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5日发(作者:普新洁)
EOS-5D-MARKii 实用拍摄指南
熊巍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我已经就EOS-5D-MARKii(后简称5D2)的HD拍摄功能进行了相关的测试,接下来,我将谈一谈5D2在拍摄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办法,和一些实用的建议,希望能对使用5D2进行视频拍摄功能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这个指南将会分为6个部分
拍摄操作
镜头选择
录音监视及辅助器材
机内曲线的建立及使用
处理摩尔纹
后期剪辑平台的选
5D2与“小白”镜头
拍摄操作
在5D2的视频拍摄中,手动功能是很匮乏的。CANON应该有自己的考虑,毕竟技术上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可能害怕自己的高端DV市场被5D2这个自家的明星产品冲击吧。当使用EF自动镜头时,包括光圈、快门以及ISO都是不可控制的。用户基本上只能设置白平衡和曝光补偿,可以说,就算相对于佳能自己的HDV机型,可操控性也是远远不如的。
然而,问题还不止于此,相信很多使用5D2的用户都会对于5D2自身的自动设置“深恶痛绝”。因为缺少了内置ND滤镜的设计,经常的在阳光普照下,ISO直接上了3200,光圈缩小到了F16的情况,画质受到很大影响不说,浅景深的效果也基本上若有若无了。另外当场景曝光发生变化的时候,5D2首先选择的是改变ISO来进行匹配,之后改变快门,而最后才是改变光圈,这同通常的摄像机差异很大,于是在全自动设置下,希望使
阳光下感光度自动ISO3200 用自己所期望的光圈都近乎变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不用说设置快门和ISO了。如果使用带光圈环的手动镜头固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我会在镜头选择篇中详细阐述。但是考虑到大多数购买5D2套装的人来说,EF24-105 F4L IS不错的焦段,IS功能都很诱人,放弃这枚实用的镜头去购买手动镜头确实没什么必要,而新镜头优良的镀膜技术带来的抗眩光性能对于拍摄视频都很有帮助。
那么,我们就真的对自动镜头束手无策了么?
显然不是,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可以用一些土办法,和一些简单的设置来达到我们控制拍摄参数的目的。
控制EF自动镜头光圈或者快门的方法主要有三个,先从简单的曝光锁定法开始。
曝光锁定法
可以说,5D2的曝光锁定功能是实现光圈变化的关键。在遇到白天明亮室外,自动功能给出ISO3200 F16曝光组合的情况下我建议使用这个方法,很容易就可以把ISO和光圈降下来。
大体上的思路利用控制进光量的方式来超出5D2的ISO与快门的调节范围,从较低光量开始,5D2会默认使用较大的光圈,当较大的光圈数值出现的时候迅速按曝光锁定键,就可以留住大光圈低ISO的设置。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当需要大光圈和低ISO时,对准需要正确曝光的场景,用镜头盖或别的物体挡住镜头即可,2,3S后迅速拿开镜头盖的同时按下曝光锁定键,这时通常可以出现大光圈和低ISO的组合,然后使用这个设置就可以开始拍摄了。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操作起来很简单,也不会对机器有什么影响,缺点是控制依然不够精确。
默认设置下光圈F16 经过遮挡并锁定曝光,光圈为F5.6
ND&CPL滤镜法
在单反图片摄影中,ND中灰滤镜主要用在明亮照度下拍摄水流如瀑布和车流等需要低速快门的情况,可以均匀减少镜头进光量而不改变景物原本颜色和反差。大多数摄像机都是使用内置2到3档ND的设计以应付照度差异过大的情况,而5D2机内是没有ND滤镜的,使用加装在镜头前的ND滤镜一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我手中的5D2在使用ND滤镜后很明显光圈快门和ISO的组合变的正常了许多。
对于5D2来说,拍摄明亮的室外场景,上一片ND4或者ND8的滤镜,滤镜的品牌并不是那么重要,不过如果手中的镜头很多的话,类似这样的适用于多个镜头口径的插片滤镜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了,装上去以后既实用又彰显专业。使用不同ND值的滤镜可以做到比较精确的控制曝光组合。而当拍摄晨昏的时候,可以使用渐变中灰ND来达到平衡光比的目的。
插片式滤镜 另一个对曝光很有用的是CPL圆形偏振镜。基于CPL的原理,就有线性控制曝光的作用,CPL控制曝光组合能起到“无级变速”的效果。
不过CPL的副作用也很明显,一个是对画面的色彩有一定影响,另外去除反光的偏振特性有时候会带来一些额外的烦恼。
默认设置下光圈F16 增加一片ND8后变为F5.6
热拧法
把这个方法放在最后的原因是因为相对于前两个方法来说,这是控制自动镜头光圈的终极方法,也只有这个方法能精确的控制光圈的大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热拧”并不是佳能官方所建议的行为,对于是否对机器造成伤害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因为这个操作造成损坏的情况,所以还请仔细斟酌是否使用。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首先让5D2处于光圈优先或者全手动档,调整光圈的数值到希望的数值,之后按住景深预览键的同时将镜头稍微拧离机身,一点点即可,当相机显示没有光圈信息的时候就可以停住,这时开启HD拍摄模式开始拍摄即可。原理是因为景深预览的时候相机给镜头的光电机通电调整闭合,拧下来后镜头和相机就不能继续通信却还保持了之前光圈的状态。这个方法和很多MINI35转接器所推荐的使用EF镜头的方式基本上是一样的。
