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发(作者:司徒秀竹)
non-intel,支持ac协议的无线网卡
篇一:关于无线网卡的一些科普
无线网卡是大家买电脑很容易忽视的环节,尤其是经常使用高速带宽接入的用户,一个高端的无线网卡配合一个相应的高端无线路由器,在人少的情况下替代有线网络是没有大问题的。thinkpad因为是商务本,尤其是T X W 系列,基本都能配到最高端的无线网卡,但是很多低配的机器网卡缩水,导致周围好多朋友都上过档,买的高端机,只配1X1的螃蟹卡,这种悲剧经常发生,还有看到贴吧有人拿着高端网卡,却不会使用,吐槽机器,实在看不下去,写点实用的东西给大家。
首先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不同,无线网络是一个冲突域,人越多,实际可用总带宽会越小,还有同频干扰等因素,实际使用时的速度很难一概而论,因此下面我说的的情况都是基于在基本信号良好,没有同频冲突(无线环境相对干净)的情况下的典型速度,这个值基本上你拿着你的电脑到路由器附近在同频干扰不是太大的情况下点击网络属性就能看 1
到的,非常直观。
简单的说,目前区分网卡的档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最大协商速度来区分。简单的说就是我的无线网卡最大能达到多少协商速度(协商速度不是实际下载速度,协商速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最大的理论速度,实际速度一般都比协商速度要小不少),目前大家能看到的典型的最大协商速度有以下几种,54M 72M 144M 150M 300M 450M 867M (基本很齐了)
说一下具体含义
54M 802.11b规范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1b技术不支持MIMO,无法绑定信道,带宽很低,目前已经淘汰,市面上很难买到此类网卡)
72M 802.11n 规范下,单MIMO,2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目前很多机器配的是螃蟹卡,典型的是X220 T420 等一些机器上面配的Realtek bgn 1x1的网卡,此类网卡在没开40Mhz频宽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速度,想要提速,建议在网卡和路由器上同时开启40Mhz频宽的设置,开启后速度可提升至150M)
144M 802.11n 规范下,2X2 MIMO ,2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支持2X2 MIMO的网卡至少也是中端网卡了,典型的 2
有X220 T420这代机器使用的intel的6200系列以及现在最新的T440 X240上面用的intel Dual Band Wireless-N 7260
还有Intel Wireless-N 2200等,想要提速也很简单,同上面72M,只要开启40Mhz带宽就可以提升到300M)
150M 802.11n 规范下,单MIMO,4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非常常见的一个速度,大多数手持11n设备,都能达到,详见72M说明) 300M 802.11n 规范下,2X2MIMO,4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同样也比较常见的速度,详见144M说明,能达到此速度以及以上的的设备建议使用5G频段,这个下面会说)
450M 802.11n 规范下,3X3MIMO,4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能达到这个速度的无线网卡非常少,最典型的是X220
T420这代机器上配的Intel的6300要三根天线同时收发才能达到这个速度,是11n时代笔记本最高的速度了,如果没有开启40Mhz频宽,协商速度会跌落到216M)
867M 802.11ac 规范下,2X2MIMO,8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802.11ac是最新的无线规格,由于使用了更大的频宽,因此在2根天线的情况下面就能大幅超越11n下面3根天线的速度,能达到867Mhz的高速度,典型的产品就是现在 3
T440 X240上面使用的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7260是
目前的旗舰产品,但是此类高速只能在5Ghz频段下面实现)
另:可能会有人说,我家里带宽有限,54M就足够使用了,高的带宽根本没用,其实我上面说过,那些只是协商速率,实际使用整个无线系统的吞吐率,延迟甚至是信号,都可能因为协商速度不同而不同,就算你家里只有6M的宽带,很可能在你换了一个高端的无线网卡以及相对较好的路由器以后,你的ping包延迟明显减少,信号明显增加(多MIMO对于提升信号有很大帮助,单MIMO的网卡信号和稳定性是软肋),你要知道一点,影响网络体验最重要的其实是延迟和稳定性而不是所谓的下载的最高速率。
建议:
1.关于频段选择
由于2.4G频段资源严重不足,只有3个不重叠信道,干扰很大,而且看了上面你会发现,追求高带宽基本上都会去开40MHz的频宽,其实这个所谓40Mhz频宽原理很简单,一个信道频宽是20Mhz,40Mhz频宽就是将相邻的两个信道绑定起来,达到高的吞吐量,但是2.4G频段一共才3个独立的信道,你使用两个信道以后,周围只要有其他热点,就会对你的无线系统造成很大的干扰,会导致你实际使用体验很不理想,因此强烈大家有条件的去选择5Ghz频段,简 4
单的说5Ghz频段信道更多,而且使用的人少,传播距离也短,几乎没什么干扰,能配合最新的无线技术达到超高的速度,最早802.11ac在草案阶段的时候原本是要放弃2.4G频段的,后来妥协了才恢复对2.4G的支持。可以说今后WIFI的主流将会是5G这种高频频段。
2.关于网卡选择
目前市面上网卡型号众多,但是基本上在thinkpad体系里面,高端的都是intel的网卡,intel的网卡也比其他牌子的稳定,大家买网卡的时候留个心眼看一下,还有,一般买中高端机器的用户,有条件的尽量选择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7260这个卡,原因很简单,机器成本差不多,这个卡单买才200多, 但是无线表现会好很多,买低配机器的朋友,也尽量避免非intel网卡以及那种1X1 MIMO的卡,买之前做好功课,网上查一下网卡型号再出手
3.关于路由器
