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刀光亮)
微软收购诺基亚案例研究
一、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市场分析
微软收购诺基亚,从表面看是诺基亚陷入困境所致,实质上,也是微软应对市场变化,克服可能出现的危机所采取的一种对策措施。
众所周知,微软横空出世以后,曾经独步天下,让所有同行只能望其项背,以至于美国反垄断机构还要通过拆分方式避免微软垄断市场。但是,很快地,随着Google 和苹果等的诞生,微软在操作系统方面独步天下的格局开始被打破。特别是中国和韩国手机制造商,大多采用Google 旗下的Android 系统,而不是微软的Windows Phone 系统。即便是苹果的iOS 系统,市场占有率也是微软的3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微软实质上面临着被其他企业挤垮的危险。也正因为如此,微软就必须寻找其他突破口,以避免在操作系统方面的落后而使企业陷入严惩困境。要知道,手机操作系统属于高科技领域,变化速度之快,技术更新之猛,产品换代之急,根本不具备慢慢思考和摇摆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微软还陶醉于曾经的独步天下,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被市场淘汰。在资本为王、利益为上的今天,微软没有这样的雅量和觉悟,诺基亚也没有这样的运气和福气。两者的结合,完全是双方的共同利益需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收购诺基亚以后,微软的市场竞争力将大大提升,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肯定,微软收购诺基亚以后,决不会将自己与诺基亚放在收购者和被收购者的地位来对待,不会让诺基亚处于完全的从属地位。而会将诺基亚曾经的市场王者身份与自己曾经的市场王者身份,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强大的市场冲击力。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逐渐饱和,互联网发展主题从“数量”向“质量”转换,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地位不断提升,并且与传统经济结合紧密,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民生活形态影响力度加深明显。不仅中国如此,国外各个国家也深受手机网络影响,网民快速增加,互联网也发展迅速。全球的网络发展趋势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1、分析PC市场与移动终端市场的发展趋势
(1)全球PC出货量减少
相比2012年同期,2013年全球所有地区的PC出货量都在下降,其中,亚太地区已连续五个季度出货量下滑,欧洲、中东、非洲市场则出现连续两季度两位数下滑,这种萎缩的速度还在加快,个人电脑市场正在经历史上时间最长最严重的下滑。据信息技术研究与分析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减少8260万台,同比下跌6.9%。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总出货量为3.159亿台,与2012年相比减少10%,创历史最大跌幅。
数据来源:
2013年3月,调查公司IDC宣布,今年全球PC的出货量将会下跌1.3%,而引起这一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市场无法迎来足够的Windows 8触屏设备。近日,这家公司又重新对PC出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比上一次还糟糕,出货量下跌率升至7.8%。IDC表示,引起这样大幅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各家企业推迟了购买PC的日程,转而采用更加便携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这些数据表明未来网络市场上PC的不断萎缩,也预示着移动端市场的不断壮大。
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将当前的PC市场形容为“有史以来最严峻”。尽管已跃升成为全球第一大电脑厂商,联想的传统PC销售规模也出现了明显下滑:2013年第二季度其笔记本电脑销量下跌12.9%,台式电脑的综合销售额则下跌2.8%。其他电脑厂商销量更是下滑显著。以西欧市场为例,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惠普PC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0%,戴尔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4.7%。根据Gartner的预计,今年全年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传统PC的出货量将下滑10.6%,销量可能只有3.05亿台;IDC数据则预计全球PC市场销量将下滑7.8%。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的PC市场下滑趋势明显,未来的市场将属于移动终端,未来取代PC成为霸主指日可待。
(2)用户偏好产生转移
相比笨重的PC,越来越多的用户偏好平板、智能手机等触屏类设备,即便是在对PC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的商务领域,一些新技术、新解决方案也在进一步加快人们抛弃传统PC,转向使用便携式智能终端的步伐。另一方面,用户年龄也偏向年轻化,近年来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受白领阶层与大学生等有经济实力、看重产品创新的群体的欢迎。目前PC行业基本上处于饱和,除了一些企业更新换代的需要,个人购买趋势已经向移动终端转移,现在厂商抢占的市场是在移动终端业务上。随着Wifi、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上网方式开始倾向于“在路上”,从室内拓展到室外,从静止到移动,人们开始希望一种“到哪里都能上网”的生活方式。台式机上网的人越来越少,网吧、学校机房不再是理想场所,用手机上
微博、逛淘宝的人越来越多。从趋势上看,手机主要是5寸,平板的10寸,智能电视的50寸将成为市场的主流,PC行业未来的前景并不乐观。微软即使在PC领域拥有市场上大部分的用户,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缺乏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忽略了手机市场上巨大的威胁。
(3)PC厂商或被边缘化
2012年,惠普、戴尔、宏碁等传统的PC厂商,它们在移动互动浪潮的冲击下,纷纷失去了创新的动力。PC行业从80年代开始是IT行业的核心驱动力,但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智能终端产品成为市场的主流,比如苹果手机与ipad平板电脑和三星手机已经占据全球市场份额前二名。所以,PC厂商的边缘化是一种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销量的下降和利益空间的下降,使包括戴尔、惠普等国际化大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PC行业的萎缩带来的困境就更突出,明显后劲不足。
(4)PC端娱乐类应用增长乏力,手机移动端成重要突破点
相比2012年,各网络娱乐类应用的网民规模并没有显著增长,使用率变化不大,网络游戏的使用率甚至略微下降,整体行业发展放缓,手机成为重要突破点。手机网络音乐、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相比2012年底都有所增长,保持了相对较好的增长率。目前手机上的应用完全可以替代PC上的大部分应用,而且比使用PC方便,这样网民听音乐、看视频、阅读小说、玩游戏等生活习惯也慢慢转移到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使用PC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5)手机端电子商务类应用使用率整体上升,手机支付涨幅最大
如今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就是电子商务类应用在手机端应用的发展迅速,领域内各应用的使用率相较其他类应用涨幅更大,其中手机在线支付使用率的涨幅最大,相比2012年底增长了3.9个百分点,网民规模增长了43.0个百分点。此外,手机购物、手机网上银行、手机团购的使用率也有大幅度的增长。可见手机移动端的市场发展空间有多广阔。
(6)平板电脑销量持续上涨
据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13年苹果iPad以及电视机和游戏机等互联网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PC。这篇报告称,2013年具有互联网功能的消费电子设备的出货量将从2010年的1.61亿台增长到5.036亿台。在平板电脑的影响下,PC市场的增长没有那样强劲。iSuppli指出,到2015年,具有互联网功能的消费电子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7.5亿台,远远超过4.791亿台的PC出货量。iSuppli称,平板电脑正在支持这种趋势并且将成为这个领域快速增长的部分。到2015年,平板电脑出货量将超过3亿台,是2010年出货量的15倍。
这些新的数字表明,互联网不再仅仅是为PC提供的。互联网将通过向家庭
提供广泛的内容产品给消费电子业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未来,消费者将能够通过自己的电视机像通过自己的PC一样访问互联网。
PC也许还将会在未来的计算机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商业用户来说。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消费者,操作简单及为核心用途提供了优秀解决方案的平板则会优于PC。PC的创新力减弱,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将为全球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网民更沉迷于具有使用方便、携带轻便、网络快速、应用更新快等优点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移动终端。由此,全球网民的上网方式将逐渐发生转变,PC不再是网络用户的主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上网方式将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微软在如此需要变革的大环境下,如果不顺应潮流做出变革,有可能会落后于时代,被行业淘汰。微软通过收购诺基亚也是完成自身资本运作的一个过程,最终实现微软更高的营收,毕竟移动市场相比PC行业前景更加开阔。微软收购诺基亚最终的意图其实也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显而易见的是,移动设备未来发展的前景依旧是很大,手机与平板的融合、平板与PC的融合,再到各种数码周边配件的衍变,微软和诺基亚也势必会为我们带来更多完善的Windows Phone、Windows RT设备。
2、苹果IOS系统与安卓系统的快速崛起
2007年,苹果以一个新手的身份用一部iPhone改变了手机行业的游戏规则;2008年,基于Google Android系统的手机正式推出,仅18个月就成为智能手机里增长最快的平台。短短几年,安卓的崛起则给了各大手机厂商以抗衡苹果的力量,诺基亚失去了头把交椅,三星、HTC一跃而起、迅速上位,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诺基亚手机在高低端市场均遇挑战等等,手机行业的变化之大,堪称疯狂,诺基亚老大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随着手机多元化的发展,如今智能手机大致分为三个阵营:谷歌安卓,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系统,由于其系统的开源性已经被越来越多国内外手机厂商所使用;苹果iOS,软件应用数量最大的智能手机系统,2010年iPhone 4的推出上市彻底了改变人们对智能手机的看法,其出色的应用软件质量彻底征服许多顾客,让自己的iOS系统日渐辉煌。如今除了一直以来称霸的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又有了强势的第三方势力介入: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也试图分得市场上的一杯羹。但是,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似乎还与前两者的距离相差甚远。以下是2013年与2012年全球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排行榜与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数据来源:
2013年11月14日,Gartner公布了第三季度的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Android独占鳌头,苹果的iOS系统排在第二位,Windows Phone正在一步步扩大着市场份额。微软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全球份额增长至3.6%,去年的这一数据是2.3%,其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23%。Windows Phone设备出货量由去年第三季度的390万台增至今年的890万台。
当前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仍然非常激烈,谷歌的Android系统所占的市场份额还存在大幅增长的趋势,苹果的iOS系统市场份额虽有所减少,但是因为其推出的iPhone 5c、iPhone
5s出货时间延迟,没能赶上全球追捧苹果手机的热潮,否则其两款新手机还能在销量上有进步的空间。而微软的Window Phone系统在全球市场份额上,想要赶超前两位霸主,微软仍需做出许多努力。
总的来讲,iOS,Android与Window Phone这三大系统已经经过多次的更新,功能逐渐完善,霸占前三甲的位置,其他操作系统想要翻身也是不容易的。iOS系统在第7代上面颠覆性的改变让业界惊讶,但失去乔布斯这位前瞻性领导,苹果能否继续保持追求完美的设计宗旨?这有待考察。Android系统凭借开源免费高自由度的特性深受厂商与消费者的喜爱,而在硬件竞争白热化的新时代能否保持占有率第一的地位?微软面对的竞争对手都如此强
大,不得不促使Windows Phone 8在GDR3的更新中提供更强悍的硬件支持方案与众多人性化功能,同时为了让Windows Phone增添竞争力,微软坚决对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进行收购。其实这都为微软进入手机移动市场做良好的铺垫,顺利抢占炙手可热的手机移动市场,弥补微软在PC业务上的低迷,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3、软硬结合成必然趋势
微软意识到,苹果自身的软硬件生态系统以及谷歌(微博)收购摩托罗拉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科技市场的格局,因此软硬件的结合业已成为微软未来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而促使微软做出收购决定的另一大因素是:目前市场上可能没有任何一家智能手机厂商能够像诺基亚一样坚定支持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尽管三星、HTC和华为都曾经推出过Windows 8智能手机,而宏碁、华硕和中兴也传言将在今年推出Windows手机产品,但这些手机厂商对Windows平台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微软希望在2018年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5%的市场份额(腾讯科技配图)
从积极占领市场份额角度考虑,微软认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在2018年达到17亿部,而该公司有望占据其中15%的份额,这也就意味着年营收将达到450亿美元。微软还预计,这笔交易将使该公司non-GAAP每股收益在2015财年实现增长,而non-GAAP和GAAP每股收益则将在2016财年双双实现增长。
不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后的微软需要在未来五年里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5%的市场份额。如果按照5%的运营利润率计算,这笔交易的净现值(NPV)预计为150亿美元;而如果按照10%的运营利润率计算,这笔交易的净现值则将翻番至300亿美元。因此,微软支付的71.7亿美元收购价确实是捡了个大便宜。不过,鉴于微软Windows目前的市场份额仅约为3%,距离达到15%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微软+诺基亚这一组合,从一开始就是追赶者。不管是软件(windows phone移动操作系统)还是硬件(诺基亚手机),在当前市场均不占优势。在远远落后的情况下,通过一次整合就改变局面基本没有可能。微软在手机市场的的角逐注定是一场看不清未来的马拉松。在中国市场,除了苹果、三星两家最具竞争挑战的对手外,以小米、联想为代表的本土手机场商也正在快速崛起,并有快速赶趋超前者的趋势。
微软此时介入挑战之大不言而喻,要想有所突破,微软需要更大的创新和更大的努力。研发出更加出色的移动设备,同时满足人个用户和企业用户的不同需求;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和平台,吸引第三方开发者为其贡献应用;快速完成收购后的人员、资源、文化等方面整合,成功建立高效创新团队。
总体来说,微软以往在硬件解决方案方面缺乏有说服力的表现。然而苹果依靠软硬结合所取得的成功迫使微软不得不做出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决定。
4、微软收购诺基亚后能够带来的发展机遇
2013年Windows Phone手机细分细额
数据来源: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AdDuplex最新报道显示,诺基亚现持有89.2%的Windows
Phone设备市场份额,将近9成,份额最高,遥遥领先于HTC、三星、华为等手机生产商。Windows Phone 正变得越来越依赖诺基亚的健康发展,微软的移动野心也更加寄托在诺基亚身上。对于以微软为核心的产业链而言,诺基亚作为其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业务发展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微软的神经,倘若未来诺基亚被别家企业收购或发展战略发生变动,对于微软而言则将是致命的。诺基亚控制了将近90%的Windows Phone 8手机市场,已经基本上垄断了整个Windows Phone市场,所以微软收购最大的合作伙伴也是正确的取舍。而可以预见的是,微软在收购诺基亚之后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提升Windows Phone设备在智能手机中的市场份额。
可见如果诺基亚不再使用Windows Phone系统,倒戈安卓,微软将失去手机市场,在收购了诺基亚之后,微软的Windows Phone起码可以先保护未来的市场占有率,并确保
Windows Phone在移动终端中的发展前景,这样才能让微软在手机移动终端领域得到稳定的提升和机会。微软自己几乎没有硬件生产能力,对厂家的控制力也不足。收购诺基亚可以让微软将未来的智能手机业务方面省去大笔资金,并且能加速Windows Phone平台的发展速度。微软收购诺基亚,软硬兼修,打造一个像苹果公司那样软硬件两手抓的生态体系,既可避免被诺基亚扼喉,又能为其与苹果和谷歌的对抗加码。
根据数据显示,Windows Phone 手机最流行国家排名前7名分别为:美国(14%)、中国(13%)、印度(12%)、墨西哥(6%)、俄罗斯(6%)、意大利(6%)、英国(4%)。这说明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Windows Phone 手机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微软仍然可以利用现有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充忠实用户。
收购诺基亚将会是微软的一次新机遇,让它真正稳住目前全球智能手机第三大操作系统的位置,成为继iOS、Android之后的第三种选择。由于收购中也包括了诺基亚公司的硬件、软件团队成员,所以这也势必可以给微软重新规划操作系统的机会,根据诺基亚对于产品的理解,制定更好、更完善的功能。至于专利,之前已经有了先例,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获得了大量专利,而诺基亚作为老牌手机厂商也势必储备了大量的专利,这会给微软在未来智能手机、功能手机的研发带来更多帮助和灵感。
除了诺基亚的强大技术,供应链和品牌优势外,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更加成熟。收入微软羽翼下的诺基亚一定会推出更多基于Windows Phone的手机。虽然诺基亚的市场份额不太可能重回当年手机行业半壁江山的巅峰状态,但凭借着微软强大的现金支撑,诺基亚手机或者说“微软手机”的市场份额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攀升,进而实现微软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的提升。
5、微软的市场目标
有业内人士估计,在交易结束后的18个月微软大概每年能省去6亿美元。之前微软在每部设备上的盈利不超过10美元,收购之后每部的盈利将增加至40美元,微软也希望因此将诺基亚扭转盈亏,获取更大的市场利润。当然,每次的收购可能都存在风险,微软过去几年开拓的硬件业务中,Xbox是唯一成功的产品,收购诺基亚能坚定微软在移动终端硬件的发展信心。增加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是微软的核心目的。
目前作为不开源的产品,Windows Phone未来的商业模式不外乎走Windows老路,收取授权费。可这在开源的安卓完全免费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市场,这也很难在手机设备业务上有多少机会。微软的软件业务正在遭遇瓶颈期,微软当然也看到了这其中的不足,为了增加利润点,未来微软也要通过提升自家硬件方面的能力结合自家的软件服务以及云服务,最终构建出一个更完整的产业链。
微软的野心不仅体现在发展移动终端,更想要不断改善微软的产业链,实现“软硬一体化”。
目前微软的两大优点比较突出:
微软在PC操作系统用户量庞大:微软旗下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在全球有大量的用户,用户在iPhone或Windows Phone上面的个人资料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无线网络同步到电脑上面,虽然Android手机也能实现类似功能,但相对于设备生态系统更为完善丰富的微软产品来讲无疑略显逊色。
