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乔锦)
有机苹果操作规程
一、产地生态环境
有机苹果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造纸厂、水泥厂、印染厂等),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必须符合GB/T 19630.1中产地环境要求。
1 自然资源
苹果产区光照条件好,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11.7小时,年日照率为54%,全区年平均气温14.2℃,全年有效积温(≥10℃)为4653.8℃,无霜期为218天,年降雨量为612.4mm,可以充分满足苹果主要是中早熟苹果的生长发育。
2 土壤情况
适应苹果生长的土壤主要以黄壤土、砂壤土为主,要求土层深厚,养分含量高,保水肥力较强,排灌条件良好,其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68%,碱解氮66mg/kg,速效磷16.8mg/kg,速效钾122mg/kg,PH值7.2—7.5。
3 农田灌溉水质
灌溉用水水库水渠灌为主,灌溉水PH值7.5,总硬度(CaCO3) 9 274—352mg/L,灌溉水水质良好,水源充足,各项水质指标符合GB/T 19630.1中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能充分保证果树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灌溉用水。
二 品种和砧木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重点是围绕市场选择适合我基地种植的中早熟苹果品种或优质的中晚熟苹果品种。
三 苹果栽培栽植
栽植沟穴内施入的有机肥应是NY/T 394—2000中3.4-3.5规定的农家肥料和商品肥料。
四 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1)深翻改土
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扩穴深翻为在定植穴(沟)外挖环状沟或平等沟,沟宽80cm,深60cm左右。全园深翻为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40cm。土壤回填时混入有机肥,表土放在深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接。
(2)中耕
清耕制果园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5-10cm,以利调温保墒。
(3)覆草和埋草
覆草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覆盖材料可以用麦秸、麦糠、玉米秸干、干草等。把覆盖物覆盖在树冠下,厚度10-15cm,上面压少量土,连覆3-4年后浅翻1次。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4) 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
行间种植白三叶草、苜蓿草等,增加土壤有机质。
2、施肥
(1) 施肥原则和依据
以有三安有机肥为主,农家肥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开展土壤化验或开展果树植株养分分析,把化验或分析结果做为果树施肥的主要依据,参考果树的生长发育特点,根据果树的需肥规律开展果树施肥。
(2)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农家肥料 按NY/T 394—2000中3.4所述的农家肥料执行。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
商品肥料 按NY/T 394—2000中3.5所述各种肥料执行。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叶面肥、有机无机肥等。
其它肥料
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鱼渣、牛羊毛废料、骨粉、氨基酸残渣、骨胶废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经农业部门登记允许使用的肥料。
禁止使用的肥料
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金属、橡胶和有害物质的垃圾。
硝态氮肥和未腐熟的人粪尿。
未获准登记的肥料产品。
施肥方法和数量
基肥
秋季果实采收后施入,以三安有机肥为主,混加少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施肥量一般盛果期苹果园每亩施3000-5000kg有机肥,达到1公斤果1公斤或2公斤三安有机肥标准。
施用方法为环状法、放射沟法、条沟法,撒施法四种。
环状法:即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宽40—50cm,深40—60 cm,将肥土1:3的比例混合填入。
