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斐晓君)
也评HD650/K701/DT880三大主流动圈
今天是10月28日,再次带着音源和耳放,做上T732来到南京,轻车熟路来到东宇,距离
上次探访正好间隔30天
问工作人员要来皮包版DT880和K701,今天最主要目的就是对比这三款常见主流耳机,并
且。。。准备。。。打算。。。嘿嘿,后文再说。
CD唱机:Linn Genki
耳机放大器:清华吴刚T2.6FT/音乐传真X-CAN V3/富和AM001A
信号线:AQ美洲虎
电源线:Linn唱机原厂电源线/DIY耳放电源线(介绍:
/?tid=278023&keyword=)
插座:清华吴刚05D
吴刚T2.6FT
我把它归于中气不是很足类型的耳放,或者说阴柔型耳放吧。在它上面我
只打算测试一下
弦乐
。选了首帕尔曼演奏的“沉思曲”,第一个上阵的是DT880,“细腻婉转”!
——我脑海中一下子冒出这些形容词。DT880下的小提琴,不奢求精确描绘那些富于力度
的凌厉运弓,却更擅长表现顶级大师的细微技巧。在DT880下的Perlman,更显得温文尔雅,
他的滑音和揉弦异常的清晰被展现,很少漏掉一些微小细节。美中不足的是该曲目的低频控
制没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感觉闷了些。 HD650+Zu上场了,这次去东宇不知道为何
以前标配的HD650+Ca被换成了HD650+Zu了。这样也不错,这个组合正是我听得最多
的。(HD650+Ca,怎么说呢,我感觉某些频段的能量分布多少有些奇怪,Ca的最佳伴侣还
是HD600) 说实话,个人一直认为HD650表现的Perlman是味道最正的,HD650下的Perlman
醇厚,致密,富于感情表达。“沉思曲”如果尚且不足以表现这些特点的话,那么第二首“流
浪者”每每演奏到最哀伤之处,都可以让听者落泪。。。 最后AKG新贵K701登场,哇噢。。。
这声音比起K501来变化得太多太大了,这是AKG吗?这是那个素以唯美著称,清新隽永
的AKG吗??这个是骨感美人AKG吗???细细听,小提琴和HD650、DT880都不同,
K701的小提琴,其浮凸感是最好的,距离也是最近的,从协奏乐团较好的剥离出来。小提
琴的形体大小也是三者最大,但未到还原比例失调的地步,很自然,完全可以接受。再说琴
声,如果说DT880恬淡,HD650浓郁,K701则是清新但不乏味。细节不输甚至超过了DT880,
DT880的小提琴好比一根丝带,声音随着弓弦柔顺地舒展开来,那么K701的小提琴,你不
但可以发觉它比DT880宽了那么一些,甚至可以隐约看清楚丝带表面的纹理和图案。题外
话:个人认为,同样是“清”,同样是“淡”,AKG、拜亚、音特美三家,AKG“淡”得最有水平,
AKG不是没有味道,而且个人认为其味道还不小,但是却隐藏得很深很巧妙。HD650浓郁
的感觉?我认为其原因:一、某些频段上的染色,HD650的小提琴多少是泛着一丝金色光
芒的。二、主要还是丰富的琴腔共鸣感,显得木头味道十足,琴板的共振感觉非常到位,甚
至能闻得到所谓擦弦时的“松香味”,小提琴显得比较有厚度,琴弦音色非常的润,这个也是
HD650在弦乐方面比较明显的优势所在,能够准确表达出腔体感的音域范围比DT880和
K701都要宽!以前在几次交流中,听到的K701高频都有偏亮的感觉,晶体管机器要伺候
好701似乎更麻烦一些。在这套系统下,我并不感觉到K701高频会亮,相反我感觉高频刚
好,不偏不倚,可能与今天的音源、耳放都有关系,T2.6FT是不追求听感刺激,较为舒缓,
讲究音乐细腻度与流畅感的耳放。
音乐传真X-CAN V3耳放
先听
交响
