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夫妙旋)
|
Grand Garden of Science
| 33
|求索|
◎
编辑|刘相龙
跨越百年的接力
三代考古人讲述三星堆的发掘
事实上,三星堆“面世”还要追溯到近百年前;其发掘和保护,
是凝结了数代考古人心血的接力赛。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1986
年,三星堆遗址1号、2号祭祀坑震惊
世界,如今6个新坑再惊天下。事实上,
其发掘和保护,是凝结了数代考古人心
血的接力赛。
记者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
区发掘现场,采访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
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前任站长陈德
安、现任站长雷雨、三星堆考古研究所
所长冉宏林,还有年轻的考古队员,听
三代考古人讲述三星堆的故事。
—————————————————
—————————————————
陈德安,今年68岁,从事三星堆
考古26年,是首任三星堆遗址工作站
站长,也是1986年三星堆1、2号祭祀
坑的主要发掘者。记者还未发问,陈德
安首先抛出话题:“我先和你们说说三
星堆考古的来龙去脉,搞清整个过程,
很多问题就好谈了。”
三星堆是怎么被发现的?“有三
种关于发现时间的说法,分别是1927
年、1929年和1931年。我认为燕家说
的1929年比较准确。”
陈德安所说的“燕家”,是四川广
汉真武村月亮湾村民燕道诚、燕青保父
子。1929年春天,他们在自家田地开
掘水塘时,先后在沟底发现400多件玉
石器。随后,这批流入坊间的“广汉玉
器”名噪一时。三星堆文明由此“横空
出世”。
1934年3月,华西协和大学古物
博物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
)启动三
星堆首次科学发掘,时任馆长葛维汉是
首位发掘者,他组织考古队在燕家院子
找到了发现玉石器的原坑,并提出“广
汉文化”概念。有趣的是,当时就有关
广汉发现的玉璧、玉璋等与华北、华中
发现的相似,这是古蜀曾与中原有过文
化接触的证明。
抗战全面爆发后,三星堆发掘暂时
搁置,新中国成立后才又有新动作。
1963年9月,四川省文管会和四
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联合组成考古
队,由考古学家冯汉骥指导,对月亮湾
遗址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发掘。
发掘工作从9月23日持续到12月
3日,发掘面积150平方米。冯汉骥跟
..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星堆“面世”还要追溯到近百年前;
郭沫若认为,
1929年春天三星堆“横空出世”
于三星堆文明身世的讨论。
学生们一起挖,工具只有平头铲和尖头
铲,前者刮土层,后者剔泥土。
遗憾的是,发掘完不久,冯汉骥就
病了,后来身体一直不好,成果没能整
理出来。直到30年后,才由当年参加
发掘工作的马继贤写成《广汉月亮湾遗
址发掘追记》。
“真正的突破,还要等到20世纪
80年代。”陈德安说。
—————————————————
1980年重启发掘迎转机
—————————————————
冉宏林今年34岁,是此次三星堆
遗址考古发掘队的执行领队。接受采访
前,他刚从考古发掘舱里出来,身上还
穿着防护服。
2013年,冉宏林从北京大学考古
文博学院硕士毕业后,进入三星堆遗址
工作站。这里正是他的理想之地,“我
是重庆人,专业方向是夏商周考古,而
三星堆是先秦时期巴蜀文化里最重要的
遗址之一,我来三星堆是‘天时地利人
和’。”在北大,冉宏林参与了考古老
校友的口述史采访和整理工作,这给他
带来启发。“三星堆遗址发现以来,90
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很多人和事,但很
多东西是写不到发掘简报和研究文章中
的,只留在记忆里。”冉宏林说,不少
考古人已经高龄,再不做点什么会留下
永远的遗憾。从2019年开始,冉宏林
开始三星堆考古口述史采集工作。他首
