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苌思思)
维普资讯
2008年第9期
福 建 建 筑
No9・2008
总第123期
Fuj Jan Architecture&Construction
Vo1・123
支撑布置方式对具水平加强层全钢高层
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崔辉辉陶忠潘文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650224)
摘 要:框架一支撑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高层钢结构建筑。由于其自身刚度较小,水平荷载起控制作用,常需在高度方向设置水
平加强层。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对具水平加强层的全钢高层结构在不同支撑布置方式下进行了动
力特性分析。首先应用Ritz向量分析法对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基本动力特征参数。然后作了谱分析、时程分析。
通过分析对比,对不同支撑布置方式下具水平加强层高层结构的内力、变形以及方案优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 支撑抗震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73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04—6135(2008)O9一OO48~O4
Analysis of seismic behaviors of whole high--rise steel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layout of braces
Cuihuihui Taozhong Panweng
(Facul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of Ku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50224 1
Abstract:The braced frame system is widely adopted in high--rise whole steel structures.Level load plays controlling actions in
high rise buildings for its low stiffness,SO that the horizontal strengthened story is need usually.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whole high rise steel structures with horizontal strengthened story at vertical layout of braces through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ETABS is analysis in this paper.First,the structures own eleme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form mode anal—
ysis.Then analysis of response spectrum and Elastic time history method is used.Through the basis of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effect of high—rise building with horizontal strengthened story at different layout braces to internal force,displacement,energy
dissipating capability is studied.
Keywords:steel structure braces seismic analyrsis
由于高度限制,用于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框架体系常设置支
结构中支撑布置方式不同,结构侧向刚度相应改变l_2]。坚
撑。同时,为控制楼层的顶点位移及层间位移,可设置水平加 向支撑使得结构承受水平荷载时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具有水
强层 。增加支撑体系和水平加强层是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减
平加强层的全钢高层结构几种常见存在两道防线l4]。本支撑
少梁、柱用钢量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翻。
布置形式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支撑
布置方式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
1计算模型
1.1高层框架三维模型
本文所探讨的模型主体结构高176.7m,地上45层,地下
3层(其中首层作为结构嵌固端)。首层高及第二层高4.8m,
标准层层高3.9m。首层(第二层)和标准层结构布置图如图
【
Ⅲ
;
<
1、图2。梁柱构件及支撑截面尺寸见表1。结构楼面采用压型
vl _
,
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楼板厚100 mill,恒荷载为1.7kN/m2,活
、
,
荷载2.0 kN/m 。外挑边梁及电梯井线荷载首层6.2kN/m、标
准层4.7kN/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第二组。
表1梁柱构件及支撑截面尺寸
柱 主梁
图1首层(第二层)结构布置图
①~⑤轴口900×900X40 ̄40 BD轴与3、4轴间H800X300X 14X20
⑥轴 口1000X900X40X40 其它H800X250X14X20
次粱 支撑
作者简介:崔辉辉,1982年6月出生,男,硕士研究生,主要
H400×200×6×14 一、二层水平支撑HS00X500X24X38
从事结构工程方面研究。
收稿日期:2oo8一O4—29
H300×150X6×10 竖向支撑H400X400X22X30
1.2支撑布置方案
根据初选方案,选择5种典型的钢框架一支撑结构,支撑
维普资讯
2008年第9期总第123期 崔辉辉等・支撑布置方式对具水平加强层全钢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图2标准层结构布置图
均布置在外框柱间。支撑采用H400×400×22×30,各方案Y
向支撑布置方式见各立面图3,x向与Y向支撑布置类似。分
别为支撑布置在边跨和中跨及巨型支撑,边跨和中跨支撑沿高
度跨两层和四层,巨型支撑沿高度跨十层。由于在房屋一、二
层有使用需求,A到E轴线在5、6轴线问主梁与次梁全部抽
空,刚度较小,故在水平向布置了支撑。有限元分析模型用
ETABS建立并对其进行分析。
1.3水平加强层布置
前四种方案水平加强层布置分别在各方案中的第13、29
和45层(具体见图3),杆件与坚向支撑相同。第五种方案为
支撑跨十层的巨型支撑方案,略去加强层(顶层除外)。
方索… 痔寰: 方察髑 方 髓
图3支撑布置立面图
2计算结果
2.1楼层质量
根据ETABS计算所得各方案楼层重力如图四所示。可
知,楼层质量大小顺次为“方案四>方案三>方案一>方案五
>方案二”。在主要构件柱、梁及次梁和楼盖恒、活载一定的情
况下,楼层质量差别主要来自于支撑因素。而方案一与方案三
的楼层质量基本相同。
2.2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采用Ritz向量分析法,可考虑动力荷载的空间
作用效应。结构各方案计算所得的前6阶自振周期如表2。
图4楼层质量分布图
表2结构各方案模型自振周期比较(S)
编号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方案五
Mode 1 5.03253 4.82753 4.65157 4.65559 4.80335
Mode 2 3.88727 3.80372 4.4l437 4.443 14 4.44O46
Mode 3 2.73163 2.66449 2.665l3 2.50960 2.70970
Mode 4 1.49299 1.40346 1.36480 1.316O1 1.d3554
Mode 5 1.13373 1.10731 1.328l7 1.29243 1.30999
Mode 6 0.871l4 0.84564 0.84966 0.78091 0.89l6j
。 / o
.
