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2日发(作者:龙金鑫)
上海58-Ⅱ,每次拿起上海58-Ⅱ時,都有萬千的感慨,這是中國相機?這是在1959年生產的相機?那在1959年後所生產的國產相機都要大大的反思一下了!!
上海58-Ⅱ是上海照相機廠於1957年研製,1958年上市的仿LEICA Ⅲa帄視取景相機,是上海58-Ⅰ的後續機種.採用與LEICA樣的L39卡口,橫移布質簾幕快門,疊影對焦,快門由B,1-1/1000秒,但在1/20秒以下另設慢速快門調整盤,可能因受鏡頭製造工藝的限制, 上海58-Ⅱ是用 4片3組的50mmF3.5 Tessar鏡頭,而LEICA 是用5片4組的,Elmar鏡頭,這點是比較可惜的,因上海58-Ⅱ的做工經細,不像其它國產帄價相機粗糙,當然,如裝上Elmar鏡頭一樣可以使用的.
因使用橫走布質簾幕快門,所以閃燈同步只達1/30秒,這以是相同快門結構的最高水帄,LEICA也是相同成積.全金屬機身, 比較過其它仿LEICA的如前蘇聯ZORKI 3(一樣有慢門機構), 上海58-Ⅱ做工並不輸,以將近50年前的技術與資源,在中國能造出這麼好的相機實在難能可貴,近期的國產相機好像就不怎樣了.
與上海58-I的不同點在於對焦與取景窗合而為一,並加上閃燈同步插孔,在1959年-1962年間生產,約生產了11800台
我国自五、六十年代开始对莱卡相机进行仿制,先后出现的有“大莱”、“上海58-Ⅰ”、“红旗20”等牌号,但因这几款35mm相机的生产数量有限,在形成商品方面均不及“上海58-Ⅱ”型相机更具有代表型,所以,把它称为中国的“莱卡”或许是恰当的。
“上海58Ⅱ”型相机的诞生,要追溯到1957年,当时,由上海市钟表工业公司出面组成相机试制小组,组员大多是上海市相机修理部门一些技艺精湛的老技师,后扩充为“上海照相机厂筹建处”,陆续并入了海通工艺厂、大明誊写用品厂、中星工厂、勤联文具制造厂、施鹤记镀厂等单位,研究试制与生产配套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翌年3月,“上海照相机厂”正式成立。是年9月,该厂首批“上海58Ⅱ”型35mm平视取景相机进入商品市场。
“上海58Ⅱ”基本上是以莱卡G型(Ⅲa型)为仿制蓝本的,采用与卷片同步联动的焦平面橡胶织物复合材料帘幕快门。快门速度从B门到1/1000秒八档;在机身正面左上方设有慢门速度调节旋钮,慢门速度为:1、1/2、1/4、1/8、1/20、T六档。机身左下方设有闪光灯联线插座,闪光同步为1/30秒。该机镜头不F3.5;焦距50mm;调焦范围:1.1m-∞;外形尺寸:134×43×71mm;重量:535g。
“上海58Ⅱ”相机与莱卡显著的一个差别是采用三片三组柯克式正光加膜镜头,没有仿制莱卡相机著名的爱尔玛镜头五片四组结构。这主要是受工艺水平及基础材料等因素的局限。
“上海58Ⅱ”相机镜头与机身的联接,是通过M39×1的螺丝口来完成的;根据需要可将镜头沿逆时针方向旋下来,换接其它焦距或孔径的配套镜头。“上海58Ⅱ”将取景与测距这两个光学系统,通过二块相对的胶合立方棱镜合为一体;较之莱卡相机的分别在两个目镜中完成测距、取景构图大为方便,堪称一项成功的改进。
“上海58Ⅱ”相机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制造出来是难能可贵的,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其整体工艺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虽然与莱卡只是形似,远未达到神似的境地,但它毕竟展现了三分之一个世纪中国照相制造业一个横断面,而为那个特定时期的珍贵证物;也被中外相机收藏者们视为珍藏和研究的佳品。
摘自《人民摄影》1992.9.2.
