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发(作者:用痴瑶)
小型 智能防丢器设计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案探讨
摘要: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丢失或忘带一些物品,而智能防丢器,则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它外形小巧美观、重量轻、能耗低、防水防震防摔,价格平民,且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当它挂在钥匙、宠物、小孩书包、老人身上时,既可以作装饰品,也可以作追踪器。它既具有近距离的忘带提醒功能,又具有远距离的丢失定位功能。它既可以定位,也可以被定位。它的这些功能,对于我们节省寻找时间、降低忘带率和丢失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对某款智能防丢器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案进行探讨,力争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案。
关键词:智能防丢器、研究现状,研究方案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许多便民的设计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防丢器就属于其中之一。为此,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设计。2000年,张朝辉设计了一款以UM3758-108A编解码芯片为核心的防丢器[1],当母机和子机超过规定范围内时,就会出现声光报警。2010年,刘密歌、王路设计了一款防丢器,它以PT2262/PT2272编码器集成芯片为核心[2],该防丢器不仅有防
丢功能,而且还具有查找功能。2011年,吴忠伟、何显山、岳彤发明的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防丢器。2014年郭明明、韩阳等人研究并设计基于蓝牙技术的双向防丢器,该防丢器克服了原有防丢器单项声光报警问题。而基于北斗GPS定位器的定位追踪器、防盗报警跟踪器,虽然定位和追踪功能强大,但其价位普遍较高,体积相对较大,不适合做饰物挂件。目前市场上的防丢器,性能不稳,定位不准,适用距离较短,外形不够精致。
近年来,无线传输技术发展十分迅速,Wifi技术己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蓝牙几乎是每个手机的标准必备,不同的无线传输技术都有不同的应用空间,例如,Wifi主要用于大量数据的传输,已经广泛应用在了无线路由器中;Wireles Susb主要用于视频数据的传输;ZIGBEE主要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中,因其传输速率有限只能用于传输一些控制信息。由于可穿戴设备对功率要求比较高,因此,现在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在无线通信的选择上采用了蓝牙4.0(BLE)技术。
2. 研究目标
本研究目标和物品绑定后,可以通过手机寻找物品的位置,或通过物品寻找手机的位置。在出门时,如果忘带物品或物品超出规定距离,会通过手机进行语音提醒、振动和物品定位。另外,通过物品,也可以找到静音或关机的手机。当物品超出规定距离时,它可以通过手机GPS定位出大概位置,在辅助以近距离报警系统找到物品的精确位置。鉴于它的工作特性,其必须性能稳定,价格平民,外形小巧,重量轻,能耗低,防水防震防摔,且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和照明功能。
3.研究内容
智能防丢器通过蓝牙和单片机芯片、定位芯片与手机连接,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防丢和定位。
近距离时,采用蓝牙和单片机芯片与手机连接,它通过距离变化来得知防丢器的安全位置。当手机和防丢器的距离在设定距离范围内时,手机没有任何提醒;当手机和防丢器的距离超出设定距离范围时,将会自动产生警音附带振动。
[5][3][4]
当找不到静音或关机的手机时,可通过按动防丢器上的按钮,来使手机发出警音,从而寻找手机。
当防丢器与手机距离较远或者不知道丢到何处时,采用定位芯片与手机连接。我们就可以通过智能防丢器上面的定位芯片来确定其大致位置,之后,再利用近距离报警器,找到防丢器的精确位置。
