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3s规范

IT圈 admin 33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16日发(作者:回河灵)

湖北神农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S”试行规范

第一条

总则

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使公司办公管理、现场管理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此试行规范。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本部及三新园区员工。

第三条 办公室“3S”管理规范

(一)整理

1、每月25日之前对文件(包括电子文档)作盘点,把文件分为必要(有效)和不要(过期无效)的,文件统一按照《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交行政事业部档案室归档。

2、每月25日之前对表单记录(包括电子文档)作盘点,盘点后的有效表单记录按照《公司档案管理制度》统一交行政事业部档案室归档。

3、对所辖区域的物品、设备、空间做盘点,并区分其“要”和“不要”。

分类如下:

1) 设备:电脑、打印机、文具、书籍等。

2) 空间:柜架、桌椅、储物箱、文件柜等。

3) 物品:个人用品、装饰品。

4、依据《必要品的使用频率和常用程度基准表》决定物品的“要”与“不要”。

5、“不要”物品经各部门主管判定后,集中报废或拍卖。

必要品的使用频率和常用程度基准表

常用程度 使用频率

过去一年都没有使用过的物品,而且不能再低

1、在过去的半年中只使用过一次的物品

2、一个月使用一次的物品

1、一周使用一次的物品

保存在办公高 2、每天都使用的物品

3、每小时都要使用的物品

集中存放

丢弃

处理方法

(二)整顿

1、办公桌:桌面除电脑、口杯、电话、烟灰缸,不允许放其他物品;人离开半小时以上应将

桌面收拾干净。

2、抽屉:根据公司现有抽屉的格局,暂定分类放置这些东西:a、公用品一般的常用品:笔、订书机、涂改液、即时帖、便条纸、橡皮、计算器等并划区域放置;b、A4的文件资料(分类标识放置);c、个人物品,如工作服、手袋等。

3、坐椅:靠背、坐椅一律不能放任何物品,人离开时椅子调正,离开半个小时以上,椅子应放回桌洞内。

4、垃圾篓:置于指定地点,不得随意移动,垃圾不得外溢,垃圾娄装到2/3时情形更换清理;

5、饮水机:置于指定地点,不得随意移动。

6、报刊:必须上报架,或阅完后放到指定地点。

7、个人物品:如摩托车头盔、外衣、手袋请置挂于衣帽间或抽屉内,严禁随意放在办公桌椅上;下班后,将口杯、烟灰缸放回抽屉,安全帽挂在指定地点,工作服放入抽屉。

8、桌洞下不得堆积杂物。

9、文件柜:

1)文件柜必须定置摆放,文件柜内的物品也必须分类并定置摆放;

2)文件柜表面贴标签,标签一律贴在门的左上角;

3)文件柜内贴有“物品清单”,“物品清单”一律贴在门的左上角;

4)文件柜内物品必须按“物品清单”摆放整齐,不允许混乱摆放;

5)文件柜最高允许堆放5层。

10、文件、资料管理整顿:

1)档案管理依据《公司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2)将文件按照待处理、处理中和已处理分类放置,此外还有机密类文件。根据应用情况应将分为每日必用、常用和常不用三种,常不用的文件要尽快处置;

3)硬盘里的电子文档、资料分类必须条理清晰,电子文件需要永久、长期保存的,应形成纸质和办公软件等双套介质材料归档保存;

4)储存公用信息的U盘采取保护措施,使大家都自觉地小心使用。并且为了明确存储在硬盘和U盘里的信息联系,建议在U盘的标签上注明题目。

(三)清扫

公司办公楼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公共区域(如通道、楼梯)不需清扫,清扫的对象主要是个人办公区域:桌面,桌洞;办公设备:电脑、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等等。

清扫基准

对象

个人区域

无杂物遗落

主机和重点部位的正面、背面、办公设备

送风口无污垢

1、文档 桌面、电脑中不能有失效文件,不可轻易看到机密文件;

2、超过保管年限的表单及时集中销毁,保管年限内的表单装订文 档

送行政事业部归档;

