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祝麦冬)
打印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2018)
临沂市技师学院
3D
1
目 录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3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表 5
课程设置与要求 6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教学大纲 10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11
语文教学大纲 17
数学教学大纲 20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教学大纲 23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25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28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 3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34
3D打印技术导论教学大纲 36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教学大纲 40
AutoCAD 2013教学大纲 44
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46
Inventor工业产品设计基础与实战训练教学大纲 48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一、指导思想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培养3D打印专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训练,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紧跟国家2025中国制造发展规划,与3D打印技术应用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培养目标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熟悉3D打印机的操作规程和规范,遵守各项工艺规程,重视操作维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同时应具有下列专业能力:
1.机械传动原理、电路控制基础与自动控制理论,能够熟练的进行FDM3D打印机组装、调试与维护。
2.绘图方法和技巧、熟悉各类模型构造原理,熟练的运用各类三维设计软件创建模型。
3.可直接从事3D产品设计、打印
4.平面设计的基础技能和知识,能够完成平面图形的设计。
3
三、主要教学内容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体育与健康、语文、数学、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3D打印技术导论、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Autodesk CAD 2013、中文版Adobe 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Inventor工业设计、3D打印一体化等。
四、毕业生就业岗位群
主要从事3D装备制造业、3D打印(服务业)、三维建模师、CAD/CAM绘图员、3D打印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在各类学校、企业、公司、医院操作使用工业级3D打印设备以及相关培训工作。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设计、打印定制化、个性化产品,真正实现中国智造2025,营造万众创新的平台。
五、周数分配
在校2年总计108周,教学周72周(包括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其中入学教育、军训2周,毕业设计2周,考试4周,机动2周;假期26周。
六、教学计划表
4
2017级3D打印技术应用教学计划
学制:三年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总课时 备注
类别 课程
一 二 三 四
理论 实训 理论 实训 理论 实训 理论 实训
五 六
理论 实训
9 9 9 9 9 9
德 育 2 2 36
体育与健康 2 2 2 2 72
公共
基础课
语 文 4 4 72
数 学 4 4 72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2 2 36
机械制图 8 8 6
顶
198
机械基础 8 8
专业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6 6
岗
144
108
基础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 6
3D打印技术导论 4 4
实
54
72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 6 6
Autodesk CAD 2013 10 10 10
习
108
10 360
技能
Adobe Photoshop 6 6 108
实训课
Inventor工业设计 10 10 10 10 360
FDM 3D打印一体化 10 10 10 10 360
周课时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课程数 6 3 6 3 7 3 7 3 1080 1080
总课时
5
七、课程设置与要求
1.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
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经济政治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增强法制观念。
2.体育与健康
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体育公共课教材,力求在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实施,以增强体质、掌握技能为主要任务,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运动参与兴趣入手,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使他们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能够满足各种职业环境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语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身处多元化的环境,更需要放眼世界,撷取精华,滋养自身。教材中收录的优秀国内、外国作品涉及记叙文、议论文和小说等体裁,从中可体悟不同国度和民族的文化,可借鉴彼之手法和思想,丰富我之形式与内涵。
课程教法旨在创新练习体系,强化训练指导。学生通过教学整体性、实践性和拓展性三方面构建练习体系,全面锻炼语文应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4.数学
正确把握数学课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客观分析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要求。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力求为后续专业课打好基础,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其综合素质。
遵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乐学、能学”为目标。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引用生产、生活中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内涵。
5.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从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和特点出发,紧密围绕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身心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摆脱传统的理论条框的束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6.机械制图
培养学生较强的识图能力和规范的手工作图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常用园林作图工具的用法;理解机械制图的投影基本原理,能进行体的投影和透视投影;能进行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等园林设计图的绘制工作。本课程侧重实践环节的教学,通过课内实践和专项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辅之以必要的机械制图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在制图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通过手工设计图来表达设计理念和设计效果。
6
7.机械基础
重点突出实训教学环节、生产现场观察。通过台钻速度的调节、减速器的拆装、齿轮轴的拆装、联轴器的拆装、液(气)压传动回路的搭建等实训内容,旨在巩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反映实际生产中新技术的应用,加大了同步带传动等内容的比重;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拓展,增加了常用传动类型对比、齿轮加工原理、凸轮常用材料等知识链接。此外,在实训环节中还注重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8.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重点培养学生对极限与配合的认知,正确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对零件几何公差、表面结构要求、螺纹的公差与检测等基本内容要熟练运用。
9.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具备继续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10.3D打印技术导论
3D打印技术导论是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成果,采用图文并茂、科学生动、系统全面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亟需在中国加以知识普及与推广应用的使命感中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全面学习3D打印技术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与前瞻性,有利于推动该技术未来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卫生医疗、工程施工、地理信息、教育科研、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科学应用,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1.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
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应用,围绕着产品快速开发流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符合现代制造行业发展需求。本教材将逆向工程和快速成型技术融合在一本教材中,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与现有的教材相比,学时少,简明扼要。
D 2013
AutoCAD是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制图的基本知识,能应用绘图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装配图、立体图。通过绘制机械工程中常用的图样实例,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AutoCAD2013软件绘图机械图样的方法和技巧。
13.中文版Adobe 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
通过软件学习和大量实际应用,要求学生掌握Photoshop CS3入门、选区编辑、绘图、图像调整及修饰、图层处理、滤镜、文本与文字特效等综合课题内容。
or工业产品设计基础与实战训练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含零件造型设计、部件装配设计、表达视图及Inventor Studio、工程图和实战训练五大部分及诸草绘环境下的诸多命令,适用行业领域广,可以进行常
7
规的实体建模,干涉检测,机构运动仿真,应力计算,布管布线,模具设计,二维图纸智能输出,渲染动画,曲面设计,参数化管理等。Inventor具备良好的数据接口,是计算机产品实体三维建模训练的优秀应用软件。
15. FDM 3D打印一体化
通过龙门式PC200、T600、UP Plus等各类 FDM打印机的组装、调试维护,全面了解FDM打印的组成部分、功能原理、组装要点、调试精度、维护方法。同时应熟练掌握3D打印机Marlin固件配置与模型cure切片软件和Repetier-Host 打印机驱动软件软件应用。
八、说 明
各年级在实施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及课时,调整幅度控制在30%以内。
8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类教材,是2014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发展道路,调整心理状态,介绍道德和法治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代序 与年轻干部谈成长
第一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讲 中国政治制度与政府运作概况
第三讲 依法行政
第四讲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第五讲 公务员制度
第六讲 公务员职业道德
第七讲 公务员纪律
第八讲 依法保守国家秘密
第九讲 公务员工作方法
第十讲 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十一讲 公务礼仪
第十二讲 公务员心理调适
后记
9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体育公共课教材,力求在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实施,以增强体质、掌握技能为主要任务,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运动参与兴趣入手,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使他们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能够满足各种职业环境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第1章 当代体育与健康
第一节 现代文明与人类健康
一、 现代科技与“文明病”
二、 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病
三、 精神或心理疾病
四、 白领综合症
五、 吸毒
第二节 体育的文化魅力
一、 体育是人类高度文明象征
二、 体育突破种族界限,倡导和平
三、 体育带给人健康快乐
四、 体育的恢弘气势和精神鼓舞人类
第三节学校体育的目标
一、 坚持“健康第一”原则
二、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三、 全面实现体育综合功能
四、 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理念
第四节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一、 奥林匹克知识
二、中国与奥运会的关系
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
第2章 健康知多少
第一节 健康概述
一、 健康的标志
二、 亚健康的状态
第二节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 正常心理的标准
10
二、 心理健康水平等级划分
三、身体机能与健康评价(宏观评价,以生理指标作为评定)
四、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部分内容及测试方法
附:大学男生评分标准
第3章 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
第一节 科学锻炼原则须知
一、自觉积极性原则
二、 讲求实效原则
三、 持之以恒原则
四、循序渐进原则
五、全面性原则
六、 恢复性原则
七、 适宜性原则
第二节 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
一、 运动环境的卫生条件
二、 运动物品的卫生要求
三、 运动过程的卫生处置
四、 女生运动的卫生守则
第三节 自我锻炼计划的制定
一、 制订锻炼计划与运动处方的意义和作用
二、 制订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依据
第四节 运动处方的制定
一、 运动处方的组成
二、 选择锻炼模式
第五节 体育锻炼与疾病预防
一、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的影响
