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GF22010-10系列用户手册(V4.0)

IT圈 admin 56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27日发(作者:佟伟毅)

英可瑞科技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GF22010-10/GF22005-10/GF22007-10/GF11020-10/GF11010-10

用户手册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

用户手册

版本:

日期:

V4.0

2016-01-18

User’s Manul

Version: V4.0

Date:

2016-01-18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在没有得到本公司书面许可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软件等)的一部分或全部,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资料和出版物)进行传播。

内容如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Copyright by

Shenzhen Increa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i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mechanical,micro-copying,photocopying,recording or otherwise) be reproduced,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without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Shenzhen Increa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2

出 版 说 明

内容介绍

为指导相关电源设备生产厂利用我公司的相关产品设计生产电源系统,特编制本技术指导书。

本书详细地描述了本公司新研发的-10系列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的外观、功能和参数指标、接口定义和操作说明等内容;本系列模块包括:GF22010-10、GF22007-10、GF22005-10、GF11020-10和GF11010-10共5个产品。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于电力操作电源合作生产厂家、电力操作电源用户、电力操作电源设计与维护工程师等。

本书的约定

一、产品上标记

警告

高压

在高压存在的地方粘贴此标记。

在机柜底框架保护接地端上加此标记牌。

保护性接地端

二、手册中标记

注意 注意字句指可能造成本设备或其它设备损坏的状况或做法。

3

目 录

1 概述............................................................................................................................................... 2

2 主要特点 ....................................................................................................................................... 2

3 技术指标 ....................................................................................................................................... 2

4 外形结构与接口 ........................................................................................................................... 2

4.1外形结构 ................................................................................................................................ 3

4.2

输入输出的接口 ................................................................................................................... 3

5 操作说明 ....................................................................................................................................... 4

5.1

工作状态参数查询 ............................................................................................................... 4

5.2

参数设置 ............................................................................................................................... 5

6选型及配置 .................................................................................................................................... 6

6.1

模块散热设计 ....................................................................................................................... 6

6.2

模块固定设计 ....................................................................................................................... 6

6.3

航空插座设计 ....................................................................................................................... 6

6.3.1 转接板设计 ........................................................................................................... 7

6.3.2 航空插座固定 ....................................................................................................... 7

7装配尺寸 ..................................................................................................................................... 9

8 其它参数 ....................................................................................................................................... 9

8.1

冷却方式 ............................................................................................................................... 9

8.2

噪声 ....................................................................................................................................... 9

8.3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 9

8.4环境参数 ................................................................................................................................ 9

9 维护............................................................................................................................................... 9

9.1

故障维护 ............................................................................................................................... 9

9.2

防尘网罩维护 ..................................................................................................................... 10

10 包装、运输及储存 ................................................................................................................... 10

10.1包装 .................................................................................................................................... 10

10.2

运输 ................................................................................................................................... 10

10.3

储存 ................................................................................................................................... 10

1

1 概述GF22010-10系列高频开关整流模块先进的LLC谐振软开关技术,效率高;采用无源PFC技术,功率因数高;内置完善的EMC设计,满足GB/T 19826-2005标准中EMC相关要求;散热风扇采用温度联合电流控制模式,噪音低,风扇寿命长。产品设计为宽电压输入,可以满足380VAC和415VAC电网需求。

2 主要特点

● 输入电压工作范围宽:323VAC~480VAC;

● 采用先进的LLC谐振高频软开关技术,效率高,功率密度高;

● 完善的EMC设计,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 内置短路回缩保护,即使模块输出长期处于短路状态也不致损坏;

● 采用LED显示,可查询模块的电压、电流、地址及故障信息;

● 完善的保护及告警功能,包括输入过/欠压、输出过压、过温、过流等;

● 风机采用温度联合电流控制调速,噪音小,可靠性高;

● 内置可拆卸式防尘网罩,方便维护;

● 内置防反接保护,支持带电热拔插。

3 技术指标

表1:主要技术指标表

型 号

项 目

参数指标

GF22010-10 GF22007-10 GF22005-10 GF11020-10 GF11010-10

输入电压 380VAC(-15%~+25%)/415VAC(-20%~+15%)

输出额定值 10A/230V 7A/230V 5A/230V 20A/115V 10A/115V

输出标称值 220V 220V 220V 110V 110V

电压调节范围 198~286V 98~143V

输出限流范围

稳压精度

稳流精度

纹波系数

功率因数

转换效率

输出短路回缩

输出过压保护

输入欠压保护

输入过压保护

过温保护

冷却方式

外形尺寸

模块净重

10%~110%额定电流

≤0.5%

≤0.5%

≤0.5%

/

≥94%

备 注

两路或单路

110%最大限流点

≥0.9 / ≥0.9 /

额定输入/额定输出

需手动恢复

交流电压正常后,

自动恢复工作

降温后自动恢复

回缩电流≤40%额定电流,可恢复

300±5VDC,不可恢复 145±3VDC,不可恢复

305±10VAC(恢复电压317±10VAC)

485±10VAC(恢复电压468±10VAC)

80℃±5(恢复温度:65℃±5)

温度和电流联合控制,线性调速

88mm×177mm×310mm(宽×高×深)

≤4Kg

2

4 外形结构与接口

4.1外形结构

图1:模块外形图

4.2 输入输出的接口

图2:航空组件定义图

表2:整流模块插座定义表

信号名称

交流输入

引脚号

1

2

3

7

8

11

12

15

直流输出

 注意:

1、为了保障安全,请确保将交流输入中的保护地PE端与大地正确连接;

2、为了保障系统的可靠性,每个模块的三相交流输入必须单独配置进线空开。

- 3 -

信号定义

交流输入A相

说 明

模块的交流电源输入端,输入方式为三相三线制,交流输入B相

无相序要求

交流输入C相

RS485

弱信号端,模块和上级设备的通信接口为串行异步传输模式,接口电平为RS485

弱信号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模块输出并联时需要将此端并联,联以实现模块均分负载;建议:层间模块均流线连接请使用屏蔽线

