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在螺)
EOS 60D摄影技巧学习及一些日常使用设置
基本设置:
一、菜单中的基本设置:
1、画质:RAW。这种格式细节更丰富,后期可随意调整白平衡、清晰度、色彩饱和度、亮度、
对比度等,对片质的影响很小。后期调整软件可以选择随机附带的DPP软件,关于此软件如何使
用,请参见说明书!
2、提示音:启用。声音的提醒挺好的。
3、未装储存卡释放快门:禁止。
4、图像确认:2秒。新手可以设置5秒,高手可以关闭。
5、周边光量校正:关闭,这个要根据自己的镜头来设置,我设置为关闭。包括以下很多项设置
为关闭,主要是要求速度快,因为开启的调整项目越多,相机的图片处理速度越慢,不利于抓拍。
6、减轻红眼:开。目的是怕拍夜景人像的时候忘记打开。
7、闪光灯闪光:启用。快门同步:前帘同步。闪光曝光补偿:暂设正负零,根据拍摄的具体情
况适时调整。E-TTL II测光:评价测光。
8、曝光补偿:我感觉60D的测光稍有偏差,正常时我设置为-0.3,拍摄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9、自动亮度优化:禁用。目的也是为了提高速度。
10、测光模式:多用评价测光,特写的拍摄采用局部测光,更精细的拍摄、逆光等特殊拍摄使用
点测光、光比比较大的场景拍摄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测光模式需要根据拍摄的具体场景适时
选择最佳的方式。
11、自定义白平衡:遇到可能出好片的场景时可以自己设置,一般的片子就别费那个劲了,留给
后期调整吧。
12、白平衡偏移/包围:操作过,拍片时没有正式用过,很重要的片子用了也不错,设置偏移和
包围以后,再将驱动模式设置为连拍,按下快门,就会出来几张不同白平衡的片子。不过拍完了
一定要记得将此次白平衡偏移/包围的设置清除,不然你下一次的连拍会变得五花八门了。
13、色彩空间:sRGB。关于色彩空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忠告新手及中手就设置sRGB
吧,设置为Adode RGB也是没有意义的,用于商业印刷的高手自然就知道怎么设置了。需要注
意的是,在色彩管理上,要保持相机、电脑、图像浏览和处理软件均应保持同一色彩空间,否则
就会很惨。
14、照片风格:中性。我经历了“风光”、“自定义”等过程,最后还是选择了0,0,0,0的中性。
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相机软件处理速度,清晰度采用批量调整,色彩等不满意的个别调整。
15、除尘数据:取消。
16、ISO自动:最高400。这个设置是为基本拍摄区准备的,我几乎不用基本拍摄区。创意拍摄
区的ISO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随时拨盘设置。
17、保护图像、旋转、删除图像、打印指令、幻灯片播放都不重要,随你怎么设置。
18、显示柱状图:亮度。亮度最重要,直观、简洁。
19、实时显示功能:启用。测光定时器:30秒。自动对焦模式:实时模式。
20、自定义功能():按你喜欢来就是了。
我的是这样:
1、
曝光等级增量:1/3一级。
2、
ISO扩展:禁用。
3、
光圈优先模式下的闪光同步速度:1/200秒(固定)。
4、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禁用。特殊的、曝光时间超过5分钟的应该启用,降噪效果很明显。
5、
高ISO降噪功能:标准。
6、
高光色调优先:禁用。
7、
自动对焦辅助光闪光:启用。
8、
反光镜预升:禁用。
9、
快门键/自动曝光锁定按钮:0 自动对焦/自动曝光锁.
10、分配SET按钮:0普通。
11、开启电源时屏幕显示状态:0启用液晶监视器显示。
12、增加图像校验数据:0禁用。
二、其他设置
1、拍摄模式:
①AV档(光圈优先).是光圈由拍摄者确定,快门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确定的一种拍摄模式。
这是我最常用的模式。也建议初学者首先学习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便于自己由控制光圈和焦
段的大小来达到合适的景深。
②TV档(快门优先).由拍摄者确定快门,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确定光圈的一种拍摄模式。
由自己控制快门,以便至少达到安全快门,拍摄运动物体比较好,还常用于使用闪光灯时的拍摄,
在1/200秒前帘同步的时候比使用其他挡要好得多。
③P档(程序模式)。光圈和快门都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而自动决定,多用于新手在没把握的情
况下采用的,会保证片子的清晰,但会缺少拍摄者的创意。使用这一模式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测
光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测光方式对片子的结果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多采用评价测光。
④M档(手动模式).这是最具创意的模式,也是全手动相机的魅力所在。拍摄者可以自由设置
光圈、快门、禁用闪光灯等项目,拍摄出高调、暗调等特殊的片子。M档也是夜景拍摄的最佳模
式。初学者学习时,可由AV模式逐渐向M模式过渡。但也不要以为手拿单反不用M模式拍摄
就没面子,很多大师也不是只用M档,优秀的片子也不都是用全手动模式拍出来的,拍摄模式只
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片子效果才是硬道理。
⑤A-DEP档(自动景深自动曝光)。九个对焦点同时通过对焦来检测并决定景深和经过测光来
自动决定曝光量的一种拍摄模式。感觉没什么意思,景深还是由拍摄者自己决定为好。
2、驱动模式:
①单拍:不用说了,采用的最多了。
②连拍:配合自动对焦模式中的AIFOCUS(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和AI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
动对焦)对运动物体拍摄相当有效。
③自拍/遥控:按动快门以后大概延时10秒后拍摄/使用遥控器来拍摄。
④自动延时拍摄:我设置为2秒延时,常用于上架拍摄夜景。
⑤自动定时器.连拍:按动快门以后大概延时10秒后开始连拍,张数也可设置。
3、自动对焦模式:
①单次自动对焦:配合自动对焦点单点对焦、九点对焦使用。我最常用的是这种单次自动对焦和
中央单点对焦。
②人工智能自动对焦:适合拍摄先定后动的物体,比如拍摄鸽子,鸽子没动的时候开始对焦,鸽
子动了以后,对焦模式立即由单次自动对焦模式自动切换至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模式,自动追
踪对焦,配合了连拍,你将捕捉到鸽子起飞的精彩瞬间。
③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适合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如果你将对焦点设置为中央单点对焦,在
使用单点对焦合焦后,主体运动过程中一旦脱离了中央对焦点,不管到达其他任何八个对焦点上,
都会被继续捕捉并保持对焦,实际上就是九个对焦点联动持续对焦,这对运动物体的拍摄真是太
好了。
4、照片风格:中性。就是0,0,0,0,目的是保持原片,调整交给后期。这个设置可根据风景、人
物等不同的拍摄自行设置。如果直接出片,后期不作调整了,就应该进行自定义设置,这样出片
效果会好一些。
5、白平衡:自动。因为我是RAW格式出图,所以白平衡可以后期随意调整,放在自动就可以了。
如果后期不作调整了或者JPG格式出图,那还是应该根据当时拍摄的情况挑选合适的白平衡来适
时设置,对重要的片子还要自定义白平衡,这样片子不会偏色。
6、ISO感光度:原则是能低则低,实在不行了,再提高。在800以内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7、曝光补偿:我总是感觉60D的测光偏亮,因此在正常日光的情况下我经常是用-0.3,这样的
好处是片子不会过曝。这一点很重要,一旦过曝,后期无可救药,而增加曝光量对后期来说只是
举手之劳。特别对于远道拍片来说就不会有遗憾了。另外,60D的曝光补偿达到了正负5档,可
谓非常宽泛,这项功能非常实用,对于逆光、晚霞以及暗调片的拍摄再方便不过了。很多新手都
不太注意这项功能的使用,很可惜。M档中还可以通过设置包围曝光并配合连拍来实现一次快门
连出三张不同曝光度的片子,用于HDR和成片使用,使片子的宽容度有非常大的改善。
测光方式的选择
关于如何选择测光模式:
1)评价测光是EOS相机的标准测光模式,适合大部分拍摄主体。在检测被摄主体在取景器中的位
置、亮度、背景、前后照明条件和其它综合照明元素后,相机为主要被摄主体设定正确的曝光。
2)局部测光对由于逆光等原因使背景比主体更亮的情况非常有效。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覆盖
了取景器中央一部分面积。
3)点测光用于对拍摄主体或场景的某个特定部分进行测光。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覆盖了取景
器中央较小的面积。
4)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然后平均到整个场景。
二、再来看看如何选择:
1.评价测光:大部分情况下,评价测光都可以得出基本准确的曝光值。因此它适合画面明暗比较
均匀的大多数场景的拍摄。
2.局部测光:一般常用于逆光片的拍摄。
3.点测光:如果你确定不用管周围部分,则局部测光、点测光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值。这样会
保持主体获得正确的曝光,背景等会过亮或者过暗,一般常用于微距、特写等拍摄。
4.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如果你确定周围部分只要稍加考虑,可以选择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样主
体不是特别理想,但周围及背景也不会过分的会过亮或者过暗,有些兼顾。适合晨光、夕阳、晚
霞等拍摄。
60D的64位测光系统是与7D是相同的配置,相当不错了。但是,测光系统是死的,人是
活的,在选择测光模式的时候要注意,一旦场景或者想要的效果没有那么符合测光模式的标准情
况,就需要你去干预测光结果。这时候,曝光补偿就是最佳的选择,正负5档的宽域会使你很满
意的。另外,拍摄实际操作过程中,后三种模式测光点的选择对测光结果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
点测光时,其覆盖区域才达到4%),这一点在拍摄时一定要加以注意。
还有,评价测光模式中,半按快门就会锁定测光结果和曝光组合,后三种方式则不然,需要
你按动曝光锁按钮以后才会被锁定,所以,在选择后三种测光模式的状态下再移动构图一定要先
锁定,再移动构图。
以下给大家一些关于摄影技巧,使大家共同学习和参考,多出好片.
选择焦点的十个秘诀(转载)
无论是面对风光摄影,还是人物小品,要想拍摄出一张照片,首先要明确好焦点,焦点的
选择,无论是对于图片表面的清晰明了,还是对于内容的真切表达,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焦点
不仅仅是图片中最实的区域,往往也是图片的重点所在。所以,我们在进行拍摄时,一般首先考
虑应当将焦点选择在哪里?
1、植物拍摄:选择花为焦点拍摄。
花,为疑是植珠上最吸引我们,最美丽的部分,因此不难理解,花是植物摄影中最常见的
焦点选择。但当我们面对花团锦簇的一丛时,应当选择哪一夺花来作为焦点呢?
