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延半蕾)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28卷第3期·605·亲子冲突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2黎亚军1,(1.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475004;2.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郑州450016)【摘要】目的:考察亲子冲突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探讨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的链式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网络欺负问卷、亲子冲突问卷、道德推脱量表和传统欺负问卷,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河北的88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网络欺负的发生率为16.0%,男生(21.2%)显著高于女生(11.6%)(χ2=15.80,P<0.01)。②网络欺负与亲子冲突、道德推脱、传统欺负显著正相关(r=0.12~0.57,Ps<0.01)。③总体上,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具有显负是通过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的链式中介作用起间接影响,而对女生网络欺负则是通过传统欺负的独立中介作用起间接影响。结论:亲子冲突对青少年网络欺负有显著影响,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其中具有链式中介效应,且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存在性别差异。【关键词】网络欺负;亲子冲突;道德推脱;传统欺负;性别差异中图分类号:R395.6DOI:10.16128/.1005-3611.2020.03.035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其中具有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④分性别来看,亲子冲突对男生网络欺EffectofParent-adolescentConflictonCyberbullying:TheChainMediatingEffectandItsGenderDifference122LIYa-jun1,【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mpactofparent-adolescentconflictoncyberbullyingaswellasthechainmediat⁃ingeffectofmoraldisengagement,s:Byclustersampling,Adoles⁃centsCyberbullyingQuestionnaire,Parent-adolescentConflictQuestionnaire,MoralDisengagementScaleandTraditionalbullyingQuestionnairewereadministeredto889adolescentsattendingjuniorandseniorhighschoolinHenanandHebeiHenanTeachingandResearchOfficeofBasicEducation,Zhengzhou450016,ChinaSchoolofEducation,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4,China;s:①Theprevalenceofcyberbullyinginadolescentswas16.0%,Theprevalenceofcyberbullyingforboys(21.2%)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girls(11.6%)(χ2=15.80,P<0.01).②Cyberbullyingwaspositivelyrelatedtolyingplayedthechainmediatingeffectintherelationshipbetweenparent-adolescentconflictandcyberbullying.④Parent-adolescentconflictindirectlyimpactedcyberbullyingbythechainmediatingeffectofmoraldisengagementandtraditionalparent-adolescentconflict,moraldisengagement,andtraditionalbullying(r=0.12~0.57,P<0.01).③Inthewholegroup,parent-adolescentconflictpredictedcyberbullyingpositively(R2=68.1%),andthemoraldisengagementandtraditionalbul⁃bullyingintheboysgroup,andthsion:Par⁃isengagementandtraditionalbullyingplayachainmediatingef⁃fectininmediationmodelshowsgenderdif⁃【Keywords】Cyberbullying;Parent-adolescentConflict;MoralDisengagement;Traditionalbullying;GenderDifferenceference.青少年欺负(Bullying,也称欺凌)行为是一项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1],是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危害中小学校园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难点问题。教育部等十一部门于2017年联合印[2]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为有效防治研究主要是针对发生在校园里的传统欺负,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网络欺负(Cyberbully⁃ing)已成为青少年面临的一种新的欺负类型。网络欺负是指个人或群体通过电子交流形式重复实施的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而且受欺负者没有能力有效地保护自己[3]。卷入网络欺负的青少年,无论是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欺负行为都会对其产生严重的心理伤害,如:抑郁、焦虑、孤独感、低自尊、攻击行为、违纪行为、物质滥用、逃学、自杀[4-6]。探究影响中小学生欺负行为提供政策指导。以往关于欺负的【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村留守儿童品格发展及其社会适应的促进机制研究(17BSH100)通讯作者:黎亚军,E-mail:*******************
·606·网络欺负的相关因素对防治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广义紧张理论(GeneralStrainTheory)[7]的观点,当个体经历压力和紧张时,会体验到负面情绪并诱发非适应性行为。Patchin等人[8]研究发现:压力生活事件对青少年传统欺负和网络欺负行为的发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亲子冲突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压力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有较大的负面影响[9]。较多的实证研究发现:亲子冲突对青少年攻击和传统欺负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10,11]。亲子冲突使青少年处于压力和紧张状态之下,同样可能会导致其对他人实施网络欺负行为,但以往对亲子冲突与网络欺负关系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第一个问题是探讨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Theory)[12]的观点,亲子冲突作为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体网络欺负影响,可能会借助其他个体内部因素起间接作用。以往大量研究证实,道德推脱是影响青少年攻击和欺负行为发生的重要个体变量。高道德推脱的青少年一般会有着更高的攻击倾向和攻击行为[13,14],更容易产生传统欺负[15]和网络欺负行为[16]。追踪研究也显示,青少年早期的道德推脱显著正向预测其后期的攻击和暴力行为[17]、反社会行为[18]。但也有研究发现,道德推脱只能预测青少年的传统欺负行为,而不能预测其网络欺负行为[19]。