保护地,请可靠连接。

通信接口

均流接口 均流接口

直流输出正

直流输出负

大地PE

16

18

5 操作说明

连接好电源和负载,将模块正确插入托架,上电后等待5秒钟左右,模块启动完成,在无故障的情况下,面板上中仅绿色工作指示灯在点亮,表示模块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模块采用LED数码管显示,有3个LED指示灯,各灯的工作定义如表3所示:

表3:工作指示灯定义表

指示灯

绿色

正常状态

异常状态

异常内容

1、无输入电压

2、输入端保险管损坏

3、辅助电源故障

1、交流输入电压异常

2、直流输出欠压,低于180V(在上位机关机情况下不点亮)

3、过温保护

直流输出过压保护

黄色 灭 亮

红色

灭 亮

模块有4个操作按键,定义如表4所示:

表4:按键定义表

名称

SET

MENU

操作定义

在信息查询时,用于向上翻页;在设置参数时,用于数据增加。

在信息查询时,用于向下翻页;在设置参数时,用于数据减少。

确定按钮,在设置参数时,用于数据的保存。

菜单键,长按3秒,进入或退出设置菜单;在设置参数时,取消变更参数保存。

5.1 工作状态参数查询

LED显示当前的输出电压,通过按动▲或▼,可以查看模块当前的其他工作参数。显示菜单定义如表5所示:

表5:显示参数定义表

界面内容

输出电压

输出电流

模块地址

显示信息

234

10.0

01

信息说明

实际输出电压

备注

模块上电时,先显示模块型号(如H10),5S后自动切实际输出电流

换到电压显示栏,如有故障,故障代码优先显示;操作▲▼键进行信息查询。

模块当前地址

- 4 -

通讯协议

故障代码

P-1

E31…

当前通讯协议

P-0:英可瑞协议;

P-1:ModBus和艾默生协议(自适应)

当前故障信息 在出现故障信息时自动弹出

当存在故障时,模块的故障灯点亮,LED显示故障信息(代码),故障代码与具体故障对应如表6所示:

表:6:故障代码说明表

故障代码

故障内容

故障代码

故障内容

 注意:

出现保护时,模块会自动关断输出,其中输出过压保护具有自锁功能,确认无故障后须重新上电才能恢复;其它保护在故障排除后(模块带电)立即恢复。

E30

输出过压告警

E35

原边过流保护

E31

输出欠压告警

E36

输出过压保护

E32

过温保护

E33

交流过欠压保护

5.2 参数设置

通过长按MENU键(3秒),进行显示和设置菜单切换。可设置参数和参数设置详解表7所示。

表7:参数设置说明表

界面内容 参数设置信息 操作说明

1、模块地址设置,按SET键进入设置状态,并以1S频率闪烁(未按SET键时,不闪烁,按▲▼操作进行翻页,切换到其它设置菜单),进入设置状态后,按▲▼进行地址加/减更改,可设置为00~31;按SET键确认保存,按MENU放弃保存。

2、在未闪烁时,按▲▼进行翻页,短按MENU键无效,长按(3秒以上)MENU键切换到显示菜单。

1、通讯协议设置,按SET键进入设置状态,并以1S频率闪烁(未按SET键时,不闪烁,按▲▼操作进行翻页,切换到其它设置菜单),进入设置后,按▲▼进行协议更改, P-1:ModBus和艾默生协议(自适应);P-0:英可瑞协议。按SET键确认保存,按短MENU放弃保存。

2、在未闪烁时,按▲▼进行翻页,短按MENU键无效,长按(3秒以上)MENU键切换到显示菜单。

1、模块分段设置,按SET键进入设置状态,并以1S频率闪烁(未按SET键时,不闪烁,按▲▼操作进行翻页,切换到其它设置菜单),进入设置后,按▲▼进行分段更改,可设置为1d(1段母线)或2d(2段母线);按SET键确认保存,短按MENU放弃保存。

2、在未闪烁时,按▲▼进行翻页,短按MENU键无效,长按(3秒以上)MENU键切换到显示菜单。

1、模块手动/自动工作模式设置,M-A为自动,M-H为手动,默认为自动状态。按SET键进入设置状态,并以- 5 -

模块地址 A01…

通讯协议 P-1/P-0

分段设置 d-1/d-2

模式设置 M-A/M-H

手动调压 234

1S频率闪烁(未按SET键时,不闪烁,按▲▼操作进行翻页,切换到其它设置菜单),进入设置后,按▲▼进行分段更改,可设置为A(自动)或H(手动);按SET键确认保存,短按MENU放弃保存。

2、在未闪烁时,按▲▼进行翻页,短按MENU键无效,长按(3秒以上)MENU键切换到显示菜单。

3、在自动模式下,调压菜单不能修改数据;只有在手动模式下,可以进行调压参数设置。

4、自动模式下,由后台监控调节模块输出电压;手动模式下,输出电压不受后台控制。

1、输出电压手动调压,显示3位数字,按SET键进入设置状态,并以1S频率闪烁(未按SET键时,不闪烁,按▲▼操作进行翻页,切换到其它设置菜单),进入设置后,按▲▼进行加/减,▲增加0.5V,▼降低1.0V;按SET键确认保存,短按MENU放弃保存。

2、在未闪烁时,按▲▼进行翻页,短按MENU键无效,长按(3秒以上)MENU键切换到显示菜单。

 注意:

手动调压按钮可使充电模块输出电压最高达到286V,因此在系统正常时请勿随意调节。由于不同用户选择蓄电池的节数有差异,为安全起见,充电模块的输出在出厂时已整定为234V

