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IT圈 admin 27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冯薇歌)

第38卷第6期 

2013年12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t Sci Ed 

Vo1.38 No.6 

Dec.2013 

文章编号:1001-7445(2013)06—1346-06 

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 

机理的理论研究 

严志伟,盛文浩,王坚毅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首次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铜(I)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的机理。对所有可能反应 

路线的比较研究表明,[( —Pr):cu]一在离去基团的对位与底物分子结合的同时,硫代磷酸酯从17,一碳位解离。 

中间体兀一烯丙基铜(Ⅲ)接着经异构化和还原消除过程形成0【一或y一产物, 一取代是该反应的主要产物。理 

论计算研究结果与实验事实非常吻合。 

关键词:区域选择性;烯丙基烷基化;铜(I)催化剂;密度泛函理论 

中图分类号:O641.12 文献标识码:A 

Theoretical study on mechanism of Cu(I)-catalyzed aUylic 

alkylation of phosphorothioate esters 

YAN Zhi—wei,SHENG Wen—hao,WANG Jian—yi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Abstract:The mechanism of the Cu(I)一catalyzed allylic alkylation at the molecular.1evel was ex. 

plor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all possible reaction 

pathways shows that[(i-Pr)2 Cu]一prefers to bind oxidatively to the double bond of the allylic sub- 

strate at the anti—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leaving group,followed by the dissociation of the leav— 

ing group.The key intermediate 7c—allylcopper(Il1)then undergoes an isomerization and a reductive 

elimination process to give —or y-product. —product is the main product of this reaction.The corn- 

putation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findings. 

Key words:regioselectivity;allylic alkylation;Cu(I)catalyst;DFT 

过渡金属催化烯丙基底物的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作为C—C键形成最重要的方法之一_l ,大量存在 

于药物和天然产物,如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R)一(一)一榄香酸 J、恶性肿瘤治疗药物(+)一clusifoliol4 以 

及天然产物(+)一agelastatin A 的合成。然而,控制过渡金属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的选择性,尤其是 

控制区域选择性仍然是阻碍着这类反应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了更好地控制过渡金属催化烯丙基烷基化的区域选择性,一系列的反应 

策略得到研究和开发。例如,[Pd("r/ C H )C1]:催化碳酸二甲酯烯丙基盐和1一(三甲基硅基)丙酮 

之间的烯丙基烷基化产生0L一/y一位烷基化产物的比例为4:96_6 J。在催化剂[Ir(cod)CI] 的作用下, 

发生在碳酸苯丙烯酯和丙二酸二甲酯钠盐之间的烯丙基烷基化而形成0L一位和y一位的烷基化产物的 

收稿日期:2013-04-25;修订日期:2013—1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262004) 

通讯联系人:王坚毅(1974-),男,广西浦北人,广西大学教授;E—mail:jianyiwang@gxu.edu.ca。 

第6期 严志伟等: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1347 

比例为99:1 。当使用[RuC1 (p—cymene)]:来催化1,3一不对称取代烯丙基酯的烷基化时,亲核试 

剂选择性地进人到 一位(超过89%的区域选择性) 。近年来,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和有机镁试 

剂的烷基化具有非常好的 一位选择性 ,如图1所示。相对于上述的过渡金属催化剂,铜催化剂廉 

价而且易得。 

o\\户扣P 

s \0f_Pr 

Ph/ 

i-Pr i-Pr 

丫、 C【l 

Ph 

/上\

Me

Ph

//L /八Me 

by-product 

Me 

图1 Cu(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 

Fig.1 Cu(I catalyzed aIlylic alkylation of the phospohrothioate ester 

对于铜(I)催化烯丙基的烷基化过程,Persson等¨。。从实验角度分析了温度、溶剂、离去基团和 

铜(I)催化剂的性质等条件对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并且建议了可能的反应机理。Yamanaka等¨ 从理 

