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发(作者:仰梦琪)
2.2 室外故障代码表
表1 室外机故障代码
故障
代码
故障名称 可能的失效原因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电控板电流采样电路故障。
整机过电流停机故障
2.电源电压过低导致的电流过大。
3.定速压缩机卡缸。
4.制冷过负荷。
5.制热过负荷。
4 EE数据错误
组件故障。
2.控制板EE组件控制电路异常。
组件插接错误。
1.室内机风扇被遮挡。
2.室内制冷环境温度过低或制热环境温度过高。
3.过滤网太脏,影响循环风量。
4.风管机因风道阻力过高,导致循环风量过小。
5.风量设定过低。
6.安装不当,送风回风短路。
1.室内外联机线接线错误。
2.室内外通讯连线松脱。
3.室内外通讯连线失效。
4.室内控制板失效。
5.室外控制板失效。
6.通信电路熔断器开路。
7.通信线选型不当。
1.电源电压不平衡度超过4%。
2.压缩机电源线回路存在线插松脱(比如其中一根相线脱落)。
3.交流接触器触点异常(比如其中一个触点不能有效连接)。
4.压缩机电机异常。
1.压缩机U相电源线回路存在断路。
2.U相电流采样的控制板存在故障。
3.压缩机电机故障。
1.压缩机V相电源线回路存在断路。
2.V相电流采样的控制板存故障排除措施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更换电控板组件。
2.正常保护。
3.更换压缩机。
4.见注3。
5.见注4。
1.更换EE组件。
2.更换控制板组件。
组件正确装配。
1.去除遮挡物。
2.正常保护,温度正常后,可自动恢复正常。
3.清洗过滤网。
4.减小风道阻力(如风量调节阀、风道长度等需重新检查)。
5.将风速设定到高速风。
6.调整安装安装方案,避免回风短路。
1.更正室内外联机线。
2.重新配线。
3.更换连接线或者联机线。
4.更换内控板。
5.更换外控板。
6.检查通信电路,排除短路故障,调整拨码开关,短路熔断器。
7.按照安装说明书选用合适的通信线。
1
室外环温传感器故障
2
室外盘管传感器故障
3
5
制冷冻结保护(制冷室内盘管温度过低)
或制热过载保护(制热室内盘管温度过高)
7
室内外通讯故障
8
相电流不平衡故障
1.正常保护,待电源电压恢复正常后故障消除。
2.按照电气接线图重新配线。
3.更换交流接触器。
4.更换压缩机。
9
U相电流缺相故障
1.消除U相电源线断路故障(更换有问题连接线或者重新配线)。
2.更换室外主控板。
3.更换压缩机。
1.消除V相电源线断路故障(更换有问题连接线或者重新配线)。
2.更换室外主控板。
10
V相电流缺相故障
11 相序错误故障
12 电压缺相故障
13
压缩机过热保护器动作
14
高压开关动作保护/高压压力保护停机
15
低压开关动作保护/低压压力保护停机
在故障。
3.压缩机电机故障。
1.三相供电电源异常。
2.室外机电气系统配线错误。
3.室外主控板故障。
1.三相供电电源异常。
2.室外机电气系统配线错误。
3.室外主控板故障。
1. 过热保护器线插松脱。
2. 过热保护器故障(正常温度下短路,过热时开路)。
3. 系统缺冷媒而导致排气温度过高。
4.联机管过长,而没有追加足够的冷媒。
5. 电子膨胀阀故障(开度过小)。
6.主控板故障。
1. 高压保护器线插松脱。
2. 高压保护器故障(正常温度下短路,过热时开路)。
3.主控板异常。
4.制冷过负荷。
5.制热过负荷。
1.低压开关故障(正常压力下短路,压力超标后开路)。
2.低压开关连接线存在线插松脱。
3.系统缺冷媒。
4.制热运行,外机膨胀阀故障(开度过小)。
5.主控板异常。
系统过负荷。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交流电压>275V或者<160V。
2.驱动板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更换压缩机。
1.正常保护,待电源电压恢复正常后故障消除。
2.按照电气接线图重新配线,消除配线错误。
3.更换室外主控板。
1.正常保护,待电源电压恢复正常后故障消除。
2.按照电气接线图重新配线,消除配线错误。
3.更换室外主控板。
1.重新配线。
2.更换过热保护器,或检查端子、接插件是否因接触不良而开路。
3.补充冷媒。
4.补充冷媒。
5. 检修电子膨胀阀。
6.更换主控板。
1.重新配线。
2.更换高压保护器,或检查端子、接插件是否因接触不良而开路。
3.更换主控板。
4.见注3。
5.见注4。
1.重新配线。
2.更换低压开关,或检查端子、接插件是否因接触不良而开路。
3.补充冷媒。
4. 检查外机电子膨胀阀。
5. 更换主控板。
见注3。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正常保护,待电源恢复正常后故障消除。
2.更换驱动板。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16 制冷过载保护