微软软件实力不可小觑:谷歌凭借其安卓系统占据着移动操作平台最大的份额,但微软才是桌面操作系统的绝对垄断者。一旦消费者的桌面操作系统与“微软手机”实现无缝对接,
安卓在移动端的霸主地位将受到极大挑战。软件正是微软的强项所在,有了诺基亚硬件的支持,平台上的应用一定会大量增加。微软也将会逐渐巩固现有客户和虏获流失的客户。
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消费者和市场期待的是更加惊艳的科技和用户体验。消费者的感受是最诚实的,缺乏创新,在快速更新换代的科技产业界,市场衰落只是一个时间 问题。
根据2013年全球IT公司市场排行榜我们看到,微软的市值排名第三位,排在苹果、谷歌之后。而分析前两者的生存状况,都是具备很强的软硬件整合能力,谷歌和微软在2013年度都取得了较高的市值涨幅,并都成功跨上了3000亿美元市值的台阶。谷歌以3744.1亿美元排第二,年度涨幅达58%;微软则以3123亿美元的市值排名第三,年度涨幅达44%。谷歌的Android智能手机的份额已经超过80%,年出货量很快要突破10亿部。微软收购诺基亚虽然降低了公司的整体利润率,但可以使Windows Phone平台弥补PC市场的颓势,和苹果和谷歌一道成为移动互联时代智能终端市场的三大平台,而在中国率先试水公有云服务的Windows Azure也给微软加了分,微软的软件实力不言而喻。
在操作系统领域,微软Windows 8的上市掀开了移动桌面两用系统的先河,微软的初衷是想要借此将自己在PC端的海量用户平移到移动端上,在守住PC端的同时实现反向切入移动领域的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PC厂商对Win8的支持与推广。而PC厂商也从Win8身上看到了新的发展可能。Win8整合了传统PC的操作体验与平板电脑的触摸体验,相应的,PC与平板电脑二合一的概念也开始大行其道,再加上去年英特尔主推的超极本,苹果OS X山狮系统也大范围借用iOS系统的元素,PC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似乎呼之欲出,桌面系统与移动系统正朝着一体化的趋势迈进。所以微软如果能够完善发展移动桌面系统,实现合二为一,前景将不可估量。
不过,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全面到来和windows市场占有率的不断下降,微软的红利优势正在快速消失。微软在转型服务的过程中,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一方面,转型之后,微软产品可能覆盖从操作系统到企业应用的各个层面,原来的合作伙伴成为竞争对手,自然会增加高层阻力;另一方面,微软的转型,会侵害到IBM、Oracle、SAP、HP、DELL等传统IT巨头的利益,尤其是在高端市场,这些既有利益获得者,自然会加大对微软的阻击力度;再次,以谷歌、Salesforce、VMware为代表的新锐势力,也会持续加大与微软抢占市场份额的投入。例如:在Google Docs与Office 365的正面交锋;微软在线CRM产品与Salesforce的争夺;微软与VMware的虚拟化之争等。
在企业市场上,微软面临的挑战更大,不仅要应对新、老对手的挑战,还要考虑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市场变化和转型后战略、战术的转变。
微软此次收购诺基亚设备及服务业务看似进攻终端市场,实则防守诺基亚变革的风险。软件和硬件实现更完美的结合,被看成是此次微软收购诺基亚之后的最大优势,毕竟之前虽有战略合作关系但非“亲生”。从短期看,此次收购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微软和诺基亚在手机领域属于第二梯队,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智能手机销量占市场份额小,对格局影响不大。从长远看,微软有可能利用其强大的现金能力为诺基亚输血,加快诺基亚的手机研发,提振诺基亚员工士气,提高资源共享水平,最终提高销量,重回手机第一阵营。
对于微软来说,若能够善加利用诺基亚的手机生产线以及专利,再加上其自身在软件上的优势,要在已经落后的移动终端市场上赶上甚至超越谷歌和苹果还是很有希望的。对此,微软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将使Windows Phone 实现“软硬一体”,微软将能够提供横跨软硬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由此,移动终端市场上,微软WP系统的地位或发生实质性变化,而不再空有移动操作系统第三名,却仅有个位数的市场占有率。
除了移动市场外,微软也通过其他产品线整合来帮助其在移动领域超越苹果。微软正在花大力气扩大其全球数据中心,为其客户提供云服务。自2008年以来,微软企业业务平均每年都保持超过8%的增长。微软云服务Azure 取得惊人增长速度,其SharePoint/Yammer以及Dynamics业务也都出现双位数的增长。
既然向移动战略转型,必然离不开生态系统的支持。微软表示,转型移动端就要加快各平台的兼容性,这样才能更快地推动Windows生态系统的发展。目前微软已实现各平台之间的串联,比如通过Skype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使用专为触控设备而设计的IE11浏览器浏览网页,通过深度整合的SkyDrive云存储让文件始终相随、在邮件应用中轻松收发邮件、使用 Office撰写提案、通过必应美食应用查找新菜谱等。
如今手机品牌先后落入互联网和软件企业之手,除了印证移动互联对手机产业深远的影响之外,也再次重新定义了手机的质量:手机产业的质量竞争,已经由过去的产品“硬质量”转向了软件和服务的“软质量”。
手机产业仍在蓬勃发展,到底是什么让曾经的手机第一品牌爱立信、摩托罗拉加上现在的诺基亚,都倒在了前进的路上?即使他们曾经是那么的强大,强大到几乎成为产业的代名词。这些教训和经验都在促使微软必须时刻保持创新精神和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创建能力,此
次微软收购诺基亚体现了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强烈的危机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
微软认为,软件公司大致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收回软件投资:零售模式,用户直接或间接购买软件,例如消费者在商店里购买 Office 套件或者购买搭载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惠普电脑;合同模式(subscription),用户定期付钱,软件公司提供持续的软件更新和支持,就像微软企业业务;广告模式,用户免费使用软件,软件公司通过广告获得收入,就像 Bing
在线广告;整合模式,厂商提供集成自有软件的硬件产品,用户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为软件付费。
微软目前的收入来源相对均衡,抗风险能力强过来源单一的公司。但这四种营收模式对微软来说并不完全通畅。零售模式和合同模式应该是微软目前最主要的营收方式,但是在广告模式和整合模式下存在着短板。诺基亚的到来恰好可以帮助微软弥补后面两种模式的短板,尤其是整合模式。
从历史角度讲,以及从股价表现不佳来看,微软的问题是Windows面对开源软件的威胁。而收购后,这种威胁或多或少减轻了。因此,新的收购对于两个公司来说是双赢的,因为微软需要从依赖PC以及笔记本的软硬件,转移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而诺基亚需要扩大规模来打造一个生态系统与安卓抗衡。
这次收购标示着微软战略的重塑,但对于微软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设计一个把云计算、移动游戏、社交媒体以及数字移动广告整合起来的战略,苹果在这些领域尚无建树,也许除了一点在云计算方面的努力之外。因此微软需要重塑他们的战略,远离苹果,而更针对谷歌:谷歌才是真正的竞争威胁。移动是计算的未来,诺基亚是微软的未来。
二、诺基亚
1、诺基亚历史
诺基亚(Nokia Corporation)是芬兰手机品牌,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 ,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当时以造纸为主,后来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最后才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自1996年以来,诺基亚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双面夹击,诺基亚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共同研发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2013年7月11日23时,拥有4100万像素的诺基亚Lumia 1020正式在纽约发布亮相。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诺基亚手机业务),并获得专利和品牌的授权。诺基亚将业务重心转向Here地图服务。
(1)萌芽时代
诺基亚的历史始于1865年。1865年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在芬兰坦佩雷镇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并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产木浆和纸板。1868年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镇西边15公里处的诺基亚河(Nokianvirta river)边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厂:橡胶加工厂,该工厂除了生产皮靴和轮胎外,还生产工业用橡胶制品。1871年,艾德斯坦在他的朋友利奥·米其林(Leo Mechelin)的帮助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
工厂,并且成功地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两人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诺基亚”,艾德斯坦为首任管理者。直到今天,该公司仍然保留“诺基亚” 这一名称。19世纪末艾德斯坦将诺基亚管理者的职务转交给利奥·米其林,而当时无线电产业的萌芽刚刚起步。于是,米其林突发奇想地想将诺基亚公司的业务扩张到电信行业,直到1902年,米其林才说服艾德斯坦,这才让诺基亚增加了一个电缆部门。但令米其林没想到的是,这个他突发奇想所建立的电信部门最终却发展成为了后来的诺基亚公司。
(2)工业时代
1960年诺基亚时任总裁Bjorn Westerlund专注于电信行业,他认为未来的电信行业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于是他建立了诺基亚电子部,并专注于电信系统方面的工作。电子部当时已在研究无线电传输问题,从而奠定了后来诺基亚集团电信的基础。到1967年时,之前的电子部已发展成为拥有460人,净销售额占整个集团净销售额3%的大部门。
(3)电信时代
从1962年到70年代中期,诺基亚在芬兰电信市场所占份额不断增加。982年,诺基亚(当时叫Mobira)生产了第一台北欧移动电话网移动电话Senator。随后开发的Talkman,是当时最先进的产品,该产品在北欧移动电话网市场中一炮打响。80年代中期,诺基亚移动电话通过“Tandy无线电小屋公司”的商店进入了美国市场。为生产由Tandy出售的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模拟机,公司与Tandy公司于1985年在韩国建立了一个联合生产厂。1990年,手机用户量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移动电话越变越小,诺基亚又明确制定了将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电信公司的战略。在以电信为重点的同时,诺基亚的业务范围随着电信部门的迅速发展而急剧扩大。同时,诺基亚还致力于全球通技术,首次全球通对话就是用诺基亚电话,于1991年通过芬兰诺基亚Radiolinja网络进行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而当时的诺基亚总裁以及高层果断地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并拆分了传统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将其他所有传统产业出售,诺基亚集团开始两年的分裂,而此刻的诺基亚作出了自己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抉择。
(4)手机时代
只剩下手机电信产业的诺基亚经过5年的时间逐渐摆脱了破产的境况,由于专注于传统功能手机产业的研发,诺基亚功能手机在当时具有极佳的用户品牌效应。1995年,诺基亚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它的整体手机销量和订单剧增,公司利润达到了公司前所未有的财富。从1996年开始,诺基亚手机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并且推出了Symbian和MeeGo的智能手机。2003年,诺基亚1100在全球已累计销售2亿台。2009年诺基亚公司手机发货量约4.318亿部,2010年第二季度,诺基亚在移动终端市场的份额约为35.0%,领先当时其他手机市场占有率20.6%。
(5)功能手机系列:
诺基亚手机命名大体上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998年-2005年,诺基亚手机主要以1-9(4除外)开头的四位数字和以N和E开头后跟两位数字(4仍然除外)命名(例外的是两部游戏手机N-Gage和N-Gage QD),其中N系列和E系列均为Symbian智能机,而四位数字型号的大部分是功能机(Nokia OS S30和S40界面);2006-2009年,诺基亚在数字后加上字母表示手机的样式,定位等等;2010年,诺基亚调整手机命名规则,所有手机型号均以N,E,C,X四个字母之一开头,后跟一个数字(4仍然除外,5以上是智能机,3以下是功能机),减号和以“00”开始的两位数(4仍然除外)命名(当后两位数为“00”时,习惯上只称减号前面的部分);2011年,随着诺基亚500的发布,诺基亚手机回归三位数命名;2013年,随着诺基亚 Lumia
1020的发布,标志着诺基亚WP8手机及以后的移动终端同时使用三位数和四位数命名。
1系列
2003年,随着诺基亚1100的发布,1系列宣告诞生,同时也注定1系列属于低端系列。虽然1系列定位低端,样式基本以直板为主,但还是凭借各种新潮的附加功能赢得用户青睐。1系列在2005年前以单色单音产品为主,但在2005年诺基亚1600首先在1系列采用64K CSTN彩屏后,1系列进入单色屏和彩屏时代。2010年,随着诺基亚调整手机命名规则。第一代1系列在最后的诺基亚1800后终止。2011年开始,经历了调整的诺基亚重新发布1系列手机,新的1系列仍然定位于低端系列,国际型号为1XX三位数,而国行型号为1XX0四位数。2013年,搭载41MP和WP8/GDR2的诺基亚 Lumia 1020的发布,标志着Lumia非凡系列高端旗舰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可能是尚未问世的平板手机)可能将使用Lumia 10XX的格式命名。
2系列
同样是在2003年,诺基亚2100的发布标志着2系列的诞生。2系同样属于低端系列。但相比于1系列,2系列手机样式较多,符合不同人们的需求,而功能相比1系列显得更加人性化。虽然2系手机相比1系更加吸引人,但是第一代2系至2009年诺基亚2700后就终止了。直到2011年,新的Asha新趣系列键盘手机重新以2XX命名,国行型号为2XX0四位数。
3系列
1998年,诺基亚3210的发布,标志着3系列的诞生,相比同期的其他诺基亚手机,诺基亚3210率先采用了内置天线设计,从而标志着3系列注定是属于个性系列。特别是2002年发布的诺基亚3530开始,3系列就开始向时尚新潮的年轻人市场转型。此系列的特点是:造价普遍较低,配置处于诺基亚整体的中低端水平。为了节省成本,外形用料较一般,塑料感强。2008年,最后的3600S发布后,第一代3系列终止,而它的定位则移到5系列。2011年,新的Asha新趣系列触屏手机重新以3XX命名,国行型号为3XX0四位数。
5系列
1998年,诺基亚5110的发布,标志着5系列的诞生。而5110的可换彩壳功能,将注定使5系列成为另一个个性系列。2006年发布的5200和5300,又将5系列变成了音乐手机系列,直到2010年最后的5230,5系列始终主打音乐功能。2011年随着诺基亚500的发布,标志着诺基亚新的5系列从音乐手机系列变为低端智能手机系列,即使是诺基亚510和诺基亚520,仍然是Lumia非凡系
列手机中最低端的类型,尚未上市的诺基亚Asha 501从硬件配置上也是归于低端。
6系列
1998年,诺基亚6110的发布,标志着6系列的诞生。并且在以后更多的6系列手机中,可以看出6系列主打各种实用功能,硬件配置也是处于中端,而价格并不高。6系列不仅体现出一种成熟的味道,更为成功人士多增添一份魅力,2010年,最后的6700S发布后,第一代6系列终止,而定位逐渐移到N和E系列。2011年,诺基亚603的发布标志着新的6系列仍然定位中端,此后的诺基亚610、诺基亚620和新发布的诺基亚 Lumia 625从硬件上说仍然属于中端的配置,未来在Asha系统上可能也会存在6系列中端手机。
7系列
2000年,诺基亚7110的发布,标志着7系列的诞生,它的独特的下滑盖造型将注定使7系列属于时尚系列。在以后的7系列的手机基本上都是极具特色,造型时尚,各种新的创意,炫目的效果元素都在7系列所有手机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7系列相当于诺基亚的一块试验田。2009年,最后的7230发布后,第一代7系列终止。2011年,诺基亚700和701的发布,标志着新的7系列将定为中高端性价比系列,这在诺基亚710和诺基亚720/诺基亚720T上充分体现。
8系列
1999年,诺基亚8110的发布标志着8系列的诞生,而8110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外壳将使8系列注定属于尊贵典雅系列。在以后的8系列手机中,虽然性能只能算中规中矩,但是每款8系列手机造型独特,外壳用料十分考究。设计十分精巧。这种理念一直到2008年最后的8800仍然没有改变。直到2011年的诺基亚800,2012年诺基亚808 PureView和诺基亚820/810/822的发布,才将8系列重新定位为中高端实用系列。
9系列
2000年,诺基亚9210的发布标志着9系列的诞生,而9210隐藏的全键盘也标志着9系列属于个人助理系列。这个系列是通讯器与PDA功能的结合,强大的个人信息管理功能,让商务人士如虎添翼。但9系列在发布了几款手机后就被2005年的E系列取代,直到2011年,诺基亚900的发布,9系列才重新定位于高端系列,此后的诺基亚920/920T,诺基亚925和诺基亚928依然属于高端手机。
N系列
2003年和2004年,诺基亚发布了两款新手机N-Gage和N-Gage QD(N-Gage的国行版),旨在使手机拥有和游戏机一样的体验,不过后来这两款手机遭到失败。直到2005年,诺基亚N70,N90和N91的发布,N系列(Nokia Nseries)宣布诞生。N系列从诞生起就被被诺基亚定位为偏向于娱乐性能的高端智能机。是面对的一群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而开发的智能手机。是诺基亚的多媒体智能终端。此后N系列拥有N70-N79、N80-N86,N90-N97三个塞班系统系列和N770、N800、N810和N900四部Maemo系统的手机。2010年,诺基亚更改产品命名规则后,N系列定位于旗舰系列。不久,诺基亚N8-00(简称N8)上市,新的Symbian^3系统相比以前的Symbian^1和S60V3有着较大改进,但随着与英特尔一起研发Meego系统,诺基亚又在不久宣布N系旗舰将使用Meego系统。2011年初,搭载Meego系统的诺基亚N9发布,赢得了一片好评。
但就在2011年2月,诺基亚宣布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宣布将使用Windows Phone作为诺基亚手机主要的操作系统,并且参与WP的开发。虽然诺基亚N9和Meego系统十分成功,但终被放弃。随着后面诺基亚手机重回数字命名,N系列成为历史。
E系列
2005年,随着诺基亚E60的发布,E系列(Nokia Eseries)宣布诞生。E系列主要是和黑莓手机对抗,是面对商务人群,面向企业用户的智能手机,大多采用全键盘设计,多数娱乐功能较简单,但商务功能十分全面。E系列有E50-E52,E60-E66,E70,E71,E75和E90。2010年,诺基亚更改产品命名规则后,新的E系仍然定位商务系列,但新的E系只有E5-00(E5),E6-00(E6),E7-00(E7)三部。2011年,随着诺基亚手机重回数字命名,E系列成为历史。
X系列
诺基亚于2009年4月15日在瑞士提交了注册X系列(Nokia Xseries)商标的申请。X系列将作为新手机终端品牌推出,在拥有XpressMusic音乐系列功能的同时,很有可能将具备更出色和更全面的功能,成为新的高端音乐手机系列,可以看做是将5系音乐系列、N高端系列结合和E系商务系列糅合在一起的新一代产
物。诺基亚X系列手机有X1-00、X1-01、X2-00~X2-05、X3-00~X3-02、X5-00、X5-01、X6-00和X7-00。每款X系列手机都是在主打音乐功能,附加部分高端N系功能和E系商务功能。2011年,随着诺基亚手机重回数字命名,X系列成为历史。
C系列
诺基亚于2009年4月14日在芬兰提交了注册C系列(Nokia Cseries)系列商标的申请。C系列主要体现在照相、社交、音乐、流媒体等大型娱乐功能,是另一个综合系列。诺基亚C系列手机有C1-00~C1-03、C2-00~C2-07、C3-00~C3-03、C5-00~C5-06,C6-00、C6-01和C7-00只有C5系列中出现了一个C5-04。每款C系列手机都是在尽量高度提供多媒体支持,2011年,随着诺基亚手机重回数字命名,C系列成为历史,而C1-C3系列的理念继续在新趣2XX和3XX系列延续。此外在以后的电信CDMA 2K定制机中则在数字后面加上C字母表示与支持WCDMA网络的同型号手机只是在网络支持上不同而已。
T系列
为了弥补诺基亚手机不支持移动3G TD-SCDMA网络的缺陷,诺基亚于2011年发布了中国移动独家定制的诺基亚T7-00,不过并没有取得积极反响,随着诺基亚手机重回数字命名,T系列成为历史。不过在以后的移动定制机中则在数字后面加上T字母表示与支持WCDMA网络的同型号手机只是在网络支持上不同而已。
智能手机系列:
诺基亚Oro
诺基亚Oro为诺基亚推出的面向高端用户的豪华智能手机,首款黄金手机,外形酷似C7。Oro在意大利语中意为“黄金”之意。
Asha系列(新趣系列)
2011年10月26日,诺基亚大会(Nokia world 2011)在伦敦开幕,此次大会上,诺基亚发布了全新的基于Nokia OS的S40系列手机,并且以全新的Nokia
Asha XXX命名(而国行则采用诺基亚 XXX0格式命名)。开启了S40 Asha系列时代。Asha在印度语中是“希望”的意思,正是名副其实,诺基亚Asha系列虽然不是智能机,但却相比以前的S40大不一样,扩展性强,功能实用和优秀的硬件
确保Asha系列功能机可以提供与智能机相同的用户体验,代表着诺基亚低端机的“希望”。2012年末,Asha系列正式有了中文名称——新趣系列。此后新趣系列手机一直较受到低端用户的青睐。
2013年,Asha 1.0系统和Nokia Asha 501(诺基亚501)的发布,标志着新趣系列进入智能时代。今后是否会在智能机操作系统上占有一席之地,还是拭目以待吧!!!