(标称220V模块)或115V(标称110V模块)。

6选型及配置

6.1 模块散热设计

模块采用强制风冷散热方式,前进风、后出风,因此在设计电力电源系统时,需要进行模块的散热风道设计。即在安排模块位置时,应该保证模块前后散热风道的畅通,模块前端和底部必须保留15~20cm 进风口。模块后方尽量少安装温度敏感部件,设计时应避免将直流采样盒、霍尔传感器、配电监控盒等部件安置在模块风道附近。

6.2 模块固定设计

模块下端有一个M4的半月牙螺钉,请在托架或面板上设计相应的螺钉孔即可将模块固定在相应位置。

图3:模块固定螺钉位置图

6.3 航空插座设计

整流模块配置有一套航空组件(航空组件定义如图4所示),用户自行组装。配件清单如表8所示(对应一个模块)。

- 6 -

6.3.1 转接板设计

航空组件的转接板上,J2和J3是模块间的通讯/均流连接口,用4P电缆线连接在一起即可;J1为2位凤凰端子连接器,用来与上位机通讯接口的连接。

图4:航空组件定义图

表8:模块航空板组件清单

序号

1

2

3

4

名称

一体化插座

大号插针

4P电缆线

航空螺钉

数量

1

7

1

2

备 注

母头(含4根小针和一个转接板)

母针(预留1根)

用于连接模块间的通信和均流

用于固定航空插座

6.3.2 航空插座固定

如果用户直接将航空插座固定在模块上,为了紧固航空插座,请将插座用航空螺钉固定到模块后部;M6组合螺钉有利于模块的一体化运输。

图5:航空插座直接固定在模块后面图

如果采用我司提供的托架固定,安装流程如下:

第一步将航空插座固定在托架上,如下图示:

- 7 -

将航空插座用颗

所配航空螺钉固

定在托架上

图6:模块托安装航空插座图

第二步将托架固定在两根横梁上,如下图示:

将每个托架用

8颗

KM3*6的平头螺钉固定

在横梁上

图7:模块托架固定横梁上图

托架尺寸如图8所示:

固定横梁

- 8 -

7装配尺寸

模块机箱尾部增加了2个M6的组合螺钉固定孔,便于一体化运输。

图9:模块尺寸图(单位mm)

8 其它参数

8.1 冷却方式

强制风冷

8.2 噪声

在正常运行带额定电阻性负载时,所产生的噪声[环境噪声不大于40dB(A)]不大于55dB(A)。

8.3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50000h。

8.4环境参数

工作温度:-5°C~+45°C

储存温度:-40°C~+70°C

相对湿度:10%~90%RH

海拔高度:≤2000m

9 维护

9.1 故障维护

整流模块内置CPU,出现故障时,面板上故障指示灯点亮。确定整流模块出现故障时,请立即拧松整流模块前面板上的固定螺钉,把下整流模块,若有备份模块,换上备份模块,本整流模块支持带电热拨插。

- 9 -

9.2 防尘网罩维护

图8:模块网罩维护示意图

10 包装、运输及储存

10.1包装

本设备采用纸箱包装,采用防震发泡塑料进行包装。

包装箱内还包含装箱清单,安装使用说明书,每个整流模块贴有出厂合格证。

10.2 运输

整流模块运输应在包装完好情况下进行,搬运过程中不得剧烈震动和碰撞,防止受潮和雨淋。

10.3 储存

整流模块应储存在-40°C~+70°C、相对湿度不大于90%、无腐蚀性气体、空气流通的室内,储存期限为1年。- 10 -

- 11 -

技术条款响应及偏差表

项目 技术条款(含图纸)编号 招标文件要求 投标文件条目编号 偏差内容

全部响应技术要求,无偏差。后附技术要求,性能说明详见说明书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18年07月06日

直流屏技术要求1供货范围:

名称:智能高频直流电源

型号:ZGZDW-220V/10A-100Ah

序号 物资名称 规格 型号

1

2

3

4

5

控制柜

直流电池柜

单位

数量

1

1

18

1

1

备 注

铅酸免维护蓄电池 100AH 12V/只

接地巡检仪

电池巡检仪

2.应遵循的标准

DL/T 637-1997

GB3859.1-93

GB/T 17626.6

GB 10292-88

GB 2681-81

GB 4208-93

GB 2682-81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半导体变流器 基本要求的规定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通信用半导体整流设备

电工成套装置中导线颜色

外壳防护等级

电工成套装置中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 1 -

3.使用环境条件

3.1 安装地点:户内

3.2 海拔:<1000m

3.3 周围空气温度:-5~40℃

3.4 环境相对湿度: 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

4.直流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4.1 交流输入电压 两路交流380V电压输入(可自动切换)

4.2 输入电压范围不超过±10%

4.3 额定输入频率 50Hz

4.4 输入频率范围不超过±2%

4.5 直流标称电压 220V

4.6直流额定电压 230V

4.7 接线方式 单母分段,直流系统控母、合母合一,不设降压硅堆。

4.8 蓄电池组容量 100Ah

4.8 单只电池电压 12V

4.9 蓄电池只数 由直流厂家配置

4.10 充电装置(单台)输出直流额定电流 10A

4.11 充电模块数量 3只 (每只10A,220V)

4.12 蓄电池类型 采用铅酸免维护蓄电池。

4.13 直流系统屏数 2面

4.14 馈线回路数量 25A: 控制回路 15回; 32A :合闸 10回。

4.15配置微机绝缘监察装置、母线电压监察装置、电池巡检装置、直流接地选检装置、直流监控装置、充电装置等满足以下功能的装置。直流系统的监测仪表采用数字式仪表。

4.16直流系统表计的配置

应符合DL/T 5044-95中4.4.3的规定,全部采用数字型表计,其准确等级不得低于0.1级。

每套蓄电池组应配置指示电池浮充电流及蓄电池电压的专用表计,电流表最大值可按0.3I10A选取。该表不得直接串联在电池组放电回路中。

- 2 -

每段直流母线应配置指示直流系统母线电压的专用表计。

5.直流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5.1 结构及安装要求

5.1.1 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

5.1.2 柜内应设有保护接地,接地处有防锈措施及明显标志。

5.1.3 柜体的门板、盖板、侧板外表面应平整。门开启最小角度为90°。

5.1.4 柜内元器件布置应便于维护和检修、发热元件应装在柜的上方。

5.1.5 柜体尺寸(框架) 2260×800×600 mm(高×宽×深)

