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氨水制备工艺技术探讨

IT圈 admin 53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泥炳君)

工业、生产

2020年第7期

氨水制备工艺技术探讨

周江沛

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 吉林 132002

摘要:介绍氨水制备工艺设计中所选择的工艺路线,物料平衡,关键设备。

关键词:液氨 氨水  

Discussion on the technology of ammonia water preparation

Zhou Jiangpei

PetroChina Jilin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TD,Jilin 132002

Abstract:The process route,material balance and key equipment selected in the process design of ammonia water preparation 

are introduced.

Keywords:Liquid ammonia;Ammonia

1 概述

氨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在工业上用于锅炉烟气脱

硝,作洗涤剂、中和剂、生物碱浸出剂等,使用的浓

度为20%和25%。在农业上经稀释后可做化肥。使用的

浓度为15%~18%。氨水制备常使用液氨气化为氨气,

氨气再用水吸收制备不同浓度的氨水。

溶解度见表1。

3 工艺流程

自液氨球罐液氨送出管线上引液氨至液氨稀释装

置。同时脱盐水根据液氨的量按比例进入液氨稀释装

置,直接吸收得到所需浓度的工业氨水。液氨中带来

的少量不凝性气体夹带氨气从氨水贮槽中排出,进入

尾气净化器由少量脱盐水净化后排放;氨溶于水中放

出的大量热量被循环冷却水带出送凉水塔冷却后循环

使用。这是氨水制备最常采用的方法,如图1所示。

2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

氨高度溶解于水,产物为氨的水溶液(氢氧化氨

或氨水),了解氨在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对

于氨水制备工艺会有帮助。不同温度下氨气在水中的

表1 不同温度下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1]

单位

0

q87.5

5

77.1

10

67.9

15

59.7

20

52.6

温度 / ℃

25

46.2

30

40.3

40

30.7

50

22.9

60

16.6

80

15.4

100

7.4

q-是在所给的温度下当气体总压力(气体分压与吸收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之和)为760mmHg时,100g纯

溶剂所吸收的气体克数。

图1 氨水制备示意流程图

4 工艺模拟

工艺模拟流程图如图2所示。

5 设备参数

20%~25%氨水储罐:容积:40m

3

ID2800×TL6500mm,设计压力:-0.49/6.9kPaG,

设计温度:65℃,材质:304SS;软水槽:容

积:5m

3

,ID1800×TL2000mm,设计压力:充

满水,设计温度:60℃,材质:304SS;氨水外

送泵:离心泵,流量20m

3

/h,扬程40m,电机功

率: 11kW,防爆等级:dⅡBT4,材质:304SS。

氨水循环泵:离心泵,流量2m

3

/h,扬程45m,

电机功率: 4kW,防爆等级:dⅡBT4,材质:

304SS。软水泵:离心泵,流量5m

3

/h,扬程60m,

电机功率: 11kW,防爆等级:dⅡBT4,材质:

40

2020年第7期

工业、生产

图2 工艺模拟流程图

304SS。超级吸氨器:氨水稀释能力:500kg/h。

入口介质:脱盐水/液氨,出口介质:20%~25%

氨水。液氨操作/设计温度:环境温度/50℃;液

氨操作/设计压力:≥0.81MPa(G)/2.16MPa(G)。

脱盐水操作/设计温度:35/60℃脱盐水;操作/

设计压力:0.4MPa(G)/1.0MPa(G)。循环水操作

/设计温度:30/90℃;循环水操作/设计压力:

≥0.3MPa(G)/0.8MPa(G)。材质:304SS。

参考文献

[1]化学工业部第一设计院.氯碱工业理化常数手册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9.

[2]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

用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2013〕6号)精神,涉氨制冷企

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技术指导书(试行).

[3]美国压缩气体协会.压缩气体手册[M].北京:冶金

工业出版社,1991.

[4]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生产部著,石油化工产品大全

[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1.