54、O.7d 0.55、c1_70 o.56、(1.61 o.57、(1.60 o.53、().56
lVlooel、
支撑分布于边跨的方案三、四前六阶振型周期基本接近,
周期也最小,说明这两种方案各向刚度都较大,而支撑沿高度
跨两层或跨四层对其影响不大。支撑分布差别较大的方案二
(支撑在中跨,跨两层)与方案五第一、四周期(X向平动)也很
接近,但其它各阶振型周期差别较大。其中方案二第二周期
(Y向平动)比第一周期差别达1S多,两方向刚度有较大差别,
而方案五两方向刚度较为均匀。支撑分布于中间沿高度跨四
层的方案一刚度最小,且X向与Y向刚度差别最大。同时,以
上各方案中,第三振型周期与第一、二振型周期之比都<0.9,
扭转效应对各方案影响不大。
2.3反应谱分析
(1)计算方法
反应谱法是将动力问题转换为等效的静力问题来获得各
个振型的反应。采用的振型组合方法有:完全平方根组合法
(CQC法)、平方和平方根法(SRSS法)、组合总体振型组合法
(GMC法)及绝对值相加法(AlAS法),各分析方法都有其适用
性。从模态分析中看出,扭转效应影响不大,但考虑到地震作
用的不确定性及随机性,本方案仍采用可考虑平动扭转耦联
振动的CQC法,并取地震作用地偶然偏心为5 。
(2)计算结果
计算时取前45阶振型,使各方案振型质量参与系数达
9o 以上。计算得到的在单向地震作用下楼层剪力如图5、图
6。各方案楼层层间位移角如图7、图8所示。
O 5O00 1 0000 1 O00 20OO0
图5 X向楼层剪力(kN)
(3)内力及位移结果分析
计算所得结果及楼层剪力图5、图6可以看出,各方案楼
层两向剪力较为接近。相差比较小。
维普资讯
2008年第9期总第123期
45
4O
35
崔辉辉等・支撑布置方式对具水平加强层全钢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50・
钻蜘 如 一0 0
3O
25
警2O
1 5
10
5
,
1 lv
『 ::
I
l! ::
≮ :
r
f1 l
矗. I
舔l
一
方案
毛。黎二.
O
l二 l l …..
蔡.
l露一
方案网
r 一
方案j_£
5000 1 0000 l 5000 20000
1 00.0 —50.0 0.0 50.0 lO0.0
O
图6 Y向楼层剪力(kN)
图9小震作用X向最大水平位移(trim)
一
—
万案一
__.一
--
方案二
…
茺繁i.
方案四
黾
1 50
一
一
0.000 1.000 2.000
1 00 50 0 50 100
图7 X向层间位移角(*1000)
0
图1O小震作用Y向最大水平位移(ITIIYI)
40
35
30
25
2O
l 5
lO
0
-—・一方 窠一
- 聚
—
0
0.
