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7日发(作者:阿思聪)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朗读者
杨军民
买完车票,时间尚早,她找了一处座位坐下来。一抹阳光从敞亮的车站候车室窗户射进来,亮丽而温暖。她再一次掏出手机确认一下时间,习惯地将手机装入夹克衫左下侧的口袋。从放在座位右侧的旅行袋里掏出一本书,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专注地读起来。很久没有读过带入感这么强的小说了。她立即被作者细腻的笔触带入了十八世纪苏格兰高原一个伯爵府邸的傍晚,高高的府邸台阶上,走下来一位十五岁的少年。在作者情景交融的笔触下,那座府邸像一幅精美的油画,恬淡静美朦胧。没有任何预兆的,少年被碎石路上轻微的声响惊扰,悚然回首,一个身材颀长的白色身影向他逼近,包裹了他,让他惊恐晕眩继而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留恋之中……小说如静静的山涧涌出一股溪流,清澈却水花四溅,宁静却暗流奔涌,细腻的心理描写,悬疑的构思,唯美的景色描写,像面对一桌丰盛的美味大餐,够香够味够爽……
这时候,有一个穿着一身黑衣的少年坐在了她的身边。她用眼睛的余光感受到了他的存在,她却已经被小说的情节感染得无力自拔。少年坐在她的身旁玩手机,游戏的音量开得很大,像一个小型音箱里在发生着一场激战。少年看似盯着手机,眼睛的余光却机警地观察着周围。候车室的人不少,也不多,焦急奔走的,引颈张望的,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匆忙的节奏里透露着井然。少年眼睛更贴近了屏幕,右手脱离了手机,那是一双女人般纤细瘦长的手,比之于妇女丰腴饱满的手指,他的手略显骨感,灵活而有力量。少年似乎更专注于手机的游戏。那只手却忽然如离弦之箭,只觉白光一闪,她装在口袋里的手机已经被他灵巧地掠过来,落入了他的口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会觉得那双手不是他的,他对手机的专注度始终未有丝毫懈怠,那只手却在执行着与他的神情丝毫无关的事情,像极了孙悟空的分身术。当他心神归一的时候,他又用眼睛的余光看一下四周。发生了什么吗?似乎没有。少年好像已经很深地沉溺了,眼睛依然盯着手机,缓缓起身,准备离开。
“对于这些留守的孩子,对他们,我们有什么可以责怪呢?他们在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却在异乡打工,他们的心灵得不到爱抚,他们像案板上的鱼,干涸而挣扎。柔弱一些的孩子因此沉默消沉,刚强一些的孩子会把渴望变成叛逆,甚至会徘徊在犯罪的边缘,他们只是以这些行为来表现自己的无所谓,掩饰心中对爱的渴望。他们带刺,但刺里包裹着一颗温热坚强的心哪!当然,我们也不能怨责那些父母,他们抛下心疼的孩子,带着一腔怀念奔走在流水线上,他们想奠定一些经济基础,他们眼睛里是产品,心里却只有他们的孩子。孩子
是他们的信念,每日把疲惫的身体搁在床板上的时候,在疲惫留给他们的哪怕最短暂的间隙里,一定,一定,是他们的孩子在眼前晃动。这是一种牺牲,一种无畏呀!我们无力改变,就让我们拿起电话,哪怕只能说一句话。那么,父母说孩子,爸妈想你了!那么,孩子说爸妈,我想你们了!世界或许会因为这一句话而充满阳光……”
她忽然念出声来,声音不高不低,临近的人都可以听得见,听得清楚。那声音情感饱满,像春风吹拂着树梢,像划破云翳的一缕阳光,像母亲抚摸着婴儿……
准备起身的少年聆听着,前后左右的几个人聆听着,车站的喧闹似乎凝滞了,只有她温和而清晰的声音在环绕。
少年关小了手机的音量,静静地听完了她的朗读。默默地站起来,走出了车站大门,隔着玻璃窗,她看见他把手机把在耳朵上。也许,铃声响起的那边,是他的父亲或他的母亲。
她这么想着,眼睛有些湿润。作为一名做留守孩子专访的记者,她一进门就看见了那个孩子,桀骜不驯的眼神,须臾不离的手机,一只耳朵下晶亮的耳环。
她把手插进左下边的口袋,手机好好地躺在那里,手机是温热的,有她的体温,当然也有他的。
时间到了,她准备着行囊,走向站台入口。
那本被合上的书,翠绿的硬质封皮上,写着《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几个仿宋大字。
(《安徽文学)2019年1期)
4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朗读者”为题,巧妙借用当前广为人知的电视节目的栏目名称,标题的趋同化既展现了阅读化人的巨大力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B.“从放在座位右侧的旅行袋里掏出一本书,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这既照应了题目,也为后文黑衣少年坐在她的左侧偷窃手机作好了铺垫。
