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7日发(作者:唐泽洋)
2008年显卡历史回顾
● Radeon HD 3600系列登场 —— 2008年1月
2008年年初,AMD凭借着HD3650及HD3690两款产品一度抢回先机,在最近2年中首次在同级同代产品时间线上领先了NVIDIA,并且在新品芯片制造工艺上(55nm对65nm)也继续保持了半代的优势。虽然这两款产品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位,不过重整旗鼓抢夺最大份额的主流产品市场是它们共同的使命。
Radeon HD 3600系列
在上市之初,价格定位在600元-900元的Radeon HD 3600系列两款产品很好的填补了当时AMD Radeon系列产品市售型号的价位空缺。
Radeon HD 3690和Radeon HD 3650 GPU
在产品特征上,它们都拥有55nm工艺、DirectX 10.1及PCI Express 2.0、PowerPlay技术等先进技术和功能。因此,上市之后两款产品便备受好评,而且在随后产品价格竞争之中,它们也是一马当先,为AMD抢占市场份额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HD3690系列产品,几乎接近于HD3850的强劲性能得以被诸多玩家所选购。
当然,随着年中时显卡市场的价格崩盘,HD3600系列产品的价格虽然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不过在产品的性能方面的略显不足使其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市场需求,因此随着市场的洪流而成为了令人追忆的产品。
5款游戏大作为HD3650的性能做了进一步的清晰阐述,使得玩家在应用层面也再一次的加深了了解。
蓝宝石HD3690 256MB GDDR3相比其它品牌同显示芯片产品默认频率更高,无疑是这款芯片的明星产品。其强劲的性能帮助用户在游戏中获得了更快的帧数,对于FPS玩家来说很有意义。显卡PCB设计和用料豪华,为喜欢超频的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显卡。
● 锋锐GF9600GT出击 —— 2008年2月
和NVIDIA多年奉行的从旗舰至入门级产品逐步推进步骤不同,Geforce 9系列现在以中档产品Geforce 9600 GT型号率先登场,而不是Geforce 9800 GX2或者其它什么怪物,发生如此转变的原因第一是行业竞争对手给NVIDIA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小,第二则是NVIDIA在这个段位上确实缺少一款可灵活操作的长线产品。
锋锐GF9600GT出击
作为全新系列的先锋型号,Geforce 9600 GT延承了NVIDIA的“6”档次产品基本定位:性能和成本兼顾的主流型显卡、可灵活配置以应付较宽价格区段。但这款产品又存在一些突破:其所具备的512MB容量+256bit位宽的本地内存配置、顶级产品50%以上的3D计算能力极大地扭转以往“6”档显卡性能平平的局面。
NVIDIA G94 GPU
Geforce 9600 GT配置的GPU产品研发代号为G94。和G8X系列GPU相比,G94的最大变化是改进了制造工艺,它由台积电使用65nm工艺制造,和去年末的G92 GPU工艺相同。NVIDIA没有提供G94的晶体管数量信息,但这款GPU显然经过了新的设计,核心部分旋转45度于封装基板,面积也比G92小,但它仍旧能和G92共用相同的PCB,pin-to-pin兼容。
Geforce 9600 GT在当时1500元价位上提供的性能和功能让人无可挑剔,功耗温度与
64流处理器规模的完美平衡+512MB容量256bit位款与价格的完美平衡成就了这款产品。
随后的市场也再一次的验证了这款产品,优秀的性能使其至今为止仍然定位于中端主流市场,成为了众多消费者们追捧的对象。
● HD3870x2狂战顶级 —— 2008年2月
Radeon HD 3870 x2,是AMD在年初所发布的一款旗舰级高端产品,它的设计目标即是最快的3D游戏应用速度,直接竞争对手是NVIDIA Geforce 8800 Ultra,其他需要战胜的产品还包括同价位上的双卡并行方案,如高性能产品组成的Crossfire或SLI,它的出现是AMD在这个领域发起的第一次真正的进攻。
Radeon HD 3870x2
Radeon HD 3870 x2显卡使用了极端的设计方案:单卡双芯。它基于两个RV670 GPU,每个GPU带有512MB容量的本地内存,两个GPU使用Crossfire技术协同计算,但只使用一个PCI Express x16接口和系统连接。
Radeon HD 3870 x2 PCB
RV670 GPU虽然内置了交火引擎,可以直接连线的方式构成双卡交火模式,但这是在双独立显卡分别工作在主板的PCI Express连接上的情形。现在Radeon HD 3870 x2显卡需要在一个PCI Express x16速度连接上实现配置好的双卡交火,就需要第三方芯片,一枚PCI
Express Switch来协助实现了,这也正是之前AIB厂商自行研发推出单卡双芯Radeon系列产品所使用的方案。
Radeon HD 3870x2的出现肯定了AMD夺回显卡性能王冠的事实和勇气,同时也令我们看见并行GPU加速方案正风起云涌,大有广泛应用普及之势。
● 入门精品 镭HD3450 —— 2008年3月
在此之前所发布的HD3600系列无疑成为了入门级主流用户的极佳选择。不过更是有大部分的用户期望能够有更为实惠的产品出现。HD3450便是如此一款。
Radeon HD 3450处于入门级DirectX 10显卡定位,拥有精简的着色器规模及64bit位宽的本地内存配置,它在硬件特性上和上代同档产品Radeon HD 2600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HD 3000系列共有的DirectX 10.1支持、PCI Express 2.0特性,另外一点重要的改进是Radeon HD 3450使用的GPU RV620改进了制造,为55nm工艺,同时提供了新节能技术PowerPlay。
RV620 GPU
Radeon HD 3450的出现的确是在短期之内为入门级的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不过谁也料不到年终的显卡价格大战来得是如此猛烈。随后,这款产品便在其他产品的洗礼之下销声匿迹。
● 双芯98GX2霸主驾临 —— 2008年 3月
在随着HD3870x2采用多核战术重夺了单卡性能之王后,NVIDIA迅速的展开了新一轮的反击。NVIDIA在3月份所发布的全新旗舰级娱乐显卡GeForce 9800 GX2定位和目标是地球最快的3D娱乐单卡产品。它的出现无疑再次激起了高端显卡的战争。
重型兵器GeForce 9800 GX2
GeForce 9800 GX2是NVIDIA GeForce 9系列显卡中的第二个发布的型号,也是历史延承的GX2系列的第二款产品,它的核心特色之是由二个GPU共同加速。像它的前辈GeForce
7950 GX2一样,GeForce 9800 GX2是一款双GPU并行加速的单卡。它基于两个G92-450 GPU,
每个GPU带有512MB容量的本地内存,两个GPU使用SLI技术协同计算,NVIDIA使用内置的PCI Express桥接使两枚GPU在逻辑上成为单一的图形设备。
NVIDIA G92-450 GPU
GeForce 9800 GX2的计算核心是两块G92-450 GPU,它是NVIDIA第一种65nm GPU,内置超过7亿晶体管,由台积电制造。GPU继续使用着色器频率与核心频率的异步设计,比例约2.5:1,GeForce 9800 GX2的默认GPU/着色器运行频率为600MHz/1500MHz。
这款产品在对阵Radeon HD 3870 x2时拥有超过85% 3D应用胜利,这无疑使其成为了新一代的娱乐显卡之王,它成功接替GeForce 8800 Ultra的位置坐镇领军位置,阻遏AMD
Radeon的进攻。
GeForce 9800 GX2的优势在于承袭GPU优秀特性的重负载稳定性,它在提升分辨率以及加上AA、AF的超高质量3D娱乐环境比Radeon HD 3870 x2速度下降的少,在极限环境下有更强的实用性。
当然,这款性能之王在随后依旧发挥着其强大的威力,不过太过于高昂的价格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们都能够接受,因此它出现的理论意义远远大过了其实际意义。
● 曾经单芯之王9800GTX —— 2008年 4月
GeForce 9800 GTX有一个让人兴奋的“GTX”型号后缀来明示强悍,但从核心硬件配置来讲,基于G92 GPU的它并不是一款全新的产品。GeForce 9800 GTX事实上使用全功能的高频G92+512MB容量高速GDDR3内存芯片的组合。
虽然现在的市场上9800GTX变得炙手可热,不过在当时来看,这款产品重要的改变只是增加了一个MIO接口以支持3Way SLI。
9800GTX
当然,从性能来看,这款产品由于具备了高频的优势,因此3D性能非常的强悍。当然
于此同时其PCB用料及供电部分也更显豪华。这无疑为日后的成本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NVIDIA G92-420 GPU
