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发(作者:岑梅梅)
大学生单反摄影轻松入门讲解
第一章 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
要想学摄影这门技术和艺术,首先要了解手中的相机。相机的基本构造是什么,怎样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相机,要购买哪些相机附件,镜头要怎样更换,如何对相机进行保养,以及拍报基本操作,这些都将在这一章里详细阐述。
1.1 怎样选择一款合适的相机
数码相机,简称DC,是英文Digital Camera的缩写。数码相机是数码图像技术发展的结晶,它可以直接将拍摄的图像转化为数码图像文件,简化了传统相机在图像采集上的复杂环节。利用数码技术可以轻松存储大量的图像文件。而不必像传统相机那样花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在冲洗胶卷和扫描图片上。
数码技术的出现,使得拍摄器材和后期加工技术有别于传统摄影。为了摄影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但是它并没有改变摄影的本质和特点。摄影始终是“用光绘画”,利用光的颜色、方向等诸多光线条件描绘看到的景物,表达拍摄者心中的创作意图。
将数码技术引入摄影领域,节省了大量的资源。解放了传统摄影条件下暗室工作的繁琐劳动,为拍摄者提供了崭新的创作平台,同时客观上普及了摄影技术。如今小巧轻便的数码相机走入了千家万户,普通的摄影爱好者也有购买数码单反相机的能力。怎样选择一台适合自己的相机是消费者颇为关心的的问题。
1.1.1 数码相机的构造
一般在外观上都可辨认出数码相机以下基本部件,如电源开关、快门按钮、模式转盘、对焦模式按钮、变焦控制按钮、液晶显示器、镜头、取景器、闪光灯、金属挂环、USB插孔、存储器插槽、电池盒、三脚架孔等。
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它们的功能。
电源开关
它是相机的总开关,只有通过启动该按钮相机才能进行照片的拍摄。
快门按钮
拍照时,按下快门,您想拍摄的景物就会存储到数码相机的存诸设备里。和传统相机不同的是,在选择自动对焦模式下,数码相机的快门按钮分为两个阶段。在半按快门阶段进行自动对焦和测光。提示完成后(通常提示是“哔”的一声)将其完全按下才算完成整个拍摄。
模式转盘
模式转盘可以实现不同模式的转换,数码相机通常有自动模式(Auto)、程序自动模式(P)、快门优先(S或Tv)、光圈优先(A或Av)、手动模式(M)等。大多数数码相机还配备了一些特定的场景模式,如人像模式、夜景模式等。
对焦模式按钮
通过该按钮可以选择AF(自动对焦)或MF(手动对焦)并锁定对焦。
变焦控制按钮
在拥有变焦能力的消费级机型上,通过该按钮可以拉近被摄物距离。W端表示广角变焦,T端表示望远变焦。而在数码单反相机上,则是通过转动镜头上的变焦环达到变焦效果的。
液晶显示屏
液晶显示屏可以在拍摄时辅助取景,还可以在拍摄完成之后显示之前所拍摄的照片。它也是数码相机在外形上和传统相机的最大区别之一。但是需要注意液晶显示屏易受光线影响且普遍偏亮。
取景器
取景器是拍摄者用来选择拍摄范围的工具。普通数码相机一般采用光学取景器,而一部分高端机型则采用EVF电子取景器。
闪光灯
相机内置普通闪光灯,在弱光条件下拍摄时,可使用它进行补光。
金属挂环
相机上一般都会设计金属挂环,它可以接上手带挂于手上或颈上,避免相机滑落摔坏。
USB插孔
将传输线插于此孔可以直接和电脑连接进行照片的输出。
存诸器插槽
数码相机都采用存储卡来保存照片。将存储卡插入该槽再盖上槽盖即可使用。为了方便存储和使用,部分机型采用了又插槽,可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存储卡。
电池盒
用来盛放电池。部分数码相机采用AA电池,部分则采用专用的锂离子电池。
三角架孔
利用该孔可以将数码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进行拍摄。
镜头
无论是数码相机还是传统相机,镜头都是极为重要的光学元件。在数码相机中,光线通过镜头传达到相机内置的图像传感器上,最终才能形成图像。镜头由多片镜片组成,主要材质是玻璃和塑料。
1.1.2 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相比有哪些特点
跟传统相机相比,数码相机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区别呢?在硬件结构上,数码相机以数字存储代替了胶片,节省了后期的成本,最重要的是增添了电子取景、液晶显示屏等先进技术,使得拍摄者可以简单地享受拍摄乐趣。如果不满意,可以调整不足,即刻进行二次拍摄。而传统相机需要等到胶片冲洗后才能看到拍摄效果。
在后期制作上,要想欣赏传统相机所拍的照片,必须把胶卷拿给专业人员进行冲洗,扩片,当然有些人会在家中自己冲洗照片,但是对于药剂和温度的控制,可能会使照片出来的质量不理想或不稳定。数码技术的出现,使后期制作的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过去的“暗房”变成了“明室”,从化学药剂成像变成了对数字信息的处理。通过后期软件,一些在传统暗房里需要通过非常复杂的方法才能取得的效果在电脑上通过软件可以轻松获得,拍摄者不仅可以独立完成照片的后期制作,甚至可以用天马行空的想象为自己的作品增添各种有趣的效果,带来丰富的创作乐趣。
数码摄影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传统摄影拍摄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和经验对于数码摄影大部分都适用。比如摄影角度和构图的选择,色温的选择等。要想拍摄优秀的照片,不能仅仅依赖设备,器材只是实现拍摄和创作意图的工具。相机后面的我们的头脑才是关键。只有我们的思维和艺术修养水平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真正拍出传世佳作。
1.1.3 单反相机和消费相机相比有哪些优势
目前市场上的数码相机一般分为两类:专业单反数码相机和消费级数码相机。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单反相机的构造。
从右边透视图中可以看出,有一个“镜子”被装设在镜头底座里面,透过这面镜子可以将从镜头射进来的光线反射到取景器上。摄影的时候,这面镜子会弹跳起来,并且将光线传送到感应器上,具有这种构造的相机称为“单镜头反光”相机。
单反相机可更换镜头
数码单反相机的镜头可以相互更换,因此,拍摄者可以按照自已想要拍摄物体的性质,选择适合的镜头。这可以看作是单反相机与普通消费相机最大的区别。在
拍摄风光时,我们可以随时更换广角和长焦镜头,既可拍到壮丽的全景又可拍到秀美的特写;我们也可以换上大光圈的镜头,拍出背景虚化主体突出的效果。
单反相机具备更佳的光图和快门速度
比起消费级的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可以很好地借助大光圈来实现虚化背景突出主体的效果。
比起消费级的数码相机来说,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速度快了很多。如果使用单反相机来追逐快速移动的景像并进行拍摄,比起消费机更容易抓住运动的瞬间画面。
单反相机具有优异的手动功能和对焦系统
单反相机最方便的一点是有着精准、快速的多种对焦系统,能够将快速移动的被摄物快速合焦,以拍摄出精彩的照片。
小提示
单反相机比起消费级数码相来说,可以进行更细微的调整。比如说色调和反差的调整,曝光补偿的设定等,都可以由拍摄者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同时单反相机具备强大的手动功能。有一些消费级数码相机也具备一些简单的手动功能,但是无法与单反相机相提并论。首行,单反相机对于光圈和快门的调控范围很大,拍摄者可以自由组合光圈快门达到理想的曝光组合,实现自己的创作;其次,在拍摄微距时,拍摄者就需要用到手动对焦,在配备微距镜头后,单反相机的最近对焦距离非常近,有时几乎可以贴着被摄体,同时也具有优良的放大倍率。而普通的消费级数码相机虽然也会具备微距功能,但是对焦距离和放大倍率都无法和单反相机相比,且由于光圈不够大,也达不到单反相机对于背景的虚化程度;此外,单反相机有着每秒5到8张,连拍十几张RAW格式照片的速度,再加上存储速度快,因此不会错失任何镜头而造成遗憾,而消费机却只能每秒两三张,而且存储速度慢,易造成镜头遗漏。
单反相机通过取景器取景
普通的消费机型可以电子取景,即在半按快门的同时就能从显示屏里观察到最终的影像效果,使得拍摄者在按下快门前就能做到对最终拍摄效果心中有数。而数码单反相机的取景原理和传统相机一样,通过镜头一反光镜一五棱镜一取景器来取景,因此只能通过取景器取景,并不能在半按快门的情况下在液晶屏里看到终效果。目前市面上一些高端机型已经推出了实时取景的功能。但是在反应速度上不及通过取景器取景来得快,因此在单反相机市场上取景器还是主流。
单反相机具有优秀的画质
单反相机具有千万以上的像素,可以轻松地更换镜头来实现拍摄者意图。单反相机由于使用了较大的感测器,可以使噪点减少,而且能够得到非常丰富的色阶和影调,就更加提升了单反相机的表现力,尤其是在使用了望远镜头和大光圈之后产生的模糊效果,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普通消费极数码相机的区别了。
当具有千万像素的单反相机以及普通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同时拍摄相同的物体时将画面放大之后,可以比较出单反相机和普通消费级相机的表现力。虽然普通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也可以清晰地拍摄出影像,但是针对两者画面所表现了来的色阶及其影调包含细微部分的表现力来说,单反相机的还是更为突出一些。
1.1.4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目前数码相机在市面上已经相当普及,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相机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在选购相机时,不要一味地追求价格昂贵的高端机。应根椐自己的使用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相机,正所谓“价不在高,够用则行”。况且目前数码单反相机虽然体积较大且较重,但是成像质量和可随意更换镜头的便利可以使你更完美地表现画面,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而且入门级单反相机价格集体大跳水,其接近于消费机的低价同样十分具有诱惑力。
除了在机种上进行选择,我们在选购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操作界面
数码相机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简单便利,能轻松记录影像。如果一台普通数码相机操作界面杂乱无章,使用起来非常繁琐,就会降低拍摄效率,失去了它最大的优势。不同品牌的相机操作界面都有所区别,你可以选购的时候多试用几个品牌,选择一款自己觉得舒适的。
像素
像素是数码照片存储方式的最小单位。像素越大,图片的面积越大。像素是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各大厂商宣传自己品牌的相机时,都把高像素放在第一位,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里要指出,不要一味追求高像素的数码相机,对于普通消费者1800万像素已经绰绰有余。在相机的规格介绍时,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像素概念:一个是最高像素,一个是有效像素。有效像素指的是真正参与成像的像素值,而最高像素的数值是感光元件的真实像素,包含了感光元件的未成像部分。因此我们在选购时应注重的是有效像素而非最高像素。
变焦功能
数码相机的变焦功能分数码变焦和光学变焦两种。光学变焦通过光学镜头结构的变化来实现变焦,是真正意义上的变焦。而数码变焦实际上只是采用画面的电子放大技术,把感光元件的一部分像素通过差值运算放大,所以数码变焦本质上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部分细节放大而像素数不改变,这样毋庸置疑地会降低图像的清晰度。难怪一些摄影玩家称数码变焦为“望远镜”。
液晶显示屏(LCD)
数码相机具备的液晶显示屏是其与传统相机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在液晶显示屏上,我们可以观察回放之前拍过的照片,带电子取景功能的相机还可运用它有按下快门前了解最终图像效果。一个好的显示屏可以忠实反映你拍摄的效果,提示曝光是否准确。因而是十分重要的。
微距功能
如果您喜欢拍摄花卉、小昆虫等细小物体的近照和特写,在购买时您就要多注意一下微距功能了。微距拍摄将被摄物体放大进行拍摄,力求将主体的细节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市面上的大部分相机都具备微距功能,区别在于有效对焦距离和放大倍率,有些数码相机的微距功能可以让相机几乎贴着被摄物进行拍摄,而有些在20厘米内就不能对焦了。单反相机还可以配备专门拍微距的镜头。
场景模式
经验不足的用户可以选择场景模式居多的相机。这些相机可以根椐不同场景模式的选择,预先调好光圈,快门,焦距,测光方式以及闪光灯等参数值,用户只需根椐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构图合焦后按下快门就能拍摄到较为理想的照片。当然这些模式由于参数是固定的,因此并不能十分精确地反映现场情况的实际参数,如果你想用拥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建议多使用一些半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
除了上述几个因素外,噪点的控制表现,ISO感光度的范围等都应该在选购时了解清楚。只要你充分了解数码相机的性能,就可以为自己选择一款最经济实用的机器。
1.2 数码相机有哪些需要配备的附件
要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还要准备一些必要的配件。不要小看配件的准备,有时候是能否成功进行拍摄的决定性要素。
1.2.1 存储卡
存储卡也称记忆卡,是数码相机不可或缺的一个配件,数码相机所拍摄的所有的照片,都可以存储在存储卡上,如果没有了存储卡,数码相机即使拍摄再多的影像也无法保留下来。
存储卡的种类比较多,拍摄者可以根椐自己所使用的数码相机来配备与之相应的存储卡。有的比较高端的数码相机为了防止出现无法写入资料的问题发生,设计成同时可以适应两款存储卡的形式。那么,拍摄者到底应该配备什么样的存储卡才算合适呢?这个问题就在看拍摄者使用的数码相机的像素数以及拍摄照片时所设定的影像格式了,所需的存储卡也会因为这样要求的不同而有差异。
CF存储卡
CF卡使用3。3~5伏的电厌工作。优异的使用条件使得大多数数码相机选择CF卡作为其首选存储介质。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兼容性好,这些都是CF卡的优点,缺点则是体积较大。
Memory Stick存储卡
Memory Stick是Sony专属规格,简称MS卡。体积为50毫米*21。5毫米*0。28毫米,重量约4克。Memory Stick卡和CF卡相同,内装控制芯片,改良式10针分离针槽介面,可说是结合CF卡和SM卡两种插槽的优点而来。绝大多数都是Sony的产品在使用但不见得彼此间都能兼容。
SD存储卡
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中文翻译为安全数码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存储器的新一代存储设备。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存储卡,重量只有2克,但却拥有高存储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
XD Picture存储卡
继SD之后,由Olympus 和富士FujiFilm联手催生的新一代超小型存储卡XD-Picture Card准备挑战市场的接受度。新一代的XD卡,不仅体积是世界最小(20毫米*25毫米*1。7毫米),重量仅3克,容量更可高达8GB!价格也只比其他规格的存储卡略高一些。
如果使用的是千万像素以上的相机,加上RAW格式拍摄,就需要一个大容量的存储卡,如果一个几百万像素的相机,使用一般的JPEG格式的话,普通的512MB或者1GB的存储卡就能满足需要。
存储卡的容量是与价格成正比例的,容量越大,价格也就越高。另外,高速型的存储卡会在其卡上或者是包装上注明倍速。如果是特别喜欢使用RAW格式的拍摄者,使用高速存储卡会方便很多。
将存储卡的容量取出之前,先确定相机的电源是否已经关掉。无论是想要将存储卡插入还是取出相机时,都要先确定相机的电源是否已经切换到关闭状态,如果没有,就要先切到OFF状态之后再进行存储卡的存取。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装入存储卡时,不要将存储卡装反了。
小提示
同时可以使用两种存储卡的数码相机
现在市场已经有同时具备两种存储卡插槽的数码相机了,甚至可以同时使用CF
卡和SD卡两种存储卡。这样的设计主要还是为了防止资料定入失败造成的困扰。当然这样的设置只在一些比较高端的数码相机上才会出现。
小提示
保护存储卡
要提醒的是,存储卡是非常脆弱的。它本身是一种非常精密的电子设备。如果不小心掉落的话,会造成存储信息的丢失。另个,静电对存储卡的损伤也非常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要用手触碰存储卡侧面的金属接点。当一张存储卡存满之后要取出来的时候,最好是直接放到保存盒内比较稳妥一些。
1.2.2 读卡器
读卡器是一种专用数据舆设备。通过在插槽中插入存储卡,再用USB连线连接到电脑上,存储卡记录着数码相机所拍摄的照片和拍摄数据。计算机就把存储卡当做一种可移动的存储器,从而可以通过读卡器读写存储卡里的数据。现在市场上读卡器的款式多样,还有多功能的读卡器,可以兼容不同的存储卡。比如CF卡、SD卡等。
1.2.3 电池的相关事宜
数码相机电池的保护是一个细小又需耐心的工作,需要使作者在日常使用养成一个良好的充电和保养的习惯。
电池充电和保养
要保持电池的接触点和相机电池仓内部干净。如有需要,请使用柔软、清洁的干布轻轻地拂拭。不能使用清洁性或是化学性等具有溶解性的清洁剂清洁你的数码相机,电池或充电器。
充电时,使用原厂的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充电,有助于电池寿命的延长。充电时间取决于所用充电器和电池,以及使用电压是否稳定等因素。如果是第一次使用的电池或者是长时间没有使用过的锂电池,充电时间要超过6小时,否则将缩短电池寿命。一般需经过数次充电和放电过程,才能达到最佳效率。如果电池还是残余电量时,尽量不要重复充电,以确保电池的寿命。
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数码相机时,应该将电池从数码相机中或是充电器内取出来,并将其完全放电,然后存放在干燥、阴凉的环境,同时不要将电池与一般的金属物品存放在一起。另外,为了避免电池发生短路问题,在电池不用时,应用保护盖将其保存。
将电池从相机中取出或者是放入电池时,务必将相机电源切换到OFF状态。要将电池从相机中取出时,应该先确认相机的电源已经处于OFF状态,当然,在放入电池时也要注意同样的问题,如果电池是在ON的状态下取出或者放入的话,将对多数数码相机造成隐性的损害。
在装放电池时要注意电池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是以相反的方向放入电池,将无法平顺地将电池放入,同时电池仓的盖子也无法顺利地盖上。当然,错误地放入电池也不能给相机提供任何的电力。
将电池装入已经接入电源的充电器之后,电池的充电工作就开始进行。一直到电池完全充饱电之后,充电器上的显示灯可能从没有亮灯到变成亮灯,又或者显示灯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显示灯的变化随着厂商的不同而有所不一样。
锂电池的参数要看清
电池性能是与电压、毫安时、循环次数、电池适应性等指标息息相关。而影响电池性能的是电池的电芯,一般只是有实力的厂商才会公布电芯规格,所以尽可能购买标注了电芯类型的厂家的产品。能够标明产品使用电芯规格的厂家,说明有非常稳定的产量和供应渠道,是可以信赖的标志。
原装电池与兼容电池
目前,市面上锂电池除了原厂的品牌之处,兼容电池的品牌也很多。购原装电池,还是兼容电池,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还是建议购买原装电池,价格肯定会比兼容电池贵一些。一块原装的锂电池,价格不低于300元。假如有商家报出150元甚至更便宜的价格,基本可以说明这是一快假电池或兼容电池。建议到信誉高的商家购买。
各种充电电池
除了锂电池之外,数码相机使用最多的电池还有有碱性锌锰电池、镍镉可充电电池、镍氢可充电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就是我们常说的“碱电池”,它具有电容量大,电流强、使用持久等特性。碱性电池还分有环保型碱性电池和非环保型碱性电池。
镍镉可充电电池就是我们常说的“镍镉电池”。镍镉电池的优越之处就是耐充电,一般来说充电电池的包装分为零售用的正极凸头和组装用的正极平头包装两种,在容量上没有差异。
镍氢可充电电池就是我们常说的“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是使用氧化镍作为阳极,以及吸收了氢的金属合金作为阴极,由于此合金可吸收高达本身体积100倍的氢,储存能力极强。
1.2.4 合适的闪光灯
在室内或者阴影等光亮昏暗的情况下,拍出的照片往往会很暗。选择适合的闪光,可以有效地解决曝光不足的问题,在让暗部变亮的同时展现出生动逼真的色调。
内置闪光灯
数码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在全自动模式和基本拍摄区的各种模式下会自动闪光。而在程序自动曝光和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等拍摄模式下,只需按下机身前部的闪光灯按扭,便可手动弹出内置闪光灯。内置闪光灯的光线和日光的色调基本一致。所以它能够用于室内和混合光线下的室外阴影等多种拍摄场景。在日常拍摄的场景下,都能方便的使用。
小提示
虽然内置闪光灯的用途广泛,但由于其照明距离有限,所以如果被拍摄对象很远,就不能被照亮,其能够充分照亮的距离大约是3米,超过4米光量就很低了。一般被认为是近距离拍摄专用。
内置闪光灯使用相机电池进行充电,因此不需要另外安装电池。但是经常使用内置闪光灯,比较浪费电池,应及时充电。
外接闪光灯
在内置闪光灯不能很好完成的情况下,你可以考虑改用外接闪光灯。和内置闪光灯比起来,外接闪光灯具有很大的闪光量和较强的系统性。具备连续闪光,灯头与镜头变焦联动等先进系统。可以灵活的转动闪光灯方向,光线比较强烈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灯头不直接对着被摄物体,利用光线反射到被摄物体,这种漫反射的效果可以使光线更加柔和。
如果您是在中午拍摄,请打开闪光灯对阴影补光,产生平均照明的影像。
1.3 各种类型的镜头及镜头的更换
单反相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随时更换镜头以满足不同场合的拍摄,选择什么样的镜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1.3.1 标准变焦镜头
通常在购买一款单反相机时,如果同时购买已经搭配好的标准变焦镜头时,往往会得到优惠的价格。所谓的标准变焦镜头,焦距在18~55毫米,中间涵盖了标准范围,同时也涵盖了广角到中望远镜头的拍摄距离。如果是用来拍摄纪念照,这样的镜头有着非常好的表现力。视角变化也很好,在视角改变的同时,拍摄的范围也随之改变。也就是说,在焦距短的情况下,可以拍得范围相对的宽广一些,而在焦距长的情况下,就只能拍摄范围比较狭窄的照片。只有充分了解了一款镜头的特性,才能拍摄出好的照片。
外出施行时,如果携带的镜头种类比较多,将会给旅途增加很多重量,而且旅途中的颠簸对于镜头来说也可能会造成损伤。因此,很多拍摄者在外出时只携带一只镜头。这时候,建议您挑选一款高分辩率的变焦镜头,可以自由拍摄远近景物。对于旅途的人来说,非常的方便。
所以,拍摄者如果已经有了标准变焦镜头,还可以再选购一款望远变焦镜头,这样,不仅可以拍摄宽区域的广角范围,还可以将遥远的景物瞬间拉近并拍摄下来。这样的变焦镜头与单反相机结合使用,不但可以拓展可拍摄的领域,还可以让摄影的乐趣倍增。
除了原厂的镜头可供选择外,一些副厂的镜头也有很不错的质量,比如腾龙(TAMRON) 适马(SIGMA)等。这些专门的镜头制造商生产的镜头往往在价位上低于原厂的镜头,性价比很高,因此消费者不必只考虑昂贵的原厂头,一两支景点的原厂镜头,再搭配些优秀的副厂头,基本上就可以玩转各种视角的画面了。在购买前消费者要充分了解各种镜头的特性,以便确定适合自己的镜头。
小提示
一款高倍率的变焦镜头,可以涵盖从广角范围到望远范围,拍摄者再也不用一次又一次地更换镜头。而且在旅行中携带着一款这样的镜头,能够为摄影带来很多地乐趣。不过高倍变焦镜头的望远端即使是使用大光圈还是会有点暗,所以,在使用时要防止手抖造成的模糊现象。这时,可以提高ISO感光度,来改善明暗度,以获取清晰的画面。
1.3.2 广角变焦镜头
所谓的广角变焦镜头,就是可以拍摄范围比标准拍摄范围比标准镜头更为广阔。当靠近眼前所要拍摄的景物时,可以连同后面的背景一起拍摄到画面内,这样前景和背景的大小就会立刻产生差距,强调出画面中景物的远近距离。
1。3。3 长焦微距镜头
这种镜头,可以拉近需要拍摄的景物。将极其渺小的景物放大拍摄,这款镜头最适合用来表现我们人类无法用肉眼看到的世界,在拉近拍摄景物时,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产生完美的背景虚化效果,给摄影带来很多的乐趣。
1.3.4 望远变焦镜头
焦距300~800毫米的镜头称为望远变焦镜头。这种变焦镜头的拍摄范围非常狭窄,但是可以将远处的物体尽可能地放大拍摄,也因为这种特性,它呆以在画面中制造出背景模糊的效果。
1.3.5 镜头的更换
多款镜头的使用,避免不了经常更换镜头,那么更换镜头的时候,要注意那些问题呢?
