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发(作者:位书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经济下中小科技企业发展问题探究
【第一章】新经济环境下科技型企业成长研究导论
【第二章】企业发展模式理论综述
【第三章】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4.1 4.2】山寨的说明及华强北手机产业发展概况
【4.3】手机厂商的典型案例分析
【4.4 - 4.6】华强北手机产业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华强北模式的理论说明
【结论/】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方式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综述
企业发展模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和实业界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定义,本文认为企业发展模式是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条件下,企业依靠一定的资源禀赋,以利益驱动为目的而采用的企业组织形式,营销策略、融资渠道以及创新方式等特征的归纳和总结。
一、核心理论综述
本文通过对华强北手机产业的分析,根据其概况及特点提炼出了华强北模式,在这种企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中,运用到了大量的、管和营销学相关的理论知识。经济学领域包括科斯(1937)的交易费用理论,维纳(1945)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理论,虚拟企业理论;领域包括波特教授(1985)的产业竞争理论,克里斯滕森(1997)的破坏性创新理论;营销学领域包括以 STP 为代表的战略营销要素理论,以 4Ps 为代表的经典理论,以及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2004)的长尾理论。
总的说来,本文的写作借鉴和参考了很多前人的工作成果,特别是诸多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其中对于本文具有核心指导意义的主要是以下两种理论:
(一)虚拟企业理论
虚拟组织理论自从 1991 年被美国学者普锐斯、戈德曼和内格尔提出来以后,在学术界和实业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的学者深入地进行了研究,此理论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杰辉恩(Jehuen,1997)通过他的研究说明建立虚拟企业的各个成员之间在地理上并不是一起的,可能相距很远,可能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而他们之间是通过电子邮件等技术手段联系在一起的。
伯恩(Byrne,1993)则主要从组织的时效性方面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虚拟组织是一种暂时性的存在,为了达成一个统一的目标,相互独立的各个公司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建立起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短期联盟,而一旦实现目标,虚拟企业也就宣告解体。
霍奇、安索尼和吉尔斯(Hodge,Anthony,Gales,1996)以及后来的阿彼格特、麦克法兰和麦坎尼(Applegate,McFarlan,McKenney,l996)相继从企业核心能力方面对虚拟组织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虚拟组织具有"同心圆"的结构,居于"圆心"的核心企业因为独特的核心能力,吸引了处于"圆周"上的大量边际企业。核心企业只需要发挥其核心能力,比如专项技术、高附加值工序等,而把除此以外的企业其他职能进行外包,交给更加专业的公司来处理,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体的效率。
大卫德和马龙(William Davidow,,1992)在深入研究此理论并结合当时市场上企业发展状况,认为虚拟企业就是这样一种企业,出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共享技术资源、减小成本风险的目的,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由很多独立的企业、众多的顾客、甚至包括了自己的竞争对手,组成的一个暂时性的组织,通常情况下它并没有实体的机构,也没有完整的组织制度,在组织结构上更是颠覆了传统企业的模式。
国内的学者对于虚拟企业理论的研究严重的滞后于欧美国家,但是我们也通过不断地摸索与总结,发挥后发优势,因此也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此理论。比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刘兰剑就在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虚拟企业理论做出了系统的定义:"虚拟组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或其它沟通方法,突破地域、产权等的制约,组合、开发、利用各成员单位核心能力,实现预期目标的组织。"在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单个的中小科技企业也许很难生存下去,但是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自己的核心资源通过虚拟企业的方式实现做大做强,这无疑不是一条创新的企业发展之路。
(二)破坏性创新理论
目前,提到破坏性创新理论,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克里斯滕森(Christensen),而实际上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却是大名鼎鼎的创新理论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籍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只是在 1942 年的时候他把这种创新称之为"创造性毁灭的过程".他认为一种新的方法或者产品的诞生必然伴随着旧的方法和产品的毁灭,因此创新既是一种创造过程,又是一种毁灭过程,企业和社会正是在这种过程的推动下才实现了向前的发展,人们才成为了最终的受益者。
克里斯腾森(1997)、韦尔兰登(2001)和雷纳(2003)正是熊彼特的基础上才发展和完善了破坏性创新理论,他们认为破坏性创新是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创新过程,其特点是有两个。一是所提供的产品并不是很完美,相对于市面上现有的产品而言,这种产品可能在很多方面都有不足之处;二是目标客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种产品瞄准的顾客群大多处于低端,甚至是目前非真正顾客的潜在消费者。通过把不成熟的产品提供给处于低端的不太挑剔的消费者,这种产品开始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市场占领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后发技术进步的速度一般要快过先进技术,再经过市场上的不断试错,这种产品无限的接近于现有主流产品,而当他们在技术上追赶上现有技术的时候,其市场也就已经侵蚀完成了。根据克里斯滕森的理论,着眼于潜在客户的这种破坏性创新称为新市场破坏,而着眼于低端客户的创新称为低端破坏。它们的共同点是瞄准
市场的薄弱环节,利用后发技术的快速成长特点,在不断的实践中推陈出新,开辟出一条有别于现有企业的发展之路,最终实现对现有产品的全面超越。