5.1.6馈线开关应并接在直流汇流母线上,应便于维护、更换。

5.2 元器件要求

5.2.1 柜内安装的元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及证明质量合格的文件、说明书。

5.2.2 导线、导线颜色、指示灯、按钮、行线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要求。

5.2.3 对于蓄电池组、交流进线侧及直流馈线开关应装有辅助接点。

5.2.4 同类元器件的接插件应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应接触可靠、插拔方便。插接件的接触电阻、插拔力,允许电流及寿命,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

5.2.5 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应具有安一秒特性曲线,上下级应大于2级的配合级差。

5.3 绝缘性能

5.3.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6

额定绝缘电压Ui额定工作电压交流均方根值或直流(V)

≤60

60<Ui≤300

300<Ui≤600

额定电流≤63(A)

电气间隙

(mm)

3.0

5.0

8.0

爬电距离

(mm)

5.0

6.0

10.0

额定电流≥63(A)

电气间隙

(mm)

3.0

6.0

10.0

爬电距离

(mm)

5.0

8.0

12.0

- 3 -

小母线汇流排或不同极的裸露带电的导线之间,以及裸露带电导体与未经绝缘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小于20mm。

5.3.2 绝缘电阻

柜内直流汇流排和电压小母线,在断开其它连接支路时,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

5.3.3 介电强度

设备应能耐受工频电压和雷电波短时冲击电压试验,其耐受电压的值见表7。

表7

额定绝缘电压Ui

额定工作电压交流均方根值或直流(V)

≤60

60<Ui≤300

300<Ui≤600

1.0

2.0

2.5

1

5

12

工频试验电压(kV) 冲击电压(kV)

5.4 充电装置性能

5.4.1 技术指标见表8

表8

类型

项目名称

稳压精度

稳流精度

纹波系数

均流不平衡度

功率因数

效率

5.4.2 装置应具有充电、浮充电、均衡充电功能

5.4.3 装置应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限压、限流功能和故障报警功能。

5.4.4 设备中充电装置应配有备用装置,对于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型充电装置,应高频开关电源型

≤±0.5%

≤±0.5%

≤±0.4%

≤±3%

≥0.9

≥90%

- 4 -

采用热备用方式N+1。

5.4.5设备中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发生故障后,应能自动退出。

5.5 蓄电池组

5.5.1 容量

a。铅酸免维护蓄电池10h率容量应在第一次循环不低于0.95C10,

第三次循环应达到C10。

5.5.2 蓄电池组应有事故冲击放电能力,事故放电期间动力母线电压不低于直流标称电压的90%。

5.5.3 蓄电池制造厂应提供下列参数范围及曲线

a.蓄电池的浮充电电压值及范围。

b.蓄电池的浮充电电流值及范围。

c.蓄电池的充电(恒压)电压值及范围。

d.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值及范围。

e.浮充电压与温度关系曲线。

f.蓄电池容量与温度关系曲线。

g.蓄电池运行时正常的充放电周期。

5.6 负荷能力及连续供电

5.6.1 设备在正常运行中,在冲击放电时,直流母线电压不得低于直流标称电压的90%。

5.6.2 交流电源突然中断,要求直流母线无间断连续供电。

5.7 噪声

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噪声不大于60dB(A).

5.8 温升

产品各部件的温升,不超过DL/T 459的要求。

5.9功能要求

产品应具有微机绝缘监察装置、直流接地选检装置、电池巡检装置(检测到每只电池)、充电装置等故障、重要位置熔断器熔断(如蓄电池组回路)、主回路及进出线开关跳闸报警的功能,报警信号在直流屏面板上显示并有音响(此项- 5 -

功能可闭锁),并可遥信输出信号。所有的遥信、遥测数据能够采集到直流系统监控装置内,并通过数据线连接到通讯管理机内。其中直流系统母线电压过高、过低、充电机故障、交流失电、接地信号以两种方式传回调度端,一种方式是在直流屏内采集,通过直流的通讯口传回调度;另一种方式是提供空接点,然后以遥信方式通过综自传回调度端。直流母线电压同时要求通过变送器以遥测方式通过综自传回调度端。

直流监控系统遥测量包括:交流输入电压 直流母线电压 浮充电流、电压 整流输出电流、电压、蓄电池单体电压、电流。

遥信量包括:直流母线电压过高、过低信号,接地信号;蓄电池熔断器熔断;馈线开关位置信号、直流回路接地信号; 充电故障、投入信号、交流失电信号。

遥控量包括:整流模块的单个启停 均充、浮充的转换。

遥调量包括:均充电压 浮充电压

直流母线电压过高、过低信号、充电故障、交流失电四个遥信量同时提供空接点,并引至端子排。

5.10 微机控制直流电源柜

5.10.1 功能要求

a.本系统为微机控制,屏内所有电流、电压及信号量的采集均在屏内实现。

b.设备应具有标准通信接口,以实现遥信、遥控、遥测功能。

c.设备应具有微机充电程序,微机长期运行程序,交流中断程序。

d.设备应具有运行方式自动切换功能。

e.监控系统应具有故障回叫及历史告警记录的功能。

f.当监控系统因故障退出运行时,充电装置能正常运行。

5.10.2 振荡波抗扰度(抗高频干扰)

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设备能承受1MHz和100kHz的衰减振荡波,共模2500V和差模1000V干扰试验,在干扰条件下,设备应逻辑功能工作正常,显示系统工作正常。

5.10.3 铭牌内容应符合DL/T 459的要求。

5.10.4直流厂家直流监控与综合自动化系统连接时,采用部颁CDT92规约,保证其遥信、遥控、遥测能传至调度端。

- 6 -

2024年2月27日发(作者:佟伟毅)