排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17
18 交流电压异常
19
吸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20
冷凝器入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21
冷凝器出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除霜传感器故障
22
23
膨胀阀A细管传感器故障
24
膨胀阀B细管传感器故障
25
膨胀阀C细管传感器故障
26
膨胀阀D细管传感器故障
27
膨胀阀A粗管传感器故障
28
膨胀阀B粗管传感器故障
29
膨胀阀C粗管传感器故障
30
膨胀阀D粗管传感器故障
排气压力过高故障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 制冷过负荷。
2.制热过负荷。
1.系统缺冷媒。
2.制热运行,外机膨胀阀故障(开度过小)。
3. 制热运行,室外温度过低。
1.电流传感器连接线配线错误。
2.电流传感器故障。
3.电流传感器采样电路故障。
1.电压传感器连接线配线错误。
2.电压传感器故障。
3.电压传感器采样电路故障。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故障。
3.传感器采样电路故障。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故障。
3.传感器采样电路故障。
1.驱动板连接线线插松脱。
2.驱动板连接线接线错误。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见注3。
2.见注4。
1.补充冷媒。
2.检查外机电子膨胀阀。
3.在允许温度范围内运行。
1.按照接线图重新配线。
2.更换电流传感器(如果传感器固定在主控板上则更换室外主控板)。
3.更换室外主控板。
1.按照接线图重新配线。
2.更换电压传感器(如果传感器固定在主控板上则更换室外主控板)。
3.更换室外主控板。
1.重新配线。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室外主控板。
1.重新配线。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室外主控板。
1.对驱动板连接线重新配线。
2.更正驱动板上错误配线。
31
32
吸气压力过低故障
41
电流传感器故障
42
电压传感器故障
43
高压压力传感器故障
低压压力传感器故障
驱动板故障
44
45
46
47
48
49
91
92
93
94
95
96
3.供电电源异常(电压过高、过低或者频率不正确)。
4.驱动板故障。
1.主控板与驱动板连接线松脱。
室外主控板与2.主控板与驱动板连接线断驱动板通信故路。
障
3.驱动板故障。
4.主控板故障。
1.系统缺冷媒而导致排气温度过高。
2.联机管过长,而没有追加排气温度过高足够的冷媒。
故障
3.节流器件故障。
4.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排气温度过高。
1.直流风机连接线线插松脱。
室外直流风机2.直流风机连接线断路。
故障1(上风机) 3.直流风机故障。
4.直流风机驱动电路故障。
5.风扇叶片转动受阻。
1.直流风机连接线线插松脱。
室外直流风机2.直流风机连接线断路。
故障2(下风机) 3.直流风机故障。
4.直流风机驱动电路故障。
5.风扇叶片转动受阻。
1.室外机环境温度过高。
2.室外机风扇电机转速偏低(如果采用的是交流电机)。
IPM过热停机故3.室外机安装环境散热不障
良。
4.室外机电源电压偏低,导致发热量大。
1.电子膨胀阀过滤网脏堵。
2.室内室外环境温度相差过大。
压缩比过大故3.系统缺冷媒。
障 4.电子膨胀阀开度过小或毛细管脏堵
5. 制热运行,室外温度过低。
内机数量与设1.室内机没有全部上电。
定数量不一致2.内机数量设定错误。
故障 3.新增加或移除了室内机。
室外机地址与同一总线上的外机地址冲突
其它外机地址重复。
冷媒严重超量系统中冷媒过多导致异常。
停机故障
冷媒严重不足系统中冷媒不足导致异常。
停机故障
1.四通阀线圈线插松脱。
2.四通阀线圈故障。
3.四通阀故障。
4.四通阀驱动板故障。
3.正常保护,待供电电源恢复正常后故障消除。
4.更换驱动板。
1.重新插接主控板与驱动板通信连接线。
2.更换通信连接线。
3.更换驱动板。
4.更换主控板。
1.补充冷媒。
2.补充冷媒。
3. 检查节流器件(电子膨胀阀开度过小或者毛细管堵)。
4.正常保护。
1.重新插接直流风机连接线。
2.更换直流风机。
3.更换直流风机。
4.更换直流风机驱动板(可能是主控板和驱动板)。
5.检查并排除风扇转动故障。
1.重新插接直流风机连接线。
2.更换直流风机。
3.更换直流风机。
4.更换直流风机驱动板(可能是主控板或驱动板)。
5.检查并排除风扇转动故障。
1.正常保护。