Thomond(2003)等人分别从市场层次、产品性能、对主流市场的影响以及对顾客的价值等方面归纳出破坏性创新的五项特征。Erwin(2005)从技术对市场规则的影响角度界定了破坏性创新的内涵。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所处的科技行业以及所面对的财大气粗的大型企业都给坚持走传统创新之路的小企业极大的压力,如果能够另辟蹊径,利用后发的技术,采用低成本的方式去实现占领市场的目标,那么中小科技企业无疑得到了一剂强心针,因此破坏性创新理论对于它们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企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是与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可以说从企业诞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开始了关于企业发展模式的探究。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国内外的众多学者进行了许多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企业的发展路径划分包括专业化发展模式和多元化发展模式;从企业的目标市场划分包括本土化发展模式和国际化发展模式;从企业的市场策略划分又包括低成本发展模式和差异化发展模式……从不同的切入点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论模式,但基本上这样的模式都只是关注于企业发展的某一个方面,没有形成完整的或者是系统的发展模式理论。
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某个地区或者某类企业发展经验也是一种类型的发展模式,往往这种发展模式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特点,因而也更加符合本文对于发展模式的认识。本文选取了国内外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几种模式分别加以说明,具体如下:
(一)国外相关模式研究
1. 美国硅谷模式
硅谷位于加州旧金山以南,是一条沿 101 公路通到圣何塞的狭长地带,其占地面积超过 3500 平方公里,人口总数接近 250 万。硅谷地区于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最著名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产业中心,是全球最大的信息与技术集散地。硅谷凭借在电子产业软硬件和网络开发应用领域的绝对优势排在高技术杂志《WIRED》评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技术园区中的第一名。2000 年,硅谷地区的 GDP 总值超过 3000 亿美元,占美国全国的 3%左右。2004 年地区人均收入为 53000 美元,是美国全国人均收入的 1.6 倍。
硅谷集聚一批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例如排名世界前 100 强的英特尔、惠普、苹果、甲骨文等大公司。除了美国本土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把总部设在了这里,硅谷也赢得了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的青睐,德国西门子、日本索尼、韩国三星等纷纷在这里设立分公司,或者成立全球研发中心,它们负责把当前
世界最顶尖的技术以及想法传播到全球。据统计 2002 年,硅谷仅年销售额达到 10 亿美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就有 39 家。
对于如此辉煌的成果,人们也趋之若鹜地对其进行了研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而形成了著名的"硅谷模式":
一是政府支持。美国的安娜利·萨克森宁( Annalee·Saxenian,1994)通过对硅谷地区早期发展的研究认为,硅谷 70、80 年代的腾飞与美国政府在
50、60 年代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冷战时期,政府大量的订单才造就了一大批以硅为原材料的生产半导体的高科技企业的诞生,可以毫不避讳的说没有这些订单,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硅谷。而政府的支持主要是以间接的方式,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实现的,行政干预的行为几乎没有在硅谷地区出现过。
二是智力支持。英国学者 Nicholas Valery 高度评价了学校在硅谷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他认为硅谷的成功最大的根源就是斯坦福大学的支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硅谷"附近两所大学的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教授和大学毕业生在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创办公司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容置疑的是,硅谷真正的发展就是从 1951 年特曼教授主导建立斯坦福工业园(the Stanford Industry Park)开始的。
三是融资通畅。美国经济学家福里斯特认为,"美国西海岸的投资家秉承了早年淘金的热情,对于财富的渴求掩盖了对风险的恐惧,正是这是风险投资家对于硅谷诸多新生事物勇于尝试才造就了硅谷的飞跃式发展。"他在文章里说到,资金是企业的生命,而对于新创立的公司更为重要,没有资金的支持,即使再好的创意,有再先进的技术,都将是一纸空文。而西海岸的风险投资家对于风险的偏好正好成就了硅谷的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的诞生。
四是开放积极的。《硅谷热》一书的作者罗杰斯( E. ,1985)
和拉森(,1985) 认为硅谷的发展从根源上要归功于当地独特的文化。作者把这种文化的内涵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胆于创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平等开放;知识共享,讲究合作;容忍跳槽,鼓励裂变。硅谷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而文化的发展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 美国 128 公路模式
128 公路是指始建于 1915 年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一条半环形公路,其距波士顿市区的直线距离不到 16 公里,然而 128 公路为世人所熟知却不是因为它的交通,而是因为在它的沿线聚集了大量的以从事、航天、生物等领域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从而形成了全球著名高新技术园区。该地区是美国著名的学府区,紧邻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等一大批国际顶尖名校,并且距离美国的经济心脏--纽约、心脏--华盛顿特区都非常近,这些优秀的资源为该地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在二战之前,麻省理工大学就已经开始引导一部分学校的资源在该地区独立发展,只是这种进程比较缓慢。二战以及后来的冷战成为了 128公路的转折点,大量的军事订单为当地的发展装上了火箭筒,据统计
1950年到1960年的十年间,仅仅美国国防部在当地的采购金额就超过了 60