要特别注意镜头的旋转方向。安装镜头时,应该旋转镜头一直到听到“咔噔”一声响之后,才算是安装好。
机身与镜头连接的部分一般称为镜头的接环,而镜头与机身上接环不匹配的时候,就无法正确地将镜头安装在机身上,当然,如果镜头与机身是同一个厂商的话就没有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发生在使用专业镜头制造商的产品时,如果镜头的接口和机身的接口不吻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安装上去了。
即便是同一个厂商的镜头和机身,在安装时也要在听到“咔噔”一声之后才算是正确地安装上,否则镜头就只能算是安装了一半,这只是让镜头接到机身上而已,不仅可能发生掉落的危险,同时也不可能正常地释入快门,或者是无法正常地显示出各种数据,这点也要特别注意。
1.4 相机的保养和存放要注意什么
任何品牌的数码相机都是娇贵柔弱的高精密光电设备。数码相机说明书都会注明“数码相机是一种精巧,易损坏的光学装置”。可能使用者的数码相机操作水平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递增,但对日常的保养来说很多使用者却做得不够理想。
1.4.1 防水防潮
作为电子产品,最大敌人莫过于水气的侵蚀,不小心进水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显的空气中,都会对其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或氧化。所以,如果需要在空气温度较大的场合下拍摄的话,要避免淋雨,溅水和落水这类情况的发生。同时,在潮湿的空气中,建议在放置相机的盒子或相机包内放入干燥剂。另外,如果长时间不使用相机,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取出开机通电,这样也可以达到除潮的目的。
1.4.2 防摔防震
数码相机是一个娇贵的仪器,内部元器件和镜头组件都经不起摔打。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小心落地,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运气好些的就只是刮花外壳,严重的可能涉及成像模糊,镜头不伸不缩,液晶显示屏破裂等。所以在拍摄时要尽量把相机带挂在脖子上,防止由于持机不稳跌落。在放置相机时,要找一个平稳的地方放置,防止由于撑托物不稳让相机滑落。放置时也要注意相机的摆放位置,要立式摆放,平躺放置很容易让镜头磕破液晶显示屏前面的玻璃,从而造成成像不良,或者是让硬物划伤液晶显示屏。
1.4.3 防尘防脏
这主要对镜头部分而言,镜头镜片过脏会影响成像,还有液晶屏污垢较多也会影响我们的视觉效果。相机在有风沙等灰尘较大的环境里使用时,拍摄完成后要立刻将相机装入机套以防机器内部了影像传感器落灰。镜头更是重点保护的对象,不使用时要及时盖上镜头盖,拍摄期间也要注意不让手指在镜片上留下指纹。镜头也是平时保养的重要一环。无论擦拭镜头还是液晶显示屏,只能使用专业的镜头擦拭布来清洁。市场上有很多不合格的镜头纸只会带来副作用。正确擦拭镜头时的方向必须从中心向外旋转擦拭,切勿对着镜头呵气然后擦拭。镜头布也要保证干燥,如果镜头上只有浮灰,我们只需要使用吹气球吹去即可,也不能用口吹气。当然如果频繁地擦拭镜头也会有反作用。
1.4.4 防冷防热
放置相机需要避开高温或较冷的环境。高温有可能使相机内部的机械部分受热产生故障,冷空气也会使镜头镜片凝结水珠。内部的电路板也会凝结水气,后果真是不敢想象。所以相机的放置需要保存在常温环境下。如果在夏天高温的天气下使用,更加要注意防署,相机在工作中本身就会产生相当大的热量,加上环境的高温,必定会给以后留下隐患,不使用时也要避免在光线中暴晒。
对于那些使用高端的数码单反相机的用户,建议购买普通的塑料干燥箱。这种塑料干燥箱体积不大,但保存一机三头绝对没问题,售价一般在100~150元,密封性不错,而且售价较高的干燥箱通常还会配有湿度表。至于干燥剂,一般摄影材市场和化学商店都有销售,效果非常不错。
对于拥有高端镜头的发烧友来说,购买更加精密的电子干燥箱也十分必要。这类干燥箱分为低温电子防潮箱和常温电子防潮箱。常温电子干燥箱采用了抽吸式电子自动防潮系统,采用常温抽吸式除湿,具有除湿效率不受环境气温影响的特点,是目前市场上电子干燥箱的主流产品。
小提示
数码相机以及电池和存储卡等,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时候,最好还是将他们放入到防潮箱中保存。
如果没有防潮臬,可以选择密封的容器代替,同时在容器当中放入干燥剂,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1.5 相机的基本拍摄操作
1.5.1 半按快门的拍摄技巧
使用单反数码相机时,会在取景器中发现几个自动对焦的小方框,如果想要自动对焦,就要将这些小方框与景物对准。
大部分的数码相机只要半按快门就可以启动自动对焦功能,将所选择的自动对焦框对准被摄体后,自动合焦。在合焦以后,焦点便可以被锁住不会变动,然后在维持半按快门的状态下,调整画面的构图,找到适合的构图之后,就可以拍摄到最佳的照片。
拍摄花卉等需要近距离拍摄的景物时,如何准确对焦是一大问题。由于从相机到被摄体之间的距离比较短暂,合焦的范围相对变得比较狭窄,只要相机稍微晃动,或者是被摄体轻轻地晃动,都会产生对焦不准的情况。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能够作用三脚架来铺助拍摄。
当摄景者拍摄的主体处于一种运动形式时,就须选用连续自动对焦模式。这个模式只需半按快门,并且半对焦点对准移动中的主体,那么相机就会连续对焦,直到按下快门捕捉到想要的画面。
拍摄者在拍摄将要移动的物体或者是正处于动态的物体时,应将对焦模式调成追踪对焦。虽然在使用动态区域自动对焦时,自动对焦锁定无法发挥作用,但是它可以通过追踪被摄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断改变焦距,从而拍摄出清晰的影像。
光圈的大小可以影响画面的质量。一般而言,镜头的最大光圈并不是成像的最理想的光圈,光圈越大,画面的四周边缘就越模糊。因此我们若想拍摄出成像锐利
的照片,应尽量把光圈缩小到F8或F11,或者更小些,小光圈会产生很深的景深,使画面保持锐利清晰度。
小提示
很多数码相机为用户提供了连续自动对焦模式,在摄影者半按快门前,连续对被摄物对焦。这种模式能减少拍摄时自动对焦的时间,但是它也会耗费更多的电力,使电池寿命缩短。通常当自动对焦系统确认对焦成功后,对焦指示灯会停止闪烁。自动对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探测对比度确定焦点,当被摄物与环境对比强烈时,自动对焦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反之,当被摄物体处在对比不强或昏暗的环境中时,自动对焦系统就不一定能准确对焦了,这时需要自动对焦辅助灯的帮助。一些手动功能比较丰富的数码照相机还提供了手动对焦的功能。
在单张自动对焦时,追焦模式一旦对焦了之后,焦距便会自动锁定,只要没有完成合焦,就无法按下快门。但是,在动态区域的自动对焦模式下则可能按下快门。
1.5.2 怎样更好地防止相机的抖动
手抖而产生照片模糊的情况在初学者中非常普遍。怎样做才可以避免手抖的发生呢?
首先,使用一款具有防手抖功能的相机和镜头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止手抖,同时快门速度又提升了很多。
其次,正确的拍摄姿势也可以适当地减少手抖的现象。用不舒服的拍摄姿势进行拍摄,多多少少都会因为某个关节的过度用力,而导致手抖的发生。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以轻松姿势和安定的状态进行会减少一部分手抖的情况。其正确的姿势是:双脚张开与肩同宽,一只脚向前迈出前步,两肩微用力夹紧。手握相机时,右手握住相机的握柄,左手从下方托住镜头与相机的端,在稳定了之后按下快门。如果是竖拍的话,无论哪只手在上方都可以,只要拍摄者觉得自然就好。
小提不
什么是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就是手持拍摄时不至于因为手的抖动而使照片拍虚的最低快门速度。安全快门=1/焦距,即假设你的镜头用的是60毫米焦距段,那么安全快门速度即为1/60秒;假设你的镜头用的是200毫米焦距段,那么安全快门速度即为1/200秒。
最后,三脚架的使用,可以在快门速度很慢的情况下,有效避免晃动。三脚架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解放了拍摄的两只手,可以更加准确地对影像进行调节和创作。
小提示
避免手抖情况发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1.先了解清楚自己手持相机手抖的安全快门速度。
2.以最舒服的姿势拍摄,减少因为过分用力产生的抖动。
3.使用具有防手抖功能的相机和镜头。
4.善于利用三脚架,能够更加清晰地拍摄出影像。
第二章 数码相机的基本设定
在数码相机摄影中,影像存储格式以及大小如何设定,该选择哪种场景模式拍摄,白平衡和感光度该选择哪个数值为好,怎样使用曝光补偿,别着急,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就可以解决这些困扰。
2.1 ISO感光度
所谓的ISO感光度是衡量传统相机所使用胶片感光速度标准的国际统一指标,反映了胶片对光的敏感程度(本质是银无素与光线的光化学反应速度)。传统相机可以根据拍摄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ISO感光度的低速、中速或高速胶片进行拍摄。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是通过感光器件CCD或CMOS以及相关的电子线路感应入射光线的强弱。为了与传统相机统一计量单位,才引入了ISO感光度的概念。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同样反映了其对光的敏感度。
2.1.1 感光度的作用
简单地说,随着ISO感光度的不同,照片的明暗度也会跟着产生变化。以同样的快门和速度、同样的光圈值,搭配不同的ISO感光度来拍摄,ISO感光度越高照片就越亮,ISO感光度越低照片就越暗。
为了拍摄合适的明暗度,设定低感光度时需要同时降低快门速度或开大光圈,让足够亮的光线进入相机。相反,如果ISO感光度较高的时候,即使是很微弱的光线都可以,这时快门的速度可以设定得稍微快一些,光圈也可以稍微小一些,照片的噪点也会随之增多。除非不得已还是不要将感光度调得太高,以保证照片的质量。
常用做法就是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拍摄的时候,尽可能地将ISO感光充调低以确保比较精细的画面质量。而当现场光线条件不好时应当首先考虑辅助光的应
用,在无法使用辅助光时再考虑三脚架的使用,最后才考虑提高ISO感光度的办法。
对于经常拍摄舞台等光线较暗,并且不允许使用闪光灯或不便于使用三脚架的场所,可以尽量选择镜头口径较大以及具备降噪处理功能的数码相机。
夜景拍摄常常使用较小的光圈和较长的曝光时间,这时如果想避免选择高感光度产生躁点和杂色,可以使用三脚架。有条件的话可以配备一根快门线,这样便可以获得画质较高的清晰照片。
2.1.2 减少数码相机的噪点影响
大多数数码相机的噪点都是随机出现,无法预测的,这就决定了数码照片的噪点从理论上说是无法完全去除的。尽管数码相机的噪点完全去除和避免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使用来减轻数码照片噪点出现的程度,以及用一定的软件来减少已经出现的噪点,从而尽量提升数码照片的质量。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使用单反数码相机自带的降噪功能。现在多数较新的相机都具有去除夜景噪点的功能,具体有采用自动式的,在快门时间大于某个数值(一般为1/4秒)时,相机就会自动开启降噪功能。由于开启降噪功能后,相机的连拍能力会降低,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用户可自行决定降噪功能是否开启。如果我们的机器带有降噪功能,在快门速度较低时,建议大家一定要打开机器的降噪功能,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小提示
将ISO值设定为自动的话,相机就会自动挑选出最适合的ISO感光度。对于不习惯控制ISO感光度的拍摄者来说,可以尝试设定到全自动来拍摄。当ISO感光度设定到全自动的时候,相机就会自动依照被摄体的明暗度,设定出最适合的ISO感光度,让拍摄者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进行摄影。当然,对于已经习惯于控制ISO感光度的拍摄者,就可以尽情地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变化各种数值来拍摄。
其次我们要掌握单反数码相机合理的使用方法。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最好尽量将液晶显示屏关闭,不要连续大量拍摄,避免机器温度急剧升高,带来更多的噪点。因此对于重要照片最好在开机后CCD温度较低的时候立即拍摄,拍摄尽量选择较低的ISO参数,并且建议在拍摄时尽量选择无压缩的RAW格式。
最后还要注意,使用单反数码相机时,应远离手机等电磁干扰。另外还有一个容易导致噪点的原因就是电池供应电力不足,因此我们不要在电池完全无电时才更换电池。
2.2 影像存储格式的设定
一般来说,在影像的存储格式中,JPEG格式比较便利,但是如果在后期要对影像进行调整的话,选择RAW格式会比较合适一些。
2.2.1 JPEG存储格式
JPEG格式是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由一个软件开发联合会组织制定,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能够将图像压缩在很小的储存空间。JPEG压缩技术十分先进,它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数据。在获得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最少的磁盘空间得到较好的图像品质。这种存储格式可以在图像质量和文件尺寸之间找到平衡点,将影像文件压缩到最小的格式。
JPEG格式在摄影之后,可以立即在电脑上观看,在使用上非常方便,虽然说影像文件经过了压缩,但是所见到的影像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劣化的地方。这种格式在拍摄瞬间就已经在相机上进行了影像处理,所显示出来的照处就已经是处理完成之后的效果。
但是对于JPEG格式来说,由于拍摄出来的照片已经经过相机内部的调整,诸如色温、色彩平衡、图像锐度等信息已经固定,后期调整只能通过专业图形软件来进行,对于图像的质量将会有所损失。
2.2.2 RAW存储格式
RAW格式,是一种在相机拍摄,但并不在相机的内部进行处理的格式。它记录的是数码相机传感器的原始信息,同时记录了由相机拍摄所产生的一些原数据文件;是未经处理、也未经压缩的格式;不做修饰和更改,把更多的自由放在用户手里,为后期制作留下了广阔的可操性。
JPEG格式一旦设置了白平衡,事后就不能改变了,若事后想改变,只能在后期软件里面改变颜色了,对图片细节会产生一定的损件,且改变的幅度越大、次数越多,图像细节损失得越厉害。使用RAW格式在转换时可以调整色温,还可以针对暗部和亮部作单独的调整。此外,对比度、锐度、饱和度都可以调整,相当于重新设置拍摄时的白平衡,就像摄影过程的延续,而且可调整的范围很大,可以说是摄影的二次创作。
RAW格式的缺点是图片需要相关的配套软件才能导出照片,文件容量比较大,存储速度也比较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选择这种格式。
这两种影像格式都有着自己的优缺点。RAW格式也许在处理上有些繁杂,但是这种格式总的来说非常重视画面的质量,对于喜欢进行后期处理的朋友来说更为合适。相反的,对于喜欢摄影并希望立刻就可以将作品显示和打印出来的拍摄者来说,JPEG格式无疑是最方便快捷的选择。
2.3 影像大小的设定
2.3.1 像素尺寸与文件尺寸
影像尺寸有两层的含义。当我们用相机拍摄照片时,把影像以像素的影像0方式记录成数码文件时,这时的影像并未输出打印,因此只能以像素作为影像的单位。此时的影像尺寸我们称为像素尺寸。当影像打印成纸张或显示于屏幕,以实体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这时的影像尺寸我们称为文件尺寸。
2.3.2 数码相机的像素数
数码相机是以像素数来表示影像大小。例如2560*1920表示横向有2560个像素,直向有1920个像素,这种横向像素数乘以直向像素数来表示影像大小的方式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像素尺寸表示法。另外也有以总像素数来表示影像大小,例如2560*1920=4915200大约500万总像素数。所以像素尺寸、总像素数都是用来表示一幅影像的大小。一般谈到影像的大小时,我们都会交互使用这两种方式。
2.3.3 像素尺寸与输出尺寸的关系
像素尺寸也就是影像的总像素数与相片的输出尺寸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理解: 像素尺寸÷输出分辨率=输出尺寸
通常要达到相片的输出品质,输出的分辨率的设定不要低于200dpi,不过输出分辨率也不是越高越好,一般都以300dpi为限,高过300dpi的话,影像品质提升的程度就相当有限了,人的眼睛根本看不出差异,所以太高没有多大的意义。利用上面的公式换算,则1张1600*1200的影像,若以最佳的输出分辨率300dpi来输出,那么大约可输出15厘米*10厘米(6英寸*4英寸)的相片。如果你想要输出更大的尺寸,那么需要增加影像的像素数,所以从这时可以知道越高的像素尺寸或总像素数,将来影像的输出尺寸也越大。因此,假如你有输出大尺寸的需求,拍摄时记得要选择更大的像素尺寸来拍摄。
2.3.4 影像大小的选择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像素尺寸与输出尺寸之间的关系了,应该可以从输出尺寸去推算出拍摄时你所需要的影像大小。例如如果你想要输出15厘米*10厘米(6英寸*4英寸)的相片,那么选择200万像素来拍摄就够了,不需要用到800万像素。假如你的记忆卡有足够的容量,或者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最好使用最大的影像尺寸拍摄,这样就使影像将来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如果你只使用200万像素来拍摄,那么影像将来的输出尺寸就被局限在15厘米*10厘米(6英寸*4英寸)以内,要想放大成更大型的海报或者是要裁切影像重新构图就比较困难了。
像素尺寸、像素数与相片输出尺寸关系
像素尺寸 总像数
2048*1536 约300万
2560*1920 约500万
3072*2304 约700万
3504*2536 约800万
3872*2592 约1000万
相片输出尺寸(英寸*英寸)
7*5
10*8
12*10
16*12
20*16
4368*2912 约1200万 24*20
注:1英寸=2.54厘米
2.4 如何正确使用白平衡
在数码相机上,都设置了一些被称为白平衡的功能。所谓的白平衡功能,就是为了针对因为日光、阴影或者是白炽灯等不同的光源所产生的色差,而进行相应补偿的功能。在一般的摄影状况下,只要设定在自动白平衡模式,相机就会自动调节白平衡,市面上所见到的各种数码相机都具有自动白平衡调节设定功能,使拍摄者无须为白平衡担扰。
以自动白平衡模式拍摄照片虽然是万无一失,但是很多的拍摄者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自由调节白平衡拍摄符合创作意愿的照片。例如使用灯泡发出的暖暖的光线,或者是黎明前清澈的冷光等。利用光线独特的色调,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显出特殊的效果。
2.4.1 白平衡有哪些模式
数码相机白平衡的调整通常有三种模式:自动白平衡、分挡设定白平衡、精确白平衡(手动设定模式)。不同的相机设有不同调节白平衡的方式。一般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大都采用自动白平衡,专业数码相机这三种模式的白平衡都拥有,准专业数码相机拥有自动和分挡设定白平衡,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而选用。
自动白平衡是依赖数码相机里的测色温系统,测出红光和蓝光的相对比例,再依据数据调整曝光,产生红、绿、蓝电信号的增益。大部分时候,它能够给拍摄者提供快速、便捷的拍摄,使得拍摄者将更多精力放在创作上。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相机的自动测定与准确的色彩还原还相距甚远。
分挡设定白平衡,又分为按光源种类设定和色温值设定两种。现在大多数数码相机按光源种类分类,分别设有日光、阴天、日光灯、白炽灯、闪光灯的图标档位。只需将拍摄时的光源种类和相机上的白平衡挡位相吻合就可拍出较为准确的色彩。但由于分设挡位有限,使得其精度不高,一些特殊光照条件下的拍摄就不能准确地记录色彩。按色温分类的白平衡,理论上讲其精度要高于按光源种类的分挡。但它要求使用者要记住各种光源的色温值。分挡设定白平衡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普通消费者的拍摄需求。
2.4.2 精确白平衡模式
在现场条件下,先将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设定在预置(自定义)模式下,再将镜头对准纯白物体进行满画面拍摄,即可获得当前白平衡数据。经此设定的白平衡可精确地还原被摄物色彩。
白平衡的功能给我们摄影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和意想不到的效果。经过白平衡调节后,白炽类下依然可拍出准确的色彩;我们也不必为日光灯给我们带来的青色而烦恼。我们可以较高色温条件下设定白平衡,在较低色温情况下拍摄,使画面带上暖色调。反之,也可以低色温条件下设定,在高色温下拍摄也可产生特别的效
果。在分挡设定白平衡里,也可以将光源挡与现场光设定不一致,亦可同样地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很多用户使用精确白平衡时,选择一些随手可见的白纸一张,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白平衡校正效果。而一些要求较高的用户,就会选择标准的灰卡作为基准参照物。如柯达专业灰卡,它的灰色一面用于标准测光之用,另一面是标准白色,用于白平衡校正。很多影楼专业用户都有使用灰卡,摄像行业的用户也一样有使用。
2.5 怎样使用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2.5.1 使用曝光补偿的场合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半按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设定完毕,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照片的曝光度。照片如果明显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当然也不排除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的状况。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如果拍摄如果明显偏暗或偏亮,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适当增加曝光补偿
如果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反之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少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少一半。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时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地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并非总能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曝光补偿的范围
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范围都是一样的,可以在±2EV的内加、减,但是加减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以1/2EV或者1/3EV为间隔跳跃式的。早期的老式数码相机,比如柯达的DC215就是以1/2EV为间隔的,于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个挡次,而目前主流的数码相机分挡要更细一些,是以1/3EV为间隔的,于是就有-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个级别的补偿值。
一般地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乐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
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
18%的灰色影调