二、 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三、 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四、 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五、 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第4章 体能锻炼与机能评价
第一节 体能的内涵
一、 体质范畴中的体能
二、 健康概念中的体能
第二节 身体锻炼与体能提高
11
一、 身体素质练习与体能提高
二、影响学生体能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
一、 体质基本概念
二、 理想体质的标志
三、 对体质健康的测定
第5章 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
第一节 运动生理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第二节 运动创伤的预防及常见损伤的简单处理方法
一、运动损伤的预防
二、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
第6章挑战人类极限的田径运动
第一节 田径运动概述
第二节 跑
一、 短跑
二、接力跑
三、 跨栏跑
四、中长跑
第三节 跳跃
一、 跳远
二、 三级跳远
三、 跳高
四、撑竿跳高
第四节 投掷
一、 铅球
二、掷标枪
三、掷铁饼
第五节 田径规则简介
一、 径赛项目的有关规则
二、 田赛项目的有关规则
第7章 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体操运动
第一节 体操概述
体操简介
第二节 技能练习
一、 技巧
12
二、 跳跃
三、 双杠
四、 单杠
第三节 体操规则简介
第8章 娱乐对抗的球类运动
第一节 足球
一、 足球发展历史简况
二、 足球的基本技术
三、足球战术
四、足球竞赛规则简介
五、 主要犯规行为
第二节篮球运动
一、 篮球运动概述
二、 篮球的基本技术
三、 篮球的基本战术
四、 篮球竞赛规则简介
第三节 排球
一、 排球发展历史概述
二、 排球基本技术
三、排球战术
四、 其他排球简介
五、排球竞赛规则简介
第9章 体闲娱乐的三小球
第一节羽毛球
一、 羽毛球发展概述
二、 羽毛球基本技术
三、 羽毛球基本战术
四、 羽毛球竞赛规则
第二节乒乓球
一、 乒乓球发展概述
二、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
三、 乒乓球的基本战术
四、乒乓球竞赛规则
第三节 网球
一、 网球概述
13
二、 网球的基本技术
三、 网球的基本战术
四、 网球比赛规则
第10章 南方传统体育运动
第一节 抢花炮运动
一、 抢花炮的基本技术
二、 抢花炮的基本战术
三、 抢花炮技术的练习方法
四、 竞赛规则介绍
第二节 板鞋运动
一、 板鞋运动技战术
二、 板鞋运动练习方法
三、 板鞋运动竞赛规则
第三节 踩高跷
一、 踩高跷的技术
二、 踩高跷比赛规则
第四节 竹竿舞运动
第五节珍珠球运动
一、 违例及判罚
二、 犯规和判罚
三、 比赛器材
第11章 游泳项目
第一节 游泳概述
一、游泳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二、 游泳的锻炼价值
第二节 初学游泳
一、 呼吸练习
二、 熟悉水性
第三节 蛙泳
一、 蛙泳动作结构与技术要点
二、 蛙泳教学和练习方法
第四节自由泳
一、 自由泳动作结构与技术要点
二、 自由泳教学和练习方法
第五节 游泳运动的安全与救护
14
一、 自我救护
二、 水中解脱
三、 他人救护
四、急救
第六节 游泳运动竞赛规则
一、 游泳池和泳道
二、 出发
三、 转身
四、 计时
附录A 中外名人与体育
附录B 男子体育锻炼标准评分表
附录C 女子体育锻炼标准评分表
15
语文教学大纲
一、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语文》是2010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套教材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2016 年印发的《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
为依据,致力于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套教材的编写秉持以下理念:
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本套教材本着语文教学以阅读为基础的思路,从体裁、立意、写作手法等多方面考量,选取数量充足的课文,辅以各类示例短文,达到使学生广泛接触语文材料的目的。教材立足这些文本,配合与职业活动或社会生活相关的背景,设计有大量听说读写实践,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全面加强语文素养训练,体现为技能人才培养服务的目标。
由于面向职业教育,本套教材收录有众多关于职业的课文,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于实践的务实作风、锲而不舍的奋斗意志、童叟无欺的诚信品质,注重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活动,理解职业生涯,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养分。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历史长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选文是本套教材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主要手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选取古代经典诗歌、散文和古白话小说名著选段,如《将进酒》《师说》《群英会蒋干中计》;二是选取介绍传统文化的现当代作品,如《景泰蓝的制作》《人生的境 界》《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除去选文,教材还在相关单元专门介绍古诗文诵读方 法和古代文化常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自主阅读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身处多元化的环境,更需要放眼世界,撷取精华,滋养自身。本套教材收录的优秀外国作品涉及记叙文、议论文和小说等体裁,从中可体悟不同国度和民族的文化,可借鉴彼之手法和思想,丰富我之形式与内涵。
创新练习体系,强化训练指导。本套教材从教学整体性、实践性和拓展性三方面构建练习体系。教材重视从预习开始的完整教学过程,将字词等基础知识融入预习环节,为充分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并由此深入展开阅读训练。拓展性练习主要设置在每课和每单元的结尾,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全面锻炼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训练的效果建立在有效认知的基础上。教材中,每篇课文均有学习提示,每个单元(除古诗文单元)均有写作指导,每项综合实践活动都包含所需的应用文知识,帮助学生明其意、晓其理、知其法,从而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思有所悟、学有所得。
16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第一模块 阅读与欣赏(1)
第一单元 心系家园(1)
一 国殇(1)
二 白马篇(3)
三 七子之歌(5)
四 荷花淀(6)
五 故乡的榕树(8)
六 飞天路上的壮丽凯歌(10)
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11)
一 陈情表(11)
二 祭十二郎文(13)
三 项脊轩志(14)
四 傅雷家书两则(15)
五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16)
六 我与地坛(17)
第三单元 笃厚友情(18)
一 《论语》六则(18)
二 梦李白二首(19)
三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20)
四 金缕曲赠梁汾(21)
五 拣麦穗(22)
六 论友谊(23)
第四单元 真挚爱情(24)
一 《诗经》两首(24)
二 孔雀东南飞(并序)(26)
三 长亭送别(28)
四 雨巷(30)
五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31)
六 麦琪的礼物(32)
第五单元 百味人生(33)
一 鸿门宴(33)
二 宋词二首(34)
17
三 窦娥冤(36)
四 雷雨(37)
五 阿Q正传(39)
六 项链(41)
第六单元 神韵山水(43)
一 诗二首(43)
二 春江花月夜(45)
三 登泰山记(46)
四 沁园春长沙(47)
五 再别康桥(48)
六 故都的秋(49)
第二模块 口语表达(50)
第一单元 交谈(50)
第二单元 演讲(53)
第三单元 辩论(57)
第三模块 应用写作(60)
第一单元 应用文概述(60)
第二单元 常用公务文书(61)
任务一 通知(61)
任务二 通报(62)
任务三 请示、批复(64)
任务四 报告(65)
第三单元 常用事务文书(67)
任务一 计划(67)
任务二 总结(69)
任务三 书信(71)
任务四 求职信(73)
任务五 介绍信、证明信、申请书(75) 第四单元 常用科技文书(77)
任务一 实习报告(77)
任务二 事故调查报告(80)
任务三 产品说明书(84)
18
数学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数学》是2011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套教材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颁发的《数学课教学大纲(2005)》,在《数学》(第四版)基础上修订,供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使用。
这次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于“够用、实用、适用”的原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根据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课以及各专业课教学内容安排的实际情况,在《数学》(第三版)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数学课系列教材,包括一本上册和三本下册。其中,《数学》(第四版。上册)与《数学》(第四版。下册)(机械、建筑类)供机械、建筑类专业使用;《数学》(第四版。上册)与《数学》(第四版。下册)(电工、电子类)供电工、电子、计算机类专业使用;《数学》(第四版。上册)与《数学》(第四版。下册)供一般专业使用。
第二,正确把握数学课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客观分析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要求。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力求为后续专业课打好基础,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其综合素质。
第三,遵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乐学、能学”为目标。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引用生产、生活中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内涵。
第四,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的互动性。除正文外,教材中还设置了“想一想”“做一做”“提示”“探究”和“知识扩展”等栏目,以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为方便学校教学,本教材还配有习题册、教学参考书(配光盘)及考试题组卷系统等。
教材的修订工作得到了江苏、湖南、陕西、河南、广西等省、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及有关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19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第1章 方程与不等式
1.1 数(式)的运算
1.2 方程与方程组
1.3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拓展内容
1.4 一元二次不等式
拓展内容
1.5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专题阅读
第2章 集合
2.1 集合及其表示
2.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2.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专题阅读
第3章 函数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3.3 幂函数
3.4 指数函数
专题阅读
3.5 对数函数
专题阅读
第4章 三角函数
4.1 角的概念的推广
4.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4.4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5 正弦型函数的基本知识
专题阅读
第5章 立体几何(Ⅰ)——空间几何体
5.1 空间几何体
5.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专题阅读
20
5.3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1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是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书从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和特点出发,紧密围绕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身心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本书摆脱了传统的理论条框的束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全书共分为七章,紧密围绕职业与职业素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就业准备与择业技巧、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创业准备与实践等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专门针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群体特点和就业、创业现状,精选了部分经典案例并加以分析评议,以此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职业与职业素质
第一节 职业概论
一、职业的内涵
二、职业的功能
三、职业发展的趋势
第二节 职业素质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和特征
二、职业素质的基本构成
三、职业素质的提高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设计
第一节 职业选择
一、职业选择的原则
二、个性差异与职业选择
三、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二节 职业生涯设计
一、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内涵
二、职业生涯设计的价值和影响因素
三、职业生涯设计的步骤和途径
22
四、职业生涯设计的调整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第一节 就业形势指引
一、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二、我国目前的就业方针和就业政策
第二节 劳动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劳动合同制度
二、劳动保护制度
三、劳动工资制度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就业准备与择业技巧
第一节 就业准备
一、就业的心理准备
二、就业的信息准备
三、就业的材料准备
第二节 自我“推销”与面试技巧
一、学会“推销”自我
二、面试的基本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创业与创业素质、创业能力
第一节 创业概述
一、创业的含义和特点
二、创业的构成要素
三、创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大力发展创业教育
第二节 创业素质
一、心理素质
二、知识素质
三、职业道德素质
第三节 创业能力
一、专业技术能力
二、经营管理能力
三、社会能力
思考与练习
23
第六章 创业准备与创业实践
第一节 创业准备
一、把握创业机会
二、创业项目的选择
三、开展市场调查
四、商业计划书的制定
第二节 创业实践
一、筹集创业资金
二、组建创业团队
三、选择经营地点
四、确定企业形式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创业案例分析
一、风雨过后,漫天彩虹
二、吴宁,轮椅上的创业英雄
三、刘琦开,校园里走出来的总裁
四、一位女中专生的创业之路
五、我的五年创业经历
六、去年激情创业,今成IT精英
七、经验之谈——访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郭连仲先生 思考与练习