亿美元,到 1965,在128 公路周围就已经吸引了近 600 家科技公司,并且成为了美国最为重要的电子产品创新中心。1980 年该地区几乎占领了美国的微型计算机市场,其中仅中档计算机的销售额就超过了 260 亿美元,占全美销售总额的比重超过 1/3.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的学者关注并加以研究而形成了以资金支持和政府支持为核心的所谓科技产业发展的 128 公路模式。但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之后,由于军事订单的急剧减少,该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衰落,而逐渐被硅谷所取代。这种由盛而衰的发展历程更加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安娜利·萨克森宁( Annalee·Saxenian,1994)在《硅谷优势---地区优势:硅谷和 128 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一书中,通过与硅谷的对比,他认为造成 128地区的衰落并不是表面上的军事订单的减少,而是更加深层次的文化差异,128 公路地区所缺乏的是硅谷那种用于创新、胆于冒险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在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其创立之初。
台湾学者罗家德(1997)在《为什么硅谷能击败 128 公路区---以人际关系网络观点探讨网络式组织的优势》一文中也颇为赞同萨克森宁的观点,他还进一步发掘到 128 公路地区封闭的自成一体的人际关系也导致其衰落。同硅谷地区知识共享,崇尚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自由风气不同,128 地区的很多公司或者员工在人际关系方面都显得异常谨慎,而最终导致了固步自封的局面。
Per Davidsson 和 Johan Wiklund(1995)通过他们的分析认为,政府的大量订单对高科技企业来说未必就是一剂良药。众所周知,美国国防部的军事订单是 128地区繁荣的最大功臣,每年数以十亿计的订单让很多企业坐享其成,逐渐养成了对政府的依赖,而失去了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创新。反观硅谷的许多企业在前期接受一些政府订单之后,便开始了独立发展,最后在民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Tom Elfring 和 Willem Hulsink(2001)研究了高校在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他们认为至少有一所核心高校所形成的比较开放的资源对于一个成功的高新科技园区是必要条件。他们还对比了硅谷和 128 公路地区,虽然两地都有非常著名的高校,但是造成两者如此大落差的原因也与这些高校密不可分。
斯坦福大学开放的特点是具有很浓厚的冒险精神,所以它对于中小企业比较支持;而麻省理工大学开放的特点是"明智之士的稳重",它就更加偏爱成熟的大企业。
3. 日本筑波模式
筑波位于东京东北约 50 千米处的筑波山西南麓,面积 284.07 平方千米,人口约 20 万。筑波科学城是日本政府从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就开始主导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科学园区。园区北靠素有关东第一山的筑波山,东依日本
第二大淡水湖霞浦湖,而且距离首都东京也非常近,因而此园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相当优越。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日本政府把中央政府所属的 40 多个科研机构陆续搬迁到筑波,并在园区内成立了筑波大学,为其配备了当时日本顶尖的老师和教学设备,因而园区内的智力资源也十分丰富。政府主导的投资也对园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 80 年代初期,筑波的发展为世人所关注,世界各国也纷纷效仿日本,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起各式各样的工业园区,把筑波模式扩展开来。据统计从上世纪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十年间,政府累计在这里投入了超过 2 兆日元的资金,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筑波科学城的表现还让人失望。1999 年,筑波科学城的总产值约为 7000 亿日元,折合美元仅 100 亿元,并且,主要是农业产出,科技转化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很小。经过几十年的大力建设,筑波与硅谷等世界一流高新科技区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这种落差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日本著名学者青木昌彦(1998)深入地研究了筑波经济发展之后,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进行了深入地反思。他认为所谓筑波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一手包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行政的力量远远大于市场的力量。这样的优点就是一切都在规划之中,可以很好地进行控制,但是缺点却更加明显,企业失去了自主权,甚至慢慢地丧失了自主的意愿,这样的企业在封闭的环境尚可存货,可一旦面临日益国际化的市场,就只有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的藤田昌久(1996)从企业发展的外生环境因素认为筑波模式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行政文化,企业的科研、管理、投融资都与其紧密相连,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生的各种资源就被忽视或是误视,人才不能尽展其用,资金不能尽获其利等等。
我国的杨熙纯(2002)则从管理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日本企业中广泛存在的"雇员终身制"、"论资排辈"等现象是阻碍筑波模式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这种传统思想下,很少有员工敢于创业,敢于跳槽,严重的压制了创新文化的兴起,而缺乏了创新的科技企业就像是没有源头的死水一样。
(二)国内相关模式研究
1. 中关村模式
通常人们所指的中关村并非是行政区划上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关村,而是指以此地区为基础的,下辖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等十园区,占地面积达 232
平方公里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我们均简称为中关村)。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大批国内知名高校的基础上,中关村渐具雏形,先后经历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88 年)、中关村科技园区(1999 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9 年)四个阶段。经过前后 20 余年的不断发展,目前的中关村已经聚集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 2 万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能源环保、新材料、先进制造、航空航天为代表,以研发和服务为主要形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从 8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关村始终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区内企业 2011 实现收入总额 19278 亿元,同比增长 20.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 19.1%,企业完成增加值 3062.6 亿元,对北京市 2011年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 24%.中关村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中国硅谷",其成功的经验总结也被称为"中关村模式".
