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7亿多网民日均上网3.8小时

IT圈 admin 28浏览 0评论

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禚晓兰)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7亿多网民日均上网3.8小时

3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农村网民1.91亿,手机网民规模6.56亿,人均周上网时长26.5小时……一系列数据,从不同侧面透视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新动向。

网民规模破7亿 城乡普及率仍有差距

从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3年后的1997年起,CNNIC就开始统计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998年之后形成每年1月和7月定期发布的惯例。一年两次的报告,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

梳理历次报告数据就可以直观印证:截至2023年6月底,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0300万人,首次破亿;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34.3%,三分之一国人接入互联网;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国人接入互联网。

此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较2023年底提升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针对近年来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报告认为,这是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利好政策的持续出台,以及互联网对于各个行业的渗透,共同促进了网民规模持续增长。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为1.91亿。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报告调查认为,“不会上网”和“不愿上网”仍是农村人口上网的主要障碍,68.0%的农村非网民因为“不懂电脑/网络”不上网,认为“不需要/不感兴趣”的农村非网民比例为10.9%。

第 1 页 共 4 页

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刘鑫认为,除了宽带网络覆盖等“硬件建设”之外,包括普及互联网知识、贴近农民需求、培养农民上网意愿等“软件建设”应成为农村非网民转化的重要方式。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 网民日均“粘屏”3.8小时

近年来,国人的上网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从PC端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到如今的智能手机、APP,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

“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走过22年,其中2023年是重要的节点,标志性事件是智能手机进入市场,还有和智能手机应用有关的APP商店模式进入市场,推动我国互联网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说。

手机超越传统PC终端成为国人上网主要方式的时间是。根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使用率(80.9%)。

由于随时随地的便捷性,不断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工作、生活、消费、娱乐需求的紧密贴合,手机“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更加稳固。

此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23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规模的近四分之一。

而与之相对应,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都较2023年底出现了不同比例的下降。

手机从通话工具成为上网终端,手机上网催生的“低头族”,随时随地碎片化上网时间的不断累加,也让国人的上网时长不断增加。报告调查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6.5小时,比2023年提高0.3小时。这相当于7.1亿网民,平均每人每天上3.8小时的网。

而这些“粘屏”数据中,年轻人无疑作出了最大“贡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其次是30-39岁和10-19岁的群体,分别占比24.2%、20.1%。

“根据我们的判断,中国移动互联网仍然处于发展前期,尤其是手机将成为

第 2 页 共 4 页

更多智能设备的连接器,包括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都可以通过手机实现移动互联。将来,手机的信息价值会不断提升,包括大数据的挖掘,都将更多通过手机端来实现。”刘鑫说。

报告数据显示,随着智能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视作为家庭网络设备的娱乐功能进一步显现,国人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为21.1%,较2023年底增长了3.2个百分点。

互联网新业态迸发 国人上网最常干五件事

通过手机聊天、社交、看新闻,网购、理财、打车、订外卖,旅游、听音乐、看视频、看直播……互联网在引领传统产业巨大变革的同时,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幅扩展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保持稳健发展,除网络游戏及论坛/BBS外,其他应用用户规模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手机端大部分应用均保持快速增长。

从2023年上半年中国网民各类手机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来看,手机即时通信(包括微信和QQ等)的用户规模最大,达6.03亿人,使用率高达91.9%,紧随其后的是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5.18亿、使用率78.9%),手机搜索(用户规模5.24亿、使用率79.8%),手机网络音乐(用户规模4.43亿、使用率67.6%)、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4.40亿、使用率67.1%),以及手机网上支付、手机网络购物、手机网络游戏、手机网上银行、手机网络文学等。

由此可见,当前国人用手机上网最经常干的五件事就是:即时通信、看新闻,搜索相关信息、听音乐、看视频。

2023年上半年,什么互联网应用最“火”?

从增长速度来看,网上外卖以31.8%的半年增长率一枝独秀,成为2023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手机端网上外卖用户规模的增长更为明显,半年增长率为40.5%,用户规模达到1.46亿。也就是说,有1.46亿国人在用手机订外卖。网上外卖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将有巨大发展潜力。

第 3 页 共 4 页

报告分析称:“随着城市人群互联网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个体消费能力的显著增强,个性化配送服务消费习惯的逐步养成,以及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网上外卖服务需求将急速扩张。”

刘鑫同时介绍,2023年上半年,最吸引公众关注的互联网应用非网络直播莫属。截至2023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这其中,特别是真人聊天秀直播和游戏直播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网民使用这两类直播的比例分别为19.2%和16.5%。

在网络直播“野蛮生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涉淫秽暴力等违法问题。对此,文化部于2023年4月开展了对互联网直播平台违规直播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并要求网络主播必须实名认证,未来网络直播监管将更加严格。