上海58Ⅱ相机检测反思----高峻岭
上海58Ⅱ相机是仿“徕卡”较成功的一款相机,家父高继生在四十年收藏生涯中共计收藏了25台上海58Ⅱ相机,对这些相机在四十年后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检测,这些相机的来源是杭州、上海、苏州、南京、桂林、贵州、北京等省市。是无选择地见到就买,比较附合一般的随机抽查惯例。它们的机身号是:
No 58 2531 No 58 27830 No 58 73904
No 58 27397 No 58 46346 No 58 15457
No 58 09928 No 58 12368 No 58 49580
No 58 28137 No 58 07747 No 58 26137
No 58 49461 No 58 10949 No 58 11850
No 58 51759 No 58 70229 No 58 42493
No 58 66396 No 58 12408 No 58 12174
No 58 27179 No 58 45651 No 58 25385
No 58 35653
关于上海58Ⅱ相机的总产量,相机博览一书介绍其总产量为六万余台。我们经过对检测相机机身号的对照得出结论,上海58Ⅱ总产量应七万余台,而上海58Ⅰ相机其编号无“58”二字,一型与二型在编号上应该是不相干的,Ⅰ型的产量1100余台,即使全加上去也不足以影响六万多与七万多之差。根据我们收藏的上海58Ⅱ最后编号58 73904,至少不是最后一台,换而言之75000台左右的准确性更大些,除非特殊情况,跳号生产相机的可能性不大。
上海58Ⅱ相机的生产日期为1958-1961年,售价在270元-290元,当时普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三、四十元而已,所以能买得起58Ⅱ相机还是属于当时的中、高收入者。
检测相机的编号分类:
No 00001-10000 2只 No 40001-50000 5只
No 10001-20000 6只 No 50001-60001 1只
No 20001-30000 7只 No 60001-70000 1只
No 30001-40000 1只 No 70001-
检测项目:总数25只上海58Ⅱ
外表损伤(品相差)2台 占8% 完好率 92%
缺件,皮套 4台 占16% 完好率 84%
缺镜盖 8台 占32% 完好率 68%
快门损坏 5台 占20% 完好率 80%
对焦不准 5台 占20% 完好率 80%
镜头擦划痕 3台 占12% 完好率 88%
卷片故障 4台 占16% 完好率 84%
根据七项检测结论,综合完好率高达82.29%,它完全可与仿徕卡Ⅲb相机的其它灯型如理光Ⅰ型、奥比玛Ⅱ型(捷克)及前苏联的左尔基等相机比美。在世界各国仿莱卡相机中,上海58Ⅱ是较为成功的一款,是国产收藏相机中的珍品,它的总产量七万余台,已有一定规模。国内外多有一定的藏量,再过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上海58Ⅱ仍将是收藏相机中的珍品。与其它任何一款国产收藏相机比,它精细的工艺将决定它的命运--长盛不衰。这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商品,特别是照相机、高质量、高坚固度、外观漂亮、功能多,即使售价高些人们仍旧可以接受,就好像德国“徕卡”,至今在世界各国仍为不少爱好者所喜好。作为相机收藏人,摄影人对这样的国货精品是十分企盼的。
摘自《中国摄影报》1999.6.8.
莱卡Ⅲ型及左尔基、上海58型使用和收藏注意事项