关于中关村模式的研究,同济大学的赵朝义(2002)认为中关村发展过程中对国家政策利用现象非常明显。中关村地处政治中心首都北京,对于各类政策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传达和落实。同时,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北京市政府都需要打造一个高新科技示范区,因而给予了中关村很多政策上的优惠。无论是税收上的减免,还是融资方面的便利,都是中国其他地区的科技园区所不能比拟的。他认为相比于美国式的政府支持,中关村模式更接近于日本的筑波模式,政府主要还是通过行政的手段进行管控,以各种政策法规的形式予以帮扶,而真正通过市场或是订单的途径却是很少。
北方工业大学的齐园(2005)从技术经济和项目管理的方向研究了中关村的产业集聚现象,她认为中关村是一种内生型的发展模式,而源动力就是区内各类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中关村聚集了我国近四成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承担了1/3左右的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及近千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关村核心区拥有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三十余所高等院校,两百余个国家及北京市科研院所,中关村拥有六十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十余个国家工程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由各种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组成的各类孵化机构超过 100 家。
正是因为具有如此丰富的智力资源,中关村才真正成为我国高新科技企业的摇篮,孵化出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全球 500 强高科技公司。
2. 青岛模式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美丽的滨海城市,因为第 28 届北京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在这里举行,青岛又被成为中国"帆船之都".而不是很为人所知的是青岛还被评为了"中国品牌之都",很多大型或者是特大型的国企都扎根于这里,具有代表性的有海尔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海信集团、双星集团等,以青岛为中心城市的山东半岛经济区在 2010 年的经济总量达到了 2.6 万亿元,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经济区,居全国第四位,青岛周边有 19
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青岛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则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集中发展品牌产品、名牌企业、甚至打造世界五百强企业,形成其独特品牌产业区域经济。
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2006)从"走出去"战略重要意义的角度看青岛模式,其优势在于培育一批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具有全球意义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有世界级的规模,更有高瞻远瞩、战略思维能力的企业领袖和经营团队,有配套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有全球认同的品牌和信誉。
东南大学的张莹(2006)则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研究了青岛模式,她认为长久以来的名牌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了冷落了青岛的中小企业,而实际上它们可以利用青岛特有的品牌优势,着力于发展大企业的配套产业,通过拾遗补缺形成配套产业集群,进而完善整个产业格局。她认为青岛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是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3. 温州模式
改革开放前,温州还只是一个人均耕地不到半亩的边远农村,然而经过几十年,温州地区实现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数据显示 2009 年温州全市生产总值(GDP)2527.88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2595 元,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 25575元。全年地区工业总产值 5377.06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672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3640.21 亿元。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是温州模式的最好阐释,其通过温州一户普通人家的草根创业史,贯穿起改革开放 30 年温州人创业奋斗历程,温州小企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大市场。温州模式,其特点是产业集聚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内,使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关联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及最密切服务业,高密度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中小型企业集群。温州许多村镇自发形成某一类或者某一种产品的产销基地,如乐清市的柳市镇是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产销基地;平阳县的萧江镇被称为"中国塑编城";永嘉县桥头镇担当起"东方第一纽扣市场"的称号等等。产业聚集,使一些不起眼的小产品做出了大市场,像周大虎的打火机如今都享誉国内外。
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就将小企业集群定义为"按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形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若干企业在一个较小的地理空间内集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
他认为,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强劲的、持续的竞争优势,其可在短期内对该区域的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克服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和不足,提高其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形成规模经济。同时,由于相互支撑的关联产业之间存在着"拉拨效应",那些先进的相关产业可拉拨提升其他产业的竞争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蔡建娜博士(2010)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了温州模式的形成、发展与演化。她围绕交易治理的核心,从发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着手,得出的结论是温州地区充沛的社会资本以及温州人的"商人意识"对于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才能形成享誉世界的温州模式。
(三)国内外相关模式研究总结
从前文的综述看来,无论是研究的深度还是广度,国外学者对于企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要比国内学者更加完善,他们所运用的很多思路和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外的学者基本都侧重于该模式形成、发展以及衰落的原因,尽管研究的方向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他们主要体现在政府
的行为、教育资源的分布、资本的聚集以及文化的影响四个方面,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企业发展模式的四因素,分别是:政府、教育、资本和文化。