放射沟法:距树干0.5m,以树干为中心呈放射状挖沟4—6条,内窄外宽20—40 cm,内浅外深15—60 cm,将肥料与土混合后施入沟内。然后盖土。
条沟法:根据树冠大小,在行间、株间或隔行间施肥,沟深宽各40—60 cm,也可结合深翻进行。
撒施法:将肥料均匀撒于地面,后翻地下。
追肥
土壤追肥
每年3次,第一次在萌芽前;第二次在花后(5月下至6月上);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施肥量以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施肥特点确定。结果树一般每生产100kg苹果需追施纯氮1.0kg、纯磷(P2O5)0.5kg、纯钾(K2O)1.0kg。施肥方法与基肥用法基本一样,不同之处是肥沟较浅较窄,施后浇水,以提高肥效。
叶面喷肥 全年4-5次,一般生长前期2次;后期2-3次,可补施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最后一次叶面喷肥在距果实采收期20天以前进行。
水分管理
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灌溉过程中要单独设立水渠、或使用有机专用灌溉系统。
五 整形修剪
定植后即根据栽植密度选定适宜树形。常用树形见表1
表1 生产上的常用树形
树形密度 株/hm 主要结构特点
树高3.0 -3.5 m ,干高0.5
-0.6. ,5个主枝(第一层3个,第二层2个),第一层的3个主枝上各2个侧枝。
树高2.5-3.0m,干高0.5- 0.7
小冠疏层形 500-825
自由纺锤形 825-1000
m ,中央干上想旋上升着生10-15个主枝. 主枝长度1.5
-2.0 m ,分枝角700-900。同向主枝间距不小于0.5m
树高2-3 m,干高0.5-0.7 m,冠径1.5-2.0.,在中央领导干上不分层次,均 匀分生势力相近,水平、细长侧生分枝15-20个。
树高2m左右,干高0.3-0.4 m,冠径2m左 右。无主枝。围绕中心干螺旋式上升,分生大、中、小结果枝组30-35个,每个枝组由3个以上枝组成
树高3 m左右,干高0.5-0.6
m,基层有主枝3-4个,分枝角80- 90,,往上中心干不再分层,10-15个侧生分枝呈螺旋式上升
细长纺锤形 1 000-1245
主千形圆柱形 1245--650
改良纺锤形 600左右
冬季修剪时剪除病虫枝,清除病僵果。加强苹果生长季修剪,拉枝开角,及时疏除树冠内直立旺枝、密生枝和剪锯口处的萌蘖枝等,以增加树冠内通风透光度。
六 花果管理
1 花前复剪、人工疏花
对花芽多的树进行花前复剪,调节花、叶芽的比例达到1:3-4。从花序分离期始,间隔20 cm左右,选留一个粗壮花序,然后把其它多余的花序全部疏掉。
2 授粉
苹果花期采用壁蜂(或蜜蜂)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和果实整齐度。授粉时间在铃铛花期采取花粉,花开的当天进行人工点授或用机械授粉,授粉时应开一批花授一次粉,连续授粉2-3次。
3 间距疏果
提倡早疏果,在谢花后10天开始疏果,一个月之内结束。疏果方法可根据树势强弱、座果多少、确定适宜的留果间距,一般为20-25cm,选留一个座果的壮花序,大形果每花序只留一个果,小形果每花序可留两个果,把多余的幼果全部疏掉。
4 果实套袋,促进着色。
(1) 果实套纸袋
纸袋种类:日本小林袋、南韩袋、国产优质袋等。
套袋时间和方法:苹果谢花后20天左右进行,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套袋前进行疏花和喷药,套袋时先使纸袋膨胀,后将幼果套入纸袋中央用铁丝扎紧纸袋口。
摘袋时间和方法:果实采收前20-25天去袋。摘袋时选择晴天上午10点前至下午4点后进行。先去外袋,3-4天后再去里袋。
(2)果实套塑料薄膜袋
塑料薄膜袋种类选择:选择抗静电、抗衰老、抗雨水冲刷能力强的优质塑膜袋。塑料薄膜套袋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类。
套袋时间和方法:
花后15—20天开始套袋,5月底前结束。套袋时首先将袋膨胀,然后将果套入袋内,用细线或用火粘合将袋口封紧。
套袋果采摘时连同塑膜袋一起采收并贮存。
铺设反光膜、摘叶和转果
果实采收前20-25天在树冠下铺设反光膜,以增加冠内下层反射光照,提高果实着色度。
采收前20-25天摘除果实附近遮光叶片,疏剪部分徒长枝、密植枝和梢头枝,使树冠下的透光量达到30%以上,摘叶量占全树总叶量的40%左右。 在果实阳面着色后及时进行转果处理,将背阴面转至向阳面,并用透明胶带牵引固定,使果实全面均匀着色,转果时必须一次到位不能重复。
七 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
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2 农业防治
采取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翘裂皮、翻树盘、地面秸秆覆盖、科学施肥等措施抑制病虫害发生。
3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树干缠草绳、黄板诱杀、黑光灯等方法诱杀害虫。
4 生物防治
人工释放赤眼蜂,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土壤施用白僵菌防治桃小食心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
