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什么是移动通信的1G, 2G, 3G和4G

IT圈 admin 36浏览 0评论

2024年1月23日发(作者:太史悦来)

什么是移动通信的1G, 2G, 3G和4G

首先说明的是,这里的G是指英文的generation(一代、世代之

意)的词头。1G, 2G等本是工程技术界对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的称

谓,现在变成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名词,足见移动通信普及之一

斑。正是1G, 2(;等表征了技术的代次,所以技术界后来还有

2.5G, 2.75G, 3.5G, 3.9G等之说。只需把移动通信发展的6个阶

段说清楚了,各个„‟(;‟‟的内涵自然也就明白了。 第一阶段为移动通信的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20一40年代)。

1928年,泊迪优(Purdue)大学发明了2MHz超外差无线电接收机,

并应用于美国底特律市警察局,标志着无线移动通信开始起步。

第二阶段是公用移动通信初创阶段(20世纪40一60年代)。

1946年,美国贝尔公司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

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该网络使用3个频道、单工方式。之

后,1950年前西德、1956年法国、1959年英国等陆续研制出公用

移动电话系统,开始了专用移动通信网向公众移动通信网过渡的坚

实步伐。尼采手机

第三阶段是移动通信向自动交换演进时期(20世纪60年代中至

70年代中)。代表技术是,美国的I50MH:和450MHz改进型移动电

话系统。网络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能自动与公众固定电话网

接续。无线网络采用大区制,系统为中小容量。

第四阶段是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到80

年代中)。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出先进移动电话系

统(AMPS),建成了蜂窝移动通信网,1983年正式投人商用。同年

12月,华盛顿市开始使用AMPS系统。到1985年一季度,扩展到

全美47个地区,并拥有约10万用户。其他发达国家群起效尤。这

些频分多址方式(FDMA)的模拟制式,后来被工程技术界称之为第

一代公众移动通信(1G)。以AMPS和英国全接续通信系统(TACS)

为代表的己G,采用多信道共用和频率复用技术,对无线蜂窝覆盖技

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特别是这些系统具备越区切换和国内漫

游功能,计费功能齐全。移动用户可以直拨市话、国内长途和国际

电话,使用比较方便。

1987年11月[18日广东开通第一个TACS系统,揭开中国现代

移动通信发展序幕。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关闭全国TACS

网。模拟移动通信在中国仅历时14年、就停止了业务经营,结束

了我国移动通信的一个技术时代。

由于IG不能提供窄带综合数字网(ISDN)业务,话音信道的数

据传送水平只有9.6kb/s,加上制式复杂,标准各异,工作频段多

样,导致无法实现国际漫游。保密性也差,容易被„‟码机”盗用。

无线信道利用率也不高,系统容量偏小等。IG的这些缺点与不足,

呼唤着更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出现.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各