操作不是很难,但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热拧的度不能太过,因为这时相机和镜头的连接不是很牢靠,拍摄的时候要小心。第二,热拧让相机和镜头不能通信,像配合EF镜头上非常实用的周边光量补偿,自动对焦及镜头优化的功能也就不能开启。
总之对于这个方法还是要小心谨慎。
默认设置下光圈F16 使用热拧,光圈F4,ISO100快门320
镜头选择篇
在选择5D2视频拍摄使用的镜头时主要有两类,EF自动镜头和手动镜头。
对于这两类镜头来说各有利弊,EF自动镜头基本上都是全新设计,锐度镀膜的水平更好一些,在逆光下抗眩光的表现会更好些。同时就总体来说,L头的锐度表现很好,图像的整体观感也好。因为本身5D2可以和镜头通信,所以给EF镜头的预设的周边光量校正在视频拍摄下也同样有作用,当使用大光圈的时候,暗角却几乎不可见,非常的实用。IS功能在视频拍摄的时候同样可以稳定抖动,让拍摄更顺滑,较新设计的EF镜头中的第二档伺服模式IS比较适合视频拍摄。
EF镜头的主要缺点是,第一不能精确调整光圈,利用之前提到的方法比较麻烦而且受限。第二为自动镜头设计的对焦行程比较短,所以在对焦跟拍的时候要想做到精确对焦是比较难的,对焦环的手感也差一些。
这里还要提到的是在使用中长焦段镜头时,可以考虑购置一个增距镜配合拍摄使用,增距镜对于画质的影响在视频拍摄的时候由于像素较少的原因很不明显,但却可以节省很大的一笔镜头费用,丰富了镜头的焦段组合。如果感觉原厂增距镜价格较高的话,副厂的表现也并不逊色,却
便宜又好用的副厂增距镜 低廉不少。
另外一类就是大量的手动镜头了。因为EOS机身的法兰焦距相对是比较短的,有大量
的物美价廉的手动镜头可以转接到EOS机身上,他们有着非常好的性价比和不俗的效果。
这里我比较推荐尼康AIS接口的手动镜头转接到EOS机身上,可以使用包括AIS接口和蔡思ZF接口的镜头。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手动镜头光圈都是利用光圈环控制的,但是一个好的电子转接环还是很有用处的。在实际拍摄中,使用电子转接环的自动曝光明显准确一些,而在图片摄影中,电子转接环的合焦提示也非常的好用。
AIS的手动镜头相对来说年代久远一些,但是光学设计上并不落后,在二手市场上的保有量也非常大,价格很合理。对于视频拍摄来说,光圈只要保证有F2.8既可,追求更大的光圈不一定实用,因为全画幅下景深过浅,F2.8已经是非常够用了。AIS镜头的实际表现并不用担心,在我的测试中,AIS镜头在HD拍摄中具有和EF红圈镜头 AIS三剑客(24 50 105)
一样的解像力,只是锐度表现稍逊于新的L头,但是拍摄时候的方便程度就不是EF镜头可以比拟的了。光圈环控制起来迅捷而简单,手动镜头的对焦行程很长,对焦手感好。不夸张
的说,这些手动镜头在5D2的视频拍摄上焕发了第二春。
如果预算充裕并且追求画质的极质表现,同样可以使用AIS转接环转接的蔡斯ZF镜头成了不二的选择,不仅仅是因为ZF镜头的蔡斯血统,更是因为蔡斯把很多在电影摄影镜头的技术移植到了ZF镜头上,用于视频拍摄称得上是实致名归。
总的来说,EF自动镜头和手动镜头各有所长。对于图片摄影比较多的用户,视频拍摄作为辅助,那么EF镜头更为合适。对于希望主要使用5D2视频拍摄功能的用户,那么手动镜头易于控制的特点更满足要求,各取所需就是。视频拍摄对镜头的要求低了很多,牛头和狗头之间的差距不明显,所以只要焦段合适了,注重功能既可,视频画质基本都可以让人满意。
在这里我推荐部分我在使用的比较适合的镜头给大家作为参考:
EF镜头:EF 24-105 F4L IS 作为套头来说焦段和IS功能都很合适,用起来很方便
EF 70-200 F2.8L + 2X 增距镜 满足了长焦段的拍摄,并且画质有保障
AIS镜头:AIS 24 F2.0
AIS 50 F1.4
AIS 105 F2.5
选择这3枚镜头基于焦段X2的搭配原则,使用度较高,3枚镜头覆盖了比较常用的焦段,整体投资也控制的比较好,这3枚都是有口皆碑的性价比不错的镜头,保有量很大,容易购买到。预算更多的可以另外考虑AIS35 F2,和AIS 85 F2,划分会更为细致。
至于其他的镜头就不再罗列了,大多数镜
EF自动镜头 头都可以很好的满足5D2的视频拍摄要求。
录音监视及辅助器材
5D2本身的录音功能很薄弱,自带的麦克风效果不是很好,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当使用具有IS功能的EF镜头时,IS工作的声音会被MIC放大,造成不必要的噪音。
所以,使用一些辅助的录音方式非常必要。
所幸5D2在设计的时候预留了3.5mm的MIC接口,通过这个接口我们可以接上大多数给DV设计的麦克风, 我的USB外置音频接口
效果会好不少,而且不会有IS系统干扰的噪音。
对于非正式的拍摄,我建议使用MIC热靴把MIC固定在相机的上方。
MIC的种类除了许多适用于普通DV/HDV机型的带有电池供电的MIC以外,可以考虑一些更好的选择。我个人在使用的是一枚铁三角的立体声麦克风,型号是 AT822,被很多玩家用于配合数字录音机
热靴MIC支架 (如SONY D50)用来个人录制音乐会等,价格不贵,在高端立体声麦克风很昂贵(大概2万以上)的情况下,除了双MIC立体声支架方案,这枚MIC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希望还是使用5D2机内录音却追求多声道立体声的严谨制作,那么我建议选配一个BeachTEK 加载AT822立体声话筒
