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裴俊郎)
《七剑》是香港导演徐克的电影作品,讲述古代七把宝剑和七位侠客的故事,这七把宝剑分别有各自的名字,它们是:莫问、由龙、青干、竞星、日月、天瀑、舍神,这七柄宝剑削铁如泥,精美绝伦,并且各自有着各自的性格与特点,令天下英雄无不为之景仰。今天借用这个标题,说说1970年代相机生产大国日本曾经制造过的很有代表性的,值得收藏和拥有的七种135机械式旁轴照相机。
七剑序篇
在数码时代的今天,拍摄的简单与便捷无疑已经令摄影成了方便的快餐,相机、手机,甚至电脑上的摄像头都可以用来拍照,这些拍摄方式固然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科技与效率,但却令到很多保守或者说传统的摄影人士唏嘘不已,特别是一部分喜欢手动旁轴相机的爱好者和收藏家,他们仍旧怀念胶片时代构图取景的过程、对焦时的镜头手感、快门释放时的声响。对他们来说,哪怕等待胶卷和照片冲印的过程都是种小小幸福。顺应这种怀旧的风潮,2005年德国蔡斯公司重新启用一个已经多年不用的相机品牌ZEISS IKON(蔡斯·伊康)用于重新制造旁轴平视取景135相机,而日本尼康公司2005年限量发售的复刻版旁轴相机尼康SP以及由确善能制造的Voigtlander (福伦达)BESSA旁轴系列也在全世界范围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按照快门类型的不同,135旁轴相机分为可换镜头的幕帘快门类型和不可换镜头的镜间快门类型,现今仍旧在生产和销售的135旁轴相机属于前者的都是名贵机种,例如徕卡M系列、蔡司·伊康、柯尼卡Hexar RF(巧思RF)、福伦达BESSA系列等等,而本文讨论的
对象则属于后者,这一系列的七种135手动旁轴取景镜间快门相机可以说得上是日本曾经制造过的该类型相机的颠峰之作。它们分别是佳能Canonet GIII QL17、柯尼卡AUTO S3、美能达HI-MATIC 7sII、奥林巴斯35SP、奥林巴斯35RC、奥林巴斯35RD、百丽Color 35。
1970年代是旁轴相机的全盛时期,那一时期的德国相机以及日产单反相机价格高昂,属于奢侈品,并非寻常百姓能够拥用,因此绝大多数的家庭消费以及普通摄影爱好者都使用价廉物美的、不可更换镜头的日本产旁轴相机。这些金属制造的光学仪器有着相似的特点,那就是做工优秀,用料扎实,而且有着不俗的光学性能。这些日系旁轴相机所具有的优异性能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在那个年代它们的原产国日本在经济上正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体现在工业产品上大都工艺精良,有着优秀的设计水准。比如奥林巴斯35系列、美能达HI-MATIC系列、佳能 Canonet系列等等,它们当中的顶级产品共同的特点是全金属制造、全机械结构,有高级的大口径镜头,可以拍出非常好的照片,算得上是那个年代除了德国徕卡、禄来之外世界上最好的旁轴相机。它们既是性能优良的机械,也是工业的艺术品,远不是今天注塑成型的一次性的数码产品所能比拟。
由于同一时期亚洲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还很低下,因此这些优秀产品基本销往北美和欧洲,在亚洲地区除了日本国内有少量出售以外其它国家基本没有,即便在日本国内也不多,毕竟30年前的日本国民也还没那么富裕,消费得起的也是少数。这些相机在普通人眼里可能是过时的东西,而在摄影师和相机收藏家眼里,它们却是值得拥有和收藏的宝贝。
速度之美-佳能 Canonet GIII QL17
历史上佳能曾经有过漫长的旁轴相机生产记录,其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1960年代可换镜头的佳能7系列,世界上最大光圈镜头纪录的保持者就是用于该系列相机的50mmF0.95标准镜头。1980年代以前的佳能旁轴相机有专门的商标Canonet,除去可换镜头的7系列之外,不可更换镜头的镜间快门Canonet QL系列是佳能最有人气的旁轴相机,其中的最高级产品QL17从60年代到80年代,历经三代,持续生产20年,算得上是旁轴相机中的常青树。GIII版本是QL17的第三代产品,1982年停产,是佳能最后一种全机械手控旁轴相机。
佳能Canonet GIII QL17前脸左边的金属牌清晰表明它的身份,红色GIII和黑色QL字样表示这是第三代QL相机,而机顶的Canonet QL17则是相机型号。“QL17”这几个字母和数字本身有特殊的含义,其中字母QL是佳能独有的“快速装片”系统的英文缩写(Quick
Loading),而数字17则代表相机使用镜头最大光圈为F1.7。
佳能GIII QL17外观相当漂亮,金属加工非常精细,所有铭文刻字均采用凹刻填漆,并以不同颜色区分不同功能和作用,光是镜头上用于区分光圈快门等功能的不同颜色就达到六种之多,虽然用色繁多,但并不让人感觉花哨。另外在机顶的闪灯热靴座、倒片摇柄、快门钮基座等处还采用了金属抛光工艺,光可鉴人,讨人喜欢。QL17机身有两种颜色,常见的是银白金属色版本,黑身版较少见,在国外二手市场上价格昂贵。
佳能的“QL”快速装片系统是一个独特且非常具有实用性的设计,这一设计曾经广泛出现在佳能生产的单反相机和旁轴相机上,它大大缩短了摄影师装卸胶卷的过程,为抓拍宝贵瞬间赢得了先机。
与一般相机不同,QL17的卷片轴并没有插缝和齿孔挂钩,而是在卷片轴上分布有三个带橡胶块的弹簧棘爪,利用弹簧张力和橡胶摩擦力夹住胶片,只要将暗盒装进片仓,并将片头拉到指定位置,放下压片板,合上后盖,即可连续扳动卷片扳手过片,此时相机并不自动停片,而是可以连续卷片三次计数器显示“1”后自动停止,胶片已经过卷到了第一张,即
胶片编号“1”。并且,在机背卷片扳手下设置有两个指示窗口,分别显示胶片是否正常过片以及快门是否已上弦,这种过卷到“1”的方式类似于后来自动相机的装片方式,只不过是由手动完成。
佳能这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在70年代无疑是装片方式的革命,对于经常抓拍的摄影师来说,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就算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种革命性设计理念令到最顶尖的旁轴机LEICA M7在装片方便性和快捷性上也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Canonet GIII QL17采用了佳能40mmF1.7的大口径固定镜头,6片4组双高斯结构,镀有多层增透膜。快门系统采用COPAL镜间快门,速度1/4—1/500秒,另有B门。就一般拍摄而言,快门速度范围完全可以满足需要,毕竟旁轴相机基本用于手持拍摄,设置更慢的快门档位意义并不大,何况特殊拍摄时可使用B门。光圈设置范围从F1.7至F16,无级调节,另有“A”档(快门先决自动曝光档),采用5叶片光圈。镜头拍摄距离0.8米—∞,调焦环工作角度45度,手感良好并带有辅助手柄。QL17镜头成象锐利,层次丰富,就拍摄效果而言,并不亚于同时期单反相机标准镜头。不过稍微遗憾的是,QL17的滤镜口径是特殊的48mm,这种规格的滤镜在世面上已经彻底绝迹。
QL17取景器采用逆伽利略式,0.6倍放大率,黄斑式双像重合对焦,带有视差补偿。取景透镜经过良好矫正,基本没有变形。与一般旁轴相机的视差补偿不同,Canonet GIII QL17并不以大小不同的取景框表示视差,而是采用取景框整体移动的方式,即在调焦同时,视场内的取景框同步调整取景范围。另外,在取景目镜外框上还装有电力检测按钮和指示灯。
取景视场右侧有测光表显示标尺,相机进行快门先决自动曝光方式工作时由cds测光元件带动指针指示出光圈值。超出AE联动范围后测光表会锁住快门,但在进行全手动曝光时,测光表并不工作。测光电眼安装在镜头上方,测光范围为EV3.5-17(ISO100),感光度调整范围为ISO25-800。另外,QL17还带有AE曝光锁,半按快门即可锁住测光值。测光及自动曝光所需电力由一枚1.35V水银电池提供,型号PX625,无电时QL17也可进行全手动曝光。由于水银污染环境,因此很多国家早已禁止生产,不过市面上可以找到该型号电池的替代品1.5V电压的氧化银PX625A型电池。
1970年代的日本高档旁轴相机已经普遍拥有了自动闪光功能,不过这种自动闪光系统比较原始,和后来的外接自动闪光灯、TTL自动闪光灯完全不同,它是利用闪光指数与对应拍摄距离来控制光圈大小,原理类似于很多闪光灯背后都附有的曝光表,只是将其自动化并装入了相机。具体方法是,在有快门先决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光圈环上一般另刻有几档闪光灯指数,如20、28、32等,进行闪光摄影时,只要将光圈环或闪光指数环对准对应的闪光灯指数,此时调整焦距,相机测光表将自动调整相机光圈大小,由此实现自动闪光摄影。
佳能的设计师将这种自动闪光方式进行了进一步发挥,配合Canonet GIII QL17相机发表了专用闪光灯CANOLITE D。这只闪光灯前端也使用金属外壳,外观风格与QL17保持一致,大方而且漂亮。QL17相机和CANOLITE D闪光灯都采用双触点热靴座,这在1970年代非常少见。进行闪光摄影时,这只专用灯的闪光指数等信息可以通过第二触点自动传递给相机测光系统,相机无需将光圈拨到对应闪光指数档,只需要停留在“A”档(自动档),即可进行自动闪光。
Canonet GIII QL17不但具备完善的全机械手动曝光功能,并且提供了那个年代旁轴相机前所未有过的自动化性能,体现着佳能一贯追求的尽可能提高拍摄速度和拍摄成功率的设计思路。我们完全可以从Canonet GIII QL17上感受到佳能当年在相机自动化上所作出的种种尝试和努力,这也符合1970年代的摄影科技潮流,那就是不断向着电子化、自动化迈进。
樱花胜雪-柯尼卡 AUTO S3
柯尼卡是日本历史最为悠久的影象工业企业,产品涵盖感光材料、照相机械和办公设备等等多个领域。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873年的小西六兵卫店,早年从事照相设备和印刷设备经销,1882年研制出第一台自己的照相机,到1930年代开始以樱花为商标从事胶片和胶卷生产,1980年代初,樱花牌彩色胶卷曾经是中国市场上数量最多的进口彩色胶卷。柯尼卡作为小西六公司的照相机品牌,从1948年沿用至今。到1980年代中期,小西六的所有产品均改为“KONICA”商标,公司名称也更改为柯尼卡。
柯尼卡的旁轴相机一直享有盛名,并且在此领域从未放弃过探索和研发。上世纪60年代柯尼卡的AUTO S、AUTO S2型在日本以外的市场上有着非常好的口碑,它们使用简便、结像锐利。到1992年,柯尼卡又因为Hexar(巧思)的成功开发,再一次将经典的旁轴式135相机推上了新高度。
其实说到AUTO S3首先应该追溯到1970年代柯尼卡最为成功和畅销的旁轴照相机系列—柯尼卡C35系列,这个系列数量庞大、型号众多,其中不乏在相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型,例如KONICA C35 AF,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化的自动对焦照相机。从1968年开始首次发售的柯尼卡 C35以及后来的C35 automatic、C35 V都属于小型135旁轴相机,机身小巧精致,简捷大方,都采用38mmF2.8的天塞型HEXANON镜头,程序式自动曝光,它们成象清晰,使用简便,问世后十分畅销。到1973年,柯尼卡推出C35系列的最高端型号—柯尼卡C35 FD。
柯尼卡C35 FD外形与先前的C35保持一致,但为了适应新的大口径镜头,机身做了适
当放大,尺寸为112×71×61mm。即便如此,C35 FD仍然保持着同时代大口径旁轴相机中最为秀气纤细的体形。
为提升相机档次,C35 FD相对于C35进行了很大改动,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一架新相机。首先,镜头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将光圈从F2.8提升到F1.8,光学结构也由4片3组天塞型更换为6片4组的双高斯型。这一改动并不意味仅仅只是将光圈简单放大,而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将38mm焦距镜头的孔径和成象素质提升到了极致。C35 FD的这只38mmF1.8
HEXANON镜头拥有高超的光学素质,从边缘到中心的分辨率分别达到惊人的每毫米64—82线对。在保持高分辨率的同时,它同样拥有出色的色彩传递性能,色彩还原真实饱和,具有非常好的平衡性。可以说,凭借这只出色的镜头,C35 FD一举跻身当时最顶级的旁轴相机之列。无法想象,如果当年的技术条件可以设计出35mm焦距的大口径镜头安装在C35 FD上,那么,后来90年代初期才问世的柯尼卡Haxer是不是还会如此光彩夺目?