9800GTX所采用的G92-420是统一渲染架构的GPU,内置128个标量着色器(流处理器)和256bit位宽的内存控制器,使用65nm GPU工艺制造,内置超过7亿晶体管。此GPU继续使用着色器频率与核心频率2.5:1的异步设计。G92在3D加速功能支持和硬件体系结构方面追随G80,由超级仲裁机构GigaThread支持的海量通用标量着色器群构成3D计算的基础。其128个流处理器以8个16单元小组配置。G92在3D加速细节方面和G80的差异是纹理拾取单元的数量加倍,这也直接造成纹理填充率的大幅提升,在某些游戏方面显著改善了执行速度。
9800GTX的上市使得GeForce 9系列的布局一步一步展开,G92 GPU的本来面目也得到重现。不得不提的是,这款高端新品的上市为NVIDIA阻击日后的千元市场创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同时也令NVIDIA在当时的高端市场上足足的风光了一把。
● 细化市场的9600GSO —— 2008年4月
由于对自身产品的自信,NVIDIA喜爱新瓶装旧酒的方法来变化新品。从这我们面看出了其产品性能的强劲,同时也看出了NVIDIA对产品线的良好把控。2008年4月,NVIDIA再次用这个方法令9600GSO得以出现,它的到来成为NVIDIA争夺800元-1000价位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
[localimg=400,300]1[/localimg]
G92-150核心
G92-150核心与Geforce 8800GS上的G92-150核心完全一致,都产于07年第50周。G92-150核心拥有96个流处理器和12个光栅处理器,支持DirectX 10和Shader Model 4.0,高清播放能力上支持BSP技术和VP2引擎。Geforce 9600GSO完全具备流畅运行当前主流游戏的能力。
[localimg=222,300]2[/localimg]
9600GSO
不过相比NVIDIA的其它产品,Geforce 9600GSO在规格划分上要复杂很多。例如NVIDIA的Geforce 9600GT有256MB和512MB两种版本,而这种版本都有固定的NVIDIA公版频率,而Geforce 9600GSO却没有这些限制,各品牌厂商可以做出任何频率的,任何显存容量搭配的Geforce 9600GSO显卡,丰富了这款显卡的个性化。
也正是因此,9600GSO的板型变化多端。这一方面节省了开发的时间及成本,另一方面也为显卡的价格区域战做好了埋伏。同时,自订的频率也使得这款产品性能不一,从而带给
了消费者们诸多的选择。9600GSO的出现为NVIDIA的9系列显卡的中端产品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为日后进军主流市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 地球最强GT200系列来袭 —— 2008年6月
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年中,此时最令人期待的产品无疑便是这款GT200系列显卡。其扑朔迷离的身世令众多玩家对NVIDIA第二代DirectX 10 GPU充满了憧憬。采用GT200核心系列的显卡是一款全新设计的旗舰性能产品,同时也可称之为计算机图形加速领域最具奢华身份的娱乐象征。
G200核心
Geforce GTX 200系列是一款全面革新的划时代产品。首先核心集体管规模激增至14亿,相对上一代的G92核心几乎有100%的提升,晶体管规模的巨幅增加自然是性能显著提升的外部表象。众所周知,Geforce 9800 GX2是采用两颗G92核心设计,相对于单核G92核心产品而言,可以简单看做核心的晶体管规模、规格累加,并获的接近2倍的性能提升。Geforce GTX 200系列显卡拥有240SPs、32ROPs、512bit显存位宽和1024MB本地内存,与
Geforce 9800 GX2拥有近乎相同的规格。因此其性能无疑同样非常强大。
GT200核心架构示意图
Geforce GTX 280的G200-300核心仍然采用统一架构和频率异步设计,核心、Shader频率分别为602MHz、1296MHz,GPU:Shader频率比例约为1:2.17。在渲染能力上240个1D标量流处理器和32个光栅处理器会作为GT200的强大后盾,在纹理拾取单元的数量上GT200增加到80个,这会提升显卡纹理填充率的大幅提升,在某些游戏方面显著改善了执行速度。
之所以称为Geforce GTX 280为真正的NVIDIA第二代DirectX 10产品,是因为G9X相对G8X没有本质改变的使用了相同的统一架构设计。而Geforce GTX 280则增加了FP和TEX的比值,使得浮点运算能力被拉升的更高,这种新的架构面向未来,更强调芯片的Shader计算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暴力纹理填充,无论是通用型计算还是更灵活复杂的图形处理都能供从这种设计思路中受益。同时,Geforce GTX 280还改进了Geometry Shader的性能,使得GPU在物理着色能力上大大加强。另外,其第二代Dual Issue及加倍寄存器文件等等技术的改变使其图形处理方面也可以支持运行更为复杂的Shader程序。
CUDA应用
另外,在GTX200系列产品发布的同时,CUDA的实用化及PhysX物理加速也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更加真实的物理效果配合GPU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使得这款产品成为了真正的一款史无前例的强大新品。它的性能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同时也再次的令NVIDIA证明了自己的真正实力。
GTX280
NVIDIA在Geforce GTX 280这一代产品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强大的3D图形处理能力,其他诸如NVIDIA Computing等能力也被提到一个新高度。显卡凭借百倍于CPU的浮点运算能力轻松赶超现有超级计算机架构,为科研等高、精、尖行业服务,起到推波助澜的深远作用。
● 不愧狙击奇兵的HD4800系列 —— 2008年6月
在NVIDIA华丽亮出GeForce GTX 280之后,略为低调的AMD在一周之后释放了Radeon
HD 4800系列,这是继Radeon HD 3850以来AMD再次一次把中档主力产品作为新系列的先锋首发,其产品策略重心的部署和NVIDIA的差异一目了然。
Radeon HD 4850的市场定位和Radeon HD 3850类似,作为中档主力产品角色出现,上市价格只有199美元(1399元人民币)。这次AMD的目标就是让普通玩家第一时间就能拥有最新式的3D加速卡。可见,田忌赛马的策略令AMD尝到了甜头,再一次的以此手段进攻无疑为是更好的方式。
AMD RV770 GPU
首先来看其核心,800 vs 320的2.5倍标量着色器绝对数目提升是RV770最吸引人的
地方,AMD为此这个提升付出的芯片成本是44%的晶体管数目和37%的核心表面积的增加,但在运行频率略微调低的前提下,仍然是55nm工艺制造的RV770 GPU的功耗和发热水平被控制的都很不错。
RV700对比RV670
RV770由台积电制造,晶体管数目9.56亿、核心表面积260平方毫米,在Radeon HD 4850的625MHz频率设定上,它仅需单槽厚度的中型散热器就可正常工作。RV770也内置了符合HD Audio规格的音频逻辑,可以直接输出完整的HDMI信号。这个集成在GPU内的“声卡”支持AC3规范的Dolby Digital和DTS编码格式,支持32kHz、44.1kHz、48kHz的16bit音频流,能够满足主流高清视频回放需求,并拿到了Windows Vista Premium Logo。RV770不是从某个顶级GPU精简规模而来,它是在RV670基础上开发的加强版本,实现相对简单但效果却相当好。
虽然RV770相对于RV670的底层结构变化并不算很大,增进的主要是着色器的规模,但这将直接提升GPU面对着色器编程类图形及其他计算类应用程序时的性能,最主要的改善就
是最新的复杂3D游戏速度。
实际测试也显示出Radeon HD 4850的3D娱乐应用表现让人兴奋,在GPU频率低于Radeon
HD 3870 20%的前提下,依靠着色器规模的扩充实现了前代高端135%-150%的速度,甚至在部分项目中还能够紧追和超越双GPU旗舰Radeon HD 3870 x2,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Radeon HD 4850
同时,Radeon HD 4800系列显卡拥有着对手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特别是其非公版产品大批量的上市之后更是叫好又卖座。这一方面无疑也是其田忌赛马策略的良好贯彻与执行。更低的成本显然令产品的价格更为低廉,因此HD4800系列得到了诸多玩家们的好评和青睐。
狙击奇兵
相反NVIDIA面对于此显然有些失算,虽然在此之后有所反应,不过AMD此时已是漂亮的赢了一仗。目前,这款产品仍然是千元级显卡市场玩家们的最佳选择之一,而且随着进一步的价格大战,更为低廉的售价无疑将使其的性价比再次体现的一览无余。
● 55nm突击兵9800GTX+ —— 2008年07月
