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发(作者:开晓燕)
全国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8)第一届工作总结
一、总体情况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特别是西方内部裂痕加深,在特朗普政府“美国第一”政策搅动下,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贸易保护主义凸显,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新科技革命蓄势待发。随着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重要领域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全球兴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产业变革。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我们应牢牢把握新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加强前沿技术研发,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力争我国在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与外部环境演变的复杂形势下赢得更大主动。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类终端产品升级换代加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发展迅速,各类新产品层出不穷。电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行业
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就需要电子信息行业标准制修订速度要能跟得上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安全、环保、能耗等标准水平,加快自主专利技术转化为标准,不断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发挥标准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
全国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8)(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自2012年第一届成立以来,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在各委员单位共同努力下,以及挂靠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技术委员会积极开展各项标准化工作,配合并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应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积极开展标准咨询服务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届技术委员会的各项任务。
二、技术委员会概况
技术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3月,第一届技术委员会有正式委员41人(包含39家单位),其中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5名;秘书处设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有工作人员3人。
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主要负责我国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归口管理本领域的标准,受国标委和工信部的委托组织标准的宣讲、培训、实施工作,配合并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应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等。
技术委员会积极推进行业技术交流和进步、不断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制定了“全国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
程”。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技术委员会章,组织国家标准项目申报、标准制修订、标准复审以及标准体系建设,传达上级标准化有关方针和政策,学术交流,定期召开年会,进行工作总结等。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成功召开了6次年会,所有委员都积极参加,平均参会比例86%,详见表1。在每年年会上,秘书处将一年来的标准项目完成情况、技术委员会工作经费收支明细等进行汇报,全体委员对标准体系框图和标准明细表的变动情况、新一年预期立项申请新制定国家标准项目进行讨论,并对新制定的标准进行审查并修改。
表1 年会召开情况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年会召开时间、地点
2013年11月16日至17日,上海
2014年12月28日至30日,浙江常州
2015年12月24日至26日,杭州余杭
2016年12月29日至31日,浙江东阳
2017年12月27日至29日,山东博山
2018年12月27日至 29日,浙江德清
委员人数
41人
41人
41人
41人
41人
41人
参会人数
37人
36人
35人
33人
35人
36人
参会比例
90.2%
87.8%
85.3%
80.5%
85.3%
87.8%
2018年国家标准委依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估办法(试行)》,围绕技术委员会在微特电机及组件专业领域内承担标准制修订任务、日常管理,受国标委和工信部的委托组织标准的宣讲、培训、实施工作,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等内容,对技术委员会2015~2017年期间的运行管理情况展开考核评估。考核指标包括:年
度报告情况、项目完成情况、标准体系建设情况、项目申报情况、经费管理情况、召开年会情况、标准复审情况、标准宣贯、技术培训情况、标准制定情况及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情况等10个方面。经过专家组的考评,技术委员会的考评为结果为II级。
三、归口管理标准的现状
标准已成为世界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准入条件、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将标准提升为国家战略之一。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共同提出了多项符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满足行业内企业急需和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的现行国内标准共24项,包括国家标准5项和电子行业标准19项。
四、标准制修订工作情况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在行业相关企业的积极配合下,技术委员会积极开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技术委员会2012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并批准立项了5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2014年度完成了《便携电子产品用振动电机通用技术条件》等3项国家推荐性标准的报批工作,该3项标准已完成上
级主管部门审核;2016年度完成了《贴片式微型振动器规范》等3项行业推荐性标准的报批工作;2017年度完成了《直线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等2项国家推荐性标准的报批工作,该2项标准正在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具体情况详见表2。秘书处正在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推进后续标准审以及评发布工作。同时参与上海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的国际标准化平台建设。
表2 专业领域2012-2018年完成的国家及行业标准项目汇总表
是否序号
重要技术标准
便携电子产品用振1 20130122-T-339
动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减速永磁式步进电2 20130123-T-339
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精密外转子轴流风3 20130124-T-339
机通用技术条件
微型稳速直流电动4 20151512-T-339
机通用技术条件
直线电动机通用技5 20151513-T-339
术条件
是
标准类型
列入
计划
年度
计划编号 标准名称
完成
年度
备注
推荐性
2013年 2014年 已报批
标准
是
推荐性
2013年 2014年 已报批
标准
推荐性
2013年 2014年 已报批
标准
推荐性
2015年 2017年 已报批
标准
推荐性
2015年 2017年 已报批
标准
是
是
是
是否序号
重要技术标准
家电用电子整流无6 2015-1811T-SJ
刷直流电动机规范
贴片式微型振动器7 2015-1812T-SJ
规范
微型水泵用单相永8 2015-1813T-SJ
