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登以冬)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教学课例
课例教材位置:人美版美术 四年级上册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的范围,是在学习了一年级上册《有趣的勺子》、二年级上册《杯子的设计》、以及本册第8课《笔的世界》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观察视野,通过开展联想游戏,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为以后进行想象画奠定了基础。《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导向,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根据生活日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初步了解联想的方法,大胆运用绘画和拼接的方法进行表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大胆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想的方法。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段和自制微电影和情景剧,帮助学生在欣赏、探究中感受联想的奇妙,在创作和评价中体会创新的乐趣。
3.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给人带来的乐趣,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把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方法确定为本节的重点。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模拟小舞台、有关生活日用品的外形剪纸。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激趣导学(3分钟)
老师带来了一群日用品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
播放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日用品跳舞片断,学生欣赏。
提问: 1、影片中你看到了那些日用品?
2、这些日用品与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相比有什么不同?
3、这些可爱的形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对生活日用品进行联想——出示课题:14.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二、观察思考,发现方法(12分钟)
1、怎样对生活日用品进行联想呢?
A 、师:课件展示一顶帽子的图片。我们瞪大眼睛看看通过联想,帽子会变成什么?它怎么样变成雪人的?
生:帽子变成了一个雪人,帽子多了眼睛、鼻子还有一个扫把。
师:我们把这个方法叫做“添加”。
B、师:小帽子还能变,看看它这次又变成什么了?它怎么样变成鼻子的?
生:帽子变成了一个鼻子,帽子少了蝴蝶结和花纹。
师:我们把这个方法叫做“省略”。
C、小帽子又变身了,这回它变成了一条小狗。这样变成小狗的?
生:运用了“添加、省略”的方法。
师:我们用变化角度、添加、省略的方法进行联想。
你能用这些方法对帽子进行联想吗?讨论、说一说。课件展示。
D、师:这和开头的短片的联想方法不一样,谁猜猜帽子一会儿会变成什么?
生:帽子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
师:这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联想的?
生:用了拟人的方法。
2、总结联想的方法。
我们用变化角度、添加、省略、拟人的方法对生活日用品进行联想。
三、欣赏作品,分析评述(3分钟)
1、我们看看大师们是怎么对生活用品进行联想的。(课件展示)
2、小朋友们又有哪些奇思妙想呢?
3、自制电影《生活日用品联想大电影》。
四、艺术实践、展示作品(20分钟)
1、对你手中的日用品外形展开联想,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将它们表现出来。
2、选出优秀作品在小舞台上进行即兴演出《草原奇遇记》。
五、概括知识 总结全课(2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方法对生活日用品进行联想?
生:变化角度、添加、省略、拟人。
师:孩子们,开动脑筋、展开联想,你也会看到一个奇妙的世界。
【课例教学反思】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一课,通过对日用品的再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创造的快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想的方法。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段和自制微电影和情景剧,帮助学生在欣赏、探究中感受联想的奇妙,在创作和评价中体会创新的乐趣。
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登以冬)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教学课例
课例教材位置:人美版美术 四年级上册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的范围,是在学习了一年级上册《有趣的勺子》、二年级上册《杯子的设计》、以及本册第8课《笔的世界》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观察视野,通过开展联想游戏,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为以后进行想象画奠定了基础。《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导向,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根据生活日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初步了解联想的方法,大胆运用绘画和拼接的方法进行表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大胆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想的方法。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段和自制微电影和情景剧,帮助学生在欣赏、探究中感受联想的奇妙,在创作和评价中体会创新的乐趣。
3.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给人带来的乐趣,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把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方法确定为本节的重点。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模拟小舞台、有关生活日用品的外形剪纸。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激趣导学(3分钟)
老师带来了一群日用品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
播放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日用品跳舞片断,学生欣赏。
提问: 1、影片中你看到了那些日用品?
2、这些日用品与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相比有什么不同?
3、这些可爱的形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对生活日用品进行联想——出示课题:14.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二、观察思考,发现方法(12分钟)
1、怎样对生活日用品进行联想呢?
A 、师:课件展示一顶帽子的图片。我们瞪大眼睛看看通过联想,帽子会变成什么?它怎么样变成雪人的?
生:帽子变成了一个雪人,帽子多了眼睛、鼻子还有一个扫把。
师:我们把这个方法叫做“添加”。
B、师:小帽子还能变,看看它这次又变成什么了?它怎么样变成鼻子的?
生:帽子变成了一个鼻子,帽子少了蝴蝶结和花纹。
师:我们把这个方法叫做“省略”。
C、小帽子又变身了,这回它变成了一条小狗。这样变成小狗的?
生:运用了“添加、省略”的方法。
师:我们用变化角度、添加、省略的方法进行联想。
你能用这些方法对帽子进行联想吗?讨论、说一说。课件展示。
D、师:这和开头的短片的联想方法不一样,谁猜猜帽子一会儿会变成什么?
生:帽子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
师:这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联想的?
生:用了拟人的方法。
2、总结联想的方法。
我们用变化角度、添加、省略、拟人的方法对生活日用品进行联想。
三、欣赏作品,分析评述(3分钟)
1、我们看看大师们是怎么对生活用品进行联想的。(课件展示)
2、小朋友们又有哪些奇思妙想呢?
3、自制电影《生活日用品联想大电影》。
四、艺术实践、展示作品(20分钟)
1、对你手中的日用品外形展开联想,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将它们表现出来。
2、选出优秀作品在小舞台上进行即兴演出《草原奇遇记》。
五、概括知识 总结全课(2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方法对生活日用品进行联想?
生:变化角度、添加、省略、拟人。
师:孩子们,开动脑筋、展开联想,你也会看到一个奇妙的世界。
【课例教学反思】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一课,通过对日用品的再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创造的快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想的方法。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段和自制微电影和情景剧,帮助学生在欣赏、探究中感受联想的奇妙,在创作和评价中体会创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