此外,道德推脱作为一种不良的道德认知倾向,会受到家庭环境因素(如:父母冲突[14]、教养方式[20]、父母控制[21]等)的影响。亲子冲突是一种消极的亲子互动方式,也可能会使青少年形成不良的道德认知倾向,进而导致不道德行为(如:网络欺负)的发生。因此,本研究第二问题是探讨道德推脱在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预测中的中介作用。另外,青少年的行为在网络和现实之间具有一定的连贯性[22]。研究发现,网络欺负与传统欺负之间具有很强的共发性[23]。追踪研究发现,前测的传统欺负可以显著预测后测的网络欺负,但前测的网络欺负不能够预测后测的传统欺负[24,25]。换句话说,网络欺负与传统欺负之间具有顺序性,传统欺负的发生往往先于网络欺负。亲子冲突、道德推脱可能会先影响传统欺负,进而作用于网络欺负。之前国内关于网络欺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本都忽略了传统欺负这一关键变量。因此,本研究第三问题是综合探讨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28No.32020预测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相关研究还发现,在青少年网络欺负、传统欺负、亲子冲突和道德推脱的发展水平及相互作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例如:男生的网络欺负[26]、传统欺负[1]、道德推脱[16]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男、女生亲子冲突的内容和频次存在显著差异[9];男生道德推脱对网络欺负的影响大于女生[27];道德推脱在传统受欺负与网络欺负之间的中介效应会受到性别的调节[16]。由于这些性别差异的存在,亲子冲突通过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影响网络欺负的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可能会受到性别的调节。因此,本研究第四个问题是探讨上述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的性别差异。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选取河南省、河北省的4所中学,初中、高中各2所,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学生,共发放问卷980份,回收有效问卷889份,有(22.3%)效率393名(44.2%)、90.7%258(29.0%)。其中,女生486、231(26.0%):每个年级人数依次是198名(54.7%)、,202(22.7%)性别信息缺失;男生名101.76(1.1%);被试年龄12~19岁,平均年龄为15.45±1.2岁。工具1.2.1网络欺负问卷参考以往研究成果[28,29],自编网络欺负问卷[30],包括9个题目,单一维度,测查网络欺负的不同形式,包括:财产欺负、谩骂发泄、网络骚扰、手机骚扰、网络盯梢、网络污名、网络伪装、散布隐私、网络排斥。要求被试判断过去3个月内,上网或使用手机过程中实施网络欺负的频次,采用“2-31~部一致性系数为次、5”的4=5大约每周点计分(1=0.761没有、,间隔一个月的重测信度为次、5=2=每周好几次仅有1-2次、)。问卷的内3=每个月0.51。1.2.2weus欺负传统欺负问卷/受欺负问卷中涉及传统欺负行为的采用张文新等[31]修订的6Ol⁃题目,测查身体欺负、言语欺负、关系欺负三种类型,个每种类型下面有2个题目,由被试报告过去3个月内实施传统欺负的频次,采用“1~5”的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实施传统欺负的程度越强。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8。1.2.3亲子冲突问卷采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组编制[32]的亲子冲突问卷,包括3个题目,分别测查身体冲突、言语冲突和情绪对立三种形式,采用“1~4”的4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亲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28卷第3期子冲突水平越高。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1.2.4道德推脱量表采用Bandura等人[33]编制的道德推脱量表(MoralDisengagementScale),共有32个题目,包括八个维度:道德理由、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扩散、责任转移、歪曲结果、非人性化、过失归因。采用“1~5”的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道德推脱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1.3。统计方法共同方法偏差效应的检验: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Harman’sSingle-FactorTest)对涉及到的变量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有17.9%13个,第一个因子对变异量的解释率为应不明显。,小于40%的临界标准,说明共同方法偏差效数据分析:利用SPSS20.0、AMOS20.0和Mplus6.0等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分析、(Multiple-Group因素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多群组分析Analysis)。2结果2.1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发生状况16.0%网络欺负总体的发生率11.6%;男、女生群体中的发(任一题目得分生率分别为21.2%≥2)为、同形式来看:,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1)。分网络欺负不10.6%,其次是手机搔扰谩骂发泄的发生率(4.3%),(得分而财产欺负的发生≥2)最高,为率最低,为0.8%;男生在财产欺负、谩骂发泄、恶意搔扰、网络盯梢、网络排斥等形式上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Ps<0.01),其他形式上差异不显著(Ps>0.05)。见表1。表1网络欺负的发生状况总体性别差异男生女生财产欺负谩骂发泄恶意骚扰10.6%0.8%0.0%χ2手机骚扰1.6%14.9%1.9%7.1%0.0%14.62**9.65**网络盯梢4.3%3.5%3.6%18.23**网络污名1.9%5.0%0.4%12.73**1.13网络伪装1.7%3.5%散布隐私2.4%2.4%3.3%1.0%2.74网络排斥0.9%1.4%1.6%0.6%2.97网络欺负总体情况注:**P<0.01,下同。16.0%2.8%21.2%4.7%11.6%1.2%10.62**1.6415.80**2.2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607·统欺Pearson负与网相关分析发现:络欺负两两之亲子冲突、间均显著道德推脱、正相关(Ps传0.01);性别与亲子冲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他<变量显著负向关(Ps<0.01)。见表2。表2亲子冲突、道德推脱与网络欺负、传统欺负的相关分析1.2.亲子冲突1.43±0.47M±SD12343.道德推脱1.94±0.461.17±0.300.20**4.传统欺负1.04±0.150.16**注:5.网络欺负性性别为二分变量别0.55±0.500.12**0.22**(0=男生;0.09**1=女生-0.11**0.19**)。-0.18**0.57**-0.18**2.3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影响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亲子冲突与网络欺负关系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利用因子法(FactorialAlgorithm)[34]分别对每个问卷的题目进行打包处理,合成不同数目的因子分,将各个因子分作为外显变量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建立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的直接预测作用模型,15.01,结果发现:模型的拟合指标分别是模型拟合较好;RMSEA=0.03,GFI=0.99,CFI=0.99,TLI=0.99χ2(8)=0.15,P<0.01)加入道德推脱和传统欺负作为中介变量,对网络欺负的解释率亲子冲突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R(β=,2为2.4%。其次,构建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发现:模型的拟合指标分别是χ2CFI=0.94,推脱对网络欺负的直接预测作用均不显著TLI=0.93(113)=434.29,,模型拟合较好;RMSEA=0.06,亲子冲突、GFI=0.95,道德0.03,0.21,Ps(β=0.01、0.26,PPP<0.01)>0.05);亲子冲突显著正向预测道德推脱(β=<0.01),,道德推脱显著正向预测传统欺负传统欺负显著预测网络欺负(β=P<0.01)模<0.01);亲子冲突显著正向预测传统欺负(β=0.82,(β=0.13,65.7%型能;够与直接预测作用模型相比,较大提高对网络欺负的链式中介效应解释率(ΔR2负的独立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欺负,)。上述结果表明:亲子冲突可以通过传统欺=也可以通过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欺负。1000进一步采用偏差矫正Bootstrap法(重复抽取负在亲子冲突与网络欺负之间中介作用的标准化效次)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结果发现:传统欺应值为0.11,95%的置信区间(0.02,0.22)不包括0,中介效应显著;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亲子冲突与网络欺负之间链式中介作用的标准化效应值为0.04,95%置信区间(0.01,0.11)不包括0,链式中介效应显著。