为提高曝光精确度,C35 FD将先前C35系列采用的程序式曝光更换为快门先决自动曝光。跟C35系列一样,也不提供手动曝光功能。C35 FD镜头从外到内分布的三个调节环分别是快门速度环、带手柄的调焦环,还有闪光指数设置环。C35 FD的快门速度范围为1/8-1/500秒加B门,COPAL机械式镜间快门。光圈为cds测光表控制的5叶片自动光圈,调整范围F1.8-16,无级自动调节。测光表联动范围EV4.7-17(ISO100),感光度调节范围为ISO25-800。取景对焦为双象重合式黄斑对焦,对焦范围为0.9米-∞,取景框右侧有测光结果显示标尺,从F16至F1.8以及“过曝”、“不足”,由指针指示正确测光结果。这种显示方式其实也是1970年代使用cds测光表的旁轴相机普遍采用的方式,取景器里的游标指针不但显示测光结果,实际上还控制着相机的自动光圈。跟前述的Canonet GIII QL17不同,C35 FD虽然可以半按快门方式锁定测光值,但却没有设置过曝和欠曝快门锁,测光结果超出AE联动范围后仍能启动快门,由此可能造成曝光失误,这算是设计上的一个不足之处。
C35 FD的闪光系统跟Canonet GIII QL17类似,但又稍有区别。C35 FD热靴座上没有第二触点,但是却带有一个小拨杆,在热靴插上闪灯之后利用灯脚扳动此拨杆,此时取景框内会出现绿色指针,配合预先设定的闪光灯指数,绿色指针指向的就是闪灯摄影的实际拍摄光圈,此时光圈大小由拍摄距离与闪光灯指数共同决定,应用的原理与QL17完全一样。
柯尼卡C35 FD不提供手动曝光功能,这在今天看来令人感到遗憾,可是在当初却是相当前卫和新潮的设计,也许是因为柯尼卡那时已经预见到了电子化和自动化才是相机发展的未来方向吧。不过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总是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柯尼卡没有预见到的是今日的复古和怀旧也是潮流的一种。好在C35FD的快门是纯机械结构,就算没有电力也可以继续工作,只不过光圈就只有最大一档可以提供了。
说了这么多C35 FD可能会让人不明白,它跟AUTO S3究竟有什么内在联系?其实C35 FD就是AUTO S3,也就是说其实是同一种产品使用了两个不同型号。在日本国内销售时型号为柯尼卡C35 FD,而在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场上销售时使用的型号则是柯尼卡AUTO S3。这样的销售策略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为了续写AUTO S、AUTO S2在海外市场上的辉煌,尽管AUTO S3和另两者其实并无任何继承关系。
C35 FD机身分为黑白两种颜色,白的精致秀气,黑的沉稳典雅,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而销往海外的AUTO S3只提供黑色一种版本。C35 FD 的黑色外观与众不同,并不是通常的黑漆工艺,而是金属阳极氧化发黑,坚固而耐磨。由于产量很少,C35 FD在今天显得弥足珍贵,受到全世界相机收藏爱好者的热烈追捧,在日本国内的中古相机店,成色标为“美品”的C35 FD开价都在4万日元左右。说到这里有一句题外的话,新中国的照相机生产史上也曾经有过一款非常经典的旁轴相机,它就是1979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献礼作品而制造的“凤凰 JG301”相机。这同样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产品,可以说是中国曾经批量制造过的质量和性能最为优异的135相机。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实际上就是KONICA C35
FD的完全中国拷贝。
在所有的C35 FD相机后盖里面都贴有一枚标签,上面的图案是小西六生产的樱花牌彩色胶卷,其寓意大概就是只有C35 FD才能重现出樱花胶卷的全部色彩魅力。
影子徕卡-美能达 Hi-Matic 7sII
进入数码时代的美能达有点令人沮丧,因为无法掌握CCD研发核心技术的缘故,所以在摄影器材厂家中的地位日益边缘化,不得已跟柯尼卡合并才得已勉强维系。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的日本摄影器材三巨头之一如今却沦为二流厂家,美能达一定很郁闷。
美能达摄影器材一直享有盛名,曾经制造过很多非常新潮和划时代的作品,往往一提到美能达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就会让人联想到著名的“欧洲相机大奖”。的确是这样,从1982年的第一界欧洲相机大奖评选开始,美能达的每一款带有“7”字的135单反相机无一例外都获得过这个摄影器材领域里的奥斯卡奖。7是美能达的幸运数字,因为历史上每一款带7的美能达相机都是一部流传的经典,比如单反的XD7,还有这里将要讲述的旁轴HI-MATIC
7sII。
六七十年代的美能达早已跻身日本五大名厂(N、C、P、M、O)之列,它制造的135相机设计新颖、功能实用,深受消费者和摄影发烧友喜爱。为进一步提升光学设计和制造水平,美能达在1970年代开始了与德国徕兹的合作,这种顶尖厂家间的相互渗透结出了丰硕果实,LEICA相机在自动化和电子化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而美能达相机则在光学设计和制造水品上有了很大飞跃。比如徕卡R4单反机完全借鉴MINOLTA XD7的设计,而旁轴的徕卡 CL相机
则是不折不扣的美能达代理制造。
1973年问世的徕卡CL是一台可换镜头的全机械手控旁轴相机,使用徕卡M卡口,配套的镜头为SUMMICRON 40mmF2和ELMAR 90mm F4。这台相机有别于徕卡M系列,它机身小巧,便于携带,镜头保持徕卡一贯的光学素质,并且平价的市场策略大大降低了徕卡的进入门槛,问世以后大受欢迎,直接导致徕卡昂贵的嫡系LEICA M5销售受到很大影响。为了保住M系列的高贵血统,短短三年后徕卡便终止了徕卡CL相机的生产和销售,但是美能达却从这次合作中深得徕卡的设计精髓,并在1980年设计出使用徕卡M卡口的光圈先决自动曝光旁轴相机美能达CLE以及配套的包括28mmF2.8在内的三只非常出色的美能达M-ROKKOR镜头,就相机性能和光学素质而言,美能达CLE比起徕卡CL来说完全可以用青出于蓝胜于蓝来形容。
HI-MATIC固定镜头旁轴相机系列是美能达产品中品种和数量庞大的一个族群,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先后共发表几十个品种。虽然HI-MATIC定位于普通消费和一般摄影爱好者,但其中却不乏非常优秀的设计,比如1972年问世的电子快门程序式自动曝光相机HI-MATIC E率先在全世界使镜间快门实现高达1/1000秒的自动曝光。由于性能超群,HI-MATIC E曾经被美国宇航局选中,这个有着传奇经历的HI-MATIC E旁轴相机采用的是一只40mmF1.7 ROKKOR QF镜头。
美能达HI-MATIC 7sII相机发售于1977年,它的问世引发了后来很多摄影爱好者和相机收藏家的猜想。1960年代,美能达先后发表过HI-MATIC 7和7s两款相机,从型号上看,7sII似乎应该是它们的直系后代,但是从相机性能和外观上说,7sII和它的两位前辈几乎没有任何联系,首先它的体积已经大幅度缩小,另外镜头焦距也从45mm缩短为40mm。全金属机身仅有区区450克重量,比起笨重的前辈来,已经轻盈了很多。
HI-MATIC 7sII是带快门先决自动曝光功能的机械式旁轴相机,它线条柔和,做工细致,虽然没有花哨的装饰和功能,但它散发的简约之美却也深入人心。7sII机身上除了机顶的快门钮和底板上的倒片钮之外再无别的按钮,功能上它缺乏那个年代日系旁轴相机已经广泛具备的电力检测,也没有装备指数式自动闪光功能,甚至省略了美能达相机独创的很有实用价值的“装片指示针”,作为一台高端旁轴相机,7sII提供的功能如此之少,颇令人费解。
HI-MATIC 7sII配备6片4组双高斯结构40mmF1.7 ROKKOR镜头。ROKKOR是美能达专用的镜头品牌,类似于尼康的NIKKOR、奥林巴斯的ZUIKO,但这个单独的镜头品牌从1980年代初开始已经基本不再使用。7sII的镜筒从外到里依次排列快门速度环、调焦环和光圈环。快门速度范围1/8-1/500秒加B门,调焦范围0.9米-∞,光圈调节从F1.7-16,整挡定位。在光圈环上另设有“AUTO”档,将光圈环对准此挡位便是快门先决自动曝光模式。7sII快门速度环宽大,调节容易,调焦环带有手柄,手感舒适,但是光圈环却狭窄并紧靠机身,需要扳动镜头下方的拨杆才能拨动,非常不便。7sII镜头上的光圈、距离、速度等等刻度都是白色刻字,唯独AUTO档采用醒目的红色字样,联系到隐蔽的光圈环位置,可以看出美能达是将HI-MATIC 7sII设计成以快门先决自动曝光作为主要拍摄模式的旁轴相机。
7sII装备有cds电眼测光表,测光联动范围EV4.5-17(ISO100),测光显示方式与其它几款旁轴基本一样,由指针指示正确光圈值,有“过曝”、“不足”显示。半按快门为曝光锁定。缺点是没有设置超出AE联动范围后的快门锁,可能造成误拍。整机电力由一枚1.35V
PX675(可用SR44电池代替)电池提供。取景器带有视差调整,黄斑式双象重合对焦。令人
遗憾的是7sII取景器的光学透镜加工明显不如另几款相机,存在较大变形。与Hi-Matic
7sII配套的专用闪光灯型号是MINOLTA Auto14。
美能达HI-MATIC 7sII相机机械结构上的出彩之处和设计上可圈可点的特点似乎并不多,但由于生产时间不长,产量也不大,世面上少见,以至于二手价格较高,尤其是黑机身版本。除数量因素之外,也还有一个重要的高价原因,那是因为收藏家和爱好者们普遍认为,HI-MATIC 7sII配备的40mmF1.7 ROKKOR镜头与LEICA CL的40mmF2 SUMMICRON镜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参照了LEICA镜头的设计和工艺所制造。对这个传说,美能达从没有提供过官方说法,留下很多悬念。笔者虽然没资格判断此传说的真伪,但也曾就美能达的两只同规格旁轴相机镜头进行过一番比较,发现确实有着显著差异,这两只镜头分别是HI-MATIC E的40mmF1.7和HI-MATIC 7sII的40mmF1.7。近距离观察,可以发现两只镜头镀膜上的反射影象明显不同,同一位置镜片的反射影象存在很大差异,这种不同所反馈的重要信息就是两者镜片的球面结构和曲率明显不一致。另外,7sII镜头镀膜的反光颜色也与其它同时期日本相机镀膜不同,不是呈现常见的蓝紫色,而是红、蓝、紫、绿都有,接近同时期德国镜头的镀膜颜色。从实际拍摄效果看,这只镜头拍摄的反转片温润厚实、色彩丰满,确有几分德国镜头的韵味。
奥林巴斯:一门三杰
奥林巴斯作为品牌诞生于1921年,被当时的持有人1919年成立的高千穗制作所首先用于制造显微镜、体温计等医疗用品。到1936年,高千穗的第一台6×4.5规格的折叠式120相机制作成功,意味着奥林巴斯照相机的正式诞生。到1949年,高千穗的公司名称更改为奥林巴斯光学工业公司并沿用至今。奥林巴斯不但生产照相机,并且也是国际著名的医疗及工业用显微镜、内窥镜、望远镜等光学产品的重要生产厂家。