0OO
+
1.000 2.000 3.000
一
—
方‘集i
方案四
._-疗案
图8 Y向层间位移角(*1000)
从各方案结构平面图和支撑布置来看,X向跨度比Y向
大,其刚度也较大,但位移角Y向差别比x向要小。由于方案
方案四在13、29及顶层布置了水平面加强层,层间位移角
在这几层X、Y向都相比小些,计算结果也看到,在这几层下面
出现了结构薄弱层。而方案五层间位移角变化趋势较为均匀,
没有上述问题。虽然Y向各支撑布置形式下层间位移角相比
差别较小,但是X向方案方案一、二比较接近,方案三、四和方
案五在局部13、29层外也比较接近。且方案二<方案一<方
案四<方案三,方案五介于方案四、五之问。
一~
图11大震作用X向最大水平位移(iYlm)
3时程分析
—+-琵 一
+
一
力 案二
3.1计算方法
采用适合Ⅱ类场地的EI—Centro波对各方案结构进行
试算,小震时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最大值取70 cm/S2,大震计算
取400 era/ 。各方案结构阻尼系数取0.02。
3.2计算结果
(1)楼层层间位移角
各方案在小震作用下楼层X向、Y向水平最大位移如图
9、图1O所示,大震见图l1、图12。
时程分析所得结果在此仅例出具代表性的楼层层间位移
角,结论其它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得结果一致,因此未全部
列出。
(2)结果分析
—-_-方案i
方案四
+方案五
图12大震作用Y向最大水平位移(1Tim)
无论从小震作用时程分析与大震时程分析最大水平位移
都可以看出,模态分析时得出的各方案结构刚度大者,其x
向,Y向最大水平位移小,即最大水平位移从小到大顺次大致
为:方案四<方案三<方案二<方案一,而方案五最大水平位
移其本介于方案三与方案四之间,且位移变化趋势较为平缓。
(下转第53页)
维普资讯
2008年第9期总第123期 黄云飞・浅议建筑结构含钢量问题 ・53・
1I.3.6.3条,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X时,表
i1.3.6--2中箍筋直径应增大2mm。也就是说,当梁受拉钢筋
采用HRB400级钢不仅能降低纵向钢筋配筋率,而且能减少
箍筋用量,从受力控制角度来看,三级钢优越性更明显。同时
可增加建筑物安全储备和混凝土结构强度,对高层和重要建筑
作用尤其显著。
此外,梁配筋结果每层均不同,归并时取大值配筋。建议
设计人员绘制施工图时对每层结构梁进行配筋。可每张图绘
制两层梁配筋,加括号予以区分节省图纸。虽然辛苦了点,但
可以节省配筋量。
(4)板筋选择
右,且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协调工作能力[4]。
(5)基础、桩基承台选筋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
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
小于0.15 。对于独立基础在满足抗剪、抗冲切和局部承压
情况下来确定基础的高度,计算底板受弯的配筋很多情况下都
是按0.15%构造配筋,从造价来看选用Ⅱ级钢更趋合理。
同理,对于桩基承台在满足抗剪、抗冲切和局部承压情况
下来确定承台的高度,计算承台受弯的配筋很多情况下也是按
构造配筋,而此时需按表9.5.1计算最小配筋率,比如:C30Ⅱ
级钢时:pm 一Max{0.2O ,0.45ft/fy)一Max{0.2O ,
现在市场上钢筋种类很多,如I级钢筋、Ⅱ级钢筋、Ⅲ级钢
筋、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等。大多数设计人员一般把设
计的重点放在配筋计算上,忽视了钢筋种类的选择。在满足结
构设计的前提下,选择造价低的钢筋方案,可以达到降低工程
造价的目的。如在一些大跨度板设计中,过去常采用ql0一 f
sol2I级钢筋,若采用9121I级钢筋,可减少30 的钢筋用量。
0.21 }一0.21 ;llI级钢时: 一Max{0.2O ,0.45ft/fy}
一
Max{0.2O ,0.18 }一0.2O ,两者相差0.21 一
0.20 一O.01 ,含钢量几乎接近。同样从造价来看选用Ⅱ级
钢更趋合理。
6小结
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不可忽视。建筑结构方案选
型、概念设计及保证结构整体安全可靠是我们结构优化设计的
按我省现行材料价格信息,I级912钢筋5830元/t,Ⅱ级912
钢筋5370元/t。显然,使用Ⅱ级钢筋要经济得多。Ⅲ级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是近年来推广使用的新型钢筋。冷
轧带肋钢筋是以普通低碳钢或低合金钢热扎园盘条为母材,经
冷轧减径后在其表面冷轧成具有三面或二面月牙形横肋的钢
筋。在现浇板中大多数用 ̄p6一(p12热轧I级钢,强度值
前提。在运用一个或多个程序参与计算比较过程中,对如何控
制扭转、合理分配层间刚度等多下功夫。此外,承重构件截面
合理取值,施工图设计钢筋选择等都需要我们对作品精雕细
刻,精益求精。该加强部位定加强,不该浪费处可积少成多节
省配料。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得专家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共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出点点子。
210MPa。若用冷轧带肋550级代替,其强度值340MPa。用等
强代换计算,可节省用钢量(1—21O÷340)×100%一38%。且
参考文献
[1]JOJ一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Es].