英可瑞科技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GF22010-10/GF22005-10/GF22007-10/GF11020-10/GF11010-10

用户手册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

用户手册

版本:

日期:

V4.0

2016-01-18

User’s Manul

Version: V4.0

Date:

2016-01-18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在没有得到本公司书面许可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软件等)的一部分或全部,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资料和出版物)进行传播。

内容如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Copyright by

Shenzhen Increa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i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mechanical,micro-copying,photocopying,recording or otherwise) be reproduced,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without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Shenzhen Increa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2

出 版 说 明

内容介绍

为指导相关电源设备生产厂利用我公司的相关产品设计生产电源系统,特编制本技术指导书。

本书详细地描述了本公司新研发的-10系列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的外观、功能和参数指标、接口定义和操作说明等内容;本系列模块包括:GF22010-10、GF22007-10、GF22005-10、GF11020-10和GF11010-10共5个产品。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于电力操作电源合作生产厂家、电力操作电源用户、电力操作电源设计与维护工程师等。

本书的约定

一、产品上标记

警告

高压

在高压存在的地方粘贴此标记。

在机柜底框架保护接地端上加此标记牌。

保护性接地端

二、手册中标记

注意 注意字句指可能造成本设备或其它设备损坏的状况或做法。

3

目 录

1 概述............................................................................................................................................... 2

2 主要特点 ....................................................................................................................................... 2

3 技术指标 ....................................................................................................................................... 2

4 外形结构与接口 ........................................................................................................................... 2

4.1外形结构 ................................................................................................................................ 3

4.2

输入输出的接口 ................................................................................................................... 3

5 操作说明 ....................................................................................................................................... 4

5.1

工作状态参数查询 ............................................................................................................... 4

5.2

参数设置 ............................................................................................................................... 5

6选型及配置 .................................................................................................................................... 6

6.1

模块散热设计 ....................................................................................................................... 6

6.2

模块固定设计 ....................................................................................................................... 6

6.3

航空插座设计 ....................................................................................................................... 6

6.3.1 转接板设计 ........................................................................................................... 7

6.3.2 航空插座固定 ....................................................................................................... 7

7装配尺寸 ..................................................................................................................................... 9

8 其它参数 ....................................................................................................................................... 9

8.1

冷却方式 ............................................................................................................................... 9

8.2

噪声 ....................................................................................................................................... 9

8.3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 9

8.4环境参数 ................................................................................................................................ 9

9 维护............................................................................................................................................... 9

9.1

故障维护 ............................................................................................................................... 9

9.2

防尘网罩维护 ..................................................................................................................... 10

10 包装、运输及储存 ................................................................................................................... 10

10.1包装 .................................................................................................................................... 10

10.2

运输 ................................................................................................................................... 10

10.3

储存 ................................................................................................................................... 10

1

1 概述GF22010-10系列高频开关整流模块先进的LLC谐振软开关技术,效率高;采用无源PFC技术,功率因数高;内置完善的EMC设计,满足GB/T 19826-2005标准中EMC相关要求;散热风扇采用温度联合电流控制模式,噪音低,风扇寿命长。产品设计为宽电压输入,可以满足380VAC和415VAC电网需求。

2 主要特点

● 输入电压工作范围宽:323VAC~480VAC;

● 采用先进的LLC谐振高频软开关技术,效率高,功率密度高;

● 完善的EMC设计,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 内置短路回缩保护,即使模块输出长期处于短路状态也不致损坏;

● 采用LED显示,可查询模块的电压、电流、地址及故障信息;

● 完善的保护及告警功能,包括输入过/欠压、输出过压、过温、过流等;

● 风机采用温度联合电流控制调速,噪音小,可靠性高;

● 内置可拆卸式防尘网罩,方便维护;

● 内置防反接保护,支持带电热拔插。

3 技术指标

表1:主要技术指标表

型 号

项 目

参数指标

GF22010-10 GF22007-10 GF22005-10 GF11020-10 GF11010-10

输入电压 380VAC(-15%~+25%)/415VAC(-20%~+15%)

输出额定值 10A/230V 7A/230V 5A/230V 20A/115V 10A/115V

输出标称值 220V 220V 220V 110V 110V

电压调节范围 198~286V 98~143V

输出限流范围

稳压精度

稳流精度

纹波系数

功率因数

转换效率

输出短路回缩

输出过压保护

输入欠压保护

输入过压保护

过温保护

冷却方式

外形尺寸

模块净重

10%~110%额定电流

≤0.5%

≤0.5%

≤0.5%

/

≥94%

备 注

两路或单路

110%最大限流点

≥0.9 / ≥0.9 /

额定输入/额定输出

需手动恢复

交流电压正常后,

自动恢复工作

降温后自动恢复

回缩电流≤40%额定电流,可恢复

300±5VDC,不可恢复 145±3VDC,不可恢复

305±10VAC(恢复电压317±10VAC)

485±10VAC(恢复电压468±10VAC)

80℃±5(恢复温度:65℃±5)

温度和电流联合控制,线性调速

88mm×177mm×310mm(宽×高×深)

≤4Kg

2

4 外形结构与接口

4.1外形结构

图1:模块外形图

4.2 输入输出的接口

图2:航空组件定义图

表2:整流模块插座定义表

信号名称

交流输入

引脚号

1

2

3

7

8

11

12

15

直流输出

 注意:

1、为了保障安全,请确保将交流输入中的保护地PE端与大地正确连接;

2、为了保障系统的可靠性,每个模块的三相交流输入必须单独配置进线空开。

- 3 -

信号定义

交流输入A相

说 明

模块的交流电源输入端,输入方式为三相三线制,交流输入B相

无相序要求

交流输入C相

RS485

弱信号端,模块和上级设备的通信接口为串行异步传输模式,接口电平为RS485

弱信号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模块输出并联时需要将此端并联,联以实现模块均分负载;建议:层间模块均流线连接请使用屏蔽线