24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机械制图》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是2011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要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有关学校的一线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在充分调研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情况、广泛听取教师对教材使用情况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后出版的教材包括:《机械制图(第六版)》《工程力学(第五版)》《电工学(第五版)》《机械基础(第五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六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四版)》《数控加工基础(第三版)》。此外,还新开发了《机械基础》(彩色版)和《金属加工基础》(彩色版)两本教材。
本次修订工作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当前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同时,结合教学改革要求,在教材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以及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机械制图(第六版)》修订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
1.全面更新教材中涉及的国家标准
近年来,机械制图方面的国家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教材更加科学和规范,编写人员在详细解读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教材中涉及的主要国家标准包括: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GB/T 1800.1—2009、GB/T
1800.2—2009、GB/T 180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标注GB/T
1182—2008,技术制图 标题栏GB/T 10609.1—2008,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焊接符号表示法GB/T 324—2008等。
2.增加零部件测绘实训内容
为了加强学生制图综合能力的培养,教材中增加了零部件测绘实训内容,既可以全面运用和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调整
本次修订在细节内容上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如充实了第三角画法看图、生产实践中的制图应用实例等内容,调整了“基本体的投影作图”与“立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的先后顺序,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校的教学要求,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
25
4.进一步做好教学资源开发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1—1 制图基本规定
§1—2 尺寸注法
§1—3 尺规绘图
第二章 正投影作图基础
§2—1 投影法概述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2—3 立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4 基本体的投影作图
第三章 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
§3—1 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3—2 截交线的投影作图
§3—3 相贯线的投影作图
第四章 轴测图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轴测图
§4—3 斜二轴测图
§4—4 轴测草图画法
第五章 组合体
§5—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
§5—2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5—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5—4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第六章 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6—1 视图
§6—2 剖视图
§6—3 断面图
§6—4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表示法
§6—5 第三角画法
§6—6 表示法综合应用实例
26
第七章 机械图样的特殊表示法
§7—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7—2 齿轮
§7—3 键连接和销连接
§7—4 弹簧
§7—5 滚动轴承
§7—6 中心孔
第八章 零件图
§8—1 零件图概述
§8—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8—3 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8—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8—6 读零件图
第九章 装配图
§9—1 装配图的内容和表示法
§9—2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9—3 常见的装配结构
§9—4 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9—5 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9—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十章 零部件测绘
§10—1 零部件测绘方法和步骤
§10—2 常用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10—3 测绘机用虎钳
第十一章 金属结构图、焊接图和展开图
§11—1 金属结构件的表示法
§11—2 焊接图
§11—3 展开图
27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机械基础》,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是2011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要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有关学校的一线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在充分调研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情况、广泛听取教师对教材使用情况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后出版的教材包括:《机械制图(第六版)》《工程力学(第五版)》《电工学(第五版)》《机械基础(第五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六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四版)》《数控加工基础(第三版)》。此外,还新开发了《机械基础》(彩色版)和《金属加工基础》(彩色版)两本教材。
本次修订工作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当前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同时,结合教学改革要求,在教材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机械基础(第五版)》修订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
1.全面更新教材中涉及的国家标准
近年来,有关机械传动、连接、流体传动等方面的部分国家标准进行了更新。为了使教材更加科学和规范,编写人员在详细解读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教材中涉及的主要国家标准包括:普通和窄V带传动第1部分:基准宽度制GB/T
13575.1—2008;普通V带和窄V带尺寸GB/T 11544—1997;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套筒链、附件和链轮 GB/T 1243—2006;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模数GB/T 1357—2008;平键键槽的剖面尺寸GB/T 1095—2003;普通型平键GB/T 1096—2003;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回路图第1部分:用于常规用途和数据处理的图形符号GB/T
786.1—2009等。
2.增加实训教学环节
本次修订增加了实训教学环节,设计了台钻速度的调节、减速器的拆装、生产现场观察、齿轮轴的拆装、联轴器的拆装、液(气)压传动回路的搭建等实训内容,旨在巩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在实训环节中还注重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3.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调整
28
本次修订注重反映实际生产中新技术的应用,加大了同步带传动等内容的比重;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拓展,增加了常用传动类型对比、齿轮加工原理、凸轮常用材料等知识链接。此外,在修订过程中还对细节内容进行了细致推敲,力求使概念、原理更加简洁明了,应用举例更加典型准确。
4.进一步做好教学资源开发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带传动
§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1—2 V带传动
§1—3 同步带传动
第二章 螺旋传动
§2—1 螺纹的种类和应用
§2—2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2—3 螺纹的代号标注
§2—4 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
第三章 链传动
§3—1 链传动概述
§3—2 链传动的类型
§3—3 实训环节——台钻速度的调节
第四章 齿轮传动
§4—1 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
§4—2 渐开线齿廓
§4—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4—4 其他齿轮传动简介
§4—5 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
第五章 蜗杆传动
§5—1 蜗杆传动概述
§5—2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啮合条件
§5—3 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
第六章 轮系
§6—1 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
§6—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6—3 定轴轮系中任意从动齿轮的转速计算
29
§6—4 实训环节——减速器的拆装
第七章 平面连杆机构
§7—1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
§7—2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7—3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7—4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第八章 凸轮机构
§8—1 凸轮机构概述
§8—2 凸轮机构的分类与特点
§8—3 凸轮机构工作过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第九章 其他常用机构
§9—1 变速机构
§9—2 换向机构
§9—3 间歇机构
§9—4 实训环节——生产现场观察
第十章 轴
§10—1 轴的用途和分类
§10—2 转轴的结构
第十一章 键、销及其连接
§11—1 键连接
§11—2 销连接
第十二章 轴承
§12—1 滚动轴承
§12—2 滑动轴承
§12—3 实训环节——齿轮轴的拆装
第十三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13—1 联轴器
§13—2 离合器
§13—3 制动器
§13—4 实训环节——联轴器的拆装
第十四章 液压传动
§14—1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14—2 液压传动系统的压力与流量
§14—3 液压动力元件
§14—4 液压执行元件
30
§14—5 液压控制元件
§14—6 液压辅助元件
§14—7 液压系统基本回路
§14—8 液压传动系统应用实例
第十五章 气压传动
§15—1 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
§15—2 气压传动常用元件简介
§15—3
§15—4
气压传动基本回路
实训环节——液(气)压传动回路的搭建31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2011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4版)》的主要内容包括: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几何公差、表面结构要求、螺纹的公差与检测等。《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4版)》由宋文革主编,田大伟、姜莉、胡克平参加编写,王希波主审。
由宋文革主编的《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4版)》本次修订工作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当前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同时,结合教学改革要求,在教材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绪论
第—章 极限与配合
§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1-2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1-3 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第二章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
§2-1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2-2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量具
阶段性实习训练—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
阶段性实习训练二 使用千分尺测量
§2-3 常用机械式量仪
§2-4 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
阶段性实习训练三 零件的角度测量
§2-5其他计量器具简介
§2-6光滑极限量规
第三章 几何公差
§3-1 概述
§3-2 几何公差的标注
32
§3-3 几何公差项目的应用和解读
§3-4 几何误差的检测
阶段性实习训练四 典型零件的形状误差测量
阶段性实习训练五 典型零件的方向误差、位置误差和跳动误差测量
第四章 表面结构要求
§4-1 表面结构要求的基本术语和评定参数
§4-2 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
§4-3 R轮廓参数(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及检测
阶段性实习训练六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检测
第五章 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5-1 概述
§5-2 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5-3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5-4 螺纹的检测
阶段性实习训练七 螺纹的检测
附表
附表—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
附表二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表
附表三 轴的极限偏差表
附表四 孔的极限偏差表
附表五 普通螺纹偏差表(摘录)
33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2007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应用,Word 2003、Excel 2003和PowerPoint 2003的使用,Internet的操作方法以及常用工具软件的介绍。
本书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方式,将知识要点贯穿到不同的模块和任务中。每个模块之间有其相互独立性,有利于教师实施模块化教学,便于备课。同时由于知识要点贯穿于任务当中,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通过任务的实现使学生具有成就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课题一 计算机基础应用(1)
任务一 认识计算机系统(1)
任务二 输入与输出(13)
任务三 认识文件管理系统(24)
