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5日发(作者:赧巧香)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一、投影仪
1.如( )
图所示是利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
B.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眼镜镜片
D.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2.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 立、放大的实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二、照相机
1.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1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2.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照了合影后,接着照一张单身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应远离镜头,同时胶片应靠近镜头
B.小明应靠近镜头,同时胶片应远离镜头
C.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3.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
B.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D.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录范围
4.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 )
A. B. C. D.
5.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 (大于/等于/小于)2f时,成倒立的 的实像。当手机离被拍摄的物体很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 ,从手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 (凸/凹)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
6.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应为 ,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7.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填“反”或“折”)2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实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填“物距”或“像距”)。
8.最近,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即可获得红包。手机摄像头是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9.(1)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1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 人像的大小。(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手机摄像头成像,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如图2中大致成像光路,标出像A′B′(透镜内光路可以不画出)。
(3)小明用手机的“微距照相”功能,拍摄小蚂蚁,小蚂蚁的照片比蚂蚁还大,此时手机离蚂蚁3cm,则手 机镜头焦距应为 (选填小于1.5cm、大于1.5cm 且小于3cm、大于3cm)
三、放大镜
1.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大于20cm
C.小于10cm
B.等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
2.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光通过近视眼镜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的“或“倒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
3.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 (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太阳出来,露珠会慢慢消失,这是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
4.透过滴在玻璃台板上的水滴看过去,可以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
5.小明利用家中一架焦距固定为60mm的照相机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到镜头对太阳光有 作用,这是因为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
3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2)用镜头来观察距离镜头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虫时,能看到小昆虫 像,此时的镜头功能相当于一个 。
(3)把镜头装回相机,小明在拍一棵银杏树时,银杏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 像。
(4)要使银杏树的像小一些,则小明应将镜头 (远离/靠近)银杏树,同时调整镜头 (远离/靠近)底片。
四、综合题
1.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成像都是因为光的折射
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C.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大
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2.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3.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
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
4.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
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C.照相时被拍者距离相机在一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成放大的虚像
5.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4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6.下列关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又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B.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又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C.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但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D.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但能够成在光屏上的像
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
(1)小孔成像; (2)平面镜成像;(3)放大镜成像; (4)电影银幕上的像;(5)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6)水面的倒影。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属于虚像的是 ;由于光的反射的是 ,由于光的折射的是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填序号)
5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参考答案
一、投影仪
1.如图所示是利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
B.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眼镜镜片
D.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答案】C
2.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 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凸透镜;倒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6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答案】(1)10.0;(2)放大;投影仪;(3)右;(4)不能。
二、照相机
1.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答案】B
2.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照了合影后,接着照一张单身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应远离镜头,同时胶片应靠近镜头
B.小明应靠近镜头,同时胶片应远离镜头
C.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3.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
B.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D.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录范围
【答案】C
4.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 )
7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A. B. C. D.
【答案】D
5.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 (大于/等于/小于)2f时,成倒立的 的实像。当手机离被拍摄的物体很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 ,从手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 (凸/凹)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
【答案】大于;缩小;大;凸。
6.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应为 ,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答案】缩小;减小。
7.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实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填“物距”或“像距”)。
【答案】反;凸透;物距。
8.最近,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即可获得红包。手机摄像头是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凸透镜;变大。
9.(1)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1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 人像的大小。(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手机摄像头成像,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如图2中大致成像光路,标出像A′B′(透镜内光路可以不画出)。
8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3)小明用手机的“微距照相”功能,拍摄小蚂蚁,小蚂蚁的照片比蚂蚁还大,此时手机离蚂蚁3cm,则手 机镜头焦距应为 (选填小于1.5cm、大于1.5cm 且小于3cm、大于3cm)
【答案】(1)增大;减少;(2)如下图所示;(3)大于1.5cm且小于3cm。
三、放大镜
1.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大于20cm
C.小于10cm
【答案】C
2.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光通过近视眼镜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的“或“倒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
【答案】虚像;倒立的;实。
3.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 (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太阳出来,露珠会慢慢消失,这是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
【答案】放大镜;汽化。
4.透过滴在玻璃台板上的水滴看过去,可以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
【答案】凸透镜;虚。
5.小明利用家中一架焦距固定为60mm的照相机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到镜头对太阳光有 作用,这是因为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
(2)用镜头来观察距离镜头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虫时,能看到小昆虫 像,此时的镜头功能相当于一个 。
(3)把镜头装回相机,小明在拍一棵银杏树时,银杏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 像。
(4)要使银杏树的像小一些,则小明应将镜头 (远离/靠近)银杏树,同时调整镜头 (远离/靠近)9 / 11
B.等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底片。
【答案】(1)会聚;凸;(2)放大、正立、虚;放大镜;(3)倒立、缩小、实;(4)远离;靠近。
四、综合题
1.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成像都是因为光的折射
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C.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大
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答案】A
2.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答案】A
3.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
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
【答案】C
4.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
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C.照相时被拍者距离相机在一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成放大的虚像
【答案】B
10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5.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答案】A
6.下列关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又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B.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又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C.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但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D.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但能够成在光屏上的像
【答案】C
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
(1)小孔成像; (2)平面镜成像;(3)放大镜成像; (4)电影银幕上的像;(5)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6)水面的倒影。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属于虚像的是 ;由于光的反射的是 ,由于光的折射的是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填序号)
【答案】(1)(4);(2)(3)(5)(6); (2)(5)(6);(3)(4);(1)。
11 / 11
2024年1月5日发(作者:赧巧香)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一、投影仪
1.如( )
图所示是利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
B.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眼镜镜片
D.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2.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 立、放大的实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二、照相机
1.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1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2.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照了合影后,接着照一张单身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应远离镜头,同时胶片应靠近镜头
B.小明应靠近镜头,同时胶片应远离镜头
C.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3.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
B.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D.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录范围
4.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 )
