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库夜玉)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5月 第9卷 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9, No.5, May, 2021
1005
公众启动除颤PAD项目实施研究进展
冉 飘,王 静,王秀玲,林爱进,徐 梅
【摘要】 院外心搏骤停(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除颤是提高OHCA患
者存活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社区及公共场所投放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ic External Defbrillator,AED),供普通公众使用,
为室颤患者除颤,以挽救患者生命。公众启动除颤计划(Public Access Defibtillation,PAD)目前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而我国
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PAD在国内外的实施现况和效果进行综述,为推动我国社区与公共场所除颤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院外心脏停搏;自动体外除颤仪;公众启动除颤;社区急救
【中国图书分类号】 R459.7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PAD) program
RAN Piao, WANG Jing, WANG Xiuling, LIN Aijin and XU Mei. Emergency Department, Qingdao Emergency Center, Qingdao 266035,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WANGJing,E-mail:189****************;LINAijin,E-mail:139****************
【
Abstract
】 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 i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worldwide. Early defibrill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OHCA patients. Equipped in communities and public areas, the 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can be used on defibrillate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to save lives in emergencies. The Public Initiated Defibrillation (PAD)
program is widely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world, whereas China is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and effect of PAD at home and abroad,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fibrillation in communities and
public places in China.
【
Keywords
】 OHCA; AED; PAD; community first aid
心血管疾病是引起中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呈现
年轻化趋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报告我国
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高达55万
[1]
,其中90%发生在医院
外。院外心搏骤停(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
是一个影响数百万人生命的世界性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
。
OHCA发生3~5 min内必须进行心肺复苏术和除颤。早期除颤
对于心脏骤停者至关重要,除颤每延迟1 min,生存率便降
低7%~10%
[3]
。目前我国OHCA患者存活率不到1%
[4]
,进行
早期除颤是提高OHCA患者存活率的重要的措施之一。自动
体外除颤仪(Automatic External Defbrillator,AED)是复苏生
存链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为了减少除颤时间,欧美发达国
家广泛推广公众启动除颤计划(Public Access Defibtillation,
PAD),将AED放置在社区及公共场所,如学校、商店、市
政大楼、飞机场、酒店、运动健身场所等,发生OHCA时,
由现场目击者在第一时间利用AED对OHCA患者进行除颤。
DOI: 10.13919/.2095-6274.2021.05.010
基金项目:青岛市科技惠民专项-2019年科技惠民专项资助项目
(19-6-1-53-nsh);
作者单位:2660035 山东青岛,青岛市急救中心急救科
通信作者:王 静,E-mail:189****************;林爱进, E-mail:
139****************
PAD是由传统院前急救(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
以外的人使用放置在社区及公共场所的AED治疗OHCA患者。
PAD项目也是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的一个主要目标,美国各州采取各项措施以确保受过
培训的目击者在可能发生OHCA的公共区域可用AED进行除
颤
[5]
。因此,世界各国通过PAD鼓励社区的旁观者利用公共
场所设置的AED对OHCA病人进行除颤。PAD计划在日本、
新加坡、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实施。现就国内外
PAD实施及效果进行综述,为我国社区与公共场所设置AED
实施除颤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公众启动除颤PAD项目的实施
1.1 AED的作用 OHCA患者大多表现为心室颤动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的异常心律,导致心脏不能有
效地泵血,需立即进行电除颤。除颤前患者需要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来维持心脏和大脑的供
血和供氧。除颤后的几分钟需要CPR,直到心脏能够有效地
泵血
[5]
。AED是为非急救专业人员和第一反应者设计的,由
计算机编程与控制,具有自动分析心律的功能,是自动化的
傻瓜型体外除颤仪,199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1006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5月 第9卷 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9, No.5, May, 2021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AED在临床应用。应用
方法: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AED会立即对心脏骤停
者的心律进行自动分析,一旦识别到可除颤心律(室颤或无
脉性室速),通过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方式,提示救援者实
施电除颤。警察、消防队员、出租车司机等是最快或最早到
达现场的人员,通常会配备AED。这些非专业人员经过专业
的培训,可安全、正确地掌握AED的操作。
1.2 公众启动除颤(PAD) PAD是由EMS以外的人使用
放置在社区及公共场所的AED,对OHCA进行除颤。90年
代的早期,美国广泛开展PAD计划,在社区与公共场所配置
AED并对急救志愿者培训CPR与AED的使用,明显缩短了
