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无尘室管理规范

IT圈 admin 46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7日发(作者:庆喜)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制ㆍ修订日

版 本

页 码

A-QS-MF-001

2014.5.27

A02

5 / 6

无尘室管理规范

会签部门

□品质管理部

□制造部

□ 工程部

□ 资材部

修订履历

版本

A00

A01

A02

生效日期

制/修订日期

2010.7.21

2014.4.17

2014.5.27

制定

修订页

制/修订内容 修订人

审核 批准

□ 营销部

□ 财务部

□行政人事部

新制订

明确定义了生产单位使用无尘2

室的管理职责

4 增加粘尘垫的更换要求并记录

6 增加对回风口过滤网的清洁

年 月 日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制ㆍ修订日

版 本

页 码

A-QS-MF-001

2014.5.27

A02

5 / 6

无尘室管理规范

1. 目的:

为使本公司的各等级无尘车间在使用与管理上有所规范与遵循,以维持良好的人员纪律与整洁安全的生产

环境,特订定「无尘车间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参访来宾、施工厂商使用与进出无尘车间的管理。

3.定义

3.1无尘室:Particle被控制在规定值内之房间;

3.2粒子(Particle):一般而言指0.001至1000μm之粒径的固体或液体之物质。

4.权责:

4.1员工个人:依据本规范的规定使用与进出无尘车间。

4.2单位直属主管:负责各无尘车间之人员、设备、物料的进出管理。

4.3工程单位:负责无尘室内设备运转维护管理、环境维护管理。

4.4品保单位:负责对进入无尘室的人员及设备等的ESD监控以及车间落尘量的监控。

4.5行政单位:负责无尘衣的套量与清洗。

4.6人事单位:负责新进人员的相关训练,安排师资与课程,并倡导本规范的相关规定,同时依人员的属性管制进出门。

4.7无尘室使用单位:各站负责人负责各自无尘室内部的日常清洁与维护,各项设备与仪器的管理维护与记录,并负责各无尘室的人员、物料与设备的进出与管制。

4.8资财单位:负责网帽,口罩,无尘纸,无尘布等无尘室耗材的采购与管理。

4.9来宾、厂商:经各生产部经理以上级主管(含)核准后始可进入相应的无尘车间; 不同作业车间因工作需要需进入其它作业区域时,需经对应的部门经理以上级主管(含)核准后始可进入相应的区域。

5.工作程序

5.1更衣室与无尘装备的管理

5.1.1无尘衣应整齐挂放在指定的衣架上存放备用, 个人专用的无尘鞋依识别号码放置在指定鞋柜中。

5.1.2穿着过的无尘衣、无尘鞋于每周五下班时,分类放置在更衣室内的塑料桶内,并送至清洗区域,由行政负责收回清洗,待行政清洗完成后,由部门指派人员清点后,分发至每个人,并由个人自行挂放在衣架上。

5.1.3严重污染或破损不堪使用的无尘衣,请通报直属主管与行政部门更换。

5.2无尘衣着装区分规定与注意事项

无 尘 衣 规 定

单位别

生产单位

品保单位

设备人员

研发/PE人员

无 尘 衣 颜 色 管 制

浅蓝色无尘衣

粉红色无尘衣

藏青色无尘衣

白色无尘衣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制ㆍ修订日

版 本

页 码

A-QS-MF-001

2014.5.27

A02

5 / 6

无尘室管理规范

5.2.1生产单位的袖章佩戴规定:

袖 章 佩 戴 规 定

生产岗位别

站 长

助 理

物 料 员

新 员 工

袖 章 颜 色 及 字 样 管 制

黄色底红色字(站长)

橙色底红色字(助理)

黄色底红色字(物料员)

粉红色底红色字(培训/新员工)

5.2.2本车间根据实际生产要求规定:固焊站所有人员必须穿连体的无尘鞋,其它工站可以穿四孔鞋。

5.2.3穿着程序:1.口罩2.网帽3.无尘衣4.无尘鞋5.戴静电手环。

5.2.3.1穿着规定

A.口罩:口、鼻必须覆盖在口罩内,并用手指压捏口罩上的定型软杆使其与鼻梁紧密贴合。

B.网帽:头发必须盖在网帽与无尘帽之内,不可露在防尘帽外。

C.无尘衣:拉链必须完全拉上,并用魔鬼毡固定无尘衣领口,手腕部份应藏于无尘衣袖内,识别证需挂于无尘衣外。

D.无尘鞋:必须完全包覆于无尘衣裤腿外面,并保持。

E.静电手环: 所有人员在进车间前必须在车间门口由IPQC监督检测静电手环是否正常,在作业时必须全程佩戴静电手环,静电手环配戴后,手腕带子上的导静电片必须与皮肤紧密接触。