相信不少玩家看到这会感到疑惑,9800GTX才在不久之前推出,何以如此之快的便又有了一款9800GTX+?其实纵观NVIDIA及AMD的全线产品,答案便有了分晓。AMD此时已经完成了全线的55nm制程过渡。然而反观NVIDIA,至今仍在使用65nm制程核心,即时上月发布的GTX200系列产品也都是使用的65nm核心。不过,这款9800GTX+的推出,令这一切有了改变。全新的Geforce 9800GTX+显卡,使用全新的55nm技术、提升频率。它的推出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仅促使了NVIDIA全线向55nm过渡,更加进一步的降低了功耗。
G92核心拥有成熟的技术架构,所以此次使用G92试水55nm可以在最短周期内令其再次爆发光芒。这款核心其仍然由台积电(TSMC)采用55nm工艺制造,“全新的”G92核心在硬件规格上与G92-420-A2核心相同,同为128个流处理器、16个光栅处理器。制程的提升会增加核心的电气性能,Geforce 9800GTX+默认核心、Shader频率相对Geforce
9800GTX提升至738MHz/1836MHz。
在技术支持上,Geforce 9800GTX+与其他基于G92核心的产品一样,支持DirectX
10和Shader Model 4.0,在高清视频播放能力上支持BSP技术和VP2引擎。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NVIDIA推出了基于Geforce显卡的物理驱动,它的实现可以令用户不再单独购买PPU,而是通过NVIDIA推崇的CUDA技术使用GPU实现物理计算。目前这个技术仅支持G92核心和GT200核心,不过NVIDIA声称在后续驱动中将会完全应用在旗下DirectX 10所有产品中。
9800GTX+ PCB
Geforce 9800GTX作为Geforce 9000系列的顶级单GPU产品,自然身先士卒的推出了55nm版Geforce 9800GTX+。对于拥有14亿晶体管的GT200核心,55nm技术试水成功更具深远意义,首先其可以减少核心面积,其次颗降低功耗发热量,再次能够降低成本。这从目前诸多非公版9800GTX+产品中也可略见端倪。
可以说,9800GTX+的出现不仅仅令本身就很强大的产品再次发挥了更为强劲的威力,同
时也使得其很好的担负起了狙击对手千元中端市场的重任。从目前的市场走势来看,这款产品在未来一定会同HD4850显卡产生更为激烈的冲突,一轮新的价格风暴即将会因此而展开。
● 面向主流 55nm入门产品95GT —— 2008年7月
随着9800GTX+的出现,NVIDIA向55nm核心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当然,毕竟这款产品价格高昂,并不是所有消费者们都能够享受。因此要想55nm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普及,无疑还需要更为廉价的产品出现,9500GT便是定位于入门级市场的先锋。
GeForce 9500GT基于的G96-300核心拥有32个流处理器、8个光栅处理器和128bit显存位宽,在这3项规格指标上其与G84核心相同,不过G96-300核心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制造工艺,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核心功耗及发热量。
虽然在发布的时刻,HD3650及HD3850已经分别降至了299元及499元的低位,不过并不充足的货源还是令9500GT找到了发展的空间。而且作为55nm的普及产品,良好的3D性能、游戏兼容性及更为优秀的功耗控制都使得NVIDIA对这款显卡的上市充满了信心。而在随后的市场中也再次证明,入门级显卡出货量9500GT无疑还是占了极大地比例。
9500GT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G96核心原生支持HDMI接口和DisplayPort高清接口,其次在Hybrid
Power、蓝绿修正、Dual Stream Decode Acceleration等方面技术都是G84目前无法逾越的鸿沟,这也符合NVIDIA对待9系列产品的市场策略,通过9系列产品让用户不仅仅体验
更强大的3D性能,同时享受低功耗、低发热量、更加高清画面。
当然随着目前显卡价格大战的激烈,9500GT似乎已经越发隐匿,不过对入门级用户来说,其仍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 9800GT宝刀变身 —— 2008年7月
8800GT作为一名老将,卓越的功勋以令其成为了诸多玩家们心目中的骄傲。在NVIDIA全线产品向55nm过渡之时,适时的将中端产品进行制程上的转换已显得极为必要。9800GT的出现,正是这样一款完善9系产品线的产品。
9800GT显卡
由于9800GT并没有公版设定,因此其板型及PCB的做工用料都截然不同。而且基于强劲的55nm核心,更为宽泛的频率设定拉开了产品之间的档次,使得各具特色的产品为消费
者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9800GT核心
9800GT核心代号为G92-280-B1,其基于55nm工艺制造,采用了DX10规范的统一渲染架构。核心内建112个流处理器,能够支持DirectX 10与Shader Moder 4.0技术,并同时支持PCI-Express 2.0总线规范。核心具备完整的高清解决方案,能够完美的支持H.264的硬件解码与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技术。由于基于优秀的55nm制程,因此核心的功耗及发热量较之前的65nm核心产品控制的更为优秀,而且超频能力也表现的更为优异。
这款产品定位于9600GT之上,9800GTX+之下,弥补了NVIDIA千元级的市场空间。由于9800GTX+的高昂成本,其高频版的产品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担负起了狙击HD4850的重任。虽然效果有限,不过也更加深刻的让我们领略了它的性能。随着之后HD4830的上市,其在中端市场的放手一搏令不少玩家也都对其加深了了解。成为了8、900元市场的首选产品。
● 双核镭HD4870 X2大挑战 —— 2008年8月
在面对9800GX2及GTX280的反击下,AMD几月之后再次的拿出了单卡双核心的解决方案,以此来毫不客气夺回3D游戏的速度王冠!
这种方案的产生源于AMD对产品的自信,因为HD4870的实力足够强劲,因此它将直接面对NVIDIA的顶级产品GeForce GTX 280。值得一提的是,Radeon HD 4870 x2还是全球首款配置2GB本地内存的显卡,其芯片类型还是速度卓越的GDDR5!
Radeon HD 4870 x2延续Radeon HD3870 x2的单卡双芯设计思路,它基于两个RV770 GPU,每个GPU带有1024MB容量的本地内存,两个GPU使用Crossfire技术协同计算,但只使用一个PCI Express x16接口和系统连接。
和GeForce GTX 280相比,Radeon HD 4870 x2凭借两枚每秒万亿次计算级别的GPU和高达2GB的GDD5高速本地内存,在纸面硬件规格上远远超越了前者。在实际应用速度上,Radeon HD 4870 x2理论上将与我们测试过的Radeon HD 4870 Crossfire相仿,拥有超过GeForce GTX 280的实力。
PLX PEX8647芯片
此次,HD4870x2使用了第二代PCI Express Switch芯片的高端产品 —— PLX PEX8647,它最多支持48 lanes的PCI Express总宽,可支持拆分最多成3个连接端口,单个连接最高支持16 lanes宽度。它的功耗仅3.9W,比上一代同档产品低了20%,这也进一步的提升了其双核的效率,增强了性能。
单卡双核俨然已经成为2008年图形核心行业的关键词之一,继9800GX2与 HD3870 X2一役难分伯仲之后,新一轮高端显卡之战竟陷入了曲高和寡的境况。同时,在这款产品的身上我们看见了旗舰级产品的性价比提升。从价格来说,3999元的定价对其来说已经是性价比十足,同时,HD4870x2非公版产品的出现让我们对未来高端显卡市场充满了更大的信心。
HD4870x2显卡
这里不得不提的便是耕昇的非公版三槽HD4870x2显卡,这是首次非公版产品在旗舰级显卡上得以出现。这无疑说明了显卡厂商们越发雄厚的技术实力,同时也再一次的向我们表明了高端显卡市场所存在的更大的需求。
HD4870x2 PCB
HD4870x2显卡的到来表明了AMD对未来高端显卡市场发展趋势的态度,单卡双核无疑是拥有低廉成本及更高性能的最佳方案。这种方式在满足用户所需性能的同时,进一步的降低了价格,相信会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们的关注及欢迎 HD4650/70“镭”镇入门市场 ——
2008年9月
随着HD4850、HD4870及HD4870x2显卡的发布,AMD的Radeon 4000系列显卡的高端产品线布局已经基本完成。虽然HD3850在低端市场仍然是呼风唤雨,不过高昂的成本毕竟经不起长时间的历练。因此一款更为廉价的产品呼之欲出,这款产品便是Radeon 4000系列的入门级产品——HD4650/70