C.文章第三段两次描写少年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周围,揭示出他偷窃行为害怕引起别人注意的戒备心理,也表现了少年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紧张和焦虑。
D.手机是“她”与少年的连接点,小说开篇切入女主人公“掏”“装”手机的动作细节,在后文少年的“掠”与“还”中传达出“朗读者”洗涤灵魂的力量。
48.文章第二段说“她”“很久没有读过带入感这么强的小说了”,实际上作者正是借助这种“带入感”巧妙地构筑了这篇小说的情节,请结合作品简要梳理。
49.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有多余之嫌,你的看法呢?请结合文本说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案】
47.C
48.答案示例:全文从“她”买票候车专注阅读展开情节,便被茨威格的小说带入其中,这是情节的“起”点;因了沉醉其中无力自拔的“被带入”的阅读才给了少年下手的机会,这是情节的“接”点;意识到手机被偷后,撇开小说的朗读又把少年带入自己设定的情景,这是情节的“折”点;少年静静地聆听、偷偷地还手机、默默地起身、悄悄地打电话,少年被带入后灵魂受到净化,这是情节“圆合”的收束点。(要紧扣“带入感”答题。若从情节的发生、发展角度来答,也可酌情给分)
49.答案示例1:不多余。理由:①表现人物:通过揭示阅读真相,更加突出了“我”要转化少年的良苦用心,丰富了人物内涵。②照应情节(或“结构完整”):文章开篇以“掏书读起来”这样的情节展开,通过最后一段交代此“阅读”非彼“朗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合理。③凸现主旨:通过揭示朗读的真相,表现了“我”作为一名留守孩子专访记者对孩子们的理解与尊重,凸显了顺势而为,春风化人的美德。
答案示例2:多余。理由: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应该给读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不宜太多太实。②从情节结构看,上一段已交代了情节发展的结果,并与开头完美照应,最后一段就显多余。③从主题表现看,去掉之后,不影响主题的阐述,戛然而止耐人寻味。④从人物形象看,前文对“她”已有充分表现,结尾补充阅读真相的细节显得造作多余。
2024年1月7日发(作者:阿思聪)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朗读者
杨军民
买完车票,时间尚早,她找了一处座位坐下来。一抹阳光从敞亮的车站候车室窗户射进来,亮丽而温暖。她再一次掏出手机确认一下时间,习惯地将手机装入夹克衫左下侧的口袋。从放在座位右侧的旅行袋里掏出一本书,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专注地读起来。很久没有读过带入感这么强的小说了。她立即被作者细腻的笔触带入了十八世纪苏格兰高原一个伯爵府邸的傍晚,高高的府邸台阶上,走下来一位十五岁的少年。在作者情景交融的笔触下,那座府邸像一幅精美的油画,恬淡静美朦胧。没有任何预兆的,少年被碎石路上轻微的声响惊扰,悚然回首,一个身材颀长的白色身影向他逼近,包裹了他,让他惊恐晕眩继而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留恋之中……小说如静静的山涧涌出一股溪流,清澈却水花四溅,宁静却暗流奔涌,细腻的心理描写,悬疑的构思,唯美的景色描写,像面对一桌丰盛的美味大餐,够香够味够爽……
这时候,有一个穿着一身黑衣的少年坐在了她的身边。她用眼睛的余光感受到了他的存在,她却已经被小说的情节感染得无力自拔。少年坐在她的身旁玩手机,游戏的音量开得很大,像一个小型音箱里在发生着一场激战。少年看似盯着手机,眼睛的余光却机警地观察着周围。候车室的人不少,也不多,焦急奔走的,引颈张望的,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匆忙的节奏里透露着井然。少年眼睛更贴近了屏幕,右手脱离了手机,那是一双女人般纤细瘦长的手,比之于妇女丰腴饱满的手指,他的手略显骨感,灵活而有力量。少年似乎更专注于手机的游戏。那只手却忽然如离弦之箭,只觉白光一闪,她装在口袋里的手机已经被他灵巧地掠过来,落入了他的口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会觉得那双手不是他的,他对手机的专注度始终未有丝毫懈怠,那只手却在执行着与他的神情丝毫无关的事情,像极了孙悟空的分身术。当他心神归一的时候,他又用眼睛的余光看一下四周。发生了什么吗?似乎没有。少年好像已经很深地沉溺了,眼睛依然盯着手机,缓缓起身,准备离开。
