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发(作者:以静柏)
中国智能手表出口面临困境及升级之路
摘要: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实施,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量和出口额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中国的智能手表出口受到了限制,主要原因是:产品的分类标准不明确,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因此,对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制定和调整我国的贸易战略规划和促进相关企业的升级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智能手表;出口;困境;升级之路
1中国智能手表出口面临困境
1.1出口产品海关品目归类存疑
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在确定其关税限额和计算报关费用时,海关品目分类是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商品分类都是以产品的主要特性来进行分类,因此,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企业目前所面对的问题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一方面,一些国家把智能手表归入“通讯设备和配件”范畴。中国、美国和韩国等国参照智能手表的通讯功能,把它归入了85.17类的“通信设备和配件”的范畴。根据这一归属标准,美、韩等国家的智能手表由于属于电子和信息类别,可以享受零关税,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国的出口成本。另外,一些国家把智能表分为“钟表和其它表”两类。
1.2产品综合竞争力有限
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因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足而陷入了困境。根据艾媒金榜公布的《中国智能手表品牌排行榜》,中国智能手表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能力受到限制,苹果、 Fitbit、三星、佳明等国外厂商占据了80%的市场。具体来说,智能手表的功能可以分为运动和定位两种。一方面,体育功能性智能手表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作为智能手表的主力产品,体育功能在广大消费者中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苹果,颂拓,三星, Garmin等国内、外的许多智能手表制造商,都在大力开发体育功能性的产品。在这些当中,中国智能手表的运动机能产品大多只有一两天的寿命,与 Garmin公司的产品相比,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很小。而定位功能型的智能手表则缺乏竞争力。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定位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已广泛地运用到了许多生产、生活中,尤其是儿童智能手表。1.3出口地区结构有待拓展
根据海关统计,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量在2020年达到132个,但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的出口市场相对较弱。第一,欧洲的出口市场规模不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定位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的走失风险,因此,很多中国公司都在积极地研究和开发智能手表的过程。但是,随着欧洲对人权文化的重视,中国智能手表的定位功能因存在侵权窃听隐患问题,欧洲主要以德国为主导的国家对其进行了抵制,甚至对其进行了禁令。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地区的智能手表出口市场处于弱势地位。第二个是亚洲国家的出口市场比较大。中国智能手表的定位、运动记录、学习和教学等功能,都非常适合亚洲地区的消费者。再加上中国的教育环境和亚洲国家的相似,亚洲已经成为中国智能手表厂商的主要出口基地。
2升级之路
2.1利用《协调制度》,应对品目归类争议
第一,对《协调制度》中有关商品分类的规定进行了修订。在《协调制度》中,大多数品种的分类标准都有主观的判断,如果只根据其主要特点来判定,很可能会引发争端,从而引发贸易摩擦。中国海关应该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与其它协调委员会的合作伙伴进行协商,并将智能手表的特征、技术、功能等分类标准进行细化。第二,提高《协调制度》中商品分类纠纷的协商程度。鉴于各国海关在智能手表的分类上存在的分歧,中国应加强法律、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智能手表的出口综合谈判能力,为解决此类纠纷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完善《协调制度》中商品分类纠纷的处理机制。在中国的智能手表出口领域,多数采用的是外交协商的方式,或者是由 WTO的领导来决定。目前,中国可以利用《协调制度》的契机,通过健全争端解决机制,以公平、公正和普遍认同的方式,妥善处理智能手表的出口分类纠纷。
2.2深耕数智驱动战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应该利用其技术创新的优势,深入实施“数智”驱动的战略,在供求关系的基础上,赋予产品健康监测、提前预防等额外的作用,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一方面,对产品进行数字化的创新监控。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可以借助心率传感器等高科技技术,以数字化为导向,与各大医院建立联系,以精准的前沿监控技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对产品的创新防范能力给予了智能。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需要通过温感、风险筛查等技术手段,通过智能驱动的方式,与专业的医疗机构建立联系,通过温感监测和风险筛查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线上预约服务,加大产品吸引力。