2.检查风机电容容量是否异常,更换风机电容。
3.正常保护。
4.正常保护。
1.更换电子膨胀阀组件。
2.温度恢复后,故障会自动排除。
3. 补充冷媒。
4.排查检修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
5.在允许温度范围内运行。
1.将室内机全部上电。
2.重新操作设定室内机数量。
3.重新操作设定室内机数量。
改变室外机的地址设定。
释放冷媒重新充注。
补充冷媒。
1.重新装配四通阀配线插座。
2.更换四通阀线圈。
3.更换四通阀。
4.更换四通阀驱动板。
97
四通阀换向失败故障
2.3 室内机故障代码表
表2 室内故障代码表
故障
代码
故障名称 可能的失效原因 故障排除措施
1.更换显示板。
2.更换显示板连接线。
3.更换显示板。
4.更换主控板。
1.调整面板,消除被卡状态。
2.重新装配上下位置开关和面板驱动电机连接线插座。
3.更换开关组件。
4.更换面板驱动电机。
5.更换内控板。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31
1.按键故障。
2.显示板连接线故障。
面板按键AD故障
3.显示板故障。
4.室内主控板故障。
面板不到位故障
(上下两个位置检测开关同时到位或者同时不到位)
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故障
1.面板被卡住。
2.开关、电机连接线线插松脱。
3.位置开关故障。
4.面板驱动电机故障。
5.内控板故障。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面板被卡住。
2.开关、电机连接线线插松脱。
3.位置开关故障。
4.面板驱动电机故障。
5.内控板故障。
32
33
34
室内盘管温度传感器故障
面板驱动故障
(上下两个面板位置检测开关未按照预订时序动作)
35
36 室内外通讯故障
37 湿度传感器故障
38 室内EE故障
室内直流风机故障
格栅保护
39
40
51 排水保护
52 格栅保护
1.调整面板,消除被卡状态。
2.重新装配上下位置开关和面板驱动电机连接线插座。
3.更换开关组件。
4.更换面板驱动电机。
5.更换内控板。
1.室内外联机线接线错误。 1.更正室内外联机线。
2.室内外通讯连线松脱。 2.重新配线。
3.室内外通讯连线失效。 3.更换连接线或者联机线。
4.室内控制板失效。 4.更换内控板。
5.室外控制板失效。 5.更换外控板。
1.传感器线插松脱。 1.重新配线。
2.传感器失效。 2.更换传感器。
3.主控板异常。 3.更换主控板。
组件故障。 1.更换EE组件。
2.控制板EE组件控制电路异常。 2.更换控制板组件。
组件插接错误。 组件正确装配。
1.直流风机线插松脱。 1.重新配线,确认配线正确。
2.内控板故障。 2.更换内控板。
3.风扇电机故障。 3.更换室内电机。
1.格栅安装不到位。 1.调整格栅,使其安装到位。
2.保护开关故障。 2.更换开关组件。
3.内控板故障。 3.更换内控板。
1.1检查排水管是否被异物堵塞,或者安装高度不合理。
1.接水盘水位超过安全水位。 1.2如果排水管安装和排水没有问题,且室内机2.水位开关线插松脱。 安装有排水泵,请确认水泵电机是否异常,如果3.水位开关故障。 异常请更换水泵电机。
4.主控板故障。 2.重新插线,确保水位开关电气连接正确。
3.更换水位开关。
4.更换主控板。
1.格栅安装不到位。 1.调整格栅,使其安装到位。
2.保护开关故障。 2.更换开关组件。
3.内控板故障。 3.更换内控板。
53
面板未到位
(上下两个位置检测开关同时到位或者同时不到位)
模式冲突
1.面板被卡住。
2.开关、电机连接线线插松脱。
3.位置开关故障。
4.面板驱动电机故障。
5.内控板故障。
1.用户对两台以上的室内机设定了互相冲突的运行模式。
1.室内机风扇被遮挡。
2.室内制冷环境温度过低。
3.过滤网太脏,影响循环风量。
4.风管机因风道阻力过高,导致循环风量过小。
5.风量设定过低。
6.安装不当,送风回风短路。
1.制冷过负荷。
2.制热过负荷。
1.两台或两台以上室内机设定地址相同。
1.同一室内机配多台线控器时,多个线控器地址相同。
1.室内外联机线接线错误。
2.室内外通讯连线松脱。
3.室内外通讯连线失效。
4.室内控制板失效。
5.室外控制板失效。
1.线控器连接线线插松脱。
2.线控器连接线断路。
3.线控器故障。
4.主控板故障。
1.过零信号检测电路异常。
55
56 防冻结保护
57
61
62
过负荷保护
室内地址重复
线控器地址重复
1.调整面板,消除被卡状态。
2.重新装配上下位置开关和面板驱动电机连接线插座。
3.更换开关组件。
4.更换面板驱动电机。
5.更换内控板。
1.重新设定室内机运行模式,同一室外机连接的内机避免出现相互冲突的运行模式。
1.去除遮挡物。
2.正常保护,温度正常后,可自动恢复正常。
3.清洗过滤网。
4.减小风道阻力(如风量调节阀、风道长度等需重新检查)。
5.将风速设定到高速风。
6.调整安装安装方案,避免回风短路。
1.见注3.