首先我们要考虑最有特点的一朵,比如最美丽的,或是一朵颜色区别于其他花的:而后,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选择一朵比别的花稍高一点的,或者是比较接近于镜头的花。通过这些方法,
我们可以突出地表现这一朵花,让它成为画面的趣味中心。
2、近距离拍摄花卉:焦点应当选择在花蕊上。
近距离拍摄花卉的特写镜头,焦点应该清晰地落在花芯部位。此时放大的花的特写照片中,
原来颜色鲜艳的花瓣多数情况下成为陪衬,而花芯中娇嫩的花蕊以极其规律的排列,成为引人入
胜之处。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微距拍摄的图片中,往往除了焦点一点是清晰的,其他地方都会有不
同程度的虚化;甚至对焦完成后,由于花或照相机稍许的移动都会造成焦点的缺失,而图片中没
有任何清晰之处。因此配合拍摄的三角架与无风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3、拍摄山的局部时:可以选择显眼的的树木或岩石作为焦点。
当用长焦距镜头,拍摄某一座山峰的局部时,通常是由于山峰的某处特征吸引了我们—
—比如秋季草坡上一棵金黄亮丽的白桦,或凸而起的岩石。选择这些明显的特征为焦点,不但可
以快速地完成对焦,同时还可以对我们思考构图进行帮助。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拍摄的局部位于山的阴影一面时,由于景物的反差较弱,经
常会造成照相机自动对焦的失误,此时应该选择反差较高的地方对焦,帮助照相机完成对焦。
4、拍摄山脉全景时:要以最高峰为焦点。
我们在为一座雄伟的山脉拍摄全景照片时,最好是选择山脉的最高峰为焦点拍摄,比如山
脉的主峰。由于它是距离照相机最远的地方,需要照相机对焦无穷远处,也称是无穷远对焦。
通过这样的焦点选择拍摄下来的照片,可以最为清晰明确地刻画出主峰以及连绵山脉的其
他峰峦,展现他们的雄伟壮观。而未经明确的焦点选择,往往会因为照相机错误地将焦点对在前
景中的树枝或什么上,导致山脉一片模糊。
5、拍摄宽广的草原时;可以选择房屋,牛养[群],树木或河流的拐弯处作为焦点。
拍摄草原,或许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事情。简单的自动对焦拍摄,在小的照片中看去,
仿佛所有景文物都非常的清晰,但放大照片一看,会发现照片中的关键点模糊不清,这是最令人
懊脑的事情了。
因此在拍摄时,一定要养成明确选择焦点的好习惯。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棵孤独的树或
一群牛养等,都是很好的焦点,也是图片的关键点。对它们的清晰刻画,要远远重要于无限的草
地。而焦点如落在草原上蜿蜒的河流,应当选择最富于变化的,或最近处的拐弯处。
6、拍摄人物特写时:眼睛是关键焦点。
人物的特写照片,一般是以人物脸部为表现重点的半身照片。这类照片需要通过表情神态
来达到刻画人物特征乃至内心的目的。眼睛,是拍摄人物特写时焦点的第一选择。
当人物正面面对照相机时,此时双眼是同一平面上,所以以任何一只眼睛作为焦点都可以:
但这样的取景会过于平面化而显得普通,因此大多数摄影师会采取人物的半侧面而进行取景拍摄。
此时人的眼睛就会处于一前一后的位置,此时需要以靠近照像机的眼睛作为焦点,进行对焦拍摄。
因为它的位置明显要比后面的眼睛更为重要。
7、拍摄人物全身像时:头部的重要的焦点。
在拍摄包括人物全身的肖像以及环境肖像时,我们无法明确地对准人眼精确对焦,那么,
快速便捷地选择焦点的关键,就是以人物的头部作为对焦点了。
无论是为了表达人物的动作或姿态,人物脸部特征都是图片中的关键。人的一举一动都是
以头脑来控制的,因此头部将成为牵动全身的中枢。拍摄时我们可以预先以人物人的脸部或头部
进行对焦,而后在人物全身姿态达到理想状态时,迅速重新构图并快速拍摄。
8、拍摄人物与环境的照片:最好以人物作为焦点。
这一类的照片包括简单的旅游纪念照到记实摄影和商业广告摄影。人物与环境结合的照
片,是最鲜活也是最难拍摄的。但无论人是作为主体或陪衬的图片元素来说,这类照片绝大多数
都是以人物作为焦点拍摄的,因为相比那些不动[或动得缓慢的]山水来说,人是最活跃的,也是
最具有感情色彩的。
当然,以人物作为焦点拍摄,还应当注意景深,以控制环境的虚实变化,如果简单地需要
人和景物都清晰,可以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即可。
9、拍摄群像时:寻找关键人物确定焦点。
在面对一群人进行拍摄时,我们往往会被不断变化着的众人所干扰,不知道将焦点确定在
哪里,而错过了很多的精彩群像照片。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个关键的人物为焦点,并进行追踪对焦。同时用眼睛的余
光不断的留意其他人物的动态,当其他人物和关键人物的位置关系达到和谐统一时按下快门拍摄。
10、拍摄建筑物时:可以选择门或窗作为焦点。
作为摄影爱好者来说,很少有机会像专业的建筑摄影师那样,使用座机对建筑物进行无畸
变,全焦点的拍摄。因此在拍摄建筑物时,对焦点选择应该格外的明细精确。一般来说,拍摄建
筑物的正面,焦点应该选择在正门上,这样为多平面的建筑物正面,就可以全部落在图片清晰的
范围中了。
当然有时候正门会在阴影中,不容易完成对焦,此时也可以附近光亮处的窗户,如果建筑
物正面完全落在阴影中,也可以选择顶部的房沿作为焦点。
准确曝光一学就会——数码相机曝光的秘诀(转贴)
你是否曾经被曝光补偿的概念搞晕过?你是不是经常为不知道补偿多少曝光量而苦恼?
也许你已经学会了使用包围曝光,也许你已经知道了“亮加暗减”的规则,像使用胶片的摄影师
那样操控相机。这篇文章告诉你一个非常使用、立竿见影而且一学就会的技术,让你从“胶片摄
影师”苦练曝光的境遇中解脱出来。因为,你有一部数码相机,它可以让你非常准确地实现曝光。
(图1)
市面上卖的大部分数码相机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并不是全部。你需要一部能够调解曝光的
相机,如果没有手动曝光,至少要配备加减曝光的功能,让你能够调解曝光量。有的数码相机可
以每1/3挡调节,也有的相机每1/2挡调节,还有些相机同时配备1/3挡和1/2档供你自己选择。
我建议你养成“只要条件允许就看一眼回放照片”的习惯。那么,你看回放的影像时,主
要看的是什么?使用肉眼去判读拍摄的内容,还是查看拍摄数据,或是将图像放大了看细节? 数
码相机的液晶屏幕回放的影像并不准确,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相机上看着漂亮的照
片,等到在电脑上看或冲出来的时候却令人失望。成熟的摄影师在端起相机之前就预见了照片的
样子,如果他不想在后期过多的调整的话,他所要确认的是曝光是否达到了他的要求。那么,就
从判读曝光开始吧。
一、用什么来判断曝光?
答案是——直方图。所以,我建议你在回放照片时,首先查看直方图,就像那些专业摄
影师所作的一样。那么,你买的相机就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一个是刚才提到的“调整曝光量”
的功能——有手动曝光或者有曝光补偿,另一个就是必须具有判断曝光的功能——直方图。
直方图的横坐标代表像素的亮度,左暗右亮。很多相机厂商将直方图从左到右分成“很暗”、
“较暗”、“较亮”、“很亮”四个区域,也有的相机厂商将直方图分为五个区域。这些分区与
直方图本身并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到直方图的形成。无论四个分区还是五个分区,它们不过是
为了观看方便而已。我们可以把“较暗”和“较亮”的区域看成中灰影调的区域,把“很暗”看
成画面的暗影区,把“很亮”看成画面的高光区。
(图2)
纵座标代表像素的数量,直方图越高的地方,这个亮度在画面中占得面积就越大。在上边
两张图片中,图1是水中倒影的照片,图2是它的直方图。从直方图上看,照片上大部分影调位
于“较亮”和“较暗”的区域中;水中泛白的天空和楼房的受光面位于直方图的“很亮”区域;
而倒影中的深色树枝和左上角的黑影则位于直方图的“很暗”区域。直方图表示这张照片曝光是
正常的。
二、怎么判断曝光和调整曝光?
判断胶片的曝光时,我们需要看密度。所以,在冲印店里我们时常会听到老摄影师对修图
师说“我想这里加点儿密度,那里减点儿密度”之类的话。因为他们习惯了查看胶片的密度和反
差。而且,这样听起来更专业些。数码相机时代,我们听到更多的是“这儿亮点儿”、“那儿暗
点儿”之类的言语。
前面我们看到的照片,曝光属于正常。那么,如果减少或增加曝光量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减少曝光量的时候,直方图会向左移动,很可能在直方图最左侧已经超出的边界,左侧的“山根”
看不见了,就会曝光不足;增加曝光量的时候,直方图会向右移动,很可能在直方图最右侧已经
超出的边界,同样,右侧的“山根”看不见了,就会曝光过度;
记住下面的口诀(修改于08年3月)你就会轻松地利用直方图判断和调整曝光:
○ 左边山脚见不到,暗部细节被丢失;
○ 右边山脚见不到,亮部细节被丢失;
○ 两边山脚见不到,加减曝光断分明;
○ 山峰靠右亮区大,山峰靠左暗影多;
○ 山谷如果在中间,中间影调少细节。
左边山脚见不到,暗部细节被丢失
顾名思义,直方图的左边看不见末端,也就是“暗影溢出”,这表明景物的暗部细节没有
被数码相机完全记录下来,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黑”,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0。
(图3)
图3(上图)左侧的照片就属于这种情况。为了更有力地说明这个问题,曝光的时候有意
的减少了1档,致使暗部溢出。直方图分布于左半边,右半边空出,这说明尚有增加曝光的可能。
像这样“左边没头儿”、“右侧空余”的直方图,我们增加曝光量就会使直方图整个向右移动,
从而使景物的暗部细节能够记录在数码相机里。这就是“向右曝光”(区分于“向右曝光原则”)。
右边的照片在评价测光的基础上增加了0.7档,直方图分布基本令人满意。与左边照片相比,向
右增加了1.7档曝光。
右边山脚见不到,亮部细节被丢失
直方图的右边看不见末端,也就是“高光溢出”,这表明景物的亮部细节没有被数码相机
完全记录下来,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白”,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255。
如果你拍摄的照片像 图4 左边的照片一样,直方图“右边没头儿”、“左侧空余”,
那么减少曝光量就会使直方图整个向左移动,从而使景物的亮部细节能够记录在数码相机里。这
就是“向左曝光”。图4左边的照片“向左曝光”两档,就可以得到右边的照片。看一看直方图,
差别很大。
(图4)
两边山脚见不到,加减曝光断分明
如果直方图的两端都看不见末端,也就是“高光和暗影都溢出”,这表明场景中的光影动
态范围大于数码相机所能记录的动态范围。这时候,我们就必须有权衡利弊,根据要表现的主题,
找到重点突出的地方。如果要重点表现亮部细节,就舍弃暗部细节,向左减少曝光;如果希望突
出暗部细节,那么就舍弃亮部细节,向右增加曝光。
不过,通常情况下,“晃眼的白色”要比“低沉的黑色”更可能成为视觉干扰。所以,如
果没有特殊的理由,如果溢出的高光没有在画面中起到辅助作用。我会建议你向左减少曝光,记
住这是在“直方图两边都看不到头”的情况下。
(图5)
就像上面的两张照片(图5)一样,我们对于“取舍”的概念并不只限于选择“曝光过度”
还是“曝光不足”。对面光线穿透的灯笼是我们想拍摄的主要对象,那么,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
在它上面,上毫无细节的天空越少越好。我们并没有进行曝光补偿,但实际上测光的区域发生变
化,曝光量也已经变化了。
这时候你一定要问:按照前面所讲的,从右边照片的直方图看,这张照片是不是应该向右
增加曝光呢?研究一下你数码相机中的直方图是“亮度直方图”还是“RGB直方图”很有必要。
很多数码相机对于红色比较敏感,景物中红色的物体往往容易产生“红色溢出”,而致使
红色的部分没有糊涂一片没有细节。如果是像上面的相机一样是“亮度直方图”,那么建议你做
一些针对红色物体调整曝光和调整饱和度的试验,得出自己的结论。
两边都看不到头的直方图,说明影像的动态范围已经超出了数码相机所能记录的极限。这
个时候直方图左右两个末端相聚最远。那么,如果直方图两个末端相距很近,这表明所拍摄的景
物反差很小,你的数码相机完全可以记录下来景物的动态范围,甚至还绰绰有余。
当场景反差比较低,左右曝光都可以的情况下,是向左减少曝光呢,是还向右增加曝光呢,
或是什么也不改变?