磁同步电动机通用规范
是
推荐性
标准类型
列入
计划
年度
计划编号 标准名称
完成
年度
备注
是
2015年 2016年 已报批
标准
推荐性
2015年 2016年 已报批
标准
是
推荐性
2015年 2016年 已报批
标准
五、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本届技术委员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加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配套研究,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提出国标及行标的申报,及时制修订具有贴近科研生产,权威性和适用性较高、满足行业急需的微特电机及组件相关产品的国标及行业标准。根据微特电机在信息产业中应用领域,同时考虑目前微特电机在信息产业中应用的特点,建立了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标准体系框架,分类列举了十大类,每大类列举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微特电机。技术委员会
将继续加强基础能力提升,根据客观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标准体系框架。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总体战略部署,加强标准制修定,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委员会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框架,有效地支撑和推动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开发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行业的优化健康发展。加速行业在产业化过程中新产品技术指标、检测方法、技术规范的确认工作,及时制定相关标准,在国际竞争中抢占话语权。
六、其他标准化工作
(一)行业服务情况
以标准化为平台,服务行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借助中国电科21所每年组织的中国(国际)小电机技术展览会和举办座谈会乃至培训班的形式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及企业对标准化的需求,同时对相关标准进行宣贯工作。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还将组织有关人员以走访行业内企业、真正做到深入企业、贴近市场、服务于行业,使技术委员会真正成为微特电机及组件行业内企业的“好伙伴”。
针对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行业存在关键技术复杂、应用范围广、发展速度快等特点而迫切需要确立技术优势,技术委员会协调整个产业发展的需求,围绕新一代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中的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性、基础性、通用性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解决相关技术系统性程度低、产品部件难以通用、信息资源跨行业、领域共享困难等关键问题,实现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以及新形势下国际竞争
力的尽快形成。
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电科21所拥有国家级微特电机及组件质检中心,受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委托,在2015年及2017年2次进行了对直流电机等微特电机及组件产品的质量抽查工作,并结合本技术委员会承担的如《微型稳速直流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的编制经验,对行业相关企业就相关标准的贯彻与实施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和培训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复审工作情况
全国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一步优化完善标准体系,根据《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工作方案》(国标委综合[2016]28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工业和通信业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6]321号)的要求,截至2017年秘书处已基本完成了归口管理的5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的复审及清理、整顿工作。各专家对电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电气性能、安全指标、试验要求、试验方法等主要产品技术内容进行审查。经复审9项标准均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满足市场和企业的亟需,技术指标应反映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详见表3。
表3 推荐性标准(含计划)集中复审清单
序号
标准/计划类型
标准号
(计划号)
GB/T XXXX—201X
标准/计划名称
1
国标
(20130122-T-339)
GB/T XXXX—201X
便携电子产品用振动电机通用规范
2
国标
(20130123-T-339)
GB/T XXXX—201X
减速永磁式步进电动机通用规范
3
国标
(20130124-T-339)
精密外转子轴流风机通用规范
4
5
6
7
8
9
国标
国标
行标
行标
行标
行标
20151512-T-339
20151513-T-339
2015-1811T-SJ
2015-1812T-SJ
2015-1813T-SJ
SJ/T XXXXX—201X
微型稳速直流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直线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家电用电子整流无刷直流电动机规范
贴片式微型振动器规范
微型水泵用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通用规范
外转子轴流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三)标准化科研情况
1.微特电机行业国际背景
当前,全球工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将迎来重大变革,德国的“工业4.0”战略、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科技工业联盟”、“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战略,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微特电机作为基础性的电子器件广泛存在于各种机电设备中,其需求方主要是各类机
电设备制造商,包括空调暖通设备制造商、空气净化设备制造商、家用电器制造商、汽车制造商、医疗设备制造商以及工业设备制造商等厂家。目前,微特电机行业的生产强国主要是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瑞士、瑞典等国家, 这些国家的知名品牌和公司凭借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产经验和关键工艺技术,掌控着全球大部分高档、精密、新型微特电机的技术和产品,对世界微特电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主导性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凭借其精密加工技术,在电子信息产品用微型电机制造领域具有较大优势,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掌握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国是微特电机的生产大国,掌握较大份额的中低端产品生产;欧美其他发达国家在一些细分领域存在优势,例如美国在军用微特电机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技术实力相对较强。
2.国内微特电机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分析
我国微特电机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时主要是为满足国防武器装备的需要而进行研究和生产,大多建成于西南及西北一些主要城市,代表公司如:成都微精电机股份公司、贵州林泉电机厂、西安微电机所等。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战略转变及调整,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三大地区已形成我国微特电机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应用也扩展到家电、信息设备、汽车等多种领域。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我国微特电机行业通过积极考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引进各类专用设备和生产线开启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进程,先后经历了仿制、改进、再到自主创新设计阶段,至今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我国微电机行业已形成产品开发、生产,以及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专用制造设备、专用测试仪器相互配套、基本完整的微电机工业体系。我国国
