范围等分,还需要经过大约(
)
A.1小时10分钟
分钟
22.若在图3基础上添加绘制米兰当天的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则需要做出的调整为(
)
A.顶点变低,对称轴左移,开口变小
C.顶点变低,对称轴右移,开口变小
【答案】21.B 22.D
【解析】21.最近的一次全球日期范围等分,即0°经线地方时为0:00,此时东八区是8:00,因此,从北京时间立春时刻04:50算起,还需要经过大约3小时10分钟
,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2.米兰经度为9°10′E,位于巴黎东部,地方时较早,对称轴对应的是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因此,米兰的对称轴会左移;2月4日,太阳直射南半球,米兰的纬度较巴黎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因此,顶点会变高;此日,米兰的昼长较巴黎长,因此,日出时间较早,日落时间较晚,因此,开口会变大,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22年5月4日12时46分左右,在珠峰海拔8830米处,科考队员成功架设一台重达50公斤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并成功传回实时数据。这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也是"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动中架设的最后一个气象站。此次珠峰科考聚焦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应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围绕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B.顶点变高,对称轴右移,开口变大
D.顶点变高,对称轴左移,开口变大
B.3小时10分钟 C.7小时10分钟 D.19小时10
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在珠峰科考最后一个气象站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
A.通讯网络不畅
制
24."巅峰使命2022"科考队登顶后主要任务除了架设自动气象站外,还包括(
)
①建立5G基站②采集冰雪样品③测量冰雪厚度④测量珠峰高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冻土固定艰难 C.紫外线辐射强 D.安装时间限25.5月4日位于28°N的温州夜长为10时42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
A.7∶33以前 B.7∶33-7∶52 C.7∶53~8∶00 D.8∶00以后
【答案】23.D 24.B 25.A
【解析】23.据材料,科考队员是在珠峰海拔8830米处,架设一台重达50公斤的自动气象观测站,该地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科考队员需要克服低温和缺氧的环境,而且由于海拔高,需要靠登山队员运送设备,这个过程耗时很长,故气象站建设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安装时间限制,D项正确;通讯网络不畅、冻土固定艰难以及紫外线辐射强在珠峰地区普遍存在,并不是遇到的最大困难,ABC项错误,本题选D。
24.据材料“此次珠峰科考聚焦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应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围绕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可以推测科考队员需要携带冰川测厚雷达,在测量峰顶区域冰雪厚度的同时,使用手工钻钻取冰芯样品,进而分析极高海拔区气候环境变化特征;故②③说法正确;①建立5G基站,主要是我国三大通讯公司的工作,不是科考队的任务,①错误;④测量珠峰高度,是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合作测量的,且有专门的登山测量团队,材料中的科考队主要是研究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的,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①④错误,ACD项错误,本题选B。
25.据题干5月4日,温州夜长为10时42分可以得知该日昼长为13小时18分钟,可计算温州该日,日出的地方时为12-(13:18/2)=5:21,根据温州(87°E)和北京(120°E)的经度差33度,可以计算出两地时间差2小时12分钟,根据“东加西减”的原理,可以计算出温州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7:33,又因为珠峰海拔比较高,日出时间比7:33要早,A项正确,BCD项错误,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甲、乙两三地同学设计“影子长度”探究学习活动。6月22日,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直立杆(杆长1米)的影子长度。
材料二:下图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影长变化图。
(1)分别写出甲、乙、丙三地的经度。(4分)
(2)判断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并说明理由。(6分)
(3)同日某同学(23°26’N,0)参与该探究学习活动,请写出该日当地日出、正午和日落时的影子朝向,并参考上图绘制当地正午前后4小时内影长变化图。(6分)
【答案】(1)105°E;60°W;45°E
(2)乙、甲、丙;
理由:甲地正午有太阳直射,纬度为23°26′N;乙地正午影长等于杆长,且影子朝南,说明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45°,即在21°34′S;丙地影子朝北,说明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即大于23°26′N。
(3)西南;无影;东南。画图见下图;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
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甲地北京时间13时时没有影子,为太阳直射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3时,可知该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即为120°E以西15°,经度为105°E;乙地是在北京时间0时时,该地日影最短,即北京时间0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12个小时,与120°E经度相差180°,即为60°W;丙地是在北京时间17时时,日影最短,北京时间为17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该地比北京时间晚5个小时,即为120°E以西75°,因此经度为45°E。
(2)由材料可知,当天是6月22日,正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由图中甲地直立杆正午影子长度为0,可确定甲地太阳直射,纬度为 23°26N;乙正午直立杆影长为1米,竿长1米,则正午太阳高度为 45°,乙影子朝南,说明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45°,乙地位于H=90°-(当地地理纬度S+ 23°26N)=45 °,由此可知当地地理纬度是21°34′S;丙地直立杆影子向北,说明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即纬度值大于23°26′,位于 23°26N以北地区。所以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乙、甲、丙。