三、数码相机的曝光原则
这些曝光原则建立在直方图确实有参考意义的基础上,如果相机内的直方图本身误差很
大,那么建议你将相机送回维修部维修。
原则一:不溢出原则
这一原则适用于任何数码相机的拍摄。在景物的动态范围大于数码相机所能表现的动态范
围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光比场景的拍摄,比如夜景拍摄、冰灯拍摄等,你至少应该让一个
方向上不溢出。你还可以想办法使光比减小,比如对暗部补光,这样我们的相机就可以记录场景
中的等多细节。
我们总会觉得夜景拍摄要增加曝光时间,甚至要半小时、一小时的曝光。事实上,如果是
灯火辉煌城市夜景并不需要这么做。正如你所看到的下边这张外滩夜景的照片(图6),曝光时
间是1/15秒,感光度的ISO200,并没有用什么特殊的拍摄手法。
(图6)
从直方图上来看,画面中大部分处于“很暗”的区域中。事实也是如此,不然被灯光照亮
的“东方明珠”怎么才能突出出来呢?光源的部分有少量的溢出,直接对准光源拍摄总是会这样。
但这并不影响到整个画面,因为它们占的面积非常小,而且又节奏的出现在画面中成为点缀。注
意建筑主体的曝光,尤其是“球”的下半部分,还有左上方红色三角中的细节。这都说明高光部
分的曝光比较合适。
再来看看暗部的细节,几乎没有溢出。我们在暗影中还能隐隐约约看到远处高楼大厦的身
影。见鬼!也许你会喜欢横着拍,因为很多都市夜景照片都是横着拍的。而且被灯光照亮的天空
会让远处暗影中的楼房看起来更加扑朔。
原则二:亮加黑减
你可能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些数码相机“向右曝光”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右侧不溢
出的情况下尽量向右曝光。这么做的理由是:如果在后期把暗部提亮会产生很多噪点,而后期针
对高光部压暗却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过,既然你知道煤炭是黑的,为什么还要“过曝”后再把它
压暗呢?
所以,我更愿意推荐你使用“亮加黑减”的原则。当画面中亮的部分占很大面积时,我们
需要增加一些曝光,也就是向右曝光:比如拍摄大面积的雪景,你可以适当向右增加曝光,注意
不要让高光溢出,并且还要保证雪的纹理和细节;同样,当画面中暗的部分占很大面积时,我们
需要减一些曝光,也就是“向左曝光”:比如当你在拍摄大面积的煤炭时,可以适当向左减少曝
光,注意不要让暗影溢出,并且还要保证煤炭的纹理和细节。
(图7)
上面这张照片(图7)是在侧逆光条件下表现由白雪和阴影构成的起伏和雪的质感。直方
图中的两个“山峰”分别代表雪地中高亮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分布。可以看出高亮的部分并没有集
中在直方图的最右端,而是靠左一点,这样可以很好地表现出雪地的质感。同时,我们看到雪地
上的阴影仍然处在直方图的“较亮”区域。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后期加大反差,让阴影处
于“较暗”或“很暗”的区域呢?
(图8)
我没有找到关于煤堆的合适的照片,不过我找到了这些灰灰黑的酒坛子。从直方图上看,
右侧还有些余量,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再向右进行曝光。但事实上,我并没有这么做。相反的,
我在原有的测光基础上,向左曝光1/3档。这样的曝光可以更好地表向酒坛子上的细节。注意光
线的条件是漫射光,之所以选择漫射光条件拍摄,是因为如果在直射光下拍摄,坛子上会留下强
烈的阴影。那些阴影是你想要的么?想一想,如果那些阴影是你想要的,那么应该怎么去曝光?
人物摄影构图 突出人物的取景方法(上-转载)
相机被发明后的初期,照片神奇的再现能力曾经感动了人类。之后人们就开始研究照片的无限
潜力,希望由此能够代替肖像画。这是因为早先的照片感光度过低,还满足不了人物摄影的要求。
与此相比,如今的数码相机可以说是拍摄人物的最完美的相机系统。人物照片的画面布局中除了
遵守黄金分割的规则外,最重要的还是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本部分提出了人物照片的多种可行
取景方式和人物摄影时经常使用的构图方法。
虽然摄影的主对象是人物,但为了表现皇宫的雄伟建筑,使用望远镜头强调了瓦片和墙体颜色
并利用画面右侧的树木塑造了远近感。在树枝中摄影时,接近镜头的部分显得较为模糊,从而演
绎梦幻般的气氛。人物置于画面右侧的布局不仅强化了背景,还突出了人物形象。
突出人物的取景(Framing)方法:
所谓取景(Framing)是指利用照相机的取景器(Finder)构成画面,这是探知作者摄影意图
的艺术行为。摄影师通过取景设计艺术照片。非人物摄影和人工卫星所拍的照片都不会看做是艺
术照,这是因为没有反映出作者的意图,即没有涉及到取景行为。取景是摄影师固有的权限,也
是赋予艺术性的重要条件。
人物照片的取景过程离不开瞬间产生的感觉。按下快门的瞬间先要观察人物是否闭上了眼睛,
人物的视线和手的位置是否得当等细节。另外,还要调整背景的深度突出表现人物形象。人物照
片的关键在于摄影师,因此摄影师的意图直接决定照片的主题及效果。
所谓抓拍是指利用高速快门捕捉运动中的被摄物,因此需要培养瞬间的感觉和观察被摄物整体
移动过程的习惯。不少人忽略摄影过程,反而对照片的后期修整抱有希望,但这不是可取的方法。
这不仅会降低照片的画质,也很可能成为失去取景感觉的原因。
<照片2-1>中红色的标记部分往往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人物周围散乱的加亮区(红色标记
部分)分散视线的现象,取景的散漫感。摄影人的经验不足时往往会忽略背景,只关注摄影主体,
即人物,这也是初学者共同的特点。忽略背景效果的照片会表现出散乱、失调的感觉。
照片2-1
“取景的核心是稳定性和协调性”
取景的关键在于不分散视线,使视线集中到主被摄体上,而且协调主被摄体和周围背景。如<
照片2-1>的彩色标记区域,以垂直线或水平线构图果断切除多余的区域后形成了下面4种取景
结果。
1、人物视线方向的空间过窄,表现出憋气感。
2、视线方向的空间狭窄,结合画面右侧较大的空白区域,表现出人物的孤独感和思索中的状态。
3、人物全景,表现清爽感。
4、切断腿部区域的取景方式,缺乏稳定感。
人物摄影构图 突出人物的取景方法(中-转载)
竖拍照片的取景:
人物的单人照多数是竖拍照片。竖拍照片在人物的头顶保留空间,使得图像清爽、精致。下面介
绍人物竖拍照片中适合使用的取景方式。
1、背景不佳时
在单调的背景空间中摄影时,可适当缩小取景时的背景比率。<照片2-2>包含了人物头顶的
预留区域和左侧加亮区域,结果使照片失色。没有特别的背景时可以采取<照片2-3>的取景方
式。该作品在四周预留了空间(红色标记)后,使人物填满画面,并突出三角形线条,从而表现
出了画面的稳定感。
2、较好的背景
<照片2-4>的背景非常精美,但是由于没有协调好人物与背景,反而表现了沉闷感。该照片
的失误在于人物上身段红色区域和下身段的比例过于接近,使整个画面更加沉闷,且看不到人物
的表情。<照片2-5>的背景中增添了美丽的白云。通过预留更大的天空背景并捕捉白云,把人
物塑造成童话中的公主。
横拍照片的取景:
下面介绍了适合横拍人物照片的几种取景方法。
1、没有背景
<照片2-6>中把木质栏杆① 置于画面的中央,从而增加了多余的空间③。墙面纹理② 倾斜,
给人不安的感觉,多余的空间④ 的面积也过大。头部上切除的位置⑤ 也不当,形成了沉闷感。
这些都是取景过程中犯下的错误。
照片2-6
<照片2-7>是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人物的另一个成功取景实例。如① 红色标记区域,木栏杆通
过了画面的左下角。虽然人物偏向画面的右侧,但是画面看起来更加稳定。墙面纹理② 形成了水
平线,且果断切除了头部③,比起<照片2-6>强化了整个图像的稳定感。
照片2-7
照片2-6 失败的取景
照片2-7 好的取景
2、较好的背景
<照片2-8>中树林背景和人物的脸部形成了平行结构。结果不能突出人物的脸部表情。另外,
画面下侧多余空间的比例也过大。红线标记的水平线向右倾斜,整体上表现了不稳和沉闷感,该
图是典型的取景失败的实例。
照片2-8
<照片2-9>塑造了稳定感。就如红线所分割的区域,画面的分配基本一致。照片把广阔的蓝天
作为了主背景,而脚底的黄色草坪与人物的高度又接近,这使得整体上突出了色彩的搭配及画面
等份分割的效果。
照片2-9
照片2-8 失败的取景
照片2-9 较佳的取景
户外人物摄影中最重要的是“怎么处理背景和人物的画面构成?”。单独强调人物形象时,可以
使人物充满整个画面;结合背景效果时,要分析、判断每一个可作为背景的对象。
人物摄影构图 突出人物的取景方法(下-转载)
实战摄影1
摄影地点:铁原麦田
摄影重点:绿色麦田作为背景,色彩和构图为摄影重点
加大绿色麦田的比率,人物置于三分法则的交点上,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以单色构成画
面的下侧,使观赏者的视线集中到人物上。草绿色具有表现纯洁感、稳定人心的作用。该照片在
绿色的宽广麦田上放置亲嘴的母子,目的在于利用平稳的背景效果强化亲情的魅力。
实战摄影2
摄影地点:釜山海云台
摄影关键:利用分配空间的方式表达“亲善”的感觉
巧妙地捕捉了人物和海鸥相互凝视的瞬间,而两个被摄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表现了人物和
