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智能网络视频监控技术详解与实践

IT圈 admin 36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独水蕊)

智能网络视频监控技术详解与实践

安防天下

要点记录

NVR的瓶颈

系统通道容量:目前主流的NVR对于4CF@RT通道的支持数量一般可达到30;

并发流量支持:NVR同时存在实时视频流、回发视频流、归档视频流(存在视频备份服务器时)。

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当某路摄像机的场景出现重大事故,如交通事故,可能同时有市级、区级、公

安、交警等多个用户对同一路视频进行并发访问,此时如果NVR并发流量支持能力有限,则部分用

户的访问需求将得不到及时响应。

网络带宽设计:

要同时考虑各路摄像机至NVR的实时视频流、实时存储流,以及回放视频流、实时监控流等。

存储容量计算:

例:32通道,每通道码流为2Mbps,视频资料保存7天,则:

(32ch×2Mbps×3600s×24h×7天)/8(bit-B)/1000(MB-GB)/1000(GB-TB)=4.8TB

单播Unicast、广播Broadcast、组播Multicast

在数据网络中也允许广播的存在,但被限制在二层交换机的局域网范围内,禁止广播数据穿过路由

器。Internet也禁止广播,但组播是可以的。

单播情况下,多个客户的请求数据由数据源(NVR、流媒体服务器甚至直接是摄像机)负责复制,

网络仅负责分发。在广播和组播下,数据的复制分发由网络设备完成。

视频组播的缺点:

(1) 功能缺失

目前,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典型架构是IPC&DVS+NVR模式, NVR设备是系统的核心,视频音频

的存储及转发功能、PTZ控制、时间同步、报警联动等功能都需要NVR 设备的支持,因此NVR 还

是系统的底层应用核心,而组播技术主要针对视频流的实时浏览。组播无法使用管理系统针时整个

业务进行管理.

(2) 安全性

组播是单向的视频数据的传输模式,从视频流的分发到解码显示,很难有系统认证与授权机制的参

与。

组播设备通常无法提供完整的用户认证机制。

另外,基于组播的视频监控系统没有请求和确认机制,目前仅时进入营理服务器提供相应的认证。

(3) 日志管理

组播没有完善的日志系统,组播分发是路由和交换设备完成的。

视频互联互通

通常采用API方式实现系统间集成和互联互通。

1 ONVIF标准:

ONVIF 是由Axis、Bosch和Sony在2008年合作建立的面向全球的开放性网络视频接口论坛(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其目的是以公开、开放的原则共同制订开放性网络视频监控行业际

准。2008年11月,该组织正式发布了ONVIF第一版规范一一ONVIF核心规范1.0。这一标准将为网络

视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定义通用协议(诸如装置搜寻、实时视频、音频、元数据和控制信息)。

ONYIF的主要日标在于促进不同品牌网络视频设备间的整合,并帮助生产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独

立软件供货商确保产品的可互通性。他们认为,经由统一开放的标准,将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更大的

选择自由,让用户能够从各个不同供货商的产品中,更加自由地选用,以整合出一套适合不同需求

的监视系统。

2. PSIA 标准

PSIA(Physical Security Interoperability Alliance,实体安全互通联盟),该联盟主要由Cisco Systems、

Genetec、IBM、ObjectVldeo、Panasonic、Pelco、Texas Instruments 及Verint等公司于2008年2月联合

成立,主要目际也是推动网络型安全设备间的互通性,参与成员包括来自监控摄像机、视频管理软

件、门禁控制与系统整合等不同性质的厂商,该团体也同样致力于开放标准的推动。该规范中定义

媒体设备(Media Devices )及其功能所需的HTTP(S)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APIs),其所涵盖的内容,包括系统、管理、网络、IO、影音输入/出设备、PTZ、动态

侦测、媒体流及事件处理等功能与设定。

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独水蕊)

智能网络视频监控技术详解与实践

安防天下

要点记录

NVR的瓶颈

系统通道容量:目前主流的NVR对于4CF@RT通道的支持数量一般可达到30;

并发流量支持:NVR同时存在实时视频流、回发视频流、归档视频流(存在视频备份服务器时)。

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当某路摄像机的场景出现重大事故,如交通事故,可能同时有市级、区级、公

安、交警等多个用户对同一路视频进行并发访问,此时如果NVR并发流量支持能力有限,则部分用

户的访问需求将得不到及时响应。

网络带宽设计:

要同时考虑各路摄像机至NVR的实时视频流、实时存储流,以及回放视频流、实时监控流等。

存储容量计算:

例:32通道,每通道码流为2Mbps,视频资料保存7天,则:

(32ch×2Mbps×3600s×24h×7天)/8(bit-B)/1000(MB-GB)/1000(GB-TB)=4.8TB

单播Unicast、广播Broadcast、组播Multicast

在数据网络中也允许广播的存在,但被限制在二层交换机的局域网范围内,禁止广播数据穿过路由

器。Internet也禁止广播,但组播是可以的。

单播情况下,多个客户的请求数据由数据源(NVR、流媒体服务器甚至直接是摄像机)负责复制,

网络仅负责分发。在广播和组播下,数据的复制分发由网络设备完成。

视频组播的缺点:

(1) 功能缺失

目前,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典型架构是IPC&DVS+NVR模式, NVR设备是系统的核心,视频音频

的存储及转发功能、PTZ控制、时间同步、报警联动等功能都需要NVR 设备的支持,因此NVR 还

是系统的底层应用核心,而组播技术主要针对视频流的实时浏览。组播无法使用管理系统针时整个

业务进行管理.

(2) 安全性

组播是单向的视频数据的传输模式,从视频流的分发到解码显示,很难有系统认证与授权机制的参

与。

组播设备通常无法提供完整的用户认证机制。

另外,基于组播的视频监控系统没有请求和确认机制,目前仅时进入营理服务器提供相应的认证。

(3) 日志管理

组播没有完善的日志系统,组播分发是路由和交换设备完成的。

视频互联互通

通常采用API方式实现系统间集成和互联互通。

1 ONVIF标准:

ONVIF 是由Axis、Bosch和Sony在2008年合作建立的面向全球的开放性网络视频接口论坛(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其目的是以公开、开放的原则共同制订开放性网络视频监控行业际

准。2008年11月,该组织正式发布了ONVIF第一版规范一一ONVIF核心规范1.0。这一标准将为网络

视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定义通用协议(诸如装置搜寻、实时视频、音频、元数据和控制信息)。

ONYIF的主要日标在于促进不同品牌网络视频设备间的整合,并帮助生产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独

立软件供货商确保产品的可互通性。他们认为,经由统一开放的标准,将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更大的

选择自由,让用户能够从各个不同供货商的产品中,更加自由地选用,以整合出一套适合不同需求

的监视系统。

2. PSIA 标准

PSIA(Physical Security Interoperability Alliance,实体安全互通联盟),该联盟主要由Cisco Systems、

Genetec、IBM、ObjectVldeo、Panasonic、Pelco、Texas Instruments 及Verint等公司于2008年2月联合

成立,主要目际也是推动网络型安全设备间的互通性,参与成员包括来自监控摄像机、视频管理软

件、门禁控制与系统整合等不同性质的厂商,该团体也同样致力于开放标准的推动。该规范中定义

媒体设备(Media Devices )及其功能所需的HTTP(S)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APIs),其所涵盖的内容,包括系统、管理、网络、IO、影音输入/出设备、PTZ、动态

侦测、媒体流及事件处理等功能与设定。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