Lumia系列(非凡系列)
2011年2月,随着诺基亚将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作为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如何为Windows Phone系列命名便成了首要问题,芬兰语Lumi是指“雪”,而Lumia则是Lumi的众数,因此Lumia就是“雪”的意思,雪是结晶体,Nokia
Lumia代表他们努力工作的结晶。由此诺基亚Lumia系列诞生,并在不久就有了正式的中文名称——非凡系列,非凡系列代表着独特的设计、强大稳健的系统,旨在给广大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非凡体验。也代表着诺基亚未来智能手机发展的方向。诺基亚非凡系列手机全部搭载Windows Phone系统,并且都以Nokia Lumia
XXX格式命名,而国行最早则采用诺基亚(Nokia) XXX命名。
2011-2012年,诺基亚国行非凡系列型号有诺基亚 510、诺基亚 610、诺基亚 620、诺基亚 710、诺基亚 800、诺基亚 820、诺基亚 900和诺基亚 920/诺基亚 920T。
2013年2月,在MWC 2013大会上,诺基亚发布非凡系列新机诺基亚 520和诺基亚 720。5月9日,诺基亚发布Asha 501,从而宣布5系列将同时属于新趣和非凡系列。5月14日,诺基亚在英国伦敦发布诺基亚 925,仍然没有打破国行命名舍掉“Lumia”的怪圈。直到2013年7月12日,Nokia Lumia 1020的发布,不但打破了诺基亚非凡系列3位数命名的规律,更是使得与1XX低端系列命名有重复之嫌,为此,国行不得不重新加上“Lumia”成为诺基亚
Lumia 1020。而在7月23日发布的Nokia Lumia 625,国行名仍为诺基亚 Lumia 625,似乎暗示着新趣系列也将占据6XX系列,是否会这样呢,还是等待诺基亚在以后发布更多新趣智能机后自然见分晓。
X系列(试水安卓)
2014年02月24日,诺基亚在201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一口气推出了三款搭载安卓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这预示着身为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阵营主力的诺基亚首次向安卓系统试水。诺基亚此次推出的三款安卓手机型号分别为X、X+和XL,售价均在千元以内,但三款机型的配置和价格又有细微区别。其中,诺基亚X配备4英寸触摸屏,支持双卡双待,预计将在3月登陆国内市场,目前诺基亚已与国内的电商平台京东达成了销售合作。
(6)操作系统
诺基亚手机可分为2个大类,分为智能机与非智能机。其智能机除了已经放弃了的Symbian和Meego,还有微软Windows Phone和诺基亚最新Asha系统,而非智能机则采用自己的Nokia OS S30或S40界面(不过随着Asha系统转为智能系统,相信诺基亚以后只会用S30界面作为非智能机界面)。
Symbian
塞班系统是诺基亚手机使用的手机系统之一。2008年6月24日,诺基亚宣布收购Symbi
an公司的所有股权,塞班系统成为诺基亚独占系统。2011年4月,诺基亚宣布将塞班系统的所有开发和技术支持外包给埃森哲公司,自己将不再参与塞班的开
发和技术支持。2011年12月22日,诺基亚宣布放弃Symbian名称。2012年5月27日,诺基亚正式宣布彻底放弃开发塞班系统,取消塞班Carla的开发。2013年1月24日晚间,诺基亚年度财务报告宣布在2012年发布的808 Pure View将是公司最后一款以塞班系统为平台的手机,标志着塞班系统正式走向消亡。但塞班的支持服务会一直持续到2016年,因为塞班公司赋予诺基亚的根CA证书将于2016年1月5日过期。
基亚于2005年首次推出的一款手机操作系统,用以弥补Symbian OS的某些先天不足,搭载Maemo系统的诺基亚手机只有N770、N800、N810和N900四部。2010年2月,诺基亚宣布将Maemo与英特尔(Intel)的Moblin计划合并,推出MeeGo,Maemo则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MeeGo是诺基亚与英特尔(Intel)合作开发的系统,商业手机中只有诺基亚N9搭载了MeeGo。2011年2月,诺基亚宣布放弃与英特尔(Intel)的Meego开发合作。2011年9月28日,Linux基金会决定将Meego与Limo合并成Tizen系统,随后英特尔MeeGo网站在其官网中宣告MeeGo已死。2012年7月,在诺基亚的支持下,Jolla Mobile为Meego延续生命,将在华发布新一代MeeGo手机,宣布MeeGo复生为Sailfish OS,并且未来的Sailfish OS兼容Android程序。
Windows Phone
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正式宣布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会在智能手机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微软一次性给予诺基亚10亿美元的报酬并承诺为其推广Windows Phone的手机,后又陆续多次给予诺基亚1000万以及2000万美元的费用,2012年初再次向诺基亚提供5亿美元的研发和推广费用,并且为诺基亚Lumia系列的上市推广提供数百万台Xbox 360。诺基亚表示,Windows
Phone系统将会成为诺基亚的主要手机操作系统,并且将参与该系统的研发。
诺基亚在公告中称,微软搜索引擎必应将为诺基亚全线设备提供搜索服务,而诺基亚地图(Nokia Maps)将成为微软地图服务的核心部分之一。此外,诺基亚的内容和应
用商店Ovi将被整合到微软在线商店Marketplace中。
诺基亚将把Windows Phone作为智能手机的主要操作系统,并在该平台上,在诺基亚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领域进行创新,如拍照等。诺基亚将协助推动和定义Windows Phone的未来。诺基亚将向微软提供硬件设计和语言支持方面的专业技术,并协助Windows Phone手机丰富价格定位,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并进军更多地区市场。
Asha
Asha系统是基于Smarterphone研发,它有着智能机中更加出色的滑动触摸操作体验,最大的特点是拥有主屏和“Fastlane”两个可自定义的屏幕,以及类似以前MeeGo系统的N9上的滑动操作,主屏是一个基于图标的传统界面,Fastlane则是一个全新的界面设计,可显示联系人以及社交网络的信息。
诺基亚公司于2013年5月9日在印度发布了第一款Asha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诺基亚501”。在加入微软Windows Phone阵营、放弃自家塞班平台之后,诺基亚终于有了完全处于自己掌控之下的智能机平台“Asha。
诺基亚501一经发布,便已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密切关注。一旦Asha拥有了足够的用户和完善的生态系统,诺基亚必然会开始Asha的高端化之路,如果顺利的话,“新塞班”诞生。诺基亚将成为继苹果之后,又一个全面掌控系统平台、应用生态、终端制造的移动巨头。
安卓系统
诺基亚此次推出的三款安卓手机型号分别为X、X+和XL,售价均在千元以内。值得一提的是,诺基亚安卓手机移除了谷歌安卓系统的原生服务,如Google Play应用商店、谷歌地图等,取而代之的是诺基亚自家的Nokia Store、诺基亚地图等。与此同时,该手机还具有微软的影子,其内置了微软的必应搜索、Skype网络通讯软件、等服务。
不难看出,诺基亚此举与其他安卓手机厂商的做法类似,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开源性,诺基亚进行了改造与优化,接入了自己的应用软件和服务。
(7)Lumia
回顾一下诺基亚Lumia智能手机自诞生至今的销量情况。
• 2011年第四季度:超100万台
• 2012年第一季度:200万台
• 2012年第二季度:400万台
• 2012年第三季度:290万台(受到WP7.x设备不能升级WP8的影响,销量大幅下滑)
• 2012年第四季度:440万台
• 2013年第一季度:560万台
• 2013年第二季度:740万台
• 2013年第三季度:880万台
• 2013年第四季度:820万台
迄今为止,诺基亚Lumia总销量达到4430万台。诺基亚于2011年11月份开卖首款Windows Phone智能机(Lumia800)。
销量(万台)
2012年
2013年
一季度
200
560
二季度
400
740
三季度
290
880
四季度
440
820
单从销量来看,诺基亚Lumia非凡系类销量涨势十分强劲,大有可为。
Asha走的是低端路线,与lumia系列定位的中高端不同。售价不超过千元,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印度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那是一个拥有10亿消费人群的新兴市场。
必须承认,Asha系列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决定。很难相信,智能手机还远未达到“横扫市场”的程度。根据IDC的最新报告,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在2013年第一季度首次超越了功能手机,达到51.6%,一部分原因是新兴市场仍无法承担智能手机的高价,另一部分原因则来自需求——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一部随身携带的、功能全面的移动计算机,或者说智能手机。
一直以来,Asha的销量都不俗。2012年第三季度asha的全球销量650万台,第四季度930万台,是lumia的两倍(lumia 440万台),一度成为明星产品。
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Asha全触屏智能手机销量为590万台。
日前公布2013年第四季度和2013年全年财报,诺基亚承认,和2012年同期相比,2013
年第四季度Lumia和Asha系列手机的总销量有所下滑,其中“智能设备”(Lumia)的销量有所增长,但不足以弥补“普通手机”(Asha)销量的下滑幅度。
相比2012年同期,2013年第四季度普通手机和智能设备的净销售额都同比下滑。和第三季度相比,普通手机净销售额基本持平,智能手机和平板则有所下滑。
诺基亚方面表示:“我们普通手机业务的净销售额收到日益激烈的行业内竞争的影响,一方面是智能手机走俏带来的压力,另外一方面我们的低端产品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和价格战。”
“智能手机净销售额同样因为行业竞争激烈而受到影响,面对的困难其他智能手机平台的强势,还有我们从塞班产品线转为Lumia产品线的问题。”
诺基亚Lumia智能手机的销量虽然环比下滑,但总体呈上升之势;Asha系列普通手机虽然环比增长,但整体则呈下滑态势。总的来看,诺基亚的净销售额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都是向下的趋势。不仅如此,低端手机较高端手机来说利润低得可怜,并且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源性,具有安卓系统的的低端手机更是比比皆是,是Asha的一大劲敌。但微软为了打造他的windows移动生态系统,这也是他不得不选择的一个切入点。
(8)NOKIA整体销量
据Gartner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售量达4.258亿部,较去年同期增长仅0.7%,其中智能手机达2.1亿部,较去年同期增长42.9%。
从销售量来看,三星依然是移动设备制造商的老大,一季度销售量增长13%,达1.007亿部;诺基亚基于其原有的庞大的消费群体,稳居销售第二位,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显著;排名第三的苹果较去年同期有略微增长。
2013年1Q全球手机销量排行榜:
从智能手机市场来看,三星占比30.8%,苹果占比18.2%,LG占比4.8%。
2013年1Q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行榜
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来看,Android仍是领先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占比74.4%,iOS占比18.2%,黑莓占比3%,Windows Phone占比2.9%。
2013年1Q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按操作系统排行
该季度亚太地区手机销量超过2.26亿部,中国手机销量在该时期增长率为7.5%,其销量在全球市场中占比25.7%,同比上年增长近2%。
2013年2Q全球手机销量排行榜
分享
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智能型手机出货约为两亿两千一百余万
万支,较今年第一季温和成长6.6%,较去年同期成长31.4%,预计2013年全年全球智能型手机出货量将来到九亿二千八百万支,年成长幅度约32%。
TrendForce进一步表示,由于智能型手机产品愈发成熟,手机厂商利用免费的Android开放平台优势,加上整机的硬件成本在众多厂商努力下迅速降低,低价产品市售价已可达一百美元以下。中阶手机硬件规格已能满足一般用户上网与娱乐需求,因此介于150~450美元的中价位产品是扩张最迅速的售价区间。高阶手机空间将逐步受到压缩,意味着以高阶产品为主力销售的厂商后续获利空间将更加狭促。
2013年3Q全球手机销量排行榜
最新出炉的这一份数据包含了智能手机与功能手机两部分,这也就 揭示了为什么诺基亚的排名甚至在苹果之上。根据统计结果来看,2013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功能机全球总出货量达到了37470万台,相比去年同期有了明 显的提升。而具体的出货量排行榜单我们也在下面放出,分别标注出了排名、品牌、2013
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并一同给出了去年同期各个品牌的出货量作为参考。
2013年全球品牌手机销量排行榜(名单)
2014-02-14 09:49:41来源:西部e网作者:ZhaiGeek
2013年全球手机销量达18亿部,其中有近10亿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首次超过功能机。三星依旧是市场销量最大的手机厂商,苹果位列第二位。诺基亚、苹果、LG、中兴、华为分列3~7位。
2013年全球手机销量达18亿部,其中有近10亿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首次超过功能机。三星依旧是市场销量最大的手机厂商,苹果位列第二位。诺基亚、苹果、LG、中兴、华为分列3~7位。
从操作系统来看,Android手机占据78.4%的份额,iOS手机占15.6%,WP仅占3.2,黑莓还在持续下跌仅有1.9%。
2013年全球品牌手机销量排行榜
公司
三星
诺基亚
苹果
LG
中兴
华为
2013年销量(千部)
444,444,2
250,793.1
150,785.9
69,024.5
59,898.8
53,295.1
市场占有率
24.6
13.9
8.3
3.8
3.3
2.9
TCL
联想
索尼
宇龙
其他
总计
49,531.3
45,284.7
37,595.7
32,601.4
613,710.0
1,806,964.7
2.7
2.5
2.1
1.8
34.0
100.0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NOKIA手机的销量是毋庸置疑的,在市场占有率上还是能达到百分之十几,位居手机销量榜第二的位置。而反观他的智能手机业务,也就是部分的Asha新趣系列和搭载windows 操作系统的Lumia非凡系列。虽然Lumia增长势头强劲,但与搭载安卓系统的三星或是ios的苹果比起来,诺基亚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9)后PC时代
诺基亚面对新系统的智能手机夹击,在塞班S60V3基础上推出了S60V5,并且在2010年分别发布了Meego和Symbian3,然而未能打败IOS和Android,并且手机地位也被敌对厂商苹果和三星超过。诺基亚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在英国伦敦宣布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放弃Symbian和meego。诺基亚手机将采用Windows Phone系统,并且将参与该系统的研发。2012年6月21日,微软在美国旧金山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Windows Phone 8(WP8)操作系统,它采用了全新的内核和界面,可支持多核处理器和高清分辨率,整体性能更多强劲,诺基亚开始大量生产WP8手机。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新的WP8系统和原来的WP7.5系统并不兼容。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将以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同时以16.5亿欧元购买其10年期专利许可证,共计54.4亿欧元,约折合71.7亿美元。该收购项目中包括诺基亚的手机部门和手机业务,以及诺基亚在全球的手机制造工厂和诺基亚的手机部门和工厂的所有员工,还有诺基亚的大量专利以及品牌的授权。
二、诺基亚的兴盛原因
1、社会背景
上个世纪70年代,百年老店诺基亚公司开始进入手机电信行业。而此时的芬兰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其他国家的电信行业在当时基本处于垄断阶段,而芬兰则十分鼓励国内电信行业的竞争,导致芬兰国内的独特的完全竞争市场形势占统治地位。自从这个国家第一个地方电话网19世纪90年代早期建立以来,芬兰已有好几个电话运营公司,它们和芬兰邮政电话电报局从不自动从国家供应商手里购买设备。自从诺基亚进入电信市场以来,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用户强烈的需求促使诺基亚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和产品。而诺基亚正是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才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进而进军国际市场。
2、技术支撑
诺基亚成功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强大的开发团队。首先,在大哥大时代,诺基亚公司就致力于手机的便携化与操作的人性化。而大哥大时代手机之所以巨大,是由于其电池体积过大,而小型的电池板的续航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手机的需求。而诺基亚公司最早开发出了便携式的小型电池板,并因此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直板机型,通过其轻巧便携的外形和不错的通话性能迅速占领了市场。可是它并不满足,它针对当时三星摩托罗拉公司等笨拙的操作系统,开发出了简单明了,功能强大,并及其人性化的塞班操作系统(塞班公司由诺基亚持股成立),集成了网络、无线文字、PIM、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功能,支持JAVA,并能够运行小型第三方软件,以至于在2003年其系统占有中国手机市场的66.6%。而诺基亚手机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其经久耐用,甚至手机在掉进水里后拿出来仍可继续使用。而这也是诺基亚公司不断技术革新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诺基亚公司正是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推出更加先进更加强大的新产品,将旧产品不断淘汰,贬值,并保持与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先优势,成为手机行业的引领者而占据大量市场。
3、收购过程
(1)交易内容
北京时间2013年9月3日上午消息,微软今天宣布,将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以及大批专利组合的授权。
微软将以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同时以16.5亿欧元购买其10年期专利许可证,共计54.4亿欧元,约折合71.7亿美元。上述金额将全部通过现金支付。诺基亚预计,将因此项交易获利约32亿欧元。2012年,诺基亚计划出售的这部分业务带来了149亿欧元的营收,占该公司总营收的约50%。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诺基亚将向微软提供10年期非排他性专利授权。微软同时将向诺基亚提供与位置技术相关的专利授权。微软未来有权延长这一专利合作。微软同时也将获得诺基亚Here平台的授权,并成为诺基亚Here业务最大的客户,基于独立的授权协议付费。
(2)交易细节
此次交易从最初接洽到最终成功,整个过程并非一番风顺。在长达7个月多的马拉松谈判之后,微软最终与诺基亚达成了并购交易,其中,仅诺基亚董事会为此交易的最终成功就召开了50多次会议。
微软 CEO 史蒂夫•鲍尔默在今2013年1月下旬打给诺基亚董事长里斯托•席拉斯玛一个持续仅5分钟的电话为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拉开了序幕。
随着巴塞罗那全球移动大会的临近,双方团队都试图对合作关系做出评价,并寻求进一步的解决方案。在巴塞罗那的胡安卡洛斯一世酒店,鲍尔默与席拉斯玛进行了一小时的长谈。
两人讨论了各种方案,包括从对现有合作关系的轻微调整,到进行更深层次的商业合作,甚至是业务合并。 在意识到对话的最终方向可能会走向收购谈判后,席拉斯玛与诺基亚董事会便开始评估所有可能的选择,其中也当然包括了非微软的潜在合作和收购方案。
4 月 22 日,诺基亚与微软在基亚的外部法律顾问公司 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 Flom 位于纽约的办公室里开始谈判。期间,谈判几近陷入僵局。微软已经表明了自身立场,事实上抛出了收购的意向。而诺基亚正在准备做出回应。
会议重启后,席拉斯玛用了 10 分钟的时间冷静而又礼貌地阐明,双方在诺基亚手机业务估值上差距太大。鲍尔默对此回应称,非常高兴能够了解诺基亚的立场。此后,双方决定会议无需继续进行。