3、无破旧的卡片、册子、档案、报刊等;

4、无用的手稿与工作无关的文件 。

第四条 生产现场“3S”管理规范

每月一次 月末

每周一次 每周五下班前15分钟

清扫标准要求

桌面干净整洁、桌洞内无垃圾、每天5分钟清扫 每天下班后5分钟

周期 清扫时间

(一)整理

1、对所辖区域的物品、设备、工具、空间做盘点,并区分其“要”和“不要”

分类如下:

1)设备:根据各生产单元的属性决定设备的种类。

2)物品:备品零件、整修品、产品、半成品、边角料、包装材料等。

3)工具:生产工具、搬运工具、维修工具、清洁工具等。

4)空间:工作台、更衣室、工具箱、堆放场所等。

2、依据《需要和不需要物品准则和处理方法表》决定现场物品的“需要”与“不需要”。

需要和不需要物品区分准则和处理方法表

类别 使用频度

每小时

必需品 每天

每周

非必需品

处理方法

放工作台上或随身携带

现场存放(工作台附近)

现场存放

生产单元仓库存储

备注

每月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未定

有用

不需要用

不能用

生产单元仓库存储

仓库存储

仓库存储(封存)

仓库存储(封存)

仓库存储

变卖/废弃

废弃/变卖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清理

3、每月25日之前,“不要”物品经各部门主管判定后,按照《公司仓库管理制度》所规定程序,退还到仓库,由仓库分类存放。同时,仓库规定物品存放期限,到期后,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园区各生产单元在堆场放置废弃物品时,按照具体区域规定放置,不能乱丢、乱放。

(二)整顿

1、标识

1)地面通道需明确标识;

2)安全标识,对危险源、危险地挂上相应的安全标识;

3)生产相关区域标识标准

区域线

类别

颜色

待检区

待判区

合格区

不合格区

废品区

工位器具定置点

物品临时存放区

通道

2、设备

1)设备名称及使用说明、责任人予以标识;

2)危险处进行安全标识;

3)不移动的设备不要划线;

标识牌

宽度

50 mm

50 mm

50 mm

50 mm

50 mm

50 mm

50 mm

50 mm

线型

实线

实线

实线

实线

实线

实线

虚线

实线

蓝色

白色

绿色

黄色

红色

蓝色

白色

绿色

黄色

红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字体

白色,黑体

黑色,黑体

白色,黑体

白色,黑体

白色,黑体

“临时存放”字样

4)移动的设备要安排区域放置。

3、工具

1)清扫工具、生产工具指定固定地方存放并划线标识,划线标准见上表;

2)工具柜定置摆放,工具柜内的物品也分类并定置摆放;

3)工具柜表面贴标签,标签一律贴在门的左上角;

4)工具柜内贴有“物品清单”,“物品清单”一律贴在门的左上角;

5)“物品清单”包括种类、型号、数量、放置点等;

6)工具柜内物品必须按“物品清单”摆放整齐,不允许混乱摆放;

7)所有工具在用完后,放置在指定地点;

8)工具数量根据各生产单元实际情况必须明确确定。

4、仓库

1)仓库、各生产单元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物品的保管方式和存货量;

2)原材料、零部件、各种容器和工具的摆放不得超高,不得超过3.6米;

3)物品放置分类、分区域放置,并按照指定类别、区域放置,不能混放,同时对放置进行明确标识;

4)箱重的物品,定置在尽可能低的地方;

5)大量生产经常用的物品,定置在发料口较近的地方;

6)库房设物品受理、验收、检数、检查和临时停滞区域(划线标识),以调整物品的不平衡状态;

7)库房安全通道畅通,标记清楚,不准堆放任何物品;

8)对有安全要求的物品,应符合工厂安全定置规定,并用安全标识明示。

5、工作台

1)工作台所需物品定点划区放置,如工作记录本、工艺文件、通知、电话等,在物品使用完毕后或下班时,将其摆放到指定位置;

2)离开座位时,将椅子摆正,超过半小时将椅子放进桌洞;

3)私人物品除口杯外不得带入操作间,下班后将口杯带离操作间,放入私人物品柜。

6、更衣室

1)根据公司现有条件,有更衣室、更衣柜的部门、生产单元,指定专人对其进行管理;

2)更衣室、更衣柜必须设置防盗设施;

3)各部门、生产单元必须对更衣室进行编号,并做好更衣室的标识、定置管理。

7、“需要品”数量确定方法:

划分需要与不需要的对象

物品

1.现有的生产设备是

否在使用?