发病到除颤的间隔,提高了OHCA的生存率。在启动PAD计
划后,美国OHCA平均生存率提高为33%,拉斯维加斯赌场
OHCA存活率从14%提高到57%,3 min内进行AED除颤生存
率高达74%
[6]
。PAD项目在瑞典、日本、加拿大、瑞士和英
国等国家已实行多年。瑞典首都由公众使用AED进行了除
颤的OHCA 患者的一个月存活率达70%。日本
[7]
实施PAD的
OHCA患者伴神经功能良好的一个月存活率由未实施PAD前
的3%提高到19.4%;2005日本爱知世博展馆遵循“黄金四分
钟”的原则每70 m放置一台AED,在世博会期间,OHCA救
治率高达75%。英国实行PAD计划后,AED除颤时间平均为4
min,抢救成功率为28.3%,出院存活率达23%。未实行PAD
计划之前OHCA患者世界平均抢救成功率<1%,美国和欧洲
抢救成功率均<5%
[8]
。实行PAD计划后,各国OHCA患者的
抢救成功率已显著提高
[9,27,]
。PAD 在中国的发展相对滞后,
AED 配置数量严重不足,CPR培训普及率较低,是造成我国
目前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极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10]
。
1.2.1 心肺复苏最佳的方案与典范—西雅图金县的PAD计
划 1996年西雅图金县召开关于急救系统之外社区及公共
场所配置AED的社区会议,认为急救医疗中心EMS参与
和领导此项目必须获得法律保障。1999年华盛顿州通过立
法,为EMS参与领导社区及公共场所配置AED提供了法律
保障。西雅图金县消防部门和公共卫生紧急医疗部门随后制
定了社区志愿者响应AED方案,该方案指定一名拥有心肺
复苏和AED认证的专业护士担任项目经理,协调社区AED
项目。参加放置社区与公共场所AED项目的实体,必须完
成AED和CPR培训,获得医疗指导,并为复训、AED维护
和使用制定完善计划,通知当地EMS并接受紧急911派遣。
1999~2002年该地区投放商场、娱乐场所和警车上等公共场
所475台AED。共有4004人接受了CPR和AED的初步培训,
所有放置AED的地点都在紧急调度中心注册
[11]
。据统计该
地区VF院外心脏停搏患者平均出院生存率为56%
[12]
,在赌
场VF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为74%,所有的患者在5 min内
得以AED除颤
[13]
。2009年美国西雅图金县成立复苏学院。
复苏学院总结了数十年来西雅图金县的EMS项目的经验,提
出了改善心脏骤停生存率的10个步骤,包括社区及公共场所
OHCA的生存率的一系列举措。2015年全球复苏联盟(Global
Resuscitation Alliance,GRA)在挪威UTSTEIN成立
[28]
,将西
雅图金县总结的《改善心脏骤停生存率的10个步骤》在大会
上推广,旨在利用西雅图复苏学院总结的全球领先的最佳实
践提高全球OHCA生存率。
1.3 AED覆盖率 经过40余年努力,目前美国约有240万
台AED被置于社区与公共场所供民众使用,人群覆盖率超过
700台/10万人。美国联邦政府已经立法在市政建筑、大型
公共场所、机场、赌场和学校安装AED
[14]
。美国航空公司自
1997年在所有客机上配备了AED
[4]
。日本高度重视AED在
学校中的配置,在全国各地大约36000所小学中,初中,高
中学校中,每个学校至少已经安装了1台AED,幼儿园安装
AED的比例为74.6%。90%的学校由本地消防部门根据日本
CPR指南提供了基本生命支持培训项目
[15]
。日本AED覆盖率
达到393.7台/10万人;瑞典则为160台/10万人;丹麦哥本
哈根为 262.2台/10万人;法国部分地区的AED覆盖率甚至
达到3399台/10万
[8,16]
。我国PAD项目目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部分地区的AED覆盖率为:深圳17.5台/10万人台、海口13
台/10万人、浦东新区11台/10万人、杭州5台/10万人
[10]
。
我国AED的平均覆盖率<1台/10万人。上海、深圳、海南、
杭州、福州、贵州和青岛等多地已启动AED相关立法及相关
政府实施项目,更多的AED正在投放过程中。
2 社区及公共场所放置AED须具备的要素
2.1 规划配置AED及维护 PAD项目根据评估社区范围发
生OHCA状况,决定放置的AED的数量和位置。近 5 年内发
生过OHCA ,存在可能发生OHCA的高危人群或人群中有一
定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机率(≥1次/每年每千人)的区域,
50岁以上人口在社区人群中占较大比例、OHCA发生率较高
的区域;人口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商店、机场和火车站
等都应配备AED。AED尽可能放置在第一目击者能够在3~5
min之内获取AED并赶到OHCA患者身边的位置
[10]
。有计划
的评估救援人员的表现和AED的使用情况,减少心肺复苏和
除颤的时间;并建立AED设备维护、使用报告机制。
2.2 对非专业急救人员进行CPR和AED使用的培训 对
急救志愿者、施救者进行培训,合理使用AED,以及如何将
AED与CPR结合使用。不仅需要初始训练,还需要定期复训,
以保持有效状态。训练应包括定期对模拟OHCA作出反应的
练习,熟悉在复苏中的角色和任务。
2.3 PAD主管职责 美国AHA建议具有复苏项目经验和专
业知识的人来计划和监督AED项目。项目主管应决定放置
AED的数量和位置,建立了AED使用报告机制;评估项目地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5月 第9卷 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9, No.5, May, 2021
1007
点范围发生的OHCA;救援人员的表现和AED的使用情况,
减少除颤的时间。确认AED的检查和维护,定期巡检,确
保AED随时可用。监督对急救志愿者的培训和复训,建立与
当地EMS服务的联系,反馈现场AED的类型和位置;坚持
PAD项目的持续质量改进,应尽可能包括EMS人员。
3 社区及公共场所放置AED项目政策法律的制定
3.1 美国AED项目政策法律的制定 美国“撒玛利亚人法”
旨在施救者善意提供合理和审慎的急救的情况下,保护施救
者不承担民事责任。2000年美国通过《心脏骤停生存法》,
对非专业急救人员提供有限的免责,在促使人们接受AED作
为挽救生命的设备和为AED的使用者制定保护免除法律责任
的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美国AHA建议AED项目立
法中包含以下4个关键组成部分:(1)对救援人员和项目
促进有有限的免除法律责任(无条件);(2)对非专业急
救人员进行CPR和AED培训;(3)与EMS系统连接;(4)
AED项目应包含四项元素:A.计划和实践的反应,B.计划对
救援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和AED的培训,C.计划与EMS系统
的连接,D.有计划的对进行的AED项目进行质量改进,包括
评估每一例心脏骤停、现场AED维护及使用与准备情况。
3.2 我国在公众急救设备配置与运用方面相关政策的制
定 我国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因
自愿实施紧急救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
民事责任。”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
促进法》第27条规定:“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红十字会等有
关部门、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急救培训,普及急救知识,鼓励
医疗卫生人员、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积极参与公共场所急救
服务。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
目前广州、北京、上海、南京、青岛等城市制定了相关法律
法规,涵盖社会急救,鼓励有条件的场所和单位配备AED急
救设备,并开展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在美国,AED的普及得到相关法律支持和保障,美国各
州均完成有关PAD计划的立法工作,而我国AED的PAD计
划缺乏相关的规范的卫生法律、法规。
4 OHCA数据登记系统的建立是急救系统的持续质量改进
的基础
AHA2015心肺复苏指南
[17]
要求急救系统的持续质量改
进,必须对OHCA的发病率、急救结果、患者愈后等进行
质量改进。复苏措施数据的收集是急救系统质量改进的基
础,对救治OHCA整个系统进行评估和反馈,确定标准及