2000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及港台地区的一些摄影人和爱好者来到西子湖畔,他们携带的相机有些是国内买的,有些是国外带进来的。从10月20日起二十天里,已经有十几位爱好者千方百计打听高氏相机收藏馆,寻我们父子俩,一位香港港商寻了两天才找到我父亲,原因是不会使用老相机。为利于古董相机的使用和收藏,我把莱卡Ⅲ型及左尔基、上海58型等仿莱卡相机的几个注意事项列出,供爱好者参考。
一. 古董相机贵在收藏鉴赏,而不是使用。一台品相尚可的莱卡Ⅲ型相机,收藏价值在五千元以上,就是仿莱卡Ⅲ的前苏联左尔基、捷克斯洛伐克的"奥佩玛"0PEMAⅡ、上海58型、日本佳能SⅡ„„都是珍贵的收藏品种,有些甚至已超过莱卡Ⅲ相机的价位。对于这样珍贵的收藏相机,冒然拿出来使用,特别是杭州这段时间秋雨绵绵,湿度很大,实在可惜。我们曾经用莱卡Ⅲ、日本佳能SⅡ、上海58Ⅰ、奥佩玛这类相机作过试拍,清晰度、色彩还原等等都及不上凤凰303、海鸥DF-300S,所以我们建议收藏机种最好少使用,一定要使用的话也应该注意一下气候,阴雨天尽量避免。
二. 机身盖纽在底部,一边是三脚架罗孔,一边是打开机身的盖纽。顺时针旋是"关",逆时针旋是开,有中、英、俄文开关字,按逆时针旋松,底盖轻轻往下一拉,一边拉下后,再把另一头的固定栓套出,底盖就卸下了。
三. 装胶卷:装胶卷可以在明室中。胶片上玹轮下部暗盒有一个铜或铁质胶卷轮,把片头拉出,用粘胶纸把片头正反两面粘住。有的人用老办法把胶卷头剪去一半套入胶卷,上玹时容易滑出片头,所以片头还是用胶带纸双面粘,万无一失。然后把胶卷暗盒和卷片轴同时放入机身里,盖好底盖。
四. 调焦:调焦是个大问题:莱卡Ⅲ型六十多年了,早期的仿莱卡相机也有四、五十年了,
上海58型、奥佩玛相机是五十年代后期生产的,也已经四十多年了。算得上是年老体迈、双影重叠对焦模糊不清,这类相机大多数有这个问题。有一位老先生对焦花了十分钟还感到不满意,我们提倡"目测距离"和"超焦距",快捷得多了,十秒钟足够了。
五. 莱卡Ⅲ及莱卡Ⅲ系列相机在使用前一看二听三感觉,一看就是观察一下各个相机外观部件有否松动,甚至缺件了。比如取景对焦的后窗件很容易失落,有一位使用人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他盯着取景器怎么也看不清楚,我们检查了一下,发现后窗件已经失落了。停片钮在卷片上旋轮旁,用力按下停片纽,再左右旋转。这个停片扳钮容易失落,有一位使用人的停片轮已经缺件了,还准备去试拍,我们劝他还是修复以后再试拍。二听就是上旋释放快门,声音是否清脆,有阻滞后的拖音声,一般是快门速度有问题,甚至出现快门不释放的情况。调整速度时要把整个速度盘拎起再旋转。输片轮如有个别齿断,卷片时也有不规则的喀喀声。三感觉就是手感,比如上旋卷片,释放快门如感觉不畅,有阻滞,跳齿滑轮手感上也能感觉到。
六. 倒片:把机身左侧倒片轮提起(卷片上玹轮在右侧),按箭头方向慢慢旋转。这时卷片上玹轮也随之旋转,外圈上黑点转一圈,退转一张底片,倒片轮旋转十圈,退不动时胶卷退还暗盒,可开底盖取出。
七. 附件的问题:有些人比较迷恋德国,德国莱卡一定要配上德国测光表,但却忘记了年龄。我们配莱卡有只测光表,德国产,牌号EUMIO,测光竟相差两档,曝光严重失误,原因是光电池老化,传动有间隙造成指针乱指,所以在使用这类相机时也要注意这些附件也已老化了。
八. 相机试拍过用干燥的软布轻轻擦去灰尘和汗渍,检查快门是否释放,应该是释放,镜头卸下,盖好机身盖,镜头可以用小塑料袋装入放进干燥箱。皮套用塑料袋装好,不要密封不透气,这样相机不易长霉,对机身和镜头也起到保护作用。这为下次试用作好准备,也增加了它的使用价值和收藏寿命。
示意图:
1.卷片计数器 2.卷片上玹轮 3.快门纽 4.停转扳纽 5.速度盘 6.测距前窗 7.取镜前窗 8.测距前窗 9.倒片轮 10.距离数盘 11.仿制品无此慢门盘 12.对焦钮 13. 光圈环 14.光圈盘