2.完全闲置的设备是否不需要?

3.闲置的设备经整修设备

后是否能使用?

(1)整修后能使用,结(3)因设计改善是否可集中有效运用?

A. 有效益---实施.

1.现有设备的数量是否满足生产需要?

(1)提高运转率以便消减设备台数.

(2)根据生产状况,决定需要的台数.

决定需要物的数量

合维修费用给予判断. B. 无效益---维持现状.

(2)整修后难以使用的应丢弃.

1.使用数量

按照生产需要为准.

2.储存量:

使用数量、储存数量及按照生产需要为准.

备品零件 其他(不需要物品)等3.生产线上:

予以明确划分

(1)以当天使用份量或批量为准.

(2)经常使用物品或剩余品应设置固定存放场所.

为“零”最好.

整修品 能维修的、属必要品.

1.产量:

对产量、产品库存及其产品 他(不需要物品)等予以明确划分。

(1)根据生产现状生产,仓库容量大小,产量进行调整.

2.产品库存:

(1)视业务状况设定库存量.

(2)每半年相应调整一次.

虽不需要,但仍不可避边角料

免之物.

按照生产量及收取为准则

依是否使用予以考虑包装材料

和划分

生产上必要物和维修用的,应明确划分, 维辅料

修用的不要置放于作业现场内.

是何物品?应查明确定不明物 后,判断是“需要”或“不需要”.

1.生产工具为必要.

1.个人、班组经常使用工具准备各一组置于线上.

生产、维修工具

2.其他工具如半个月2.作业场所共同使用的工具应置于容易取用的地方.

以上不使用则不应放3.半个月以上不使用的工具应另行管理.

置.

1.是否有使用应明确划分.

搬运工具

2.搬运方式应明确,决1.根据搬运数量、搬运次数估算后决定使用台数.

定最适合的搬运工具后,划分“需要”或“不需要”.

是否备妥在随时可使清扫用具

用的状态,予以划分.

以尽可能共同使用为原则,算其必要数量.

为“零”最好.

作业现场内放置数量天为基准.

生产线上最大用量以一星期为准.

标示物、标示板(公1.标示期限应确定,逾期即为不需要.

依标示内容,决定标示物的数量。

2.依标示的必要性及告、标语) 价值而判断.

在环境整理上酌情考垃圾筒

虑必要与不必要.

依回收周期,决定容器的大小及其数量.

1.是否有使用应明确1.根据库存量及流动量算出必要箱数.

划分.

空容器

2.不要空箱应考虑再3.生产线上置放箱数以2小时内使用数量为准.

利用.

1.有没有使用者?

1.作业上应定必要的最少限量.

作业台、工作桌及椅

2.是否适于作业用的2.能否给予缩小尺寸.

工作台?

3.作业形态、作业台等可否改善、减少.

3.是否只作置物台?

2.以库存消减活动予以减少箱数.

(三)清扫

1. 公共通道要保持地面干净、光亮。

2. 作业场所物品放置归位,整齐有序。

3. 厂区场地、道路无积水、不起尘,窗、墙、地板保持干净亮丽;垃圾或废旧设备应及时处理,不得随处堆放。厂区内不得有蚊蝇滋生场所。

4. 设备、工具、仪器使用中有防止不干净措施,并随时清理。

5.