论上研究了铜(I)催化烯丙基底物烷基化过程。他们阐明了烯丙基底物的取代基团(OSiMe OMe、 

Me、H、Ph、COOMe、NO:)如何影响反应的区域选择性,解释了MeCuCN作为催化剂时主要产生 一取代 

产物,而用[Me CuLi]:作为催化剂时则不能区域选择性地提供 一/ 一烷基化产物的原因。 

但目前对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烷基化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此反应具有优异仅一区域选择 

性的原因也仍然不清楚。因此,本文对铜(I)促进烯丙基硫代磷酸酯的烷基化过程进行密度泛函理论 

计算,旨在阐明这类反应的机理,探究此反应中决定区域选择性的因素。 

1 计算方法 

所有计算在Gaussian 09软件包平台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泛函¨ ” 完成。对于非金属 

原子采用6—31G(d)基组,而对于铜原子则采用Stuttgart/Dresden(SDD)有效核势,其相应的基组进行 

如下的修改:用优化后的P函数替代标准SDD基组次外层的P函数,再增加f极化函数。所有物种在执 

行全优化计算之后,在同样的计算方法和基组水平下进行频率的计算,一方面用来判断所计算的物种是 

过渡态还是中间体,同时也用来确认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否为稳定点;另一方面则用来获得零点能以及吉 

布斯自由能。以内禀反应坐标(IRC) 计算来确定所得到的过渡态是否能够连接到反应物和产物。 

自然键轨道(NBO) 则用于探究成键及电荷转移对反应过程的影响。考虑到溶剂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所有优化得到的物种通过PCM模型来计算溶剂化能。为了获得更可靠的势能面图,除铜原子使用上述 