课题二 Word 2003的使用(37)
任务四 录入“NBA”素材(37)
任务五 编排“NBA专栏”字符和段落的格式(52)
任务六 制作“NBA战绩统计表”(67)
任务七 美化“NBA专栏”(84)
任务八 设置“NBA专栏”页面格式并打印(95)
课题三 Excel 2003的使用(106)
任务九 创建“图书销售统计表”(106)
任务十 修饰“图书销售统计表”(116)
任务十一 使用公式与函数(127)
任务十二 统计“成绩册”(138)
任务十三 使用图表(149)
任务十四 打印工作表(155)
课题四 PowerPoint 2003的使用(163)
任务十五 创建“个人简历”演示文稿(163)
34
任务十六 设置“个人简历”演示文稿(178)
课题五 Internet应用(189)
任务十七 利用Internet搜索与下载资料(189)
任务十八 利用电子邮件发送与接收资料(202)
课题六 常用工具软件(218)
任务十九 使用WinRAR压缩软件(218)
任务二十 使用杀毒软件(224)
任务二十一综合训练(239)模拟测试(265)使用“千千静听”和“暴风影音”播放软件(233)35
3D打印技术导论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3D打印技术导论》,是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3D打印丛书》是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成果,是目前国内第一套针对3D打印专业编写的系列图书,包括《3D打印技术导论》《3D打印成型工艺及技术》《3D打印成型材料》《3D打印模型设计及应用》《3D打印逆向建模技术及应用》等,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科学生动、系统全面。
3D打印技术颠覆了产品的传统制造方式,带来技术性的变革,亟需在中国加以知识普及与推广应用。该丛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系统全面介绍3D打印技术的空白,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与前瞻性,有利于推动该技术未来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卫生医疗、工程施工、地理信息、教育科研、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科学应用,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3D打印的基本概念
1.1.2 3D打印成型原理
1.1.3 3D打印技术的特点
1.2 主流3D打印成型工艺
1.2.1 3D打印工艺分类
1.2.2 光固化成型(SLA)
1.2.3 叠层实体制造(LOM)
1.2.4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1.2.5 熔融沉积制造(FDM)
1.2.6 三维印刷成型(3DP)
1.2.7 各成型工艺比较
1.3 国内外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1.3.1 国外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
1.3.2 国内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
1.3.3 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3D打印技术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
36
1.5 发展3D打印学科的必要性
第2章 3D打印基础理论
2.1 概述
2.2 现代成型理论
2.3 3D打印的离散一叠加过程研究
2.3.1 离散叠加过程的三个层次
2.3.2 STL数据文件格式
2.4 3D打印零件的变形机理
2.4.1 3D打印零件的特点
2.4.2 3D打印零件变形的宏观表现
2.4.3 光固化成型工艺的零件变形
2.5 3D打印零件的精度研究
2.5.1 3D打印技术的精度概述
2.5.2 影响3D打印零件精度的因素
2.5.3 数据处理误差
2.5.4 成型加工误差
2.5.5 后处理误差
第3章 3D打印软件技术
3.1 概述
3.2 设计方法分类
3.2.1 正向设计
3.2.2 逆向设计
3.2.3 正逆向混合设计
3.3 正向设计软件
3.3.1 3DS MAX
3.3.2 Rhino
3.3.3 SketchUD
3.3.4 Pro/Engineer
3.3.5 SolidWorks
3.3.6 其他设计软件
3.3.7 格式转换软件
3.4 逆向设计技术
3.4.1 逆向设计概述
3.4.2 三维数据反求技术
3.4.3 数据反求技术分类
37
3.4.4 三维扫描技术
3.4.5 典型逆向设计软件
3.5 模型支撑添加技术
3.5.1 添加支撑的必要性
3.5.2 添加支撑的原则
3.5.3 添加支撑的类型
3.6 模型分层切片技术
3.6.1 分层切片的概念
3.6.2 分层切片的方法
3.6.3 分层切片对模型精度的影响
3.7 3D打印控制软件
第4章 3D打印材料技术
4.1 概述
4.2 SLA工艺成型材料
4.2.1 光固化概念
4.2.2 光敏树脂特性
4.2.3 光敏树脂研究现状
4.2.4 几种常见光敏树脂
4.2.5 SLA支撑材料
4.3 LOM工艺成型材料
4.3.1 LOM材料组成
4.3.2 纸质片材
4.3.3 陶瓷片材
4.4 SLS工艺成型材料
4.4.1 金属粉末材料
4.4.2 高分子粉末材料
4.4.3 陶瓷粉末材料
4.4.4 覆膜砂粉末材料
4.4.5 其他材料
4.5 FDM工艺成型材料
4.5.1 FDM材料要求
4.5.2 FDM材料研究现状
4.5.3 ABS材料
4.5.4 PLA材料
4.5.5 FDM支撑材料
38
4.6 3DP工艺成型材料
4.6.1 陶瓷粉料
4.6.2 石膏粉末
4.7 成型件的后处理
4.7.1 剥离
4.7.2 修补、打磨和抛光
4.7.3 表面涂覆
第5章 3D打印技术应用
5.1 概述
5.2 3D打印技术在工业制造的应用
5.3 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5.3.1 医用模型
5.3.2 假体和人体植入物
5.3.3 个性化医疗
54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的应用
5.5 3D打印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
5.6 3D打印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5.7 各成型工艺应用案例
5.7.1 SLA应用
5.7.2 LOM应用
5.7.3 SLS应用
5.7.4 FDM应用
5.7.5 3DP应用
39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教学大纲
一、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是201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应用,围绕着产品快速开发流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符合现代制造行业发展需求。本教材将逆向工程和快速成型技术融合在一本教材中,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与现有的教材相比,学时少,简明扼要。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前言
第一篇逆向工程技术应用
项目一逆向工程技术认知
任务一初识逆向工程技术
任务二再识逆向工程技术
一、逆向工程的工作流程
二、逆向工程技术实施的条件
任务三了解逆向工程技术的应用
小结
思考题
课外任务
项目二三维数据扫描
任务一了解三维数据扫描
一、数据采集方法的分类
二、接触式数据扫描
三、非接触式光学扫描
四、非接触式的非光学扫描
五、各种数据扫描方法的比较
任务二使用RANGE7非接触三维扫描仪测量储蓄罐外形
一、RANGE7非接触三维扫描仪简介
二、扫描前处理
三、储蓄罐外形的数据扫描
40
任务三使用EXA Scan手持式三维扫描仪测量车灯灯罩外形
一、EXA Scan手持式三维扫描仪简介
二、车灯灯罩外形的数据扫描
任务四使用XTOM型三维光学面扫描仪测量风扇外形
一、XTOM型三维光学面扫描仪简介
二、风扇外形的数据扫描
小结
思考题
课外任务
项目三数据处理及数模重构
任务一了解Geomagic Studio软件
一、Geomagic Studio软件的工作流程
二、Geomagic Studio软件的主要功能
三、Geomagic Studio软件的基本操作
四、基本操作实例
任务二储蓄罐的数据处理及数模重构
一、点阶段的数据处理
二、多边形阶段的数据处理
三、精确曲面的自动构建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第2版目录〖〗任务三车灯灯罩的数据处理及数模重构
一、多边形阶段的数据处理
二、参数曲面的构建
任务四自行车挡泥板的数模重构
任务五凸台点云的数据处理及数模重构
一、点阶段的数据处理
二、多边形阶段的数据处理
三、精确曲面的构建
任务拓展风扇的逆向造型
一、CATIA软件逆向造型简介
二、风扇的结构特点
三、风扇的逆向造型过程
小结
思考题
课外任务
41
第二篇快速成型技术应用
项目四快速成型技术认知
任务一认识快速成型技术
一、物体成型的方式
二、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
三、快速成型技术的特点
任务二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典型工艺
一、光固化成型
二、分层实体制造
三、选择性激光烧结
四、熔融沉积制造
五、三维打印
六、几种主流快速成型工艺的比较
任务三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
一、概念模型的可视化、设计评价
二、结构验证与装配干涉校验
三、功能性零件的直接制造
四、破损件的修复
任务四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
三、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小结
思考题
课外任务
项目五原型的制作
任务一快速成型的数据处理
一、快速成型的数据来源
二、STL文件
三、零件的分割与摆放
四、支撑的设置
五、三维模型的分层处理
六、层片扫描路径
任务二基于熔融沉积制造工艺制作储蓄罐一、 UP!3D打印机简介
42
二、储蓄罐的快速成型
任务三基于喷墨式三维打印工艺制作车灯灯罩
一、Objet30 Pro 3D打印机简介
二、车灯灯罩的快速成型
任务四基于光固化成型工艺制作风扇
一、Magics 软件简介
二、SL300光固化打印机简介
三、风扇的快速成型
任务五硅橡胶模具产品的快速制造
一、基于快速原型的硅橡胶模具制作
二、硅橡胶模具产品的浇注
小结
43
Autodesk CAD 2013机械绘图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全国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通用教材Autodesk CAD 2013机械绘图》,是2015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是职业院校机电类及相关专业的必修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制图的基本知识,能应用绘图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装配图、立体图。全书通过绘制机械工程中常用的图样实例,介绍了AutoCAD2013绘图软件的应用,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尽快掌握应用AutoCAD2013软件绘图机械图样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项目一 基本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任务1 绘制三角形及其内切圆
任务2 绘制五角星
任务3 创建机械绘图图形样板
任务4 绘制密封板平面图
任务5 绘制等边三角形模板
任务6 绘制统刀平面图
项目二 复杂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任务1 绘制支架平面图
任务2 绘制棘轮平面图
任务3 绘制滑杆平面图
任务4 绘制吊钩平面图
任务5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项目三 绘制机械零件图
任务1 绘制螺栓零件图
任务2 绘制千斤顶底座零件图
任务3 绘制端盖零件图
项目四 绘制二维装配图
任务1 绘制弹性联轴器装配图
44
任务2 绘制千斤顶装配图
项目五 简单三维造型与编辑
预备知识 三维造型入门知识
任务1 绘制圆台
任务2 绘制阶梯轴
任务3 绘制球轴承
任务4 绘制六角螺母三维实体
任务5 绘制轴承支座
任务6 绘制箱体
项目六 复杂三维造型与编辑
任务1 绘制三通模型
任务2 绘制直齿圆柱齿轮模型
项目七 图形的输出与发布
预备知识 图形的输出与发布入门知识任务1 平面图形的打印
任务2 三维图形的打印
45
中文版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一、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信息类专业教材中文版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是2011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Photoshop CS3入门、选区编辑、绘图、图像调整及修饰、图层处理、滤镜、文本与文字特效、综合课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教学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全国有关学校的一线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在充分调研企业和学校教学情况的基础上,新开发了一批计算机信息类专业教材。这次教材开发工作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根据计算机信息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对教材内容的深度、难度做了较大程度的调整。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第二,根据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合理更新并拓展教材内容。本次教材的开发一方面根据新的计算机软件版本进行编写;另一方面,又不仅仅局限于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功能,而是更注重相关计算机使用能力的拓展,力求使教材内容紧跟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计算机使用的综合能力。
第三,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力求使教材内容涵盖有关国家职业标准(中级)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第四,在教材编写模式方面,采用全新的任务驱动型编写理念,将各知识点分解到若干具体的工作任务中进行描述。每个任务按照教学目标、任务描述、相关知识、任务实施、思考与练习的思路进行编写,让学生在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相关计算机软件功能,还能掌握该软件功能的具体应用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项目一 快速入门(1)
任务1 认识Photoshop CS3(2)
任务2 Photoshop CS3基本操作(17)
项目二 选区编辑(34)
任务1 在图像中建立规则、不规则选区(35)
46
任务2 选区的编辑调整(44)
任务3 选区内容的操作(55)
项目三 绘图(65)
任务1 绘制国画荷花(65)
任务2 绘制产品造型(90)
项目四 图像调整及修饰(114)
任务1 图像大小调整(114)
任务2 图像色彩调整(127)
任务3 图像修饰(154)
项目五 图层处理(167)
任务1 图层基本操作(168)
任务2 图层样式(178)
任务3 图层蒙版(185)
项目六 滤镜(188)
任务1 使用滤镜完成艺术化效果(188) 任务2 使用滤镜制作图像特效(197)
项目七 文本与文字特效(206)
任务1 使用文字对象(206)
任务2 文字特效(213)
项目八 综合课题(231)
任务1 背景制作(231)
任务2 网页效果图创建(234)
任务3 企业Logo制作(243)
47
Inventor工业产品设计基础与实战训练教学大纲
一、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改革创新示范教材Inventor工业产品设计基础与实战训练》,是201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书根据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相关精神和实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编写而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零件造型设计、部件装配设计、表达视图及Inventor Studio、工程图和实战训练,总计6章。前5章为基础功能介绍,第6章实战训练为产品设计的实际应用,内容安排上既注重知识体系又兼顾项目实训,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Inventor课程的教材,也适用于从事CAD设计的工程人员使用和参考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Inventor概述
1.2 工业产品三维实体设计的基本方法
1.3 Inventor的基本使用环境
第2章 零件造型设计
2.1 草图技术
2.2 零件造型技术
2.3 拓展练习
第3章 部件装配设计
3.1 零件自由度
3.2 装载零部件
3.3 约束零部件
3.4 编辑零部件
3.5 表达零部件
3.6 装调标准件和常用件
3.7 综合应用
48
3.8 拓展练习
第4章 表达视图及Inventor Studio
4.1 表达视图的相关技术
4.2 Inventor Studio
4.3 拓展练习
第5章 工程图
5.1 工程图的视图创建
5.2 工程图的标注
5.3 工程图的设置
5.4 拓展练习
第6章 实战训练
6.1 U盘的设计
6.2 工作灯的设计
6.3 鼠标的设计
49
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祝麦冬)
