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我每天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着刷手机”

IT圈 admin 34浏览 0评论

2024年1月20日发(作者:徐冷萱)

“我每天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着刷手机”你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什么?——玩手机。你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是什么?——玩手机。玩手机,已经成了身体的条件反射。无论是学生党还是上班族,都无法抵抗手机的诱惑。不开心的年轻人,在靠手机里的沙雕网友、段子、综艺、追星、小说、游戏……找回快乐。有人说“我每天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学习,不想上班,只想躺着刷手机”。十几秒刷完一个短视频,不知不觉过去了3个小时;20分钟打完一把游戏,深夜仍旧舍不得睡,呼朋唤友组队开黑;1小时看完半本爽文,课本算什么?期末考试算什么?年轻人渴望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中,度过艰难且“充实”的一天。怎么就控制不住这手呢?然而,就算用一整个周末来玩了两天的手机,在周日深夜的床上,放下手机,短暂的快乐退潮,厌倦和焦虑又重新扑面而来。尽管我们也知道玩手机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为什么就控制不住这手呢?papi酱曾拍过一个过于真实的视频:“我在手机上,和未曾见面的朋友们畅快聊天,读着令我捧腹的段子,看大家美好生活的视频,我突然发现,我已沉迷手机。我决定放下手机,感受身边的

世界,然后我发现:我的身边没有朋友,我周围没有有趣的事,我的生活,一点都不美好。我突然发现,还是手机好,我爱手机!”人是情感动物,需要和其他人的连接,需要精神支撑、信任、价值感、成就感。但如果现实生活中只有创伤、疏离、挫败,我们可能就会转而寻找其他的寄托,比如玩手机,以此慰藉内心的无聊。用无聊或娱乐来对抗无聊,放下手机,内心依旧空洞。就像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人们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替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如果每天只想玩手机,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兴趣,那问题的根源可能不是手机,而是我们匮乏、荒芜的现实生活。对抗无聊的生活,好难?虽然觉得生活无聊,缺少刺激,却不知如何做出改变,不知如何对无聊说“不”,怎么办?日本一档综艺节目《50日間で女性の顔は変わるのか!?》(用50天能改变女性容颜吗)做了一个大胆有趣的试验,节目邀请了4位素人女性,不整容不减肥,只改变她们的生活环境,看看在50天内,她们的面相是否会发生改变。

其中一位22岁的妹子Misuzu,是个家里蹲,工作没有定下来,在便利店打工。她与父母同住,养了只猫,母胎单身至今。节目组建议她搬到海边生活50天,并自费帮租了一间海景房。Misuzu入住的第一周,每天窝在家里睡懒觉、玩手机、看电视,吃泡面零食,没任何变化。崩溃的节目组意识到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为了唤起她的热情,给她安排了各种项目:冲浪、瑜伽、潜水、逛渔港早市,但她全程她都提不起兴趣。转机出现在第14天,Misuzu在海边看到了一个美女,外表身材都是她憧憬的类型,节目组鼓励她上前打招呼。但不会冲浪的她,追不上上前方的小姐姐,因而错失了机会。入住第34天,在做瑜珈时与那位小姐姐偶遇了,Misuzu鼓起勇气和小姐姐搭话,加了LINE好友。成功交上朋友后,小姐姐带着她去咖啡厅,教她如何拍照。

此后,Misuzu的生活出现了改变:不再宅着玩手机,而是和小姐姐一起购物、做瑜伽、冲浪,还交了许多朋友。50天过去后,原本内向的misuzu的笑容变多了,个性变得开朗起来。Misuzu(左)“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不想做”,这种情况很常见。《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一书中提到,改变中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包括:理智、情感和情境。而想要改变,要先找到「想要改变」的感觉。人发生改变的顺序,不是分析→思考→改变,而是看到→感觉→改变。Misuzu虽然在前期改变了生活环境,却没有主动做出改变,但看到了自己想要拥有的身材、想要变成的样子之后,才产生了「想要改变」的行动。改变不是源于理解,而是源于感觉,那种感觉就是:我能做到、我的人生由我做主。所以,做出改变前,不如先给自己找一个看得到的目标/感觉吧。放下手机并没有多难因发布5G测速视频爆红的@老师好我叫何同学,是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与管理专业大二学生,他记录了自己「坚持一周每天只看半小时手机」后的变化。

