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6日发(作者:中建中)
亲子共读导读案例:《好大的苹果》
【内容简介】
《好大的苹果》是启发绘本馆已出版的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系列之一。是由日本作家阳野道子根据自己吃苹果时的随意想象创作而成。故事讲述了一个大大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之后,相继引来小鸟、兔子、松鼠、老鼠、蝴蝶等小动物来吃……大大的苹果慢慢变成了苹果芯,最后由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搬走分吃了,大家都吃得好开心。这个好玩的故事文字简单易读,以鲜活漂亮的画面,在二十四页中,传递给了孩子富含丰富营养的信息,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合作、分享和感恩。
【给家长的话】
这是一个非常温馨动人的故事,画面讲究细节,却又简单好玩。作者运用稳定的节奏、相似的语言、相同的背景以及一前一后出场的顺序,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个内心安全的世界: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语句、熟悉的动物朋友,连同书中温暖的色调,都让幼小的孩子感到周围环境的安全。当然,在相对稳定的画面中,作者还暗藏玄机,这其中的秘密,家长可以在与孩子一遍、两遍、三遍……多遍的共读中去寻找发现哦。
哈哈哈,查老师也是看了好多遍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哦!到时候,家长朋友可以和孩子们比一比,看谁找的快!还可以引导孩子在寻找发现的过程中,了解小动物的特征,掌握规律,拓展思维哦。加油!
【亲子共读建议】
◎初读本书时,家长可引导孩子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认识故事中出现的不同动物。
◎再读本书时,家长可以通过故事中“是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这句反复出现的话,引导孩子关注本页画面的细节,掌握一定的看图方法(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等)预测故事中下一个出现的动物,了解故事中各个小动物的特征。
◎精读本书时,家长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观察小动物们看到大苹果时的表情和话语,以及它们在吃大苹果时的动作和声音。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模仿和表演。
◎在共读活动中,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小动物们有没有自己一个人把大苹果全部吃掉?小蚂蚁们是怎样吃苹果的?……让孩子们在讨论中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故事中,最后一句话——“谢谢你,大大的苹果,我们都吃得饱饱的!”可以带孩子一起读一读、说一说。
在实际生活中,和孩子一起分享各种水果、食物时,也可以引导孩子表达谢意,让孩子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在延伸活动中,家长可以与孩子讨论,如果你有一个大苹果,你愿意和谁一起分享?可以怎么分享?
根据孩子的回答,可以延伸出好多的亲子活动哦。比如:一起做苹果汁、苹果派、苹果色拉……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出很多分享的办法,积极地去尝试,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当然,家长还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引导孩子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和别人分享?
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画一画可爱的大苹果、进行涂色练习或者创意画;
老师先跟家长朋友们梳理一下阅读的思路 等下我们来正式的阅读哈
也可以自制一些头饰或者指偶,和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学一学、演一演故事中小动物吃苹果的动作、声音和样子。
总之,绘本除了阅读之外还可以衍伸很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绘本的引领下,探索更加奇妙的世界,感受更多绘本带来的快乐吧!
【分层阅读目标】
高段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认识故事中的各种动物,并初步了解它们的主要身体特征。
☉学会有序地观察画面,尝试找到小动物一前一后出场的顺序、说说哪些小动物吃了大苹果。
☉学会用象声词和动作模仿小动物吃大苹果的样子,体会吃大苹果时的快乐。
☉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
中段
☉认识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并初步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看图说说哪些小动物吃到了大苹果,学学小动物吃苹果的样子。
☉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低段
☉认识故事中出现的动物。
☉用手势或指图表达大苹果慢慢变小的样子,知道苹果给小动物们吃掉了。
☉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一、阅读前
阅读前,家长朋友可以和孩子一起有关苹果的相关话题,激发孩子有关苹果的生活经验。
孩子们,你们吃过苹果吗?你吃过的最大的苹果有多大呢?用你的手比划一下吧!
(低、中、高段的孩子均可比划)
你吃到的苹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的呢?跟你的家人说说你最喜欢吃的苹果是什么样的吧?