6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常用氨水制备工艺流程,并介绍了

个股物料消耗量,以及主要设备设计参数和氨在水中的

溶解度。说明了该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全部自动化运

行。可以通过比值控制生产出20%~25%商品氨水。

作者简介

周江沛(1964-),男,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

向:化工工艺。

(上接第47页)

项目总工程师必需要考虑所使用的综掘机和普通掘机

的零部件配置特点和物理属性,要有针对性的对短时

间掘进支护方案进行设计并完善,要维护山区煤炭资

源施工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

裂的可能性,而现阶段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运

用掘进支护技术,进一步提高直接破顶技术的运用价

值,为现阶段煤矿产业稳定运营起到良好的技术保障

作用。

2.4 掘进机设备的更新

普通掘进机和综掘机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进出掘

进机时有一定的空间限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科

学选择需要爆破的空间大小及位置,但确定爆破空间

的实际难度比较大,经常会受到多种工作阻力,严重

影响开采效率。当掘进机自身配置中增添开门施工工

艺时,就可以有效解决空间限制以及爆破空间穿凿放

大问题,在大幅度提升煤矿资源的开采效率的同时,

保证煤矿开采工作有序进行。

3.2 运用退后卧底技术

退后卧底技术适用于岩石层刚度和强度比较大的

区域以及地势结构比较完整的、集中的区域,该技术

的作用原理是分离并保持综合掘进机与断层顶端最低

位置的有效空间距离,以此来保证综掘进机有足够的

空间可以自由前进后退,进一步提高矿井场地采掘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满足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资源采掘

需求,加速煤矿资源开采速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开采企业必须要深刻意识到复杂

地形对矿产资源开采的影响,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

科学购买掘进机和相关配套设备,煤矿总工程师必须

要具备前瞻性目光,有针对性的运用煤矿采煤掘进支

护技术,来有效克服高压、高强度的恶劣地形地质构

造下对煤矿开采工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煤矿开采工

作效率。

3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运用煤矿采煤掘进支护技术

类型

3.1 运用直接破顶技术

直接破顶技术多运用在断层地带以及土质松散软

绵区域,它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安全风险系数,可以

提高整体采掘速率,还可以起到稳固四周岩石的作

用,保证锚网索支护技术的运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煤矿区顶板层岩石采掘过程中,一

旦顶层岩石的硬度f=0.8~3范围内,则表明顶板岩石

层存在硬度和强度脆弱的问题,存在出现采掘工程断

参考文献

[1]郗成龙. 地质条件对煤矿机械化掘进的作用探讨[J].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6):73-74.

41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泥炳君)

工业、生产

2020年第7期

氨水制备工艺技术探讨

周江沛

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 吉林 132002

摘要:介绍氨水制备工艺设计中所选择的工艺路线,物料平衡,关键设备。

关键词:液氨 氨水  

Discussion on the technology of ammonia water preparation

Zhou Jiangpei

PetroChina Jilin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TD,Jilin 132002

Abstract:The process route,material balance and key equipment selected in the process design of ammonia water preparation 

are introduced.

Keywords:Liquid ammonia;Ammonia

1 概述

氨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在工业上用于锅炉烟气脱

硝,作洗涤剂、中和剂、生物碱浸出剂等,使用的浓

度为20%和25%。在农业上经稀释后可做化肥。使用的

浓度为15%~18%。氨水制备常使用液氨气化为氨气,

氨气再用水吸收制备不同浓度的氨水。

溶解度见表1。

3 工艺流程

自液氨球罐液氨送出管线上引液氨至液氨稀释装

置。同时脱盐水根据液氨的量按比例进入液氨稀释装

置,直接吸收得到所需浓度的工业氨水。液氨中带来

的少量不凝性气体夹带氨气从氨水贮槽中排出,进入

尾气净化器由少量脱盐水净化后排放;氨溶于水中放

出的大量热量被循环冷却水带出送凉水塔冷却后循环

使用。这是氨水制备最常采用的方法,如图1所示。

2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

氨高度溶解于水,产物为氨的水溶液(氢氧化氨

或氨水),了解氨在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对

于氨水制备工艺会有帮助。不同温度下氨气在水中的

表1 不同温度下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1]

单位

0

q87.5

5

77.1

10

67.9

15

59.7

20

52.6

温度 / ℃

25

46.2

30

40.3

40

30.7

50

22.9

60

16.6

80

15.4

100

7.4

q-是在所给的温度下当气体总压力(气体分压与吸收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之和)为760mmHg时,100g纯