的基组以外,其他的原子使用6—311G(d,P)计算高精度单点能。 

2结果与讨论 

根据建议的机理,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包括铜(I)与烯丙基底物配位形成 

盯一烯丙基铜(Ⅲ)络合物、异丙基与烯丙基底物偶合形成仅一/-y一烷基取代产物,如图2所示。这两部分 

内容将分开进行讨论。 

2.1[(f-Pr):Cu]一结合到烯丙基底物 

理论上,[(i-Pr) Cu]一可以在硫代磷酸酯的顺位或者反位结合到烯丙基底物,但是由于在反位时 

cu(I)与烯丙基底物的结合比顺位时受到的空间位阻明显要小,因此,我们主要讨论反位结合方式,即 

1 TS2 3过程。优化的结构见图3。 

1350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8卷 

从3到4。,cu和C1的距离从2.236 ̄A缩减到2.035 A,而cu与C2和C3的距离则分别从2.186 A 

和2.253 A增加到2.988 A和3.956 A。这些变化表明C1一C2键逐步从部分双键变化成单键(从 

1.396 A到1.446 A),而C2一c3键逐步从部分双键变化成双键(从1.409 A到1.361 A)。铜原子的 

NBO电荷从+0.907变化N+O.863,C1原子的NBO电荷从一0.368变化到一0.511,C2原子的NBO电荷 

从一0.281变化到一0.206,C2原子的NBO电荷从一0.383变化到一0.256,这表明铜在这步中逐渐被还原。 

在4 中,键角C1一Cu—C4为92.8。,键角C1一Cu—C5为156.5。,说明Cu(I)基团是一个近似于T形 

的构型。3 的异构化需要吸收l0.19 kcal/mo]的热量。 

从4。到TS5 ,c1一C4的距离从2.916 A缩减到2.092 A,Cu和c1的距离则从2.035 A增加到 

2.144 A。Cu和C4的距离从1.992 A增加到2.162 A。这些变化表明,当Cu—C1和Cu—C4键慢慢变 

弱时,异丙基中的C1与C4慢慢地形成了a键。Cu原子中的NBO电荷从+0.863变化到+0.644,C1原 

子中的NBO电荷从一0.511变化到一0.336,C4原子中的NBO电荷从一0.327变化到一0.333,说明 一/,y一 

烯丙基铜(Ⅲ)4。还原消除掉(i-Pr)Ca(I)碎片得到产物。在6 中,C1和C4的距离为1.561 A,C1和 

C2的距离为1.508 A,C2和c3的距离为1.342 A,表明6 是一个典型的 一异丙基取代产物。这个过程 

需要克服8.18 kcal/mol的能垒,同时放出46.87 kcal/mol的热量,由此判断该过程在动力学和热力学 

上均可发生。 

Model 2:在这个模型中,兀一烯丙基铜(1U)3直接消除一个异丙基铜后得到仪一异丙基取代产物 

6。(3 TS7 )。由图5中TS7 的振动模式可知,当Cu~C1和Cu—C4键断裂时Cl与C4渐渐地形 

成。键。这个过程需要克服16.29 kcal/mol的能垒,同时放出36.68 keal/mol的热量。Model 1与Model 

2之间的比较表明,兀一烯丙基铜(3)更倾向经历3 a ̄TS5a-- ̄6a后形成Of,一取代产物。 

Model 3:类似于Model 1,兀一烯丙基铜(1lI)3首先异构化成y—o一烯丙基铜(Ⅲ)4b(3— ),然后4 

消除1个异丙基铜后形成v一异丙基取代产物6 (4b Ts5 6 )。该路径中相应的能量曲线如图4所 

示,优化的几何结构如图5所示。 

从3到4 ,Cu和C1的距离从2.236 A增加到3.971 A,而Cu与C2的距离则从2.186 A增加到 

2.987 A,但Cu—C3的距离则从2.253 A缩减到2.098 A。这些键的变化显示出Cu与C3慢慢地形成。 

键,并没有配位到C1一C2上。C1一C2的距离从1.396 A缩减到1.446 A,而C2一C3的距离从1.4o9J ̄增 

加到1.455 A,显示出c1一c2键从部分双键逐步地变化成典型的双键,而c2一c3键从部分双键逐步变化 

成单键。这支持了我们关于在4 中铜原子与C3形成单键的观点。对比于3 (吸收10.19 keal/mol 

的热量),这个过程更容易发生(吸收4.85 kcal/mol的热量)。这是由于在4 中相邻的苯环能够稳定 

(i-Pr) Cu基团,而在4 中(i-Pr) Cu基团则远离苯环,其稳定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4 与4。 6 过程类似,其几何构型变化不再作详细讨论。cu原子的NBO电荷从+0.900变化 

N+O.667,C3原子的NBO电荷从一0.483变化到一0.355,显示出这仍然是一个还原消除的过程。4 

6 过程放出36.98 kcal/mol的热量,同时需要克服15.77 keal/mol的能垒,此基元反应是本模型中的决 

速步骤。 

Model 4:类似于Model 2,兀一烯丙基铜(1lI)3直接消除一个异丙基铜碎片后给出Y一异丙基取代产 

物5 (3 Ts7b— b)。由图5中Ts7b的振动模式可知,当Cu—c3和cu—C5键断裂时c3与c5渐渐地 

形成。键。这个3 Ts7b— b过程需要克服19.O1 keal/mol的能垒,同时放出32.13 kcal/mol的热量,如 

图4所示。Model 3与Model 4之间的比较表明,7"C一烯丙基铜(II1)更倾向于经历3— 

后形成v一取代产物。 

综上所述,铜(I)催化的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经过路径3 。 Ts5 

Ts5 b步骤 

形成 一取代产物,经过路径 

3--)4 11S5 形成Y一取代产物。此外,从3到4 的异构化是路径3 11S5 的决速步骤(需吸 

热10.19 keal/mo1),而从4b到6 的还原消除过程则是路径3 4b TS5 6 的决速步骤(需要克服 

15.77 keal/mol的能垒)。Model 1和Model 3的比较显示,形成 一取代产物(主要产物)的能垒要比形 

成Y一取代产物(次要产物)低5.58 keal/mol。 

第6期 严志伟等: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1351 

3结语 

本文中采用了密度泛函理论对[(i-Pr):Cu]一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进行了系统研究, 