分析,优化复苏措施,必须建立院外心脏骤停登记系统。美
国AHA、欧洲AHA、欧洲麻醉协会、欧洲重症医学等相
关学会形成共识并于1991年发表了第一个院外心脏骤停复
苏报告指南-Utstein(乌斯坦因)统一模式,确立了院外
心脏心肺复苏报告模式
[18,25]
。1990年瑞典首先建立了首个
国家OHCA登记平台,新加坡,日本,爱尔兰、丹麦等国
家也陆续建立了本国OHCA登记平台。2005年,美国埃默
里大学建立了美国心脏骤停登记处,急救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和当地医院通过基于web的系统提交
数据。该登记处向全国各地的EMS系统开放
[10]
。目前全球
比较有影响力的CA登记系统有:美国心脏骤停登记提高生
存率(Cardiac Arrest Registry to Enhance Survival,CARES)、
欧洲心脏骤停登记系统(European Research Coordination
Agency,EURECA)、亚太心肺复苏数据登记系统(Pan-
Asian Resuscitation Outcomes Study,PAROS)。2018年美国
CARES年报显示:当年纳入的非创伤性OHCA事件共81864
例,39.2%的患者接受旁观者CPR,公共场合有11.9%的患
者接受了旁观者AED,现场ROSC率31.1%,入院生存率
28.2%,综合出院生存率10.4%。其中出院患者中79.3%神经
功能良好。
5 急救系统(EMS)是PAD项目中的参与者与领导者
调度员是生存链的第一个环节 。调度员在识别OHCA、
调度救护车和为呼叫者提供远程通讯心肺复苏术(Telephon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T-CPR)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
[19-20,29]
表明T-CPR可以增加旁观者的CPR率与OHCA
的存活率。由旁观者CPR的患者的生存率是无旁观者CPR
的三倍
[21-22]
。欧洲2015复苏指南及AHA2015心肺复苏指南
建议调度员应加强旁观目击者的作用,包括AED的使用
[14]
。
因此挽救OHCA患者,从调度接通电话开始。
使用智能手机APP等互联网技术开展覆盖社区及公共
场所AED计划,将受过CPR培训注册的志愿者及AED纳入
急救调度范畴,调派OHCA患者附近的急救志愿者进行早期
CPR和AED除颤
[26]
,能有效提高OHCA的救治率,目前在
全世界广泛开展。美国一款脉搏跳动(PulsePoint)的APP
目前已经在美国600多个社区实施,受过CPR培训的个人下
载APP到他们的移动设备上。该APP能够在疑似OHCA患
者的400米范围内找到注册登记的志愿者,自动定位附近的
AED
[23]
,EMS调度员能够同时发送信息调派数名急救志愿者
到达现场分别进行CPR及取得附近的AED进行早期除颤。
英格兰使用APP“Good SAM”,通知300米以内的3名急救
志愿者到达的OHCA的现场
[24]
。以色列、日本、瑞典、丹麦、
新加坡等国采用的“互联网+急救”的模式与美国类似。我
国2016年深圳与上海的急救中心联合腾讯发布覆盖全市的
+急救”项目,市民可通过微信、手机QQ的“城市
服务”以及一键可查的微信小程序“AED导航”,快速查找
附近的AED设备
[8]
。青岛、南京、杭州等城市的AED地图
“互联网
1008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5月 第9卷 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9, No.5, May, 2021
已经上线。AED项目必须在当地的EMS注册登记,确保调度
员知道AED的位置,调度员可以指导呼叫者获得并使用现场
的AED进行除颤。
EMS是社区AED项目和公众服务机构之间的枢纽,对
注册登记的AED进行标准管理,绘制AED地图,将AED地
图导入急救指挥调度平台,建立AED网络和体系;参与培训
急救志愿者CPR及AED的使用,并且能获得AED治疗心脏
骤停的所有数据,在项目的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亦发挥重要
作用。
6 建议与展望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病
患病人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远高于GDP增速
[30]
,因此在我国
广泛普及CPR与投放AED刻不容缓。目前我国AED的配置
尚处于起步状态,急救志愿者的规模、CPR培训与AED普及
应用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
我们应该借鉴欧美等国家成功的PAD计划
[31]
。国家、各级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急救法律体系建设,在政策、法律、财
政方面予以完善。急救医疗中心(EMS)应积极努力协调各方,
参与和领导AED在公共场所与居民区的科学配置;加强利用
+急救”技术推出急救APP,召集附近急救志愿者
和显示AED地图;加强培训体系建设,有计划的通过培训公
众CPR+AED,通过多层面、多途径向大众普及CPR,提高
大众对AED的认知程度,调动公众参与急救调派积极性,积
极引导志愿者参与到急救中来,切实提高OHCA生存率。我
国PAD计划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动下,将进入发
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 1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9.
[ 2 ] Berdowski J, Berg R A, Tijssen J G,
et al
. Global incidences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nd survival rates: Systematic
review of 67 prospective studies. Resuscitation 2010 Nov; 81(11):
1479-87. DOI: 10.1016/itation.2010.08.006.
[ 3 ] Larsen M P, Eisenberg M S, Cummins R O,
et al
. Predicting
survival from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 graphic model[J].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1993 Nov: 22(11):1652-8.
DOI: 10.1016/S0196-0644(5)81302-2.
[ 4 ] Hua W, Zhang L F, Wu Y F,
et al
.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 Analysis of 4 Regional Populatio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9, 54(12): 1110-1118.
[ 5 ] Aufderheide T, Hazinski M F, Nichol G,
et al
. Community lay
rescuer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programs: key state
legislative component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 summary
of a decade of experience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policymakers,
legislators, employers, and community leader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Committee,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and Office of State Advocacy [J].
Circulation, 2006 Mar 7;113(9): 1260-70. DOI: 10.1161/
CIRCULATIONAHA.106.172289.
[ 6 ] 胡大一. 推动AED任重而道远[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 17
(4): 244-245. DOI: CNKI:SUN:LING.0.2008-04-004.