无线是一个系统,不是独立的。需要机器网卡和路由器的配合才能发挥出高速,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设置好,都会使你的无线系统降速。机器速度慢的时候不要只关注驱动之类的,路由器也要检查好,低价的路由器也不会有好的表现。最好是配合自己的无线网卡来选购路由器,千万不要出现用着顶级的ac网卡,还在用只支持11b技术的路由器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路由器和网卡规格匹配,假设你用2X2
5
MIMO 11n的无线网卡,就买一个至少支持 2X2 MIMO 的路由器,这样才不至于成为瓶颈。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这种路由器也就200不到。
另外11ac是个新东西可能用的人不多,这个是需要相应设置才能开启高速模式,我今天自己折腾了一下,11ac的高速模式是需要手动在intel网卡的配置里面开启的,否则只有11n的速度,如何开启具体看下图
选择VHT模式即可
开启后,能达到远超越11n的速度(隔着一扇门的情况下,极限是867M)
关于网卡的分类,那我总结一下说一些。无线技术其实比较复杂,往多了说,可以写很多东西,不过那些不重要,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不实用,可能大家关心的首先就是如何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网卡。关于网卡的分类其实我帖子里面间接也提到了,我再总结几点。
其实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无线网卡主要是速度的区别。下面我就把市面上存在的一些无线网卡做个归类。除了intel外的其他品牌型号我不是太熟悉,我曾经是做无线方面技术有关工作的,那时候我们测试用的基本上都是intel的卡,而且一般是以intel的卡做标杆的。所以我主要拿intel对应的型号做例子。 前面先说两点做铺垫
1.对普通用户来说决定无线网卡档次的,无非就是两点, 6
一个是支持的技术规范,整理一下主要有802.11a/b/g/n/ac这5个,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产品,大多数都是11n,少部分是更先进的11ac的,其他的,比如11a,11b都淘汰了。至于11g,可能还有很少部分产品在用。
2.还有一个就是大家所说的天线数量,学名就是MIMO,MIMO指是多输入输出,是802.11n带来提升无线带宽的新技术,本质上面就是用多对天线同时工作,让路由器和你的无线网卡建立多条路径的数据流,提升带宽,并且能明显提升信号(因为存在多条路径,就可以理解为既能纠错又能提升带宽,这点就是我一楼所说的,为什么高带宽的无线网卡和信号也有关系,这个一般人不太理解)
举个例子1X1指的是1根天线发送数据,1根天线接收数据。2X2指的是2根天线发送数据,2根天线接收数据,接收发送的天线数量越多,速度越高。
3.还有就是支持的频段了,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目前有2.4G以及5G基于以上三点,对无线网卡进行分类就很简单,很直观,很实用了,能很方便的把无线网卡档次分出来。那么就看一下现在世面上有哪些产品,我大概例举一下
1.支持802.11n,单频(只支持2.4G)1X1MIMO,这种网卡最高协商速度是150M,目前大多数的手机是这种配置,电脑典型的网卡目前能买到的intel产品有如下几个,Wireless-N 100 、105、130、135
7
2.支持802.11n,单频(只支持2.4G)1X2MIMO(收发天线数量不同,此类产品比较少,有如下两个Wireless-N 1000
和Wireless-N 1030,这两款产品可以理解为接收数据能够达到300M,发送只有150M
3.支持802.11n,单频(只支持2.4G),2X2MIMO,这种网卡最高速度为300M。这种产品典型的有intel的Wireless-N 2230 和Wireless-N 2200,和最新出来的低端产品Dual Band Wireless-N 7260
4.支持802.11n,双频(支持2.4G和5G),2X2MIMO,这种网卡的最高速度为300M,但是可以利用5G频段,来避开和其他接入点的无线冲突,提升实际网络使用体验。代表产品有intel的Advanced-N 6200 6205 6230 6235 ,和最新一代的产品Dual Band Wireless-N 7260
5.支持802.11n,双频(支持2.4G和5G),3X3MIMO,这种网卡是上一代的旗舰网卡,最高协商速度能达到450M,代表产品有intel的Ultimate-N 6300, Dual Band,看命名就知道了,带Ultimate的一般都是当时的顶级产品(新一代支持ac的产品已经取消了3个天线的设计,最高只有2X2)
6.支持802.11ac,双频(支持2.4G和5G)1X1MIMO,最高速度在11ac下面是433M,我上面已经说过最新的11ac技术的核心就是5G频段,所以支持11ac的最低端1X1的产品都支持双频,并且速度都接近11n时代的3天线旗舰产 8
品,此类的代表产品有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3160
7.支持802.11ac,双频(支持2.4G和5G)2X2MIMO,目前最顶级的无线产品,虽然只有2X2的MIMO,但是在11ac强大的特性支持下,能够达到867M的速度,令11n望尘莫及,2根天线相对3根天线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化终端设计,笔记本3根天线设计还是比较麻烦的。
目前网卡的分类应该都在上面了,如果不是intel的产品,按照我用的三要素去分,同样能够对号入座,我个人建议大家选购的无线网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至少要选第4类产品,第1和第2类的产品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选。对网络质量要求较高的,第七类产品是首选。无线网卡不像其他部件,最高端和最低端的产品,差价很小。只要有相应配置的机型,就多留意一下。
关于路由器的选择情况,我简单说一下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些无线网络的特性,认真看完以后大家心里自然有谱。
首先无线网络是一个冲突域,啥意思,就是简单的举个例子,大家都连在同一个无线路由器上面,每个人的电脑都要和路由器通信,如果只有一台电脑,那很简单,它可以和路由器随意“对话”因为没有人和它“抢”,如果有两个人(电脑),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发现另外一个人也在说话,那他必须停下来,通过一定的算法避让另外一个人,要等那个人说完了它才能去和路由器对话,两个人同时朝着路由器说话, 9
