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7日发(作者:富双文)
云存储市场
调查报告
前言:
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云存储(Cloud Storage)”承担着最底层以服务形式收集、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上层的云平台、云服务等业务.云存储通常由具有完备数据中心设施的第三方提供.企业用户和个人将数据托管给第三方,通过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形式对数据进行按需存取操作.简单说来,可以理解为延伸出来的、有人替你打理的在线存储空间。
实际上,云存储的概念虽然是近两年提出的,但其实际应用早在10多年前便已随着基于互联网的 Email 系统而开始(最早由 Hotmail 提出这一概念,如今
Gmail 成了这一领域的象征)。Web2.0 引爆的种种热门的服务,从 Google Docs
文档到 Evernote 笔记,从 Facebook 关系到 Twitter 话唠,也都是建立在云存储的机制之上。可以说,不是每个网民都知道云存储的存在,但至少有八成网民已经生活在了云端。
对用户而言,云存储的优势主要在于:1、按需使用,按需付费,不必承担多余的开销,有效降低成本。2、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设施或配备专人负责维护,减少管理难度。3、将常见的数据复制、备份、服务器扩容等工作交由第三方执行,从而将精力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4、快速部署配置,随时扩展增减,更加灵活可控。
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集群技术、网格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拓展,CDN内容分发、P2P、数据压缩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完善,云存储在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在商业前景方面,以“用户创造内容”和“分享”为精神的 Web2。0 推动了全网域用户对在线服务的认知,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也已从中获取甜头,并成为了样本范例。无怪乎,云存储一时成为了业界眼中的香饽饽、新的业务增长点。
国内云存储市场
整体市场状况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几年,国内云存储业务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3%。国内云存储业务市场规模将由2009年的605万美元快速增长至2014年的2。1亿美元。
主要产品对比
联想是国内较早提供云存储服务的知名企业,但其业务主限于商用。国内的个人用户更多地使用国外的免费工具,如 Dropbox、SugarSync、Windows Live Mesh。而在今年5月,随着最负盛名的云存储工具 Dropbox 获得功夫墙荣誉认证而在国内无法访问,沉寂多时、蠢蠢欲动的国内 IT 行业终于按耐不住,纷纷抢在了这一时点开始爆发。接下来的半年,纷至沓来的各类云存储服务势如破竹,一时多少豪杰,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此,我简单地就我对行业的了解及个人的观点,谈谈国内云存储领域七大代表行业的争霸态势:
一、以传统硬件制造商为主导,代表:华为(数据银行 DBank)
华为是国内著名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业务范围已遍布全球。就其现有资源来看,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完备的硬件支持绝对是其挺进云存储领域的资本,也是令其他公司可望而不可及的资源。华为的既有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推广能力和阔绰的空间容量(如果他愿意,每个免费用户区区几十个G的初始空间完全不在话下).
但同时,如何提升商业运作能力,如何面对普通大众消费市场推出体验优秀的产品,以及如何将自身的硬件优势逐步向软件方面拓展,是华为接下来必须着力提升的。
二、以门户网站巨头为主导,代表:新浪(微盘)
在抓住时机切入行业热点方面,新浪的脚步始终领先于其他门户。微博的成功再一次见证了当年博客推出时的辉煌,开发者开放平台(Sina App Engine)和微博开放平台的双重推动又让其胃口进一步大增。在此基础上,新浪推出云存储工具“微
盘",既是对自身开放平台底层架构的完善,也是吸引开发者入驻和提高普通用户黏性的利器。
凭借与新浪微博的良好支持(使用微盘分享文件给微博好友,具有病毒效应,且能提高粉丝数量),微盘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不少微博用户的眼球,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量也一路蹿升。无关乎有其他云存储工具的朋友感叹,“在微博上向新浪发起狙击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微盘的功能仍显薄弱(但看得出在快速迭代),在业务型台上也较为依赖微博的影响力。后续新浪将如何推广,使其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新业务,将是一步值得跨出的步子。
三、以云端化的传统应用工具为主导,代表:金山(快盘)
曾是国人骄傲的金山 WPS 近几年一直在寻求业务的突破和转型,在引入 WPS
在线办公空间的概念后,已先于竞争对手微软成为了自身集成云端化的在线办公协作工具.几乎与华为 DBank 同期出道的快盘,也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已经先后推出了 PC版、Android版、iPad版、便携版等,产品线拓展得最快也最全。
但金山毕竟是一家做应用软件起家的公司,迈向在线领域既无硬件设备的积累,也无巨头手中的资源,面对的营收压力也高于上述二者。如何在巨头林立的行业中以“小"搏“大”,是快盘需要突破的一大难点。或许正如金山一贯的战略,国内主推免费优质的服务,而主要将盈利寄托于国外市场?
四、以网络在线存储空间为主导,代表:115网盘(优蛋)
按理说各家纷纷涌入云存储,动的是这些本身从事在线存储业务的项目的地盘,因此他们最该是不能坐视不管的。于是,国内铁杆用户数颇多的 115 网盘高调宣布,将在后续加入文件同步功能,加入这场卧榻之侧的战役。
类似 115 这样的在线存储服务,自身向同步、云存储拓展几乎是水到渠成不需多费力的事情,其自身的业务形态和技术已具有先发优势,加之手中已经掌握的一大批注册用户资源,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但毕竟是独立运作的中小型团队,尽管手中产品已经成型,但在巨头纷纷介入之际,如何与巨头们正面抗衡,仍让人为其捏一把汗.说到底还是如何以小搏大的问
题。或许,与巨头展开合作是一条出路?
五、以下载工具为主导,代表:迅雷(随身盘)、FlashGet(袋鼠)
下载工具的突然乱入,既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本身从事的业务与大容量文件存储、多人多线程传输、虚拟化、资源分享相关,又已经具备了占据大量用户终端的客户端,推广起来顺水推舟即可。
但以“下载”和“分享”功能打入用户心智模型的工具,如何在推广“数据存储"时给用户以安全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谁都不想让自己的隐私数据被他人下载剽去)。至于与巨头们的较量么,倒不必过虑,紧密结合目前占领的资源交换分享市场,牢牢抓住目标用户的需求,兴许能在巨头们无法或不屑涉及的缝隙里活得足够滋润.
六、以安全工具为主导,代表:360(云盘)
以“安全”为品牌核心价值的 360,一路高唱凯歌地不断进军杀毒、导航、浏览器、软件管家等领域,市场占有量节节攀升。似乎打着“安全”和“免费"的旗号,做什么都是畅行无阻一路绿灯。因此,当 360 要掺和云存储,我们自然会想到,其宣传推广的手腕无异于“安全的数据存储备份”云云.
目前云盘的身影尚未出现,密盘却已先行杀到.后续 360 的产品线将如何演变,是密盘摇身一变的华丽转身,还是双“盘”齐下的并驾齐驱,我们拭目以待.
然而或许令 360 和周鸿祎都措手不及的是,此次“3Q”大战算是彻底撼动了 360
得以俘获用户的根基,用户开始质疑其安全,遂也将这种恐慌蔓延至所有国产工具行列。在这个节骨眼,打算出一款高度强调用户隐私与加密安全的产品,有多少用户能够买 360 的账?