2.见注4.
1.重新设置室内机地址,避免地址重复。
1.重新设定线控器地址,避免地址重复。
1.更正室内外联机线。
2.重新配线。
3.更换连接线或者联机线。
4.更换内控板。
5.更换外控板。
1.重新装配线控器连接线。
2.更换线控器连接线。
3.更换线控器。
4.更换主控板。
1.更换室内主控板。
1.重新装配风机连接线,确认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风扇电机连接线。
3.更换风扇电机。
4.更换室内主控板。
5.检查并排除风扇转动故障。
1.更换EE组件。
2.更换控制板组件。
组件正确装配。
1.调整面板,消除被卡状态。
2.重新装配上下位置开关和面板驱动电机连接线插座。
3.更换开关组件。
4.更换面板驱动电机。
5.更换内控板。
1.更换显示板。
2.更换显示板连接线。
3.更换显示板。
4.更换主控板。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64 室内外通信故障
65
71
室内机无法接收线控器信息故障(主控板报此故障)
室内过零检测故障
72
73
1.电机线插松脱。
2.电机连接线断路。
室内风机故障 3.电机故障。
4.室内主控板故障。
5.风扇转动受阻。
组件故障。
室内EEPROM故障 2.控制板EE组件控制电路异常。
组件插接错误。
面板驱动故障
(上下两个面板位置检测开关未按照预订时序动作)
1.面板被卡住。
2.开关、电机连接线线插松脱。
3.位置开关故障。
4.面板驱动电机故障。
5.内控板故障。
74
80
81
82
83
1.按键故障。
2.显示板连接线故障。
面板按键AD故障
3.显示板故障。
4.室内主控板故障。
1.传感器线插松脱。
室内环境温度传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感器故障 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蒸发器入口温度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传感器故障 常)。
3.采样电路异常。
蒸发器中部温度1.传感器线插松脱。
传感器故障
84
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线控器温度传感器故障
出风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85
86
87
水侧入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88
水侧出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湿度传感器故障 89
FE
线控器与主控板通信故障(线控器报此故障)
ER
显示板与主控板通信故障(显示板报此故障)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线控器温度传感器异常。
2.线控器温度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湿度传感器异常。
2.主控板异常。
1.线控器与主控板连接线线插松脱。
2.线控器与主控板连接线线序错误。
3.线控器与主控板连接线断路。
4.线控器异常。
5.主控板异常。
1.显示板与主控板连接线线插松脱。
2.显示板与主控板连接线线序错误。
3.显示板与主控板连接线断路。
4.显示板异常。
5.主控板异常。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更换线控器。
2.更换线控器。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更换湿度传感器组件。
2.更换室内主控板。
1.重新配线。
2.更换线控器与主控板连接线。
3.更换线控器与主控板连接线。
4.更换线控器。
5.更换主控板。
1.重新配线。
2.更换显示板与主控板连接线。
3.更换显示板与主控板连接线。
4.更换显示板。
5.更换主控板。
注1:
目前商空大部分产品都设计有消防和门禁功能,默认状态下消防和门禁插座管脚和地线管脚短接,如果二者断路,则消防和门禁功能启用,空调器关机,且不能接收开关机信号。用户正常联机后,如果出现无法开机或开机30s后室内机自动关闭并且不提示故障代码,就有可能是消防和门禁功能在起保护作用,请检查消防和门禁插座接口配置是否正常。
注2:
如果用户开机后室内机报75、76、77、78号故障,请检查室内主控板上TEST插座是否被短接或者电控板上TEST检测电路存在短路。正常情况下,TEST功能插座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注3:制冷过负荷故障分析表
注4:制热过负荷故障分析
制冷过负荷
序号 原因 措施
1 系统冷媒过多 排出冷媒后,重新充注
2 室外温度过高 在允许温度范围内使用
3 室外机出风、回风短路 调整安装位置
4 室外换热器灰尘过多 冲洗室外换热器
5 室外风机转速过低 检查室外风机及电容
6 室外风扇破损或转动受阻 检查室外风扇
7 室外机进、出风道被遮挡 去除遮挡物