,听了一张索尔蒂指挥的马九,三者声场宽度差不多,没有听出多少差别来(不
同意chaisan认为K701声场宽度超过HD650的观点) DT880乐器分离度较好,DT880诠
释下的交响,理性成分居多,似乎缺少必要的动态和爆棚时那种Hi到END的气势,高频
延伸到位,但不够润泽,总体感觉还是干了些,而且是比较明显了。关于DT880的干,是
耳机放大器问题还是耳机本身原因,论坛上曾经争论颇多,说它并不干的人,理由是国外一
些不为森海耳机专门校音的耳放,推880就没有干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留给网友讨论
了,不过可以肯定V3下DT880,不算出彩。
接下来HD650献艺,虽然用上了Zu线,但感觉一些声部的分析力还是有欠缺,按照森海
的广告词——HD650是欣赏音乐不是分析音乐。确实,我们如果在现场听交响,我们根本
不需要去分辨左边有几把小提琴的问题,听音乐毕竟还是听整体的。但是听完880然后再听
650,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乐器结像或者声部的边缘不够锐利,不过HD650毕竟是HD600
的升级型号,交响感觉就是“正”,气势磅礴,恢宏大气的声底还是没丢。相对HD600,声
音近了,乐器的结像则更为立体,堂音的减少带来的是更加黑暗的背景,低频下潜和弹跳更
好,声场比例向正圆形靠,我不由得在想:HD600真就一定是演绎交响的标准吗?如果
HD650在前,HD600后出的话,或许人们会以HD650作为标准,来衡量HD600,毕竟人们
对一样事物的看法,都有个先入为主的规律么。
K701仍旧最后出场,MY GOD!这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以至我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感觉
AKG这个公司要么为了市场而改变了原有的风格,不再是那种“爱买不买”式的清高,要么
就是设计师换人了,我想不到还有别的解释了。第一个感触:不空旷了。大家听K501的交
响是什么感觉,乐器间距是否太大了?K701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声场宽度相比K501
窄了,前面说过,也就是和HD600和DT880一个级别的。第二个感触:K701声场方面的
另外一个明显的变化,深度不错,听交响前后的层次感我甚至认为优于HD650和DT880,
排名K701>HD650>DT880。 HD650是那种模糊声部之间的前后层次,而K701呢,则多少
有点结合了HD650和DT880的意思,保持了很不错的分析力和分离度的情况下(但和DT880
还是区别的,到后面再谈)前后位置关系交代得同样出色——K701令人刮目相看! 第三个
感触:低频。K701的低频应该说相对还是弱了些,主要表现为低频量相对较少,听交响令
人感到不过瘾。低频的表现几乎是让我还相信它是AKG产品的唯一理由,相对K701优秀
的中、高频来说,低频使得耳机整体素质表现丢分不少,看样子K701在设计时就没为摇滚
迷们留下多少空间。很多人看到这里,或许会质疑:V3来推K701,能推得比较好吗?前面
试听的T2.6FT虽然声音细腻,但是在大动态下疲态尽现,V3这方面提升比较多。众所周知
K701虽然指标上号称低阻,但绝不易驱动,V3能把K701的低频的量真正推出来吗?非常
抱歉,我不这么乐观,K701的低频我判断基本上时无法得到较理想的改善的,正所谓“级数”
明摆在那里了,这和耳放关系不大。这点继承了AKG耳机的“光荣传统”,总的来说是AKG