“对于这些留守的孩子,对他们,我们有什么可以责怪呢?他们在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却在异乡打工,他们的心灵得不到爱抚,他们像案板上的鱼,干涸而挣扎。柔弱一些的孩子因此沉默消沉,刚强一些的孩子会把渴望变成叛逆,甚至会徘徊在犯罪的边缘,他们只是以这些行为来表现自己的无所谓,掩饰心中对爱的渴望。他们带刺,但刺里包裹着一颗温热坚强的心哪!当然,我们也不能怨责那些父母,他们抛下心疼的孩子,带着一腔怀念奔走在流水线上,他们想奠定一些经济基础,他们眼睛里是产品,心里却只有他们的孩子。孩子
是他们的信念,每日把疲惫的身体搁在床板上的时候,在疲惫留给他们的哪怕最短暂的间隙里,一定,一定,是他们的孩子在眼前晃动。这是一种牺牲,一种无畏呀!我们无力改变,就让我们拿起电话,哪怕只能说一句话。那么,父母说孩子,爸妈想你了!那么,孩子说爸妈,我想你们了!世界或许会因为这一句话而充满阳光……”
她忽然念出声来,声音不高不低,临近的人都可以听得见,听得清楚。那声音情感饱满,像春风吹拂着树梢,像划破云翳的一缕阳光,像母亲抚摸着婴儿……
准备起身的少年聆听着,前后左右的几个人聆听着,车站的喧闹似乎凝滞了,只有她温和而清晰的声音在环绕。
少年关小了手机的音量,静静地听完了她的朗读。默默地站起来,走出了车站大门,隔着玻璃窗,她看见他把手机把在耳朵上。也许,铃声响起的那边,是他的父亲或他的母亲。
她这么想着,眼睛有些湿润。作为一名做留守孩子专访的记者,她一进门就看见了那个孩子,桀骜不驯的眼神,须臾不离的手机,一只耳朵下晶亮的耳环。
她把手插进左下边的口袋,手机好好地躺在那里,手机是温热的,有她的体温,当然也有他的。
时间到了,她准备着行囊,走向站台入口。
那本被合上的书,翠绿的硬质封皮上,写着《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几个仿宋大字。
(《安徽文学)2019年1期)
4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朗读者”为题,巧妙借用当前广为人知的电视节目的栏目名称,标题的趋同化既展现了阅读化人的巨大力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B.“从放在座位右侧的旅行袋里掏出一本书,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这既照应了题目,也为后文黑衣少年坐在她的左侧偷窃手机作好了铺垫。
C.文章第三段两次描写少年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周围,揭示出他偷窃行为害怕引起别人注意的戒备心理,也表现了少年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紧张和焦虑。
D.手机是“她”与少年的连接点,小说开篇切入女主人公“掏”“装”手机的动作细节,在后文少年的“掠”与“还”中传达出“朗读者”洗涤灵魂的力量。
48.文章第二段说“她”“很久没有读过带入感这么强的小说了”,实际上作者正是借助这种“带入感”巧妙地构筑了这篇小说的情节,请结合作品简要梳理。
49.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有多余之嫌,你的看法呢?请结合文本说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案】
47.C
48.答案示例:全文从“她”买票候车专注阅读展开情节,便被茨威格的小说带入其中,这是情节的“起”点;因了沉醉其中无力自拔的“被带入”的阅读才给了少年下手的机会,这是情节的“接”点;意识到手机被偷后,撇开小说的朗读又把少年带入自己设定的情景,这是情节的“折”点;少年静静地聆听、偷偷地还手机、默默地起身、悄悄地打电话,少年被带入后灵魂受到净化,这是情节“圆合”的收束点。(要紧扣“带入感”答题。若从情节的发生、发展角度来答,也可酌情给分)
49.答案示例1:不多余。理由:①表现人物:通过揭示阅读真相,更加突出了“我”要转化少年的良苦用心,丰富了人物内涵。②照应情节(或“结构完整”):文章开篇以“掏书读起来”这样的情节展开,通过最后一段交代此“阅读”非彼“朗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合理。③凸现主旨:通过揭示朗读的真相,表现了“我”作为一名留守孩子专访记者对孩子们的理解与尊重,凸显了顺势而为,春风化人的美德。
答案示例2:多余。理由: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应该给读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不宜太多太实。②从情节结构看,上一段已交代了情节发展的结果,并与开头完美照应,最后一段就显多余。③从主题表现看,去掉之后,不影响主题的阐述,戛然而止耐人寻味。④从人物形象看,前文对“她”已有充分表现,结尾补充阅读真相的细节显得造作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