[3]GB5OO10--2OO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4]http://co.163.com/r_p_4.htm.
它们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相当于光面钢筋的三倍以上。冷轧
扭钢筋,是将低碳钢热轧园盘条经专用钢筋冷轧扭机调直,冷
轧并冷扭一次成型,具有规定截面形状和节距的连续螺旋状钢
筋。由于其截面形式的变化,使其强度提高近一倍,连续螺旋
状与混凝土的握裹力提高近8O 。不仅节约钢筋用量35 左
(上接第5O页)
4结论与建议
(4)本文探讨的高层全钢结构第一、二层平面由于部分梁
被抽空,虽在水平向楼盖平面内布置了支撑,但在结构底下几
层也同样存在刚度突变,对结构下部几层柱,楼层内力存在应
力集中等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支撑的布置形式对高层钢结构的自振周期有较大影
响,合理的布置可使高层钢结构自振周期得到有效控制,支撑
布置在边跨结构刚度比中间跨要大,但层间位移角也同样会相
对大些,而巨型支撑结构刚度、层间位移角和结构水平最大位
移均处于前两种支撑布置方式之间。
(2)水平加强层对结构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得以有效控制,
E8徐培福.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但由于结构局部刚度突变,设计时应慎重处理。
(3)五种支撑布置方案的结构的抗震性能,结论列于表3。
表3五种支撑布置方案比较
E2]黄怡,王元清,石永久.支撑布置方式对多高层钢结构
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EM].
[3]沈国庆,陈宏,王元清,石永久.具有水平加强层高层
钢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分析EM].
E4]黄怡,王元清,陈宏,温四清.水平加强层对超高层钢
结构一支撑结构的影 ̄SEM].
Es] ̄L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
究院.ETABS中文版使用指南Ez].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4.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苌思思)
维普资讯
2008年第9期
福 建 建 筑
No9・2008
总第123期
Fuj Jan Architecture&Construction
Vo1・123
支撑布置方式对具水平加强层全钢高层
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崔辉辉陶忠潘文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650224)
摘 要:框架一支撑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高层钢结构建筑。由于其自身刚度较小,水平荷载起控制作用,常需在高度方向设置水
平加强层。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对具水平加强层的全钢高层结构在不同支撑布置方式下进行了动
力特性分析。首先应用Ritz向量分析法对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基本动力特征参数。然后作了谱分析、时程分析。
通过分析对比,对不同支撑布置方式下具水平加强层高层结构的内力、变形以及方案优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 支撑抗震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73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04—6135(2008)O9一OO48~O4
Analysis of seismic behaviors of whole high--rise steel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layout of braces
Cuihuihui Taozhong Panweng
(Facul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of Ku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50224 1
Abstract:The braced frame system is widely adopted in high--rise whole steel structures.Level load plays controlling actions in
high rise buildings for its low stiffness,SO that the horizontal strengthened story is need usually.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whole high rise steel structures with horizontal strengthened story at vertical layout of braces through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ETABS is analysis in this paper.First,the structures own eleme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form mode anal—
ysis.Then analysis of response spectrum and Elastic time history method is used.Through the basis of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effect of high—rise building with horizontal strengthened story at different layout braces to internal force,displacement,energy
dissipating capability is studied.