[( —Pr) cu]一首先在硫代磷酸酯的反位与烯丙基底物进行氧化成键而得到兀一烯丙基铜(Ⅲ)。7【一烯丙 

基铜(11I)再异构化成0【一。一烯丙基铜(Ⅲ)4 (3 )或者7-o-烯丙基铜(m)4b(3— b), 一/1,一a一烯 

丙基铜(Ⅲ)最终消除异丙基铜得到烷基取代产物6 (4 Ts5 6 )或者异丙基产物6b(4b TS5b 

6 )。在主产物6。形成的分步路径中,决速步出现在异构化过程并需要吸收热量10.19 kcal/mol的能 

量;在副产物6 的形成分步路径中,决速步出现在还原消除过程并需要越过l5.77 kcal/mol的能垒。比 

较结果说明,该反应主要生成 一烷基取代产物,这是由于在4 中Y一取代的苯环能够稳定(i-Pr) Cu基 

团,而在4。中(i-Pr) Cu没有这种稳定作用。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事实一致。 

参考文献: 

[1] RIOS I G,ROSAS—HERNANDEZ A,MARTIN E.Recent advances in the印plication of chiral phosphine ligands in Pd- 

Catlaysed asymmetirc allylic alkylation[J].Molecules,2011,16(1):970-1010. 

[2]王成,尹红,陈万锁,等.醛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5,25(1):3441. 

[3]LANGLOIS J B,ALEXAKIS A.Copper—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allylic substitution[J].Topics in Organometlalie 

Chemistry,2012,38(2):235-268. 

[4]TROST B M,SHEN H C,DONG L,et.a1.Unusual effects in the Pd—catalyzed asymmetirc lalylie lakylations:synthesis of 

chiral ehroma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la Society,2003,125(31):9276-9277. 

[5]TROST B M,DONG G B.New class of nucleophiles for palla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e lakylation.T0tal synthesis 

of agelastatin A[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6,128(18):6054-6055. 

[6] CHEN J P,DING C H,LIU W,et.a1.Palladium—catalyzed regio一,diastereo一,and enantioselective lalylic lakylation of acyl- 

silnaes with monosubstituted lalyl substrates[J].Journal of the Ameircan Chemical Society,2010,132(44):15493—15495. 

[7]LIU W B,ZHENG C,ZHUO C x,et.a1.Iirdium-catalyzed allylic alkylation reaction with N-aryl phosphoramidite lig- 

ands:scope and mechanistic studies[J].Journal of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2,134(10):4812-4821. 

[8] KAWATSURA M,SATO M,TSUJI H,et.a1.Retention of regioehemistry and chirality in the ruthenium catlayzed allylic 

alkylation of disubstituted allylic esters[J].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1,76(13):5485-5488. 

[9]LAUER A M,MAHMUD F,wu J.cu(I)一catlayzed,d-selective,allylic alkylation reactions between phosphorothioate 

esters and organomagnesium reage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 1,133(23):91 19-9123. 

[10]PERSSON E S M,KLAVEREN M,GROVE D M,et.a1.ortho—chelating arenethi0lat0copper(1)complexes as versatile 

catalysts in the regioselective cross--coupling of allylic derivatives with nBuMgl・-an example of reversed reactivity of leaving 

groups[J].Chemistyr-A European Journal,1995,1(6):351-359. 

[1 1]YAMANAKA M,KATO S,NAKAMURA E.Mechanism and regioselectivity of reductive elimination of 一lalylcopper 

(Ⅲ)intermediates[J].Journal of the Americna Chemical Society,2004,126(20):6287-6293. 

[12]LEE C,YANG W,PARR R G.Development of the Colle—Salvetti correlation energy formula into a functional of the elec— 

tron density[J].Physical Review B,1998,37(2):785-789. 

[13]陈建华,陈晔,李玉琼.氧化锌浮选中伯胺阳离子捕收剂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4(1):67-72. 

[14]GONZALEZ C,SCHLEGEL H B.Reaction path following in mass—weighted internal coordinates[J].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1990,94(14):5523-5527. 

[15]GLENDENING E D,LANDIS C R,WEINHOLD F.Naturla bond orbitla methods[J].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2012,2(1):1-42. 