防丢器上的按钮,按一下会有照明功能,按两下手机可自动警音提示并附带振动。从而增加防丢器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智能防丢器的蓝牙传输距离有限,而报警是由防丢器和蓝牙之间的距离决定的,这意味着手机和防丢器之间的障碍物越多,报警距离就越短,需要设定在勿扰时间和地点内不报警。由于使用的是低能耗蓝牙技术,它的通信的信号强度会受环境的影响,通信信号计量会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通过算法的选择和利用,会有误报的可能性,未来的设计方向需要将误报率降低。
5.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智能防丢器中硬件部分包括:手机端硬件,防丢器硬件。其中手机端硬件是手机在出厂时就已经设计好的,只要手机支持蓝牙4.0即可,所以,本系统的重点在于防丢器硬件的设计。
防丢器中最重要的地方是电路主板,其他的固定设计和外观设计都是在电路主板设计出来后,才能确定的。主板防丢器硬件部分主要分为微处理器模块、射频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外电路模块。其中微处理器模块是整个主板的核心,所有的其他模块都是题绕着此微处理器设计的。
微处理器的选择必须占用空间尽可能小,性能尽可能稳定。射频模块的设计好坏关系着整个系统的通信质量,在天线的选择上必须能抗干扰、占用空间小及不能影响其他模块的工作并可实现内置功能。
电源模块是整个板子的生命线,电源模块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保证能为每个模块供电。外围电路的设计包括蜂鸣器和LED指示灯,在设计外围电路时,必须尽可能考虑到空间的利用情况。除上述各模块设计外,整个系统设计必须考虑到后期调试等问题,需提前预留出测试节点。
软件设计是系统的核心与灵魂,软件的良好设计及正常运行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因此,必须要确保软件代码的正确。
防丢器的主要软件功能就是防止物品的丢失和追踪,在防丢器设计中,必须要涉及的一个属性配置是渐近属性配置,以便监测系统中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正常值。若系统中的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超出某值,则根据不同应用可设置发出不同级别的警报,如闪烁、蜂鸣器响或其它对用户有指示性的动作。
在渐近属性配置中定义了两种角色;渐近监测器和渐近发送端。其中,渐近监测即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区分的,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对两者进行分开设计。
6.实验方案设定
对该智能防丢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先部署相应的硬件环境。现市面上的主流机型是Android和iOS两种,并且需要支持蓝牙 4.0 技术。故选取一部Android 4.4.2版本与一部iOS 10.1版本的手机,另需要基站设备(防丢器)2
个。本系统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系统相关功能是否存在缺陷,对系统运行性能没有测试要求,影响性能的主要是各个平台的自身配置以及网络速度。系统测试中服务端采用阿里云服务器,移动端所用网络为中国移动4G网络。
由于测试的对象是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所在在软件测试中,采用的是黑盒测试的方法。黑盒测试的测试思想就是测试系统的功能,对内部程序逻辑没有要求,只要输入值和输出值与预计的相匹配就意味着测试成功。对于智能防丢器的测试内容包括平台对用户管理功能的测试与分析、对预警找寻功能的测试与分析。用户管理功能测试主要包括对用户登录、注册、信息修改、删除、找回密码等的测试。若能通过上面测试,说明用户管理相关的功能没有问题。预警功
能测试主要是对防丢器对距离的判断、防丢器绑定信息的查看、提示预警信息以及双向搜寻功能的测试。通过测试从而使本系统发现漏洞与不足并得以改正。
若能通过上面测试,说明用户管理相关的功能没有问题。预警功能测试主要是对防丢器对距离的判断、防丢器绑定信息的查看、提示预警信息以及双向搜寻功能的测试。通过测试从而使本系统发现漏洞与不足并得以改正。
参考文献:
[1]一种电子防丢器[J]. 张朝辉.电子制作. 2000.11.022
[2]多功能电子防丢器的设计与实现[J]. 刘密歌,王路.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0(01)
[3]曹青春,刘辉.基于cc2540的蓝牙射频模块设计[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02)
[4]阚力丰,郭明明,韩洋等.基于蓝牙技术的双向防丢器的研究与设计[J].电子制作,2014,(15):11-12.