七、以垄断 IM 工具为主导,不用代表,就是:腾讯QQ
无需过多解释,腾讯的扩张手段一向为业界诟病,让创业者唏嘘。自身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用户基数,同时 QQ 硬盘、离线传输、文件中转站等工具服务已经全部到位,虽尚未公然昭告天下其进军云存储的消息,但狼子野心基本上也算板上钉钉,业内默认了。
对于腾讯进军云存储,我实在罗列不出什么反对理由或是明显弊端。这或许就是企鹅巨人的可怕之处,这场游戏尚未登场的幕后BOSS.
参考资料:
2009年~2014年国内云存储服务市场规模
中国电信启动天翼云计算战略 明年将推云主机、云存储
国内云存储领域的七雄争霸
产品介绍
酷盘: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酷盘云存储是由北京袋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运营的云存储平台.酷盘是由趋势媒体集团推出的云存储免费网盘,趋势媒体集团是著名下载工具快车(FlashGet)的母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现有团队60余人,其中多人来自于腾讯、华为、迅雷、金山、快车等中国一流互联网企业,具有多年文件传输、文件存储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
2010年9月,酷盘获得著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天使投资,并于2011年1月完成A轮融资.
2011年10月,酷盘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计划未来一年内投入1亿元用于酷盘基础服务建设,打造国内最好的云存储服务。
产品简介(发展历程)
酷盘先后发布了Windows, Web, Android, iPhone, Symbian, Mac各平台的产品,为用户提供跨平台的云存储服务.
主要客户对象
应该是个人
产品架构
酷盘开发团队使用其独有的分步式架构解决了规模化运营问题,“分步式架构的好处有这么几点,第一可以实现冗余存储,文件不会丢失.第二是存储容量可以线性扩充,可以从容应对快速增长的用户需求。”对于酷盘来说,规模化运营使边际成本会越来越小,并且不会出现服务器无法跟上用户数增长的情况。
在运营成本方面,虽然酷盘实行HTTPs的加密机制,对服务器的消耗非常大,
但其拥有业内领先的全局调度架构及自有收发包协议,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业务服务器带宽及成本,实现高安全性和数据中心低成本运营。
产品主要功能
酷盘用于文件管理及备份,可将相同文件即时自动同步至PC、手机、Web。酷盘不受时间,地点,设备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PC或手机上对文件进行管理及备份。您保存到酷盘的文件都会安全的存储到酷盘云服务器,无需担心文件丢失.您还可以随时将酷盘的文件分享给好友。此外,酷盘还可以帮助您管理个人资料。酷盘提供最大2G容量,邀请100个好友注册酷盘,可额外奖励5G空间。酷盘不限单个文件大小,可在线上传下载文件,也可以使用客户端随时随地同步文件,多重加密、多重备份
产品特征
超大容量:15G免费空间,将可随时扩容
方便快捷:随时随地获取文件,即时同步
安全稳定:数据多重加密,完善的技术框架
多重备份:备份至多台服务器,分布到各地
跨平台使用:适用于多平台,目前可在PC、手机上使用
同步通讯录:可手机间、PC间、手机与PC间同步通讯录
盈利模式
酷盘会赠送大家15GB的云端存储空间,如果用户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进行额外容量的购买,酷盘采用的是包月或者包年的付费方式,费用根据不同的容量大小可以进行选择。
近年销售额:
原始积累和拉用户的初级阶段
当前用户量
2011年6月,酷盘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百万,每天上传文件数量超过400万个,每日登陆的用户数也超过20万,每日用户同步文件数用千万次来进行计算。据统计,目前酷盘每天注册用户以两万的速度进行高速增长,预计到六月下旬注册人数将突破200万大关,到今年年底达到800万。
参考资料:
官网:https://。com/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856932。htm
联想网盘: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作为一家战略驱动的投资控股公司,联想控股采用母子公 联想新标识
司治理结构,下属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联想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融科智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弘毅投资、神州租车六家子公司,涉及IT、投资、地产等三大行业,同时利用其独特的影响力,抓住发展机遇,近年来积极涉足金融业和新能源产业,力图打造将其成为支撑联想控股快速发展的第四极和第五极.
产品简介(发展历程)
联想网盘是2007年12月15日上线的一款面向存储消费者的产品,这款产品目前发展到今天,有了联想企业网盘和联想商务网盘两种产品.
主要客户对象
企业网盘:前者是针对中小企业网络文件的存储和管理
商务网盘:后者针对个人消费者的数据存储、备份、中转和受控的分享工具
产品架构
用户信息被备份为6份,本地一份,异地5份
产品特征
企业按需定制页面
子账户权限管理
日志监控与审计
超大文件加密高速传输
多语言支持
联想品牌保证
网络银行级安全级别
7*24小时运营
盈利模式
免费试用14天,之后需要购买使用。
企业网盘
商务网盘
参考资料:
官网:http:///
云海创想: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云海创想信息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云数据服务的高科技公司,致力于在中国市场成为提供云存储和云计算服务的主导力量。
云海创想成立于2010年5月,坐落于无锡太湖科技园.在建的云存储产业基地,总投资5亿元,占地73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集云数据服务产业研发、运营、市场应用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海创想是国内首家能提供从云数据服务运营管理平台到客户终端完整系统的企业,并在全国率先将完整的云数据服务系统投入市场化运营。公司的产品已经入围深圳超算中心,以及中国电信全球眼第四代云存储平台的选型。在政府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无锡的云数据平台已经在新区太科园微纳大厦开始试运营。公司多名专家被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聘为评审专家,参与到国家级云存储产业的规划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目前,云海创想已与Intel、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就云存储技术开发、云数据中心运营管理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积极推动中国自主创新的云数据服务发展。
产品简介(发展历程)
主要客户对象
定位于企业和个人的在线数据备份和容灾应用。目标行业锁定政府、教育、医疗、电信、媒体、互联网等非结构化数据为主,有备份容灾需求的行业,以及个人在线存储市场
参考资料:
官网:http://oudz。com/
金山快盘: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这个就不用介绍了吧
产品简介(发展历程)
早在2007年,金山就成立了云存储实验室,但在当时的规划中,快盘只是为WPS
Office几千万活跃用户提供个人文档存储的功能,后来Dropbox在国外被用户认可和接受,证明了个人云存储服务的广阔前景,金山快盘被独立出来。 2010年3月内测版的发布,快盘成为中国首家多终端同步网盘。
主要客户对象
定位于个人云存储中心
产品架构
快盘目前提供的初始空间容量是5G,通过推荐好友、操作任务、每日签到对快盘进行升级,就可以轻松获得15G+的空间容量。单个文件不超过300M,在上传文件之后,可以自动同步到电脑、手机等,并且支持pc、ipad、iphone、android等平台使用,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最新文件。
多IDC存储技术,目前快盘已经于5个城市7个IDC部署存储节点,由于不依赖专线,可以大幅度降低带宽费用。同时,由于数据的多个备份保存在多个IDC,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造成数据丢失
产品特征
1、实时数据备份,保障文档安全
2、快速同步数据
3、随时随地和你的团队分享文档
4、移动设备直接获取资料
5、共享文件夹,协作更高效
6、可以使用QQ登录
盈利模式
免费服务
当前用户量
发布一年多,快盘用户量已接近500万,用户上传文件超过20亿
参考资料:
官网:www。/
国外云存储市场
整体市场状况
根据IDC的数据,到2013年,云存储服务的增长率预计将超过所有其他IT云服务.在未来四年内,云服务的市场规模将从现在的174亿美元增长到442亿美元,其中,云存储的市场比例将从目前的9%增长到14%,也就是说云存储的市场规模将接近62亿美元
五大产品对比
云存储和音乐服务最近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苹果的iCloud则让云存储服务进入全面战争状态。有人甚至认为iCloud的目的是干掉Windows。
种类繁多的云存储服务让人眼花缭乱,下面就从空间、支持文件类型、易用性、支持设备、音乐服务、离线支持、可用性等七大方面对五大云存储服务进行详细介绍。
这五大云存储服务是苹果iCloud,Google,亚马逊Cloud Drive,Windows Live
SkyDrive和Dropbox。
空间
第一名: Google
可达16TB, 20000首歌曲
第二名: 亚马逊Cloud Drive
5-1,000GB
第三名= 苹果iCloud
5GB+,25000+ 歌曲
第三名= Dropbox
可达100GB
第五名: SkyDrive
25GB
首先来看一下存储空间。根据付费多少,你可以在亚马逊获得5GB到1TB的空间.