动物之间的一种亲善感。该照片的缺点在于没能突出人物表情,但是模糊的背景颜色和形态却突
出了人物和海鸥。
实战摄影3
摄影地点:铁原DMZ
摄影关键:以表现分离感的长长的公路和路旁的树木为背景,塑造回忆过去的效果
抓拍了到部队探亲的爱人离去时,这对恋人依依不舍吻别的瞬间。人物置于右上侧,左侧为大
面积背景,这样强调了距离感和动态效果,而人物置于对角线构图的顶端,自然地把观赏者的视
线集中到人物上。
实战摄影4
摄影地点:直沼瀑布
摄影关键:以人物为中心表现了瀑布的雄威
该照片的取景方式充分表现了人物和瀑布壮观的流势所产生的压迫感。照片中人物置于右下
侧,而利用岩石掩盖了左上侧的单调感。该照片以高角拍摄的方法表现了瀑布强律动流势。虽然
受人物照的限制只能使用高速快门形成静止的水流,但是表现了衣服和表情,背景和人物的色彩
协调性。
因为楼主少说了场面因素 我只能先给楼主分析下 楼主是否要在一个地方同时拍摄这两种类型的
场景 舞台人像 / 大型场景 风景 如果是 那么两个镜头是不可取的 你会来不及换镜头 所以先
说一个镜头 15-85 18-135 18-200 等等包括副厂镜头同焦段“实用性挺好”的 但是画质相对中下
17-50F2.8勉强可取 因为人像摄影用到它很多 “价格高 画质优秀” 性价比一般 17-40 F4等比
17-50 比较便宜 实用性也还行 28-300 白头 “价格高昂 实用性极强 记录各中很好用 ” 但在6
0D上效用一般 画质在这大焦段算极品了 这些都是可以单个镜头 独当一面的 双镜头 前提是不
要让不同的场景 大范围和小范围同时存在 不然“假使想拍下”多场面镜头会来不及换 满足这个
前提 那么就简单了 17-40 ”风景用 价格还能接受 控大场地方便”+一个70-200 F4 IS / 70-20
0 F2.8 / 70-200 F2.8 IS II 无论选其中的哪一款“拍人像 景物”都不错 还有 副厂的10-20 F3.
5 广角镜头也挺不错的 如果“真需要那么广”的画面 从低价考虑 一个 18-135/200 或者15-85
就好了 如果舞台远的话只能前者18-200 不然比较推荐15-85 经济充裕 那就随意选啦 引号都
引了 看用途选 拍摄多以大场面为主的17-40 / 17-55F2.8 拍摄场地多变的 17-40+70-200 或
者10-20F3.5+28-105 至于16-35+70-200那我就不说了 呵呵 这两个一起也要近2万了 无论拍
什么 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事 需谨慎的 三脚架必须的 千左右的三脚架是要的 以上推荐都是从灵
活跟随场景上去选择的 望楼主“熟练运用”最终选择的镜头 这样大多数都能胜任 即使换成1楼的
定焦头也行
一般来说,拍人像用标头,但是apsc画幅的标头是33mm,又要求有虚化能力,所以只能用35
mm定焦,光圈有F2和F1.4。你也知道,焦距这么短的镜头想虚化背景比较麻烦。所以影楼喜
欢全画幅。当然你用50定焦也不是不行,视角小点感觉拍人像也不差,并且还能有更好的虚化
能力,而且50定焦比其他焦距的便宜点,成像也有一定优势,50定焦有F1.2、F1.4和F1.8三
种。这两个焦距的定焦不卖原厂买腾龙的也不错,腾龙在副厂头里成像和做工都是比较顶尖的,
腾龙有两个我认为遗憾的地方,就是大变焦比少,防抖少。但是买这种定焦就避开了这两个问题:
定焦头不用变焦,大光圈的广角和标准定焦没必要也没人会给他装防抖……这两个头一个是常见
标头,一个是apsc画幅真正意义上的标头,你随便找一颗包含着两个焦距的的镜头体会一下那
个你更喜欢,50标头放到apsc画幅机身上透视感差不差你自己把镜头调到50mm自己体会一下
便清楚了。 至于微距,佳能原厂微距有50f2.5,60f2.8usm,65f2.8,100f2.8usm,100f2.8(L)is
usm,180f3.5L USM。这里面50f2.5是小型微距,放大率是0.5倍,60f2.8是小像场,以后升
级机身到全画幅就用不了了,但是原尺寸工作距离比同焦段的远,为90mm,也就是说达到1:1
放大率时的物距比较远,布光比较方便,拍昆虫也表较好,不会把昆虫吓跑,一般用不上最大放
大率,所以实际用起来物距会更远点。当然更远的是两颗百微,最远的180。放大率最猛的是6
5微距,可以达到5倍,这个貌似纯属科研用途,一般人用不上这么大的放大率,再说靠的太近
布光是个麻烦,昆虫就更别想了…… 看看这些微距镜头哪个适合拍人像,两颗百微和180肯定
虚化最好,但这样的虚化能力人像一般用不上(别看光圈不是很大,但微距镜头结构特殊,景深
和光圈的关系和普通镜头不一样的)……所以这些微距头的景深都够人像用了,你主要看焦距,
50,60,65都行,选哪个你自己决定,若是不像升级全画幅,那就60,要是考虑人想多一点就买5
0,放大率稍差点,一般够用了,价格也不贵。说副厂,腾龙的90f2.8微距很经典,很牛逼,性
价比很高!但是放在apsc画幅机身上拍人像视角合适不合适,你自己把变焦镜头调到90mm看
看,还有个腾龙60微距,光圈很大,f2.0,我想这个拍人像不错,我很喜欢,也是1:1的放大率,
比较受推崇。 归纳一下,按你的要求,佳能50,60微距,腾龙60微距应该比较合适。资金有限
的话腾龙60性价比比较高。 近几年比较流行广角人像,我想你应该有颗18-135或18-55,先
拿广角端凑合吧,apsc的广角虚化能力光圈再大也不明显,17-55f2.8太贵,你还是先凑合吧。
至于什么自动对焦,对于这几颗头我宁愿选择手动对焦! 还有什么跑焦,这个大多是人为因素……
不用太害怕的,一般没事。如果不是抓拍,你就打开实时取景,然后放大,手动对焦,很准的!
00
许多MM在减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用尽方法却瘦不下来,其
实只有在数不清的技巧,推敲中找到属于跟适合自己的最佳方
式,才能在健康的瘦身道路上走下去,下面一些瘦身的小技巧,
一定可以帮到你!
1、慢慢吃
我们都曾在美味佳肴面前狼吞虎咽。等你发现自己吃撑的时
候,已经为时太晚了。然而当发现自己因为吃得太撑感到不适时
总是为时已晚。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大概20分钟,才能
接收到“已经吃饱了”的讯息。营养学专家Wesley Delbridge
表示。“在吃第二碗饭前,不妨先喝上一杯水,等个十几分钟。”
他说,“让你的大脑告诉你,你是否已经吃饱了。“
2、切碎你的食物
不论是享用牛腩、三文鱼、面包圈还是鸡蛋卷,在食用之间
都可以尝试把这些食物切成碎片。近期,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的研究表明,被给予切好的面包圈的参与者,比直接食用完整面
包圈的参与者,在试验中吃的要少得多。在20分钟后的免费午
餐招待中,那些吃面包圈切片的参与者仍然吃的比较少。研究人
员表示,预先切好食物能使食用过程中的每一次咀嚼都更加舒
适,因此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对饮食量的掌控。
3、饭后刷牙、剔牙
“一旦结束午餐或晚餐,应当立刻使用牙刷或者牙线。”匹
兹堡Nutrition CheckUp的营养学家Heather Mangieri如此建
议道。当你感到牙齿清洁、口气清新时,你就不会再没心没肺的
呆在厨房吃个不停了。
久坐族常常都有恼人的“游泳圈”,不仅仅影响美观,还很难减,
这可怎么办呢?来看看小编推荐的10个最佳的瘦腰运动吧!总
有适合你的一种,还等什么?赶紧动起来吧!
1、简易坐扭转
这个体式可以很好的帮你拉伸脊柱并消除背痛,然后帮你按
摩腹部减少腰部的赘肉,来促进消化器官的蠕动。
盘腿坐在一块折叠的毛毯上,骨盆水平,挺直腰背。吸气向
上拉长脊柱,随着呼气的时候拉伸着向右后方转,左手放在右大
腿上,右手放在身后毛毯边缘,保持30秒,然后收回。相反方
向重复同样的动作。
2、半鱼王
这个扭转可以很好的作用在腹部区域,把横膈膜及腹腔带进
行一个强烈的扭转,它的扭转力度会非常强大,帮助收紧腰腹肌
肉。
这是一个更为高级的扭转体式。我们需要让一腿折叠在下
方,让脚掌竖着立在地面上,上面的脚跨过来放在膝盖的外侧,
脚尖和膝盖在一条线上,上面腿应该是垂直的。可以把臀部下面
垫上一个毯子,以防骨盆不会向后部倒,使背能向上立起来,随
着呼气的时候转,同样吸气拉伸脊柱,呼气把中背部推入体内,
增加扭转。快速瘦腰一:“椅子运动”像是坐在椅子上那样,双
手做扶扶手的姿势,后背靠在椅背上,注意其实没有椅子,只是
自己想象着坐在椅子上。之后身体慢慢下蹲,感觉屁屁真的坐在
椅子上一样。在做这个动作时腰部要用力,脚的位置不动,让大
腿来承受身体的重量。
3、自行车运动
身体平躺在地板上,双手放于脑后,左腿膝盖弯曲并尽量向
胸部靠近,右手肘向左腿膝盖靠近,右侧肩榜随之抬起。之后换
另一侧重复进行这个动作。
4、交错腿运动
身体平躺在地板上,双腿交叉,双手抱头,之后交叉的双腿
慢慢抬起,尽量向上抬,使双腿与地面呈直角,头部也随之慢慢
抬起。当抬到最高点时停顿呼吸一次,之后重复进行这个动作。
5、健身球运动
让自己躺在健身球上,使下背部接触健身球,双手交叉放于
胸部,也可以抱头。腰部用力抬起上身,使身体离开健身球,注
意保持平衡。之后再躺下来,重复进行这个动作,像在健身球上
做仰卧起坐一样,对于瘦腰腹很有效果。
6、蜘蛛侠式
这款动作可以运用到腹肌上的全部肌肉,也能兼顾到小腿、
大腿、胸部、背部、手臂、肩膀的肌肉。先是俯卧撑的姿势,手
臂要伸直,保持手肘和肩膀在同一条直线上,从侧面向前提拉右
腿,如图中的方式,让膝盖尽量靠向右臂手肘,到极限的位置时
再放下腿;之后换左腿,提拉再伸直,循环反复,两侧各15个
算一组。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在螺)
EOS 60D摄影技巧学习及一些日常使用设置
基本设置:
一、菜单中的基本设置:
1、画质:RAW。这种格式细节更丰富,后期可随意调整白平衡、清晰度、色彩饱和度、亮度、
对比度等,对片质的影响很小。后期调整软件可以选择随机附带的DPP软件,关于此软件如何使
用,请参见说明书!