(责任编辑张晓云裴润梅)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冯薇歌)

第38卷第6期 

2013年12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t Sci Ed 

Vo1.38 No.6 

Dec.2013 

文章编号:1001-7445(2013)06—1346-06 

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 

机理的理论研究 

严志伟,盛文浩,王坚毅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首次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铜(I)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的机理。对所有可能反应 

路线的比较研究表明,[( —Pr):cu]一在离去基团的对位与底物分子结合的同时,硫代磷酸酯从17,一碳位解离。 

中间体兀一烯丙基铜(Ⅲ)接着经异构化和还原消除过程形成0【一或y一产物, 一取代是该反应的主要产物。理 

论计算研究结果与实验事实非常吻合。 

关键词:区域选择性;烯丙基烷基化;铜(I)催化剂;密度泛函理论 

中图分类号:O641.12 文献标识码:A 

Theoretical study on mechanism of Cu(I)-catalyzed aUylic 

alkylation of phosphorothioate esters 

YAN Zhi—wei,SHENG Wen—hao,WANG Jian—yi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Abstract:The mechanism of the Cu(I)一catalyzed allylic alkylation at the molecular.1evel was ex. 

plor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all possible reaction 

pathways shows that[(i-Pr)2 Cu]一prefers to bind oxidatively to the double bond of the allylic sub- 

strate at the anti—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leaving group,followed by the dissociation of the leav— 

ing group.The key intermediate 7c—allylcopper(Il1)then undergoes an isomerization and a reductive 

elimination process to give —or y-product. —product is the main product of this reaction.The corn- 

putation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findings. 

Key words:regioselectivity;allylic alkylation;Cu(I)catalyst;DFT 

过渡金属催化烯丙基底物的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作为C—C键形成最重要的方法之一_l ,大量存在 

于药物和天然产物,如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R)一(一)一榄香酸 J、恶性肿瘤治疗药物(+)一clusifoliol4 以 

及天然产物(+)一agelastatin A 的合成。然而,控制过渡金属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的选择性,尤其是 

控制区域选择性仍然是阻碍着这类反应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了更好地控制过渡金属催化烯丙基烷基化的区域选择性,一系列的反应 

策略得到研究和开发。例如,[Pd("r/ C H )C1]:催化碳酸二甲酯烯丙基盐和1一(三甲基硅基)丙酮 

之间的烯丙基烷基化产生0L一/y一位烷基化产物的比例为4:96_6 J。在催化剂[Ir(cod)CI] 的作用下, 

发生在碳酸苯丙烯酯和丙二酸二甲酯钠盐之间的烯丙基烷基化而形成0L一位和y一位的烷基化产物的 

收稿日期:2013-04-25;修订日期:2013—1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262004) 

通讯联系人:王坚毅(1974-),男,广西浦北人,广西大学教授;E—mail:jianyiwang@gxu.edu.ca。 

第6期 严志伟等: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1347 

比例为99:1 。当使用[RuC1 (p—cymene)]:来催化1,3一不对称取代烯丙基酯的烷基化时,亲核试 

剂选择性地进人到 一位(超过89%的区域选择性) 。近年来,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和有机镁试 

剂的烷基化具有非常好的 一位选择性 ,如图1所示。相对于上述的过渡金属催化剂,铜催化剂廉 

价而且易得。 

o\\户扣P 

s \0f_Pr 

Ph/ 

i-Pr i-Pr 

丫、 C【l 

Ph 

/上\

Me

Ph

//L /八Me 

by-product 

Me 

图1 Cu(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 

Fig.1 Cu(I catalyzed aIlylic alkylation of the phospohrothioate ester 

对于铜(I)催化烯丙基的烷基化过程,Persson等¨。。从实验角度分析了温度、溶剂、离去基团和 

铜(I)催化剂的性质等条件对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并且建议了可能的反应机理。Yamanaka等¨ 从理 