·608·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28No.32020图1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预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2.4链式中介效应的性别差异检验男、女生在亲子冲突、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网络0.94,TLI=0.92;限制男女生在模型中的六个路径系数相等之后的各项拟合指标为χ2(232)=608.98,RM⁃SEA=0.04,GFI=0.92,CFI=0.93,TLI=0.92,两个模型之间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Δχ2(6)=42.56,P<0.01)。上述结果表明: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存在性别差异。男女生无限制模型的估计结果见图2。欺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会对链式中介效应模型产生影响。采用多群组分析检验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男、女生样本同时估计的无限制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为χ2(226)=566.42,RMSEA=0.04,GFI=0.93,CFI=图2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的性别差异在男生群体中,亲子冲突→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网络欺负之间的路径系数显著(β=0.36、0.22、0.90,Ps<0.01),其他路径系数不显著。偏差矫正Bootstrap法(重复抽取1000次)检验发现,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预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7,95%置信区间(0.01,0.20)不包括0,链式中介效应显著。而在女生群体中,亲子冲突对道德推脱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8,P>0.05),说明链式中介效应不显著。亲子冲突→传统欺负→网络欺负之间的路径系数显著(β=0.21、0.53,Ps<0.01)。偏差矫正Bootstrap法(重复抽取1000次)检验发现,传统欺负在亲子冲突与网络欺负之间的独立中介效应值为0.11,95%置信区间(0.01,0.38)不包括0,独立中介效应显著。进一步检验每个路径系数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亲子冲突与道德推脱(Δχ2(1)=16.88,P<0.01)、传统欺负与网络欺负(Δχ2(1)=21.24,P<0.01)之间的路径系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他路径系数的差异均不显著(Δχ2(1)=0.01~2.02,Ps>0.05)。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28卷第3期外,整个模型对男生网络欺负的解释率R2为81.9%,而对女生的解释率为31.3%。上述结果表明:亲子冲突对男、女生的网络欺负均没有直接影响;对男生网络欺负是通过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的链式中介作用起间接影响,而对女生网络欺负则是通过传统欺负的独立中介作用起间接影响。3讨论本研究发现,网络欺负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生率为16.0%,低于国内其他研究[26,35]的相关结果,可能是由于测查对象和测查工具不一致造成的。尽管如此,但网络欺负的严重危害性已得到广泛证实,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高度重视并充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青少年的网络欺负行为。网络欺负在男生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男生的上网频次显著多于女生[36],过多使用网络会增加网络欺负的发生风险[37];也可能是由于男、女生态度不一致造成的,男生对网络欺负的态度更积极[38],而女生实施网络欺负时的内疚感更强烈[39]。从具体的欺负形式来看,谩骂发泄的发生率最高,这种文字形式的网络欺负行为持续时间长、受众面广且难以根除,可能会对受害者造成持久的更大伤害。另外,手机搔扰也是发生率较高的欺负形式,家长和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手机使用行为的监控。本研究发现,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二者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效应。青少年的亲子冲突水平越高,其道德推脱程度越严重,会导致其更多的传统欺负行为,进一步诱发其更多的网络欺负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影响的作用机制。首先,亲子冲突为青少年制造了一种紧张的家庭氛围,使青少年处于压力和紧张状态之下,容易诱发个体的网络欺负行为,验证了广义紧张理论[7],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8,40]具有一致性。其次,根据社会学习理论[41],父母是青少年重要的学习榜样,亲子冲突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系列不良的人际冲突交往模式,这种模式既会体现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也会体现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而冲突交往模式容易导致青少年发生更多的传统欺负和网络欺负行为。同时,冲突交往模式还会改变个体的道德认知,使其形成不良的道德推脱认知策略。有研究发现[42],青少年小时候感受到的父母冲突越多,在青春期恋爱时越容易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并在道德上认为这种行为是正常的。网络道德具有现实社会道德现象·609·的基本特征[43],道德推脱认知策略不仅会改变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认知,还可能会改变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的网络道德认知。根据班杜拉的道德推脱理论[33],由于道德自我调节功能的选择性失效,高道德推脱的青少年即使对他人实施了欺负行为也不会表现出内疚和自责,进而会导致更多的欺负行为。最后,青少年传统欺负的发生先于网络欺负,是网络欺负的重要预测变量。从欺负者与受欺负者建立的关系模式来看,传统情境下特别是在校园里建立的关系模式具有一定稳定性,比较容易迁移到网络情境下,欺负者和受欺负者的角色具有跨情境一致性,而网络情境下建立的关系模式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不容易迁移到传统情境下。从欺负者的角度来看,一部分网络欺负者并不敢在现实情境下实施欺负行为,只能借助网络环境的隐蔽性及易操作性来欺负别人,而传统欺负者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本研究发现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亲子冲突只对男生的道德推脱有显著预测作用,而对女生的道德推脱无显著预测作用。亲子冲突通过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男生的网络欺负,而对女生网络欺负则是通过传统欺负的独立中介作用起间接影响。