个拜访的是敖天照老先生。
上世纪50年代,敖天照进入广汉
市文化馆工作,从此,每一次三星堆考
古发掘,他几乎都在场。1973年,他
在湖北长江流域考古班系统学习考古,
包括考古绘图、考古测量。培训时,北
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对他
讲:“老敖,你回去一定留心三星堆,
那个遗址非常重要。”
70年代后期,广汉各大乡镇几乎
都在办砖瓦厂,三星堆所在的中兴公社
也在当地取土烧砖。回来后,敖天照跑
| 33
考古人员在7号祭祀坑内清理“玉板”。
图片|新华社
到三星堆遗址,看到砖瓦厂挖出的土里
夹杂着不少碎陶片,感到非常着急。后
来,他到四川省博物馆考古队汇报情况,
推动了三星堆的发掘和保护。
1980年春天。由参与过1963年月
亮湾发掘的王有鹏带队,改革开放后三
星堆遗址首次发掘启动。之后,三星堆
遗址考古工作再未停止。同年夏天,从
四川大学考古系毕业不久的陈德安来到
三星堆发掘工地,此后直到2005年,
他都在三星堆,经历了改革开放后15
次考古发掘,其中几次大规模的都由他
主持。而真正让三星堆“一醒惊天下”
的重大考古发现,是在1986年。
对田野考古来说,天气是个重要变
量。沉睡地下数百上千年的文物“身子
骨”脆弱,经不起雨雪风霜。“现在不
怕了,有考古大棚,大棚里还建了4个
恒温恒湿的考古发掘舱。”陈德安说。
1986年夏天,没有考古大棚,只
有篱笆草棚。7月18日下午,陈德安
和另一位1号、2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
陈显丹在整理资料,砖厂工人骑着自行
车闯进工作站,说“挖砖挖出玉刀来了”。
他们赶紧放下手里的活,飞快跑到出土
地点。拼接发现,工人说的“刀”是玉戈、
.. All Rights Reserved.
|
Grand Garden of Science
| 35
|求索|
1984年,雷雨大学毕业后来到三
星堆。因为生病,他没能参与1986年
的发掘,这让他懊恼了很久。“说实话,
我之前没想过还会有3号坑。大多数考
古工作者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一次大规
模发掘,我的运气很好。”曾有人问,
为何两次发掘相隔这么长时间?“三星
堆遗址考古发掘一直在进行,只是发掘
对象不是祭祀坑,而是遗址内城墙、宫
殿等其他功能区。”陈显丹解释。
考古充满偶然性,无果而归是常有
的事,但发现3号到8号祭祀坑有其必
然性。2019年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
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8号祭祀坑拍摄的青铜神兽。
图片|新华社
研究院编制《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三年
行动计划(2019-2022)》,将聚落考古、
社会考古作为今后几年的主要工作和研
究方向,直接推动了发掘工作展开。“大
家带着这样的研究目的开展勘探,发现
3号坑也不全是偶然。”冉宏林说。
2019年11月26日,在紧邻2号
祭祀坑西侧的探沟东南部,冉宏林敏锐
地发现“异象”——一条直角边。“我
用手铲仔细刮了一遍,把这个线条理顺
了,发现有一个转弯直角,基本能确定
是一个比较规整的坑。”冉宏林说,人
类活动会留下蛛丝马迹,挖坑回填土和
周边土的松紧程度、土质土色有区别。
“当时就想,它会不会是我们一直在
找的3号坑。”顺着线索继续下挖,12
月2日,一块6到7厘米长的青铜器口
沿露出土面。当工作站所有人都不敢确
定这具体是什么器物时,他们请来了正
在附近开会的“老专家”陈德安。
陈德安喜欢用手去感受考古标本,
对各地、各时期青铜器的不同风格比较
熟。1986年出土的青铜器,基本每件
他都摸过几十遍、上百遍,每个部位都
记得清清楚楚。“我顺着梯子下坑,摸
了一下那个铜器口沿的边缘,说了6个
字:‘大口尊,没问题。’”
时隔34年,三星堆6个新坑“再
醒惊天下”。雷雨已经在三星堆遗址工
作37个年头,如今他最深的感受是一
定要坚持。“坚持才会有收获。”
玉璋等玉器,而出土地点就是后来名震
天下的1号坑;8月16日,距离三星
堆1号坑西北30米左右,同样因为砖
厂工人取土,考古队员又发现了2号坑。
田野考古是个“体力活”。陈德安
.. All Rights Reserved.