论上研究了铜(I)催化烯丙基底物烷基化过程。他们阐明了烯丙基底物的取代基团(OSiMe OMe、 

Me、H、Ph、COOMe、NO:)如何影响反应的区域选择性,解释了MeCuCN作为催化剂时主要产生 一取代 

产物,而用[Me CuLi]:作为催化剂时则不能区域选择性地提供 一/ 一烷基化产物的原因。 

但目前对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烷基化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此反应具有优异仅一区域选择 

性的原因也仍然不清楚。因此,本文对铜(I)促进烯丙基硫代磷酸酯的烷基化过程进行密度泛函理论 

计算,旨在阐明这类反应的机理,探究此反应中决定区域选择性的因素。 

1 计算方法 

所有计算在Gaussian 09软件包平台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泛函¨ ” 完成。对于非金属 

原子采用6—31G(d)基组,而对于铜原子则采用Stuttgart/Dresden(SDD)有效核势,其相应的基组进行 

如下的修改:用优化后的P函数替代标准SDD基组次外层的P函数,再增加f极化函数。所有物种在执 

行全优化计算之后,在同样的计算方法和基组水平下进行频率的计算,一方面用来判断所计算的物种是 

过渡态还是中间体,同时也用来确认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否为稳定点;另一方面则用来获得零点能以及吉 

布斯自由能。以内禀反应坐标(IRC) 计算来确定所得到的过渡态是否能够连接到反应物和产物。 

自然键轨道(NBO) 则用于探究成键及电荷转移对反应过程的影响。考虑到溶剂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所有优化得到的物种通过PCM模型来计算溶剂化能。为了获得更可靠的势能面图,除铜原子使用上述 