[ 7 ] Berdowski J, Berg R A, Tijssen J,
et al
. Global incidences of out-
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nd survival rates: Systematic review of
67 prospective studies[J]. Resuscitation, 2010, 81(11): 1479-
1487. DOI: 10.1016/itation.2010.08.006.
[ 8 ] 廖彦昭, 陈子奇, 张焕基.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研究及应用进
展[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 32(1): 82-84.
DOI: 10.13333/.2018.01.020.
[ 9 ] 陈楚琳, 桂 莉, 阚 庭, 等. 公众启动除颤实施现况及效果
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 33(1): 41-44. DOI:
10.3969/.1008-9993.2017.01.010.
[ 10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岛急救医学创
新单元(RU), 海南医学院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等. 中国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9): 813-819. DOI: 10.3969/.1002-1949.2020.
09.003.
[ 11 ] Culley, L. L.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 Community-Based Study[J]. Circulation, 2004,
109(15): 1859-1863. DOI: 10.1161/..
83385.B2.
[ 12 ] Global Resuscitation Alliance 10 Steps to Improve Cardiac Arrest
Survival. .
[ 13 ] Caffrey S L , Willoughby P J , Pepe P E ,
et al
. Public use of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N Engl J Med. 2002 Oct 17; 347
(16): 1242-7. DOI: 10.1056/nejmoa020932.
[ 14 ] Mozaffarian D, Benjamin E J, Go A S,
et al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5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5 Jan
27; 131(4): e29-322. DOI: 10.1161/CIR.0152.
[ 15 ] Nishiyama C, Kiyohara K, Matsuyama T,
et al
.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Japan-All-Japan Utstein Registry. Circ J. 2020 Mar
25; 84(4): 577-583. DOI: 10.1253/-19-0920.
[ 16 ] 赵旭峰, 董雪洁, 张 琳, 等.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普及现状
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展望[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互联网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5月 第9卷 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9, No.5, May, 2021
1009
2019, 14(2): 104-107. DOI: 10.3969/.1673-6966.2019.
02.002.
[ 17 ] Neumar R W, Shuster M, Callaway C W,
et al
. Part 1: Executive
Summary: 201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Update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irculation. 2015 Nov 3; 132(18 Suppl 2): S315-67.
DOI: 10.1161/CIR.0252.
[ 18 ] Nichol G, Rumsfeld J, Eigel B,
et al
. Essential features of
designating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s a reportable event: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ommittee; Council on
Cardiopulmonary, Perioperative, and Critical Care; Counci[J].
Circulation, 2008, 117(17): 2299-2308. DOI: 10.1161/
CIRCULATIONAHA.107.189472.
[ 19 ] Rea T D, Eisenberg M S, Culley L L,
et al
. Dispatcher-assist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survival in cardiac arrest.
Circulation. 2001 Nov 20; 104(21): 2513-6. DOI: 10.1161/
hc4601.099468.
[ 20 ] Svensson L, Bohm K, M Castrèn,
et al
. Compression-only CPR or
standard CPR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0, 363(5): 434. DOI: 10.1056/
NEJMoa0908991.
[ 21 ] Waalewijn R A, Tijssen J, Koster R W. Bystander initiated
actions in out-of-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results
from the Amsterdam Resuscitation Study(ARRESUST)[J].
Resuscitation, 2001, 50(3): 273-279. DOI: 10.1016/s0300-
9572(1)00354-9.
[ 22 ] Sasson C, Rogers M, Dahl J,
et al
. Predictors of Survival From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 Outcomes, 2010,
3(1): 63. DOI: 10.1161/CIRCOUTCOMES.109.889576.
[ 23 ] Brooks S C, Simmons G, Worthington H,
et al
. The PulsePoint
Respond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 to crowdsource basic life
support for patients with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Challenges
for optimal implementation[J]. Resuscitation, 2016, 98: 20-26.
DOI: 10.1016/itation.2015.09.392.
[ 24 ] Smith C M, Wilson M H, Hartley-Sharpe C,
et al
. The use of
trained volunteers in the response to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the GoodSAM experience[J]. Resuscitation, 2017, 121: 123-126.
DOI: 10.1016/itation.2017.10.020.
[25] Perkins G D, Jacobs I G, Nadkarni V M,
et al
. Cardiac arrest an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utcome reports: update of the
Utstein Resuscitation Registry Templates fo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a
task force of the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uncil on Resuscitation,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of Canada, InterAmerican Heart Foundation,
Resuscitation Council of Southern Africa, Resuscitation
Council of Asia);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ommittee and the Council on
Cardiopulmonary, Critical Care, Perioperative and Resuscitation.
Cardiac Arrest. Circulation. 2015 Sep29; 132(13): 1286-300.
DOI: 10.1161/CIR.0144.
[ 26 ] Fredman D, Svensson L, Ban Y,
et al
. Expanding the first link
in the chain of survival-Experiences from dispatcher referral of
callers to AED locations[J]. Resuscitation, 2016: 129-134. DOI:
10.1016/itation.2016.06.022.
[ 27 ] Perkins G D, Handley A J, Koster R W,
et al
.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an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section Collaborators.
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Guidelines for Resuscitation
2015: Section 2.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an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Resuscitation. 2015 Oct; 95: 81-99. DOI: 10.1016/
itation.2015.07.015.
[ 28 ] Nadarajan G D, Tiah L, Ho A F W,
et al
. Global resuscitation
alliance utstein recommendations for developing emergency care
systems to improve cardiac arrest survival. Resuscitation. 2018
Nov; 132: 85-89. DOI: 10.1016/itation.2018.08.022.
[ 29 ] Bradley S M, Rea T D. Improving bystand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urr Opin Crit Care. 2011 Jun; 17(3): 219-24.
DOI: 10.1097/MCC.0b013e32834697d8.
[ 30 ] 马丽媛, 吴亚哲, 陈伟伟.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要
点介绍[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9, 27(8): 712-716. DOI:
CNKI:SUN:ZGGZ.0.2019-08-007.
[ 31 ] 林宏宇, 郭雅欣. 院前急救公共设备优化配置与运用的国外
经验借鉴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9): 26-27, 58. DOI:
10.3969/.1001-828X.2018.09.021.