就叫“冲突”,人越多,冲突就会越厉害,而且几乎不是线性的增长,可以理解成,呈指数增长。人多到一定程度,一般情况下,一个接入点,20个人,就是极限了,这个时候不是路由器吃不消,而是时隙资源不够用,大家即时什么都不干,就看看网页,都会感觉很慢,因为这个系统里面无时无刻都存在大量“冲突”。根本不能开口,一开口肯定有人和你同时开口,结果就是大家都闭嘴。然后等待。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人少的情况下(就是终端数量少),对路由器依赖不大,就像我上面说的,我在一台笔记本并且没啥干扰的情况下,用一个80块钱的mini路由器(性能很烂的路由器)放在电脑很近的地方,就能够下载达到100M,这没什么。但是终端一旦多起来,路由器就要同时面对很多设备。要处理很多对话,对路由器是很大考验。如果我一个100M的网络,接路由器同时给10个人用,10个人一起下载东西,那这10个人绝对不是每人10M的速度,这10个人的速度加起来肯定远小于100M,因为很多资源都被冲突掉了,不能高效的传输。而且这时候对路由器的能力有很大考验,这种场景需要高端的路由器来应付,因为一个要素,终端数量多
那么最终如何选择路由器呢?个人的建议是,除非预算特别低,100以下,那没啥好选的,选择的范围小,如果有一定预算,那选择的原则就是首先要和你无线网卡匹配,如果 10
是,你2X2平且支持双频的无线网卡,那你买的路由器也一定要是2X2并且是双频的,11n的网卡也要买支持11n的路由器,不能让你的路由器成为规格的瓶颈,这是第一(否则你一个300M的双频网卡,用一个只有150M的路由器,那会很郁闷)
第二如果在自己家里用,房子不是特别大,并且家里终端不多,就5个左右,并且没有大的出口带宽,一般宽带在20M以内,我个人建议200块钱左右的路由器就够了(如果你预算充足,买好点的我不反对)。即使是你有11ac的网卡,那买个低端的支持11ac的路由器也够了,小米的mini路由马上上市了,那货就是2X2的MIMO,支持11ac的,即使你手上是顶级的无线网卡,7260ac,满足我以上说的使用条件那也足够了,你即使买了1000块钱的路由器,在家里一个人用,和200块钱的真心差距不大。。。
第三如果你房间比较大,人比较多,或者是在公司办公室里面,终端很多,吞吐很大,又或者是在学校寝室里面,人多,终端多,无线环境复杂,这个时候才是高端路由器出场的时候,一般400-1000块的路由器用在这种场合发挥的好些。
还有再说点,大家对无线的一些误解
这个是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大多数人对WIFI技术都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认为信号越大越好,穿墙能力越大越好。 11
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大家看了我上面说的“冲突”理论,应该就能明白,WIFI技术最怕的就是“冲突”,冲突大了,严重的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体验过,在一些有公共热点的地
篇二:怎样判断无线网卡是否支持5Ghz频段
在ISM非专用频段中,5GHz频段(5.15-5.850GHz
)主要是用于微波医疗方面。在中国,5G的频段是5.725-5.825GHz,共4个信道。而相对于2.4G来说,5G的有传输速度快,干扰少等特点,那么到底我们哪些无线网卡设备是支持5GHz频段的呢 操作步骤:
提示:“此内容仅作理论学习使用,您实际购机中所配无线局域网卡不能仅凭协议判断”,如intel1000N无线网卡就不支持5GHZ频段
简单的说,如果打开你的无线网卡能发现到路由的5G信号,证明你的无线网卡是支持5G的。反之,发现不到5G信号则说明无线网卡不支持5G。
如果没有设备去测试,那我们来看看你的无线网卡支持什么样的无线规格,就能知道无线网卡是否支持5G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支持802.11a802.11n802.11ac规格的无线网卡都是支持5GHz频段的。现在只支持802.11a802.11b的无线设备已经淘汰,市面上已经看不到,所以基本可以忽略。新的无线规格有802.11n、802.11ac。支 12
持这两个无线规格的设备一般是可以向下兼容的,比如支持802.11n的无线网卡,都会同时支持
802.11a802.11b802.11g;而支持802.11ac的无线网卡也同时会支持
802.11a802.11b802.11g802.11n。
那么,如何确认自己的无线网卡支持什么样的无线规格呢?
1、首先可以看看无线网卡的型号,鼠标右键点击桌面的计算机--管理---设备管理器---网络适配器。如图,此无线网卡型号为INTEL的5100,支持802.11a802.11g802.11n无线规格,因此,它是支持5GHz频段的。
2
、如果无线网卡的型号上面没有标注规格,也可以打开无线网卡的高级属性看看,里面一般都会有相应字段标明。
3、实在不行也可以用无线网卡的型号去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其相应的规格了。
当然,无线网卡支持5GHz频段并不代表它支持所有的该频段的协议规格。如上面所说的INTEL5100支持5G,但它只支持802.11n,并不支持802.11ac。这个大家要了解,有需要购买无线网卡的同学也请注意。
最后,给买usb网卡的朋友推荐一个免驱动安装的无线网卡——
13
BL-H1。非双频的哦~~
篇三:无线AC配置资料
信道可以比作RJ45的网线,一共有11各可用信道。考虑到相邻的两个无线AP之间有信号重叠区域,为保证这部分区域所使用的信号信道不能互相覆盖,具体地说信号互相覆盖的无线AP必须使用不同的信道,否则很容易造成各个无线AP之间的信号相互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下降。
不过,每个信道都会干扰其两边的频道,计算下来也就有三个有效频道,请各位有很多无线设备的米人,一定要注意频段分割。
信道示意图(点击看大图)
随着无线产品价格的不断降低,WLAN(无线局域网)的普及正呈日新月异之势,越来越多的办公室、家庭开始使用无线局域网。随之而来的,一些用户已开始出现WLAN的信道拥塞问题,造成网速下降、掉线 、网络工作不正常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无线信道
无线信道也就是常说的无线的“频段(Channel)”,其是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
大家知道,在进行无线网络安装,一般使用无线网络设备自带的管理工具,设置连接参数,无论哪种无线网络的最主要的设置项目都包括网络模式(集中式还是对等式无线网 14