DXA-6或者AZDEN FMX20移动幻象电源适配器,可以提供两个带幻象供电的XLR接口,DXA-6直接接在脚架螺丝孔,机器的整体性依然很好,FMX20的功能更多一些,但体积更大,需要别在腰带上。
对于其他的枪型MIC就不再推荐了,跟选购摄像机的标准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笔记本和USB外置音频接口来进行录音的工作。场记需要做好记录,拍摄时候通过打板来对准音频,直接利用笔记本上的硬盘可以记录最好的效果。外置的USB音频接口大多不需要外置电源,也有
幻象供电和话筒增益,使
注意是MINIHDMI 用方便。
如果希望使用5D2拍 摄的同时能够有外置监视 方案,如给导演或者辅助,那么5D2也有这几种方式。 使用稳定器
1 使用莲花头
2 使用机身上的HDMI接口
3 使用USB接口连接电脑监视 : 通过CANON UTILITY 这个软件可以在电脑上直接监视LV模式下的画面,画质很好,但是帧速较低,也可以进行一些拍摄控制。
5D2本身小巧轻便的特点也非常适合使用简单的稳定器,因为很轻的原因效果都非常好,而且对于操作者的体能消耗也相对少许多。
机内曲线的建立和使用
很多使用准专业摄像机的摄影师都习惯利用机内曲线来改变画面的风格,获得良好的拍摄效果。当使用5D2时,是没有机内曲线的选项的,但并不代表5D2没有类似的功能,相反,5D2的“机内曲线”更为强大。
导入5D2的RAW来进行设置
在我看来,使用机内曲线最大的原因并不是获得特立独行的画面风格,而是实实在在的优化画质。在上篇文章中,我曾提到过,由于RGB色域空间与广播电视色域空间灰阶设置的差异导致了5D2的阴影和高光表现糟糕,下面我将主要说明如何使用“机内曲线”来改变5D2遇设的灰阶以吻合NTSC/PAL的色域空间,大幅度提高5D2高光和阴影的表现,以便适合于视频拍摄。
5D2的画面风格文件是PF2格式,这类文件在使用5D2视频功能的时候一样是起到相同效果的。除了可以在机内设置一些简单的参数,更多功能的设定都是在台式机上佳能随机提供的picture style editor来进行的,包括曲线调整等。
首先要明确一下5D2使用的RGB色域空间和NTSC色域空间的不同。RGB是可以覆盖NTSC色域的,所以理论上把RGB色域空间降到NTSC色域空间是完全可行的。
EX1获得的黑和白RGB数值 对于灰阶显示来说,RGB使用0-255的灰
阶,而NTSC是16-240。
我使用24色color checker来进行PF2文件的设定,因为它可以提供标准的黑和白来进行灰阶的设定。色彩饱和度也要降低来满足NTSC的广播安全要求。使用良好的照明光源,在拍摄时先用灰卡调整好白平衡,之后喀喳一张RAW格式的照片即可。在之前测试中,5D2拍摄的图片和视频没有画质上的区别,所以可以放心。将这张照片导入佳能的picture style
editor软件中来打造广播色域曲线。
当鼠标放在color checker方块中最下面的左和右的黑和白时,会有RGB数值的提示,我们使用曲线调整的诀窍就是让黑色尽量接近EX1的标板黑色,而白色尽量接近EX1标板白色,这样就相当于把5D2的灰阶缩小到EX1的广播标准。同时也要把颜色的饱和度也降低到广播标准。
我通过之前SONY EX1拍摄的24色标板文件获得数据来进行比对,在Imatest中获得相应的数据,可以看到5D2的饱和度比EX1高了20个百分点左右,所以我们也相应的降低20%
调整前后的5D2画面对比 曲线设置
饱和度。然后比对画面整体的对比度,给曲线设置3个合适的拐点,设置之后数值和EX1的相应数据很接近。
通过这样的比对设定,5D2自己独有的广播色域曲线文件就可以出炉,实际测试暗部和高光的表现在电视等设备上有了很大提高,虽然不再那么养眼,但是更为实用。
EX1的其他颜色LAB数值
除了设置曲线功能以外,PF2文件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功能就是色彩漂移。通过吸管采样24色色板上的色块,我们可以让相应的色彩范围漂移,而数据可以从另外一台摄像机拍摄的标板作为比对。比如当使用EX1和5D2共同拍摄时,可以把5D2的24色漂移到和EX1相同的24色,这24色是自然界中最常见和主要的24色,经过这种调整,前期的画面可以很一致,那么在后期制作的时候,调色师的工作会轻松很多,因为他们的画面风格是基本一致的,非常方便就可以配光了。
当然,作为玩家来说,可能更追求大机器的效果,理论上5D2也是可以模拟像F900这样的专业机器的,只要能得到F900拍摄24色Color checker的图片即可,有兴趣的不妨尝试一下。
总之,用好PF2照片风格文件是非常有用的,可
以很好的增强5D2本身的画质,及带来特殊效果。
5D2漂移到EX1的颜色
处理摩尔纹
我提到过5D2由于低通滤镜设计上的一些局限性,在遇到画面中横向条纹的时候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摩尔纹。通过改造或者更换低通滤镜的方法有一定难度,同时还需要操作者有相当的相机维修经验。在这里我提出一种使用Demorize插件的方式来减轻摩尔纹。
Demorize是免费插件,集成在capture one pro软件包中可以单独安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是一个Photo Shop(后简称为PS)插件,并不能使用在After effects(后简称为AE)中。所以在这里我使用PS动作选项,结合批处理操作来处理视频。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给视频添加新的效果或者调整基本参数,只是操作起来稍微复杂些,毕竟AE也经常被比喻作会动的PS。