(2021-04-20收稿 2021-05-16修回)
(本文编辑 南 杰)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库夜玉)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5月 第9卷 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9, No.5, May, 2021
1005
公众启动除颤PAD项目实施研究进展
冉 飘,王 静,王秀玲,林爱进,徐 梅
【摘要】 院外心搏骤停(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除颤是提高OHCA患
者存活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社区及公共场所投放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ic External Defbrillator,AED),供普通公众使用,
为室颤患者除颤,以挽救患者生命。公众启动除颤计划(Public Access Defibtillation,PAD)目前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而我国
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PAD在国内外的实施现况和效果进行综述,为推动我国社区与公共场所除颤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院外心脏停搏;自动体外除颤仪;公众启动除颤;社区急救
【中国图书分类号】 R459.7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PAD) program
RAN Piao, WANG Jing, WANG Xiuling, LIN Aijin and XU Mei. Emergency Department, Qingdao Emergency Center, Qingdao 266035,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WANGJing,E-mail:189****************;LINAijin,E-mail:139****************
【
Abstract
】 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 i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worldwide. Early defibrill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OHCA patients. Equipped in communities and public areas, the 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can be used on defibrillate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to save lives in emergencies. The Public Initiated Defibrillation (PAD)
program is widely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world, whereas China is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and effect of PAD at home and abroad,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fibrillation in communities and
public places in China.
【
Keywords
】 OHCA; AED; PAD; community first aid
心血管疾病是引起中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呈现
年轻化趋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报告我国
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高达55万
[1]
,其中90%发生在医院
外。院外心搏骤停(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
是一个影响数百万人生命的世界性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
。
OHCA发生3~5 min内必须进行心肺复苏术和除颤。早期除颤
对于心脏骤停者至关重要,除颤每延迟1 min,生存率便降
低7%~10%
[3]
。目前我国OHCA患者存活率不到1%
[4]
,进行
早期除颤是提高OHCA患者存活率的重要的措施之一。自动
体外除颤仪(Automatic External Defbrillator,AED)是复苏生
存链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为了减少除颤时间,欧美发达国
家广泛推广公众启动除颤计划(Public Access Defibtillation,
PAD),将AED放置在社区及公共场所,如学校、商店、市
政大楼、飞机场、酒店、运动健身场所等,发生OHCA时,
由现场目击者在第一时间利用AED对OHCA患者进行除颤。
DOI: 10.13919/.2095-6274.2021.05.010
基金项目:青岛市科技惠民专项-2019年科技惠民专项资助项目
(19-6-1-53-nsh);
作者单位:2660035 山东青岛,青岛市急救中心急救科
通信作者:王 静,E-mail:189****************;林爱进, E-mail:
139****************
PAD是由传统院前急救(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
以外的人使用放置在社区及公共场所的AED治疗OHCA患者。
PAD项目也是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的一个主要目标,美国各州采取各项措施以确保受过
培训的目击者在可能发生OHCA的公共区域可用AED进行除
颤
[5]
。因此,世界各国通过PAD鼓励社区的旁观者利用公共
场所设置的AED对OHCA病人进行除颤。PAD计划在日本、
新加坡、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实施。现就国内外
PAD实施及效果进行综述,为我国社区与公共场所设置AED
实施除颤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公众启动除颤PAD项目的实施
1.1 AED的作用 OHCA患者大多表现为心室颤动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的异常心律,导致心脏不能有
效地泵血,需立即进行电除颤。除颤前患者需要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来维持心脏和大脑的供
血和供氧。除颤后的几分钟需要CPR,直到心脏能够有效地
泵血
[5]
。AED是为非急救专业人员和第一反应者设计的,由
计算机编程与控制,具有自动分析心律的功能,是自动化的
傻瓜型体外除颤仪,199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1006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5月 第9卷 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9, No.5, May, 2021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AED在临床应用。应用
方法: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AED会立即对心脏骤停
者的心律进行自动分析,一旦识别到可除颤心律(室颤或无
脉性室速),通过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方式,提示救援者实
施电除颤。警察、消防队员、出租车司机等是最快或最早到
达现场的人员,通常会配备AED。这些非专业人员经过专业
的培训,可安全、正确地掌握AED的操作。
1.2 公众启动除颤(PAD) PAD是由EMS以外的人使用
放置在社区及公共场所的AED,对OHCA进行除颤。90年
代的早期,美国广泛开展PAD计划,在社区与公共场所配置