Keywords:steel structure braces seismic analyrsis
由于高度限制,用于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框架体系常设置支
结构中支撑布置方式不同,结构侧向刚度相应改变l_2]。坚
撑。同时,为控制楼层的顶点位移及层间位移,可设置水平加 向支撑使得结构承受水平荷载时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具有水
强层 。增加支撑体系和水平加强层是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减
平加强层的全钢高层结构几种常见存在两道防线l4]。本支撑
少梁、柱用钢量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翻。
布置形式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支撑
布置方式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
1计算模型
1.1高层框架三维模型
本文所探讨的模型主体结构高176.7m,地上45层,地下
3层(其中首层作为结构嵌固端)。首层高及第二层高4.8m,
标准层层高3.9m。首层(第二层)和标准层结构布置图如图
【
Ⅲ
;
<
1、图2。梁柱构件及支撑截面尺寸见表1。结构楼面采用压型
vl _
,
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楼板厚100 mill,恒荷载为1.7kN/m2,活
、
,
荷载2.0 kN/m 。外挑边梁及电梯井线荷载首层6.2kN/m、标
准层4.7kN/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第二组。
表1梁柱构件及支撑截面尺寸
柱 主梁
图1首层(第二层)结构布置图
①~⑤轴口900×900X40 ̄40 BD轴与3、4轴间H800X300X 14X20
⑥轴 口1000X900X40X40 其它H800X250X14X20
次粱 支撑
作者简介:崔辉辉,1982年6月出生,男,硕士研究生,主要
H400×200×6×14 一、二层水平支撑HS00X500X24X38
从事结构工程方面研究。
收稿日期:2oo8一O4—29
H300×150X6×10 竖向支撑H400X400X22X30
1.2支撑布置方案
根据初选方案,选择5种典型的钢框架一支撑结构,支撑
维普资讯
2008年第9期总第123期 崔辉辉等・支撑布置方式对具水平加强层全钢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图2标准层结构布置图
均布置在外框柱间。支撑采用H400×400×22×30,各方案Y
向支撑布置方式见各立面图3,x向与Y向支撑布置类似。分
别为支撑布置在边跨和中跨及巨型支撑,边跨和中跨支撑沿高
度跨两层和四层,巨型支撑沿高度跨十层。由于在房屋一、二
层有使用需求,A到E轴线在5、6轴线问主梁与次梁全部抽
空,刚度较小,故在水平向布置了支撑。有限元分析模型用
ETABS建立并对其进行分析。
1.3水平加强层布置
前四种方案水平加强层布置分别在各方案中的第13、29
和45层(具体见图3),杆件与坚向支撑相同。第五种方案为
支撑跨十层的巨型支撑方案,略去加强层(顶层除外)。
方索… 痔寰: 方察髑 方 髓
图3支撑布置立面图
2计算结果
2.1楼层质量
根据ETABS计算所得各方案楼层重力如图四所示。可
知,楼层质量大小顺次为“方案四>方案三>方案一>方案五
>方案二”。在主要构件柱、梁及次梁和楼盖恒、活载一定的情
况下,楼层质量差别主要来自于支撑因素。而方案一与方案三
的楼层质量基本相同。
2.2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采用Ritz向量分析法,可考虑动力荷载的空间
作用效应。结构各方案计算所得的前6阶自振周期如表2。
图4楼层质量分布图
表2结构各方案模型自振周期比较(S)
编号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方案五
Mode 1 5.03253 4.82753 4.65157 4.65559 4.80335
Mode 2 3.88727 3.80372 4.4l437 4.443 14 4.44O46
Mode 3 2.73163 2.66449 2.665l3 2.50960 2.70970
Mode 4 1.49299 1.40346 1.36480 1.316O1 1.d3554
Mode 5 1.13373 1.10731 1.328l7 1.29243 1.30999
Mode 6 0.871l4 0.84564 0.84966 0.78091 0.89l6j
。 / o
.
54、O.7d 0.55、c1_70 o.56、(1.61 o.57、(1.60 o.53、().56
lVlooel、
支撑分布于边跨的方案三、四前六阶振型周期基本接近,
周期也最小,说明这两种方案各向刚度都较大,而支撑沿高度
跨两层或跨四层对其影响不大。支撑分布差别较大的方案二
(支撑在中跨,跨两层)与方案五第一、四周期(X向平动)也很
接近,但其它各阶振型周期差别较大。其中方案二第二周期
(Y向平动)比第一周期差别达1S多,两方向刚度有较大差别,
而方案五两方向刚度较为均匀。支撑分布于中间沿高度跨四
层的方案一刚度最小,且X向与Y向刚度差别最大。同时,以
上各方案中,第三振型周期与第一、二振型周期之比都<0.9,
扭转效应对各方案影响不大。
2.3反应谱分析
(1)计算方法
反应谱法是将动力问题转换为等效的静力问题来获得各
个振型的反应。采用的振型组合方法有:完全平方根组合法
(CQC法)、平方和平方根法(SRSS法)、组合总体振型组合法
(GMC法)及绝对值相加法(AlAS法),各分析方法都有其适用
性。从模态分析中看出,扭转效应影响不大,但考虑到地震作
用的不确定性及随机性,本方案仍采用可考虑平动扭转耦联
振动的CQC法,并取地震作用地偶然偏心为5 。
(2)计算结果
计算时取前45阶振型,使各方案振型质量参与系数达
9o 以上。计算得到的在单向地震作用下楼层剪力如图5、图
6。各方案楼层层间位移角如图7、图8所示。
O 5O00 1 0000 1 O00 20OO0
图5 X向楼层剪力(kN)
(3)内力及位移结果分析
计算所得结果及楼层剪力图5、图6可以看出,各方案楼
层两向剪力较为接近。相差比较小。
维普资讯
2008年第9期总第123期
45
4O
35
崔辉辉等・支撑布置方式对具水平加强层全钢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50・
钻蜘 如 一0 0
3O
25
警2O
1 5
10
5
,
1 lv
『 ::
I
l! ::
≮ :
r
f1 l
矗. I
舔l
一
方案
毛。黎二.