尽管这次谈判结果陷入僵局,但史密斯还是建议其同僚们再考虑一天,并重新审视一下谈判内容。而诺基亚方面也有人表示双方的差距或许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大。
第二天,席拉斯玛给鲍尔默发短信,讨论双方是否还有值得商讨的地方。而史密斯与彭特兰也决定通过会晤来理清双方的估价差距究竟在哪里。此后进行的一系列电话会议让双方相信还有谈判的余地。随后双方决定在 5 月 24 日会面。
5 月 24 日,双方展开第二次谈判。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开始有达成共识的苗头,但仍有些问题僵持不下。直到晚上,大楼里仅剩下微软和诺基亚的两组谈判团队。双方各自占据楼层的一边,仔细研究对方的观点。但谈判依然不太顺利。诺基亚的地图业务成为双方僵持不下的一个焦点问题。席拉斯玛坚持认为,诺基亚如果想继续成为一家公司,那么地图业务就是至关重要的。而微软也同样坚定地认为,该公司必须掌握定位技术才有机会在移动市场取胜。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双方团队每天都要会面,以决定哪些问题需要上报给由胡德、 史密斯、彭特兰和伊哈莫迪拉组成的四人小组。最终结果并非简单的一纸协定,而是包含了专利协议、商标权、出售手机业务以及经过激烈争论达成的地图业务在内的一系列协议。
这一切还在进行的时候,微软又经历了一次大的人事变动。在一系列复杂事件之后,鲍尔默决定从微软 CEO 位置上退休,而且包括董事比尔•盖茨在内的微软董事会也同意了他的退休申请。就在对外宣布之前,他给诺基亚的席拉斯玛和埃洛普打电话进行了沟通,并征得了对方的认可。
在协议敲定前的最后时间里,双方往来的交流越发频繁。双方都在试图利用将材料递交给对方审核期间的时间差,抓紧时间休息。因为第二天一早就要开始审核对方发回的反馈。 9 月 1 日星期日,鲍尔默已经坐在飞往芬兰的飞机上了。在他于周一抵达芬兰之后,双方已就最终签署收购协议一切准备就绪。
(3)人事变动
根据两家公司达成的协议,诺基亚现任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将出任诺基亚执行副总裁,主管设备与服务,直至交易完成;诺基亚现任董事长里斯托·席拉斯玛(Risto Siilasmaa)已被任命为诺基亚临时CEO。
(4)业务调整
本次收购完成后,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将被微软纳入囊中。目前,诺基亚主要拥有设备与服务、Here地图和网络设备三大业务部门,而设备与服务部门主要负责手机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成为微软的一部分,“诺基亚”品牌仍将得以保留。根据协议,微软将
收购诺基亚的智能设备业务部门,包括“Lumia”品牌和产品,以及诺基亚的手机业务部门,包括诺基亚功能机和Asha系列手机。
交易结束之后,将有3.2万名诺基亚员工加入微软,其中包括4700名芬兰员工以及大约1.83万名制造部门的员工。
4、诺基亚割爱手机业务原因
(1)从全球市场说:
材料一: 13Q1和13Q4全球移动设备销量排行榜
这是Globalwebindex针对16-64岁的互联网用户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
除“领头羊”三星外,其他品牌中,苹果和索尼在2013年同样出现上升——分别比年初增长了4%。
但是诺基亚的情况却不怎么乐观,它的全球份额从25%下滑至22%。即便如此,它仍旧保持在第二位,并且在许多新兴互联网市场的使用率远远高于平均水(在诸如菲律宾、印度
和印尼等国家达到了40%或更高)。从年龄上说,它最高的使用客户群为45+,如果它当前的趋势能够逆转,它的吸引力将在其他年龄段出现增长。
材料二: 20131Q和2Q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对比排行榜
从智能手机市场来看,三星占比30.8%,苹果占比18.2%,LG占比4.8%。而诺基亚已被挤出一流智能手机市场。
材料三: 2013年1Q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按操作系统排行
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来看,Android仍是领先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占比74.4%,iOS占比18.2%,黑莓占比3%,Windows Phone占比2.9%,而此时Windo Phone并没有开始崭露头角。
(2)从中国市场说:
诺基亚传统的主要市场之一中国大陆更是涌现出一批像华为、中兴、联想、OPPO等发展迅速的智能手机厂商;
材料四:
由图中可以看出,诺基亚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已经略像“糟糠之妻”,虽然以往建立的品牌影响力还在,但架不住“新人”们的种种新潮手段,如若不能做个大动作来个彻底的改头换面,地位就岌岌可危。
(3)从美国市场说:
有学者分析认为,诺基亚的技术并不是它目前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它忽略了美国。这家企业根本没有在美国市场上进行积极、巧妙、谦恭的竞争,它在创新时没有考虑到美国市场的需要。诺基亚的思路就是要确保自己在欧洲市场上的制高点,并且引领亚洲市场。可以说,在这个芬兰巨人的眼里,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重要性被排在了第三位。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苹果的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横空出世宣告了诺基亚的重大失策:如果在美国市场是输家,你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全球创新者。且看以下数字:从2009年到2010年,诺基亚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从47%左右下滑到38%左右。诺基亚在北美的销售数字更让人瞠目结舌:它从不到3.5%的市场份额滑到了3%以下。到2011年,iPhone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攀升到16%,Android的全球智能手机份额更是由2009年的4%飙升到2010年的近23%,在美国,它们的市场份额分别是24%和39%,这两个诺基亚最厉害的竞争对手都在美国占据了差不多是它十倍的市场份额。
虽然中国、印度和拉丁美洲无疑也是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任何无视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国家,以及它的消费者和创新者的企业必定置自己于险境。诺基亚的策略的后果就是无法在一个对智能手机需求旺盛的市场中学习、成长和赢利。要知道,真正的领导者在任何真正的竞争中都会大显身手,他们不会因为能够在别的地方做得更好而真的放弃世界上最富有的市场。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会尊重这样一个无可置疑的现实:虽然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冒出世界性的创新者,但是,可能性最大的还是在曾经诞生了谷歌、苹果和脸谱(Facebook)的这片土壤上。想要在整个世界取得成功的技术型企业家,仍然需要在美国取得成功。
(4)从财务及业绩说:
公开资料显示,在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过去一年当中,诺基亚的自由现金流已经降至-8.12亿欧元,低于截至2011年9月末的23亿欧元。诺基亚甚至出售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附近的总部大楼,以改善财务状况。
过去的六个季度,诺基亚出现业绩连续下滑和亏损。2011年开始的诺基亚和微软的合作并没有改善诺基亚的境遇,甚至更糟。在 苹果以及三星等Android手机的竞争下,2013年第一季度,Windows Phone 系统手机只占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3%,而75%的新智能手机都搭载安卓系统。
5、并购之后动态
这项交易预计将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需得到诺基亚股东和相关机构批准。
该消息引发了市场极大的震动,不过对双方股价影响不一。截止周一美股收盘,诺基亚上涨31.28%,报收于5.12美元,总市值为191.7亿美元,盘中最大涨幅达43.08%。而微软则下跌4.55%,报收于31.88美元,总市值2655.6亿美元。而其他大部分科技股昨日均告上涨。微软的收购金额不足诺基亚市值的一半,即诺基亚还是留下了自己大部分“家产“。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令人奇怪,因为微软只是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在线地图和网络设备业务仍归诺基亚所有。但是就这一项最重业务的交易,给诺基亚带来的希望与给微软带来的怀疑已经完全表现出来。微软认为这次收购将会是一项双赢的收购,诺基亚抛弃了日益衰落的手机业务(在微软的授权下诺基亚继续运营Asha手机品牌),专注于研发在线地图和网络设备的发展,而微软得到了进入手机市场的敲门砖。至于是否是真的双赢,就看接下来微软在手机市场上的表现了。
材料一:迄今为止,诺基亚Lumia总销量达到4430万台。诺基亚于2011年11月份开卖首款Windows Phone智能机(Lumia800)。
销量(万台)
2012年
2013年
一季度
200
560
二季度
400
740
三季度
290
880
四季度
440
820
单从销量来看,诺基亚Lumia非凡系类销量涨势十分强劲,大有可为。此次并购的意义开始逐渐体现出来。
6、诺基亚的战略转型
(1)HERE地图
HERE地图是诺基亚推出的类似Google Maps的地图服务,支持WP、Android、iOS、HTML5等多个版本。2014年2月25日上架微软Windows8商店,免费为所有Win8设备使用。大
小45MB,全球140多个城市提供服务支持。无论有无WiFi或数据线,只要之前下载了地图,都可以在离线情况下使用。其功能有:(1)在专用城市,都可以下载城市地图、查看具体公交路线、了解当地热门地点;(2)查看全景图片,检查自己是否已经身在此处;(3)获取步行、驾车、公交路线(4)保存喜爱的图片并在同步;(5)将喜爱的收藏保存到“开始屏幕”,只需一点就可以打开(6)倾斜手机就可以3D模式查看城市及建筑(7)附近热门地点的点评、联系方式(8)通过社交网络分享。据悉,该版本HERE地图除了能够进行基本的搜索、定位以及导航以外,还具有3D立体城市导航、离线地图、公共交通信息查询等多项实用功能。
据悉,Here地图的发展态势可圈可点,在今年2月份的MWC2014大会上,三星展示了搭载Tizen(泰泽)移动平台的原型设备。在该款Tizen设备的地图服务上,三星并没有采用谷歌地图服务,而是采用了诺基亚的Here地图服务和应用。3月份,诺基亚Here的官方博客又撰文称,诺基亚已与地图导航开发商Symphony Teleca联手为三星Gear智能手表打造了地图导航应用。这款应用将使用诺基亚的路线规划(turn-by-turn)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或者屏幕显示的方式接收导航信息。此番合作对于诺基亚来说意义深远,早前业内曾有消息传出,诺基亚Here部门正在研发多款可穿戴设备。或许,Here导航支持Gear手表,正是在为将来支持自家的智能手表进行铺路。而对于三星来说也意义非凡,借助诺基亚Here地图,三星可以降低对谷歌服务的依赖。
日前(2013年3月),雅虎地图(Yahoo! Maps)开始提供室内地图服务,这对Google
地图(Google Maps)发起了挑战。Google地图目前在全球超过7.5万个建筑内
部提供地图导航服务。
雅虎地图的这项新功能由诺基亚的Here平台提供支持,为购物中心等建筑提供包括多个楼层的室内导航。不仅仅提供建筑物的内部布局,Here还提供了商店、餐馆和咖啡厅等的详细信息,例如ATM机和卫生间等附属服务等等。
Google地图提供室内导航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雅虎地图的室内导航功能与Google的类似。自2012年开始,诺基亚自己的Here地图也开始支持室内地图功能,去年它甚至还向Google推销自己的室内导航数据。
诺基亚的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但Here作为核心部门被诺基亚保留。Here团队旗下有多辆拍摄街景的摄影车,意图向Google的街景地图发起挑战,Here的街景还加入针对街道标语和标牌的光学字符识别功能,进一步扩充它的地图数据。
HERE 地图已经找到了自己所属的阵营,所占市场越来越庞大。
(2)HERE驾车
HERE驾车+(HERE Drive+)则是诺基亚的专业地图导航软件,目前支持95个国家和地区的Turn-by-Turn的离线语音导航、87钟语音导航选项、支持3D卫星地图和街景,以及实时路况、天气等信息提示。HERE Drive+售价34.99欧元(人民币270元),比降价之前的高德导航都贵出不少。
由于诺基亚HERE地图在全球竞争市场中有着绝对的优势,目前全球80%的车载导航系统均使用诺基亚的地图数据。而最近诺基亚又推出了针对智能汽车的HERE Auto地图导航系统和应用平台,支持微软Windows嵌入式系统和黑莓QNX车载系统,并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在移动应用上,Here Auto Companion可以直接和汽车相连,远程查看规划路线、POI点、油量、胎压等汽车信息以及汽车控制等功能,汽车厂商可以通过白标签的形式定制应用。2013年8月30日消息,诺基亚发布了一套全新的车用导航应用系统,基于HERE地图数据。这套产品将可嵌入车辆的导航系统,支持移动应用扩展和天气服务,支持离线语音导航和离线地图,以及2D/3D卫星图和街景服务。导航系统与手机将可直接连接,将率先
推出Windows Phone版本。
(3)HERE公交
"HERE公交"让您去任何地方都更容易,无论是公共汽车、火车还是地铁。 快速比较路线、出发和到达时间,甚至是每种路线需要的步行距离。 覆盖全球740多个城市。
(4)网络硬件nsn
材料一:日前,德州仪器(TI) 与世界移动宽带专业公司诺基亚解决方案与网络公司(NSN)
宣布联合打造NSN新一代室内小型蜂窝基站。该最新室内小型蜂窝基站建立在 NSN Flexi
Zone 产品套件基础之上,与目前支持的32位用户相比,预计将在以太网供电电源标准下支持创纪录的400 名室内活跃用户。此外,NSN 还可采用TI KeyStone SoC 支持新一代室内FlexiZone小型蜂窝,提供领先的宏奇偶校验解决方案。NSN小型蜂窝产品管理负责人Randy
Cox 表示:“Flexi Zone 系列小型蜂窝是业界首批室内外小型蜂窝,可提供全面的软件宏奇偶校验,从而不仅可实现能够降低总体拥有成本的高性能 HetNet 部署,同时还可提供重要功能来处理热点热区或提供室内服务,充分满足多种运营商的用户需求。我们可通过利用TI
KeyStone SoC 的可编程性大幅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因为宏软件奇偶校验可帮助运营商将宏蜂窝与小型蜂窝网络层更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可更好地管理干扰、简化互操作性,并减少对运营与维护的影响。”种种迹象表明,诺基亚nsn将在两家协同下发展更加只能与完善,前景乐观。
材料二:基亚解决方案和网络部门(以下简称“NSN”)CEO拉吉夫·苏利在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诺基亚将寻求扩大与瞻博(Juniper)的销售合作,淡化了两家公司并购的可能性。苏利表示,“我们与瞻博存在合作关系,我们将寻求扩大这一合作关系,仅此而已。”由此可见诺基亚对于nsn所采取的态度十分慎重认真,是将其作为主打产品、向差异化发展的趋势而进行工作于研究的,从其坚决不同意将此项业务被并购与不轻易并购别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7.诺基亚现阶段情况(2013年Q3)
(1)设备与服务部门
截止到2013年第3季度,净营收为28.98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5.63亿元,增长7亿余元。智能设备营收为12.54亿欧元,上年同期为9.76亿欧元吗,下滑3亿余元。传统功能型手机营收为14.89亿欧元,上年同期为23.66亿欧元,上升9亿余元。
移动设备出货量为6460万部,而上年同期为8290万部。在这6460万部手机中,欧洲市场出货量为1320万部,同比下滑21%。中东及非洲出货量为1470万部,同比下滑23%。大中华区出货量为400万部,同比下滑31%。亚太出货量为2360万部,同比下滑22%。北美出货量为140万部,同比增长367%。拉美出货量为770万部,同比下滑29%。
其中智能设备(Lumia智能手机)出货量为880万部,而上年同期为630万部。传统功能型手机出货量为5580万部,而上年同期为7660万部。
由此可见,诺基亚智能手机业务还是举步维艰,但已经有了好转的迹象,说明诺基亚恢复后的智能设备正逐渐再次拉回消费者的眼球。只要良性循环下去转亏为盈不是梦。
(2)Here地图服务部门
营收为2.11亿欧元,上年同期为2.65亿欧元。运营利润为1400万欧元,而上年同期运营亏损5600万欧元。基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运营利润为2000万欧元,而上年同期运营利润3700万欧元。运营利润率为6.6%,而上年同期为-21.1%。
由此可见,HERE地图也逐渐上纲上线,管理运营正在逐渐完善。如果不出意外稳定经营下去的话,作为诺基亚顶梁柱业务指日可待。
(3)诺基亚解决方案和网络公司
净营收为25.92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5.01亿欧元。运营利润为1.66亿欧元,上年同期为1.83亿欧元。基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运营利润为2.18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24亿欧元。运营利润率为6.4%,而上年同期为5.2%。
再次业务部门优势还未十分明显地显露出来,这就需要诺基亚公司继续将研发和管理,公司现在只剩下两项大业务,要好好珍惜与重视才对。
三、股市反应
1、微软:
6个月内股价反应
一年内股价反应:
3年内股价反应:
9月3号,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从近期的股价走势我们可以看出,收购行为并没有给股价带来特别大的冲击,甚至股价还有平稳上扬趋势,这是否意味着股东们对于这一事件很是看好呢。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从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微软资金雄厚,总资产达15354.3个亿,光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就有1005.9亿美元,对于收购诺基亚所要支付的全现金77.1个亿可以说毫无压力。本季最突出的变动就是他的长期负债总额上升了800亿,其中有约600个亿体现在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上,资产负债率达44.58%。看来,微软已经为收购后的事情做准备了。
2、诺基亚
6个月内股价走势:
一年内股价走势:
三年内股价走势:
可以看出,收购前一天诺基亚的股价还是每股3.9美元,而截止今天股价已变为每股7.70美元,涨势大好。看来,诺基亚的股东们对于诺基亚出售其手机业务,集中力量发展利润跟高的地图导航业务还有网络硬件业务还是挺有信心的。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从账面上来看,诺基亚要是剔除了近三年一直严重亏损的手机业务后,的确要喜人得多。据悉,诺基亚的另外两大板块业务HERE地图服务及网络硬件业务(前身为诺基亚西门子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盈利了。
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刀光亮)
微软收购诺基亚案例研究
一、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市场分析
微软收购诺基亚,从表面看是诺基亚陷入困境所致,实质上,也是微软应对市场变化,克服可能出现的危机所采取的一种对策措施。
众所周知,微软横空出世以后,曾经独步天下,让所有同行只能望其项背,以至于美国反垄断机构还要通过拆分方式避免微软垄断市场。但是,很快地,随着Google 和苹果等的诞生,微软在操作系统方面独步天下的格局开始被打破。特别是中国和韩国手机制造商,大多采用Google 旗下的Android 系统,而不是微软的Windows Phone 系统。即便是苹果的iOS 系统,市场占有率也是微软的3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微软实质上面临着被其他企业挤垮的危险。也正因为如此,微软就必须寻找其他突破口,以避免在操作系统方面的落后而使企业陷入严惩困境。要知道,手机操作系统属于高科技领域,变化速度之快,技术更新之猛,产品换代之急,根本不具备慢慢思考和摇摆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微软还陶醉于曾经的独步天下,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被市场淘汰。在资本为王、利益为上的今天,微软没有这样的雅量和觉悟,诺基亚也没有这样的运气和福气。两者的结合,完全是双方的共同利益需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收购诺基亚以后,微软的市场竞争力将大大提升,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肯定,微软收购诺基亚以后,决不会将自己与诺基亚放在收购者和被收购者的地位来对待,不会让诺基亚处于完全的从属地位。而会将诺基亚曾经的市场王者身份与自己曾经的市场王者身份,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强大的市场冲击力。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逐渐饱和,互联网发展主题从“数量”向“质量”转换,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地位不断提升,并且与传统经济结合紧密,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民生活形态影响力度加深明显。不仅中国如此,国外各个国家也深受手机网络影响,网民快速增加,互联网也发展迅速。全球的网络发展趋势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1、分析PC市场与移动终端市场的发展趋势