AED并对急救志愿者培训CPR与AED的使用,明显缩短了
发病到除颤的间隔,提高了OHCA的生存率。在启动PAD计
划后,美国OHCA平均生存率提高为33%,拉斯维加斯赌场
OHCA存活率从14%提高到57%,3 min内进行AED除颤生存
率高达74%
[6]
。PAD项目在瑞典、日本、加拿大、瑞士和英
国等国家已实行多年。瑞典首都由公众使用AED进行了除
颤的OHCA 患者的一个月存活率达70%。日本
[7]
实施PAD的
OHCA患者伴神经功能良好的一个月存活率由未实施PAD前
的3%提高到19.4%;2005日本爱知世博展馆遵循“黄金四分
钟”的原则每70 m放置一台AED,在世博会期间,OHCA救
治率高达75%。英国实行PAD计划后,AED除颤时间平均为4
min,抢救成功率为28.3%,出院存活率达23%。未实行PAD
计划之前OHCA患者世界平均抢救成功率<1%,美国和欧洲
抢救成功率均<5%
[8]
。实行PAD计划后,各国OHCA患者的
抢救成功率已显著提高
[9,27,]
。PAD 在中国的发展相对滞后,
AED 配置数量严重不足,CPR培训普及率较低,是造成我国
目前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极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10]
。
1.2.1 心肺复苏最佳的方案与典范—西雅图金县的PAD计
划 1996年西雅图金县召开关于急救系统之外社区及公共
场所配置AED的社区会议,认为急救医疗中心EMS参与
和领导此项目必须获得法律保障。1999年华盛顿州通过立
法,为EMS参与领导社区及公共场所配置AED提供了法律
保障。西雅图金县消防部门和公共卫生紧急医疗部门随后制
定了社区志愿者响应AED方案,该方案指定一名拥有心肺
复苏和AED认证的专业护士担任项目经理,协调社区AED
项目。参加放置社区与公共场所AED项目的实体,必须完
成AED和CPR培训,获得医疗指导,并为复训、AED维护
和使用制定完善计划,通知当地EMS并接受紧急911派遣。
1999~2002年该地区投放商场、娱乐场所和警车上等公共场
所475台AED。共有4004人接受了CPR和AED的初步培训,
所有放置AED的地点都在紧急调度中心注册
[11]
。据统计该
地区VF院外心脏停搏患者平均出院生存率为56%
[12]
,在赌
场VF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为74%,所有的患者在5 min内
得以AED除颤
[13]
。2009年美国西雅图金县成立复苏学院。
复苏学院总结了数十年来西雅图金县的EMS项目的经验,提
出了改善心脏骤停生存率的10个步骤,包括社区及公共场所
OHCA的生存率的一系列举措。2015年全球复苏联盟(Global
Resuscitation Alliance,GRA)在挪威UTSTEIN成立
[28]
,将西
雅图金县总结的《改善心脏骤停生存率的10个步骤》在大会
上推广,旨在利用西雅图复苏学院总结的全球领先的最佳实
践提高全球OHCA生存率。
1.3 AED覆盖率 经过40余年努力,目前美国约有240万
台AED被置于社区与公共场所供民众使用,人群覆盖率超过
700台/10万人。美国联邦政府已经立法在市政建筑、大型
公共场所、机场、赌场和学校安装AED
[14]
。美国航空公司自
1997年在所有客机上配备了AED
[4]
。日本高度重视AED在
学校中的配置,在全国各地大约36000所小学中,初中,高
中学校中,每个学校至少已经安装了1台AED,幼儿园安装
AED的比例为74.6%。90%的学校由本地消防部门根据日本
CPR指南提供了基本生命支持培训项目
[15]
。日本AED覆盖率
达到393.7台/10万人;瑞典则为160台/10万人;丹麦哥本
哈根为 262.2台/10万人;法国部分地区的AED覆盖率甚至
达到3399台/10万
[8,16]
。我国PAD项目目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部分地区的AED覆盖率为:深圳17.5台/10万人台、海口13
台/10万人、浦东新区11台/10万人、杭州5台/10万人
[10]
。
我国AED的平均覆盖率<1台/10万人。上海、深圳、海南、
杭州、福州、贵州和青岛等多地已启动AED相关立法及相关
政府实施项目,更多的AED正在投放过程中。
2 社区及公共场所放置AED须具备的要素
2.1 规划配置AED及维护 PAD项目根据评估社区范围发
生OHCA状况,决定放置的AED的数量和位置。近 5 年内发
生过OHCA ,存在可能发生OHCA的高危人群或人群中有一
定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机率(≥1次/每年每千人)的区域,
50岁以上人口在社区人群中占较大比例、OHCA发生率较高
的区域;人口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商店、机场和火车站
等都应配备AED。AED尽可能放置在第一目击者能够在3~5
min之内获取AED并赶到OHCA患者身边的位置
[10]
。有计划
的评估救援人员的表现和AED的使用情况,减少心肺复苏和
除颤的时间;并建立AED设备维护、使用报告机制。
2.2 对非专业急救人员进行CPR和AED使用的培训 对
急救志愿者、施救者进行培训,合理使用AED,以及如何将
AED与CPR结合使用。不仅需要初始训练,还需要定期复训,
以保持有效状态。训练应包括定期对模拟OHCA作出反应的
练习,熟悉在复苏中的角色和任务。
2.3 PAD主管职责 美国AHA建议具有复苏项目经验和专
业知识的人来计划和监督AED项目。项目主管应决定放置
AED的数量和位置,建立了AED使用报告机制;评估项目地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5月 第9卷 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9, No.5, May, 2021
1007
点范围发生的OHCA;救援人员的表现和AED的使用情况,
减少除颤的时间。确认AED的检查和维护,定期巡检,确
保AED随时可用。监督对急救志愿者的培训和复训,建立与
当地EMS服务的联系,反馈现场AED的类型和位置;坚持
PAD项目的持续质量改进,应尽可能包括EMS人员。
3 社区及公共场所放置AED项目政策法律的制定
3.1 美国AED项目政策法律的制定 美国“撒玛利亚人法”
旨在施救者善意提供合理和审慎的急救的情况下,保护施救
者不承担民事责任。2000年美国通过《心脏骤停生存法》,
对非专业急救人员提供有限的免责,在促使人们接受AED作
为挽救生命的设备和为AED的使用者制定保护免除法律责任
的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美国AHA建议AED项目立
法中包含以下4个关键组成部分:(1)对救援人员和项目
促进有有限的免除法律责任(无条件);(2)对非专业急
救人员进行CPR和AED培训;(3)与EMS系统连接;(4)
AED项目应包含四项元素:A.计划和实践的反应,B.计划对
救援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和AED的培训,C.计划与EMS系统
的连接,D.有计划的对进行的AED项目进行质量改进,包括
评估每一例心脏骤停、现场AED维护及使用与准备情况。
3.2 我国在公众急救设备配置与运用方面相关政策的制
定 我国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因
自愿实施紧急救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
民事责任。”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
促进法》第27条规定:“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红十字会等有
关部门、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急救培训,普及急救知识,鼓励
医疗卫生人员、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积极参与公共场所急救
服务。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
目前广州、北京、上海、南京、青岛等城市制定了相关法律
法规,涵盖社会急救,鼓励有条件的场所和单位配备AED急
救设备,并开展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在美国,AED的普及得到相关法律支持和保障,美国各
州均完成有关PAD计划的立法工作,而我国AED的PAD计
划缺乏相关的规范的卫生法律、法规。
4 OHCA数据登记系统的建立是急救系统的持续质量改进
的基础
AHA2015心肺复苏指南
[17]
要求急救系统的持续质量改
进,必须对OHCA的发病率、急救结果、患者愈后等进行
质量改进。复苏措施数据的收集是急救系统质量改进的基