一般说来,影响因素正的影响力越强,模式就具备更好了发展条件,其前景也就更加具有预见性。正如硅谷地区,当地的教育资源丰富、文化氛围良好、资本也大量聚集,正是这些因素强烈的作用力,才使得硅谷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也才孕育出举世瞩目的硅谷模式。然而发展模式是一个兼具综合性和动态性的体制,我们必须在一定的时代、地域背景下,系统性的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比如 128 公路模式,在政府、教育和资本等因素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但就因为文化的原因导致了衰落,一种因素的负的影响力可能会抵消掉其余全部的优势。
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越多,可能会越有助于其发展,但反过来讲,企业所需要整合的因素也就越多,难度也就越大,该模式可以推广或者适用的面也就越窄。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能见识到的最为成功的发展模式应当是硅谷模式,创造了上万亿的产值,引领世界科技企业的发展,然而其对于教育、资本以及文化等要素的依赖也是空前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全球各国都在竞相模仿硅谷模式,但却没有任何一个能赶上它。许多地区在不顾自身因素的情况下,照搬别人的模式,结果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最后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此模式的失败。本文认为我们谈到的企业模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之说,凡是符合自身条件,能够最大化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的发展模式就是适合的模式,采用这样发展模式的企业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三、本章小结
本章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包括本文所要研究的华强北模式运用到的两个核心理论--虚拟企业理论和破坏性创新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目前比较典型的几种企业发展模式的研究,通过总结与对比,本文提出了影响企业发展模式的四因素--政府、教育、资本与文化。我们发现现有的很多模式对于诸多因素有很强的依赖性,因而其适用性也就较窄,继而从理论上说明探求新的约束性稍弱的适用于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2024年1月19日发(作者:位书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经济下中小科技企业发展问题探究
【第一章】新经济环境下科技型企业成长研究导论
【第二章】企业发展模式理论综述
【第三章】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4.1 4.2】山寨的说明及华强北手机产业发展概况
【4.3】手机厂商的典型案例分析
【4.4 - 4.6】华强北手机产业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华强北模式的理论说明
【结论/】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方式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综述
企业发展模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和实业界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定义,本文认为企业发展模式是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条件下,企业依靠一定的资源禀赋,以利益驱动为目的而采用的企业组织形式,营销策略、融资渠道以及创新方式等特征的归纳和总结。
一、核心理论综述
本文通过对华强北手机产业的分析,根据其概况及特点提炼出了华强北模式,在这种企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中,运用到了大量的、管和营销学相关的理论知识。经济学领域包括科斯(1937)的交易费用理论,维纳(1945)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理论,虚拟企业理论;领域包括波特教授(1985)的产业竞争理论,克里斯滕森(1997)的破坏性创新理论;营销学领域包括以 STP 为代表的战略营销要素理论,以 4Ps 为代表的经典理论,以及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2004)的长尾理论。
总的说来,本文的写作借鉴和参考了很多前人的工作成果,特别是诸多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其中对于本文具有核心指导意义的主要是以下两种理论:
(一)虚拟企业理论
虚拟组织理论自从 1991 年被美国学者普锐斯、戈德曼和内格尔提出来以后,在学术界和实业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的学者深入地进行了研究,此理论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杰辉恩(Jehuen,1997)通过他的研究说明建立虚拟企业的各个成员之间在地理上并不是一起的,可能相距很远,可能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而他们之间是通过电子邮件等技术手段联系在一起的。
伯恩(Byrne,1993)则主要从组织的时效性方面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虚拟组织是一种暂时性的存在,为了达成一个统一的目标,相互独立的各个公司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建立起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短期联盟,而一旦实现目标,虚拟企业也就宣告解体。
霍奇、安索尼和吉尔斯(Hodge,Anthony,Gales,1996)以及后来的阿彼格特、麦克法兰和麦坎尼(Applegate,McFarlan,McKenney,l996)相继从企业核心能力方面对虚拟组织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虚拟组织具有"同心圆"的结构,居于"圆心"的核心企业因为独特的核心能力,吸引了处于"圆周"上的大量边际企业。核心企业只需要发挥其核心能力,比如专项技术、高附加值工序等,而把除此以外的企业其他职能进行外包,交给更加专业的公司来处理,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体的效率。
大卫德和马龙(William Davidow,,1992)在深入研究此理论并结合当时市场上企业发展状况,认为虚拟企业就是这样一种企业,出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共享技术资源、减小成本风险的目的,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由很多独立的企业、众多的顾客、甚至包括了自己的竞争对手,组成的一个暂时性的组织,通常情况下它并没有实体的机构,也没有完整的组织制度,在组织结构上更是颠覆了传统企业的模式。
国内的学者对于虚拟企业理论的研究严重的滞后于欧美国家,但是我们也通过不断地摸索与总结,发挥后发优势,因此也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此理论。比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刘兰剑就在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虚拟企业理论做出了系统的定义:"虚拟组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或其它沟通方法,突破地域、产权等的制约,组合、开发、利用各成员单位核心能力,实现预期目标的组织。"在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单个的中小科技企业也许很难生存下去,但是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自己的核心资源通过虚拟企业的方式实现做大做强,这无疑不是一条创新的企业发展之路。
(二)破坏性创新理论
目前,提到破坏性创新理论,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克里斯滕森(Christensen),而实际上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却是大名鼎鼎的创新理论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籍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只是在 1942 年的时候他把这种创新称之为"创造性毁灭的过程".他认为一种新的方法或者产品的诞生必然伴随着旧的方法和产品的毁灭,因此创新既是一种创造过程,又是一种毁灭过程,企业和社会正是在这种过程的推动下才实现了向前的发展,人们才成为了最终的受益者。