络)、SSID、信道、传输速率四项,只不过一些无线设备的驱动或设置软件将这些步履简化了,一般使用默认设置(也就是不需要任何设置)就能很容易的使用无线网络。但很多问题,也会因为追求便利而产生,大家知道,常用的IEEE
802.11b/g工作在
2.4~2.4835GHz频段,这些频段被分为11或13个信道。当在无线AP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有两个以上的AP时,需要为每个AP设定不同的频段,以免共用信道发生冲突。而很多用户使用的无线设备的默认设置都是Channel为1,当两个以上的这样的无线AP设备相“遇”时冲突就在所难免。
为什么现在无线信道的冲突如此让人关注,这除了家用或办公无线设备因为价格的不断走低而呈几何级数增长外,无线标准的天生缺撼也是造成目前这种窘境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目前主流的无线协议都是由IEEE(美国电气电工协会)所制定,在IEEE认定的三种无线标准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a中,其信道数是有差别的。
●IEEE802.11b
采用2.4GHz频带,调制方法采用补偿码键控(CKK),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传输速率能够从11Mbps自动降到5.5Mbps,或者根据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调整到2Mbps和1Mbps,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与稳定。
●IEEE802.11a
15
扩充了标准的物理层,规定该层使用5GHz的频带。该标准采用OFDM调制技术,共有“12”个非重叠的传输信道,传输速率范围为6Mbps-54Mbps。不过此标准与IEEE802.11b标准并不兼容。支持该协议的无线AP及无线网卡,在市场上较少见。
●IEEE802.11g
该标准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虽然同样运行于2.4GHz,但向下兼容
IEEE802.11b,而由于使用了与IEEE802.11a标准相同的调制方式OFDM(正交频分),因而能使无线局域网达到54Mbps的数据传输率。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IEEE802.11b还是IEEE802.11g标准其都只支持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信道,只有信道1、6、11或13是不冲突的,但使用信道3的设备会干扰1和6,使用信道9的设备会干扰6和13??。
在802.11b/g情况下,可用信道在频率上都会重叠交错,导致网络覆盖的服务区只有三条非重叠的信道可以使用,结果这个服务区的用户只能共享这三条信道的数据带宽。这三条信道还会受到其它无线电信号源的干扰,因为802.11b/g
WLAN标准采用了最常用的2.4 GHz无线电频段。而这个频段还被用于各种应用,如蓝牙无线连接、手机甚至微波炉,这些应用在这个频段产生的干扰可能会进一步限制WLAN 16
用户的可用带宽。
而在同样是54Mbps的传输速率的802.11g与802.11a标准中,802.11a在信道可用性方面更具优势。这是因为802.11a工作在更加宽松的5GHz频段,拥有12条非重叠信道,而802.11b/g只有11条,并且只有3条是非重叠信道(Channel
1、Channel 6、Channel 11或Channel 13)。所以802.11g在协调邻近接入点的特性上不如802.11a。由于802.11a的12条非重叠信道能给接入点提供更多的选择,因此它能有效降低各信道之间的冲突。 但事物的两面性在IEEE802.11a上表现无遗,802.11a也正因为频段较高,使得802.11a的传输距离大打折扣,其无线AP的覆盖范围只有802.11b/g的一半左右或更低,以实际情况来说,如果一个802.11b无线AP的室内覆盖可达80米,那么802.11a就只能达到30米左右。此外,由于设计复杂,基于802.11a标准的无线产品的成本要比802.11b高的多。信道数占优不向下兼容的802.11a最终在市场上失败也就不难理解。
当然,802.11g以54Mbps的高速和向下兼容802.11b的优势击败了802.11a,但随无线设备的普及化802.11b/g目前也面临困窘。802.11a支持12条非重叠信道,因此其总带宽为54Mbps*12=648Mbps。而802.11g只支持3条非重叠信道,其总带宽仅为
54Mbps*3=162Mbps。也就是说,当接入的客户端数目较 17
少时,你也许分辨不出802.11a和802.11g的速度差别,但随着客户端数目的增加,数据流量的增大,802.11g便会越来越慢,直至带宽耗尽,更不用说802.11b了。
很多人认为Intel新推出的迅驰2代中使用的英特尔PRO/无线2195A/B/G三频无线网卡新增支持802.11a标准,看做是一种市场的倒退或止步不前,但我们通过以上以上分析,你会发现Intel或许也正面对这种
802.11b/g所带来的信道和带宽困惑,至少目前从国外无线普及较早的国外用户的反馈来看,事实正是如此。
此外,虽然目前一些厂商已在开发一种可在双频工作的能够兼容802.11a(5GHz)和802.11g(2.4GHz)的无线局域网方案,但一个双频接入点通常需要两个独立的射频模块及相应独立的数据处理能力,这将导致成本在独立型设备上的居高不下。而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的频段交错技术等方案其采用频段交错技术的接入点在两个频段之间交替工作,而不是同时工作在两个频段内,虽然能降低成本,但其仍比普通的单频接入节点的成本要高。所以,Intel在新一代迅驰中兼容802.11a标准,可以看做是一种新无线标准尚未出台前的一种无奈的对此有强列需求的用户短期解决方案。
此外,为什么说常用的IEEE 802.11b/g工作在2.4~2.4835GHz频段,这些频段被分为11或13个信道——为何 18
有的是11个信道有的又是13个信道呢?这是各国各地区的标准不同,北美/FCC标准,其采用2.412~2.462GHz,共有11信道,其中1、6、11信道为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信道;欧洲/ETSI标准,其采用2.412~2.472GHz,共有13信道,其中1、6、13信道为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信道;小日本,其采用2.412~2.484GHz,14信道,除此而外,还有法国4信道、西班牙2信道等非主流标准。如果无线网卡支持,在安装驱动进行地区信道标准选择时,一般建议选择FCC(北美)或ETSI(欧洲)标准即可。
19