奥林巴斯生产的135相机总是个性鲜明,每一款都有其独到之处。1980年代初奥林巴斯OM-4单反机的问世,曾经引起巨大轰动。在这台为职业摄影师设计的135单反相机上,奥林巴斯率先引入了多点点测光方式,并且第一次在135相机上设置了应付全黑或全白拍摄环境的 “高光摄影模式”和“低调摄影模式”,这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因为点测光被后来众多的单反相机普遍证明的确是卓有成效的人机系统,它大大提高了拍摄的成功率并可更有效实现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和理念。除了点测光之外,奥林巴斯首创的OTF测光、FP幕帘快门高速同步闪光等功能在135相机发展史上都具有技术里程碑意义。
其实形容奥林巴斯的旁轴相机仅仅只用一门三杰这个词似乎有点不公平,作为旁轴相机生产大户,奥林巴斯的经典作品实在太多,曾经创造过135旁轴相机历史上的很多第一,如日本第一台快门先决自动曝光镜间快门相机奥林巴斯Auto Eye,第一台135半幅旁轴相机奥林巴斯PEN,以及史上第一台装备有点测光表的旁轴镜间快门相机奥林巴斯35SP等等,奥林巴斯一门三杰的故事就首先从奥林巴斯35SP讲起。
强捍王者-奥林巴斯 35SP
奥林巴斯35SP问世于1969年,是当时日本制造的最高级旁轴镜间快门相机之一。上世纪60-70年代,奥林巴斯生产一系列旁轴镜间快门相机,它们大多以35命名,并以数字35加两位英文字母区别不同型号和品种。从外观来看,35SP机身和镜头的造型直接借鉴了它的前代产品,六十年代生产的奥林巴斯35LC以及35LE的式样,而SP的型号则应该来自它所具有的点测光(SPOT)功能。
尽管相对前代产品来说,奥林巴斯35SP的体积已经缩小了不少,但在七剑当中仍然是个头最大的一种,它的体积为129×75×61mm,跟国产凤凰205相机接近,但做工和质量比凤凰相机就要精密细致得多了。35SP造型简洁流畅,虽然体形不小但持握的手感却相当的好。奥林巴斯为这台当时顶尖的旁轴相机配备了G. ZUIKO 42mmF1.7镜头,快门为SEIKO FLA(精工FLA)全机械镜间快门,快门速度范围为1-1/500秒加B门。35SP曝光方式相当特殊,配备有快门先决自动曝光、程序式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三种方式,cds控制的测光表提供视角为20度的区域测光和6度点测光,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内置点测光方式的旁轴相机。
奥林巴斯的ZUIKO镜头多年来享有盛名,它的成象风格既不如尼康那样尖锐,也不象佳能的那么柔和,而是在锐利的同时仍然讲究细腻影调,色彩真实而不夸张,非常注重层次和细节的真实再现。80年代以前的ZUIKO镜头常常会在“ZUIKO”商标前加注单独的字母,比如35SP的G. ZUIKO,这个单独字母具有特殊含义,它代表镜头使用的镜片数目。G. ZUIKO采用7枚镜片,因为G在英文字母排序中的顺序是第7。其它的ZUIKO镜头也以此类推,如F. ZUIKO是6枚镜片,E. ZUIKO则是5镜片。奥林巴斯35SP的7片5组双高斯镜头直接继承自1960年代的奥林巴斯名机奥林巴斯35LC和奥林巴斯35LE。这只42mm的7片5组镜头性能相当突出,分辨率接近每毫米100线对,远远超过很多单反相机镜头。稍微遗憾的是,由于当年彩色摄影并不普及,镜头镀膜技术也不如今天进步,因此该镜头的光学特性和设计着重为黑白摄影考虑,因此在色彩传递性能上不如当代相机,但在1970年代早期,它已经足可以傲视群雄。
奥林巴斯35SP的精工FLA(SEIKO FLA)机械式镜间快门性能出众,除了速度档位齐全外,还能以快门先决自动和程序式自动方式工作。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35SP的机械控制程序式自动曝光不能象今天的电子相机那样大范围调整光圈和快门组合,而是只能以快门速度1/15-1/250秒配合自动光圈工作,此时的测光联动范围为EV5.5-17(ISO100),全手动
曝光时的测光联动范围为EV3-17(ISO100),以自动曝光方式工作时,测光结果超过联动范围将锁住快门。35SP镜头上分别设置有快门环、光圈环以及调焦环,将光圈环置于“A”,手动设定快门速度为快门先决自动曝光,快门环和光圈环都置于“A”档则为程序式自动曝光;两者均手动设定为全手动曝光方式。另外,光圈环上还设有闪光指数档位。配合不同闪光指数的闪光灯,可进行指数式自动闪光。
35SP的点测光表可说是首开旁轴相机先河,也因为这个原因,它的取景系统以及分光棱镜变得很复杂。首先,由于测光组件的大型化,测光电眼就不能再设置在镜头上方,而是单独放在置于前脸取景窗右侧,并单独设有光孔,大小由机身侧面的感光度调节盘控制。另外,取景器内部的测光结果显示也不象别的机种那样以光圈值显示,而是以EV值显示,并以深浅不同的两段颜色来提示摄影者相机是否处于低速快门。测光显示标尺横置于取景视野上方,并且在测距窗左侧单独开设有采光窗为标尺提供照明。由于取景系统的复杂化,原本在35LC和35LE相机上采用的取景框移动校正视差功能不得不取消,只能采用在取景框内标示出不同取景范围的方式来表示视差。
奥林巴斯35SP默认测光方式为视角20度的中心区域测光,按下机背上的“SPOT”按钮则是视角为6度的点测光,测光角度刚好涵盖取景视场中央的对焦黄斑。与其它相机不同,在进行手动曝光方式拍摄时,35SP测光表仍然工作而不关闭,这种工作模式为职业摄影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过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点测光在提高35SP曝光精确度的同时,也带了一些小麻烦,因为测光电眼上移,那么在使用具有阻光系数的滤光镜时,就需要单独重新计算曝光量,不能依据相机测光表数值进行拍摄。总体而言,35SP的操作简单方便,充分考虑了专业应用,着眼点为高级摄影爱好者和职业摄影师,是一部1970年代非常优秀的旁轴相机。
1972年,35SP的改进型号奥林巴斯35SPn问世,这部相机改进了35SP的外观,卷片扳手和倒片钮都更加大型化,手感和操控性有了很大改善,“OLYMPUS”商标也改用了新的设计,也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奥林巴斯的LOGO式样。并且,35SPn增加了电力检测功能,机背上分别增设电力检测按钮及指示灯。另外,35SPn还有一个重要变化是改进了镜头镀膜工艺,以便适应逐渐增多的彩色摄影要求。到1973年,奥林巴斯35UC相机问世,它虽然是35SPn的改进型号,但仅仅只在35SPn基础上稍微改进了外观,功能上并没有新的增加和变动。整个奥林巴斯35SP系列相机生产至1974年停止,其中35SP数量较多,而35SPn和35UC因为生产时间非常短暂(都只有一年左右),因此在二手市场难得一见。
秀气美眉-奥林巴斯35RC
在面向摄影师和爱好者的奥林巴斯35SP之后,奥林巴斯在1970年设计了这部轻巧的旁轴机,它虽然秀气苗条但是诸多性能却并不输于很多同时期大型旁轴相机,因此问世以后广受欢迎,是设计最成功的奥林巴斯旁轴相机之一。
从这部35RC相机开始,奥林巴斯启用了新的LOGO样式,新标志更加美观且更富时代感。另外,从这部相机开始,奥林巴斯旁轴相机的自拍扳手全部从镜筒移到了相机左前脸上部、横置于快门按钮下的位置。自拍扳手设置在这个位置使得自拍操作方便了不少,并且,它也成为1970年代制造的奥林巴斯旁轴相机的重要标志性特征之一。35RC的外观尺寸是109×70×51mm,重量约为410克,比起35SP的129×75×61mm的体积和600克的重量来说小巧轻盈了相当大的幅度。并且,由于对外观进行了切角设计,视觉上还给人以特别轻薄之感。
为减小相机体积和提高便携性能,必然要牺牲一些相机性能,35RC的镜头就不得不改为一只口径稍小的镜头,它采用的是42mmF2.8 E. ZUIKO镜头,与35SP相比,虽然从通光量来看只减小了一级半光圈,可是镜头的外观和体积却得到大大缩减。不过,E. ZUIKO镜头虽然光圈稍小,但并不意味性能低下,这只5片4组“松纳”结构的镜头光学描写性能非常优秀,问世以来一直广受好评,从光圈F5.6开始,它的分辨率可以达到80线对/毫米以上。
从外观看,35RC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位于机顶的快门速度调节盘。它将旁轴相机通常设置在镜头上的快门速度环改成了拨盘,并设置于相机顶部,用大拇指就可以很容易拨动,这一特点无疑是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35RC的快门速度调节范围为1/15-1/500秒加B门,省却了1/8-1秒等几档不常用的慢门。另外,它的卷片扳手也改成了内藏式,从机顶移到了机背上部的位置,使用上非常方便,手感良好。
奥林巴斯35RC具有快门先决和手动曝光两种拍摄模式,由cds测光表控制的快门先决自动曝光AE联动范围为EV7-18(ISO100),胶片感光度设置范围ISO25-800,超过AE联动范围将锁住快门。光圈调整范围F2.8-22,四叶片菱形光圈,光圈环位于镜头根部。另外,35RC也拥有指数式自动闪光功能,对应闪光灯指数为GN.10-40。最有意思的是,35RC相
机设有一个旁轴相机非常罕见的功能——“相机开关”。只要将光圈环拨到“OFF”,相机不论处于自动曝光还是手动曝光状态,都将锁住快门停止工作,并且测光表电源也会随之切断。
35RC的取景器设计是一大亮点,它所具有的完善的信息显示为那一时期别的旁轴相机所不具备。35RC的取景透镜经过良好校正,明亮清晰没有畸变,并且在取景框上下两边分别有快门和光圈信息标尺,上部快门标尺显示快门档位,下部标尺指示光圈档位,分别由指针指示相机所处的快门和光圈状态,非常直观明了,并且不受相机工作状态限制,即在手动档和快门先决档都可以有效显示。取景视野中央为对焦黄斑,对焦距离为0.85米-∞。
跟其它奥林巴斯旁轴相机一样,35RC也设有单独的后背锁。打开后背,可以看出,为缩小相机体积35RC下了不少工夫,它的输片八牙轮也跟片框组合在了一起,相机的精密程度大大提高。由此联想到它的内藏式卷片扳手,手感和人体工学都做得非常好,但是时间长了进灰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由此造成的磨损增加对卷片齿轮机构应该有着不小的影响。
奥林巴斯35RC是135旁轴相机小型化的先驱之一,它的出现引领了135相机发展的一个潮流,并预示着相机复杂的曝光过程将不断简化,照相机这一复杂的光学仪器将日益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从35RC问世的1970年开始一直到数码时代的今天,奥林巴斯推出一系列小型时尚的旁轴相机和数码相机,如奥林巴斯XA系列、u系列、u- Digital系列等等,这些相机设计新潮,简便易用,深受消费者和爱好者欢迎,它们的不断推陈出新也不断确立着奥林巴斯在小型旁轴相机制造领域里的领导者地位。
俊朗少年-奥林巴斯35RD
1974年,随着奥林巴斯35SP系列的停产,奥林巴斯旁轴相机的阵营里就缺少了尖端的领军人物。虽然奥林巴斯曾经在1971年生产过配备40mmF1.7 F. ZUIKO镜头的奥林巴斯35DC相机,但这是一台仅仅提供程序式自动曝光的家用级相机,离专业摄影师和高级摄影爱好者的性能要求尚有不小差距,因此,面对市场需求,奥林巴斯在1975年发售了这部高性能的全机械手控加快门先决自动曝光的奥林巴斯35RD旁轴相机。