2、提示音:启用。声音的提醒挺好的。
3、未装储存卡释放快门:禁止。
4、图像确认:2秒。新手可以设置5秒,高手可以关闭。
5、周边光量校正:关闭,这个要根据自己的镜头来设置,我设置为关闭。包括以下很多项设置
为关闭,主要是要求速度快,因为开启的调整项目越多,相机的图片处理速度越慢,不利于抓拍。
6、减轻红眼:开。目的是怕拍夜景人像的时候忘记打开。
7、闪光灯闪光:启用。快门同步:前帘同步。闪光曝光补偿:暂设正负零,根据拍摄的具体情
况适时调整。E-TTL II测光:评价测光。
8、曝光补偿:我感觉60D的测光稍有偏差,正常时我设置为-0.3,拍摄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9、自动亮度优化:禁用。目的也是为了提高速度。
10、测光模式:多用评价测光,特写的拍摄采用局部测光,更精细的拍摄、逆光等特殊拍摄使用
点测光、光比比较大的场景拍摄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测光模式需要根据拍摄的具体场景适时
选择最佳的方式。
11、自定义白平衡:遇到可能出好片的场景时可以自己设置,一般的片子就别费那个劲了,留给
后期调整吧。
12、白平衡偏移/包围:操作过,拍片时没有正式用过,很重要的片子用了也不错,设置偏移和
包围以后,再将驱动模式设置为连拍,按下快门,就会出来几张不同白平衡的片子。不过拍完了
一定要记得将此次白平衡偏移/包围的设置清除,不然你下一次的连拍会变得五花八门了。
13、色彩空间:sRGB。关于色彩空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忠告新手及中手就设置sRGB
吧,设置为Adode RGB也是没有意义的,用于商业印刷的高手自然就知道怎么设置了。需要注
意的是,在色彩管理上,要保持相机、电脑、图像浏览和处理软件均应保持同一色彩空间,否则
就会很惨。
14、照片风格:中性。我经历了“风光”、“自定义”等过程,最后还是选择了0,0,0,0的中性。
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相机软件处理速度,清晰度采用批量调整,色彩等不满意的个别调整。
15、除尘数据:取消。
16、ISO自动:最高400。这个设置是为基本拍摄区准备的,我几乎不用基本拍摄区。创意拍摄
区的ISO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随时拨盘设置。
17、保护图像、旋转、删除图像、打印指令、幻灯片播放都不重要,随你怎么设置。
18、显示柱状图:亮度。亮度最重要,直观、简洁。
19、实时显示功能:启用。测光定时器:30秒。自动对焦模式:实时模式。
20、自定义功能():按你喜欢来就是了。
我的是这样:
1、
曝光等级增量:1/3一级。
2、
ISO扩展:禁用。
3、
光圈优先模式下的闪光同步速度:1/200秒(固定)。
4、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禁用。特殊的、曝光时间超过5分钟的应该启用,降噪效果很明显。
5、
高ISO降噪功能:标准。
6、
高光色调优先:禁用。
7、
自动对焦辅助光闪光:启用。
8、
反光镜预升:禁用。
9、
快门键/自动曝光锁定按钮:0 自动对焦/自动曝光锁.
10、分配SET按钮:0普通。
11、开启电源时屏幕显示状态:0启用液晶监视器显示。
12、增加图像校验数据:0禁用。
二、其他设置
1、拍摄模式:
①AV档(光圈优先).是光圈由拍摄者确定,快门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确定的一种拍摄模式。
这是我最常用的模式。也建议初学者首先学习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便于自己由控制光圈和焦
段的大小来达到合适的景深。
②TV档(快门优先).由拍摄者确定快门,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确定光圈的一种拍摄模式。
由自己控制快门,以便至少达到安全快门,拍摄运动物体比较好,还常用于使用闪光灯时的拍摄,
在1/200秒前帘同步的时候比使用其他挡要好得多。
③P档(程序模式)。光圈和快门都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而自动决定,多用于新手在没把握的情
况下采用的,会保证片子的清晰,但会缺少拍摄者的创意。使用这一模式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测
光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测光方式对片子的结果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多采用评价测光。
④M档(手动模式).这是最具创意的模式,也是全手动相机的魅力所在。拍摄者可以自由设置
光圈、快门、禁用闪光灯等项目,拍摄出高调、暗调等特殊的片子。M档也是夜景拍摄的最佳模
式。初学者学习时,可由AV模式逐渐向M模式过渡。但也不要以为手拿单反不用M模式拍摄
就没面子,很多大师也不是只用M档,优秀的片子也不都是用全手动模式拍出来的,拍摄模式只
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片子效果才是硬道理。
⑤A-DEP档(自动景深自动曝光)。九个对焦点同时通过对焦来检测并决定景深和经过测光来
自动决定曝光量的一种拍摄模式。感觉没什么意思,景深还是由拍摄者自己决定为好。
2、驱动模式:
①单拍:不用说了,采用的最多了。
②连拍:配合自动对焦模式中的AIFOCUS(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和AI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
动对焦)对运动物体拍摄相当有效。
③自拍/遥控:按动快门以后大概延时10秒后拍摄/使用遥控器来拍摄。
④自动延时拍摄:我设置为2秒延时,常用于上架拍摄夜景。
⑤自动定时器.连拍:按动快门以后大概延时10秒后开始连拍,张数也可设置。
3、自动对焦模式:
①单次自动对焦:配合自动对焦点单点对焦、九点对焦使用。我最常用的是这种单次自动对焦和
中央单点对焦。
②人工智能自动对焦:适合拍摄先定后动的物体,比如拍摄鸽子,鸽子没动的时候开始对焦,鸽
子动了以后,对焦模式立即由单次自动对焦模式自动切换至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模式,自动追
踪对焦,配合了连拍,你将捕捉到鸽子起飞的精彩瞬间。
③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适合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如果你将对焦点设置为中央单点对焦,在
使用单点对焦合焦后,主体运动过程中一旦脱离了中央对焦点,不管到达其他任何八个对焦点上,
都会被继续捕捉并保持对焦,实际上就是九个对焦点联动持续对焦,这对运动物体的拍摄真是太
好了。
4、照片风格:中性。就是0,0,0,0,目的是保持原片,调整交给后期。这个设置可根据风景、人
物等不同的拍摄自行设置。如果直接出片,后期不作调整了,就应该进行自定义设置,这样出片
效果会好一些。
5、白平衡:自动。因为我是RAW格式出图,所以白平衡可以后期随意调整,放在自动就可以了。
如果后期不作调整了或者JPG格式出图,那还是应该根据当时拍摄的情况挑选合适的白平衡来适
时设置,对重要的片子还要自定义白平衡,这样片子不会偏色。
6、ISO感光度:原则是能低则低,实在不行了,再提高。在800以内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7、曝光补偿:我总是感觉60D的测光偏亮,因此在正常日光的情况下我经常是用-0.3,这样的
好处是片子不会过曝。这一点很重要,一旦过曝,后期无可救药,而增加曝光量对后期来说只是
举手之劳。特别对于远道拍片来说就不会有遗憾了。另外,60D的曝光补偿达到了正负5档,可
谓非常宽泛,这项功能非常实用,对于逆光、晚霞以及暗调片的拍摄再方便不过了。很多新手都
不太注意这项功能的使用,很可惜。M档中还可以通过设置包围曝光并配合连拍来实现一次快门
连出三张不同曝光度的片子,用于HDR和成片使用,使片子的宽容度有非常大的改善。
测光方式的选择
关于如何选择测光模式:
1)评价测光是EOS相机的标准测光模式,适合大部分拍摄主体。在检测被摄主体在取景器中的位
置、亮度、背景、前后照明条件和其它综合照明元素后,相机为主要被摄主体设定正确的曝光。
2)局部测光对由于逆光等原因使背景比主体更亮的情况非常有效。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覆盖
了取景器中央一部分面积。
3)点测光用于对拍摄主体或场景的某个特定部分进行测光。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覆盖了取景
器中央较小的面积。
4)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然后平均到整个场景。
二、再来看看如何选择:
1.评价测光:大部分情况下,评价测光都可以得出基本准确的曝光值。因此它适合画面明暗比较
均匀的大多数场景的拍摄。
2.局部测光:一般常用于逆光片的拍摄。
3.点测光:如果你确定不用管周围部分,则局部测光、点测光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值。这样会
保持主体获得正确的曝光,背景等会过亮或者过暗,一般常用于微距、特写等拍摄。
4.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如果你确定周围部分只要稍加考虑,可以选择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样主
体不是特别理想,但周围及背景也不会过分的会过亮或者过暗,有些兼顾。适合晨光、夕阳、晚
霞等拍摄。
60D的64位测光系统是与7D是相同的配置,相当不错了。但是,测光系统是死的,人是
活的,在选择测光模式的时候要注意,一旦场景或者想要的效果没有那么符合测光模式的标准情
况,就需要你去干预测光结果。这时候,曝光补偿就是最佳的选择,正负5档的宽域会使你很满
意的。另外,拍摄实际操作过程中,后三种模式测光点的选择对测光结果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
点测光时,其覆盖区域才达到4%),这一点在拍摄时一定要加以注意。
还有,评价测光模式中,半按快门就会锁定测光结果和曝光组合,后三种方式则不然,需要
你按动曝光锁按钮以后才会被锁定,所以,在选择后三种测光模式的状态下再移动构图一定要先
锁定,再移动构图。
以下给大家一些关于摄影技巧,使大家共同学习和参考,多出好片.
选择焦点的十个秘诀(转载)
无论是面对风光摄影,还是人物小品,要想拍摄出一张照片,首先要明确好焦点,焦点的
选择,无论是对于图片表面的清晰明了,还是对于内容的真切表达,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焦点
不仅仅是图片中最实的区域,往往也是图片的重点所在。所以,我们在进行拍摄时,一般首先考
虑应当将焦点选择在哪里?
1、植物拍摄:选择花为焦点拍摄。
花,为疑是植珠上最吸引我们,最美丽的部分,因此不难理解,花是植物摄影中最常见的
焦点选择。但当我们面对花团锦簇的一丛时,应当选择哪一夺花来作为焦点呢?