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男、女生亲子冲突的形式不同所导致的,基于对本研究亲子冲突数据分析发现,男生与父母之间的身体冲突高于女生,言语冲突和情绪对立则低于女生。亲子之间的身体冲突可能更容易改变个体道德认知倾向,导致其道德推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女生的道德判断能力[44]、自我控制能力[45]显著高于男生,女生在面临亲子冲突等负性生活事件时,更能够明辨是非,抑制道德推脱的发生。另外,传统欺负对男生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强于女生,说明男生在传统情境下的欺负行为更容易迁移到互联网上;整个模型对男生网络欺负的解释率(81.9%)远高于对女生的解释率(31.3%),需要进一步识别导致女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关键变量。参考文献1DueP,HolsteinBE,LynchJ,ngandsymptoms2Publiccrossamongsectionalschool-agedchildren:Health,2005,study15(2):ationalEuropeancomparativeJournalof综合治理方案教育部.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督〔2017〕10《号加强中小学生欺凌).In:,Smith2017naturePK,andMahdaviimpactinJ,CarvalhosecondaryM,ullying:Journalitsof
·610·ndPsychiatry,ofbullyingbullies,and2008,victims,victimization:49(4):a:TheUniversityandbully/ana,5basedSinclairHarassment:KO,BaumanAssociationsS,PoteatVP,WithetAcademic,ndSubstanceBias-Health,Use,and2012,Mental50(5):lofAdolescent6异黎亚军.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青少年受欺负与自杀:,2016,抑郁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24(2):282-2867AgnewR,BrezinaT,WrightJP,,8Criminology,traits,anddelinquency:Patchin2002,W,Hinduja40(1):ional43-72andNontraditionalBul-9&方晓义Society,Among,张锦涛2010,Youth:,43(2):ATest孙莉,关系.应用心理学,2003,等9(4):.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14-2110邓林园冲突与其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王凌霄,徐洁,等.初中生感知的父母冲突、.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亲子,112018,闫晓静26(1):118-122作用.硕士论文.亲子冲突和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气质的调节logyofhumandevelopment:Ex-13RichmondUniversityperimentsJ,Press,dge,MA:phicmediaviolence,aggres-14杨继平Psychology,sionandmoral2008,disengagement15(2):lofManagerial调节的中介效应,王兴超..道德推脱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2012,44(8):1075-1085有siveinself-Behavior,reported2011,and1637(2):朱晓伟133-144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周宗奎,褚晓伟.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从受欺负到网上欺负他人:,2019,27(3):17492-496changePacielloandviolenceofM,moralFidadisengagementR,TramontanoandC,ilityaggressionand79(5):evelopment,2008,18sorsHydementofLW,inmoralShawthedisengagementDS,ldisengage-AbnormalPerrenChildPsychology,2010,38(2):197-209Journalof19ditionalS,bullyingGutzwiller-Helfenfingerinadolescence:ullyingandtra-disengagement,moralemotions,uropeanofmoral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28No.3202020陈钟奇J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12,9(2):195-209推脱:共情的中介作用,刘国雄,王鸢清.中国特殊教育.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道德,2019,2:84-9021范翠英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张孟,何丹.父母控制对初中生网络欺负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3):22516-519SubrahmanyamvelopmentalK,SmaheltoD,theGreenfieldInternet:tyConnectingpresenta-de-23opmentaltionandsexualconstructionsWangingbehaviors:J,IannottiPsychology,explorationPhysical,RJ,2006,inLukverbal,JW.42(3):-exclusion,ofadolescentrumor,andbully-JournalofSchoolPsychology,2012,50(4):521-534cyber.24OverlappingDelReyR,ElipeandpredictiveP,erbullying:cothema,2012,24(4):608-613Psi-25雷雳系:交叉滞后检验,李征,谢笑春.,苏州大学学报等.青少年线下攻击与网络欺负的关(教育科学版),2015,3:2692-101ZhouctorsZ,TangH,TianY,ullyinganditsPsycholo-riskfa-27gy郑清International,amongChinese2013,high34(6):影响:,叶宝娟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与性别的调节作用,叶理丛,等.道德推脱对大学生网络攻击的.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4):,:29BullyingKowalskiinRM,,Malden,AgatstonMA:-CyberBlackwell,Bullying:302008黎亚军研究.博士论文.青少年网络欺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受欺负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201331修订张文新.心理发展与教育,武建芬,Jones,K.1999,Olweus2:7-11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32介董奇.北京,林崇德:科学出版社.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标准化测验简,201133BanduraofmoralA,disengagementBarbaranelliC,inCapraratheexerciseGV,echanisms364-374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6,agency.71(2):34吴艳学进展,温忠麟,2011,.19(12):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1859-1867.心理科35褚晓伟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范翠英.网络欺负量表修订版在中国初中生群体.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36(6):董奇1031-1034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总报告,林崇德.当代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下转第614页)