虽然我们无论从核心代号RV730、还是产品型号Radeon HD 4650,都能很轻易的看出Radeon HD 4650是Radeon HD 3650(核心RV635)的接班人,不过此次AMD-ATI在中低端普及型产品规格上做了重大调整,从而提升自己中低端产品性能及形象。
RV 730
RV730仍然是由台积电(TSMC)采用55nm工艺制造的核心,拥有320个流处理器和16个光栅处理器。该款核心由5.14亿晶体管构成,介于RV670和RV635之间,这也保证了核心面积介于RV670和RV635之间,核心面积为12.08mm*12.08mm=146mm2。
RV730核心支持微软最新的DirectX 10.1和Shader Model 4.1,这也是目前其它非AMD-ATI产品无所匹敌的。高清视频解码能力强劲,针对高码率的H.264、VC-1和MPEG-2视频进行优化,通过第二代UVD技术做到“轻松播放、解放CPU”。值得一提的是Radeon HD
4600系列产品通过DVI to HDMI转接器,搭配RV730核心中集成的HD 7.1声卡,能够实现HDMI单线缆输出高清影音信号。
由于基于强劲的核心架构,因此其实际的性能测试也表现突出,Radeon HD 4650作为500元以下的一款全新产品,拥有突出的性价比和性能功耗比,它的出现将会给中低端普及型产品注入一剂强心针,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超值的选择。● 捍卫荣誉的GTX260+ ——
2008年10月
虽然高端市场上,HD4850笼罩了一层层的光环,但我们依旧知道HD4870显卡才是真正的高端单核之王。强劲的性能及低廉的价格正是在HD4870之上的优秀体现才得以令更为低端的市场得到众人的关注。作为与其竞争的GTX260显卡,在同档位的竞争中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性价比,衍生出了一款新的核心产品——GTX260+
Geforce GTX 260+仍使用台积电(TSMC)采用65nm工艺制造的G200-103-A2核心,与G200-300-A2核心(用于Geforce GTX 280)相同都是由14亿晶体管构成,核心面积高达576mm2。不过,GeForce GTX 260+拥有214个流处理器、28个光栅处理器、448bit显存位宽和896MB显存容量。虽然在这款“新品”中NVIDIA并没有使用55nm制程,但整体频率默认仍高达650MHz/2100MHz/1400MHz,相对GeForce GTX 260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甚至在核心和Shader频率上大幅超越GeForce GTX 280,不过在温度、能耗控制上成为了GeForce
GTX 260+的软肋。
产品核心
由于具备了更高的频率及更多的流处理器,GTX260+显卡也因此而表现出了更为强劲的性能。这款升级版产品的出现令NVIDIA的高端显卡产品的竞争力大为增强,同时为日后显卡的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HD4830上演自卫反击 —— 2008年10月
随着AMD Radeon 4000系列显卡新品的不断涌现,高端及入门级的低端市场已经完成了基本的交替。不过在800元市场,老迈的HD3870一直坚守者岗位,然而面对停产所致的货源不足,产品线的空挡也随之显现。弥补空缺的产品线无疑是AMD此时最重要的工作。
因为此HD4830破茧而出。这款产品依然使用RV770核心,不过在流处理器数量和纹理单元上有了缩减。全规格的RV770核心为800个流处理器和40个纹理单元,而应用于HD 4830产品上的RV770硬件规格降至640个流处理器和32个纹理单元。更为精简的规格使其在成本上更具优势,正好填补了产品空缺的同时,又保证了不错的性能。
HD4830核心
HD4830虽然在核心的规格上进行了一部分的缩减,不过其功能仍然同HD4850保持了一致,诸如第2代UVD和升级节能技术都在这款产品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延续。同时这款产品在功耗上的表现令人赞叹,相比于同类选手的大幅下降更加适宜主流玩家们的选购。
伴随着显卡产品价格大战的延续,如今HD4830已经亮出了799元的低价。进一步提升的性价比令这款产品受到了更多消费者们的欢迎,同时随着未来与对手进一步的拼杀,更为廉价的RV770核心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所接受。
● 更具优势的新版96GSO —— 2008年11月
499元价位对于任何一个显卡厂商来说都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不断提升此价位产品的竞争力和性价比是诸多厂商全力以赴的内容。
之前,GeForce 9600 GSO虽然型号属于GeForce 9600系列,但其却使用了与GeForce 9800系列一样的G92核心,只不过核心硬件规格上缩水较为严重。如果再对其缩减硬件规格从而降低定位,其性能表现无法确保与Radeon HD 4600系列抗衡。
所以NVIDIA准备在G94核心上着手打造全新的GeForce 9600 GSO,G94-210就此诞生了,这款核心相对全规格的GeForce 9600 GT仅是略微缩减核心规格但完全保留显存规格。
新版9600GSO 核心
新版9600GSO 核心代号为G94-210-B1,采用台积电55nm工艺生产。G94-210核心相对全规格的G94-300缩减一组流处理器,共为48个,同时拥有16个光栅处理器和完整256bit显存控制器,核心及Shader默认频率与GeForce 9600 GT保持一致,同为650MHz/1625MHz。在技术、功能上,其完美支持DirectX 10和Shader Model 4.0,还支持NVIDIA大力推广的CUDA和PhysX,在高频视频处理方面PuerVideo HD技术大展拳脚。由于采用了技术更为先进的55nm工艺,因此其功耗控制更为优秀,超频能力也相当的不错。
新版 9600GSO显卡
由于9600GSO并没有所谓的公版设计,以此我们可以看见256MB及512MB两个版本的产品,而且不同的频率设定也使得各个产品之间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无疑令消费者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更加丰富的产品也为NVIDIA的入门级市场进行了完善并对对手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入门级市场:
HD4650 vs 9600GSO
9500GT此刻的性能虽然已经无法同其他产品一较高低,不过愈发低廉的价格仍然还是用户们值得选择的产品。另外,随着HD4650/70显卡及新版9600GSO的出现,两款产品在不同的价位都产生了针锋相对之势。这两款产品在性能上的表现无疑是可圈可点,各具优势。虽然从附加的功能看,9600GSO所拥有的"Geforce 内功"要略胜一筹。但作为消费者们来说,适合自己的产品无疑才最值得选择,因此哪款产品更具性价比无疑还是用户说了算。
主流市场:
此阶段产品无疑是HD4830同9800GT显卡争夺天下,不过我们似乎还是能看见9600GT显卡的身影。9600GT作为首款上市的9系列产品,存活至今实属不易,这无疑因其拥有着相当不错的性价比。另外来看,在对手的空档之中寻找定位也是一直不败的原因。不过随着这款产品的即将退市,未来的市场终归还是要交到9800GT手中。
HD4830 vs 9800GT
单看9800GT与HD4830的对决,其实毫无新意。不过从HD4830的定位来看,这款产品在日后可能更加突出的性价比无疑才是真正的闪光。目前这款产品已经开始有了价格走低的趋势,相信不久之后,其必定能够带动对手共同竞争,从而在主流市场开拓一番新的天地。
中端市场:
中端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玩家们所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HD4850的非公版产品问世之后,期间的竞争倍显精彩。从性能上来说,HD4850同新款的9800GTX+显卡相比在大多数的应用之中都很难以分出伯仲。
HD4850 vs 9800GTX+
不过之前9800GTX+由于较高的成本限制了玩家们的选择。这无疑使其在目前的竞争之中也显得被动。不过,近来随着非公版产品的面世,同为999元的两款产品使得竞争更显激烈,相信在随后,必然会有一方的产品在价格上会出现进一步的调整,至于是谁也只能由时间来予以揭晓。
高端市场:
虽然高端市场的产品一直是乏人问津,不过其竞争的态势却从来不乏玩家们的关注。而且高端市场也是厂商们显示自家实力的必争之地,因此这片土地自始至终都显得尤其热闹。产品的频繁更替也毫不为奇。目前HD4870及单卡双核的旗舰产品HD4870x2得到了诸多玩家们的认可,这其中,强劲的性能所带来的冲击是必不可少,同时其上市便具有的极高性价比也是自然产生着极大地影响。
HD4870 vs GTX260+
而NVIDIA一方,升级核心后的GTX260+显卡凸显了竞争力,而且其价格也在进一步的走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款显卡产品的大战终将会得到更多玩家们的关注。至于旗舰级产品的GTX280,由于拥有了至上性能,至今地位无可动摇,因此在市场端也显得较为懒散,不过相信这种日子不会持续太久,毕竟我们自始至终都在谈到:现今的IT市场,发展最快的莫过于显卡行业莫属!