杭州高氏相机收藏馆 高峻岭
上海58-Ⅱ相机是我国早期相机制造业中产量较大的一种机型。它自问世以来,厂方广泛征得用户意见,不断改进工艺,仅从相机外观上就能看得出它的变化。美国摄影史学家邓尼所著《中国的照相机》书中把上海58-Ⅱ相机共分为4种版本。上海照相机收藏家赵振新正在撰写中的《上海早期照相机》一书(暂定名)把上海58 -Ⅱ相机共分为5种版本,笔者参照上述资料并根据手头几台实物,浅谈一下上海58-Ⅱ相机各款式的特点:
上海58-Ⅱ相机 第一款
特点:机壳上装有背带环,有视度调整杆,附件插座有4个螺丝紧固,莱卡G型收片轴,调焦连动杆上的凸轮为圆型,镜头外套圈为3道滚花。
摘要:58-Ⅱ第一款是在上海58-Ⅰ相机的基础上做的首次改进,其主要是把测距与取景窗合二为一,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58-Ⅱ第一款产量较少,应为58-Ⅱ相机的珍品。机身序号约从(5803000-5804500)
上海58-Ⅱ相机 第二款
特点:取消了莱卡G型收片轴,底盖亦相应改动。
摘要:58-Ⅱ第二款收片轴改为花辨状的短轴,并改用简单的弹簧金属指针,其他同一款。机身序号约从(5804500-5814500)。
上海58-Ⅱ相机 第三款
特点:取消了背带环,调焦连动杆上的凸轮改为桃型,镜头外套圈改为4道滚花。
摘要:58-Ⅱ第三款的出现,再一次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维修方便,焦平面快门也做了轻微的改进,其他同第二款。机身序号约从(5815000-5830000)。
上海58-Ⅱ相机 第四款
特点:取消了视度调整杆,附件插座改用3个螺丝紧固。
摘要:58-Ⅱ第四款测距系统中的圆形对焦镜头采用黄色光学玻璃,而右光路通道中,加设一个支架,上面粘贴一片黄色透明塑料片以获得双影重迭所需的色差效果“黄点”。此举工艺较复杂,很快便取消了,其他同第三款,机身序号约从(5838000-5839000)。
上海58-Ⅱ相机 第五款
特点:测距前窗孔径改小,外套圈加厚,并改用黄色光学玻璃。
摘要:58-Ⅱ第五款与58-Ⅱ第四款在外观上无明显区别。故容易被忽略。此款相机为上海58-Ⅱ相机的定型产品,产量较大,机身序号约从(5839000-5875000)。
上海58-Ⅱ相机是上海58- Ⅰ相机的改良产品。而它自身也在不断地改良着,所以说,上海58-Ⅱ相机在中国照相机发展史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作者:赵俊毅
2024年2月12日发(作者:龙金鑫)
上海58-Ⅱ,每次拿起上海58-Ⅱ時,都有萬千的感慨,這是中國相機?這是在1959年生產的相機?那在1959年後所生產的國產相機都要大大的反思一下了!!
上海58-Ⅱ是上海照相機廠於1957年研製,1958年上市的仿LEICA Ⅲa帄視取景相機,是上海58-Ⅰ的後續機種.採用與LEICA樣的L39卡口,橫移布質簾幕快門,疊影對焦,快門由B,1-1/1000秒,但在1/20秒以下另設慢速快門調整盤,可能因受鏡頭製造工藝的限制, 上海58-Ⅱ是用 4片3組的50mmF3.5 Tessar鏡頭,而LEICA 是用5片4組的,Elmar鏡頭,這點是比較可惜的,因上海58-Ⅱ的做工經細,不像其它國產帄價相機粗糙,當然,如裝上Elmar鏡頭一樣可以使用的.
因使用橫走布質簾幕快門,所以閃燈同步只達1/30秒,這以是相同快門結構的最高水帄,LEICA也是相同成積.全金屬機身, 比較過其它仿LEICA的如前蘇聯ZORKI 3(一樣有慢門機構), 上海58-Ⅱ做工並不輸,以將近50年前的技術與資源,在中國能造出這麼好的相機實在難能可貴,近期的國產相機好像就不怎樣了.