车间员工要及时清扫划分区域卫生,确保干净、整洁。

6、各部门、生产单元根据自己办公、现场实际布局和生产情况:

1)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

A、利用公司的平面图,标识各责任区及负责人。

B、各责任区应细化成各自的定置图。

C、必要时公共区域可采用轮值的方式。

2)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A、规定例行扫除的内容,每日、每周的清扫时间和内容。

B、清扫过程中发现不良之处,应加以改善。如

○墙壁、天花板脱落

○死角、擦拭不到的地方

○地板破损的地方

○配线、配管上部的擦拭

○机器设备周围的清扫

○转角的清扫

○日光灯内壁和灯罩的清扫

○洗手间、茶水间地板的清扫

○工作台、桌子底部的清扫

○橱柜上下部的清扫

○清扫用品本身保持清洁与归位

C、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

(1)脏污是一切异常与不良的根源

○电路板上的脏污,是短、断路的主因。

○机器上残留的切屑,会影响到精度。

○加工、维修削油的流淌,会造成马达过热、烧坏。

(2)调查脏污的源头:

○调查一般污染的源头。

○对污染的形态、对象予以明确化。

○调查发生部位、发生量,影响程度。

○研究采取对策。

(3)检讨脏污的对策:杜绝工式、收集式。

○杜绝式

针对源流部分进行管理,从技术层面入手,如改善生产设备,修理损坏部分,省略产生脏污的工序等。如设计免用油路设备,可去掉油污;密封圈的更新可杜绝渗漏。

○收集式

在无法杜绝污染发生时应于污染产生后进行有效的收集。

第五条 “5S”活动巡查制度

(一)现场、办公人员实行上班、下班五分钟/十分钟自检活动;

(二)班组长,每天至少对其责任区和公共区域检查一次,并填写巡查记录表,休息时间除外;

(三)各部门、车间5S推行小组成员,每周至少对其责任区巡查两次,并填写巡查记录表;

(四)各部门车间负责人,每周至少对整个车间巡查一次,并填写巡查记录表;

(五)5S推行办公室在每周五,对推行5S活动的车间进行巡查,并通报,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并上报推行委员会讨论、审核后实施。

本规范属试行规范,各生产单元、部门根据自己自身情况,在总体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细则。

贯标办公室

2010年3月19

2024年2月16日发(作者:回河灵)

湖北神农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S”试行规范

第一条

总则

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使公司办公管理、现场管理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此试行规范。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本部及三新园区员工。

第三条 办公室“3S”管理规范

(一)整理

1、每月25日之前对文件(包括电子文档)作盘点,把文件分为必要(有效)和不要(过期无效)的,文件统一按照《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交行政事业部档案室归档。

2、每月25日之前对表单记录(包括电子文档)作盘点,盘点后的有效表单记录按照《公司档案管理制度》统一交行政事业部档案室归档。

3、对所辖区域的物品、设备、空间做盘点,并区分其“要”和“不要”。

分类如下:

1) 设备:电脑、打印机、文具、书籍等。

2) 空间:柜架、桌椅、储物箱、文件柜等。

3) 物品:个人用品、装饰品。

4、依据《必要品的使用频率和常用程度基准表》决定物品的“要”与“不要”。

5、“不要”物品经各部门主管判定后,集中报废或拍卖。

必要品的使用频率和常用程度基准表

常用程度 使用频率

过去一年都没有使用过的物品,而且不能再低

1、在过去的半年中只使用过一次的物品

2、一个月使用一次的物品

1、一周使用一次的物品

保存在办公高 2、每天都使用的物品

3、每小时都要使用的物品

集中存放

丢弃

处理方法

(二)整顿

1、办公桌:桌面除电脑、口杯、电话、烟灰缸,不允许放其他物品;人离开半小时以上应将

桌面收拾干净。

2、抽屉:根据公司现有抽屉的格局,暂定分类放置这些东西:a、公用品一般的常用品:笔、订书机、涂改液、即时帖、便条纸、橡皮、计算器等并划区域放置;b、A4的文件资料(分类标识放置);c、个人物品,如工作服、手袋等。

3、坐椅:靠背、坐椅一律不能放任何物品,人离开时椅子调正,离开半个小时以上,椅子应放回桌洞内。

4、垃圾篓:置于指定地点,不得随意移动,垃圾不得外溢,垃圾娄装到2/3时情形更换清理;