电子膨胀阀开度过小或毛细排查检修电子膨胀阀或毛8 管脏堵 细管
制热过负荷
序号 原因 措施
1 系统冷媒过多 排出冷媒后,重新充注
2 室内温度过高 在允许温度范围内使用
3 室内机出风、回风短路 调整安装位置
4 室内机过滤网脏堵 清洗或更换室内过滤网
5 室内风机转速过低 检查室内风机及电容
6 室内风扇破损或转动受阻 检查室内风扇
7 室内机进、出风道被遮挡 去除遮挡物
8
电子膨胀阀开度过小或毛排查检修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细管脏堵 管
2024年3月6日发(作者:仰梦琪)
2.2 室外故障代码表
表1 室外机故障代码
故障
代码
故障名称 可能的失效原因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电控板电流采样电路故障。
整机过电流停机故障
2.电源电压过低导致的电流过大。
3.定速压缩机卡缸。
4.制冷过负荷。
5.制热过负荷。
4 EE数据错误
组件故障。
2.控制板EE组件控制电路异常。
组件插接错误。
1.室内机风扇被遮挡。
2.室内制冷环境温度过低或制热环境温度过高。
3.过滤网太脏,影响循环风量。
4.风管机因风道阻力过高,导致循环风量过小。
5.风量设定过低。
6.安装不当,送风回风短路。
1.室内外联机线接线错误。
2.室内外通讯连线松脱。
3.室内外通讯连线失效。
4.室内控制板失效。
5.室外控制板失效。
6.通信电路熔断器开路。
7.通信线选型不当。
1.电源电压不平衡度超过4%。
2.压缩机电源线回路存在线插松脱(比如其中一根相线脱落)。
3.交流接触器触点异常(比如其中一个触点不能有效连接)。
4.压缩机电机异常。
1.压缩机U相电源线回路存在断路。
2.U相电流采样的控制板存在故障。
3.压缩机电机故障。
1.压缩机V相电源线回路存在断路。
2.V相电流采样的控制板存故障排除措施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更换电控板组件。
2.正常保护。
3.更换压缩机。
4.见注3。
5.见注4。
1.更换EE组件。
2.更换控制板组件。
组件正确装配。
1.去除遮挡物。
2.正常保护,温度正常后,可自动恢复正常。
3.清洗过滤网。
4.减小风道阻力(如风量调节阀、风道长度等需重新检查)。
5.将风速设定到高速风。
6.调整安装安装方案,避免回风短路。
1.更正室内外联机线。
2.重新配线。
3.更换连接线或者联机线。
4.更换内控板。
5.更换外控板。
6.检查通信电路,排除短路故障,调整拨码开关,短路熔断器。
7.按照安装说明书选用合适的通信线。
1
室外环温传感器故障
2
室外盘管传感器故障
3
5
制冷冻结保护(制冷室内盘管温度过低)
或制热过载保护(制热室内盘管温度过高)
7
室内外通讯故障
8
相电流不平衡故障
1.正常保护,待电源电压恢复正常后故障消除。
2.按照电气接线图重新配线。
3.更换交流接触器。
4.更换压缩机。
9
U相电流缺相故障
1.消除U相电源线断路故障(更换有问题连接线或者重新配线)。
2.更换室外主控板。
3.更换压缩机。
1.消除V相电源线断路故障(更换有问题连接线或者重新配线)。
2.更换室外主控板。
10
V相电流缺相故障
11 相序错误故障
12 电压缺相故障
13
压缩机过热保护器动作
14
高压开关动作保护/高压压力保护停机
15
低压开关动作保护/低压压力保护停机
在故障。
3.压缩机电机故障。
1.三相供电电源异常。
2.室外机电气系统配线错误。
3.室外主控板故障。
1.三相供电电源异常。
2.室外机电气系统配线错误。
3.室外主控板故障。
1. 过热保护器线插松脱。
2. 过热保护器故障(正常温度下短路,过热时开路)。
3. 系统缺冷媒而导致排气温度过高。
4.联机管过长,而没有追加足够的冷媒。
5. 电子膨胀阀故障(开度过小)。
6.主控板故障。
1. 高压保护器线插松脱。
2. 高压保护器故障(正常温度下短路,过热时开路)。
3.主控板异常。
4.制冷过负荷。
5.制热过负荷。
1.低压开关故障(正常压力下短路,压力超标后开路)。
2.低压开关连接线存在线插松脱。
3.系统缺冷媒。
4.制热运行,外机膨胀阀故障(开度过小)。
5.主控板异常。
系统过负荷。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交流电压>275V或者<160V。
2.驱动板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更换压缩机。
1.正常保护,待电源电压恢复正常后故障消除。
2.按照电气接线图重新配线,消除配线错误。
3.更换室外主控板。
1.正常保护,待电源电压恢复正常后故障消除。
2.按照电气接线图重新配线,消除配线错误。
3.更换室外主控板。
1.重新配线。
2.更换过热保护器,或检查端子、接插件是否因接触不良而开路。
3.补充冷媒。
4.补充冷媒。
5. 检修电子膨胀阀。
6.更换主控板。
1.重新配线。
2.更换高压保护器,或检查端子、接插件是否因接触不良而开路。
3.更换主控板。
4.见注3。
5.见注4。
1.重新配线。
2.更换低压开关,或检查端子、接插件是否因接触不良而开路。
3.补充冷媒。
4. 检查外机电子膨胀阀。