與上海58-I的不同點在於對焦與取景窗合而為一,並加上閃燈同步插孔,在1959年-1962年間生產,約生產了11800台
我国自五、六十年代开始对莱卡相机进行仿制,先后出现的有“大莱”、“上海58-Ⅰ”、“红旗20”等牌号,但因这几款35mm相机的生产数量有限,在形成商品方面均不及“上海58-Ⅱ”型相机更具有代表型,所以,把它称为中国的“莱卡”或许是恰当的。
“上海58Ⅱ”型相机的诞生,要追溯到1957年,当时,由上海市钟表工业公司出面组成相机试制小组,组员大多是上海市相机修理部门一些技艺精湛的老技师,后扩充为“上海照相机厂筹建处”,陆续并入了海通工艺厂、大明誊写用品厂、中星工厂、勤联文具制造厂、施鹤记镀厂等单位,研究试制与生产配套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翌年3月,“上海照相机厂”正式成立。是年9月,该厂首批“上海58Ⅱ”型35mm平视取景相机进入商品市场。
“上海58Ⅱ”基本上是以莱卡G型(Ⅲa型)为仿制蓝本的,采用与卷片同步联动的焦平面橡胶织物复合材料帘幕快门。快门速度从B门到1/1000秒八档;在机身正面左上方设有慢门速度调节旋钮,慢门速度为:1、1/2、1/4、1/8、1/20、T六档。机身左下方设有闪光灯联线插座,闪光同步为1/30秒。该机镜头不F3.5;焦距50mm;调焦范围:1.1m-∞;外形尺寸:134×43×71mm;重量:535g。
“上海58Ⅱ”相机与莱卡显著的一个差别是采用三片三组柯克式正光加膜镜头,没有仿制莱卡相机著名的爱尔玛镜头五片四组结构。这主要是受工艺水平及基础材料等因素的局限。
“上海58Ⅱ”相机镜头与机身的联接,是通过M39×1的螺丝口来完成的;根据需要可将镜头沿逆时针方向旋下来,换接其它焦距或孔径的配套镜头。“上海58Ⅱ”将取景与测距这两个光学系统,通过二块相对的胶合立方棱镜合为一体;较之莱卡相机的分别在两个目镜中完成测距、取景构图大为方便,堪称一项成功的改进。
“上海58Ⅱ”相机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制造出来是难能可贵的,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其整体工艺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虽然与莱卡只是形似,远未达到神似的境地,但它毕竟展现了三分之一个世纪中国照相制造业一个横断面,而为那个特定时期的珍贵证物;也被中外相机收藏者们视为珍藏和研究的佳品。
摘自《人民摄影》1992.9.2.
上海58Ⅱ相机检测反思----高峻岭
上海58Ⅱ相机是仿“徕卡”较成功的一款相机,家父高继生在四十年收藏生涯中共计收藏了25台上海58Ⅱ相机,对这些相机在四十年后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检测,这些相机的来源是杭州、上海、苏州、南京、桂林、贵州、北京等省市。是无选择地见到就买,比较附合一般的随机抽查惯例。它们的机身号是:
No 58 2531 No 58 27830 No 58 73904
No 58 27397 No 58 46346 No 58 15457
No 58 09928 No 58 12368 No 58 49580
No 58 28137 No 58 07747 No 58 26137
No 58 49461 No 58 10949 No 58 11850
No 58 51759 No 58 70229 No 58 42493
No 58 66396 No 58 12408 No 58 12174
No 58 27179 No 58 45651 No 58 25385
No 58 35653
关于上海58Ⅱ相机的总产量,相机博览一书介绍其总产量为六万余台。我们经过对检测相机机身号的对照得出结论,上海58Ⅱ总产量应七万余台,而上海58Ⅰ相机其编号无“58”二字,一型与二型在编号上应该是不相干的,Ⅰ型的产量1100余台,即使全加上去也不足以影响六万多与七万多之差。根据我们收藏的上海58Ⅱ最后编号58 73904,至少不是最后一台,换而言之75000台左右的准确性更大些,除非特殊情况,跳号生产相机的可能性不大。
上海58Ⅱ相机的生产日期为1958-1961年,售价在270元-290元,当时普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三、四十元而已,所以能买得起58Ⅱ相机还是属于当时的中、高收入者。
检测相机的编号分类:
No 00001-10000 2只 No 40001-50000 5只
No 10001-20000 6只 No 50001-60001 1只
No 20001-30000 7只 No 60001-70000 1只
No 30001-40000 1只 No 70001-
检测项目:总数25只上海58Ⅱ
外表损伤(品相差)2台 占8% 完好率 92%
缺件,皮套 4台 占16% 完好率 84%
缺镜盖 8台 占32% 完好率 68%
快门损坏 5台 占20% 完好率 80%
对焦不准 5台 占20% 完好率 80%
镜头擦划痕 3台 占12% 完好率 88%
卷片故障 4台 占16% 完好率 84%
根据七项检测结论,综合完好率高达82.29%,它完全可与仿徕卡Ⅲb相机的其它灯型如理光Ⅰ型、奥比玛Ⅱ型(捷克)及前苏联的左尔基等相机比美。在世界各国仿莱卡相机中,上海58Ⅱ是较为成功的一款,是国产收藏相机中的珍品,它的总产量七万余台,已有一定规模。国内外多有一定的藏量,再过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上海58Ⅱ仍将是收藏相机中的珍品。与其它任何一款国产收藏相机比,它精细的工艺将决定它的命运--长盛不衰。这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商品,特别是照相机、高质量、高坚固度、外观漂亮、功能多,即使售价高些人们仍旧可以接受,就好像德国“徕卡”,至今在世界各国仍为不少爱好者所喜好。作为相机收藏人,摄影人对这样的国货精品是十分企盼的。
摘自《中国摄影报》1999.6.8.
