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发(作者:阿望)
手机传播高科技下的大众传播新渠道
内容提要:就在手机愈加普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时,手机也逐渐走出了人际传播的圈子,开始参与大众传播。当然,手机参与大众传播并不象报纸等传统媒介那样具有完全的独立性。而是以传统媒介为信源,中转给受众的一种传播模式.
那么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它的参与又给大众传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关键字:手机传播 模式 弥补 平台 契机>>手机是高科技下的一种通讯工具。作为通讯工具,参于普遍意义上的传播是理所当然。而手机作为大众传播的新渠道,甚至被称为第五媒体1,就多少让人有点始料不及。那么,手机是以怎样的形式加入到大众传播的行列?它的加入对大众传播的发展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探讨。>>一、 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的两种模式>>手机是以通讯工具的身份现身社会,在某中意义上说是固定电话的延伸。所以,它最初的使命就是完成个人间的联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点对点的传播,这属于人际传播,不在大众传播的研究之列。而手机短信——手机上收发的短信息2的出现,为手机参与大众传播提供了可能。另外,大众传播发展的新形势——各种媒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争夺市场、吸引受众成为第一课题。这就为手机参与大众传播提供了大背景。参与的“可能性”与“大背景”的结合,也就催生了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的第一种模式——反馈式。>>在此模式中,新闻媒
介通过手机短信加强与受众的交流。当受众的想法以手机短信反馈回新闻媒介,再经过新闻媒介传播出去,这条手机短信俨然就成为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当然,手机参与大众传播并不仅仅限于此,而更深层次的参与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手机有更深层次参与的能力,二是手机有更深层次参与的机会。高科技使手机具备了更深层次参与的能力,大众传播的发展更新形势为其提供了机会。所以也就有了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的新模式。
新模式与上面的反馈式相比,手机在大众传播的地位变的更加自主与独立。新闻媒介(特指传统媒介)提供信息,通讯公司开辟新业务,也就是提供渠道。渠道的畅通,手机在受众手中成为了真正的信息载体。另外,手机成为真正的信息载体时,并没有丧失反馈功能,从而使手机传播成为了传播—接收—反馈的完备体系。
二、 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的意义
我们当前所处的社会被称为“高度信息化”阶段。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3。手机参与大众传播,正是融合趋势中的一份子。所以,它的参与必然能为大众传播带来积极意义:
1、优化大众传播的过程,弥补大众传播的缺陷。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有组织的传播活动,它的对象广泛而分散,传播内容
能否在社会上引起关注?是否被受众所接受?在引导舆论、反映舆论、监督舆论中,怎样才能掌握公众的意见指向,做到最大程度的舆论声势?这些都是传播者、传播媒介所关注的和应该关注的。虽然大众传播也有其反馈机制,但这种反馈机制“是迟延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4”。显然,这样的反馈机制不能满足传播者、传播媒介改进传播的要求。而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给这种态势带来了可喜的变因。手机,小巧可随身携带,手机短信编辑简单、快捷,费用也不昂贵。当受众对自己接收到的讯息有想法、有看法时,可迅速的编辑手机短信反馈给传播媒介,传播媒介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短信平台接收到受众的手机短信,并能很快给以回复,从而形成反馈—回复—反馈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好的传播效果。这也就是手机参与大众传播模式一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体现。这一点的应用广播、电视等声画媒介中尤为明显,在重大事件、活动的的报道上更为显著。譬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常常能听到全国各地听众通过手机发来的鲜活新闻,电视台也出现了以手机短信参与调查、手机短信评球等新景象。这在手机未进入大众传播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2、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给现有媒介弥补各自不足,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提供了平台。这一点已在现实中得到了证明,如新华社四川分社与四川联通合作推出“手机报”5,上海文化传媒集团与中国移动联手推出“手机电视”流媒体业务6等。而新媒介从产生到接受,经历了颇为坎坷的曲折。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网络功能逐渐完
善,网络新闻给受众带来方便时,有学者发出这样的哀论:网络传播威胁传统媒介的存在7。但现实告诉我们,这样的哀论纯属“危言耸听”。实际上,人类的传播渠道与传播载体本身是以累积形式发展的。所以,新型媒介产生意味着传播渠道的多样,并不存在谁威胁谁,谁取代谁的必然。因而,我们没有必要对新媒介存任何的恐惧,而应当去研究如何整合现有的传媒资源,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正如前面提到,手机参与大众传播为此提供了平台。我们知道,报纸的最大优点在于有深度,受众可以有选择的阅读,易保存等。同时又存在着页数较多、版面较大,不易携带和反馈太慢的缺点,从而不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手机报的推出,可能成为报纸行业传播的新样式。广播、电视虽然有声有色,但不容忽视的是广播、电视存在着“广种薄收”的弊端,收视率与收听率成为广电人的最大心病。手机电视的出现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手段。因为手机的小巧、易携带的特点,可以使手机作到人手一部人机不离,电视节目可以直接送达观众,并有可能很快收到受众的反馈。这就是手机参与大众传播新形式的实际应用。