Dropbox提供2GB免费空间,高级用户可获得100GB空间.
SkyDrive提供25GB空间,但你可以通过其他Windows Live产品存放自己的文档、电子表格、电子邮件等。25GB的上限让SkyDrive成为存储空间最小的云存储服务.
Google的情况比较复杂.没有一个固定空间限制,而是通过Gmail’、文档、Picasa相册等各个产品来约束空间,提供一个免费配额,一旦超过这个数字用户就要付费.最高16TB存储空间。此外你还可以通过Music Beta存储2万首歌曲。
苹果iCloud更难确定.你可以获得5GB免费空间,用来存储你的邮件、联系人、日历、设备备份设置和办公文档。此外还有单独存储照片和视频的空间。苹果会为你保存最近的1000张照片和视频(用iOS设备拍摄),时间为30天.至于从iTunes购买的应用、图书和音乐,都可以存到iCloud中,没有限制.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从苹果之外的地方购买的音乐。iCloud允许你匹配2.5万首歌曲,其中不包括从iTunes购买的歌曲。
Dropbox和iCloud在存储空间方面非常类似,并列第三.
亚马逊的存储空间一目了然,但很可能Google提供的存储空间最大。
文件类型
第一= Cloud Drive
所有
第二= Dropbox
所有
第三: SkyDrive
所有
第四: Google
所有
第五: iCloud
所有
亚马逊Cloud Drive和Dropbox明显胜出,只要是能上传的文件类型,两者都支持,不限制文件大小。
从技术角度讲你也可以上传任何文件到iCloud和Google,因为你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保存为草稿,然后发给自己。iCloud会占用5GB免费空间.但是通过附件这种方法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有大小限制。
SkyDrive支持任何文件类型,但每个文件不得超过50MB
易用性
第一=iCloud
轻而易举
第一= Dropbox
天才
第三: SkyDrive
慢,好用
第三: Cloud Drive
慢,易管理
第四: Google
分散,慢
苹果可能花了很长时间才为iOS和Mac设备开发出一套内容同步系统,但iCloud做到了极简。用户所有文件都放在同一个地方,根本无需管理,无需了解自己的存储空间。
Drobox略微复杂,需要一些手动管理,但做到了无缝同步。只需拖拽文件就可以在各种设备上保持同步。
亚马逊Cloud Drive相对来说更价值观。花钱就可以买到更多空间,你可以把所有内容都存在同一个地方。不便的是你需要一个额外的桌面客户端,如果你想播放音乐,还需要单独开辟一块空间。此外,亚马逊也有一个和iTunes一样大小的音乐库,但你需要手动上传所有音乐,而不是让服务器和你现有的歌曲进行自动
匹配。因此上传音乐库需要很长时间,占用很多带宽。
微软SkyDrive也存在速度问题,但更容易让人接受。如果你通过网站管理自己的空间的话,界面更加漂亮,拖拽很方便。
Google的问题在于不同的文件需要放在不同的地方,管理起来更难一些。
设备
第一= Dropbox
所有,大量客户端
第一= Google
所有,有些客户端
第三: 亚马逊Cloud Drive
Android,PC,Mac以及任何支持Flash的设备
第四: icloud
PC,Mac,iOS
第五: skydrive
PC,Mac,Windows Phone 7
在设备支持方面,Google和Dropbox胜出.如果你在线的话,你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自己的文档、图片、视频、邮件等.如果你想访问Music Beta歌曲,则只能在电脑和Android手机上.
Dropbox于此类似。但还提供Mac,Windows,Linux,iOS,黑莓,Windows Phone
7和Android客户端.
只要你的设备支持Flash,亚马逊Cloud Drive就可以让你管理自己的内容,播放自己的音乐。所以只要避开iOS或Windows Phone 7你就万事大吉了.
iCloud则像是苹果的封闭花园,但是你可以把这些内容同步到Mac甚至Windows。
垫底的SkyDrive则没有移动版网站,也没有应用,但是支持在Windows Phone手机中上
音乐
第一: 苹果iCloud
音乐库+1800万首歌曲供你选购
第二: 亚马逊Cloud
音乐库 + 1500万首歌曲供你选购
第三: Google
音乐库
Dropbox
不支持
SkyDrive
不支持
是否支持音乐播放是选择云存储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
iTunes支持把购买歌曲无线下载到任何设备上,有了iCloud你无需花费数周时间上传歌曲文件。系统可以自动识别你的歌曲,然后存档备用。不便之处是如果你想在移动设备上听歌的话,需要把音乐文件放在移动设备上。
iTunes Match则可以让你访问没有购买的歌曲。
亚马逊的音乐播放服务正在追赶苹果,不同之处在于只能通过笔记本或Android手机播放。
除了手动上传问题之外,另一个问题是音乐的质量。亚马逊的Cloud Drive和Cloud Player只能让你收听自己上传的版本,而不是亚马逊自己的版本.如果你上传的MP3都是320kbps的,那还不错,如果是音质比较差的128kbps,还是选择iTunes Match为好。
垫底的是Google的Music Beta。类似于亚马逊Cloud,但没有音乐商店
离线支持
第一: Dropbox
是
第二: 苹果iCloud
是
第三: Google
有时是
第四: Cloud Drive
否
第五: SkyDrive
否
在离线访问方面,最好的云存储服务是Dropbox,因为与其说它是一个存储服务,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同步服务.
苹果iCloud的同步系统也会把大部分文件保存在本地,然后通过无线同步。
Google Music Beta支持离线播放专辑(而非单曲)。
SkyDrive和亚马逊Cloud Drive垫底。
成本
第一: google
目前免费,超出部分$0.25/GB
第二: skydrive
25GB免费
第三: 亚马逊Cloud
5GB免费,超出之后$1/GB
第四: 苹果iCloud
免费 (iTunes match除外)
第五: Dropbox
2GB免费,超出部分$2/GB
SkyDrive提供25GB免费空间,无法购买更多空间.
Google称Music Beta有一个免费期,之后会收费。 其他方面,Google免费提供8GB
Gmail空间,1GB照片和视频空间,1GB文档空间.超出部分$0.25/GB/年,但每次至少购买20GB。
亚马逊Cloud Drive提供5GB免费空间,如果你从亚马逊音乐商店里购买一张专辑的话空间可升级到20GB。
iCloud中只有iTunes Match收费,一年25美元。
Dropbox提供2GB免费空间,邀请别人加入的话最高可获得8GB空间。此外还
可以付费升级到50GB和100GB空间.