低段的孩子,家长可以提供苹果实物让孩子们看看、摸摸、闻闻来体会;
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可以视情况给予实物或图片或通过回忆来讲述。
二、阅读中
今天我们的绘本故事中也有一个《好大的苹果》。它在哪里呢?关于这个好大的苹果发生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拿起绘本来看一看吧!
【绘本基本信息】
1.读封面
这是绘本书的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让孩子自由讲述)对了。在封面的中间部分画着一棵高高的树,这是一棵什么树呢?(苹果树)你是怎么知道的?(手指或说出“苹果”)这是一棵苹果树,树上挂着一个苹果!
再看在书封面的上方有五个大字。你们认识这几个字吗?对了,这是这本书的书名。我们一起来指一指、读一读——好大的苹果。你们发现这几个字里面藏着的秘密吗?把你发现的秘密跟家人说一说吧!“好大的苹果”这几个字啊,前面的三个字“好大的”好像是用苹果树的树枝搭出来的,而“苹果”两个字,你们有没有发现好像是用一块块的苹果果肉拼成的,上面还可以看到红红的苹果皮和黄黄的苹果肉呢!还有“苹”字中的两点好像是用苹果核拼出来的哎!——让人仿佛闻到了苹果香香甜甜的味道哦!
在往下看,在那个红苹果的下面还有一排小字。这上面写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和翻译。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作者简介】
这个书的文与图都是由日本绘本作家阳野道子所作。阳野道子1949年出生于东京。代表作品有《狐狸的过冬准备》、《青蛙三兄
弟:彼特、帕特、贝特》、《堤防上的裁缝店》和《鼹鼠婶婶的李子酱》等。现居住在茨城县石岗市。
这本书的翻译是周珊。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你们找到这些字了吗?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为你读一读,识字的孩子也可以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读哦!
好了,认识了封面上的图画和文字。请你猜一猜,“好大的苹果”这儿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说说你的理由吧!
(高段的孩子可以讲一讲哦)
2.蝴蝶页:
打开绘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蝴蝶页,也叫环衬。整个页面以米黄色呈现,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3.扉页
这是书的扉页。在扉页上我们可以看到同样印有书名,作者和译者姓名,还有出版社的名称。这些文字在哪里?你能找出来吗?现在我们来看扉页的中央,封面上那个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怎样了呀?(落到地面上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吧!
低段的孩子,可以指出或说出画面中的苹果;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引导孩子用词或句子描述苹果:颜色红红的、又大又圆……有谁发现了这个好大的苹果呢?你能在画面中找到吗?
低段的孩子,可以指出画面中的小鸟;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引导孩子用词或句子描述小鸟:蓝色的小鸟、小鸟看到了苹果,飞过来了。……
4.正文
【精彩图片赏析】
(图片1)
小鸟看到了苹果,它是怎么做的?
低段的孩子,可以指出画面中的相关内容;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引导孩子说一说或做一做小鸟啄苹果的样子。是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一种方式进行指导:
方式1:在第一遍阅读时就引导孩子观察图片的细节,进行预测;
方式2:在第二遍阅读时加以观察图片的细致指导: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地观察,注意不漏掉角落的细节。
孩子们,你们找到图片中的秘密了吗?这是谁呢?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根据小动物的特征猜一猜!
(图片2)
方式1:
如果第一遍阅读前页时就有观察预测的孩子,家长可提问“你们猜出小鸟在吃苹果时,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了吗?”并可以返回到前页,找到左下角出现的兔子的耳朵的细节加以印证;提问:小鸟飞走了,兔子来了,它看到大苹果开心吗?它说了什么?
方式2:
如果是在第二遍阅读时再进行细节观察的孩子,家长可以直接引导孩子观察该页面。
提问:小鸟飞走了,谁来了?兔子看到大苹果开心吗?引导孩子观察兔子的表情、眼神等,并根据孩子的能力为孩子读出或让孩子读一读上面的文字。
图片3:
兔子是怎样吃苹果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模仿一下兔子吃苹果的样子和发出的“沙沙”的声音。是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同样,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
方式1:在第一遍阅读时就引导孩子观察图片的细节,进行预测;
或者方式2:在第二遍阅读时加以观察图片的细致指导: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地观察,注意不漏掉角落的细节——左下角也有秘密哦)
图片4
方式1:
如果第一遍阅读前页时就有观察预测的孩子,家长可说“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小松鼠在悄悄地看着呀?”并结合前后两页,对照小松鼠的耳朵的细节加以印证;提问:小松鼠看到大苹果说了什么?