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延半蕾)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28卷第3期·605·亲子冲突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2黎亚军1,(1.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475004;2.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郑州450016)【摘要】目的:考察亲子冲突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探讨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的链式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网络欺负问卷、亲子冲突问卷、道德推脱量表和传统欺负问卷,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河北的88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网络欺负的发生率为16.0%,男生(21.2%)显著高于女生(11.6%)(χ2=15.80,P<0.01)。②网络欺负与亲子冲突、道德推脱、传统欺负显著正相关(r=0.12~0.57,Ps<0.01)。③总体上,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具有显负是通过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的链式中介作用起间接影响,而对女生网络欺负则是通过传统欺负的独立中介作用起间接影响。结论:亲子冲突对青少年网络欺负有显著影响,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其中具有链式中介效应,且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存在性别差异。【关键词】网络欺负;亲子冲突;道德推脱;传统欺负;性别差异中图分类号:R395.6DOI:10.16128/.1005-3611.2020.03.035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其中具有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④分性别来看,亲子冲突对男生网络欺EffectofParent-adolescentConflictonCyberbullying:TheChainMediatingEffectandItsGenderDifference122LIYa-jun1,【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mpactofparent-adolescentconflictoncyberbullyingaswellasthechainmediat⁃ingeffectofmoraldisengagement,s:Byclustersampling,Adoles⁃centsCyberbullyingQuestionnaire,Parent-adolescentConflictQuestionnaire,MoralDisengagementScaleandTraditionalbullyingQuestionnairewereadministeredto889adolescentsattendingjuniorandseniorhighschoolinHenanandHebeiHenanTeachingandResearchOfficeofBasicEducation,Zhengzhou450016,ChinaSchoolofEducation,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4,China;s:①Theprevalenceofcyberbullyinginadolescentswas16.0%,Theprevalenceofcyberbullyingforboys(21.2%)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girls(11.6%)(χ2=15.80,P<0.01).②Cyberbullyingwaspositivelyrelatedtolyingplayedthechainmediatingeffectintherelationshipbetweenparent-adolescentconflictandcyberbullying.④Parent-adolescentconflictindirectlyimpactedcyberbullyingbythechainmediatingeffectofmoraldisengagementandtraditionalparent-adolescentconflict,moraldisengagement,andtraditionalbullying(r=0.12~0.57,P<0.01).③Inthewholegroup,parent-adolescentconflictpredictedcyberbullyingpositively(R2=68.1%),andthemoraldisengagementandtraditionalbul⁃bullyingintheboysgroup,andthsion:Par⁃isengagementandtraditionalbullyingplayachainmediatingef⁃fectininmediationmodelshowsgenderdif⁃【Keywords】Cyberbullying;Parent-adolescentConflict;MoralDisengagement;Traditionalbullying;GenderDifferenceference.青少年欺负(Bullying,也称欺凌)行为是一项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1],是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危害中小学校园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难点问题。教育部等十一部门于2017年联合印[2]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为有效防治研究主要是针对发生在校园里的传统欺负,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网络欺负(Cyberbully⁃ing)已成为青少年面临的一种新的欺负类型。网络欺负是指个人或群体通过电子交流形式重复实施的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而且受欺负者没有能力有效地保护自己[3]。卷入网络欺负的青少年,无论是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欺负行为都会对其产生严重的心理伤害,如:抑郁、焦虑、孤独感、低自尊、攻击行为、违纪行为、物质滥用、逃学、自杀[4-6]。探究影响中小学生欺负行为提供政策指导。以往关于欺负的【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村留守儿童品格发展及其社会适应的促进机制研究(17BSH100)通讯作者:黎亚军,E-mail:*******************
·606·网络欺负的相关因素对防治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广义紧张理论(GeneralStrainTheory)[7]的观点,当个体经历压力和紧张时,会体验到负面情绪并诱发非适应性行为。Patchin等人[8]研究发现:压力生活事件对青少年传统欺负和网络欺负行为的发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亲子冲突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压力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有较大的负面影响[9]。较多的实证研究发现:亲子冲突对青少年攻击和传统欺负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10,11]。亲子冲突使青少年处于压力和紧张状态之下,同样可能会导致其对他人实施网络欺负行为,但以往对亲子冲突与网络欺负关系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第一个问题是探讨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Theory)[12]的观点,亲子冲突作为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体网络欺负影响,可能会借助其他个体内部因素起间接作用。以往大量研究证实,道德推脱是影响青少年攻击和欺负行为发生的重要个体变量。高道德推脱的青少年一般会有着更高的攻击倾向和攻击行为[13,14],更容易产生传统欺负[15]和网络欺负行为[16]。追踪研究也显示,青少年早期的道德推脱显著正向预测其后期的攻击和暴力行为[17]、反社会行为[18]。但也有研究发现,道德推脱只能预测青少年的传统欺负行为,而不能预测其网络欺负行为[19]。此外,道德推脱作为一种不良的道德认知倾向,会受到家庭环境因素(如:父母冲突[14]、教养方式[20]、父母控制[21]等)的影响。