保护地,请可靠连接。

通信接口

均流接口 均流接口

直流输出正

直流输出负

大地PE

16

18

5 操作说明

连接好电源和负载,将模块正确插入托架,上电后等待5秒钟左右,模块启动完成,在无故障的情况下,面板上中仅绿色工作指示灯在点亮,表示模块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模块采用LED数码管显示,有3个LED指示灯,各灯的工作定义如表3所示:

表3:工作指示灯定义表

指示灯

绿色

正常状态

异常状态

异常内容

1、无输入电压

2、输入端保险管损坏

3、辅助电源故障

1、交流输入电压异常

2、直流输出欠压,低于180V(在上位机关机情况下不点亮)

3、过温保护

直流输出过压保护

黄色 灭 亮

红色

灭 亮

模块有4个操作按键,定义如表4所示:

表4:按键定义表

名称

SET

MENU

操作定义

在信息查询时,用于向上翻页;在设置参数时,用于数据增加。

在信息查询时,用于向下翻页;在设置参数时,用于数据减少。

确定按钮,在设置参数时,用于数据的保存。

菜单键,长按3秒,进入或退出设置菜单;在设置参数时,取消变更参数保存。

5.1 工作状态参数查询

LED显示当前的输出电压,通过按动▲或▼,可以查看模块当前的其他工作参数。显示菜单定义如表5所示:

表5:显示参数定义表

界面内容

输出电压

输出电流

模块地址

显示信息

234

10.0

01

信息说明

实际输出电压

备注

模块上电时,先显示模块型号(如H10),5S后自动切实际输出电流

换到电压显示栏,如有故障,故障代码优先显示;操作▲▼键进行信息查询。

模块当前地址

- 4 -

通讯协议

故障代码

P-1

E31…

当前通讯协议

P-0:英可瑞协议;

P-1:ModBus和艾默生协议(自适应)

当前故障信息 在出现故障信息时自动弹出

当存在故障时,模块的故障灯点亮,LED显示故障信息(代码),故障代码与具体故障对应如表6所示:

表:6:故障代码说明表

故障代码

故障内容

故障代码

故障内容

 注意:

出现保护时,模块会自动关断输出,其中输出过压保护具有自锁功能,确认无故障后须重新上电才能恢复;其它保护在故障排除后(模块带电)立即恢复。

E30

输出过压告警

E35

原边过流保护

E31

输出欠压告警

E36

输出过压保护

E32

过温保护

E33

交流过欠压保护

5.2 参数设置

通过长按MENU键(3秒),进行显示和设置菜单切换。可设置参数和参数设置详解表7所示。

表7:参数设置说明表

界面内容 参数设置信息 操作说明

1、模块地址设置,按SET键进入设置状态,并以1S频率闪烁(未按SET键时,不闪烁,按▲▼操作进行翻页,切换到其它设置菜单),进入设置状态后,按▲▼进行地址加/减更改,可设置为00~31;按SET键确认保存,按MENU放弃保存。

2、在未闪烁时,按▲▼进行翻页,短按MENU键无效,长按(3秒以上)MENU键切换到显示菜单。

1、通讯协议设置,按SET键进入设置状态,并以1S频率闪烁(未按SET键时,不闪烁,按▲▼操作进行翻页,切换到其它设置菜单),进入设置后,按▲▼进行协议更改, P-1:ModBus和艾默生协议(自适应);P-0:英可瑞协议。按SET键确认保存,按短MENU放弃保存。

2、在未闪烁时,按▲▼进行翻页,短按MENU键无效,长按(3秒以上)MENU键切换到显示菜单。

1、模块分段设置,按SET键进入设置状态,并以1S频率闪烁(未按SET键时,不闪烁,按▲▼操作进行翻页,切换到其它设置菜单),进入设置后,按▲▼进行分段更改,可设置为1d(1段母线)或2d(2段母线);按SET键确认保存,短按MENU放弃保存。

2、在未闪烁时,按▲▼进行翻页,短按MENU键无效,长按(3秒以上)MENU键切换到显示菜单。

1、模块手动/自动工作模式设置,M-A为自动,M-H为手动,默认为自动状态。按SET键进入设置状态,并以- 5 -

模块地址 A01…

通讯协议 P-1/P-0

分段设置 d-1/d-2

模式设置 M-A/M-H

手动调压 234

1S频率闪烁(未按SET键时,不闪烁,按▲▼操作进行翻页,切换到其它设置菜单),进入设置后,按▲▼进行分段更改,可设置为A(自动)或H(手动);按SET键确认保存,短按MENU放弃保存。

2、在未闪烁时,按▲▼进行翻页,短按MENU键无效,长按(3秒以上)MENU键切换到显示菜单。

3、在自动模式下,调压菜单不能修改数据;只有在手动模式下,可以进行调压参数设置。

4、自动模式下,由后台监控调节模块输出电压;手动模式下,输出电压不受后台控制。

1、输出电压手动调压,显示3位数字,按SET键进入设置状态,并以1S频率闪烁(未按SET键时,不闪烁,按▲▼操作进行翻页,切换到其它设置菜单),进入设置后,按▲▼进行加/减,▲增加0.5V,▼降低1.0V;按SET键确认保存,短按MENU放弃保存。

2、在未闪烁时,按▲▼进行翻页,短按MENU键无效,长按(3秒以上)MENU键切换到显示菜单。

 注意:

手动调压按钮可使充电模块输出电压最高达到286V,因此在系统正常时请勿随意调节。由于不同用户选择蓄电池的节数有差异,为安全起见,充电模块的输出在出厂时已整定为234V

(标称220V模块)或115V(标称110V模块)。

6选型及配置

6.1 模块散热设计

模块采用强制风冷散热方式,前进风、后出风,因此在设计电力电源系统时,需要进行模块的散热风道设计。即在安排模块位置时,应该保证模块前后散热风道的畅通,模块前端和底部必须保留15~20cm 进风口。模块后方尽量少安装温度敏感部件,设计时应避免将直流采样盒、霍尔传感器、配电监控盒等部件安置在模块风道附近。