打印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2018)
临沂市技师学院
3D
1
目 录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3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表 5
课程设置与要求 6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教学大纲 10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11
语文教学大纲 17
数学教学大纲 20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教学大纲 23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25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28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 3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34
3D打印技术导论教学大纲 36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教学大纲 40
AutoCAD 2013教学大纲 44
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46
Inventor工业产品设计基础与实战训练教学大纲 48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一、指导思想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培养3D打印专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训练,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紧跟国家2025中国制造发展规划,与3D打印技术应用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培养目标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熟悉3D打印机的操作规程和规范,遵守各项工艺规程,重视操作维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同时应具有下列专业能力:
1.机械传动原理、电路控制基础与自动控制理论,能够熟练的进行FDM3D打印机组装、调试与维护。
2.绘图方法和技巧、熟悉各类模型构造原理,熟练的运用各类三维设计软件创建模型。
3.可直接从事3D产品设计、打印
4.平面设计的基础技能和知识,能够完成平面图形的设计。
3
三、主要教学内容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体育与健康、语文、数学、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3D打印技术导论、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Autodesk CAD 2013、中文版Adobe 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Inventor工业设计、3D打印一体化等。
四、毕业生就业岗位群
主要从事3D装备制造业、3D打印(服务业)、三维建模师、CAD/CAM绘图员、3D打印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在各类学校、企业、公司、医院操作使用工业级3D打印设备以及相关培训工作。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设计、打印定制化、个性化产品,真正实现中国智造2025,营造万众创新的平台。
五、周数分配
在校2年总计108周,教学周72周(包括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其中入学教育、军训2周,毕业设计2周,考试4周,机动2周;假期26周。
六、教学计划表
4
2017级3D打印技术应用教学计划
学制:三年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总课时 备注
类别 课程
一 二 三 四
理论 实训 理论 实训 理论 实训 理论 实训
五 六
理论 实训
9 9 9 9 9 9
德 育 2 2 36
体育与健康 2 2 2 2 72
公共
基础课
语 文 4 4 72
数 学 4 4 72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2 2 36
机械制图 8 8 6
顶
198
机械基础 8 8
专业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6 6
岗
144
108
基础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 6
3D打印技术导论 4 4
实
54
72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 6 6
Autodesk CAD 2013 10 10 10
习
108
10 360
技能
Adobe Photoshop 6 6 108
实训课
Inventor工业设计 10 10 10 10 360
FDM 3D打印一体化 10 10 10 10 360
周课时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课程数 6 3 6 3 7 3 7 3 1080 1080
总课时
5
七、课程设置与要求
1.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
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经济政治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增强法制观念。
2.体育与健康
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体育公共课教材,力求在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实施,以增强体质、掌握技能为主要任务,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运动参与兴趣入手,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使他们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能够满足各种职业环境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语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身处多元化的环境,更需要放眼世界,撷取精华,滋养自身。教材中收录的优秀国内、外国作品涉及记叙文、议论文和小说等体裁,从中可体悟不同国度和民族的文化,可借鉴彼之手法和思想,丰富我之形式与内涵。
课程教法旨在创新练习体系,强化训练指导。学生通过教学整体性、实践性和拓展性三方面构建练习体系,全面锻炼语文应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4.数学
正确把握数学课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客观分析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要求。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力求为后续专业课打好基础,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其综合素质。
遵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乐学、能学”为目标。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引用生产、生活中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内涵。
5.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从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和特点出发,紧密围绕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身心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摆脱传统的理论条框的束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6.机械制图
培养学生较强的识图能力和规范的手工作图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常用园林作图工具的用法;理解机械制图的投影基本原理,能进行体的投影和透视投影;能进行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等园林设计图的绘制工作。本课程侧重实践环节的教学,通过课内实践和专项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辅之以必要的机械制图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在制图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通过手工设计图来表达设计理念和设计效果。
6
7.机械基础
重点突出实训教学环节、生产现场观察。通过台钻速度的调节、减速器的拆装、齿轮轴的拆装、联轴器的拆装、液(气)压传动回路的搭建等实训内容,旨在巩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反映实际生产中新技术的应用,加大了同步带传动等内容的比重;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拓展,增加了常用传动类型对比、齿轮加工原理、凸轮常用材料等知识链接。此外,在实训环节中还注重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8.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重点培养学生对极限与配合的认知,正确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对零件几何公差、表面结构要求、螺纹的公差与检测等基本内容要熟练运用。
9.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具备继续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10.3D打印技术导论
3D打印技术导论是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成果,采用图文并茂、科学生动、系统全面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亟需在中国加以知识普及与推广应用的使命感中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全面学习3D打印技术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与前瞻性,有利于推动该技术未来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卫生医疗、工程施工、地理信息、教育科研、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科学应用,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1.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
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应用,围绕着产品快速开发流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符合现代制造行业发展需求。本教材将逆向工程和快速成型技术融合在一本教材中,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与现有的教材相比,学时少,简明扼要。
D 2013
AutoCAD是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制图的基本知识,能应用绘图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装配图、立体图。通过绘制机械工程中常用的图样实例,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AutoCAD2013软件绘图机械图样的方法和技巧。
13.中文版Adobe 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
通过软件学习和大量实际应用,要求学生掌握Photoshop CS3入门、选区编辑、绘图、图像调整及修饰、图层处理、滤镜、文本与文字特效等综合课题内容。
or工业产品设计基础与实战训练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含零件造型设计、部件装配设计、表达视图及Inventor Studio、工程图和实战训练五大部分及诸草绘环境下的诸多命令,适用行业领域广,可以进行常
7
规的实体建模,干涉检测,机构运动仿真,应力计算,布管布线,模具设计,二维图纸智能输出,渲染动画,曲面设计,参数化管理等。Inventor具备良好的数据接口,是计算机产品实体三维建模训练的优秀应用软件。
15. FDM 3D打印一体化
通过龙门式PC200、T600、UP Plus等各类 FDM打印机的组装、调试维护,全面了解FDM打印的组成部分、功能原理、组装要点、调试精度、维护方法。同时应熟练掌握3D打印机Marlin固件配置与模型cure切片软件和Repetier-Host 打印机驱动软件软件应用。
八、说 明
各年级在实施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及课时,调整幅度控制在30%以内。
8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类教材,是2014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发展道路,调整心理状态,介绍道德和法治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代序 与年轻干部谈成长
第一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讲 中国政治制度与政府运作概况
第三讲 依法行政
第四讲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第五讲 公务员制度
第六讲 公务员职业道德
第七讲 公务员纪律
第八讲 依法保守国家秘密
第九讲 公务员工作方法
第十讲 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十一讲 公务礼仪
第十二讲 公务员心理调适
后记
9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体育公共课教材,力求在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实施,以增强体质、掌握技能为主要任务,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运动参与兴趣入手,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使他们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能够满足各种职业环境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第1章 当代体育与健康
第一节 现代文明与人类健康
一、 现代科技与“文明病”
二、 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病
三、 精神或心理疾病
四、 白领综合症
五、 吸毒
第二节 体育的文化魅力
一、 体育是人类高度文明象征
二、 体育突破种族界限,倡导和平
三、 体育带给人健康快乐
四、 体育的恢弘气势和精神鼓舞人类
第三节学校体育的目标
一、 坚持“健康第一”原则
二、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三、 全面实现体育综合功能
四、 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理念
第四节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一、 奥林匹克知识
二、中国与奥运会的关系
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
第2章 健康知多少
第一节 健康概述
一、 健康的标志
二、 亚健康的状态
第二节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 正常心理的标准
10
二、 心理健康水平等级划分
三、身体机能与健康评价(宏观评价,以生理指标作为评定)
四、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部分内容及测试方法
附:大学男生评分标准
第3章 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
第一节 科学锻炼原则须知
一、自觉积极性原则
二、 讲求实效原则
三、 持之以恒原则
四、循序渐进原则
五、全面性原则
六、 恢复性原则
七、 适宜性原则
第二节 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
一、 运动环境的卫生条件
二、 运动物品的卫生要求
三、 运动过程的卫生处置
四、 女生运动的卫生守则
第三节 自我锻炼计划的制定
一、 制订锻炼计划与运动处方的意义和作用
二、 制订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依据
第四节 运动处方的制定
一、 运动处方的组成
二、 选择锻炼模式
第五节 体育锻炼与疾病预防
一、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的影响