具有丰富层次的底片一般都可称为曝光正确,现代的照相机大都具有内测光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按测光表提供的数据拍摄便可使多数底片获得基本正确的曝光。这是因为测光表读取的是18%的灰色影调,18%的灰正是我们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平均光线值,例如我们的肤色。但是正确曝光并不等于最佳曝光,尤其是对于白色的或明亮的物体占主导地位的画面时,单纯地按相机的测光数据拍摄则会出现明显的偏差,也就是说照片上的白色物体、明亮物体、黑暗物体所表现出的都是18%的灰,这样的照片自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在没有入射式测光表或灰卡的条件下,曝光补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见的具有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一般都有曝光补偿功能,而手动曝光的相机则需要通过快门、光圈的控制来补偿曝光量了。
一些经验丰富的摄影者常用“白加黑减”四个字来阐述曝光补偿的要领。由于各种景物的反光率不同,补偿范围并没有具体的标准,所以摄影者应该养成仔细地观察景物,养成分析黑、白灰之间的均衡度和反光率的习惯,从思考和实践中去把握自己所需要的曝光要领,拍摄出精彩的作品。
由于风景摄影所重视的就是整体的气氛,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可能就必须要调整得稍微暗一些才会好看。特别是在黎明或者是黄昏的时候,如果将颜色稍微调暗一些,黄昏的天空将会出现更为深刻的色调,同时也可以描绘出更具有戏剧性的色彩效果。不需要按照目测所见的正常的明高度来拍摄。
2.5.2 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照片
一张照片,如果只是靠天空或者灯光来当作是照明工具的话,照片整体可能都会显得十分的阴暗,所以必须要透过液晶屏幕来确认被摄体所呈现出的真实的明亮度来。
另外,在使用曝光补偿的时候,是以画面中哪一部分景物的明亮度来判断呢?其实只需要调整到自己想要拍摄的景物当时的明亮度就好。例如拍摄人像时,就必须要确认人物当时脸部的光亮度,但是如果是拍摄非常重视气氛的照片时,就要以整体的明亮度为基础来进行曝光补偿的调整。
总之,要想拍摄出好看的照片,就要进行正确的曝光补偿。在全自动模式下,进行摄影时,并不能同时使用曝光补偿功能,但是切换到其他模式下就可以正常作用了。
根据拍摄景物的色彩不同,曝光补偿的数值也会不同。特别是在白色的景物时,如果这个景物几乎或者已经占据了画面的全部面积时,如果不对曝光进行正的补偿,就一定会拍摄灰暗的照片。
因为红色的反射率与测光基准值在灰色比较接近,所以不需要太大的曝光补偿,只需要稍微调整一点曝光补偿值,就可以拍摄到最接近于目测的鲜艳的红色的花了。
2.6 如何运用曝光模式
2.6.1 基本曝光模式
单反相机和一些高端的消费级相机都会有以下五种基本曝光模式:M、A、S、P、AUTO。
M模式
全手动控制模式(Manual Mode)和全自动模式刚好相反,全自动模式所有的设定都由相机决定,摄影者无法改动任何设定;而手动模式的全部设定由拍摄者自己决定,相机则成了辅助的角色。手动模式虽说是由拍摄者自己来决定光圈、快门,但是在设定光圈和快门的同时,相机的测光表可以提示摄影者目前所设定的曝光值是否合适,作为摄影者调整的参考。手动模式的优点就是拍摄者可以自己决定曝光条件来表现自己的作品,拍摄出特别的视觉效果,是许多专业摄影者喜好的模式。
A模式
A模式的意思是光圈优先模式(Aperture Priority Auto Mode),属于半自动拍摄模式。半自动的意思是一部分设定由相机决定,一部分设定是由拍摄者决定。这个模式是由拍摄者先决定好光圈值,然后再由相机依据环境的光线状况来决定对应的快门速度。这项功能被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用来控制景深的大小以及特殊的效果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最常用在人像、风景中,拍摄人像会利用大光圈来营造人物清楚背景虚化的效果。
S模式
快门优先模式(Shutter Priority Auto Mode)也属于半自动模式,它正好和光圈优优相反,由拍摄者自己决定快门速度,而相机依据现场的光线自动计算合适的光圈值。最常用的场合有两种:一种就是高速快门来实现瞬间凝固的视觉效果;一种是慢速快门来表现影像的动感效果。这项功能常被摄影者用来拍摄流动的河水、瀑布或者海岸,也可以用来拍摄运动物体行进的瞬间。
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都是为了简化拍摄的操作,提高拍摄的速度才从手动操作中衍生出来的。因此,到底是选用光圈优先还是快门优先,就取决于拍摄者的熟练程度、拍摄的对象和目的并根据拍摄的需要而定。
P模式
程序自动模式(Program Mode)和全自动模式一样,也是由相机根据拍摄现场的光照条件决定光圈和快门。不过,P模式仍然保留着一些设置由拍摄者设置,包括测光模式、ISO值、曝光补偿等功能都由拍摄者自己调整。所以P模式既有全自动模式的便利,同时也有手动控制的空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式。它由相机来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用以保证正确的曝光。P模式比较保守,拍摄时不容易出错,但是缺乏新意,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
AUTO模式
也称全自动模式(Full Auto Mode),简单说来就是由相机来决定所有曝光方面的设定,包括测光模式、光圈、快门、ISO值等。另外,对焦模式,是否使用闪光灯等也直接由相机全权负责,摄影者只要专注于构图、对焦、然后适当时机按下快门就可以了。这个模式的优点就是拍摄者不需要多少摄影方面的知识,只要会按快门就可以拍出不错的作品,对于缺乏经验的新手来说相当合适。如从专来的角度来看,全自动模式的优点也恰恰是他的缺点,拍摄者在拍摄时无法加入自己的想法,只能任凭相机的安排,严格限制了拍摄者个人的创意。用全自动模式拍一些生活、旅游的记录照非常不错,但要想拍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照片还是比较困难。
AUTO模式与P模式的区别
AUTO与P模式,看起来好像是一样的东西,但事实上却有些不同。在AUTO模式下,拍摄者几乎可以完全不用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只要按下快门就可以了,曝光的部分由相机自动设定,白平衡也由相机决定。在这种模式下,无法进行对照片的曝光补偿。适合于初学者使用的机种。ISO往往也是由相机自动设定完成。除了这些外,必须要由拍摄者自己设定的就是相片的大小和画面质量。另外,如果在全自动模式下,相机判断需要使用自动闪光灯时,闪光灯也会自动打开,只要按下快门就可以同时进行闪光。即使完全不懂相机操作的人来使用,相机都可以代替拍摄者完成一切的设定。不过,一旦将所有的一切都交给相机,那么照片中无法再增加任何属于拍摄者自己的想法了。如果要拍摄出具有意义的相片或者是为了某个特别的目的拍摄照片的话,全自动的模式就可能太不合适了,因为这个模式的功能就只是为了单纯想要随意拍摄的朋友而设定 。
在P模式下摄影,除了曝光的部分是由相机来决定以外,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大小也可以交由相机来完成。不过,如果不想使用相机来完成这些设定,摄影者必须自行设定所需要的ISO感光度了。而闪光灯除非拍摄者自己设定,否则不会自行闪光。在P模式下,可以继续进行曝光补偿,改变快门速度与光圈的组合。比起全自动模式,P模式的摄影功能使用起来更自由一些。如果不要让相机内置的闪光灯闪光,或是想要在事前进行白平衡等设定,甚至不想特别花精力注意光圈以及快门速度的话,使用这个模式将会带来最大的方便。
2.6.2 如何选择基本曝光模式
根据拍摄对象以及拍摄者想要拍摄的照片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模式,中级以上的数码相机或者是数码单反相机,都有设置P模式、A模式或者S模式以及M模式,这些模式必须依照被摄体以及想要营造出照片感觉的不同分别使用。
程序曝光模式是最简便的模式。这种模式以最接近全自动模式的功能。由相机本身自动调节曝光值,除此之外,如白平衡以及ISO感光度等可以由拍摄者自由控制,可以说是较全自动模式更进一步的拍摄模式。
相反的,全部都要靠拍摄者手动来设定的模式,就是手动曝光模式了。由于光圈以及快门速度都必须要自行设定,所以,如果拍摄者没有习惯这种模式将很难掌握好。
例如,在拍摄明暗度会在瞬间变换的拍摄体时,就无法使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作出最适合的曝光。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使用手动曝光模式来进行拍摄。
在某些情况下,程序自动曝光模式无法做出最恰当的曝光。使用手动曝光模式时,必须要另外购买电子测光表。电子测光表在使用的时候也比较麻烦,而且价格不低,对于初学摄影的朋友来说还是需要酌情考虑的。
可以轻松地制造虚化的效果莫属A模式,使用起来也比较容易。在这种模式下,拍摄者可以通过让照片背景变得清晰可见或者模糊来感受摄影带来的乐趣。
需要注意的是,缩小光圈之后,快门的速度就会跟着变慢。这是因为随着光圈的缩小进光量也随之变少,为了得到足够的光线以得到合适的曝光,相机程序设定会自行放慢快门速度。但是,在快门速度放慢之后,手抖的情况也会变得更容易发生,这一点在拍摄时要注意。
2.6.3 场景曝光模式
数码相机除了提供了AUTO、P、A、M这四个基本曝光模式外,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场景曝光模式。场景曝光模式在消费相机中应用广泛,用户需将旋钮转至相应模式,按下快门即可拍摄出不错的照片。
近摄模式
也称微距模式,这是专为近距离摄影所采用的情景模式。不过对于单反相机来说,最短对焦距离是由镜头来决定的,只是将拍摄模式调整到微距模式也无法改变最近对焦距离,它只是设定一个适度的光圈,呈现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的效果,同时也决定是否使用闪光灯等。所以,要使数码相机具有微距摄影的功能,就要使用带有微距功能的镜头。此模式用来拍摄如花卉、昆虫等的细微目标。
风景模式
使用风景模式时,相机会尽可能地将光圈调小以增加景深,对焦也变得无限远。使照片获得最清晰的效果。这个模式适合面对漂亮风景却不知如何设定相机的拍摄者。风景模式即使是光线不足也不会开启内部闪光灯。
因为闪光灯光量根本达不到远方景物。如果使用广角端拍摄的话,可以让对焦达到更宽广的角度,这样一来,也才能拍摄出更宽阔的景物。即使是拍摄反差很低的风景,风景模式也可以很轻松的对焦。
运动模式
也称动态模式,用来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数码相机会把快门速度调到较快,提高ISO感光值。所以说,运动模式的特色就是尽可能地提高快门速度,以捕捉运动主体的瞬间画面。一般在这个模式下相机会启用连续对焦以及连拍的模式,方便摄影者连续拍摄,不错过精彩的画面。
夜景人像模式
若不懂得拍摄技巧,通常拍摄夜景人像这种主题,结果往往是人像一片惨白,背景却一片漆黑。若利用人像模式来拍摄,相机虽然仍会利用闪光灯来为人物主体补光,但同时它还会放慢快门速度,使背景的部分也能够得到足够的曝光,让人物与背景都清楚呈现。
夜景模式
夜景模式用来捕捉夜景的人工光线景致,由于人工光线的亮度远较白天的自然光线要微弱许多,所以夜景模式会尽量放慢快门速度,使影像获得足够的曝光以呈现夜晚的气息,同时还会关闭闪江灯的使用。
人像模式
初学摄影的拍摄者,如果不习惯直接调整光圈值来营造浅景深的效果,那么运用人像模式是最快的方法。在人像摄影模式中,相机会尽可能地开大光圈以制造出浅景深的效果。也就是尽可能表现出主体清楚但背景却模糊的感觉。要获得背景逐渐柔和的最佳效果,在构图时拍摄主体身体的上半部分尽量点满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若将变焦倍数设置为最大则效果更明显。人像模式在光线不足的场合会开启闪光灯对人像补光。
2.7 对焦模式的选择设定
数码相机有两种对焦方式,分别是MF(手动对焦)和AF(自动对焦)。
2.7.1 MF手动对焦模式
MF是Manual Focus的缩写,也就是手动对焦的意思。入门级消费机型不会支持此项功能。手动对焦大部分是通过转动机身上或镜头上的对焦环来达到对焦效果。它的好处是当自动对焦系统无法完成预想拍摄的时候,可以由用户自己决定怎样对焦。当然,手动对焦可以满足您想要拍摄特殊效果景物的需求。自动对焦偶尔也会失灵,尤其是在亮度不足的摄影场合,譬如夜景人像的摄影场合,这时手动对焦就派上了用场。
2.7.2 AF自动对焦模式
AF是Auto Focus的缩写,也就是自动对焦的功能,目前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都会支持自动对焦。快站多半设计成两段式的按键,当半按快门时,相机开始对焦,用户应等对焦完毕之后再按下快门;或是对焦完毕之后不要放开快门键,重新构图后,再完全按下快门完成摄影。
为了让自动对焦在各种场合都能有效的使用,现在的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被添入了很多模式,最常见的就是以下三种模式:
AF-A单次自动对焦
这是自动对焦预设的模式,只要摄影者半按下快门完成对焦后,就不会再进行任何对焦动作,非常适用于拍摄不会移动的静态主体。
AF-C连续自动对焦
当摄影者拍摄的主体处于移动形式时,这时就很适合选用连续自动对焦模式。在此模式下,我们只需半按快门,并且将对焦点对准移动中的主体时,那么相机就会连续对焦,直到按下快门捕捉想要的画面。
AF-S智能自动对焦
在此模式下,妆我们的被摄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半按快门时为单次快门对焦,但当我们的被拍摄体开始移动时,则相机会自动切换成连续自动对焦。例如拍摄正在树枝上的小鸟,一开始处于静止状况,但当它飞起后就会变成移动中的主体,这时最好使用智能自动对焦模式。
2.8 快门驱动模式的选择
快门驱动模式决定相机一次连拍多少张照片。现在很多新的数码相机都具备这三种适合不同情况的驱动模式:单张拍摄模式、连续拍摄模式、自动拍摄器/遥控拍摄(自动模式)。一般我们在拍摄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单张拍摄还是连续拍摄模式。
2.8.1 单张模式
每按一次快门,就拍摄一张照片。
2.8.2 连拍模式
在此模式下,根据数码单反相机的不同,连拍的张数也各不相同,越高端的单反相机连拍的张数越多。例如佳能450D每秒只能连拍3.5张,尼康D300每秒能连拍8张。
使用连拍模式,并按下快门不放,相机即可进行连续拍摄,将连续动作生动地记录下来。在拍摄一些被摄体不停运动的照片时,连拍显得成其重要,比如体育场面、玩耍的孩子、活泼的宠物等,连拍能提高你的照片成功率。一般情况下,连拍捕捉的照片,分辨率和质量都会有所减少。同时,拍摄分辨率较小的照片连拍速度可以加快,而分辨率较大的照片连拍速度相对减缓。因此我们如果经常使用
连拍模式的话,最好考虑配备高速存储卡,使用它你就可以不停歇地从第一张拍摄到最后一张,一直把卡拍满。
第三章 数码摄影的基本技巧
熟练地掌握好我们的相机后,接下来的章节里我们将学习摄影中最关键的构图、光线我色彩、结合对应相机上的各种概念和操作,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意图,拍摄出更加精彩的摄影图片。
3.1 摄影构图必备的技巧有哪些
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这就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重要,实属作品成败的关键。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其相同之处,有些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不能完全代替。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这是不能违背的,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只有在他对所从事的那个艺术规律掌握得娴熟的时候,才能在创作实践纵横驰骋而不“逾矩”。
3.1.1 摄影的基本构图法
黄金分割构图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要有深刻的主题思想和内容,同时还应具备与内容相一致的优美形式和协调的构图。初学摄影,在取景时了解和掌握黄金分割法,对于提高作品美学价值很有帮助。黄金分割法,就是把一条直线段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对全部的比等于其余一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比,常将2:3、3:5、5:8等近似值的比例关系引进美术设计和摄影构图,这种比例也称黄金律。在摄影构图中,就是在画面上横、竖各画两条与边平行、等分的直线,将画面分成9个相等的方块,称九宫图。直线和横线相交的4个点,称黄金分割点。根据经验,将主体景物安排在黄金分割点附近,能更好地发挥主体景物在画面上的组织作用,有利于周围景物的协调和联系,容易引起美感,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使主体景物更加鲜明、突出。
人们看图片和书刊有个习惯,就是由左向右移动,视线经过运动,往往视点落于右侧,所在在构图时把主要景物、醒目的形象安置在右边,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初学摄影取景,可选用“黄金分割法”的练习构图,经过多次实践,有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以后,就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进行创作了。如果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这一种形式,时间久了反而会束缚自己的创作思想,使拍出的照片四平八稳,缺乏变化,贫乏无味,更谈不上有什么艺术性。用黄金分割法确定主体的位置,并没有完成构图的整个过程。还应注意安排必要的空间,考虑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呼应,充分表达主题的思想内容。同时,还在考虑影调、光线处理、色彩的表现等。
九宫格构图
发宫格构图也井字构图,实际上属于黄金分割式的构图方式。它把画面平均分成九块,以最中心的那块四个角的任意一点安排主体位置。这几个点都符合“黄金分割定律”,是最佳的位置,这种构图能呈现变化与动感,画面富有活力。这四
个点也有不同的视觉效应,上方两点动感就比下方的强,当然还应考虑平衡、对比等因素。
在拍摄时,拍摄者可以在相机的液晶显示屏上,用想像的方式切割出九宫格,然后把主体及延伸的前景或是背景,安排在不同的两个点上,做一个斜对角的划分,即完成一个九宫格的构图。
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横分三份,每一份中心都可放置主体形态,这种构图适宜多形态平行焦点的主体。也可表现大空间,小对象,也可反相选择。这种画面构图,表现鲜明,构图简练,可用于不同景别。
S字形构图
S字形构图可以使画面中的优美感得到充分发挥S字形构图动感效果强,即动且稳,可通用于各种画面,远景俯拍效果尤佳,如山峦、河流、地域等自然的起伏变化。也可表现众多的人体,动物、物体的曲线排列变化以及各种自然、人工所形成的形态也有不错的效果。S字形构图一般都是从画面的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
C形构图
C形构图在具有曲线美的同时又能产生变异的视觉焦点,画面简洁明了。在安排主体对象时,尽量安排在C形的缺口处,使人的视觉随着弧线推移到主体对象。C形构图可以方向上任意调整。一般的情况下,多在工业题材、建筑题材上使用。
O形构图
O形构图也就是圆形构图,即把主体安排在圆心中形成视觉中心。圆形构图可分外圆与内圆构图,外圆是自然形态的实体结构,内圆是空心结构如管道、钢管等。外圆是在(一般都是比较大的、组的)实心圆物体形态上的构圆。主要是把主体安排在圆心中产生变异效果来体现表现形式的。内圆构图产生的视觉透视效果是有趣的,视点可安排在画面的正中心形成构图结构,也可安排在偏离中心的方位,如左右上角,产生动感,下方产生的动感小但稳定感增强。
对角线构图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构图表现方法。在画面中,线所形成的对角关系,使画面产生了极强的动式,表现出纵深的效果,其透视也会使拍摄对象变成了斜线,引导人们的视线到画面深处。在摄影画面构图中,除明显的斜线外,还有人视觉感应的斜线,表现在形态的形状、影调、光线等视觉抽象线。
横线构图
利用横线构图能在画面中产生宁静、宽广、博大等象征意义,但单一横线容易割裂画面。实际上在摄影中会经常出现横线,如地平线等在摄影构图中忌讳横线从中心穿过,一般的情况下,可上移或下移躲开中心位置或者采用“破一破”的方法。所谓“破一破”,就是在黄线某一点上安排一个形态,使横线断开一段。对单一横线的掌握难度要大一些,而多条横线的组合,在摄影中非常有趣。如多条横线充满画面时,可在部分线的某一段上安排主体位置,使某些横线产生断线的变异。这种方法主体突出明显,富有装饰效果。
竖线构图
竖线象征的是竖强、庄严、有力,摄影上我们面对的自然竖线要多于横线,如树木、电杆、柱子等等。
3.1.2 如何选用前景和背景改善构图
前景和背景是摄影构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们作为一张照片的有机组成部分,能起到突出主体、增加照片空间感和深度感的作用。因此在摄影构图中,正确地利用前景和背景,可以使照片中的景物更加和谐统一,从而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还有一种背景不仅充当背景的作用,而且是主体的构成部分,例如有些沉重的阴影被作为构图的一部分而采用,以便美化被摄体。
背景可造就一张照片也可毁掉一张照片。合适的背景可突显照片的风格,而比拍摄主体更引人注目的背景就会削弱画面主题和美感。
另外不适宜的背景,例如太突出,太俗气鲜艳,或与被摄主体的颜色、调子太相似,有损于被摄体,需要避免。如果背景纷杂混乱,则会分散对象的注意,会破坏高品质的照片。按下快门之前,应先观察一下背景,看背景中是否有些与对象没有直接关系的物体或动作,它们是否非常明显以至于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因为突出的垂线或水平线会分散对对象的注意。在拍摄非正式的单人像或群体像时,要注意是否有未盖好的格架或木瓦房。植物和蓝天都是很好的背景,在彩照中尤为如此。不要只看对象不注意背景,因为相机会忠实地记录下一切。
3.1.3 画面中的留白有什么作用
画面中的留白是指没有具体形象的部位,既有亮的、白的空白,也有暗的、黑的空白,简单来说就是画面中大面积的具有统一色调的背景。
烟、云、雾天空等其浅淡几乎一致的影调,通常也被看做是画面的空白部位。画面空白也指没有景物阴挡在中间。
画面空白具有衬托主体的功能。在画面主体四周留有一定的空白,能使主体醒目、突出,给画面留下联想空间;如果动体前方和视线前方没有了一定的空间,或存在着障碍物又或是贴近画面的边线,不仅会削弱动感,还会使观众的视线因为受阻无法伸展而产生不舒适感。
画面空白还具有刻画、渲染气氛的功能。空白之处虽无具体形象,但是运用得当能够让观众具有更多的想象的余地,去领悟作品的意境。
3.1.4 虚实手法的巧用
所谓虚实,指的是画面中景物的清晰与虚糊。让画面上的景物虚虚实实,虚实结合也是摄影常用的构图手法,同样具有比较强的表现力。
更好地突出主体
把主体拍摄清晰,把环境拍摄模糊,能够使画面简洁集中,主体醒目实出。这主要因为人的视觉容易被清晰的影像吸引。在拍摄近景或者是特写画面的时候,用虚实结合的方式突出主体最常用的表现方法。
表现动感的魅力
在静止的照片上如何使动体栩栩如生、具有动感?虚实结合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动感的构图形式也很多。首先动体的大部分部位比较清晰,动感强烈的部位比较虚糊,比如拍摄一些体育竞赛的人物,使人物的身体及脸比较清晰,让动感强烈的手脚或者是其他部位虚糊;其次是动体本身清晰或比较清晰,背景前景呈现强烈的虚糊水平或者是放射状,最后还有让动体本身显得比较虚糊,而背景比较清晰等情况。
当然使用快速的快门将运动的瞬间凝固住,也能很好地表现出画面的运动感。
表现画面的空间感
被摄影物具有三度空间,而照片却只有二度空间。那么如何利用人的视觉错觉,使二度空间的照片反映出三度空间的被摄对象呢?虚实手法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人的视界会有看不清或者是太远的景物,画面上虚实的景物就会使人产生比清晰景物近或者是远的错觉。
表现画面的意境
一幅画面的虚虚实实、虚实结合,有藏有露还能让人浮想联翩,有助于开阔思路,引入画面意境。例如巍巍高山,由云海半掩,这种虚实结合的景象,会使画面的意境油然而生。
3.1.5 怎样才能让画面均衡
均衡是画面构图的基础,它是人们一种自然的心理要求。均衡给人以稳定的感觉,不仅仅表现在视觉感觉上,更多的则是经过人们的思考和想象所达到的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感。这种平衡感,是人们从生活体验中得来的一种审美心理。
所谓均衡是指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画面的左右上下呈现的构图诸元素在视觉上的均势。具体地讲,就是使画面中左右上下的视觉形象不要一边太满,另一边太空,或一边感到太重,另一边又感到太轻。均衡构图给人以稳定、舒适、和谐的感觉。
均衡的两种形式
均衡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主体居中、左右对称的均衡,如人的耳朵、眼睛、手、足及鸟的翅膀等都左右对称。在摄像构图中如果采用这种方法构图,往往会显得呆板单调。但是在强调庄重、肃穆的气氛时,要求画面的均衡平衡,甚至刻意地采取对称式的均衡,从四平八稳的对称均衡中显示出一种古朴的庄重的感觉。
另一种均衡的形式是由于人的心理作用,在视觉感受上的相对均衡,这种心理上的对称均衡绝不是物体形状、数量、重量上的对称,而是人的心理和生活经验形成的重量和方向的均衡。
人们的视觉感受有这样一些特点:暗的对象较亮的对象重,而反差强的对象较反差弱的对象更重;实的对象较虚的对象重,因此安排画面对象时,轻的对象占的面积要大,位置要高,周围的空白要小;而重的对象占的面积则相对要小,位置要低,周围空白要多,才能在画面上达到均衡。
用镜头表现构图
选择适当的器材在构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需要满满一大提包的镜头,富有选择力与想象力的眼睛仍然是最重要的。