5. 更换主控板。
见注3。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正常保护,待电源恢复正常后故障消除。
2.更换驱动板。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16 制冷过载保护
排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17
18 交流电压异常
19
吸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20
冷凝器入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21
冷凝器出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除霜传感器故障
22
23
膨胀阀A细管传感器故障
24
膨胀阀B细管传感器故障
25
膨胀阀C细管传感器故障
26
膨胀阀D细管传感器故障
27
膨胀阀A粗管传感器故障
28
膨胀阀B粗管传感器故障
29
膨胀阀C粗管传感器故障
30
膨胀阀D粗管传感器故障
排气压力过高故障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 制冷过负荷。
2.制热过负荷。
1.系统缺冷媒。
2.制热运行,外机膨胀阀故障(开度过小)。
3. 制热运行,室外温度过低。
1.电流传感器连接线配线错误。
2.电流传感器故障。
3.电流传感器采样电路故障。
1.电压传感器连接线配线错误。
2.电压传感器故障。
3.电压传感器采样电路故障。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故障。
3.传感器采样电路故障。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故障。
3.传感器采样电路故障。
1.驱动板连接线线插松脱。
2.驱动板连接线接线错误。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见注3。
2.见注4。
1.补充冷媒。
2.检查外机电子膨胀阀。
3.在允许温度范围内运行。
1.按照接线图重新配线。
2.更换电流传感器(如果传感器固定在主控板上则更换室外主控板)。
3.更换室外主控板。
1.按照接线图重新配线。
2.更换电压传感器(如果传感器固定在主控板上则更换室外主控板)。
3.更换室外主控板。
1.重新配线。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室外主控板。
1.重新配线。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室外主控板。
1.对驱动板连接线重新配线。
2.更正驱动板上错误配线。
31
32
吸气压力过低故障
41
电流传感器故障
42
电压传感器故障
43
高压压力传感器故障
低压压力传感器故障
驱动板故障
44
45
46
47
48
49
91
92
93
94
95
96
3.供电电源异常(电压过高、过低或者频率不正确)。
4.驱动板故障。
1.主控板与驱动板连接线松脱。
室外主控板与2.主控板与驱动板连接线断驱动板通信故路。
障
3.驱动板故障。
4.主控板故障。
1.系统缺冷媒而导致排气温度过高。
2.联机管过长,而没有追加排气温度过高足够的冷媒。
故障
3.节流器件故障。
4.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排气温度过高。
1.直流风机连接线线插松脱。
室外直流风机2.直流风机连接线断路。
故障1(上风机) 3.直流风机故障。
4.直流风机驱动电路故障。
5.风扇叶片转动受阻。
1.直流风机连接线线插松脱。
室外直流风机2.直流风机连接线断路。
故障2(下风机) 3.直流风机故障。
4.直流风机驱动电路故障。
5.风扇叶片转动受阻。
1.室外机环境温度过高。
2.室外机风扇电机转速偏低(如果采用的是交流电机)。
IPM过热停机故3.室外机安装环境散热不障
良。
4.室外机电源电压偏低,导致发热量大。
1.电子膨胀阀过滤网脏堵。
2.室内室外环境温度相差过大。
压缩比过大故3.系统缺冷媒。
障 4.电子膨胀阀开度过小或毛细管脏堵
5. 制热运行,室外温度过低。
内机数量与设1.室内机没有全部上电。
定数量不一致2.内机数量设定错误。
故障 3.新增加或移除了室内机。
室外机地址与同一总线上的外机地址冲突
其它外机地址重复。
冷媒严重超量系统中冷媒过多导致异常。
停机故障
冷媒严重不足系统中冷媒不足导致异常。
停机故障
1.四通阀线圈线插松脱。
2.四通阀线圈故障。
3.四通阀故障。
4.四通阀驱动板故障。
3.正常保护,待供电电源恢复正常后故障消除。
4.更换驱动板。
1.重新插接主控板与驱动板通信连接线。
2.更换通信连接线。
3.更换驱动板。
4.更换主控板。
1.补充冷媒。
2.补充冷媒。
3. 检查节流器件(电子膨胀阀开度过小或者毛细管堵)。
4.正常保护。
1.重新插接直流风机连接线。
2.更换直流风机。
3.更换直流风机。
4.更换直流风机驱动板(可能是主控板和驱动板)。
5.检查并排除风扇转动故障。
1.重新插接直流风机连接线。