可用性
第一= Dropbox
任何地方
第二= SkyDrive
任何地方
第三= Cloud Drive
任何地方(需要播放器)
第三= iCloud
任何地方(部分功能)
第三= Google
任何地方 (Music Beta仅限美国)
Google Music Beta仅限美国用户使用.iCloud功能还没有完全发布,iTunes Match将仅限美国用户使用。亚马逊Cloud Drive可在任何地方访问,但只有美国用户可使用Cloud Player播放器。
结论
按字母顺序
亚马逊Cloud Drive
有潜力。存储空间大,如果每年在MP3音乐商店购买一张专辑的话可获得25GB免费空间。可用性一般。有些臃肿,消耗时间,没有同步功能,所以你需要自己手动管理文件。
iCloud
苹果风格,简单易用,你甚至无需处理存储空间。最出色的地方是其音乐服务。
Dropbox
Dropbox工作原理和iCloud接近,但更加漂亮。支持大量设备.唯一不足是免费空间有限,超出之后价格不菲。最适合内容同步,而不是存储。
粗糙,准备就绪.没有上传文件的地方,云存储分布在不同的产品中.Gmai和Google文档可能非常靠谱,但Picasa并非所有人的选择,而且Music Beta任重道远。
Windows Live SkyDrive
简单。提供一个完全免费的盒子,放什么你自己说了算.遗憾之处是只能通过电脑访问.
以上就是五款云存储服务的具体情况,至于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取决于你自己的需求。
参考资料:
五大云存储服务对比:iCloud、Google、亚马逊Cloud Drive、Dropbox和SkyDrive
产品介绍
Dropbox: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Dropbox由Drew Houston和Arash Ferdowsi在2007年联合创立,创始资金来自Y
Combinator.目前,Dropbox的投资来自Sequoia Capital和Accel x在2008年9月上市。
北京时间10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数字存储服务公司Dropbox是当今最热门的技术创业公司,这家成立不到五年的公司获得了高达2。5亿美元的融资,其估值达到了40亿美元。
产品简介(发展历程)
开发:Dropbox公司
初始版本:2008年9月
稳定版本:1.0.10
预览版本 :1.0。14
操作系统:跨平台
语言:英语
发展状态:活跃
类型:在线备份
产品架构
Dropbox使用亚马逊的S3存储系统来存放文件. 并采用SoftLayer技术来购建后端的基础设施. Dropbox同步采用SSL传输数据,而存储则通过AES—256进行加密。
产品主要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Dropbox客户端,把任意文件丢入指定文件夹,然后就会被同步到云,以及该用户其他装有Dropbox客户端的其他计算机中。
Dropbox文件夹中的文件随后就可以与其他Dropbox用户分享,或通过网页来获取。用户也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来手工上传文件。
Dropbox作为存储服务,主要专注于同步和共享。Dropbox支持修订历史纪录,即使文件被删,也可以从任何一个同步计算机中得以恢复。用户通过Dropbox的版本控制,可以知道他们共同作业文件的历史纪录,这样多人参与编辑、再发布文件,就不会因为并发而丢失先前的纪录。版本纪录历史仅限于30天,而通过付费可以实现无限的版本纪录,也就是所谓的 ”Pack-Rat"。版本纪录用到了差分编码技术,为了节省带宽和时间,当用户Dropbox文件夹中的文件发生变化后,Dropbox只上传改变的文件部分,并实施同步.尽管桌面客户端对单个文件大小不作限制,而通过网站上传的单个文件大小上限则是300MB。.
盈利模式
Dropbox采用了差异化服务的运营模式。其为初始用户提供2G的免费文件空间,为获得更多文件空间,用户有两种选择:一、通过邀请其他人使用和参与其他活动获得奖励;二、用户通过付费获得。
50G空间每年99美元,100G空间每年199美元,这个价格相对其他产品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近年销售额
尽管该公司96%的用户正在免费使用其服务,但是该公司在今年的营收有望达到2.4亿美元。Dropbox只有70名员工,其中大多数是工程师,但是该公司平均每个员工创造的营收约为谷歌的三倍。休斯顿称,该公司已实现盈利,但是他并未透露利润率。
它的前景只会变得越来越好。这96%的非付费用户正在迅速地将他们的数据上传到Dropbox上,每天有数千个用户突破免费的2G存储空间,开始升级到每月10美元的50G存储空间和每月20美元的100G存储空间。即使明年休斯顿没有一个新的用户注册,他的销售额也将会翻一番。“但是很显然,我们明年的注册用户还会继续增加。”休斯顿说。
当前用户量
Dropbox在2008年9月上市,此后用户上升到300万,并且用户量增长迅速。
运营18个月,用户数量10万增加到几百万,没有广告支出,竞争对手无数,公司由工程师组成,无销售经验的人员.2008年9月注册用户数10万,2010年1月,注册用户数400万。
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文件备份和共享服务Dropbox将于近日宣布,Dropbox总用户量已经突破2500万,用户每天“存储"文件量达2亿,平均每5分钟存储100万个文件
2011-10-20,Dropbox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它现在拥有5000万个用户,这个数字是一年前的三倍.
参考资料:
云存储服务Dropbox用户量突破2500万 或启动IPO
baike。baidu。com/view/
icloud: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苹果公司
产品简介(发展历程)
苹果公司于2011年6月6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全球开发者大会推出了全新的iCloud云服务
由Daniel Arthursson创立于2001年,Xcerion提供icloud,此为以包含22项待批专利的突破性专有技术为基础而打造的一款世界领先的“Cloud OS”(云操作系统)。
iCloud是一种云服务,它可以存储多种内容,包括音乐、电子书、照片、联系人、
日历等。用户只要用苹果ID进行登录,便可在所有iOS设备上联网访问,iCloud还将对每位用户的重要数据每天备份一次,此外,它还加入了iWork功能。
主要客户对象
iPhone、iPad、iPod touch、Mac 或 PC 用户,
产品主要功能
自动备份:通过 WiFi 等无线网络,实现每天自动备份.备份的内容包括音乐,照片,视频,应用程序,书籍等。
云端文档:在 iWork 等程序上创建的文档,可以自动同步到云端,修改记录也能同步。开发者也能利用 iCloud API 给自己的程序添加云同步功能。
云端照片:任何设备的照片都能自动同步到云端。iCloud 上保存最近 30 天的照片,iOS 设备上保存最新的 1000 张照片,而 Mac 和 PC 上保存所有照片。这个功能也支持 Apple TV 。
云端 iTunes :购买的音乐可以在任一相同 Apple ID 的设备上多次下载,
产品特征
iCloud将苹果音乐服务,系统备份,文件传输,笔记本及平板设备产品线等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而且联系非常紧密。
盈利模式:
iCloud可以免费提供5GB的存储空间.虽然额外的存储空间定价高于竞争对手,但多数用户恐怕永远都不需要额外购买空间。从苹果购买的照片、视频、音乐和和应用不会被计入5GB的限制.对于那些喜欢下载大量数据的用户而言,也可以以每年20美元的价格购买10GB的额外空间。要购买20GB额外空间,则需要支付40美元的年费.50GB为100美元。
当前用户量
2011年10月18日,苹果透露,苹果云计算服务iCloud的用户量也已突破2000万。
参考资料:
www。。cn/icloud/features/
总结
在国内云存储市场,各大企业争得火爆,都无一不是以“云存储”作为重要卖点。仔细观察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现,从网上音乐,到网上视频,其实云存储早已悄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只是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种改变;而越来越多的云存储产品将推动更多个人用户去拥抱云存储。个人云存储应用正在成为所有用户,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的香饽饽.云存储市场还是一块尚未被分食的诱人的大蛋糕,各厂商力求从中分得一杯羹。