2024年2月17日发(作者:唐泽洋)
2008年显卡历史回顾
● Radeon HD 3600系列登场 —— 2008年1月
2008年年初,AMD凭借着HD3650及HD3690两款产品一度抢回先机,在最近2年中首次在同级同代产品时间线上领先了NVIDIA,并且在新品芯片制造工艺上(55nm对65nm)也继续保持了半代的优势。虽然这两款产品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位,不过重整旗鼓抢夺最大份额的主流产品市场是它们共同的使命。
Radeon HD 3600系列
在上市之初,价格定位在600元-900元的Radeon HD 3600系列两款产品很好的填补了当时AMD Radeon系列产品市售型号的价位空缺。
Radeon HD 3690和Radeon HD 3650 GPU
在产品特征上,它们都拥有55nm工艺、DirectX 10.1及PCI Express 2.0、PowerPlay技术等先进技术和功能。因此,上市之后两款产品便备受好评,而且在随后产品价格竞争之中,它们也是一马当先,为AMD抢占市场份额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HD3690系列产品,几乎接近于HD3850的强劲性能得以被诸多玩家所选购。
当然,随着年中时显卡市场的价格崩盘,HD3600系列产品的价格虽然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不过在产品的性能方面的略显不足使其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市场需求,因此随着市场的洪流而成为了令人追忆的产品。
5款游戏大作为HD3650的性能做了进一步的清晰阐述,使得玩家在应用层面也再一次的加深了了解。
蓝宝石HD3690 256MB GDDR3相比其它品牌同显示芯片产品默认频率更高,无疑是这款芯片的明星产品。其强劲的性能帮助用户在游戏中获得了更快的帧数,对于FPS玩家来说很有意义。显卡PCB设计和用料豪华,为喜欢超频的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显卡。
● 锋锐GF9600GT出击 —— 2008年2月
和NVIDIA多年奉行的从旗舰至入门级产品逐步推进步骤不同,Geforce 9系列现在以中档产品Geforce 9600 GT型号率先登场,而不是Geforce 9800 GX2或者其它什么怪物,发生如此转变的原因第一是行业竞争对手给NVIDIA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小,第二则是NVIDIA在这个段位上确实缺少一款可灵活操作的长线产品。
锋锐GF9600GT出击
作为全新系列的先锋型号,Geforce 9600 GT延承了NVIDIA的“6”档次产品基本定位:性能和成本兼顾的主流型显卡、可灵活配置以应付较宽价格区段。但这款产品又存在一些突破:其所具备的512MB容量+256bit位宽的本地内存配置、顶级产品50%以上的3D计算能力极大地扭转以往“6”档显卡性能平平的局面。
NVIDIA G94 GPU
Geforce 9600 GT配置的GPU产品研发代号为G94。和G8X系列GPU相比,G94的最大变化是改进了制造工艺,它由台积电使用65nm工艺制造,和去年末的G92 GPU工艺相同。NVIDIA没有提供G94的晶体管数量信息,但这款GPU显然经过了新的设计,核心部分旋转45度于封装基板,面积也比G92小,但它仍旧能和G92共用相同的PCB,pin-to-pin兼容。
Geforce 9600 GT在当时1500元价位上提供的性能和功能让人无可挑剔,功耗温度与
64流处理器规模的完美平衡+512MB容量256bit位款与价格的完美平衡成就了这款产品。
随后的市场也再一次的验证了这款产品,优秀的性能使其至今为止仍然定位于中端主流市场,成为了众多消费者们追捧的对象。
● HD3870x2狂战顶级 —— 2008年2月
Radeon HD 3870 x2,是AMD在年初所发布的一款旗舰级高端产品,它的设计目标即是最快的3D游戏应用速度,直接竞争对手是NVIDIA Geforce 8800 Ultra,其他需要战胜的产品还包括同价位上的双卡并行方案,如高性能产品组成的Crossfire或SLI,它的出现是AMD在这个领域发起的第一次真正的进攻。
Radeon HD 3870x2
Radeon HD 3870 x2显卡使用了极端的设计方案:单卡双芯。它基于两个RV670 GPU,每个GPU带有512MB容量的本地内存,两个GPU使用Crossfire技术协同计算,但只使用一个PCI Express x16接口和系统连接。
Radeon HD 3870 x2 PCB
RV670 GPU虽然内置了交火引擎,可以直接连线的方式构成双卡交火模式,但这是在双独立显卡分别工作在主板的PCI Express连接上的情形。现在Radeon HD 3870 x2显卡需要在一个PCI Express x16速度连接上实现配置好的双卡交火,就需要第三方芯片,一枚PCI
Express Switch来协助实现了,这也正是之前AIB厂商自行研发推出单卡双芯Radeon系列产品所使用的方案。
Radeon HD 3870x2的出现肯定了AMD夺回显卡性能王冠的事实和勇气,同时也令我们看见并行GPU加速方案正风起云涌,大有广泛应用普及之势。
● 入门精品 镭HD3450 —— 2008年3月
在此之前所发布的HD3600系列无疑成为了入门级主流用户的极佳选择。不过更是有大部分的用户期望能够有更为实惠的产品出现。HD3450便是如此一款。
Radeon HD 3450处于入门级DirectX 10显卡定位,拥有精简的着色器规模及64bit位宽的本地内存配置,它在硬件特性上和上代同档产品Radeon HD 2600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HD 3000系列共有的DirectX 10.1支持、PCI Express 2.0特性,另外一点重要的改进是Radeon HD 3450使用的GPU RV620改进了制造,为55nm工艺,同时提供了新节能技术PowerPlay。
RV620 GPU
Radeon HD 3450的出现的确是在短期之内为入门级的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不过谁也料不到年终的显卡价格大战来得是如此猛烈。随后,这款产品便在其他产品的洗礼之下销声匿迹。
● 双芯98GX2霸主驾临 —— 2008年 3月
在随着HD3870x2采用多核战术重夺了单卡性能之王后,NVIDIA迅速的展开了新一轮的反击。NVIDIA在3月份所发布的全新旗舰级娱乐显卡GeForce 9800 GX2定位和目标是地球最快的3D娱乐单卡产品。它的出现无疑再次激起了高端显卡的战争。
重型兵器GeForce 9800 GX2
GeForce 9800 GX2是NVIDIA GeForce 9系列显卡中的第二个发布的型号,也是历史延承的GX2系列的第二款产品,它的核心特色之是由二个GPU共同加速。像它的前辈GeForce
7950 GX2一样,GeForce 9800 GX2是一款双GPU并行加速的单卡。它基于两个G92-450 GPU,
每个GPU带有512MB容量的本地内存,两个GPU使用SLI技术协同计算,NVIDIA使用内置的PCI Express桥接使两枚GPU在逻辑上成为单一的图形设备。
NVIDIA G92-450 GPU
GeForce 9800 GX2的计算核心是两块G92-450 GPU,它是NVIDIA第一种65nm GPU,内置超过7亿晶体管,由台积电制造。GPU继续使用着色器频率与核心频率的异步设计,比例约2.5:1,GeForce 9800 GX2的默认GPU/着色器运行频率为600MHz/1500MHz。
这款产品在对阵Radeon HD 3870 x2时拥有超过85% 3D应用胜利,这无疑使其成为了新一代的娱乐显卡之王,它成功接替GeForce 8800 Ultra的位置坐镇领军位置,阻遏AMD
Radeon的进攻。
GeForce 9800 GX2的优势在于承袭GPU优秀特性的重负载稳定性,它在提升分辨率以及加上AA、AF的超高质量3D娱乐环境比Radeon HD 3870 x2速度下降的少,在极限环境下有更强的实用性。
当然,这款性能之王在随后依旧发挥着其强大的威力,不过太过于高昂的价格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们都能够接受,因此它出现的理论意义远远大过了其实际意义。
● 曾经单芯之王9800GTX —— 2008年 4月
GeForce 9800 GTX有一个让人兴奋的“GTX”型号后缀来明示强悍,但从核心硬件配置来讲,基于G92 GPU的它并不是一款全新的产品。GeForce 9800 GTX事实上使用全功能的高频G92+512MB容量高速GDDR3内存芯片的组合。
虽然现在的市场上9800GTX变得炙手可热,不过在当时来看,这款产品重要的改变只是增加了一个MIO接口以支持3Way SLI。
9800GTX
当然,从性能来看,这款产品由于具备了高频的优势,因此3D性能非常的强悍。当然
于此同时其PCB用料及供电部分也更显豪华。这无疑为日后的成本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NVIDIA G92-420 GPU