种不同通信服务的要求。

第五阶段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成熟时期(20世纪80年代

中期到90年代末)。为了应对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对大容量、高质量

以及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的要求,北美、欧洲和日本投人了相

当的科研实力,先后分别研制出美国标准的IS-54(后来改进为IS

一136)、GSM和PDC(个人数字蜂窝))3种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标准。

1993年美国高通公司提出的CDMA被批准为IS-95标准。以L这

些系统.与1G一样地采用频分双工(FDD),复用技术则是时分多

址(TDMA)方式(高通的CDMA除外),公众移动通信技术跨入了第

二代(2G)。

2G标准中只有(;SM和CDMA获得了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青睐。

虽然这两种标准几乎瓜分了世界移动通信市场的%%,但用户的国

际漫游只能在同标准的网络内进行,如美国CDMA的用户到欧洲的

GSM网络就无法进行移动漫游通信。再一点,与GSM技术的开放

性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美国高通公司的专利费门槛太高,导致CD-

MA在世界移动市场上到处丢城失地,结果让GSM占据了83%以上

的市场份额。2G标准中为了提高无线接人速率,GSM和CDMA分

别采用新的技术。如GSM增加了数据模块,即GPRS,称2.5G,后

来又进展到EDGE,称2.75G; CDMA中。dma2000 1 x称2.5G, cd-

ma2000 I xEV一DO称2.75G等(详见问题2和问题3)0

第六阶段是移动通信的多媒体时代(从200.年至今)。在移动

电话标准和技术阶段上,这一阶段被称为第3代移动通信((3G),并

向前追溯,称模拟的为IC,数字的为2G(即在3G提出以前,工程

技术界并没有什么“C'‟的称谓)。1985年,ITU提出“未来公共

陆地移动通信系统" (FPLMTS ),即3G概念时,设定的主要目标是

全球统一频段、统一制式、无缝漫游。但美好的愿望碰到了币场产

酷竞争的现实。19%年考虑到2G在全球已经形成的市场格局,ITU

将3G的正式名称FPLMTS作了更名,改为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国

际移动通信一2000 "(简称IMT一2000),并赋予3个含义(即3个

"2(00" ):工作频率在2000MHz、最高传输速率可达2000kb/s、在

2000年进人商业应用。3G无线数据通信能力2000kb/s是指室内静

止时的速率;室内/室外中速运动时为384kbiVs,车载高速运动时

144kbit/s.卫星环境下则不小于9. 6kbit/s,

2000年5月,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ITU一R全会通过了5

种无线传输技术。前3种分别为:WCDMA(宽带码分多址)、

cdma2000和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后者由中国大唐电

信提出,是当时唯一基于TDD的第三代通信标准。2007年10月19

日国际电联会议通过决议,接纳WiMax为3G的TDD标准。这样,

ITU批准的3G主流标准,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都是

两种。

2001年10月,日,日本DoCoMo公司正式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

WCDMA的3G网络,标志着3(;移动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根据通用

移动通信系统(UMTS)论坛统计,到2007年年底,全球3G移动网

络约433个,3G用户突破6.6亿。

与2G替代!G完全不同的是,3G的发展是在2G拥有十几亿用

户的基础上,甚至在少部分国家和地区用户渐趋饱和的情况下引人

的。同时,面对的是2G的技术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的现状,还遭

遇了无线接人技术速率迅速提高的挑战和互联网对接人日益苛求的

压力。这样,3G网络在全球尚未完全铺开,就让3G的技术目标既

捉襟见肘,也相形见细。3C的技术演进就显得非常紧迫。全球两

个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3 GPP和3 GPP2,在为3G引入新技术

的同时,又着手推动B3G/E3G的进程,ITU-H也积极实施演进战

略。如在WCDMA, TD一SCDMA中引入HSDPA(高速分组下行)和

HSUPA(高速分组上行),以10Mb/s下行速率及2Mb/,的上行速率,

满足用户高质量多媒体数字服务。这样的数据速率被技术界称

为3.5G0

所谓B3G,是ITU一R对IMT一2000之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称

谓。2006年,ITU一R将B3G正式命名为IMT一Advanced,意即3G

的新发展。工程技术界取beyond(后面)的第一个字母再加3G构成

简称—MG, ITU一R计划2010年完成主要标准,2012年开始商

用,2015年大规模商用。IMT一Advanced的最大亮点之一是,支持

新业务的多媒体接入速率大幅度提升—高移动性时支持100Mbps,

低移动性时支持1 Gb/s。所谓E3 G是对现有3G技术的增强和演进。