克里斯腾森(1997)、韦尔兰登(2001)和雷纳(2003)正是熊彼特的基础上才发展和完善了破坏性创新理论,他们认为破坏性创新是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创新过程,其特点是有两个。一是所提供的产品并不是很完美,相对于市面上现有的产品而言,这种产品可能在很多方面都有不足之处;二是目标客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种产品瞄准的顾客群大多处于低端,甚至是目前非真正顾客的潜在消费者。通过把不成熟的产品提供给处于低端的不太挑剔的消费者,这种产品开始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市场占领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后发技术进步的速度一般要快过先进技术,再经过市场上的不断试错,这种产品无限的接近于现有主流产品,而当他们在技术上追赶上现有技术的时候,其市场也就已经侵蚀完成了。根据克里斯滕森的理论,着眼于潜在客户的这种破坏性创新称为新市场破坏,而着眼于低端客户的创新称为低端破坏。它们的共同点是瞄准
市场的薄弱环节,利用后发技术的快速成长特点,在不断的实践中推陈出新,开辟出一条有别于现有企业的发展之路,最终实现对现有产品的全面超越。
Thomond(2003)等人分别从市场层次、产品性能、对主流市场的影响以及对顾客的价值等方面归纳出破坏性创新的五项特征。Erwin(2005)从技术对市场规则的影响角度界定了破坏性创新的内涵。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所处的科技行业以及所面对的财大气粗的大型企业都给坚持走传统创新之路的小企业极大的压力,如果能够另辟蹊径,利用后发的技术,采用低成本的方式去实现占领市场的目标,那么中小科技企业无疑得到了一剂强心针,因此破坏性创新理论对于它们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企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是与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可以说从企业诞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开始了关于企业发展模式的探究。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国内外的众多学者进行了许多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企业的发展路径划分包括专业化发展模式和多元化发展模式;从企业的目标市场划分包括本土化发展模式和国际化发展模式;从企业的市场策略划分又包括低成本发展模式和差异化发展模式……从不同的切入点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论模式,但基本上这样的模式都只是关注于企业发展的某一个方面,没有形成完整的或者是系统的发展模式理论。
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某个地区或者某类企业发展经验也是一种类型的发展模式,往往这种发展模式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特点,因而也更加符合本文对于发展模式的认识。本文选取了国内外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几种模式分别加以说明,具体如下:
(一)国外相关模式研究
1. 美国硅谷模式
硅谷位于加州旧金山以南,是一条沿 101 公路通到圣何塞的狭长地带,其占地面积超过 3500 平方公里,人口总数接近 250 万。硅谷地区于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最著名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产业中心,是全球最大的信息与技术集散地。硅谷凭借在电子产业软硬件和网络开发应用领域的绝对优势排在高技术杂志《WIRED》评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技术园区中的第一名。2000 年,硅谷地区的 GDP 总值超过 3000 亿美元,占美国全国的 3%左右。2004 年地区人均收入为 53000 美元,是美国全国人均收入的 1.6 倍。
硅谷集聚一批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例如排名世界前 100 强的英特尔、惠普、苹果、甲骨文等大公司。除了美国本土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把总部设在了这里,硅谷也赢得了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的青睐,德国西门子、日本索尼、韩国三星等纷纷在这里设立分公司,或者成立全球研发中心,它们负责把当前
世界最顶尖的技术以及想法传播到全球。据统计 2002 年,硅谷仅年销售额达到 10 亿美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就有 39 家。
对于如此辉煌的成果,人们也趋之若鹜地对其进行了研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而形成了著名的"硅谷模式":
一是政府支持。美国的安娜利·萨克森宁( Annalee·Saxenian,1994)通过对硅谷地区早期发展的研究认为,硅谷 70、80 年代的腾飞与美国政府在
50、60 年代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冷战时期,政府大量的订单才造就了一大批以硅为原材料的生产半导体的高科技企业的诞生,可以毫不避讳的说没有这些订单,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硅谷。而政府的支持主要是以间接的方式,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实现的,行政干预的行为几乎没有在硅谷地区出现过。
二是智力支持。英国学者 Nicholas Valery 高度评价了学校在硅谷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他认为硅谷的成功最大的根源就是斯坦福大学的支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硅谷"附近两所大学的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教授和大学毕业生在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创办公司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容置疑的是,硅谷真正的发展就是从 1951 年特曼教授主导建立斯坦福工业园(the Stanford Industry Park)开始的。
三是融资通畅。美国经济学家福里斯特认为,"美国西海岸的投资家秉承了早年淘金的热情,对于财富的渴求掩盖了对风险的恐惧,正是这是风险投资家对于硅谷诸多新生事物勇于尝试才造就了硅谷的飞跃式发展。"他在文章里说到,资金是企业的生命,而对于新创立的公司更为重要,没有资金的支持,即使再好的创意,有再先进的技术,都将是一纸空文。而西海岸的风险投资家对于风险的偏好正好成就了硅谷的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的诞生。
四是开放积极的。《硅谷热》一书的作者罗杰斯( E. ,1985)
和拉森(,1985) 认为硅谷的发展从根源上要归功于当地独特的文化。作者把这种文化的内涵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胆于创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平等开放;知识共享,讲究合作;容忍跳槽,鼓励裂变。硅谷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而文化的发展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 美国 128 公路模式
128 公路是指始建于 1915 年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一条半环形公路,其距波士顿市区的直线距离不到 16 公里,然而 128 公路为世人所熟知却不是因为它的交通,而是因为在它的沿线聚集了大量的以从事、航天、生物等领域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从而形成了全球著名高新技术园区。该地区是美国著名的学府区,紧邻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等一大批国际顶尖名校,并且距离美国的经济心脏--纽约、心脏--华盛顿特区都非常近,这些优秀的资源为该地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在二战之前,麻省理工大学就已经开始引导一部分学校的资源在该地区独立发展,只是这种进程比较缓慢。二战以及后来的冷战成为了 128公路的转折点,大量的军事订单为当地的发展装上了火箭筒,据统计