9800GTX所采用的G92-420是统一渲染架构的GPU,内置128个标量着色器(流处理器)和256bit位宽的内存控制器,使用65nm GPU工艺制造,内置超过7亿晶体管。此GPU继续使用着色器频率与核心频率2.5:1的异步设计。G92在3D加速功能支持和硬件体系结构方面追随G80,由超级仲裁机构GigaThread支持的海量通用标量着色器群构成3D计算的基础。其128个流处理器以8个16单元小组配置。G92在3D加速细节方面和G80的差异是纹理拾取单元的数量加倍,这也直接造成纹理填充率的大幅提升,在某些游戏方面显著改善了执行速度。
9800GTX的上市使得GeForce 9系列的布局一步一步展开,G92 GPU的本来面目也得到重现。不得不提的是,这款高端新品的上市为NVIDIA阻击日后的千元市场创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同时也令NVIDIA在当时的高端市场上足足的风光了一把。
● 细化市场的9600GSO —— 2008年4月
由于对自身产品的自信,NVIDIA喜爱新瓶装旧酒的方法来变化新品。从这我们面看出了其产品性能的强劲,同时也看出了NVIDIA对产品线的良好把控。2008年4月,NVIDIA再次用这个方法令9600GSO得以出现,它的到来成为NVIDIA争夺800元-1000价位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
[localimg=400,300]1[/localimg]
G92-150核心
G92-150核心与Geforce 8800GS上的G92-150核心完全一致,都产于07年第50周。G92-150核心拥有96个流处理器和12个光栅处理器,支持DirectX 10和Shader Model 4.0,高清播放能力上支持BSP技术和VP2引擎。Geforce 9600GSO完全具备流畅运行当前主流游戏的能力。
[localimg=222,300]2[/localimg]
9600GSO
不过相比NVIDIA的其它产品,Geforce 9600GSO在规格划分上要复杂很多。例如NVIDIA的Geforce 9600GT有256MB和512MB两种版本,而这种版本都有固定的NVIDIA公版频率,而Geforce 9600GSO却没有这些限制,各品牌厂商可以做出任何频率的,任何显存容量搭配的Geforce 9600GSO显卡,丰富了这款显卡的个性化。
也正是因此,9600GSO的板型变化多端。这一方面节省了开发的时间及成本,另一方面也为显卡的价格区域战做好了埋伏。同时,自订的频率也使得这款产品性能不一,从而带给
了消费者们诸多的选择。9600GSO的出现为NVIDIA的9系列显卡的中端产品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为日后进军主流市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 地球最强GT200系列来袭 —— 2008年6月
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年中,此时最令人期待的产品无疑便是这款GT200系列显卡。其扑朔迷离的身世令众多玩家对NVIDIA第二代DirectX 10 GPU充满了憧憬。采用GT200核心系列的显卡是一款全新设计的旗舰性能产品,同时也可称之为计算机图形加速领域最具奢华身份的娱乐象征。
G200核心
Geforce GTX 200系列是一款全面革新的划时代产品。首先核心集体管规模激增至14亿,相对上一代的G92核心几乎有100%的提升,晶体管规模的巨幅增加自然是性能显著提升的外部表象。众所周知,Geforce 9800 GX2是采用两颗G92核心设计,相对于单核G92核心产品而言,可以简单看做核心的晶体管规模、规格累加,并获的接近2倍的性能提升。Geforce GTX 200系列显卡拥有240SPs、32ROPs、512bit显存位宽和1024MB本地内存,与
Geforce 9800 GX2拥有近乎相同的规格。因此其性能无疑同样非常强大。
GT200核心架构示意图
Geforce GTX 280的G200-300核心仍然采用统一架构和频率异步设计,核心、Shader频率分别为602MHz、1296MHz,GPU:Shader频率比例约为1:2.17。在渲染能力上240个1D标量流处理器和32个光栅处理器会作为GT200的强大后盾,在纹理拾取单元的数量上GT200增加到80个,这会提升显卡纹理填充率的大幅提升,在某些游戏方面显著改善了执行速度。
之所以称为Geforce GTX 280为真正的NVIDIA第二代DirectX 10产品,是因为G9X相对G8X没有本质改变的使用了相同的统一架构设计。而Geforce GTX 280则增加了FP和TEX的比值,使得浮点运算能力被拉升的更高,这种新的架构面向未来,更强调芯片的Shader计算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暴力纹理填充,无论是通用型计算还是更灵活复杂的图形处理都能供从这种设计思路中受益。同时,Geforce GTX 280还改进了Geometry Shader的性能,使得GPU在物理着色能力上大大加强。另外,其第二代Dual Issue及加倍寄存器文件等等技术的改变使其图形处理方面也可以支持运行更为复杂的Shader程序。
CUDA应用
另外,在GTX200系列产品发布的同时,CUDA的实用化及PhysX物理加速也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更加真实的物理效果配合GPU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使得这款产品成为了真正的一款史无前例的强大新品。它的性能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同时也再次的令NVIDIA证明了自己的真正实力。
GTX280
NVIDIA在Geforce GTX 280这一代产品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强大的3D图形处理能力,其他诸如NVIDIA Computing等能力也被提到一个新高度。显卡凭借百倍于CPU的浮点运算能力轻松赶超现有超级计算机架构,为科研等高、精、尖行业服务,起到推波助澜的深远作用。
● 不愧狙击奇兵的HD4800系列 —— 2008年6月
在NVIDIA华丽亮出GeForce GTX 280之后,略为低调的AMD在一周之后释放了Radeon
HD 4800系列,这是继Radeon HD 3850以来AMD再次一次把中档主力产品作为新系列的先锋首发,其产品策略重心的部署和NVIDIA的差异一目了然。
Radeon HD 4850的市场定位和Radeon HD 3850类似,作为中档主力产品角色出现,上市价格只有199美元(1399元人民币)。这次AMD的目标就是让普通玩家第一时间就能拥有最新式的3D加速卡。可见,田忌赛马的策略令AMD尝到了甜头,再一次的以此手段进攻无疑为是更好的方式。
AMD RV770 GPU
首先来看其核心,800 vs 320的2.5倍标量着色器绝对数目提升是RV770最吸引人的
地方,AMD为此这个提升付出的芯片成本是44%的晶体管数目和37%的核心表面积的增加,但在运行频率略微调低的前提下,仍然是55nm工艺制造的RV770 GPU的功耗和发热水平被控制的都很不错。
RV700对比RV670
RV770由台积电制造,晶体管数目9.56亿、核心表面积260平方毫米,在Radeon HD 4850的625MHz频率设定上,它仅需单槽厚度的中型散热器就可正常工作。RV770也内置了符合HD Audio规格的音频逻辑,可以直接输出完整的HDMI信号。这个集成在GPU内的“声卡”支持AC3规范的Dolby Digital和DTS编码格式,支持32kHz、44.1kHz、48kHz的16bit音频流,能够满足主流高清视频回放需求,并拿到了Windows Vista Premium Logo。RV770不是从某个顶级GPU精简规模而来,它是在RV670基础上开发的加强版本,实现相对简单但效果却相当好。
虽然RV770相对于RV670的底层结构变化并不算很大,增进的主要是着色器的规模,但这将直接提升GPU面对着色器编程类图形及其他计算类应用程序时的性能,最主要的改善就
是最新的复杂3D游戏速度。
实际测试也显示出Radeon HD 4850的3D娱乐应用表现让人兴奋,在GPU频率低于Radeon
HD 3870 20%的前提下,依靠着色器规模的扩充实现了前代高端135%-150%的速度,甚至在部分项目中还能够紧追和超越双GPU旗舰Radeon HD 3870 x2,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Radeon HD 4850
同时,Radeon HD 4800系列显卡拥有着对手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特别是其非公版产品大批量的上市之后更是叫好又卖座。这一方面无疑也是其田忌赛马策略的良好贯彻与执行。更低的成本显然令产品的价格更为低廉,因此HD4800系列得到了诸多玩家们的好评和青睐。
狙击奇兵
相反NVIDIA面对于此显然有些失算,虽然在此之后有所反应,不过AMD此时已是漂亮的赢了一仗。目前,这款产品仍然是千元级显卡市场玩家们的最佳选择之一,而且随着进一步的价格大战,更为低廉的售价无疑将使其的性价比再次体现的一览无余。
● 55nm突击兵9800GTX+ —— 2008年07月