内制造商数量在2010年达到峰值为1112家,近年来稳定在900多家。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微特电机的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国,2017年生产微特电机135亿台,同比增长5.5%,全球占比71%,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总规模超过15万亿元。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微特电机的产量接近170亿台,全球占比74%。已经可以实现25个大类、60个系列、超过5,000多个规格的微特电机超大批量、规模化生产。
电子信息领域微特电机需求量正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而高速增长,当前需求量约占微特电机总需求量的30% ,这必然给电子信息行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以国内市场看,《“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其中包括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装备、现代农业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先进化工成套装备等。这些装备对微特电机有
重要依赖,这些领域的发展和突破必然要求微特电机行业的加速发展,特别是在高端精密微特电机方面将创造巨大市场需求。
3.军民融合工作情况
军民融合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围绕“构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支撑服务“中国制造2025”这一中心任务。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重点,加快推动航天装备发展,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是军民共用技术发展的强力牵引,是军民融合政策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微特电机及组件已被成功应用到航空、航天、国防、信息和工业装备等军、民两用领域。军民融合是我国军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寓军于民”的集中体现,“军转民用—军民两用通过军民通用标准化试点工作将促进微特电机及组件行业军民两用融
合技术成果转化为标准成果,形成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国内军民通用标准体系,并加强相关标准的实施推广,为提升军、民用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八、结语
标准是国家工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工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支撑,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保证。工业标准化为保障工业装备科研生产、支撑先进工业建设、引领我国工业自主创新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本届技术委员会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在各委员单位共同努力下,以及挂靠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从标准制修订、标准归口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行业服务以及标准化科研各个方面入手,推动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领域标准化工作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战略引领、法治先行,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坚持科学管理、服务发展,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着力提升标准化水平,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化支撑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满足了国家重大项目及产业升级发展的需求。
2024年1月12日发(作者:开晓燕)
全国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8)第一届工作总结
一、总体情况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特别是西方内部裂痕加深,在特朗普政府“美国第一”政策搅动下,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贸易保护主义凸显,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新科技革命蓄势待发。随着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重要领域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全球兴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产业变革。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我们应牢牢把握新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加强前沿技术研发,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力争我国在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与外部环境演变的复杂形势下赢得更大主动。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类终端产品升级换代加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发展迅速,各类新产品层出不穷。电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行业
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就需要电子信息行业标准制修订速度要能跟得上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安全、环保、能耗等标准水平,加快自主专利技术转化为标准,不断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发挥标准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
全国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8)(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自2012年第一届成立以来,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在各委员单位共同努力下,以及挂靠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技术委员会积极开展各项标准化工作,配合并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应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积极开展标准咨询服务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届技术委员会的各项任务。
二、技术委员会概况
技术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3月,第一届技术委员会有正式委员41人(包含39家单位),其中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5名;秘书处设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有工作人员3人。
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主要负责我国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归口管理本领域的标准,受国标委和工信部的委托组织标准的宣讲、培训、实施工作,配合并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应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等。
技术委员会积极推进行业技术交流和进步、不断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制定了“全国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