低频一贯特质:重质不重量。但相比自家原先的HIFI系列头牌K501,进步不可谓小,量还
是要多些的,下潜、弹跳方面也有优势,K501的低频感觉收得实在太快了,反正收也得收,
不收也得收,老娘我才不管低频渲染烘托是否已经到位呢!隔靴搔痒。
总之K701的低频于我来说,基本上毁誉参半。喜欢它,是因为其低频的整体表现很少对中
频和高频有干扰作用,也就是说对于音乐的速度和节奏以及全频的清晰度造成负面影响。
Hate it,那是因为在4小时的听音过程中,我还是捕捉到了它在HIFI层面上的缺陷,K701
的低频和中低频的过渡存在油水分离之嫌,也就是说频响曲线上K701在低频和中低频衔接
频段上可能存在着衰减——也就解释了K701低频为何剥离感如此的好,我想这不能简单地
归结为量感少所致。可以这样说:K701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作出了它自己的取舍。 那种既
要过渡平滑,又要量质皆备,不浑浊,不给人压迫、肿胀感的低频,K701在3000左右价位
的区间内还做不到。HD650全频段的衔接相对流畅,但低频质感及分析力相比K701就差了。
接下来再讲
人声
。发现手头没有太好的人声碟,就用卡拉扬63版贝九欢乐颂合唱部分听
听吧,反正听了无数遍烂熟于心。DT880的人声相对最差些,无论合唱还是男声独唱,总
体感觉是偏冷静客观的声音,反正和“感染力”、“穿透力”、“磁性”之类的词汇彻底绝缘了。
HD650的人声有改善,主要表现在男声的厚度和爆发力上,HD650的人声就是在DT880的
骨架上增加点脂肪,变得有血有肉,属于正常的男声,表现强于DT880没有悬念。要说不
爽的地方,那就是多少加了一些味道进去,这里再次证实HD650之中频,一个字:浓!听
惯森海耳机的,尤其是从HD580到HD650,并不会对这点有太深的体会,参照系的问题。
但要是和AKG、拜亚一比,马上就能体会到这种“浓”!那种HD600身上不曾有的浓郁。K701
的人声给人的第一感觉则是“鲜活”!AKG的声音如同一朵傲然绽放的白莲花,不妥协,不
低头,出淤泥而不染。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需要你静下心去细细品味才能体会——所以
我在前面说其味道“隐藏得很深很巧妙”。至于拜亚,全无味道嘛,淡得太彻底竟令人心里发
慌!从人声部分的听感来看,K701完胜K501,胜过DT880,甚至还略高于HD650。K701
的人声一下子变得丰润、厚实了起来,这种丰润和厚实却不是HD650那般厚重化不开,厚
实却不失鲜活,这样的特点决定了K701是副既可以听男声,又可以听女声的耳机!原来
K501听人声时那种让入门者误认为分析力、质感的颗粒感完全消失了,变得有点类似高档
丝绸一般的光滑与细腻。K701的人声冷暖比较中性,也更靠近听众,人声形体大了不止一
圈,给人更多聆听时的亲切感,不似原来K501一样不食人间烟火一样离得远远的,那种空
灵的人声,或许仅仅适合王菲吧。人声的结像更贴近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在欣赏人声时更有吟
唱感,听者更容易触碰到歌者的情感流露,从而引发本身的情感共鸣,简言之就是听K701,
歌手就站在你面前,静静的站着,为你用心地歌唱。
下面再谈谈K701一些
引起我注意的地方
,她的人声我感觉和DT880和HD650都不太
一样,最大区别在于结像在纵向有些许被拉高的感觉,其实这在器乐上也有这个特点,并且
我清楚这不是人声浮凸更好之后产生错觉——结像的横向长度并不非随着纵向长度同比例
的增加。我发现不仅仅是人声,乐器结像如此,这种倾向可以扩展到整个声场。可以说,最