(3)该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因此该日当地日出为东北,影子朝向西南;正午时太阳直射,正午没有影子;日落时太阳在西北,影子朝向东南。由当地地理位置(23°26N,0°)可知,正午太阳高度是90°,杆影子长度为0;该点位于北半球,其它时间点的杆影子位于偏北的位置:6月22日,他们在当地0时区的时间10:00—14:00,对应北京时间东八区分别是18时,19时,20时,21时,22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时,北京时间为20时,影长为0;北京时间为18、19点时对应当地时间为10:00和11:00,为上午,影长19时略长,18时再长一些;北京时间为21时和22时,对应当地时间为13:00和14:00,影长分别与19时和18时长度相等。这些时间影子朝北。具体如图: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九月某日,通榆市(44°45'N,122°45'E)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霍林河源头,沿河顺流进行地理考察。
途中,张老师讲解到:大兴安岭是霍林河的源头,在古生代村前是蒙古海槽的一部分:成为山岭后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夏季在暴雨影响下会出现山洪。
同学们考察发现:山前河滩处有体积较大的古生代前海洋生物化石;河流上游修筑了不少水库,山前平原上的洼地有增大增多趋势。下图为霍林河流域图。
(1)考察小组在接近正午的时刻到达了河流源头,他们利用手表、木杆、卷尺和正弦表测量出了当地的经纬度。推测该考察活动的最佳日期,并简要叙述经纬度的测量步骤。(6分)
(2)说明古生代前的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山前河滩处的地质作用过程。(8分)
(3)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水库修筑前后山前平原地貌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1)考察日期:9月23日(前后)
测量经度:记录木杆影子最短的北京时间,计算当地经度。测量纬度:测量木杆影子最短时刻的影长;用正弦表测算出正午太阳高度,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计算当地纬度。
(2)古生代前的海洋生物化石在蒙古海槽沉积。伴随地壳抬升(构造运动),形成大兴安岭。后山体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下出露,并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沉积在河床。山洪发生时,化石随河水冲出山谷,在山前河滩处出现。
(3)当地位于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水库修筑前,以流水堆积为主,形成了冲积扇(冲积平原);水库修筑后,地表水减少,风力作用增强,以风力侵蚀为主,使山前洼地增大增多。
【解析】本题以霍林河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常见气候类型的判读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1)结合所学可知,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便于计算当地经纬度,故考察日期:9月23日(前后)
测量经度:记录木杆影子最短的北京时间,利用两地影子最短的不同时间差,计算当地与北京的经度差,从而计算当地经度。
测量纬度:测量木杆影子最短时刻的影长;用正弦表测算出正午太阳高度,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计算当地纬度。
(2)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山前河滩处,为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材料“大兴安岭是霍林河的源头,在古生代村前是蒙古海槽的一部分。”可知,古生代前的海洋生物化石在蒙古海槽沉积。据材料“成为山岭后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可知伴随地壳抬升(构造运动),形成大兴安岭。后山体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下出露,并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沉积在河床。山洪发生时,化石随河水冲出山谷,在山前河滩处出现。
(3)结合通榆市经纬度位置及材料“大兴安岭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可知,当地位于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夏雨稍多;据图可知,通榆市位于霍林河的下游地区,地形较平坦,水流速度较缓慢,水库修筑前,以流水堆积为主,形成了冲积扇(冲积平原);水库修筑后,地表水减少,河流水位下降,泥沙搬运能力下降,加上该地地形平坦,风力作用增强,以风力侵蚀为主,使山前洼地增大增多。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2019年11月29日,李老师从福州(119°E,26°N)出发,前往新疆乌鲁木齐12月1日到达乌鲁木齐44°N)进行为期1个月的支教。李老师乘坐火车经过48小时,(88°E,时,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而此时福州的学生已经在阳光明媚的教室上第二节课。
材料二:李老师在给乌鲁木齐的学生讲到《地球的运动》时,展示了“清华大学的日晷景观图及示意图”(下图)。本校地理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制作了简易的赤道式日晷,如下图所示,用硬纸板折叠一个角度α后分别充当晷面与底座,用细杆垂直穿过晷面中心当作晷针,在晷面上画好全天12个时辰。
材料三:经过为期1个月的支教,李老师于12月30日启程返回福州。下表为“二分二至日前后两地正午太阳高度”。
福州
乌鲁木齐
春分日
64°
46°
夏至日
87°
69°
秋分日
64°
46°
冬至日
41°
23°
(1)请你说出12月1日乌鲁木齐与福州日出时间差异并解释其产生原因。(8分)
(2)简述将制作好的日晷正确放置时的要求。(6分)
【答案】(1)差异:乌鲁木齐比福州日出时间晚。原因:乌鲁木齐位于福州以西,越往西日出时间越晚;乌鲁木齐比福州纬度高,此时为冬季黑夜时间更长,日出更晚。
(2)日晷的晷针为南北方向,上端指向北极星(或正北方向)(必答);放置的地面要水平,阳光照射无遮挡。
【解析】本题以李老师支教的生活实际为背景材料,考查地方时差产生的原因、制作好的日晷正确放置时的要求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本题需要从经纬度的差异进行分析作答。12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相比于福州而言,乌鲁木齐的纬度更高,昼长更短,夜长更长,日出时间更晚;其次,越往西,日出时间越晚,乌鲁木齐和福州两地经度差异较大,乌鲁木齐位置更靠西,日出时间更晚。所以乌鲁木齐比福州日出时间晚。
(2)据材料二读图可知,放置日晷时,日晷的底座平放在地平面;日晷的晷针为南北方向,
上端指向北极星(或正北方向);日晷是利用影子来计时的,所以一定要放在阳光无遮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