2.更换直流风机。
3.更换直流风机。
4.更换直流风机驱动板(可能是主控板或驱动板)。
5.检查并排除风扇转动故障。
1.正常保护。
2.检查风机电容容量是否异常,更换风机电容。
3.正常保护。
4.正常保护。
1.更换电子膨胀阀组件。
2.温度恢复后,故障会自动排除。
3. 补充冷媒。
4.排查检修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
5.在允许温度范围内运行。
1.将室内机全部上电。
2.重新操作设定室内机数量。
3.重新操作设定室内机数量。
改变室外机的地址设定。
释放冷媒重新充注。
补充冷媒。
1.重新装配四通阀配线插座。
2.更换四通阀线圈。
3.更换四通阀。
4.更换四通阀驱动板。
97
四通阀换向失败故障
2.3 室内机故障代码表
表2 室内故障代码表
故障
代码
故障名称 可能的失效原因 故障排除措施
1.更换显示板。
2.更换显示板连接线。
3.更换显示板。
4.更换主控板。
1.调整面板,消除被卡状态。
2.重新装配上下位置开关和面板驱动电机连接线插座。
3.更换开关组件。
4.更换面板驱动电机。
5.更换内控板。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31
1.按键故障。
2.显示板连接线故障。
面板按键AD故障
3.显示板故障。
4.室内主控板故障。
面板不到位故障
(上下两个位置检测开关同时到位或者同时不到位)
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故障
1.面板被卡住。
2.开关、电机连接线线插松脱。
3.位置开关故障。
4.面板驱动电机故障。
5.内控板故障。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面板被卡住。
2.开关、电机连接线线插松脱。
3.位置开关故障。
4.面板驱动电机故障。
5.内控板故障。
32
33
34
室内盘管温度传感器故障
面板驱动故障
(上下两个面板位置检测开关未按照预订时序动作)
35
36 室内外通讯故障
37 湿度传感器故障
38 室内EE故障
室内直流风机故障
格栅保护
39
40
51 排水保护
52 格栅保护
1.调整面板,消除被卡状态。
2.重新装配上下位置开关和面板驱动电机连接线插座。
3.更换开关组件。
4.更换面板驱动电机。
5.更换内控板。
1.室内外联机线接线错误。 1.更正室内外联机线。
2.室内外通讯连线松脱。 2.重新配线。
3.室内外通讯连线失效。 3.更换连接线或者联机线。
4.室内控制板失效。 4.更换内控板。
5.室外控制板失效。 5.更换外控板。
1.传感器线插松脱。 1.重新配线。
2.传感器失效。 2.更换传感器。
3.主控板异常。 3.更换主控板。
组件故障。 1.更换EE组件。
2.控制板EE组件控制电路异常。 2.更换控制板组件。
组件插接错误。 组件正确装配。
1.直流风机线插松脱。 1.重新配线,确认配线正确。
2.内控板故障。 2.更换内控板。
3.风扇电机故障。 3.更换室内电机。
1.格栅安装不到位。 1.调整格栅,使其安装到位。
2.保护开关故障。 2.更换开关组件。
3.内控板故障。 3.更换内控板。
1.1检查排水管是否被异物堵塞,或者安装高度不合理。
1.接水盘水位超过安全水位。 1.2如果排水管安装和排水没有问题,且室内机2.水位开关线插松脱。 安装有排水泵,请确认水泵电机是否异常,如果3.水位开关故障。 异常请更换水泵电机。
4.主控板故障。 2.重新插线,确保水位开关电气连接正确。
3.更换水位开关。
4.更换主控板。
1.格栅安装不到位。 1.调整格栅,使其安装到位。
2.保护开关故障。 2.更换开关组件。
3.内控板故障。 3.更换内控板。
53
面板未到位
(上下两个位置检测开关同时到位或者同时不到位)
模式冲突
1.面板被卡住。
2.开关、电机连接线线插松脱。
3.位置开关故障。
4.面板驱动电机故障。
5.内控板故障。
1.用户对两台以上的室内机设定了互相冲突的运行模式。
1.室内机风扇被遮挡。
2.室内制冷环境温度过低。
3.过滤网太脏,影响循环风量。
4.风管机因风道阻力过高,导致循环风量过小。
5.风量设定过低。
6.安装不当,送风回风短路。
1.制冷过负荷。
2.制热过负荷。
1.两台或两台以上室内机设定地址相同。
1.同一室内机配多台线控器时,多个线控器地址相同。
1.室内外联机线接线错误。
2.室内外通讯连线松脱。
3.室内外通讯连线失效。
4.室内控制板失效。
5.室外控制板失效。
1.线控器连接线线插松脱。
2.线控器连接线断路。
3.线控器故障。
4.主控板故障。
1.过零信号检测电路异常。
55
56 防冻结保护
57
61
62
过负荷保护
室内地址重复
线控器地址重复
1.调整面板,消除被卡状态。
2.重新装配上下位置开关和面板驱动电机连接线插座。
3.更换开关组件。
4.更换面板驱动电机。
5.更换内控板。
1.重新设定室内机运行模式,同一室外机连接的内机避免出现相互冲突的运行模式。
1.去除遮挡物。
2.正常保护,温度正常后,可自动恢复正常。
3.清洗过滤网。
4.减小风道阻力(如风量调节阀、风道长度等需重新检查)。
5.将风速设定到高速风。
6.调整安装安装方案,避免回风短路。
1.见注3.
2.见注4.