可变焦距镜头在构图中很有用,通过变换焦距和视角你可以精心地选择被摄体,而且不用移动位置进行拍摄。你还可以去掉难看的或者有干扰性的物体,或把画面充满从而取得更大的效果,你也可以把更多的景物包括进来而获得一个更好的透视和更大的景深。
镜头焦距不同构图效果也不同,摄影时运近进退,左右移动、视野宽窄、景深大小,都受地理环境现场限制,因此不同焦距镜头运用就显得更重要,其中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最富视觉冲击力。
3.2 光线的运用
光线为了摄影基本要件,没有光线,相机就无法测光,感光元件也因为没有光线而无法储存影像。光线的运用极广,因为光线不同会创作出不同感觉的作品。一年四季光线的强硬有所不同,春天和冬季较柔,夏季较硬,秋天则介于其中。再分仔细点来说,一整天中,从早到晚光线的强硬和质感也会有所不同,在摄影上光线的学问非常大,认识光线并加以利用才能成就一张好作品。
3.2.1 认识光线
影像是透过光线来呈现的,因此光线是影响摄影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光线的反差强弱以及在物体表面是否留下较为明显的阴影,可以将光线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两大类。灵活的运用光线,可以创造出独具魅力的摄影作品。
直射光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照射角度和方向的强烈光线被称为直射光,太阳光是最典型的直射光,直射光会在被物体表面留下较为明显的阴影,顺光除处。直射光的反差较强,能加强物体表面质感的表现,但是在拍摄人像时,直射光往往令皮肤表面的毛孔和瑕疵都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根据照射角度的不同,直射光分为顺光、侧光、侧逆光、顶光等类型。
散射光
照射角度和方向的柔和光线被称为散射光。阴天的自然光就是最为典型的散射光,散射光不会在被摄物体表面留下明显的阴影。散射光的反差较弱,能削弱物体表面质感的表现。散射光能隐藏人物皮肤的毛孔和瑕疵,因此,在拍摄人像时,散射光得到较多的运用。
顺光
当光线从被拍摄物体正前方照射过来时,这样的光线被称为顺光,也称正面光。
顺光是最常见的一种光线,它可以较好地记录景物的真实面貌。正面光使被摄对象没有一点阴影,被摄体的所有部分几乎都沐浴在阳光中,朝向相机的部分几乎都有光,画面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几乎没有色调和层次的影像。此种光线平均且易于测光,所以拍照的失败率低,但是容易使画面平板而欠缺立体感。
正面光可以是低位的,如清晨和傍晚的太阳;它也可以是高位的,像正午的太阳;每种位置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侧光
侧光被看作是自然光。45度侧光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形态丰富的影调体现出它们的深度,产生一种立体效果,表面结构能够被微妙地表现出来。90度侧光用来强调光明和黑暗强烈对比的戏剧性光线。被摄体朝向光线的一面沐浴在强光之中;而背光的那一面掩埋进黑暗之中。阴影深重而强烈。表面结构由于每一个微小突起而突出地表现出来,这种光线被摄影者称为结构光线。
尤其是在拍摄人像时,使用侧光能很好的营造和塑造被摄对象的立体感,在这种角度下,阴影会很强烈,突出了轮廓、形状和表面质感。但是另一方面,它会产生很大的反差范围,会有很浓重的阴影区域和明亮的高光区域。尤其是在强光照射时,使用侧光在曝光上不太容易把握。
逆光
当光线从相机对面被摄物体的后面照射过来,会获得非常具有艺术效果的逆光。逆光拍摄时,光线从拍摄对象的后方射入相机,常在拍摄对象周围形成光晕,尤其是在头发、毛发和植物周围。
只是被拍摄对象的细节被严重弱化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拍摄人像,人像摄影师经常会使用反光板将光线返到模特脸上,保证脸部细节的清晰。逆光拍摄时,最好在镜头前面拧上遮光罩,避免眩光进入镜头。眩光一旦进入,会使画面发白,拍摄时很难把握。
如果光照比较弱,或恰好在被拍摄对象的正后方,这时会产生剪影,为了避免眩光我们就要让被拍摄体或其他景物能够遮挡住太阳。剪影能够产生奇妙的效果,它可以创造出既简单又有表现力的高反差影像。
逆光拍摄虽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但往往也有很高的拍摄难度。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探索,是无法拍摄出满意的逆光照片的。对于大多数逆光拍摄,不能生意地使用数码相机的自动测光模式,而是需要根据拍摄者对画面意境,构图的艺术设想,采用手动模式,调节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并运用其他工具补光来得到最后拍摄画面。在逆光拍摄时,很多时候我们都采用闪光灯或者反光板进行补光;也就是利用闪光灯或者反光板的光线形成正面光源,最大限度地抵消逆光光源的影响,使人物和背景得到比较一致的曝光值。
侧逆光
介于侧光和逆光之间的光线被称作为侧逆光,它能够给物体的轮廓镀上一层亮光。
顶光
当光线从被摄体正上方照射下来时,这样的光线被称为顶光。例如当太阳从正上方照下来,人物的头发和肩部被顶光照亮,树的影子落在树木的正下方。
顶光会在物体表面留下垂直方向的阴影,会影响到被摄体的美感,应量避免将其做为主光使用。邻近中午的时刻,太阳光与地面成60长到90度,这样的光线照射下,不适合拍摄风景,因为缺乏立体感和透视感,而且景物的色彩也得不到正常的表现。
黄金时间段的拍摄
我们在外出拍摄风景时,可能都意识到正午的光线枯燥无生气,没有特色,然而这是大部分游客出现的时间。无可避免的,影像令人失望,非常明亮,对比很大,几乎是单色调的影像。拍摄风景照片,非常好的一个时间段是黄昏,这个神奇的时间,一般是指日落之前的一个小时,产生一个巨大的暖色调滤镜,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不拍出好照片。污染的一个好处是在空气中产生微粒,当光线穿透时,会变得柔和而温暖,产生美丽的光辉。当傍晚来临,光线会越来越棒,在太阳接触到地平线的最后几分钟达到高峰时,我们有时间到处观察,找出光线到达高峰时最好的位置。
黄金时间段的另一个时间就是清晨。如果你很认真地想拍摄风景摄影,那么拂晓时分正是你该起床走动的时候了。在这个时间段里很少有游客走动,也就在此时,
天空会放射出夺目的橘红色,使所有景致都增添了戏剧性色彩。而且在这个时间段里,你可以拍摄太阳升起;你也可以在特殊的天气里拍摄到晨雾的美景,这种带有秘色彩的清晨,是只有在你起得很早晨的情况下才能拍摄得到的稀有风景。
清晨和傍晚的光线比较柔和,且有一定的角度,是很好的侧面光线。它能非常好地塑造物体的立体感,且光线柔和,更有利于对轮廓、形状和质感的刻画。清晨和傍晚独有的光线色彩,会带给我们浓郁的红色或橙色的暖色调和深邃的蓝色调。清晨当太阳还没有升起时,天空会呈现给我们清晨的冷蓝色,尤其是在秋冬的清晨,深邃的冷蓝色非常的美丽;当太阳开始出来后,色调就会变暖,开始呈现橙色和红色调。
在黄金时间段拍摄时,我们可以做好以下的准备:①三脚架是在清晨和黄昏时间段必不可少的武器,这两个时间段光线比较暗,使用三脚架可以保证我们拍摄到清晰的照片;②渐变滤镜,我们在拍摄天空远比前景明亮的画面时,就是需要使用这种滤镜的时候了。这可以让摄影师在画面中捕捉明亮的天空与较暗的前景。没有滤镜便无法达成,因为这两个区域的曝光值差异太大。
3.2.2 常用的人工光源
摄影时常常使用的人工光源有闪光灯、钨丝灯、荧光灯、蜡烛等,灵活地运用这些特性各异的人工光源,将会帮助我们拍摄出不同色感的精彩数码照片。
闪光灯
闪光灯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光源,它具备下面的特征:它持续时间非常短,大概只有1/1000秒或者1/100000秒的时间。亮度高,可以照亮几米甚至几十米处的被摄体。且色温稳定,闪光灯发出的光线其色温大概在5500~5800K之间,很接近正午太阳光的色温。
我们在使用数码单反相机配合闪光灯使用时,需要注意闪光灯同步的问题。通常,数码单反相机在使用闪光灯时,当快门速度高于1/250秒以上拍摄时,照片上会有小部分或者大部分区域没有感受到闪光灯发出的光线,这是由于数码单反相机的帘幕式快门的工作原理所造成的。
闪光灯不仅只是在夜晚使用,在白天也可以有很多使用的相机,例如逆光拍摄人像时,可以使用闪光灯对被摄人物进行补充照明,在使用微距镜头拍摄花卉时也可以使用闪光灯进行照明。
钨丝灯
钨丝灯是一种低色温(3200~3600K)的光源,其色彩明显偏红,能制造出一种暖融融的温馨效果。家里使用的小台灯,不少就是采用钨丝灯为照明光源的。现在家用的很少使用钨丝灯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一些强调气氛的特殊场合,如特色餐厅、咖啡厅之类的。我们在拍摄时可以把相机设定在钨丝灯白平衡,这样可以保证拍摄的色温准确。钨丝灯的亮度一般较低,在拍摄时,应尽量使用三脚架稳定数码相机。
荧光灯
荧光灯是一种高色温(6000~6800K)的光源,其色彩明显偏蓝,能制造出一种淡淡的蓝色调。当画面上荧光灯和钨丝灯同时存在时,蓝色和红色的对比就会显现出来,形成特殊的对比效果。大多数的居家及办公环境多是使用荧光灯作为照明灯具,此时我们可以把相机的白平衡设定在荧光灯白平衡上。
蜡烛
蜡烛光是一种低色温(2800~3400K)的光源,其色彩明显偏红,能制造出一种暖调的温馨色调。蜡烛光不仅可以用于室内静物的拍摄,也可以用于人物的拍摄。在蜡烛照明下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需要将白平衡设置为阴天模式或闪光灯模式,以便更好地强调红黄色的温暖调。在使用蜡烛光拍摄时,千万别忘记了使用三脚架。
3.3 色彩在摄影中的应用
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色彩,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物体上,经过物体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形成的。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色彩被赋予了感情,成为代表某种事物和思想情绪的象征。在摄影中要掌握光和色彩的知识,能辨别不同的色别,观察不同颜色的亮度和纯度,才能在色彩摄影中拍好照片。
3.2.1 认识色彩
光和色是密切联系的,可以说有光才有色。摄影时要掌握光和色彩的知识,能辨别不同的色彩,观察不同的色别,观察不同颜色的亮度和纯度,才能在色彩摄影中拍好照片。同时拍摄照片时,要研究色彩与人心理的关系,发挥色彩的作用。不同的色彩能给人以心理上的不同影响,能激发人们情感,在心理上情绪上产生共鸣。如红色象征喜悦,黄色象征高贵,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宁静,白色象征坦率,黑色象征恐怖等。在摄影中必须懂得色彩与感情的联系,有目的地运用色彩,进一步表达好作品的主题。
3.2.2 色彩的基调
色彩的基调也称为色彩的主调,是指构成绘画或影视片画面的总的色彩倾向。画面的色调不仅指单一色的效果,还指色与色的关系中所体现的总体特征。
色彩的基调从色别上分,有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等;从明度上分,有亮色调(高调)、暗色调(低调)、中间调;从色性上分,有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等。在创作一幅彩色作品时,必须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来确定色彩的主调,即选择和利用面积最大的色块,让它居于画面的主要地位,借以表达一定的情绪、意境和环境气氛。比如表现月夜或雪景,宜用冷色作为主调;表现欢乐或喜庆,宜用暖色作为主题;表现草原风光,宜用绿色作为主调;表现丰收景象,宜用黄色作为主调。以上这些,都是为了使情与景统一,并用色彩的强烈感染力,给人以总的印象。
3.2.3 色彩的对比
当不同的色彩,如红与蓝、黄与蓝、橙与蓝等互相配置在一起时,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能给观者很强的色彩刺激。
在画面的构成中,利用色彩对比,是加强主体表现的重要手段。主体是画面的中心,主体表现得越完善,形象越鲜明,越能使人们加深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冷暖色对比
比如,红色和青色的对比,会让人感到较强的冷暖差别;黄色与蓝色的对比,会让人感到透明清澈。
互补色对比
补色红与青、黄与蓝、绿与品红,它们之间的视觉对比效果也是鲜明的,能给观者一种强烈的色彩跳动感。因此,在构造画面色彩时,若要使某一色具有比较突出的视觉效果,可以在它的周围安排其补色,这是取得色彩明亮效果的有效方法。
明度对比
用较暗的色彩烘托鲜艳明亮的色彩,或用鲜明的色彩衬托某一块深暗的色彩,都能得到通过对比突出某种色彩的效果。例如,同一明度的色彩,在白底上会显得暗,而在黑色背景上却显得更亮。因此,为了使主体突出,无论是相同色别或不同色别,都必须在明度上有所变化。色彩的鲜明性更多地取决于明度,而不是色相。色彩的明度对比,可以形成节奏变化,使画面不至于暗淡,是构成画面色调生动、多样的重要因素。
饱和度对比
饱和度对比也就是纯度对比。色彩浓,饱和度大;色彩淡,饱和度小。如果色别相同,只要纯度有差别,就能起到对比作用。
在构造画面色彩时,可以利用纯灰色来突出色彩的色相和饱和度,而不会造成强烈的明暗差别和冷暖差别。当要提高某一色的表现力时,可以在其周围环绕不饱和的色,被包围的色的饱和度就会相对提高。比如在暗绿色背景前能够突出嫩绿色。
3.3.4 色彩的和谐
要运用好色彩的对比,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规律,主要应达到和谐。在摄影中欲求得色彩的和谐,我们可以通过同类色和类似色来达到和谐。同一种颜色,而明暗不同的色彩称为同类色,如淡绿,绿,深绿等。含有同一种色光成分的一些色彩,称为类似色,如红,红橙,橙,黄橙之中都含有红色,即为类似色。同种色之间的微妙差别,可以形成柔和的色调层次,形成流畅的色调过渡和视觉节奏。
3.3.5 色彩的布局
画面的色彩布局,应满足对人眼色觉平衡的要求。有人总希望拍摄彩色照片时色彩越多越好,其实不然。色彩的繁简应当得当,该繁则繁,该简则简,应注意繁简的衬托关系。应做到繁而不乱,色彩丰富而统一;简单而不单调,色彩素雅而有变化。如果五光十色,画面就会既无主调,又无章法,主体形象就会被淹没了。色彩的布局还要避免等量安排,必须在数量和面积的分配上既有变化又均衡。如果用两种或多种色彩平分秋色,就会主次不分,互要抵消,并有因为同等程度地吸引着人的视线,而破坏了视觉的次序感和统一感,对于主体景物的色块,并非必须数量多,面积大,相反可以数量少,面积小。只要布局得体,少就能胜多,小也能胜大,关键在于画面上哪一部分色彩最引人注目,往往就是主体所在。
第四章 数码相机的常见专题
本章将传授给你拍摄各类题材的秘廖,包括怎样将体育活动的精彩瞬间凝结在画面上;怎样表现荷花优雅美丽的体态;建筑物要怎样拍摄才能表现出它的雄伟、高大;转瞬即逝的烟火要如何记录等等,赶快翻开本章的第一页,享受拍摄的乐趣吧。
4.1 如何拍摄体育活动
体育摄影,泛指各种体育活动的摄影工作。一张凝住比赛结果瞬间的照片,往往让许多参与或未曾参与的观赏者惊叹。许多体育活动透过电视转播进行,由于实际比赛时速度很快,特别是球类比赛,往往观众还弄不清楚怎么回事就结束了,只有通过电视的慢镜头回放了解况细节。不过真正的经典画面,想要反复回味经典瞬间,就需要体育摄影师拍下那经典的一瞬间。
4.1.1 体育摄影的基本技巧
要拍好体育摄影作品,道德需要全面了解所要报导的体育项目或活动,同时还要具备耐心,能预知最佳状态出现以及对某个重要时刻及时做出反应的能力。体育拍摄的是捕捉运动员的技能、烦恼和紧张情绪,还有富有戏剧性的激动场面和观众气气势。当然,如果能把这所有的要素集中在一张作品中就再好也不过了。通过不断地练习拍摄和准备拍摄计划非常重要。拍摄时应该根据透视与背景以及最剧烈的动作发生的地点,选取可能的最佳拍摄点。
一张好的体育照片,通常能捕捉运动员在比赛当时的感受,表情和身体语言,而现场观众的奇特装扮和反应,有时也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体育摄影往往伴随着运动员速度和镜头移动。两者的相对速度非常高,因此,相机的准备动作也必须加快。很遗憾,大部分的数码相机还无法胜任激烈的运动比赛场景,除了连拍速度和张数不够外,数码相机的结构也经不起太大的冲撞。
一般的体育摄影师都至少拥有两台以上的135传统相机机身,在拍摄观众、赛场全貌和透视变化较大的特写时,广角镜头很实用。由于许多体育比赛使你无法靠近拍摄,所以你也要依赖长焦距镜头。比如在拍摄棒球赛时就得用600毫米或焦距更长的镜头。支撑这些镜头的脚架也是十分重要。传统的三脚架,收放慢,
又占空间,选用单脚架或是训练手持拍摄都是非常实用的技巧。在拍摄时,部分摄影师习惯将快门速度定在1/500秒或更高,加上使用大光圈浅景深,背景会显是模糊,不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容易取得好照片。
另外一个好方法是将那些面部表情等需要仔细审视的要素凝固在画面中。迅速运动的手臂、腿、;轮子都是动作的象征,将其有效地突出,甚至使用数码后期处理加强影像效果,往往可以给观赏者一种视觉震撼。
由于赛场上情况弯化万千,摄影师在任何时候都要谨慎选择快门速度和取景位置。意外的情况也经常会出现,如快速移动常造成模糊,或是被不相干的队员挡信拍摄的主体,从而干扰了视线。
现代的相机设计已经高度的自动化,经验丰富的体育摄影师通常会在赛场上的某个关键位置,选择固定焦点,当动作出现在那里时按下快门。通过手动调焦使主体成像清晰,与一成不变的自动调焦操作相比,手动调焦可以带给他们更多的猎像自由。一般新进的摄影师习惯使用高速连拍模式,他们称为“拿机枪扫射”,36张标准底片,可能在不到5秒的时间全部用尽。许多职业的摄影师对比嗤之以鼻,对他们来说“狙击手的瞄准”才是高技巧的表现。
快速连拍不一定能捕捉到体育比赛的关键瞬间,即使每秒钟拍3张照片,两次拍照之间的停顿加上镜头追焦,调整速度的时间,都有可能错过精彩动作,此外连拍的画质也容易受到震动影响。特别是传统相机在拍摄完之后,卷片和更换底片的时间更久,而数码相机在连拍之后往往伴随一段很长的储存时间,即使连拍速度跟上了传统相机记忆容量的可拍张数比传统相机大得多,但实际反应仍不理想。
下面我们来讲述一下体育运动摄影中几种常用的拍摄方法:
4.1.2 用高速快门凝固影像
“凝固”动体的快门速度取决于三个因素:动体的动速,动体的动向和动体与相机的距离。
一般的规律是,动体的动速愈高,所需的快门速度愈快,动体与相机的距离愈近,所需的快门速度愈快;动体的横向运动与斜向运动,竖向运动相比,所需的快门速度前者最快,中者次之,后者更次。掌握了这一规律,就可以根据三个因素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快门速度。举例说,你想拍摄一个动体的“凝固”影像而可以采用的快门速度由于种种原因不到要求,这时你可变换一下拍摄位置,或是迅速后退,拉大拍摄距离,或是调头换一个角度,变横向为斜向,竖向,从而容许把快门速度减慢。此外,利用某些动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短暂停顿,比如跳高到达顶点的一瞬间,来进行拍摄则无需过高的快门速度。
4.1.3 虚糊法
拍摄动体也可用“虚糊”法。把动体拍成虚糊影像的目的在于强调运动的速度和力量,夸张动态的猛烈性和激烈性,渲染一种紧张气氛。
如果选用的快门速度介于充分“凝固”影像和完全“虚糊”影像之间,那摄取的影像可能很有趣,即动体动得慢的部分是清晰的,动得快的部分是模糊的。此外,虚糊某一动体具体得采用何种快门速度,虚糊的程度如何,也与动体的动速、动向和与相机的距离密切相关。动速高、动向与相机的视向构成的角度大、距离近,虚糊动体的程度就愈高。倘若在慢速快门曝光的过程中再故意晃动相机,势必造成“天旋地转”,全景模糊,产生十分强烈的动态效果。
4.1.4 追随拍摄
还有一种处理动体的方法是追随拍摄,可取得动体基本清晰、背景虚化的影像,产生间接动感效应。所谓追随拍摄,就是摄影者手持相机,以与动体同等的速度紧跟动体行进,在恰到好处时拍摄,这样,动体虽然被留住了动态,但背景却因相机的移动出现众多的动线,从而给人一种动体在“动”的感觉。不过要注意的是,追随拍摄中的快门速度不宜太快,不然会把背景给“凝住”。失去应有的效果。通常,快门速度以不高于1/60秒为宜,除非追摄特别快速的动体,那就另作别论了。
另外,拍摄时的背景选择其实十分重要。许多朋友在抓拍的时候只关注了主体,忽略了背景的选择最终拍摄失败。追随法拍摄的时候要避免清一色的背景。背景的明暗反差应错杂一点,色彩斑谰的背景更好,这样在追拍中可造成漂亮的线条感,若拍彩色则更加绚丽多彩。
4.1.5 缩放变焦
使用缩放变焦时,画面上会出现迸发式的线条,增强画面的运动力量感。缩放变焦拍摄的要领是:当把动体对焦清楚后,随动体向前移动的方向,从远向近拉镜头,即从短焦距往长焦距拉动。如动体向后移动时,也可从近向远拉镜头,也即从长焦距往短焦拉。变焦追随时,用左手拉动焦距,右手按动快门,在拉动焦距中按快门。背景要选择有景物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变焦时,出现迸发式的线条。拍摄时,因动体迎面而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拍摄前要选择安全拍摄点,以免被动体撞伤。
拍摄动态物体时,可以事先固定好焦距,等待被摄体出现,再用预设焦距拍摄。
4.1.6 预设焦距
预设焦距可以算是非常高的技巧了,但是仅仅局限于事先知道将要通过对焦点的是什么东西的情况下才能有效使用,并且必须考虑被摄体的运动路径。
为了不要让焦距有任何变动,最好能将对焦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在被摄体通过那个拍摄点的瞬间,立即按下快门,如果照着这个方法来拍摄的话,照例说应该可以将被摄体拍得非常清楚。
首先,在拍摄前想好构图,照片想有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出拍摄者的意图等。接着等待被摄体到达拍摄点的时机。因为使用自动对焦锁定的话,时间会变得比较长,所以还是切换到手动对焦比较好。在被摄体通过合焦点的瞬间,立即按下快门按钮。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拍摄的时机溜掉。
但是,想要看清楚拍摄点的那一瞬间,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要是不熟练的话,大部分都会让按下快门的时机泡汤,所以,拍摄者需要练习,才可以熟练使用。
4.2 拍摄昆虫要注意什么
想拍好昆虫照片,应当以昆虫的习性有所了解。
4.2.1 了解昆虫
昆虫大约有一百万种之多,相关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数字仅为总数的10%~25%。无论在白天或黑夜,都能在任何地方包括土壤内外,水里、空气当中或其他生物身上找到昆虫。科天,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休眠状态中的昆虫——成虫和蛹,三四月份,能看到大群雪跳蚤爬在积雪上交配。春、夏、秋三季最容易找到昆虫,其中有些昆虫在晨昏之际不大活动,比较容易拍摄。如果日落之前你在草地上爬行,会因看到大量昆虫在静止休息而感到吃惊。很多虫子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近并用一个微距镜头拍摄下来,寒冷的早晨也是搜寻昆虫的好时机,因为在天冷时它们很少活动。
花朵以其外观和香味吸引昆虫,那里是最容易找到昆虫的地方。花朵的颜色、形状和线条给某些昆虫提供信息,告诉它们在何处降落,滑行多远。如果昆虫能照暗示行事,就能得到花蜜果腹,并在无意中装载上一些货物——胶粘在身上的花粉。所有花朵都有一套自然演变得来的本领,能保证昆虫必须在装上货物之后才会离去。有些花只把昆虫留住一秒钟,而有些花留住昆虫的时间可达数小时之久。
拍摄昆虫所用的摄影器材要求相对要高一些、近摄皮腔和微距镜头是常备的用具,三脚架或独脚架也必不可少。
当昆虫停在适合拍摄的花儿上时,往往能拍到高质量的照片。美丽的蝴蝶似乎总是愿意选择高处的花儿,使得用微距镜头无法拍摄;风常常吹得枝头来回摆动。如果拍摄到清晰的照片,对焦要迅速准确;俯拍蝴蝶较容易,蝴蝶也会显得美丽。多数蝴蝶都是悠然自在地停栖在花朵上,这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构图、曝光。
蜜蜂是最难拍摄的昆虫之一。它总是不停地飞来飞去,你必须迅速、准确地构图、对焦和决定如何曝光。当蜜蜂停在适合拍摄的花儿上的时候,往往就能拍到高质量的照片。蜜蜂在采集花蜜时,十分专注,这对拍照十分有利。拍摄蜜蜂时,可以选择花朵簇密的花丛,以花瓣为背景,由上往下拍,加上镜头追焦,调整速度和时间,可以避免背景沉闷。
4.2.2 怎样拍好昆虫
昆虫特写拍摄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也颇具情趣,要拍出好的作品,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考虑角度
角度不同,对昆虫特性表现力亦不同。要表现昆虫的姿态,正面拍摄最有表现力,这样昆虫的翅膀表现的角度最充分,同时昆虫的腿、须都容易表现出来。
采用跟随拍摄、单点对焦
正对头部拍摄,极易被昆虫发觉,拍摄难度较高,应采用跟随法和单点对焦,当对焦发出提示音时,就要及时按下快门。此外,抓拍昆虫飞行姿态,很难用三脚架,且昆虫飞行轨迹不因你的意志为转移,要随时调整角度和位置,因此最好采用手持相机。虽然难度较大,却能练习抓拍技能。
采用速度优先
要表现飞行姿态、动感,快门速度成为关键。快门速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把昆虫定格起来,无法表现其动感。当然也不能太低,因为飞行中的昆虫,快门速度太低就容易拍虚,动态也不易表现。
注意构图
拍摄时容易忽视的是构图,有时主题拍摄得比较满意,却忽视了构图,使画面效果大打折扣。拍摄昆虫时一般采用三角形构图,把飞行的昆虫置于三角形的顶部,既容易表现构图的稳重,也容易突出主题。当然构图形式多样,可任意选择,同时也要考虑背景的衬托和色调对比,如果色彩太接近,就无法分辨昆虫的形态了,自然动感就不能充分表现。
4.2.3 昆虫实拍技巧
清晨,蛛网上挂满露珠,勾画出了每条蛛丝的轮廓,这是摄影的最佳时刻。最初,你很可能用很大的景深去表现整个蛛网的结构,保证各个细部都清晰可见。其实在逆光情况下,您可大可将镜头聚焦于离蛛网最近的边缘,在表现它纤细结构的同时,以近摄镜头和最大光圈和最小焦距寻找角度,直到蛛丝和露珠转变为由线条和色彩构成的闪光“手镯”为止,这时衬着天空选择好构图,可以得到美轮美奂的照片。