(1)全球PC出货量减少
相比2012年同期,2013年全球所有地区的PC出货量都在下降,其中,亚太地区已连续五个季度出货量下滑,欧洲、中东、非洲市场则出现连续两季度两位数下滑,这种萎缩的速度还在加快,个人电脑市场正在经历史上时间最长最严重的下滑。据信息技术研究与分析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减少8260万台,同比下跌6.9%。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总出货量为3.159亿台,与2012年相比减少10%,创历史最大跌幅。
数据来源:
2013年3月,调查公司IDC宣布,今年全球PC的出货量将会下跌1.3%,而引起这一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市场无法迎来足够的Windows 8触屏设备。近日,这家公司又重新对PC出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比上一次还糟糕,出货量下跌率升至7.8%。IDC表示,引起这样大幅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各家企业推迟了购买PC的日程,转而采用更加便携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这些数据表明未来网络市场上PC的不断萎缩,也预示着移动端市场的不断壮大。
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将当前的PC市场形容为“有史以来最严峻”。尽管已跃升成为全球第一大电脑厂商,联想的传统PC销售规模也出现了明显下滑:2013年第二季度其笔记本电脑销量下跌12.9%,台式电脑的综合销售额则下跌2.8%。其他电脑厂商销量更是下滑显著。以西欧市场为例,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惠普PC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0%,戴尔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4.7%。根据Gartner的预计,今年全年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传统PC的出货量将下滑10.6%,销量可能只有3.05亿台;IDC数据则预计全球PC市场销量将下滑7.8%。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的PC市场下滑趋势明显,未来的市场将属于移动终端,未来取代PC成为霸主指日可待。
(2)用户偏好产生转移
相比笨重的PC,越来越多的用户偏好平板、智能手机等触屏类设备,即便是在对PC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的商务领域,一些新技术、新解决方案也在进一步加快人们抛弃传统PC,转向使用便携式智能终端的步伐。另一方面,用户年龄也偏向年轻化,近年来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受白领阶层与大学生等有经济实力、看重产品创新的群体的欢迎。目前PC行业基本上处于饱和,除了一些企业更新换代的需要,个人购买趋势已经向移动终端转移,现在厂商抢占的市场是在移动终端业务上。随着Wifi、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上网方式开始倾向于“在路上”,从室内拓展到室外,从静止到移动,人们开始希望一种“到哪里都能上网”的生活方式。台式机上网的人越来越少,网吧、学校机房不再是理想场所,用手机上
微博、逛淘宝的人越来越多。从趋势上看,手机主要是5寸,平板的10寸,智能电视的50寸将成为市场的主流,PC行业未来的前景并不乐观。微软即使在PC领域拥有市场上大部分的用户,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缺乏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忽略了手机市场上巨大的威胁。
(3)PC厂商或被边缘化
2012年,惠普、戴尔、宏碁等传统的PC厂商,它们在移动互动浪潮的冲击下,纷纷失去了创新的动力。PC行业从80年代开始是IT行业的核心驱动力,但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智能终端产品成为市场的主流,比如苹果手机与ipad平板电脑和三星手机已经占据全球市场份额前二名。所以,PC厂商的边缘化是一种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销量的下降和利益空间的下降,使包括戴尔、惠普等国际化大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PC行业的萎缩带来的困境就更突出,明显后劲不足。
(4)PC端娱乐类应用增长乏力,手机移动端成重要突破点
相比2012年,各网络娱乐类应用的网民规模并没有显著增长,使用率变化不大,网络游戏的使用率甚至略微下降,整体行业发展放缓,手机成为重要突破点。手机网络音乐、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相比2012年底都有所增长,保持了相对较好的增长率。目前手机上的应用完全可以替代PC上的大部分应用,而且比使用PC方便,这样网民听音乐、看视频、阅读小说、玩游戏等生活习惯也慢慢转移到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使用PC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5)手机端电子商务类应用使用率整体上升,手机支付涨幅最大
如今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就是电子商务类应用在手机端应用的发展迅速,领域内各应用的使用率相较其他类应用涨幅更大,其中手机在线支付使用率的涨幅最大,相比2012年底增长了3.9个百分点,网民规模增长了43.0个百分点。此外,手机购物、手机网上银行、手机团购的使用率也有大幅度的增长。可见手机移动端的市场发展空间有多广阔。
(6)平板电脑销量持续上涨
据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13年苹果iPad以及电视机和游戏机等互联网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PC。这篇报告称,2013年具有互联网功能的消费电子设备的出货量将从2010年的1.61亿台增长到5.036亿台。在平板电脑的影响下,PC市场的增长没有那样强劲。iSuppli指出,到2015年,具有互联网功能的消费电子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7.5亿台,远远超过4.791亿台的PC出货量。iSuppli称,平板电脑正在支持这种趋势并且将成为这个领域快速增长的部分。到2015年,平板电脑出货量将超过3亿台,是2010年出货量的15倍。
这些新的数字表明,互联网不再仅仅是为PC提供的。互联网将通过向家庭
提供广泛的内容产品给消费电子业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未来,消费者将能够通过自己的电视机像通过自己的PC一样访问互联网。
PC也许还将会在未来的计算机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商业用户来说。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消费者,操作简单及为核心用途提供了优秀解决方案的平板则会优于PC。PC的创新力减弱,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将为全球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网民更沉迷于具有使用方便、携带轻便、网络快速、应用更新快等优点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移动终端。由此,全球网民的上网方式将逐渐发生转变,PC不再是网络用户的主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上网方式将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微软在如此需要变革的大环境下,如果不顺应潮流做出变革,有可能会落后于时代,被行业淘汰。微软通过收购诺基亚也是完成自身资本运作的一个过程,最终实现微软更高的营收,毕竟移动市场相比PC行业前景更加开阔。微软收购诺基亚最终的意图其实也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显而易见的是,移动设备未来发展的前景依旧是很大,手机与平板的融合、平板与PC的融合,再到各种数码周边配件的衍变,微软和诺基亚也势必会为我们带来更多完善的Windows Phone、Windows RT设备。
2、苹果IOS系统与安卓系统的快速崛起
2007年,苹果以一个新手的身份用一部iPhone改变了手机行业的游戏规则;2008年,基于Google Android系统的手机正式推出,仅18个月就成为智能手机里增长最快的平台。短短几年,安卓的崛起则给了各大手机厂商以抗衡苹果的力量,诺基亚失去了头把交椅,三星、HTC一跃而起、迅速上位,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诺基亚手机在高低端市场均遇挑战等等,手机行业的变化之大,堪称疯狂,诺基亚老大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随着手机多元化的发展,如今智能手机大致分为三个阵营:谷歌安卓,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系统,由于其系统的开源性已经被越来越多国内外手机厂商所使用;苹果iOS,软件应用数量最大的智能手机系统,2010年iPhone 4的推出上市彻底了改变人们对智能手机的看法,其出色的应用软件质量彻底征服许多顾客,让自己的iOS系统日渐辉煌。如今除了一直以来称霸的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又有了强势的第三方势力介入: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也试图分得市场上的一杯羹。但是,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似乎还与前两者的距离相差甚远。以下是2013年与2012年全球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排行榜与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数据来源:
2013年11月14日,Gartner公布了第三季度的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Android独占鳌头,苹果的iOS系统排在第二位,Windows Phone正在一步步扩大着市场份额。微软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全球份额增长至3.6%,去年的这一数据是2.3%,其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23%。Windows Phone设备出货量由去年第三季度的390万台增至今年的890万台。
当前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仍然非常激烈,谷歌的Android系统所占的市场份额还存在大幅增长的趋势,苹果的iOS系统市场份额虽有所减少,但是因为其推出的iPhone 5c、iPhone
5s出货时间延迟,没能赶上全球追捧苹果手机的热潮,否则其两款新手机还能在销量上有进步的空间。而微软的Window Phone系统在全球市场份额上,想要赶超前两位霸主,微软仍需做出许多努力。
总的来讲,iOS,Android与Window Phone这三大系统已经经过多次的更新,功能逐渐完善,霸占前三甲的位置,其他操作系统想要翻身也是不容易的。iOS系统在第7代上面颠覆性的改变让业界惊讶,但失去乔布斯这位前瞻性领导,苹果能否继续保持追求完美的设计宗旨?这有待考察。Android系统凭借开源免费高自由度的特性深受厂商与消费者的喜爱,而在硬件竞争白热化的新时代能否保持占有率第一的地位?微软面对的竞争对手都如此强
大,不得不促使Windows Phone 8在GDR3的更新中提供更强悍的硬件支持方案与众多人性化功能,同时为了让Windows Phone增添竞争力,微软坚决对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进行收购。其实这都为微软进入手机移动市场做良好的铺垫,顺利抢占炙手可热的手机移动市场,弥补微软在PC业务上的低迷,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3、软硬结合成必然趋势
微软意识到,苹果自身的软硬件生态系统以及谷歌(微博)收购摩托罗拉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科技市场的格局,因此软硬件的结合业已成为微软未来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而促使微软做出收购决定的另一大因素是:目前市场上可能没有任何一家智能手机厂商能够像诺基亚一样坚定支持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尽管三星、HTC和华为都曾经推出过Windows 8智能手机,而宏碁、华硕和中兴也传言将在今年推出Windows手机产品,但这些手机厂商对Windows平台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微软希望在2018年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5%的市场份额(腾讯科技配图)
从积极占领市场份额角度考虑,微软认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在2018年达到17亿部,而该公司有望占据其中15%的份额,这也就意味着年营收将达到450亿美元。微软还预计,这笔交易将使该公司non-GAAP每股收益在2015财年实现增长,而non-GAAP和GAAP每股收益则将在2016财年双双实现增长。
不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后的微软需要在未来五年里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5%的市场份额。如果按照5%的运营利润率计算,这笔交易的净现值(NPV)预计为150亿美元;而如果按照10%的运营利润率计算,这笔交易的净现值则将翻番至300亿美元。因此,微软支付的71.7亿美元收购价确实是捡了个大便宜。不过,鉴于微软Windows目前的市场份额仅约为3%,距离达到15%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微软+诺基亚这一组合,从一开始就是追赶者。不管是软件(windows phone移动操作系统)还是硬件(诺基亚手机),在当前市场均不占优势。在远远落后的情况下,通过一次整合就改变局面基本没有可能。微软在手机市场的的角逐注定是一场看不清未来的马拉松。在中国市场,除了苹果、三星两家最具竞争挑战的对手外,以小米、联想为代表的本土手机场商也正在快速崛起,并有快速赶趋超前者的趋势。
微软此时介入挑战之大不言而喻,要想有所突破,微软需要更大的创新和更大的努力。研发出更加出色的移动设备,同时满足人个用户和企业用户的不同需求;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和平台,吸引第三方开发者为其贡献应用;快速完成收购后的人员、资源、文化等方面整合,成功建立高效创新团队。
总体来说,微软以往在硬件解决方案方面缺乏有说服力的表现。然而苹果依靠软硬结合所取得的成功迫使微软不得不做出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决定。
4、微软收购诺基亚后能够带来的发展机遇
2013年Windows Phone手机细分细额
数据来源: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AdDuplex最新报道显示,诺基亚现持有89.2%的Windows
Phone设备市场份额,将近9成,份额最高,遥遥领先于HTC、三星、华为等手机生产商。Windows Phone 正变得越来越依赖诺基亚的健康发展,微软的移动野心也更加寄托在诺基亚身上。对于以微软为核心的产业链而言,诺基亚作为其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业务发展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微软的神经,倘若未来诺基亚被别家企业收购或发展战略发生变动,对于微软而言则将是致命的。诺基亚控制了将近90%的Windows Phone 8手机市场,已经基本上垄断了整个Windows Phone市场,所以微软收购最大的合作伙伴也是正确的取舍。而可以预见的是,微软在收购诺基亚之后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提升Windows Phone设备在智能手机中的市场份额。
可见如果诺基亚不再使用Windows Phone系统,倒戈安卓,微软将失去手机市场,在收购了诺基亚之后,微软的Windows Phone起码可以先保护未来的市场占有率,并确保
Windows Phone在移动终端中的发展前景,这样才能让微软在手机移动终端领域得到稳定的提升和机会。微软自己几乎没有硬件生产能力,对厂家的控制力也不足。收购诺基亚可以让微软将未来的智能手机业务方面省去大笔资金,并且能加速Windows Phone平台的发展速度。微软收购诺基亚,软硬兼修,打造一个像苹果公司那样软硬件两手抓的生态体系,既可避免被诺基亚扼喉,又能为其与苹果和谷歌的对抗加码。
根据数据显示,Windows Phone 手机最流行国家排名前7名分别为:美国(14%)、中国(13%)、印度(12%)、墨西哥(6%)、俄罗斯(6%)、意大利(6%)、英国(4%)。这说明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Windows Phone 手机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微软仍然可以利用现有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充忠实用户。
收购诺基亚将会是微软的一次新机遇,让它真正稳住目前全球智能手机第三大操作系统的位置,成为继iOS、Android之后的第三种选择。由于收购中也包括了诺基亚公司的硬件、软件团队成员,所以这也势必可以给微软重新规划操作系统的机会,根据诺基亚对于产品的理解,制定更好、更完善的功能。至于专利,之前已经有了先例,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获得了大量专利,而诺基亚作为老牌手机厂商也势必储备了大量的专利,这会给微软在未来智能手机、功能手机的研发带来更多帮助和灵感。
除了诺基亚的强大技术,供应链和品牌优势外,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更加成熟。收入微软羽翼下的诺基亚一定会推出更多基于Windows Phone的手机。虽然诺基亚的市场份额不太可能重回当年手机行业半壁江山的巅峰状态,但凭借着微软强大的现金支撑,诺基亚手机或者说“微软手机”的市场份额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攀升,进而实现微软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的提升。
5、微软的市场目标
有业内人士估计,在交易结束后的18个月微软大概每年能省去6亿美元。之前微软在每部设备上的盈利不超过10美元,收购之后每部的盈利将增加至40美元,微软也希望因此将诺基亚扭转盈亏,获取更大的市场利润。当然,每次的收购可能都存在风险,微软过去几年开拓的硬件业务中,Xbox是唯一成功的产品,收购诺基亚能坚定微软在移动终端硬件的发展信心。增加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是微软的核心目的。
目前作为不开源的产品,Windows Phone未来的商业模式不外乎走Windows老路,收取授权费。可这在开源的安卓完全免费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市场,这也很难在手机设备业务上有多少机会。微软的软件业务正在遭遇瓶颈期,微软当然也看到了这其中的不足,为了增加利润点,未来微软也要通过提升自家硬件方面的能力结合自家的软件服务以及云服务,最终构建出一个更完整的产业链。
微软的野心不仅体现在发展移动终端,更想要不断改善微软的产业链,实现“软硬一体化”。
目前微软的两大优点比较突出:
微软在PC操作系统用户量庞大:微软旗下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在全球有大量的用户,用户在iPhone或Windows Phone上面的个人资料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无线网络同步到电脑上面,虽然Android手机也能实现类似功能,但相对于设备生态系统更为完善丰富的微软产品来讲无疑略显逊色。
微软软件实力不可小觑:谷歌凭借其安卓系统占据着移动操作平台最大的份额,但微软才是桌面操作系统的绝对垄断者。一旦消费者的桌面操作系统与“微软手机”实现无缝对接,
安卓在移动端的霸主地位将受到极大挑战。软件正是微软的强项所在,有了诺基亚硬件的支持,平台上的应用一定会大量增加。微软也将会逐渐巩固现有客户和虏获流失的客户。
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消费者和市场期待的是更加惊艳的科技和用户体验。消费者的感受是最诚实的,缺乏创新,在快速更新换代的科技产业界,市场衰落只是一个时间 问题。
根据2013年全球IT公司市场排行榜我们看到,微软的市值排名第三位,排在苹果、谷歌之后。而分析前两者的生存状况,都是具备很强的软硬件整合能力,谷歌和微软在2013年度都取得了较高的市值涨幅,并都成功跨上了3000亿美元市值的台阶。谷歌以3744.1亿美元排第二,年度涨幅达58%;微软则以3123亿美元的市值排名第三,年度涨幅达44%。谷歌的Android智能手机的份额已经超过80%,年出货量很快要突破10亿部。微软收购诺基亚虽然降低了公司的整体利润率,但可以使Windows Phone平台弥补PC市场的颓势,和苹果和谷歌一道成为移动互联时代智能终端市场的三大平台,而在中国率先试水公有云服务的Windows Azure也给微软加了分,微软的软件实力不言而喻。