2023年12月22日发(作者:司徒秀竹)
non-intel,支持ac协议的无线网卡
篇一:关于无线网卡的一些科普
无线网卡是大家买电脑很容易忽视的环节,尤其是经常使用高速带宽接入的用户,一个高端的无线网卡配合一个相应的高端无线路由器,在人少的情况下替代有线网络是没有大问题的。thinkpad因为是商务本,尤其是T X W 系列,基本都能配到最高端的无线网卡,但是很多低配的机器网卡缩水,导致周围好多朋友都上过档,买的高端机,只配1X1的螃蟹卡,这种悲剧经常发生,还有看到贴吧有人拿着高端网卡,却不会使用,吐槽机器,实在看不下去,写点实用的东西给大家。
首先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不同,无线网络是一个冲突域,人越多,实际可用总带宽会越小,还有同频干扰等因素,实际使用时的速度很难一概而论,因此下面我说的的情况都是基于在基本信号良好,没有同频冲突(无线环境相对干净)的情况下的典型速度,这个值基本上你拿着你的电脑到路由器附近在同频干扰不是太大的情况下点击网络属性就能看 1
到的,非常直观。
简单的说,目前区分网卡的档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最大协商速度来区分。简单的说就是我的无线网卡最大能达到多少协商速度(协商速度不是实际下载速度,协商速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最大的理论速度,实际速度一般都比协商速度要小不少),目前大家能看到的典型的最大协商速度有以下几种,54M 72M 144M 150M 300M 450M 867M (基本很齐了)
说一下具体含义
54M 802.11b规范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1b技术不支持MIMO,无法绑定信道,带宽很低,目前已经淘汰,市面上很难买到此类网卡)
72M 802.11n 规范下,单MIMO,2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目前很多机器配的是螃蟹卡,典型的是X220 T420 等一些机器上面配的Realtek bgn 1x1的网卡,此类网卡在没开40Mhz频宽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速度,想要提速,建议在网卡和路由器上同时开启40Mhz频宽的设置,开启后速度可提升至150M)
144M 802.11n 规范下,2X2 MIMO ,2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支持2X2 MIMO的网卡至少也是中端网卡了,典型的 2
有X220 T420这代机器使用的intel的6200系列以及现在最新的T440 X240上面用的intel Dual Band Wireless-N 7260
还有Intel Wireless-N 2200等,想要提速也很简单,同上面72M,只要开启40Mhz带宽就可以提升到300M)
150M 802.11n 规范下,单MIMO,4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非常常见的一个速度,大多数手持11n设备,都能达到,详见72M说明) 300M 802.11n 规范下,2X2MIMO,4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同样也比较常见的速度,详见144M说明,能达到此速度以及以上的的设备建议使用5G频段,这个下面会说)
450M 802.11n 规范下,3X3MIMO,4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能达到这个速度的无线网卡非常少,最典型的是X220
T420这代机器上配的Intel的6300要三根天线同时收发才能达到这个速度,是11n时代笔记本最高的速度了,如果没有开启40Mhz频宽,协商速度会跌落到216M)
867M 802.11ac 规范下,2X2MIMO,8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802.11ac是最新的无线规格,由于使用了更大的频宽,因此在2根天线的情况下面就能大幅超越11n下面3根天线的速度,能达到867Mhz的高速度,典型的产品就是现在 3
T440 X240上面使用的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7260是
目前的旗舰产品,但是此类高速只能在5Ghz频段下面实现)
另:可能会有人说,我家里带宽有限,54M就足够使用了,高的带宽根本没用,其实我上面说过,那些只是协商速率,实际使用整个无线系统的吞吐率,延迟甚至是信号,都可能因为协商速度不同而不同,就算你家里只有6M的宽带,很可能在你换了一个高端的无线网卡以及相对较好的路由器以后,你的ping包延迟明显减少,信号明显增加(多MIMO对于提升信号有很大帮助,单MIMO的网卡信号和稳定性是软肋),你要知道一点,影响网络体验最重要的其实是延迟和稳定性而不是所谓的下载的最高速率。
建议:
1.关于频段选择
由于2.4G频段资源严重不足,只有3个不重叠信道,干扰很大,而且看了上面你会发现,追求高带宽基本上都会去开40MHz的频宽,其实这个所谓40Mhz频宽原理很简单,一个信道频宽是20Mhz,40Mhz频宽就是将相邻的两个信道绑定起来,达到高的吞吐量,但是2.4G频段一共才3个独立的信道,你使用两个信道以后,周围只要有其他热点,就会对你的无线系统造成很大的干扰,会导致你实际使用体验很不理想,因此强烈大家有条件的去选择5Ghz频段,简 4
单的说5Ghz频段信道更多,而且使用的人少,传播距离也短,几乎没什么干扰,能配合最新的无线技术达到超高的速度,最早802.11ac在草案阶段的时候原本是要放弃2.4G频段的,后来妥协了才恢复对2.4G的支持。可以说今后WIFI的主流将会是5G这种高频频段。
2.关于网卡选择
目前市面上网卡型号众多,但是基本上在thinkpad体系里面,高端的都是intel的网卡,intel的网卡也比其他牌子的稳定,大家买网卡的时候留个心眼看一下,还有,一般买中高端机器的用户,有条件的尽量选择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7260这个卡,原因很简单,机器成本差不多,这个卡单买才200多, 但是无线表现会好很多,买低配机器的朋友,也尽量避免非intel网卡以及那种1X1 MIMO的卡,买之前做好功课,网上查一下网卡型号再出手
3.关于路由器
无线是一个系统,不是独立的。需要机器网卡和路由器的配合才能发挥出高速,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设置好,都会使你的无线系统降速。机器速度慢的时候不要只关注驱动之类的,路由器也要检查好,低价的路由器也不会有好的表现。最好是配合自己的无线网卡来选购路由器,千万不要出现用着顶级的ac网卡,还在用只支持11b技术的路由器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路由器和网卡规格匹配,假设你用2X2