记得,当时天气闷得很,经常打雷,雨
又一直下不来,每天提心吊胆。一旦下
雨,田里的水翻起来,就会破坏文物;
但光打雷不下雨,土质又干又硬,很难
控制。“晚上土质稍有回湿,我们通宵
连轴转,在取文物的关键时期,差不多
三天三夜没合眼,赶在雷雨前完成了祭
祀坑清理。”“填土非常硬,用手铲清
理进度慢,大家手上都起了水泡。夜间
发掘工作更苦,两个200瓦的灯泡招来
了无数蚊虫。”陈显丹回忆。
—————————————————
34年坚持发掘
—————————————————
雷雨快步走过考古发掘舱边的木
栈道,坐定后放下背包,还有挂在脖子
上的单反相机。
自从十几年前拍下第一张与三星
堆的合影以来,雷雨已经数不清拍过多
少张三星堆的照片了。“出土器物有专
业摄影师拍,我主要拍考古的人,记录
他们的工作状态。”
| 35
—————————————————
—————————————————
在雷雨的相机里,年轻人的照片越
来越多。“一些年轻考古队员看到我给
他们拍照,还会让我帮忙发给他们。”
雷雨说,这两年站里来了很多“90后”
年轻队员,给古老的三星堆注入了朝气。
身体趴在悬空的发掘升降平台上,
系;许丹阳也是自己选的专业,兴趣是
对三星堆的研究整理工作没停下。“我
学考古是偶然,但从事这项工作后就再
也没想过放弃。我把三星堆作为我一生
的事业,好像已经跟我割不断了,脑子
里想的都是它。原来没退休,它是我的
工作,现在退休了,它是我的乐趣。”
再过两年,雷雨要退休了,“我
考古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
主要因素。殊途同归。退休后,陈德安
三星堆考古大发现,
离不开几代考古人的
半生坚守;近百年的
三星堆考古接力,是
几代人文化信仰的传
递。
用竹签一点点剥离文物周围的泥土,
再小心翼翼地装入标有编号的小袋子
里……记者在4号坑发掘舱内见到许丹
阳时,他正在清理出土一块陶片。
许丹阳是“95后”,去年研究生
毕业后进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刚
参加工作就加入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
古队伍。“这些年轻人非常敬业,入舱
后马上就进入状态,一天起码7个小时
在坑里工作。”雷雨说。
在陈德安眼里,年轻一代掌握更多
自然科学知识,会用高科技设备,也接
触到最前沿的考古学理论方法,这些都
和老一辈大不相同。“我也在向这些年
轻人学习,努力吸收新的研究方法、研
究成果。”
老一辈三星堆考古人的精神感染
着考古“新生代”,代代相传。“2019
年我去拜访敖天照,他住在老宿舍楼,
房子不大不新,但收拾得非常规整,摆
满了书。三星堆的事他娓娓道来,细节
都能讲得很清楚,你可以感受到这些前
辈对三星堆遗址考古的热忱、热爱、坚
守,完完全全沉浸在考古的世界了。”
冉宏林说。
此次三星堆考古大发现,离不开几
代考古人的半生坚守;近百年的三星堆
考古接力,是几代人文化信仰的传递。
为什么以三星堆考古作为人生事
业?
有人是阴差阳错:雷雨读考古,父
亲的建议起了大作用;陈德安是被“调”
到考古专业的,本来想做医生或老师。
有人是兴趣使然:冉宏林因为喜欢
历史、向往在田野的自由,就报了考古
在三星堆待了30多年,在外人看来可
能时间很长,但我反而觉得很短,因为
古蜀文明太有魅力,有太多待解的谜。”
雷雨说,如果还有一次选择机会,他愿
意留在这儿,继续破解三星堆的“无字
天书”。
每个人都提到的,是责任感和使
命感。“考古既探索我们‘从哪里来’,
也启发我们‘到哪里去’,这对我们认
识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是必不可
少的基础性工作。这是中国考古人的使
命。”陈德安说。
卷帙浩繁的文献史料中,关于古
蜀的屈指可数,考古似乎是跨越
时间长河、与古蜀文明“重
逢”唯一的路。这不
是一代人或几代人就
能完成的,古蜀国的
神秘面纱才仅被揭开
了一角,考古工作者
对它的探索远未结束。
这次全民关注的发掘
工作何时结束?冉宏林说,
他们希望在年底前完成6个坑
的文物发掘工作,之后到实验室
做相关保护和分析研究,但考古有
太多未知,发掘前永远不知道层层土下
三星堆文物。
究竟埋藏着多少“秘密”,因此没有严
图片|中国文物报
格的截止时间。而后续的文保修复工作,
需要更漫长的岁月。
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