5.2.4脱卸程序﹕

脱静电手环脱无尘鞋脱无尘衣脱口罩网帽衣服上衣架

5.2.5归位完整﹕脱卸无尘衣应避免接触到地板造成污染,无尘衣衣及无尘鞋脱卸后需整齐放回原衣架、柜内,口罩、网帽、更换后需丢弃在指定的垃圾筒内。

5.2.6无尘衣及无尘鞋每周至少清洗一次,每两年更换一次,若表面阻抗阻值在10的6-10次方兆以内时仍可延续使用,并需每三个月测试一次表面阻抗阻值。

5.3人员进入步骤

5.3.1个人外套(衣)等物品应挂于外更衣室指定的衣架上。

5.3.2进入内更衣室后需按无尘室的规定穿着无尘衣后进入风淋室,边转身边拍打全身,慢步进入无尘室,Air shower时间设定在15-20S .

5.3.3进入风淋区的人数最多二人(含)。

5.3.4进入无尘室之基本流程: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制ㆍ修订日

版 本

页 码

A-QS-MF-001

2014.5.27

A02

5 / 6

无尘室管理规范

污染区域脚踏粘垫更衣室戴口罩网帽穿无尘服鞋

脚踏粘垫风淋室无尘室

5.4工具、物料、产品等进出规定

5.4.1凡携入一般用具、物品进入无尘室时,皆需用无尘布、纯水或酒精擦拭,再以空气枪清洁,确保携入物品不会造成污染。

5.4.2任何人员不得经由安全门进出,唯紧急状况与搬迁大型机器及重物除外,其余小型物料概由传递箱或经风淋室传送。

5.4.3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料,应统一置于暂存区,待累积一定数量后清理至指定地点堆放。

原物料进入无尘室的程序:

原物料

去除外層包裝

外部清潔

移入無塵室

5.4.4生产设备进入无尘室的程序:

5.4.4.1大型设备:主要部件在车间外清洁,组装好之后进入车间;次要部件清洁后进入车间组装;总体组装完成后再进行表面清洁。

5.4.4.2小型设备:直接清洁后进入车间。

5.4.4.3上述设备进入无尘车间后需隔离使用24小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小型设备由风淋室旁边的人员进出通道进入,大型设备由逃生门进入。

5.4.5非部品所需的胶带,应控制使用场合,不得与产品直接接触。

5.5无尘室内相关规定事项

5.5.1本公司进入无尘室内的工作人员,应详读本管理规范,并由部门主管指派指导员,指导各项规定,如:灭火器,逃生路线与其它注意事项等,经考核通过后始得进入无尘室工作。

5.5.2下列情况不能进入无尘室:非本部门相关的作业人员、未经许可进入者、未依照规定穿着无尘衣、刚作完激烈运动者。

5.5.3无尘室内必须保持着衣状态,任何更换或调整必须在更衣室内进行。

5.5.4穿无尘鞋时,应穿著袜子以维持个人卫生,并应全脚穿入,不可踩住鞋后跟。

5.5.5任何人员进入各无尘室时必须依照各无尘室的着装规范着装后始得进入。

5.5.6任何无尘室的门应随时保持关闭,进出请勿频繁。

5.5.7无尘车间进出口前后两门不可同时开起。

5.5.8无尘室内严禁吸烟及饮食,吸烟者在吸烟后未超过10分钟不得进入无尘室。

5.5.9谈话时不可拉下口罩交谈。

5.5.10非因工作上的需要,不得坐卧在无尘室地板上。

5.5.11每天工作下班时,对工作桌、椅、机台及地板等须做清洁整理。清洁打扫工具需与生产设备做适当区隔,避免交互污染。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制ㆍ修订日