为了在批处理的时候可以自动确认滤镜操作,我们还需要一个简单的小软件,鼠标自动点击器,很多类似的软件都可以,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的。
先将视频输出为BMP序列 动作的全部流程
之后我们开始进行处理,我选取一段出现了较明显摩尔纹的镜头作为示范。首先我们需要把视频输出为图片序列来进行处理,在premiere(其它软件类似)中选中需要处理的镜头,输出为media,在弹出的格式(format)中选择Windows Bitmap,同时钩选输出视频选项。 建立一个新的动作
设置好文件夹后渲染输出,我们就可以得到做好编号的图片序列文件了,为在PS中处理做准备。
之后我们打开PS,建立一个新的动作,起名比如去除摩尔纹,然后点击红色纽开始录制。打开一幅要处理的镜头,然后用选择工具选中要处理的区域,记住是处理视频所以大概即可,因为 Demorize只能处理底层的图层,所以我们要在选择后反选区域,以便覆盖掉不需要处理的区域,
选出需要处理的选区 之后羽化均匀过渡,来建立一个新的图层(Ctrl+J)。选择回下面的底层,使用滤镜(filter)下拉菜单phase one下的
Demorize,在这里出来了一些选项,选用高级模式,调整效果到满意的去除摩尔纹的效果,之后点击确定。单击回到上方的图层,合并图层(Ctrl+E)保存既可。点击停止,结束动作的录制。 鼠标点击工具
之后打开批处理选项,在File/automate下,选取刚才录制好的动作,然后选择好文件夹的路径,并在destination处钩选Save&Close,然后就可以开始处理了。在开始处理第一幅图片的时候,会弹出需要确认的滤镜操作,这时候开启鼠标自动点击器来完成这个操作,计算好处理每一幅图片的间隔,设置好鼠标自动点击器的频率,就可以耐心等待处理完毕了。
当全部处理完毕时,在剪辑软件中重新导入处理好的图片序列,就可以重新输出视频了。
至于效果,虽然在视频中还有一些残留的抖动,但是不会那么扎眼了,因为杂色的部分都被去除掉,没有使用滤镜的其它部分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最好的方式还是在拍摄的时候要避免摩尔纹的发生,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补救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处理前的局部 处理后的局部
后期剪辑平台的选择
5D2拍摄生成的文件使用H264压缩格式,封装在MOV容器中。H264格式的视频是比较难处理的,很多后期剪辑软件都不能很好的支持,表现出来就是不能够流畅的预览和播放,不论本身机器配置的高低如何。
我选用比较流行的剪辑软件来亲身尝试编辑5D2的MOV文件,并给出我的主观评价。另外我还会给出一些在支持得不太好的平台上的相关办法。
这些软件包括: 1 Sony Vegas 9.0A
2 Canopus Edius 5.0
3 Adobe Premiere CS3&CS4
4 MAC Final cut pro 6
5 会声会影12
这些软件基本上囊括了从基本的家用到准专业软件。
我的测试平台是我自己的台式机,使用INTEL 3G频率的4核CPU和8G的内存,另外素材盘使用两枚SAS组建,可以保证满足5D2文件的要求,系统是没有瓶颈的。
Sony Vegas 9.0A :
窗口的分辨率很低,但是在时间线上预览还是有比较严重的丢帧现象,回放速度依然是100%。VEGAS对于MOV封装的H264文件没有优化。
Canopus Edius 5.0:
时间线上预览不仅丢帧,而且回放速度达不到100%,支持的不好。
Adobe Premiere CS3:
有较明显丢帧发生,回放速度依然是100%,如果要求不是特别高基本可以满足编辑。
Adobe Premiere CS4:
非常严重的丢帧,而且每几秒钟就会卡那么几秒,后于CS3发布反而支持的非常不好,十分让人不解。
MAC Final cut pro 6:
MOV作为苹果的御用封装,在Final Cut Pro上表现太出色了,支持得非常好,非常的流畅,和编辑其他格式没有一点区别,强力推荐使用Final cut pro来进行5D2的后期编辑,完美。
会声会影12:
和VEGAS表现相仿,虽然号称对4核心CPU有优化,但是实际表现还是很一般,有比较严重的丢帧现象。
有一点比较有趣的是,我同样测试了最新的佳能500D产生的720P分辨率的MOV文件,结果基本上所有的软件都能做到流畅回放和编辑!!不得不说,这很让人惊异,一样是H264,分辨率不同带来的是质变,所以我倒有点期待传说中的给5D2的固件增加拍摄720P格式了。如果考虑后期的难度,现阶段使用720P拍摄模式是不错的选择。
Final cut pro自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不过它只是苹果系统的独有软件,如果想使用WINOWS平台呢?我的建议目前来说还是转码。可以使用Tmpgenc或Canopus Procoder等批量把MOV文件转为都支持的很好的HDV HD1 720P格式,就我的感觉来说,画质下降很有限,但是流畅程度提高的很巨大。
同时我也呼吁希望软件厂商能够察觉到新的需求,可以在下一版本中添加对5D2这类单反拍摄的视频文件的编码支持,能够提供适合单反视频文件的项目预设文件,毕竟这是一个新的市场,也是新的机会。
后记:
使用5D2进行影像创作是一件快乐和辛苦并存的事情,在感慨新技术带来的革命性的画质背后,同样需要去适应与此相带来的问题。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那些热爱影像创作,热爱电影的人们。