的基组以外,其他的原子使用6—311G(d,P)计算高精度单点能。 

2结果与讨论 

根据建议的机理,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包括铜(I)与烯丙基底物配位形成 

盯一烯丙基铜(Ⅲ)络合物、异丙基与烯丙基底物偶合形成仅一/-y一烷基取代产物,如图2所示。这两部分 

内容将分开进行讨论。 

2.1[(f-Pr):Cu]一结合到烯丙基底物 

理论上,[(i-Pr) Cu]一可以在硫代磷酸酯的顺位或者反位结合到烯丙基底物,但是由于在反位时 

cu(I)与烯丙基底物的结合比顺位时受到的空间位阻明显要小,因此,我们主要讨论反位结合方式,即 

1 TS2 3过程。优化的结构见图3。 

1350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8卷 

从3到4。,cu和C1的距离从2.236 ̄A缩减到2.035 A,而cu与C2和C3的距离则分别从2.186 A 

和2.253 A增加到2.988 A和3.956 A。这些变化表明C1一C2键逐步从部分双键变化成单键(从 

1.396 A到1.446 A),而C2一c3键逐步从部分双键变化成双键(从1.409 A到1.361 A)。铜原子的 

NBO电荷从+0.907变化N+O.863,C1原子的NBO电荷从一0.368变化到一0.511,C2原子的NBO电荷 

从一0.281变化到一0.206,C2原子的NBO电荷从一0.383变化到一0.256,这表明铜在这步中逐渐被还原。 

在4 中,键角C1一Cu—C4为92.8。,键角C1一Cu—C5为156.5。,说明Cu(I)基团是一个近似于T形 

的构型。3 的异构化需要吸收l0.19 kcal/mo]的热量。 

从4。到TS5 ,c1一C4的距离从2.916 A缩减到2.092 A,Cu和c1的距离则从2.035 A增加到 

2.144 A。Cu和C4的距离从1.992 A增加到2.162 A。这些变化表明,当Cu—C1和Cu—C4键慢慢变 

弱时,异丙基中的C1与C4慢慢地形成了a键。Cu原子中的NBO电荷从+0.863变化到+0.644,C1原 

子中的NBO电荷从一0.511变化到一0.336,C4原子中的NBO电荷从一0.327变化到一0.333,说明 一/,y一 

烯丙基铜(Ⅲ)4。还原消除掉(i-Pr)Ca(I)碎片得到产物。在6 中,C1和C4的距离为1.561 A,C1和 

C2的距离为1.508 A,C2和c3的距离为1.342 A,表明6 是一个典型的 一异丙基取代产物。这个过程 

需要克服8.18 kcal/mol的能垒,同时放出46.87 kcal/mol的热量,由此判断该过程在动力学和热力学 

上均可发生。 

Model 2:在这个模型中,兀一烯丙基铜(1U)3直接消除一个异丙基铜后得到仪一异丙基取代产物 

6。(3 TS7 )。由图5中TS7 的振动模式可知,当Cu~C1和Cu—C4键断裂时Cl与C4渐渐地形 

成。键。这个过程需要克服16.29 kcal/mol的能垒,同时放出36.68 keal/mol的热量。Model 1与Model 

2之间的比较表明,兀一烯丙基铜(3)更倾向经历3 a ̄TS5a-- ̄6a后形成Of,一取代产物。 

Model 3:类似于Model 1,兀一烯丙基铜(1lI)3首先异构化成y—o一烯丙基铜(Ⅲ)4b(3— ),然后4 

消除1个异丙基铜后形成v一异丙基取代产物6 (4b Ts5 6 )。该路径中相应的能量曲线如图4所 

示,优化的几何结构如图5所示。 

从3到4 ,Cu和C1的距离从2.236 A增加到3.971 A,而Cu与C2的距离则从2.186 A增加到 

2.987 A,但Cu—C3的距离则从2.253 A缩减到2.098 A。这些键的变化显示出Cu与C3慢慢地形成。 

键,并没有配位到C1一C2上。C1一C2的距离从1.396 A缩减到1.446 A,而C2一C3的距离从1.4o9J ̄增 

加到1.455 A,显示出c1一c2键从部分双键逐步地变化成典型的双键,而c2一c3键从部分双键逐步变化 

成单键。这支持了我们关于在4 中铜原子与C3形成单键的观点。对比于3 (吸收10.19 keal/mol 

的热量),这个过程更容易发生(吸收4.85 kcal/mol的热量)。这是由于在4 中相邻的苯环能够稳定 

(i-Pr) Cu基团,而在4 中(i-Pr) Cu基团则远离苯环,其稳定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4 与4。 6 过程类似,其几何构型变化不再作详细讨论。cu原子的NBO电荷从+0.900变化 

N+O.667,C3原子的NBO电荷从一0.483变化到一0.355,显示出这仍然是一个还原消除的过程。4 

6 过程放出36.98 kcal/mol的热量,同时需要克服15.77 keal/mol的能垒,此基元反应是本模型中的决 

速步骤。 

Model 4:类似于Model 2,兀一烯丙基铜(1lI)3直接消除一个异丙基铜碎片后给出Y一异丙基取代产 

物5 (3 Ts7b— b)。由图5中Ts7b的振动模式可知,当Cu—c3和cu—C5键断裂时c3与c5渐渐地 

形成。键。这个3 Ts7b— b过程需要克服19.O1 keal/mol的能垒,同时放出32.13 kcal/mol的热量,如 

图4所示。Model 3与Model 4之间的比较表明,7"C一烯丙基铜(II1)更倾向于经历3— 

后形成v一取代产物。 

综上所述,铜(I)催化的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经过路径3 。 Ts5 

Ts5 b步骤 

形成 一取代产物,经过路径 

3--)4 11S5 形成Y一取代产物。此外,从3到4 的异构化是路径3 11S5 的决速步骤(需吸 

热10.19 keal/mo1),而从4b到6 的还原消除过程则是路径3 4b TS5 6 的决速步骤(需要克服 

15.77 keal/mol的能垒)。Model 1和Model 3的比较显示,形成 一取代产物(主要产物)的能垒要比形 

成Y一取代产物(次要产物)低5.58 keal/mol。 

第6期 严志伟等:铜(I)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1351 

3结语 

本文中采用了密度泛函理论对[(i-Pr):Cu]一催化硫代磷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进行了系统研究, 