础,对救治OHCA整个系统进行评估和反馈,确定标准及
分析,优化复苏措施,必须建立院外心脏骤停登记系统。美
国AHA、欧洲AHA、欧洲麻醉协会、欧洲重症医学等相
关学会形成共识并于1991年发表了第一个院外心脏骤停复
苏报告指南-Utstein(乌斯坦因)统一模式,确立了院外
心脏心肺复苏报告模式
[18,25]
。1990年瑞典首先建立了首个
国家OHCA登记平台,新加坡,日本,爱尔兰、丹麦等国
家也陆续建立了本国OHCA登记平台。2005年,美国埃默
里大学建立了美国心脏骤停登记处,急救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和当地医院通过基于web的系统提交
数据。该登记处向全国各地的EMS系统开放
[10]
。目前全球
比较有影响力的CA登记系统有:美国心脏骤停登记提高生
存率(Cardiac Arrest Registry to Enhance Survival,CARES)、
欧洲心脏骤停登记系统(European Research Coordination
Agency,EURECA)、亚太心肺复苏数据登记系统(Pan-
Asian Resuscitation Outcomes Study,PAROS)。2018年美国
CARES年报显示:当年纳入的非创伤性OHCA事件共81864
例,39.2%的患者接受旁观者CPR,公共场合有11.9%的患
者接受了旁观者AED,现场ROSC率31.1%,入院生存率
28.2%,综合出院生存率10.4%。其中出院患者中79.3%神经
功能良好。
5 急救系统(EMS)是PAD项目中的参与者与领导者
调度员是生存链的第一个环节 。调度员在识别OHCA、
调度救护车和为呼叫者提供远程通讯心肺复苏术(Telephon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T-CPR)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
[19-20,29]
表明T-CPR可以增加旁观者的CPR率与OHCA
的存活率。由旁观者CPR的患者的生存率是无旁观者CPR
的三倍
[21-22]
。欧洲2015复苏指南及AHA2015心肺复苏指南
建议调度员应加强旁观目击者的作用,包括AED的使用
[14]
。
因此挽救OHCA患者,从调度接通电话开始。
使用智能手机APP等互联网技术开展覆盖社区及公共
场所AED计划,将受过CPR培训注册的志愿者及AED纳入
急救调度范畴,调派OHCA患者附近的急救志愿者进行早期
CPR和AED除颤
[26]
,能有效提高OHCA的救治率,目前在
全世界广泛开展。美国一款脉搏跳动(PulsePoint)的APP
目前已经在美国600多个社区实施,受过CPR培训的个人下
载APP到他们的移动设备上。该APP能够在疑似OHCA患
者的400米范围内找到注册登记的志愿者,自动定位附近的
AED
[23]
,EMS调度员能够同时发送信息调派数名急救志愿者
到达现场分别进行CPR及取得附近的AED进行早期除颤。
英格兰使用APP“Good SAM”,通知300米以内的3名急救
志愿者到达的OHCA的现场
[24]
。以色列、日本、瑞典、丹麦、
新加坡等国采用的“互联网+急救”的模式与美国类似。我
国2016年深圳与上海的急救中心联合腾讯发布覆盖全市的
+急救”项目,市民可通过微信、手机QQ的“城市
服务”以及一键可查的微信小程序“AED导航”,快速查找
附近的AED设备
[8]
。青岛、南京、杭州等城市的AED地图
“互联网
1008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5月 第9卷 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9, No.5, May, 2021
已经上线。AED项目必须在当地的EMS注册登记,确保调度
员知道AED的位置,调度员可以指导呼叫者获得并使用现场
的AED进行除颤。
EMS是社区AED项目和公众服务机构之间的枢纽,对
注册登记的AED进行标准管理,绘制AED地图,将AED地
图导入急救指挥调度平台,建立AED网络和体系;参与培训
急救志愿者CPR及AED的使用,并且能获得AED治疗心脏
骤停的所有数据,在项目的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亦发挥重要
作用。
6 建议与展望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病
患病人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远高于GDP增速
[30]
,因此在我国
广泛普及CPR与投放AED刻不容缓。目前我国AED的配置
尚处于起步状态,急救志愿者的规模、CPR培训与AED普及
应用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
我们应该借鉴欧美等国家成功的PAD计划
[31]
。国家、各级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急救法律体系建设,在政策、法律、财
政方面予以完善。急救医疗中心(EMS)应积极努力协调各方,
参与和领导AED在公共场所与居民区的科学配置;加强利用
+急救”技术推出急救APP,召集附近急救志愿者
和显示AED地图;加强培训体系建设,有计划的通过培训公
众CPR+AED,通过多层面、多途径向大众普及CPR,提高
大众对AED的认知程度,调动公众参与急救调派积极性,积
极引导志愿者参与到急救中来,切实提高OHCA生存率。我
国PAD计划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动下,将进入发
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 1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9.
[ 2 ] Berdowski J, Berg R A, Tijssen J G,
et al
. Global incidences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nd survival rates: Systematic
review of 67 prospective studies. Resuscitation 2010 Nov; 81(11):
1479-87. DOI: 10.1016/itation.2010.08.006.
[ 3 ] Larsen M P, Eisenberg M S, Cummins R O,
et al
. Predicting
survival from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 graphic model[J].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1993 Nov: 22(11):1652-8.
DOI: 10.1016/S0196-0644(5)81302-2.
[ 4 ] Hua W, Zhang L F, Wu Y F,
et al
.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 Analysis of 4 Regional Populatio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9, 54(12): 1110-1118.
[ 5 ] Aufderheide T, Hazinski M F, Nichol G,
et al
. Community lay
rescuer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programs: key state
legislative component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 summary
of a decade of experience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policymakers,
legislators, employers, and community leader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Committee,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and Office of State Advocacy [J].
Circulation, 2006 Mar 7;113(9): 1260-70. DOI: 10.1161/
CIRCULATIONAHA.106.172289.
[ 6 ] 胡大一. 推动AED任重而道远[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 17
(4): 244-245. DOI: CNKI:SUN:LING.0.2008-04-004.