5
MIMO 11n的无线网卡,就买一个至少支持 2X2 MIMO 的路由器,这样才不至于成为瓶颈。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这种路由器也就200不到。
另外11ac是个新东西可能用的人不多,这个是需要相应设置才能开启高速模式,我今天自己折腾了一下,11ac的高速模式是需要手动在intel网卡的配置里面开启的,否则只有11n的速度,如何开启具体看下图
选择VHT模式即可
开启后,能达到远超越11n的速度(隔着一扇门的情况下,极限是867M)
关于网卡的分类,那我总结一下说一些。无线技术其实比较复杂,往多了说,可以写很多东西,不过那些不重要,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不实用,可能大家关心的首先就是如何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网卡。关于网卡的分类其实我帖子里面间接也提到了,我再总结几点。
其实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无线网卡主要是速度的区别。下面我就把市面上存在的一些无线网卡做个归类。除了intel外的其他品牌型号我不是太熟悉,我曾经是做无线方面技术有关工作的,那时候我们测试用的基本上都是intel的卡,而且一般是以intel的卡做标杆的。所以我主要拿intel对应的型号做例子。 前面先说两点做铺垫
1.对普通用户来说决定无线网卡档次的,无非就是两点, 6
一个是支持的技术规范,整理一下主要有802.11a/b/g/n/ac这5个,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产品,大多数都是11n,少部分是更先进的11ac的,其他的,比如11a,11b都淘汰了。至于11g,可能还有很少部分产品在用。
2.还有一个就是大家所说的天线数量,学名就是MIMO,MIMO指是多输入输出,是802.11n带来提升无线带宽的新技术,本质上面就是用多对天线同时工作,让路由器和你的无线网卡建立多条路径的数据流,提升带宽,并且能明显提升信号(因为存在多条路径,就可以理解为既能纠错又能提升带宽,这点就是我一楼所说的,为什么高带宽的无线网卡和信号也有关系,这个一般人不太理解)
举个例子1X1指的是1根天线发送数据,1根天线接收数据。2X2指的是2根天线发送数据,2根天线接收数据,接收发送的天线数量越多,速度越高。
3.还有就是支持的频段了,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目前有2.4G以及5G基于以上三点,对无线网卡进行分类就很简单,很直观,很实用了,能很方便的把无线网卡档次分出来。那么就看一下现在世面上有哪些产品,我大概例举一下
1.支持802.11n,单频(只支持2.4G)1X1MIMO,这种网卡最高协商速度是150M,目前大多数的手机是这种配置,电脑典型的网卡目前能买到的intel产品有如下几个,Wireless-N 100 、105、130、135
7
2.支持802.11n,单频(只支持2.4G)1X2MIMO(收发天线数量不同,此类产品比较少,有如下两个Wireless-N 1000
和Wireless-N 1030,这两款产品可以理解为接收数据能够达到300M,发送只有150M
3.支持802.11n,单频(只支持2.4G),2X2MIMO,这种网卡最高速度为300M。这种产品典型的有intel的Wireless-N 2230 和Wireless-N 2200,和最新出来的低端产品Dual Band Wireless-N 7260
4.支持802.11n,双频(支持2.4G和5G),2X2MIMO,这种网卡的最高速度为300M,但是可以利用5G频段,来避开和其他接入点的无线冲突,提升实际网络使用体验。代表产品有intel的Advanced-N 6200 6205 6230 6235 ,和最新一代的产品Dual Band Wireless-N 7260
5.支持802.11n,双频(支持2.4G和5G),3X3MIMO,这种网卡是上一代的旗舰网卡,最高协商速度能达到450M,代表产品有intel的Ultimate-N 6300, Dual Band,看命名就知道了,带Ultimate的一般都是当时的顶级产品(新一代支持ac的产品已经取消了3个天线的设计,最高只有2X2)
6.支持802.11ac,双频(支持2.4G和5G)1X1MIMO,最高速度在11ac下面是433M,我上面已经说过最新的11ac技术的核心就是5G频段,所以支持11ac的最低端1X1的产品都支持双频,并且速度都接近11n时代的3天线旗舰产 8
品,此类的代表产品有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3160
7.支持802.11ac,双频(支持2.4G和5G)2X2MIMO,目前最顶级的无线产品,虽然只有2X2的MIMO,但是在11ac强大的特性支持下,能够达到867M的速度,令11n望尘莫及,2根天线相对3根天线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化终端设计,笔记本3根天线设计还是比较麻烦的。
目前网卡的分类应该都在上面了,如果不是intel的产品,按照我用的三要素去分,同样能够对号入座,我个人建议大家选购的无线网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至少要选第4类产品,第1和第2类的产品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选。对网络质量要求较高的,第七类产品是首选。无线网卡不像其他部件,最高端和最低端的产品,差价很小。只要有相应配置的机型,就多留意一下。
关于路由器的选择情况,我简单说一下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些无线网络的特性,认真看完以后大家心里自然有谱。
首先无线网络是一个冲突域,啥意思,就是简单的举个例子,大家都连在同一个无线路由器上面,每个人的电脑都要和路由器通信,如果只有一台电脑,那很简单,它可以和路由器随意“对话”因为没有人和它“抢”,如果有两个人(电脑),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发现另外一个人也在说话,那他必须停下来,通过一定的算法避让另外一个人,要等那个人说完了它才能去和路由器对话,两个人同时朝着路由器说话, 9