根本原因还是K701的声场高度明显高于DT880和HD650所致。我不能判断这样的声音是
否AKG刻意调教出来,是AKG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标志之一,但是带来的效应说一下:
一,声场高度的增加给人以坐在前几排的听感,因为越靠近舞台,声音的高度越大。欢乐颂
中的男声独唱,就是高过听者的位置发出的。二,坐到前几排听乐队演奏时的“层次感”不仅
具有了前后位置关系,并且毫不费力的听出了各声部高度的区别。没去过现场听交响的人都
知道,一般来说前面的声部最低,后面最高,HD650和DT880的声音要靠后些,所以听起
来,各声部的高低关系已经不那么明显。K701对声场信息量的还原能力,三副耳机中独占
鳌头。
钢琴
方面,Philips的康帕内拉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DT880感觉声音偏冷静,结象要瘦
一些,带着比较明显的监听风格。HD650下的钢琴,声音饱满许多,温润厚实,泛音更丰
富。K701的钢琴,让我对K701更生好感。密度、透明度、细节比HD650出色不少,极高
频的颗粒感和延伸能力也要好于HD650,感觉要高上半个档次。美中不足,前面说过,低
频量偏少,导致下三盘不够扎实。高频的优异和低频的取舍,终于通过中频得到了最后的升
华,散发出无尽的魅力!K701下的钢琴,线条清晰硬朗、晶莹剔透的琴声,康帕内拉活灵
活现的演奏表情和动作仿佛触手可及,这种声音似曾相识—— 那不是K1000吗?不,那还
不是K1000,她形不似,却神先近。K1000那细节丰富、细腻,具有静电般的湿润和华丽的
中高频,K701还比不上。K701缺乏K1000骨子里的傲慢与贵气。 在肯普夫的一张精选集,
渐渐感到HD650其实也不差,HD650下的钢琴触键时有木头味,声音更圆润耐听,底盘的
扎实带来更丰腴的结像。K701在一些动态很强的曲目下,显得不如HD650那样举重若轻,
收放自如,还是欠缺了一些底气。听了一圈下来,最终感觉K701和HD650在钢琴上各有
千秋吧。
最后听的
AM001A
,是富和在线寄给我试听的,这次也一起带到了南京,具体听感我将在
另开一贴说明,可以透露一点的是:AM001A下的DT880竟是表现最好的耳机。这台机器
将继续发往北京试听
说实话,本来这次是冲着DT880去的东宇,最后却抱着K701回了家,看来东西确实要靠
耳朵收货,当然DT880也是好耳机,更多的可能只是每个人口味不同。
最后用三个比喻总结本次的小评:
Sennheiser HD650 :西方油画,色彩绚烂恢宏大气的厚重
AKG K701 :传统工笔画,重在架构和细节
Beyerdynamic DT880:简练的素描,注重恬淡无染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斐晓君)
也评HD650/K701/DT880三大主流动圈
今天是10月28日,再次带着音源和耳放,做上T732来到南京,轻车熟路来到东宇,距离
上次探访正好间隔30天
问工作人员要来皮包版DT880和K701,今天最主要目的就是对比这三款常见主流耳机,并
且。。。准备。。。打算。。。嘿嘿,后文再说。
CD唱机:Linn Genki
耳机放大器:清华吴刚T2.6FT/音乐传真X-CAN V3/富和AM001A
信号线:AQ美洲虎
电源线:Linn唱机原厂电源线/DIY耳放电源线(介绍:
/?tid=278023&keyword=)
插座:清华吴刚05D
吴刚T2.6FT
我把它归于中气不是很足类型的耳放,或者说阴柔型耳放吧。在它上面我
只打算测试一下
弦乐
。选了首帕尔曼演奏的“沉思曲”,第一个上阵的是DT880,“细腻婉转”!