二、 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三、 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四、 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五、 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第4章 体能锻炼与机能评价
第一节 体能的内涵
一、 体质范畴中的体能
二、 健康概念中的体能
第二节 身体锻炼与体能提高
11
一、 身体素质练习与体能提高
二、影响学生体能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
一、 体质基本概念
二、 理想体质的标志
三、 对体质健康的测定
第5章 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
第一节 运动生理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第二节 运动创伤的预防及常见损伤的简单处理方法
一、运动损伤的预防
二、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
第6章挑战人类极限的田径运动
第一节 田径运动概述
第二节 跑
一、 短跑
二、接力跑
三、 跨栏跑
四、中长跑
第三节 跳跃
一、 跳远
二、 三级跳远
三、 跳高
四、撑竿跳高
第四节 投掷
一、 铅球
二、掷标枪
三、掷铁饼
第五节 田径规则简介
一、 径赛项目的有关规则
二、 田赛项目的有关规则
第7章 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体操运动
第一节 体操概述
体操简介
第二节 技能练习
一、 技巧
12
二、 跳跃
三、 双杠
四、 单杠
第三节 体操规则简介
第8章 娱乐对抗的球类运动
第一节 足球
一、 足球发展历史简况
二、 足球的基本技术
三、足球战术
四、足球竞赛规则简介
五、 主要犯规行为
第二节篮球运动
一、 篮球运动概述
二、 篮球的基本技术
三、 篮球的基本战术
四、 篮球竞赛规则简介
第三节 排球
一、 排球发展历史概述
二、 排球基本技术
三、排球战术
四、 其他排球简介
五、排球竞赛规则简介
第9章 体闲娱乐的三小球
第一节羽毛球
一、 羽毛球发展概述
二、 羽毛球基本技术
三、 羽毛球基本战术
四、 羽毛球竞赛规则
第二节乒乓球
一、 乒乓球发展概述
二、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
三、 乒乓球的基本战术
四、乒乓球竞赛规则
第三节 网球
一、 网球概述
13
二、 网球的基本技术
三、 网球的基本战术
四、 网球比赛规则
第10章 南方传统体育运动
第一节 抢花炮运动
一、 抢花炮的基本技术
二、 抢花炮的基本战术
三、 抢花炮技术的练习方法
四、 竞赛规则介绍
第二节 板鞋运动
一、 板鞋运动技战术
二、 板鞋运动练习方法
三、 板鞋运动竞赛规则
第三节 踩高跷
一、 踩高跷的技术
二、 踩高跷比赛规则
第四节 竹竿舞运动
第五节珍珠球运动
一、 违例及判罚
二、 犯规和判罚
三、 比赛器材
第11章 游泳项目
第一节 游泳概述
一、游泳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二、 游泳的锻炼价值
第二节 初学游泳
一、 呼吸练习
二、 熟悉水性
第三节 蛙泳
一、 蛙泳动作结构与技术要点
二、 蛙泳教学和练习方法
第四节自由泳
一、 自由泳动作结构与技术要点
二、 自由泳教学和练习方法
第五节 游泳运动的安全与救护
14
一、 自我救护
二、 水中解脱
三、 他人救护
四、急救
第六节 游泳运动竞赛规则
一、 游泳池和泳道
二、 出发
三、 转身
四、 计时
附录A 中外名人与体育
附录B 男子体育锻炼标准评分表
附录C 女子体育锻炼标准评分表
15
语文教学大纲
一、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语文》是2010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套教材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2016 年印发的《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
为依据,致力于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套教材的编写秉持以下理念:
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本套教材本着语文教学以阅读为基础的思路,从体裁、立意、写作手法等多方面考量,选取数量充足的课文,辅以各类示例短文,达到使学生广泛接触语文材料的目的。教材立足这些文本,配合与职业活动或社会生活相关的背景,设计有大量听说读写实践,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全面加强语文素养训练,体现为技能人才培养服务的目标。
由于面向职业教育,本套教材收录有众多关于职业的课文,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于实践的务实作风、锲而不舍的奋斗意志、童叟无欺的诚信品质,注重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活动,理解职业生涯,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养分。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历史长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选文是本套教材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主要手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选取古代经典诗歌、散文和古白话小说名著选段,如《将进酒》《师说》《群英会蒋干中计》;二是选取介绍传统文化的现当代作品,如《景泰蓝的制作》《人生的境 界》《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除去选文,教材还在相关单元专门介绍古诗文诵读方 法和古代文化常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自主阅读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身处多元化的环境,更需要放眼世界,撷取精华,滋养自身。本套教材收录的优秀外国作品涉及记叙文、议论文和小说等体裁,从中可体悟不同国度和民族的文化,可借鉴彼之手法和思想,丰富我之形式与内涵。
创新练习体系,强化训练指导。本套教材从教学整体性、实践性和拓展性三方面构建练习体系。教材重视从预习开始的完整教学过程,将字词等基础知识融入预习环节,为充分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并由此深入展开阅读训练。拓展性练习主要设置在每课和每单元的结尾,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全面锻炼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训练的效果建立在有效认知的基础上。教材中,每篇课文均有学习提示,每个单元(除古诗文单元)均有写作指导,每项综合实践活动都包含所需的应用文知识,帮助学生明其意、晓其理、知其法,从而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思有所悟、学有所得。
16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第一模块 阅读与欣赏(1)
第一单元 心系家园(1)
一 国殇(1)
二 白马篇(3)
三 七子之歌(5)
四 荷花淀(6)
五 故乡的榕树(8)
六 飞天路上的壮丽凯歌(10)
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11)
一 陈情表(11)
二 祭十二郎文(13)
三 项脊轩志(14)
四 傅雷家书两则(15)
五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16)
六 我与地坛(17)
第三单元 笃厚友情(18)
一 《论语》六则(18)
二 梦李白二首(19)
三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20)
四 金缕曲赠梁汾(21)
五 拣麦穗(22)
六 论友谊(23)
第四单元 真挚爱情(24)
一 《诗经》两首(24)
二 孔雀东南飞(并序)(26)
三 长亭送别(28)
四 雨巷(30)
五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31)
六 麦琪的礼物(32)
第五单元 百味人生(33)
一 鸿门宴(33)
二 宋词二首(34)
17
三 窦娥冤(36)
四 雷雨(37)
五 阿Q正传(39)
六 项链(41)
第六单元 神韵山水(43)
一 诗二首(43)
二 春江花月夜(45)
三 登泰山记(46)
四 沁园春长沙(47)
五 再别康桥(48)
六 故都的秋(49)
第二模块 口语表达(50)
第一单元 交谈(50)
第二单元 演讲(53)
第三单元 辩论(57)
第三模块 应用写作(60)
第一单元 应用文概述(60)
第二单元 常用公务文书(61)
任务一 通知(61)
任务二 通报(62)
任务三 请示、批复(64)
任务四 报告(65)
第三单元 常用事务文书(67)
任务一 计划(67)
任务二 总结(69)
任务三 书信(71)
任务四 求职信(73)
任务五 介绍信、证明信、申请书(75) 第四单元 常用科技文书(77)
任务一 实习报告(77)
任务二 事故调查报告(80)
任务三 产品说明书(84)
18
数学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数学》是2011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套教材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颁发的《数学课教学大纲(2005)》,在《数学》(第四版)基础上修订,供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使用。
这次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于“够用、实用、适用”的原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根据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课以及各专业课教学内容安排的实际情况,在《数学》(第三版)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数学课系列教材,包括一本上册和三本下册。其中,《数学》(第四版。上册)与《数学》(第四版。下册)(机械、建筑类)供机械、建筑类专业使用;《数学》(第四版。上册)与《数学》(第四版。下册)(电工、电子类)供电工、电子、计算机类专业使用;《数学》(第四版。上册)与《数学》(第四版。下册)供一般专业使用。
第二,正确把握数学课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客观分析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要求。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力求为后续专业课打好基础,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其综合素质。
第三,遵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乐学、能学”为目标。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引用生产、生活中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内涵。
第四,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的互动性。除正文外,教材中还设置了“想一想”“做一做”“提示”“探究”和“知识扩展”等栏目,以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为方便学校教学,本教材还配有习题册、教学参考书(配光盘)及考试题组卷系统等。
教材的修订工作得到了江苏、湖南、陕西、河南、广西等省、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及有关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19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第1章 方程与不等式
1.1 数(式)的运算
1.2 方程与方程组
1.3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拓展内容
1.4 一元二次不等式
拓展内容
1.5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专题阅读
第2章 集合
2.1 集合及其表示
2.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2.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专题阅读
第3章 函数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3.3 幂函数
3.4 指数函数
专题阅读
3.5 对数函数
专题阅读
第4章 三角函数
4.1 角的概念的推广
4.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4.4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5 正弦型函数的基本知识
专题阅读
第5章 立体几何(Ⅰ)——空间几何体
5.1 空间几何体
5.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专题阅读
20
5.3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1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是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书从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和特点出发,紧密围绕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身心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本书摆脱了传统的理论条框的束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全书共分为七章,紧密围绕职业与职业素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就业准备与择业技巧、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创业准备与实践等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专门针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群体特点和就业、创业现状,精选了部分经典案例并加以分析评议,以此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职业与职业素质
第一节 职业概论
一、职业的内涵
二、职业的功能
三、职业发展的趋势
第二节 职业素质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和特征
二、职业素质的基本构成
三、职业素质的提高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设计
第一节 职业选择
一、职业选择的原则
二、个性差异与职业选择
三、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二节 职业生涯设计
一、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内涵
二、职业生涯设计的价值和影响因素
三、职业生涯设计的步骤和途径
22
四、职业生涯设计的调整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第一节 就业形势指引
一、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二、我国目前的就业方针和就业政策
第二节 劳动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劳动合同制度
二、劳动保护制度
三、劳动工资制度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就业准备与择业技巧
第一节 就业准备
一、就业的心理准备
二、就业的信息准备
三、就业的材料准备
第二节 自我“推销”与面试技巧
一、学会“推销”自我
二、面试的基本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创业与创业素质、创业能力
第一节 创业概述
一、创业的含义和特点
二、创业的构成要素
三、创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大力发展创业教育
第二节 创业素质
一、心理素质
二、知识素质
三、职业道德素质
第三节 创业能力
一、专业技术能力
二、经营管理能力
三、社会能力
思考与练习
23
第六章 创业准备与创业实践
第一节 创业准备
一、把握创业机会
二、创业项目的选择
三、开展市场调查
四、商业计划书的制定
第二节 创业实践
一、筹集创业资金
二、组建创业团队
三、选择经营地点
四、确定企业形式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创业案例分析
一、风雨过后,漫天彩虹
二、吴宁,轮椅上的创业英雄
三、刘琦开,校园里走出来的总裁
四、一位女中专生的创业之路
五、我的五年创业经历
六、去年激情创业,今成IT精英
七、经验之谈——访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郭连仲先生 思考与练习