版 本

页 码

A-QS-MF-001

2014.5.27

A02

5 / 6

无尘室管理规范

5.5.12在无尘室内工作时,不得将无尘衣袖卷起。

5.5.13无尘室内使用的货架、推车等应置放于固定位置,不可随意挪移,并随时保持整洁。

5.5.14无尘室内设置的设备除财产编号及机器操作说明等标示外,不可有黏胶、贴纸等附着。设备需尽量使用抗静电材质制品。对于易刮伤的烤漆设备需采取适当的防刮措施。

5.5.15在无尘室内站长及以上干部若因工作需要,经单位主管核准后方可使用移动电话。

5.5.16在无尘室内严禁快速走动或追逐嬉戏,走路时鞋底不得拖地行走,并避免不必要的动作,以免乱流与微尘污染。

5.5.17无尘室内消防器材及逃生门周围不可堆放任何物品,室内应随时保持走道畅通。

5.5.18在无尘室内遇有紧急或意外等事件,请按指定之逃生方向,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无尘室。

5.5.19各无尘室内空间,由各使用部门负责日常清洁,每月固定全面清洁一次,粘尘垫每班分上午和下午更换共撕两次,由保洁员更换并填写《粘尘垫更换记录表》,各站区域负责人检查监督,外部整体清扫工作由行政部门委托专业清洁公司定期执行。

5.6设备与仪器使用管理

5.6.1各项设备与仪器由使用部门指派设备负责人管理,并撰写操作维护说明书,规定考核、操作、使用、维护、紧急处理程序等事项.

5.6.2各项设备与仪器必须经设备负责人考核通过,方可使用,未经考核通过的设备与仪器,严禁使用。

5.6.3设备与仪器之使用必须依各设备操作维护说明书的规定,使用完毕必须确实填写纪录。

5.6.4 若设备发生紧急状况,请以最快速度通知各设备负责人,并得依紧急处理程序作适当处置(例如:

按紧急关机按钮或执行关机程序)

5.7化学药品的使用管理:

5.7.1化学药品应放在指定之地点,并依危害特性予以分类存放。

5.7.2使用过的化学药品应立即加盖或旋紧,避免化学蒸气扩散,发生危险或影响工作。

5.7.3化学药品容器应明确标示内置的化学药品,并应张贴危害标示。

5.7.4存放的化学药品,应适量备用即可,不可存放过量以致危害工作环境,容器瓶需加注上限标示。

5.7.5各部门使用的化学药品必须准备现场张贴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使用化学品应参照物质安全数据表提示的安全卫生规定作业,做好相关保护,不可擅作主张以免发生危险。

5.7.6化学废液应分类倒于废液专用桶集中处理,废液桶必须标示清楚废液种类,不得任意排放。

5.8维修或施工规定事项

5.8.1若各部门有需厂务或施工支持时,申请施工的部门需负责事前与厂务和施工厂商协调无尘室施工的程序与方法,并负监督施工的责任。

5.8.2禁止利用砂轮机、电钻、电锯、手工锯、电焊机......工具施工,如有必要,需先做好防护措施(即以真空吸尘器吸尘,塑料纸铺于地板上)方可进行。

5.8.3工程施工后,应于施工处周围以吸尘器清理

5.9非生产人员进入无尘室的规定

5.9.1非生产人员包括厂务、总务、外部清洁人员、外部设备维护人员等。

5.9.2非生产人员在进入无尘室前需知会生产部门,并在进入及离开时作好相关登记。

5.9.3非产线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穿戴无尘衣,按照本规范所规定的步骤进入无尘室。

5.9.4在未经生产部门允许的情况下,进入无尘室的非生产人员不得做任何影响产线生产的行为。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制ㆍ修订日

版 本

页 码

A-QS-MF-001

2014.5.27

A02

5 / 6

无尘室管理规范

5.10 ESD量测及监控

5.10.1每天检查人员防静电手环及每月检查防静电鞋的有效性并记录。

5.10.2每天由IPQC负责监督人员量测。

5.10.3若无尘服或防静电手环失效,需立即更换。

5.10.4每天检查设备、工具、桌子的接地情况是否良好并作记录。

5.10.5每月检查所有设备、工具、桌子ESD接地阻抗并记录。

5.10.6每季度对接地阻抗值进行一次量测并记录。

5.11落尘量量测及监控

5.11.1检验频率及数量:

每周对车间各工站进行量测,每个工站取3个点,每个点测量3次,取中间值,最后记录这三个点的

平均值作为量测数据。

5.11.2测试要求:

5.11.2.1 测试仪微粒选择基准:0.5um,

测量的含尘浓度 ≤ 10000(个/ft3);

5.11.2.2 测试时,测试点离地面1.0m~1.2m;

5.11.2.3使用的尘埃粒子计数器测量数据需乘以10。

5.11.2.4 二楼非无尘车间的测量要求:

A.测试仪微粒选择基准:0.5um,

测量的含尘浓度 ≤ 100000(个/ft3);

B.测试时,测试点离地面1.0m~1.2m;

C.使用的尘埃粒子计数器测量数据需乘以10。

5.11.3落尘量检测异常处理流程:

5.11.3.1 品质部检测的结果不符合标准时,应马上开出品质异常通知生产组长/工程部;

5.11.3.2 制造部门收到异常通知后应马上通知相关技术员进行原因分析和改善对策;

5.11.3.3 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做出改善对策后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改善;

5.11.3.4改善对策落实后,通知品质部人员再次进行检测确认;

5.11.3.5品质部记录落尘量检测的结果并保存。

5.12 无尘室的清洁

无尘室每日需进行清洁,以维持室内的洁净度。同时所有回风口需要编号管理,并对过滤网按月清洗一次,同时记录在《回风口过滤网清洗记录表》上。

6.相关文件

6.1 《无尘服穿着规范》-------------------------A-QS-MF-002

6.2 《风淋室进出规范》-------------------------A-QS-MF-003

7.相关记录

7.1《粘尘垫更换记录表》------------------------A-QR-MF-005

7.2《落尘量测试记录表》------------------------A-QR-MF-006

7.3《静电环检查记录表》------------------------A-QR-MF-007

7.4《接地阻抗量测记录表》----------------------A-QR-MF-008

7.5《ESD防静电检测记录表》--------------------A-QR-MF-009

7.6《机台/设备每日静电接地情况点检表》---------A-QR-MF-010

7.7《回风口过滤网清洗记录表》------------------A-QR-MF-011

2024年3月7日发(作者:庆喜)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制ㆍ修订日

版 本

页 码

A-QS-MF-001

2014.5.27

A02

5 / 6

无尘室管理规范

会签部门

□品质管理部

□制造部

□ 工程部

□ 资材部

修订履历

版本

A00

A01

A02

生效日期

制/修订日期

2010.7.21

2014.4.17

2014.5.27

制定

修订页

制/修订内容 修订人

审核 批准

□ 营销部

□ 财务部

□行政人事部

新制订

明确定义了生产单位使用无尘2

室的管理职责

4 增加粘尘垫的更换要求并记录

6 增加对回风口过滤网的清洁

年 月 日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制ㆍ修订日

版 本

页 码

A-QS-MF-001

2014.5.27

A02

5 / 6

无尘室管理规范

1. 目的:

为使本公司的各等级无尘车间在使用与管理上有所规范与遵循,以维持良好的人员纪律与整洁安全的生产

环境,特订定「无尘车间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参访来宾、施工厂商使用与进出无尘车间的管理。

3.定义

3.1无尘室:Particle被控制在规定值内之房间;

3.2粒子(Particle):一般而言指0.001至1000μm之粒径的固体或液体之物质。

4.权责:

4.1员工个人:依据本规范的规定使用与进出无尘车间。

4.2单位直属主管:负责各无尘车间之人员、设备、物料的进出管理。

4.3工程单位:负责无尘室内设备运转维护管理、环境维护管理。

4.4品保单位:负责对进入无尘室的人员及设备等的ESD监控以及车间落尘量的监控。

4.5行政单位:负责无尘衣的套量与清洗。

4.6人事单位:负责新进人员的相关训练,安排师资与课程,并倡导本规范的相关规定,同时依人员的属性管制进出门。

4.7无尘室使用单位:各站负责人负责各自无尘室内部的日常清洁与维护,各项设备与仪器的管理维护与记录,并负责各无尘室的人员、物料与设备的进出与管制。

4.8资财单位:负责网帽,口罩,无尘纸,无尘布等无尘室耗材的采购与管理。

4.9来宾、厂商:经各生产部经理以上级主管(含)核准后始可进入相应的无尘车间; 不同作业车间因工作需要需进入其它作业区域时,需经对应的部门经理以上级主管(含)核准后始可进入相应的区域。