2024年2月15日发(作者:普新洁)
EOS-5D-MARKii 实用拍摄指南
熊巍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我已经就EOS-5D-MARKii(后简称5D2)的HD拍摄功能进行了相关的测试,接下来,我将谈一谈5D2在拍摄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办法,和一些实用的建议,希望能对使用5D2进行视频拍摄功能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这个指南将会分为6个部分
拍摄操作
镜头选择
录音监视及辅助器材
机内曲线的建立及使用
处理摩尔纹
后期剪辑平台的选
5D2与“小白”镜头
拍摄操作
在5D2的视频拍摄中,手动功能是很匮乏的。CANON应该有自己的考虑,毕竟技术上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可能害怕自己的高端DV市场被5D2这个自家的明星产品冲击吧。当使用EF自动镜头时,包括光圈、快门以及ISO都是不可控制的。用户基本上只能设置白平衡和曝光补偿,可以说,就算相对于佳能自己的HDV机型,可操控性也是远远不如的。
然而,问题还不止于此,相信很多使用5D2的用户都会对于5D2自身的自动设置“深恶痛绝”。因为缺少了内置ND滤镜的设计,经常的在阳光普照下,ISO直接上了3200,光圈缩小到了F16的情况,画质受到很大影响不说,浅景深的效果也基本上若有若无了。另外当场景曝光发生变化的时候,5D2首先选择的是改变ISO来进行匹配,之后改变快门,而最后才是改变光圈,这同通常的摄像机差异很大,于是在全自动设置下,希望使
阳光下感光度自动ISO3200 用自己所期望的光圈都近乎变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不用说设置快门和ISO了。如果使用带光圈环的手动镜头固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我会在镜头选择篇中详细阐述。但是考虑到大多数购买5D2套装的人来说,EF24-105 F4L IS不错的焦段,IS功能都很诱人,放弃这枚实用的镜头去购买手动镜头确实没什么必要,而新镜头优良的镀膜技术带来的抗眩光性能对于拍摄视频都很有帮助。
那么,我们就真的对自动镜头束手无策了么?
显然不是,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可以用一些土办法,和一些简单的设置来达到我们控制拍摄参数的目的。
控制EF自动镜头光圈或者快门的方法主要有三个,先从简单的曝光锁定法开始。
曝光锁定法
可以说,5D2的曝光锁定功能是实现光圈变化的关键。在遇到白天明亮室外,自动功能给出ISO3200 F16曝光组合的情况下我建议使用这个方法,很容易就可以把ISO和光圈降下来。
大体上的思路利用控制进光量的方式来超出5D2的ISO与快门的调节范围,从较低光量开始,5D2会默认使用较大的光圈,当较大的光圈数值出现的时候迅速按曝光锁定键,就可以留住大光圈低ISO的设置。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当需要大光圈和低ISO时,对准需要正确曝光的场景,用镜头盖或别的物体挡住镜头即可,2,3S后迅速拿开镜头盖的同时按下曝光锁定键,这时通常可以出现大光圈和低ISO的组合,然后使用这个设置就可以开始拍摄了。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操作起来很简单,也不会对机器有什么影响,缺点是控制依然不够精确。
默认设置下光圈F16 经过遮挡并锁定曝光,光圈为F5.6
ND&CPL滤镜法
在单反图片摄影中,ND中灰滤镜主要用在明亮照度下拍摄水流如瀑布和车流等需要低速快门的情况,可以均匀减少镜头进光量而不改变景物原本颜色和反差。大多数摄像机都是使用内置2到3档ND的设计以应付照度差异过大的情况,而5D2机内是没有ND滤镜的,使用加装在镜头前的ND滤镜一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我手中的5D2在使用ND滤镜后很明显光圈快门和ISO的组合变的正常了许多。
对于5D2来说,拍摄明亮的室外场景,上一片ND4或者ND8的滤镜,滤镜的品牌并不是那么重要,不过如果手中的镜头很多的话,类似这样的适用于多个镜头口径的插片滤镜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了,装上去以后既实用又彰显专业。使用不同ND值的滤镜可以做到比较精确的控制曝光组合。而当拍摄晨昏的时候,可以使用渐变中灰ND来达到平衡光比的目的。
插片式滤镜 另一个对曝光很有用的是CPL圆形偏振镜。基于CPL的原理,就有线性控制曝光的作用,CPL控制曝光组合能起到“无级变速”的效果。
不过CPL的副作用也很明显,一个是对画面的色彩有一定影响,另外去除反光的偏振特性有时候会带来一些额外的烦恼。
默认设置下光圈F16 增加一片ND8后变为F5.6
热拧法
把这个方法放在最后的原因是因为相对于前两个方法来说,这是控制自动镜头光圈的终极方法,也只有这个方法能精确的控制光圈的大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热拧”并不是佳能官方所建议的行为,对于是否对机器造成伤害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因为这个操作造成损坏的情况,所以还请仔细斟酌是否使用。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首先让5D2处于光圈优先或者全手动档,调整光圈的数值到希望的数值,之后按住景深预览键的同时将镜头稍微拧离机身,一点点即可,当相机显示没有光圈信息的时候就可以停住,这时开启HD拍摄模式开始拍摄即可。原理是因为景深预览的时候相机给镜头的光电机通电调整闭合,拧下来后镜头和相机就不能继续通信却还保持了之前光圈的状态。这个方法和很多MINI35转接器所推荐的使用EF镜头的方式基本上是一样的。