程”。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技术委员会章,组织国家标准项目申报、标准制修订、标准复审以及标准体系建设,传达上级标准化有关方针和政策,学术交流,定期召开年会,进行工作总结等。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成功召开了6次年会,所有委员都积极参加,平均参会比例86%,详见表1。在每年年会上,秘书处将一年来的标准项目完成情况、技术委员会工作经费收支明细等进行汇报,全体委员对标准体系框图和标准明细表的变动情况、新一年预期立项申请新制定国家标准项目进行讨论,并对新制定的标准进行审查并修改。
表1 年会召开情况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年会召开时间、地点
2013年11月16日至17日,上海
2014年12月28日至30日,浙江常州
2015年12月24日至26日,杭州余杭
2016年12月29日至31日,浙江东阳
2017年12月27日至29日,山东博山
2018年12月27日至 29日,浙江德清
委员人数
41人
41人
41人
41人
41人
41人
参会人数
37人
36人
35人
33人
35人
36人
参会比例
90.2%
87.8%
85.3%
80.5%
85.3%
87.8%
2018年国家标准委依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估办法(试行)》,围绕技术委员会在微特电机及组件专业领域内承担标准制修订任务、日常管理,受国标委和工信部的委托组织标准的宣讲、培训、实施工作,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等内容,对技术委员会2015~2017年期间的运行管理情况展开考核评估。考核指标包括:年
度报告情况、项目完成情况、标准体系建设情况、项目申报情况、经费管理情况、召开年会情况、标准复审情况、标准宣贯、技术培训情况、标准制定情况及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情况等10个方面。经过专家组的考评,技术委员会的考评为结果为II级。
三、归口管理标准的现状
标准已成为世界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准入条件、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将标准提升为国家战略之一。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共同提出了多项符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满足行业内企业急需和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的现行国内标准共24项,包括国家标准5项和电子行业标准19项。
四、标准制修订工作情况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在行业相关企业的积极配合下,技术委员会积极开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技术委员会2012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并批准立项了5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2014年度完成了《便携电子产品用振动电机通用技术条件》等3项国家推荐性标准的报批工作,该3项标准已完成上
级主管部门审核;2016年度完成了《贴片式微型振动器规范》等3项行业推荐性标准的报批工作;2017年度完成了《直线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等2项国家推荐性标准的报批工作,该2项标准正在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具体情况详见表2。秘书处正在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推进后续标准审以及评发布工作。同时参与上海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的国际标准化平台建设。
表2 专业领域2012-2018年完成的国家及行业标准项目汇总表
是否序号
重要技术标准
便携电子产品用振1 20130122-T-339
动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减速永磁式步进电2 20130123-T-339
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精密外转子轴流风3 20130124-T-339
机通用技术条件
微型稳速直流电动4 20151512-T-339
机通用技术条件
直线电动机通用技5 20151513-T-339
术条件
是
标准类型
列入
计划
年度
计划编号 标准名称
完成
年度
备注
推荐性
2013年 2014年 已报批
标准
是
推荐性
2013年 2014年 已报批
标准
推荐性
2013年 2014年 已报批
标准
推荐性
2015年 2017年 已报批
标准
推荐性
2015年 2017年 已报批
标准
是
是
是
是否序号
重要技术标准
家电用电子整流无6 2015-1811T-SJ
刷直流电动机规范
贴片式微型振动器7 2015-1812T-SJ
规范
微型水泵用单相永8 2015-1813T-SJ
磁同步电动机通用规范
是
推荐性
标准类型
列入
计划
年度
计划编号 标准名称
完成
年度
备注
是
2015年 2016年 已报批
标准
推荐性
2015年 2016年 已报批
标准
是
推荐性
2015年 2016年 已报批
标准
五、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本届技术委员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加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配套研究,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提出国标及行标的申报,及时制修订具有贴近科研生产,权威性和适用性较高、满足行业急需的微特电机及组件相关产品的国标及行业标准。根据微特电机在信息产业中应用领域,同时考虑目前微特电机在信息产业中应用的特点,建立了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标准体系框架,分类列举了十大类,每大类列举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微特电机。技术委员会
将继续加强基础能力提升,根据客观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标准体系框架。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总体战略部署,加强标准制修定,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委员会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框架,有效地支撑和推动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开发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行业的优化健康发展。加速行业在产业化过程中新产品技术指标、检测方法、技术规范的确认工作,及时制定相关标准,在国际竞争中抢占话语权。
六、其他标准化工作
(一)行业服务情况
以标准化为平台,服务行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借助中国电科21所每年组织的中国(国际)小电机技术展览会和举办座谈会乃至培训班的形式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及企业对标准化的需求,同时对相关标准进行宣贯工作。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还将组织有关人员以走访行业内企业、真正做到深入企业、贴近市场、服务于行业,使技术委员会真正成为微特电机及组件行业内企业的“好伙伴”。
针对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行业存在关键技术复杂、应用范围广、发展速度快等特点而迫切需要确立技术优势,技术委员会协调整个产业发展的需求,围绕新一代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中的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性、基础性、通用性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解决相关技术系统性程度低、产品部件难以通用、信息资源跨行业、领域共享困难等关键问题,实现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以及新形势下国际竞争
力的尽快形成。
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电科21所拥有国家级微特电机及组件质检中心,受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委托,在2015年及2017年2次进行了对直流电机等微特电机及组件产品的质量抽查工作,并结合本技术委员会承担的如《微型稳速直流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的编制经验,对行业相关企业就相关标准的贯彻与实施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和培训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复审工作情况
全国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一步优化完善标准体系,根据《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工作方案》(国标委综合[2016]28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工业和通信业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6]321号)的要求,截至2017年秘书处已基本完成了归口管理的5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的复审及清理、整顿工作。各专家对电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电气性能、安全指标、试验要求、试验方法等主要产品技术内容进行审查。经复审9项标准均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满足市场和企业的亟需,技术指标应反映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详见表3。