[5]卢敏,夏巧,鄭广增.下一代无线通信的目标及发展趋势阴.通讯世界.2002(07)
张林艳,女(1983.06)汉族,籍贯河南南阳,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题来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智能防丢器
2024年1月8日发(作者:用痴瑶)
小型 智能防丢器设计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案探讨
摘要: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丢失或忘带一些物品,而智能防丢器,则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它外形小巧美观、重量轻、能耗低、防水防震防摔,价格平民,且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当它挂在钥匙、宠物、小孩书包、老人身上时,既可以作装饰品,也可以作追踪器。它既具有近距离的忘带提醒功能,又具有远距离的丢失定位功能。它既可以定位,也可以被定位。它的这些功能,对于我们节省寻找时间、降低忘带率和丢失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对某款智能防丢器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案进行探讨,力争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案。
关键词:智能防丢器、研究现状,研究方案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许多便民的设计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防丢器就属于其中之一。为此,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设计。2000年,张朝辉设计了一款以UM3758-108A编解码芯片为核心的防丢器[1],当母机和子机超过规定范围内时,就会出现声光报警。2010年,刘密歌、王路设计了一款防丢器,它以PT2262/PT2272编码器集成芯片为核心[2],该防丢器不仅有防
丢功能,而且还具有查找功能。2011年,吴忠伟、何显山、岳彤发明的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防丢器。2014年郭明明、韩阳等人研究并设计基于蓝牙技术的双向防丢器,该防丢器克服了原有防丢器单项声光报警问题。而基于北斗GPS定位器的定位追踪器、防盗报警跟踪器,虽然定位和追踪功能强大,但其价位普遍较高,体积相对较大,不适合做饰物挂件。目前市场上的防丢器,性能不稳,定位不准,适用距离较短,外形不够精致。
近年来,无线传输技术发展十分迅速,Wifi技术己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蓝牙几乎是每个手机的标准必备,不同的无线传输技术都有不同的应用空间,例如,Wifi主要用于大量数据的传输,已经广泛应用在了无线路由器中;Wireles Susb主要用于视频数据的传输;ZIGBEE主要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中,因其传输速率有限只能用于传输一些控制信息。由于可穿戴设备对功率要求比较高,因此,现在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在无线通信的选择上采用了蓝牙4.0(BLE)技术。
2. 研究目标
本研究目标和物品绑定后,可以通过手机寻找物品的位置,或通过物品寻找手机的位置。在出门时,如果忘带物品或物品超出规定距离,会通过手机进行语音提醒、振动和物品定位。另外,通过物品,也可以找到静音或关机的手机。当物品超出规定距离时,它可以通过手机GPS定位出大概位置,在辅助以近距离报警系统找到物品的精确位置。鉴于它的工作特性,其必须性能稳定,价格平民,外形小巧,重量轻,能耗低,防水防震防摔,且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和照明功能。
3.研究内容
智能防丢器通过蓝牙和单片机芯片、定位芯片与手机连接,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防丢和定位。
近距离时,采用蓝牙和单片机芯片与手机连接,它通过距离变化来得知防丢器的安全位置。当手机和防丢器的距离在设定距离范围内时,手机没有任何提醒;当手机和防丢器的距离超出设定距离范围时,将会自动产生警音附带振动。
[5][3][4]
当找不到静音或关机的手机时,可通过按动防丢器上的按钮,来使手机发出警音,从而寻找手机。
当防丢器与手机距离较远或者不知道丢到何处时,采用定位芯片与手机连接。我们就可以通过智能防丢器上面的定位芯片来确定其大致位置,之后,再利用近距离报警器,找到防丢器的精确位置。