2024年1月27日发(作者:富双文)
云存储市场
调查报告
前言:
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云存储(Cloud Storage)”承担着最底层以服务形式收集、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上层的云平台、云服务等业务.云存储通常由具有完备数据中心设施的第三方提供.企业用户和个人将数据托管给第三方,通过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形式对数据进行按需存取操作.简单说来,可以理解为延伸出来的、有人替你打理的在线存储空间。
实际上,云存储的概念虽然是近两年提出的,但其实际应用早在10多年前便已随着基于互联网的 Email 系统而开始(最早由 Hotmail 提出这一概念,如今
Gmail 成了这一领域的象征)。Web2.0 引爆的种种热门的服务,从 Google Docs
文档到 Evernote 笔记,从 Facebook 关系到 Twitter 话唠,也都是建立在云存储的机制之上。可以说,不是每个网民都知道云存储的存在,但至少有八成网民已经生活在了云端。
对用户而言,云存储的优势主要在于:1、按需使用,按需付费,不必承担多余的开销,有效降低成本。2、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设施或配备专人负责维护,减少管理难度。3、将常见的数据复制、备份、服务器扩容等工作交由第三方执行,从而将精力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4、快速部署配置,随时扩展增减,更加灵活可控。
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集群技术、网格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拓展,CDN内容分发、P2P、数据压缩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完善,云存储在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在商业前景方面,以“用户创造内容”和“分享”为精神的 Web2。0 推动了全网域用户对在线服务的认知,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也已从中获取甜头,并成为了样本范例。无怪乎,云存储一时成为了业界眼中的香饽饽、新的业务增长点。
国内云存储市场
整体市场状况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几年,国内云存储业务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3%。国内云存储业务市场规模将由2009年的605万美元快速增长至2014年的2。1亿美元。
主要产品对比
联想是国内较早提供云存储服务的知名企业,但其业务主限于商用。国内的个人用户更多地使用国外的免费工具,如 Dropbox、SugarSync、Windows Live Mesh。而在今年5月,随着最负盛名的云存储工具 Dropbox 获得功夫墙荣誉认证而在国内无法访问,沉寂多时、蠢蠢欲动的国内 IT 行业终于按耐不住,纷纷抢在了这一时点开始爆发。接下来的半年,纷至沓来的各类云存储服务势如破竹,一时多少豪杰,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此,我简单地就我对行业的了解及个人的观点,谈谈国内云存储领域七大代表行业的争霸态势:
一、以传统硬件制造商为主导,代表:华为(数据银行 DBank)
华为是国内著名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业务范围已遍布全球。就其现有资源来看,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完备的硬件支持绝对是其挺进云存储领域的资本,也是令其他公司可望而不可及的资源。华为的既有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推广能力和阔绰的空间容量(如果他愿意,每个免费用户区区几十个G的初始空间完全不在话下).
但同时,如何提升商业运作能力,如何面对普通大众消费市场推出体验优秀的产品,以及如何将自身的硬件优势逐步向软件方面拓展,是华为接下来必须着力提升的。
二、以门户网站巨头为主导,代表:新浪(微盘)
在抓住时机切入行业热点方面,新浪的脚步始终领先于其他门户。微博的成功再一次见证了当年博客推出时的辉煌,开发者开放平台(Sina App Engine)和微博开放平台的双重推动又让其胃口进一步大增。在此基础上,新浪推出云存储工具“微
盘",既是对自身开放平台底层架构的完善,也是吸引开发者入驻和提高普通用户黏性的利器。
凭借与新浪微博的良好支持(使用微盘分享文件给微博好友,具有病毒效应,且能提高粉丝数量),微盘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不少微博用户的眼球,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量也一路蹿升。无关乎有其他云存储工具的朋友感叹,“在微博上向新浪发起狙击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微盘的功能仍显薄弱(但看得出在快速迭代),在业务型台上也较为依赖微博的影响力。后续新浪将如何推广,使其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新业务,将是一步值得跨出的步子。
三、以云端化的传统应用工具为主导,代表:金山(快盘)
曾是国人骄傲的金山 WPS 近几年一直在寻求业务的突破和转型,在引入 WPS
在线办公空间的概念后,已先于竞争对手微软成为了自身集成云端化的在线办公协作工具.几乎与华为 DBank 同期出道的快盘,也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已经先后推出了 PC版、Android版、iPad版、便携版等,产品线拓展得最快也最全。
但金山毕竟是一家做应用软件起家的公司,迈向在线领域既无硬件设备的积累,也无巨头手中的资源,面对的营收压力也高于上述二者。如何在巨头林立的行业中以“小"搏“大”,是快盘需要突破的一大难点。或许正如金山一贯的战略,国内主推免费优质的服务,而主要将盈利寄托于国外市场?
四、以网络在线存储空间为主导,代表:115网盘(优蛋)
按理说各家纷纷涌入云存储,动的是这些本身从事在线存储业务的项目的地盘,因此他们最该是不能坐视不管的。于是,国内铁杆用户数颇多的 115 网盘高调宣布,将在后续加入文件同步功能,加入这场卧榻之侧的战役。
类似 115 这样的在线存储服务,自身向同步、云存储拓展几乎是水到渠成不需多费力的事情,其自身的业务形态和技术已具有先发优势,加之手中已经掌握的一大批注册用户资源,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但毕竟是独立运作的中小型团队,尽管手中产品已经成型,但在巨头纷纷介入之际,如何与巨头们正面抗衡,仍让人为其捏一把汗.说到底还是如何以小搏大的问
题。或许,与巨头展开合作是一条出路?
五、以下载工具为主导,代表:迅雷(随身盘)、FlashGet(袋鼠)
下载工具的突然乱入,既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本身从事的业务与大容量文件存储、多人多线程传输、虚拟化、资源分享相关,又已经具备了占据大量用户终端的客户端,推广起来顺水推舟即可。
但以“下载”和“分享”功能打入用户心智模型的工具,如何在推广“数据存储"时给用户以安全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谁都不想让自己的隐私数据被他人下载剽去)。至于与巨头们的较量么,倒不必过虑,紧密结合目前占领的资源交换分享市场,牢牢抓住目标用户的需求,兴许能在巨头们无法或不屑涉及的缝隙里活得足够滋润.
六、以安全工具为主导,代表:360(云盘)
以“安全”为品牌核心价值的 360,一路高唱凯歌地不断进军杀毒、导航、浏览器、软件管家等领域,市场占有量节节攀升。似乎打着“安全”和“免费"的旗号,做什么都是畅行无阻一路绿灯。因此,当 360 要掺和云存储,我们自然会想到,其宣传推广的手腕无异于“安全的数据存储备份”云云.
目前云盘的身影尚未出现,密盘却已先行杀到.后续 360 的产品线将如何演变,是密盘摇身一变的华丽转身,还是双“盘”齐下的并驾齐驱,我们拭目以待.
然而或许令 360 和周鸿祎都措手不及的是,此次“3Q”大战算是彻底撼动了 360
得以俘获用户的根基,用户开始质疑其安全,遂也将这种恐慌蔓延至所有国产工具行列。在这个节骨眼,打算出一款高度强调用户隐私与加密安全的产品,有多少用户能够买 360 的账?