在操作系统领域,微软Windows 8的上市掀开了移动桌面两用系统的先河,微软的初衷是想要借此将自己在PC端的海量用户平移到移动端上,在守住PC端的同时实现反向切入移动领域的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PC厂商对Win8的支持与推广。而PC厂商也从Win8身上看到了新的发展可能。Win8整合了传统PC的操作体验与平板电脑的触摸体验,相应的,PC与平板电脑二合一的概念也开始大行其道,再加上去年英特尔主推的超极本,苹果OS X山狮系统也大范围借用iOS系统的元素,PC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似乎呼之欲出,桌面系统与移动系统正朝着一体化的趋势迈进。所以微软如果能够完善发展移动桌面系统,实现合二为一,前景将不可估量。
不过,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全面到来和windows市场占有率的不断下降,微软的红利优势正在快速消失。微软在转型服务的过程中,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一方面,转型之后,微软产品可能覆盖从操作系统到企业应用的各个层面,原来的合作伙伴成为竞争对手,自然会增加高层阻力;另一方面,微软的转型,会侵害到IBM、Oracle、SAP、HP、DELL等传统IT巨头的利益,尤其是在高端市场,这些既有利益获得者,自然会加大对微软的阻击力度;再次,以谷歌、Salesforce、VMware为代表的新锐势力,也会持续加大与微软抢占市场份额的投入。例如:在Google Docs与Office 365的正面交锋;微软在线CRM产品与Salesforce的争夺;微软与VMware的虚拟化之争等。
在企业市场上,微软面临的挑战更大,不仅要应对新、老对手的挑战,还要考虑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市场变化和转型后战略、战术的转变。
微软此次收购诺基亚设备及服务业务看似进攻终端市场,实则防守诺基亚变革的风险。软件和硬件实现更完美的结合,被看成是此次微软收购诺基亚之后的最大优势,毕竟之前虽有战略合作关系但非“亲生”。从短期看,此次收购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微软和诺基亚在手机领域属于第二梯队,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智能手机销量占市场份额小,对格局影响不大。从长远看,微软有可能利用其强大的现金能力为诺基亚输血,加快诺基亚的手机研发,提振诺基亚员工士气,提高资源共享水平,最终提高销量,重回手机第一阵营。
对于微软来说,若能够善加利用诺基亚的手机生产线以及专利,再加上其自身在软件上的优势,要在已经落后的移动终端市场上赶上甚至超越谷歌和苹果还是很有希望的。对此,微软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将使Windows Phone 实现“软硬一体”,微软将能够提供横跨软硬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由此,移动终端市场上,微软WP系统的地位或发生实质性变化,而不再空有移动操作系统第三名,却仅有个位数的市场占有率。
除了移动市场外,微软也通过其他产品线整合来帮助其在移动领域超越苹果。微软正在花大力气扩大其全球数据中心,为其客户提供云服务。自2008年以来,微软企业业务平均每年都保持超过8%的增长。微软云服务Azure 取得惊人增长速度,其SharePoint/Yammer以及Dynamics业务也都出现双位数的增长。
既然向移动战略转型,必然离不开生态系统的支持。微软表示,转型移动端就要加快各平台的兼容性,这样才能更快地推动Windows生态系统的发展。目前微软已实现各平台之间的串联,比如通过Skype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使用专为触控设备而设计的IE11浏览器浏览网页,通过深度整合的SkyDrive云存储让文件始终相随、在邮件应用中轻松收发邮件、使用 Office撰写提案、通过必应美食应用查找新菜谱等。
如今手机品牌先后落入互联网和软件企业之手,除了印证移动互联对手机产业深远的影响之外,也再次重新定义了手机的质量:手机产业的质量竞争,已经由过去的产品“硬质量”转向了软件和服务的“软质量”。
手机产业仍在蓬勃发展,到底是什么让曾经的手机第一品牌爱立信、摩托罗拉加上现在的诺基亚,都倒在了前进的路上?即使他们曾经是那么的强大,强大到几乎成为产业的代名词。这些教训和经验都在促使微软必须时刻保持创新精神和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创建能力,此
次微软收购诺基亚体现了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强烈的危机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
微软认为,软件公司大致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收回软件投资:零售模式,用户直接或间接购买软件,例如消费者在商店里购买 Office 套件或者购买搭载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惠普电脑;合同模式(subscription),用户定期付钱,软件公司提供持续的软件更新和支持,就像微软企业业务;广告模式,用户免费使用软件,软件公司通过广告获得收入,就像 Bing
在线广告;整合模式,厂商提供集成自有软件的硬件产品,用户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为软件付费。
微软目前的收入来源相对均衡,抗风险能力强过来源单一的公司。但这四种营收模式对微软来说并不完全通畅。零售模式和合同模式应该是微软目前最主要的营收方式,但是在广告模式和整合模式下存在着短板。诺基亚的到来恰好可以帮助微软弥补后面两种模式的短板,尤其是整合模式。
从历史角度讲,以及从股价表现不佳来看,微软的问题是Windows面对开源软件的威胁。而收购后,这种威胁或多或少减轻了。因此,新的收购对于两个公司来说是双赢的,因为微软需要从依赖PC以及笔记本的软硬件,转移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而诺基亚需要扩大规模来打造一个生态系统与安卓抗衡。
这次收购标示着微软战略的重塑,但对于微软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设计一个把云计算、移动游戏、社交媒体以及数字移动广告整合起来的战略,苹果在这些领域尚无建树,也许除了一点在云计算方面的努力之外。因此微软需要重塑他们的战略,远离苹果,而更针对谷歌:谷歌才是真正的竞争威胁。移动是计算的未来,诺基亚是微软的未来。
二、诺基亚
1、诺基亚历史
诺基亚(Nokia Corporation)是芬兰手机品牌,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 ,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当时以造纸为主,后来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最后才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自1996年以来,诺基亚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双面夹击,诺基亚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共同研发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2013年7月11日23时,拥有4100万像素的诺基亚Lumia 1020正式在纽约发布亮相。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诺基亚手机业务),并获得专利和品牌的授权。诺基亚将业务重心转向Here地图服务。
(1)萌芽时代
诺基亚的历史始于1865年。1865年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在芬兰坦佩雷镇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并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产木浆和纸板。1868年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镇西边15公里处的诺基亚河(Nokianvirta river)边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厂:橡胶加工厂,该工厂除了生产皮靴和轮胎外,还生产工业用橡胶制品。1871年,艾德斯坦在他的朋友利奥·米其林(Leo Mechelin)的帮助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
工厂,并且成功地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两人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诺基亚”,艾德斯坦为首任管理者。直到今天,该公司仍然保留“诺基亚” 这一名称。19世纪末艾德斯坦将诺基亚管理者的职务转交给利奥·米其林,而当时无线电产业的萌芽刚刚起步。于是,米其林突发奇想地想将诺基亚公司的业务扩张到电信行业,直到1902年,米其林才说服艾德斯坦,这才让诺基亚增加了一个电缆部门。但令米其林没想到的是,这个他突发奇想所建立的电信部门最终却发展成为了后来的诺基亚公司。
(2)工业时代
1960年诺基亚时任总裁Bjorn Westerlund专注于电信行业,他认为未来的电信行业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于是他建立了诺基亚电子部,并专注于电信系统方面的工作。电子部当时已在研究无线电传输问题,从而奠定了后来诺基亚集团电信的基础。到1967年时,之前的电子部已发展成为拥有460人,净销售额占整个集团净销售额3%的大部门。
(3)电信时代
从1962年到70年代中期,诺基亚在芬兰电信市场所占份额不断增加。982年,诺基亚(当时叫Mobira)生产了第一台北欧移动电话网移动电话Senator。随后开发的Talkman,是当时最先进的产品,该产品在北欧移动电话网市场中一炮打响。80年代中期,诺基亚移动电话通过“Tandy无线电小屋公司”的商店进入了美国市场。为生产由Tandy出售的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模拟机,公司与Tandy公司于1985年在韩国建立了一个联合生产厂。1990年,手机用户量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移动电话越变越小,诺基亚又明确制定了将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电信公司的战略。在以电信为重点的同时,诺基亚的业务范围随着电信部门的迅速发展而急剧扩大。同时,诺基亚还致力于全球通技术,首次全球通对话就是用诺基亚电话,于1991年通过芬兰诺基亚Radiolinja网络进行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而当时的诺基亚总裁以及高层果断地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并拆分了传统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将其他所有传统产业出售,诺基亚集团开始两年的分裂,而此刻的诺基亚作出了自己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抉择。
(4)手机时代
只剩下手机电信产业的诺基亚经过5年的时间逐渐摆脱了破产的境况,由于专注于传统功能手机产业的研发,诺基亚功能手机在当时具有极佳的用户品牌效应。1995年,诺基亚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它的整体手机销量和订单剧增,公司利润达到了公司前所未有的财富。从1996年开始,诺基亚手机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并且推出了Symbian和MeeGo的智能手机。2003年,诺基亚1100在全球已累计销售2亿台。2009年诺基亚公司手机发货量约4.318亿部,2010年第二季度,诺基亚在移动终端市场的份额约为35.0%,领先当时其他手机市场占有率20.6%。
(5)功能手机系列:
诺基亚手机命名大体上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998年-2005年,诺基亚手机主要以1-9(4除外)开头的四位数字和以N和E开头后跟两位数字(4仍然除外)命名(例外的是两部游戏手机N-Gage和N-Gage QD),其中N系列和E系列均为Symbian智能机,而四位数字型号的大部分是功能机(Nokia OS S30和S40界面);2006-2009年,诺基亚在数字后加上字母表示手机的样式,定位等等;2010年,诺基亚调整手机命名规则,所有手机型号均以N,E,C,X四个字母之一开头,后跟一个数字(4仍然除外,5以上是智能机,3以下是功能机),减号和以“00”开始的两位数(4仍然除外)命名(当后两位数为“00”时,习惯上只称减号前面的部分);2011年,随着诺基亚500的发布,诺基亚手机回归三位数命名;2013年,随着诺基亚 Lumia
1020的发布,标志着诺基亚WP8手机及以后的移动终端同时使用三位数和四位数命名。
1系列
2003年,随着诺基亚1100的发布,1系列宣告诞生,同时也注定1系列属于低端系列。虽然1系列定位低端,样式基本以直板为主,但还是凭借各种新潮的附加功能赢得用户青睐。1系列在2005年前以单色单音产品为主,但在2005年诺基亚1600首先在1系列采用64K CSTN彩屏后,1系列进入单色屏和彩屏时代。2010年,随着诺基亚调整手机命名规则。第一代1系列在最后的诺基亚1800后终止。2011年开始,经历了调整的诺基亚重新发布1系列手机,新的1系列仍然定位于低端系列,国际型号为1XX三位数,而国行型号为1XX0四位数。2013年,搭载41MP和WP8/GDR2的诺基亚 Lumia 1020的发布,标志着Lumia非凡系列高端旗舰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可能是尚未问世的平板手机)可能将使用Lumia 10XX的格式命名。
2系列
同样是在2003年,诺基亚2100的发布标志着2系列的诞生。2系同样属于低端系列。但相比于1系列,2系列手机样式较多,符合不同人们的需求,而功能相比1系列显得更加人性化。虽然2系手机相比1系更加吸引人,但是第一代2系至2009年诺基亚2700后就终止了。直到2011年,新的Asha新趣系列键盘手机重新以2XX命名,国行型号为2XX0四位数。
3系列
1998年,诺基亚3210的发布,标志着3系列的诞生,相比同期的其他诺基亚手机,诺基亚3210率先采用了内置天线设计,从而标志着3系列注定是属于个性系列。特别是2002年发布的诺基亚3530开始,3系列就开始向时尚新潮的年轻人市场转型。此系列的特点是:造价普遍较低,配置处于诺基亚整体的中低端水平。为了节省成本,外形用料较一般,塑料感强。2008年,最后的3600S发布后,第一代3系列终止,而它的定位则移到5系列。2011年,新的Asha新趣系列触屏手机重新以3XX命名,国行型号为3XX0四位数。
5系列
1998年,诺基亚5110的发布,标志着5系列的诞生。而5110的可换彩壳功能,将注定使5系列成为另一个个性系列。2006年发布的5200和5300,又将5系列变成了音乐手机系列,直到2010年最后的5230,5系列始终主打音乐功能。2011年随着诺基亚500的发布,标志着诺基亚新的5系列从音乐手机系列变为低端智能手机系列,即使是诺基亚510和诺基亚520,仍然是Lumia非凡系
列手机中最低端的类型,尚未上市的诺基亚Asha 501从硬件配置上也是归于低端。
6系列
1998年,诺基亚6110的发布,标志着6系列的诞生。并且在以后更多的6系列手机中,可以看出6系列主打各种实用功能,硬件配置也是处于中端,而价格并不高。6系列不仅体现出一种成熟的味道,更为成功人士多增添一份魅力,2010年,最后的6700S发布后,第一代6系列终止,而定位逐渐移到N和E系列。2011年,诺基亚603的发布标志着新的6系列仍然定位中端,此后的诺基亚610、诺基亚620和新发布的诺基亚 Lumia 625从硬件上说仍然属于中端的配置,未来在Asha系统上可能也会存在6系列中端手机。
7系列
2000年,诺基亚7110的发布,标志着7系列的诞生,它的独特的下滑盖造型将注定使7系列属于时尚系列。在以后的7系列的手机基本上都是极具特色,造型时尚,各种新的创意,炫目的效果元素都在7系列所有手机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7系列相当于诺基亚的一块试验田。2009年,最后的7230发布后,第一代7系列终止。2011年,诺基亚700和701的发布,标志着新的7系列将定为中高端性价比系列,这在诺基亚710和诺基亚720/诺基亚720T上充分体现。
8系列
1999年,诺基亚8110的发布标志着8系列的诞生,而8110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外壳将使8系列注定属于尊贵典雅系列。在以后的8系列手机中,虽然性能只能算中规中矩,但是每款8系列手机造型独特,外壳用料十分考究。设计十分精巧。这种理念一直到2008年最后的8800仍然没有改变。直到2011年的诺基亚800,2012年诺基亚808 PureView和诺基亚820/810/822的发布,才将8系列重新定位为中高端实用系列。
9系列
2000年,诺基亚9210的发布标志着9系列的诞生,而9210隐藏的全键盘也标志着9系列属于个人助理系列。这个系列是通讯器与PDA功能的结合,强大的个人信息管理功能,让商务人士如虎添翼。但9系列在发布了几款手机后就被2005年的E系列取代,直到2011年,诺基亚900的发布,9系列才重新定位于高端系列,此后的诺基亚920/920T,诺基亚925和诺基亚928依然属于高端手机。
N系列
2003年和2004年,诺基亚发布了两款新手机N-Gage和N-Gage QD(N-Gage的国行版),旨在使手机拥有和游戏机一样的体验,不过后来这两款手机遭到失败。直到2005年,诺基亚N70,N90和N91的发布,N系列(Nokia Nseries)宣布诞生。N系列从诞生起就被被诺基亚定位为偏向于娱乐性能的高端智能机。是面对的一群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而开发的智能手机。是诺基亚的多媒体智能终端。此后N系列拥有N70-N79、N80-N86,N90-N97三个塞班系统系列和N770、N800、N810和N900四部Maemo系统的手机。2010年,诺基亚更改产品命名规则后,N系列定位于旗舰系列。不久,诺基亚N8-00(简称N8)上市,新的Symbian^3系统相比以前的Symbian^1和S60V3有着较大改进,但随着与英特尔一起研发Meego系统,诺基亚又在不久宣布N系旗舰将使用Meego系统。2011年初,搭载Meego系统的诺基亚N9发布,赢得了一片好评。
但就在2011年2月,诺基亚宣布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宣布将使用Windows Phone作为诺基亚手机主要的操作系统,并且参与WP的开发。虽然诺基亚N9和Meego系统十分成功,但终被放弃。随着后面诺基亚手机重回数字命名,N系列成为历史。
E系列
2005年,随着诺基亚E60的发布,E系列(Nokia Eseries)宣布诞生。E系列主要是和黑莓手机对抗,是面对商务人群,面向企业用户的智能手机,大多采用全键盘设计,多数娱乐功能较简单,但商务功能十分全面。E系列有E50-E52,E60-E66,E70,E71,E75和E90。2010年,诺基亚更改产品命名规则后,新的E系仍然定位商务系列,但新的E系只有E5-00(E5),E6-00(E6),E7-00(E7)三部。2011年,随着诺基亚手机重回数字命名,E系列成为历史。
X系列
诺基亚于2009年4月15日在瑞士提交了注册X系列(Nokia Xseries)商标的申请。X系列将作为新手机终端品牌推出,在拥有XpressMusic音乐系列功能的同时,很有可能将具备更出色和更全面的功能,成为新的高端音乐手机系列,可以看做是将5系音乐系列、N高端系列结合和E系商务系列糅合在一起的新一代产
物。诺基亚X系列手机有X1-00、X1-01、X2-00~X2-05、X3-00~X3-02、X5-00、X5-01、X6-00和X7-00。每款X系列手机都是在主打音乐功能,附加部分高端N系功能和E系商务功能。2011年,随着诺基亚手机重回数字命名,X系列成为历史。
C系列
诺基亚于2009年4月14日在芬兰提交了注册C系列(Nokia Cseries)系列商标的申请。C系列主要体现在照相、社交、音乐、流媒体等大型娱乐功能,是另一个综合系列。诺基亚C系列手机有C1-00~C1-03、C2-00~C2-07、C3-00~C3-03、C5-00~C5-06,C6-00、C6-01和C7-00只有C5系列中出现了一个C5-04。每款C系列手机都是在尽量高度提供多媒体支持,2011年,随着诺基亚手机重回数字命名,C系列成为历史,而C1-C3系列的理念继续在新趣2XX和3XX系列延续。此外在以后的电信CDMA 2K定制机中则在数字后面加上C字母表示与支持WCDMA网络的同型号手机只是在网络支持上不同而已。
T系列
为了弥补诺基亚手机不支持移动3G TD-SCDMA网络的缺陷,诺基亚于2011年发布了中国移动独家定制的诺基亚T7-00,不过并没有取得积极反响,随着诺基亚手机重回数字命名,T系列成为历史。不过在以后的移动定制机中则在数字后面加上T字母表示与支持WCDMA网络的同型号手机只是在网络支持上不同而已。
智能手机系列:
诺基亚Oro
诺基亚Oro为诺基亚推出的面向高端用户的豪华智能手机,首款黄金手机,外形酷似C7。Oro在意大利语中意为“黄金”之意。
Asha系列(新趣系列)
2011年10月26日,诺基亚大会(Nokia world 2011)在伦敦开幕,此次大会上,诺基亚发布了全新的基于Nokia OS的S40系列手机,并且以全新的Nokia
Asha XXX命名(而国行则采用诺基亚 XXX0格式命名)。开启了S40 Asha系列时代。Asha在印度语中是“希望”的意思,正是名副其实,诺基亚Asha系列虽然不是智能机,但却相比以前的S40大不一样,扩展性强,功能实用和优秀的硬件
确保Asha系列功能机可以提供与智能机相同的用户体验,代表着诺基亚低端机的“希望”。2012年末,Asha系列正式有了中文名称——新趣系列。此后新趣系列手机一直较受到低端用户的青睐。
2013年,Asha 1.0系统和Nokia Asha 501(诺基亚501)的发布,标志着新趣系列进入智能时代。今后是否会在智能机操作系统上占有一席之地,还是拭目以待吧!!!