5.工作程序

5.1更衣室与无尘装备的管理

5.1.1无尘衣应整齐挂放在指定的衣架上存放备用, 个人专用的无尘鞋依识别号码放置在指定鞋柜中。

5.1.2穿着过的无尘衣、无尘鞋于每周五下班时,分类放置在更衣室内的塑料桶内,并送至清洗区域,由行政负责收回清洗,待行政清洗完成后,由部门指派人员清点后,分发至每个人,并由个人自行挂放在衣架上。

5.1.3严重污染或破损不堪使用的无尘衣,请通报直属主管与行政部门更换。

5.2无尘衣着装区分规定与注意事项

无 尘 衣 规 定

单位别

生产单位

品保单位

设备人员

研发/PE人员

无 尘 衣 颜 色 管 制

浅蓝色无尘衣

粉红色无尘衣

藏青色无尘衣

白色无尘衣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制ㆍ修订日

版 本

页 码

A-QS-MF-001

2014.5.27

A02

5 / 6

无尘室管理规范

5.2.1生产单位的袖章佩戴规定:

袖 章 佩 戴 规 定

生产岗位别

站 长

助 理

物 料 员

新 员 工

袖 章 颜 色 及 字 样 管 制

黄色底红色字(站长)

橙色底红色字(助理)

黄色底红色字(物料员)

粉红色底红色字(培训/新员工)

5.2.2本车间根据实际生产要求规定:固焊站所有人员必须穿连体的无尘鞋,其它工站可以穿四孔鞋。

5.2.3穿着程序:1.口罩2.网帽3.无尘衣4.无尘鞋5.戴静电手环。

5.2.3.1穿着规定

A.口罩:口、鼻必须覆盖在口罩内,并用手指压捏口罩上的定型软杆使其与鼻梁紧密贴合。

B.网帽:头发必须盖在网帽与无尘帽之内,不可露在防尘帽外。

C.无尘衣:拉链必须完全拉上,并用魔鬼毡固定无尘衣领口,手腕部份应藏于无尘衣袖内,识别证需挂于无尘衣外。

D.无尘鞋:必须完全包覆于无尘衣裤腿外面,并保持。

E.静电手环: 所有人员在进车间前必须在车间门口由IPQC监督检测静电手环是否正常,在作业时必须全程佩戴静电手环,静电手环配戴后,手腕带子上的导静电片必须与皮肤紧密接触。

5.2.4脱卸程序﹕

脱静电手环脱无尘鞋脱无尘衣脱口罩网帽衣服上衣架

5.2.5归位完整﹕脱卸无尘衣应避免接触到地板造成污染,无尘衣衣及无尘鞋脱卸后需整齐放回原衣架、柜内,口罩、网帽、更换后需丢弃在指定的垃圾筒内。

5.2.6无尘衣及无尘鞋每周至少清洗一次,每两年更换一次,若表面阻抗阻值在10的6-10次方兆以内时仍可延续使用,并需每三个月测试一次表面阻抗阻值。

5.3人员进入步骤

5.3.1个人外套(衣)等物品应挂于外更衣室指定的衣架上。

5.3.2进入内更衣室后需按无尘室的规定穿着无尘衣后进入风淋室,边转身边拍打全身,慢步进入无尘室,Air shower时间设定在15-20S .

5.3.3进入风淋区的人数最多二人(含)。

5.3.4进入无尘室之基本流程: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制ㆍ修订日

版 本

页 码

A-QS-MF-001

2014.5.27

A02

5 / 6

无尘室管理规范

污染区域脚踏粘垫更衣室戴口罩网帽穿无尘服鞋

脚踏粘垫风淋室无尘室

5.4工具、物料、产品等进出规定

5.4.1凡携入一般用具、物品进入无尘室时,皆需用无尘布、纯水或酒精擦拭,再以空气枪清洁,确保携入物品不会造成污染。

5.4.2任何人员不得经由安全门进出,唯紧急状况与搬迁大型机器及重物除外,其余小型物料概由传递箱或经风淋室传送。

5.4.3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料,应统一置于暂存区,待累积一定数量后清理至指定地点堆放。