O
l二 l l …..
蔡.
l露一
方案网
r 一
方案j_£
5000 1 0000 l 5000 20000
1 00.0 —50.0 0.0 50.0 lO0.0
O
图6 Y向楼层剪力(kN)
图9小震作用X向最大水平位移(trim)
一
—
万案一
__.一
--
方案二
…
茺繁i.
方案四
黾
1 50
一
一
0.000 1.000 2.000
1 00 50 0 50 100
图7 X向层间位移角(*1000)
0
图1O小震作用Y向最大水平位移(ITIIYI)
40
35
30
25
2O
l 5
lO
0
-—・一方 窠一
- 聚
—
0
0.
0OO
+
1.000 2.000 3.000
一
—
方‘集i
方案四
._-疗案
图8 Y向层间位移角(*1000)
从各方案结构平面图和支撑布置来看,X向跨度比Y向
大,其刚度也较大,但位移角Y向差别比x向要小。由于方案
方案四在13、29及顶层布置了水平面加强层,层间位移角
在这几层X、Y向都相比小些,计算结果也看到,在这几层下面
出现了结构薄弱层。而方案五层间位移角变化趋势较为均匀,
没有上述问题。虽然Y向各支撑布置形式下层间位移角相比
差别较小,但是X向方案方案一、二比较接近,方案三、四和方
案五在局部13、29层外也比较接近。且方案二<方案一<方
案四<方案三,方案五介于方案四、五之问。
一~
图11大震作用X向最大水平位移(iYlm)
3时程分析
—+-琵 一
+
一
力 案二
3.1计算方法
采用适合Ⅱ类场地的EI—Centro波对各方案结构进行
试算,小震时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最大值取70 cm/S2,大震计算
取400 era/ 。各方案结构阻尼系数取0.02。
3.2计算结果
(1)楼层层间位移角
各方案在小震作用下楼层X向、Y向水平最大位移如图
9、图1O所示,大震见图l1、图12。
时程分析所得结果在此仅例出具代表性的楼层层间位移
角,结论其它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得结果一致,因此未全部
列出。
(2)结果分析
—-_-方案i
方案四
+方案五
图12大震作用Y向最大水平位移(1Tim)
无论从小震作用时程分析与大震时程分析最大水平位移
都可以看出,模态分析时得出的各方案结构刚度大者,其x
向,Y向最大水平位移小,即最大水平位移从小到大顺次大致
为:方案四<方案三<方案二<方案一,而方案五最大水平位
移其本介于方案三与方案四之间,且位移变化趋势较为平缓。
(下转第53页)
维普资讯
2008年第9期总第123期 黄云飞・浅议建筑结构含钢量问题 ・53・
1I.3.6.3条,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X时,表
i1.3.6--2中箍筋直径应增大2mm。也就是说,当梁受拉钢筋
采用HRB400级钢不仅能降低纵向钢筋配筋率,而且能减少
箍筋用量,从受力控制角度来看,三级钢优越性更明显。同时
可增加建筑物安全储备和混凝土结构强度,对高层和重要建筑
作用尤其显著。
此外,梁配筋结果每层均不同,归并时取大值配筋。建议
设计人员绘制施工图时对每层结构梁进行配筋。可每张图绘
制两层梁配筋,加括号予以区分节省图纸。虽然辛苦了点,但
可以节省配筋量。
(4)板筋选择
右,且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协调工作能力[4]。
(5)基础、桩基承台选筋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
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
小于0.15 。对于独立基础在满足抗剪、抗冲切和局部承压
情况下来确定基础的高度,计算底板受弯的配筋很多情况下都
是按0.15%构造配筋,从造价来看选用Ⅱ级钢更趋合理。
同理,对于桩基承台在满足抗剪、抗冲切和局部承压情况
下来确定承台的高度,计算承台受弯的配筋很多情况下也是按
构造配筋,而此时需按表9.5.1计算最小配筋率,比如:C30Ⅱ
级钢时:pm 一Max{0.2O ,0.45ft/fy)一Max{0.2O ,
现在市场上钢筋种类很多,如I级钢筋、Ⅱ级钢筋、Ⅲ级钢
筋、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等。大多数设计人员一般把设
计的重点放在配筋计算上,忽视了钢筋种类的选择。在满足结
构设计的前提下,选择造价低的钢筋方案,可以达到降低工程