2024年1月23日发(作者:岑梅梅)
大学生单反摄影轻松入门讲解
第一章 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
要想学摄影这门技术和艺术,首先要了解手中的相机。相机的基本构造是什么,怎样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相机,要购买哪些相机附件,镜头要怎样更换,如何对相机进行保养,以及拍报基本操作,这些都将在这一章里详细阐述。
1.1 怎样选择一款合适的相机
数码相机,简称DC,是英文Digital Camera的缩写。数码相机是数码图像技术发展的结晶,它可以直接将拍摄的图像转化为数码图像文件,简化了传统相机在图像采集上的复杂环节。利用数码技术可以轻松存储大量的图像文件。而不必像传统相机那样花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在冲洗胶卷和扫描图片上。
数码技术的出现,使得拍摄器材和后期加工技术有别于传统摄影。为了摄影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但是它并没有改变摄影的本质和特点。摄影始终是“用光绘画”,利用光的颜色、方向等诸多光线条件描绘看到的景物,表达拍摄者心中的创作意图。
将数码技术引入摄影领域,节省了大量的资源。解放了传统摄影条件下暗室工作的繁琐劳动,为拍摄者提供了崭新的创作平台,同时客观上普及了摄影技术。如今小巧轻便的数码相机走入了千家万户,普通的摄影爱好者也有购买数码单反相机的能力。怎样选择一台适合自己的相机是消费者颇为关心的的问题。
1.1.1 数码相机的构造
一般在外观上都可辨认出数码相机以下基本部件,如电源开关、快门按钮、模式转盘、对焦模式按钮、变焦控制按钮、液晶显示器、镜头、取景器、闪光灯、金属挂环、USB插孔、存储器插槽、电池盒、三脚架孔等。
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它们的功能。
电源开关
它是相机的总开关,只有通过启动该按钮相机才能进行照片的拍摄。
快门按钮
拍照时,按下快门,您想拍摄的景物就会存储到数码相机的存诸设备里。和传统相机不同的是,在选择自动对焦模式下,数码相机的快门按钮分为两个阶段。在半按快门阶段进行自动对焦和测光。提示完成后(通常提示是“哔”的一声)将其完全按下才算完成整个拍摄。
模式转盘
模式转盘可以实现不同模式的转换,数码相机通常有自动模式(Auto)、程序自动模式(P)、快门优先(S或Tv)、光圈优先(A或Av)、手动模式(M)等。大多数数码相机还配备了一些特定的场景模式,如人像模式、夜景模式等。
对焦模式按钮
通过该按钮可以选择AF(自动对焦)或MF(手动对焦)并锁定对焦。
变焦控制按钮
在拥有变焦能力的消费级机型上,通过该按钮可以拉近被摄物距离。W端表示广角变焦,T端表示望远变焦。而在数码单反相机上,则是通过转动镜头上的变焦环达到变焦效果的。
液晶显示屏
液晶显示屏可以在拍摄时辅助取景,还可以在拍摄完成之后显示之前所拍摄的照片。它也是数码相机在外形上和传统相机的最大区别之一。但是需要注意液晶显示屏易受光线影响且普遍偏亮。
取景器
取景器是拍摄者用来选择拍摄范围的工具。普通数码相机一般采用光学取景器,而一部分高端机型则采用EVF电子取景器。
闪光灯
相机内置普通闪光灯,在弱光条件下拍摄时,可使用它进行补光。
金属挂环
相机上一般都会设计金属挂环,它可以接上手带挂于手上或颈上,避免相机滑落摔坏。
USB插孔
将传输线插于此孔可以直接和电脑连接进行照片的输出。
存诸器插槽
数码相机都采用存储卡来保存照片。将存储卡插入该槽再盖上槽盖即可使用。为了方便存储和使用,部分机型采用了又插槽,可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存储卡。
电池盒
用来盛放电池。部分数码相机采用AA电池,部分则采用专用的锂离子电池。
三角架孔
利用该孔可以将数码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进行拍摄。
镜头
无论是数码相机还是传统相机,镜头都是极为重要的光学元件。在数码相机中,光线通过镜头传达到相机内置的图像传感器上,最终才能形成图像。镜头由多片镜片组成,主要材质是玻璃和塑料。
1.1.2 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相比有哪些特点
跟传统相机相比,数码相机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区别呢?在硬件结构上,数码相机以数字存储代替了胶片,节省了后期的成本,最重要的是增添了电子取景、液晶显示屏等先进技术,使得拍摄者可以简单地享受拍摄乐趣。如果不满意,可以调整不足,即刻进行二次拍摄。而传统相机需要等到胶片冲洗后才能看到拍摄效果。
在后期制作上,要想欣赏传统相机所拍的照片,必须把胶卷拿给专业人员进行冲洗,扩片,当然有些人会在家中自己冲洗照片,但是对于药剂和温度的控制,可能会使照片出来的质量不理想或不稳定。数码技术的出现,使后期制作的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过去的“暗房”变成了“明室”,从化学药剂成像变成了对数字信息的处理。通过后期软件,一些在传统暗房里需要通过非常复杂的方法才能取得的效果在电脑上通过软件可以轻松获得,拍摄者不仅可以独立完成照片的后期制作,甚至可以用天马行空的想象为自己的作品增添各种有趣的效果,带来丰富的创作乐趣。
数码摄影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传统摄影拍摄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和经验对于数码摄影大部分都适用。比如摄影角度和构图的选择,色温的选择等。要想拍摄优秀的照片,不能仅仅依赖设备,器材只是实现拍摄和创作意图的工具。相机后面的我们的头脑才是关键。只有我们的思维和艺术修养水平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真正拍出传世佳作。
1.1.3 单反相机和消费相机相比有哪些优势
目前市场上的数码相机一般分为两类:专业单反数码相机和消费级数码相机。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单反相机的构造。
从右边透视图中可以看出,有一个“镜子”被装设在镜头底座里面,透过这面镜子可以将从镜头射进来的光线反射到取景器上。摄影的时候,这面镜子会弹跳起来,并且将光线传送到感应器上,具有这种构造的相机称为“单镜头反光”相机。
单反相机可更换镜头
数码单反相机的镜头可以相互更换,因此,拍摄者可以按照自已想要拍摄物体的性质,选择适合的镜头。这可以看作是单反相机与普通消费相机最大的区别。在
拍摄风光时,我们可以随时更换广角和长焦镜头,既可拍到壮丽的全景又可拍到秀美的特写;我们也可以换上大光圈的镜头,拍出背景虚化主体突出的效果。
单反相机具备更佳的光图和快门速度
比起消费级的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可以很好地借助大光圈来实现虚化背景突出主体的效果。
比起消费级的数码相机来说,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速度快了很多。如果使用单反相机来追逐快速移动的景像并进行拍摄,比起消费机更容易抓住运动的瞬间画面。
单反相机具有优异的手动功能和对焦系统
单反相机最方便的一点是有着精准、快速的多种对焦系统,能够将快速移动的被摄物快速合焦,以拍摄出精彩的照片。
小提示
单反相机比起消费级数码相来说,可以进行更细微的调整。比如说色调和反差的调整,曝光补偿的设定等,都可以由拍摄者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同时单反相机具备强大的手动功能。有一些消费级数码相机也具备一些简单的手动功能,但是无法与单反相机相提并论。首行,单反相机对于光圈和快门的调控范围很大,拍摄者可以自由组合光圈快门达到理想的曝光组合,实现自己的创作;其次,在拍摄微距时,拍摄者就需要用到手动对焦,在配备微距镜头后,单反相机的最近对焦距离非常近,有时几乎可以贴着被摄体,同时也具有优良的放大倍率。而普通的消费级数码相机虽然也会具备微距功能,但是对焦距离和放大倍率都无法和单反相机相比,且由于光圈不够大,也达不到单反相机对于背景的虚化程度;此外,单反相机有着每秒5到8张,连拍十几张RAW格式照片的速度,再加上存储速度快,因此不会错失任何镜头而造成遗憾,而消费机却只能每秒两三张,而且存储速度慢,易造成镜头遗漏。
单反相机通过取景器取景
普通的消费机型可以电子取景,即在半按快门的同时就能从显示屏里观察到最终的影像效果,使得拍摄者在按下快门前就能做到对最终拍摄效果心中有数。而数码单反相机的取景原理和传统相机一样,通过镜头一反光镜一五棱镜一取景器来取景,因此只能通过取景器取景,并不能在半按快门的情况下在液晶屏里看到终效果。目前市面上一些高端机型已经推出了实时取景的功能。但是在反应速度上不及通过取景器取景来得快,因此在单反相机市场上取景器还是主流。
单反相机具有优秀的画质
单反相机具有千万以上的像素,可以轻松地更换镜头来实现拍摄者意图。单反相机由于使用了较大的感测器,可以使噪点减少,而且能够得到非常丰富的色阶和影调,就更加提升了单反相机的表现力,尤其是在使用了望远镜头和大光圈之后产生的模糊效果,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普通消费极数码相机的区别了。
当具有千万像素的单反相机以及普通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同时拍摄相同的物体时将画面放大之后,可以比较出单反相机和普通消费级相机的表现力。虽然普通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也可以清晰地拍摄出影像,但是针对两者画面所表现了来的色阶及其影调包含细微部分的表现力来说,单反相机的还是更为突出一些。
1.1.4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目前数码相机在市面上已经相当普及,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相机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在选购相机时,不要一味地追求价格昂贵的高端机。应根椐自己的使用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相机,正所谓“价不在高,够用则行”。况且目前数码单反相机虽然体积较大且较重,但是成像质量和可随意更换镜头的便利可以使你更完美地表现画面,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而且入门级单反相机价格集体大跳水,其接近于消费机的低价同样十分具有诱惑力。
除了在机种上进行选择,我们在选购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操作界面
数码相机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简单便利,能轻松记录影像。如果一台普通数码相机操作界面杂乱无章,使用起来非常繁琐,就会降低拍摄效率,失去了它最大的优势。不同品牌的相机操作界面都有所区别,你可以选购的时候多试用几个品牌,选择一款自己觉得舒适的。
像素
像素是数码照片存储方式的最小单位。像素越大,图片的面积越大。像素是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各大厂商宣传自己品牌的相机时,都把高像素放在第一位,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里要指出,不要一味追求高像素的数码相机,对于普通消费者1800万像素已经绰绰有余。在相机的规格介绍时,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像素概念:一个是最高像素,一个是有效像素。有效像素指的是真正参与成像的像素值,而最高像素的数值是感光元件的真实像素,包含了感光元件的未成像部分。因此我们在选购时应注重的是有效像素而非最高像素。
变焦功能
数码相机的变焦功能分数码变焦和光学变焦两种。光学变焦通过光学镜头结构的变化来实现变焦,是真正意义上的变焦。而数码变焦实际上只是采用画面的电子放大技术,把感光元件的一部分像素通过差值运算放大,所以数码变焦本质上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部分细节放大而像素数不改变,这样毋庸置疑地会降低图像的清晰度。难怪一些摄影玩家称数码变焦为“望远镜”。
液晶显示屏(LCD)
数码相机具备的液晶显示屏是其与传统相机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在液晶显示屏上,我们可以观察回放之前拍过的照片,带电子取景功能的相机还可运用它有按下快门前了解最终图像效果。一个好的显示屏可以忠实反映你拍摄的效果,提示曝光是否准确。因而是十分重要的。
微距功能
如果您喜欢拍摄花卉、小昆虫等细小物体的近照和特写,在购买时您就要多注意一下微距功能了。微距拍摄将被摄物体放大进行拍摄,力求将主体的细节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市面上的大部分相机都具备微距功能,区别在于有效对焦距离和放大倍率,有些数码相机的微距功能可以让相机几乎贴着被摄物进行拍摄,而有些在20厘米内就不能对焦了。单反相机还可以配备专门拍微距的镜头。
场景模式
经验不足的用户可以选择场景模式居多的相机。这些相机可以根椐不同场景模式的选择,预先调好光圈,快门,焦距,测光方式以及闪光灯等参数值,用户只需根椐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构图合焦后按下快门就能拍摄到较为理想的照片。当然这些模式由于参数是固定的,因此并不能十分精确地反映现场情况的实际参数,如果你想用拥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建议多使用一些半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
除了上述几个因素外,噪点的控制表现,ISO感光度的范围等都应该在选购时了解清楚。只要你充分了解数码相机的性能,就可以为自己选择一款最经济实用的机器。
1.2 数码相机有哪些需要配备的附件
要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还要准备一些必要的配件。不要小看配件的准备,有时候是能否成功进行拍摄的决定性要素。
1.2.1 存储卡
存储卡也称记忆卡,是数码相机不可或缺的一个配件,数码相机所拍摄的所有的照片,都可以存储在存储卡上,如果没有了存储卡,数码相机即使拍摄再多的影像也无法保留下来。
存储卡的种类比较多,拍摄者可以根椐自己所使用的数码相机来配备与之相应的存储卡。有的比较高端的数码相机为了防止出现无法写入资料的问题发生,设计成同时可以适应两款存储卡的形式。那么,拍摄者到底应该配备什么样的存储卡才算合适呢?这个问题就在看拍摄者使用的数码相机的像素数以及拍摄照片时所设定的影像格式了,所需的存储卡也会因为这样要求的不同而有差异。
CF存储卡
CF卡使用3。3~5伏的电厌工作。优异的使用条件使得大多数数码相机选择CF卡作为其首选存储介质。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兼容性好,这些都是CF卡的优点,缺点则是体积较大。
Memory Stick存储卡
Memory Stick是Sony专属规格,简称MS卡。体积为50毫米*21。5毫米*0。28毫米,重量约4克。Memory Stick卡和CF卡相同,内装控制芯片,改良式10针分离针槽介面,可说是结合CF卡和SM卡两种插槽的优点而来。绝大多数都是Sony的产品在使用但不见得彼此间都能兼容。
SD存储卡
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中文翻译为安全数码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存储器的新一代存储设备。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存储卡,重量只有2克,但却拥有高存储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
XD Picture存储卡
继SD之后,由Olympus 和富士FujiFilm联手催生的新一代超小型存储卡XD-Picture Card准备挑战市场的接受度。新一代的XD卡,不仅体积是世界最小(20毫米*25毫米*1。7毫米),重量仅3克,容量更可高达8GB!价格也只比其他规格的存储卡略高一些。
如果使用的是千万像素以上的相机,加上RAW格式拍摄,就需要一个大容量的存储卡,如果一个几百万像素的相机,使用一般的JPEG格式的话,普通的512MB或者1GB的存储卡就能满足需要。
存储卡的容量是与价格成正比例的,容量越大,价格也就越高。另外,高速型的存储卡会在其卡上或者是包装上注明倍速。如果是特别喜欢使用RAW格式的拍摄者,使用高速存储卡会方便很多。
将存储卡的容量取出之前,先确定相机的电源是否已经关掉。无论是想要将存储卡插入还是取出相机时,都要先确定相机的电源是否已经切换到关闭状态,如果没有,就要先切到OFF状态之后再进行存储卡的存取。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装入存储卡时,不要将存储卡装反了。
小提示
同时可以使用两种存储卡的数码相机
现在市场已经有同时具备两种存储卡插槽的数码相机了,甚至可以同时使用CF
卡和SD卡两种存储卡。这样的设计主要还是为了防止资料定入失败造成的困扰。当然这样的设置只在一些比较高端的数码相机上才会出现。
小提示
保护存储卡
要提醒的是,存储卡是非常脆弱的。它本身是一种非常精密的电子设备。如果不小心掉落的话,会造成存储信息的丢失。另个,静电对存储卡的损伤也非常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要用手触碰存储卡侧面的金属接点。当一张存储卡存满之后要取出来的时候,最好是直接放到保存盒内比较稳妥一些。
1.2.2 读卡器
读卡器是一种专用数据舆设备。通过在插槽中插入存储卡,再用USB连线连接到电脑上,存储卡记录着数码相机所拍摄的照片和拍摄数据。计算机就把存储卡当做一种可移动的存储器,从而可以通过读卡器读写存储卡里的数据。现在市场上读卡器的款式多样,还有多功能的读卡器,可以兼容不同的存储卡。比如CF卡、SD卡等。
1.2.3 电池的相关事宜
数码相机电池的保护是一个细小又需耐心的工作,需要使作者在日常使用养成一个良好的充电和保养的习惯。
电池充电和保养
要保持电池的接触点和相机电池仓内部干净。如有需要,请使用柔软、清洁的干布轻轻地拂拭。不能使用清洁性或是化学性等具有溶解性的清洁剂清洁你的数码相机,电池或充电器。
充电时,使用原厂的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充电,有助于电池寿命的延长。充电时间取决于所用充电器和电池,以及使用电压是否稳定等因素。如果是第一次使用的电池或者是长时间没有使用过的锂电池,充电时间要超过6小时,否则将缩短电池寿命。一般需经过数次充电和放电过程,才能达到最佳效率。如果电池还是残余电量时,尽量不要重复充电,以确保电池的寿命。
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数码相机时,应该将电池从数码相机中或是充电器内取出来,并将其完全放电,然后存放在干燥、阴凉的环境,同时不要将电池与一般的金属物品存放在一起。另外,为了避免电池发生短路问题,在电池不用时,应用保护盖将其保存。
将电池从相机中取出或者是放入电池时,务必将相机电源切换到OFF状态。要将电池从相机中取出时,应该先确认相机的电源已经处于OFF状态,当然,在放入电池时也要注意同样的问题,如果电池是在ON的状态下取出或者放入的话,将对多数数码相机造成隐性的损害。
在装放电池时要注意电池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是以相反的方向放入电池,将无法平顺地将电池放入,同时电池仓的盖子也无法顺利地盖上。当然,错误地放入电池也不能给相机提供任何的电力。
将电池装入已经接入电源的充电器之后,电池的充电工作就开始进行。一直到电池完全充饱电之后,充电器上的显示灯可能从没有亮灯到变成亮灯,又或者显示灯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显示灯的变化随着厂商的不同而有所不一样。
锂电池的参数要看清
电池性能是与电压、毫安时、循环次数、电池适应性等指标息息相关。而影响电池性能的是电池的电芯,一般只是有实力的厂商才会公布电芯规格,所以尽可能购买标注了电芯类型的厂家的产品。能够标明产品使用电芯规格的厂家,说明有非常稳定的产量和供应渠道,是可以信赖的标志。
原装电池与兼容电池
目前,市面上锂电池除了原厂的品牌之处,兼容电池的品牌也很多。购原装电池,还是兼容电池,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还是建议购买原装电池,价格肯定会比兼容电池贵一些。一块原装的锂电池,价格不低于300元。假如有商家报出150元甚至更便宜的价格,基本可以说明这是一快假电池或兼容电池。建议到信誉高的商家购买。
各种充电电池
除了锂电池之外,数码相机使用最多的电池还有有碱性锌锰电池、镍镉可充电电池、镍氢可充电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就是我们常说的“碱电池”,它具有电容量大,电流强、使用持久等特性。碱性电池还分有环保型碱性电池和非环保型碱性电池。
镍镉可充电电池就是我们常说的“镍镉电池”。镍镉电池的优越之处就是耐充电,一般来说充电电池的包装分为零售用的正极凸头和组装用的正极平头包装两种,在容量上没有差异。
镍氢可充电电池就是我们常说的“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是使用氧化镍作为阳极,以及吸收了氢的金属合金作为阴极,由于此合金可吸收高达本身体积100倍的氢,储存能力极强。
1.2.4 合适的闪光灯
在室内或者阴影等光亮昏暗的情况下,拍出的照片往往会很暗。选择适合的闪光,可以有效地解决曝光不足的问题,在让暗部变亮的同时展现出生动逼真的色调。
内置闪光灯
数码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在全自动模式和基本拍摄区的各种模式下会自动闪光。而在程序自动曝光和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等拍摄模式下,只需按下机身前部的闪光灯按扭,便可手动弹出内置闪光灯。内置闪光灯的光线和日光的色调基本一致。所以它能够用于室内和混合光线下的室外阴影等多种拍摄场景。在日常拍摄的场景下,都能方便的使用。
小提示
虽然内置闪光灯的用途广泛,但由于其照明距离有限,所以如果被拍摄对象很远,就不能被照亮,其能够充分照亮的距离大约是3米,超过4米光量就很低了。一般被认为是近距离拍摄专用。
内置闪光灯使用相机电池进行充电,因此不需要另外安装电池。但是经常使用内置闪光灯,比较浪费电池,应及时充电。
外接闪光灯
在内置闪光灯不能很好完成的情况下,你可以考虑改用外接闪光灯。和内置闪光灯比起来,外接闪光灯具有很大的闪光量和较强的系统性。具备连续闪光,灯头与镜头变焦联动等先进系统。可以灵活的转动闪光灯方向,光线比较强烈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灯头不直接对着被摄物体,利用光线反射到被摄物体,这种漫反射的效果可以使光线更加柔和。
如果您是在中午拍摄,请打开闪光灯对阴影补光,产生平均照明的影像。
1.3 各种类型的镜头及镜头的更换
单反相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随时更换镜头以满足不同场合的拍摄,选择什么样的镜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1.3.1 标准变焦镜头
通常在购买一款单反相机时,如果同时购买已经搭配好的标准变焦镜头时,往往会得到优惠的价格。所谓的标准变焦镜头,焦距在18~55毫米,中间涵盖了标准范围,同时也涵盖了广角到中望远镜头的拍摄距离。如果是用来拍摄纪念照,这样的镜头有着非常好的表现力。视角变化也很好,在视角改变的同时,拍摄的范围也随之改变。也就是说,在焦距短的情况下,可以拍得范围相对的宽广一些,而在焦距长的情况下,就只能拍摄范围比较狭窄的照片。只有充分了解了一款镜头的特性,才能拍摄出好的照片。
外出施行时,如果携带的镜头种类比较多,将会给旅途增加很多重量,而且旅途中的颠簸对于镜头来说也可能会造成损伤。因此,很多拍摄者在外出时只携带一只镜头。这时候,建议您挑选一款高分辩率的变焦镜头,可以自由拍摄远近景物。对于旅途的人来说,非常的方便。
所以,拍摄者如果已经有了标准变焦镜头,还可以再选购一款望远变焦镜头,这样,不仅可以拍摄宽区域的广角范围,还可以将遥远的景物瞬间拉近并拍摄下来。这样的变焦镜头与单反相机结合使用,不但可以拓展可拍摄的领域,还可以让摄影的乐趣倍增。
除了原厂的镜头可供选择外,一些副厂的镜头也有很不错的质量,比如腾龙(TAMRON) 适马(SIGMA)等。这些专门的镜头制造商生产的镜头往往在价位上低于原厂的镜头,性价比很高,因此消费者不必只考虑昂贵的原厂头,一两支景点的原厂镜头,再搭配些优秀的副厂头,基本上就可以玩转各种视角的画面了。在购买前消费者要充分了解各种镜头的特性,以便确定适合自己的镜头。
小提示
一款高倍率的变焦镜头,可以涵盖从广角范围到望远范围,拍摄者再也不用一次又一次地更换镜头。而且在旅行中携带着一款这样的镜头,能够为摄影带来很多地乐趣。不过高倍变焦镜头的望远端即使是使用大光圈还是会有点暗,所以,在使用时要防止手抖造成的模糊现象。这时,可以提高ISO感光度,来改善明暗度,以获取清晰的画面。
1.3.2 广角变焦镜头
所谓的广角变焦镜头,就是可以拍摄范围比标准拍摄范围比标准镜头更为广阔。当靠近眼前所要拍摄的景物时,可以连同后面的背景一起拍摄到画面内,这样前景和背景的大小就会立刻产生差距,强调出画面中景物的远近距离。
1。3。3 长焦微距镜头
这种镜头,可以拉近需要拍摄的景物。将极其渺小的景物放大拍摄,这款镜头最适合用来表现我们人类无法用肉眼看到的世界,在拉近拍摄景物时,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产生完美的背景虚化效果,给摄影带来很多的乐趣。
1.3.4 望远变焦镜头
焦距300~800毫米的镜头称为望远变焦镜头。这种变焦镜头的拍摄范围非常狭窄,但是可以将远处的物体尽可能地放大拍摄,也因为这种特性,它呆以在画面中制造出背景模糊的效果。
1.3.5 镜头的更换
多款镜头的使用,避免不了经常更换镜头,那么更换镜头的时候,要注意那些问题呢?