1.重新设置室内机地址,避免地址重复。
1.重新设定线控器地址,避免地址重复。
1.更正室内外联机线。
2.重新配线。
3.更换连接线或者联机线。
4.更换内控板。
5.更换外控板。
1.重新装配线控器连接线。
2.更换线控器连接线。
3.更换线控器。
4.更换主控板。
1.更换室内主控板。
1.重新装配风机连接线,确认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风扇电机连接线。
3.更换风扇电机。
4.更换室内主控板。
5.检查并排除风扇转动故障。
1.更换EE组件。
2.更换控制板组件。
组件正确装配。
1.调整面板,消除被卡状态。
2.重新装配上下位置开关和面板驱动电机连接线插座。
3.更换开关组件。
4.更换面板驱动电机。
5.更换内控板。
1.更换显示板。
2.更换显示板连接线。
3.更换显示板。
4.更换主控板。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64 室内外通信故障
65
71
室内机无法接收线控器信息故障(主控板报此故障)
室内过零检测故障
72
73
1.电机线插松脱。
2.电机连接线断路。
室内风机故障 3.电机故障。
4.室内主控板故障。
5.风扇转动受阻。
组件故障。
室内EEPROM故障 2.控制板EE组件控制电路异常。
组件插接错误。
面板驱动故障
(上下两个面板位置检测开关未按照预订时序动作)
1.面板被卡住。
2.开关、电机连接线线插松脱。
3.位置开关故障。
4.面板驱动电机故障。
5.内控板故障。
74
80
81
82
83
1.按键故障。
2.显示板连接线故障。
面板按键AD故障
3.显示板故障。
4.室内主控板故障。
1.传感器线插松脱。
室内环境温度传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感器故障 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蒸发器入口温度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传感器故障 常)。
3.采样电路异常。
蒸发器中部温度1.传感器线插松脱。
传感器故障
84
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线控器温度传感器故障
出风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85
86
87
水侧入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88
水侧出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湿度传感器故障 89
FE
线控器与主控板通信故障(线控器报此故障)
ER
显示板与主控板通信故障(显示板报此故障)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线控器温度传感器异常。
2.线控器温度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传感器线插松脱。
2.传感器失效(感温头阻值异常)。
3.采样电路异常。
1.湿度传感器异常。
2.主控板异常。
1.线控器与主控板连接线线插松脱。
2.线控器与主控板连接线线序错误。
3.线控器与主控板连接线断路。
4.线控器异常。
5.主控板异常。
1.显示板与主控板连接线线插松脱。
2.显示板与主控板连接线线序错误。
3.显示板与主控板连接线断路。
4.显示板异常。
5.主控板异常。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更换线控器。
2.更换线控器。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整理传感器走线,确认传感器电气连接良好。
2.更换传感器组件。
3.更换控制板组件。
1.更换湿度传感器组件。
2.更换室内主控板。
1.重新配线。
2.更换线控器与主控板连接线。
3.更换线控器与主控板连接线。
4.更换线控器。
5.更换主控板。
1.重新配线。
2.更换显示板与主控板连接线。
3.更换显示板与主控板连接线。
4.更换显示板。
5.更换主控板。
注1:
目前商空大部分产品都设计有消防和门禁功能,默认状态下消防和门禁插座管脚和地线管脚短接,如果二者断路,则消防和门禁功能启用,空调器关机,且不能接收开关机信号。用户正常联机后,如果出现无法开机或开机30s后室内机自动关闭并且不提示故障代码,就有可能是消防和门禁功能在起保护作用,请检查消防和门禁插座接口配置是否正常。
注2:
如果用户开机后室内机报75、76、77、78号故障,请检查室内主控板上TEST插座是否被短接或者电控板上TEST检测电路存在短路。正常情况下,TEST功能插座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注3:制冷过负荷故障分析表
注4:制热过负荷故障分析
制冷过负荷
序号 原因 措施
1 系统冷媒过多 排出冷媒后,重新充注
2 室外温度过高 在允许温度范围内使用
3 室外机出风、回风短路 调整安装位置
4 室外换热器灰尘过多 冲洗室外换热器
5 室外风机转速过低 检查室外风机及电容
6 室外风扇破损或转动受阻 检查室外风扇
7 室外机进、出风道被遮挡 去除遮挡物
电子膨胀阀开度过小或毛细排查检修电子膨胀阀或毛8 管脏堵 细管
制热过负荷
序号 原因 措施
1 系统冷媒过多 排出冷媒后,重新充注
2 室内温度过高 在允许温度范围内使用
3 室内机出风、回风短路 调整安装位置
4 室内机过滤网脏堵 清洗或更换室内过滤网
5 室内风机转速过低 检查室内风机及电容
6 室内风扇破损或转动受阻 检查室内风扇
7 室内机进、出风道被遮挡 去除遮挡物
8
电子膨胀阀开度过小或毛排查检修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细管脏堵 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