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7日发(作者:谷梁德寿)
龙源期刊网
手机设计主要看气质
作者:康嘉林
来源:《通信产业报》2016年第39期
品牌是企业的标志,定位是品牌的方向、品牌发展的基础,指出品牌的服务人群和服务方向。TCL通讯首席运营官兼中国区总裁、业界著名“品牌魔术师”杨柘自加入TCL以来,向大众一次次地传达自己独特的想法:“TCL通讯自提出宛如生活的全新品牌理念,每一个产品都是对宛如生活的再一次解读,号召大家从人本、人文出发。我们希望用一个个理念和道理跟消费者沟通,用气质走向科技人性化。”
《通信产业报》(网):现在手机设计得到市场的肯定一定会引起同质化,TCL是怎么应对的?您对手机设计怎么看?
杨柘:如果谈道法自然,手机应该和人类社会是一样的,手机应该像人一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并且每一款手机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相应高贵的品格,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不太介意外观是相同的,因为外观即便相同,宣传的时候做出来的气质是不同的时候,差异化已经存在。
TCL通讯现在走向的这条设计上的道路可谓是一个破冰之旅,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坚定走下去,走出一条新的路,而不是说去模仿追随。手机赋予了人格的气质和力量,按照赛诺的数据报告,整个中国市场差不多有580个品牌,一年要上市的手机将近5000个型号,而大家又都在千军万马过同一个性价比的独木桥时,掉下桥的肯定是身不强力也弱的厂商,而且其肯定缺少积淀,我们坚定地走在这条道路,在这一片血拼红海之中,我坚信TCL可以成为一股清流。
《通信产业报》(网):现在很多手机从营销层面愿意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身上贴了一个标签,手机厂商希望把人格化的力量注入到里面,TCL接下来会传递给外界大体是什么样相对具像化的形象,您最希望它有什么样的标签?
杨柘:一直以来我们强调“宛如生活”。在我看来,TCL现在所展现的是艺术化的生活,而生活本身艺术化了,就是我们去追求的,所以宛如生活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产品都是从人文、人性角度出发的,关爱文化,真正去理解你的目标受众群,去设计一款产品。
我们做任何产品和事情事先都要想到这个产品卖给谁,深入来说是通过产品呈现出来“宛如生活”,关注背后的理念和逻辑。要设计一个产品第一个问题不应该是用什么样的配置,主流都在那可以做众多参考,而是堆叠出来的产品应该优先考虑卖给谁,这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外观设计、采用的材质、包装的物料以及UI和UX、手机界面的感觉,这些都没有思考清楚和定义清晰,就直接按照其他标榜的标牌去做,这样的标榜到底能够走多远,是否能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商业很多时候就是跟战略的思考以及明辨是非直接相关的。
2024年2月27日发(作者:谷梁德寿)
龙源期刊网
手机设计主要看气质
作者:康嘉林
来源:《通信产业报》2016年第39期
品牌是企业的标志,定位是品牌的方向、品牌发展的基础,指出品牌的服务人群和服务方向。TCL通讯首席运营官兼中国区总裁、业界著名“品牌魔术师”杨柘自加入TCL以来,向大众一次次地传达自己独特的想法:“TCL通讯自提出宛如生活的全新品牌理念,每一个产品都是对宛如生活的再一次解读,号召大家从人本、人文出发。我们希望用一个个理念和道理跟消费者沟通,用气质走向科技人性化。”
《通信产业报》(网):现在手机设计得到市场的肯定一定会引起同质化,TCL是怎么应对的?您对手机设计怎么看?
杨柘:如果谈道法自然,手机应该和人类社会是一样的,手机应该像人一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并且每一款手机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相应高贵的品格,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不太介意外观是相同的,因为外观即便相同,宣传的时候做出来的气质是不同的时候,差异化已经存在。
TCL通讯现在走向的这条设计上的道路可谓是一个破冰之旅,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坚定走下去,走出一条新的路,而不是说去模仿追随。手机赋予了人格的气质和力量,按照赛诺的数据报告,整个中国市场差不多有580个品牌,一年要上市的手机将近5000个型号,而大家又都在千军万马过同一个性价比的独木桥时,掉下桥的肯定是身不强力也弱的厂商,而且其肯定缺少积淀,我们坚定地走在这条道路,在这一片血拼红海之中,我坚信TCL可以成为一股清流。
《通信产业报》(网):现在很多手机从营销层面愿意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身上贴了一个标签,手机厂商希望把人格化的力量注入到里面,TCL接下来会传递给外界大体是什么样相对具像化的形象,您最希望它有什么样的标签?
杨柘:一直以来我们强调“宛如生活”。在我看来,TCL现在所展现的是艺术化的生活,而生活本身艺术化了,就是我们去追求的,所以宛如生活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产品都是从人文、人性角度出发的,关爱文化,真正去理解你的目标受众群,去设计一款产品。
我们做任何产品和事情事先都要想到这个产品卖给谁,深入来说是通过产品呈现出来“宛如生活”,关注背后的理念和逻辑。要设计一个产品第一个问题不应该是用什么样的配置,主流都在那可以做众多参考,而是堆叠出来的产品应该优先考虑卖给谁,这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外观设计、采用的材质、包装的物料以及UI和UX、手机界面的感觉,这些都没有思考清楚和定义清晰,就直接按照其他标榜的标牌去做,这样的标榜到底能够走多远,是否能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商业很多时候就是跟战略的思考以及明辨是非直接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