要特别注意镜头的旋转方向。安装镜头时,应该旋转镜头一直到听到“咔噔”一声响之后,才算是安装好。
机身与镜头连接的部分一般称为镜头的接环,而镜头与机身上接环不匹配的时候,就无法正确地将镜头安装在机身上,当然,如果镜头与机身是同一个厂商的话就没有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发生在使用专业镜头制造商的产品时,如果镜头的接口和机身的接口不吻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安装上去了。
即便是同一个厂商的镜头和机身,在安装时也要在听到“咔噔”一声之后才算是正确地安装上,否则镜头就只能算是安装了一半,这只是让镜头接到机身上而已,不仅可能发生掉落的危险,同时也不可能正常地释入快门,或者是无法正常地显示出各种数据,这点也要特别注意。
1.4 相机的保养和存放要注意什么
任何品牌的数码相机都是娇贵柔弱的高精密光电设备。数码相机说明书都会注明“数码相机是一种精巧,易损坏的光学装置”。可能使用者的数码相机操作水平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递增,但对日常的保养来说很多使用者却做得不够理想。
1.4.1 防水防潮
作为电子产品,最大敌人莫过于水气的侵蚀,不小心进水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显的空气中,都会对其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或氧化。所以,如果需要在空气温度较大的场合下拍摄的话,要避免淋雨,溅水和落水这类情况的发生。同时,在潮湿的空气中,建议在放置相机的盒子或相机包内放入干燥剂。另外,如果长时间不使用相机,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取出开机通电,这样也可以达到除潮的目的。
1.4.2 防摔防震
数码相机是一个娇贵的仪器,内部元器件和镜头组件都经不起摔打。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小心落地,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运气好些的就只是刮花外壳,严重的可能涉及成像模糊,镜头不伸不缩,液晶显示屏破裂等。所以在拍摄时要尽量把相机带挂在脖子上,防止由于持机不稳跌落。在放置相机时,要找一个平稳的地方放置,防止由于撑托物不稳让相机滑落。放置时也要注意相机的摆放位置,要立式摆放,平躺放置很容易让镜头磕破液晶显示屏前面的玻璃,从而造成成像不良,或者是让硬物划伤液晶显示屏。
1.4.3 防尘防脏
这主要对镜头部分而言,镜头镜片过脏会影响成像,还有液晶屏污垢较多也会影响我们的视觉效果。相机在有风沙等灰尘较大的环境里使用时,拍摄完成后要立刻将相机装入机套以防机器内部了影像传感器落灰。镜头更是重点保护的对象,不使用时要及时盖上镜头盖,拍摄期间也要注意不让手指在镜片上留下指纹。镜头也是平时保养的重要一环。无论擦拭镜头还是液晶显示屏,只能使用专业的镜头擦拭布来清洁。市场上有很多不合格的镜头纸只会带来副作用。正确擦拭镜头时的方向必须从中心向外旋转擦拭,切勿对着镜头呵气然后擦拭。镜头布也要保证干燥,如果镜头上只有浮灰,我们只需要使用吹气球吹去即可,也不能用口吹气。当然如果频繁地擦拭镜头也会有反作用。
1.4.4 防冷防热
放置相机需要避开高温或较冷的环境。高温有可能使相机内部的机械部分受热产生故障,冷空气也会使镜头镜片凝结水珠。内部的电路板也会凝结水气,后果真是不敢想象。所以相机的放置需要保存在常温环境下。如果在夏天高温的天气下使用,更加要注意防署,相机在工作中本身就会产生相当大的热量,加上环境的高温,必定会给以后留下隐患,不使用时也要避免在光线中暴晒。
对于那些使用高端的数码单反相机的用户,建议购买普通的塑料干燥箱。这种塑料干燥箱体积不大,但保存一机三头绝对没问题,售价一般在100~150元,密封性不错,而且售价较高的干燥箱通常还会配有湿度表。至于干燥剂,一般摄影材市场和化学商店都有销售,效果非常不错。
对于拥有高端镜头的发烧友来说,购买更加精密的电子干燥箱也十分必要。这类干燥箱分为低温电子防潮箱和常温电子防潮箱。常温电子干燥箱采用了抽吸式电子自动防潮系统,采用常温抽吸式除湿,具有除湿效率不受环境气温影响的特点,是目前市场上电子干燥箱的主流产品。
小提示
数码相机以及电池和存储卡等,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时候,最好还是将他们放入到防潮箱中保存。
如果没有防潮臬,可以选择密封的容器代替,同时在容器当中放入干燥剂,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1.5 相机的基本拍摄操作
1.5.1 半按快门的拍摄技巧
使用单反数码相机时,会在取景器中发现几个自动对焦的小方框,如果想要自动对焦,就要将这些小方框与景物对准。
大部分的数码相机只要半按快门就可以启动自动对焦功能,将所选择的自动对焦框对准被摄体后,自动合焦。在合焦以后,焦点便可以被锁住不会变动,然后在维持半按快门的状态下,调整画面的构图,找到适合的构图之后,就可以拍摄到最佳的照片。
拍摄花卉等需要近距离拍摄的景物时,如何准确对焦是一大问题。由于从相机到被摄体之间的距离比较短暂,合焦的范围相对变得比较狭窄,只要相机稍微晃动,或者是被摄体轻轻地晃动,都会产生对焦不准的情况。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能够作用三脚架来铺助拍摄。
当摄景者拍摄的主体处于一种运动形式时,就须选用连续自动对焦模式。这个模式只需半按快门,并且半对焦点对准移动中的主体,那么相机就会连续对焦,直到按下快门捕捉到想要的画面。
拍摄者在拍摄将要移动的物体或者是正处于动态的物体时,应将对焦模式调成追踪对焦。虽然在使用动态区域自动对焦时,自动对焦锁定无法发挥作用,但是它可以通过追踪被摄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断改变焦距,从而拍摄出清晰的影像。
光圈的大小可以影响画面的质量。一般而言,镜头的最大光圈并不是成像的最理想的光圈,光圈越大,画面的四周边缘就越模糊。因此我们若想拍摄出成像锐利
的照片,应尽量把光圈缩小到F8或F11,或者更小些,小光圈会产生很深的景深,使画面保持锐利清晰度。
小提示
很多数码相机为用户提供了连续自动对焦模式,在摄影者半按快门前,连续对被摄物对焦。这种模式能减少拍摄时自动对焦的时间,但是它也会耗费更多的电力,使电池寿命缩短。通常当自动对焦系统确认对焦成功后,对焦指示灯会停止闪烁。自动对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探测对比度确定焦点,当被摄物与环境对比强烈时,自动对焦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反之,当被摄物体处在对比不强或昏暗的环境中时,自动对焦系统就不一定能准确对焦了,这时需要自动对焦辅助灯的帮助。一些手动功能比较丰富的数码照相机还提供了手动对焦的功能。
在单张自动对焦时,追焦模式一旦对焦了之后,焦距便会自动锁定,只要没有完成合焦,就无法按下快门。但是,在动态区域的自动对焦模式下则可能按下快门。
1.5.2 怎样更好地防止相机的抖动
手抖而产生照片模糊的情况在初学者中非常普遍。怎样做才可以避免手抖的发生呢?
首先,使用一款具有防手抖功能的相机和镜头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止手抖,同时快门速度又提升了很多。
其次,正确的拍摄姿势也可以适当地减少手抖的现象。用不舒服的拍摄姿势进行拍摄,多多少少都会因为某个关节的过度用力,而导致手抖的发生。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以轻松姿势和安定的状态进行会减少一部分手抖的情况。其正确的姿势是:双脚张开与肩同宽,一只脚向前迈出前步,两肩微用力夹紧。手握相机时,右手握住相机的握柄,左手从下方托住镜头与相机的端,在稳定了之后按下快门。如果是竖拍的话,无论哪只手在上方都可以,只要拍摄者觉得自然就好。
小提不
什么是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就是手持拍摄时不至于因为手的抖动而使照片拍虚的最低快门速度。安全快门=1/焦距,即假设你的镜头用的是60毫米焦距段,那么安全快门速度即为1/60秒;假设你的镜头用的是200毫米焦距段,那么安全快门速度即为1/200秒。
最后,三脚架的使用,可以在快门速度很慢的情况下,有效避免晃动。三脚架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解放了拍摄的两只手,可以更加准确地对影像进行调节和创作。
小提示
避免手抖情况发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1.先了解清楚自己手持相机手抖的安全快门速度。
2.以最舒服的姿势拍摄,减少因为过分用力产生的抖动。
3.使用具有防手抖功能的相机和镜头。
4.善于利用三脚架,能够更加清晰地拍摄出影像。
第二章 数码相机的基本设定
在数码相机摄影中,影像存储格式以及大小如何设定,该选择哪种场景模式拍摄,白平衡和感光度该选择哪个数值为好,怎样使用曝光补偿,别着急,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就可以解决这些困扰。
2.1 ISO感光度
所谓的ISO感光度是衡量传统相机所使用胶片感光速度标准的国际统一指标,反映了胶片对光的敏感程度(本质是银无素与光线的光化学反应速度)。传统相机可以根据拍摄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ISO感光度的低速、中速或高速胶片进行拍摄。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是通过感光器件CCD或CMOS以及相关的电子线路感应入射光线的强弱。为了与传统相机统一计量单位,才引入了ISO感光度的概念。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同样反映了其对光的敏感度。
2.1.1 感光度的作用
简单地说,随着ISO感光度的不同,照片的明暗度也会跟着产生变化。以同样的快门和速度、同样的光圈值,搭配不同的ISO感光度来拍摄,ISO感光度越高照片就越亮,ISO感光度越低照片就越暗。
为了拍摄合适的明暗度,设定低感光度时需要同时降低快门速度或开大光圈,让足够亮的光线进入相机。相反,如果ISO感光度较高的时候,即使是很微弱的光线都可以,这时快门的速度可以设定得稍微快一些,光圈也可以稍微小一些,照片的噪点也会随之增多。除非不得已还是不要将感光度调得太高,以保证照片的质量。
常用做法就是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拍摄的时候,尽可能地将ISO感光充调低以确保比较精细的画面质量。而当现场光线条件不好时应当首先考虑辅助光的应
用,在无法使用辅助光时再考虑三脚架的使用,最后才考虑提高ISO感光度的办法。
对于经常拍摄舞台等光线较暗,并且不允许使用闪光灯或不便于使用三脚架的场所,可以尽量选择镜头口径较大以及具备降噪处理功能的数码相机。
夜景拍摄常常使用较小的光圈和较长的曝光时间,这时如果想避免选择高感光度产生躁点和杂色,可以使用三脚架。有条件的话可以配备一根快门线,这样便可以获得画质较高的清晰照片。
2.1.2 减少数码相机的噪点影响
大多数数码相机的噪点都是随机出现,无法预测的,这就决定了数码照片的噪点从理论上说是无法完全去除的。尽管数码相机的噪点完全去除和避免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使用来减轻数码照片噪点出现的程度,以及用一定的软件来减少已经出现的噪点,从而尽量提升数码照片的质量。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使用单反数码相机自带的降噪功能。现在多数较新的相机都具有去除夜景噪点的功能,具体有采用自动式的,在快门时间大于某个数值(一般为1/4秒)时,相机就会自动开启降噪功能。由于开启降噪功能后,相机的连拍能力会降低,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用户可自行决定降噪功能是否开启。如果我们的机器带有降噪功能,在快门速度较低时,建议大家一定要打开机器的降噪功能,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小提示
将ISO值设定为自动的话,相机就会自动挑选出最适合的ISO感光度。对于不习惯控制ISO感光度的拍摄者来说,可以尝试设定到全自动来拍摄。当ISO感光度设定到全自动的时候,相机就会自动依照被摄体的明暗度,设定出最适合的ISO感光度,让拍摄者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进行摄影。当然,对于已经习惯于控制ISO感光度的拍摄者,就可以尽情地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变化各种数值来拍摄。
其次我们要掌握单反数码相机合理的使用方法。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最好尽量将液晶显示屏关闭,不要连续大量拍摄,避免机器温度急剧升高,带来更多的噪点。因此对于重要照片最好在开机后CCD温度较低的时候立即拍摄,拍摄尽量选择较低的ISO参数,并且建议在拍摄时尽量选择无压缩的RAW格式。
最后还要注意,使用单反数码相机时,应远离手机等电磁干扰。另外还有一个容易导致噪点的原因就是电池供应电力不足,因此我们不要在电池完全无电时才更换电池。
2.2 影像存储格式的设定
一般来说,在影像的存储格式中,JPEG格式比较便利,但是如果在后期要对影像进行调整的话,选择RAW格式会比较合适一些。
2.2.1 JPEG存储格式
JPEG格式是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由一个软件开发联合会组织制定,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能够将图像压缩在很小的储存空间。JPEG压缩技术十分先进,它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数据。在获得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最少的磁盘空间得到较好的图像品质。这种存储格式可以在图像质量和文件尺寸之间找到平衡点,将影像文件压缩到最小的格式。
JPEG格式在摄影之后,可以立即在电脑上观看,在使用上非常方便,虽然说影像文件经过了压缩,但是所见到的影像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劣化的地方。这种格式在拍摄瞬间就已经在相机上进行了影像处理,所显示出来的照处就已经是处理完成之后的效果。
但是对于JPEG格式来说,由于拍摄出来的照片已经经过相机内部的调整,诸如色温、色彩平衡、图像锐度等信息已经固定,后期调整只能通过专业图形软件来进行,对于图像的质量将会有所损失。
2.2.2 RAW存储格式
RAW格式,是一种在相机拍摄,但并不在相机的内部进行处理的格式。它记录的是数码相机传感器的原始信息,同时记录了由相机拍摄所产生的一些原数据文件;是未经处理、也未经压缩的格式;不做修饰和更改,把更多的自由放在用户手里,为后期制作留下了广阔的可操性。
JPEG格式一旦设置了白平衡,事后就不能改变了,若事后想改变,只能在后期软件里面改变颜色了,对图片细节会产生一定的损件,且改变的幅度越大、次数越多,图像细节损失得越厉害。使用RAW格式在转换时可以调整色温,还可以针对暗部和亮部作单独的调整。此外,对比度、锐度、饱和度都可以调整,相当于重新设置拍摄时的白平衡,就像摄影过程的延续,而且可调整的范围很大,可以说是摄影的二次创作。
RAW格式的缺点是图片需要相关的配套软件才能导出照片,文件容量比较大,存储速度也比较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选择这种格式。
这两种影像格式都有着自己的优缺点。RAW格式也许在处理上有些繁杂,但是这种格式总的来说非常重视画面的质量,对于喜欢进行后期处理的朋友来说更为合适。相反的,对于喜欢摄影并希望立刻就可以将作品显示和打印出来的拍摄者来说,JPEG格式无疑是最方便快捷的选择。
2.3 影像大小的设定
2.3.1 像素尺寸与文件尺寸
影像尺寸有两层的含义。当我们用相机拍摄照片时,把影像以像素的影像0方式记录成数码文件时,这时的影像并未输出打印,因此只能以像素作为影像的单位。此时的影像尺寸我们称为像素尺寸。当影像打印成纸张或显示于屏幕,以实体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这时的影像尺寸我们称为文件尺寸。
2.3.2 数码相机的像素数
数码相机是以像素数来表示影像大小。例如2560*1920表示横向有2560个像素,直向有1920个像素,这种横向像素数乘以直向像素数来表示影像大小的方式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像素尺寸表示法。另外也有以总像素数来表示影像大小,例如2560*1920=4915200大约500万总像素数。所以像素尺寸、总像素数都是用来表示一幅影像的大小。一般谈到影像的大小时,我们都会交互使用这两种方式。
2.3.3 像素尺寸与输出尺寸的关系
像素尺寸也就是影像的总像素数与相片的输出尺寸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理解: 像素尺寸÷输出分辨率=输出尺寸
通常要达到相片的输出品质,输出的分辨率的设定不要低于200dpi,不过输出分辨率也不是越高越好,一般都以300dpi为限,高过300dpi的话,影像品质提升的程度就相当有限了,人的眼睛根本看不出差异,所以太高没有多大的意义。利用上面的公式换算,则1张1600*1200的影像,若以最佳的输出分辨率300dpi来输出,那么大约可输出15厘米*10厘米(6英寸*4英寸)的相片。如果你想要输出更大的尺寸,那么需要增加影像的像素数,所以从这时可以知道越高的像素尺寸或总像素数,将来影像的输出尺寸也越大。因此,假如你有输出大尺寸的需求,拍摄时记得要选择更大的像素尺寸来拍摄。
2.3.4 影像大小的选择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像素尺寸与输出尺寸之间的关系了,应该可以从输出尺寸去推算出拍摄时你所需要的影像大小。例如如果你想要输出15厘米*10厘米(6英寸*4英寸)的相片,那么选择200万像素来拍摄就够了,不需要用到800万像素。假如你的记忆卡有足够的容量,或者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最好使用最大的影像尺寸拍摄,这样就使影像将来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如果你只使用200万像素来拍摄,那么影像将来的输出尺寸就被局限在15厘米*10厘米(6英寸*4英寸)以内,要想放大成更大型的海报或者是要裁切影像重新构图就比较困难了。
像素尺寸、像素数与相片输出尺寸关系
像素尺寸 总像数
2048*1536 约300万
2560*1920 约500万
3072*2304 约700万
3504*2536 约800万
3872*2592 约1000万
相片输出尺寸(英寸*英寸)
7*5
10*8
12*10
16*12
20*16
4368*2912 约1200万 24*20
注:1英寸=2.54厘米
2.4 如何正确使用白平衡
在数码相机上,都设置了一些被称为白平衡的功能。所谓的白平衡功能,就是为了针对因为日光、阴影或者是白炽灯等不同的光源所产生的色差,而进行相应补偿的功能。在一般的摄影状况下,只要设定在自动白平衡模式,相机就会自动调节白平衡,市面上所见到的各种数码相机都具有自动白平衡调节设定功能,使拍摄者无须为白平衡担扰。
以自动白平衡模式拍摄照片虽然是万无一失,但是很多的拍摄者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自由调节白平衡拍摄符合创作意愿的照片。例如使用灯泡发出的暖暖的光线,或者是黎明前清澈的冷光等。利用光线独特的色调,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显出特殊的效果。
2.4.1 白平衡有哪些模式
数码相机白平衡的调整通常有三种模式:自动白平衡、分挡设定白平衡、精确白平衡(手动设定模式)。不同的相机设有不同调节白平衡的方式。一般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大都采用自动白平衡,专业数码相机这三种模式的白平衡都拥有,准专业数码相机拥有自动和分挡设定白平衡,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而选用。
自动白平衡是依赖数码相机里的测色温系统,测出红光和蓝光的相对比例,再依据数据调整曝光,产生红、绿、蓝电信号的增益。大部分时候,它能够给拍摄者提供快速、便捷的拍摄,使得拍摄者将更多精力放在创作上。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相机的自动测定与准确的色彩还原还相距甚远。
分挡设定白平衡,又分为按光源种类设定和色温值设定两种。现在大多数数码相机按光源种类分类,分别设有日光、阴天、日光灯、白炽灯、闪光灯的图标档位。只需将拍摄时的光源种类和相机上的白平衡挡位相吻合就可拍出较为准确的色彩。但由于分设挡位有限,使得其精度不高,一些特殊光照条件下的拍摄就不能准确地记录色彩。按色温分类的白平衡,理论上讲其精度要高于按光源种类的分挡。但它要求使用者要记住各种光源的色温值。分挡设定白平衡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普通消费者的拍摄需求。
2.4.2 精确白平衡模式
在现场条件下,先将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设定在预置(自定义)模式下,再将镜头对准纯白物体进行满画面拍摄,即可获得当前白平衡数据。经此设定的白平衡可精确地还原被摄物色彩。
白平衡的功能给我们摄影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和意想不到的效果。经过白平衡调节后,白炽类下依然可拍出准确的色彩;我们也不必为日光灯给我们带来的青色而烦恼。我们可以较高色温条件下设定白平衡,在较低色温情况下拍摄,使画面带上暖色调。反之,也可以低色温条件下设定,在高色温下拍摄也可产生特别的效
果。在分挡设定白平衡里,也可以将光源挡与现场光设定不一致,亦可同样地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很多用户使用精确白平衡时,选择一些随手可见的白纸一张,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白平衡校正效果。而一些要求较高的用户,就会选择标准的灰卡作为基准参照物。如柯达专业灰卡,它的灰色一面用于标准测光之用,另一面是标准白色,用于白平衡校正。很多影楼专业用户都有使用灰卡,摄像行业的用户也一样有使用。
2.5 怎样使用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2.5.1 使用曝光补偿的场合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半按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设定完毕,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照片的曝光度。照片如果明显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当然也不排除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的状况。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如果拍摄如果明显偏暗或偏亮,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适当增加曝光补偿
如果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反之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少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少一半。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时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地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并非总能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曝光补偿的范围
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范围都是一样的,可以在±2EV的内加、减,但是加减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以1/2EV或者1/3EV为间隔跳跃式的。早期的老式数码相机,比如柯达的DC215就是以1/2EV为间隔的,于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个挡次,而目前主流的数码相机分挡要更细一些,是以1/3EV为间隔的,于是就有-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个级别的补偿值。
一般地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乐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
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
18%的灰色影调
具有丰富层次的底片一般都可称为曝光正确,现代的照相机大都具有内测光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按测光表提供的数据拍摄便可使多数底片获得基本正确的曝光。这是因为测光表读取的是18%的灰色影调,18%的灰正是我们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平均光线值,例如我们的肤色。但是正确曝光并不等于最佳曝光,尤其是对于白色的或明亮的物体占主导地位的画面时,单纯地按相机的测光数据拍摄则会出现明显的偏差,也就是说照片上的白色物体、明亮物体、黑暗物体所表现出的都是18%的灰,这样的照片自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在没有入射式测光表或灰卡的条件下,曝光补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见的具有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一般都有曝光补偿功能,而手动曝光的相机则需要通过快门、光圈的控制来补偿曝光量了。