即技术演进基本在原有3G框架内进行。有的资料将这些新技术称

为超3C(S3G)或3. 9G技术。在3 GPP和3GPP2称为长期演进计划

(LTE),即E3G。在接人速率方面,E3 G达到下行100Mb/s、上行

50Mb/s的目标。在2005年12月3GPP选定了下行OFDM、上行SC

(单载波)一FDMA作为LTE的基本传输技术。edma2000IxEV一DO

从Dq。起,改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 )调制技术和多进多出(ml-

MO)技术后,网络速率可以达到75Mb/s, DO(:可以达到150 -

280Mbit/s等。3GPP和3GPP2可能要殊途li]归了。当然这些如

28OMbit/,的速率已经超过3G范围,属于4G的数据速率了。

说到4G,迄今并没有最权威的定义。ITU原来给出4(;的性能

是,“移动状态下能达到100Mbps的传输速率,静止状态下能够实

现IG饰,的速率”,但未限定4G的技术路线。目前普遍认为,4G

将采用多载波调制(OFDM),智能天线(SA)与多人多出天线(ml-

MO)、软件无线电(SDR)、移动IM (MIPv6)四大关键技术,使网

络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4G可称为J'‟带(Broadband )接入和分

布网络的系统。不少资料介绍,4G能以100 M b/s的速率下载.上

传速率能达到20 M b/s;对于大范围高速移动用户(250km/h),数据

速率为2 M bps;对于中速移动用户(60km/h ),数据速率为20 M bps ;

对于低速移动用户(室内或步行者),数据速率为]00Mbps。这些速

率的具体数字可能也会随着4G标准的提出而改变。4G能够满足几

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能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影像等

无线多媒体通信服务。4G也是一种实时的、宽带的、无缝覆盖的

多媒体无线通信,特别是每个移动用户都拥有一个固定的家乡地址

(home address),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虽然2007年10

月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 -07)已经给4G分配了无线电频谱,

但至今,应当说4G还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标准在制定过程中,

网络也尚在试验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讲的这么多的“G",主要是移动网络技术层

面上的事。至于从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方面讲,则一代比

一代低.,在.G初期,无线网采用大区制,基站功率大,辐射水平

自然高一些。自2G起.全部采用蜂窝覆盖技术,小区半径越来越

小。为避免系统内部自干扰,基站发射功率不允许加大(也无此必

要)。这样,基站电磁辐射水平就趋向微弱化。本书后面的问题解

答中将会详细说明这一点。

2024年1月23日发(作者:太史悦来)

什么是移动通信的1G, 2G, 3G和4G

首先说明的是,这里的G是指英文的generation(一代、世代之

意)的词头。1G, 2G等本是工程技术界对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的称

谓,现在变成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名词,足见移动通信普及之一

斑。正是1G, 2(;等表征了技术的代次,所以技术界后来还有

2.5G, 2.75G, 3.5G, 3.9G等之说。只需把移动通信发展的6个阶

段说清楚了,各个„‟(;‟‟的内涵自然也就明白了。 第一阶段为移动通信的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20一40年代)。

1928年,泊迪优(Purdue)大学发明了2MHz超外差无线电接收机,

并应用于美国底特律市警察局,标志着无线移动通信开始起步。

第二阶段是公用移动通信初创阶段(20世纪40一60年代)。

1946年,美国贝尔公司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

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该网络使用3个频道、单工方式。之

后,1950年前西德、1956年法国、1959年英国等陆续研制出公用

移动电话系统,开始了专用移动通信网向公众移动通信网过渡的坚

实步伐。尼采手机

第三阶段是移动通信向自动交换演进时期(20世纪60年代中至

70年代中)。代表技术是,美国的I50MH:和450MHz改进型移动电

话系统。网络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能自动与公众固定电话网

接续。无线网络采用大区制,系统为中小容量。

第四阶段是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到80

年代中)。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出先进移动电话系

统(AMPS),建成了蜂窝移动通信网,1983年正式投人商用。同年

12月,华盛顿市开始使用AMPS系统。到1985年一季度,扩展到

全美47个地区,并拥有约10万用户。其他发达国家群起效尤。这

些频分多址方式(FDMA)的模拟制式,后来被工程技术界称之为第

一代公众移动通信(1G)。以AMPS和英国全接续通信系统(TACS)