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乔锦)
有机苹果操作规程
一、产地生态环境
有机苹果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造纸厂、水泥厂、印染厂等),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必须符合GB/T 19630.1中产地环境要求。
1 自然资源
苹果产区光照条件好,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11.7小时,年日照率为54%,全区年平均气温14.2℃,全年有效积温(≥10℃)为4653.8℃,无霜期为218天,年降雨量为612.4mm,可以充分满足苹果主要是中早熟苹果的生长发育。
2 土壤情况
适应苹果生长的土壤主要以黄壤土、砂壤土为主,要求土层深厚,养分含量高,保水肥力较强,排灌条件良好,其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68%,碱解氮66mg/kg,速效磷16.8mg/kg,速效钾122mg/kg,PH值7.2—7.5。
3 农田灌溉水质
灌溉用水水库水渠灌为主,灌溉水PH值7.5,总硬度(CaCO3) 9 274—352mg/L,灌溉水水质良好,水源充足,各项水质指标符合GB/T 19630.1中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能充分保证果树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灌溉用水。
二 品种和砧木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重点是围绕市场选择适合我基地种植的中早熟苹果品种或优质的中晚熟苹果品种。
三 苹果栽培栽植
栽植沟穴内施入的有机肥应是NY/T 394—2000中3.4-3.5规定的农家肥料和商品肥料。
四 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1)深翻改土
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扩穴深翻为在定植穴(沟)外挖环状沟或平等沟,沟宽80cm,深60cm左右。全园深翻为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40cm。土壤回填时混入有机肥,表土放在深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接。
(2)中耕
清耕制果园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5-10cm,以利调温保墒。
(3)覆草和埋草
覆草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覆盖材料可以用麦秸、麦糠、玉米秸干、干草等。把覆盖物覆盖在树冠下,厚度10-15cm,上面压少量土,连覆3-4年后浅翻1次。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4) 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
行间种植白三叶草、苜蓿草等,增加土壤有机质。
2、施肥
(1) 施肥原则和依据
以有三安有机肥为主,农家肥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开展土壤化验或开展果树植株养分分析,把化验或分析结果做为果树施肥的主要依据,参考果树的生长发育特点,根据果树的需肥规律开展果树施肥。
(2)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农家肥料 按NY/T 394—2000中3.4所述的农家肥料执行。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
商品肥料 按NY/T 394—2000中3.5所述各种肥料执行。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叶面肥、有机无机肥等。
其它肥料
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鱼渣、牛羊毛废料、骨粉、氨基酸残渣、骨胶废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经农业部门登记允许使用的肥料。
禁止使用的肥料
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金属、橡胶和有害物质的垃圾。
硝态氮肥和未腐熟的人粪尿。
未获准登记的肥料产品。
施肥方法和数量
基肥
秋季果实采收后施入,以三安有机肥为主,混加少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施肥量一般盛果期苹果园每亩施3000-5000kg有机肥,达到1公斤果1公斤或2公斤三安有机肥标准。
施用方法为环状法、放射沟法、条沟法,撒施法四种。
环状法:即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宽40—50cm,深40—60 cm,将肥土1:3的比例混合填入。