相信不少玩家看到这会感到疑惑,9800GTX才在不久之前推出,何以如此之快的便又有了一款9800GTX+?其实纵观NVIDIA及AMD的全线产品,答案便有了分晓。AMD此时已经完成了全线的55nm制程过渡。然而反观NVIDIA,至今仍在使用65nm制程核心,即时上月发布的GTX200系列产品也都是使用的65nm核心。不过,这款9800GTX+的推出,令这一切有了改变。全新的Geforce 9800GTX+显卡,使用全新的55nm技术、提升频率。它的推出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仅促使了NVIDIA全线向55nm过渡,更加进一步的降低了功耗。
G92核心拥有成熟的技术架构,所以此次使用G92试水55nm可以在最短周期内令其再次爆发光芒。这款核心其仍然由台积电(TSMC)采用55nm工艺制造,“全新的”G92核心在硬件规格上与G92-420-A2核心相同,同为128个流处理器、16个光栅处理器。制程的提升会增加核心的电气性能,Geforce 9800GTX+默认核心、Shader频率相对Geforce
9800GTX提升至738MHz/1836MHz。
在技术支持上,Geforce 9800GTX+与其他基于G92核心的产品一样,支持DirectX
10和Shader Model 4.0,在高清视频播放能力上支持BSP技术和VP2引擎。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NVIDIA推出了基于Geforce显卡的物理驱动,它的实现可以令用户不再单独购买PPU,而是通过NVIDIA推崇的CUDA技术使用GPU实现物理计算。目前这个技术仅支持G92核心和GT200核心,不过NVIDIA声称在后续驱动中将会完全应用在旗下DirectX 10所有产品中。
9800GTX+ PCB
Geforce 9800GTX作为Geforce 9000系列的顶级单GPU产品,自然身先士卒的推出了55nm版Geforce 9800GTX+。对于拥有14亿晶体管的GT200核心,55nm技术试水成功更具深远意义,首先其可以减少核心面积,其次颗降低功耗发热量,再次能够降低成本。这从目前诸多非公版9800GTX+产品中也可略见端倪。
可以说,9800GTX+的出现不仅仅令本身就很强大的产品再次发挥了更为强劲的威力,同
时也使得其很好的担负起了狙击对手千元中端市场的重任。从目前的市场走势来看,这款产品在未来一定会同HD4850显卡产生更为激烈的冲突,一轮新的价格风暴即将会因此而展开。
● 面向主流 55nm入门产品95GT —— 2008年7月
随着9800GTX+的出现,NVIDIA向55nm核心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当然,毕竟这款产品价格高昂,并不是所有消费者们都能够享受。因此要想55nm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普及,无疑还需要更为廉价的产品出现,9500GT便是定位于入门级市场的先锋。
GeForce 9500GT基于的G96-300核心拥有32个流处理器、8个光栅处理器和128bit显存位宽,在这3项规格指标上其与G84核心相同,不过G96-300核心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制造工艺,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核心功耗及发热量。
虽然在发布的时刻,HD3650及HD3850已经分别降至了299元及499元的低位,不过并不充足的货源还是令9500GT找到了发展的空间。而且作为55nm的普及产品,良好的3D性能、游戏兼容性及更为优秀的功耗控制都使得NVIDIA对这款显卡的上市充满了信心。而在随后的市场中也再次证明,入门级显卡出货量9500GT无疑还是占了极大地比例。
9500GT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G96核心原生支持HDMI接口和DisplayPort高清接口,其次在Hybrid
Power、蓝绿修正、Dual Stream Decode Acceleration等方面技术都是G84目前无法逾越的鸿沟,这也符合NVIDIA对待9系列产品的市场策略,通过9系列产品让用户不仅仅体验
更强大的3D性能,同时享受低功耗、低发热量、更加高清画面。
当然随着目前显卡价格大战的激烈,9500GT似乎已经越发隐匿,不过对入门级用户来说,其仍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 9800GT宝刀变身 —— 2008年7月
8800GT作为一名老将,卓越的功勋以令其成为了诸多玩家们心目中的骄傲。在NVIDIA全线产品向55nm过渡之时,适时的将中端产品进行制程上的转换已显得极为必要。9800GT的出现,正是这样一款完善9系产品线的产品。
9800GT显卡
由于9800GT并没有公版设定,因此其板型及PCB的做工用料都截然不同。而且基于强劲的55nm核心,更为宽泛的频率设定拉开了产品之间的档次,使得各具特色的产品为消费
者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9800GT核心
9800GT核心代号为G92-280-B1,其基于55nm工艺制造,采用了DX10规范的统一渲染架构。核心内建112个流处理器,能够支持DirectX 10与Shader Moder 4.0技术,并同时支持PCI-Express 2.0总线规范。核心具备完整的高清解决方案,能够完美的支持H.264的硬件解码与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技术。由于基于优秀的55nm制程,因此核心的功耗及发热量较之前的65nm核心产品控制的更为优秀,而且超频能力也表现的更为优异。
这款产品定位于9600GT之上,9800GTX+之下,弥补了NVIDIA千元级的市场空间。由于9800GTX+的高昂成本,其高频版的产品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担负起了狙击HD4850的重任。虽然效果有限,不过也更加深刻的让我们领略了它的性能。随着之后HD4830的上市,其在中端市场的放手一搏令不少玩家也都对其加深了了解。成为了8、900元市场的首选产品。
● 双核镭HD4870 X2大挑战 —— 2008年8月
在面对9800GX2及GTX280的反击下,AMD几月之后再次的拿出了单卡双核心的解决方案,以此来毫不客气夺回3D游戏的速度王冠!
这种方案的产生源于AMD对产品的自信,因为HD4870的实力足够强劲,因此它将直接面对NVIDIA的顶级产品GeForce GTX 280。值得一提的是,Radeon HD 4870 x2还是全球首款配置2GB本地内存的显卡,其芯片类型还是速度卓越的GDDR5!
Radeon HD 4870 x2延续Radeon HD3870 x2的单卡双芯设计思路,它基于两个RV770 GPU,每个GPU带有1024MB容量的本地内存,两个GPU使用Crossfire技术协同计算,但只使用一个PCI Express x16接口和系统连接。
和GeForce GTX 280相比,Radeon HD 4870 x2凭借两枚每秒万亿次计算级别的GPU和高达2GB的GDD5高速本地内存,在纸面硬件规格上远远超越了前者。在实际应用速度上,Radeon HD 4870 x2理论上将与我们测试过的Radeon HD 4870 Crossfire相仿,拥有超过GeForce GTX 280的实力。
PLX PEX8647芯片
此次,HD4870x2使用了第二代PCI Express Switch芯片的高端产品 —— PLX PEX8647,它最多支持48 lanes的PCI Express总宽,可支持拆分最多成3个连接端口,单个连接最高支持16 lanes宽度。它的功耗仅3.9W,比上一代同档产品低了20%,这也进一步的提升了其双核的效率,增强了性能。
单卡双核俨然已经成为2008年图形核心行业的关键词之一,继9800GX2与 HD3870 X2一役难分伯仲之后,新一轮高端显卡之战竟陷入了曲高和寡的境况。同时,在这款产品的身上我们看见了旗舰级产品的性价比提升。从价格来说,3999元的定价对其来说已经是性价比十足,同时,HD4870x2非公版产品的出现让我们对未来高端显卡市场充满了更大的信心。
HD4870x2显卡
这里不得不提的便是耕昇的非公版三槽HD4870x2显卡,这是首次非公版产品在旗舰级显卡上得以出现。这无疑说明了显卡厂商们越发雄厚的技术实力,同时也再一次的向我们表明了高端显卡市场所存在的更大的需求。
HD4870x2 PCB
HD4870x2显卡的到来表明了AMD对未来高端显卡市场发展趋势的态度,单卡双核无疑是拥有低廉成本及更高性能的最佳方案。这种方式在满足用户所需性能的同时,进一步的降低了价格,相信会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们的关注及欢迎 HD4650/70“镭”镇入门市场 ——
2008年9月
随着HD4850、HD4870及HD4870x2显卡的发布,AMD的Radeon 4000系列显卡的高端产品线布局已经基本完成。虽然HD3850在低端市场仍然是呼风唤雨,不过高昂的成本毕竟经不起长时间的历练。因此一款更为廉价的产品呼之欲出,这款产品便是Radeon 4000系列的入门级产品——HD4650/70
虽然我们无论从核心代号RV730、还是产品型号Radeon HD 4650,都能很轻易的看出Radeon HD 4650是Radeon HD 3650(核心RV635)的接班人,不过此次AMD-ATI在中低端普及型产品规格上做了重大调整,从而提升自己中低端产品性能及形象。