莱卡Ⅲ型及左尔基、上海58型使用和收藏注意事项
2000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及港台地区的一些摄影人和爱好者来到西子湖畔,他们携带的相机有些是国内买的,有些是国外带进来的。从10月20日起二十天里,已经有十几位爱好者千方百计打听高氏相机收藏馆,寻我们父子俩,一位香港港商寻了两天才找到我父亲,原因是不会使用老相机。为利于古董相机的使用和收藏,我把莱卡Ⅲ型及左尔基、上海58型等仿莱卡相机的几个注意事项列出,供爱好者参考。
一. 古董相机贵在收藏鉴赏,而不是使用。一台品相尚可的莱卡Ⅲ型相机,收藏价值在五千元以上,就是仿莱卡Ⅲ的前苏联左尔基、捷克斯洛伐克的"奥佩玛"0PEMAⅡ、上海58型、日本佳能SⅡ„„都是珍贵的收藏品种,有些甚至已超过莱卡Ⅲ相机的价位。对于这样珍贵的收藏相机,冒然拿出来使用,特别是杭州这段时间秋雨绵绵,湿度很大,实在可惜。我们曾经用莱卡Ⅲ、日本佳能SⅡ、上海58Ⅰ、奥佩玛这类相机作过试拍,清晰度、色彩还原等等都及不上凤凰303、海鸥DF-300S,所以我们建议收藏机种最好少使用,一定要使用的话也应该注意一下气候,阴雨天尽量避免。
二. 机身盖纽在底部,一边是三脚架罗孔,一边是打开机身的盖纽。顺时针旋是"关",逆时针旋是开,有中、英、俄文开关字,按逆时针旋松,底盖轻轻往下一拉,一边拉下后,再把另一头的固定栓套出,底盖就卸下了。
三. 装胶卷:装胶卷可以在明室中。胶片上玹轮下部暗盒有一个铜或铁质胶卷轮,把片头拉出,用粘胶纸把片头正反两面粘住。有的人用老办法把胶卷头剪去一半套入胶卷,上玹时容易滑出片头,所以片头还是用胶带纸双面粘,万无一失。然后把胶卷暗盒和卷片轴同时放入机身里,盖好底盖。
四. 调焦:调焦是个大问题:莱卡Ⅲ型六十多年了,早期的仿莱卡相机也有四、五十年了,
上海58型、奥佩玛相机是五十年代后期生产的,也已经四十多年了。算得上是年老体迈、双影重叠对焦模糊不清,这类相机大多数有这个问题。有一位老先生对焦花了十分钟还感到不满意,我们提倡"目测距离"和"超焦距",快捷得多了,十秒钟足够了。
五. 莱卡Ⅲ及莱卡Ⅲ系列相机在使用前一看二听三感觉,一看就是观察一下各个相机外观部件有否松动,甚至缺件了。比如取景对焦的后窗件很容易失落,有一位使用人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他盯着取景器怎么也看不清楚,我们检查了一下,发现后窗件已经失落了。停片钮在卷片上旋轮旁,用力按下停片纽,再左右旋转。这个停片扳钮容易失落,有一位使用人的停片轮已经缺件了,还准备去试拍,我们劝他还是修复以后再试拍。二听就是上旋释放快门,声音是否清脆,有阻滞后的拖音声,一般是快门速度有问题,甚至出现快门不释放的情况。调整速度时要把整个速度盘拎起再旋转。输片轮如有个别齿断,卷片时也有不规则的喀喀声。三感觉就是手感,比如上旋卷片,释放快门如感觉不畅,有阻滞,跳齿滑轮手感上也能感觉到。
六. 倒片:把机身左侧倒片轮提起(卷片上玹轮在右侧),按箭头方向慢慢旋转。这时卷片上玹轮也随之旋转,外圈上黑点转一圈,退转一张底片,倒片轮旋转十圈,退不动时胶卷退还暗盒,可开底盖取出。
七. 附件的问题:有些人比较迷恋德国,德国莱卡一定要配上德国测光表,但却忘记了年龄。我们配莱卡有只测光表,德国产,牌号EUMIO,测光竟相差两档,曝光严重失误,原因是光电池老化,传动有间隙造成指针乱指,所以在使用这类相机时也要注意这些附件也已老化了。