——我脑海中一下子冒出这些形容词。DT880下的小提琴,不奢求精确描绘那些富于力度
的凌厉运弓,却更擅长表现顶级大师的细微技巧。在DT880下的Perlman,更显得温文尔雅,
他的滑音和揉弦异常的清晰被展现,很少漏掉一些微小细节。美中不足的是该曲目的低频控
制没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感觉闷了些。 HD650+Zu上场了,这次去东宇不知道为何
以前标配的HD650+Ca被换成了HD650+Zu了。这样也不错,这个组合正是我听得最多
的。(HD650+Ca,怎么说呢,我感觉某些频段的能量分布多少有些奇怪,Ca的最佳伴侣还
是HD600) 说实话,个人一直认为HD650表现的Perlman是味道最正的,HD650下的Perlman
醇厚,致密,富于感情表达。“沉思曲”如果尚且不足以表现这些特点的话,那么第二首“流
浪者”每每演奏到最哀伤之处,都可以让听者落泪。。。 最后AKG新贵K701登场,哇噢。。。
这声音比起K501来变化得太多太大了,这是AKG吗?这是那个素以唯美著称,清新隽永
的AKG吗??这个是骨感美人AKG吗???细细听,小提琴和HD650、DT880都不同,
K701的小提琴,其浮凸感是最好的,距离也是最近的,从协奏乐团较好的剥离出来。小提
琴的形体大小也是三者最大,但未到还原比例失调的地步,很自然,完全可以接受。再说琴
声,如果说DT880恬淡,HD650浓郁,K701则是清新但不乏味。细节不输甚至超过了DT880,
DT880的小提琴好比一根丝带,声音随着弓弦柔顺地舒展开来,那么K701的小提琴,你不
但可以发觉它比DT880宽了那么一些,甚至可以隐约看清楚丝带表面的纹理和图案。题外
话:个人认为,同样是“清”,同样是“淡”,AKG、拜亚、音特美三家,AKG“淡”得最有水平,
AKG不是没有味道,而且个人认为其味道还不小,但是却隐藏得很深很巧妙。HD650浓郁
的感觉?我认为其原因:一、某些频段上的染色,HD650的小提琴多少是泛着一丝金色光
芒的。二、主要还是丰富的琴腔共鸣感,显得木头味道十足,琴板的共振感觉非常到位,甚
至能闻得到所谓擦弦时的“松香味”,小提琴显得比较有厚度,琴弦音色非常的润,这个也是
HD650在弦乐方面比较明显的优势所在,能够准确表达出腔体感的音域范围比DT880和
K701都要宽!以前在几次交流中,听到的K701高频都有偏亮的感觉,晶体管机器要伺候
好701似乎更麻烦一些。在这套系统下,我并不感觉到K701高频会亮,相反我感觉高频刚
好,不偏不倚,可能与今天的音源、耳放都有关系,T2.6FT是不追求听感刺激,较为舒缓,
讲究音乐细腻度与流畅感的耳放。
音乐传真X-CAN V3耳放
先听
交响
,听了一张索尔蒂指挥的马九,三者声场宽度差不多,没有听出多少差别来(不
同意chaisan认为K701声场宽度超过HD650的观点) DT880乐器分离度较好,DT880诠
释下的交响,理性成分居多,似乎缺少必要的动态和爆棚时那种Hi到END的气势,高频
延伸到位,但不够润泽,总体感觉还是干了些,而且是比较明显了。关于DT880的干,是
耳机放大器问题还是耳机本身原因,论坛上曾经争论颇多,说它并不干的人,理由是国外一
些不为森海耳机专门校音的耳放,推880就没有干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留给网友讨论
了,不过可以肯定V3下DT880,不算出彩。
接下来HD650献艺,虽然用上了Zu线,但感觉一些声部的分析力还是有欠缺,按照森海
的广告词——HD650是欣赏音乐不是分析音乐。确实,我们如果在现场听交响,我们根本
不需要去分辨左边有几把小提琴的问题,听音乐毕竟还是听整体的。但是听完880然后再听
650,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乐器结像或者声部的边缘不够锐利,不过HD650毕竟是HD600
的升级型号,交响感觉就是“正”,气势磅礴,恢宏大气的声底还是没丢。相对HD600,声
音近了,乐器的结像则更为立体,堂音的减少带来的是更加黑暗的背景,低频下潜和弹跳更
好,声场比例向正圆形靠,我不由得在想:HD600真就一定是演绎交响的标准吗?如果
HD650在前,HD600后出的话,或许人们会以HD650作为标准,来衡量HD600,毕竟人们