奥林巴斯35RD是奥林巴斯最后一款配备大口径镜头的高级旁轴手控相机,相对于前代的高档机35SP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瘦身,体积114×71×59mm,仅重500克。其实,35RD的机身和镜头设计更多来源于奥林巴斯35DC,只是为了适应新的功能而作了相应调整。
从外观上看,奥林巴斯35RD前脸带有1970年代奥林巴斯旁轴相机的典型特征,那就是在左侧LOGO附近横置的自拍扳手,同其它奥林巴斯旁轴相机一样,只要把扳手向下扳动90度,将扳手和机身上的红点对齐即可为自拍机上弦。这种独立的自拍机比起很多装在镜头上的自拍机工作起来要可靠得多,并且位置也更理想,操作起来很方便。除了自拍扳手之外,35RD外观设计跟同期旁轴相机基本一样,并没有花哨和标新立异的设计,反而显得比较朴素。
奥林巴斯35RD配备40mmF1.7镜头,这只F. ZUIKO镜头继承自35DC相机,为6片4组双高斯结构,对焦距离0.85米-∞,它成象效果上乘,拍摄的黑白和彩色照片都能满足专业要求。从外观风格上看,35RD的镜头外形很象同时代的奥林巴斯单反相机镜头,都是整体黑色,有粗大的调焦环,并在最靠近机身的位置设置一个银白闪亮的调节环,在35RD相机上,这个位置设置的是光圈环。因为已经将调焦环设计得宽大易用,于是35RD省去了辅助的调焦手柄。快门速度环位于镜头最外端,调节范围为1/2-1/500秒加B门,采用SEIKO(精工)快门。光圈设置范围F1.7-16,另有快门先决自动曝光档(A档)和指数式自动闪光档。
和35SP不同,35RD简化了测光系统,省去了点测光装置,并由于不再设置点测光装置,35RD的测光电眼回归到了常规的镜头上方,这样一来就方便了使用滤光镜,cds测光表测光联动范围为EV2.5-17(ISO100),感光度设定范围为ISO25-800。
奥林巴斯旁轴相机的取景器设计始终保持着清晰明亮无畸变的特点,这在35RD上也得到了传承,只不过可惜的是,曾经在35RC上出现的开创未来的设计,即在取景器内设置快
门速度标尺,直读快门速度的功能被取消。可能的原因不甚明了,因为从技术上说这并不应该存在难度,好在35RC上实现的手动档光圈实时指示功能在35RD上得到了保留。不同于35RC的光圈指示,35RD并不采用调整光圈环时显示指针同步连续显示的方式,而是半按快门时显示指针方才工作。因此,35RD不象35RC那样电源始终处于连通耗电状态,因此也就取消了35RC相机特有的“相机开关”装置。
35RD有独立的后盖锁,或许奥林巴斯的工程师认为旁轴相机误开后盖的机会远大于单反相机,所以防止误开后盖对旁轴相机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同期的OLYMPUS单反相机并没有采用这种独立后盖锁装置,只采用跟其它日本相机一样的倒片钮兼作后背锁。35RD机身内部以及卷片和倒片装置与35DC完全一致,尤其是卷片操作极为轻盈。
奥林巴斯35RD造型小巧俊朗,在七剑当中如同翩翩的少年。外观造型体现了1970年代中后期的审美趋势,相机继承了奥林巴斯高端旁轴相机一贯坚持的自身特色和高性能光学表现,实在是1970年代旁轴相机的经典佳作之一。由于35RD从面市到停产仅仅两、三年时间,因此存世稀少,是最受推崇和最难寻觅的日制旁轴相机之一。并且,由于这款相机从未在日本本土发售,只在欧美的收藏市场偶尔露面,因此很多日本及亚洲收藏家举着大把美钞在欧美二手市场高价收购,造成今天35RD相机价格高昂的情况。
浓缩精华-百丽 Color 35
时至今日还知道“PETRI”这个相机品牌的普通百姓已经不多,不过它仍就留存在收藏家的记忆中和藏品柜里。PETRI牌照相机从未进入过中国大陆市场,而在港台地区,它的中文名字非常好听,叫做“百丽”。
上世纪6、70年代是135相机制造的黄金年代,那是历史上相机厂家、相机品牌、相机型号最为纷繁复杂的时期,完全可以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PETRI相机也是在那个时期达到了自身发展的高峰。百丽前身是1907年成立的Kuribayashi Seisakusho,曾经是日本历史最为久远的相机厂家之一,可惜的是由于经营管理以及市场竞争等诸多原因,最终于1980年代中期倒闭,有着相似经历的日本相机厂家还有TOPCON(托普康或东京光学)、MIRANDA(米兰达)、GAF、KOWA等等。七剑的最后一款是百丽遗作Color 35,之所以将它放在最后,并不以性能优劣区分或排列,而是根据相机品牌第一字母排序。
百丽Color 35问世于1968年,是日本当时最为袖珍迷你的全机械135旁轴相机,仅比当时全世界最小巧的135旁轴相机禄来35晚一年上市,两年以后的1970年,奥林巴斯的口袋型相机35RC才诞生,不过同奥林巴斯35RC相比较,百丽Color 35的身材还是要纤小不少。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135相机的设计思路开始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相机控制高度自动化和性能专业化,这个发展方向必然导致相机结构复杂化和相机大型化,而另一个方向则是重视小型化和便携性,因而出现了110、135半格等等更加微型化的相机,这一时期诞生的禄来35和百丽Color 35则将全幅135相机小型化做到了极致。
百丽Color 35跟传奇的德国禄来 35有很多相似或相近之处,如大小接近的机身,同样的全机械手控曝光方式等等,因此具有很多可比性。跟禄来35一样,为实现相机小型化,百丽Color 35机身结构进行了很多巧妙设计,比如都将镜头设计成了可缩回机身内部。限于当时技术条件,全机械相机要将镜头缩回机身,对于一部旁轴相机来说,必然丧失联动测距性能,也就是说将无法进行精确对焦,只能进行目测估焦。同样,百丽35也遇到相同问题,为将镜头缩回机身内部,也不得不取消精确调焦机构。不过好在那个年代的摄影者普遍摄影基本功扎实,这个问题似乎并不算很严重,要到了今天一部相机还这样设计估计就有点行不通了。
百丽Color 35的镜头伸出缩回靠后背上的拨盘控制,这一拨盘同时还担负调焦任务,估计好拍摄距离后观看取景器,视野下方有横列的距离标尺,以数字和符号标注出不同拍摄距离,并以联动指针提示镜头焦点位置,此时眼睛不用离开取景器,即可边拨动拨盘边观看联动指针,将镜头焦点调整到目测出的适当距离。在同样问题上,禄来35的解决方式是先目测距离,然后转动镜头调焦环到相应刻度,最后重新取景构图拍摄。显然,百丽Color 35在这一点上显得过程简练一些。
百丽Color 35的镜头是4片3组天塞结构的C.C Petri 40mmF2.8镜头,这只镜头成象锐利,色彩还原也不错,不过比起禄来35的4片3组40mmF3.5 ZEISS Tessar(蔡斯·天塞)镜头还有些差距。在通常调焦环位置,百丽Color 35设置的是可360度旋转的感光度调节环,调节范围ISO25-800,镜头上方有测光电眼。快门环和光圈环则被设计为大小适中
的两个拨盘,一前一后设置在机顶右侧,这种拨盘方式非常象今天很多AF单反相机的拨盘调节,可分别用食指和大拇指操作,相当顺手。前面的是快门拨盘,速度范围从1/15-1/250秒加B门,快门钮位于拨盘中央。光圈调节从F2.8-22,无极调节,光圈为四叶片,菱形光孔。
百丽Color 35只提供手控曝光一种拍摄模式,测光表与光圈快门联动,取景器视野右侧指针显示测光结果,快门上弦后测光表开始工作,快门释放后测光表电源切断,非常省电,整机电力由一枚1.35V PX675水银电池提供(可用SR44或LR44代替),并在机顶右侧设有电力检测按钮。使用百丽Color 35的整个拍摄过程中,拍摄者眼睛可不离开取景器即可完成取景构图、调焦、测光、拍摄的整个过程,而禄来35则需要分别构图、估焦、测光到最后拍摄,每一步均是独立步骤需要单独完成,非常不便。
百丽Color 35的卷片及倒片机构都设在常规位置,初次使用也不会有生疏感,卷片扳手是内藏式,工作角度不大,手感舒适,倒片摇柄设计精巧,半埋在机顶左侧闪光热靴前面,胶片计数器位于机背左侧取景目镜旁边,这几个设计都非常巧妙易用,为机器增色不少。胶片装卸跟禄来35一样,都需要扳动底板上的锁钮抽出后盖,翻开压片板,这应该也是出于减小体积的考虑。反观禄来35,为压缩体积,将卷片机构移到了左手位置,而倒片装置则移到了相机底部,同样,胶片计数器也移到了相机底板上,如果这两点尚可以理解的话,那么禄来35的闪灯热靴座也位于相机底板就让人想不通了。很难想象拍照的时候,相机下面怪怪地挂着一个闪光灯而且是闪灯越大挂得越低,打出来的光也有点犯忌的“脚光”意味,真不知道当年禄来的工程师是出于什么考虑。
禄来和百丽Color 35这两部迷你135相机都令人爱不释手,都可以称为135相机中的艺术品,从人机界面和操控性能来说,百丽Color 35胜出禄来35不少,而禄来35多年来之所以成为传世经典,不光因为它有着德国精密机械的传统,还因为它所搭载的蔡斯镜头拥有卓越的光学性能。百丽相机如今已成历史概念,Color 35更是因为产量稀少而更加弥足珍贵,如今在国外二手市场,同样品相的百丽Color 35价格远远高过禄来35。
后记
七剑的故事就此讲完,它们的历史完全可以代表1970年代旁轴镜间快门相机的整个发展进程。由于同一时期感光材料工业尚无法提供品质稳定可靠的高感光度胶片,大量摄影师主要使用中速甚至ISO25这样的低速胶片进行拍摄,因此现实情况要求相机厂家不得不设计和研发配备大口径、高解像力镜头的旁轴相机以满足摄影师的拍摄要求。七剑的出现体现着那一时期135旁轴相机发展历程中的潮流趋势以及1970年代光学机械制造技术所能达到的空前高度。七剑是摄影师手中的七种利器,更是七部传世的经典。
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裴俊郎)
《七剑》是香港导演徐克的电影作品,讲述古代七把宝剑和七位侠客的故事,这七把宝剑分别有各自的名字,它们是:莫问、由龙、青干、竞星、日月、天瀑、舍神,这七柄宝剑削铁如泥,精美绝伦,并且各自有着各自的性格与特点,令天下英雄无不为之景仰。今天借用这个标题,说说1970年代相机生产大国日本曾经制造过的很有代表性的,值得收藏和拥有的七种135机械式旁轴照相机。
七剑序篇
在数码时代的今天,拍摄的简单与便捷无疑已经令摄影成了方便的快餐,相机、手机,甚至电脑上的摄像头都可以用来拍照,这些拍摄方式固然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科技与效率,但却令到很多保守或者说传统的摄影人士唏嘘不已,特别是一部分喜欢手动旁轴相机的爱好者和收藏家,他们仍旧怀念胶片时代构图取景的过程、对焦时的镜头手感、快门释放时的声响。对他们来说,哪怕等待胶卷和照片冲印的过程都是种小小幸福。顺应这种怀旧的风潮,2005年德国蔡斯公司重新启用一个已经多年不用的相机品牌ZEISS IKON(蔡斯·伊康)用于重新制造旁轴平视取景135相机,而日本尼康公司2005年限量发售的复刻版旁轴相机尼康SP以及由确善能制造的Voigtlander (福伦达)BESSA旁轴系列也在全世界范围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按照快门类型的不同,135旁轴相机分为可换镜头的幕帘快门类型和不可换镜头的镜间快门类型,现今仍旧在生产和销售的135旁轴相机属于前者的都是名贵机种,例如徕卡M系列、蔡司·伊康、柯尼卡Hexar RF(巧思RF)、福伦达BESSA系列等等,而本文讨论的