七、以垄断 IM 工具为主导,不用代表,就是:腾讯QQ
无需过多解释,腾讯的扩张手段一向为业界诟病,让创业者唏嘘。自身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用户基数,同时 QQ 硬盘、离线传输、文件中转站等工具服务已经全部到位,虽尚未公然昭告天下其进军云存储的消息,但狼子野心基本上也算板上钉钉,业内默认了。
对于腾讯进军云存储,我实在罗列不出什么反对理由或是明显弊端。这或许就是企鹅巨人的可怕之处,这场游戏尚未登场的幕后BOSS.
参考资料:
2009年~2014年国内云存储服务市场规模
中国电信启动天翼云计算战略 明年将推云主机、云存储
国内云存储领域的七雄争霸
产品介绍
酷盘: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酷盘云存储是由北京袋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运营的云存储平台.酷盘是由趋势媒体集团推出的云存储免费网盘,趋势媒体集团是著名下载工具快车(FlashGet)的母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现有团队60余人,其中多人来自于腾讯、华为、迅雷、金山、快车等中国一流互联网企业,具有多年文件传输、文件存储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
2010年9月,酷盘获得著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天使投资,并于2011年1月完成A轮融资.
2011年10月,酷盘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计划未来一年内投入1亿元用于酷盘基础服务建设,打造国内最好的云存储服务。
产品简介(发展历程)
酷盘先后发布了Windows, Web, Android, iPhone, Symbian, Mac各平台的产品,为用户提供跨平台的云存储服务.
主要客户对象
应该是个人
产品架构
酷盘开发团队使用其独有的分步式架构解决了规模化运营问题,“分步式架构的好处有这么几点,第一可以实现冗余存储,文件不会丢失.第二是存储容量可以线性扩充,可以从容应对快速增长的用户需求。”对于酷盘来说,规模化运营使边际成本会越来越小,并且不会出现服务器无法跟上用户数增长的情况。
在运营成本方面,虽然酷盘实行HTTPs的加密机制,对服务器的消耗非常大,
但其拥有业内领先的全局调度架构及自有收发包协议,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业务服务器带宽及成本,实现高安全性和数据中心低成本运营。
产品主要功能
酷盘用于文件管理及备份,可将相同文件即时自动同步至PC、手机、Web。酷盘不受时间,地点,设备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PC或手机上对文件进行管理及备份。您保存到酷盘的文件都会安全的存储到酷盘云服务器,无需担心文件丢失.您还可以随时将酷盘的文件分享给好友。此外,酷盘还可以帮助您管理个人资料。酷盘提供最大2G容量,邀请100个好友注册酷盘,可额外奖励5G空间。酷盘不限单个文件大小,可在线上传下载文件,也可以使用客户端随时随地同步文件,多重加密、多重备份
产品特征
超大容量:15G免费空间,将可随时扩容
方便快捷:随时随地获取文件,即时同步
安全稳定:数据多重加密,完善的技术框架
多重备份:备份至多台服务器,分布到各地
跨平台使用:适用于多平台,目前可在PC、手机上使用
同步通讯录:可手机间、PC间、手机与PC间同步通讯录
盈利模式
酷盘会赠送大家15GB的云端存储空间,如果用户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进行额外容量的购买,酷盘采用的是包月或者包年的付费方式,费用根据不同的容量大小可以进行选择。
近年销售额:
原始积累和拉用户的初级阶段
当前用户量
2011年6月,酷盘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百万,每天上传文件数量超过400万个,每日登陆的用户数也超过20万,每日用户同步文件数用千万次来进行计算。据统计,目前酷盘每天注册用户以两万的速度进行高速增长,预计到六月下旬注册人数将突破200万大关,到今年年底达到800万。
参考资料:
官网:https://。com/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856932。htm
联想网盘: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作为一家战略驱动的投资控股公司,联想控股采用母子公 联想新标识
司治理结构,下属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联想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融科智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弘毅投资、神州租车六家子公司,涉及IT、投资、地产等三大行业,同时利用其独特的影响力,抓住发展机遇,近年来积极涉足金融业和新能源产业,力图打造将其成为支撑联想控股快速发展的第四极和第五极.
产品简介(发展历程)
联想网盘是2007年12月15日上线的一款面向存储消费者的产品,这款产品目前发展到今天,有了联想企业网盘和联想商务网盘两种产品.
主要客户对象
企业网盘:前者是针对中小企业网络文件的存储和管理
商务网盘:后者针对个人消费者的数据存储、备份、中转和受控的分享工具
产品架构
用户信息被备份为6份,本地一份,异地5份
产品特征
企业按需定制页面
子账户权限管理
日志监控与审计
超大文件加密高速传输
多语言支持
联想品牌保证
网络银行级安全级别
7*24小时运营
盈利模式
免费试用14天,之后需要购买使用。
企业网盘
商务网盘
参考资料:
官网:http:///
云海创想: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云海创想信息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云数据服务的高科技公司,致力于在中国市场成为提供云存储和云计算服务的主导力量。
云海创想成立于2010年5月,坐落于无锡太湖科技园.在建的云存储产业基地,总投资5亿元,占地73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集云数据服务产业研发、运营、市场应用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海创想是国内首家能提供从云数据服务运营管理平台到客户终端完整系统的企业,并在全国率先将完整的云数据服务系统投入市场化运营。公司的产品已经入围深圳超算中心,以及中国电信全球眼第四代云存储平台的选型。在政府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无锡的云数据平台已经在新区太科园微纳大厦开始试运营。公司多名专家被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聘为评审专家,参与到国家级云存储产业的规划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目前,云海创想已与Intel、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就云存储技术开发、云数据中心运营管理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积极推动中国自主创新的云数据服务发展。
产品简介(发展历程)
主要客户对象
定位于企业和个人的在线数据备份和容灾应用。目标行业锁定政府、教育、医疗、电信、媒体、互联网等非结构化数据为主,有备份容灾需求的行业,以及个人在线存储市场
参考资料:
官网:http://oudz。com/
金山快盘: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这个就不用介绍了吧
产品简介(发展历程)
早在2007年,金山就成立了云存储实验室,但在当时的规划中,快盘只是为WPS
Office几千万活跃用户提供个人文档存储的功能,后来Dropbox在国外被用户认可和接受,证明了个人云存储服务的广阔前景,金山快盘被独立出来。 2010年3月内测版的发布,快盘成为中国首家多终端同步网盘。
主要客户对象
定位于个人云存储中心
产品架构
快盘目前提供的初始空间容量是5G,通过推荐好友、操作任务、每日签到对快盘进行升级,就可以轻松获得15G+的空间容量。单个文件不超过300M,在上传文件之后,可以自动同步到电脑、手机等,并且支持pc、ipad、iphone、android等平台使用,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最新文件。
多IDC存储技术,目前快盘已经于5个城市7个IDC部署存储节点,由于不依赖专线,可以大幅度降低带宽费用。同时,由于数据的多个备份保存在多个IDC,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造成数据丢失
产品特征
1、实时数据备份,保障文档安全
2、快速同步数据
3、随时随地和你的团队分享文档
4、移动设备直接获取资料
5、共享文件夹,协作更高效
6、可以使用QQ登录
盈利模式
免费服务
当前用户量
发布一年多,快盘用户量已接近500万,用户上传文件超过20亿
参考资料:
官网:www。/
国外云存储市场
整体市场状况
根据IDC的数据,到2013年,云存储服务的增长率预计将超过所有其他IT云服务.在未来四年内,云服务的市场规模将从现在的174亿美元增长到442亿美元,其中,云存储的市场比例将从目前的9%增长到14%,也就是说云存储的市场规模将接近62亿美元
五大产品对比
云存储和音乐服务最近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苹果的iCloud则让云存储服务进入全面战争状态。有人甚至认为iCloud的目的是干掉Windows。
种类繁多的云存储服务让人眼花缭乱,下面就从空间、支持文件类型、易用性、支持设备、音乐服务、离线支持、可用性等七大方面对五大云存储服务进行详细介绍。
这五大云存储服务是苹果iCloud,Google,亚马逊Cloud Drive,Windows Live
SkyDrive和Dropbox。
空间
第一名: Google
可达16TB, 20000首歌曲
第二名: 亚马逊Cloud Drive
5-1,000GB
第三名= 苹果iCloud
5GB+,25000+ 歌曲
第三名= Dropbox
可达100GB
第五名: SkyDrive
25GB
首先来看一下存储空间。根据付费多少,你可以在亚马逊获得5GB到1TB的空间.