放假时的何同学,每天会玩8小时左右的手机。开学后,他还是会在上课、学习时频繁看手机,这样高频的打断让他很难专注去做一件事情,于是他决定每天只看半小时手机。他给手机上所有APP设置了一个半小时的计时器,手机亮屏时间超过半小时,所有的APP都会变灰。坚持每天只看半小时手机,一周过后,他的生活发生了这些变化:1.操作手机越来越高效。回完消息马上锁屏,不会顺便刷朋友圈、微博;拒绝了APP的算法推荐“勾引”;外卖直接点单,不再纠结吃什么;2.睡眠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午睡睡饱,下午上课很有精神。晚上熄灯后秒睡,早上第一个起床。睡饱后,情绪变得积极乐观。3.时间变得宽裕,做事更专注。原本每天玩手机的5小时,用来写作业、剪视频、看教程。一周内看了4部电影、看完一本书、听了很多新歌。有了清晰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感觉自己变成了更好的人。“放下手机并没有多难”,何同学觉得,我们应该防范的不是长时间地使用手机,是碎片化的屏幕使用方式。

阅读和娱乐的碎片化,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人难以专注。他把手机上看新闻、短视频的碎片化时间聚集起来,在更大的屏幕上做了更有意义的事。玩的是手机,失控的是人生。逃避得了一时的不尽人意,逃避不了「逃避带来的恶性循环」。停止手机上无止境的碎片化娱乐,你可以有更多时间提升自己,也可以交到更多朋友,精心打理好现实的生活,才是最好的解药。

2024年1月20日发(作者:徐冷萱)

“我每天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着刷手机”你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什么?——玩手机。你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是什么?——玩手机。玩手机,已经成了身体的条件反射。无论是学生党还是上班族,都无法抵抗手机的诱惑。不开心的年轻人,在靠手机里的沙雕网友、段子、综艺、追星、小说、游戏……找回快乐。有人说“我每天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学习,不想上班,只想躺着刷手机”。十几秒刷完一个短视频,不知不觉过去了3个小时;20分钟打完一把游戏,深夜仍旧舍不得睡,呼朋唤友组队开黑;1小时看完半本爽文,课本算什么?期末考试算什么?年轻人渴望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中,度过艰难且“充实”的一天。怎么就控制不住这手呢?然而,就算用一整个周末来玩了两天的手机,在周日深夜的床上,放下手机,短暂的快乐退潮,厌倦和焦虑又重新扑面而来。尽管我们也知道玩手机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为什么就控制不住这手呢?papi酱曾拍过一个过于真实的视频:“我在手机上,和未曾见面的朋友们畅快聊天,读着令我捧腹的段子,看大家美好生活的视频,我突然发现,我已沉迷手机。我决定放下手机,感受身边的

世界,然后我发现:我的身边没有朋友,我周围没有有趣的事,我的生活,一点都不美好。我突然发现,还是手机好,我爱手机!”人是情感动物,需要和其他人的连接,需要精神支撑、信任、价值感、成就感。但如果现实生活中只有创伤、疏离、挫败,我们可能就会转而寻找其他的寄托,比如玩手机,以此慰藉内心的无聊。用无聊或娱乐来对抗无聊,放下手机,内心依旧空洞。就像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人们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替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如果每天只想玩手机,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兴趣,那问题的根源可能不是手机,而是我们匮乏、荒芜的现实生活。对抗无聊的生活,好难?虽然觉得生活无聊,缺少刺激,却不知如何做出改变,不知如何对无聊说“不”,怎么办?日本一档综艺节目《50日間で女性の顔は変わるのか!?》(用50天能改变女性容颜吗)做了一个大胆有趣的试验,节目邀请了4位素人女性,不整容不减肥,只改变她们的生活环境,看看在50天内,她们的面相是否会发生改变。