—————————————————
◎ 撰文|柴雅欣
◎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夫妙旋)
|
Grand Garden of Science
| 33
|求索|
◎
编辑|刘相龙
跨越百年的接力
三代考古人讲述三星堆的发掘
事实上,三星堆“面世”还要追溯到近百年前;其发掘和保护,
是凝结了数代考古人心血的接力赛。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1986
年,三星堆遗址1号、2号祭祀坑震惊
世界,如今6个新坑再惊天下。事实上,
其发掘和保护,是凝结了数代考古人心
血的接力赛。
记者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
区发掘现场,采访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
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前任站长陈德
安、现任站长雷雨、三星堆考古研究所
所长冉宏林,还有年轻的考古队员,听
三代考古人讲述三星堆的故事。
—————————————————
—————————————————
陈德安,今年68岁,从事三星堆
考古26年,是首任三星堆遗址工作站
站长,也是1986年三星堆1、2号祭祀
坑的主要发掘者。记者还未发问,陈德
安首先抛出话题:“我先和你们说说三
星堆考古的来龙去脉,搞清整个过程,
很多问题就好谈了。”
三星堆是怎么被发现的?“有三
种关于发现时间的说法,分别是1927
年、1929年和1931年。我认为燕家说
的1929年比较准确。”
陈德安所说的“燕家”,是四川广
汉真武村月亮湾村民燕道诚、燕青保父
子。1929年春天,他们在自家田地开
掘水塘时,先后在沟底发现400多件玉
石器。随后,这批流入坊间的“广汉玉
器”名噪一时。三星堆文明由此“横空
出世”。
1934年3月,华西协和大学古物
博物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
)启动三
星堆首次科学发掘,时任馆长葛维汉是
首位发掘者,他组织考古队在燕家院子
找到了发现玉石器的原坑,并提出“广
汉文化”概念。有趣的是,当时就有关
广汉发现的玉璧、玉璋等与华北、华中
发现的相似,这是古蜀曾与中原有过文
化接触的证明。
抗战全面爆发后,三星堆发掘暂时
搁置,新中国成立后才又有新动作。
1963年9月,四川省文管会和四
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联合组成考古
队,由考古学家冯汉骥指导,对月亮湾
遗址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发掘。
发掘工作从9月23日持续到12月
3日,发掘面积150平方米。冯汉骥跟
..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星堆“面世”还要追溯到近百年前;
郭沫若认为,
1929年春天三星堆“横空出世”
于三星堆文明身世的讨论。
学生们一起挖,工具只有平头铲和尖头
铲,前者刮土层,后者剔泥土。
遗憾的是,发掘完不久,冯汉骥就
病了,后来身体一直不好,成果没能整
理出来。直到30年后,才由当年参加
发掘工作的马继贤写成《广汉月亮湾遗
址发掘追记》。
“真正的突破,还要等到20世纪
80年代。”陈德安说。
—————————————————
1980年重启发掘迎转机
—————————————————
冉宏林今年34岁,是此次三星堆
遗址考古发掘队的执行领队。接受采访
前,他刚从考古发掘舱里出来,身上还
穿着防护服。
2013年,冉宏林从北京大学考古
文博学院硕士毕业后,进入三星堆遗址
工作站。这里正是他的理想之地,“我
是重庆人,专业方向是夏商周考古,而
三星堆是先秦时期巴蜀文化里最重要的
遗址之一,我来三星堆是‘天时地利人
和’。”在北大,冉宏林参与了考古老
校友的口述史采访和整理工作,这给他
带来启发。“三星堆遗址发现以来,90
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很多人和事,但很
多东西是写不到发掘简报和研究文章中
的,只留在记忆里。”冉宏林说,不少
考古人已经高龄,再不做点什么会留下
永远的遗憾。从2019年开始,冉宏林