2.3发挥用户粘性红利,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
一方面,要维持亚洲地区的市场支配地位;利用用户粘性红利,保持亚洲高份额的出口份额,是中国智能手表出口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准确地预测亚洲各国的发展趋势,并根据亚洲地区的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调整。二是要大力开发新的市场。基于中外教育、生活环境和理论的异同,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对其产品进行针对性的广告宣传,以开发新的市场。
2.4攻关核心专利壁垒,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第一,要健全我国的出口产品创新机制。突破技术创新壁垒,完善创新实践机制,强化创新成果转化,是中国智能手表出口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企业要建立一套基于产品、产业、外贸三个维度对接的创新研发体系,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品牌国际知名度及创新研发能力。二是要健全保护出口产品的创新体系。对于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来说,要充分发挥其创新动力,必须健全创新保障机制,提高创新成果的实际支持度。中国智能手表企业应该以科研单位为实践对象,在国家财政支持的支持下,依托技术、实验、实践三维载体,打造前沿研发机构,提升核心专利数量、质量及自主研发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智能手表出口增长显著,出口波动加大,出口功能相对集中,显示出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出口海关商品分类存在疑虑,功能产品的竞争力有限,出口区域失衡,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中国的智能手表出口面临困难。面对当前形势,中国应该从运用《协调制度》、深耕数智驱动战略、发挥用户粘性红利等方面,积极应对归类纠纷,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开拓出口市场,为智能手表出口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孙越. 儿童智能手表藏风险 多管齐下护“腕上安全”[N]. 科技日报,2022-08-30(005).DOI:10.28502/.2022.005014.
[2].智能腕表引领审美新风向[J].工业设计,2022(07):18.
[3]周思丹.结合智能手表的疲劳驾驶监测系统[J].现代信息科技,2022,6(11):166-168+:10.19850/.2096-4706.2022.011.042.
[4]韩维正. 中国智能手表创造更多惊喜[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4-01(010).DOI:10.28656/.2022.000964.
[5]梁张华.儿童智能手表行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探讨[J].通信管理与技术,2021(04):20-22.
2024年3月8日发(作者:以静柏)
中国智能手表出口面临困境及升级之路
摘要: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实施,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量和出口额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中国的智能手表出口受到了限制,主要原因是:产品的分类标准不明确,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因此,对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制定和调整我国的贸易战略规划和促进相关企业的升级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智能手表;出口;困境;升级之路
1中国智能手表出口面临困境
1.1出口产品海关品目归类存疑
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在确定其关税限额和计算报关费用时,海关品目分类是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商品分类都是以产品的主要特性来进行分类,因此,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企业目前所面对的问题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一方面,一些国家把智能手表归入“通讯设备和配件”范畴。中国、美国和韩国等国参照智能手表的通讯功能,把它归入了85.17类的“通信设备和配件”的范畴。根据这一归属标准,美、韩等国家的智能手表由于属于电子和信息类别,可以享受零关税,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国的出口成本。另外,一些国家把智能表分为“钟表和其它表”两类。
1.2产品综合竞争力有限
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因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足而陷入了困境。根据艾媒金榜公布的《中国智能手表品牌排行榜》,中国智能手表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能力受到限制,苹果、 Fitbit、三星、佳明等国外厂商占据了80%的市场。具体来说,智能手表的功能可以分为运动和定位两种。一方面,体育功能性智能手表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作为智能手表的主力产品,体育功能在广大消费者中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苹果,颂拓,三星, Garmin等国内、外的许多智能手表制造商,都在大力开发体育功能性的产品。在这些当中,中国智能手表的运动机能产品大多只有一两天的寿命,与 Garmin公司的产品相比,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很小。而定位功能型的智能手表则缺乏竞争力。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定位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已广泛地运用到了许多生产、生活中,尤其是儿童智能手表。1.3出口地区结构有待拓展