5、饮水机:置于指定地点,不得随意移动。

6、报刊:必须上报架,或阅完后放到指定地点。

7、个人物品:如摩托车头盔、外衣、手袋请置挂于衣帽间或抽屉内,严禁随意放在办公桌椅上;下班后,将口杯、烟灰缸放回抽屉,安全帽挂在指定地点,工作服放入抽屉。

8、桌洞下不得堆积杂物。

9、文件柜:

1)文件柜必须定置摆放,文件柜内的物品也必须分类并定置摆放;

2)文件柜表面贴标签,标签一律贴在门的左上角;

3)文件柜内贴有“物品清单”,“物品清单”一律贴在门的左上角;

4)文件柜内物品必须按“物品清单”摆放整齐,不允许混乱摆放;

5)文件柜最高允许堆放5层。

10、文件、资料管理整顿:

1)档案管理依据《公司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2)将文件按照待处理、处理中和已处理分类放置,此外还有机密类文件。根据应用情况应将分为每日必用、常用和常不用三种,常不用的文件要尽快处置;

3)硬盘里的电子文档、资料分类必须条理清晰,电子文件需要永久、长期保存的,应形成纸质和办公软件等双套介质材料归档保存;

4)储存公用信息的U盘采取保护措施,使大家都自觉地小心使用。并且为了明确存储在硬盘和U盘里的信息联系,建议在U盘的标签上注明题目。

(三)清扫

公司办公楼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公共区域(如通道、楼梯)不需清扫,清扫的对象主要是个人办公区域:桌面,桌洞;办公设备:电脑、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等等。

清扫基准

对象

个人区域

无杂物遗落

主机和重点部位的正面、背面、办公设备

送风口无污垢

1、文档 桌面、电脑中不能有失效文件,不可轻易看到机密文件;

2、超过保管年限的表单及时集中销毁,保管年限内的表单装订文 档

送行政事业部归档;

3、无破旧的卡片、册子、档案、报刊等;

4、无用的手稿与工作无关的文件 。

第四条 生产现场“3S”管理规范

每月一次 月末

每周一次 每周五下班前15分钟

清扫标准要求

桌面干净整洁、桌洞内无垃圾、每天5分钟清扫 每天下班后5分钟

周期 清扫时间

(一)整理

1、对所辖区域的物品、设备、工具、空间做盘点,并区分其“要”和“不要”

分类如下:

1)设备:根据各生产单元的属性决定设备的种类。

2)物品:备品零件、整修品、产品、半成品、边角料、包装材料等。

3)工具:生产工具、搬运工具、维修工具、清洁工具等。

4)空间:工作台、更衣室、工具箱、堆放场所等。

2、依据《需要和不需要物品准则和处理方法表》决定现场物品的“需要”与“不需要”。

需要和不需要物品区分准则和处理方法表

类别 使用频度

每小时

必需品 每天

每周

非必需品

处理方法

放工作台上或随身携带

现场存放(工作台附近)

现场存放

生产单元仓库存储

备注

每月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未定

有用

不需要用

不能用

生产单元仓库存储

仓库存储

仓库存储(封存)

仓库存储(封存)

仓库存储

变卖/废弃

废弃/变卖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定期清理

3、每月25日之前,“不要”物品经各部门主管判定后,按照《公司仓库管理制度》所规定程序,退还到仓库,由仓库分类存放。同时,仓库规定物品存放期限,到期后,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园区各生产单元在堆场放置废弃物品时,按照具体区域规定放置,不能乱丢、乱放。

(二)整顿

1、标识

1)地面通道需明确标识;

2)安全标识,对危险源、危险地挂上相应的安全标识;

3)生产相关区域标识标准

区域线

类别

颜色

待检区

待判区

合格区

不合格区

废品区

工位器具定置点

物品临时存放区

通道

2、设备

1)设备名称及使用说明、责任人予以标识;

2)危险处进行安全标识;

3)不移动的设备不要划线;