[ 7 ] Berdowski J, Berg R A, Tijssen J,
et al
. Global incidences of out-
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nd survival rates: Systematic review of
67 prospective studies[J]. Resuscitation, 2010, 81(11): 1479-
1487. DOI: 10.1016/itation.2010.08.006.
[ 8 ] 廖彦昭, 陈子奇, 张焕基.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研究及应用进
展[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 32(1): 82-84.
DOI: 10.13333/.2018.01.020.
[ 9 ] 陈楚琳, 桂 莉, 阚 庭, 等. 公众启动除颤实施现况及效果
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 33(1): 41-44. DOI:
10.3969/.1008-9993.2017.01.010.
[ 10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岛急救医学创
新单元(RU), 海南医学院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等. 中国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9): 813-819. DOI: 10.3969/.1002-1949.2020.
09.003.
[ 11 ] Culley, L. L.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 Community-Based Study[J]. Circulation, 2004,
109(15): 1859-1863. DOI: 10.1161/..
83385.B2.
[ 12 ] Global Resuscitation Alliance 10 Steps to Improve Cardiac Arrest
Survival. .
[ 13 ] Caffrey S L , Willoughby P J , Pepe P E ,
et al
. Public use of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N Engl J Med. 2002 Oct 17; 347
(16): 1242-7. DOI: 10.1056/nejmoa020932.
[ 14 ] Mozaffarian D, Benjamin E J, Go A S,
et al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5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5 Jan
27; 131(4): e29-322. DOI: 10.1161/CIR.0152.
[ 15 ] Nishiyama C, Kiyohara K, Matsuyama T,
et al
.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Japan-All-Japan Utstein Registry. Circ J. 2020 Mar
25; 84(4): 577-583. DOI: 10.1253/-19-0920.
[ 16 ] 赵旭峰, 董雪洁, 张 琳, 等.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普及现状
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展望[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互联网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5月 第9卷 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9, No.5, May, 2021
1009
2019, 14(2): 104-107. DOI: 10.3969/.1673-6966.2019.
02.002.
[ 17 ] Neumar R W, Shuster M, Callaway C W,
et al
. Part 1: Executive
Summary: 201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Update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irculation. 2015 Nov 3; 132(18 Suppl 2): S315-67.
DOI: 10.1161/CIR.0252.
[ 18 ] Nichol G, Rumsfeld J, Eigel B,
et al
. Essential features of
designating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s a reportable event: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ommittee; Council on
Cardiopulmonary, Perioperative, and Critical Care; Counci[J].
Circulation, 2008, 117(17): 2299-2308. DOI: 10.1161/
CIRCULATIONAHA.107.189472.
[ 19 ] Rea T D, Eisenberg M S, Culley L L,
et al
. Dispatcher-assist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survival in cardiac arrest.
Circulation. 2001 Nov 20; 104(21): 2513-6. DOI: 10.1161/
hc4601.099468.
[ 20 ] Svensson L, Bohm K, M Castrèn,
et al
. Compression-only CPR or
standard CPR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0, 363(5): 434. DOI: 10.1056/
NEJMoa0908991.
[ 21 ] Waalewijn R A, Tijssen J, Koster R W. Bystander initiated
actions in out-of-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results
from the Amsterdam Resuscitation Study(ARRESUST)[J].
Resuscitation, 2001, 50(3): 273-279. DOI: 10.1016/s0300-
9572(1)00354-9.
[ 22 ] Sasson C, Rogers M, Dahl J,
et al
. Predictors of Survival From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 Outcomes, 2010,
3(1): 63. DOI: 10.1161/CIRCOUTCOMES.109.889576.
[ 23 ] Brooks S C, Simmons G, Worthington H,
et al
. The PulsePoint
Respond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 to crowdsource basic life
support for patients with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Challenges
for optimal implementation[J]. Resuscitation, 2016, 98: 20-26.
DOI: 10.1016/itation.2015.09.392.
[ 24 ] Smith C M, Wilson M H, Hartley-Sharpe C,
et al
. The use of
trained volunteers in the response to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the GoodSAM experience[J]. Resuscitation, 2017, 121: 123-126.
DOI: 10.1016/itation.2017.10.020.
[25] Perkins G D, Jacobs I G, Nadkarni V M,
et al
. Cardiac arrest an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utcome reports: update of the
Utstein Resuscitation Registry Templates fo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a
task force of the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uncil on Resuscitation,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of Canada, InterAmerican Heart Foundation,
Resuscitation Council of Southern Africa, Resuscitation
Council of Asia);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ommittee and the Council on
Cardiopulmonary, Critical Care, Perioperative and Resuscitation.
Cardiac Arrest. Circulation. 2015 Sep29; 132(13): 1286-300.
DOI: 10.1161/CIR.0144.
[ 26 ] Fredman D, Svensson L, Ban Y,
et al
. Expanding the first link
in the chain of survival-Experiences from dispatcher referral of
callers to AED locations[J]. Resuscitation, 2016: 129-134. DOI:
10.1016/itation.2016.06.022.
[ 27 ] Perkins G D, Handley A J, Koster R W,
et al
.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an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section Collaborators.
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Guidelines for Resuscitation
2015: Section 2.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an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Resuscitation. 2015 Oct; 95: 81-99. DOI: 10.1016/
itation.2015.07.015.
[ 28 ] Nadarajan G D, Tiah L, Ho A F W,
et al
. Global resuscitation
alliance utstein recommendations for developing emergency care
systems to improve cardiac arrest survival. Resuscitation. 2018
Nov; 132: 85-89. DOI: 10.1016/itation.2018.08.022.
[ 29 ] Bradley S M, Rea T D. Improving bystand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urr Opin Crit Care. 2011 Jun; 17(3): 219-24.
DOI: 10.1097/MCC.0b013e32834697d8.
[ 30 ] 马丽媛, 吴亚哲, 陈伟伟.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要
点介绍[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9, 27(8): 712-716. DOI:
CNKI:SUN:ZGGZ.0.2019-08-007.
[ 31 ] 林宏宇, 郭雅欣. 院前急救公共设备优化配置与运用的国外
经验借鉴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9): 26-27, 58. DOI:
10.3969/.1001-828X.2018.09.021.
(2021-04-20收稿 2021-05-16修回)
(本文编辑 南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