方式2:
如果拟在第二遍阅读时再进行细节观察的孩子,家长可以直接引导孩子观察该页面。
提问:谁来了?小松鼠看到大苹果说了什么?可根据孩子的能力给孩子读出或让孩子读一读上面的文字。
注意:不仅要观察图片中央的主要画面,还要留意图片上下左右的各个细节哦。
在图片的右边缘中间处你发现了什么?——那是刚离开的兔子的尾巴哦!
图片5:
哇,松鼠是怎样吃大苹果的呀!
低段的孩子,可以指出画面中的相关内容,尝试做一做抱苹果的动作;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引导孩子模仿松鼠抱着苹果啃的样子,也可以模仿松鼠啃苹果的咔嚓咔嚓的声音。
是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 家长可以运用之前的方法加以指导,此处不再赘述。
注意,从之前的兔子耳朵到松鼠耳朵再到此处的小老鼠的耳朵,虽然都是小动物的耳朵,但作者从大到小的变化,使得秘密越来越隐蔽,孩子们要睁大眼睛仔细分辨哦,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出其中的秘密!小松鼠走了(注意右边缘中间处隐约显示的小松鼠的尾巴)小老鼠来啦!你感觉它看到苹果怎样?引导孩子观察小老鼠的表情、动作等。小老鼠看到苹果可高兴啦!你看它踮着脚、眼睛盯着大苹果、抿着嘴笑着,还忍不住用鼻子凑上前去闻一闻“嗯——好香啊!”它小小的爪子恨不得立刻扑上前去尝一尝这美味的苹果啊!
(这样的描述不是标准答案,高段孩子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只要孩子能够表达都是棒棒的!)
(图片7)
看老鼠嘎吱嘎吱地咬着苹果。可引导孩子学一学老鼠咬苹果的样子。说说自己吃苹果时是怎样的?是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
注意,现在的秘密可不在左下角喽?在哪里呢?孩子们快来找一找吧!
下一个角色隐藏位置的变化,避免孩子形成思维的定势,引导孩子注意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以更好地拓展孩子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接下来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吃大苹果了呢?家长可以运用前面的方法带着孩子们继续阅读绘本哦!
(图片8)
大大的苹果只剩下苹果核了!有谁,还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孩子们你们找到了吗?
隐藏的小动物又回到了左下角,这样循环反复的运用,同样能够激发孩子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图片9)
好大的苹果不见了!苹果去哪儿了呢?画面上多了两行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谢谢你,大大的苹果!我们都吃得饱饱的。”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对大苹果说的吗?!
低段的孩子们,通过画面知道苹果不见了。家长可以通过重读故事,帮助孩子理解苹果给小动物们吃掉了,大家都很感激苹果,对它说“谢谢”。中段的孩子可以通过再读故事,重温有哪些小动物吃到了大大的苹果。高段的孩子可以重读故事,重点观察图画中的细节,小动物发现大苹果时的样子以及吃大苹果时的动作和声音。
三、阅读后
【互动提问建议】
高段:
☉孩子,你喜欢今天的故事吗?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页呢?为什么?
☉你可以按顺序说一说有哪些小动物吃到大大的苹果了吗?试着模仿一下小动物们吃苹果的动作和声音吧!
☉你喜欢大苹果吗?如果你有大苹果,你愿意和谁一起分享呢?
☉我们一起来讲一讲、演一演今天的故事吧。
中段:
☉孩子,你喜欢今天的故事吗?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页?
☉故事里面有哪些小动物吃到大苹果了呀?他们是怎么吃大苹果的?我们来学一学吧。
☉(指定一页)说一说,图片中谁在吃苹果?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
☉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讲一讲今天的故事吧。
低段:
☉宝贝,今天我们听的是谁的故事呀?你喜欢今天的故事吗?
☉故事里面有哪些小动物吃到大大的苹果了呀?
☉我们一起来再听一遍故事,好吗?