对象则属于后者,这一系列的七种135手动旁轴取景镜间快门相机可以说得上是日本曾经制造过的该类型相机的颠峰之作。它们分别是佳能Canonet GIII QL17、柯尼卡AUTO S3、美能达HI-MATIC 7sII、奥林巴斯35SP、奥林巴斯35RC、奥林巴斯35RD、百丽Color 35。
1970年代是旁轴相机的全盛时期,那一时期的德国相机以及日产单反相机价格高昂,属于奢侈品,并非寻常百姓能够拥用,因此绝大多数的家庭消费以及普通摄影爱好者都使用价廉物美的、不可更换镜头的日本产旁轴相机。这些金属制造的光学仪器有着相似的特点,那就是做工优秀,用料扎实,而且有着不俗的光学性能。这些日系旁轴相机所具有的优异性能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在那个年代它们的原产国日本在经济上正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体现在工业产品上大都工艺精良,有着优秀的设计水准。比如奥林巴斯35系列、美能达HI-MATIC系列、佳能 Canonet系列等等,它们当中的顶级产品共同的特点是全金属制造、全机械结构,有高级的大口径镜头,可以拍出非常好的照片,算得上是那个年代除了德国徕卡、禄来之外世界上最好的旁轴相机。它们既是性能优良的机械,也是工业的艺术品,远不是今天注塑成型的一次性的数码产品所能比拟。
由于同一时期亚洲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还很低下,因此这些优秀产品基本销往北美和欧洲,在亚洲地区除了日本国内有少量出售以外其它国家基本没有,即便在日本国内也不多,毕竟30年前的日本国民也还没那么富裕,消费得起的也是少数。这些相机在普通人眼里可能是过时的东西,而在摄影师和相机收藏家眼里,它们却是值得拥有和收藏的宝贝。
速度之美-佳能 Canonet GIII QL17
历史上佳能曾经有过漫长的旁轴相机生产记录,其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1960年代可换镜头的佳能7系列,世界上最大光圈镜头纪录的保持者就是用于该系列相机的50mmF0.95标准镜头。1980年代以前的佳能旁轴相机有专门的商标Canonet,除去可换镜头的7系列之外,不可更换镜头的镜间快门Canonet QL系列是佳能最有人气的旁轴相机,其中的最高级产品QL17从60年代到80年代,历经三代,持续生产20年,算得上是旁轴相机中的常青树。GIII版本是QL17的第三代产品,1982年停产,是佳能最后一种全机械手控旁轴相机。
佳能Canonet GIII QL17前脸左边的金属牌清晰表明它的身份,红色GIII和黑色QL字样表示这是第三代QL相机,而机顶的Canonet QL17则是相机型号。“QL17”这几个字母和数字本身有特殊的含义,其中字母QL是佳能独有的“快速装片”系统的英文缩写(Quick
Loading),而数字17则代表相机使用镜头最大光圈为F1.7。
佳能GIII QL17外观相当漂亮,金属加工非常精细,所有铭文刻字均采用凹刻填漆,并以不同颜色区分不同功能和作用,光是镜头上用于区分光圈快门等功能的不同颜色就达到六种之多,虽然用色繁多,但并不让人感觉花哨。另外在机顶的闪灯热靴座、倒片摇柄、快门钮基座等处还采用了金属抛光工艺,光可鉴人,讨人喜欢。QL17机身有两种颜色,常见的是银白金属色版本,黑身版较少见,在国外二手市场上价格昂贵。
佳能的“QL”快速装片系统是一个独特且非常具有实用性的设计,这一设计曾经广泛出现在佳能生产的单反相机和旁轴相机上,它大大缩短了摄影师装卸胶卷的过程,为抓拍宝贵瞬间赢得了先机。
与一般相机不同,QL17的卷片轴并没有插缝和齿孔挂钩,而是在卷片轴上分布有三个带橡胶块的弹簧棘爪,利用弹簧张力和橡胶摩擦力夹住胶片,只要将暗盒装进片仓,并将片头拉到指定位置,放下压片板,合上后盖,即可连续扳动卷片扳手过片,此时相机并不自动停片,而是可以连续卷片三次计数器显示“1”后自动停止,胶片已经过卷到了第一张,即
胶片编号“1”。并且,在机背卷片扳手下设置有两个指示窗口,分别显示胶片是否正常过片以及快门是否已上弦,这种过卷到“1”的方式类似于后来自动相机的装片方式,只不过是由手动完成。
佳能这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在70年代无疑是装片方式的革命,对于经常抓拍的摄影师来说,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就算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种革命性设计理念令到最顶尖的旁轴机LEICA M7在装片方便性和快捷性上也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Canonet GIII QL17采用了佳能40mmF1.7的大口径固定镜头,6片4组双高斯结构,镀有多层增透膜。快门系统采用COPAL镜间快门,速度1/4—1/500秒,另有B门。就一般拍摄而言,快门速度范围完全可以满足需要,毕竟旁轴相机基本用于手持拍摄,设置更慢的快门档位意义并不大,何况特殊拍摄时可使用B门。光圈设置范围从F1.7至F16,无级调节,另有“A”档(快门先决自动曝光档),采用5叶片光圈。镜头拍摄距离0.8米—∞,调焦环工作角度45度,手感良好并带有辅助手柄。QL17镜头成象锐利,层次丰富,就拍摄效果而言,并不亚于同时期单反相机标准镜头。不过稍微遗憾的是,QL17的滤镜口径是特殊的48mm,这种规格的滤镜在世面上已经彻底绝迹。
QL17取景器采用逆伽利略式,0.6倍放大率,黄斑式双像重合对焦,带有视差补偿。取景透镜经过良好矫正,基本没有变形。与一般旁轴相机的视差补偿不同,Canonet GIII QL17并不以大小不同的取景框表示视差,而是采用取景框整体移动的方式,即在调焦同时,视场内的取景框同步调整取景范围。另外,在取景目镜外框上还装有电力检测按钮和指示灯。
取景视场右侧有测光表显示标尺,相机进行快门先决自动曝光方式工作时由cds测光元件带动指针指示出光圈值。超出AE联动范围后测光表会锁住快门,但在进行全手动曝光时,测光表并不工作。测光电眼安装在镜头上方,测光范围为EV3.5-17(ISO100),感光度调整范围为ISO25-800。另外,QL17还带有AE曝光锁,半按快门即可锁住测光值。测光及自动曝光所需电力由一枚1.35V水银电池提供,型号PX625,无电时QL17也可进行全手动曝光。由于水银污染环境,因此很多国家早已禁止生产,不过市面上可以找到该型号电池的替代品1.5V电压的氧化银PX625A型电池。
1970年代的日本高档旁轴相机已经普遍拥有了自动闪光功能,不过这种自动闪光系统比较原始,和后来的外接自动闪光灯、TTL自动闪光灯完全不同,它是利用闪光指数与对应拍摄距离来控制光圈大小,原理类似于很多闪光灯背后都附有的曝光表,只是将其自动化并装入了相机。具体方法是,在有快门先决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光圈环上一般另刻有几档闪光灯指数,如20、28、32等,进行闪光摄影时,只要将光圈环或闪光指数环对准对应的闪光灯指数,此时调整焦距,相机测光表将自动调整相机光圈大小,由此实现自动闪光摄影。
佳能的设计师将这种自动闪光方式进行了进一步发挥,配合Canonet GIII QL17相机发表了专用闪光灯CANOLITE D。这只闪光灯前端也使用金属外壳,外观风格与QL17保持一致,大方而且漂亮。QL17相机和CANOLITE D闪光灯都采用双触点热靴座,这在1970年代非常少见。进行闪光摄影时,这只专用灯的闪光指数等信息可以通过第二触点自动传递给相机测光系统,相机无需将光圈拨到对应闪光指数档,只需要停留在“A”档(自动档),即可进行自动闪光。
Canonet GIII QL17不但具备完善的全机械手动曝光功能,并且提供了那个年代旁轴相机前所未有过的自动化性能,体现着佳能一贯追求的尽可能提高拍摄速度和拍摄成功率的设计思路。我们完全可以从Canonet GIII QL17上感受到佳能当年在相机自动化上所作出的种种尝试和努力,这也符合1970年代的摄影科技潮流,那就是不断向着电子化、自动化迈进。
樱花胜雪-柯尼卡 AUTO S3
柯尼卡是日本历史最为悠久的影象工业企业,产品涵盖感光材料、照相机械和办公设备等等多个领域。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873年的小西六兵卫店,早年从事照相设备和印刷设备经销,1882年研制出第一台自己的照相机,到1930年代开始以樱花为商标从事胶片和胶卷生产,1980年代初,樱花牌彩色胶卷曾经是中国市场上数量最多的进口彩色胶卷。柯尼卡作为小西六公司的照相机品牌,从1948年沿用至今。到1980年代中期,小西六的所有产品均改为“KONICA”商标,公司名称也更改为柯尼卡。
柯尼卡的旁轴相机一直享有盛名,并且在此领域从未放弃过探索和研发。上世纪60年代柯尼卡的AUTO S、AUTO S2型在日本以外的市场上有着非常好的口碑,它们使用简便、结像锐利。到1992年,柯尼卡又因为Hexar(巧思)的成功开发,再一次将经典的旁轴式135相机推上了新高度。
其实说到AUTO S3首先应该追溯到1970年代柯尼卡最为成功和畅销的旁轴照相机系列—柯尼卡C35系列,这个系列数量庞大、型号众多,其中不乏在相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型,例如KONICA C35 AF,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化的自动对焦照相机。从1968年开始首次发售的柯尼卡 C35以及后来的C35 automatic、C35 V都属于小型135旁轴相机,机身小巧精致,简捷大方,都采用38mmF2.8的天塞型HEXANON镜头,程序式自动曝光,它们成象清晰,使用简便,问世后十分畅销。到1973年,柯尼卡推出C35系列的最高端型号—柯尼卡C35 FD。
柯尼卡C35 FD外形与先前的C35保持一致,但为了适应新的大口径镜头,机身做了适
当放大,尺寸为112×71×61mm。即便如此,C35 FD仍然保持着同时代大口径旁轴相机中最为秀气纤细的体形。
为提升相机档次,C35 FD相对于C35进行了很大改动,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一架新相机。首先,镜头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将光圈从F2.8提升到F1.8,光学结构也由4片3组天塞型更换为6片4组的双高斯型。这一改动并不意味仅仅只是将光圈简单放大,而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将38mm焦距镜头的孔径和成象素质提升到了极致。C35 FD的这只38mmF1.8
HEXANON镜头拥有高超的光学素质,从边缘到中心的分辨率分别达到惊人的每毫米64—82线对。在保持高分辨率的同时,它同样拥有出色的色彩传递性能,色彩还原真实饱和,具有非常好的平衡性。可以说,凭借这只出色的镜头,C35 FD一举跻身当时最顶级的旁轴相机之列。无法想象,如果当年的技术条件可以设计出35mm焦距的大口径镜头安装在C35 FD上,那么,后来90年代初期才问世的柯尼卡Haxer是不是还会如此光彩夺目?