亲子冲突是一种消极的亲子互动方式,也可能会使青少年形成不良的道德认知倾向,进而导致不道德行为(如:网络欺负)的发生。因此,本研究第二问题是探讨道德推脱在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预测中的中介作用。另外,青少年的行为在网络和现实之间具有一定的连贯性[22]。研究发现,网络欺负与传统欺负之间具有很强的共发性[23]。追踪研究发现,前测的传统欺负可以显著预测后测的网络欺负,但前测的网络欺负不能够预测后测的传统欺负[24,25]。换句话说,网络欺负与传统欺负之间具有顺序性,传统欺负的发生往往先于网络欺负。亲子冲突、道德推脱可能会先影响传统欺负,进而作用于网络欺负。之前国内关于网络欺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本都忽略了传统欺负这一关键变量。因此,本研究第三问题是综合探讨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28No.32020预测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相关研究还发现,在青少年网络欺负、传统欺负、亲子冲突和道德推脱的发展水平及相互作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例如:男生的网络欺负[26]、传统欺负[1]、道德推脱[16]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男、女生亲子冲突的内容和频次存在显著差异[9];男生道德推脱对网络欺负的影响大于女生[27];道德推脱在传统受欺负与网络欺负之间的中介效应会受到性别的调节[16]。由于这些性别差异的存在,亲子冲突通过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影响网络欺负的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可能会受到性别的调节。因此,本研究第四个问题是探讨上述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的性别差异。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选取河南省、河北省的4所中学,初中、高中各2所,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学生,共发放问卷980份,回收有效问卷889份,有(22.3%)效率393名(44.2%)、90.7%258(29.0%)。其中,女生486、231(26.0%):每个年级人数依次是198名(54.7%)、,202(22.7%)性别信息缺失;男生名101.76(1.1%);被试年龄12~19岁,平均年龄为15.45±1.2岁。工具1.2.1网络欺负问卷参考以往研究成果[28,29],自编网络欺负问卷[30],包括9个题目,单一维度,测查网络欺负的不同形式,包括:财产欺负、谩骂发泄、网络骚扰、手机骚扰、网络盯梢、网络污名、网络伪装、散布隐私、网络排斥。要求被试判断过去3个月内,上网或使用手机过程中实施网络欺负的频次,采用“2-31~部一致性系数为次、5”的4=5大约每周点计分(1=0.761没有、,间隔一个月的重测信度为次、5=2=每周好几次仅有1-2次、)。问卷的内3=每个月0.51。1.2.2weus欺负传统欺负问卷/受欺负问卷中涉及传统欺负行为的采用张文新等[31]修订的6Ol⁃题目,测查身体欺负、言语欺负、关系欺负三种类型,个每种类型下面有2个题目,由被试报告过去3个月内实施传统欺负的频次,采用“1~5”的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实施传统欺负的程度越强。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8。1.2.3亲子冲突问卷采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组编制[32]的亲子冲突问卷,包括3个题目,分别测查身体冲突、言语冲突和情绪对立三种形式,采用“1~4”的4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亲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28卷第3期子冲突水平越高。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1.2.4道德推脱量表采用Bandura等人[33]编制的道德推脱量表(MoralDisengagementScale),共有32个题目,包括八个维度:道德理由、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扩散、责任转移、歪曲结果、非人性化、过失归因。采用“1~5”的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道德推脱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1.3。统计方法共同方法偏差效应的检验: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Harman’sSingle-FactorTest)对涉及到的变量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有17.9%13个,第一个因子对变异量的解释率为应不明显。,小于40%的临界标准,说明共同方法偏差效数据分析:利用SPSS20.0、AMOS20.0和Mplus6.0等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分析、(Multiple-Group因素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多群组分析Analysis)。2结果2.1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发生状况16.0%网络欺负总体的发生率11.6%;男、女生群体中的发(任一题目得分生率分别为21.2%≥2)为、同形式来看:,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1)。分网络欺负不10.6%,其次是手机搔扰谩骂发泄的发生率(4.3%),(得分而财产欺负的发生≥2)最高,为率最低,为0.8%;男生在财产欺负、谩骂发泄、恶意搔扰、网络盯梢、网络排斥等形式上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Ps<0.01),其他形式上差异不显著(Ps>0.05)。见表1。表1网络欺负的发生状况总体性别差异男生女生财产欺负谩骂发泄恶意骚扰10.6%0.8%0.0%χ2手机骚扰1.6%14.9%1.9%7.1%0.0%14.62**9.65**网络盯梢4.3%3.5%3.6%18.23**网络污名1.9%5.0%0.4%12.73**1.13网络伪装1.7%3.5%散布隐私2.4%2.4%3.3%1.0%2.74网络排斥0.9%1.4%1.6%0.6%2.97网络欺负总体情况注:**P<0.01,下同。16.0%2.8%21.2%4.7%11.6%1.2%10.62**1.6415.80**2.2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607·统欺Pearson负与网相关分析发现:络欺负两两之亲子冲突、间均显著道德推脱、正相关(Ps传0.01);性别与亲子冲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他<变量显著负向关(Ps<0.01)。见表2。表2亲子冲突、道德推脱与网络欺负、传统欺负的相关分析1.2.亲子冲突1.43±0.47M±SD12343.道德推脱1.94±0.461.17±0.300.20**4.传统欺负1.04±0.150.16**注:5.网络欺负性性别为二分变量别0.55±0.500.12**0.22**(0=男生;0.09**1=女生-0.11**0.19**)。-0.18**0.57**-0.18**2.3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影响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亲子冲突与网络欺负关系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利用因子法(FactorialAlgorithm)[34]分别对每个问卷的题目进行打包处理,合成不同数目的因子分,将各个因子分作为外显变量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建立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的直接预测作用模型,15.01,结果发现:模型的拟合指标分别是模型拟合较好;RMSEA=0.03,GFI=0.99,CFI=0.99,TLI=0.99χ2(8)=0.15,P<0.01)加入道德推脱和传统欺负作为中介变量,对网络欺负的解释率亲子冲突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R(β=,2为2.4%。其次,构建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发现:模型的拟合指标分别是χ2CFI=0.94,推脱对网络欺负的直接预测作用均不显著TLI=0.93(113)=434.29,,模型拟合较好;RMSEA=0.06,亲子冲突、GFI=0.95,道德0.03,0.21,Ps(β=0.01、0.26,PPP<0.01)>0.05);亲子冲突显著正向预测道德推脱(β=<0.01),,道德推脱显著正向预测传统欺负传统欺负显著预测网络欺负(β=P<0.01)模<0.01);亲子冲突显著正向预测传统欺负(β=0.82,(β=0.13,65.7%型能;够与直接预测作用模型相比,较大提高对网络欺负的链式中介效应解释率(ΔR2负的独立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欺负,)。上述结果表明:亲子冲突可以通过传统欺=也可以通过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欺负。1000进一步采用偏差矫正Bootstrap法(重复抽取负在亲子冲突与网络欺负之间中介作用的标准化效次)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结果发现:传统欺应值为0.11,95%的置信区间(0.02,0.22)不包括0,中介效应显著;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亲子冲突与网络欺负之间链式中介作用的标准化效应值为0.04,95%置信区间(0.01,0.11)不包括0,链式中介效应显著。