2024年1月26日发(作者:中建中)
亲子共读导读案例:《好大的苹果》
【内容简介】
《好大的苹果》是启发绘本馆已出版的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系列之一。是由日本作家阳野道子根据自己吃苹果时的随意想象创作而成。故事讲述了一个大大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之后,相继引来小鸟、兔子、松鼠、老鼠、蝴蝶等小动物来吃……大大的苹果慢慢变成了苹果芯,最后由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搬走分吃了,大家都吃得好开心。这个好玩的故事文字简单易读,以鲜活漂亮的画面,在二十四页中,传递给了孩子富含丰富营养的信息,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合作、分享和感恩。
【给家长的话】
这是一个非常温馨动人的故事,画面讲究细节,却又简单好玩。作者运用稳定的节奏、相似的语言、相同的背景以及一前一后出场的顺序,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个内心安全的世界: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语句、熟悉的动物朋友,连同书中温暖的色调,都让幼小的孩子感到周围环境的安全。当然,在相对稳定的画面中,作者还暗藏玄机,这其中的秘密,家长可以在与孩子一遍、两遍、三遍……多遍的共读中去寻找发现哦。
哈哈哈,查老师也是看了好多遍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哦!到时候,家长朋友可以和孩子们比一比,看谁找的快!还可以引导孩子在寻找发现的过程中,了解小动物的特征,掌握规律,拓展思维哦。加油!
【亲子共读建议】
◎初读本书时,家长可引导孩子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认识故事中出现的不同动物。
◎再读本书时,家长可以通过故事中“是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这句反复出现的话,引导孩子关注本页画面的细节,掌握一定的看图方法(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等)预测故事中下一个出现的动物,了解故事中各个小动物的特征。
◎精读本书时,家长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观察小动物们看到大苹果时的表情和话语,以及它们在吃大苹果时的动作和声音。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模仿和表演。
◎在共读活动中,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小动物们有没有自己一个人把大苹果全部吃掉?小蚂蚁们是怎样吃苹果的?……让孩子们在讨论中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故事中,最后一句话——“谢谢你,大大的苹果,我们都吃得饱饱的!”可以带孩子一起读一读、说一说。
在实际生活中,和孩子一起分享各种水果、食物时,也可以引导孩子表达谢意,让孩子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在延伸活动中,家长可以与孩子讨论,如果你有一个大苹果,你愿意和谁一起分享?可以怎么分享?
根据孩子的回答,可以延伸出好多的亲子活动哦。比如:一起做苹果汁、苹果派、苹果色拉……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出很多分享的办法,积极地去尝试,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当然,家长还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引导孩子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和别人分享?
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画一画可爱的大苹果、进行涂色练习或者创意画;
老师先跟家长朋友们梳理一下阅读的思路 等下我们来正式的阅读哈
也可以自制一些头饰或者指偶,和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学一学、演一演故事中小动物吃苹果的动作、声音和样子。
总之,绘本除了阅读之外还可以衍伸很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绘本的引领下,探索更加奇妙的世界,感受更多绘本带来的快乐吧!
【分层阅读目标】
高段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认识故事中的各种动物,并初步了解它们的主要身体特征。
☉学会有序地观察画面,尝试找到小动物一前一后出场的顺序、说说哪些小动物吃了大苹果。
☉学会用象声词和动作模仿小动物吃大苹果的样子,体会吃大苹果时的快乐。
☉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
中段
☉认识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并初步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看图说说哪些小动物吃到了大苹果,学学小动物吃苹果的样子。
☉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低段
☉认识故事中出现的动物。
☉用手势或指图表达大苹果慢慢变小的样子,知道苹果给小动物们吃掉了。
☉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一、阅读前
阅读前,家长朋友可以和孩子一起有关苹果的相关话题,激发孩子有关苹果的生活经验。
孩子们,你们吃过苹果吗?你吃过的最大的苹果有多大呢?用你的手比划一下吧!
(低、中、高段的孩子均可比划)
你吃到的苹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的呢?跟你的家人说说你最喜欢吃的苹果是什么样的吧?