就叫“冲突”,人越多,冲突就会越厉害,而且几乎不是线性的增长,可以理解成,呈指数增长。人多到一定程度,一般情况下,一个接入点,20个人,就是极限了,这个时候不是路由器吃不消,而是时隙资源不够用,大家即时什么都不干,就看看网页,都会感觉很慢,因为这个系统里面无时无刻都存在大量“冲突”。根本不能开口,一开口肯定有人和你同时开口,结果就是大家都闭嘴。然后等待。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人少的情况下(就是终端数量少),对路由器依赖不大,就像我上面说的,我在一台笔记本并且没啥干扰的情况下,用一个80块钱的mini路由器(性能很烂的路由器)放在电脑很近的地方,就能够下载达到100M,这没什么。但是终端一旦多起来,路由器就要同时面对很多设备。要处理很多对话,对路由器是很大考验。如果我一个100M的网络,接路由器同时给10个人用,10个人一起下载东西,那这10个人绝对不是每人10M的速度,这10个人的速度加起来肯定远小于100M,因为很多资源都被冲突掉了,不能高效的传输。而且这时候对路由器的能力有很大考验,这种场景需要高端的路由器来应付,因为一个要素,终端数量多
那么最终如何选择路由器呢?个人的建议是,除非预算特别低,100以下,那没啥好选的,选择的范围小,如果有一定预算,那选择的原则就是首先要和你无线网卡匹配,如果 10
是,你2X2平且支持双频的无线网卡,那你买的路由器也一定要是2X2并且是双频的,11n的网卡也要买支持11n的路由器,不能让你的路由器成为规格的瓶颈,这是第一(否则你一个300M的双频网卡,用一个只有150M的路由器,那会很郁闷)
第二如果在自己家里用,房子不是特别大,并且家里终端不多,就5个左右,并且没有大的出口带宽,一般宽带在20M以内,我个人建议200块钱左右的路由器就够了(如果你预算充足,买好点的我不反对)。即使是你有11ac的网卡,那买个低端的支持11ac的路由器也够了,小米的mini路由马上上市了,那货就是2X2的MIMO,支持11ac的,即使你手上是顶级的无线网卡,7260ac,满足我以上说的使用条件那也足够了,你即使买了1000块钱的路由器,在家里一个人用,和200块钱的真心差距不大。。。
第三如果你房间比较大,人比较多,或者是在公司办公室里面,终端很多,吞吐很大,又或者是在学校寝室里面,人多,终端多,无线环境复杂,这个时候才是高端路由器出场的时候,一般400-1000块的路由器用在这种场合发挥的好些。
还有再说点,大家对无线的一些误解
这个是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大多数人对WIFI技术都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认为信号越大越好,穿墙能力越大越好。 11
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大家看了我上面说的“冲突”理论,应该就能明白,WIFI技术最怕的就是“冲突”,冲突大了,严重的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体验过,在一些有公共热点的地
篇二:怎样判断无线网卡是否支持5Ghz频段
在ISM非专用频段中,5GHz频段(5.15-5.850GHz
)主要是用于微波医疗方面。在中国,5G的频段是5.725-5.825GHz,共4个信道。而相对于2.4G来说,5G的有传输速度快,干扰少等特点,那么到底我们哪些无线网卡设备是支持5GHz频段的呢 操作步骤:
提示:“此内容仅作理论学习使用,您实际购机中所配无线局域网卡不能仅凭协议判断”,如intel1000N无线网卡就不支持5GHZ频段
简单的说,如果打开你的无线网卡能发现到路由的5G信号,证明你的无线网卡是支持5G的。反之,发现不到5G信号则说明无线网卡不支持5G。
如果没有设备去测试,那我们来看看你的无线网卡支持什么样的无线规格,就能知道无线网卡是否支持5G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支持802.11a802.11n802.11ac规格的无线网卡都是支持5GHz频段的。现在只支持802.11a802.11b的无线设备已经淘汰,市面上已经看不到,所以基本可以忽略。新的无线规格有802.11n、802.11ac。支 12
持这两个无线规格的设备一般是可以向下兼容的,比如支持802.11n的无线网卡,都会同时支持
802.11a802.11b802.11g;而支持802.11ac的无线网卡也同时会支持
802.11a802.11b802.11g802.11n。
那么,如何确认自己的无线网卡支持什么样的无线规格呢?
1、首先可以看看无线网卡的型号,鼠标右键点击桌面的计算机--管理---设备管理器---网络适配器。如图,此无线网卡型号为INTEL的5100,支持802.11a802.11g802.11n无线规格,因此,它是支持5GHz频段的。
2
、如果无线网卡的型号上面没有标注规格,也可以打开无线网卡的高级属性看看,里面一般都会有相应字段标明。
3、实在不行也可以用无线网卡的型号去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其相应的规格了。
当然,无线网卡支持5GHz频段并不代表它支持所有的该频段的协议规格。如上面所说的INTEL5100支持5G,但它只支持802.11n,并不支持802.11ac。这个大家要了解,有需要购买无线网卡的同学也请注意。
最后,给买usb网卡的朋友推荐一个免驱动安装的无线网卡——
13
BL-H1。非双频的哦~~
篇三:无线AC配置资料
信道可以比作RJ45的网线,一共有11各可用信道。考虑到相邻的两个无线AP之间有信号重叠区域,为保证这部分区域所使用的信号信道不能互相覆盖,具体地说信号互相覆盖的无线AP必须使用不同的信道,否则很容易造成各个无线AP之间的信号相互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下降。
不过,每个信道都会干扰其两边的频道,计算下来也就有三个有效频道,请各位有很多无线设备的米人,一定要注意频段分割。
信道示意图(点击看大图)
随着无线产品价格的不断降低,WLAN(无线局域网)的普及正呈日新月异之势,越来越多的办公室、家庭开始使用无线局域网。随之而来的,一些用户已开始出现WLAN的信道拥塞问题,造成网速下降、掉线 、网络工作不正常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无线信道
无线信道也就是常说的无线的“频段(Channel)”,其是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
大家知道,在进行无线网络安装,一般使用无线网络设备自带的管理工具,设置连接参数,无论哪种无线网络的最主要的设置项目都包括网络模式(集中式还是对等式无线网 14
络)、SSID、信道、传输速率四项,只不过一些无线设备的驱动或设置软件将这些步履简化了,一般使用默认设置(也就是不需要任何设置)就能很容易的使用无线网络。但很多问题,也会因为追求便利而产生,大家知道,常用的IEEE