Lumia系列(非凡系列)
2011年2月,随着诺基亚将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作为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如何为Windows Phone系列命名便成了首要问题,芬兰语Lumi是指“雪”,而Lumia则是Lumi的众数,因此Lumia就是“雪”的意思,雪是结晶体,Nokia
Lumia代表他们努力工作的结晶。由此诺基亚Lumia系列诞生,并在不久就有了正式的中文名称——非凡系列,非凡系列代表着独特的设计、强大稳健的系统,旨在给广大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非凡体验。也代表着诺基亚未来智能手机发展的方向。诺基亚非凡系列手机全部搭载Windows Phone系统,并且都以Nokia Lumia
XXX格式命名,而国行最早则采用诺基亚(Nokia) XXX命名。
2011-2012年,诺基亚国行非凡系列型号有诺基亚 510、诺基亚 610、诺基亚 620、诺基亚 710、诺基亚 800、诺基亚 820、诺基亚 900和诺基亚 920/诺基亚 920T。
2013年2月,在MWC 2013大会上,诺基亚发布非凡系列新机诺基亚 520和诺基亚 720。5月9日,诺基亚发布Asha 501,从而宣布5系列将同时属于新趣和非凡系列。5月14日,诺基亚在英国伦敦发布诺基亚 925,仍然没有打破国行命名舍掉“Lumia”的怪圈。直到2013年7月12日,Nokia Lumia 1020的发布,不但打破了诺基亚非凡系列3位数命名的规律,更是使得与1XX低端系列命名有重复之嫌,为此,国行不得不重新加上“Lumia”成为诺基亚
Lumia 1020。而在7月23日发布的Nokia Lumia 625,国行名仍为诺基亚 Lumia 625,似乎暗示着新趣系列也将占据6XX系列,是否会这样呢,还是等待诺基亚在以后发布更多新趣智能机后自然见分晓。
X系列(试水安卓)
2014年02月24日,诺基亚在201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一口气推出了三款搭载安卓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这预示着身为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阵营主力的诺基亚首次向安卓系统试水。诺基亚此次推出的三款安卓手机型号分别为X、X+和XL,售价均在千元以内,但三款机型的配置和价格又有细微区别。其中,诺基亚X配备4英寸触摸屏,支持双卡双待,预计将在3月登陆国内市场,目前诺基亚已与国内的电商平台京东达成了销售合作。
(6)操作系统
诺基亚手机可分为2个大类,分为智能机与非智能机。其智能机除了已经放弃了的Symbian和Meego,还有微软Windows Phone和诺基亚最新Asha系统,而非智能机则采用自己的Nokia OS S30或S40界面(不过随着Asha系统转为智能系统,相信诺基亚以后只会用S30界面作为非智能机界面)。
Symbian
塞班系统是诺基亚手机使用的手机系统之一。2008年6月24日,诺基亚宣布收购Symbi
an公司的所有股权,塞班系统成为诺基亚独占系统。2011年4月,诺基亚宣布将塞班系统的所有开发和技术支持外包给埃森哲公司,自己将不再参与塞班的开
发和技术支持。2011年12月22日,诺基亚宣布放弃Symbian名称。2012年5月27日,诺基亚正式宣布彻底放弃开发塞班系统,取消塞班Carla的开发。2013年1月24日晚间,诺基亚年度财务报告宣布在2012年发布的808 Pure View将是公司最后一款以塞班系统为平台的手机,标志着塞班系统正式走向消亡。但塞班的支持服务会一直持续到2016年,因为塞班公司赋予诺基亚的根CA证书将于2016年1月5日过期。
基亚于2005年首次推出的一款手机操作系统,用以弥补Symbian OS的某些先天不足,搭载Maemo系统的诺基亚手机只有N770、N800、N810和N900四部。2010年2月,诺基亚宣布将Maemo与英特尔(Intel)的Moblin计划合并,推出MeeGo,Maemo则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MeeGo是诺基亚与英特尔(Intel)合作开发的系统,商业手机中只有诺基亚N9搭载了MeeGo。2011年2月,诺基亚宣布放弃与英特尔(Intel)的Meego开发合作。2011年9月28日,Linux基金会决定将Meego与Limo合并成Tizen系统,随后英特尔MeeGo网站在其官网中宣告MeeGo已死。2012年7月,在诺基亚的支持下,Jolla Mobile为Meego延续生命,将在华发布新一代MeeGo手机,宣布MeeGo复生为Sailfish OS,并且未来的Sailfish OS兼容Android程序。
Windows Phone
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正式宣布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会在智能手机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微软一次性给予诺基亚10亿美元的报酬并承诺为其推广Windows Phone的手机,后又陆续多次给予诺基亚1000万以及2000万美元的费用,2012年初再次向诺基亚提供5亿美元的研发和推广费用,并且为诺基亚Lumia系列的上市推广提供数百万台Xbox 360。诺基亚表示,Windows
Phone系统将会成为诺基亚的主要手机操作系统,并且将参与该系统的研发。
诺基亚在公告中称,微软搜索引擎必应将为诺基亚全线设备提供搜索服务,而诺基亚地图(Nokia Maps)将成为微软地图服务的核心部分之一。此外,诺基亚的内容和应
用商店Ovi将被整合到微软在线商店Marketplace中。
诺基亚将把Windows Phone作为智能手机的主要操作系统,并在该平台上,在诺基亚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领域进行创新,如拍照等。诺基亚将协助推动和定义Windows Phone的未来。诺基亚将向微软提供硬件设计和语言支持方面的专业技术,并协助Windows Phone手机丰富价格定位,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并进军更多地区市场。
Asha
Asha系统是基于Smarterphone研发,它有着智能机中更加出色的滑动触摸操作体验,最大的特点是拥有主屏和“Fastlane”两个可自定义的屏幕,以及类似以前MeeGo系统的N9上的滑动操作,主屏是一个基于图标的传统界面,Fastlane则是一个全新的界面设计,可显示联系人以及社交网络的信息。
诺基亚公司于2013年5月9日在印度发布了第一款Asha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诺基亚501”。在加入微软Windows Phone阵营、放弃自家塞班平台之后,诺基亚终于有了完全处于自己掌控之下的智能机平台“Asha。
诺基亚501一经发布,便已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密切关注。一旦Asha拥有了足够的用户和完善的生态系统,诺基亚必然会开始Asha的高端化之路,如果顺利的话,“新塞班”诞生。诺基亚将成为继苹果之后,又一个全面掌控系统平台、应用生态、终端制造的移动巨头。
安卓系统
诺基亚此次推出的三款安卓手机型号分别为X、X+和XL,售价均在千元以内。值得一提的是,诺基亚安卓手机移除了谷歌安卓系统的原生服务,如Google Play应用商店、谷歌地图等,取而代之的是诺基亚自家的Nokia Store、诺基亚地图等。与此同时,该手机还具有微软的影子,其内置了微软的必应搜索、Skype网络通讯软件、等服务。
不难看出,诺基亚此举与其他安卓手机厂商的做法类似,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开源性,诺基亚进行了改造与优化,接入了自己的应用软件和服务。
(7)Lumia
回顾一下诺基亚Lumia智能手机自诞生至今的销量情况。
• 2011年第四季度:超100万台
• 2012年第一季度:200万台
• 2012年第二季度:400万台
• 2012年第三季度:290万台(受到WP7.x设备不能升级WP8的影响,销量大幅下滑)
• 2012年第四季度:440万台
• 2013年第一季度:560万台
• 2013年第二季度:740万台
• 2013年第三季度:880万台
• 2013年第四季度:820万台
迄今为止,诺基亚Lumia总销量达到4430万台。诺基亚于2011年11月份开卖首款Windows Phone智能机(Lumia800)。
销量(万台)
2012年
2013年
一季度
200
560
二季度
400
740
三季度
290
880
四季度
440
820
单从销量来看,诺基亚Lumia非凡系类销量涨势十分强劲,大有可为。
Asha走的是低端路线,与lumia系列定位的中高端不同。售价不超过千元,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印度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那是一个拥有10亿消费人群的新兴市场。
必须承认,Asha系列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决定。很难相信,智能手机还远未达到“横扫市场”的程度。根据IDC的最新报告,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在2013年第一季度首次超越了功能手机,达到51.6%,一部分原因是新兴市场仍无法承担智能手机的高价,另一部分原因则来自需求——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一部随身携带的、功能全面的移动计算机,或者说智能手机。
一直以来,Asha的销量都不俗。2012年第三季度asha的全球销量650万台,第四季度930万台,是lumia的两倍(lumia 440万台),一度成为明星产品。
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Asha全触屏智能手机销量为590万台。
日前公布2013年第四季度和2013年全年财报,诺基亚承认,和2012年同期相比,2013
年第四季度Lumia和Asha系列手机的总销量有所下滑,其中“智能设备”(Lumia)的销量有所增长,但不足以弥补“普通手机”(Asha)销量的下滑幅度。
相比2012年同期,2013年第四季度普通手机和智能设备的净销售额都同比下滑。和第三季度相比,普通手机净销售额基本持平,智能手机和平板则有所下滑。
诺基亚方面表示:“我们普通手机业务的净销售额收到日益激烈的行业内竞争的影响,一方面是智能手机走俏带来的压力,另外一方面我们的低端产品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和价格战。”
“智能手机净销售额同样因为行业竞争激烈而受到影响,面对的困难其他智能手机平台的强势,还有我们从塞班产品线转为Lumia产品线的问题。”
诺基亚Lumia智能手机的销量虽然环比下滑,但总体呈上升之势;Asha系列普通手机虽然环比增长,但整体则呈下滑态势。总的来看,诺基亚的净销售额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都是向下的趋势。不仅如此,低端手机较高端手机来说利润低得可怜,并且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源性,具有安卓系统的的低端手机更是比比皆是,是Asha的一大劲敌。但微软为了打造他的windows移动生态系统,这也是他不得不选择的一个切入点。
(8)NOKIA整体销量
据Gartner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售量达4.258亿部,较去年同期增长仅0.7%,其中智能手机达2.1亿部,较去年同期增长42.9%。
从销售量来看,三星依然是移动设备制造商的老大,一季度销售量增长13%,达1.007亿部;诺基亚基于其原有的庞大的消费群体,稳居销售第二位,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显著;排名第三的苹果较去年同期有略微增长。
2013年1Q全球手机销量排行榜:
从智能手机市场来看,三星占比30.8%,苹果占比18.2%,LG占比4.8%。
2013年1Q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行榜
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来看,Android仍是领先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占比74.4%,iOS占比18.2%,黑莓占比3%,Windows Phone占比2.9%。
2013年1Q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按操作系统排行
该季度亚太地区手机销量超过2.26亿部,中国手机销量在该时期增长率为7.5%,其销量在全球市场中占比25.7%,同比上年增长近2%。
2013年2Q全球手机销量排行榜
分享
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智能型手机出货约为两亿两千一百余万
万支,较今年第一季温和成长6.6%,较去年同期成长31.4%,预计2013年全年全球智能型手机出货量将来到九亿二千八百万支,年成长幅度约32%。
TrendForce进一步表示,由于智能型手机产品愈发成熟,手机厂商利用免费的Android开放平台优势,加上整机的硬件成本在众多厂商努力下迅速降低,低价产品市售价已可达一百美元以下。中阶手机硬件规格已能满足一般用户上网与娱乐需求,因此介于150~450美元的中价位产品是扩张最迅速的售价区间。高阶手机空间将逐步受到压缩,意味着以高阶产品为主力销售的厂商后续获利空间将更加狭促。
2013年3Q全球手机销量排行榜
最新出炉的这一份数据包含了智能手机与功能手机两部分,这也就 揭示了为什么诺基亚的排名甚至在苹果之上。根据统计结果来看,2013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功能机全球总出货量达到了37470万台,相比去年同期有了明 显的提升。而具体的出货量排行榜单我们也在下面放出,分别标注出了排名、品牌、2013
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并一同给出了去年同期各个品牌的出货量作为参考。
2013年全球品牌手机销量排行榜(名单)
2014-02-14 09:49:41来源:西部e网作者:ZhaiGeek
2013年全球手机销量达18亿部,其中有近10亿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首次超过功能机。三星依旧是市场销量最大的手机厂商,苹果位列第二位。诺基亚、苹果、LG、中兴、华为分列3~7位。
2013年全球手机销量达18亿部,其中有近10亿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首次超过功能机。三星依旧是市场销量最大的手机厂商,苹果位列第二位。诺基亚、苹果、LG、中兴、华为分列3~7位。
从操作系统来看,Android手机占据78.4%的份额,iOS手机占15.6%,WP仅占3.2,黑莓还在持续下跌仅有1.9%。
2013年全球品牌手机销量排行榜
公司
三星
诺基亚
苹果
LG
中兴
华为
2013年销量(千部)
444,444,2
250,793.1
150,785.9
69,024.5
59,898.8
53,295.1
市场占有率
24.6
13.9
8.3
3.8
3.3
2.9
TCL
联想
索尼
宇龙
其他
总计
49,531.3
45,284.7
37,595.7
32,601.4
613,710.0
1,806,964.7
2.7
2.5
2.1
1.8
34.0
100.0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NOKIA手机的销量是毋庸置疑的,在市场占有率上还是能达到百分之十几,位居手机销量榜第二的位置。而反观他的智能手机业务,也就是部分的Asha新趣系列和搭载windows 操作系统的Lumia非凡系列。虽然Lumia增长势头强劲,但与搭载安卓系统的三星或是ios的苹果比起来,诺基亚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9)后PC时代
诺基亚面对新系统的智能手机夹击,在塞班S60V3基础上推出了S60V5,并且在2010年分别发布了Meego和Symbian3,然而未能打败IOS和Android,并且手机地位也被敌对厂商苹果和三星超过。诺基亚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在英国伦敦宣布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放弃Symbian和meego。诺基亚手机将采用Windows Phone系统,并且将参与该系统的研发。2012年6月21日,微软在美国旧金山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Windows Phone 8(WP8)操作系统,它采用了全新的内核和界面,可支持多核处理器和高清分辨率,整体性能更多强劲,诺基亚开始大量生产WP8手机。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新的WP8系统和原来的WP7.5系统并不兼容。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将以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同时以16.5亿欧元购买其10年期专利许可证,共计54.4亿欧元,约折合71.7亿美元。该收购项目中包括诺基亚的手机部门和手机业务,以及诺基亚在全球的手机制造工厂和诺基亚的手机部门和工厂的所有员工,还有诺基亚的大量专利以及品牌的授权。
二、诺基亚的兴盛原因
1、社会背景
上个世纪70年代,百年老店诺基亚公司开始进入手机电信行业。而此时的芬兰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其他国家的电信行业在当时基本处于垄断阶段,而芬兰则十分鼓励国内电信行业的竞争,导致芬兰国内的独特的完全竞争市场形势占统治地位。自从这个国家第一个地方电话网19世纪90年代早期建立以来,芬兰已有好几个电话运营公司,它们和芬兰邮政电话电报局从不自动从国家供应商手里购买设备。自从诺基亚进入电信市场以来,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用户强烈的需求促使诺基亚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和产品。而诺基亚正是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才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进而进军国际市场。
2、技术支撑
诺基亚成功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强大的开发团队。首先,在大哥大时代,诺基亚公司就致力于手机的便携化与操作的人性化。而大哥大时代手机之所以巨大,是由于其电池体积过大,而小型的电池板的续航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手机的需求。而诺基亚公司最早开发出了便携式的小型电池板,并因此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直板机型,通过其轻巧便携的外形和不错的通话性能迅速占领了市场。可是它并不满足,它针对当时三星摩托罗拉公司等笨拙的操作系统,开发出了简单明了,功能强大,并及其人性化的塞班操作系统(塞班公司由诺基亚持股成立),集成了网络、无线文字、PIM、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功能,支持JAVA,并能够运行小型第三方软件,以至于在2003年其系统占有中国手机市场的66.6%。而诺基亚手机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其经久耐用,甚至手机在掉进水里后拿出来仍可继续使用。而这也是诺基亚公司不断技术革新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诺基亚公司正是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推出更加先进更加强大的新产品,将旧产品不断淘汰,贬值,并保持与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先优势,成为手机行业的引领者而占据大量市场。
3、收购过程
(1)交易内容
北京时间2013年9月3日上午消息,微软今天宣布,将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以及大批专利组合的授权。
微软将以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同时以16.5亿欧元购买其10年期专利许可证,共计54.4亿欧元,约折合71.7亿美元。上述金额将全部通过现金支付。诺基亚预计,将因此项交易获利约32亿欧元。2012年,诺基亚计划出售的这部分业务带来了149亿欧元的营收,占该公司总营收的约50%。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诺基亚将向微软提供10年期非排他性专利授权。微软同时将向诺基亚提供与位置技术相关的专利授权。微软未来有权延长这一专利合作。微软同时也将获得诺基亚Here平台的授权,并成为诺基亚Here业务最大的客户,基于独立的授权协议付费。
(2)交易细节
此次交易从最初接洽到最终成功,整个过程并非一番风顺。在长达7个月多的马拉松谈判之后,微软最终与诺基亚达成了并购交易,其中,仅诺基亚董事会为此交易的最终成功就召开了50多次会议。