首先我们要考虑最有特点的一朵,比如最美丽的,或是一朵颜色区别于其他花的:而后,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选择一朵比别的花稍高一点的,或者是比较接近于镜头的花。通过这些方法,
我们可以突出地表现这一朵花,让它成为画面的趣味中心。
2、近距离拍摄花卉:焦点应当选择在花蕊上。
近距离拍摄花卉的特写镜头,焦点应该清晰地落在花芯部位。此时放大的花的特写照片中,
原来颜色鲜艳的花瓣多数情况下成为陪衬,而花芯中娇嫩的花蕊以极其规律的排列,成为引人入
胜之处。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微距拍摄的图片中,往往除了焦点一点是清晰的,其他地方都会有不
同程度的虚化;甚至对焦完成后,由于花或照相机稍许的移动都会造成焦点的缺失,而图片中没
有任何清晰之处。因此配合拍摄的三角架与无风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3、拍摄山的局部时:可以选择显眼的的树木或岩石作为焦点。
当用长焦距镜头,拍摄某一座山峰的局部时,通常是由于山峰的某处特征吸引了我们—
—比如秋季草坡上一棵金黄亮丽的白桦,或凸而起的岩石。选择这些明显的特征为焦点,不但可
以快速地完成对焦,同时还可以对我们思考构图进行帮助。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拍摄的局部位于山的阴影一面时,由于景物的反差较弱,经
常会造成照相机自动对焦的失误,此时应该选择反差较高的地方对焦,帮助照相机完成对焦。
4、拍摄山脉全景时:要以最高峰为焦点。
我们在为一座雄伟的山脉拍摄全景照片时,最好是选择山脉的最高峰为焦点拍摄,比如山
脉的主峰。由于它是距离照相机最远的地方,需要照相机对焦无穷远处,也称是无穷远对焦。
通过这样的焦点选择拍摄下来的照片,可以最为清晰明确地刻画出主峰以及连绵山脉的其
他峰峦,展现他们的雄伟壮观。而未经明确的焦点选择,往往会因为照相机错误地将焦点对在前
景中的树枝或什么上,导致山脉一片模糊。
5、拍摄宽广的草原时;可以选择房屋,牛养[群],树木或河流的拐弯处作为焦点。
拍摄草原,或许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事情。简单的自动对焦拍摄,在小的照片中看去,
仿佛所有景文物都非常的清晰,但放大照片一看,会发现照片中的关键点模糊不清,这是最令人
懊脑的事情了。
因此在拍摄时,一定要养成明确选择焦点的好习惯。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棵孤独的树或
一群牛养等,都是很好的焦点,也是图片的关键点。对它们的清晰刻画,要远远重要于无限的草
地。而焦点如落在草原上蜿蜒的河流,应当选择最富于变化的,或最近处的拐弯处。
6、拍摄人物特写时:眼睛是关键焦点。
人物的特写照片,一般是以人物脸部为表现重点的半身照片。这类照片需要通过表情神态
来达到刻画人物特征乃至内心的目的。眼睛,是拍摄人物特写时焦点的第一选择。
当人物正面面对照相机时,此时双眼是同一平面上,所以以任何一只眼睛作为焦点都可以:
但这样的取景会过于平面化而显得普通,因此大多数摄影师会采取人物的半侧面而进行取景拍摄。
此时人的眼睛就会处于一前一后的位置,此时需要以靠近照像机的眼睛作为焦点,进行对焦拍摄。
因为它的位置明显要比后面的眼睛更为重要。
7、拍摄人物全身像时:头部的重要的焦点。
在拍摄包括人物全身的肖像以及环境肖像时,我们无法明确地对准人眼精确对焦,那么,
快速便捷地选择焦点的关键,就是以人物的头部作为对焦点了。
无论是为了表达人物的动作或姿态,人物脸部特征都是图片中的关键。人的一举一动都是
以头脑来控制的,因此头部将成为牵动全身的中枢。拍摄时我们可以预先以人物人的脸部或头部
进行对焦,而后在人物全身姿态达到理想状态时,迅速重新构图并快速拍摄。
8、拍摄人物与环境的照片:最好以人物作为焦点。
这一类的照片包括简单的旅游纪念照到记实摄影和商业广告摄影。人物与环境结合的照
片,是最鲜活也是最难拍摄的。但无论人是作为主体或陪衬的图片元素来说,这类照片绝大多数
都是以人物作为焦点拍摄的,因为相比那些不动[或动得缓慢的]山水来说,人是最活跃的,也是
最具有感情色彩的。
当然,以人物作为焦点拍摄,还应当注意景深,以控制环境的虚实变化,如果简单地需要
人和景物都清晰,可以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即可。
9、拍摄群像时:寻找关键人物确定焦点。
在面对一群人进行拍摄时,我们往往会被不断变化着的众人所干扰,不知道将焦点确定在
哪里,而错过了很多的精彩群像照片。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个关键的人物为焦点,并进行追踪对焦。同时用眼睛的余
光不断的留意其他人物的动态,当其他人物和关键人物的位置关系达到和谐统一时按下快门拍摄。
10、拍摄建筑物时:可以选择门或窗作为焦点。
作为摄影爱好者来说,很少有机会像专业的建筑摄影师那样,使用座机对建筑物进行无畸
变,全焦点的拍摄。因此在拍摄建筑物时,对焦点选择应该格外的明细精确。一般来说,拍摄建
筑物的正面,焦点应该选择在正门上,这样为多平面的建筑物正面,就可以全部落在图片清晰的
范围中了。
当然有时候正门会在阴影中,不容易完成对焦,此时也可以附近光亮处的窗户,如果建筑
物正面完全落在阴影中,也可以选择顶部的房沿作为焦点。
准确曝光一学就会——数码相机曝光的秘诀(转贴)
你是否曾经被曝光补偿的概念搞晕过?你是不是经常为不知道补偿多少曝光量而苦恼?
也许你已经学会了使用包围曝光,也许你已经知道了“亮加暗减”的规则,像使用胶片的摄影师
那样操控相机。这篇文章告诉你一个非常使用、立竿见影而且一学就会的技术,让你从“胶片摄
影师”苦练曝光的境遇中解脱出来。因为,你有一部数码相机,它可以让你非常准确地实现曝光。
(图1)
市面上卖的大部分数码相机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并不是全部。你需要一部能够调解曝光的
相机,如果没有手动曝光,至少要配备加减曝光的功能,让你能够调解曝光量。有的数码相机可
以每1/3挡调节,也有的相机每1/2挡调节,还有些相机同时配备1/3挡和1/2档供你自己选择。
我建议你养成“只要条件允许就看一眼回放照片”的习惯。那么,你看回放的影像时,主
要看的是什么?使用肉眼去判读拍摄的内容,还是查看拍摄数据,或是将图像放大了看细节? 数
码相机的液晶屏幕回放的影像并不准确,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相机上看着漂亮的照
片,等到在电脑上看或冲出来的时候却令人失望。成熟的摄影师在端起相机之前就预见了照片的
样子,如果他不想在后期过多的调整的话,他所要确认的是曝光是否达到了他的要求。那么,就
从判读曝光开始吧。
一、用什么来判断曝光?
答案是——直方图。所以,我建议你在回放照片时,首先查看直方图,就像那些专业摄
影师所作的一样。那么,你买的相机就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一个是刚才提到的“调整曝光量”
的功能——有手动曝光或者有曝光补偿,另一个就是必须具有判断曝光的功能——直方图。
直方图的横坐标代表像素的亮度,左暗右亮。很多相机厂商将直方图从左到右分成“很暗”、
“较暗”、“较亮”、“很亮”四个区域,也有的相机厂商将直方图分为五个区域。这些分区与
直方图本身并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到直方图的形成。无论四个分区还是五个分区,它们不过是
为了观看方便而已。我们可以把“较暗”和“较亮”的区域看成中灰影调的区域,把“很暗”看
成画面的暗影区,把“很亮”看成画面的高光区。
(图2)
纵座标代表像素的数量,直方图越高的地方,这个亮度在画面中占得面积就越大。在上边
两张图片中,图1是水中倒影的照片,图2是它的直方图。从直方图上看,照片上大部分影调位
于“较亮”和“较暗”的区域中;水中泛白的天空和楼房的受光面位于直方图的“很亮”区域;
而倒影中的深色树枝和左上角的黑影则位于直方图的“很暗”区域。直方图表示这张照片曝光是
正常的。
二、怎么判断曝光和调整曝光?
判断胶片的曝光时,我们需要看密度。所以,在冲印店里我们时常会听到老摄影师对修图
师说“我想这里加点儿密度,那里减点儿密度”之类的话。因为他们习惯了查看胶片的密度和反
差。而且,这样听起来更专业些。数码相机时代,我们听到更多的是“这儿亮点儿”、“那儿暗
点儿”之类的言语。
前面我们看到的照片,曝光属于正常。那么,如果减少或增加曝光量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减少曝光量的时候,直方图会向左移动,很可能在直方图最左侧已经超出的边界,左侧的“山根”
看不见了,就会曝光不足;增加曝光量的时候,直方图会向右移动,很可能在直方图最右侧已经
超出的边界,同样,右侧的“山根”看不见了,就会曝光过度;
记住下面的口诀(修改于08年3月)你就会轻松地利用直方图判断和调整曝光:
○ 左边山脚见不到,暗部细节被丢失;
○ 右边山脚见不到,亮部细节被丢失;
○ 两边山脚见不到,加减曝光断分明;
○ 山峰靠右亮区大,山峰靠左暗影多;
○ 山谷如果在中间,中间影调少细节。
左边山脚见不到,暗部细节被丢失
顾名思义,直方图的左边看不见末端,也就是“暗影溢出”,这表明景物的暗部细节没有
被数码相机完全记录下来,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黑”,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0。
(图3)
图3(上图)左侧的照片就属于这种情况。为了更有力地说明这个问题,曝光的时候有意
的减少了1档,致使暗部溢出。直方图分布于左半边,右半边空出,这说明尚有增加曝光的可能。
像这样“左边没头儿”、“右侧空余”的直方图,我们增加曝光量就会使直方图整个向右移动,
从而使景物的暗部细节能够记录在数码相机里。这就是“向右曝光”(区分于“向右曝光原则”)。
右边的照片在评价测光的基础上增加了0.7档,直方图分布基本令人满意。与左边照片相比,向
右增加了1.7档曝光。
右边山脚见不到,亮部细节被丢失
直方图的右边看不见末端,也就是“高光溢出”,这表明景物的亮部细节没有被数码相机
完全记录下来,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白”,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255。
如果你拍摄的照片像 图4 左边的照片一样,直方图“右边没头儿”、“左侧空余”,
那么减少曝光量就会使直方图整个向左移动,从而使景物的亮部细节能够记录在数码相机里。这
就是“向左曝光”。图4左边的照片“向左曝光”两档,就可以得到右边的照片。看一看直方图,
差别很大。
(图4)
两边山脚见不到,加减曝光断分明
如果直方图的两端都看不见末端,也就是“高光和暗影都溢出”,这表明场景中的光影动
态范围大于数码相机所能记录的动态范围。这时候,我们就必须有权衡利弊,根据要表现的主题,
找到重点突出的地方。如果要重点表现亮部细节,就舍弃暗部细节,向左减少曝光;如果希望突
出暗部细节,那么就舍弃亮部细节,向右增加曝光。
不过,通常情况下,“晃眼的白色”要比“低沉的黑色”更可能成为视觉干扰。所以,如
果没有特殊的理由,如果溢出的高光没有在画面中起到辅助作用。我会建议你向左减少曝光,记
住这是在“直方图两边都看不到头”的情况下。
(图5)
就像上面的两张照片(图5)一样,我们对于“取舍”的概念并不只限于选择“曝光过度”
还是“曝光不足”。对面光线穿透的灯笼是我们想拍摄的主要对象,那么,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
在它上面,上毫无细节的天空越少越好。我们并没有进行曝光补偿,但实际上测光的区域发生变
化,曝光量也已经变化了。
这时候你一定要问:按照前面所讲的,从右边照片的直方图看,这张照片是不是应该向右
增加曝光呢?研究一下你数码相机中的直方图是“亮度直方图”还是“RGB直方图”很有必要。
很多数码相机对于红色比较敏感,景物中红色的物体往往容易产生“红色溢出”,而致使
红色的部分没有糊涂一片没有细节。如果是像上面的相机一样是“亮度直方图”,那么建议你做
一些针对红色物体调整曝光和调整饱和度的试验,得出自己的结论。
两边都看不到头的直方图,说明影像的动态范围已经超出了数码相机所能记录的极限。这
个时候直方图左右两个末端相聚最远。那么,如果直方图两个末端相距很近,这表明所拍摄的景
物反差很小,你的数码相机完全可以记录下来景物的动态范围,甚至还绰绰有余。
当场景反差比较低,左右曝光都可以的情况下,是向左减少曝光呢,是还向右增加曝光呢,
或是什么也不改变?