开始三星堆考古口述史采集工作。他首
个拜访的是敖天照老先生。
上世纪50年代,敖天照进入广汉
市文化馆工作,从此,每一次三星堆考
古发掘,他几乎都在场。1973年,他
在湖北长江流域考古班系统学习考古,
包括考古绘图、考古测量。培训时,北
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对他
讲:“老敖,你回去一定留心三星堆,
那个遗址非常重要。”
70年代后期,广汉各大乡镇几乎
都在办砖瓦厂,三星堆所在的中兴公社
也在当地取土烧砖。回来后,敖天照跑
| 33
考古人员在7号祭祀坑内清理“玉板”。
图片|新华社
到三星堆遗址,看到砖瓦厂挖出的土里
夹杂着不少碎陶片,感到非常着急。后
来,他到四川省博物馆考古队汇报情况,
推动了三星堆的发掘和保护。
1980年春天。由参与过1963年月
亮湾发掘的王有鹏带队,改革开放后三
星堆遗址首次发掘启动。之后,三星堆
遗址考古工作再未停止。同年夏天,从
四川大学考古系毕业不久的陈德安来到
三星堆发掘工地,此后直到2005年,
他都在三星堆,经历了改革开放后15
次考古发掘,其中几次大规模的都由他
主持。而真正让三星堆“一醒惊天下”
的重大考古发现,是在1986年。
对田野考古来说,天气是个重要变
量。沉睡地下数百上千年的文物“身子
骨”脆弱,经不起雨雪风霜。“现在不
怕了,有考古大棚,大棚里还建了4个
恒温恒湿的考古发掘舱。”陈德安说。
1986年夏天,没有考古大棚,只
有篱笆草棚。7月18日下午,陈德安
和另一位1号、2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
陈显丹在整理资料,砖厂工人骑着自行
车闯进工作站,说“挖砖挖出玉刀来了”。
他们赶紧放下手里的活,飞快跑到出土
地点。拼接发现,工人说的“刀”是玉戈、
.. All Rights Reserved.
|
Grand Garden of Science
| 35
|求索|
1984年,雷雨大学毕业后来到三
星堆。因为生病,他没能参与1986年
的发掘,这让他懊恼了很久。“说实话,
我之前没想过还会有3号坑。大多数考
古工作者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一次大规
模发掘,我的运气很好。”曾有人问,
为何两次发掘相隔这么长时间?“三星
堆遗址考古发掘一直在进行,只是发掘
对象不是祭祀坑,而是遗址内城墙、宫
殿等其他功能区。”陈显丹解释。
考古充满偶然性,无果而归是常有
的事,但发现3号到8号祭祀坑有其必
然性。2019年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
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8号祭祀坑拍摄的青铜神兽。
图片|新华社
研究院编制《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三年
行动计划(2019-2022)》,将聚落考古、
社会考古作为今后几年的主要工作和研
究方向,直接推动了发掘工作展开。“大
家带着这样的研究目的开展勘探,发现
3号坑也不全是偶然。”冉宏林说。
2019年11月26日,在紧邻2号
祭祀坑西侧的探沟东南部,冉宏林敏锐
地发现“异象”——一条直角边。“我
用手铲仔细刮了一遍,把这个线条理顺
了,发现有一个转弯直角,基本能确定
是一个比较规整的坑。”冉宏林说,人
类活动会留下蛛丝马迹,挖坑回填土和
周边土的松紧程度、土质土色有区别。
“当时就想,它会不会是我们一直在
找的3号坑。”顺着线索继续下挖,12
月2日,一块6到7厘米长的青铜器口
沿露出土面。当工作站所有人都不敢确
定这具体是什么器物时,他们请来了正
在附近开会的“老专家”陈德安。
陈德安喜欢用手去感受考古标本,
对各地、各时期青铜器的不同风格比较
熟。1986年出土的青铜器,基本每件
他都摸过几十遍、上百遍,每个部位都
记得清清楚楚。“我顺着梯子下坑,摸
了一下那个铜器口沿的边缘,说了6个
字:‘大口尊,没问题。’”
时隔34年,三星堆6个新坑“再
醒惊天下”。雷雨已经在三星堆遗址工
作37个年头,如今他最深的感受是一
定要坚持。“坚持才会有收获。”
玉璋等玉器,而出土地点就是后来名震
天下的1号坑;8月16日,距离三星
堆1号坑西北30米左右,同样因为砖
厂工人取土,考古队员又发现了2号坑。
田野考古是个“体力活”。陈德安
.. All Rights Reserved.