为代表的己G,采用多信道共用和频率复用技术,对无线蜂窝覆盖技

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特别是这些系统具备越区切换和国内漫

游功能,计费功能齐全。移动用户可以直拨市话、国内长途和国际

电话,使用比较方便。

1987年11月[18日广东开通第一个TACS系统,揭开中国现代

移动通信发展序幕。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关闭全国TACS

网。模拟移动通信在中国仅历时14年、就停止了业务经营,结束

了我国移动通信的一个技术时代。

由于IG不能提供窄带综合数字网(ISDN)业务,话音信道的数

据传送水平只有9.6kb/s,加上制式复杂,标准各异,工作频段多

样,导致无法实现国际漫游。保密性也差,容易被„‟码机”盗用。

无线信道利用率也不高,系统容量偏小等。IG的这些缺点与不足,

呼唤着更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出现.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各

种不同通信服务的要求。

第五阶段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成熟时期(20世纪80年代

中期到90年代末)。为了应对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对大容量、高质量

以及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的要求,北美、欧洲和日本投人了相

当的科研实力,先后分别研制出美国标准的IS-54(后来改进为IS

一136)、GSM和PDC(个人数字蜂窝))3种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标准。

1993年美国高通公司提出的CDMA被批准为IS-95标准。以L这

些系统.与1G一样地采用频分双工(FDD),复用技术则是时分多

址(TDMA)方式(高通的CDMA除外),公众移动通信技术跨入了第

二代(2G)。

2G标准中只有(;SM和CDMA获得了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青睐。

虽然这两种标准几乎瓜分了世界移动通信市场的%%,但用户的国

际漫游只能在同标准的网络内进行,如美国CDMA的用户到欧洲的

GSM网络就无法进行移动漫游通信。再一点,与GSM技术的开放

性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美国高通公司的专利费门槛太高,导致CD-

MA在世界移动市场上到处丢城失地,结果让GSM占据了83%以上

的市场份额。2G标准中为了提高无线接人速率,GSM和CDMA分

别采用新的技术。如GSM增加了数据模块,即GPRS,称2.5G,后

来又进展到EDGE,称2.75G; CDMA中。dma2000 1 x称2.5G, cd-

ma2000 I xEV一DO称2.75G等(详见问题2和问题3)0

第六阶段是移动通信的多媒体时代(从200.年至今)。在移动

电话标准和技术阶段上,这一阶段被称为第3代移动通信((3G),并

向前追溯,称模拟的为IC,数字的为2G(即在3G提出以前,工程

技术界并没有什么“C'‟的称谓)。1985年,ITU提出“未来公共

陆地移动通信系统" (FPLMTS ),即3G概念时,设定的主要目标是

全球统一频段、统一制式、无缝漫游。但美好的愿望碰到了币场产

酷竞争的现实。19%年考虑到2G在全球已经形成的市场格局,ITU

将3G的正式名称FPLMTS作了更名,改为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国

际移动通信一2000 "(简称IMT一2000),并赋予3个含义(即3个

"2(00" ):工作频率在2000MHz、最高传输速率可达2000kb/s、在

2000年进人商业应用。3G无线数据通信能力2000kb/s是指室内静

止时的速率;室内/室外中速运动时为384kbiVs,车载高速运动时

144kbit/s.卫星环境下则不小于9. 6kbit/s,

2000年5月,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ITU一R全会通过了5

种无线传输技术。前3种分别为:WCDMA(宽带码分多址)、

cdma2000和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后者由中国大唐电

信提出,是当时唯一基于TDD的第三代通信标准。2007年10月19

日国际电联会议通过决议,接纳WiMax为3G的TDD标准。这样,

ITU批准的3G主流标准,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都是

两种。

2001年10月,日,日本DoCoMo公司正式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

WCDMA的3G网络,标志着3(;移动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根据通用