造价的目的。如在一些大跨度板设计中,过去常采用ql0一 f
sol2I级钢筋,若采用9121I级钢筋,可减少30 的钢筋用量。
0.21 }一0.21 ;llI级钢时: 一Max{0.2O ,0.45ft/fy}
一
Max{0.2O ,0.18 }一0.2O ,两者相差0.21 一
0.20 一O.01 ,含钢量几乎接近。同样从造价来看选用Ⅱ级
钢更趋合理。
6小结
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不可忽视。建筑结构方案选
型、概念设计及保证结构整体安全可靠是我们结构优化设计的
按我省现行材料价格信息,I级912钢筋5830元/t,Ⅱ级912
钢筋5370元/t。显然,使用Ⅱ级钢筋要经济得多。Ⅲ级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是近年来推广使用的新型钢筋。冷
轧带肋钢筋是以普通低碳钢或低合金钢热扎园盘条为母材,经
冷轧减径后在其表面冷轧成具有三面或二面月牙形横肋的钢
筋。在现浇板中大多数用 ̄p6一(p12热轧I级钢,强度值
前提。在运用一个或多个程序参与计算比较过程中,对如何控
制扭转、合理分配层间刚度等多下功夫。此外,承重构件截面
合理取值,施工图设计钢筋选择等都需要我们对作品精雕细
刻,精益求精。该加强部位定加强,不该浪费处可积少成多节
省配料。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得专家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共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出点点子。
210MPa。若用冷轧带肋550级代替,其强度值340MPa。用等
强代换计算,可节省用钢量(1—21O÷340)×100%一38%。且
参考文献
[1]JOJ一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Es].
[3]GB5OO10--2OO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4]http://co.163.com/r_p_4.htm.
它们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相当于光面钢筋的三倍以上。冷轧
扭钢筋,是将低碳钢热轧园盘条经专用钢筋冷轧扭机调直,冷
轧并冷扭一次成型,具有规定截面形状和节距的连续螺旋状钢
筋。由于其截面形式的变化,使其强度提高近一倍,连续螺旋
状与混凝土的握裹力提高近8O 。不仅节约钢筋用量35 左
(上接第5O页)
4结论与建议
(4)本文探讨的高层全钢结构第一、二层平面由于部分梁
被抽空,虽在水平向楼盖平面内布置了支撑,但在结构底下几
层也同样存在刚度突变,对结构下部几层柱,楼层内力存在应
力集中等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支撑的布置形式对高层钢结构的自振周期有较大影
响,合理的布置可使高层钢结构自振周期得到有效控制,支撑
布置在边跨结构刚度比中间跨要大,但层间位移角也同样会相
对大些,而巨型支撑结构刚度、层间位移角和结构水平最大位
移均处于前两种支撑布置方式之间。
(2)水平加强层对结构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得以有效控制,
E8徐培福.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但由于结构局部刚度突变,设计时应慎重处理。
(3)五种支撑布置方案的结构的抗震性能,结论列于表3。
表3五种支撑布置方案比较
E2]黄怡,王元清,石永久.支撑布置方式对多高层钢结构
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EM].
[3]沈国庆,陈宏,王元清,石永久.具有水平加强层高层
钢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分析EM].
E4]黄怡,王元清,陈宏,温四清.水平加强层对超高层钢
结构一支撑结构的影 ̄SEM].
Es] ̄L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
究院.ETABS中文版使用指南Ez].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