为提高曝光精确度,C35 FD将先前C35系列采用的程序式曝光更换为快门先决自动曝光。跟C35系列一样,也不提供手动曝光功能。C35 FD镜头从外到内分布的三个调节环分别是快门速度环、带手柄的调焦环,还有闪光指数设置环。C35 FD的快门速度范围为1/8-1/500秒加B门,COPAL机械式镜间快门。光圈为cds测光表控制的5叶片自动光圈,调整范围F1.8-16,无级自动调节。测光表联动范围EV4.7-17(ISO100),感光度调节范围为ISO25-800。取景对焦为双象重合式黄斑对焦,对焦范围为0.9米-∞,取景框右侧有测光结果显示标尺,从F16至F1.8以及“过曝”、“不足”,由指针指示正确测光结果。这种显示方式其实也是1970年代使用cds测光表的旁轴相机普遍采用的方式,取景器里的游标指针不但显示测光结果,实际上还控制着相机的自动光圈。跟前述的Canonet GIII QL17不同,C35 FD虽然可以半按快门方式锁定测光值,但却没有设置过曝和欠曝快门锁,测光结果超出AE联动范围后仍能启动快门,由此可能造成曝光失误,这算是设计上的一个不足之处。
C35 FD的闪光系统跟Canonet GIII QL17类似,但又稍有区别。C35 FD热靴座上没有第二触点,但是却带有一个小拨杆,在热靴插上闪灯之后利用灯脚扳动此拨杆,此时取景框内会出现绿色指针,配合预先设定的闪光灯指数,绿色指针指向的就是闪灯摄影的实际拍摄光圈,此时光圈大小由拍摄距离与闪光灯指数共同决定,应用的原理与QL17完全一样。
柯尼卡C35 FD不提供手动曝光功能,这在今天看来令人感到遗憾,可是在当初却是相当前卫和新潮的设计,也许是因为柯尼卡那时已经预见到了电子化和自动化才是相机发展的未来方向吧。不过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总是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柯尼卡没有预见到的是今日的复古和怀旧也是潮流的一种。好在C35FD的快门是纯机械结构,就算没有电力也可以继续工作,只不过光圈就只有最大一档可以提供了。
说了这么多C35 FD可能会让人不明白,它跟AUTO S3究竟有什么内在联系?其实C35 FD就是AUTO S3,也就是说其实是同一种产品使用了两个不同型号。在日本国内销售时型号为柯尼卡C35 FD,而在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场上销售时使用的型号则是柯尼卡AUTO S3。这样的销售策略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为了续写AUTO S、AUTO S2在海外市场上的辉煌,尽管AUTO S3和另两者其实并无任何继承关系。
C35 FD机身分为黑白两种颜色,白的精致秀气,黑的沉稳典雅,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而销往海外的AUTO S3只提供黑色一种版本。C35 FD 的黑色外观与众不同,并不是通常的黑漆工艺,而是金属阳极氧化发黑,坚固而耐磨。由于产量很少,C35 FD在今天显得弥足珍贵,受到全世界相机收藏爱好者的热烈追捧,在日本国内的中古相机店,成色标为“美品”的C35 FD开价都在4万日元左右。说到这里有一句题外的话,新中国的照相机生产史上也曾经有过一款非常经典的旁轴相机,它就是1979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献礼作品而制造的“凤凰 JG301”相机。这同样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产品,可以说是中国曾经批量制造过的质量和性能最为优异的135相机。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实际上就是KONICA C35
FD的完全中国拷贝。
在所有的C35 FD相机后盖里面都贴有一枚标签,上面的图案是小西六生产的樱花牌彩色胶卷,其寓意大概就是只有C35 FD才能重现出樱花胶卷的全部色彩魅力。
影子徕卡-美能达 Hi-Matic 7sII
进入数码时代的美能达有点令人沮丧,因为无法掌握CCD研发核心技术的缘故,所以在摄影器材厂家中的地位日益边缘化,不得已跟柯尼卡合并才得已勉强维系。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的日本摄影器材三巨头之一如今却沦为二流厂家,美能达一定很郁闷。
美能达摄影器材一直享有盛名,曾经制造过很多非常新潮和划时代的作品,往往一提到美能达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就会让人联想到著名的“欧洲相机大奖”。的确是这样,从1982年的第一界欧洲相机大奖评选开始,美能达的每一款带有“7”字的135单反相机无一例外都获得过这个摄影器材领域里的奥斯卡奖。7是美能达的幸运数字,因为历史上每一款带7的美能达相机都是一部流传的经典,比如单反的XD7,还有这里将要讲述的旁轴HI-MATIC
7sII。
六七十年代的美能达早已跻身日本五大名厂(N、C、P、M、O)之列,它制造的135相机设计新颖、功能实用,深受消费者和摄影发烧友喜爱。为进一步提升光学设计和制造水平,美能达在1970年代开始了与德国徕兹的合作,这种顶尖厂家间的相互渗透结出了丰硕果实,LEICA相机在自动化和电子化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而美能达相机则在光学设计和制造水品上有了很大飞跃。比如徕卡R4单反机完全借鉴MINOLTA XD7的设计,而旁轴的徕卡 CL相机
则是不折不扣的美能达代理制造。
1973年问世的徕卡CL是一台可换镜头的全机械手控旁轴相机,使用徕卡M卡口,配套的镜头为SUMMICRON 40mmF2和ELMAR 90mm F4。这台相机有别于徕卡M系列,它机身小巧,便于携带,镜头保持徕卡一贯的光学素质,并且平价的市场策略大大降低了徕卡的进入门槛,问世以后大受欢迎,直接导致徕卡昂贵的嫡系LEICA M5销售受到很大影响。为了保住M系列的高贵血统,短短三年后徕卡便终止了徕卡CL相机的生产和销售,但是美能达却从这次合作中深得徕卡的设计精髓,并在1980年设计出使用徕卡M卡口的光圈先决自动曝光旁轴相机美能达CLE以及配套的包括28mmF2.8在内的三只非常出色的美能达M-ROKKOR镜头,就相机性能和光学素质而言,美能达CLE比起徕卡CL来说完全可以用青出于蓝胜于蓝来形容。
HI-MATIC固定镜头旁轴相机系列是美能达产品中品种和数量庞大的一个族群,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先后共发表几十个品种。虽然HI-MATIC定位于普通消费和一般摄影爱好者,但其中却不乏非常优秀的设计,比如1972年问世的电子快门程序式自动曝光相机HI-MATIC E率先在全世界使镜间快门实现高达1/1000秒的自动曝光。由于性能超群,HI-MATIC E曾经被美国宇航局选中,这个有着传奇经历的HI-MATIC E旁轴相机采用的是一只40mmF1.7 ROKKOR QF镜头。
美能达HI-MATIC 7sII相机发售于1977年,它的问世引发了后来很多摄影爱好者和相机收藏家的猜想。1960年代,美能达先后发表过HI-MATIC 7和7s两款相机,从型号上看,7sII似乎应该是它们的直系后代,但是从相机性能和外观上说,7sII和它的两位前辈几乎没有任何联系,首先它的体积已经大幅度缩小,另外镜头焦距也从45mm缩短为40mm。全金属机身仅有区区450克重量,比起笨重的前辈来,已经轻盈了很多。
HI-MATIC 7sII是带快门先决自动曝光功能的机械式旁轴相机,它线条柔和,做工细致,虽然没有花哨的装饰和功能,但它散发的简约之美却也深入人心。7sII机身上除了机顶的快门钮和底板上的倒片钮之外再无别的按钮,功能上它缺乏那个年代日系旁轴相机已经广泛具备的电力检测,也没有装备指数式自动闪光功能,甚至省略了美能达相机独创的很有实用价值的“装片指示针”,作为一台高端旁轴相机,7sII提供的功能如此之少,颇令人费解。
HI-MATIC 7sII配备6片4组双高斯结构40mmF1.7 ROKKOR镜头。ROKKOR是美能达专用的镜头品牌,类似于尼康的NIKKOR、奥林巴斯的ZUIKO,但这个单独的镜头品牌从1980年代初开始已经基本不再使用。7sII的镜筒从外到里依次排列快门速度环、调焦环和光圈环。快门速度范围1/8-1/500秒加B门,调焦范围0.9米-∞,光圈调节从F1.7-16,整挡定位。在光圈环上另设有“AUTO”档,将光圈环对准此挡位便是快门先决自动曝光模式。7sII快门速度环宽大,调节容易,调焦环带有手柄,手感舒适,但是光圈环却狭窄并紧靠机身,需要扳动镜头下方的拨杆才能拨动,非常不便。7sII镜头上的光圈、距离、速度等等刻度都是白色刻字,唯独AUTO档采用醒目的红色字样,联系到隐蔽的光圈环位置,可以看出美能达是将HI-MATIC 7sII设计成以快门先决自动曝光作为主要拍摄模式的旁轴相机。
7sII装备有cds电眼测光表,测光联动范围EV4.5-17(ISO100),测光显示方式与其它几款旁轴基本一样,由指针指示正确光圈值,有“过曝”、“不足”显示。半按快门为曝光锁定。缺点是没有设置超出AE联动范围后的快门锁,可能造成误拍。整机电力由一枚1.35V
PX675(可用SR44电池代替)电池提供。取景器带有视差调整,黄斑式双象重合对焦。令人
遗憾的是7sII取景器的光学透镜加工明显不如另几款相机,存在较大变形。与Hi-Matic
7sII配套的专用闪光灯型号是MINOLTA Auto14。
美能达HI-MATIC 7sII相机机械结构上的出彩之处和设计上可圈可点的特点似乎并不多,但由于生产时间不长,产量也不大,世面上少见,以至于二手价格较高,尤其是黑机身版本。除数量因素之外,也还有一个重要的高价原因,那是因为收藏家和爱好者们普遍认为,HI-MATIC 7sII配备的40mmF1.7 ROKKOR镜头与LEICA CL的40mmF2 SUMMICRON镜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参照了LEICA镜头的设计和工艺所制造。对这个传说,美能达从没有提供过官方说法,留下很多悬念。笔者虽然没资格判断此传说的真伪,但也曾就美能达的两只同规格旁轴相机镜头进行过一番比较,发现确实有着显著差异,这两只镜头分别是HI-MATIC E的40mmF1.7和HI-MATIC 7sII的40mmF1.7。近距离观察,可以发现两只镜头镀膜上的反射影象明显不同,同一位置镜片的反射影象存在很大差异,这种不同所反馈的重要信息就是两者镜片的球面结构和曲率明显不一致。另外,7sII镜头镀膜的反光颜色也与其它同时期日本相机镀膜不同,不是呈现常见的蓝紫色,而是红、蓝、紫、绿都有,接近同时期德国镜头的镀膜颜色。从实际拍摄效果看,这只镜头拍摄的反转片温润厚实、色彩丰满,确有几分德国镜头的韵味。