A. B. C. D.
5.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 (大于/等于/小于)2f时,成倒立的 的实像。当手机离被拍摄的物体很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 ,从手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 (凸/凹)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
6.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应为 ,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7.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填“反”或“折”)2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实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填“物距”或“像距”)。
8.最近,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即可获得红包。手机摄像头是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9.(1)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1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 人像的大小。(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手机摄像头成像,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如图2中大致成像光路,标出像A′B′(透镜内光路可以不画出)。
(3)小明用手机的“微距照相”功能,拍摄小蚂蚁,小蚂蚁的照片比蚂蚁还大,此时手机离蚂蚁3cm,则手 机镜头焦距应为 (选填小于1.5cm、大于1.5cm 且小于3cm、大于3cm)
三、放大镜
1.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大于20cm
C.小于10cm
B.等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
2.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光通过近视眼镜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的“或“倒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
3.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 (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太阳出来,露珠会慢慢消失,这是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
4.透过滴在玻璃台板上的水滴看过去,可以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
5.小明利用家中一架焦距固定为60mm的照相机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到镜头对太阳光有 作用,这是因为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
3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2)用镜头来观察距离镜头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虫时,能看到小昆虫 像,此时的镜头功能相当于一个 。
(3)把镜头装回相机,小明在拍一棵银杏树时,银杏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 像。
(4)要使银杏树的像小一些,则小明应将镜头 (远离/靠近)银杏树,同时调整镜头 (远离/靠近)底片。
四、综合题
1.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成像都是因为光的折射
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C.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大
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2.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3.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
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
4.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
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C.照相时被拍者距离相机在一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成放大的虚像
5.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4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6.下列关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又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B.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又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C.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但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D.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但能够成在光屏上的像
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
(1)小孔成像; (2)平面镜成像;(3)放大镜成像; (4)电影银幕上的像;(5)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6)水面的倒影。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属于虚像的是 ;由于光的反射的是 ,由于光的折射的是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填序号)
5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参考答案
一、投影仪
1.如图所示是利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
B.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眼镜镜片
D.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答案】C
2.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 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凸透镜;倒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6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答案】(1)10.0;(2)放大;投影仪;(3)右;(4)不能。
二、照相机
1.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答案】B
2.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照了合影后,接着照一张单身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应远离镜头,同时胶片应靠近镜头
B.小明应靠近镜头,同时胶片应远离镜头
C.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3.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
B.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D.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录范围
【答案】C
4.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 )
7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A. B. C. D.
【答案】D
5.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 (大于/等于/小于)2f时,成倒立的 的实像。当手机离被拍摄的物体很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 ,从手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 (凸/凹)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
【答案】大于;缩小;大;凸。
6.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应为 ,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答案】缩小;减小。
7.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实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填“物距”或“像距”)。
【答案】反;凸透;物距。
8.最近,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即可获得红包。手机摄像头是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凸透镜;变大。
9.(1)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1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 人像的大小。(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手机摄像头成像,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如图2中大致成像光路,标出像A′B′(透镜内光路可以不画出)。
8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3)小明用手机的“微距照相”功能,拍摄小蚂蚁,小蚂蚁的照片比蚂蚁还大,此时手机离蚂蚁3cm,则手 机镜头焦距应为 (选填小于1.5cm、大于1.5cm 且小于3cm、大于3cm)
【答案】(1)增大;减少;(2)如下图所示;(3)大于1.5cm且小于3cm。
三、放大镜
1.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大于20cm
C.小于10cm
【答案】C
2.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光通过近视眼镜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的“或“倒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
【答案】虚像;倒立的;实。
3.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 (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太阳出来,露珠会慢慢消失,这是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
【答案】放大镜;汽化。
4.透过滴在玻璃台板上的水滴看过去,可以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
【答案】凸透镜;虚。
5.小明利用家中一架焦距固定为60mm的照相机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到镜头对太阳光有 作用,这是因为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
(2)用镜头来观察距离镜头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虫时,能看到小昆虫 像,此时的镜头功能相当于一个 。
(3)把镜头装回相机,小明在拍一棵银杏树时,银杏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 像。
(4)要使银杏树的像小一些,则小明应将镜头 (远离/靠近)银杏树,同时调整镜头 (远离/靠近)9 / 11
B.等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底片。
【答案】(1)会聚;凸;(2)放大、正立、虚;放大镜;(3)倒立、缩小、实;(4)远离;靠近。
四、综合题
1.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成像都是因为光的折射
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C.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大
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答案】A
2.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答案】A
3.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
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
【答案】C
4.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
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C.照相时被拍者距离相机在一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成放大的虚像
【答案】B
10 / 11
2020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生活中的透镜
5.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答案】A
6.下列关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又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B.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又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C.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但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D.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但能够成在光屏上的像
【答案】C
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
(1)小孔成像; (2)平面镜成像;(3)放大镜成像; (4)电影银幕上的像;(5)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6)水面的倒影。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属于虚像的是 ;由于光的反射的是 ,由于光的折射的是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填序号)
【答案】(1)(4);(2)(3)(5)(6); (2)(5)(6);(3)(4);(1)。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