记得,当时天气闷得很,经常打雷,雨
又一直下不来,每天提心吊胆。一旦下
雨,田里的水翻起来,就会破坏文物;
但光打雷不下雨,土质又干又硬,很难
控制。“晚上土质稍有回湿,我们通宵
连轴转,在取文物的关键时期,差不多
三天三夜没合眼,赶在雷雨前完成了祭
祀坑清理。”“填土非常硬,用手铲清
理进度慢,大家手上都起了水泡。夜间
发掘工作更苦,两个200瓦的灯泡招来
了无数蚊虫。”陈显丹回忆。
—————————————————
34年坚持发掘
—————————————————
雷雨快步走过考古发掘舱边的木
栈道,坐定后放下背包,还有挂在脖子
上的单反相机。
自从十几年前拍下第一张与三星
堆的合影以来,雷雨已经数不清拍过多
少张三星堆的照片了。“出土器物有专
业摄影师拍,我主要拍考古的人,记录
他们的工作状态。”
| 35
—————————————————
—————————————————
在雷雨的相机里,年轻人的照片越
来越多。“一些年轻考古队员看到我给
他们拍照,还会让我帮忙发给他们。”
雷雨说,这两年站里来了很多“90后”
年轻队员,给古老的三星堆注入了朝气。
身体趴在悬空的发掘升降平台上,
系;许丹阳也是自己选的专业,兴趣是
对三星堆的研究整理工作没停下。“我
学考古是偶然,但从事这项工作后就再
也没想过放弃。我把三星堆作为我一生
的事业,好像已经跟我割不断了,脑子
里想的都是它。原来没退休,它是我的
工作,现在退休了,它是我的乐趣。”
再过两年,雷雨要退休了,“我
考古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
主要因素。殊途同归。退休后,陈德安
三星堆考古大发现,
离不开几代考古人的
半生坚守;近百年的
三星堆考古接力,是
几代人文化信仰的传
递。
用竹签一点点剥离文物周围的泥土,
再小心翼翼地装入标有编号的小袋子
里……记者在4号坑发掘舱内见到许丹
阳时,他正在清理出土一块陶片。
许丹阳是“95后”,去年研究生
毕业后进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刚
参加工作就加入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
古队伍。“这些年轻人非常敬业,入舱
后马上就进入状态,一天起码7个小时
在坑里工作。”雷雨说。
在陈德安眼里,年轻一代掌握更多
自然科学知识,会用高科技设备,也接
触到最前沿的考古学理论方法,这些都
和老一辈大不相同。“我也在向这些年
轻人学习,努力吸收新的研究方法、研
究成果。”
老一辈三星堆考古人的精神感染
着考古“新生代”,代代相传。“2019
年我去拜访敖天照,他住在老宿舍楼,
房子不大不新,但收拾得非常规整,摆
满了书。三星堆的事他娓娓道来,细节
都能讲得很清楚,你可以感受到这些前
辈对三星堆遗址考古的热忱、热爱、坚
守,完完全全沉浸在考古的世界了。”
冉宏林说。
此次三星堆考古大发现,离不开几
代考古人的半生坚守;近百年的三星堆
考古接力,是几代人文化信仰的传递。
为什么以三星堆考古作为人生事
业?
有人是阴差阳错:雷雨读考古,父
亲的建议起了大作用;陈德安是被“调”
到考古专业的,本来想做医生或老师。
有人是兴趣使然:冉宏林因为喜欢
历史、向往在田野的自由,就报了考古
在三星堆待了30多年,在外人看来可
能时间很长,但我反而觉得很短,因为
古蜀文明太有魅力,有太多待解的谜。”
雷雨说,如果还有一次选择机会,他愿
意留在这儿,继续破解三星堆的“无字
天书”。
每个人都提到的,是责任感和使
命感。“考古既探索我们‘从哪里来’,
也启发我们‘到哪里去’,这对我们认
识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是必不可
少的基础性工作。这是中国考古人的使
命。”陈德安说。
卷帙浩繁的文献史料中,关于古
蜀的屈指可数,考古似乎是跨越
时间长河、与古蜀文明“重
逢”唯一的路。这不
是一代人或几代人就
能完成的,古蜀国的
神秘面纱才仅被揭开
了一角,考古工作者
对它的探索远未结束。
这次全民关注的发掘
工作何时结束?冉宏林说,
他们希望在年底前完成6个坑
的文物发掘工作,之后到实验室
做相关保护和分析研究,但考古有
太多未知,发掘前永远不知道层层土下
三星堆文物。
究竟埋藏着多少“秘密”,因此没有严
图片|中国文物报
格的截止时间。而后续的文保修复工作,
需要更漫长的岁月。
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
—————————————————
◎ 撰文|柴雅欣
◎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