溶剂所吸收的气体克数。

图1 氨水制备示意流程图

4 工艺模拟

工艺模拟流程图如图2所示。

5 设备参数

20%~25%氨水储罐:容积:40m

3

ID2800×TL6500mm,设计压力:-0.49/6.9kPaG,

设计温度:65℃,材质:304SS;软水槽:容

积:5m

3

,ID1800×TL2000mm,设计压力:充

满水,设计温度:60℃,材质:304SS;氨水外

送泵:离心泵,流量20m

3

/h,扬程40m,电机功

率: 11kW,防爆等级:dⅡBT4,材质:304SS。

氨水循环泵:离心泵,流量2m

3

/h,扬程45m,

电机功率: 4kW,防爆等级:dⅡBT4,材质:

304SS。软水泵:离心泵,流量5m

3

/h,扬程60m,

电机功率: 11kW,防爆等级:dⅡBT4,材质:

40

2020年第7期

工业、生产

图2 工艺模拟流程图

304SS。超级吸氨器:氨水稀释能力:500kg/h。

入口介质:脱盐水/液氨,出口介质:20%~25%

氨水。液氨操作/设计温度:环境温度/50℃;液

氨操作/设计压力:≥0.81MPa(G)/2.16MPa(G)。

脱盐水操作/设计温度:35/60℃脱盐水;操作/

设计压力:0.4MPa(G)/1.0MPa(G)。循环水操作

/设计温度:30/90℃;循环水操作/设计压力:

≥0.3MPa(G)/0.8MPa(G)。材质:304SS。

参考文献

[1]化学工业部第一设计院.氯碱工业理化常数手册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9.

[2]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

用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2013〕6号)精神,涉氨制冷企

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技术指导书(试行).

[3]美国压缩气体协会.压缩气体手册[M].北京:冶金

工业出版社,1991.

[4]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生产部著,石油化工产品大全

[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1.

6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常用氨水制备工艺流程,并介绍了

个股物料消耗量,以及主要设备设计参数和氨在水中的

溶解度。说明了该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全部自动化运

行。可以通过比值控制生产出20%~25%商品氨水。

作者简介

周江沛(1964-),男,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

向:化工工艺。

(上接第47页)

项目总工程师必需要考虑所使用的综掘机和普通掘机

的零部件配置特点和物理属性,要有针对性的对短时

间掘进支护方案进行设计并完善,要维护山区煤炭资

源施工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

裂的可能性,而现阶段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运

用掘进支护技术,进一步提高直接破顶技术的运用价

值,为现阶段煤矿产业稳定运营起到良好的技术保障

作用。

2.4 掘进机设备的更新

普通掘进机和综掘机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进出掘

进机时有一定的空间限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科

学选择需要爆破的空间大小及位置,但确定爆破空间

的实际难度比较大,经常会受到多种工作阻力,严重

影响开采效率。当掘进机自身配置中增添开门施工工

艺时,就可以有效解决空间限制以及爆破空间穿凿放

大问题,在大幅度提升煤矿资源的开采效率的同时,

保证煤矿开采工作有序进行。

3.2 运用退后卧底技术

退后卧底技术适用于岩石层刚度和强度比较大的

区域以及地势结构比较完整的、集中的区域,该技术

的作用原理是分离并保持综合掘进机与断层顶端最低

位置的有效空间距离,以此来保证综掘进机有足够的

空间可以自由前进后退,进一步提高矿井场地采掘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满足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资源采掘

需求,加速煤矿资源开采速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开采企业必须要深刻意识到复杂

地形对矿产资源开采的影响,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

科学购买掘进机和相关配套设备,煤矿总工程师必须

要具备前瞻性目光,有针对性的运用煤矿采煤掘进支

护技术,来有效克服高压、高强度的恶劣地形地质构

造下对煤矿开采工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煤矿开采工

作效率。

3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运用煤矿采煤掘进支护技术

类型

3.1 运用直接破顶技术

直接破顶技术多运用在断层地带以及土质松散软

绵区域,它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安全风险系数,可以

提高整体采掘速率,还可以起到稳固四周岩石的作

用,保证锚网索支护技术的运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煤矿区顶板层岩石采掘过程中,一

旦顶层岩石的硬度f=0.8~3范围内,则表明顶板岩石

层存在硬度和强度脆弱的问题,存在出现采掘工程断

参考文献

[1]郗成龙. 地质条件对煤矿机械化掘进的作用探讨[J].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6):73-74.

41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