6.2 模块固定设计

模块下端有一个M4的半月牙螺钉,请在托架或面板上设计相应的螺钉孔即可将模块固定在相应位置。

图3:模块固定螺钉位置图

6.3 航空插座设计

整流模块配置有一套航空组件(航空组件定义如图4所示),用户自行组装。配件清单如表8所示(对应一个模块)。

- 6 -

6.3.1 转接板设计

航空组件的转接板上,J2和J3是模块间的通讯/均流连接口,用4P电缆线连接在一起即可;J1为2位凤凰端子连接器,用来与上位机通讯接口的连接。

图4:航空组件定义图

表8:模块航空板组件清单

序号

1

2

3

4

名称

一体化插座

大号插针

4P电缆线

航空螺钉

数量

1

7

1

2

备 注

母头(含4根小针和一个转接板)

母针(预留1根)

用于连接模块间的通信和均流

用于固定航空插座

6.3.2 航空插座固定

如果用户直接将航空插座固定在模块上,为了紧固航空插座,请将插座用航空螺钉固定到模块后部;M6组合螺钉有利于模块的一体化运输。

图5:航空插座直接固定在模块后面图

如果采用我司提供的托架固定,安装流程如下:

第一步将航空插座固定在托架上,如下图示:

- 7 -

将航空插座用颗

所配航空螺钉固

定在托架上

图6:模块托安装航空插座图

第二步将托架固定在两根横梁上,如下图示:

将每个托架用

8颗

KM3*6的平头螺钉固定

在横梁上

图7:模块托架固定横梁上图

托架尺寸如图8所示:

固定横梁

- 8 -

7装配尺寸

模块机箱尾部增加了2个M6的组合螺钉固定孔,便于一体化运输。

图9:模块尺寸图(单位mm)

8 其它参数

8.1 冷却方式

强制风冷

8.2 噪声

在正常运行带额定电阻性负载时,所产生的噪声[环境噪声不大于40dB(A)]不大于55dB(A)。

8.3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50000h。

8.4环境参数

工作温度:-5°C~+45°C

储存温度:-40°C~+70°C

相对湿度:10%~90%RH

海拔高度:≤2000m

9 维护

9.1 故障维护

整流模块内置CPU,出现故障时,面板上故障指示灯点亮。确定整流模块出现故障时,请立即拧松整流模块前面板上的固定螺钉,把下整流模块,若有备份模块,换上备份模块,本整流模块支持带电热拨插。

- 9 -

9.2 防尘网罩维护

图8:模块网罩维护示意图

10 包装、运输及储存

10.1包装

本设备采用纸箱包装,采用防震发泡塑料进行包装。

包装箱内还包含装箱清单,安装使用说明书,每个整流模块贴有出厂合格证。

10.2 运输

整流模块运输应在包装完好情况下进行,搬运过程中不得剧烈震动和碰撞,防止受潮和雨淋。

10.3 储存

整流模块应储存在-40°C~+70°C、相对湿度不大于90%、无腐蚀性气体、空气流通的室内,储存期限为1年。- 10 -

- 11 -

技术条款响应及偏差表

项目 技术条款(含图纸)编号 招标文件要求 投标文件条目编号 偏差内容

全部响应技术要求,无偏差。后附技术要求,性能说明详见说明书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18年07月06日

直流屏技术要求1供货范围:

名称:智能高频直流电源

型号:ZGZDW-220V/10A-100Ah

序号 物资名称 规格 型号

1

2

3

4

5

控制柜

直流电池柜

单位

数量

1

1

18

1

1

备 注

铅酸免维护蓄电池 100AH 12V/只

接地巡检仪

电池巡检仪

2.应遵循的标准

DL/T 637-1997

GB3859.1-93

GB/T 17626.6

GB 10292-88

GB 2681-81

GB 4208-93

GB 2682-81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半导体变流器 基本要求的规定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通信用半导体整流设备

电工成套装置中导线颜色

外壳防护等级

电工成套装置中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 1 -

3.使用环境条件

3.1 安装地点:户内

3.2 海拔:<1000m

3.3 周围空气温度:-5~40℃

3.4 环境相对湿度: 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

4.直流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4.1 交流输入电压 两路交流380V电压输入(可自动切换)

4.2 输入电压范围不超过±10%

4.3 额定输入频率 50Hz

4.4 输入频率范围不超过±2%

4.5 直流标称电压 220V

4.6直流额定电压 230V

4.7 接线方式 单母分段,直流系统控母、合母合一,不设降压硅堆。

4.8 蓄电池组容量 100Ah

4.8 单只电池电压 12V

4.9 蓄电池只数 由直流厂家配置

4.10 充电装置(单台)输出直流额定电流 10A

4.11 充电模块数量 3只 (每只10A,220V)

4.12 蓄电池类型 采用铅酸免维护蓄电池。

4.13 直流系统屏数 2面

4.14 馈线回路数量 25A: 控制回路 15回; 32A :合闸 10回。

4.15配置微机绝缘监察装置、母线电压监察装置、电池巡检装置、直流接地选检装置、直流监控装置、充电装置等满足以下功能的装置。直流系统的监测仪表采用数字式仪表。

4.16直流系统表计的配置

应符合DL/T 5044-95中4.4.3的规定,全部采用数字型表计,其准确等级不得低于0.1级。

每套蓄电池组应配置指示电池浮充电流及蓄电池电压的专用表计,电流表最大值可按0.3I10A选取。该表不得直接串联在电池组放电回路中。

- 2 -

每段直流母线应配置指示直流系统母线电压的专用表计。

5.直流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5.1 结构及安装要求

5.1.1 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

5.1.2 柜内应设有保护接地,接地处有防锈措施及明显标志。

5.1.3 柜体的门板、盖板、侧板外表面应平整。门开启最小角度为90°。

5.1.4 柜内元器件布置应便于维护和检修、发热元件应装在柜的上方。

5.1.5 柜体尺寸(框架) 2260×800×600 mm(高×宽×深)