第 4 页 共 4 页

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禚晓兰)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7亿多网民日均上网3.8小时

3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农村网民1.91亿,手机网民规模6.56亿,人均周上网时长26.5小时……一系列数据,从不同侧面透视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新动向。

网民规模破7亿 城乡普及率仍有差距

从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3年后的1997年起,CNNIC就开始统计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998年之后形成每年1月和7月定期发布的惯例。一年两次的报告,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

梳理历次报告数据就可以直观印证:截至2023年6月底,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0300万人,首次破亿;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34.3%,三分之一国人接入互联网;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国人接入互联网。

此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较2023年底提升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针对近年来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报告认为,这是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利好政策的持续出台,以及互联网对于各个行业的渗透,共同促进了网民规模持续增长。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为1.91亿。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报告调查认为,“不会上网”和“不愿上网”仍是农村人口上网的主要障碍,68.0%的农村非网民因为“不懂电脑/网络”不上网,认为“不需要/不感兴趣”的农村非网民比例为10.9%。

第 1 页 共 4 页

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刘鑫认为,除了宽带网络覆盖等“硬件建设”之外,包括普及互联网知识、贴近农民需求、培养农民上网意愿等“软件建设”应成为农村非网民转化的重要方式。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 网民日均“粘屏”3.8小时

近年来,国人的上网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从PC端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到如今的智能手机、APP,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

“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走过22年,其中2023年是重要的节点,标志性事件是智能手机进入市场,还有和智能手机应用有关的APP商店模式进入市场,推动我国互联网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说。

手机超越传统PC终端成为国人上网主要方式的时间是。根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使用率(80.9%)。

由于随时随地的便捷性,不断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工作、生活、消费、娱乐需求的紧密贴合,手机“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更加稳固。

此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23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规模的近四分之一。

而与之相对应,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都较2023年底出现了不同比例的下降。

手机从通话工具成为上网终端,手机上网催生的“低头族”,随时随地碎片化上网时间的不断累加,也让国人的上网时长不断增加。报告调查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6.5小时,比2023年提高0.3小时。这相当于7.1亿网民,平均每人每天上3.8小时的网。

而这些“粘屏”数据中,年轻人无疑作出了最大“贡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其次是30-39岁和10-19岁的群体,分别占比24.2%、20.1%。

“根据我们的判断,中国移动互联网仍然处于发展前期,尤其是手机将成为

第 2 页 共 4 页

更多智能设备的连接器,包括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都可以通过手机实现移动互联。将来,手机的信息价值会不断提升,包括大数据的挖掘,都将更多通过手机端来实现。”刘鑫说。

报告数据显示,随着智能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视作为家庭网络设备的娱乐功能进一步显现,国人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为21.1%,较2023年底增长了3.2个百分点。

互联网新业态迸发 国人上网最常干五件事

通过手机聊天、社交、看新闻,网购、理财、打车、订外卖,旅游、听音乐、看视频、看直播……互联网在引领传统产业巨大变革的同时,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幅扩展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保持稳健发展,除网络游戏及论坛/BBS外,其他应用用户规模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手机端大部分应用均保持快速增长。

从2023年上半年中国网民各类手机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来看,手机即时通信(包括微信和QQ等)的用户规模最大,达6.03亿人,使用率高达91.9%,紧随其后的是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5.18亿、使用率78.9%),手机搜索(用户规模5.24亿、使用率79.8%),手机网络音乐(用户规模4.43亿、使用率67.6%)、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4.40亿、使用率67.1%),以及手机网上支付、手机网络购物、手机网络游戏、手机网上银行、手机网络文学等。

由此可见,当前国人用手机上网最经常干的五件事就是:即时通信、看新闻,搜索相关信息、听音乐、看视频。

2023年上半年,什么互联网应用最“火”?

从增长速度来看,网上外卖以31.8%的半年增长率一枝独秀,成为2023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手机端网上外卖用户规模的增长更为明显,半年增长率为40.5%,用户规模达到1.46亿。也就是说,有1.46亿国人在用手机订外卖。网上外卖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将有巨大发展潜力。

第 3 页 共 4 页

报告分析称:“随着城市人群互联网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个体消费能力的显著增强,个性化配送服务消费习惯的逐步养成,以及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网上外卖服务需求将急速扩张。”

刘鑫同时介绍,2023年上半年,最吸引公众关注的互联网应用非网络直播莫属。截至2023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这其中,特别是真人聊天秀直播和游戏直播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网民使用这两类直播的比例分别为19.2%和16.5%。

在网络直播“野蛮生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涉淫秽暴力等违法问题。对此,文化部于2023年4月开展了对互联网直播平台违规直播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并要求网络主播必须实名认证,未来网络直播监管将更加严格。

第 4 页 共 4 页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