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桐以晴)
GB/T××××—××××
石墨烯薄膜的性能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常温常压大气环境下使用直排四探针法测量石墨烯薄膜方块电阻的
方法、原子力显微术测定石墨烯薄膜厚度的方法、吸收光谱法测量石墨烯薄膜试样透光性
的方法以及石墨烯薄膜的雾度测试方法。
本标准测试方法适用于透明且绝缘基底上或者能自支撑的石墨烯薄膜及石墨烯基薄
膜试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6074-2008 锗单晶电阻率直流四探针测量方法
GB/T 2410-2008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 30544.13-2018 纳米科技 术语 第13部分: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石墨烯 graphene
有一个碳原子与周围三个碳原子结合形成蜂窝状结构的碳原子单层。
注 引用GB/T 30544.13-2018中3.1.2.1中术语。
3.2
石墨烯基薄膜graphene-based thin films
含有石墨烯成分的薄膜或复合薄膜。
3.3
方块电阻 square resistance
一个正方形的薄膜导电材料一边到对边之间的电阻。
3.4
1
GB/T××××—××××
直排四探针法four-probe method
利用等间距直线排列的四根探针测量薄膜方块电阻的方法,测量过程中远端两根探针之间通
电流,测量中间两根探针之间的电压。
3.5
透光率 luminous transmittance
透过试样的光通量与射到试样上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注 引用GB/T 2410-2008中3.2术语。
3.6
雾度 haze
透过试样而偏离入射光方向(2.5°角以上)的漫散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数(%)
表示。
注 引用GB/T 2410-2008中3.1术语。
3.7
物体色 Object Color
光被物体反射或透射后的颜色,用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表示。
3.7.1
三刺激值 tristimulus values
在三色系统中,与待测色刺激达到色匹配所需的3种参照色刺激的量。在CIE1931标准色
度系统中,用
X、Y、Z
表示三刺激值;在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中,用
、
、
表示
三刺激值。
3.7.2
色品坐标(色度坐标)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三刺激值各自与他们之和的比。
在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中,由三刺激值
X、Y、Z
可计算出色品坐标
、
、
;
在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中,由三刺激值
、
、
可计算出色品坐标
、
、
3.7.3 颜色的表示方法
在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中,应采用刺激值
Y
和色品坐标
、
表示颜色,或采用三刺激值
X、Y、Z
表示颜色。
在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中,应采用刺激值
和色品坐标
、
表示颜色,或采用三刺
激值
、
、
表示颜色。
注 引用GB/T 3979--2008中3.1术语及HG/T4608-20143中3.2、3.3中术语。
4 原理
4.1 导电性测试原理
四探针测量薄膜电阻率原理见图1。等间距直线排列的四探针垂直压在横向尺寸无穷大
的薄膜试样表面。外探针1、4间通电流I(A),内探针2、3间电压U(V)。当探针间距远远
小于薄膜横向尺寸且薄膜厚度(t)远远小于探针间距时,四探针附件试样电阻率ρ,可用公
2
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桐以晴)
GB/T××××—××××
石墨烯薄膜的性能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常温常压大气环境下使用直排四探针法测量石墨烯薄膜方块电阻的
方法、原子力显微术测定石墨烯薄膜厚度的方法、吸收光谱法测量石墨烯薄膜试样透光性
的方法以及石墨烯薄膜的雾度测试方法。
本标准测试方法适用于透明且绝缘基底上或者能自支撑的石墨烯薄膜及石墨烯基薄
膜试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6074-2008 锗单晶电阻率直流四探针测量方法
GB/T 2410-2008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 30544.13-2018 纳米科技 术语 第13部分: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石墨烯 graphene
有一个碳原子与周围三个碳原子结合形成蜂窝状结构的碳原子单层。
注 引用GB/T 30544.13-2018中3.1.2.1中术语。
3.2
石墨烯基薄膜graphene-based thin films
含有石墨烯成分的薄膜或复合薄膜。
3.3
方块电阻 square resistance
一个正方形的薄膜导电材料一边到对边之间的电阻。
3.4
1
GB/T××××—××××
直排四探针法four-probe method
利用等间距直线排列的四根探针测量薄膜方块电阻的方法,测量过程中远端两根探针之间通
电流,测量中间两根探针之间的电压。
3.5
透光率 luminous transmittance
透过试样的光通量与射到试样上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注 引用GB/T 2410-2008中3.2术语。
3.6
雾度 haze
透过试样而偏离入射光方向(2.5°角以上)的漫散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数(%)
表示。
注 引用GB/T 2410-2008中3.1术语。
3.7
物体色 Object Color
光被物体反射或透射后的颜色,用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表示。
3.7.1
三刺激值 tristimulus values
在三色系统中,与待测色刺激达到色匹配所需的3种参照色刺激的量。在CIE1931标准色
度系统中,用
X、Y、Z
表示三刺激值;在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中,用
、
、
表示
三刺激值。
3.7.2
色品坐标(色度坐标)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三刺激值各自与他们之和的比。
在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中,由三刺激值
X、Y、Z
可计算出色品坐标
、
、
;
在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中,由三刺激值
、
、
可计算出色品坐标
、
、
3.7.3 颜色的表示方法
在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中,应采用刺激值
Y
和色品坐标
、
表示颜色,或采用三刺激值
X、Y、Z
表示颜色。
在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中,应采用刺激值
和色品坐标
、
表示颜色,或采用三刺
激值
、
、
表示颜色。
注 引用GB/T 3979--2008中3.1术语及HG/T4608-20143中3.2、3.3中术语。
4 原理
4.1 导电性测试原理
四探针测量薄膜电阻率原理见图1。等间距直线排列的四探针垂直压在横向尺寸无穷大
的薄膜试样表面。外探针1、4间通电流I(A),内探针2、3间电压U(V)。当探针间距远远
小于薄膜横向尺寸且薄膜厚度(t)远远小于探针间距时,四探针附件试样电阻率ρ,可用公
2