5.1.6馈线开关应并接在直流汇流母线上,应便于维护、更换。

5.2 元器件要求

5.2.1 柜内安装的元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及证明质量合格的文件、说明书。

5.2.2 导线、导线颜色、指示灯、按钮、行线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要求。

5.2.3 对于蓄电池组、交流进线侧及直流馈线开关应装有辅助接点。

5.2.4 同类元器件的接插件应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应接触可靠、插拔方便。插接件的接触电阻、插拔力,允许电流及寿命,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

5.2.5 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应具有安一秒特性曲线,上下级应大于2级的配合级差。

5.3 绝缘性能

5.3.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6

额定绝缘电压Ui额定工作电压交流均方根值或直流(V)

≤60

60<Ui≤300

300<Ui≤600

额定电流≤63(A)

电气间隙

(mm)

3.0

5.0

8.0

爬电距离

(mm)

5.0

6.0

10.0

额定电流≥63(A)

电气间隙

(mm)

3.0

6.0

10.0

爬电距离

(mm)

5.0

8.0

12.0

- 3 -

小母线汇流排或不同极的裸露带电的导线之间,以及裸露带电导体与未经绝缘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小于20mm。

5.3.2 绝缘电阻

柜内直流汇流排和电压小母线,在断开其它连接支路时,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

5.3.3 介电强度

设备应能耐受工频电压和雷电波短时冲击电压试验,其耐受电压的值见表7。

表7

额定绝缘电压Ui

额定工作电压交流均方根值或直流(V)

≤60

60<Ui≤300

300<Ui≤600

1.0

2.0

2.5

1

5

12

工频试验电压(kV) 冲击电压(kV)

5.4 充电装置性能

5.4.1 技术指标见表8

表8

类型

项目名称

稳压精度

稳流精度

纹波系数

均流不平衡度

功率因数

效率

5.4.2 装置应具有充电、浮充电、均衡充电功能

5.4.3 装置应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限压、限流功能和故障报警功能。

5.4.4 设备中充电装置应配有备用装置,对于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型充电装置,应高频开关电源型

≤±0.5%

≤±0.5%

≤±0.4%

≤±3%

≥0.9

≥90%

- 4 -

采用热备用方式N+1。

5.4.5设备中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发生故障后,应能自动退出。

5.5 蓄电池组

5.5.1 容量

a。铅酸免维护蓄电池10h率容量应在第一次循环不低于0.95C10,

第三次循环应达到C10。

5.5.2 蓄电池组应有事故冲击放电能力,事故放电期间动力母线电压不低于直流标称电压的90%。

5.5.3 蓄电池制造厂应提供下列参数范围及曲线

a.蓄电池的浮充电电压值及范围。

b.蓄电池的浮充电电流值及范围。

c.蓄电池的充电(恒压)电压值及范围。

d.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值及范围。

e.浮充电压与温度关系曲线。

f.蓄电池容量与温度关系曲线。

g.蓄电池运行时正常的充放电周期。

5.6 负荷能力及连续供电

5.6.1 设备在正常运行中,在冲击放电时,直流母线电压不得低于直流标称电压的90%。

5.6.2 交流电源突然中断,要求直流母线无间断连续供电。

5.7 噪声

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噪声不大于60dB(A).

5.8 温升

产品各部件的温升,不超过DL/T 459的要求。

5.9功能要求

产品应具有微机绝缘监察装置、直流接地选检装置、电池巡检装置(检测到每只电池)、充电装置等故障、重要位置熔断器熔断(如蓄电池组回路)、主回路及进出线开关跳闸报警的功能,报警信号在直流屏面板上显示并有音响(此项- 5 -

功能可闭锁),并可遥信输出信号。所有的遥信、遥测数据能够采集到直流系统监控装置内,并通过数据线连接到通讯管理机内。其中直流系统母线电压过高、过低、充电机故障、交流失电、接地信号以两种方式传回调度端,一种方式是在直流屏内采集,通过直流的通讯口传回调度;另一种方式是提供空接点,然后以遥信方式通过综自传回调度端。直流母线电压同时要求通过变送器以遥测方式通过综自传回调度端。

直流监控系统遥测量包括:交流输入电压 直流母线电压 浮充电流、电压 整流输出电流、电压、蓄电池单体电压、电流。

遥信量包括:直流母线电压过高、过低信号,接地信号;蓄电池熔断器熔断;馈线开关位置信号、直流回路接地信号; 充电故障、投入信号、交流失电信号。

遥控量包括:整流模块的单个启停 均充、浮充的转换。

遥调量包括:均充电压 浮充电压

直流母线电压过高、过低信号、充电故障、交流失电四个遥信量同时提供空接点,并引至端子排。

5.10 微机控制直流电源柜

5.10.1 功能要求

a.本系统为微机控制,屏内所有电流、电压及信号量的采集均在屏内实现。

b.设备应具有标准通信接口,以实现遥信、遥控、遥测功能。

c.设备应具有微机充电程序,微机长期运行程序,交流中断程序。

d.设备应具有运行方式自动切换功能。

e.监控系统应具有故障回叫及历史告警记录的功能。

f.当监控系统因故障退出运行时,充电装置能正常运行。

5.10.2 振荡波抗扰度(抗高频干扰)

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设备能承受1MHz和100kHz的衰减振荡波,共模2500V和差模1000V干扰试验,在干扰条件下,设备应逻辑功能工作正常,显示系统工作正常。

5.10.3 铭牌内容应符合DL/T 459的要求。

5.10.4直流厂家直流监控与综合自动化系统连接时,采用部颁CDT92规约,保证其遥信、遥控、遥测能传至调度端。

- 6 -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