八. 相机试拍过用干燥的软布轻轻擦去灰尘和汗渍,检查快门是否释放,应该是释放,镜头卸下,盖好机身盖,镜头可以用小塑料袋装入放进干燥箱。皮套用塑料袋装好,不要密封不透气,这样相机不易长霉,对机身和镜头也起到保护作用。这为下次试用作好准备,也增加了它的使用价值和收藏寿命。
示意图:
1.卷片计数器 2.卷片上玹轮 3.快门纽 4.停转扳纽 5.速度盘 6.测距前窗 7.取镜前窗 8.测距前窗 9.倒片轮 10.距离数盘 11.仿制品无此慢门盘 12.对焦钮 13. 光圈环 14.光圈盘
杭州高氏相机收藏馆 高峻岭
上海58-Ⅱ相机是我国早期相机制造业中产量较大的一种机型。它自问世以来,厂方广泛征得用户意见,不断改进工艺,仅从相机外观上就能看得出它的变化。美国摄影史学家邓尼所著《中国的照相机》书中把上海58-Ⅱ相机共分为4种版本。上海照相机收藏家赵振新正在撰写中的《上海早期照相机》一书(暂定名)把上海58 -Ⅱ相机共分为5种版本,笔者参照上述资料并根据手头几台实物,浅谈一下上海58-Ⅱ相机各款式的特点:
上海58-Ⅱ相机 第一款
特点:机壳上装有背带环,有视度调整杆,附件插座有4个螺丝紧固,莱卡G型收片轴,调焦连动杆上的凸轮为圆型,镜头外套圈为3道滚花。
摘要:58-Ⅱ第一款是在上海58-Ⅰ相机的基础上做的首次改进,其主要是把测距与取景窗合二为一,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58-Ⅱ第一款产量较少,应为58-Ⅱ相机的珍品。机身序号约从(5803000-5804500)
上海58-Ⅱ相机 第二款
特点:取消了莱卡G型收片轴,底盖亦相应改动。
摘要:58-Ⅱ第二款收片轴改为花辨状的短轴,并改用简单的弹簧金属指针,其他同一款。机身序号约从(5804500-5814500)。
上海58-Ⅱ相机 第三款
特点:取消了背带环,调焦连动杆上的凸轮改为桃型,镜头外套圈改为4道滚花。
摘要:58-Ⅱ第三款的出现,再一次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维修方便,焦平面快门也做了轻微的改进,其他同第二款。机身序号约从(5815000-5830000)。
上海58-Ⅱ相机 第四款
特点:取消了视度调整杆,附件插座改用3个螺丝紧固。
摘要:58-Ⅱ第四款测距系统中的圆形对焦镜头采用黄色光学玻璃,而右光路通道中,加设一个支架,上面粘贴一片黄色透明塑料片以获得双影重迭所需的色差效果“黄点”。此举工艺较复杂,很快便取消了,其他同第三款,机身序号约从(5838000-5839000)。
上海58-Ⅱ相机 第五款
特点:测距前窗孔径改小,外套圈加厚,并改用黄色光学玻璃。
摘要:58-Ⅱ第五款与58-Ⅱ第四款在外观上无明显区别。故容易被忽略。此款相机为上海58-Ⅱ相机的定型产品,产量较大,机身序号约从(5839000-5875000)。
上海58-Ⅱ相机是上海58- Ⅰ相机的改良产品。而它自身也在不断地改良着,所以说,上海58-Ⅱ相机在中国照相机发展史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作者:赵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