其中一位22岁的妹子Misuzu,是个家里蹲,工作没有定下来,在便利店打工。她与父母同住,养了只猫,母胎单身至今。节目组建议她搬到海边生活50天,并自费帮租了一间海景房。Misuzu入住的第一周,每天窝在家里睡懒觉、玩手机、看电视,吃泡面零食,没任何变化。崩溃的节目组意识到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为了唤起她的热情,给她安排了各种项目:冲浪、瑜伽、潜水、逛渔港早市,但她全程她都提不起兴趣。转机出现在第14天,Misuzu在海边看到了一个美女,外表身材都是她憧憬的类型,节目组鼓励她上前打招呼。但不会冲浪的她,追不上上前方的小姐姐,因而错失了机会。入住第34天,在做瑜珈时与那位小姐姐偶遇了,Misuzu鼓起勇气和小姐姐搭话,加了LINE好友。成功交上朋友后,小姐姐带着她去咖啡厅,教她如何拍照。

此后,Misuzu的生活出现了改变:不再宅着玩手机,而是和小姐姐一起购物、做瑜伽、冲浪,还交了许多朋友。50天过去后,原本内向的misuzu的笑容变多了,个性变得开朗起来。Misuzu(左)“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不想做”,这种情况很常见。《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一书中提到,改变中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包括:理智、情感和情境。而想要改变,要先找到「想要改变」的感觉。人发生改变的顺序,不是分析→思考→改变,而是看到→感觉→改变。Misuzu虽然在前期改变了生活环境,却没有主动做出改变,但看到了自己想要拥有的身材、想要变成的样子之后,才产生了「想要改变」的行动。改变不是源于理解,而是源于感觉,那种感觉就是:我能做到、我的人生由我做主。所以,做出改变前,不如先给自己找一个看得到的目标/感觉吧。放下手机并没有多难因发布5G测速视频爆红的@老师好我叫何同学,是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与管理专业大二学生,他记录了自己「坚持一周每天只看半小时手机」后的变化。

放假时的何同学,每天会玩8小时左右的手机。开学后,他还是会在上课、学习时频繁看手机,这样高频的打断让他很难专注去做一件事情,于是他决定每天只看半小时手机。他给手机上所有APP设置了一个半小时的计时器,手机亮屏时间超过半小时,所有的APP都会变灰。坚持每天只看半小时手机,一周过后,他的生活发生了这些变化:1.操作手机越来越高效。回完消息马上锁屏,不会顺便刷朋友圈、微博;拒绝了APP的算法推荐“勾引”;外卖直接点单,不再纠结吃什么;2.睡眠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午睡睡饱,下午上课很有精神。晚上熄灯后秒睡,早上第一个起床。睡饱后,情绪变得积极乐观。3.时间变得宽裕,做事更专注。原本每天玩手机的5小时,用来写作业、剪视频、看教程。一周内看了4部电影、看完一本书、听了很多新歌。有了清晰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感觉自己变成了更好的人。“放下手机并没有多难”,何同学觉得,我们应该防范的不是长时间地使用手机,是碎片化的屏幕使用方式。

阅读和娱乐的碎片化,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人难以专注。他把手机上看新闻、短视频的碎片化时间聚集起来,在更大的屏幕上做了更有意义的事。玩的是手机,失控的是人生。逃避得了一时的不尽人意,逃避不了「逃避带来的恶性循环」。停止手机上无止境的碎片化娱乐,你可以有更多时间提升自己,也可以交到更多朋友,精心打理好现实的生活,才是最好的解药。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