低段的孩子,家长可以提供苹果实物让孩子们看看、摸摸、闻闻来体会;
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可以视情况给予实物或图片或通过回忆来讲述。
二、阅读中
今天我们的绘本故事中也有一个《好大的苹果》。它在哪里呢?关于这个好大的苹果发生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拿起绘本来看一看吧!
【绘本基本信息】
1.读封面
这是绘本书的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让孩子自由讲述)对了。在封面的中间部分画着一棵高高的树,这是一棵什么树呢?(苹果树)你是怎么知道的?(手指或说出“苹果”)这是一棵苹果树,树上挂着一个苹果!
再看在书封面的上方有五个大字。你们认识这几个字吗?对了,这是这本书的书名。我们一起来指一指、读一读——好大的苹果。你们发现这几个字里面藏着的秘密吗?把你发现的秘密跟家人说一说吧!“好大的苹果”这几个字啊,前面的三个字“好大的”好像是用苹果树的树枝搭出来的,而“苹果”两个字,你们有没有发现好像是用一块块的苹果果肉拼成的,上面还可以看到红红的苹果皮和黄黄的苹果肉呢!还有“苹”字中的两点好像是用苹果核拼出来的哎!——让人仿佛闻到了苹果香香甜甜的味道哦!
在往下看,在那个红苹果的下面还有一排小字。这上面写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和翻译。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作者简介】
这个书的文与图都是由日本绘本作家阳野道子所作。阳野道子1949年出生于东京。代表作品有《狐狸的过冬准备》、《青蛙三兄
弟:彼特、帕特、贝特》、《堤防上的裁缝店》和《鼹鼠婶婶的李子酱》等。现居住在茨城县石岗市。
这本书的翻译是周珊。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你们找到这些字了吗?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为你读一读,识字的孩子也可以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读哦!
好了,认识了封面上的图画和文字。请你猜一猜,“好大的苹果”这儿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说说你的理由吧!
(高段的孩子可以讲一讲哦)
2.蝴蝶页:
打开绘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蝴蝶页,也叫环衬。整个页面以米黄色呈现,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3.扉页
这是书的扉页。在扉页上我们可以看到同样印有书名,作者和译者姓名,还有出版社的名称。这些文字在哪里?你能找出来吗?现在我们来看扉页的中央,封面上那个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怎样了呀?(落到地面上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吧!
低段的孩子,可以指出或说出画面中的苹果;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引导孩子用词或句子描述苹果:颜色红红的、又大又圆……有谁发现了这个好大的苹果呢?你能在画面中找到吗?
低段的孩子,可以指出画面中的小鸟;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引导孩子用词或句子描述小鸟:蓝色的小鸟、小鸟看到了苹果,飞过来了。……
4.正文
【精彩图片赏析】
(图片1)
小鸟看到了苹果,它是怎么做的?
低段的孩子,可以指出画面中的相关内容;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引导孩子说一说或做一做小鸟啄苹果的样子。是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一种方式进行指导:
方式1:在第一遍阅读时就引导孩子观察图片的细节,进行预测;
方式2:在第二遍阅读时加以观察图片的细致指导: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地观察,注意不漏掉角落的细节。
孩子们,你们找到图片中的秘密了吗?这是谁呢?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根据小动物的特征猜一猜!
(图片2)
方式1:
如果第一遍阅读前页时就有观察预测的孩子,家长可提问“你们猜出小鸟在吃苹果时,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了吗?”并可以返回到前页,找到左下角出现的兔子的耳朵的细节加以印证;提问:小鸟飞走了,兔子来了,它看到大苹果开心吗?它说了什么?
方式2:
如果是在第二遍阅读时再进行细节观察的孩子,家长可以直接引导孩子观察该页面。
提问:小鸟飞走了,谁来了?兔子看到大苹果开心吗?引导孩子观察兔子的表情、眼神等,并根据孩子的能力为孩子读出或让孩子读一读上面的文字。
图片3:
兔子是怎样吃苹果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模仿一下兔子吃苹果的样子和发出的“沙沙”的声音。是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同样,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
方式1:在第一遍阅读时就引导孩子观察图片的细节,进行预测;
或者方式2:在第二遍阅读时加以观察图片的细致指导: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地观察,注意不漏掉角落的细节——左下角也有秘密哦)
图片4
方式1:
如果第一遍阅读前页时就有观察预测的孩子,家长可说“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小松鼠在悄悄地看着呀?”并结合前后两页,对照小松鼠的耳朵的细节加以印证;提问:小松鼠看到大苹果说了什么?