一些经验丰富的摄影者常用“白加黑减”四个字来阐述曝光补偿的要领。由于各种景物的反光率不同,补偿范围并没有具体的标准,所以摄影者应该养成仔细地观察景物,养成分析黑、白灰之间的均衡度和反光率的习惯,从思考和实践中去把握自己所需要的曝光要领,拍摄出精彩的作品。
由于风景摄影所重视的就是整体的气氛,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可能就必须要调整得稍微暗一些才会好看。特别是在黎明或者是黄昏的时候,如果将颜色稍微调暗一些,黄昏的天空将会出现更为深刻的色调,同时也可以描绘出更具有戏剧性的色彩效果。不需要按照目测所见的正常的明高度来拍摄。
2.5.2 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照片
一张照片,如果只是靠天空或者灯光来当作是照明工具的话,照片整体可能都会显得十分的阴暗,所以必须要透过液晶屏幕来确认被摄体所呈现出的真实的明亮度来。
另外,在使用曝光补偿的时候,是以画面中哪一部分景物的明亮度来判断呢?其实只需要调整到自己想要拍摄的景物当时的明亮度就好。例如拍摄人像时,就必须要确认人物当时脸部的光亮度,但是如果是拍摄非常重视气氛的照片时,就要以整体的明亮度为基础来进行曝光补偿的调整。
总之,要想拍摄出好看的照片,就要进行正确的曝光补偿。在全自动模式下,进行摄影时,并不能同时使用曝光补偿功能,但是切换到其他模式下就可以正常作用了。
根据拍摄景物的色彩不同,曝光补偿的数值也会不同。特别是在白色的景物时,如果这个景物几乎或者已经占据了画面的全部面积时,如果不对曝光进行正的补偿,就一定会拍摄灰暗的照片。
因为红色的反射率与测光基准值在灰色比较接近,所以不需要太大的曝光补偿,只需要稍微调整一点曝光补偿值,就可以拍摄到最接近于目测的鲜艳的红色的花了。
2.6 如何运用曝光模式
2.6.1 基本曝光模式
单反相机和一些高端的消费级相机都会有以下五种基本曝光模式:M、A、S、P、AUTO。
M模式
全手动控制模式(Manual Mode)和全自动模式刚好相反,全自动模式所有的设定都由相机决定,摄影者无法改动任何设定;而手动模式的全部设定由拍摄者自己决定,相机则成了辅助的角色。手动模式虽说是由拍摄者自己来决定光圈、快门,但是在设定光圈和快门的同时,相机的测光表可以提示摄影者目前所设定的曝光值是否合适,作为摄影者调整的参考。手动模式的优点就是拍摄者可以自己决定曝光条件来表现自己的作品,拍摄出特别的视觉效果,是许多专业摄影者喜好的模式。
A模式
A模式的意思是光圈优先模式(Aperture Priority Auto Mode),属于半自动拍摄模式。半自动的意思是一部分设定由相机决定,一部分设定是由拍摄者决定。这个模式是由拍摄者先决定好光圈值,然后再由相机依据环境的光线状况来决定对应的快门速度。这项功能被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用来控制景深的大小以及特殊的效果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最常用在人像、风景中,拍摄人像会利用大光圈来营造人物清楚背景虚化的效果。
S模式
快门优先模式(Shutter Priority Auto Mode)也属于半自动模式,它正好和光圈优优相反,由拍摄者自己决定快门速度,而相机依据现场的光线自动计算合适的光圈值。最常用的场合有两种:一种就是高速快门来实现瞬间凝固的视觉效果;一种是慢速快门来表现影像的动感效果。这项功能常被摄影者用来拍摄流动的河水、瀑布或者海岸,也可以用来拍摄运动物体行进的瞬间。
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都是为了简化拍摄的操作,提高拍摄的速度才从手动操作中衍生出来的。因此,到底是选用光圈优先还是快门优先,就取决于拍摄者的熟练程度、拍摄的对象和目的并根据拍摄的需要而定。
P模式
程序自动模式(Program Mode)和全自动模式一样,也是由相机根据拍摄现场的光照条件决定光圈和快门。不过,P模式仍然保留着一些设置由拍摄者设置,包括测光模式、ISO值、曝光补偿等功能都由拍摄者自己调整。所以P模式既有全自动模式的便利,同时也有手动控制的空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式。它由相机来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用以保证正确的曝光。P模式比较保守,拍摄时不容易出错,但是缺乏新意,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
AUTO模式
也称全自动模式(Full Auto Mode),简单说来就是由相机来决定所有曝光方面的设定,包括测光模式、光圈、快门、ISO值等。另外,对焦模式,是否使用闪光灯等也直接由相机全权负责,摄影者只要专注于构图、对焦、然后适当时机按下快门就可以了。这个模式的优点就是拍摄者不需要多少摄影方面的知识,只要会按快门就可以拍出不错的作品,对于缺乏经验的新手来说相当合适。如从专来的角度来看,全自动模式的优点也恰恰是他的缺点,拍摄者在拍摄时无法加入自己的想法,只能任凭相机的安排,严格限制了拍摄者个人的创意。用全自动模式拍一些生活、旅游的记录照非常不错,但要想拍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照片还是比较困难。
AUTO模式与P模式的区别
AUTO与P模式,看起来好像是一样的东西,但事实上却有些不同。在AUTO模式下,拍摄者几乎可以完全不用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只要按下快门就可以了,曝光的部分由相机自动设定,白平衡也由相机决定。在这种模式下,无法进行对照片的曝光补偿。适合于初学者使用的机种。ISO往往也是由相机自动设定完成。除了这些外,必须要由拍摄者自己设定的就是相片的大小和画面质量。另外,如果在全自动模式下,相机判断需要使用自动闪光灯时,闪光灯也会自动打开,只要按下快门就可以同时进行闪光。即使完全不懂相机操作的人来使用,相机都可以代替拍摄者完成一切的设定。不过,一旦将所有的一切都交给相机,那么照片中无法再增加任何属于拍摄者自己的想法了。如果要拍摄出具有意义的相片或者是为了某个特别的目的拍摄照片的话,全自动的模式就可能太不合适了,因为这个模式的功能就只是为了单纯想要随意拍摄的朋友而设定 。
在P模式下摄影,除了曝光的部分是由相机来决定以外,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大小也可以交由相机来完成。不过,如果不想使用相机来完成这些设定,摄影者必须自行设定所需要的ISO感光度了。而闪光灯除非拍摄者自己设定,否则不会自行闪光。在P模式下,可以继续进行曝光补偿,改变快门速度与光圈的组合。比起全自动模式,P模式的摄影功能使用起来更自由一些。如果不要让相机内置的闪光灯闪光,或是想要在事前进行白平衡等设定,甚至不想特别花精力注意光圈以及快门速度的话,使用这个模式将会带来最大的方便。
2.6.2 如何选择基本曝光模式
根据拍摄对象以及拍摄者想要拍摄的照片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模式,中级以上的数码相机或者是数码单反相机,都有设置P模式、A模式或者S模式以及M模式,这些模式必须依照被摄体以及想要营造出照片感觉的不同分别使用。
程序曝光模式是最简便的模式。这种模式以最接近全自动模式的功能。由相机本身自动调节曝光值,除此之外,如白平衡以及ISO感光度等可以由拍摄者自由控制,可以说是较全自动模式更进一步的拍摄模式。
相反的,全部都要靠拍摄者手动来设定的模式,就是手动曝光模式了。由于光圈以及快门速度都必须要自行设定,所以,如果拍摄者没有习惯这种模式将很难掌握好。
例如,在拍摄明暗度会在瞬间变换的拍摄体时,就无法使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作出最适合的曝光。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使用手动曝光模式来进行拍摄。
在某些情况下,程序自动曝光模式无法做出最恰当的曝光。使用手动曝光模式时,必须要另外购买电子测光表。电子测光表在使用的时候也比较麻烦,而且价格不低,对于初学摄影的朋友来说还是需要酌情考虑的。
可以轻松地制造虚化的效果莫属A模式,使用起来也比较容易。在这种模式下,拍摄者可以通过让照片背景变得清晰可见或者模糊来感受摄影带来的乐趣。
需要注意的是,缩小光圈之后,快门的速度就会跟着变慢。这是因为随着光圈的缩小进光量也随之变少,为了得到足够的光线以得到合适的曝光,相机程序设定会自行放慢快门速度。但是,在快门速度放慢之后,手抖的情况也会变得更容易发生,这一点在拍摄时要注意。
2.6.3 场景曝光模式
数码相机除了提供了AUTO、P、A、M这四个基本曝光模式外,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场景曝光模式。场景曝光模式在消费相机中应用广泛,用户需将旋钮转至相应模式,按下快门即可拍摄出不错的照片。
近摄模式
也称微距模式,这是专为近距离摄影所采用的情景模式。不过对于单反相机来说,最短对焦距离是由镜头来决定的,只是将拍摄模式调整到微距模式也无法改变最近对焦距离,它只是设定一个适度的光圈,呈现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的效果,同时也决定是否使用闪光灯等。所以,要使数码相机具有微距摄影的功能,就要使用带有微距功能的镜头。此模式用来拍摄如花卉、昆虫等的细微目标。
风景模式
使用风景模式时,相机会尽可能地将光圈调小以增加景深,对焦也变得无限远。使照片获得最清晰的效果。这个模式适合面对漂亮风景却不知如何设定相机的拍摄者。风景模式即使是光线不足也不会开启内部闪光灯。
因为闪光灯光量根本达不到远方景物。如果使用广角端拍摄的话,可以让对焦达到更宽广的角度,这样一来,也才能拍摄出更宽阔的景物。即使是拍摄反差很低的风景,风景模式也可以很轻松的对焦。
运动模式
也称动态模式,用来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数码相机会把快门速度调到较快,提高ISO感光值。所以说,运动模式的特色就是尽可能地提高快门速度,以捕捉运动主体的瞬间画面。一般在这个模式下相机会启用连续对焦以及连拍的模式,方便摄影者连续拍摄,不错过精彩的画面。
夜景人像模式
若不懂得拍摄技巧,通常拍摄夜景人像这种主题,结果往往是人像一片惨白,背景却一片漆黑。若利用人像模式来拍摄,相机虽然仍会利用闪光灯来为人物主体补光,但同时它还会放慢快门速度,使背景的部分也能够得到足够的曝光,让人物与背景都清楚呈现。
夜景模式
夜景模式用来捕捉夜景的人工光线景致,由于人工光线的亮度远较白天的自然光线要微弱许多,所以夜景模式会尽量放慢快门速度,使影像获得足够的曝光以呈现夜晚的气息,同时还会关闭闪江灯的使用。
人像模式
初学摄影的拍摄者,如果不习惯直接调整光圈值来营造浅景深的效果,那么运用人像模式是最快的方法。在人像摄影模式中,相机会尽可能地开大光圈以制造出浅景深的效果。也就是尽可能表现出主体清楚但背景却模糊的感觉。要获得背景逐渐柔和的最佳效果,在构图时拍摄主体身体的上半部分尽量点满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若将变焦倍数设置为最大则效果更明显。人像模式在光线不足的场合会开启闪光灯对人像补光。
2.7 对焦模式的选择设定
数码相机有两种对焦方式,分别是MF(手动对焦)和AF(自动对焦)。
2.7.1 MF手动对焦模式
MF是Manual Focus的缩写,也就是手动对焦的意思。入门级消费机型不会支持此项功能。手动对焦大部分是通过转动机身上或镜头上的对焦环来达到对焦效果。它的好处是当自动对焦系统无法完成预想拍摄的时候,可以由用户自己决定怎样对焦。当然,手动对焦可以满足您想要拍摄特殊效果景物的需求。自动对焦偶尔也会失灵,尤其是在亮度不足的摄影场合,譬如夜景人像的摄影场合,这时手动对焦就派上了用场。
2.7.2 AF自动对焦模式
AF是Auto Focus的缩写,也就是自动对焦的功能,目前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都会支持自动对焦。快站多半设计成两段式的按键,当半按快门时,相机开始对焦,用户应等对焦完毕之后再按下快门;或是对焦完毕之后不要放开快门键,重新构图后,再完全按下快门完成摄影。
为了让自动对焦在各种场合都能有效的使用,现在的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被添入了很多模式,最常见的就是以下三种模式:
AF-A单次自动对焦
这是自动对焦预设的模式,只要摄影者半按下快门完成对焦后,就不会再进行任何对焦动作,非常适用于拍摄不会移动的静态主体。
AF-C连续自动对焦
当摄影者拍摄的主体处于移动形式时,这时就很适合选用连续自动对焦模式。在此模式下,我们只需半按快门,并且将对焦点对准移动中的主体时,那么相机就会连续对焦,直到按下快门捕捉想要的画面。
AF-S智能自动对焦
在此模式下,妆我们的被摄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半按快门时为单次快门对焦,但当我们的被拍摄体开始移动时,则相机会自动切换成连续自动对焦。例如拍摄正在树枝上的小鸟,一开始处于静止状况,但当它飞起后就会变成移动中的主体,这时最好使用智能自动对焦模式。
2.8 快门驱动模式的选择
快门驱动模式决定相机一次连拍多少张照片。现在很多新的数码相机都具备这三种适合不同情况的驱动模式:单张拍摄模式、连续拍摄模式、自动拍摄器/遥控拍摄(自动模式)。一般我们在拍摄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单张拍摄还是连续拍摄模式。
2.8.1 单张模式
每按一次快门,就拍摄一张照片。
2.8.2 连拍模式
在此模式下,根据数码单反相机的不同,连拍的张数也各不相同,越高端的单反相机连拍的张数越多。例如佳能450D每秒只能连拍3.5张,尼康D300每秒能连拍8张。
使用连拍模式,并按下快门不放,相机即可进行连续拍摄,将连续动作生动地记录下来。在拍摄一些被摄体不停运动的照片时,连拍显得成其重要,比如体育场面、玩耍的孩子、活泼的宠物等,连拍能提高你的照片成功率。一般情况下,连拍捕捉的照片,分辨率和质量都会有所减少。同时,拍摄分辨率较小的照片连拍速度可以加快,而分辨率较大的照片连拍速度相对减缓。因此我们如果经常使用
连拍模式的话,最好考虑配备高速存储卡,使用它你就可以不停歇地从第一张拍摄到最后一张,一直把卡拍满。
第三章 数码摄影的基本技巧
熟练地掌握好我们的相机后,接下来的章节里我们将学习摄影中最关键的构图、光线我色彩、结合对应相机上的各种概念和操作,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意图,拍摄出更加精彩的摄影图片。
3.1 摄影构图必备的技巧有哪些
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这就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重要,实属作品成败的关键。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其相同之处,有些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不能完全代替。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这是不能违背的,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只有在他对所从事的那个艺术规律掌握得娴熟的时候,才能在创作实践纵横驰骋而不“逾矩”。
3.1.1 摄影的基本构图法
黄金分割构图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要有深刻的主题思想和内容,同时还应具备与内容相一致的优美形式和协调的构图。初学摄影,在取景时了解和掌握黄金分割法,对于提高作品美学价值很有帮助。黄金分割法,就是把一条直线段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对全部的比等于其余一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比,常将2:3、3:5、5:8等近似值的比例关系引进美术设计和摄影构图,这种比例也称黄金律。在摄影构图中,就是在画面上横、竖各画两条与边平行、等分的直线,将画面分成9个相等的方块,称九宫图。直线和横线相交的4个点,称黄金分割点。根据经验,将主体景物安排在黄金分割点附近,能更好地发挥主体景物在画面上的组织作用,有利于周围景物的协调和联系,容易引起美感,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使主体景物更加鲜明、突出。
人们看图片和书刊有个习惯,就是由左向右移动,视线经过运动,往往视点落于右侧,所在在构图时把主要景物、醒目的形象安置在右边,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初学摄影取景,可选用“黄金分割法”的练习构图,经过多次实践,有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以后,就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进行创作了。如果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这一种形式,时间久了反而会束缚自己的创作思想,使拍出的照片四平八稳,缺乏变化,贫乏无味,更谈不上有什么艺术性。用黄金分割法确定主体的位置,并没有完成构图的整个过程。还应注意安排必要的空间,考虑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呼应,充分表达主题的思想内容。同时,还在考虑影调、光线处理、色彩的表现等。
九宫格构图
发宫格构图也井字构图,实际上属于黄金分割式的构图方式。它把画面平均分成九块,以最中心的那块四个角的任意一点安排主体位置。这几个点都符合“黄金分割定律”,是最佳的位置,这种构图能呈现变化与动感,画面富有活力。这四
个点也有不同的视觉效应,上方两点动感就比下方的强,当然还应考虑平衡、对比等因素。
在拍摄时,拍摄者可以在相机的液晶显示屏上,用想像的方式切割出九宫格,然后把主体及延伸的前景或是背景,安排在不同的两个点上,做一个斜对角的划分,即完成一个九宫格的构图。
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横分三份,每一份中心都可放置主体形态,这种构图适宜多形态平行焦点的主体。也可表现大空间,小对象,也可反相选择。这种画面构图,表现鲜明,构图简练,可用于不同景别。
S字形构图
S字形构图可以使画面中的优美感得到充分发挥S字形构图动感效果强,即动且稳,可通用于各种画面,远景俯拍效果尤佳,如山峦、河流、地域等自然的起伏变化。也可表现众多的人体,动物、物体的曲线排列变化以及各种自然、人工所形成的形态也有不错的效果。S字形构图一般都是从画面的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
C形构图
C形构图在具有曲线美的同时又能产生变异的视觉焦点,画面简洁明了。在安排主体对象时,尽量安排在C形的缺口处,使人的视觉随着弧线推移到主体对象。C形构图可以方向上任意调整。一般的情况下,多在工业题材、建筑题材上使用。
O形构图
O形构图也就是圆形构图,即把主体安排在圆心中形成视觉中心。圆形构图可分外圆与内圆构图,外圆是自然形态的实体结构,内圆是空心结构如管道、钢管等。外圆是在(一般都是比较大的、组的)实心圆物体形态上的构圆。主要是把主体安排在圆心中产生变异效果来体现表现形式的。内圆构图产生的视觉透视效果是有趣的,视点可安排在画面的正中心形成构图结构,也可安排在偏离中心的方位,如左右上角,产生动感,下方产生的动感小但稳定感增强。
对角线构图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构图表现方法。在画面中,线所形成的对角关系,使画面产生了极强的动式,表现出纵深的效果,其透视也会使拍摄对象变成了斜线,引导人们的视线到画面深处。在摄影画面构图中,除明显的斜线外,还有人视觉感应的斜线,表现在形态的形状、影调、光线等视觉抽象线。
横线构图
利用横线构图能在画面中产生宁静、宽广、博大等象征意义,但单一横线容易割裂画面。实际上在摄影中会经常出现横线,如地平线等在摄影构图中忌讳横线从中心穿过,一般的情况下,可上移或下移躲开中心位置或者采用“破一破”的方法。所谓“破一破”,就是在黄线某一点上安排一个形态,使横线断开一段。对单一横线的掌握难度要大一些,而多条横线的组合,在摄影中非常有趣。如多条横线充满画面时,可在部分线的某一段上安排主体位置,使某些横线产生断线的变异。这种方法主体突出明显,富有装饰效果。
竖线构图
竖线象征的是竖强、庄严、有力,摄影上我们面对的自然竖线要多于横线,如树木、电杆、柱子等等。
3.1.2 如何选用前景和背景改善构图
前景和背景是摄影构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们作为一张照片的有机组成部分,能起到突出主体、增加照片空间感和深度感的作用。因此在摄影构图中,正确地利用前景和背景,可以使照片中的景物更加和谐统一,从而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还有一种背景不仅充当背景的作用,而且是主体的构成部分,例如有些沉重的阴影被作为构图的一部分而采用,以便美化被摄体。
背景可造就一张照片也可毁掉一张照片。合适的背景可突显照片的风格,而比拍摄主体更引人注目的背景就会削弱画面主题和美感。
另外不适宜的背景,例如太突出,太俗气鲜艳,或与被摄主体的颜色、调子太相似,有损于被摄体,需要避免。如果背景纷杂混乱,则会分散对象的注意,会破坏高品质的照片。按下快门之前,应先观察一下背景,看背景中是否有些与对象没有直接关系的物体或动作,它们是否非常明显以至于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因为突出的垂线或水平线会分散对对象的注意。在拍摄非正式的单人像或群体像时,要注意是否有未盖好的格架或木瓦房。植物和蓝天都是很好的背景,在彩照中尤为如此。不要只看对象不注意背景,因为相机会忠实地记录下一切。
3.1.3 画面中的留白有什么作用
画面中的留白是指没有具体形象的部位,既有亮的、白的空白,也有暗的、黑的空白,简单来说就是画面中大面积的具有统一色调的背景。
烟、云、雾天空等其浅淡几乎一致的影调,通常也被看做是画面的空白部位。画面空白也指没有景物阴挡在中间。
画面空白具有衬托主体的功能。在画面主体四周留有一定的空白,能使主体醒目、突出,给画面留下联想空间;如果动体前方和视线前方没有了一定的空间,或存在着障碍物又或是贴近画面的边线,不仅会削弱动感,还会使观众的视线因为受阻无法伸展而产生不舒适感。
画面空白还具有刻画、渲染气氛的功能。空白之处虽无具体形象,但是运用得当能够让观众具有更多的想象的余地,去领悟作品的意境。
3.1.4 虚实手法的巧用
所谓虚实,指的是画面中景物的清晰与虚糊。让画面上的景物虚虚实实,虚实结合也是摄影常用的构图手法,同样具有比较强的表现力。
更好地突出主体
把主体拍摄清晰,把环境拍摄模糊,能够使画面简洁集中,主体醒目实出。这主要因为人的视觉容易被清晰的影像吸引。在拍摄近景或者是特写画面的时候,用虚实结合的方式突出主体最常用的表现方法。
表现动感的魅力
在静止的照片上如何使动体栩栩如生、具有动感?虚实结合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动感的构图形式也很多。首先动体的大部分部位比较清晰,动感强烈的部位比较虚糊,比如拍摄一些体育竞赛的人物,使人物的身体及脸比较清晰,让动感强烈的手脚或者是其他部位虚糊;其次是动体本身清晰或比较清晰,背景前景呈现强烈的虚糊水平或者是放射状,最后还有让动体本身显得比较虚糊,而背景比较清晰等情况。
当然使用快速的快门将运动的瞬间凝固住,也能很好地表现出画面的运动感。
表现画面的空间感
被摄影物具有三度空间,而照片却只有二度空间。那么如何利用人的视觉错觉,使二度空间的照片反映出三度空间的被摄对象呢?虚实手法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人的视界会有看不清或者是太远的景物,画面上虚实的景物就会使人产生比清晰景物近或者是远的错觉。
表现画面的意境
一幅画面的虚虚实实、虚实结合,有藏有露还能让人浮想联翩,有助于开阔思路,引入画面意境。例如巍巍高山,由云海半掩,这种虚实结合的景象,会使画面的意境油然而生。
3.1.5 怎样才能让画面均衡
均衡是画面构图的基础,它是人们一种自然的心理要求。均衡给人以稳定的感觉,不仅仅表现在视觉感觉上,更多的则是经过人们的思考和想象所达到的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感。这种平衡感,是人们从生活体验中得来的一种审美心理。
所谓均衡是指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画面的左右上下呈现的构图诸元素在视觉上的均势。具体地讲,就是使画面中左右上下的视觉形象不要一边太满,另一边太空,或一边感到太重,另一边又感到太轻。均衡构图给人以稳定、舒适、和谐的感觉。
均衡的两种形式
均衡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主体居中、左右对称的均衡,如人的耳朵、眼睛、手、足及鸟的翅膀等都左右对称。在摄像构图中如果采用这种方法构图,往往会显得呆板单调。但是在强调庄重、肃穆的气氛时,要求画面的均衡平衡,甚至刻意地采取对称式的均衡,从四平八稳的对称均衡中显示出一种古朴的庄重的感觉。
另一种均衡的形式是由于人的心理作用,在视觉感受上的相对均衡,这种心理上的对称均衡绝不是物体形状、数量、重量上的对称,而是人的心理和生活经验形成的重量和方向的均衡。
人们的视觉感受有这样一些特点:暗的对象较亮的对象重,而反差强的对象较反差弱的对象更重;实的对象较虚的对象重,因此安排画面对象时,轻的对象占的面积要大,位置要高,周围的空白要小;而重的对象占的面积则相对要小,位置要低,周围空白要多,才能在画面上达到均衡。
用镜头表现构图
选择适当的器材在构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需要满满一大提包的镜头,富有选择力与想象力的眼睛仍然是最重要的。