操作不是很难,但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热拧的度不能太过,因为这时相机和镜头的连接不是很牢靠,拍摄的时候要小心。第二,热拧让相机和镜头不能通信,像配合EF镜头上非常实用的周边光量补偿,自动对焦及镜头优化的功能也就不能开启。
总之对于这个方法还是要小心谨慎。
默认设置下光圈F16 使用热拧,光圈F4,ISO100快门320
镜头选择篇
在选择5D2视频拍摄使用的镜头时主要有两类,EF自动镜头和手动镜头。
对于这两类镜头来说各有利弊,EF自动镜头基本上都是全新设计,锐度镀膜的水平更好一些,在逆光下抗眩光的表现会更好些。同时就总体来说,L头的锐度表现很好,图像的整体观感也好。因为本身5D2可以和镜头通信,所以给EF镜头的预设的周边光量校正在视频拍摄下也同样有作用,当使用大光圈的时候,暗角却几乎不可见,非常的实用。IS功能在视频拍摄的时候同样可以稳定抖动,让拍摄更顺滑,较新设计的EF镜头中的第二档伺服模式IS比较适合视频拍摄。
EF镜头的主要缺点是,第一不能精确调整光圈,利用之前提到的方法比较麻烦而且受限。第二为自动镜头设计的对焦行程比较短,所以在对焦跟拍的时候要想做到精确对焦是比较难的,对焦环的手感也差一些。
这里还要提到的是在使用中长焦段镜头时,可以考虑购置一个增距镜配合拍摄使用,增距镜对于画质的影响在视频拍摄的时候由于像素较少的原因很不明显,但却可以节省很大的一笔镜头费用,丰富了镜头的焦段组合。如果感觉原厂增距镜价格较高的话,副厂的表现也并不逊色,却
便宜又好用的副厂增距镜 低廉不少。
另外一类就是大量的手动镜头了。因为EOS机身的法兰焦距相对是比较短的,有大量
的物美价廉的手动镜头可以转接到EOS机身上,他们有着非常好的性价比和不俗的效果。
这里我比较推荐尼康AIS接口的手动镜头转接到EOS机身上,可以使用包括AIS接口和蔡思ZF接口的镜头。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手动镜头光圈都是利用光圈环控制的,但是一个好的电子转接环还是很有用处的。在实际拍摄中,使用电子转接环的自动曝光明显准确一些,而在图片摄影中,电子转接环的合焦提示也非常的好用。
AIS的手动镜头相对来说年代久远一些,但是光学设计上并不落后,在二手市场上的保有量也非常大,价格很合理。对于视频拍摄来说,光圈只要保证有F2.8既可,追求更大的光圈不一定实用,因为全画幅下景深过浅,F2.8已经是非常够用了。AIS镜头的实际表现并不用担心,在我的测试中,AIS镜头在HD拍摄中具有和EF红圈镜头 AIS三剑客(24 50 105)
一样的解像力,只是锐度表现稍逊于新的L头,但是拍摄时候的方便程度就不是EF镜头可以比拟的了。光圈环控制起来迅捷而简单,手动镜头的对焦行程很长,对焦手感好。不夸张
的说,这些手动镜头在5D2的视频拍摄上焕发了第二春。
如果预算充裕并且追求画质的极质表现,同样可以使用AIS转接环转接的蔡斯ZF镜头成了不二的选择,不仅仅是因为ZF镜头的蔡斯血统,更是因为蔡斯把很多在电影摄影镜头的技术移植到了ZF镜头上,用于视频拍摄称得上是实致名归。
总的来说,EF自动镜头和手动镜头各有所长。对于图片摄影比较多的用户,视频拍摄作为辅助,那么EF镜头更为合适。对于希望主要使用5D2视频拍摄功能的用户,那么手动镜头易于控制的特点更满足要求,各取所需就是。视频拍摄对镜头的要求低了很多,牛头和狗头之间的差距不明显,所以只要焦段合适了,注重功能既可,视频画质基本都可以让人满意。
在这里我推荐部分我在使用的比较适合的镜头给大家作为参考:
EF镜头:EF 24-105 F4L IS 作为套头来说焦段和IS功能都很合适,用起来很方便
EF 70-200 F2.8L + 2X 增距镜 满足了长焦段的拍摄,并且画质有保障
AIS镜头:AIS 24 F2.0
AIS 50 F1.4
AIS 105 F2.5
选择这3枚镜头基于焦段X2的搭配原则,使用度较高,3枚镜头覆盖了比较常用的焦段,整体投资也控制的比较好,这3枚都是有口皆碑的性价比不错的镜头,保有量很大,容易购买到。预算更多的可以另外考虑AIS35 F2,和AIS 85 F2,划分会更为细致。
至于其他的镜头就不再罗列了,大多数镜
EF自动镜头 头都可以很好的满足5D2的视频拍摄要求。
录音监视及辅助器材
5D2本身的录音功能很薄弱,自带的麦克风效果不是很好,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当使用具有IS功能的EF镜头时,IS工作的声音会被MIC放大,造成不必要的噪音。
所以,使用一些辅助的录音方式非常必要。
所幸5D2在设计的时候预留了3.5mm的MIC接口,通过这个接口我们可以接上大多数给DV设计的麦克风, 我的USB外置音频接口
效果会好不少,而且不会有IS系统干扰的噪音。
对于非正式的拍摄,我建议使用MIC热靴把MIC固定在相机的上方。
MIC的种类除了许多适用于普通DV/HDV机型的带有电池供电的MIC以外,可以考虑一些更好的选择。我个人在使用的是一枚铁三角的立体声麦克风,型号是 AT822,被很多玩家用于配合数字录音机
热靴MIC支架 (如SONY D50)用来个人录制音乐会等,价格不贵,在高端立体声麦克风很昂贵(大概2万以上)的情况下,除了双MIC立体声支架方案,这枚MIC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希望还是使用5D2机内录音却追求多声道立体声的严谨制作,那么我建议选配一个BeachTEK 加载AT822立体声话筒