放射沟法:距树干0.5m,以树干为中心呈放射状挖沟4—6条,内窄外宽20—40 cm,内浅外深15—60 cm,将肥料与土混合后施入沟内。然后盖土。
条沟法:根据树冠大小,在行间、株间或隔行间施肥,沟深宽各40—60 cm,也可结合深翻进行。
撒施法:将肥料均匀撒于地面,后翻地下。
追肥
土壤追肥
每年3次,第一次在萌芽前;第二次在花后(5月下至6月上);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施肥量以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施肥特点确定。结果树一般每生产100kg苹果需追施纯氮1.0kg、纯磷(P2O5)0.5kg、纯钾(K2O)1.0kg。施肥方法与基肥用法基本一样,不同之处是肥沟较浅较窄,施后浇水,以提高肥效。
叶面喷肥 全年4-5次,一般生长前期2次;后期2-3次,可补施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最后一次叶面喷肥在距果实采收期20天以前进行。
水分管理
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灌溉过程中要单独设立水渠、或使用有机专用灌溉系统。
五 整形修剪
定植后即根据栽植密度选定适宜树形。常用树形见表1
表1 生产上的常用树形
树形密度 株/hm 主要结构特点
树高3.0 -3.5 m ,干高0.5
-0.6. ,5个主枝(第一层3个,第二层2个),第一层的3个主枝上各2个侧枝。
树高2.5-3.0m,干高0.5- 0.7
小冠疏层形 500-825
自由纺锤形 825-1000
m ,中央干上想旋上升着生10-15个主枝. 主枝长度1.5
-2.0 m ,分枝角700-900。同向主枝间距不小于0.5m
树高2-3 m,干高0.5-0.7 m,冠径1.5-2.0.,在中央领导干上不分层次,均 匀分生势力相近,水平、细长侧生分枝15-20个。
树高2m左右,干高0.3-0.4 m,冠径2m左 右。无主枝。围绕中心干螺旋式上升,分生大、中、小结果枝组30-35个,每个枝组由3个以上枝组成
树高3 m左右,干高0.5-0.6
m,基层有主枝3-4个,分枝角80- 90,,往上中心干不再分层,10-15个侧生分枝呈螺旋式上升
细长纺锤形 1 000-1245
主千形圆柱形 1245--650
改良纺锤形 600左右
冬季修剪时剪除病虫枝,清除病僵果。加强苹果生长季修剪,拉枝开角,及时疏除树冠内直立旺枝、密生枝和剪锯口处的萌蘖枝等,以增加树冠内通风透光度。
六 花果管理
1 花前复剪、人工疏花
对花芽多的树进行花前复剪,调节花、叶芽的比例达到1:3-4。从花序分离期始,间隔20 cm左右,选留一个粗壮花序,然后把其它多余的花序全部疏掉。
2 授粉
苹果花期采用壁蜂(或蜜蜂)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和果实整齐度。授粉时间在铃铛花期采取花粉,花开的当天进行人工点授或用机械授粉,授粉时应开一批花授一次粉,连续授粉2-3次。
3 间距疏果
提倡早疏果,在谢花后10天开始疏果,一个月之内结束。疏果方法可根据树势强弱、座果多少、确定适宜的留果间距,一般为20-25cm,选留一个座果的壮花序,大形果每花序只留一个果,小形果每花序可留两个果,把多余的幼果全部疏掉。
4 果实套袋,促进着色。
(1) 果实套纸袋
纸袋种类:日本小林袋、南韩袋、国产优质袋等。
套袋时间和方法:苹果谢花后20天左右进行,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套袋前进行疏花和喷药,套袋时先使纸袋膨胀,后将幼果套入纸袋中央用铁丝扎紧纸袋口。
摘袋时间和方法:果实采收前20-25天去袋。摘袋时选择晴天上午10点前至下午4点后进行。先去外袋,3-4天后再去里袋。
(2)果实套塑料薄膜袋
塑料薄膜袋种类选择:选择抗静电、抗衰老、抗雨水冲刷能力强的优质塑膜袋。塑料薄膜套袋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类。
套袋时间和方法:
花后15—20天开始套袋,5月底前结束。套袋时首先将袋膨胀,然后将果套入袋内,用细线或用火粘合将袋口封紧。
套袋果采摘时连同塑膜袋一起采收并贮存。
铺设反光膜、摘叶和转果
果实采收前20-25天在树冠下铺设反光膜,以增加冠内下层反射光照,提高果实着色度。
采收前20-25天摘除果实附近遮光叶片,疏剪部分徒长枝、密植枝和梢头枝,使树冠下的透光量达到30%以上,摘叶量占全树总叶量的40%左右。 在果实阳面着色后及时进行转果处理,将背阴面转至向阳面,并用透明胶带牵引固定,使果实全面均匀着色,转果时必须一次到位不能重复。
七 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
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2 农业防治
采取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翘裂皮、翻树盘、地面秸秆覆盖、科学施肥等措施抑制病虫害发生。
3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树干缠草绳、黄板诱杀、黑光灯等方法诱杀害虫。
4 生物防治
人工释放赤眼蜂,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土壤施用白僵菌防治桃小食心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