[( —Pr) cu]一首先在硫代磷酸酯的反位与烯丙基底物进行氧化成键而得到兀一烯丙基铜(Ⅲ)。7【一烯丙 

基铜(11I)再异构化成0【一。一烯丙基铜(Ⅲ)4 (3 )或者7-o-烯丙基铜(m)4b(3— b), 一/1,一a一烯 

丙基铜(Ⅲ)最终消除异丙基铜得到烷基取代产物6 (4 Ts5 6 )或者异丙基产物6b(4b TS5b 

6 )。在主产物6。形成的分步路径中,决速步出现在异构化过程并需要吸收热量10.19 kcal/mol的能 

量;在副产物6 的形成分步路径中,决速步出现在还原消除过程并需要越过l5.77 kcal/mol的能垒。比 

较结果说明,该反应主要生成 一烷基取代产物,这是由于在4 中Y一取代的苯环能够稳定(i-Pr) Cu基 

团,而在4。中(i-Pr) Cu没有这种稳定作用。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事实一致。 

参考文献: 

[1] RIOS I G,ROSAS—HERNANDEZ A,MARTIN E.Recent advances in the印plication of chiral phosphine ligands in Pd- 

Catlaysed asymmetirc allylic alkylation[J].Molecules,2011,16(1):970-1010. 

[2]王成,尹红,陈万锁,等.醛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5,25(1):3441. 

[3]LANGLOIS J B,ALEXAKIS A.Copper—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allylic substitution[J].Topics in Organometlalie 

Chemistry,2012,38(2):235-268. 

[4]TROST B M,SHEN H C,DONG L,et.a1.Unusual effects in the Pd—catalyzed asymmetirc lalylie lakylations:synthesis of 

chiral ehroma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la Society,2003,125(31):9276-9277. 

[5]TROST B M,DONG G B.New class of nucleophiles for palla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e lakylation.T0tal synthesis 

of agelastatin A[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6,128(18):6054-6055. 

[6] CHEN J P,DING C H,LIU W,et.a1.Palladium—catalyzed regio一,diastereo一,and enantioselective lalylic lakylation of acyl- 

silnaes with monosubstituted lalyl substrates[J].Journal of the Ameircan Chemical Society,2010,132(44):15493—15495. 

[7]LIU W B,ZHENG C,ZHUO C x,et.a1.Iirdium-catalyzed allylic alkylation reaction with N-aryl phosphoramidite lig- 

ands:scope and mechanistic studies[J].Journal of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2,134(10):4812-4821. 

[8] KAWATSURA M,SATO M,TSUJI H,et.a1.Retention of regioehemistry and chirality in the ruthenium catlayzed allylic 

alkylation of disubstituted allylic esters[J].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1,76(13):5485-5488. 

[9]LAUER A M,MAHMUD F,wu J.cu(I)一catlayzed,d-selective,allylic alkylation reactions between phosphorothioate 

esters and organomagnesium reage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 1,133(23):91 19-9123. 

[10]PERSSON E S M,KLAVEREN M,GROVE D M,et.a1.ortho—chelating arenethi0lat0copper(1)complexes as versatile 

catalysts in the regioselective cross--coupling of allylic derivatives with nBuMgl・-an example of reversed reactivity of leaving 

groups[J].Chemistyr-A European Journal,1995,1(6):351-359. 

[1 1]YAMANAKA M,KATO S,NAKAMURA E.Mechanism and regioselectivity of reductive elimination of 一lalylcopper 

(Ⅲ)intermediates[J].Journal of the Americna Chemical Society,2004,126(20):6287-6293. 

[12]LEE C,YANG W,PARR R G.Development of the Colle—Salvetti correlation energy formula into a functional of the elec— 

tron density[J].Physical Review B,1998,37(2):785-789. 

[13]陈建华,陈晔,李玉琼.氧化锌浮选中伯胺阳离子捕收剂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4(1):67-72. 

[14]GONZALEZ C,SCHLEGEL H B.Reaction path following in mass—weighted internal coordinates[J].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1990,94(14):5523-5527. 

[15]GLENDENING E D,LANDIS C R,WEINHOLD F.Naturla bond orbitla methods[J].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2012,2(1):1-42. 

(责任编辑张晓云裴润梅)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