RV 730
RV730仍然是由台积电(TSMC)采用55nm工艺制造的核心,拥有320个流处理器和16个光栅处理器。该款核心由5.14亿晶体管构成,介于RV670和RV635之间,这也保证了核心面积介于RV670和RV635之间,核心面积为12.08mm*12.08mm=146mm2。
RV730核心支持微软最新的DirectX 10.1和Shader Model 4.1,这也是目前其它非AMD-ATI产品无所匹敌的。高清视频解码能力强劲,针对高码率的H.264、VC-1和MPEG-2视频进行优化,通过第二代UVD技术做到“轻松播放、解放CPU”。值得一提的是Radeon HD
4600系列产品通过DVI to HDMI转接器,搭配RV730核心中集成的HD 7.1声卡,能够实现HDMI单线缆输出高清影音信号。
由于基于强劲的核心架构,因此其实际的性能测试也表现突出,Radeon HD 4650作为500元以下的一款全新产品,拥有突出的性价比和性能功耗比,它的出现将会给中低端普及型产品注入一剂强心针,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超值的选择。● 捍卫荣誉的GTX260+ ——
2008年10月
虽然高端市场上,HD4850笼罩了一层层的光环,但我们依旧知道HD4870显卡才是真正的高端单核之王。强劲的性能及低廉的价格正是在HD4870之上的优秀体现才得以令更为低端的市场得到众人的关注。作为与其竞争的GTX260显卡,在同档位的竞争中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性价比,衍生出了一款新的核心产品——GTX260+
Geforce GTX 260+仍使用台积电(TSMC)采用65nm工艺制造的G200-103-A2核心,与G200-300-A2核心(用于Geforce GTX 280)相同都是由14亿晶体管构成,核心面积高达576mm2。不过,GeForce GTX 260+拥有214个流处理器、28个光栅处理器、448bit显存位宽和896MB显存容量。虽然在这款“新品”中NVIDIA并没有使用55nm制程,但整体频率默认仍高达650MHz/2100MHz/1400MHz,相对GeForce GTX 260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甚至在核心和Shader频率上大幅超越GeForce GTX 280,不过在温度、能耗控制上成为了GeForce
GTX 260+的软肋。
产品核心
由于具备了更高的频率及更多的流处理器,GTX260+显卡也因此而表现出了更为强劲的性能。这款升级版产品的出现令NVIDIA的高端显卡产品的竞争力大为增强,同时为日后显卡的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HD4830上演自卫反击 —— 2008年10月
随着AMD Radeon 4000系列显卡新品的不断涌现,高端及入门级的低端市场已经完成了基本的交替。不过在800元市场,老迈的HD3870一直坚守者岗位,然而面对停产所致的货源不足,产品线的空挡也随之显现。弥补空缺的产品线无疑是AMD此时最重要的工作。
因为此HD4830破茧而出。这款产品依然使用RV770核心,不过在流处理器数量和纹理单元上有了缩减。全规格的RV770核心为800个流处理器和40个纹理单元,而应用于HD 4830产品上的RV770硬件规格降至640个流处理器和32个纹理单元。更为精简的规格使其在成本上更具优势,正好填补了产品空缺的同时,又保证了不错的性能。
HD4830核心
HD4830虽然在核心的规格上进行了一部分的缩减,不过其功能仍然同HD4850保持了一致,诸如第2代UVD和升级节能技术都在这款产品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延续。同时这款产品在功耗上的表现令人赞叹,相比于同类选手的大幅下降更加适宜主流玩家们的选购。
伴随着显卡产品价格大战的延续,如今HD4830已经亮出了799元的低价。进一步提升的性价比令这款产品受到了更多消费者们的欢迎,同时随着未来与对手进一步的拼杀,更为廉价的RV770核心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所接受。
● 更具优势的新版96GSO —— 2008年11月
499元价位对于任何一个显卡厂商来说都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不断提升此价位产品的竞争力和性价比是诸多厂商全力以赴的内容。
之前,GeForce 9600 GSO虽然型号属于GeForce 9600系列,但其却使用了与GeForce 9800系列一样的G92核心,只不过核心硬件规格上缩水较为严重。如果再对其缩减硬件规格从而降低定位,其性能表现无法确保与Radeon HD 4600系列抗衡。
所以NVIDIA准备在G94核心上着手打造全新的GeForce 9600 GSO,G94-210就此诞生了,这款核心相对全规格的GeForce 9600 GT仅是略微缩减核心规格但完全保留显存规格。
新版9600GSO 核心
新版9600GSO 核心代号为G94-210-B1,采用台积电55nm工艺生产。G94-210核心相对全规格的G94-300缩减一组流处理器,共为48个,同时拥有16个光栅处理器和完整256bit显存控制器,核心及Shader默认频率与GeForce 9600 GT保持一致,同为650MHz/1625MHz。在技术、功能上,其完美支持DirectX 10和Shader Model 4.0,还支持NVIDIA大力推广的CUDA和PhysX,在高频视频处理方面PuerVideo HD技术大展拳脚。由于采用了技术更为先进的55nm工艺,因此其功耗控制更为优秀,超频能力也相当的不错。
新版 9600GSO显卡
由于9600GSO并没有所谓的公版设计,以此我们可以看见256MB及512MB两个版本的产品,而且不同的频率设定也使得各个产品之间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无疑令消费者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更加丰富的产品也为NVIDIA的入门级市场进行了完善并对对手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入门级市场:
HD4650 vs 9600GSO
9500GT此刻的性能虽然已经无法同其他产品一较高低,不过愈发低廉的价格仍然还是用户们值得选择的产品。另外,随着HD4650/70显卡及新版9600GSO的出现,两款产品在不同的价位都产生了针锋相对之势。这两款产品在性能上的表现无疑是可圈可点,各具优势。虽然从附加的功能看,9600GSO所拥有的"Geforce 内功"要略胜一筹。但作为消费者们来说,适合自己的产品无疑才最值得选择,因此哪款产品更具性价比无疑还是用户说了算。
主流市场:
此阶段产品无疑是HD4830同9800GT显卡争夺天下,不过我们似乎还是能看见9600GT显卡的身影。9600GT作为首款上市的9系列产品,存活至今实属不易,这无疑因其拥有着相当不错的性价比。另外来看,在对手的空档之中寻找定位也是一直不败的原因。不过随着这款产品的即将退市,未来的市场终归还是要交到9800GT手中。
HD4830 vs 9800GT
单看9800GT与HD4830的对决,其实毫无新意。不过从HD4830的定位来看,这款产品在日后可能更加突出的性价比无疑才是真正的闪光。目前这款产品已经开始有了价格走低的趋势,相信不久之后,其必定能够带动对手共同竞争,从而在主流市场开拓一番新的天地。
中端市场:
中端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玩家们所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HD4850的非公版产品问世之后,期间的竞争倍显精彩。从性能上来说,HD4850同新款的9800GTX+显卡相比在大多数的应用之中都很难以分出伯仲。
HD4850 vs 9800GTX+
不过之前9800GTX+由于较高的成本限制了玩家们的选择。这无疑使其在目前的竞争之中也显得被动。不过,近来随着非公版产品的面世,同为999元的两款产品使得竞争更显激烈,相信在随后,必然会有一方的产品在价格上会出现进一步的调整,至于是谁也只能由时间来予以揭晓。
高端市场:
虽然高端市场的产品一直是乏人问津,不过其竞争的态势却从来不乏玩家们的关注。而且高端市场也是厂商们显示自家实力的必争之地,因此这片土地自始至终都显得尤其热闹。产品的频繁更替也毫不为奇。目前HD4870及单卡双核的旗舰产品HD4870x2得到了诸多玩家们的认可,这其中,强劲的性能所带来的冲击是必不可少,同时其上市便具有的极高性价比也是自然产生着极大地影响。
HD4870 vs GTX260+
而NVIDIA一方,升级核心后的GTX260+显卡凸显了竞争力,而且其价格也在进一步的走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款显卡产品的大战终将会得到更多玩家们的关注。至于旗舰级产品的GTX280,由于拥有了至上性能,至今地位无可动摇,因此在市场端也显得较为懒散,不过相信这种日子不会持续太久,毕竟我们自始至终都在谈到:现今的IT市场,发展最快的莫过于显卡行业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