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发(作者:仉溥心)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网络新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2.
3.
4.
了解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和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线协作与交流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2.
3.
4.
5.
教材: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多媒体设备
教学投影软件
班级电脑/平板电脑
网络连接
三、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入:你们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吗?它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探究(15分钟)
1. 教师呈现图片或视频,展示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在线购物、在线学习等。
2. 学生观看后,与同伴分享自己对网络的认识和利用经验。
教学篇(20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以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如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欺凌等。
2.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技巧,比如保护个人隐私、设置强密码等。学生可以做笔记。
合作探究(30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网络主题进行研究,如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学生可以使用班级电脑/平板电脑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2.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海报,包括该网络主题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该网络。
3. 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海报,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和讨论。
总结归纳(1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网络的益处和安全问题。
2. 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思考,完成教师布置的反思作业,记录自己今后在网络使用中的底线和原则。
展示评价(10分钟)
1.
2.
学生提交自己的海报作业,并进行班级展示。
教师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业,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四、教学延伸
1. 拓展阅读
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启发思考,可以推荐一些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等。
2. 实践体验
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安全体验活动,可以请警察、网络专家等来学校进行讲座和指导,教育学生正确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3. 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鼓励学生设计并实施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可以制作海报、小册子、宣传视频等,向校内同学宣传网络安全知识。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研究网络主题时,应提醒学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避免访问不适宜内容。此外,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合理、安全地使用网络资源。
2024年1月12日发(作者:仉溥心)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网络新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2.
3.
4.
了解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和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线协作与交流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2.
3.
4.
5.
教材: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多媒体设备
教学投影软件
班级电脑/平板电脑
网络连接
三、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入:你们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吗?它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探究(15分钟)
1. 教师呈现图片或视频,展示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在线购物、在线学习等。
2. 学生观看后,与同伴分享自己对网络的认识和利用经验。
教学篇(20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以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如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欺凌等。
2.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技巧,比如保护个人隐私、设置强密码等。学生可以做笔记。
合作探究(30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网络主题进行研究,如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学生可以使用班级电脑/平板电脑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2.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海报,包括该网络主题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该网络。
3. 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海报,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和讨论。
总结归纳(1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网络的益处和安全问题。
2. 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思考,完成教师布置的反思作业,记录自己今后在网络使用中的底线和原则。
展示评价(10分钟)
1.
2.
学生提交自己的海报作业,并进行班级展示。
教师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业,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四、教学延伸
1. 拓展阅读
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启发思考,可以推荐一些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等。
2. 实践体验
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安全体验活动,可以请警察、网络专家等来学校进行讲座和指导,教育学生正确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3. 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鼓励学生设计并实施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可以制作海报、小册子、宣传视频等,向校内同学宣传网络安全知识。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研究网络主题时,应提醒学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避免访问不适宜内容。此外,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合理、安全地使用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