对一样事物的看法,都有个先入为主的规律么。
K701仍旧最后出场,MY GOD!这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以至我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感觉
AKG这个公司要么为了市场而改变了原有的风格,不再是那种“爱买不买”式的清高,要么
就是设计师换人了,我想不到还有别的解释了。第一个感触:不空旷了。大家听K501的交
响是什么感觉,乐器间距是否太大了?K701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声场宽度相比K501
窄了,前面说过,也就是和HD600和DT880一个级别的。第二个感触:K701声场方面的
另外一个明显的变化,深度不错,听交响前后的层次感我甚至认为优于HD650和DT880,
排名K701>HD650>DT880。 HD650是那种模糊声部之间的前后层次,而K701呢,则多少
有点结合了HD650和DT880的意思,保持了很不错的分析力和分离度的情况下(但和DT880
还是区别的,到后面再谈)前后位置关系交代得同样出色——K701令人刮目相看! 第三个
感触:低频。K701的低频应该说相对还是弱了些,主要表现为低频量相对较少,听交响令
人感到不过瘾。低频的表现几乎是让我还相信它是AKG产品的唯一理由,相对K701优秀
的中、高频来说,低频使得耳机整体素质表现丢分不少,看样子K701在设计时就没为摇滚
迷们留下多少空间。很多人看到这里,或许会质疑:V3来推K701,能推得比较好吗?前面
试听的T2.6FT虽然声音细腻,但是在大动态下疲态尽现,V3这方面提升比较多。众所周知
K701虽然指标上号称低阻,但绝不易驱动,V3能把K701的低频的量真正推出来吗?非常
抱歉,我不这么乐观,K701的低频我判断基本上时无法得到较理想的改善的,正所谓“级数”
明摆在那里了,这和耳放关系不大。这点继承了AKG耳机的“光荣传统”,总的来说是AKG
低频一贯特质:重质不重量。但相比自家原先的HIFI系列头牌K501,进步不可谓小,量还
是要多些的,下潜、弹跳方面也有优势,K501的低频感觉收得实在太快了,反正收也得收,
不收也得收,老娘我才不管低频渲染烘托是否已经到位呢!隔靴搔痒。
总之K701的低频于我来说,基本上毁誉参半。喜欢它,是因为其低频的整体表现很少对中
频和高频有干扰作用,也就是说对于音乐的速度和节奏以及全频的清晰度造成负面影响。
Hate it,那是因为在4小时的听音过程中,我还是捕捉到了它在HIFI层面上的缺陷,K701
的低频和中低频的过渡存在油水分离之嫌,也就是说频响曲线上K701在低频和中低频衔接
频段上可能存在着衰减——也就解释了K701低频为何剥离感如此的好,我想这不能简单地
归结为量感少所致。可以这样说:K701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作出了它自己的取舍。 那种既
要过渡平滑,又要量质皆备,不浑浊,不给人压迫、肿胀感的低频,K701在3000左右价位
的区间内还做不到。HD650全频段的衔接相对流畅,但低频质感及分析力相比K701就差了。
接下来再讲
人声
。发现手头没有太好的人声碟,就用卡拉扬63版贝九欢乐颂合唱部分听
听吧,反正听了无数遍烂熟于心。DT880的人声相对最差些,无论合唱还是男声独唱,总
体感觉是偏冷静客观的声音,反正和“感染力”、“穿透力”、“磁性”之类的词汇彻底绝缘了。
HD650的人声有改善,主要表现在男声的厚度和爆发力上,HD650的人声就是在DT880的
骨架上增加点脂肪,变得有血有肉,属于正常的男声,表现强于DT880没有悬念。要说不
爽的地方,那就是多少加了一些味道进去,这里再次证实HD650之中频,一个字:浓!听
惯森海耳机的,尤其是从HD580到HD650,并不会对这点有太深的体会,参照系的问题。
但要是和AKG、拜亚一比,马上就能体会到这种“浓”!那种HD600身上不曾有的浓郁。K701
的人声给人的第一感觉则是“鲜活”!AKG的声音如同一朵傲然绽放的白莲花,不妥协,不
低头,出淤泥而不染。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需要你静下心去细细品味才能体会——所以