24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机械制图》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是2011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要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有关学校的一线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在充分调研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情况、广泛听取教师对教材使用情况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后出版的教材包括:《机械制图(第六版)》《工程力学(第五版)》《电工学(第五版)》《机械基础(第五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六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四版)》《数控加工基础(第三版)》。此外,还新开发了《机械基础》(彩色版)和《金属加工基础》(彩色版)两本教材。
本次修订工作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当前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同时,结合教学改革要求,在教材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以及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机械制图(第六版)》修订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
1.全面更新教材中涉及的国家标准
近年来,机械制图方面的国家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教材更加科学和规范,编写人员在详细解读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教材中涉及的主要国家标准包括: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GB/T 1800.1—2009、GB/T
1800.2—2009、GB/T 180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标注GB/T
1182—2008,技术制图 标题栏GB/T 10609.1—2008,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焊接符号表示法GB/T 324—2008等。
2.增加零部件测绘实训内容
为了加强学生制图综合能力的培养,教材中增加了零部件测绘实训内容,既可以全面运用和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调整
本次修订在细节内容上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如充实了第三角画法看图、生产实践中的制图应用实例等内容,调整了“基本体的投影作图”与“立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的先后顺序,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校的教学要求,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
25
4.进一步做好教学资源开发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1—1 制图基本规定
§1—2 尺寸注法
§1—3 尺规绘图
第二章 正投影作图基础
§2—1 投影法概述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2—3 立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4 基本体的投影作图
第三章 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
§3—1 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3—2 截交线的投影作图
§3—3 相贯线的投影作图
第四章 轴测图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轴测图
§4—3 斜二轴测图
§4—4 轴测草图画法
第五章 组合体
§5—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
§5—2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5—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5—4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第六章 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6—1 视图
§6—2 剖视图
§6—3 断面图
§6—4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表示法
§6—5 第三角画法
§6—6 表示法综合应用实例
26
第七章 机械图样的特殊表示法
§7—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7—2 齿轮
§7—3 键连接和销连接
§7—4 弹簧
§7—5 滚动轴承
§7—6 中心孔
第八章 零件图
§8—1 零件图概述
§8—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8—3 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8—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8—6 读零件图
第九章 装配图
§9—1 装配图的内容和表示法
§9—2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9—3 常见的装配结构
§9—4 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9—5 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9—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十章 零部件测绘
§10—1 零部件测绘方法和步骤
§10—2 常用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10—3 测绘机用虎钳
第十一章 金属结构图、焊接图和展开图
§11—1 金属结构件的表示法
§11—2 焊接图
§11—3 展开图
27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机械基础》,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是2011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要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有关学校的一线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在充分调研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情况、广泛听取教师对教材使用情况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后出版的教材包括:《机械制图(第六版)》《工程力学(第五版)》《电工学(第五版)》《机械基础(第五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六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四版)》《数控加工基础(第三版)》。此外,还新开发了《机械基础》(彩色版)和《金属加工基础》(彩色版)两本教材。
本次修订工作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当前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同时,结合教学改革要求,在教材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机械基础(第五版)》修订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
1.全面更新教材中涉及的国家标准
近年来,有关机械传动、连接、流体传动等方面的部分国家标准进行了更新。为了使教材更加科学和规范,编写人员在详细解读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教材中涉及的主要国家标准包括:普通和窄V带传动第1部分:基准宽度制GB/T
13575.1—2008;普通V带和窄V带尺寸GB/T 11544—1997;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套筒链、附件和链轮 GB/T 1243—2006;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模数GB/T 1357—2008;平键键槽的剖面尺寸GB/T 1095—2003;普通型平键GB/T 1096—2003;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回路图第1部分:用于常规用途和数据处理的图形符号GB/T
786.1—2009等。
2.增加实训教学环节
本次修订增加了实训教学环节,设计了台钻速度的调节、减速器的拆装、生产现场观察、齿轮轴的拆装、联轴器的拆装、液(气)压传动回路的搭建等实训内容,旨在巩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在实训环节中还注重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3.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调整
28
本次修订注重反映实际生产中新技术的应用,加大了同步带传动等内容的比重;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拓展,增加了常用传动类型对比、齿轮加工原理、凸轮常用材料等知识链接。此外,在修订过程中还对细节内容进行了细致推敲,力求使概念、原理更加简洁明了,应用举例更加典型准确。
4.进一步做好教学资源开发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带传动
§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1—2 V带传动
§1—3 同步带传动
第二章 螺旋传动
§2—1 螺纹的种类和应用
§2—2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2—3 螺纹的代号标注
§2—4 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
第三章 链传动
§3—1 链传动概述
§3—2 链传动的类型
§3—3 实训环节——台钻速度的调节
第四章 齿轮传动
§4—1 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
§4—2 渐开线齿廓
§4—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4—4 其他齿轮传动简介
§4—5 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
第五章 蜗杆传动
§5—1 蜗杆传动概述
§5—2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啮合条件
§5—3 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
第六章 轮系
§6—1 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
§6—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6—3 定轴轮系中任意从动齿轮的转速计算
29
§6—4 实训环节——减速器的拆装
第七章 平面连杆机构
§7—1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
§7—2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7—3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7—4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第八章 凸轮机构
§8—1 凸轮机构概述
§8—2 凸轮机构的分类与特点
§8—3 凸轮机构工作过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第九章 其他常用机构
§9—1 变速机构
§9—2 换向机构
§9—3 间歇机构
§9—4 实训环节——生产现场观察
第十章 轴
§10—1 轴的用途和分类
§10—2 转轴的结构
第十一章 键、销及其连接
§11—1 键连接
§11—2 销连接
第十二章 轴承
§12—1 滚动轴承
§12—2 滑动轴承
§12—3 实训环节——齿轮轴的拆装
第十三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13—1 联轴器
§13—2 离合器
§13—3 制动器
§13—4 实训环节——联轴器的拆装
第十四章 液压传动
§14—1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14—2 液压传动系统的压力与流量
§14—3 液压动力元件
§14—4 液压执行元件
30
§14—5 液压控制元件
§14—6 液压辅助元件
§14—7 液压系统基本回路
§14—8 液压传动系统应用实例
第十五章 气压传动
§15—1 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
§15—2 气压传动常用元件简介
§15—3
§15—4
气压传动基本回路
实训环节——液(气)压传动回路的搭建31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2011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4版)》的主要内容包括: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几何公差、表面结构要求、螺纹的公差与检测等。《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4版)》由宋文革主编,田大伟、姜莉、胡克平参加编写,王希波主审。
由宋文革主编的《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4版)》本次修订工作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当前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同时,结合教学改革要求,在教材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绪论
第—章 极限与配合
§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1-2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1-3 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第二章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
§2-1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2-2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量具
阶段性实习训练—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
阶段性实习训练二 使用千分尺测量
§2-3 常用机械式量仪
§2-4 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
阶段性实习训练三 零件的角度测量
§2-5其他计量器具简介
§2-6光滑极限量规
第三章 几何公差
§3-1 概述
§3-2 几何公差的标注
32
§3-3 几何公差项目的应用和解读
§3-4 几何误差的检测
阶段性实习训练四 典型零件的形状误差测量
阶段性实习训练五 典型零件的方向误差、位置误差和跳动误差测量
第四章 表面结构要求
§4-1 表面结构要求的基本术语和评定参数
§4-2 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
§4-3 R轮廓参数(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及检测
阶段性实习训练六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检测
第五章 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5-1 概述
§5-2 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5-3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5-4 螺纹的检测
阶段性实习训练七 螺纹的检测
附表
附表—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
附表二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表
附表三 轴的极限偏差表
附表四 孔的极限偏差表
附表五 普通螺纹偏差表(摘录)
33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2007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应用,Word 2003、Excel 2003和PowerPoint 2003的使用,Internet的操作方法以及常用工具软件的介绍。
本书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方式,将知识要点贯穿到不同的模块和任务中。每个模块之间有其相互独立性,有利于教师实施模块化教学,便于备课。同时由于知识要点贯穿于任务当中,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通过任务的实现使学生具有成就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课题一 计算机基础应用(1)
任务一 认识计算机系统(1)
任务二 输入与输出(13)
任务三 认识文件管理系统(24)
课题二 Word 2003的使用(37)
任务四 录入“NBA”素材(37)
任务五 编排“NBA专栏”字符和段落的格式(52)