Dropbox提供2GB免费空间,高级用户可获得100GB空间.
SkyDrive提供25GB空间,但你可以通过其他Windows Live产品存放自己的文档、电子表格、电子邮件等。25GB的上限让SkyDrive成为存储空间最小的云存储服务.
Google的情况比较复杂.没有一个固定空间限制,而是通过Gmail’、文档、Picasa相册等各个产品来约束空间,提供一个免费配额,一旦超过这个数字用户就要付费.最高16TB存储空间。此外你还可以通过Music Beta存储2万首歌曲。
苹果iCloud更难确定.你可以获得5GB免费空间,用来存储你的邮件、联系人、日历、设备备份设置和办公文档。此外还有单独存储照片和视频的空间。苹果会为你保存最近的1000张照片和视频(用iOS设备拍摄),时间为30天.至于从iTunes购买的应用、图书和音乐,都可以存到iCloud中,没有限制.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从苹果之外的地方购买的音乐。iCloud允许你匹配2.5万首歌曲,其中不包括从iTunes购买的歌曲。
Dropbox和iCloud在存储空间方面非常类似,并列第三.
亚马逊的存储空间一目了然,但很可能Google提供的存储空间最大。
文件类型
第一= Cloud Drive
所有
第二= Dropbox
所有
第三: SkyDrive
所有
第四: Google
所有
第五: iCloud
所有
亚马逊Cloud Drive和Dropbox明显胜出,只要是能上传的文件类型,两者都支持,不限制文件大小。
从技术角度讲你也可以上传任何文件到iCloud和Google,因为你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保存为草稿,然后发给自己。iCloud会占用5GB免费空间.但是通过附件这种方法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有大小限制。
SkyDrive支持任何文件类型,但每个文件不得超过50MB
易用性
第一=iCloud
轻而易举
第一= Dropbox
天才
第三: SkyDrive
慢,好用
第三: Cloud Drive
慢,易管理
第四: Google
分散,慢
苹果可能花了很长时间才为iOS和Mac设备开发出一套内容同步系统,但iCloud做到了极简。用户所有文件都放在同一个地方,根本无需管理,无需了解自己的存储空间。
Drobox略微复杂,需要一些手动管理,但做到了无缝同步。只需拖拽文件就可以在各种设备上保持同步。
亚马逊Cloud Drive相对来说更价值观。花钱就可以买到更多空间,你可以把所有内容都存在同一个地方。不便的是你需要一个额外的桌面客户端,如果你想播放音乐,还需要单独开辟一块空间。此外,亚马逊也有一个和iTunes一样大小的音乐库,但你需要手动上传所有音乐,而不是让服务器和你现有的歌曲进行自动
匹配。因此上传音乐库需要很长时间,占用很多带宽。
微软SkyDrive也存在速度问题,但更容易让人接受。如果你通过网站管理自己的空间的话,界面更加漂亮,拖拽很方便。
Google的问题在于不同的文件需要放在不同的地方,管理起来更难一些。
设备
第一= Dropbox
所有,大量客户端
第一= Google
所有,有些客户端
第三: 亚马逊Cloud Drive
Android,PC,Mac以及任何支持Flash的设备
第四: icloud
PC,Mac,iOS
第五: skydrive
PC,Mac,Windows Phone 7
在设备支持方面,Google和Dropbox胜出.如果你在线的话,你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自己的文档、图片、视频、邮件等.如果你想访问Music Beta歌曲,则只能在电脑和Android手机上.
Dropbox于此类似。但还提供Mac,Windows,Linux,iOS,黑莓,Windows Phone
7和Android客户端.
只要你的设备支持Flash,亚马逊Cloud Drive就可以让你管理自己的内容,播放自己的音乐。所以只要避开iOS或Windows Phone 7你就万事大吉了.
iCloud则像是苹果的封闭花园,但是你可以把这些内容同步到Mac甚至Windows。
垫底的SkyDrive则没有移动版网站,也没有应用,但是支持在Windows Phone手机中上
音乐
第一: 苹果iCloud
音乐库+1800万首歌曲供你选购
第二: 亚马逊Cloud
音乐库 + 1500万首歌曲供你选购
第三: Google
音乐库
Dropbox
不支持
SkyDrive
不支持
是否支持音乐播放是选择云存储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
iTunes支持把购买歌曲无线下载到任何设备上,有了iCloud你无需花费数周时间上传歌曲文件。系统可以自动识别你的歌曲,然后存档备用。不便之处是如果你想在移动设备上听歌的话,需要把音乐文件放在移动设备上。
iTunes Match则可以让你访问没有购买的歌曲。
亚马逊的音乐播放服务正在追赶苹果,不同之处在于只能通过笔记本或Android手机播放。
除了手动上传问题之外,另一个问题是音乐的质量。亚马逊的Cloud Drive和Cloud Player只能让你收听自己上传的版本,而不是亚马逊自己的版本.如果你上传的MP3都是320kbps的,那还不错,如果是音质比较差的128kbps,还是选择iTunes Match为好。
垫底的是Google的Music Beta。类似于亚马逊Cloud,但没有音乐商店
离线支持
第一: Dropbox
是
第二: 苹果iCloud
是
第三: Google
有时是
第四: Cloud Drive
否
第五: SkyDrive
否
在离线访问方面,最好的云存储服务是Dropbox,因为与其说它是一个存储服务,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同步服务.
苹果iCloud的同步系统也会把大部分文件保存在本地,然后通过无线同步。
Google Music Beta支持离线播放专辑(而非单曲)。
SkyDrive和亚马逊Cloud Drive垫底。
成本
第一: google
目前免费,超出部分$0.25/GB
第二: skydrive
25GB免费
第三: 亚马逊Cloud
5GB免费,超出之后$1/GB
第四: 苹果iCloud
免费 (iTunes match除外)
第五: Dropbox
2GB免费,超出部分$2/GB
SkyDrive提供25GB免费空间,无法购买更多空间.
Google称Music Beta有一个免费期,之后会收费。 其他方面,Google免费提供8GB
Gmail空间,1GB照片和视频空间,1GB文档空间.超出部分$0.25/GB/年,但每次至少购买20GB。
亚马逊Cloud Drive提供5GB免费空间,如果你从亚马逊音乐商店里购买一张专辑的话空间可升级到20GB。
iCloud中只有iTunes Match收费,一年25美元。
Dropbox提供2GB免费空间,邀请别人加入的话最高可获得8GB空间。此外还
可以付费升级到50GB和100GB空间.