方式2:
如果拟在第二遍阅读时再进行细节观察的孩子,家长可以直接引导孩子观察该页面。
提问:谁来了?小松鼠看到大苹果说了什么?可根据孩子的能力给孩子读出或让孩子读一读上面的文字。
注意:不仅要观察图片中央的主要画面,还要留意图片上下左右的各个细节哦。
在图片的右边缘中间处你发现了什么?——那是刚离开的兔子的尾巴哦!
图片5:
哇,松鼠是怎样吃大苹果的呀!
低段的孩子,可以指出画面中的相关内容,尝试做一做抱苹果的动作;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引导孩子模仿松鼠抱着苹果啃的样子,也可以模仿松鼠啃苹果的咔嚓咔嚓的声音。
是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 家长可以运用之前的方法加以指导,此处不再赘述。
注意,从之前的兔子耳朵到松鼠耳朵再到此处的小老鼠的耳朵,虽然都是小动物的耳朵,但作者从大到小的变化,使得秘密越来越隐蔽,孩子们要睁大眼睛仔细分辨哦,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出其中的秘密!小松鼠走了(注意右边缘中间处隐约显示的小松鼠的尾巴)小老鼠来啦!你感觉它看到苹果怎样?引导孩子观察小老鼠的表情、动作等。小老鼠看到苹果可高兴啦!你看它踮着脚、眼睛盯着大苹果、抿着嘴笑着,还忍不住用鼻子凑上前去闻一闻“嗯——好香啊!”它小小的爪子恨不得立刻扑上前去尝一尝这美味的苹果啊!
(这样的描述不是标准答案,高段孩子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只要孩子能够表达都是棒棒的!)
(图片7)
看老鼠嘎吱嘎吱地咬着苹果。可引导孩子学一学老鼠咬苹果的样子。说说自己吃苹果时是怎样的?是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
注意,现在的秘密可不在左下角喽?在哪里呢?孩子们快来找一找吧!
下一个角色隐藏位置的变化,避免孩子形成思维的定势,引导孩子注意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以更好地拓展孩子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接下来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吃大苹果了呢?家长可以运用前面的方法带着孩子们继续阅读绘本哦!
(图片8)
大大的苹果只剩下苹果核了!有谁,还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呢?孩子们你们找到了吗?
隐藏的小动物又回到了左下角,这样循环反复的运用,同样能够激发孩子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图片9)
好大的苹果不见了!苹果去哪儿了呢?画面上多了两行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谢谢你,大大的苹果!我们都吃得饱饱的。”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对大苹果说的吗?!
低段的孩子们,通过画面知道苹果不见了。家长可以通过重读故事,帮助孩子理解苹果给小动物们吃掉了,大家都很感激苹果,对它说“谢谢”。中段的孩子可以通过再读故事,重温有哪些小动物吃到了大大的苹果。高段的孩子可以重读故事,重点观察图画中的细节,小动物发现大苹果时的样子以及吃大苹果时的动作和声音。
三、阅读后
【互动提问建议】
高段:
☉孩子,你喜欢今天的故事吗?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页呢?为什么?
☉你可以按顺序说一说有哪些小动物吃到大大的苹果了吗?试着模仿一下小动物们吃苹果的动作和声音吧!
☉你喜欢大苹果吗?如果你有大苹果,你愿意和谁一起分享呢?
☉我们一起来讲一讲、演一演今天的故事吧。
中段:
☉孩子,你喜欢今天的故事吗?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页?
☉故事里面有哪些小动物吃到大苹果了呀?他们是怎么吃大苹果的?我们来学一学吧。
☉(指定一页)说一说,图片中谁在吃苹果?谁在暗地里悄悄地看着?
☉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讲一讲今天的故事吧。
低段:
☉宝贝,今天我们听的是谁的故事呀?你喜欢今天的故事吗?
☉故事里面有哪些小动物吃到大大的苹果了呀?
☉我们一起来再听一遍故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