奥林巴斯:一门三杰
奥林巴斯作为品牌诞生于1921年,被当时的持有人1919年成立的高千穗制作所首先用于制造显微镜、体温计等医疗用品。到1936年,高千穗的第一台6×4.5规格的折叠式120相机制作成功,意味着奥林巴斯照相机的正式诞生。到1949年,高千穗的公司名称更改为奥林巴斯光学工业公司并沿用至今。奥林巴斯不但生产照相机,并且也是国际著名的医疗及工业用显微镜、内窥镜、望远镜等光学产品的重要生产厂家。
奥林巴斯生产的135相机总是个性鲜明,每一款都有其独到之处。1980年代初奥林巴斯OM-4单反机的问世,曾经引起巨大轰动。在这台为职业摄影师设计的135单反相机上,奥林巴斯率先引入了多点点测光方式,并且第一次在135相机上设置了应付全黑或全白拍摄环境的 “高光摄影模式”和“低调摄影模式”,这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因为点测光被后来众多的单反相机普遍证明的确是卓有成效的人机系统,它大大提高了拍摄的成功率并可更有效实现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和理念。除了点测光之外,奥林巴斯首创的OTF测光、FP幕帘快门高速同步闪光等功能在135相机发展史上都具有技术里程碑意义。
其实形容奥林巴斯的旁轴相机仅仅只用一门三杰这个词似乎有点不公平,作为旁轴相机生产大户,奥林巴斯的经典作品实在太多,曾经创造过135旁轴相机历史上的很多第一,如日本第一台快门先决自动曝光镜间快门相机奥林巴斯Auto Eye,第一台135半幅旁轴相机奥林巴斯PEN,以及史上第一台装备有点测光表的旁轴镜间快门相机奥林巴斯35SP等等,奥林巴斯一门三杰的故事就首先从奥林巴斯35SP讲起。
强捍王者-奥林巴斯 35SP
奥林巴斯35SP问世于1969年,是当时日本制造的最高级旁轴镜间快门相机之一。上世纪60-70年代,奥林巴斯生产一系列旁轴镜间快门相机,它们大多以35命名,并以数字35加两位英文字母区别不同型号和品种。从外观来看,35SP机身和镜头的造型直接借鉴了它的前代产品,六十年代生产的奥林巴斯35LC以及35LE的式样,而SP的型号则应该来自它所具有的点测光(SPOT)功能。
尽管相对前代产品来说,奥林巴斯35SP的体积已经缩小了不少,但在七剑当中仍然是个头最大的一种,它的体积为129×75×61mm,跟国产凤凰205相机接近,但做工和质量比凤凰相机就要精密细致得多了。35SP造型简洁流畅,虽然体形不小但持握的手感却相当的好。奥林巴斯为这台当时顶尖的旁轴相机配备了G. ZUIKO 42mmF1.7镜头,快门为SEIKO FLA(精工FLA)全机械镜间快门,快门速度范围为1-1/500秒加B门。35SP曝光方式相当特殊,配备有快门先决自动曝光、程序式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三种方式,cds控制的测光表提供视角为20度的区域测光和6度点测光,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内置点测光方式的旁轴相机。
奥林巴斯的ZUIKO镜头多年来享有盛名,它的成象风格既不如尼康那样尖锐,也不象佳能的那么柔和,而是在锐利的同时仍然讲究细腻影调,色彩真实而不夸张,非常注重层次和细节的真实再现。80年代以前的ZUIKO镜头常常会在“ZUIKO”商标前加注单独的字母,比如35SP的G. ZUIKO,这个单独字母具有特殊含义,它代表镜头使用的镜片数目。G. ZUIKO采用7枚镜片,因为G在英文字母排序中的顺序是第7。其它的ZUIKO镜头也以此类推,如F. ZUIKO是6枚镜片,E. ZUIKO则是5镜片。奥林巴斯35SP的7片5组双高斯镜头直接继承自1960年代的奥林巴斯名机奥林巴斯35LC和奥林巴斯35LE。这只42mm的7片5组镜头性能相当突出,分辨率接近每毫米100线对,远远超过很多单反相机镜头。稍微遗憾的是,由于当年彩色摄影并不普及,镜头镀膜技术也不如今天进步,因此该镜头的光学特性和设计着重为黑白摄影考虑,因此在色彩传递性能上不如当代相机,但在1970年代早期,它已经足可以傲视群雄。
奥林巴斯35SP的精工FLA(SEIKO FLA)机械式镜间快门性能出众,除了速度档位齐全外,还能以快门先决自动和程序式自动方式工作。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35SP的机械控制程序式自动曝光不能象今天的电子相机那样大范围调整光圈和快门组合,而是只能以快门速度1/15-1/250秒配合自动光圈工作,此时的测光联动范围为EV5.5-17(ISO100),全手动
曝光时的测光联动范围为EV3-17(ISO100),以自动曝光方式工作时,测光结果超过联动范围将锁住快门。35SP镜头上分别设置有快门环、光圈环以及调焦环,将光圈环置于“A”,手动设定快门速度为快门先决自动曝光,快门环和光圈环都置于“A”档则为程序式自动曝光;两者均手动设定为全手动曝光方式。另外,光圈环上还设有闪光指数档位。配合不同闪光指数的闪光灯,可进行指数式自动闪光。
35SP的点测光表可说是首开旁轴相机先河,也因为这个原因,它的取景系统以及分光棱镜变得很复杂。首先,由于测光组件的大型化,测光电眼就不能再设置在镜头上方,而是单独放在置于前脸取景窗右侧,并单独设有光孔,大小由机身侧面的感光度调节盘控制。另外,取景器内部的测光结果显示也不象别的机种那样以光圈值显示,而是以EV值显示,并以深浅不同的两段颜色来提示摄影者相机是否处于低速快门。测光显示标尺横置于取景视野上方,并且在测距窗左侧单独开设有采光窗为标尺提供照明。由于取景系统的复杂化,原本在35LC和35LE相机上采用的取景框移动校正视差功能不得不取消,只能采用在取景框内标示出不同取景范围的方式来表示视差。
奥林巴斯35SP默认测光方式为视角20度的中心区域测光,按下机背上的“SPOT”按钮则是视角为6度的点测光,测光角度刚好涵盖取景视场中央的对焦黄斑。与其它相机不同,在进行手动曝光方式拍摄时,35SP测光表仍然工作而不关闭,这种工作模式为职业摄影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过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点测光在提高35SP曝光精确度的同时,也带了一些小麻烦,因为测光电眼上移,那么在使用具有阻光系数的滤光镜时,就需要单独重新计算曝光量,不能依据相机测光表数值进行拍摄。总体而言,35SP的操作简单方便,充分考虑了专业应用,着眼点为高级摄影爱好者和职业摄影师,是一部1970年代非常优秀的旁轴相机。
1972年,35SP的改进型号奥林巴斯35SPn问世,这部相机改进了35SP的外观,卷片扳手和倒片钮都更加大型化,手感和操控性有了很大改善,“OLYMPUS”商标也改用了新的设计,也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奥林巴斯的LOGO式样。并且,35SPn增加了电力检测功能,机背上分别增设电力检测按钮及指示灯。另外,35SPn还有一个重要变化是改进了镜头镀膜工艺,以便适应逐渐增多的彩色摄影要求。到1973年,奥林巴斯35UC相机问世,它虽然是35SPn的改进型号,但仅仅只在35SPn基础上稍微改进了外观,功能上并没有新的增加和变动。整个奥林巴斯35SP系列相机生产至1974年停止,其中35SP数量较多,而35SPn和35UC因为生产时间非常短暂(都只有一年左右),因此在二手市场难得一见。
秀气美眉-奥林巴斯35RC
在面向摄影师和爱好者的奥林巴斯35SP之后,奥林巴斯在1970年设计了这部轻巧的旁轴机,它虽然秀气苗条但是诸多性能却并不输于很多同时期大型旁轴相机,因此问世以后广受欢迎,是设计最成功的奥林巴斯旁轴相机之一。
从这部35RC相机开始,奥林巴斯启用了新的LOGO样式,新标志更加美观且更富时代感。另外,从这部相机开始,奥林巴斯旁轴相机的自拍扳手全部从镜筒移到了相机左前脸上部、横置于快门按钮下的位置。自拍扳手设置在这个位置使得自拍操作方便了不少,并且,它也成为1970年代制造的奥林巴斯旁轴相机的重要标志性特征之一。35RC的外观尺寸是109×70×51mm,重量约为410克,比起35SP的129×75×61mm的体积和600克的重量来说小巧轻盈了相当大的幅度。并且,由于对外观进行了切角设计,视觉上还给人以特别轻薄之感。
为减小相机体积和提高便携性能,必然要牺牲一些相机性能,35RC的镜头就不得不改为一只口径稍小的镜头,它采用的是42mmF2.8 E. ZUIKO镜头,与35SP相比,虽然从通光量来看只减小了一级半光圈,可是镜头的外观和体积却得到大大缩减。不过,E. ZUIKO镜头虽然光圈稍小,但并不意味性能低下,这只5片4组“松纳”结构的镜头光学描写性能非常优秀,问世以来一直广受好评,从光圈F5.6开始,它的分辨率可以达到80线对/毫米以上。
从外观看,35RC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位于机顶的快门速度调节盘。它将旁轴相机通常设置在镜头上的快门速度环改成了拨盘,并设置于相机顶部,用大拇指就可以很容易拨动,这一特点无疑是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35RC的快门速度调节范围为1/15-1/500秒加B门,省却了1/8-1秒等几档不常用的慢门。另外,它的卷片扳手也改成了内藏式,从机顶移到了机背上部的位置,使用上非常方便,手感良好。
奥林巴斯35RC具有快门先决和手动曝光两种拍摄模式,由cds测光表控制的快门先决自动曝光AE联动范围为EV7-18(ISO100),胶片感光度设置范围ISO25-800,超过AE联动范围将锁住快门。光圈调整范围F2.8-22,四叶片菱形光圈,光圈环位于镜头根部。另外,35RC也拥有指数式自动闪光功能,对应闪光灯指数为GN.10-40。最有意思的是,35RC相
机设有一个旁轴相机非常罕见的功能——“相机开关”。只要将光圈环拨到“OFF”,相机不论处于自动曝光还是手动曝光状态,都将锁住快门停止工作,并且测光表电源也会随之切断。
35RC的取景器设计是一大亮点,它所具有的完善的信息显示为那一时期别的旁轴相机所不具备。35RC的取景透镜经过良好校正,明亮清晰没有畸变,并且在取景框上下两边分别有快门和光圈信息标尺,上部快门标尺显示快门档位,下部标尺指示光圈档位,分别由指针指示相机所处的快门和光圈状态,非常直观明了,并且不受相机工作状态限制,即在手动档和快门先决档都可以有效显示。取景视野中央为对焦黄斑,对焦距离为0.85米-∞。
跟其它奥林巴斯旁轴相机一样,35RC也设有单独的后背锁。打开后背,可以看出,为缩小相机体积35RC下了不少工夫,它的输片八牙轮也跟片框组合在了一起,相机的精密程度大大提高。由此联想到它的内藏式卷片扳手,手感和人体工学都做得非常好,但是时间长了进灰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由此造成的磨损增加对卷片齿轮机构应该有着不小的影响。