1950年到1960年的十年间,仅仅美国国防部在当地的采购金额就超过了 60
亿美元,到 1965,在128 公路周围就已经吸引了近 600 家科技公司,并且成为了美国最为重要的电子产品创新中心。1980 年该地区几乎占领了美国的微型计算机市场,其中仅中档计算机的销售额就超过了 260 亿美元,占全美销售总额的比重超过 1/3.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的学者关注并加以研究而形成了以资金支持和政府支持为核心的所谓科技产业发展的 128 公路模式。但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之后,由于军事订单的急剧减少,该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衰落,而逐渐被硅谷所取代。这种由盛而衰的发展历程更加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安娜利·萨克森宁( Annalee·Saxenian,1994)在《硅谷优势---地区优势:硅谷和 128 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一书中,通过与硅谷的对比,他认为造成 128地区的衰落并不是表面上的军事订单的减少,而是更加深层次的文化差异,128 公路地区所缺乏的是硅谷那种用于创新、胆于冒险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在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其创立之初。
台湾学者罗家德(1997)在《为什么硅谷能击败 128 公路区---以人际关系网络观点探讨网络式组织的优势》一文中也颇为赞同萨克森宁的观点,他还进一步发掘到 128 公路地区封闭的自成一体的人际关系也导致其衰落。同硅谷地区知识共享,崇尚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自由风气不同,128 地区的很多公司或者员工在人际关系方面都显得异常谨慎,而最终导致了固步自封的局面。
Per Davidsson 和 Johan Wiklund(1995)通过他们的分析认为,政府的大量订单对高科技企业来说未必就是一剂良药。众所周知,美国国防部的军事订单是 128地区繁荣的最大功臣,每年数以十亿计的订单让很多企业坐享其成,逐渐养成了对政府的依赖,而失去了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创新。反观硅谷的许多企业在前期接受一些政府订单之后,便开始了独立发展,最后在民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Tom Elfring 和 Willem Hulsink(2001)研究了高校在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他们认为至少有一所核心高校所形成的比较开放的资源对于一个成功的高新科技园区是必要条件。他们还对比了硅谷和 128 公路地区,虽然两地都有非常著名的高校,但是造成两者如此大落差的原因也与这些高校密不可分。
斯坦福大学开放的特点是具有很浓厚的冒险精神,所以它对于中小企业比较支持;而麻省理工大学开放的特点是"明智之士的稳重",它就更加偏爱成熟的大企业。
3. 日本筑波模式
筑波位于东京东北约 50 千米处的筑波山西南麓,面积 284.07 平方千米,人口约 20 万。筑波科学城是日本政府从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就开始主导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科学园区。园区北靠素有关东第一山的筑波山,东依日本
第二大淡水湖霞浦湖,而且距离首都东京也非常近,因而此园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相当优越。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日本政府把中央政府所属的 40 多个科研机构陆续搬迁到筑波,并在园区内成立了筑波大学,为其配备了当时日本顶尖的老师和教学设备,因而园区内的智力资源也十分丰富。政府主导的投资也对园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 80 年代初期,筑波的发展为世人所关注,世界各国也纷纷效仿日本,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起各式各样的工业园区,把筑波模式扩展开来。据统计从上世纪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十年间,政府累计在这里投入了超过 2 兆日元的资金,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筑波科学城的表现还让人失望。1999 年,筑波科学城的总产值约为 7000 亿日元,折合美元仅 100 亿元,并且,主要是农业产出,科技转化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很小。经过几十年的大力建设,筑波与硅谷等世界一流高新科技区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这种落差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日本著名学者青木昌彦(1998)深入地研究了筑波经济发展之后,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进行了深入地反思。他认为所谓筑波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一手包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行政的力量远远大于市场的力量。这样的优点就是一切都在规划之中,可以很好地进行控制,但是缺点却更加明显,企业失去了自主权,甚至慢慢地丧失了自主的意愿,这样的企业在封闭的环境尚可存货,可一旦面临日益国际化的市场,就只有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的藤田昌久(1996)从企业发展的外生环境因素认为筑波模式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行政文化,企业的科研、管理、投融资都与其紧密相连,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生的各种资源就被忽视或是误视,人才不能尽展其用,资金不能尽获其利等等。
我国的杨熙纯(2002)则从管理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日本企业中广泛存在的"雇员终身制"、"论资排辈"等现象是阻碍筑波模式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这种传统思想下,很少有员工敢于创业,敢于跳槽,严重的压制了创新文化的兴起,而缺乏了创新的科技企业就像是没有源头的死水一样。
(二)国内相关模式研究
1. 中关村模式
通常人们所指的中关村并非是行政区划上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关村,而是指以此地区为基础的,下辖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等十园区,占地面积达 232
平方公里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我们均简称为中关村)。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大批国内知名高校的基础上,中关村渐具雏形,先后经历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88 年)、中关村科技园区(1999 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9 年)四个阶段。经过前后 20 余年的不断发展,目前的中关村已经聚集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 2 万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能源环保、新材料、先进制造、航空航天为代表,以研发和服务为主要形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从 8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关村始终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区内企业 2011 实现收入总额 19278 亿元,同比增长 20.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 19.1%,企业完成增加值 3062.6 亿元,对北京市 2011年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 24%.中关村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中国硅谷",其成功的经验总结也被称为"中关村模式".