DXA-6或者AZDEN FMX20移动幻象电源适配器,可以提供两个带幻象供电的XLR接口,DXA-6直接接在脚架螺丝孔,机器的整体性依然很好,FMX20的功能更多一些,但体积更大,需要别在腰带上。
对于其他的枪型MIC就不再推荐了,跟选购摄像机的标准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笔记本和USB外置音频接口来进行录音的工作。场记需要做好记录,拍摄时候通过打板来对准音频,直接利用笔记本上的硬盘可以记录最好的效果。外置的USB音频接口大多不需要外置电源,也有
幻象供电和话筒增益,使
注意是MINIHDMI 用方便。
如果希望使用5D2拍 摄的同时能够有外置监视 方案,如给导演或者辅助,那么5D2也有这几种方式。 使用稳定器
1 使用莲花头
2 使用机身上的HDMI接口
3 使用USB接口连接电脑监视 : 通过CANON UTILITY 这个软件可以在电脑上直接监视LV模式下的画面,画质很好,但是帧速较低,也可以进行一些拍摄控制。
5D2本身小巧轻便的特点也非常适合使用简单的稳定器,因为很轻的原因效果都非常好,而且对于操作者的体能消耗也相对少许多。
机内曲线的建立和使用
很多使用准专业摄像机的摄影师都习惯利用机内曲线来改变画面的风格,获得良好的拍摄效果。当使用5D2时,是没有机内曲线的选项的,但并不代表5D2没有类似的功能,相反,5D2的“机内曲线”更为强大。
导入5D2的RAW来进行设置
在我看来,使用机内曲线最大的原因并不是获得特立独行的画面风格,而是实实在在的优化画质。在上篇文章中,我曾提到过,由于RGB色域空间与广播电视色域空间灰阶设置的差异导致了5D2的阴影和高光表现糟糕,下面我将主要说明如何使用“机内曲线”来改变5D2遇设的灰阶以吻合NTSC/PAL的色域空间,大幅度提高5D2高光和阴影的表现,以便适合于视频拍摄。
5D2的画面风格文件是PF2格式,这类文件在使用5D2视频功能的时候一样是起到相同效果的。除了可以在机内设置一些简单的参数,更多功能的设定都是在台式机上佳能随机提供的picture style editor来进行的,包括曲线调整等。
首先要明确一下5D2使用的RGB色域空间和NTSC色域空间的不同。RGB是可以覆盖NTSC色域的,所以理论上把RGB色域空间降到NTSC色域空间是完全可行的。
EX1获得的黑和白RGB数值 对于灰阶显示来说,RGB使用0-255的灰
阶,而NTSC是16-240。
我使用24色color checker来进行PF2文件的设定,因为它可以提供标准的黑和白来进行灰阶的设定。色彩饱和度也要降低来满足NTSC的广播安全要求。使用良好的照明光源,在拍摄时先用灰卡调整好白平衡,之后喀喳一张RAW格式的照片即可。在之前测试中,5D2拍摄的图片和视频没有画质上的区别,所以可以放心。将这张照片导入佳能的picture style
editor软件中来打造广播色域曲线。
当鼠标放在color checker方块中最下面的左和右的黑和白时,会有RGB数值的提示,我们使用曲线调整的诀窍就是让黑色尽量接近EX1的标板黑色,而白色尽量接近EX1标板白色,这样就相当于把5D2的灰阶缩小到EX1的广播标准。同时也要把颜色的饱和度也降低到广播标准。
我通过之前SONY EX1拍摄的24色标板文件获得数据来进行比对,在Imatest中获得相应的数据,可以看到5D2的饱和度比EX1高了20个百分点左右,所以我们也相应的降低20%
调整前后的5D2画面对比 曲线设置
饱和度。然后比对画面整体的对比度,给曲线设置3个合适的拐点,设置之后数值和EX1的相应数据很接近。
通过这样的比对设定,5D2自己独有的广播色域曲线文件就可以出炉,实际测试暗部和高光的表现在电视等设备上有了很大提高,虽然不再那么养眼,但是更为实用。
EX1的其他颜色LAB数值
除了设置曲线功能以外,PF2文件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功能就是色彩漂移。通过吸管采样24色色板上的色块,我们可以让相应的色彩范围漂移,而数据可以从另外一台摄像机拍摄的标板作为比对。比如当使用EX1和5D2共同拍摄时,可以把5D2的24色漂移到和EX1相同的24色,这24色是自然界中最常见和主要的24色,经过这种调整,前期的画面可以很一致,那么在后期制作的时候,调色师的工作会轻松很多,因为他们的画面风格是基本一致的,非常方便就可以配光了。
当然,作为玩家来说,可能更追求大机器的效果,理论上5D2也是可以模拟像F900这样的专业机器的,只要能得到F900拍摄24色Color checker的图片即可,有兴趣的不妨尝试一下。
总之,用好PF2照片风格文件是非常有用的,可
以很好的增强5D2本身的画质,及带来特殊效果。
5D2漂移到EX1的颜色
处理摩尔纹
我提到过5D2由于低通滤镜设计上的一些局限性,在遇到画面中横向条纹的时候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摩尔纹。通过改造或者更换低通滤镜的方法有一定难度,同时还需要操作者有相当的相机维修经验。在这里我提出一种使用Demorize插件的方式来减轻摩尔纹。
Demorize是免费插件,集成在capture one pro软件包中可以单独安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是一个Photo Shop(后简称为PS)插件,并不能使用在After effects(后简称为AE)中。所以在这里我使用PS动作选项,结合批处理操作来处理视频。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给视频添加新的效果或者调整基本参数,只是操作起来稍微复杂些,毕竟AE也经常被比喻作会动的PS。