3、手机参与大众传播,蕴藏巨大商机。手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在以手机短信为基础上的新业务更是突飞猛进,开拓出了交流传播的新天地。我国手机拥有量在近几年也呈井喷式发展。2005年8月底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手机用户已达到3.7亿户8。如此大的市场空间,如此大的交流空间,必然商机无限。“2004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手机短信收入就接近600亿元,而我国报纸、广播、
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介发展了28年,广告收入才达到600亿左右的规模。9”这一对比一方面显示了手机短信业务发展的迅猛,另一方面,也向我们揭示了手机参与大众传播对于传统媒介的契机所在。当然,这已被业内人士所认识。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的出现就是证明。然而,这样的合作还仅限于小范围,浅层次。如何让手机在大众传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传统媒介与电信运营商以怎样的更为有效、更为便利的形式合作,能将手机传播这捆块蛋糕作打作强,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这一点对于拐点到来的报业发展更为迫切。
正如许多传播学家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正处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而我们发展的未来就是信息社会。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信息和知识产业站主导地位10。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信息最大限度的流动起来,手机传播就是渠道之一,当然手机业务的逐步发展,以及参与大众传播程度的加深,也带来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规范。但无论如何,手机参与大众传播,对于传统媒介和受众来说,都是个巨大的契机。(山西大同大学新闻专业)
参考资料: 12孙发友《新闻报道写作通论》第253 页、254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34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6《中国记者》2005年第10期《信息速递》
7 陈力丹《20世纪世界新闻传播的重大变化与回顾》
89 喻国明《“拐点”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兼论中国传媒业
的发展契机(载《中国记者》2005年第10期)
2024年1月23日发(作者:阿望)
手机传播高科技下的大众传播新渠道
内容提要:就在手机愈加普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时,手机也逐渐走出了人际传播的圈子,开始参与大众传播。当然,手机参与大众传播并不象报纸等传统媒介那样具有完全的独立性。而是以传统媒介为信源,中转给受众的一种传播模式.
那么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它的参与又给大众传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关键字:手机传播 模式 弥补 平台 契机>>手机是高科技下的一种通讯工具。作为通讯工具,参于普遍意义上的传播是理所当然。而手机作为大众传播的新渠道,甚至被称为第五媒体1,就多少让人有点始料不及。那么,手机是以怎样的形式加入到大众传播的行列?它的加入对大众传播的发展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探讨。>>一、 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的两种模式>>手机是以通讯工具的身份现身社会,在某中意义上说是固定电话的延伸。所以,它最初的使命就是完成个人间的联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点对点的传播,这属于人际传播,不在大众传播的研究之列。而手机短信——手机上收发的短信息2的出现,为手机参与大众传播提供了可能。另外,大众传播发展的新形势——各种媒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争夺市场、吸引受众成为第一课题。这就为手机参与大众传播提供了大背景。参与的“可能性”与“大背景”的结合,也就催生了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的第一种模式——反馈式。>>在此模式中,新闻媒
介通过手机短信加强与受众的交流。当受众的想法以手机短信反馈回新闻媒介,再经过新闻媒介传播出去,这条手机短信俨然就成为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当然,手机参与大众传播并不仅仅限于此,而更深层次的参与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手机有更深层次参与的能力,二是手机有更深层次参与的机会。高科技使手机具备了更深层次参与的能力,大众传播的发展更新形势为其提供了机会。所以也就有了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的新模式。
新模式与上面的反馈式相比,手机在大众传播的地位变的更加自主与独立。新闻媒介(特指传统媒介)提供信息,通讯公司开辟新业务,也就是提供渠道。渠道的畅通,手机在受众手中成为了真正的信息载体。另外,手机成为真正的信息载体时,并没有丧失反馈功能,从而使手机传播成为了传播—接收—反馈的完备体系。
二、 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的意义
我们当前所处的社会被称为“高度信息化”阶段。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3。手机参与大众传播,正是融合趋势中的一份子。所以,它的参与必然能为大众传播带来积极意义:
1、优化大众传播的过程,弥补大众传播的缺陷。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有组织的传播活动,它的对象广泛而分散,传播内容
能否在社会上引起关注?是否被受众所接受?在引导舆论、反映舆论、监督舆论中,怎样才能掌握公众的意见指向,做到最大程度的舆论声势?这些都是传播者、传播媒介所关注的和应该关注的。虽然大众传播也有其反馈机制,但这种反馈机制“是迟延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4”。显然,这样的反馈机制不能满足传播者、传播媒介改进传播的要求。而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给这种态势带来了可喜的变因。手机,小巧可随身携带,手机短信编辑简单、快捷,费用也不昂贵。当受众对自己接收到的讯息有想法、有看法时,可迅速的编辑手机短信反馈给传播媒介,传播媒介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短信平台接收到受众的手机短信,并能很快给以回复,从而形成反馈—回复—反馈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好的传播效果。这也就是手机参与大众传播模式一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体现。这一点的应用广播、电视等声画媒介中尤为明显,在重大事件、活动的的报道上更为显著。譬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常常能听到全国各地听众通过手机发来的鲜活新闻,电视台也出现了以手机短信参与调查、手机短信评球等新景象。这在手机未进入大众传播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2、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给现有媒介弥补各自不足,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提供了平台。这一点已在现实中得到了证明,如新华社四川分社与四川联通合作推出“手机报”5,上海文化传媒集团与中国移动联手推出“手机电视”流媒体业务6等。而新媒介从产生到接受,经历了颇为坎坷的曲折。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网络功能逐渐完
善,网络新闻给受众带来方便时,有学者发出这样的哀论:网络传播威胁传统媒介的存在7。但现实告诉我们,这样的哀论纯属“危言耸听”。实际上,人类的传播渠道与传播载体本身是以累积形式发展的。所以,新型媒介产生意味着传播渠道的多样,并不存在谁威胁谁,谁取代谁的必然。因而,我们没有必要对新媒介存任何的恐惧,而应当去研究如何整合现有的传媒资源,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正如前面提到,手机参与大众传播为此提供了平台。我们知道,报纸的最大优点在于有深度,受众可以有选择的阅读,易保存等。同时又存在着页数较多、版面较大,不易携带和反馈太慢的缺点,从而不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手机报的推出,可能成为报纸行业传播的新样式。广播、电视虽然有声有色,但不容忽视的是广播、电视存在着“广种薄收”的弊端,收视率与收听率成为广电人的最大心病。手机电视的出现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手段。因为手机的小巧、易携带的特点,可以使手机作到人手一部人机不离,电视节目可以直接送达观众,并有可能很快收到受众的反馈。这就是手机参与大众传播新形式的实际应用。
3、手机参与大众传播,蕴藏巨大商机。手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在以手机短信为基础上的新业务更是突飞猛进,开拓出了交流传播的新天地。我国手机拥有量在近几年也呈井喷式发展。2005年8月底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手机用户已达到3.7亿户8。如此大的市场空间,如此大的交流空间,必然商机无限。“2004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手机短信收入就接近600亿元,而我国报纸、广播、
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介发展了28年,广告收入才达到600亿左右的规模。9”这一对比一方面显示了手机短信业务发展的迅猛,另一方面,也向我们揭示了手机参与大众传播对于传统媒介的契机所在。当然,这已被业内人士所认识。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的出现就是证明。然而,这样的合作还仅限于小范围,浅层次。如何让手机在大众传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传统媒介与电信运营商以怎样的更为有效、更为便利的形式合作,能将手机传播这捆块蛋糕作打作强,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这一点对于拐点到来的报业发展更为迫切。
正如许多传播学家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正处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而我们发展的未来就是信息社会。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信息和知识产业站主导地位10。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信息最大限度的流动起来,手机传播就是渠道之一,当然手机业务的逐步发展,以及参与大众传播程度的加深,也带来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规范。但无论如何,手机参与大众传播,对于传统媒介和受众来说,都是个巨大的契机。(山西大同大学新闻专业)
参考资料: 12孙发友《新闻报道写作通论》第253 页、254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34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6《中国记者》2005年第10期《信息速递》
7 陈力丹《20世纪世界新闻传播的重大变化与回顾》
89 喻国明《“拐点”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兼论中国传媒业
的发展契机(载《中国记者》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