可用性
第一= Dropbox
任何地方
第二= SkyDrive
任何地方
第三= Cloud Drive
任何地方(需要播放器)
第三= iCloud
任何地方(部分功能)
第三= Google
任何地方 (Music Beta仅限美国)
Google Music Beta仅限美国用户使用.iCloud功能还没有完全发布,iTunes Match将仅限美国用户使用。亚马逊Cloud Drive可在任何地方访问,但只有美国用户可使用Cloud Player播放器。
结论
按字母顺序
亚马逊Cloud Drive
有潜力。存储空间大,如果每年在MP3音乐商店购买一张专辑的话可获得25GB免费空间。可用性一般。有些臃肿,消耗时间,没有同步功能,所以你需要自己手动管理文件。
iCloud
苹果风格,简单易用,你甚至无需处理存储空间。最出色的地方是其音乐服务。
Dropbox
Dropbox工作原理和iCloud接近,但更加漂亮。支持大量设备.唯一不足是免费空间有限,超出之后价格不菲。最适合内容同步,而不是存储。
粗糙,准备就绪.没有上传文件的地方,云存储分布在不同的产品中.Gmai和Google文档可能非常靠谱,但Picasa并非所有人的选择,而且Music Beta任重道远。
Windows Live SkyDrive
简单。提供一个完全免费的盒子,放什么你自己说了算.遗憾之处是只能通过电脑访问.
以上就是五款云存储服务的具体情况,至于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取决于你自己的需求。
参考资料:
五大云存储服务对比:iCloud、Google、亚马逊Cloud Drive、Dropbox和SkyDrive
产品介绍
Dropbox: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Dropbox由Drew Houston和Arash Ferdowsi在2007年联合创立,创始资金来自Y
Combinator.目前,Dropbox的投资来自Sequoia Capital和Accel x在2008年9月上市。
北京时间10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数字存储服务公司Dropbox是当今最热门的技术创业公司,这家成立不到五年的公司获得了高达2。5亿美元的融资,其估值达到了40亿美元。
产品简介(发展历程)
开发:Dropbox公司
初始版本:2008年9月
稳定版本:1.0.10
预览版本 :1.0。14
操作系统:跨平台
语言:英语
发展状态:活跃
类型:在线备份
产品架构
Dropbox使用亚马逊的S3存储系统来存放文件. 并采用SoftLayer技术来购建后端的基础设施. Dropbox同步采用SSL传输数据,而存储则通过AES—256进行加密。
产品主要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Dropbox客户端,把任意文件丢入指定文件夹,然后就会被同步到云,以及该用户其他装有Dropbox客户端的其他计算机中。
Dropbox文件夹中的文件随后就可以与其他Dropbox用户分享,或通过网页来获取。用户也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来手工上传文件。
Dropbox作为存储服务,主要专注于同步和共享。Dropbox支持修订历史纪录,即使文件被删,也可以从任何一个同步计算机中得以恢复。用户通过Dropbox的版本控制,可以知道他们共同作业文件的历史纪录,这样多人参与编辑、再发布文件,就不会因为并发而丢失先前的纪录。版本纪录历史仅限于30天,而通过付费可以实现无限的版本纪录,也就是所谓的 ”Pack-Rat"。版本纪录用到了差分编码技术,为了节省带宽和时间,当用户Dropbox文件夹中的文件发生变化后,Dropbox只上传改变的文件部分,并实施同步.尽管桌面客户端对单个文件大小不作限制,而通过网站上传的单个文件大小上限则是300MB。.
盈利模式
Dropbox采用了差异化服务的运营模式。其为初始用户提供2G的免费文件空间,为获得更多文件空间,用户有两种选择:一、通过邀请其他人使用和参与其他活动获得奖励;二、用户通过付费获得。
50G空间每年99美元,100G空间每年199美元,这个价格相对其他产品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近年销售额
尽管该公司96%的用户正在免费使用其服务,但是该公司在今年的营收有望达到2.4亿美元。Dropbox只有70名员工,其中大多数是工程师,但是该公司平均每个员工创造的营收约为谷歌的三倍。休斯顿称,该公司已实现盈利,但是他并未透露利润率。
它的前景只会变得越来越好。这96%的非付费用户正在迅速地将他们的数据上传到Dropbox上,每天有数千个用户突破免费的2G存储空间,开始升级到每月10美元的50G存储空间和每月20美元的100G存储空间。即使明年休斯顿没有一个新的用户注册,他的销售额也将会翻一番。“但是很显然,我们明年的注册用户还会继续增加。”休斯顿说。
当前用户量
Dropbox在2008年9月上市,此后用户上升到300万,并且用户量增长迅速。
运营18个月,用户数量10万增加到几百万,没有广告支出,竞争对手无数,公司由工程师组成,无销售经验的人员.2008年9月注册用户数10万,2010年1月,注册用户数400万。
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文件备份和共享服务Dropbox将于近日宣布,Dropbox总用户量已经突破2500万,用户每天“存储"文件量达2亿,平均每5分钟存储100万个文件
2011-10-20,Dropbox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它现在拥有5000万个用户,这个数字是一年前的三倍.
参考资料:
云存储服务Dropbox用户量突破2500万 或启动IPO
baike。baidu。com/view/
icloud: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苹果公司
产品简介(发展历程)
苹果公司于2011年6月6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全球开发者大会推出了全新的iCloud云服务
由Daniel Arthursson创立于2001年,Xcerion提供icloud,此为以包含22项待批专利的突破性专有技术为基础而打造的一款世界领先的“Cloud OS”(云操作系统)。
iCloud是一种云服务,它可以存储多种内容,包括音乐、电子书、照片、联系人、
日历等。用户只要用苹果ID进行登录,便可在所有iOS设备上联网访问,iCloud还将对每位用户的重要数据每天备份一次,此外,它还加入了iWork功能。
主要客户对象
iPhone、iPad、iPod touch、Mac 或 PC 用户,
产品主要功能
自动备份:通过 WiFi 等无线网络,实现每天自动备份.备份的内容包括音乐,照片,视频,应用程序,书籍等。
云端文档:在 iWork 等程序上创建的文档,可以自动同步到云端,修改记录也能同步。开发者也能利用 iCloud API 给自己的程序添加云同步功能。
云端照片:任何设备的照片都能自动同步到云端。iCloud 上保存最近 30 天的照片,iOS 设备上保存最新的 1000 张照片,而 Mac 和 PC 上保存所有照片。这个功能也支持 Apple TV 。
云端 iTunes :购买的音乐可以在任一相同 Apple ID 的设备上多次下载,
产品特征
iCloud将苹果音乐服务,系统备份,文件传输,笔记本及平板设备产品线等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而且联系非常紧密。
盈利模式:
iCloud可以免费提供5GB的存储空间.虽然额外的存储空间定价高于竞争对手,但多数用户恐怕永远都不需要额外购买空间。从苹果购买的照片、视频、音乐和和应用不会被计入5GB的限制.对于那些喜欢下载大量数据的用户而言,也可以以每年20美元的价格购买10GB的额外空间。要购买20GB额外空间,则需要支付40美元的年费.50GB为100美元。
当前用户量
2011年10月18日,苹果透露,苹果云计算服务iCloud的用户量也已突破2000万。
参考资料:
www。。cn/icloud/features/
总结
在国内云存储市场,各大企业争得火爆,都无一不是以“云存储”作为重要卖点。仔细观察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现,从网上音乐,到网上视频,其实云存储早已悄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只是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种改变;而越来越多的云存储产品将推动更多个人用户去拥抱云存储。个人云存储应用正在成为所有用户,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的香饽饽.云存储市场还是一块尚未被分食的诱人的大蛋糕,各厂商力求从中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