为了在批处理的时候可以自动确认滤镜操作,我们还需要一个简单的小软件,鼠标自动点击器,很多类似的软件都可以,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的。
先将视频输出为BMP序列 动作的全部流程
之后我们开始进行处理,我选取一段出现了较明显摩尔纹的镜头作为示范。首先我们需要把视频输出为图片序列来进行处理,在premiere(其它软件类似)中选中需要处理的镜头,输出为media,在弹出的格式(format)中选择Windows Bitmap,同时钩选输出视频选项。 建立一个新的动作
设置好文件夹后渲染输出,我们就可以得到做好编号的图片序列文件了,为在PS中处理做准备。
之后我们打开PS,建立一个新的动作,起名比如去除摩尔纹,然后点击红色纽开始录制。打开一幅要处理的镜头,然后用选择工具选中要处理的区域,记住是处理视频所以大概即可,因为 Demorize只能处理底层的图层,所以我们要在选择后反选区域,以便覆盖掉不需要处理的区域,
选出需要处理的选区 之后羽化均匀过渡,来建立一个新的图层(Ctrl+J)。选择回下面的底层,使用滤镜(filter)下拉菜单phase one下的
Demorize,在这里出来了一些选项,选用高级模式,调整效果到满意的去除摩尔纹的效果,之后点击确定。单击回到上方的图层,合并图层(Ctrl+E)保存既可。点击停止,结束动作的录制。 鼠标点击工具
之后打开批处理选项,在File/automate下,选取刚才录制好的动作,然后选择好文件夹的路径,并在destination处钩选Save&Close,然后就可以开始处理了。在开始处理第一幅图片的时候,会弹出需要确认的滤镜操作,这时候开启鼠标自动点击器来完成这个操作,计算好处理每一幅图片的间隔,设置好鼠标自动点击器的频率,就可以耐心等待处理完毕了。
当全部处理完毕时,在剪辑软件中重新导入处理好的图片序列,就可以重新输出视频了。
至于效果,虽然在视频中还有一些残留的抖动,但是不会那么扎眼了,因为杂色的部分都被去除掉,没有使用滤镜的其它部分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最好的方式还是在拍摄的时候要避免摩尔纹的发生,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补救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处理前的局部 处理后的局部
后期剪辑平台的选择
5D2拍摄生成的文件使用H264压缩格式,封装在MOV容器中。H264格式的视频是比较难处理的,很多后期剪辑软件都不能很好的支持,表现出来就是不能够流畅的预览和播放,不论本身机器配置的高低如何。
我选用比较流行的剪辑软件来亲身尝试编辑5D2的MOV文件,并给出我的主观评价。另外我还会给出一些在支持得不太好的平台上的相关办法。
这些软件包括: 1 Sony Vegas 9.0A
2 Canopus Edius 5.0
3 Adobe Premiere CS3&CS4
4 MAC Final cut pro 6
5 会声会影12
这些软件基本上囊括了从基本的家用到准专业软件。
我的测试平台是我自己的台式机,使用INTEL 3G频率的4核CPU和8G的内存,另外素材盘使用两枚SAS组建,可以保证满足5D2文件的要求,系统是没有瓶颈的。
Sony Vegas 9.0A :
窗口的分辨率很低,但是在时间线上预览还是有比较严重的丢帧现象,回放速度依然是100%。VEGAS对于MOV封装的H264文件没有优化。
Canopus Edius 5.0:
时间线上预览不仅丢帧,而且回放速度达不到100%,支持的不好。
Adobe Premiere CS3:
有较明显丢帧发生,回放速度依然是100%,如果要求不是特别高基本可以满足编辑。
Adobe Premiere CS4:
非常严重的丢帧,而且每几秒钟就会卡那么几秒,后于CS3发布反而支持的非常不好,十分让人不解。
MAC Final cut pro 6:
MOV作为苹果的御用封装,在Final Cut Pro上表现太出色了,支持得非常好,非常的流畅,和编辑其他格式没有一点区别,强力推荐使用Final cut pro来进行5D2的后期编辑,完美。
会声会影12:
和VEGAS表现相仿,虽然号称对4核心CPU有优化,但是实际表现还是很一般,有比较严重的丢帧现象。
有一点比较有趣的是,我同样测试了最新的佳能500D产生的720P分辨率的MOV文件,结果基本上所有的软件都能做到流畅回放和编辑!!不得不说,这很让人惊异,一样是H264,分辨率不同带来的是质变,所以我倒有点期待传说中的给5D2的固件增加拍摄720P格式了。如果考虑后期的难度,现阶段使用720P拍摄模式是不错的选择。
Final cut pro自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不过它只是苹果系统的独有软件,如果想使用WINOWS平台呢?我的建议目前来说还是转码。可以使用Tmpgenc或Canopus Procoder等批量把MOV文件转为都支持的很好的HDV HD1 720P格式,就我的感觉来说,画质下降很有限,但是流畅程度提高的很巨大。
同时我也呼吁希望软件厂商能够察觉到新的需求,可以在下一版本中添加对5D2这类单反拍摄的视频文件的编码支持,能够提供适合单反视频文件的项目预设文件,毕竟这是一个新的市场,也是新的机会。
后记:
使用5D2进行影像创作是一件快乐和辛苦并存的事情,在感慨新技术带来的革命性的画质背后,同样需要去适应与此相带来的问题。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那些热爱影像创作,热爱电影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