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上海顾村公园樱花节大客流特征及预警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
2024年2月3日发(作者:辟坚秉)
RESEARCH ON DYNAMIC CHANGE AND EARLY
WARNING OF LARGE TOURIST FLOW BASED ON
MOBILE SIGNAL DATA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GUCUN PARK SAKURA FESTIVAL IN SHANGHAI
作者:方家[1];王德[1];谢栋灿[1];王灿[1];王昊阳[1];武敏[2];叶信岳[3];段征宇[4]
作者机构:[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3]肯特州立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4]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版物刊名:城市规划
页码:43-51页
年卷期:2016年 第6期
主题词:手机信令数据;顾村公园;樱花节;大客流;上海市
摘要:基于上海市手机信令数据,通过2014年上海顾村樱花节开幕后周六(文中简称"节日")和前周六(文中简称"平日")客流的比对,对樱花节引发大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游客行为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大客流进行预警。研究发现节日和平日樱花节客流来源地空间分布规律:与传统同心圆形态不同,总体格局呈"锥形",该形态并未因节日发生明显改变,均呈现以顾村公园为核心,沿1号、3号、7号地铁线向市中心蔓延的趋势。客流增加最多的区域大多地铁出行便利、居住人数密集,出游率增加的空间统计单元占总数的88.43%。通过追踪发现:90.38%的游客游憩行为类型发生了变化——樱花节的开幕,使以上游客的行为从以居家放松、购物为代表的室内被动型游憩行为转化为亲近自然的主动
型户外游憩行为。本文最后通过可预测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的站点和时段(文中简称"标志时站")的选择,明确了标志时站手机信令数据(节日比平日的)增率与顾村公园在园人数增率的关系;提出基于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预测的三级预警方案。研究证明,手机信令数据在人流预警与跟踪识别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实现从被动监测到主动预测,从监控到预警的转变。
2024年2月3日发(作者:辟坚秉)
RESEARCH ON DYNAMIC CHANGE AND EARLY
WARNING OF LARGE TOURIST FLOW BASED ON
MOBILE SIGNAL DATA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GUCUN PARK SAKURA FESTIVAL IN SHANGHAI
作者:方家[1];王德[1];谢栋灿[1];王灿[1];王昊阳[1];武敏[2];叶信岳[3];段征宇[4]
作者机构:[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3]肯特州立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4]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版物刊名:城市规划
页码:43-51页
年卷期:2016年 第6期
主题词:手机信令数据;顾村公园;樱花节;大客流;上海市
摘要:基于上海市手机信令数据,通过2014年上海顾村樱花节开幕后周六(文中简称"节日")和前周六(文中简称"平日")客流的比对,对樱花节引发大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游客行为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大客流进行预警。研究发现节日和平日樱花节客流来源地空间分布规律:与传统同心圆形态不同,总体格局呈"锥形",该形态并未因节日发生明显改变,均呈现以顾村公园为核心,沿1号、3号、7号地铁线向市中心蔓延的趋势。客流增加最多的区域大多地铁出行便利、居住人数密集,出游率增加的空间统计单元占总数的88.43%。通过追踪发现:90.38%的游客游憩行为类型发生了变化——樱花节的开幕,使以上游客的行为从以居家放松、购物为代表的室内被动型游憩行为转化为亲近自然的主动
型户外游憩行为。本文最后通过可预测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的站点和时段(文中简称"标志时站")的选择,明确了标志时站手机信令数据(节日比平日的)增率与顾村公园在园人数增率的关系;提出基于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预测的三级预警方案。研究证明,手机信令数据在人流预警与跟踪识别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实现从被动监测到主动预测,从监控到预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