标识牌

宽度

50 mm

50 mm

50 mm

50 mm

50 mm

50 mm

50 mm

50 mm

线型

实线

实线

实线

实线

实线

实线

虚线

实线

蓝色

白色

绿色

黄色

红色

蓝色

白色

绿色

黄色

红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字体

白色,黑体

黑色,黑体

白色,黑体

白色,黑体

白色,黑体

“临时存放”字样

4)移动的设备要安排区域放置。

3、工具

1)清扫工具、生产工具指定固定地方存放并划线标识,划线标准见上表;

2)工具柜定置摆放,工具柜内的物品也分类并定置摆放;

3)工具柜表面贴标签,标签一律贴在门的左上角;

4)工具柜内贴有“物品清单”,“物品清单”一律贴在门的左上角;

5)“物品清单”包括种类、型号、数量、放置点等;

6)工具柜内物品必须按“物品清单”摆放整齐,不允许混乱摆放;

7)所有工具在用完后,放置在指定地点;

8)工具数量根据各生产单元实际情况必须明确确定。

4、仓库

1)仓库、各生产单元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物品的保管方式和存货量;

2)原材料、零部件、各种容器和工具的摆放不得超高,不得超过3.6米;

3)物品放置分类、分区域放置,并按照指定类别、区域放置,不能混放,同时对放置进行明确标识;

4)箱重的物品,定置在尽可能低的地方;

5)大量生产经常用的物品,定置在发料口较近的地方;

6)库房设物品受理、验收、检数、检查和临时停滞区域(划线标识),以调整物品的不平衡状态;

7)库房安全通道畅通,标记清楚,不准堆放任何物品;

8)对有安全要求的物品,应符合工厂安全定置规定,并用安全标识明示。

5、工作台

1)工作台所需物品定点划区放置,如工作记录本、工艺文件、通知、电话等,在物品使用完毕后或下班时,将其摆放到指定位置;

2)离开座位时,将椅子摆正,超过半小时将椅子放进桌洞;

3)私人物品除口杯外不得带入操作间,下班后将口杯带离操作间,放入私人物品柜。

6、更衣室

1)根据公司现有条件,有更衣室、更衣柜的部门、生产单元,指定专人对其进行管理;

2)更衣室、更衣柜必须设置防盗设施;

3)各部门、生产单元必须对更衣室进行编号,并做好更衣室的标识、定置管理。

7、“需要品”数量确定方法:

划分需要与不需要的对象

物品

1.现有的生产设备是

否在使用?

2.完全闲置的设备是否不需要?

3.闲置的设备经整修设备

后是否能使用?

(1)整修后能使用,结(3)因设计改善是否可集中有效运用?

A. 有效益---实施.

1.现有设备的数量是否满足生产需要?

(1)提高运转率以便消减设备台数.

(2)根据生产状况,决定需要的台数.

决定需要物的数量

合维修费用给予判断. B. 无效益---维持现状.

(2)整修后难以使用的应丢弃.

1.使用数量

按照生产需要为准.

2.储存量:

使用数量、储存数量及按照生产需要为准.

备品零件 其他(不需要物品)等3.生产线上:

予以明确划分

(1)以当天使用份量或批量为准.

(2)经常使用物品或剩余品应设置固定存放场所.

为“零”最好.

整修品 能维修的、属必要品.

1.产量:

对产量、产品库存及其产品 他(不需要物品)等予以明确划分。

(1)根据生产现状生产,仓库容量大小,产量进行调整.

2.产品库存:

(1)视业务状况设定库存量.

(2)每半年相应调整一次.

虽不需要,但仍不可避边角料

免之物.

按照生产量及收取为准则

依是否使用予以考虑包装材料

和划分

生产上必要物和维修用的,应明确划分, 维辅料

修用的不要置放于作业现场内.

是何物品?应查明确定不明物 后,判断是“需要”或“不需要”.

1.生产工具为必要.

1.个人、班组经常使用工具准备各一组置于线上.

生产、维修工具

2.其他工具如半个月2.作业场所共同使用的工具应置于容易取用的地方.