我在前面说其味道“隐藏得很深很巧妙”。至于拜亚,全无味道嘛,淡得太彻底竟令人心里发
慌!从人声部分的听感来看,K701完胜K501,胜过DT880,甚至还略高于HD650。K701
的人声一下子变得丰润、厚实了起来,这种丰润和厚实却不是HD650那般厚重化不开,厚
实却不失鲜活,这样的特点决定了K701是副既可以听男声,又可以听女声的耳机!原来
K501听人声时那种让入门者误认为分析力、质感的颗粒感完全消失了,变得有点类似高档
丝绸一般的光滑与细腻。K701的人声冷暖比较中性,也更靠近听众,人声形体大了不止一
圈,给人更多聆听时的亲切感,不似原来K501一样不食人间烟火一样离得远远的,那种空
灵的人声,或许仅仅适合王菲吧。人声的结像更贴近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在欣赏人声时更有吟
唱感,听者更容易触碰到歌者的情感流露,从而引发本身的情感共鸣,简言之就是听K701,
歌手就站在你面前,静静的站着,为你用心地歌唱。
下面再谈谈K701一些
引起我注意的地方
,她的人声我感觉和DT880和HD650都不太
一样,最大区别在于结像在纵向有些许被拉高的感觉,其实这在器乐上也有这个特点,并且
我清楚这不是人声浮凸更好之后产生错觉——结像的横向长度并不非随着纵向长度同比例
的增加。我发现不仅仅是人声,乐器结像如此,这种倾向可以扩展到整个声场。可以说,最
根本原因还是K701的声场高度明显高于DT880和HD650所致。我不能判断这样的声音是
否AKG刻意调教出来,是AKG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标志之一,但是带来的效应说一下:
一,声场高度的增加给人以坐在前几排的听感,因为越靠近舞台,声音的高度越大。欢乐颂
中的男声独唱,就是高过听者的位置发出的。二,坐到前几排听乐队演奏时的“层次感”不仅
具有了前后位置关系,并且毫不费力的听出了各声部高度的区别。没去过现场听交响的人都
知道,一般来说前面的声部最低,后面最高,HD650和DT880的声音要靠后些,所以听起
来,各声部的高低关系已经不那么明显。K701对声场信息量的还原能力,三副耳机中独占
鳌头。
钢琴
方面,Philips的康帕内拉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DT880感觉声音偏冷静,结象要瘦
一些,带着比较明显的监听风格。HD650下的钢琴,声音饱满许多,温润厚实,泛音更丰
富。K701的钢琴,让我对K701更生好感。密度、透明度、细节比HD650出色不少,极高
频的颗粒感和延伸能力也要好于HD650,感觉要高上半个档次。美中不足,前面说过,低
频量偏少,导致下三盘不够扎实。高频的优异和低频的取舍,终于通过中频得到了最后的升
华,散发出无尽的魅力!K701下的钢琴,线条清晰硬朗、晶莹剔透的琴声,康帕内拉活灵
活现的演奏表情和动作仿佛触手可及,这种声音似曾相识—— 那不是K1000吗?不,那还
不是K1000,她形不似,却神先近。K1000那细节丰富、细腻,具有静电般的湿润和华丽的
中高频,K701还比不上。K701缺乏K1000骨子里的傲慢与贵气。 在肯普夫的一张精选集,
渐渐感到HD650其实也不差,HD650下的钢琴触键时有木头味,声音更圆润耐听,底盘的
扎实带来更丰腴的结像。K701在一些动态很强的曲目下,显得不如HD650那样举重若轻,
收放自如,还是欠缺了一些底气。听了一圈下来,最终感觉K701和HD650在钢琴上各有
千秋吧。
最后听的
AM001A
,是富和在线寄给我试听的,这次也一起带到了南京,具体听感我将在
另开一贴说明,可以透露一点的是:AM001A下的DT880竟是表现最好的耳机。这台机器
将继续发往北京试听
说实话,本来这次是冲着DT880去的东宇,最后却抱着K701回了家,看来东西确实要靠
耳朵收货,当然DT880也是好耳机,更多的可能只是每个人口味不同。
最后用三个比喻总结本次的小评:
Sennheiser HD650 :西方油画,色彩绚烂恢宏大气的厚重
AKG K701 :传统工笔画,重在架构和细节
Beyerdynamic DT880:简练的素描,注重恬淡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