关于中关村模式的研究,同济大学的赵朝义(2002)认为中关村发展过程中对国家政策利用现象非常明显。中关村地处政治中心首都北京,对于各类政策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传达和落实。同时,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北京市政府都需要打造一个高新科技示范区,因而给予了中关村很多政策上的优惠。无论是税收上的减免,还是融资方面的便利,都是中国其他地区的科技园区所不能比拟的。他认为相比于美国式的政府支持,中关村模式更接近于日本的筑波模式,政府主要还是通过行政的手段进行管控,以各种政策法规的形式予以帮扶,而真正通过市场或是订单的途径却是很少。
北方工业大学的齐园(2005)从技术经济和项目管理的方向研究了中关村的产业集聚现象,她认为中关村是一种内生型的发展模式,而源动力就是区内各类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中关村聚集了我国近四成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承担了1/3左右的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及近千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关村核心区拥有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三十余所高等院校,两百余个国家及北京市科研院所,中关村拥有六十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十余个国家工程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由各种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组成的各类孵化机构超过 100 家。
正是因为具有如此丰富的智力资源,中关村才真正成为我国高新科技企业的摇篮,孵化出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全球 500 强高科技公司。
2. 青岛模式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美丽的滨海城市,因为第 28 届北京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在这里举行,青岛又被成为中国"帆船之都".而不是很为人所知的是青岛还被评为了"中国品牌之都",很多大型或者是特大型的国企都扎根于这里,具有代表性的有海尔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海信集团、双星集团等,以青岛为中心城市的山东半岛经济区在 2010 年的经济总量达到了 2.6 万亿元,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经济区,居全国第四位,青岛周边有 19
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青岛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则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集中发展品牌产品、名牌企业、甚至打造世界五百强企业,形成其独特品牌产业区域经济。
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2006)从"走出去"战略重要意义的角度看青岛模式,其优势在于培育一批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具有全球意义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有世界级的规模,更有高瞻远瞩、战略思维能力的企业领袖和经营团队,有配套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有全球认同的品牌和信誉。
东南大学的张莹(2006)则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研究了青岛模式,她认为长久以来的名牌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了冷落了青岛的中小企业,而实际上它们可以利用青岛特有的品牌优势,着力于发展大企业的配套产业,通过拾遗补缺形成配套产业集群,进而完善整个产业格局。她认为青岛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是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3. 温州模式
改革开放前,温州还只是一个人均耕地不到半亩的边远农村,然而经过几十年,温州地区实现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数据显示 2009 年温州全市生产总值(GDP)2527.88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2595 元,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 25575元。全年地区工业总产值 5377.06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672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3640.21 亿元。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是温州模式的最好阐释,其通过温州一户普通人家的草根创业史,贯穿起改革开放 30 年温州人创业奋斗历程,温州小企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大市场。温州模式,其特点是产业集聚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内,使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关联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及最密切服务业,高密度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中小型企业集群。温州许多村镇自发形成某一类或者某一种产品的产销基地,如乐清市的柳市镇是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产销基地;平阳县的萧江镇被称为"中国塑编城";永嘉县桥头镇担当起"东方第一纽扣市场"的称号等等。产业聚集,使一些不起眼的小产品做出了大市场,像周大虎的打火机如今都享誉国内外。
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就将小企业集群定义为"按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形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若干企业在一个较小的地理空间内集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
他认为,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强劲的、持续的竞争优势,其可在短期内对该区域的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克服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和不足,提高其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形成规模经济。同时,由于相互支撑的关联产业之间存在着"拉拨效应",那些先进的相关产业可拉拨提升其他产业的竞争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蔡建娜博士(2010)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了温州模式的形成、发展与演化。她围绕交易治理的核心,从发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着手,得出的结论是温州地区充沛的社会资本以及温州人的"商人意识"对于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才能形成享誉世界的温州模式。
(三)国内外相关模式研究总结
从前文的综述看来,无论是研究的深度还是广度,国外学者对于企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要比国内学者更加完善,他们所运用的很多思路和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外的学者基本都侧重于该模式形成、发展以及衰落的原因,尽管研究的方向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他们主要体现在政府
的行为、教育资源的分布、资本的聚集以及文化的影响四个方面,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企业发展模式的四因素,分别是:政府、教育、资本和文化。
一般说来,影响因素正的影响力越强,模式就具备更好了发展条件,其前景也就更加具有预见性。正如硅谷地区,当地的教育资源丰富、文化氛围良好、资本也大量聚集,正是这些因素强烈的作用力,才使得硅谷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也才孕育出举世瞩目的硅谷模式。然而发展模式是一个兼具综合性和动态性的体制,我们必须在一定的时代、地域背景下,系统性的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比如 128 公路模式,在政府、教育和资本等因素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但就因为文化的原因导致了衰落,一种因素的负的影响力可能会抵消掉其余全部的优势。
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越多,可能会越有助于其发展,但反过来讲,企业所需要整合的因素也就越多,难度也就越大,该模式可以推广或者适用的面也就越窄。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能见识到的最为成功的发展模式应当是硅谷模式,创造了上万亿的产值,引领世界科技企业的发展,然而其对于教育、资本以及文化等要素的依赖也是空前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全球各国都在竞相模仿硅谷模式,但却没有任何一个能赶上它。许多地区在不顾自身因素的情况下,照搬别人的模式,结果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最后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此模式的失败。本文认为我们谈到的企业模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之说,凡是符合自身条件,能够最大化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的发展模式就是适合的模式,采用这样发展模式的企业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三、本章小结
本章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包括本文所要研究的华强北模式运用到的两个核心理论--虚拟企业理论和破坏性创新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目前比较典型的几种企业发展模式的研究,通过总结与对比,本文提出了影响企业发展模式的四因素--政府、教育、资本与文化。我们发现现有的很多模式对于诸多因素有很强的依赖性,因而其适用性也就较窄,继而从理论上说明探求新的约束性稍弱的适用于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