以上不使用则不应放3.半个月以上不使用的工具应另行管理.

置.

1.是否有使用应明确划分.

搬运工具

2.搬运方式应明确,决1.根据搬运数量、搬运次数估算后决定使用台数.

定最适合的搬运工具后,划分“需要”或“不需要”.

是否备妥在随时可使清扫用具

用的状态,予以划分.

以尽可能共同使用为原则,算其必要数量.

为“零”最好.

作业现场内放置数量天为基准.

生产线上最大用量以一星期为准.

标示物、标示板(公1.标示期限应确定,逾期即为不需要.

依标示内容,决定标示物的数量。

2.依标示的必要性及告、标语) 价值而判断.

在环境整理上酌情考垃圾筒

虑必要与不必要.

依回收周期,决定容器的大小及其数量.

1.是否有使用应明确1.根据库存量及流动量算出必要箱数.

划分.

空容器

2.不要空箱应考虑再3.生产线上置放箱数以2小时内使用数量为准.

利用.

1.有没有使用者?

1.作业上应定必要的最少限量.

作业台、工作桌及椅

2.是否适于作业用的2.能否给予缩小尺寸.

工作台?

3.作业形态、作业台等可否改善、减少.

3.是否只作置物台?

2.以库存消减活动予以减少箱数.

(三)清扫

1. 公共通道要保持地面干净、光亮。

2. 作业场所物品放置归位,整齐有序。

3. 厂区场地、道路无积水、不起尘,窗、墙、地板保持干净亮丽;垃圾或废旧设备应及时处理,不得随处堆放。厂区内不得有蚊蝇滋生场所。

4. 设备、工具、仪器使用中有防止不干净措施,并随时清理。

5.

车间员工要及时清扫划分区域卫生,确保干净、整洁。

6、各部门、生产单元根据自己办公、现场实际布局和生产情况:

1)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

A、利用公司的平面图,标识各责任区及负责人。

B、各责任区应细化成各自的定置图。

C、必要时公共区域可采用轮值的方式。

2)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A、规定例行扫除的内容,每日、每周的清扫时间和内容。

B、清扫过程中发现不良之处,应加以改善。如

○墙壁、天花板脱落

○死角、擦拭不到的地方

○地板破损的地方

○配线、配管上部的擦拭

○机器设备周围的清扫

○转角的清扫

○日光灯内壁和灯罩的清扫

○洗手间、茶水间地板的清扫

○工作台、桌子底部的清扫

○橱柜上下部的清扫

○清扫用品本身保持清洁与归位

C、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

(1)脏污是一切异常与不良的根源

○电路板上的脏污,是短、断路的主因。

○机器上残留的切屑,会影响到精度。

○加工、维修削油的流淌,会造成马达过热、烧坏。

(2)调查脏污的源头:

○调查一般污染的源头。

○对污染的形态、对象予以明确化。

○调查发生部位、发生量,影响程度。

○研究采取对策。

(3)检讨脏污的对策:杜绝工式、收集式。

○杜绝式

针对源流部分进行管理,从技术层面入手,如改善生产设备,修理损坏部分,省略产生脏污的工序等。如设计免用油路设备,可去掉油污;密封圈的更新可杜绝渗漏。

○收集式

在无法杜绝污染发生时应于污染产生后进行有效的收集。

第五条 “5S”活动巡查制度

(一)现场、办公人员实行上班、下班五分钟/十分钟自检活动;

(二)班组长,每天至少对其责任区和公共区域检查一次,并填写巡查记录表,休息时间除外;

(三)各部门、车间5S推行小组成员,每周至少对其责任区巡查两次,并填写巡查记录表;

(四)各部门车间负责人,每周至少对整个车间巡查一次,并填写巡查记录表;

(五)5S推行办公室在每周五,对推行5S活动的车间进行巡查,并通报,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并上报推行委员会讨论、审核后实施。

本规范属试行规范,各生产单元、部门根据自己自身情况,在总体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细则。

贯标办公室

2010年3月19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