任务六 制作“NBA战绩统计表”(67)
任务七 美化“NBA专栏”(84)
任务八 设置“NBA专栏”页面格式并打印(95)
课题三 Excel 2003的使用(106)
任务九 创建“图书销售统计表”(106)
任务十 修饰“图书销售统计表”(116)
任务十一 使用公式与函数(127)
任务十二 统计“成绩册”(138)
任务十三 使用图表(149)
任务十四 打印工作表(155)
课题四 PowerPoint 2003的使用(163)
任务十五 创建“个人简历”演示文稿(163)
34
任务十六 设置“个人简历”演示文稿(178)
课题五 Internet应用(189)
任务十七 利用Internet搜索与下载资料(189)
任务十八 利用电子邮件发送与接收资料(202)
课题六 常用工具软件(218)
任务十九 使用WinRAR压缩软件(218)
任务二十 使用杀毒软件(224)
任务二十一综合训练(239)模拟测试(265)使用“千千静听”和“暴风影音”播放软件(233)35
3D打印技术导论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3D打印技术导论》,是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3D打印丛书》是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成果,是目前国内第一套针对3D打印专业编写的系列图书,包括《3D打印技术导论》《3D打印成型工艺及技术》《3D打印成型材料》《3D打印模型设计及应用》《3D打印逆向建模技术及应用》等,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科学生动、系统全面。
3D打印技术颠覆了产品的传统制造方式,带来技术性的变革,亟需在中国加以知识普及与推广应用。该丛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系统全面介绍3D打印技术的空白,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与前瞻性,有利于推动该技术未来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卫生医疗、工程施工、地理信息、教育科研、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科学应用,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3D打印的基本概念
1.1.2 3D打印成型原理
1.1.3 3D打印技术的特点
1.2 主流3D打印成型工艺
1.2.1 3D打印工艺分类
1.2.2 光固化成型(SLA)
1.2.3 叠层实体制造(LOM)
1.2.4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1.2.5 熔融沉积制造(FDM)
1.2.6 三维印刷成型(3DP)
1.2.7 各成型工艺比较
1.3 国内外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1.3.1 国外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
1.3.2 国内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
1.3.3 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3D打印技术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
36
1.5 发展3D打印学科的必要性
第2章 3D打印基础理论
2.1 概述
2.2 现代成型理论
2.3 3D打印的离散一叠加过程研究
2.3.1 离散叠加过程的三个层次
2.3.2 STL数据文件格式
2.4 3D打印零件的变形机理
2.4.1 3D打印零件的特点
2.4.2 3D打印零件变形的宏观表现
2.4.3 光固化成型工艺的零件变形
2.5 3D打印零件的精度研究
2.5.1 3D打印技术的精度概述
2.5.2 影响3D打印零件精度的因素
2.5.3 数据处理误差
2.5.4 成型加工误差
2.5.5 后处理误差
第3章 3D打印软件技术
3.1 概述
3.2 设计方法分类
3.2.1 正向设计
3.2.2 逆向设计
3.2.3 正逆向混合设计
3.3 正向设计软件
3.3.1 3DS MAX
3.3.2 Rhino
3.3.3 SketchUD
3.3.4 Pro/Engineer
3.3.5 SolidWorks
3.3.6 其他设计软件
3.3.7 格式转换软件
3.4 逆向设计技术
3.4.1 逆向设计概述
3.4.2 三维数据反求技术
3.4.3 数据反求技术分类
37
3.4.4 三维扫描技术
3.4.5 典型逆向设计软件
3.5 模型支撑添加技术
3.5.1 添加支撑的必要性
3.5.2 添加支撑的原则
3.5.3 添加支撑的类型
3.6 模型分层切片技术
3.6.1 分层切片的概念
3.6.2 分层切片的方法
3.6.3 分层切片对模型精度的影响
3.7 3D打印控制软件
第4章 3D打印材料技术
4.1 概述
4.2 SLA工艺成型材料
4.2.1 光固化概念
4.2.2 光敏树脂特性
4.2.3 光敏树脂研究现状
4.2.4 几种常见光敏树脂
4.2.5 SLA支撑材料
4.3 LOM工艺成型材料
4.3.1 LOM材料组成
4.3.2 纸质片材
4.3.3 陶瓷片材
4.4 SLS工艺成型材料
4.4.1 金属粉末材料
4.4.2 高分子粉末材料
4.4.3 陶瓷粉末材料
4.4.4 覆膜砂粉末材料
4.4.5 其他材料
4.5 FDM工艺成型材料
4.5.1 FDM材料要求
4.5.2 FDM材料研究现状
4.5.3 ABS材料
4.5.4 PLA材料
4.5.5 FDM支撑材料
38
4.6 3DP工艺成型材料
4.6.1 陶瓷粉料
4.6.2 石膏粉末
4.7 成型件的后处理
4.7.1 剥离
4.7.2 修补、打磨和抛光
4.7.3 表面涂覆
第5章 3D打印技术应用
5.1 概述
5.2 3D打印技术在工业制造的应用
5.3 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5.3.1 医用模型
5.3.2 假体和人体植入物
5.3.3 个性化医疗
54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的应用
5.5 3D打印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
5.6 3D打印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5.7 各成型工艺应用案例
5.7.1 SLA应用
5.7.2 LOM应用
5.7.3 SLS应用
5.7.4 FDM应用
5.7.5 3DP应用
39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教学大纲
一、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是201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应用,围绕着产品快速开发流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符合现代制造行业发展需求。本教材将逆向工程和快速成型技术融合在一本教材中,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与现有的教材相比,学时少,简明扼要。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前言
第一篇逆向工程技术应用
项目一逆向工程技术认知
任务一初识逆向工程技术
任务二再识逆向工程技术
一、逆向工程的工作流程
二、逆向工程技术实施的条件
任务三了解逆向工程技术的应用
小结
思考题
课外任务
项目二三维数据扫描
任务一了解三维数据扫描
一、数据采集方法的分类
二、接触式数据扫描
三、非接触式光学扫描
四、非接触式的非光学扫描
五、各种数据扫描方法的比较
任务二使用RANGE7非接触三维扫描仪测量储蓄罐外形
一、RANGE7非接触三维扫描仪简介
二、扫描前处理
三、储蓄罐外形的数据扫描
40
任务三使用EXA Scan手持式三维扫描仪测量车灯灯罩外形
一、EXA Scan手持式三维扫描仪简介
二、车灯灯罩外形的数据扫描
任务四使用XTOM型三维光学面扫描仪测量风扇外形
一、XTOM型三维光学面扫描仪简介
二、风扇外形的数据扫描
小结
思考题
课外任务
项目三数据处理及数模重构
任务一了解Geomagic Studio软件
一、Geomagic Studio软件的工作流程
二、Geomagic Studio软件的主要功能
三、Geomagic Studio软件的基本操作
四、基本操作实例
任务二储蓄罐的数据处理及数模重构
一、点阶段的数据处理
二、多边形阶段的数据处理
三、精确曲面的自动构建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第2版目录〖〗任务三车灯灯罩的数据处理及数模重构
一、多边形阶段的数据处理
二、参数曲面的构建
任务四自行车挡泥板的数模重构
任务五凸台点云的数据处理及数模重构
一、点阶段的数据处理
二、多边形阶段的数据处理
三、精确曲面的构建
任务拓展风扇的逆向造型
一、CATIA软件逆向造型简介
二、风扇的结构特点
三、风扇的逆向造型过程
小结
思考题
课外任务
41
第二篇快速成型技术应用
项目四快速成型技术认知
任务一认识快速成型技术
一、物体成型的方式
二、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
三、快速成型技术的特点
任务二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典型工艺
一、光固化成型
二、分层实体制造
三、选择性激光烧结
四、熔融沉积制造
五、三维打印
六、几种主流快速成型工艺的比较
任务三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
一、概念模型的可视化、设计评价
二、结构验证与装配干涉校验
三、功能性零件的直接制造
四、破损件的修复
任务四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
三、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小结
思考题
课外任务
项目五原型的制作
任务一快速成型的数据处理
一、快速成型的数据来源
二、STL文件
三、零件的分割与摆放
四、支撑的设置
五、三维模型的分层处理
六、层片扫描路径
任务二基于熔融沉积制造工艺制作储蓄罐一、 UP!3D打印机简介
42
二、储蓄罐的快速成型
任务三基于喷墨式三维打印工艺制作车灯灯罩
一、Objet30 Pro 3D打印机简介
二、车灯灯罩的快速成型
任务四基于光固化成型工艺制作风扇
一、Magics 软件简介
二、SL300光固化打印机简介
三、风扇的快速成型
任务五硅橡胶模具产品的快速制造
一、基于快速原型的硅橡胶模具制作
二、硅橡胶模具产品的浇注
小结
43
Autodesk CAD 2013机械绘图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全国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通用教材Autodesk CAD 2013机械绘图》,是2015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是职业院校机电类及相关专业的必修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制图的基本知识,能应用绘图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装配图、立体图。全书通过绘制机械工程中常用的图样实例,介绍了AutoCAD2013绘图软件的应用,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尽快掌握应用AutoCAD2013软件绘图机械图样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项目一 基本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任务1 绘制三角形及其内切圆
任务2 绘制五角星
任务3 创建机械绘图图形样板
任务4 绘制密封板平面图
任务5 绘制等边三角形模板
任务6 绘制统刀平面图
项目二 复杂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任务1 绘制支架平面图
任务2 绘制棘轮平面图
任务3 绘制滑杆平面图
任务4 绘制吊钩平面图
任务5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项目三 绘制机械零件图
任务1 绘制螺栓零件图
任务2 绘制千斤顶底座零件图
任务3 绘制端盖零件图
项目四 绘制二维装配图
任务1 绘制弹性联轴器装配图
44
任务2 绘制千斤顶装配图
项目五 简单三维造型与编辑
预备知识 三维造型入门知识
任务1 绘制圆台
任务2 绘制阶梯轴
任务3 绘制球轴承
任务4 绘制六角螺母三维实体
任务5 绘制轴承支座
任务6 绘制箱体
项目六 复杂三维造型与编辑
任务1 绘制三通模型
任务2 绘制直齿圆柱齿轮模型
项目七 图形的输出与发布
预备知识 图形的输出与发布入门知识任务1 平面图形的打印
任务2 三维图形的打印
45
中文版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一、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信息类专业教材中文版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是2011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Photoshop CS3入门、选区编辑、绘图、图像调整及修饰、图层处理、滤镜、文本与文字特效、综合课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教学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全国有关学校的一线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在充分调研企业和学校教学情况的基础上,新开发了一批计算机信息类专业教材。这次教材开发工作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根据计算机信息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对教材内容的深度、难度做了较大程度的调整。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第二,根据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合理更新并拓展教材内容。本次教材的开发一方面根据新的计算机软件版本进行编写;另一方面,又不仅仅局限于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功能,而是更注重相关计算机使用能力的拓展,力求使教材内容紧跟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计算机使用的综合能力。
第三,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力求使教材内容涵盖有关国家职业标准(中级)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第四,在教材编写模式方面,采用全新的任务驱动型编写理念,将各知识点分解到若干具体的工作任务中进行描述。每个任务按照教学目标、任务描述、相关知识、任务实施、思考与练习的思路进行编写,让学生在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相关计算机软件功能,还能掌握该软件功能的具体应用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项目一 快速入门(1)
任务1 认识Photoshop CS3(2)
任务2 Photoshop CS3基本操作(17)
项目二 选区编辑(34)
任务1 在图像中建立规则、不规则选区(35)
46
任务2 选区的编辑调整(44)
任务3 选区内容的操作(55)
项目三 绘图(65)
任务1 绘制国画荷花(65)
任务2 绘制产品造型(90)
项目四 图像调整及修饰(114)
任务1 图像大小调整(114)
任务2 图像色彩调整(127)
任务3 图像修饰(154)
项目五 图层处理(167)
任务1 图层基本操作(168)
任务2 图层样式(178)
任务3 图层蒙版(185)
项目六 滤镜(188)
任务1 使用滤镜完成艺术化效果(188) 任务2 使用滤镜制作图像特效(197)
项目七 文本与文字特效(206)
任务1 使用文字对象(206)
任务2 文字特效(213)
项目八 综合课题(231)
任务1 背景制作(231)
任务2 网页效果图创建(234)
任务3 企业Logo制作(243)
47
Inventor工业产品设计基础与实战训练教学大纲
一、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改革创新示范教材Inventor工业产品设计基础与实战训练》,是201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书根据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相关精神和实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编写而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零件造型设计、部件装配设计、表达视图及Inventor Studio、工程图和实战训练,总计6章。前5章为基础功能介绍,第6章实战训练为产品设计的实际应用,内容安排上既注重知识体系又兼顾项目实训,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Inventor课程的教材,也适用于从事CAD设计的工程人员使用和参考
二、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教学内容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Inventor概述
1.2 工业产品三维实体设计的基本方法
1.3 Inventor的基本使用环境
第2章 零件造型设计
2.1 草图技术
2.2 零件造型技术
2.3 拓展练习
第3章 部件装配设计
3.1 零件自由度
3.2 装载零部件
3.3 约束零部件
3.4 编辑零部件
3.5 表达零部件
3.6 装调标准件和常用件
3.7 综合应用
48
3.8 拓展练习
第4章 表达视图及Inventor Studio
4.1 表达视图的相关技术
4.2 Inventor Studio
4.3 拓展练习
第5章 工程图
5.1 工程图的视图创建
5.2 工程图的标注
5.3 工程图的设置
5.4 拓展练习
第6章 实战训练
6.1 U盘的设计
6.2 工作灯的设计
6.3 鼠标的设计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