三、数码相机的曝光原则
这些曝光原则建立在直方图确实有参考意义的基础上,如果相机内的直方图本身误差很
大,那么建议你将相机送回维修部维修。
原则一:不溢出原则
这一原则适用于任何数码相机的拍摄。在景物的动态范围大于数码相机所能表现的动态范
围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光比场景的拍摄,比如夜景拍摄、冰灯拍摄等,你至少应该让一个
方向上不溢出。你还可以想办法使光比减小,比如对暗部补光,这样我们的相机就可以记录场景
中的等多细节。
我们总会觉得夜景拍摄要增加曝光时间,甚至要半小时、一小时的曝光。事实上,如果是
灯火辉煌城市夜景并不需要这么做。正如你所看到的下边这张外滩夜景的照片(图6),曝光时
间是1/15秒,感光度的ISO200,并没有用什么特殊的拍摄手法。
(图6)
从直方图上来看,画面中大部分处于“很暗”的区域中。事实也是如此,不然被灯光照亮
的“东方明珠”怎么才能突出出来呢?光源的部分有少量的溢出,直接对准光源拍摄总是会这样。
但这并不影响到整个画面,因为它们占的面积非常小,而且又节奏的出现在画面中成为点缀。注
意建筑主体的曝光,尤其是“球”的下半部分,还有左上方红色三角中的细节。这都说明高光部
分的曝光比较合适。
再来看看暗部的细节,几乎没有溢出。我们在暗影中还能隐隐约约看到远处高楼大厦的身
影。见鬼!也许你会喜欢横着拍,因为很多都市夜景照片都是横着拍的。而且被灯光照亮的天空
会让远处暗影中的楼房看起来更加扑朔。
原则二:亮加黑减
你可能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些数码相机“向右曝光”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右侧不溢
出的情况下尽量向右曝光。这么做的理由是:如果在后期把暗部提亮会产生很多噪点,而后期针
对高光部压暗却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过,既然你知道煤炭是黑的,为什么还要“过曝”后再把它
压暗呢?
所以,我更愿意推荐你使用“亮加黑减”的原则。当画面中亮的部分占很大面积时,我们
需要增加一些曝光,也就是向右曝光:比如拍摄大面积的雪景,你可以适当向右增加曝光,注意
不要让高光溢出,并且还要保证雪的纹理和细节;同样,当画面中暗的部分占很大面积时,我们
需要减一些曝光,也就是“向左曝光”:比如当你在拍摄大面积的煤炭时,可以适当向左减少曝
光,注意不要让暗影溢出,并且还要保证煤炭的纹理和细节。
(图7)
上面这张照片(图7)是在侧逆光条件下表现由白雪和阴影构成的起伏和雪的质感。直方
图中的两个“山峰”分别代表雪地中高亮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分布。可以看出高亮的部分并没有集
中在直方图的最右端,而是靠左一点,这样可以很好地表现出雪地的质感。同时,我们看到雪地
上的阴影仍然处在直方图的“较亮”区域。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后期加大反差,让阴影处
于“较暗”或“很暗”的区域呢?
(图8)
我没有找到关于煤堆的合适的照片,不过我找到了这些灰灰黑的酒坛子。从直方图上看,
右侧还有些余量,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再向右进行曝光。但事实上,我并没有这么做。相反的,
我在原有的测光基础上,向左曝光1/3档。这样的曝光可以更好地表向酒坛子上的细节。注意光
线的条件是漫射光,之所以选择漫射光条件拍摄,是因为如果在直射光下拍摄,坛子上会留下强
烈的阴影。那些阴影是你想要的么?想一想,如果那些阴影是你想要的,那么应该怎么去曝光?
人物摄影构图 突出人物的取景方法(上-转载)
相机被发明后的初期,照片神奇的再现能力曾经感动了人类。之后人们就开始研究照片的无限
潜力,希望由此能够代替肖像画。这是因为早先的照片感光度过低,还满足不了人物摄影的要求。
与此相比,如今的数码相机可以说是拍摄人物的最完美的相机系统。人物照片的画面布局中除了
遵守黄金分割的规则外,最重要的还是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本部分提出了人物照片的多种可行
取景方式和人物摄影时经常使用的构图方法。
虽然摄影的主对象是人物,但为了表现皇宫的雄伟建筑,使用望远镜头强调了瓦片和墙体颜色
并利用画面右侧的树木塑造了远近感。在树枝中摄影时,接近镜头的部分显得较为模糊,从而演
绎梦幻般的气氛。人物置于画面右侧的布局不仅强化了背景,还突出了人物形象。
突出人物的取景(Framing)方法:
所谓取景(Framing)是指利用照相机的取景器(Finder)构成画面,这是探知作者摄影意图
的艺术行为。摄影师通过取景设计艺术照片。非人物摄影和人工卫星所拍的照片都不会看做是艺
术照,这是因为没有反映出作者的意图,即没有涉及到取景行为。取景是摄影师固有的权限,也
是赋予艺术性的重要条件。
人物照片的取景过程离不开瞬间产生的感觉。按下快门的瞬间先要观察人物是否闭上了眼睛,
人物的视线和手的位置是否得当等细节。另外,还要调整背景的深度突出表现人物形象。人物照
片的关键在于摄影师,因此摄影师的意图直接决定照片的主题及效果。
所谓抓拍是指利用高速快门捕捉运动中的被摄物,因此需要培养瞬间的感觉和观察被摄物整体
移动过程的习惯。不少人忽略摄影过程,反而对照片的后期修整抱有希望,但这不是可取的方法。
这不仅会降低照片的画质,也很可能成为失去取景感觉的原因。
<照片2-1>中红色的标记部分往往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人物周围散乱的加亮区(红色标记
部分)分散视线的现象,取景的散漫感。摄影人的经验不足时往往会忽略背景,只关注摄影主体,
即人物,这也是初学者共同的特点。忽略背景效果的照片会表现出散乱、失调的感觉。
照片2-1
“取景的核心是稳定性和协调性”
取景的关键在于不分散视线,使视线集中到主被摄体上,而且协调主被摄体和周围背景。如<
照片2-1>的彩色标记区域,以垂直线或水平线构图果断切除多余的区域后形成了下面4种取景
结果。
1、人物视线方向的空间过窄,表现出憋气感。
2、视线方向的空间狭窄,结合画面右侧较大的空白区域,表现出人物的孤独感和思索中的状态。
3、人物全景,表现清爽感。
4、切断腿部区域的取景方式,缺乏稳定感。
人物摄影构图 突出人物的取景方法(中-转载)
竖拍照片的取景:
人物的单人照多数是竖拍照片。竖拍照片在人物的头顶保留空间,使得图像清爽、精致。下面介
绍人物竖拍照片中适合使用的取景方式。
1、背景不佳时
在单调的背景空间中摄影时,可适当缩小取景时的背景比率。<照片2-2>包含了人物头顶的
预留区域和左侧加亮区域,结果使照片失色。没有特别的背景时可以采取<照片2-3>的取景方
式。该作品在四周预留了空间(红色标记)后,使人物填满画面,并突出三角形线条,从而表现
出了画面的稳定感。
2、较好的背景
<照片2-4>的背景非常精美,但是由于没有协调好人物与背景,反而表现了沉闷感。该照片
的失误在于人物上身段红色区域和下身段的比例过于接近,使整个画面更加沉闷,且看不到人物
的表情。<照片2-5>的背景中增添了美丽的白云。通过预留更大的天空背景并捕捉白云,把人
物塑造成童话中的公主。
横拍照片的取景:
下面介绍了适合横拍人物照片的几种取景方法。
1、没有背景
<照片2-6>中把木质栏杆① 置于画面的中央,从而增加了多余的空间③。墙面纹理② 倾斜,
给人不安的感觉,多余的空间④ 的面积也过大。头部上切除的位置⑤ 也不当,形成了沉闷感。
这些都是取景过程中犯下的错误。
照片2-6
<照片2-7>是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人物的另一个成功取景实例。如① 红色标记区域,木栏杆通
过了画面的左下角。虽然人物偏向画面的右侧,但是画面看起来更加稳定。墙面纹理② 形成了水
平线,且果断切除了头部③,比起<照片2-6>强化了整个图像的稳定感。
照片2-7
照片2-6 失败的取景
照片2-7 好的取景
2、较好的背景
<照片2-8>中树林背景和人物的脸部形成了平行结构。结果不能突出人物的脸部表情。另外,
画面下侧多余空间的比例也过大。红线标记的水平线向右倾斜,整体上表现了不稳和沉闷感,该
图是典型的取景失败的实例。
照片2-8
<照片2-9>塑造了稳定感。就如红线所分割的区域,画面的分配基本一致。照片把广阔的蓝天
作为了主背景,而脚底的黄色草坪与人物的高度又接近,这使得整体上突出了色彩的搭配及画面
等份分割的效果。
照片2-9
照片2-8 失败的取景
照片2-9 较佳的取景
户外人物摄影中最重要的是“怎么处理背景和人物的画面构成?”。单独强调人物形象时,可以
使人物充满整个画面;结合背景效果时,要分析、判断每一个可作为背景的对象。
人物摄影构图 突出人物的取景方法(下-转载)
实战摄影1
摄影地点:铁原麦田
摄影重点:绿色麦田作为背景,色彩和构图为摄影重点
加大绿色麦田的比率,人物置于三分法则的交点上,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以单色构成画
面的下侧,使观赏者的视线集中到人物上。草绿色具有表现纯洁感、稳定人心的作用。该照片在
绿色的宽广麦田上放置亲嘴的母子,目的在于利用平稳的背景效果强化亲情的魅力。
实战摄影2
摄影地点:釜山海云台
摄影关键:利用分配空间的方式表达“亲善”的感觉
巧妙地捕捉了人物和海鸥相互凝视的瞬间,而两个被摄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表现了人物和