·608·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28No.32020图1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预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2.4链式中介效应的性别差异检验男、女生在亲子冲突、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网络0.94,TLI=0.92;限制男女生在模型中的六个路径系数相等之后的各项拟合指标为χ2(232)=608.98,RM⁃SEA=0.04,GFI=0.92,CFI=0.93,TLI=0.92,两个模型之间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Δχ2(6)=42.56,P<0.01)。上述结果表明: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存在性别差异。男女生无限制模型的估计结果见图2。欺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会对链式中介效应模型产生影响。采用多群组分析检验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男、女生样本同时估计的无限制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为χ2(226)=566.42,RMSEA=0.04,GFI=0.93,CFI=图2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的性别差异在男生群体中,亲子冲突→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网络欺负之间的路径系数显著(β=0.36、0.22、0.90,Ps<0.01),其他路径系数不显著。偏差矫正Bootstrap法(重复抽取1000次)检验发现,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预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7,95%置信区间(0.01,0.20)不包括0,链式中介效应显著。而在女生群体中,亲子冲突对道德推脱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8,P>0.05),说明链式中介效应不显著。亲子冲突→传统欺负→网络欺负之间的路径系数显著(β=0.21、0.53,Ps<0.01)。偏差矫正Bootstrap法(重复抽取1000次)检验发现,传统欺负在亲子冲突与网络欺负之间的独立中介效应值为0.11,95%置信区间(0.01,0.38)不包括0,独立中介效应显著。进一步检验每个路径系数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亲子冲突与道德推脱(Δχ2(1)=16.88,P<0.01)、传统欺负与网络欺负(Δχ2(1)=21.24,P<0.01)之间的路径系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他路径系数的差异均不显著(Δχ2(1)=0.01~2.02,Ps>0.05)。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28卷第3期外,整个模型对男生网络欺负的解释率R2为81.9%,而对女生的解释率为31.3%。上述结果表明:亲子冲突对男、女生的网络欺负均没有直接影响;对男生网络欺负是通过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的链式中介作用起间接影响,而对女生网络欺负则是通过传统欺负的独立中介作用起间接影响。3讨论本研究发现,网络欺负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生率为16.0%,低于国内其他研究[26,35]的相关结果,可能是由于测查对象和测查工具不一致造成的。尽管如此,但网络欺负的严重危害性已得到广泛证实,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高度重视并充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青少年的网络欺负行为。网络欺负在男生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男生的上网频次显著多于女生[36],过多使用网络会增加网络欺负的发生风险[37];也可能是由于男、女生态度不一致造成的,男生对网络欺负的态度更积极[38],而女生实施网络欺负时的内疚感更强烈[39]。从具体的欺负形式来看,谩骂发泄的发生率最高,这种文字形式的网络欺负行为持续时间长、受众面广且难以根除,可能会对受害者造成持久的更大伤害。另外,手机搔扰也是发生率较高的欺负形式,家长和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手机使用行为的监控。本研究发现,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道德推脱、传统欺负在二者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效应。青少年的亲子冲突水平越高,其道德推脱程度越严重,会导致其更多的传统欺负行为,进一步诱发其更多的网络欺负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亲子冲突对网络欺负影响的作用机制。首先,亲子冲突为青少年制造了一种紧张的家庭氛围,使青少年处于压力和紧张状态之下,容易诱发个体的网络欺负行为,验证了广义紧张理论[7],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8,40]具有一致性。其次,根据社会学习理论[41],父母是青少年重要的学习榜样,亲子冲突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系列不良的人际冲突交往模式,这种模式既会体现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也会体现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而冲突交往模式容易导致青少年发生更多的传统欺负和网络欺负行为。同时,冲突交往模式还会改变个体的道德认知,使其形成不良的道德推脱认知策略。有研究发现[42],青少年小时候感受到的父母冲突越多,在青春期恋爱时越容易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并在道德上认为这种行为是正常的。网络道德具有现实社会道德现象·609·的基本特征[43],道德推脱认知策略不仅会改变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认知,还可能会改变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的网络道德认知。根据班杜拉的道德推脱理论[33],由于道德自我调节功能的选择性失效,高道德推脱的青少年即使对他人实施了欺负行为也不会表现出内疚和自责,进而会导致更多的欺负行为。最后,青少年传统欺负的发生先于网络欺负,是网络欺负的重要预测变量。从欺负者与受欺负者建立的关系模式来看,传统情境下特别是在校园里建立的关系模式具有一定稳定性,比较容易迁移到网络情境下,欺负者和受欺负者的角色具有跨情境一致性,而网络情境下建立的关系模式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不容易迁移到传统情境下。从欺负者的角度来看,一部分网络欺负者并不敢在现实情境下实施欺负行为,只能借助网络环境的隐蔽性及易操作性来欺负别人,而传统欺负者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本研究发现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亲子冲突只对男生的道德推脱有显著预测作用,而对女生的道德推脱无显著预测作用。亲子冲突通过道德推脱、传统欺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男生的网络欺负,而对女生网络欺负则是通过传统欺负的独立中介作用起间接影响。