微软 CEO 史蒂夫•鲍尔默在今2013年1月下旬打给诺基亚董事长里斯托•席拉斯玛一个持续仅5分钟的电话为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拉开了序幕。
随着巴塞罗那全球移动大会的临近,双方团队都试图对合作关系做出评价,并寻求进一步的解决方案。在巴塞罗那的胡安卡洛斯一世酒店,鲍尔默与席拉斯玛进行了一小时的长谈。
两人讨论了各种方案,包括从对现有合作关系的轻微调整,到进行更深层次的商业合作,甚至是业务合并。 在意识到对话的最终方向可能会走向收购谈判后,席拉斯玛与诺基亚董事会便开始评估所有可能的选择,其中也当然包括了非微软的潜在合作和收购方案。
4 月 22 日,诺基亚与微软在基亚的外部法律顾问公司 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 Flom 位于纽约的办公室里开始谈判。期间,谈判几近陷入僵局。微软已经表明了自身立场,事实上抛出了收购的意向。而诺基亚正在准备做出回应。
会议重启后,席拉斯玛用了 10 分钟的时间冷静而又礼貌地阐明,双方在诺基亚手机业务估值上差距太大。鲍尔默对此回应称,非常高兴能够了解诺基亚的立场。此后,双方决定会议无需继续进行。
尽管这次谈判结果陷入僵局,但史密斯还是建议其同僚们再考虑一天,并重新审视一下谈判内容。而诺基亚方面也有人表示双方的差距或许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大。
第二天,席拉斯玛给鲍尔默发短信,讨论双方是否还有值得商讨的地方。而史密斯与彭特兰也决定通过会晤来理清双方的估价差距究竟在哪里。此后进行的一系列电话会议让双方相信还有谈判的余地。随后双方决定在 5 月 24 日会面。
5 月 24 日,双方展开第二次谈判。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开始有达成共识的苗头,但仍有些问题僵持不下。直到晚上,大楼里仅剩下微软和诺基亚的两组谈判团队。双方各自占据楼层的一边,仔细研究对方的观点。但谈判依然不太顺利。诺基亚的地图业务成为双方僵持不下的一个焦点问题。席拉斯玛坚持认为,诺基亚如果想继续成为一家公司,那么地图业务就是至关重要的。而微软也同样坚定地认为,该公司必须掌握定位技术才有机会在移动市场取胜。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双方团队每天都要会面,以决定哪些问题需要上报给由胡德、 史密斯、彭特兰和伊哈莫迪拉组成的四人小组。最终结果并非简单的一纸协定,而是包含了专利协议、商标权、出售手机业务以及经过激烈争论达成的地图业务在内的一系列协议。
这一切还在进行的时候,微软又经历了一次大的人事变动。在一系列复杂事件之后,鲍尔默决定从微软 CEO 位置上退休,而且包括董事比尔•盖茨在内的微软董事会也同意了他的退休申请。就在对外宣布之前,他给诺基亚的席拉斯玛和埃洛普打电话进行了沟通,并征得了对方的认可。
在协议敲定前的最后时间里,双方往来的交流越发频繁。双方都在试图利用将材料递交给对方审核期间的时间差,抓紧时间休息。因为第二天一早就要开始审核对方发回的反馈。 9 月 1 日星期日,鲍尔默已经坐在飞往芬兰的飞机上了。在他于周一抵达芬兰之后,双方已就最终签署收购协议一切准备就绪。
(3)人事变动
根据两家公司达成的协议,诺基亚现任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将出任诺基亚执行副总裁,主管设备与服务,直至交易完成;诺基亚现任董事长里斯托·席拉斯玛(Risto Siilasmaa)已被任命为诺基亚临时CEO。
(4)业务调整
本次收购完成后,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将被微软纳入囊中。目前,诺基亚主要拥有设备与服务、Here地图和网络设备三大业务部门,而设备与服务部门主要负责手机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成为微软的一部分,“诺基亚”品牌仍将得以保留。根据协议,微软将
收购诺基亚的智能设备业务部门,包括“Lumia”品牌和产品,以及诺基亚的手机业务部门,包括诺基亚功能机和Asha系列手机。
交易结束之后,将有3.2万名诺基亚员工加入微软,其中包括4700名芬兰员工以及大约1.83万名制造部门的员工。
4、诺基亚割爱手机业务原因
(1)从全球市场说:
材料一: 13Q1和13Q4全球移动设备销量排行榜
这是Globalwebindex针对16-64岁的互联网用户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
除“领头羊”三星外,其他品牌中,苹果和索尼在2013年同样出现上升——分别比年初增长了4%。
但是诺基亚的情况却不怎么乐观,它的全球份额从25%下滑至22%。即便如此,它仍旧保持在第二位,并且在许多新兴互联网市场的使用率远远高于平均水(在诸如菲律宾、印度
和印尼等国家达到了40%或更高)。从年龄上说,它最高的使用客户群为45+,如果它当前的趋势能够逆转,它的吸引力将在其他年龄段出现增长。
材料二: 20131Q和2Q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对比排行榜
从智能手机市场来看,三星占比30.8%,苹果占比18.2%,LG占比4.8%。而诺基亚已被挤出一流智能手机市场。
材料三: 2013年1Q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按操作系统排行
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来看,Android仍是领先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占比74.4%,iOS占比18.2%,黑莓占比3%,Windows Phone占比2.9%,而此时Windo Phone并没有开始崭露头角。
(2)从中国市场说:
诺基亚传统的主要市场之一中国大陆更是涌现出一批像华为、中兴、联想、OPPO等发展迅速的智能手机厂商;
材料四:
由图中可以看出,诺基亚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已经略像“糟糠之妻”,虽然以往建立的品牌影响力还在,但架不住“新人”们的种种新潮手段,如若不能做个大动作来个彻底的改头换面,地位就岌岌可危。
(3)从美国市场说:
有学者分析认为,诺基亚的技术并不是它目前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它忽略了美国。这家企业根本没有在美国市场上进行积极、巧妙、谦恭的竞争,它在创新时没有考虑到美国市场的需要。诺基亚的思路就是要确保自己在欧洲市场上的制高点,并且引领亚洲市场。可以说,在这个芬兰巨人的眼里,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重要性被排在了第三位。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苹果的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横空出世宣告了诺基亚的重大失策:如果在美国市场是输家,你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全球创新者。且看以下数字:从2009年到2010年,诺基亚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从47%左右下滑到38%左右。诺基亚在北美的销售数字更让人瞠目结舌:它从不到3.5%的市场份额滑到了3%以下。到2011年,iPhone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攀升到16%,Android的全球智能手机份额更是由2009年的4%飙升到2010年的近23%,在美国,它们的市场份额分别是24%和39%,这两个诺基亚最厉害的竞争对手都在美国占据了差不多是它十倍的市场份额。
虽然中国、印度和拉丁美洲无疑也是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任何无视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国家,以及它的消费者和创新者的企业必定置自己于险境。诺基亚的策略的后果就是无法在一个对智能手机需求旺盛的市场中学习、成长和赢利。要知道,真正的领导者在任何真正的竞争中都会大显身手,他们不会因为能够在别的地方做得更好而真的放弃世界上最富有的市场。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会尊重这样一个无可置疑的现实:虽然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冒出世界性的创新者,但是,可能性最大的还是在曾经诞生了谷歌、苹果和脸谱(Facebook)的这片土壤上。想要在整个世界取得成功的技术型企业家,仍然需要在美国取得成功。
(4)从财务及业绩说:
公开资料显示,在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过去一年当中,诺基亚的自由现金流已经降至-8.12亿欧元,低于截至2011年9月末的23亿欧元。诺基亚甚至出售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附近的总部大楼,以改善财务状况。
过去的六个季度,诺基亚出现业绩连续下滑和亏损。2011年开始的诺基亚和微软的合作并没有改善诺基亚的境遇,甚至更糟。在 苹果以及三星等Android手机的竞争下,2013年第一季度,Windows Phone 系统手机只占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3%,而75%的新智能手机都搭载安卓系统。
5、并购之后动态
这项交易预计将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需得到诺基亚股东和相关机构批准。
该消息引发了市场极大的震动,不过对双方股价影响不一。截止周一美股收盘,诺基亚上涨31.28%,报收于5.12美元,总市值为191.7亿美元,盘中最大涨幅达43.08%。而微软则下跌4.55%,报收于31.88美元,总市值2655.6亿美元。而其他大部分科技股昨日均告上涨。微软的收购金额不足诺基亚市值的一半,即诺基亚还是留下了自己大部分“家产“。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令人奇怪,因为微软只是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在线地图和网络设备业务仍归诺基亚所有。但是就这一项最重业务的交易,给诺基亚带来的希望与给微软带来的怀疑已经完全表现出来。微软认为这次收购将会是一项双赢的收购,诺基亚抛弃了日益衰落的手机业务(在微软的授权下诺基亚继续运营Asha手机品牌),专注于研发在线地图和网络设备的发展,而微软得到了进入手机市场的敲门砖。至于是否是真的双赢,就看接下来微软在手机市场上的表现了。
材料一:迄今为止,诺基亚Lumia总销量达到4430万台。诺基亚于2011年11月份开卖首款Windows Phone智能机(Lumia800)。
销量(万台)
2012年
2013年
一季度
200
560
二季度
400
740
三季度
290
880
四季度
440
820
单从销量来看,诺基亚Lumia非凡系类销量涨势十分强劲,大有可为。此次并购的意义开始逐渐体现出来。
6、诺基亚的战略转型
(1)HERE地图
HERE地图是诺基亚推出的类似Google Maps的地图服务,支持WP、Android、iOS、HTML5等多个版本。2014年2月25日上架微软Windows8商店,免费为所有Win8设备使用。大
小45MB,全球140多个城市提供服务支持。无论有无WiFi或数据线,只要之前下载了地图,都可以在离线情况下使用。其功能有:(1)在专用城市,都可以下载城市地图、查看具体公交路线、了解当地热门地点;(2)查看全景图片,检查自己是否已经身在此处;(3)获取步行、驾车、公交路线(4)保存喜爱的图片并在同步;(5)将喜爱的收藏保存到“开始屏幕”,只需一点就可以打开(6)倾斜手机就可以3D模式查看城市及建筑(7)附近热门地点的点评、联系方式(8)通过社交网络分享。据悉,该版本HERE地图除了能够进行基本的搜索、定位以及导航以外,还具有3D立体城市导航、离线地图、公共交通信息查询等多项实用功能。
据悉,Here地图的发展态势可圈可点,在今年2月份的MWC2014大会上,三星展示了搭载Tizen(泰泽)移动平台的原型设备。在该款Tizen设备的地图服务上,三星并没有采用谷歌地图服务,而是采用了诺基亚的Here地图服务和应用。3月份,诺基亚Here的官方博客又撰文称,诺基亚已与地图导航开发商Symphony Teleca联手为三星Gear智能手表打造了地图导航应用。这款应用将使用诺基亚的路线规划(turn-by-turn)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或者屏幕显示的方式接收导航信息。此番合作对于诺基亚来说意义深远,早前业内曾有消息传出,诺基亚Here部门正在研发多款可穿戴设备。或许,Here导航支持Gear手表,正是在为将来支持自家的智能手表进行铺路。而对于三星来说也意义非凡,借助诺基亚Here地图,三星可以降低对谷歌服务的依赖。
日前(2013年3月),雅虎地图(Yahoo! Maps)开始提供室内地图服务,这对Google
地图(Google Maps)发起了挑战。Google地图目前在全球超过7.5万个建筑内
部提供地图导航服务。
雅虎地图的这项新功能由诺基亚的Here平台提供支持,为购物中心等建筑提供包括多个楼层的室内导航。不仅仅提供建筑物的内部布局,Here还提供了商店、餐馆和咖啡厅等的详细信息,例如ATM机和卫生间等附属服务等等。
Google地图提供室内导航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雅虎地图的室内导航功能与Google的类似。自2012年开始,诺基亚自己的Here地图也开始支持室内地图功能,去年它甚至还向Google推销自己的室内导航数据。
诺基亚的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但Here作为核心部门被诺基亚保留。Here团队旗下有多辆拍摄街景的摄影车,意图向Google的街景地图发起挑战,Here的街景还加入针对街道标语和标牌的光学字符识别功能,进一步扩充它的地图数据。
HERE 地图已经找到了自己所属的阵营,所占市场越来越庞大。
(2)HERE驾车
HERE驾车+(HERE Drive+)则是诺基亚的专业地图导航软件,目前支持95个国家和地区的Turn-by-Turn的离线语音导航、87钟语音导航选项、支持3D卫星地图和街景,以及实时路况、天气等信息提示。HERE Drive+售价34.99欧元(人民币270元),比降价之前的高德导航都贵出不少。
由于诺基亚HERE地图在全球竞争市场中有着绝对的优势,目前全球80%的车载导航系统均使用诺基亚的地图数据。而最近诺基亚又推出了针对智能汽车的HERE Auto地图导航系统和应用平台,支持微软Windows嵌入式系统和黑莓QNX车载系统,并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在移动应用上,Here Auto Companion可以直接和汽车相连,远程查看规划路线、POI点、油量、胎压等汽车信息以及汽车控制等功能,汽车厂商可以通过白标签的形式定制应用。2013年8月30日消息,诺基亚发布了一套全新的车用导航应用系统,基于HERE地图数据。这套产品将可嵌入车辆的导航系统,支持移动应用扩展和天气服务,支持离线语音导航和离线地图,以及2D/3D卫星图和街景服务。导航系统与手机将可直接连接,将率先
推出Windows Phone版本。
(3)HERE公交
"HERE公交"让您去任何地方都更容易,无论是公共汽车、火车还是地铁。 快速比较路线、出发和到达时间,甚至是每种路线需要的步行距离。 覆盖全球740多个城市。
(4)网络硬件nsn
材料一:日前,德州仪器(TI) 与世界移动宽带专业公司诺基亚解决方案与网络公司(NSN)
宣布联合打造NSN新一代室内小型蜂窝基站。该最新室内小型蜂窝基站建立在 NSN Flexi
Zone 产品套件基础之上,与目前支持的32位用户相比,预计将在以太网供电电源标准下支持创纪录的400 名室内活跃用户。此外,NSN 还可采用TI KeyStone SoC 支持新一代室内FlexiZone小型蜂窝,提供领先的宏奇偶校验解决方案。NSN小型蜂窝产品管理负责人Randy
Cox 表示:“Flexi Zone 系列小型蜂窝是业界首批室内外小型蜂窝,可提供全面的软件宏奇偶校验,从而不仅可实现能够降低总体拥有成本的高性能 HetNet 部署,同时还可提供重要功能来处理热点热区或提供室内服务,充分满足多种运营商的用户需求。我们可通过利用TI
KeyStone SoC 的可编程性大幅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因为宏软件奇偶校验可帮助运营商将宏蜂窝与小型蜂窝网络层更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可更好地管理干扰、简化互操作性,并减少对运营与维护的影响。”种种迹象表明,诺基亚nsn将在两家协同下发展更加只能与完善,前景乐观。
材料二:基亚解决方案和网络部门(以下简称“NSN”)CEO拉吉夫·苏利在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诺基亚将寻求扩大与瞻博(Juniper)的销售合作,淡化了两家公司并购的可能性。苏利表示,“我们与瞻博存在合作关系,我们将寻求扩大这一合作关系,仅此而已。”由此可见诺基亚对于nsn所采取的态度十分慎重认真,是将其作为主打产品、向差异化发展的趋势而进行工作于研究的,从其坚决不同意将此项业务被并购与不轻易并购别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7.诺基亚现阶段情况(2013年Q3)
(1)设备与服务部门
截止到2013年第3季度,净营收为28.98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5.63亿元,增长7亿余元。智能设备营收为12.54亿欧元,上年同期为9.76亿欧元吗,下滑3亿余元。传统功能型手机营收为14.89亿欧元,上年同期为23.66亿欧元,上升9亿余元。
移动设备出货量为6460万部,而上年同期为8290万部。在这6460万部手机中,欧洲市场出货量为1320万部,同比下滑21%。中东及非洲出货量为1470万部,同比下滑23%。大中华区出货量为400万部,同比下滑31%。亚太出货量为2360万部,同比下滑22%。北美出货量为140万部,同比增长367%。拉美出货量为770万部,同比下滑29%。
其中智能设备(Lumia智能手机)出货量为880万部,而上年同期为630万部。传统功能型手机出货量为5580万部,而上年同期为7660万部。
由此可见,诺基亚智能手机业务还是举步维艰,但已经有了好转的迹象,说明诺基亚恢复后的智能设备正逐渐再次拉回消费者的眼球。只要良性循环下去转亏为盈不是梦。
(2)Here地图服务部门
营收为2.11亿欧元,上年同期为2.65亿欧元。运营利润为1400万欧元,而上年同期运营亏损5600万欧元。基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运营利润为2000万欧元,而上年同期运营利润3700万欧元。运营利润率为6.6%,而上年同期为-21.1%。
由此可见,HERE地图也逐渐上纲上线,管理运营正在逐渐完善。如果不出意外稳定经营下去的话,作为诺基亚顶梁柱业务指日可待。
(3)诺基亚解决方案和网络公司
净营收为25.92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5.01亿欧元。运营利润为1.66亿欧元,上年同期为1.83亿欧元。基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运营利润为2.18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24亿欧元。运营利润率为6.4%,而上年同期为5.2%。
再次业务部门优势还未十分明显地显露出来,这就需要诺基亚公司继续将研发和管理,公司现在只剩下两项大业务,要好好珍惜与重视才对。
三、股市反应
1、微软:
6个月内股价反应
一年内股价反应:
3年内股价反应:
9月3号,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从近期的股价走势我们可以看出,收购行为并没有给股价带来特别大的冲击,甚至股价还有平稳上扬趋势,这是否意味着股东们对于这一事件很是看好呢。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从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微软资金雄厚,总资产达15354.3个亿,光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就有1005.9亿美元,对于收购诺基亚所要支付的全现金77.1个亿可以说毫无压力。本季最突出的变动就是他的长期负债总额上升了800亿,其中有约600个亿体现在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上,资产负债率达44.58%。看来,微软已经为收购后的事情做准备了。
2、诺基亚
6个月内股价走势:
一年内股价走势:
三年内股价走势:
可以看出,收购前一天诺基亚的股价还是每股3.9美元,而截止今天股价已变为每股7.70美元,涨势大好。看来,诺基亚的股东们对于诺基亚出售其手机业务,集中力量发展利润跟高的地图导航业务还有网络硬件业务还是挺有信心的。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从账面上来看,诺基亚要是剔除了近三年一直严重亏损的手机业务后,的确要喜人得多。据悉,诺基亚的另外两大板块业务HERE地图服务及网络硬件业务(前身为诺基亚西门子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盈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