移动通信系统(UMTS)论坛统计,到2007年年底,全球3G移动网

络约433个,3G用户突破6.6亿。

与2G替代!G完全不同的是,3G的发展是在2G拥有十几亿用

户的基础上,甚至在少部分国家和地区用户渐趋饱和的情况下引人

的。同时,面对的是2G的技术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的现状,还遭

遇了无线接人技术速率迅速提高的挑战和互联网对接人日益苛求的

压力。这样,3G网络在全球尚未完全铺开,就让3G的技术目标既

捉襟见肘,也相形见细。3C的技术演进就显得非常紧迫。全球两

个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3 GPP和3 GPP2,在为3G引入新技术

的同时,又着手推动B3G/E3G的进程,ITU-H也积极实施演进战

略。如在WCDMA, TD一SCDMA中引入HSDPA(高速分组下行)和

HSUPA(高速分组上行),以10Mb/s下行速率及2Mb/,的上行速率,

满足用户高质量多媒体数字服务。这样的数据速率被技术界称

为3.5G0

所谓B3G,是ITU一R对IMT一2000之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称

谓。2006年,ITU一R将B3G正式命名为IMT一Advanced,意即3G

的新发展。工程技术界取beyond(后面)的第一个字母再加3G构成

简称—MG, ITU一R计划2010年完成主要标准,2012年开始商

用,2015年大规模商用。IMT一Advanced的最大亮点之一是,支持

新业务的多媒体接入速率大幅度提升—高移动性时支持100Mbps,

低移动性时支持1 Gb/s。所谓E3 G是对现有3G技术的增强和演进。

即技术演进基本在原有3G框架内进行。有的资料将这些新技术称

为超3C(S3G)或3. 9G技术。在3 GPP和3GPP2称为长期演进计划

(LTE),即E3G。在接人速率方面,E3 G达到下行100Mb/s、上行

50Mb/s的目标。在2005年12月3GPP选定了下行OFDM、上行SC

(单载波)一FDMA作为LTE的基本传输技术。edma2000IxEV一DO

从Dq。起,改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 )调制技术和多进多出(ml-

MO)技术后,网络速率可以达到75Mb/s, DO(:可以达到150 -

280Mbit/s等。3GPP和3GPP2可能要殊途li]归了。当然这些如

28OMbit/,的速率已经超过3G范围,属于4G的数据速率了。

说到4G,迄今并没有最权威的定义。ITU原来给出4(;的性能

是,“移动状态下能达到100Mbps的传输速率,静止状态下能够实

现IG饰,的速率”,但未限定4G的技术路线。目前普遍认为,4G

将采用多载波调制(OFDM),智能天线(SA)与多人多出天线(ml-

MO)、软件无线电(SDR)、移动IM (MIPv6)四大关键技术,使网

络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4G可称为J'‟带(Broadband )接入和分

布网络的系统。不少资料介绍,4G能以100 M b/s的速率下载.上

传速率能达到20 M b/s;对于大范围高速移动用户(250km/h),数据

速率为2 M bps;对于中速移动用户(60km/h ),数据速率为20 M bps ;

对于低速移动用户(室内或步行者),数据速率为]00Mbps。这些速

率的具体数字可能也会随着4G标准的提出而改变。4G能够满足几

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能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影像等

无线多媒体通信服务。4G也是一种实时的、宽带的、无缝覆盖的

多媒体无线通信,特别是每个移动用户都拥有一个固定的家乡地址

(home address),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虽然2007年10

月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 -07)已经给4G分配了无线电频谱,

但至今,应当说4G还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标准在制定过程中,

网络也尚在试验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讲的这么多的“G",主要是移动网络技术层

面上的事。至于从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方面讲,则一代比

一代低.,在.G初期,无线网采用大区制,基站功率大,辐射水平

自然高一些。自2G起.全部采用蜂窝覆盖技术,小区半径越来越

小。为避免系统内部自干扰,基站发射功率不允许加大(也无此必

要)。这样,基站电磁辐射水平就趋向微弱化。本书后面的问题解

答中将会详细说明这一点。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