可变焦距镜头在构图中很有用,通过变换焦距和视角你可以精心地选择被摄体,而且不用移动位置进行拍摄。你还可以去掉难看的或者有干扰性的物体,或把画面充满从而取得更大的效果,你也可以把更多的景物包括进来而获得一个更好的透视和更大的景深。
镜头焦距不同构图效果也不同,摄影时运近进退,左右移动、视野宽窄、景深大小,都受地理环境现场限制,因此不同焦距镜头运用就显得更重要,其中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最富视觉冲击力。
3.2 光线的运用
光线为了摄影基本要件,没有光线,相机就无法测光,感光元件也因为没有光线而无法储存影像。光线的运用极广,因为光线不同会创作出不同感觉的作品。一年四季光线的强硬有所不同,春天和冬季较柔,夏季较硬,秋天则介于其中。再分仔细点来说,一整天中,从早到晚光线的强硬和质感也会有所不同,在摄影上光线的学问非常大,认识光线并加以利用才能成就一张好作品。
3.2.1 认识光线
影像是透过光线来呈现的,因此光线是影响摄影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光线的反差强弱以及在物体表面是否留下较为明显的阴影,可以将光线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两大类。灵活的运用光线,可以创造出独具魅力的摄影作品。
直射光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照射角度和方向的强烈光线被称为直射光,太阳光是最典型的直射光,直射光会在被物体表面留下较为明显的阴影,顺光除处。直射光的反差较强,能加强物体表面质感的表现,但是在拍摄人像时,直射光往往令皮肤表面的毛孔和瑕疵都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根据照射角度的不同,直射光分为顺光、侧光、侧逆光、顶光等类型。
散射光
照射角度和方向的柔和光线被称为散射光。阴天的自然光就是最为典型的散射光,散射光不会在被摄物体表面留下明显的阴影。散射光的反差较弱,能削弱物体表面质感的表现。散射光能隐藏人物皮肤的毛孔和瑕疵,因此,在拍摄人像时,散射光得到较多的运用。
顺光
当光线从被拍摄物体正前方照射过来时,这样的光线被称为顺光,也称正面光。
顺光是最常见的一种光线,它可以较好地记录景物的真实面貌。正面光使被摄对象没有一点阴影,被摄体的所有部分几乎都沐浴在阳光中,朝向相机的部分几乎都有光,画面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几乎没有色调和层次的影像。此种光线平均且易于测光,所以拍照的失败率低,但是容易使画面平板而欠缺立体感。
正面光可以是低位的,如清晨和傍晚的太阳;它也可以是高位的,像正午的太阳;每种位置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侧光
侧光被看作是自然光。45度侧光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形态丰富的影调体现出它们的深度,产生一种立体效果,表面结构能够被微妙地表现出来。90度侧光用来强调光明和黑暗强烈对比的戏剧性光线。被摄体朝向光线的一面沐浴在强光之中;而背光的那一面掩埋进黑暗之中。阴影深重而强烈。表面结构由于每一个微小突起而突出地表现出来,这种光线被摄影者称为结构光线。
尤其是在拍摄人像时,使用侧光能很好的营造和塑造被摄对象的立体感,在这种角度下,阴影会很强烈,突出了轮廓、形状和表面质感。但是另一方面,它会产生很大的反差范围,会有很浓重的阴影区域和明亮的高光区域。尤其是在强光照射时,使用侧光在曝光上不太容易把握。
逆光
当光线从相机对面被摄物体的后面照射过来,会获得非常具有艺术效果的逆光。逆光拍摄时,光线从拍摄对象的后方射入相机,常在拍摄对象周围形成光晕,尤其是在头发、毛发和植物周围。
只是被拍摄对象的细节被严重弱化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拍摄人像,人像摄影师经常会使用反光板将光线返到模特脸上,保证脸部细节的清晰。逆光拍摄时,最好在镜头前面拧上遮光罩,避免眩光进入镜头。眩光一旦进入,会使画面发白,拍摄时很难把握。
如果光照比较弱,或恰好在被拍摄对象的正后方,这时会产生剪影,为了避免眩光我们就要让被拍摄体或其他景物能够遮挡住太阳。剪影能够产生奇妙的效果,它可以创造出既简单又有表现力的高反差影像。
逆光拍摄虽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但往往也有很高的拍摄难度。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探索,是无法拍摄出满意的逆光照片的。对于大多数逆光拍摄,不能生意地使用数码相机的自动测光模式,而是需要根据拍摄者对画面意境,构图的艺术设想,采用手动模式,调节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并运用其他工具补光来得到最后拍摄画面。在逆光拍摄时,很多时候我们都采用闪光灯或者反光板进行补光;也就是利用闪光灯或者反光板的光线形成正面光源,最大限度地抵消逆光光源的影响,使人物和背景得到比较一致的曝光值。
侧逆光
介于侧光和逆光之间的光线被称作为侧逆光,它能够给物体的轮廓镀上一层亮光。
顶光
当光线从被摄体正上方照射下来时,这样的光线被称为顶光。例如当太阳从正上方照下来,人物的头发和肩部被顶光照亮,树的影子落在树木的正下方。
顶光会在物体表面留下垂直方向的阴影,会影响到被摄体的美感,应量避免将其做为主光使用。邻近中午的时刻,太阳光与地面成60长到90度,这样的光线照射下,不适合拍摄风景,因为缺乏立体感和透视感,而且景物的色彩也得不到正常的表现。
黄金时间段的拍摄
我们在外出拍摄风景时,可能都意识到正午的光线枯燥无生气,没有特色,然而这是大部分游客出现的时间。无可避免的,影像令人失望,非常明亮,对比很大,几乎是单色调的影像。拍摄风景照片,非常好的一个时间段是黄昏,这个神奇的时间,一般是指日落之前的一个小时,产生一个巨大的暖色调滤镜,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不拍出好照片。污染的一个好处是在空气中产生微粒,当光线穿透时,会变得柔和而温暖,产生美丽的光辉。当傍晚来临,光线会越来越棒,在太阳接触到地平线的最后几分钟达到高峰时,我们有时间到处观察,找出光线到达高峰时最好的位置。
黄金时间段的另一个时间就是清晨。如果你很认真地想拍摄风景摄影,那么拂晓时分正是你该起床走动的时候了。在这个时间段里很少有游客走动,也就在此时,
天空会放射出夺目的橘红色,使所有景致都增添了戏剧性色彩。而且在这个时间段里,你可以拍摄太阳升起;你也可以在特殊的天气里拍摄到晨雾的美景,这种带有秘色彩的清晨,是只有在你起得很早晨的情况下才能拍摄得到的稀有风景。
清晨和傍晚的光线比较柔和,且有一定的角度,是很好的侧面光线。它能非常好地塑造物体的立体感,且光线柔和,更有利于对轮廓、形状和质感的刻画。清晨和傍晚独有的光线色彩,会带给我们浓郁的红色或橙色的暖色调和深邃的蓝色调。清晨当太阳还没有升起时,天空会呈现给我们清晨的冷蓝色,尤其是在秋冬的清晨,深邃的冷蓝色非常的美丽;当太阳开始出来后,色调就会变暖,开始呈现橙色和红色调。
在黄金时间段拍摄时,我们可以做好以下的准备:①三脚架是在清晨和黄昏时间段必不可少的武器,这两个时间段光线比较暗,使用三脚架可以保证我们拍摄到清晰的照片;②渐变滤镜,我们在拍摄天空远比前景明亮的画面时,就是需要使用这种滤镜的时候了。这可以让摄影师在画面中捕捉明亮的天空与较暗的前景。没有滤镜便无法达成,因为这两个区域的曝光值差异太大。
3.2.2 常用的人工光源
摄影时常常使用的人工光源有闪光灯、钨丝灯、荧光灯、蜡烛等,灵活地运用这些特性各异的人工光源,将会帮助我们拍摄出不同色感的精彩数码照片。
闪光灯
闪光灯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光源,它具备下面的特征:它持续时间非常短,大概只有1/1000秒或者1/100000秒的时间。亮度高,可以照亮几米甚至几十米处的被摄体。且色温稳定,闪光灯发出的光线其色温大概在5500~5800K之间,很接近正午太阳光的色温。
我们在使用数码单反相机配合闪光灯使用时,需要注意闪光灯同步的问题。通常,数码单反相机在使用闪光灯时,当快门速度高于1/250秒以上拍摄时,照片上会有小部分或者大部分区域没有感受到闪光灯发出的光线,这是由于数码单反相机的帘幕式快门的工作原理所造成的。
闪光灯不仅只是在夜晚使用,在白天也可以有很多使用的相机,例如逆光拍摄人像时,可以使用闪光灯对被摄人物进行补充照明,在使用微距镜头拍摄花卉时也可以使用闪光灯进行照明。
钨丝灯
钨丝灯是一种低色温(3200~3600K)的光源,其色彩明显偏红,能制造出一种暖融融的温馨效果。家里使用的小台灯,不少就是采用钨丝灯为照明光源的。现在家用的很少使用钨丝灯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一些强调气氛的特殊场合,如特色餐厅、咖啡厅之类的。我们在拍摄时可以把相机设定在钨丝灯白平衡,这样可以保证拍摄的色温准确。钨丝灯的亮度一般较低,在拍摄时,应尽量使用三脚架稳定数码相机。
荧光灯
荧光灯是一种高色温(6000~6800K)的光源,其色彩明显偏蓝,能制造出一种淡淡的蓝色调。当画面上荧光灯和钨丝灯同时存在时,蓝色和红色的对比就会显现出来,形成特殊的对比效果。大多数的居家及办公环境多是使用荧光灯作为照明灯具,此时我们可以把相机的白平衡设定在荧光灯白平衡上。
蜡烛
蜡烛光是一种低色温(2800~3400K)的光源,其色彩明显偏红,能制造出一种暖调的温馨色调。蜡烛光不仅可以用于室内静物的拍摄,也可以用于人物的拍摄。在蜡烛照明下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需要将白平衡设置为阴天模式或闪光灯模式,以便更好地强调红黄色的温暖调。在使用蜡烛光拍摄时,千万别忘记了使用三脚架。
3.3 色彩在摄影中的应用
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色彩,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物体上,经过物体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形成的。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色彩被赋予了感情,成为代表某种事物和思想情绪的象征。在摄影中要掌握光和色彩的知识,能辨别不同的色别,观察不同颜色的亮度和纯度,才能在色彩摄影中拍好照片。
3.2.1 认识色彩
光和色是密切联系的,可以说有光才有色。摄影时要掌握光和色彩的知识,能辨别不同的色彩,观察不同的色别,观察不同颜色的亮度和纯度,才能在色彩摄影中拍好照片。同时拍摄照片时,要研究色彩与人心理的关系,发挥色彩的作用。不同的色彩能给人以心理上的不同影响,能激发人们情感,在心理上情绪上产生共鸣。如红色象征喜悦,黄色象征高贵,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宁静,白色象征坦率,黑色象征恐怖等。在摄影中必须懂得色彩与感情的联系,有目的地运用色彩,进一步表达好作品的主题。
3.2.2 色彩的基调
色彩的基调也称为色彩的主调,是指构成绘画或影视片画面的总的色彩倾向。画面的色调不仅指单一色的效果,还指色与色的关系中所体现的总体特征。
色彩的基调从色别上分,有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等;从明度上分,有亮色调(高调)、暗色调(低调)、中间调;从色性上分,有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等。在创作一幅彩色作品时,必须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来确定色彩的主调,即选择和利用面积最大的色块,让它居于画面的主要地位,借以表达一定的情绪、意境和环境气氛。比如表现月夜或雪景,宜用冷色作为主调;表现欢乐或喜庆,宜用暖色作为主题;表现草原风光,宜用绿色作为主调;表现丰收景象,宜用黄色作为主调。以上这些,都是为了使情与景统一,并用色彩的强烈感染力,给人以总的印象。
3.2.3 色彩的对比
当不同的色彩,如红与蓝、黄与蓝、橙与蓝等互相配置在一起时,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能给观者很强的色彩刺激。
在画面的构成中,利用色彩对比,是加强主体表现的重要手段。主体是画面的中心,主体表现得越完善,形象越鲜明,越能使人们加深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冷暖色对比
比如,红色和青色的对比,会让人感到较强的冷暖差别;黄色与蓝色的对比,会让人感到透明清澈。
互补色对比
补色红与青、黄与蓝、绿与品红,它们之间的视觉对比效果也是鲜明的,能给观者一种强烈的色彩跳动感。因此,在构造画面色彩时,若要使某一色具有比较突出的视觉效果,可以在它的周围安排其补色,这是取得色彩明亮效果的有效方法。
明度对比
用较暗的色彩烘托鲜艳明亮的色彩,或用鲜明的色彩衬托某一块深暗的色彩,都能得到通过对比突出某种色彩的效果。例如,同一明度的色彩,在白底上会显得暗,而在黑色背景上却显得更亮。因此,为了使主体突出,无论是相同色别或不同色别,都必须在明度上有所变化。色彩的鲜明性更多地取决于明度,而不是色相。色彩的明度对比,可以形成节奏变化,使画面不至于暗淡,是构成画面色调生动、多样的重要因素。
饱和度对比
饱和度对比也就是纯度对比。色彩浓,饱和度大;色彩淡,饱和度小。如果色别相同,只要纯度有差别,就能起到对比作用。
在构造画面色彩时,可以利用纯灰色来突出色彩的色相和饱和度,而不会造成强烈的明暗差别和冷暖差别。当要提高某一色的表现力时,可以在其周围环绕不饱和的色,被包围的色的饱和度就会相对提高。比如在暗绿色背景前能够突出嫩绿色。
3.3.4 色彩的和谐
要运用好色彩的对比,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规律,主要应达到和谐。在摄影中欲求得色彩的和谐,我们可以通过同类色和类似色来达到和谐。同一种颜色,而明暗不同的色彩称为同类色,如淡绿,绿,深绿等。含有同一种色光成分的一些色彩,称为类似色,如红,红橙,橙,黄橙之中都含有红色,即为类似色。同种色之间的微妙差别,可以形成柔和的色调层次,形成流畅的色调过渡和视觉节奏。
3.3.5 色彩的布局
画面的色彩布局,应满足对人眼色觉平衡的要求。有人总希望拍摄彩色照片时色彩越多越好,其实不然。色彩的繁简应当得当,该繁则繁,该简则简,应注意繁简的衬托关系。应做到繁而不乱,色彩丰富而统一;简单而不单调,色彩素雅而有变化。如果五光十色,画面就会既无主调,又无章法,主体形象就会被淹没了。色彩的布局还要避免等量安排,必须在数量和面积的分配上既有变化又均衡。如果用两种或多种色彩平分秋色,就会主次不分,互要抵消,并有因为同等程度地吸引着人的视线,而破坏了视觉的次序感和统一感,对于主体景物的色块,并非必须数量多,面积大,相反可以数量少,面积小。只要布局得体,少就能胜多,小也能胜大,关键在于画面上哪一部分色彩最引人注目,往往就是主体所在。
第四章 数码相机的常见专题
本章将传授给你拍摄各类题材的秘廖,包括怎样将体育活动的精彩瞬间凝结在画面上;怎样表现荷花优雅美丽的体态;建筑物要怎样拍摄才能表现出它的雄伟、高大;转瞬即逝的烟火要如何记录等等,赶快翻开本章的第一页,享受拍摄的乐趣吧。
4.1 如何拍摄体育活动
体育摄影,泛指各种体育活动的摄影工作。一张凝住比赛结果瞬间的照片,往往让许多参与或未曾参与的观赏者惊叹。许多体育活动透过电视转播进行,由于实际比赛时速度很快,特别是球类比赛,往往观众还弄不清楚怎么回事就结束了,只有通过电视的慢镜头回放了解况细节。不过真正的经典画面,想要反复回味经典瞬间,就需要体育摄影师拍下那经典的一瞬间。
4.1.1 体育摄影的基本技巧
要拍好体育摄影作品,道德需要全面了解所要报导的体育项目或活动,同时还要具备耐心,能预知最佳状态出现以及对某个重要时刻及时做出反应的能力。体育拍摄的是捕捉运动员的技能、烦恼和紧张情绪,还有富有戏剧性的激动场面和观众气气势。当然,如果能把这所有的要素集中在一张作品中就再好也不过了。通过不断地练习拍摄和准备拍摄计划非常重要。拍摄时应该根据透视与背景以及最剧烈的动作发生的地点,选取可能的最佳拍摄点。
一张好的体育照片,通常能捕捉运动员在比赛当时的感受,表情和身体语言,而现场观众的奇特装扮和反应,有时也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体育摄影往往伴随着运动员速度和镜头移动。两者的相对速度非常高,因此,相机的准备动作也必须加快。很遗憾,大部分的数码相机还无法胜任激烈的运动比赛场景,除了连拍速度和张数不够外,数码相机的结构也经不起太大的冲撞。
一般的体育摄影师都至少拥有两台以上的135传统相机机身,在拍摄观众、赛场全貌和透视变化较大的特写时,广角镜头很实用。由于许多体育比赛使你无法靠近拍摄,所以你也要依赖长焦距镜头。比如在拍摄棒球赛时就得用600毫米或焦距更长的镜头。支撑这些镜头的脚架也是十分重要。传统的三脚架,收放慢,
又占空间,选用单脚架或是训练手持拍摄都是非常实用的技巧。在拍摄时,部分摄影师习惯将快门速度定在1/500秒或更高,加上使用大光圈浅景深,背景会显是模糊,不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容易取得好照片。
另外一个好方法是将那些面部表情等需要仔细审视的要素凝固在画面中。迅速运动的手臂、腿、;轮子都是动作的象征,将其有效地突出,甚至使用数码后期处理加强影像效果,往往可以给观赏者一种视觉震撼。
由于赛场上情况弯化万千,摄影师在任何时候都要谨慎选择快门速度和取景位置。意外的情况也经常会出现,如快速移动常造成模糊,或是被不相干的队员挡信拍摄的主体,从而干扰了视线。
现代的相机设计已经高度的自动化,经验丰富的体育摄影师通常会在赛场上的某个关键位置,选择固定焦点,当动作出现在那里时按下快门。通过手动调焦使主体成像清晰,与一成不变的自动调焦操作相比,手动调焦可以带给他们更多的猎像自由。一般新进的摄影师习惯使用高速连拍模式,他们称为“拿机枪扫射”,36张标准底片,可能在不到5秒的时间全部用尽。许多职业的摄影师对比嗤之以鼻,对他们来说“狙击手的瞄准”才是高技巧的表现。
快速连拍不一定能捕捉到体育比赛的关键瞬间,即使每秒钟拍3张照片,两次拍照之间的停顿加上镜头追焦,调整速度的时间,都有可能错过精彩动作,此外连拍的画质也容易受到震动影响。特别是传统相机在拍摄完之后,卷片和更换底片的时间更久,而数码相机在连拍之后往往伴随一段很长的储存时间,即使连拍速度跟上了传统相机记忆容量的可拍张数比传统相机大得多,但实际反应仍不理想。
下面我们来讲述一下体育运动摄影中几种常用的拍摄方法:
4.1.2 用高速快门凝固影像
“凝固”动体的快门速度取决于三个因素:动体的动速,动体的动向和动体与相机的距离。
一般的规律是,动体的动速愈高,所需的快门速度愈快,动体与相机的距离愈近,所需的快门速度愈快;动体的横向运动与斜向运动,竖向运动相比,所需的快门速度前者最快,中者次之,后者更次。掌握了这一规律,就可以根据三个因素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快门速度。举例说,你想拍摄一个动体的“凝固”影像而可以采用的快门速度由于种种原因不到要求,这时你可变换一下拍摄位置,或是迅速后退,拉大拍摄距离,或是调头换一个角度,变横向为斜向,竖向,从而容许把快门速度减慢。此外,利用某些动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短暂停顿,比如跳高到达顶点的一瞬间,来进行拍摄则无需过高的快门速度。
4.1.3 虚糊法
拍摄动体也可用“虚糊”法。把动体拍成虚糊影像的目的在于强调运动的速度和力量,夸张动态的猛烈性和激烈性,渲染一种紧张气氛。
如果选用的快门速度介于充分“凝固”影像和完全“虚糊”影像之间,那摄取的影像可能很有趣,即动体动得慢的部分是清晰的,动得快的部分是模糊的。此外,虚糊某一动体具体得采用何种快门速度,虚糊的程度如何,也与动体的动速、动向和与相机的距离密切相关。动速高、动向与相机的视向构成的角度大、距离近,虚糊动体的程度就愈高。倘若在慢速快门曝光的过程中再故意晃动相机,势必造成“天旋地转”,全景模糊,产生十分强烈的动态效果。
4.1.4 追随拍摄
还有一种处理动体的方法是追随拍摄,可取得动体基本清晰、背景虚化的影像,产生间接动感效应。所谓追随拍摄,就是摄影者手持相机,以与动体同等的速度紧跟动体行进,在恰到好处时拍摄,这样,动体虽然被留住了动态,但背景却因相机的移动出现众多的动线,从而给人一种动体在“动”的感觉。不过要注意的是,追随拍摄中的快门速度不宜太快,不然会把背景给“凝住”。失去应有的效果。通常,快门速度以不高于1/60秒为宜,除非追摄特别快速的动体,那就另作别论了。
另外,拍摄时的背景选择其实十分重要。许多朋友在抓拍的时候只关注了主体,忽略了背景的选择最终拍摄失败。追随法拍摄的时候要避免清一色的背景。背景的明暗反差应错杂一点,色彩斑谰的背景更好,这样在追拍中可造成漂亮的线条感,若拍彩色则更加绚丽多彩。
4.1.5 缩放变焦
使用缩放变焦时,画面上会出现迸发式的线条,增强画面的运动力量感。缩放变焦拍摄的要领是:当把动体对焦清楚后,随动体向前移动的方向,从远向近拉镜头,即从短焦距往长焦距拉动。如动体向后移动时,也可从近向远拉镜头,也即从长焦距往短焦拉。变焦追随时,用左手拉动焦距,右手按动快门,在拉动焦距中按快门。背景要选择有景物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变焦时,出现迸发式的线条。拍摄时,因动体迎面而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拍摄前要选择安全拍摄点,以免被动体撞伤。
拍摄动态物体时,可以事先固定好焦距,等待被摄体出现,再用预设焦距拍摄。
4.1.6 预设焦距
预设焦距可以算是非常高的技巧了,但是仅仅局限于事先知道将要通过对焦点的是什么东西的情况下才能有效使用,并且必须考虑被摄体的运动路径。
为了不要让焦距有任何变动,最好能将对焦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在被摄体通过那个拍摄点的瞬间,立即按下快门,如果照着这个方法来拍摄的话,照例说应该可以将被摄体拍得非常清楚。
首先,在拍摄前想好构图,照片想有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出拍摄者的意图等。接着等待被摄体到达拍摄点的时机。因为使用自动对焦锁定的话,时间会变得比较长,所以还是切换到手动对焦比较好。在被摄体通过合焦点的瞬间,立即按下快门按钮。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拍摄的时机溜掉。
但是,想要看清楚拍摄点的那一瞬间,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要是不熟练的话,大部分都会让按下快门的时机泡汤,所以,拍摄者需要练习,才可以熟练使用。
4.2 拍摄昆虫要注意什么
想拍好昆虫照片,应当以昆虫的习性有所了解。
4.2.1 了解昆虫
昆虫大约有一百万种之多,相关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数字仅为总数的10%~25%。无论在白天或黑夜,都能在任何地方包括土壤内外,水里、空气当中或其他生物身上找到昆虫。科天,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休眠状态中的昆虫——成虫和蛹,三四月份,能看到大群雪跳蚤爬在积雪上交配。春、夏、秋三季最容易找到昆虫,其中有些昆虫在晨昏之际不大活动,比较容易拍摄。如果日落之前你在草地上爬行,会因看到大量昆虫在静止休息而感到吃惊。很多虫子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近并用一个微距镜头拍摄下来,寒冷的早晨也是搜寻昆虫的好时机,因为在天冷时它们很少活动。
花朵以其外观和香味吸引昆虫,那里是最容易找到昆虫的地方。花朵的颜色、形状和线条给某些昆虫提供信息,告诉它们在何处降落,滑行多远。如果昆虫能照暗示行事,就能得到花蜜果腹,并在无意中装载上一些货物——胶粘在身上的花粉。所有花朵都有一套自然演变得来的本领,能保证昆虫必须在装上货物之后才会离去。有些花只把昆虫留住一秒钟,而有些花留住昆虫的时间可达数小时之久。
拍摄昆虫所用的摄影器材要求相对要高一些、近摄皮腔和微距镜头是常备的用具,三脚架或独脚架也必不可少。
当昆虫停在适合拍摄的花儿上时,往往能拍到高质量的照片。美丽的蝴蝶似乎总是愿意选择高处的花儿,使得用微距镜头无法拍摄;风常常吹得枝头来回摆动。如果拍摄到清晰的照片,对焦要迅速准确;俯拍蝴蝶较容易,蝴蝶也会显得美丽。多数蝴蝶都是悠然自在地停栖在花朵上,这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构图、曝光。
蜜蜂是最难拍摄的昆虫之一。它总是不停地飞来飞去,你必须迅速、准确地构图、对焦和决定如何曝光。当蜜蜂停在适合拍摄的花儿上的时候,往往就能拍到高质量的照片。蜜蜂在采集花蜜时,十分专注,这对拍照十分有利。拍摄蜜蜂时,可以选择花朵簇密的花丛,以花瓣为背景,由上往下拍,加上镜头追焦,调整速度和时间,可以避免背景沉闷。
4.2.2 怎样拍好昆虫
昆虫特写拍摄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也颇具情趣,要拍出好的作品,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考虑角度
角度不同,对昆虫特性表现力亦不同。要表现昆虫的姿态,正面拍摄最有表现力,这样昆虫的翅膀表现的角度最充分,同时昆虫的腿、须都容易表现出来。
采用跟随拍摄、单点对焦
正对头部拍摄,极易被昆虫发觉,拍摄难度较高,应采用跟随法和单点对焦,当对焦发出提示音时,就要及时按下快门。此外,抓拍昆虫飞行姿态,很难用三脚架,且昆虫飞行轨迹不因你的意志为转移,要随时调整角度和位置,因此最好采用手持相机。虽然难度较大,却能练习抓拍技能。
采用速度优先
要表现飞行姿态、动感,快门速度成为关键。快门速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把昆虫定格起来,无法表现其动感。当然也不能太低,因为飞行中的昆虫,快门速度太低就容易拍虚,动态也不易表现。
注意构图
拍摄时容易忽视的是构图,有时主题拍摄得比较满意,却忽视了构图,使画面效果大打折扣。拍摄昆虫时一般采用三角形构图,把飞行的昆虫置于三角形的顶部,既容易表现构图的稳重,也容易突出主题。当然构图形式多样,可任意选择,同时也要考虑背景的衬托和色调对比,如果色彩太接近,就无法分辨昆虫的形态了,自然动感就不能充分表现。
4.2.3 昆虫实拍技巧
清晨,蛛网上挂满露珠,勾画出了每条蛛丝的轮廓,这是摄影的最佳时刻。最初,你很可能用很大的景深去表现整个蛛网的结构,保证各个细部都清晰可见。其实在逆光情况下,您可大可将镜头聚焦于离蛛网最近的边缘,在表现它纤细结构的同时,以近摄镜头和最大光圈和最小焦距寻找角度,直到蛛丝和露珠转变为由线条和色彩构成的闪光“手镯”为止,这时衬着天空选择好构图,可以得到美轮美奂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