根据海关统计,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量在2020年达到132个,但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的出口市场相对较弱。第一,欧洲的出口市场规模不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定位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的走失风险,因此,很多中国公司都在积极地研究和开发智能手表的过程。但是,随着欧洲对人权文化的重视,中国智能手表的定位功能因存在侵权窃听隐患问题,欧洲主要以德国为主导的国家对其进行了抵制,甚至对其进行了禁令。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地区的智能手表出口市场处于弱势地位。第二个是亚洲国家的出口市场比较大。中国智能手表的定位、运动记录、学习和教学等功能,都非常适合亚洲地区的消费者。再加上中国的教育环境和亚洲国家的相似,亚洲已经成为中国智能手表厂商的主要出口基地。
2升级之路
2.1利用《协调制度》,应对品目归类争议
第一,对《协调制度》中有关商品分类的规定进行了修订。在《协调制度》中,大多数品种的分类标准都有主观的判断,如果只根据其主要特点来判定,很可能会引发争端,从而引发贸易摩擦。中国海关应该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与其它协调委员会的合作伙伴进行协商,并将智能手表的特征、技术、功能等分类标准进行细化。第二,提高《协调制度》中商品分类纠纷的协商程度。鉴于各国海关在智能手表的分类上存在的分歧,中国应加强法律、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智能手表的出口综合谈判能力,为解决此类纠纷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完善《协调制度》中商品分类纠纷的处理机制。在中国的智能手表出口领域,多数采用的是外交协商的方式,或者是由 WTO的领导来决定。目前,中国可以利用《协调制度》的契机,通过健全争端解决机制,以公平、公正和普遍认同的方式,妥善处理智能手表的出口分类纠纷。
2.2深耕数智驱动战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应该利用其技术创新的优势,深入实施“数智”驱动的战略,在供求关系的基础上,赋予产品健康监测、提前预防等额外的作用,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一方面,对产品进行数字化的创新监控。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可以借助心率传感器等高科技技术,以数字化为导向,与各大医院建立联系,以精准的前沿监控技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对产品的创新防范能力给予了智能。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需要通过温感、风险筛查等技术手段,通过智能驱动的方式,与专业的医疗机构建立联系,通过温感监测和风险筛查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线上预约服务,加大产品吸引力。
2.3发挥用户粘性红利,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
一方面,要维持亚洲地区的市场支配地位;利用用户粘性红利,保持亚洲高份额的出口份额,是中国智能手表出口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准确地预测亚洲各国的发展趋势,并根据亚洲地区的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调整。二是要大力开发新的市场。基于中外教育、生活环境和理论的异同,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对其产品进行针对性的广告宣传,以开发新的市场。
2.4攻关核心专利壁垒,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第一,要健全我国的出口产品创新机制。突破技术创新壁垒,完善创新实践机制,强化创新成果转化,是中国智能手表出口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企业要建立一套基于产品、产业、外贸三个维度对接的创新研发体系,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品牌国际知名度及创新研发能力。二是要健全保护出口产品的创新体系。对于中国智能手表的出口商来说,要充分发挥其创新动力,必须健全创新保障机制,提高创新成果的实际支持度。中国智能手表企业应该以科研单位为实践对象,在国家财政支持的支持下,依托技术、实验、实践三维载体,打造前沿研发机构,提升核心专利数量、质量及自主研发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智能手表出口增长显著,出口波动加大,出口功能相对集中,显示出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出口海关商品分类存在疑虑,功能产品的竞争力有限,出口区域失衡,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中国的智能手表出口面临困难。面对当前形势,中国应该从运用《协调制度》、深耕数智驱动战略、发挥用户粘性红利等方面,积极应对归类纠纷,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开拓出口市场,为智能手表出口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孙越. 儿童智能手表藏风险 多管齐下护“腕上安全”[N]. 科技日报,2022-08-30(005).DOI:10.28502/.2022.005014.
[2].智能腕表引领审美新风向[J].工业设计,2022(07):18.
[3]周思丹.结合智能手表的疲劳驾驶监测系统[J].现代信息科技,2022,6(11):166-168+:10.19850/.2096-4706.2022.011.042.
[4]韩维正. 中国智能手表创造更多惊喜[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4-01(010).DOI:10.28656/.2022.000964.
[5]梁张华.儿童智能手表行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探讨[J].通信管理与技术,2021(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