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男、女生亲子冲突的形式不同所导致的,基于对本研究亲子冲突数据分析发现,男生与父母之间的身体冲突高于女生,言语冲突和情绪对立则低于女生。亲子之间的身体冲突可能更容易改变个体道德认知倾向,导致其道德推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女生的道德判断能力[44]、自我控制能力[45]显著高于男生,女生在面临亲子冲突等负性生活事件时,更能够明辨是非,抑制道德推脱的发生。另外,传统欺负对男生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强于女生,说明男生在传统情境下的欺负行为更容易迁移到互联网上;整个模型对男生网络欺负的解释率(81.9%)远高于对女生的解释率(31.3%),需要进一步识别导致女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关键变量。参考文献1DueP,HolsteinBE,LynchJ,ngandsymptoms2Publiccrossamongsectionalschool-agedchildren:Health,2005,study15(2):ationalEuropeancomparativeJournalof综合治理方案教育部.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督〔2017〕10《号加强中小学生欺凌).In:,Smith2017naturePK,andMahdaviimpactinJ,CarvalhosecondaryM,ullying:Journalitsof
·610·ndPsychiatry,ofbullyingbullies,and2008,victims,victimization:49(4):a:TheUniversityandbully/ana,5basedSinclairHarassment:KO,BaumanAssociationsS,PoteatVP,WithetAcademic,ndSubstanceBias-Health,Use,and2012,Mental50(5):lofAdolescent6异黎亚军.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青少年受欺负与自杀:,2016,抑郁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24(2):282-2867AgnewR,BrezinaT,WrightJP,,8Criminology,traits,anddelinquency:Patchin2002,W,Hinduja40(1):ional43-72andNontraditionalBul-9&方晓义Society,Among,张锦涛2010,Youth:,43(2):ATest孙莉,关系.应用心理学,2003,等9(4):.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14-2110邓林园冲突与其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王凌霄,徐洁,等.初中生感知的父母冲突、.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亲子,112018,闫晓静26(1):118-122作用.硕士论文.亲子冲突和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气质的调节logyofhumandevelopment:Ex-13RichmondUniversityperimentsJ,Press,dge,MA:phicmediaviolence,aggres-14杨继平Psychology,sionandmoral2008,disengagement15(2):lofManagerial调节的中介效应,王兴超..道德推脱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2012,44(8):1075-1085有siveinself-Behavior,reported2011,and1637(2):朱晓伟133-144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周宗奎,褚晓伟.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从受欺负到网上欺负他人:,2019,27(3):17492-496changePacielloandviolenceofM,moralFidadisengagementR,TramontanoandC,ilityaggressionand79(5):evelopment,2008,18sorsHydementofLW,inmoralShawthedisengagementDS,ldisengage-AbnormalPerrenChildPsychology,2010,38(2):197-209Journalof19ditionalS,bullyingGutzwiller-Helfenfingerinadolescence:ullyingandtra-disengagement,moralemotions,uropeanofmoral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28No.3202020陈钟奇J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12,9(2):195-209推脱:共情的中介作用,刘国雄,王鸢清.中国特殊教育.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道德,2019,2:84-9021范翠英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张孟,何丹.父母控制对初中生网络欺负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3):22516-519SubrahmanyamvelopmentalK,SmaheltoD,theGreenfieldInternet:tyConnectingpresenta-de-23opmentaltionandsexualconstructionsWangingbehaviors:J,IannottiPsychology,explorationPhysical,RJ,2006,inLukverbal,JW.42(3):-exclusion,ofadolescentrumor,andbully-JournalofSchoolPsychology,2012,50(4):521-534cyber.24OverlappingDelReyR,ElipeandpredictiveP,erbullying:cothema,2012,24(4):608-613Psi-25雷雳系:交叉滞后检验,李征,谢笑春.,苏州大学学报等.青少年线下攻击与网络欺负的关(教育科学版),2015,3:2692-101ZhouctorsZ,TangH,TianY,ullyinganditsPsycholo-riskfa-27gy郑清International,amongChinese2013,high34(6):影响:,叶宝娟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与性别的调节作用,叶理丛,等.道德推脱对大学生网络攻击的.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4):,:29BullyingKowalskiinRM,,Malden,AgatstonMA:-CyberBlackwell,Bullying:302008黎亚军研究.博士论文.青少年网络欺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受欺负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201331修订张文新.心理发展与教育,武建芬,Jones,K.1999,Olweus2:7-11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32介董奇.北京,林崇德:科学出版社.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标准化测验简,201133BanduraofmoralA,disengagementBarbaranelliC,inCapraratheexerciseGV,echanisms364-374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6,agency.71(2):34吴艳学进展,温忠麟,2011,.19(12):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1859-1867.心理科35褚晓伟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范翠英.网络欺负量表修订版在中国初中生群体.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36(6):董奇1031-1034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总报告,林崇德.当代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下转第6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