防丢器上的按钮,按一下会有照明功能,按两下手机可自动警音提示并附带振动。从而增加防丢器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智能防丢器的蓝牙传输距离有限,而报警是由防丢器和蓝牙之间的距离决定的,这意味着手机和防丢器之间的障碍物越多,报警距离就越短,需要设定在勿扰时间和地点内不报警。由于使用的是低能耗蓝牙技术,它的通信的信号强度会受环境的影响,通信信号计量会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通过算法的选择和利用,会有误报的可能性,未来的设计方向需要将误报率降低。
5.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智能防丢器中硬件部分包括:手机端硬件,防丢器硬件。其中手机端硬件是手机在出厂时就已经设计好的,只要手机支持蓝牙4.0即可,所以,本系统的重点在于防丢器硬件的设计。
防丢器中最重要的地方是电路主板,其他的固定设计和外观设计都是在电路主板设计出来后,才能确定的。主板防丢器硬件部分主要分为微处理器模块、射频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外电路模块。其中微处理器模块是整个主板的核心,所有的其他模块都是题绕着此微处理器设计的。
微处理器的选择必须占用空间尽可能小,性能尽可能稳定。射频模块的设计好坏关系着整个系统的通信质量,在天线的选择上必须能抗干扰、占用空间小及不能影响其他模块的工作并可实现内置功能。
电源模块是整个板子的生命线,电源模块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保证能为每个模块供电。外围电路的设计包括蜂鸣器和LED指示灯,在设计外围电路时,必须尽可能考虑到空间的利用情况。除上述各模块设计外,整个系统设计必须考虑到后期调试等问题,需提前预留出测试节点。
软件设计是系统的核心与灵魂,软件的良好设计及正常运行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因此,必须要确保软件代码的正确。
防丢器的主要软件功能就是防止物品的丢失和追踪,在防丢器设计中,必须要涉及的一个属性配置是渐近属性配置,以便监测系统中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正常值。若系统中的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超出某值,则根据不同应用可设置发出不同级别的警报,如闪烁、蜂鸣器响或其它对用户有指示性的动作。
在渐近属性配置中定义了两种角色;渐近监测器和渐近发送端。其中,渐近监测即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区分的,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对两者进行分开设计。
6.实验方案设定
对该智能防丢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先部署相应的硬件环境。现市面上的主流机型是Android和iOS两种,并且需要支持蓝牙 4.0 技术。故选取一部Android 4.4.2版本与一部iOS 10.1版本的手机,另需要基站设备(防丢器)2
个。本系统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系统相关功能是否存在缺陷,对系统运行性能没有测试要求,影响性能的主要是各个平台的自身配置以及网络速度。系统测试中服务端采用阿里云服务器,移动端所用网络为中国移动4G网络。
由于测试的对象是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所在在软件测试中,采用的是黑盒测试的方法。黑盒测试的测试思想就是测试系统的功能,对内部程序逻辑没有要求,只要输入值和输出值与预计的相匹配就意味着测试成功。对于智能防丢器的测试内容包括平台对用户管理功能的测试与分析、对预警找寻功能的测试与分析。用户管理功能测试主要包括对用户登录、注册、信息修改、删除、找回密码等的测试。若能通过上面测试,说明用户管理相关的功能没有问题。预警功
能测试主要是对防丢器对距离的判断、防丢器绑定信息的查看、提示预警信息以及双向搜寻功能的测试。通过测试从而使本系统发现漏洞与不足并得以改正。
若能通过上面测试,说明用户管理相关的功能没有问题。预警功能测试主要是对防丢器对距离的判断、防丢器绑定信息的查看、提示预警信息以及双向搜寻功能的测试。通过测试从而使本系统发现漏洞与不足并得以改正。
参考文献:
[1]一种电子防丢器[J]. 张朝辉.电子制作. 2000.11.022
[2]多功能电子防丢器的设计与实现[J]. 刘密歌,王路.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0(01)
[3]曹青春,刘辉.基于cc2540的蓝牙射频模块设计[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02)
[4]阚力丰,郭明明,韩洋等.基于蓝牙技术的双向防丢器的研究与设计[J].电子制作,2014,(15):11-12.
[5]卢敏,夏巧,鄭广增.下一代无线通信的目标及发展趋势阴.通讯世界.2002(07)
张林艳,女(1983.06)汉族,籍贯河南南阳,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题来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智能防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