动物之间的一种亲善感。该照片的缺点在于没能突出人物表情,但是模糊的背景颜色和形态却突
出了人物和海鸥。
实战摄影3
摄影地点:铁原DMZ
摄影关键:以表现分离感的长长的公路和路旁的树木为背景,塑造回忆过去的效果
抓拍了到部队探亲的爱人离去时,这对恋人依依不舍吻别的瞬间。人物置于右上侧,左侧为大
面积背景,这样强调了距离感和动态效果,而人物置于对角线构图的顶端,自然地把观赏者的视
线集中到人物上。
实战摄影4
摄影地点:直沼瀑布
摄影关键:以人物为中心表现了瀑布的雄威
该照片的取景方式充分表现了人物和瀑布壮观的流势所产生的压迫感。照片中人物置于右下
侧,而利用岩石掩盖了左上侧的单调感。该照片以高角拍摄的方法表现了瀑布强律动流势。虽然
受人物照的限制只能使用高速快门形成静止的水流,但是表现了衣服和表情,背景和人物的色彩
协调性。
因为楼主少说了场面因素 我只能先给楼主分析下 楼主是否要在一个地方同时拍摄这两种类型的
场景 舞台人像 / 大型场景 风景 如果是 那么两个镜头是不可取的 你会来不及换镜头 所以先
说一个镜头 15-85 18-135 18-200 等等包括副厂镜头同焦段“实用性挺好”的 但是画质相对中下
17-50F2.8勉强可取 因为人像摄影用到它很多 “价格高 画质优秀” 性价比一般 17-40 F4等比
17-50 比较便宜 实用性也还行 28-300 白头 “价格高昂 实用性极强 记录各中很好用 ” 但在6
0D上效用一般 画质在这大焦段算极品了 这些都是可以单个镜头 独当一面的 双镜头 前提是不
要让不同的场景 大范围和小范围同时存在 不然“假使想拍下”多场面镜头会来不及换 满足这个
前提 那么就简单了 17-40 ”风景用 价格还能接受 控大场地方便”+一个70-200 F4 IS / 70-20
0 F2.8 / 70-200 F2.8 IS II 无论选其中的哪一款“拍人像 景物”都不错 还有 副厂的10-20 F3.
5 广角镜头也挺不错的 如果“真需要那么广”的画面 从低价考虑 一个 18-135/200 或者15-85
就好了 如果舞台远的话只能前者18-200 不然比较推荐15-85 经济充裕 那就随意选啦 引号都
引了 看用途选 拍摄多以大场面为主的17-40 / 17-55F2.8 拍摄场地多变的 17-40+70-200 或
者10-20F3.5+28-105 至于16-35+70-200那我就不说了 呵呵 这两个一起也要近2万了 无论拍
什么 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事 需谨慎的 三脚架必须的 千左右的三脚架是要的 以上推荐都是从灵
活跟随场景上去选择的 望楼主“熟练运用”最终选择的镜头 这样大多数都能胜任 即使换成1楼的
定焦头也行
一般来说,拍人像用标头,但是apsc画幅的标头是33mm,又要求有虚化能力,所以只能用35
mm定焦,光圈有F2和F1.4。你也知道,焦距这么短的镜头想虚化背景比较麻烦。所以影楼喜
欢全画幅。当然你用50定焦也不是不行,视角小点感觉拍人像也不差,并且还能有更好的虚化
能力,而且50定焦比其他焦距的便宜点,成像也有一定优势,50定焦有F1.2、F1.4和F1.8三
种。这两个焦距的定焦不卖原厂买腾龙的也不错,腾龙在副厂头里成像和做工都是比较顶尖的,
腾龙有两个我认为遗憾的地方,就是大变焦比少,防抖少。但是买这种定焦就避开了这两个问题:
定焦头不用变焦,大光圈的广角和标准定焦没必要也没人会给他装防抖……这两个头一个是常见
标头,一个是apsc画幅真正意义上的标头,你随便找一颗包含着两个焦距的的镜头体会一下那
个你更喜欢,50标头放到apsc画幅机身上透视感差不差你自己把镜头调到50mm自己体会一下
便清楚了。 至于微距,佳能原厂微距有50f2.5,60f2.8usm,65f2.8,100f2.8usm,100f2.8(L)is
usm,180f3.5L USM。这里面50f2.5是小型微距,放大率是0.5倍,60f2.8是小像场,以后升
级机身到全画幅就用不了了,但是原尺寸工作距离比同焦段的远,为90mm,也就是说达到1:1
放大率时的物距比较远,布光比较方便,拍昆虫也表较好,不会把昆虫吓跑,一般用不上最大放
大率,所以实际用起来物距会更远点。当然更远的是两颗百微,最远的180。放大率最猛的是6
5微距,可以达到5倍,这个貌似纯属科研用途,一般人用不上这么大的放大率,再说靠的太近
布光是个麻烦,昆虫就更别想了…… 看看这些微距镜头哪个适合拍人像,两颗百微和180肯定
虚化最好,但这样的虚化能力人像一般用不上(别看光圈不是很大,但微距镜头结构特殊,景深
和光圈的关系和普通镜头不一样的)……所以这些微距头的景深都够人像用了,你主要看焦距,
50,60,65都行,选哪个你自己决定,若是不像升级全画幅,那就60,要是考虑人想多一点就买5
0,放大率稍差点,一般够用了,价格也不贵。说副厂,腾龙的90f2.8微距很经典,很牛逼,性
价比很高!但是放在apsc画幅机身上拍人像视角合适不合适,你自己把变焦镜头调到90mm看
看,还有个腾龙60微距,光圈很大,f2.0,我想这个拍人像不错,我很喜欢,也是1:1的放大率,
比较受推崇。 归纳一下,按你的要求,佳能50,60微距,腾龙60微距应该比较合适。资金有限
的话腾龙60性价比比较高。 近几年比较流行广角人像,我想你应该有颗18-135或18-55,先
拿广角端凑合吧,apsc的广角虚化能力光圈再大也不明显,17-55f2.8太贵,你还是先凑合吧。
至于什么自动对焦,对于这几颗头我宁愿选择手动对焦! 还有什么跑焦,这个大多是人为因素……
不用太害怕的,一般没事。如果不是抓拍,你就打开实时取景,然后放大,手动对焦,很准的!
00
许多MM在减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用尽方法却瘦不下来,其
实只有在数不清的技巧,推敲中找到属于跟适合自己的最佳方
式,才能在健康的瘦身道路上走下去,下面一些瘦身的小技巧,
一定可以帮到你!
1、慢慢吃
我们都曾在美味佳肴面前狼吞虎咽。等你发现自己吃撑的时
候,已经为时太晚了。然而当发现自己因为吃得太撑感到不适时
总是为时已晚。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大概20分钟,才能
接收到“已经吃饱了”的讯息。营养学专家Wesley Delbridge
表示。“在吃第二碗饭前,不妨先喝上一杯水,等个十几分钟。”
他说,“让你的大脑告诉你,你是否已经吃饱了。“
2、切碎你的食物
不论是享用牛腩、三文鱼、面包圈还是鸡蛋卷,在食用之间
都可以尝试把这些食物切成碎片。近期,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的研究表明,被给予切好的面包圈的参与者,比直接食用完整面
包圈的参与者,在试验中吃的要少得多。在20分钟后的免费午
餐招待中,那些吃面包圈切片的参与者仍然吃的比较少。研究人
员表示,预先切好食物能使食用过程中的每一次咀嚼都更加舒
适,因此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对饮食量的掌控。
3、饭后刷牙、剔牙
“一旦结束午餐或晚餐,应当立刻使用牙刷或者牙线。”匹
兹堡Nutrition CheckUp的营养学家Heather Mangieri如此建
议道。当你感到牙齿清洁、口气清新时,你就不会再没心没肺的
呆在厨房吃个不停了。
久坐族常常都有恼人的“游泳圈”,不仅仅影响美观,还很难减,
这可怎么办呢?来看看小编推荐的10个最佳的瘦腰运动吧!总
有适合你的一种,还等什么?赶紧动起来吧!
1、简易坐扭转
这个体式可以很好的帮你拉伸脊柱并消除背痛,然后帮你按
摩腹部减少腰部的赘肉,来促进消化器官的蠕动。
盘腿坐在一块折叠的毛毯上,骨盆水平,挺直腰背。吸气向
上拉长脊柱,随着呼气的时候拉伸着向右后方转,左手放在右大
腿上,右手放在身后毛毯边缘,保持30秒,然后收回。相反方
向重复同样的动作。
2、半鱼王
这个扭转可以很好的作用在腹部区域,把横膈膜及腹腔带进
行一个强烈的扭转,它的扭转力度会非常强大,帮助收紧腰腹肌
肉。
这是一个更为高级的扭转体式。我们需要让一腿折叠在下
方,让脚掌竖着立在地面上,上面的脚跨过来放在膝盖的外侧,
脚尖和膝盖在一条线上,上面腿应该是垂直的。可以把臀部下面
垫上一个毯子,以防骨盆不会向后部倒,使背能向上立起来,随
着呼气的时候转,同样吸气拉伸脊柱,呼气把中背部推入体内,
增加扭转。快速瘦腰一:“椅子运动”像是坐在椅子上那样,双
手做扶扶手的姿势,后背靠在椅背上,注意其实没有椅子,只是
自己想象着坐在椅子上。之后身体慢慢下蹲,感觉屁屁真的坐在
椅子上一样。在做这个动作时腰部要用力,脚的位置不动,让大
腿来承受身体的重量。
3、自行车运动
身体平躺在地板上,双手放于脑后,左腿膝盖弯曲并尽量向
胸部靠近,右手肘向左腿膝盖靠近,右侧肩榜随之抬起。之后换
另一侧重复进行这个动作。
4、交错腿运动
身体平躺在地板上,双腿交叉,双手抱头,之后交叉的双腿
慢慢抬起,尽量向上抬,使双腿与地面呈直角,头部也随之慢慢
抬起。当抬到最高点时停顿呼吸一次,之后重复进行这个动作。
5、健身球运动
让自己躺在健身球上,使下背部接触健身球,双手交叉放于
胸部,也可以抱头。腰部用力抬起上身,使身体离开健身球,注
意保持平衡。之后再躺下来,重复进行这个动作,像在健身球上
做仰卧起坐一样,对于瘦腰腹很有效果。
6、蜘蛛侠式
这款动作可以运用到腹肌上的全部肌肉,也能兼顾到小腿、
大腿、胸部、背部、手臂、肩膀的肌肉。先是俯卧撑的姿势,手
臂要伸直,保持手肘和肩膀在同一条直线上,从侧面向前提拉右
腿,如图中的方式,让膝盖尽量靠向右臂手肘,到极限的位置时
再放下腿;之后换左腿,提拉再伸直,循环反复,两侧各15个
算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