802.11b/g工作在
2.4~2.4835GHz频段,这些频段被分为11或13个信道。当在无线AP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有两个以上的AP时,需要为每个AP设定不同的频段,以免共用信道发生冲突。而很多用户使用的无线设备的默认设置都是Channel为1,当两个以上的这样的无线AP设备相“遇”时冲突就在所难免。
为什么现在无线信道的冲突如此让人关注,这除了家用或办公无线设备因为价格的不断走低而呈几何级数增长外,无线标准的天生缺撼也是造成目前这种窘境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目前主流的无线协议都是由IEEE(美国电气电工协会)所制定,在IEEE认定的三种无线标准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a中,其信道数是有差别的。
●IEEE802.11b
采用2.4GHz频带,调制方法采用补偿码键控(CKK),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传输速率能够从11Mbps自动降到5.5Mbps,或者根据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调整到2Mbps和1Mbps,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与稳定。
●IEEE802.11a
15
扩充了标准的物理层,规定该层使用5GHz的频带。该标准采用OFDM调制技术,共有“12”个非重叠的传输信道,传输速率范围为6Mbps-54Mbps。不过此标准与IEEE802.11b标准并不兼容。支持该协议的无线AP及无线网卡,在市场上较少见。
●IEEE802.11g
该标准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虽然同样运行于2.4GHz,但向下兼容
IEEE802.11b,而由于使用了与IEEE802.11a标准相同的调制方式OFDM(正交频分),因而能使无线局域网达到54Mbps的数据传输率。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IEEE802.11b还是IEEE802.11g标准其都只支持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信道,只有信道1、6、11或13是不冲突的,但使用信道3的设备会干扰1和6,使用信道9的设备会干扰6和13??。
在802.11b/g情况下,可用信道在频率上都会重叠交错,导致网络覆盖的服务区只有三条非重叠的信道可以使用,结果这个服务区的用户只能共享这三条信道的数据带宽。这三条信道还会受到其它无线电信号源的干扰,因为802.11b/g
WLAN标准采用了最常用的2.4 GHz无线电频段。而这个频段还被用于各种应用,如蓝牙无线连接、手机甚至微波炉,这些应用在这个频段产生的干扰可能会进一步限制WLAN 16
用户的可用带宽。
而在同样是54Mbps的传输速率的802.11g与802.11a标准中,802.11a在信道可用性方面更具优势。这是因为802.11a工作在更加宽松的5GHz频段,拥有12条非重叠信道,而802.11b/g只有11条,并且只有3条是非重叠信道(Channel
1、Channel 6、Channel 11或Channel 13)。所以802.11g在协调邻近接入点的特性上不如802.11a。由于802.11a的12条非重叠信道能给接入点提供更多的选择,因此它能有效降低各信道之间的冲突。 但事物的两面性在IEEE802.11a上表现无遗,802.11a也正因为频段较高,使得802.11a的传输距离大打折扣,其无线AP的覆盖范围只有802.11b/g的一半左右或更低,以实际情况来说,如果一个802.11b无线AP的室内覆盖可达80米,那么802.11a就只能达到30米左右。此外,由于设计复杂,基于802.11a标准的无线产品的成本要比802.11b高的多。信道数占优不向下兼容的802.11a最终在市场上失败也就不难理解。
当然,802.11g以54Mbps的高速和向下兼容802.11b的优势击败了802.11a,但随无线设备的普及化802.11b/g目前也面临困窘。802.11a支持12条非重叠信道,因此其总带宽为54Mbps*12=648Mbps。而802.11g只支持3条非重叠信道,其总带宽仅为
54Mbps*3=162Mbps。也就是说,当接入的客户端数目较 17
少时,你也许分辨不出802.11a和802.11g的速度差别,但随着客户端数目的增加,数据流量的增大,802.11g便会越来越慢,直至带宽耗尽,更不用说802.11b了。
很多人认为Intel新推出的迅驰2代中使用的英特尔PRO/无线2195A/B/G三频无线网卡新增支持802.11a标准,看做是一种市场的倒退或止步不前,但我们通过以上以上分析,你会发现Intel或许也正面对这种
802.11b/g所带来的信道和带宽困惑,至少目前从国外无线普及较早的国外用户的反馈来看,事实正是如此。
此外,虽然目前一些厂商已在开发一种可在双频工作的能够兼容802.11a(5GHz)和802.11g(2.4GHz)的无线局域网方案,但一个双频接入点通常需要两个独立的射频模块及相应独立的数据处理能力,这将导致成本在独立型设备上的居高不下。而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的频段交错技术等方案其采用频段交错技术的接入点在两个频段之间交替工作,而不是同时工作在两个频段内,虽然能降低成本,但其仍比普通的单频接入节点的成本要高。所以,Intel在新一代迅驰中兼容802.11a标准,可以看做是一种新无线标准尚未出台前的一种无奈的对此有强列需求的用户短期解决方案。
此外,为什么说常用的IEEE 802.11b/g工作在2.4~2.4835GHz频段,这些频段被分为11或13个信道——为何 18
有的是11个信道有的又是13个信道呢?这是各国各地区的标准不同,北美/FCC标准,其采用2.412~2.462GHz,共有11信道,其中1、6、11信道为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信道;欧洲/ETSI标准,其采用2.412~2.472GHz,共有13信道,其中1、6、13信道为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信道;小日本,其采用2.412~2.484GHz,14信道,除此而外,还有法国4信道、西班牙2信道等非主流标准。如果无线网卡支持,在安装驱动进行地区信道标准选择时,一般建议选择FCC(北美)或ETSI(欧洲)标准即可。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