原物料进入无尘室的程序:

原物料

去除外層包裝

外部清潔

移入無塵室

5.4.4生产设备进入无尘室的程序:

5.4.4.1大型设备:主要部件在车间外清洁,组装好之后进入车间;次要部件清洁后进入车间组装;总体组装完成后再进行表面清洁。

5.4.4.2小型设备:直接清洁后进入车间。

5.4.4.3上述设备进入无尘车间后需隔离使用24小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小型设备由风淋室旁边的人员进出通道进入,大型设备由逃生门进入。

5.4.5非部品所需的胶带,应控制使用场合,不得与产品直接接触。

5.5无尘室内相关规定事项

5.5.1本公司进入无尘室内的工作人员,应详读本管理规范,并由部门主管指派指导员,指导各项规定,如:灭火器,逃生路线与其它注意事项等,经考核通过后始得进入无尘室工作。

5.5.2下列情况不能进入无尘室:非本部门相关的作业人员、未经许可进入者、未依照规定穿着无尘衣、刚作完激烈运动者。

5.5.3无尘室内必须保持着衣状态,任何更换或调整必须在更衣室内进行。

5.5.4穿无尘鞋时,应穿著袜子以维持个人卫生,并应全脚穿入,不可踩住鞋后跟。

5.5.5任何人员进入各无尘室时必须依照各无尘室的着装规范着装后始得进入。

5.5.6任何无尘室的门应随时保持关闭,进出请勿频繁。

5.5.7无尘车间进出口前后两门不可同时开起。

5.5.8无尘室内严禁吸烟及饮食,吸烟者在吸烟后未超过10分钟不得进入无尘室。

5.5.9谈话时不可拉下口罩交谈。

5.5.10非因工作上的需要,不得坐卧在无尘室地板上。

5.5.11每天工作下班时,对工作桌、椅、机台及地板等须做清洁整理。清洁打扫工具需与生产设备做适当区隔,避免交互污染。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制ㆍ修订日

版 本

页 码

A-QS-MF-001

2014.5.27

A02

5 / 6

无尘室管理规范

5.5.12在无尘室内工作时,不得将无尘衣袖卷起。

5.5.13无尘室内使用的货架、推车等应置放于固定位置,不可随意挪移,并随时保持整洁。

5.5.14无尘室内设置的设备除财产编号及机器操作说明等标示外,不可有黏胶、贴纸等附着。设备需尽量使用抗静电材质制品。对于易刮伤的烤漆设备需采取适当的防刮措施。

5.5.15在无尘室内站长及以上干部若因工作需要,经单位主管核准后方可使用移动电话。

5.5.16在无尘室内严禁快速走动或追逐嬉戏,走路时鞋底不得拖地行走,并避免不必要的动作,以免乱流与微尘污染。

5.5.17无尘室内消防器材及逃生门周围不可堆放任何物品,室内应随时保持走道畅通。

5.5.18在无尘室内遇有紧急或意外等事件,请按指定之逃生方向,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无尘室。

5.5.19各无尘室内空间,由各使用部门负责日常清洁,每月固定全面清洁一次,粘尘垫每班分上午和下午更换共撕两次,由保洁员更换并填写《粘尘垫更换记录表》,各站区域负责人检查监督,外部整体清扫工作由行政部门委托专业清洁公司定期执行。

5.6设备与仪器使用管理

5.6.1各项设备与仪器由使用部门指派设备负责人管理,并撰写操作维护说明书,规定考核、操作、使用、维护、紧急处理程序等事项.

5.6.2各项设备与仪器必须经设备负责人考核通过,方可使用,未经考核通过的设备与仪器,严禁使用。

5.6.3设备与仪器之使用必须依各设备操作维护说明书的规定,使用完毕必须确实填写纪录。

5.6.4 若设备发生紧急状况,请以最快速度通知各设备负责人,并得依紧急处理程序作适当处置(例如:

按紧急关机按钮或执行关机程序)

5.7化学药品的使用管理:

5.7.1化学药品应放在指定之地点,并依危害特性予以分类存放。

5.7.2使用过的化学药品应立即加盖或旋紧,避免化学蒸气扩散,发生危险或影响工作。

5.7.3化学药品容器应明确标示内置的化学药品,并应张贴危害标示。

5.7.4存放的化学药品,应适量备用即可,不可存放过量以致危害工作环境,容器瓶需加注上限标示。

5.7.5各部门使用的化学药品必须准备现场张贴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使用化学品应参照物质安全数据表提示的安全卫生规定作业,做好相关保护,不可擅作主张以免发生危险。

5.7.6化学废液应分类倒于废液专用桶集中处理,废液桶必须标示清楚废液种类,不得任意排放。

5.8维修或施工规定事项

5.8.1若各部门有需厂务或施工支持时,申请施工的部门需负责事前与厂务和施工厂商协调无尘室施工的程序与方法,并负监督施工的责任。

5.8.2禁止利用砂轮机、电钻、电锯、手工锯、电焊机......工具施工,如有必要,需先做好防护措施(即以真空吸尘器吸尘,塑料纸铺于地板上)方可进行。

5.8.3工程施工后,应于施工处周围以吸尘器清理

5.9非生产人员进入无尘室的规定

5.9.1非生产人员包括厂务、总务、外部清洁人员、外部设备维护人员等。

5.9.2非生产人员在进入无尘室前需知会生产部门,并在进入及离开时作好相关登记。

5.9.3非产线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穿戴无尘衣,按照本规范所规定的步骤进入无尘室。

5.9.4在未经生产部门允许的情况下,进入无尘室的非生产人员不得做任何影响产线生产的行为。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制ㆍ修订日

版 本

页 码

A-QS-MF-001

2014.5.27

A02

5 / 6

无尘室管理规范

5.10 ESD量测及监控

5.10.1每天检查人员防静电手环及每月检查防静电鞋的有效性并记录。

5.10.2每天由IPQC负责监督人员量测。

5.10.3若无尘服或防静电手环失效,需立即更换。

5.10.4每天检查设备、工具、桌子的接地情况是否良好并作记录。

5.10.5每月检查所有设备、工具、桌子ESD接地阻抗并记录。

5.10.6每季度对接地阻抗值进行一次量测并记录。

5.11落尘量量测及监控

5.11.1检验频率及数量:

每周对车间各工站进行量测,每个工站取3个点,每个点测量3次,取中间值,最后记录这三个点的

平均值作为量测数据。

5.11.2测试要求:

5.11.2.1 测试仪微粒选择基准:0.5um,

测量的含尘浓度 ≤ 10000(个/ft3);

5.11.2.2 测试时,测试点离地面1.0m~1.2m;

5.11.2.3使用的尘埃粒子计数器测量数据需乘以10。

5.11.2.4 二楼非无尘车间的测量要求:

A.测试仪微粒选择基准:0.5um,

测量的含尘浓度 ≤ 100000(个/ft3);

B.测试时,测试点离地面1.0m~1.2m;

C.使用的尘埃粒子计数器测量数据需乘以10。

5.11.3落尘量检测异常处理流程:

5.11.3.1 品质部检测的结果不符合标准时,应马上开出品质异常通知生产组长/工程部;

5.11.3.2 制造部门收到异常通知后应马上通知相关技术员进行原因分析和改善对策;

5.11.3.3 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做出改善对策后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改善;

5.11.3.4改善对策落实后,通知品质部人员再次进行检测确认;

5.11.3.5品质部记录落尘量检测的结果并保存。

5.12 无尘室的清洁

无尘室每日需进行清洁,以维持室内的洁净度。同时所有回风口需要编号管理,并对过滤网按月清洗一次,同时记录在《回风口过滤网清洗记录表》上。

6.相关文件

6.1 《无尘服穿着规范》-------------------------A-QS-MF-002

6.2 《风淋室进出规范》-------------------------A-QS-MF-003

7.相关记录

7.1《粘尘垫更换记录表》------------------------A-QR-MF-005

7.2《落尘量测试记录表》------------------------A-QR-MF-006

7.3《静电环检查记录表》------------------------A-QR-MF-007

7.4《接地阻抗量测记录表》----------------------A-QR-MF-008

7.5《ESD防静电检测记录表》--------------------A-QR-MF-009

7.6《机台/设备每日静电接地情况点检表》---------A-QR-MF-010

7.7《回风口过滤网清洗记录表》------------------A-QR-MF-011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