表3 推荐性标准(含计划)集中复审清单
序号
标准/计划类型
标准号
(计划号)
GB/T XXXX—201X
标准/计划名称
1
国标
(20130122-T-339)
GB/T XXXX—201X
便携电子产品用振动电机通用规范
2
国标
(20130123-T-339)
GB/T XXXX—201X
减速永磁式步进电动机通用规范
3
国标
(20130124-T-339)
精密外转子轴流风机通用规范
4
5
6
7
8
9
国标
国标
行标
行标
行标
行标
20151512-T-339
20151513-T-339
2015-1811T-SJ
2015-1812T-SJ
2015-1813T-SJ
SJ/T XXXXX—201X
微型稳速直流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直线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家电用电子整流无刷直流电动机规范
贴片式微型振动器规范
微型水泵用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通用规范
外转子轴流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三)标准化科研情况
1.微特电机行业国际背景
当前,全球工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将迎来重大变革,德国的“工业4.0”战略、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科技工业联盟”、“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战略,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微特电机作为基础性的电子器件广泛存在于各种机电设备中,其需求方主要是各类机
电设备制造商,包括空调暖通设备制造商、空气净化设备制造商、家用电器制造商、汽车制造商、医疗设备制造商以及工业设备制造商等厂家。目前,微特电机行业的生产强国主要是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瑞士、瑞典等国家, 这些国家的知名品牌和公司凭借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产经验和关键工艺技术,掌控着全球大部分高档、精密、新型微特电机的技术和产品,对世界微特电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主导性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凭借其精密加工技术,在电子信息产品用微型电机制造领域具有较大优势,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掌握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国是微特电机的生产大国,掌握较大份额的中低端产品生产;欧美其他发达国家在一些细分领域存在优势,例如美国在军用微特电机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技术实力相对较强。
2.国内微特电机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分析
我国微特电机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时主要是为满足国防武器装备的需要而进行研究和生产,大多建成于西南及西北一些主要城市,代表公司如:成都微精电机股份公司、贵州林泉电机厂、西安微电机所等。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战略转变及调整,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三大地区已形成我国微特电机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应用也扩展到家电、信息设备、汽车等多种领域。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我国微特电机行业通过积极考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引进各类专用设备和生产线开启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进程,先后经历了仿制、改进、再到自主创新设计阶段,至今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我国微电机行业已形成产品开发、生产,以及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专用制造设备、专用测试仪器相互配套、基本完整的微电机工业体系。我国国
内制造商数量在2010年达到峰值为1112家,近年来稳定在900多家。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微特电机的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国,2017年生产微特电机135亿台,同比增长5.5%,全球占比71%,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总规模超过15万亿元。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微特电机的产量接近170亿台,全球占比74%。已经可以实现25个大类、60个系列、超过5,000多个规格的微特电机超大批量、规模化生产。
电子信息领域微特电机需求量正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而高速增长,当前需求量约占微特电机总需求量的30% ,这必然给电子信息行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以国内市场看,《“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其中包括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装备、现代农业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先进化工成套装备等。这些装备对微特电机有
重要依赖,这些领域的发展和突破必然要求微特电机行业的加速发展,特别是在高端精密微特电机方面将创造巨大市场需求。
3.军民融合工作情况
军民融合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围绕“构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支撑服务“中国制造2025”这一中心任务。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重点,加快推动航天装备发展,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是军民共用技术发展的强力牵引,是军民融合政策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微特电机及组件已被成功应用到航空、航天、国防、信息和工业装备等军、民两用领域。军民融合是我国军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寓军于民”的集中体现,“军转民用—军民两用通过军民通用标准化试点工作将促进微特电机及组件行业军民两用融
合技术成果转化为标准成果,形成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国内军民通用标准体系,并加强相关标准的实施推广,为提升军、民用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八、结语
标准是国家工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工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支撑,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保证。工业标准化为保障工业装备科研生产、支撑先进工业建设、引领我国工业自主创新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本届技术委员会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在各委员单位共同努力下,以及挂靠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从标准制修订、标准归口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行业服务以及标准化科研各个方面入手,推动信息产业用微特电机及组件领域标准化工作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战略引领、法治先行,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坚持科学管理、服务发展,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着力提升标准化水平,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化支撑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满足了国家重大项目及产业升级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