奥林巴斯35RC是135旁轴相机小型化的先驱之一,它的出现引领了135相机发展的一个潮流,并预示着相机复杂的曝光过程将不断简化,照相机这一复杂的光学仪器将日益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从35RC问世的1970年开始一直到数码时代的今天,奥林巴斯推出一系列小型时尚的旁轴相机和数码相机,如奥林巴斯XA系列、u系列、u- Digital系列等等,这些相机设计新潮,简便易用,深受消费者和爱好者欢迎,它们的不断推陈出新也不断确立着奥林巴斯在小型旁轴相机制造领域里的领导者地位。
俊朗少年-奥林巴斯35RD
1974年,随着奥林巴斯35SP系列的停产,奥林巴斯旁轴相机的阵营里就缺少了尖端的领军人物。虽然奥林巴斯曾经在1971年生产过配备40mmF1.7 F. ZUIKO镜头的奥林巴斯35DC相机,但这是一台仅仅提供程序式自动曝光的家用级相机,离专业摄影师和高级摄影爱好者的性能要求尚有不小差距,因此,面对市场需求,奥林巴斯在1975年发售了这部高性能的全机械手控加快门先决自动曝光的奥林巴斯35RD旁轴相机。
奥林巴斯35RD是奥林巴斯最后一款配备大口径镜头的高级旁轴手控相机,相对于前代的高档机35SP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瘦身,体积114×71×59mm,仅重500克。其实,35RD的机身和镜头设计更多来源于奥林巴斯35DC,只是为了适应新的功能而作了相应调整。
从外观上看,奥林巴斯35RD前脸带有1970年代奥林巴斯旁轴相机的典型特征,那就是在左侧LOGO附近横置的自拍扳手,同其它奥林巴斯旁轴相机一样,只要把扳手向下扳动90度,将扳手和机身上的红点对齐即可为自拍机上弦。这种独立的自拍机比起很多装在镜头上的自拍机工作起来要可靠得多,并且位置也更理想,操作起来很方便。除了自拍扳手之外,35RD外观设计跟同期旁轴相机基本一样,并没有花哨和标新立异的设计,反而显得比较朴素。
奥林巴斯35RD配备40mmF1.7镜头,这只F. ZUIKO镜头继承自35DC相机,为6片4组双高斯结构,对焦距离0.85米-∞,它成象效果上乘,拍摄的黑白和彩色照片都能满足专业要求。从外观风格上看,35RD的镜头外形很象同时代的奥林巴斯单反相机镜头,都是整体黑色,有粗大的调焦环,并在最靠近机身的位置设置一个银白闪亮的调节环,在35RD相机上,这个位置设置的是光圈环。因为已经将调焦环设计得宽大易用,于是35RD省去了辅助的调焦手柄。快门速度环位于镜头最外端,调节范围为1/2-1/500秒加B门,采用SEIKO(精工)快门。光圈设置范围F1.7-16,另有快门先决自动曝光档(A档)和指数式自动闪光档。
和35SP不同,35RD简化了测光系统,省去了点测光装置,并由于不再设置点测光装置,35RD的测光电眼回归到了常规的镜头上方,这样一来就方便了使用滤光镜,cds测光表测光联动范围为EV2.5-17(ISO100),感光度设定范围为ISO25-800。
奥林巴斯旁轴相机的取景器设计始终保持着清晰明亮无畸变的特点,这在35RD上也得到了传承,只不过可惜的是,曾经在35RC上出现的开创未来的设计,即在取景器内设置快
门速度标尺,直读快门速度的功能被取消。可能的原因不甚明了,因为从技术上说这并不应该存在难度,好在35RC上实现的手动档光圈实时指示功能在35RD上得到了保留。不同于35RC的光圈指示,35RD并不采用调整光圈环时显示指针同步连续显示的方式,而是半按快门时显示指针方才工作。因此,35RD不象35RC那样电源始终处于连通耗电状态,因此也就取消了35RC相机特有的“相机开关”装置。
35RD有独立的后盖锁,或许奥林巴斯的工程师认为旁轴相机误开后盖的机会远大于单反相机,所以防止误开后盖对旁轴相机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同期的OLYMPUS单反相机并没有采用这种独立后盖锁装置,只采用跟其它日本相机一样的倒片钮兼作后背锁。35RD机身内部以及卷片和倒片装置与35DC完全一致,尤其是卷片操作极为轻盈。
奥林巴斯35RD造型小巧俊朗,在七剑当中如同翩翩的少年。外观造型体现了1970年代中后期的审美趋势,相机继承了奥林巴斯高端旁轴相机一贯坚持的自身特色和高性能光学表现,实在是1970年代旁轴相机的经典佳作之一。由于35RD从面市到停产仅仅两、三年时间,因此存世稀少,是最受推崇和最难寻觅的日制旁轴相机之一。并且,由于这款相机从未在日本本土发售,只在欧美的收藏市场偶尔露面,因此很多日本及亚洲收藏家举着大把美钞在欧美二手市场高价收购,造成今天35RD相机价格高昂的情况。
浓缩精华-百丽 Color 35
时至今日还知道“PETRI”这个相机品牌的普通百姓已经不多,不过它仍就留存在收藏家的记忆中和藏品柜里。PETRI牌照相机从未进入过中国大陆市场,而在港台地区,它的中文名字非常好听,叫做“百丽”。
上世纪6、70年代是135相机制造的黄金年代,那是历史上相机厂家、相机品牌、相机型号最为纷繁复杂的时期,完全可以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PETRI相机也是在那个时期达到了自身发展的高峰。百丽前身是1907年成立的Kuribayashi Seisakusho,曾经是日本历史最为久远的相机厂家之一,可惜的是由于经营管理以及市场竞争等诸多原因,最终于1980年代中期倒闭,有着相似经历的日本相机厂家还有TOPCON(托普康或东京光学)、MIRANDA(米兰达)、GAF、KOWA等等。七剑的最后一款是百丽遗作Color 35,之所以将它放在最后,并不以性能优劣区分或排列,而是根据相机品牌第一字母排序。
百丽Color 35问世于1968年,是日本当时最为袖珍迷你的全机械135旁轴相机,仅比当时全世界最小巧的135旁轴相机禄来35晚一年上市,两年以后的1970年,奥林巴斯的口袋型相机35RC才诞生,不过同奥林巴斯35RC相比较,百丽Color 35的身材还是要纤小不少。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135相机的设计思路开始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相机控制高度自动化和性能专业化,这个发展方向必然导致相机结构复杂化和相机大型化,而另一个方向则是重视小型化和便携性,因而出现了110、135半格等等更加微型化的相机,这一时期诞生的禄来35和百丽Color 35则将全幅135相机小型化做到了极致。
百丽Color 35跟传奇的德国禄来 35有很多相似或相近之处,如大小接近的机身,同样的全机械手控曝光方式等等,因此具有很多可比性。跟禄来35一样,为实现相机小型化,百丽Color 35机身结构进行了很多巧妙设计,比如都将镜头设计成了可缩回机身内部。限于当时技术条件,全机械相机要将镜头缩回机身,对于一部旁轴相机来说,必然丧失联动测距性能,也就是说将无法进行精确对焦,只能进行目测估焦。同样,百丽35也遇到相同问题,为将镜头缩回机身内部,也不得不取消精确调焦机构。不过好在那个年代的摄影者普遍摄影基本功扎实,这个问题似乎并不算很严重,要到了今天一部相机还这样设计估计就有点行不通了。
百丽Color 35的镜头伸出缩回靠后背上的拨盘控制,这一拨盘同时还担负调焦任务,估计好拍摄距离后观看取景器,视野下方有横列的距离标尺,以数字和符号标注出不同拍摄距离,并以联动指针提示镜头焦点位置,此时眼睛不用离开取景器,即可边拨动拨盘边观看联动指针,将镜头焦点调整到目测出的适当距离。在同样问题上,禄来35的解决方式是先目测距离,然后转动镜头调焦环到相应刻度,最后重新取景构图拍摄。显然,百丽Color 35在这一点上显得过程简练一些。
百丽Color 35的镜头是4片3组天塞结构的C.C Petri 40mmF2.8镜头,这只镜头成象锐利,色彩还原也不错,不过比起禄来35的4片3组40mmF3.5 ZEISS Tessar(蔡斯·天塞)镜头还有些差距。在通常调焦环位置,百丽Color 35设置的是可360度旋转的感光度调节环,调节范围ISO25-800,镜头上方有测光电眼。快门环和光圈环则被设计为大小适中
的两个拨盘,一前一后设置在机顶右侧,这种拨盘方式非常象今天很多AF单反相机的拨盘调节,可分别用食指和大拇指操作,相当顺手。前面的是快门拨盘,速度范围从1/15-1/250秒加B门,快门钮位于拨盘中央。光圈调节从F2.8-22,无极调节,光圈为四叶片,菱形光孔。
百丽Color 35只提供手控曝光一种拍摄模式,测光表与光圈快门联动,取景器视野右侧指针显示测光结果,快门上弦后测光表开始工作,快门释放后测光表电源切断,非常省电,整机电力由一枚1.35V PX675水银电池提供(可用SR44或LR44代替),并在机顶右侧设有电力检测按钮。使用百丽Color 35的整个拍摄过程中,拍摄者眼睛可不离开取景器即可完成取景构图、调焦、测光、拍摄的整个过程,而禄来35则需要分别构图、估焦、测光到最后拍摄,每一步均是独立步骤需要单独完成,非常不便。
百丽Color 35的卷片及倒片机构都设在常规位置,初次使用也不会有生疏感,卷片扳手是内藏式,工作角度不大,手感舒适,倒片摇柄设计精巧,半埋在机顶左侧闪光热靴前面,胶片计数器位于机背左侧取景目镜旁边,这几个设计都非常巧妙易用,为机器增色不少。胶片装卸跟禄来35一样,都需要扳动底板上的锁钮抽出后盖,翻开压片板,这应该也是出于减小体积的考虑。反观禄来35,为压缩体积,将卷片机构移到了左手位置,而倒片装置则移到了相机底部,同样,胶片计数器也移到了相机底板上,如果这两点尚可以理解的话,那么禄来35的闪灯热靴座也位于相机底板就让人想不通了。很难想象拍照的时候,相机下面怪怪地挂着一个闪光灯而且是闪灯越大挂得越低,打出来的光也有点犯忌的“脚光”意味,真不知道当年禄来的工程师是出于什么考虑。
禄来和百丽Color 35这两部迷你135相机都令人爱不释手,都可以称为135相机中的艺术品,从人机界面和操控性能来说,百丽Color 35胜出禄来35不少,而禄来35多年来之所以成为传世经典,不光因为它有着德国精密机械的传统,还因为它所搭载的蔡斯镜头拥有卓越的光学性能。百丽相机如今已成历史概念,Color 35更是因为产量稀少而更加弥足珍贵,如今在国外二手市场,同样品相的百丽Color 35价格远远高过禄来35。
后记
七剑的故事就此讲完,它们的历史完全可以代表1970年代旁轴镜间快门相机的整个发展进程。由于同一时期感光材料工业尚无法提供品质稳定可靠的高感光度胶片,大量摄影师主要使用中速甚至ISO25这样的低速胶片进行拍摄,因此现实情况要求相机厂家不得不设计和研发配备大口径、高解像力镜头的旁轴相机以满足摄影师的拍摄要求。七剑的出现体现着那一时期135旁轴相机发展历程中的潮流趋势以及1970年代光学机械制造技术所能达到的空前高度。七剑是摄影师手中的七种利器,更是七部传世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